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

第1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提升 多种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65-01

教育部2005年11月11日出台的《加强地理课程改革的工作意见》中指出:“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实际工作中采取措施提升地理学科教学的成效”。令人欣慰的是,在现在的教学中,地理教学工作者都对地理教学成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力争实现地理教学的优质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地理教学的课堂效果,特别是面对初中学生这一身心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特殊群体,对地理教学工作者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新的挑战。

一、初中地理教学要注重从传统教学模式向新教学模式的转变

当前阶段在传统地理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必须承认,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地理科任教师都或多或少存在班级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地理规律的背诵和记忆,不注重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培养。地理教师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主要表现在对地理知识的讲解往往不够深入,通常为了节省出更多时间进行“题海战术”练习,而更多讲解知识点在不同题型当中的应用。因此,当前对初中地理的教学要注重从“应试教育”这个传统的教学模式向新教学模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真正与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在认识过程中来学习地理知识。

二、改进初中地理的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

初中阶段,玩耍是中学生的天性所在。针对中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地理教师必须在现实教学课堂中,在已有的授课经验下结合新的地理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谈话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对不同的地理知识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玩耍的同时也学习到地理知识,尽可能实现“玩中学”“寓学于乐”。比如在学习七年级地理《陆地与海洋》时,教师就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通过:“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早已广为人们接受,但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却是一个蔚蓝色美丽的星球。他们说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水球”。通过设置这样的情景导入本课。

三、地理教师应该明确“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应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应当鼓励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不同程度上还是按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注重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老师在讲台一言堂,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听的老教学模式。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主要通过一问一答来完成教学的沟通和互动。第一,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陆地与海洋》时,老师就可以提出“陆地和海洋分别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个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知识过程,而且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更好地记忆所学知识,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结合上面的实例,就可以让学生讨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后再发表自己意见。

四、注重初中地理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关联

每个地理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它们之间都有内在联系,由目前地理中考考试题型来看,更多在考测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一个具体题目往往涉及多个考点的内在关联,即使学生对每一个单独地理知识点都能理解,但是却不掌握。缺乏对各知识点之间内在关联的掌握,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的知识链形成。因此,地理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所W地理知识内部知识链的形成。

五、注重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阶段学生对多媒体普遍感到陌生和新鲜,加大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进而提升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比如,继续上面的实例,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大洲大洋的分布图,各大洲大小比较示意图,各大洲的分界线等。

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成效是每一个初中地理教学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初中地理的教学成效才能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虹.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探微[J].广西教育,2013.

第2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性;主体地位;生活化

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感悟,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践行生活化原则这两方面,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强行向学生灌输地理概念和要点,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应转变这种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当做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如在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第二、三、四节知识时,我们就可依据这三节的专题名称,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借助网络技术或者阅读书籍,分别搜集与中国土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相关的地理信息,并利用PPT软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课堂上,每一组派出一名代表展示、讲解本组课件。这样,我通过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探索、研究、总结,一方面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感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践行生活化原则,赋予地理内容生活化气息

地理作为一名应用性学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对学生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也是新课改对地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应践行生活化教学原则,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在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沿海万里行中第九节内容时,我们就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介绍本节内容的知识点,如我市的地理位置、森林资源、水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等,这样,学生就会对本节内容产生亲切感,进而满腔热情地投入进来,进行有效的学习。

当然,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还有很多,由于受时间和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赘述。希望我的这两点阐述,能为广大地理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上提供一些帮助。

第3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所谓课堂的有效性,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高的产出。也就是在一节课的45分钟里,对于教师的授课内容达到最好的掌握程度。课堂的有效性不是看教师一节课教授了多少内容,而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提高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通过学生进行体现的,而且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作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2.1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

初中地理教材的课程内容并不像故事那样形象生动。如果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导入所学课程的时候,教师所用的方式一定要新颖,不是简单的用语言导入,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美景或者名胜古迹,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什么最吸引学生。一开始就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孩子的兴趣,那么整堂地理课基本成功了一半。其次是讲课过程中的趣味性很重要。教师要告别说教的方式,要把孩子真正的带到情境中去,仿佛身在其中,让孩子觉得美不胜收。再次也就是验收学生本节课学习成果的时候,这个部分很关键,孩子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信息是通过这个部分直接反馈给教师的。在检测这部分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方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比如最后的“争霸赛”,可通过提问、抢答、小组间的互相问答等形式来角逐出最后的胜利者,这样不但全体同学参与其中,而且每个人的脑子里也都在回味本堂课的所学内容,当然最后的胜利者是要有一定的奖励的。

