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

第1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考试;题库;区分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66-03

在高等教育中,考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借此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计的效果。因此,如何设计考题,真实、可信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就是高等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种解决思路,就是为某一门课程设计题库,以后每年的考试均从题库中抽取若干题目组成考卷。本文将从题库建设的意义、题库建设的重点与难点、题库的质量评价指标等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探讨。

一、题库建设的意义

题库建设的意义,已经有相当多的教师做出过论述。而本文作者在几门本科课程的题库建设的过程中,对题库建设的意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考察的范围更加规范、全面

作为一门课程的主讲教师,当然有权决定把哪些知识点作为考察的重点。同时,这种权力又应该受到培养目标、教学大纲的制约,不能因为教师个人的好恶而随意地改变知识点的权重。特别是对于那些复杂、抽象的知识点,往往要求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真正将其阐释清楚,在实践中就存在教师“讲课时一笔带过,考察时故意回避”,将该知识点擅自忽略的可能。尽管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了这种可能性实际上非常小,但它依然是一种制度性的风险。

同时,对于同一个考点,不同的命题人可能对其重要程度的看法不同,因而影响到考察的深度和广度,这会直接体现在题型和分值的差异上。比如,某个知识点在一张试卷上可能只是2分的选择题,在另一位教师出题的试卷上却可能是一道10分的论述题:尽管都考察了这个知识点,但却影响了考试对于学生学习水平的评价的可信性和有效性,是命题者应该尽量避免的情况。

而题库的设立,能从根本上降低上述两种风险。题库建设是由所有担任该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共同参与讨论,并由教研室、学院两级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审核验收,因而能够保证入库的题目质量:既能全面地覆盖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又能在每个知识点的考察要求上保持深浅一致。临考前再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而产生考卷,就能把因教师认识差异而造成考点覆盖不全面、考察深度不稳定等现象尽可能地避免,保持该科目逐年考察要求的相对稳定性和连贯性,更好地实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知识掌握目标。

(二)有利于新题型的创造与应用

在一门课程的试卷中,大部分题目通常应当是常规性的题型且难度适中,目的是考察学生是否已经达到“识记”、“理解”层次的知识水平;同时,又最好能有少量(题量和分值上都较少)的非常规性的新题型,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达到灵活“应用”该知识点的层次,甚至可能在一道题目中综合考察几个相关的知识点。这两类题目的重要程度不分伯仲,前者保证考察的全面性,属于基础;后者则可以体现考察的区分度,让不同学生之间的掌握程度差异得以真实地体现出来,属于“拔尖”。

然而,在以往教师单独命题时,保证这两类题目的均衡实际上是较为困难的。因为基础性的常规题型数量较大、覆盖面较广,消耗了命题人较多的时间与精力,再想要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的题型,则往往力所不及。

而有了题库之后,教师在命题时的精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大量的、常规性的考题直接由题库抽取产生,教师可以将精力集中在研究、创造新的题型上,并在例行的年度题库维护中将其补充入题库中。这样,新型的考题能够得到更好的创造与应用,保证了题库的质量不断提高。

(三)有利于防范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

尽管在绝大多数高校中,学生考试作弊都是极其个别、偶发的现象,但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希望把这种可能降至最低。除了加强诚信教育、严明考试纪律外,我院也尝试了通过题库建设,从技术上杜绝作弊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当某一门课程的题库建好后,临考前抽取试卷时,教务人员会借助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对部分考题的题号顺序、部分选择题的选项顺序加以随机打乱,从而产生2~3套不同的试卷,分发给同一个考试的学生使用。

这样,尽管试卷上的试题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但相邻座位的两名考生拿到的试卷却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比如A1卷上的第5题变成了A2卷上的第8题,或者第3题的正确答案由“A”变成了“C”,使得抄袭他人答案、传纸条等作弊手段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同时,试题的覆盖面和难度都没有发生任何实质变化,对所有考生都是公平对待的。这种同题多卷的模式,增大了作弊者的难度,确保了考察结果的真实性、可信性。

另外,因为试卷是临考前由学院教务部门随机抽取,连授课教师自己也并不知晓当次的具体考题,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考试前给学生“画重点”的不恰当做法,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平时认真听课、考前全面复习,真正实现了“为学而考”而非“为考而学”的目标。

(四)可以作为教学改革的辅助评价依据

我院近年来一直大力推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并参照工程类专业认证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学改革课题立项、实施。然而,如何评价一项教学改革是否成功,依然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

在实施题库建设之后,由于考题范围、难度都相对稳定,学生的考试成绩更真实地反映了其知识水平,所以也可以作为评价一项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辅助依据。当然,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明一切问题,但如果学生的平均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则该教学改革的效果应当是很有限的。

(五)未来的探索方向

此外,基于题库建设,我们也在考虑可否将考试进一步改为“多题多卷”的模式,彻底地杜绝抄袭作弊的可能。

展望未来,我们还在积极探索将题库建设和在线无纸化考试相结合的可能性,更好、更方便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为适应未来在线教育(如MOOC课程等)预留了升级空间。

二、题库建设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本院的题库建设工作中,我们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供各位教师参考。

(一)坚持以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作为题库的基础

考试从来就是手段而非目的,题库建设也应当是服从于、服务于教学工作。因此,在题库建设伊始,所有参与命题的教师就必须统一认识,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包括各章节的学时数安排)来设计考题,力求绝大部分题目的深度都恰好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既不过深又不太浅,以实现教学目标为衡量标准。

(二)确保试题重复率低于一定比例

理论上说,每一届学生考试后的试卷是要当场收回的,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学生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前几届的考试试卷。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题库必须保持足够大的题量,控制考题的重复率,否则考试就失去了意义。这样,哪怕学生获知了以往的考试题目,依然不能因此而推测出今年的考题,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为此,我们制定了一个经验性的规则:每一个知识点,在题库中至少要有两个不同题型的题目加以考察,重要的知识点至少要有6道不同的题目存在于题库中;同时,任何一道题目,在连续随机抽取20次的情况下,被抽中的概率累计不能超过15%(即不能被抽中3次以上),并以此作为题库验收的强制性标准之一。

