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废弃物物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废弃物物流;循环经济;物流外包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3―0064―04
随着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节奏加快,废弃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近年来,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循环利用、最终处置在国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产业。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但它又不同于其他资源,管理方式也有较大区别。有效实施废弃物物流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建立起对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
一、废弃物物流的内涵
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基本或者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无法回收和利用的排放物。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消费者将废弃物通过有偿的形式卖给回收企业或直接将其抛弃,后经废品回收人员将其拣回并最终到回收企业集中。若废弃物还具有较大的价值如报废的汽车,消费者可能将其直接返回给制造商,然后回收企业将对回收来的废弃物进行检验、分类、再加工,最后配送到需求方以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价值。企业废弃物物流过程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代表“正向”产品,虚线代表“逆向”废弃物。
二、发展废弃物物流的效应分析
发展废弃物物流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提升企业公众形象,有利于促进供应链中企业的合作意识。
1 环境效应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废弃的家电、电池以及其他各种垃圾等废弃物对消费者已没有再利用的价值,倘若因为没有科学的回收渠道而使得消费者随意丢弃,就会污染环境,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现实中“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已经让各国政府力不从心并且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必须在污染产生之前就预料到后果的严重性。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大道。沃尔沃在1972年成为第一家向全世界公开承认造车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汽车厂商,此后一直致力于环保技术的研发,倡导在汽车喷漆、内饰等诸多方面使用环保材料。
2 价值效应
随着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和生产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但我们使用的自然资源绝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如果无限制地消耗现有资源,必然导致生产成本越来越高,制约经济发展,并且影响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所以就资源稀缺性的角度考虑,人类必须考虑资源保护和对再生性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据统计,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22%,锌产量的30%,纸张产量的33%,都是通过废弃物回收取得的。
3 公众效应
在物质生活逐渐得到满足之后,大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得到提高。作为产品提供方的企业,其责任也并不仅仅是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也应该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致力于改善消费者的生活环境,所以环境业绩已成为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而进行产品废物回收,则是企业减少环境破坏,提升公众形象的重要方式。例如,耐克公司就鼓励其消费者通过其回收渠道把不能穿的鞋子送回公司,然后公司会把这些鞋子碎化,制成篮球场。
4 协同效应
在很多情况下,废弃物的回收不是直接从消费者到供应者的“点到点”转移,而是不可避免地要经过一系列中间环节。根据物流网络的乘数效应,以供应链的联盟方式展开废弃物物流活动要比单独某个企业独立进行带来更多的价值。这就要求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减少对抗,从而消除物流活动中的不必要成本,使各参与方均受益,这样也就可以带来供应链上各企业更深入地合作。在欧洲和北美,施乐公司利用闭环供应链策略回收再利用了60%以上的墨盒,1998年~1999年减少了30万吨的垃圾填埋,节约了45%~60%的制造成本。
三、我国进一步发展废弃物物流的制约因素
我国企业正逐渐开始重视废弃物物流。例如神龙汽车公司对废旧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联想公司与美集物流公司合作延伸到“逆向物流”领域,海尔集团建立了废旧家电回收及资源综合应用示范工程,工程总规模为年处理电子废物60万台。我国企业的废弃物物流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进一步的发展却受制于如下的诸多因素。
1 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关于废弃物处理的法律法规还相当缺乏,这样造成废弃物物流管理较为混乱,经营不够规范。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控制污染发生源来限制废弃物的排放,而且还从物流业发展的合理布局上为物流的绿色化铺平道路。虽然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一直在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但针对废弃物物流的还不多,还待进一步完善,而且实施的力度也不是很大。
2 社会化运作不够
由于我国长期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分散治理,导致废弃物物流涉及的部门较多,出现许多废弃物无人管的空白局面。管理部门自成体系,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常常独立运作和制定各自的发展规划和设计各自的物流中心,不能有效地统一调配社会资源,造成社会资源配置的巨大浪费,也为以后本来就很薄弱的废弃物物流运作的问题增加了过多的负担。
3 企业管理者缺乏废弃物物流意识
一般地,企业管理者认为没必要实施逆向物流,通常只重视自己销售了多少产品这些既得利益,而对从最终顾客到供应商的逆向物流活动特别是废弃物物流活动的管理意识不强,且没有发现其中潜在的价值效应、公众效应和协同效应。这为逆向物流的实施设置了巨大的障碍。所以废弃物物流要想得到全面的实施,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政策上的支持鼓励。
4 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废弃物的回收主要通过一些废品收购站,不是企业主动和消费者建立沟通渠道。即便有些企业正在实施废弃物物流活动,也缺乏高效的废弃物物流管理系统,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们还缺少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政府没有强制进行废品回收之前,企业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不会情愿在这方面“额外”投入;另一方面,废弃物种类繁多,也给企业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5 资金和人员匮乏
废弃物物流系统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
和专业人员,而且废弃物物流管理和实施方面的人才,除需要具备相应的物流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不同行业复杂的物流流程。另外,废弃物物流回收处理中心的建设以及信息系统的研发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资本回收周期很长,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这种高投资带来的高风险影响其废弃物物流的有效实施。
6 成本收益率低
一般情况下,一件产品从消费者返回到生产者的费用,大约是同一产品正向物流的九倍左右,这是因为废弃物物流不像正向物流那么集中,不具备规模效应,而且废弃物物流回收的物品大多已经没很大的经济价值,而企业还要投入资金进行达标处理。所以,仅就经济效益来说,废弃物物流在短期内收益率太低,这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一些企业实施废弃物物流的积极性。
四、废弃物物流的发展策略
废弃物物流是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反馈活动,很难预测确切的流量,而且废弃物价值较低,还要令企业付出运输、储存、检测和处理等诸多费用。所以,不确定性和费用高昂等制约因素,短期内限制了企业开展废弃物物流。但是,就长远而言,废弃物物流对企业和社会都是有巨大价值的活动,需要积极促使该活动在全社会展开。
1 产品生产时充分考虑回收需求
废弃物的回收本来就是一项复杂的工序,所以为了减轻回收的压力,在产品和生产过程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废弃物物流的需要,减少进入废弃物流通的商品及包装材料,加强每个生产工序变废为宝的利用,把废弃物的最终排放量控制到最小的限度之内,使其方便于将来的回收和利用。同时,尽可能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在企业达标处理;暂时做不到企业内处理的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再考虑向企业外排放。另外产品要基于模块化设计,增加现有产品回收及部件重新利用的可能性。
2 运用高新技术,研发废弃物物流管理系统
消费者自己保留废弃物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废弃物的回收要做到快速、高效。但是海量的数据处理,对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求,这是人工所无法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废弃物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在物流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便于物流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的可靠依据,避免由于决策失误而带来的损失。虽然目前应用于资源调配和物资安排的物流软件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但专门针对废弃物物流的软件还是一个全新领域,尚无人涉及。所以,缺乏信息管理系统及对废弃物物流的忽视已经成为废弃物流管理中最大的障碍,研发适用的废弃物物流管理系统是实现废弃物物流稳步发展的前提。
