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散步莫怀戚范文

散步莫怀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散步莫怀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散步莫怀戚

第1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1、刚出生而柔弱的生命或树叶。

2、【例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绿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3、【出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莫怀戚的《散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4、【造句】:家长教育孩子要讲道理,才能使孩子信服,不要委屈孩子,要保护孩子稚嫩的心灵,就象爱护春天的嫩芽.骄傲像隔年的草根,冬天刚过去,就钻出一丝丝的嫩芽。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我们在田野里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到了一处,我蹲了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摘自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是的,我们中年人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肩负着历史使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时光如逝,岁月匆匆,不经意间,生命的年轮已将我载到了中年时光。回忆过去,人生,就如四季,每一个季节,都会尽显魅力。岁月的风霜抹去了青春年华,光阴的年轮带走了我绚烂的梦想,曾经的我风华正茂,如今年少的我已悄然隐去,曾经的繁华也成了过眼烟云,不知不觉中,就这样我一路淡淡的走来,走进了厚重的秋天,内心的“光盘”已被岁月储存了丰沛的内涵,展现出来的是那串串的脚印,深深浅浅,跋涉的过程是几多辛苦,几多坎坷,几多欢乐,但更多的是感悟与回味……

人在中年,就如窖藏了许久的恰到好处的美酒,沉淀了岁月的光华,把人生的感悟浓缩成了透明的清冽,芬芳如口子窖,醇香如特曲,令人如痴如醉。每个人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用自己的阅历,智慧的双手,存活拟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之下。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没有他(她)们,家就不再是一座港湾,不再是一片绿洲,不再是一个驿站。中年人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生活的磨砺之后,仍执著于现实的生活,不但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面对纷繁的人生,任凭世幻,丝毫也不懈怠,而且还学会了从容面对,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每个人到了中年,都是有经历、有故事的,是一本让别人一辈子也读不完和读不懂的书,是一株清香四溢的桂花,是一道绚烂多彩的风景线,宁静、幽雅、自信、祥和。我们中年人都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肩负重任,承上启下,艰难行走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很是值得骄傲。当年老的时候,展卷细品,你就会发现,原来生命之旅,是如此这般地绚烂多彩,让人回味无穷……

第3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关键词:语文阅读 感悟 辩论 思考

对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的文章,学生对内容阅读领悟的多少主要表现在其理解和感悟的深度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莫怀戚《散步》一课时通过“读中悟情”、“说中悟理”、“思中悟美”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讲述了在初春之时,一家四口:“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在南方的田野上散步的情形。文章通过描写浓浓的父子之情、真诚理解和绝对信任的母子之情等,对朴素而真挚的亲情之爱和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之美进行了深情的讴歌和颂扬。基于此,我认为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感悟蕴含在家庭生活琐事中的浓浓亲情,“我”和妻子所负的家庭责任与使命,以及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这些在平凡的生活小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我在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一、初读课文。读中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于理解、感悟文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读中悟情”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地朗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读中悟情”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一开始,我满怀深情地对学生说:“5・12地震”发生后,有一位记者问一位失去父母亲的孩子:“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孩子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亲一起吃顿饭。”这个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感到很平常的事情却成了灾区孩子最大的心愿。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沐浴着浓浓的亲情和关爱,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验和感悟。藉此,我对学生说:《散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心品读这篇文章。

在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融入自己的情感细读课文,实现读中人情的目的。一是文中写到的四个人性情怎么样?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哪些让你感动?三是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心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反复地读完课文后,从整体上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地感受到在散步的过程中一家四口人的浓厚亲情,为学生进一步读中悟情创造了情感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在读中悟情。首先,我深情地朗读了文中描写浓浓亲情的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的母亲老了,她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读完后,我对学生说:带着你们心中涌动的情感仔细朗读这些句子,慢慢地品味字词中所透露出的情感。如此,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浓浓的亲情,让他们的情感在阅读中受到熏陶。

二、讲述内容,说中悟理

读了课文以后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有什么收获,或是悟到了什么?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中所感悟到的内容说出来。教师也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主体验文章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以及“我”背负着整个世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让学生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明白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在散步中谁做得最好?在这个家庭中谁的责任最大?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母亲做得最好。因为母亲本来不想出去散步,她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才熬过了一个严冬,走远一点就觉得累。可是她见自己亲爱的儿子让她去,为了不扫儿子的兴,就去了。在散步的过程中,当她看到她的儿子为走大路和小路发愁时,为了满足她小孙子的心愿,不让自己的儿子为难,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决然依从孙子,顺从儿子,选择走小路。这些体现了一个老人是多么疼爱她的孙子和儿子,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位慈母,为了这个家庭和睦,为了浓浓的亲情,她什么都愿意付出。