(三)对题库的定期维护

如上所述,为了避免历年考题的雷同,当一道题目被抽中使用之后,至少在次年的考试中不应再将其列入。然而,如果将考过的题目一律弃之不用,又会造成题库逐年萎缩的尴尬场面。

解决方案,就是对题库进行定期维护,对已经使用过的部分考题“冷藏”,1~2年内不再使用,同时对该知识点进行补充;冷藏、补充的题目比例,不低于当年考题总数的30%。

同时,在每年的教研活动中,鼓励任课教师为题库补充新的题目,特别是新题型,以及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题目,并将一部分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作为题目背景引入,不断地保持和提高题库的质量与时效性。

(四)题库的验收制度

为确保题库建设质量,在题库建设中,采取了教研室、学院两级验收的制度。教研室主要是结合教学大纲,确认知识点得到了全面的覆盖且考察的难度适中;学院层面则由教务部门牵头,通过随机多次抽取核对试题重复率、抽查知识点在题库中被考察的题目数等技术指标来保证题库的容量。

另外,为全面评价题库的质量与难易程度,每一门课程的题库验收时,均需组织一次模拟测试,参加测试的人员为1~2名担任本课程教学的教师,加上1~2名经过短暂复习的研究生同学(本次题库建设仅涉及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以此来评估试题的难度和数量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应考学生的水平。

三、对试题库质量的评估体系

在一道试题没有被实际使用之前,对它所做出的评价多少带有主观色彩。同时,囿于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水平差异,这种评价有时候甚至会出现相当大的偏差。

为此,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课程实际,我们制定了一些试题评估的指标,在每一年考试结束之后,由教研室组织对当年的试卷进行评估,回顾式地评价试题质量,并作为试题库维护和调整的重要依据。

(一)重视试题的区分度指标

试题的区分度D,是目前较为公认的试题定量评价四个指标之一,它体现了一道试题在辨别、区分学生知识水平上所产生的贡献。不同的文献中,提出了多种区分度的计算方法,本院采取的计算方法是:先按照全卷总分,对全体考生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取排在前27%的考生称为高分考生,排在最后27%的考生称为低分考生。然后,对每一道题目,分别统计高分考生的平均分(PH)和低分考生所获得的平均分(PL)。则:D=PH/PL

因此,D值越大,则说明此题目区分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效果就越明显;而此指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考察全体学生的学习水平。经过调研和讨论,我们认为,每道题目的D值的合理区间定在2~5比较恰当,个别考题允许D值达到7,以此来拉开考分差距,但全卷的平均D值应当控制在2~3之间。

(二)确保试题的难度系数指标

试题的难度系数P,也是通行的四个评价指标之一,其计算方式为:

统计所有考生在某一个题目上的得分,计为x,而该题设定的满分为w,则:P=1-x/y.

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结合以往考试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将P值的区间定在0.4~0.6之间较为合理,允许个别题目的P值处于0.3~0.8的区间,全卷的平均P值最好处于0.3~0.5之间。

在回顾性的分析中,如果某一道题目实测的D值或P值,严重偏离了我们预计的范围,则需要对该题目进行讨论,决定是否加以修改、替换。

(三)院外、校外专家的评分制度

因为试卷对于考生都是一次性使用,不可能重测,所以很难通过回顾性的统计数据来评价考题的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指标。为此,我们邀请了院外、校外教授相同学科的资深教师,抽取题库中的部分题目进行了评估。具体方式为:

对一道题目,按照题目与它所考察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进行打分,最高5分(紧密吻合),最低1分(基本无关),取几位专家的打分平均值,以此来评价其效度。经过实际评分,送评的题目基本上都达到了4分以上,证明我们建设的题库质量还是较高的。

而对于信度指标,我们采取的是将一道题目的P值,与近5年来考察该知识点的题目的平均P值进行比较的方式,但考虑到各届学生实际情况不同,加上近年来教学质量工程的推进,这种评估方式未必合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为本科课程建设配套的考试题库,有利于全面、客观、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利于教学改革的推进与评价;更有助于端正学风、考风,促使教师更用心地授课,学生更认真地听课、复习,真正达到全面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而这也正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所在,具有较强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静.关于高校试题题库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3):143.

[2]李光明.如何做好题库建设――来自英美考试机构的启示[J].中国考试,2011,(12):3.

[3]李光明.关于题库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考试,2014,(9):3.

[4]傅强.浅析中药药理学教考分离和试题库建设[J].海峡药学,2014,(9):150.

第2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药品质量的管理成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首要任务,医疗机构能否实现全面的药品质量管理,是影响药事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是药品管理的基本法,其中,对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有专门的章节,明确对购进药品必须履行相应程序。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制药企业,医药商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药品质量风险增大,如何规避风险,建立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是必须要认真思考的,医疗机构对药品质量的把关有其自身的特点,除中药饮片外,对药品内在质量的确定是有限的,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针对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特点,在《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基础上陆续出台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管理进一步细化,对提升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水平奠定基础。医疗机构的药品质量分为不同的两个层面:一是杜绝不合格药品进入医疗机构;二是保证合格药品在医疗机构储备期间保持质量合格。医疗机构的质量管理必须涵盖这两个层面的内容。

 

1 入库验收环节

 