3 重视对物流业的整合与集成,构建废弃物物流系统运作新模式
现代物流之所以可以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在于其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商品的流通进行全局的统筹规划和各组成部分的有效整合,让所有资源物尽其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废弃物的回收过程要通过零售商、批发商、配送中心、生产商和供应商几个点逐级回溯。如果我们能将其中某些功能很好地整合并实施一体化运作,建立科学的物流体系,合理设置配送中心、废弃物收集点、分拣处理中心的布局,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废弃物在途时间和流程。
4 设立专门和统一的废弃物物流组织机构
目前,有些企业从资源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也在从事废弃物的回收工作,但是大部分企业的运作模式还是分散管理,这样就使得回收效率和效益相对低下。而实际上,废弃物物流是企业大物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应该服从全局安排,协调相关部门的利益关系。所以,企业有必要设立专门和统一的废弃物物流组织机构,制定全面的废弃物回收计划,以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而且,这一活动有较强的现场运作性,因而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发现废弃物的潜在价值,为企业增加预算外或抢救性的收入。
5 提高废弃物收运系统和处理系统的科技含量,促进废弃物物流的现代化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合理的利用已有技术将极大改进废弃物物流的效率。通过现代化方法进行有效地收集和搬运废弃物,建立一个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符合当地商品流通环境的收集系统,努力做到节约运输量,是废弃物物流的发展趋势。
例如二维条形码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容易识别;三维条形码可以储存大量的商品信息,有关商品的生产时间、材料组成、销售状况、处理建议等信息就可以通过条形码加注在商品上,也便于对进入废弃物流通的商品进行有效及时的追踪,防止对环境产生破坏。目前对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整修、维修、再制造、再销售或者直接焚烧掩埋。对废弃物进行重新整修和再次制造正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它是指仍处于可用状态并且可以实现功能恢复的废弃物设备,可以重新制造并放到仓库中以备再次使用,如废旧家电等。施乐公司按照严格的性能标准,制造再生设备,每年可由此节省2亿美元。在诸如航空、铁路等资产密集型的行业中,这种方法正在被广泛的使用,因为再生制造成本远远低于重建成本。
6 废弃物物流外包
集成与分工是当前企业发展的两大趋势,集成有利于集中管理资源进行全局统一安排,使其产生最大化的效益,而分工则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企业自身的成本。所以,集成与分工并不矛盾,都是为了提高运作效率。选择集成还是分工的关键在于该业务是否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企业在该领域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废弃物物流虽然能产生巨大的价值效应和公众效应,但由于其管理的复杂性,并非每个企业都有能力管好自己的废弃物物流。如果企业自身经营废弃物物流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资源投入的影子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企业可以考虑将废弃物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废弃物物流企业来完成。目前,跨国物流业巨头,如UPS,已经进入该领域开展业务,国内的众多物流企业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发现这一商机。
五、结束语
21世纪,人们更加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谋求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废弃物物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强调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开启了物流研究的新领域。虽然废弃物物流才刚刚起步,但企业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和既得利益者,应该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加大废弃物物流的投入,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森,刍议废弃物物流管理[J],物流科技,2005,(4):50―52
[2]毕艳霞,祝圣训,浅析企业的逆向物流管理[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4):16―18
[3]龚英,循环经济下的回收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333
[4]刘彦平,逆向物流与闭环供应链管理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5):28―32
[5]许丰富,我国企业逆向物流现状与改进措施[J],财会月刊,2006,(36):51―52
[6]任稚苑,现代企业回收废弃物信息管理系统浅析[J],中国市场,2007,(28):60-61
[7]韩晓梅,逆向物流:渐为人知的价值空间[N],中国交通报,2003―4―15
[8]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林国龙译),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提要] 我国作为一个汽车制造和消费大国,目前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状况。研究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有助于实现我国资源优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对策
中图分类号:f4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1月25日
汽车逆向物流是以满足顾客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根据实际需要,对汽车产品和相关信息实行从下游到上游的物流活动,包括退回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两大部分。其中,退回物流指不合格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物等从需方返回到供方的物流活动,如汽车召回;废弃物物流指将已失去经济活动价值的原使用物品,通过回收、检测、处理等,送到专门的处理中心所进行的物流活动,如报废汽车的处理。对于达到使用年限的汽车如果继续投入使用,不仅会增加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而且报废汽车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比如报废汽车里的空调制冷剂—氯氟烃(cfc,俗称氟里昂)的泄露,会对大气臭氧层造成破坏并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对废旧汽车进行报废,既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再使用价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降低资源消耗和和减少环境污染,做到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目标的有机结合。
一、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现状
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由此我国报废汽车数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国家最近几年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引导汽车拆解回收企业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一)我国报废汽车数量居世界前列。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作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我国2011年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亿辆,汽车报废量超过400万辆,预计2020年报废量将超过1,400万辆。我们不得不重视严重的汽车报废问题,中国正从“世界最大停车场”变成“世界最大汽车垃圾场”。
(二)国家颁布实施一系列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对废旧汽车的再生利用非常重视,商务部2012年3月了关于2012年升级改造项目摸底调查的通知。通知表示,2012年继续推动二手车交易市场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有关工作。2012年8月24日商务部第68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并经发展改革委、公安部、环境保护部同意,予以,自2013年5月1日起施行。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我国政府非常关注汽车循环物流。
(三)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增多。我国报废汽车拆解企业逐步增多。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企业有400余家,从业人员有2万余人,年回收拆解能力140多万辆;到2011年,我国正规的拆车企业有1,000余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我国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正呈逐步增长趋势。
二、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中的问题
(一)规制不完善。我国出台了针对汽车制造企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报废汽车回收与利用的相关法规,然而由于法规之间的相互抵触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比如,2008年3月颁布的《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与2001年6月16日公布并施行的《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307号令)相冲突,前者规定奇瑞、江淮、一汽等14家整车生产企业可对包括“五大总成”在内的汽车零部件进行再制造,然而307号令规定这些厂家不能从正规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获取报废零部件,整车生产企业只能从4s购入旧损零件进行再制造。