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小孙子和妻子做得最好。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妻子和孩子是最重要的,家庭中的所有事情都得围着孩子转,孩子高兴了,媳妇就会满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能和美。但是,在这一家人散步的过程中,当孩子的意见和母亲的意见发生冲突、儿子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时,孩子没有反对,也没有哭闹,妻子也支持丈夫。这说明了孩子和妻子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年迈的老母亲,他们放弃了美景的吸引,决定顺从老人的心愿。妻子在孩子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了儿子,无怨无悔,又说明了妻子作为人妻是多么的贤惠,作为儿媳有多么的孝顺。

一部分学生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儿子做得最好。建议母亲出去多走走对身体有好处;对儿子说的“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能够善意和宽容;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分歧的时候,他考虑再三,决定依从母亲,到最后当母亲走不过去的时候,背起母亲很慢、很稳、很仔细地走过母亲走不过的地方。上述种种都这充分说明儿子身上具有敬老爱幼的美德,也体现出儿子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从他背着母亲散步求两全,也可看出他是个令人信服的父亲。

我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总结:文章写祖孙三代在散步中有分歧,但没有争执,有的只是小的尊重老的意愿,老的体察小辈的心情。他们互相尊重、理解、支持,汇成了一幅春意浓浓、亲情熔融的踏青图,奏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美好的乐章。尊老爱幼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而家庭的和谐是人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三、辩论所思,思中悟美

这篇文章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刻意描述的语段,但字里行间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景物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读后难以忘怀文中浓浓的人情美。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多走走。于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家庭出现了融洽、祥和的气氛,体现了中国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如何解决呢?当然取决于“我”了。“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而“我”的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决定顺从母亲,儿子、妻子没有反对。这个选择应该说人情人理,更体现了这家人尊老爱幼的美德。

当“我”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后,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如果“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则充分地体现了三代人的和美、谦让与体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在母亲和孙子走不过去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这一“背”,实际上背起了生活重担,含蓄地影射了人到中年的“我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们走得很慢、很稳、很仔细。他们的行动体现了浓浓的中华民族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亲情之美。

总之,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线,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初读、细读、研读、品读,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叙述、辩论、思考和重新的建构,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而推进,随着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而建构生成对课文内容创新性的理解。我们要摒弃传统阅读教学中那种分析型的、封闭的阅读教学,努力追求一种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文本超越活动: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平面的文字内容通过学生的再创造,进而塑造成有作者思想沟通、学生感悟理解、文本对话等多种元素在内的具有立体感的课堂解读。

参考文献:

[1]韩雪屏等.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8.

第4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一、捕捉“主旨句”

主旨句在文中往往是揭示性或暗示性的关键句。如文眼、富有哲理的警句,回环往复的表达观点,抒情、议论句等都是文章的关键句。

1.找文眼:文眼是理解主旨的钥匙,即文章的眼睛。可从题目、开头结尾的关键句人手。如冰心的《荷叶・母亲》中:“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高尔基的《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都是。找到了文眼就等于找到了理解文意的源头。

2.寻警句:警句即给人以启示的句子。一是含义深刻隽永,二是文字精炼扼要。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中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等。寻找到了警句就好像抓住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表达的意图与灵魂,对文章的理解就轻而易举了。

3.摘录议论、抒情句子:议论性语句在记叙文中有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的作用。抒情性语句一般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情感,而作者的情感往往与文章的主旨是一致的。在记叙文中,往往有一些议论抒情语句集中表现作者的用意。因此议论、抒情句往往是主旨所在。如《行道树》一文写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议论之笔深刻提示了文章中心,属点睛之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铺陈了“我”冒险攀登悬崖,从而陷入困境,并在父亲指点下爬下悬崖摆脱困境的过程。这些句子理解了,文意就清楚了,也很好地克服了理解的偏差。

二、从“结构”中探究“主旨句”