药品入库验收时确保药品质量的首要环节,医疗机构在保证 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前提下,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提高验收人员素质,做好入库验收记录,做到有据可查,严把验收关[2]。为避免验收环节流于形式,明确分工和责任,突出药品验收的重要性,保证质量管理人员的独立性,该院将药品购进和药品验收分属不同部门,相互制约,同时利用信息系统设置相应权限,规定必须经质量管理人员确实合格后才能网上入库使用。大大减少了以往先入库甚至使用后再验收的情况发生,根据《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的要求,药品验收记录应当包括药品通用名称、生产厂商、规格、剂型、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批准文号、供货单位、数量、价格、购进日期、验收日期、验收结论等内容,该院经历了手写登记的过程,非常繁重的工作,还容易漏登,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该院在信息系统中按上述要求设定电子表格,在完成入库信息输入后,导入验收信息再逐条进行确认,大大减少的验收人员的工作量,但相关管理制度并未对电子版的验收记录予以明确认可,各地药品监管部门对此的认识和理解不统一,例如针对麻精药品的验收、冷链药品的验收在完成网上验收后再按验收记录表予以手工录入相关信息,以备检查之需,建议主管部门顺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简化相关的程序。

 

该院药品供应商(含2家生产企业)有28家,规模不一,管理水平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发票内容中的批号、效期与实物不能完全吻合,发生多批次实物而发票只显示一批次,常见大宗的药品,如大输液等。我们针对2014年度的此类情况做了统计,涉及17家供应商,发现票物不符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间,这类情况隐藏的风险是巨大的,一旦相关药品发生严重药品不良事件,就无法追踪到相关记录,对问题的处理、责任的追究会给医疗机构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分析原因与供应商的规模、仓储能力、信息化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说明医疗机构与有规模有实力的供应商合作是保证药品质量的有效手段。

 

入库验收的操作难点,根据2008年3月1日实施的《安徽省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第九条的规定 使用单位购进药品、医疗器械,应当查验、索取下列资料,并建立采购档案:包括加盖供应商公章的药品检验报告书,前期由于供应商未同步完成相应的流程,加上不同医疗机构要求不同,造成索证工作进展缓慢,时常需验收后补,再者每年几万份的纸质检验报告书,如何有效管理是有困难的。电子化是解决该问题的唯一办法,但需要监管部门在相应的规定中予以明确,并强制药品、生产流通使用领域贯彻执行。从实施多年的进口药品监管的效果来看,由于有进口药品管理办法等系列配套规定的的明确要求,注册证、口岸检验报告一般随货同行,建议制定涵盖药品生产、流通企业、使用单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范,避免各环节要求不统一、难以贯彻落实的弊端。

 

此外,根据《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规定,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要验收到最小包装,随着医学的发展,如癌痛规范化诊疗的推进、麻醉学的进步,麻醉药品的使用量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麻精药品的购进量、频次不断增加,加上必须的即时验收、双人验收,实际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特别是注射剂的验收耗费的时间是主要的。在2013年度该院麻精药品验收过程中,确实发生2批次的芬太尼注射液有短少(每盒10支包装少2支),由于发现及时,按程序逐级申报,得到了指定供应商的妥善处理,但也说明按最小包装逐支验收的必要的,一旦疏忽,会造成难以追究相应的责任。影响验收的主要因素是麻醉药品注射剂型的包装未考虑到验收的方便性,不够透明的外包装,内置的标签遮挡,在尽量不破坏外包装的前提下,往往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建议麻醉药品生产企业考虑麻醉药品使用中的特殊要求在细节上予以考虑,在最小包装上设计验收用的观察口。

 

2 近效期药品的管理

 

药品的效期管理是常态化,科学地制定采购计划、保持适当的库存量,提高周转率不仅能提高资金的效率也是效期管理的主要措施。由于临床的用药情况是动态变化的,按照管理学的规律,20%的药品需要花费80%的管理能力。效期药品的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购进时就是近效期药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本身效期就12个月,经过流通领域到医疗机构,基本只有半年的效期;另一方面,现在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遵循的是招标采购,基本的渠道是固定的,面对近效期药品和临床用药的需要,只能按日、按周需求量购进近效期药品。从物流的环节分析,效期管理的最大风险在各临床护理单元,管理不善,药品在各病区滞留的时间可能将所备药品变成近效期药品甚至过期药品,加强药品的效期管理,重在制度完善和有效的督查机制,针对入库时已经是近效期的药品,直接进入预警模式,在药库、药房,挂牌上墙,每一位工作人员在药品质量管理部门下发的警示通知上签名确认知晓,专人负责每周或每月清点结存数,为避免近效期药品在临床科室滞留,提醒治疗护士的注意,要求调剂药师在近效期发出前在显著位置上粘贴一红色不干胶标识。近年来,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已有巨大的进步,智能药房甚至智能医院都已出现,但由于各地经济水平差距较大,在基层、在三、四线城市,对药品质量的管理仍采用的信息化与人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效期药品的最终解决,必须取决于电子条码和全程智能化用药系统的建成,在该院目前情况下,改进医嘱流程,尽量减少病区备用药品的种类、数量是当务之急,为加强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我科协调医务、护理、质控等部门,共同制定关于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制度,限定备用药品范围、严格审批,控制品种数量、明确责任人、落实管理措施,将对备用药品的督查纳入护理质控和药剂科质控,保证各病区备用药品每月接受2次检查,引入PDCA管理,促进不断完善。查处的备用药品安全隐患数(30 d内效期、过期、性状改变、相似药品混放等)从2012年度18起降到2014年度的1起,效果显著。

 

3 冷藏药品管理

 