2.2明确教学目标,教与学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是引领学习的方向灯,所以教学目标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达到教与学双赢的目的也是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的“教”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的接受,课堂效率低下。并且传统课堂一直是教师说教,学生抓不到重点,只是盲目的跟随教师记课堂笔记,一节课下来,疲惫不堪,教师的“教”确实慷慨激昂,学生的“学”却是一塌糊涂。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善。首先教学目标不单单是教师要明白的,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也要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孩子就会有方向的去学习,抓住重点。其次要达到“教”与“学”的双赢,“教”由教师负责,基本没问题,最关键是要达到“学”的目的,也就是要孩子的效率提高到最大值,告别之前被动接受的模式。

2.3规划有趣、生动的课堂模式。

其实这也就是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形象化。传统的课堂能借助的教学工具基本就是教材,更好一点的就是教师为授课内容准备的图片。那么在这个信息技术时代,能辅助教师上课的工具是多样化的。比如,幻灯片、投影仪、课件等等。为了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设置一些背景音乐,或者将要学习的内容插入一些神话故事等等。这就告别了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同时也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教授内容简单直观,学生更易于接受。

2.4善于教学总结,对于欠缺进行反思并改善。

完成整堂课的教学之后,通过检测已经得到了教学成果的反馈。教师应该进行一个总结,以及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不足地方的改善,比如教学模式、孩子的兴趣程度、孩子的理解程度以及孩子的掌握程度,是否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只有坚持在教中学,学中完善,课堂的质量才会越来越高才能从根本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3合理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的一些学习任务或活动,也是课堂教学落实基本知识点、强化重难点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安排课堂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材“活动”模块

里的题目本身就是很好的课堂练习,是对教材内容的及时补充,教师分置的课堂练习材料应该是在“活动”模块里的题目顺利完成的前提下进行,切忌喧宾夺主。

(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

从标题到内容,都应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新颖有趣、富于变化而又难度适中。1、在标题用词方面,将传统的“填空题”改为“这些知识你记住了吗?”,“单选题”改为“你能找到正确答案吗?”,“连线题”改为“找搭档”,“读图题”改为“这些地理事物你熟悉吗?”,仅仅几个字的变化有时能于无形中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并通过练习产生有意义的学习。2、在内容选择方面,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除了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外,还可布置一些能够给学生提供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发挥空间的题目。

(三)先小结后练习:

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育成长期,接受知识容量较为有限,他们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大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知识立刻“消化”成自己的知识,更别说灵活运用到题目中。因此,课堂练习前,教师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学生独立做练习前,教师对作业做适当的解释并先复习几个和课堂练习里相关的例子;学生开始做练习后,教师应在小组间来回巡视,及时给那些解题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必要的讲解。

4课后反思

第4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1 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1.1教学本身体制的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读学生群体十分庞大,也就导致学生的就学压力很大,加上我国一直都是采取应试教育,这就导致很多初中地理考生缺乏对其教学本身意义的认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认为只要考试能及格就行了,不会对地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时间长了也就会使学生的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这种模式的后果往往就是老师只一味的传播考试知识,学生只用像容器一样装下知识就可以了,渐渐地失去了知识本身的创新和教学的意义。

1.2地理教学老师的问题

相对高中而言,初中的教学压力较小,而这往往给地理老师传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对初中学生来说不需要讲解太多深层次知识,只用将书上原有的知识点给学生简单讲解就行了,但又因为教学时间的要求,使得很多地理老师的授课出现知识点重复现象,加之学生不能很好的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听多了也就逐渐失去听课兴趣。

1.3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在课堂上对着书本给学生讲解知识,学生在底下认真听课,并且记下老师所说的一些重要内容。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追求所谓的“静态”效果,认为老师讲课时学生必须安静认真听课,不要随便打断老师的讲课,长久下去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说学生的疑问没有能及时解决,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会突然想到有不懂的问题,而课后大多学生都会遗忘之前的疑问,这就使得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还有就是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大幅度下降,因为听多了人会累,这些都与“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思想相悖,长此下去就导致我们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越来越肤浅,知识面越来越窄。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只是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做到相应的变化。以下笔者就改变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2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策略