(二)注重正向物流,忽视逆向物流。我国的报废汽车回收与再利用行业由回收和再制造这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组成,回收体系早已形成,但有所欠缺,而再制造体系尚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对报废汽车回收体系与再制造体系进行整合。汽车循环物流是基于汽车产品生命周期的完整的物质循环过程,在汽车产品生命开始即原料的选取阶段就开始考虑资源回收再利用问题。然而,目前的汽车循环物流是在传统的单向物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存在过分重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正向物流,而忽视汽车产品的回收利用所产生的逆向物流问题,更谈不上对正逆向物流系统的有效整合。
(三)回收拆解装备落后,技术人员缺乏。到2012年,全国具备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大致有500家左右,回收网点只有4,000余个。我国废旧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目前的现状是,大部分回收拆解企业存在着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生产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低、效益差、资金短缺、拆解效率不高等问题,很多回收企业仍依靠手工拆解和手工气割,专用设备和工具缺乏,机械化程度低,回收拆解作业不规范,场地简陋。直到2011年7月,我国首台报废汽车解体机才迟迟从日本进口,在山东华嘉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安家。
(四)缺乏有效的宣传教育,国民环保意识淡薄。我国的环保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从制造企业到消费者,都缺乏对绿色制造和绿色消费的理解;同时,社会对废旧产品的回收认同度低,至今仍然把回收行为理解为“捡破烂”的低级行业,严重忽视了它的资源意义和环保意义。
三、促进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本着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原则,本文提出以下发展战略,以更好地加快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发展。
(一)政府针对现有问题,完善报废汽车利用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汽车逆向物流的重视与监管,通过完善法律法规,设立市场准入条件,提高进入门槛。比如,政府对“小作坊”式的“地下黑工厂”的取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其利用报废车辆的废旧零部件进行拼装车辆现象的发生。另外,工商、税务等政府职能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对“地下黑工厂”坚决予以取缔。
(二)建立完善的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要设立相应的逆向物流管理部门,以防止对逆向物流的管理流于形式,同时也要对相应人员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等。我国要建立联合回收网络,不仅要整合单个汽车切合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网络,而且要最大程度地将各个企业的网络进行整合。在汽车回收网络建设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先进经验,建立全国汽车联合回收网络。
(三)加强废旧汽车回收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了改变资源利用率低的状况,在技术化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生产制造相结合。同时,完善“绿色技术体系”,有能力、有实力的大型汽车制造商也参与到汽车回收的技术改进中去。在我们自身回收技术有限的情况下,还应多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优化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量少,以及有利于产品废弃后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尤其应注意回收量大的废弃物回收物流技术的创新。
(四)增强国民环保意识。抓住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好时机,加大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宣传力度,力争让老百姓都了解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的意义和作用,提高人们对废旧汽车逆向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并建立消费者自觉的绿色消费习惯,让公众自觉抵制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大的产品;自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报废车辆,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参与能力。
四、结束语
报废汽车回收是我国重要的再生资源,同时也是一个朝阳产业。针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政府加强对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行业的监管与引导,企业发挥其主体作用,消费者积极参与,我国废旧汽车逆向物流行业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宿晓利.报废汽车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5.
关键词:世博园区;垃圾气力输送系统;逆物流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123-01
经过整整8年的等待,上海世博会终于在2010年5月1日呈现于世人面前。上海世博会豪华、风光、盛大的场面,吸引络绎不绝的游客。上海世博会平均日接待游客40万人次,一方面展示了我国强大的经济和技术水平,但另一方面,世博园区每天产生垃圾达150吨至160吨却成为世博会的难题。面对这么大量的垃圾,世博会该怎么办呢?
如何更加合理解决垃圾回收、处理等逆物流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的物流专家。世博会在我国上海的举行促使该问题提上科学家们的议事日程。经物流专家的共同努力,终于设计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智能化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在“一轴四馆”区域,这种新型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充分展示它们的清洁本领,它们的存在令上海世博园区更加干净明亮,气味清新,让上海世博会赢得各方的普遍认同和称赞。
1 世博会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原理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是从工业上用运动的气流为介质输送物料的运输方法(即气力输送)发展而来的。早先在工业上运用于输送烟丝、茶叶、纤维材料等轻质物料,以后又发展到仓库、港口对于粉、粒状物料的装运作业及运送谷物,又进而用来输送型砂、煤粉、矿砂,它的运用已几乎遍及各个工业部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国家开始研究采用真空输送方式来运送城市垃圾。1961年,瑞典ENVAC公司发明了全球第一套垃圾气力管道输送系统,安装在斯德哥尔摩市郊的一家医院,至今仍保持良好运行,从此翻开了垃圾收运的新的一页。
世博园区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就是利用物流行业的气力输送机的原理来输送垃圾。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垃圾投放口、垃圾管道及管道附属设施、吸气阀、排放阀,垃圾收集中心,电力和控制系统等。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即是指利用环保型抽风机制造气流来输送垃圾,当投放口储存的垃圾达到一定量后,它将连通地下管道网络,距离投放口近千米外的抽风机开始抽气,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真空管道网络,用强大的吸力将各个垃圾投放口投入的垃圾输送至垃圾收集站,实施气、固分离,再经过压缩、过滤、净化、除臭等一系列处理,最后被悄悄地送出园区,运至垃圾处理厂。(如图1)这种高效、卫生的自动化垃圾收集系统,被我国首次应用于大型场馆和市政道路的垃圾收运,也成为世博会环境设施的一亮点。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垃圾回收流程由电脑控制,垃圾输送过程处于全封闭状态,3个操作人员就能完成全部工作。(如图2)
2 世博园区启用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物流启示
2.1 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可同步进行
世博园区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实质就是气力输送原理在逆物流的应用。而世博园区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其实就是简化逆物流中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前期部分的收集、归类、输送过程。
世博园区垃圾气力输送系统使用起来很方便,游客们能看到的就是垃圾投入口(如图3),每个垃圾投入口都有红、绿两个按钮,如果投入的是可回收垃圾就按绿色按钮,如果投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就按红色按钮,游客拉开盖子就可以轻松投放垃圾。可回收垃圾的回收过程就是回收物流的流程,不可回收垃圾的处理就是废弃物物流的流程。通过这两种分类,可同时实现不同类型垃圾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图3 世博园区垃圾投入口
目前我们在街上见到的垃圾箱,普遍都是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项,其实这个措施已经是在收集的同时进行了归类的工作,从而将部分工作简化。但是垃圾逆物流中的运输呢,从每个回收点进行装车,到街道垃圾处理站统一运输,依然是从点到面,再由面整合为一体的分步工序,在提倡绿色、环保、节能的今天,整个过程都不能满足需要。
气力输送机给我们带来解决方案,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不再是分步进行。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收集、归类、运输都可同时分别在不同的输送管道中进行,而不再需要繁琐的装运,只需定期对设备站里的分类真空收集箱清理便可轻松完成回收。这样可以减少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输送的路线的反复,提高逆物流的速度,同时缩短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的时间。
2.2 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要强调绿色物流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