医疗机构冷藏药品的管理近些年来逐步规范,但由于各种原因仍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①硬件投入不足;②温度管理不到位;③忽视湿度管理;④冷链的衔接有漏洞[3]。首先面对的是冷藏药品物流问题,监管层陆续出台了技术标准和一些指导意见,但缺乏有效的监管的手段,随着2012年修订后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颁布执行,该项工作近年来才有了明显的进步,为加强冷链药品的管理,该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涵盖购进、验收、保管、养护、转运等各环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问题如下,以该院为例,符合冷链管理的药品有57个品规,年度单品种采购金额从千元到二百万,分散在11家供应商,除少数大宗产品由冷链车运送外,大都采用泡沫箱加冰袋的方式运送,从历年的验收数据分析,受季节、路途的影响较大,难以保证达标。根据冷链的定义,仅仅监测入库验收一个点的温度是不够的,根据药监部门的要求,医疗机构对冷链的验收应当索取运输全过程的温度完整数据,在实际工作中,短期内难以实现,一方面供应商需要相关硬件软件的巨大投入,冷链药品的成本会大幅上升,必须有待市场去消化、调节;另一方面,采用的温度数据即时采集技术仍有待完善,采、存、传标准不一致,现阶段应当出台冷链药品技术规范,有利于各环节的操作和执行。冷链药品从生产到使用,减少中间环节是有效的管理模式,国家应当制定鼓励、引导减少中间环节的冷链供销模式。再者,冷链药品的院内物流仍然有待改善,一般采用专用保温转运箱,但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落实,32个病区、每日百次计的医嘱,人力物力难以承受, 该科对全院的冷链药品说明书中储存要求以及各病区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级别的处理措施以到达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具体如下:①主要使用病区配置周转箱,长期医嘱集中配送。②临时医嘱、偶尔使用的科室安排专人配送。③按冷链药品的储存使用要求,尽可能减少院内运送的品种数,如胰岛素类制剂,要求的储存过程必须2~8 ℃,但使用后只需室温保存,部分药品经调剂后、临床使用前可保持在室温水平,因此可不将此类药品纳入院内冷链药品的管理,只强调此类药品在住院药房常规调配过程中不得放入调配箱内等待护理人员来取,必须在护理人员到后从冰箱中取出以保证最短的时间内可送到临床科室。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在现阶段有效提升了该院的冷藏药品管理。

 

4 拆零药品管理

 

拆零药品是医疗机构在处方、医嘱调配过程中,为满足患者的需要而改变药品的出厂包装的这类药品。随着医药市场的发展,更多的药品采用了铝箔材料类,可保证拆零后单片不改变包装条件,该院口服药物197个品规,其中采用铝箔包装115个,瓶装82个,拆零药品涉及的质量问题主要是:①卫生状况;②效期;③外观。难点是拆零后效期的确定,过去是将各类需拆零药品统一分装至大的磨口瓶中,边消耗边添加,现在为避免无法追踪相应的信息, 特规定只许保留原瓶拆零,并在原瓶外标注拆封日期,由于药品效期是特定条件下的保证药品质量的储存时间,一旦拆封,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大小是与药品的性质密切相关的,国内缺乏相关药品的拆零后效期的权威研究和数据,无法参考,该院在借鉴文献和外院的经验的基础上,对拆零药品效期作出相应的规定:①现状相对稳定的药品拆封后效期为30 d;②易潮解、风化、变色药品拆封后效期为7 d;③每周一次对拆封药品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应的记录。通过综合的措施,一方面保证了药品质量;另一方面也尽量减少浪费,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数据,该项工作还在不断地摸索中。有些药品极易变质。如氨茶碱片,包装为100片/瓶,由于该院临床应用少,拆封后短期内使用不完即变色,建议生产厂家更改包装,如用铝塑单片封装,避免拆封整瓶后剩余药品全部与空气接触[4]。同时药品生产可否参考个别药品说明书(如胰岛素类制剂说明书有启用后一月内用完的陈述)的做法,厂家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参考数据。会有效的保障药品的质量。

 

5 退药的管理

 

退药是指因多种因素造成已经调配发出的处方、医嘱不得不退费将药品退回药房的行为。在发出、退回的过程中是缺乏有效的监管的,质量风险显而易见,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第28条的规定: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由于存在除处方医师(有缺陷的处方、大处方)、患者(发生不良发应或病情变化)、药师(发生差错)等方面的因素外,还有避免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等社会因素,医疗机构都不得不采取允许特定条件下的退药,为保证药品质量,作出如下规定:①严格退药行为的审批;②特殊储存条件的药品一律不得退药,我方存在过错的,退药引起的经济损失由责任人承担;③拆零药品不得退药;④所有符合退药要求的药品在收回药品时,必须即时经部门质量负责人验收合格并做好相关记录后在系统中确认退药行为。本环节的验收应当确认是否为该院发出和有无人为掉包的行为,该院门诊药房曾发生过一起开具10盒氯吡格雷片在调剂窗口掉包后退药骗取药品的案件。

 

药品的质量关系患者用药安全,是医院药学的主要工作,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运作是不同的,所存在的问题必然是不同的,该院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该院实际,逐步健全药品质量管理的组织框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反馈、改进、提高、落实的动态机制。但由于药品质量牵涉的部门、环节、人员多,在实践过程中确实存在制度上的盲点和操作上的难点,应当看到随着医院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推进,为解决了药品质量管理的部分问题提供了对策,但随着医改的推进,零差价的设立,药事服务费政策的滞后导致药学部门成为成本部门,部分医院甚至采取将药房剥离出医疗机构等做法,院方对关系药品质量的软硬件投入积极性下降,药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挫,完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必然埋下药品质量安全隐患,应当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引领医改走向正确的方向。鉴于国内医疗机构现代化水平的巨大差距,更多的基层医疗机构更应当立足现有的软硬件,领会各项法律法规的精神,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际工作探索有效的方法,促进药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第3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质量提升

前言

在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考虑到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实际难度,要想提高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就要根据市县要求进行统一布局,同时在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中还要做好成本核算,提高建设效益。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严把设备器材质量关,并做好新建网络的质量控制,在网络建设以后,还要根据实际运行需要加强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提高网络构建水平。

1 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应根据市县要求统一布局

市(县)广电网络既然是一个整体,就应该有一个全市(县)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技术要求。全市(县)广电网络的建设应该订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网络的整体功能要实现,必须要求有一张技术标准统一的网络来支撑。

基于农村信息网络系统的现实状况及长远需求,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考虑农村与市县的联系问题,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的建设并不是孤立的,只有实现与市县广电网络系统的互连,才能保证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市县的要求进行统一布局,并结合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的实际需要,在接口上预留与实现网络的接口,便于日后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的扩容。所以,根据市县要求统一布局,是农村有线网络广播系统建设的关键措施,只有满足这一点,才能保证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取得积极效果。

2 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应做好成本核算,提高建设效益

乡镇广播电视站资金薄弱,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分布散,建设与运行维护成本高,仅靠收取低廉的收视费来维持其运转,因此必须要算细帐。如果收取的收视维护费连电费、日常维修费、设备更新资金、负债资金利息、人员工资等都不能正常支付,那么网络正常运行怎么还谈得上呢?