1.看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能“传神”。是主旨的体现,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有些文章的中心思想就集中体现在题目上,如契柯夫的《变色龙》,题目形象地暗示了中心,而《敬畏自然》《再塑生命》则简洁地表现出文章的中心。

2.瞧首尾:文章的开头是全篇的序幕,不少文章开头直接提示文章的中心,如朱自清的《春》结尾三段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对前文五幅春景图的含义概括,点明了中心。画龙点睛,点明主旨。

3.探照应:照应即呼应,文句前后的照应能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中心。如《济南的冬天》中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点明主旨,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4.究过渡:过渡就像桥梁,在文中往往是独立的与上下文联系紧密句子,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从而引领读者理解内容,探究主旨。

三、在“文本”中挖掘“主旨句”

1.画出重点语段。文章详写部分常常是重点语段,是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如沈石溪的《斑羚飞渡》文章详写了一对斑羚的飞渡过程,歌颂了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精神。把这些句子画出来,反复品味就能顺利理解文意了。

2.分析相关材料。文章中的材料对表现主旨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分析材料有助于把握主旨。如:的《我的母亲》,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第5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一、作文需要范式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其本质就是给我们提供无限的范文、范式。如何开发则是教师能力的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尽其所能善于挖掘简单而典型且容易操作的范文、范式,创造性开发成为学生有用的写作知识。

如作文开头的范式提炼,可以借鉴如下文章的开头――

引题法: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莫怀戚《散步》

引情法: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引境法: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刘成章《安塞腰鼓》

引人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引事法: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鲁迅《故乡》

引物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有个罗布泊。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吴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引言法:“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闻一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引喻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高尔基《海燕》

引问法:早晨日出,傍晚日落……你又是否思考过其中蕴含的一些科学道理呢?自读本文,你会从中得到一些启发。――黄天祥《落日的幻觉》

其实,范式指导的开发不止文章开头,还能有结尾、段式,甚至是篇式,以这样的范式指导学生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效果会更好。

二、作文需要微项训练。

熟能生巧,不仅仅是卖油翁熟练的工作,更高层次的应该也能体现在学生作文方面。而能达到这样的层次,微项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段式范式训练――

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节选莫迫桑《我的叔叔于勒》)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节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和在和阳光互相。(节选宗璞《紫藤萝瀑布》)

所选文段分别写人、事、物,虽然所写内容不同,但是其写作思维是一样的,都是“概写一笔”到“细写几笔”,这也是写作常用的构思和表达规律之一。不论是段式,还是篇式,找到规律,指导学生开展强化训练,学生写作技能的习得就会轻而易举。

三、作文需要精细积累。

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写作。按照文章的写作基本要素做出精细化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本能力。从字词句段的语言到纷繁复杂思想的积累,从生活经历的内容到活灵活现的表达技巧的积累,都需要有个精细地训练内化。比如生活素材的积累,就是要引导和督促学生走进自然,认真观察生活,细心体悟人生,才有可能有生活的积累,针对初中三年,设置梯度的生活积累层次训练积累法――

七年级的“观察――描写”或者“阅读――叙述”,引导观察、分析,抓住人物特点和调动各种感官感受自然景物以及“点面结合”的各类活动场面;

八年级的“体验――抒情”或者“旅游――感触”,引导学会直接和间接表达感情;

九年级的“感悟――议论”或者“现象――评说”,引导感悟生活和人生,形成鲜明个性的看法和态度。

经教师周密计划和强化引导,学生作精细的“积累”,作文将不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四、作文需要锤炼表达。

一个语言贫乏的人不可能写出作文,一个没有锤炼语言表达也不可能写出语言优美、情节跌宕的作文。

1、引导学习课文语言形式,吸取作者表达智慧。

初中语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们的精心挑选,大量文质兼美的范文就是综合运用语言的典型范例,其语言形式在规范和典范中是深有地位的,语文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字里行间的语言形式妙处,并且有目的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学习这些典范的语言形式,让学生吸取作者的表达智慧。如句式长短方面,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就宜多用短句,因为记叙文需要对事情进展叙述,需要鲜明的节奏和生动状态,句子长就显得太拖沓。而对于议论文,则多用长句,其要表达严密思想,必须用比较多的定语或状语来修饰加以表达才能体现严密的准确的逻辑思维。