作为逆物流主体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如果处理得不够完善很容易造成污染环境。而世博园区的垃圾气力输送机可以使垃圾进入这一设施以后被真空负压收集到一个储存箱里,避免“跑、冒、滴、漏”。在世博园中的这些垃圾到了收集站经过气固分离、压缩、过滤、净化、除臭等一系列处理,被“打包”送出园区,运至垃圾处理厂。这样的收集方法,是一种比较环保的方法,这种方法令垃圾的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都成为了绿色物流,这种方法中垃圾输送过程处于全封闭状态,几乎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无需任何人工操作或直接接触垃圾,全程不需要清洁工、垃圾车,不产生异味,这样可以避免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此外,垃圾收集、压缩可以全天候自动运行,垃圾成分受气候影响小,还有利于填埋场、焚烧厂的稳定运行。
在芬兰、挪威、日本等发达国家,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让城市变得更加清洁。
2.3 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设施要采用机械化
人们所需要的消费品由正向物流提供,从生产地至消费地。但正向物流并不是物流的终结,消费剩余的部分将何去何从?从由它所引发的消费地至处理地的逆向物流现在倍受关注。回收物物流与废弃物物流是逆物流的主体,一直以来这两种物流都存在一种滞后性,资源垃圾回收和废弃物处理环节过于冗长,消费完成后并不能马上进行,而是通过有关部门进行统一收集、归类后再进行运输、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消耗相当大的人力物力。这部分的支出能否通过一些方式进行减少呢?
目前垃圾的回收和废弃物物流还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设施设备过于落后。对于回收和废弃物的垃圾,露天的存储、全手工的装卸搬运、不规范的道路运输都是物流设施设备落后的具体体现,这种落后导致了垃圾回收和处理效率低下及安全上不可靠,同时还污染了环境。采用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在处理垃圾和回收垃圾中既不再会臭气熏天,又节约了装运的次数,减少了逆物流的费用;这种技术还打破了逆物流的滞后性,在垃圾产生之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缩短逆物流运作的周期。
这种技术的前期投资虽然较大,但是运作中可以节约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产生更多时间效用,减少排放,而且可以长期使用,综合评定投资回报率极高。如能大范围推广,逆物流就能更好地提高影响力,发挥自身巨大的作用。当然还需要全体人民的一个公众意识的提高,才能真正得以推广。
3 世博园区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推广
在市政建设日益完善的今天,垃圾问题仍十分突出。一方面垃圾量多,环卫工人工作繁重,另一方面居民不愿看到生活区周边有垃圾焚烧或填埋场,不希望生活在臭气当中,如果世博园区这样的垃圾气力输送系统能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建设和推广,对居民生活品质的提高百利而无一害。垃圾气力输送可以从中心城区的垃圾输送到收集点,避免了环卫垃圾车在街区里面行运,也有利于减少交通压力,是先进环保的垃圾收集方式的代表。
参考文献
[1]气力输送和循环经济专题[J].科技信息与动态,2006,(8).
[2]徐焱.最“萌”的世博垃圾桶[EB/OL].人民网,2010-04-29.
[3]世博园垃圾将全封闭运输,输送系统9月竣工[N].新民晚报,2009-02-20.
一、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二、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三、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四、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关键词] IT产品 逆向物流 回收再利用
人们在享受IT产品为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那些大量淘汰的IT产品也就成了污染人们生存环境的电子垃圾。这些现象越来越受到公众的重视,逆向物流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逆向物流的含义
1992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CLM)将逆向物流定义为“为回收利用或合理处置废旧物品,对原材料、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及相关信息、从消费地向生产地的有效率和有效益的流动进行计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我国2001年制定的国家标准GB/T 18354-2001《物流术语》中,将逆向物流分解为两大类,即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求方返回到供应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逆向物流的具体活动过程如下图所示:
二、IT产品的逆向物流
IT产品生命周期正在逐渐缩短,这不仅增加了实施逆向物流费用和管理成本,而且IT产品形成的垃圾含有很多有害物质,处理不当就会污染环境。
1.IT产品逆向物流的特点。IT产品的逆向物流有三个特点:一是IT产品的退货比其他产品更频繁,退货会降低企业利润,所以回收物流是非常重要的;二是因为其生命周期太短,IT产品的废弃数目尤其巨大,即废弃物物流量巨大;三是IT产品的废弃处理很困难,很多元器件及原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担。
2.IT产品实施逆向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
(1)风险较大,成本较高。逆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而且IT产品退换货频繁,极大地增加了逆向物流的成本。
(2)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矛盾。逆向物流的目标是改善企业社会形象,提升企业信誉和竞争力,但要完成逆向物流会有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逆向物流的投入产出很难量化出来。我国环保法规约束IT产品生产企业通过逆向物流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创造出社会效益,但IT产品的回收,以及废弃物的处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3)逆向物流业务与常规业务冲突。IT产品的逆向物流会对供应、生产、营销、财务等业务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常规业务的顺利运转,而且很可能与常规的加工、库存、运输等环节相互冲突,从而降低了运作效率。
三、IT产品实施逆向物流的建议
随着IT产品的不断更新,国家环境立法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警惕意识的提高,人们对IT产品的逆向物流给予更多的关注。
1.IT产品回收再利用
对从客户回收回来的产品进行再利用,允许客户免费或支付少许费用退回使用过的产品,然后把这些产品捐赠给慈善机构,或将其拆除作为可再利用的回收原料,也可以对IT产品的零部件进行回收再利用,将它们拆卸后作为产品售后服务的备用件。这样既可以服务社会,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IBM企业为例,IBM在1998年就专门设立了全球回收服务中心,负责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产品回收业务,其目标是管理回收产品,以便重复利用并实现价值的最大化。IBM在全球建立了25个机构负责回收二手物品,并进行检测和加工再利用,还通过因特网进行二手产品的网上拍卖,拓展了回收产品的营销渠道。
2.绿色包装和绿色运输
要选择并使用环保包装,并且加强物流包装的标准化工作。包装物的标准化不仅能够提高物流环节的作业效率,还能促进包装物的重复利用率的提高,降低包装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处理费用。进行合理的物流规划,优化运输路径,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和运输效果。
3.研发低耗能的产品
注重新产品的开发,研发节能型、低污染型的IT产品,这类产品不仅能降低能源的消耗,而且其废弃物的处理更为合理、科学。这种低耗能的产品性能本身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回收,以及形成废弃物后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污染。
4.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首先,要借鉴国外经验,制定绿色包装法规,禁止或限制非环保包装材料的使用、强制包装物的重复使用和回收率。其次,要通过制定排污收费标准、道路使用费、征收燃料税、明确噪声标准等方式限制运输所造成的环节污染问题。最后,要制定一些关于IT产品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相关规定,比如,成立专门的IT产品废弃物处理企业,规定IT产品废弃物必须由IT产品废弃物处理企业统一进行处理,如违反规定则进行一定处罚等,这样就会约束企业规范他们的处理流程,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陈亮:浅析逆向物流及其商业价值[J].管理科学文摘,2006.(3)期
[2]陈鸿:环保物流与环保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3]王长琼:绿色物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要求,产品生命周期的绿色物流目标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企业绿色物流的目标为:节约资源、节约能源、控制污染物、循环物流、减少废弃物排放。要实现这些目标,应先搞清楚绿色物流的系统构成,以及企业物流中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实现企业绿色物流的策略。
一、绿色物流的系统构成
物流系统包含多种组成要素,包装、仓储、装卸、运输和流通加工为五个基本功能要素,在物流系统运营中都对环境影响较大。要实现绿色物流,就要推进绿色包装、仓储、运输和流通加工。
(一)绿色包装
绿色包装(Green Package)又称无公害包装和环境之友包装(Environmental Friendly Package),指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能重复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包装。绿色包装按照构成分为材料、方式与作业过程的绿色化;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包括设计、生产、包装作业与回收过程的绿色化(见图1)。
(二)绿色仓储
绿色仓储是指合理的仓库布局,特征为运输距离较短、运输成本节约、货物损失少、环境污染小等。要做到绿色仓储,一要降低仓储对环境的污染,如防止有毒商品的污染,易燃、易爆商品远离居民区;二要保障储存货物的质量与数量,采用现代化技术,加强日常管理,做到保质保量;三是合理进行仓库空间布局,既不能过于密集,又不能过于松散。
(三)绿色运输
绿色运输主要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气体排放为特征的运输,绿色运输主要是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物流网络与货运组织模式的绿色化。
(四)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有很强的生产特性,它可能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主要原因是流通加工分散性较强,容易产生边角余料,排放废弃物等污染周围环境。绿色流通加工是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