基于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实际成本,在建设之初,应对建设成本进行认真核算,并对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日后的维护成本及收益情况进行核算,确保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能够建得起并长期稳定运行,使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不是成为农村财政的又一负担。基于这一认识,在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预先做好成本核算,并对建设后产生的效益进行预估,使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能够保持较低成本建设和运行,在保证整体网络运行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所需成本,提高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的实际效果。

3 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应严把设备器材质量关

不管是大型器材,还是小型器件都必须严格按技术标准选用,并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对取得入网资格的产品进行对比,选用那些性价比高,性能稳定,耐用性好,售后服务好的产品,坚决杜绝劣质器材进入广电网络。

鉴于有线广电网络系统的专业性及其对功能的具体要求,不合格的设备器材对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虽然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整体预算不多,但是在预算允许的范围之内,必须选择质量过硬的设备器材作为网络构建的主要材料,避免设备器材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在设备器材达到现场时,应认真核对设备器材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在局部系统建成后对设备和器材的功能进行检测,保证设备器材的功能满足实际需要,达到提高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质量的目的。因此,严把设备器材质量关,对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 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应做好新建网络的质量控制

精心组织施工。认真做好实地勘测,制作施工草图,要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合理选择路由。从立杆、架线、安装用户、设置接地设施、防雷设施,到调试各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

结合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经验,在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过程中,新建网络的质量控制是关键。为了达到提高网络构建质量的目的,在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中,应根据施工需要编制完善的施工方案,明确各个环节施工的技术标准。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程监管指导。同时,还要根据图纸要求,合理安装网络配件和附件设施,实现广播系统的防雷及其他功能,确保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能够在整体效果上满足实际需要,最终达到提高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质量的目的。因此,做好新建网络的质量控制,并完善质量控制措施,对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5 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应加强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要建立严格高效的检查维护管理制度和调度监督程序,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确保系统高质量地运转。要认真对待用户故障投诉,限时处理回报。要坚持按技术标准做好日常的管理维护。

上述这些标准对农村有线网络广播系统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之所以要加强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是因为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农村中使用频率较高,涉及千家万户。基于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的特点,在使用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故障和问题,为了保证有线网络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是提高有线网络广播系统使用寿命和提升有线网络系统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强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取得积极效果。

6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可知,考虑到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实际难度,要想提高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质量,就要根据市县要求进行统一布局,同时在有线网络系统建设中还要做好成本核算,提高建设效益。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应严把设备器材质量关,并做好新建网络的质量控制。在网络建成以后,还要根据实际运行需要加强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证农村有线广电网络系统建设满足农村的实际需要,提高网络构建水平。

参考文献

[1]魏炜.福州有线广播电视HFC网的规划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4.

[2]王振华.三网融合背景下四川省广电网络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

[3]郑莉丽.面向广播电视网络的客户流失分析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张冬.有线电视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4.

第4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 学前教育艺术课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一、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作为与生产、营销、财会并存的职能,主要的目的是制定、实施有关质量的方针、目标和职责。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是指为了发展、实施质量管理相关的项目而开创的一系列的研究进行理论与方法。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情况的述评,找到更好地评价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指明相关研究中的不足,并明确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质量管理论述主要内容包括内涵、必要性与可行性、基本内容等,从而对理论发展与现实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的必要性

(一)增强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竞争力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信息服务与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选择服务数量,艺术课的知名度和质量信誉成为首选的目标。

(二)提高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者的质量意识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培训和实践,进行全面学习,以便更高水平地参与到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管理中去。质量意识也逐步成为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质量管理标准中真正落实到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者日常行为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促进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体系建构对于艺术课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改善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的办学质量,而且可以使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能够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步入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路径。

三、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构的基本内容

(一)信息服务质量管理

我们应该明确设计质量体系结构及体系要素。学生是质量系统的重点,学生往往要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服务提供,并直接评估过程的效果。要根据需要制定质量手册,规定工作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确定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服务质量体系要素,对服务质量过程中的主要重点,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体系,做到分工明确,要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按照工作性质和工作要求,制定各个岗位规范、服务标准和质量控制规范。学校与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对学生的服务需求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地研究和交流,对沟通的结果进行排序、汇总、分析,形成学生服务的摘要,以便奠定学生服务设计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质量管理

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工作人员是艺术课的宝贵财富。在参加价值转化活动中,工作者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人力资源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在于提高网络环境下高校学前教育艺术课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保持竞争优势。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一要积极接受并善于利用网络文本。要适应广大90后大学生群体试图通过图画、动画、声音等多媒体技术,以及微博、微信等微客户端进行创新意识形态传播的文本形式。二要营造大学生群体参与并互动的网络微环境。要通过网络文本的互动性、创新性、集群性,营造90后大学生群体在场的意识形态现场,让大学生群体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实现交互层面的动态性质的审美需求。三是创新意识形态网络传播途径。要广泛利用纪录片、专题影像、学术论坛、高校网站,实现传统文本正统性向当下网络文本灵活性的转变,淡化网站类的政治色彩,以网站作为主要平台,围绕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引领大学生群体相关教育认同度。