2、体验日常实际生活活动,强化自我表达意识。

学生日常实际生活活动虽然不是很广阔,但是对于自我表达训练应该是丰富的。这种表达训练也可看作言语交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么说更精彩更生动等等。有意识培养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说话有条理、流畅,体态大方不拘谨等等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表达成就感。当下的课前3分钟故事和课文复述就是很好的训练形式。

第6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关键词]《散步》;文本解读;文本设计;师生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3-0091-03

近日,再备《散步》,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就像一位老朋友迎面而来,给我一个温暖如春的拥抱。10多年后再读文本,感慨良深。

一、导语设计不可“曲高和寡”,要在亲切自然中营造语文“场”

一读《散步》,感觉文中所写事情虽小,但这个温馨的画面,让人怦然心动。我的年龄和作者相似,都是承上启下的一代,父母渐老,想尽孝却是物质给予重于精神关怀;儿子尚幼,爱的天平不知不觉地偏向了他。所以,这篇文章让我在感动之余也心生愧疚。散步看上去很平常,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一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却不多;现在的学生,在校有学习任务,在家要看电视、玩电脑,和家人散步就更鲜见了。那么如何拉近文章和学生的距离呢?因此,我决定用谈话的方式自然引入,带领学生来一次心灵的散步。以下是我的导入过程:

师:同学们有过散步的经历吗?

学生(兴奋,大声):有!

师:和家人散过步吗?说说印象深刻的情景或感受。

生1:那次我去妈妈单位接妈妈,我们就走回家,过马路时,妈妈拉着我的手,很紧,好像怕我丢了似的,我感觉妈妈的手很粗糙,抓得我很疼。

师:我想,你的心更疼吧,因为妈妈太辛劳了。

生2:我的父母最近老是为一点小事争吵。那天去超市买东西,爸爸走在最前面,妈妈走在后面,我在中间,三个人拉得很远,我感到很心酸。于是,我拉住爸爸,等上妈妈,我一手挽住爸爸,一手挽住妈妈。晚风很温柔地吹着,那天,我感觉爸爸妈妈话多了起来,我们不时发出笑声。这种久违的感觉很好。

生鼓掌。

师:多感人的场景,散步中包含着爱,一种看起来淡若水,品起来却浓于酒的爱。今天,我们就随着作家莫怀戚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下面请几位同学轮读课文。(配音乐《春野》)

从学生自己的生活说起,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容易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进入到教学的情境和氛围中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斯多惠语)所以,理想的导语犹如一把奇妙的钥匙,能打开心扉,能营造情感相通、心理相融的语文“场”,而这“场”的形成,则应基于教者对文本的适度把握,基于教者对学生基础的准确定位。

二、品读细节不可“浅尝辄止”,要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二读《散步》,重点研究其细节。本文有三处重要细节值得细细品味。

一是发生分歧时的场景和“我”的心理活动。二是文章结尾部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三是文章中的两处景物描写。品读细节,绝不能“浅尝辄止”。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研读课文,找出打动你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感情。

要求:结合字词、句子、段落,可抓住句式、修辞等,体会其对表现出人感情、作品主题的作用。并有感情地朗读。

以一示例引入: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赏析角度:1.关键词:“我的”表现这是一份至亲之情;“熬”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担心,为母亲挺过冬天后的庆幸。2.体会人物心理:母亲在这个酷冬受尽了煎熬,我真替她担心呀,好在春天来了,我要好好陪陪母亲,让她感受到春天的温暖。3.作用:全句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关心之情,为下文写分歧时“我”难以决定作铺垫。

(在此过程中,注意随机点拨,引导学生思维不断深入。重点点拨上文分析到的三处细节)

预设下列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

一是发生分歧时的场景和“我”的心理活动。面对小分歧,“我”为什么会如此慎重?请把“我”当时的心理补充完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二是最后一句。本文只出现了四个人,一个家庭,为什么作者是“整个世界”呢?(教师可以把“家”板书大些,给学生以由“小家”体现“大家”的直观的感受)

三是景物描写处。此处有两个层次的指导。过渡一:你能抓住关键词,读出景物特点,读出人物感情吗?过渡二:同学们,这两处散步场景,有什么不同吗?