二、企业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在产品生产与消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影响,按照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物流过程划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物流
据研究统计,在产品加工和制造过程中,90%以上的时间用于物料的储存、装卸、等待加工和输送,而生产物流系统规划或管理的不合理,会加重物料输送、储存过程中的能量浪费,使生产效率更低下。尤其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而实施的准时制(JIT)生产方式,需要更频繁的原料和零部件的配送,因而产生更多的公路运输,导致环境问题加重。
(二)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
供应物流和分销物流一般发生在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地区,因此运输和物流包装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运输和物流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很大,既浪费资源和能源,又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城市交通拥挤等,是城市环境破坏的主要因素。
(三)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本身是以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量为目的的。但是,如果物流系统规划方案不合理,会产生多种形式的二次污染。例如,废弃物多次运输产生新的能源浪费;废弃物直接填埋占用土地,对处理场地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废弃物焚烧造成空气污染,甚至产生有毒物质等。
(四)仓储物流
生产物流、供应物流、分销物流、甚至回收物流中,都有物品储存过程。在物品仓储环节中,会发生物品养护剂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情况,如果保管不当,还会使商品损坏、变质、贬值等,从而产生浪费或增加废弃物。
三、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
产品从原材料开采或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原材料加工、产品制造、包装、运输和销售,经消费者使用、回收直至最终废弃处理,这一整个过程称为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应从产品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采购阶段开始,制订物资供应物流的绿色化、生产物流的绿色化、销售物流的绿色化、产品回收及废弃处置的绿色化策略。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见图2。
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是一个物料循环流动系统。如果将制造型企业当作系统的核心成员,图2的模式运作过程为:首先,制造型企业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可能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绿色供应商,选中的绿色供应商将原材料按规定时间送到制造型企业;制造型企业通过对产品的绿色设计、制造、包装、形成绿色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余料、残品、次品,再进入回收系统,能利用的再利用,不能利用的进行绿色处理,尽量避免污染情况的发生;企业制造出的产成品,经过企业的绿色营销渠道,再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专业运输或配送;最终,制造型企业还应考虑到产品的逆向回流,制定处理这些退货、报废产品的相应策略。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中,涉及的企业都可以采取不同方式保障产品对环境不构成影响,如对包装物的回收,对报废产品进行分解、加工、再利用,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减少废弃物量和节约资源,最终提高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实现企业绿色物流的对策
(一)节约资源方面
在包装资源方面,尽量让包装简单、减量,保障包装材料能循环再利用;在资源内部循环方面,建立企业内部副产品、残次品的循环重用机制;在资源外部循环方面,保障供应链上的副产品循环利用。
(二)节约能源方面
主要在运输环节、物流装备与装卸搬运方面节约能源。运输环节方面,通过使用节能型车辆、优化与控制运输系统、共同配送达到节约能源;物流装备方面,通过优化配置物流装备、最优调度物流装备达到节约能源;装卸搬运方面,通过提高装卸搬运效率、采取省力化装卸方法节约能源。
(三)降低污染程度方面
降低污染程度主要是降低废气、废弃物、噪声及交通拥堵程度。降低空气污染措施是使用清洁型运输车辆、可替代燃料和减少公路运输里程;降低废弃物污染措施是废弃物集中处理或循环再利用;降低噪声污染措施是进行交通控制、减少车辆出行次数和改善道路状况;降低交通拥挤措施是控制交通流、共同配送、消除无效运输和优化运输路线。
(四)降低废弃物排放方面
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一、绿色物流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过程构成威胁。1987年国际环境与开发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有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当代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及其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我们的自然环境。这种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样适用于物流管理活动。由于物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消耗能源和资源,产生环境污染,因而为了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维护自然环境。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了物流与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的推动和制约关系,进而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达到环境与物流的共生。
(二)生态经济学理论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再生产过程中,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价值增值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物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既包括物质循环利用、能量转化,又有价值转化与价值实现。因此,物流涉及经济与生态环境两大系统,理所当然地架起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联系的桥梁。而传统的物流管理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过多地强调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环境效益,导致了社会整体效益的下降。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而环境效益则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现代绿色物流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绿色物流以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学为基础,对物流的经济行为、经济关系和规律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谋求在生态平衡、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生态与环境的最佳结合以及协调发展。
(三)生态伦理学理论
生态伦理学迫使人们对物流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义务感。为了人类自身更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为了千秋万代的切身利益,人类应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人类对自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绿色物流正是从生态伦理学中得到了道义上的支持。
二、如何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一)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对发生源的管理: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环境问题的来源进行管理。由于物流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配送服务的发展,引起在途运输的车辆增加,必然导致大汽污染加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发生源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对废气排放量及车种进行限制;采取措施促进使用符合限制条件的车辆;普及使用低公害车辆;对车辆产生的噪音进行限制。我国自90年代末开始不断强化对污染源的控制,如北京市为治理大气污染两阶段治理目标,不仅对新生产的车辆制定了严格的排污标准,而且对在用车辆进行治理改造,在鼓励提高更新车辆的同时,采取限制行驶路线、增加车辆检测频次、按排污量收取排污费等措施,经过治理的车辆,污染物排放量大为降低。
2对交通量的管理: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推动企业从自用车运输向营业用货车运输转化;促进企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政府统筹物流中心的建设;建设现代化的物流管理信息网络等,从而最终实现物流效益化,特别是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物流效率。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对交通流的管理: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推进绿色物流除了加强政府管理外,还应重视民间绿色物流的倡导,加强企业的绿色经营意识,发挥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物流管理体系。
(二)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
1绿色运输管理