(三)学生行为质量管理

高校学生最终要面向社会,而社会不同于学校生活,前者强调规则、强调责任、强调合作、强调创新,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对学生施以必要的责任意识和艺术行为规范教育。这对学生迅速适应艺术需求、高效融入社会大有裨益。第一,强化行为规范教育。考虑学校教育在规范教育上的先天不足,可以采取聘请教育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开设专门课程培训和讲座的方式强化这一教育职能,使高校毕业生更直接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了解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观,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塑造艺术精神和践行艺术行为规范。第二,培养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在当今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生活状态之下,积极、乐观和自信的生活态度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心理要素。学校应加强挫折教育、压力教育,增强学生抗压能力,引导大学生培养自我调整、自我修正、自我适应的社会生存发展能力。第三,提升学生的艺术精神。在艺术教育课程中融入艺术精神内容,改变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融入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艺术精神教育,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信、乐观的择业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意愿和能力。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能充分了解专业相关的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才需求现状,由此有的放矢,使人才培养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同时,学校应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岗位实践平台,增加学生接触社会实践、了解企业工作状态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展涛.我国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01).

第5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汽车制造 质量管理 企业竞争力

一、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1.促进制度化建设

文件化是质量体系建立的一个重要特征,自主研发机构依据ISO9001标准建立质量体系文件,为企业制度化建设打下重要基础,使得与汽车研发机构相关的各项质量工作更加程序化和规范化,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资源。

2.提高产品质量

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浪费的情况下,逐步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升自主研发机构的竞争能力。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对消费者利益是一种最有效的保护,也增加消费者(采购商)选购合格产品的可信程度。

3.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向外界表明了自主研发机构的质量态度和保证能力,能大大提高社会形象,提升竞争地位。同时,贯彻和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国际通用的共同语言和准则,已成为参与国内外贸易,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武器。

4.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在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通过对员工开展各种类型的质量理论和标准培训,有助于员工提高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顾客意识。

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过程

1.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建立阶段

依据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根据目前汽车行业的现状和自身产品实现的特点,自主研发机构提出本机构的质量方针,针对目前影响产品质量最重要的因素,提出系统性的指导全员不断改善的质量体系建设指导思想。根据质量方针、顾客的期望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在最高管理者的组织下,制定研发机构年度总体质量目标,并落实分解到各部门。质量方针和总体质量目标指出了自主研发机构总的努力方向,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动态发展,其持续适宜性也要进行动态管理。为了更好的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需对研发管理的基本法规和运行准则进行文件化,研发机构要根据自身特点编制质量手册,对本研发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过程以及相互关系进行规定,以证实本研发机构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根据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自主研发机构需要编制规定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这个时期涉及标准培训、体系策划、文件编制培训、文件编写、文件评审和等一系列工作。这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阶段的核心工作,历时较长且前牵扯面较大,需要高层领导以及各级员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配合。

2.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阶段

在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建立后,需要将制定的体系文件在全体员工和各环节中进行贯彻实施。这个阶段涉及体系文件实施和学习、体系运行、内审员培训、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不符合项整改等工作内容。在体系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1标准和体系文件对各个研发项目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和监控,以保证项目的高效有序运行,而随后开展多次内审活动,可以有效促进体系的查缺补漏和逐步完善。

3.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阶段

经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研发活动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识别和整改。研发机构可以向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审核,认证机构对研发系统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充分性、体系实施情况以及有效性进行审核。证实研发机构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具备持续改进和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后,国家认证机构向其颁发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4.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与完善阶段

获得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可以说初见成效了,但是体系建设工作却不能停留在此。今后的体系建设工作重点应转移到体系的持续运行和完善上,研发机构内部要严格按体系文件要求进行产品研发过程的监控,持续改进研发质量。此项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充分有效的策划和实施,可以通过多次的大规模内审、项目专项审核以及管理评审等,暴露问题点和改进方向,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和总结

1.领导重视是关键,全员参与是前提

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的质量问题8020原则,即企业领导层可以解决80%的质量问题,充分体现了领导作用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性。质量工作是各项工作的前提,高层领导必须重视质量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推行ISO9001标准对自主研发机构的作用和意义,借此良机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全员参与是质量体系建立和维护的重要基础。质量体系涵盖研发机构管理和日常运作的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让每个人都自觉按照体系文件去执行,质量管理才会产生成效。

2.充分发挥体系文件的作用,提高贯标运行效率

质量体系文件是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依据,文件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将直接影响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编制体系文件过程中,必须与研发机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把各项工作要求纳入体系文件中,让工作有据可依,让过程受控。另外,在体系文件中要明确职责分配和各职能部门的接口工作,以此杜绝扯皮、推诿等现象,尽量减少内耗。在实施体系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据体系文件来执行,避免文件与日常运行"两张皮"的现象。

3.重视PDCA过程方法的应用

PDCA(质量环)是过程运作的基本模式,是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准则。我们往往比较注重在计划、实施、检查三个环节的工作,而忽略了处理环节的细化和深入。要对质量问题的纠正预防措施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相关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4.加强体系审核,维护体系有效运行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各项活动的质量动态,及时解决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认真实施体系审核必不可少。除第三方监督审核外,还要强化研发机构的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实行动态化管理,要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体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部门每年至少审核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专项审核。由于大部分内审员都是兼职,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审核工作。另外,内审员的审核水平参差不齐,审核尺度不同,审核的权威性受到质疑。针对以上问题,研发机构应建立并实施内审激励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并尽量统一审核标准和尺度的把握,维护审核的权威性。

四、结束语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汽车研发机构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研发机构已拥有一个适宜、充分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但是质量工作无止境,通过一次质量体系认证审核不能一劳永逸。已初步建立后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稳定有效地运行,在不断改进体系运行中原有薄弱环节的同时,应随时注意发现和解决新发现的薄弱环节。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不断的持续改进,自主研发机构的管理流程和指挥机制才能实现日趋完善,研发管理软实力才能得到快速提升,以尽早实现我国汽车自主品牌质量取胜之路。

参考文献:

[1]周琦.汽车智能化技术新进展.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D].北京科技大学,2009(6).