我努力想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度对话。“解读文本,分析文本,只有从文本中提出问题才能进入文本,不从文本中提出问题,远离文本,对文本的核心价值,不但没有深化之功,相反有歪曲之嫌。”在引导学生与《散步》深度对话时,我抓住了三点:一是让学生走进作者心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朗读课文;二是抓住文本中的作者的矛盾,这些矛盾之处,其实是作者内心独具匠心、含义深刻的地方;三是抓住文本中一些重复的词、句进行揣摩。文本正因为有了深度解读,才愈加意味深远。当然,解读文本不能一味拔高,脱离实际;也不能受应试教育影响,出现功利化现象,要求学生学了就要会用,要求“立竿见影”式地“迁移”。

三、提炼主旨不可“生搬硬套”,要尊重文本、尊重学生生活实际

三读《散步》,我所获得的感悟不仅仅是“尊老爱幼”,我的心灵会随着作者娓娓的叙述而荡漾,让我在亲情、人性、生命等方面受到熏陶。当我读到“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个酷冬”时,我分明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关爱是切肤之爱,可以想象,那个酷冬,母亲在痛苦中煎熬时,作者又何尝不在担心,不在企盼,不在受着煎熬呢?在这里,爱是关心,是担心,是盼望。当我读到解决分歧时,我被作者慎重的态度所感动了,那种责任感正是我辈所缺少的。在这里,爱就是牺牲自我,就是那沉甸甸的责任。当我读到文章最后,品味“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时,这个很有象征意义的描写不正告诉我们,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整个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到这里,我对于爱的理解又深了一层,爱就是希望整个世界和谐。我想到自己,虽懂尊老爱幼,心中也有爱,可总羞于表达,总在粗心中使爱淡去,我又悟到:心中有爱不难;把爱表达出来,才是真爱呀!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能“生搬硬套”“人云亦云”。“如果我们让模式凝固起来,把它变成僵死的条条框框,不考虑各种具体情况而生搬硬套,那就限于程式化了。程式化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它同科学化现代化无缘。要科学方法,要模式,但不要程式化,这就是我们的结论。”教师是文本解读的引领者,但不应该是主宰者。要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体验,即个性化的文本意义建构。“文本解读的实质就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方参与,相互作用,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

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建立在教者对文本的适度解读基础上,应建立在对教学对象的准确了解基础上,应建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多元对话”环境的基础上。总之,第二次备《散步》,收获颇多。

参考文献:

[1] 张艳慧.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对话教学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第7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关键词:初中;小班化;个性化评价

我的语文课堂是在提问问题―评价问题中进行的。下面我想就我在这样的班级中上语文课时所尝试的个性化评价方法做一个小结,以期与同仁们商榷。

评价问题分四个梯次:提问者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和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共四个梯次。

我认为无论是大班化教学还是小班化教学,教师必须是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主导者,因此,引导性问题必须由教师提出,当然也可以因势利导,由学生提出的问题过渡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引导性问题。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应都是在教师引导性问题统领下所发现的研究性问题。

下面我结合教学中实际的例子谈谈我的做法。

一、结合教学目标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

比如,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时,我读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一段后对学生说:“下面大家就文中‘我’的处事原则发问,其他学生评价。”

同时我要求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做自我评价。“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与课文有什么关系?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程度是什么……”

等我引导性问题刚一提出,一位叫陈楠(化名)的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文中的‘我’没有一点民主意识,家长制作风严重,一切都由他说了算!再说我们周围生活中大多是顺从儿子,委屈母亲。孩子太小,不懂事,应该迁就他们,好让整个散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母亲有了年龄,经多见广,应该顺从孙儿,以享天伦之乐!所以我认为文中‘我’的处事原则有待研究!”

接下来是班内学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与评价。这个问题提的有没有价值?这个问题与课文内容的关系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回答……

面对上面这位学生的提问和对文中“我”的评价,班内其他学生纷纷发言,现略举一二。

学生甲:我认为陈楠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和他的理解很有价值,至少陈楠同学的提问和另一层面的理解引起了我们的争论。文中的“我”能够权衡利弊,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这种做法是正确的!我们是小孩,好多事情不懂,我们应该多听父母的。

学生乙:我也认为陈楠同学提出的这个问题和他的理解很有价值,很值得我们在理解课文时从我们的实际想法切入。文中的“我”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这从后文“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惟恐母亲有闪失。父母迁就孩子不能无原则,不能为了一团和气就做出违心的决定。

……

面对全班学生就文中“我”的处事原则问题的回答与探讨,接下来该轮到我登场了。

我首先大力肯定了陈楠的发问和他从自己生活实际出发所做的回答。接着我又一一评价了其他几位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回答和评价。