2.1提倡个性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差异性,学生也是一样,不同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个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初中地理课堂活动中要根据学生个性的不同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不仅如此,更要做到课堂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倡个性化,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达到地理教学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2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我们都知道,初中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正处青春期阶段,活泼好动也是他们的本性,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基本都是属于“静态”,也就是老师说,学生听,这无形中就压制着初中学生的本性,使得学生心中的那种探索好奇的心完全消失。所以我们必须提供多样式的教学活动,比如先让学生自己上去讲课,讲完后老师可以对学生所讲的内容进行点评并补充,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而表现一般的应鼓励,这样无形中就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还可以通过演讲、辩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教学。

2.3从身边寻找地理教学信息

与其整体对学生讲授一些长篇大论还不如针对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地理情况进行分析讲解,更多的去学习一些对生活有帮助的地理知识,因为从身边寻找地理素材有利于与学生产生共鸣,提高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通过所学的地理知识去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2.4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而课堂的教学也是一样的。课堂教学原本应该是以学生为主的,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为中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老师的绝对权威性,课堂上只有老师说话的份,使得课堂的教学气氛十分沉闷,也就容易导致许多学生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渐渐的就是去了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所以我们必须提供一个和谐的教学课堂,不仅要有老师的参与,更应有学生活动的地方。

因此要想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就需要认真做好每一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做到“学生为主,老师为辅”,不断加强学生的参与力度,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道秀.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之我见[J].四川绵竹,2011(3).

第5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新课改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52

基础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促进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了新课程改革,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以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展开教学活动,进而更好的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展开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新课改要求现代教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引起重视。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科充满了好奇,同时,地理本身也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十分感兴趣,尽管如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要对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引起高度重视。

学生刚刚接触到地理学习时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同时随着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增加,也会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帮助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下来,源源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教师究竟采用何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有效,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师对课堂进行有效组织管理

新课改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统治者。这一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不仅没有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降低,而且使教师肩负起更重要的教学责任,教师不仅要能够有效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还要通过有效方法的应用,使学生更加高效的获取知识点。

对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可能很多教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对管理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同时,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经验也不丰富,这就对教师发挥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管理的角色提出了挑战。那么,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该如何发挥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的作用呢?1.积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初中地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想要科学的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就必须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巧,这就需要教师积极的学习一些有效的管理方法与理念,提升管理理论水平。2.在实际的教学中归纳总结管理经验。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归纳与总结,总结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管理方法。3.不断反思、实践。为了掌握有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与技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反思,针对掌握的管理方法与技巧,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这样才能使初中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三、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

新课改过程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在新时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同时通过有效教学方法的应用,也使不同的知识点能够以更加有效的形式呈现出来。教师首先要对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多种不同教学方法有全面与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归纳总结经验,反思哪些教学方法与哪些知识点的呈现更加吻合,在何种情况下运用何种教学方法更加有效,进而使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越来越强。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自然地理相关的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一些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在对学生进行与环境相关问题的讲解时,为了使学生对环境问题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展开有效讨论。在新时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积极的将新课改过程中提出的多种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

在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的同时,还要求能够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该如何有效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呢?本人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发现,想要有效明确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组织。例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为学生留出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体现。教师在对整个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安排的过程中,也应该为学生留出更多进行独立思考的空间,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了明确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本人认为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针对学习中产生的疑惑,学生要及时与教师进行互动。总之,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很多环节,都能够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教师要切实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

五、注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6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展开教材知识讲授的主要阵地,成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即在课堂学习中学习到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以及收获感想等)。初中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习成为爱好,使地理成为学生最喜爱的科目,学生才能学好地理,学会地理。

一、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分析

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阶段蔓延发展,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较之以往也显著提高,从这一方面来看,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抽象记忆,教师应该紧紧把握住学生思维活跃、积极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运用合作学习、参与学习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个性和整体素质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心理除了这些有益于学习的方面还有一些不好的难以控制的方面,例如,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分散不集中、课堂碎碎念、学生水平不均衡、课堂秩序杂乱,还有青春期叛逆心理等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使得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难度,这就要求广大初中地理教师要有耐心、恒心、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做到不偏心、不烦心。