[2]崔春红.技术革新承载汽车业三大变革.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10(13).

[3]张欣瑞,等.市场营销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第6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相关热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

 本文以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指向职业教育文化构建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在运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对髙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较深人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须指向职业教育文化的构建。

二、现状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2006年设立,尽管已开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新局面,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局限,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校企合作呈现为学校积极投人为主、企业帮扶为辅的“一头热”现象,难以实现髙质量的可持续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大多校企合作没有形成紧密联系关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强、对就业岗位满意度不髙,难以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第三,学校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髙,企业技术技能导师的教学能力欠佳,仅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工简单合作的教学模式难以培养出髙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机制存在缺陷,难以获取髙质量的订单培养。

三、对策

1.出发点:加强师资建设,使专业建设大发展。本着专业建设大发展的出发点,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双师型”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为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提供师资保障;实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师,实现学生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制”培养的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拓展学生的理论素质;校企合作合建实训项目,逐步实现校内实训、校外观摩、顶岗实习到上岗的过程。

2.立足点:校企合作,资源整合。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前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培养髙层次技能人才的目标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学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建立长期有效的订单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共同培养,形成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企业以实践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使专业和岗位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髙校企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企资源髙度整合。

3.着力点:提升培养层次,争取突破。髙职旅游管理班是结合学生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培养一流的服务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要充分利用髙层次人才培养资源的优势,为学生开展相应的专家讲座,包括学校专家讲座和企业髙管讲座两个部分。借助企业实力,结合学生实际,提升人才培养层次。

4.突破点:项目教学开发,深化教学模式创新。学校要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究,实行专业技能和理论基础“二元化”结合,建立项目教学、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多元途径的培养模式。项目教学的开发在每个学程中占主导地位,学校应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鼓励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真正地利用专业理论基础指导专业技能的训练,为企业的特定岗位培养专门人才。

5.闪光点:特色课程编制,完善课程体系。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图中,课程体系以“人门,’“人行”和“人职”的程序进行编排,编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务基础课程、旅游通用能力课程、旅游职业素质课程的分类进行讲授。通过建立健全有层次、有步骤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

6.中心点:抓好培养质量体系建设,获得社会支持。专业建设严把培养质量体系建设之关,实行校企双评、专家综合评审的考核方式,进行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有推广意义的成果,充分发掘专业发展各个层次的潜能。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重视由许多学者提出且很多学校正在践行的第三方评价(主要指社会评价)的影响,先取得社会赞同,然后再争取获得社会支持。

四、结语

第7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1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涵

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保证质量目标和产品质量,企业所建立的系统的、必需的质量活动。一个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应该能够满足顾客和相关方需求的体系,它的运行效果能不能准确的测量和评价,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水平最直接的体现。

2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日常工作的一些经验,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三个阶段进行归纳。

2.1 体系建立前 一些企业认为,推行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就是为了通过认证,认证通过了,企业便达到符合标准的管理水平了。这种认识,在极大程度上偏离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真正意义。通过认证只是一个结果,这其中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要通过体系的建设,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

2.2 体系建立中 首先是对产品形成过程识别不准确,有些过程与过程之间的接口不甚合理,职责不清、权限不明,有的事情没人管、有的事情多人管,影响体系的运行水平。其次是管理者不清楚自己的职责,不明白自己的职责范围,使得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难以得到实现。再次是体系文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在文件前,没有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评审,导致体系文件或繁琐、或简单,不符合体系运行的操作流程,没有执行力,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2.3 体系运行中 ①规定执行不严格。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存在旧思想、旧做法,不能严格按照执行规定,不能做到规范的监督检查和考核。由于体系的运行而增加了一些相关文件和记录,增加了工作量,一些员工会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养成执行新文件的习惯。②问题整改不到位。针对运行中的问题,不能及时整改,不能及时找到纠正措施,不能很好的执行改进程序,影响体系的执行力。③内审、管理评审不规范。企业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大部分是由企业内部人员来做,缺乏相应的经验,也没有有效的考核机制,部分人员对体系的建设存在误区,认为这是一种工作上的负担和累赘,再加上管理者的重视不够,使得内审和管理评审很难发挥其相应的作用。

3 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3.1 加强领导,保证全员参与 管理层的重视和有力领导是质量管理体系高效运行的首要因素。管理层必须积极参与,明确质量管理体系的涵义,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标准,在员工中起到表率作用、示范作用和凝聚作用。因此,体系建立前的培训中,管理者培训必不可少,要尽最大可能让管理者明白体系建设的意义所在。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只有全体员工充分发挥才干,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也会为整个质量体系提供好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意见建议征集、全员培训、评优评先等活动,保证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质量体系良好运行的坚实基础。

3.2 准确识别,明确人员职责 要充分准确的识别质量管理和产品形成的流程,完善各种文件,制定高质量、精炼的制度、手册和程序文件,杜绝生搬硬套和不切实际的内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一项重点是质量职责的落实,一个好的体系要做到事事有人负责、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这样体系运行才会得到有效保障。

3.3 抓住核心,做好持续改进 每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都有其核心的内容,在运行过程中,控制好核心的内容是体系处于良好受控状态的重要工作。同时,要时刻关注文件和流程的适用性,不断改进;要通过制定企业的质量目标,规定必要程序以实现这些目标,并通过过程的监视、测量以及过程改进来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不断修订新的质量目标,实现整个管理体系水平的循环上升。特别是在内外审和管理评审后,针对发现的不符合项,积极解决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案,推动体系良好运行。

3.4 严格要求,规范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员是内审的主要力量,要通过培训教育等形式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保证内审效果;同时可以实行相关单位之间交叉内审的形式,由外单位和本单位的内审员联合内审,共同进行不符合项的验证、跟踪,相互吸取经验,促进内审质量的共同提高。管理评审是自我完善机制的重要环节,要在最高管理者的主持下,做好管理评审的策划、组织好评审会议、落实评审的各项决策,同时要严格对决策项目进行验证和考核。