(1)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Jointdistribution)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几个中小型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分工合作对某一地区客户进行配送,它主要是指对某一地区的客户所需要物品数量较少而使用车辆不满载、配送车辆利用率不高等情况。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从货主的角度来说,通过共同配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如中小批发者,如果各自配送难以满足零售商多批次、小批量的配送要求。而采取共同配送,送货者可以实现少量配送,收货方可以进行统一验货,从而达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目的;从物流企业角度来说,特别是一些中小物流企业,由于受资金、人才、管理等方面制约,运量少、效率低、使用车辆多、独自承揽业务,在物流合理化及效率上受限制。如果彼此合作,采用共同配送,则筹集资金、大宗货物,通过信息网络提高车辆使用率等问题均可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新晨
(2)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复合一贯制运输(Combinedtransportation)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连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的优势还表现在:它克服了单个运输方式固有的缺陷,从而在整体上保证了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效率化;另一方面,从物流渠道看,它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地理、气候、基础设施建设等各种市场环境差异造成的商品在产销空间、时间上的分离,促进了产销之间紧密结合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运转。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Thirdpartylogistics)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更广泛地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当一些大城市的车辆配送大为饱和时,专业物流企业的出现使得在大城市的运输车量减少,从而缓解了物流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对各种运输工具还应采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环境的原料作动力,如使用液化气、太阳能作为城市运输工具的动力;或响应政府的号召,加快运输工具的更新换代。
2绿色包装管理
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包装。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促进生产部门采用尽量简化的、以及由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包装;在流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实现包装的合理化与现代化:
(1)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2)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如采用集装箱、集装袋、托盘等集装方式。
(3)包装多次、反复使用和废弃包装的处理:采用通用包装,不用专门安排回返使用;采用周转包装,可多次反复使用,如饮料、啤酒瓶等;梯级利用,一次使用后的包装物,用毕转化作它用或简单处理后转作它用;对废弃包装物经再生处理,转化为其他用途或制作新材料。
(4)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
3绿色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Distributionprocessing)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付、标签贴付、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流通加工具有较强的生产性,也是流通部门对环境保护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措施: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4废弃物物流的管理
从环境的角度看,今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并控制废弃物物流,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导致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以及自然资源的恶化。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有利于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
废弃物物流(Wastemateriallogistics)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的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废弃物物流的作用是,无视对象物的价值或对象物没有再利用价值,仅从环境保护出发,将其焚化化学处理或运到特定地点堆放、掩埋。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化,而是需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而且随着这种供应链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即管理型物流追求与交易对手共同实现效益化;供应链型物流追求从生产到消费流通全体的效益化;循环型物流应追求从生产到废弃物全过程效率化,这是21世纪绿色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加深,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物流活动同样面临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绿色物流管理系统,就是21世纪的新的物流管理趋势。本文分析了绿色物流的三大理论基础,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实施绿色物流管理的诸项措施。
关键词:绿色物流;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
参考文献:
[1]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2]张铎,周建勤.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一、循环经济中的物流
(一)物流管理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目前对循环经济的定义有八九种之多。一般认为: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1]。我们认为,循环经济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遵循生态学规律,即经济活动要在生态环境可承受范围内进行,应改变原有的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2)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即是资源输入端减量化,产品消费使用再利用,废品资源回收再循环;(3)使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和谐共存,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物质持续循环,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是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是物质闭环流动经济。传统线性经济是把资源持续不断的变成垃圾,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而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革命。
从我们对循环经济概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资源供给、产品的加工、储运以及再生资源的回收、集散、加工等内容都是循环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这些环节又是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所谓物流,就是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的过程,根据实际需要,一般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显然,循环经济中的资源、产品、废物的运输、储存、搬运、装卸、回收、集散、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均属于物流的内容,对这些过程的管理也应是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领域。“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以物质循环再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循环经济,理所当然应包括物流管理,只有包括现代物流管理的循环经济才是完整的循环经济。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现代物流管理。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循环经济中的物流研究方面还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二)物流贯穿于循环经济的全过程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物质资源的消耗大国,我国每年的工农业产量及消费量都是巨大的。循环经济实际上是通过物质流动来达到资源循环利用,在循环经济系统中,从资源开发、资源转化、产品制成、产品消费、废物回收、资源再生的诸多过程中,无论是消费前的资源开发、运输、储存、加工,还是消费之后的废弃物回收、集散、运输、再利用,都存在着巨大的物流市场空间。我们所说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农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排出或产生的废弃物品,主要包括农田和果园残留物、牲畜和家禽粪便以及栏圈铺垫物等、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和人粪尿以及生活废弃物[3]。近年来农业废弃物被制成化肥、沼气等,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利用。相对于农业废弃物而言,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污染程度以及潜在的利用价值等都要大得多。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每年工业生产以及城市居民生活,都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这也说明与工业、居民生活、排放废弃物相关的物流具有巨大流通量。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在循环经济中引入现代物流管理,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将这些废弃物重新纳入到经济的循环过程之中,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在循环经济中导入现代物流的意义在循环经济中导入现代物流,就是要在工农业产品及其废弃物的流通过程中,按照现代物流运行的要求,将以前分散实施的与工农业产品及其废弃物流通相关的物质流动过程组织到循环经济体系中来,实现循环经济中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在循环经济中导入现代物流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第一,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缩短产品消费之后的废弃物到再生资源重新利用的时间,加快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速度。现代物流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减少中间环节,通过物流系统建立起生产与消费、废弃物与再生资源的直接对接,使生产、消费、废物再利用顺畅连接。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必将使工农业废弃物以更快的速度回收再利用,提高循环经济效率,减少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的时间和强度。