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1.合理利用教具教学,展现教学直观性

直观性原则是教育原则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利用教学用具,不仅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直观性原则,而且还给地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提供了形象合理展示的平台。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具不仅可以将五湖四海以及祖国的旖旎风光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就对地理学科充满好奇,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将各种地形地貌罗列整齐,使课本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学习效率显著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新课程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地形和河流》时,多媒体教具在教学过程中占有中流砥柱的地位,新课伊始,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这一学期从一个大洲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状况,通过展示东、西两个半球七大洲、四大洋的图片使学生说出名称和地理位置,做到对上学期学习内容的简单回顾。之后再点数一个洲――亚洲的范围图,由大及小,由远及近,循序渐进,使学生一步步被带入地理新课程的学习之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显著提高。

2.引入生活案例,展现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性

初中地理既介绍祖国的美好江山,地球的丰富物产,又在展现地球现状的同时发现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联系学生平时所看、所听、所思,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认识自己所居住环境的同时做到懂得爱护环境、知道保护我们共同家园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在讲授《水资源》这一节内容时,通过给学生展示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图,介绍我国的水资源储备量,以及淡水可用资源人均占有量和在全世界的排名等数据,引发学生对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地理现状,使学生认识到南水北调的意义,激起学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些生活性较强的案例体现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本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但是只要教师重视,再通过课堂形式加以讲解引导,相信学生定能在生活点滴小事中体会到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只有带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心去学习才是活的学习,学习掌握的才是活的知识。

初中地理作为初中课程教学的基础学科,在初中基础学科教学中处于十分弱势的地位,主要原因除了教师不够重视,将其作为小科目对待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初中地理教师找不到合理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技术研究课题下的初中地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广大地理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教学方法 有效性 地球运动

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的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如果学生没有收获或者收获很少,则这个教学是无效或者低效教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提出更高要求。这种教学方法或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或技能,或者可以使学生在精神情感上有所收获,总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收获为导向。

不少老师认为地理难教,很多学生也认为地理难学。其实,只要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的特点,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就能把地理教活,把学生教好。学习地理,首先要了解地球,而了解地球的基本状况,就必须知道,地球在宇宙中不停的运动。因此,地球运动在整个初中地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初一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常识,但有关空间运动的概念仍处于朦胧想象的阶段。由于地球上的人无法感受到地球运动,因此要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就必须运用实际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和具体模型来说明和演示。由此,选择教学方法应形象直观,体现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小组合作能力等。针对地球的运动这一教学内容,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对比法

地理教学应运用对比法对相似、相对的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普遍性和局部性关系。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此法,通过对比使得所学的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在“地球运动”这课,运用这种方法事半功倍:

二、计算机辅助法(google earth)

由于初中学生的空间感不强,这种方法可形象描述学生所在地与地球的关系及地球在整个太阳系中的位置,对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下载需要的软件,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网址:earth.省略/

2.点击:Get Google Earth(Free Version)

3.点击:I’m good Down load googleearth.exe

4.下载完毕,安装即可

5.点击小地球你就可以看任何你想看的地方了

三、模拟法

模拟教学方法是一种从国外引入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实践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情景模拟案例或者设计一定的情境和情节,要求学生假设为该情景中的某一个角色,为其提供必要的信息,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扮演和发展这个角色的行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充当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一)学生模拟

1.自制模拟:用乒乓球或其它材料制作小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通过操作模型模拟试验的方法。强调在动手动脑中研究、分析、推理,从而了解地球的运动及规律。

2.角色模拟: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地球自转;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地球的公转;请两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公转(其它同学注意绕转中心及方向等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模拟实践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寓学于乐。

(二)教师模拟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了教师的传授作用,教学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仓库”。学生的学习没有主动性可言,也就谈不上处于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这一主体。不过,教学作为一个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合作进行的。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既离不开学生,又离不开教师,师生双方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还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教师正确演示模拟地球运动为学生提供很好的探索环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思考,并由此得到结论,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有效教学方法。如教师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请学生观察思考地球运动的方向;教师同样模拟演示,请同学以地球仪上的北极为参照。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再以南极为参照,观察地球的运动方向。通过这种以学生参与为主,教师提供情境的方式,共同合作学完了这部分抽象的教学内容。

(三)课件模拟

课件是服务于教学的,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件对教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化平面为立体,让教学生动起来。课件的制作体现了教师的素质,体现了信息时代教师适应社会变化,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才能。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运用合适的课件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在地球的运动中,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过程,用课件模拟的方式呈现,大大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四、故事法