3.5 认真对待,搞好第三方外审 外审是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水平的外在动力。外审专家一般都来自全国各地,各个行业都有,具有比较丰富的质量体系管理经验。外审提出的不符合项的多少,并不代表质量体系运行的好坏,要利用外审机会请专家认真审查,尽量多的发现问题,而不是遮遮掩掩,故意不暴露问题,问题出了、发现了、改了,体系运行效果自然会提升。

第8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 质量保障体系 国防科研 高校

1 高校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的必然性

高校参与国防科研在科技创新、人才、平台、财务风险等方面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有利于与部队及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部队和相关政府部门高度重视高校学术交流的便利,高校在前沿跟踪、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可以有效地避免国家国防科研的科学目标和研究方向的狭隘性。高校通过参与国防科研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科学实力,对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国家为了有效地推动“军民结合”,规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2004年国家开始实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准入门槛制度,使得高校系统积极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来规范自身国防科研,高校正逐步成为了我国国防科研事业的重要参与力量。由于高校松散的管理体制和学术自由的氛围,因此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上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

2 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难点

高校科研不同于企业生产的高度集中性,在相对松散的管理体制下,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管理机构、过程监管、人员问题和科研方向多样性等难点。

2.1 管理机构

高校的最高管理者是校长,管代由副校长担任,二级机构是是人财物相关的职能部门、国防项目管理部门,第三级机构才是院系或具体承担任务的项目组。在企业里,类似高校的二级机构承担着很重要的管理职能,具有较高的行使职权的能力,而高校中二级机构更多承担的则是服务职能,三级机构往往重叠了许多人财物和项目管理的功能,这一点与企业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生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案后,会在保障体系建设上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的方面。

2.2 过程监管

高校在管理机构职能上与企业有着明显的区别,有许多人财物和项目管理功能往往在院系和项目组里,因此在过程的监管方面不同于企业车间或生产线。此外,高校是以教书育人为首要任务,项目组负责人往往事务繁多,而项目组负责人的质量意识也决定了过程监管的难度。

2.3 人员问题

高校科研人员往往在选择性上更倾向于民口项目,军口项目由于具备保密要求高,质量管理细、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高水平人才对于申报或承担军口项目积极性不高,给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带来了新的困难。流动性较大的学生作为研发人员参与科研项目也给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带来了难点。

2.4 科研方向多样性

高校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方向往往较多,而且在不同的科研方向上还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任务(如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原理样机等),对于贯彻质量管理体系来说需要设计更多不同的程序文件来支撑,使得质量管理办公室和科研项目办公室管理头绪更多,需要承担的工作更复杂。

3 建议和措施

3.1 合理规划职能

高校应有机结合自身特色和GJB9001B-2009标准,合理地规划人、财、物相关的职能划分,不能生搬硬套企业的管理流程和体系。例如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项目组和质量管理办公室在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培训方面各司其职,人事处无法具体统一管理,更多起到的是监管作用。在项目经费的使用和设备设施的管理上,高校有许多职能落在具体项目组和所在院系,财务处起到的作用有限,这些方面与企业的高度集中管理有着明显区别。因此在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制上,高校更要仔细研究标准,结合自身的特色,把人、财、物相关的职能规划好,做到张弛有度。

3.2 切实做好培训和监管

过程监管的好坏取决于人员质量意识和相关的管理措施。人员的质量培训是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来说,必须高度重视高管在培训中的作用。高校在人员管理上较为松散,通过高管的带动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证培训的质量。此外,质量管理办公室还要在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掌握合理的时机,针对项目组及时开展质量意识的教育和培训。在管理措施的环节上,质量管理办公室和项目管理办公室一定要编制好相应的程序文件,并在职能履行和项目过程的管理方面都要仔细结合标准,避免过程的监管中出现盲点。

3.3 加强政策导向,细化程序文件

高校应积极研究和建立有效的国防科研激励和保障体制,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投身于国防科研。对于参与国防项目的科研人员除了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地在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工作落实上下功夫,对于参与科研的人员存在的质量体系相关内容要充分考虑,在职责权限、人员管理、质量意识、培训环节、人力资源等方面要细化各方面的程序文件,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现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管理。

3.4 精简科学方向

高校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科研方向设置上应首先考虑其发展的延续性,避免以科研项目来设立方向。其次应考虑科研方向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型,高校必须要优先考虑自身的学科发展,如果设立的方向缺乏明显的学科和团队支持或项目经费偏少,应慎重考虑。

4 结语

高校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必须通过科学的设计和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才能有效地运行和维护。对于来源于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高校在实施和贯彻中,应避免生搬硬套企业的管理办法。高校应结合自身特色,有机地结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加以灵活运用。对于高校来说,当前存在的管理机构、过程监管、人员问题和科研方向多样性等问题,必须通过不断的探索来逐步改进,以确保自身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合理有效。

第9篇:质量体系建设的意义范文

一、按期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结合国家和上级公司通知精神,每年9月份在公司所属库站全面开展“质量月”宣贯活动,通过多种灵活方式,在广大员工中牢固树立了“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有效提高了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

二、强化油品质量监管力度。公司每年组织开展了油品质量内部抽检工作,从公司一次物流、油库仓储、二次配送、零售保管四个环节分别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检验,确保销售到客户的每一升油品质量合格。

三、有效推进质量体系建设工作。2012年12月,公司顺利通过体系第三方监督审核,体系运行质量得到了认证机构的充分肯定。

四、完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依据上级公司最新质量管理标准,公司修订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公司油品质量管理,统一油品质量管理标准,完善油品质量监管机制,对公司油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五、推进成品油质检中心建设。公司专门成立了公司内部油品质量检验的质检中心,目前成品油检验中心已建设成为拥有2名CNAS授权签字人、70台/套仪器设备、31个项目检验能力并具备国家认可资质的综合性质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