第二,现代物流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化基础之上的,可以建立起工农业废弃物产生者与需求者的信息通道,现代物流管理可使废弃物产生者和需求者能共享信息资源。管理优良的企业具有充分的市场供求信息和广泛的运输网络,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可推动循环经济领域的全社会性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使企业层次的小循环、区域层次的中循环与社会层次的大循环有机地协同起来,改变过去那种单个企业、区域各自独立面对废弃物的局面,使“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以此来实现循环经济的规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在循环经济中实行现代物流管理可开辟新的劳动力就业领域,为下岗再就业提供新的途径。物流行业虽然是建立在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基础上的产业,但它同时也是一个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因此在循环经济中发展物流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裕的特点,将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组织到循环经济中的物流行业中来,这既可降低物流管理成本,又可以促进社会稳定。
二、我国循环经济领域物流的现状循环经济中的物流主要包括工农业废弃物物流和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物流两个方面。农业废弃物目前主要是农户在城市居民生活垃圾物流方面,目前我国主要是居民将生活垃圾投放在垃圾箱、垃圾站或指定的投放地点,城市环卫部门每天将垃圾集中运走,将其掩埋、焚烧等集中处理,其参与者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以下我们主要分析工业废弃物的物流现状和问题。
(一)工业废弃物流通渠道与方式我国工业废弃物的物流渠道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企业自己直接排放。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气、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界,某些固体废弃物运送到垃圾场掩埋或焚烧掉,这一直是中国工业废弃物最主要的物流形式。这种流通过程简单,企业负担的物流费用少,减少了企业的内部成本,但是这样造成的后果是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承担的外部成本,不仅使废弃物没有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还致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造成大气污染、酸雨、水质降低、土壤污染、土地沙化、草场退化、农作物减产等,并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第二种方式是企业自己回收利用,这种方式主要分为企业自己回收利用和企业回收后送到废品回收市场交易两种。第一种是企业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如钢铁废料、废纸、碎玻璃等回收利用,作为原材料重新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使废品原级资源化;第二种是企业将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收集后运送到废品回收市场,通过回收市场卖给对此有需求的企业,这是废弃物次级资源化,虽然利用程度不及原级资源化,但也使下游企业节省了购买原材料的费用,而且使社会节约了资源。第三种方式是由产生废弃物的企业直接向废弃物的需求企业提供废弃物。这种方式主要分为废弃物产生企业送货上门和需求企业上门收购两种。
这种情况废弃物一般都是次级资源化,使许多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得到了重新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但这种物流方式流通范围比较有限,资源再利用程度低,而且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比较高的问题,有时因为废弃物需求企业收购价格过低或废弃物提供企业要价过高而使企业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导致大量本可以再利用的资源浪费。第四种方式是通过废品回收公司回收。这种方式主要是有直接通过废品回收公司中转和废品回收公司通过废品回收市场再中转等形式。废品公司通过上门回收的形式,将企业产生的废弃物运走,将其运到对此有需求的企业或地区。这种方式与前一种比较起来,因为废品回收公司掌握较多的信息,具有专业的物流人员和设备,所以废弃物的物流半径明显扩大,单位物流成本明显降低,十分有利于资源循环再利用。这种方式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大宗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工业废弃物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对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流通渠道和现状的分析,我们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对产生的废弃物大多还是直接排放。我国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政策,采用多种行政手段、经济手段限制企业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放,但都是末端治理,并没有将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统一协调起来,也没有专门的政府或民间组织统一协调,这样使废弃物的物流停留在企业自觉自发的基础上,部分社会责任感强、管理优良的企业将废弃物处理之后排放,而很多企业就是直接排放。由于废弃物的物流组织方面十分欠缺,不仅造成了大量可以再利用的废弃物被浪费掉,而且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第二,物流产业化程度低。2004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2?0亿吨,比上年增加20?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1 792?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6?8亿吨,综合利用率仅为为55?7%,与上年持平,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891?4万吨,生活排放量为363?5万吨,工业烟尘排放量为886?5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904?8万吨(据国家环保局《2004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废弃物这一领域存在着巨大的物流市场,但目前对其认识不足,没有将废弃物物流看作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产业,所以现在的物流是零散的,不具规模的,产业化程度过低。第三,缺乏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目前我国在废弃物的流通过程中,各个企业缺乏充分的市场信息,造成废弃物产生企业、需求企业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相关的供需信息,致使大量可再利用资源浪费,或再利用程度很低,当然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我国废弃物的物流领域中尚未形成高度信息化的物流一体化系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物流设备、技术欠缺。废弃物有固态、液态以及颗粒状的粉尘等多种形态,但在我国废弃物大多是敞车车身的普通货车运送,盛装液态废弃物的大都是普通容器,在物流过程中的污染、损失很大,尤其是粉尘等物,尘土飞扬,给空气、环境带来了很大污染。
关键词:物流企业;非财务指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物流业是我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作为服务领域唯一的产业振兴规划,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测迫在眉睫。企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有一个过程,而不是突发的,在财务危机形成的过程中会出现财务危机的征兆。分析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物流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寻求对策与方法。引入非财务指标对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是一种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一、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概述
财务危机一般是指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价值或企业经营现金流量难以偿还现有债务的情形。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对预警指标的收集与量化、预警方法的选择、财务危机警戒标准的确定、财务危机相应对策与建议的制定等,在分析企业财务预测结果和财务风险原因的基础之上,对企业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提出具有针对性防范措施的制度方式。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多数学者都致力于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很少有学者从非财务信息指标对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进行研究,而非财务信息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基于风险预警机制的要求引入非财务指标,可以提高预警机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指标数据失真影响财务预警机制的有效性