把故事融入教学,学生乐于接受,容易理解,印象深刻,克服了传统的说教、灌输教学方式所引起的学生的抵触情绪,使知识技能、情感教育不留痕迹。故事教学,不仅仅能树立教师的威望,还能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这种方法既使课堂教学生动、风趣,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正是:故事教学深入浅出,情感渗透润物无声,思想教育水到渠成。如在“地球运动”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20圈了。”他爸爸笑着回答:“我比你更了不起,已经绕太阳50圈了,还准备在转二三十圈呢!”你能不能判断爸爸的年龄?或者“一对双胞胎姐妹,先出生的反而叫后出生的为姐姐,”你能不能给与解释呢?类似的故事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激情,润物无声,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实际生活体验法

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要体现这一理念,我想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把教育理念渗透到课程中,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因此,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让地理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相结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所见所闻入手,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加强地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地理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如请同学谈谈夏季、冬季的昼夜长短情况(学生可以非常轻松地从上学、放学体会到);中午12时太阳高度的变化;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观看北京奥运会的时间等类似的生活情景体验,使得复杂的情景简单化,有利于学生接受,也使得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第8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1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初中地理是一门极具自身特点的学科,尽管属于文科范畴,但是又稍偏向理科,因此对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而言均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表明,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其形成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当前,我国大多数的初中地理教学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视为教授中心,采用单一的“填鸭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免产生系列问题。一方面,教师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融入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教师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唯一标注,不仅会错误估量学生理解程度,而且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主思索、创新能力均得不到培养,也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2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2.1以新课标要求作为教学的指南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四个版本的地理教材,“一标多本”特点十分典型,且编排依据均为“新的课程标准”。在这种情形下,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深入挖掘课程标准,从整体把握教材设计。尽可能避免出现考试试题非课堂讲授重点,甚至未在课堂上教授等现象的发生。我们以人教版中讲授“区域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例,其中此部分将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作为综合开发利用的典型对象,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大河流域的自身地理优势,进行综合治理。在这一部分讲解中,若教师过分强调田纳西河,而未将知识进行横向迁移,如采用联想教授法,类比黑龙江、黄河等区域的开发利用,并对比其之间差异,那么显然是教师未读懂、堵头“新课标要求”所致。另外,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这是由地理学科独特的人文特性和较广的涵盖面(如水文、土壤植被、气候等)所决定的,因此这对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层次的要求。

2.2以现代教学手段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环境与以前相比获得了极大的改进。通过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活跃了,很多学生之前空间感、地理方位感不强的问题也能够被部分解决。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教学课件,以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展示生动、全面的地理教授内容,不仅更好的符合了初中学生活泼、求知欲强的心理,更能够降低地理教学讲授难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前查阅以便预习,在课后查阅以解决疑难点并加以巩固。以此,地理教学课本与现代教学手段便能够得到有机的结合。如,在“西气东输”一课中,教师可以准备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分布图,及东部资源紧俏相关资料,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能源分布的不均匀,理解西气东输重要性。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便能够被有效培养,课堂师生地位也能够很好的被置换,地理教学课堂的深度及广度也能够有效改善。

2.3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延伸

初中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不但要为学生传授必要的书本知识,而且需要将该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件作案例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很多版本的初中地理教材早已与时事应用不相同步,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例如,针对汶川地震、日本海啸和大家切实关注的雾霾问题等,教师可以设立专题,将与上述事件相关的地理现象进行全面分析,重点突出新课标要求下的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又如,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在课下自主收集当地形貌、建筑及水文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加以适当分析,达到与书本结合的目的。通过简单的地理实地调查,学生的理解及记忆能力便能够有效的提升。有效的课堂延伸,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便能够有效调动。

2.4形成科学的课堂教学改革观念

新课标要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模式进行初中地理教授,强调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团队意识的塑造。课堂教学的改革朝着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问题整体分析能力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新课标具有十分灵活的特点,不强调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以小组分析、讨论、整合等形式来将书本原理、难点及重点等剖析与理解。教师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案,主要解决学生们普遍困惑、存在异议的方面,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次、重点清晰,且时间利用率较充分。例如,在进行初中地理“大气循环”部分讲解的过程中,针对大气运动内容抽象、学生头脑中知识点勾画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PPt制作动画,模拟大气循环,而课本上较为浅显的基本概念、理论等则留给学生自主讨论以便掌握。

3结语

第9篇: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范文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思考获得新知识,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对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所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更能体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优秀的教师能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深入领会其精髓,根据授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出高质量、有价值的提问问题和方式。教师对提问要达到什么目的,问什么,何时问,问谁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能在实际运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年轻教师而言,有效的提问仍有较大的难度。本人根据教学实践和对优质课堂的观察记录,认为有效的提问应满足以下四方面的要求。

一、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1987年,“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被介绍到我国,这一模式是美国教育家特内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基本思想而创立的。该提问模式把教学中的提问由低到高分为知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6个水平,每一水平的提问都与不同的学生类型或水平的思维活动相联系。中学尤其是初中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部分,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的是普遍教育而非精英教育,这就要求中学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要面向普遍的学生,提问亦是如此。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如,针对回忆、识别水平和理解水平的提问,可由基础较差的同学来回答;应用性和分析水平的提问则由中等水平的学生解答;综合水平和评价水平的提问可由基础较好的同学阐述。教师在课堂中面向全体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而非仅仅是优生的参与度,亦可兼顾各层面学生的发展。

二、提问要有针对性

教师的提问要有针对性,绝不能信口设问。每节课应当围绕教学目标,紧扣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中心问题。中心问题是课堂教学设计中准备好的、关系课堂教学全局的问题。问题的内容应隐含着教材内容,应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层层深入。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连贯性,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成“问题链”。由浅入深,使学生形成连续的思索,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曾听过一堂七年级上册的优秀课,内容为我们怎样学地理——判断方向。教师充分展示了提问艺术。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周末学校打算去烈士公园参观,根据屏幕上提示的长沙旅游地图,层层完成以下问题。1.从我们学校到烈士公园应该往哪个方向走呢?以问题为引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教学任务。经过引导学生理解地平面的八个方向,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会并掌握地图上判别方向的两种方法。在讲解每一种判断方法运用以后,返回到之前的问题情境中解答问题。继续情境拓展,到达烈士公园后,同学分散在各处游玩,根据烈士公园导游图,再次提出问题。2.在餐饮部的小明如何通过电话帮助在北门的小红顺利到达他所在的地点呢?通过问题落实方向的判断方法。教师从生活中提取情境,创设相关的问题链,课堂上贯穿问题的解决,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效率高。

一堂课中的中心问题一般是该课时的重点或难点问题,在创设问题时应当给予适当情境,最好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之余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地理教师可以多留意生活中的地理信息,搜集整理素材。这样在备课中提问的有效性设计能信手拈来。

三、提问要有启发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要在学生心求通而不得其意,口欲言而不能达其辞之时及时提问,适时点拨;在学生知识结构前后出现矛盾冲突时提问,由学生自主提出疑问,从内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善于提问,使用启发性谈话法等方式,多问让学生动脑筋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的状态。同时,在用语上要着眼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独立获取知识。

在七年级上册的《世界的聚落》新授课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出聚落发展需要的优越条件后,及时拓展启发,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出与所给图片自然景观相一致的房屋。分别是江南水乡地区、热带雨林地区、内蒙古草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沙漠绿洲地区和寒带地区。当学生对设计房屋无头绪时,教师以身边的江南水乡地区的房屋为例,启发学生设计的房屋可考虑房屋材质、屋顶的坡度、墙体的厚度和窗户的大小等方面。通过小组的合作和教师的适时启发,学生能自己设计出相关地区的房屋,并且能解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同时教师在提问时,设计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提问的深度来自问题层次的高低。让学生“跳一跳能够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要有铺垫。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深刻领会知识体系结构和新知生长点,精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新知的盲点,适时适度启发学生。同时对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顺理成章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四、提问要及时回应学生

在课堂提问中,学生的疑问可能雷同,但教师的解疑却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因人和场合而异。解疑时,教师不要急于阐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要多留时间给学生,要避免控制问题答案,适当设计开放性的答案。同时,善于间接解疑,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动机。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尊重个性,善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重点和难点内容的问题上,即使学生能够回答正确,教师为使全体学生在该问题上得到强化,不宜急于表态,可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诘问,强化重要知识点。

教师提问中要科学评价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以鼓励为主。首先肯定他的参与,针对回答的具体内容,给予中肯的回应。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答出标准答案,也不提倡标准答案式回答,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获取问题答案。避免走进不会倾听,给予消极反馈的提问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