物流企业财务指标数据虽然可以从公开披露的年报中获取,但是管理层常为了不同目的操纵报表、掩饰问题,加上现行的监督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还难以保证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因此财务报表未必是公司财务真实状况的反映。再加上国内目前对研究指标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统一界定,大多数学者选取指标的口径不一,后来者很难继承研究,无法保证研究变量选取的规范性及研究结论的继承性,而当前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研究绝大多数偏重于财务指标来构建模型,因此很可能影响其在运行中的有效性,导致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失败。
(二)忽视非财务信息导致预警机制指标选择不够全面
国内学者大多数以ST公司被“特别处理”的前三年数据作为样本选择的时间范围,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选取财务预警指标,选取的财务指标难以涵盖与财务风险相关的所有信息。基于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得到的预警机制是不全面的,无法预测非财务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此外,物流企业的外部因素也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全局性风险影响,可通过物流财务系统渗透到企业各环节,遗漏这些非财务信息将导致预警机制指标选择不够全面。
(三)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难以推广应用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可行性取决于其子系统的运行状况与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需要各管理部门系统之间数据资料充分共享,物流人员对系统经常进行监管与维护,这必然要求企业有相对成熟实用的预测方法和高技能的操作人员。而大多数研究预测模型给定的实施条件约束太紧、勾勒出的模型适用环境过于复杂、物流操作人员专业水平整体不高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的不足,使其难以被物流企业采用。况且,我国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尚未就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做出完善的规定,这使得管理者在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方面缺乏主动性。
三、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
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是在物流企业财务信息的基础上引入非财务指标的衡量,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和重点预警指标的变化,监控和预测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制度方式。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要对财务风险及时准确地预警,就必须在指标上包含非财务信息,从既能预警又易被企业采用的角度出发,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运用模糊数学变换原理将定量、定性的问题综合研究,实现收集、监测、诊断、处理等功能。
(一)构建非财务信息收集处理子系统
从财务风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尽管不同物流企业的规模和管理制度的完备程度不同,但物流企业发生危机往往有一些明显的共同特征。根据目前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构建的理论研究结果,综合考虑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特点,以及依据敏感性、代表性、关联性、对比性、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等预警指标选择原则,同时借鉴了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中普遍采用的指标,代表物流公司的非财务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根据预警指标和财务风险的关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正向型指标、逆向型指标和稳定型指标。具体来讲就是正向型指标数越大企业财务风险越小;逆向型指标数越小风险越小;稳定型指标数在某一点上最好。
(二)构建非财务指标量化处理子系统
由上述选取的预警指标体系可知,可以根据物流企业财务风险各项因素从两级指标来衡量,确定的指标因素集如下:一级非财务指标因素集为X={X1,X2,X3,X4,X5}={文化因素、组织因素、环境因素、公司治理因素、获取资金支持的能力};二级文化因素集为Xi={高层领导对物流的风险意识、物流人员文化素质及专业水平、企业物流风险文化意识},依此类推,可确定其他二级指标因素集。
非财务指标根据设计的专家调查表,依据表1中确定的指标性质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从而得出各层次指标间的相互重要程度。通过专家对因素集所包含的各项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对比,将比较结果转化为定量的判断数据,形成判断矩阵。可以用1-9标度法对二级因素集的重要性程度来构造判断矩阵Ai(i=1,2,3,4,5),判断矩阵的标度及其含义见表2。通过判断矩阵求此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即得出各因素的权重Wi=(w1,w2,...,w5)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要求一致性检验指标CI=(λmax-i)/(i-1)≤0.1,即通过逻辑上的一致性检验,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同理可得第一级指标组成因素集的权重向量W=(w1,w2,w3,w4,w5)。
(三)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综合评判子系统
定义评估等级标准所对应的决策值集R,R={r1,r2,r3,r4},ri表示第i个评价等级所对应的决策分值。评判者根据评判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每个指标因素的情况进行评估,决策分值便为该指标的考评结果。根据评判者对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评判结果为元素组成评估集,评估集可定义为四级:V={v1,v2,v3,v4}={安全,基本安全,风险,重大风险}。
首先对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判,构造单因素评价矩阵,即从U到V的模糊关系矩阵,一般是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可以得到。对于U1有
B1=b11 … b1m ?埙 b41 … b4m(1)
其中,bij表示第i个指标被评为j等级的程度。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到R2,R3,R4,R5,再分别求出Ui到V的模糊变换:Ri=Ai·Bi=(ri1,ri2,…,rin)。其中,i=1,2,3,4,5 n表示Ui中第n个指标。
然后对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判,以U1,U2,U3,U4,U5为元素,构造单因素评价矩阵,用ri构造它们的单因素评判矩阵B。然后是U到V的模糊变换:R=A·B= (r1,r2,…,rn)。经归一化处理得:R'=(r1',r2',r3',r4',r5')。根据最大隶属原则,确定所属各类警限的区间,从而判断物流企业风险水平的高低,实现综合评价。
(四)构建财务风险警度分类子系统
根据警情强度在数量上的强弱确定警度,该机制依据物流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由低到高将警度划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四个级别。警度对应的风险等级为:无风险,无警;低风险,轻警;中等风险,中警;高风险,重警。具体划分标准是:R∈[0.9,1.0]为无警;R∈[0.7,0.9)为轻警;R∈[0.4,0.7)为中警;R∈[0,0.4)为重警。根据物流企业风险预警模型确定的风险等级可以预报警度。
(五)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方案子系统
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对策方案需要事先制定。具体而言,当警情处于无警状态,说明财务状况正常;当警情处于轻警状态,管理者应寻找目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实施风险信息追踪监测;当警情处于中警状态,管理者应根据风险因素状况和警情动态发展趋势,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监控措施,防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当警情处于重警状态,管理者必须立即寻找警源,找出使企业财务状况陷入危机的关键指标,确定风险处理方案。在每次财务危机处理完毕后,需要对预警机制及预警对策方案做出动态调整,确保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预测准确性。
五、结论
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对于加强物流企业风险管理意义重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结合我国物流企业的财务风险特征,预警机制不仅要注重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计量分析,还应引入非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判断,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五个子系统入手构建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物流企业风险预警机制问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艳宁.基于非财务视角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财会研究,2012(14).
[2]张吉军.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06).
[3]贾于露,乔静.后危机时代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J].商业会计,2012(03).
[4]田芬,吕永波,刘凌霄.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综合预警研究[J].物流技术,2009(11).
[5]刘永胜,唐波,杨嫘.物流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物流,2010(02).
[6]林秀端.财务预警机制完善构想[J].财务会计,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