“甲同学能够从文中得出‘我’权衡利弊得失的处事原则,很好!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以后处理任何事和任何关系时必须要采取的正确方法,大家在以后遇见分歧时一定要采取权衡利弊得失的原则。”

“乙同学能够从文中具体的词语着手,如‘我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等语句入手,理解人物,这更值得我们今后学习语文采纳!语文学习就是要从文本入手,进入角色。”

……

二、教师总结

上面无论是陈楠同学的发问还是大家的评价与作答,都能够围绕本文中心话题展开,并且很有深度,值得我们以后发扬光大。下面我谈谈我对文中“我”的理解,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我”和妻子是家的主心骨,上面有风烛残年的母亲,下面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照顾和关心,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把亲情推及到更广泛的境界。

第8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满堂问”;妙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满堂问”现象却又多起来了,甚至一节课下来,全是师生的一问一答、碎问碎答,而学生并没有真正地树立问题意识,只是被动地跟着问题跑,思路狭窄,学习被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那么,如何才能走出“满堂问”的怪圈,引领学生打开思维,走向更为深刻、更为自主、更为高效的语文学习境界呢?

《散步》“同课异构”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歌曲《让爱住我家》中展现图片和歌词导入新课,教师板书课题、朗读课文,带领学生学习字词,接下来进入分析课文环节,几乎全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或齐答、或个答。

1.文章开头写谁在散步?

2.母亲愿意出来散步吗?为什么?

3.母亲为什么又出来散步了?

4.第四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5.儿子的话有意思吗?表现了小家伙的什么性格特征?

6.在散步中一家人有分歧吗?什么分歧?是谁解决了分歧?怎么解决的?

7.母亲改变了主意,表现了母亲的什么性格特征?

8.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9.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案例二:“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先生的美文―《散步》。这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教师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之后,屏幕展示本课的阅读活动:朗读――品情,朗读――赏景,朗读――析意。

活动一:朗读――品情

教师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文中最能表现浓浓亲情的语句。之后,学生自荐朗读自己找出的语句或语段,教师从语气、语调、停顿等方面指导朗读技巧。

活动二:朗读――赏景

生齐读文中两处写景语段。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探讨,师生交流。

活动三:朗读――析意

师: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意味深长的段落,默读体会,写出感悟。学生独立完成后,以“班级家庭”为单位合作交流,然后推选代表在班内展示交流,师点拨评价,并决出“优胜家庭”。(学校推广“班级家庭”管理模式,即每个教学班的学生以4―6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家庭”,每个“小家庭”设“家长”一名,负责成员的学习、纪律等。)

最后,在配乐齐读中结束。

从“提问”的角度,对比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案例一教师提出了9个问题,表面看来是不厌其烦、循循善诱,步步紧跟课文,实际上是问题过碎、过杂,而且大多数问题,学生几乎都能不假思索,脱口说出答案。没有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表面热闹,收效甚微。案例二教师并没有提出多少问题,而是精心地设计了三个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亲情,赏析美景,理解文意。课堂上有静静地思考,有热烈地讨论,有精彩地展示,有科学地激励评价。引领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亲身经历阅读过程,打开思路,训练思维,提高了语文素养。

案例二,是我上的一节示范课案例,同行老们都说效果好。这是我不断学习和摸索实践的结果。我总结提炼了摒弃“碎问碎答”不良教学习惯的三个小妙招。

第一招: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

所谓主问题,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讨论、探究。也就是说教师提出的问题绝不能是简单的“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的问题,也不能是学生不假思索便直接说出答案的问题。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最好都能引发一次阅读思考、一次讨论交流、一次点拨评价。那么怎样设计主问题呢?我认为关键是要选好切入点,可以从题目、情感、细节等角度提出问题,同时也要关注到学情、重难点、思维的发散点等。比如针对《老王》一课的主问题: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的人的愧怍呢?”,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文本,分析两个主人公以及故事情节,才能回答。针对《秋天的怀念》提出主问题:你认为课文多处描写,有何深意?学生需要通读、跳读,了解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等,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提出后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能一抛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直接说出答案。只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路,教师才能引导学生朝向正确的思维方式。

第二招:组织高效的阅读活动。

如果一味地研究问题的设计,有时候真得很难奏效,因为有的课文真的不是回答几个主问题就能读透的。我们可以通过设计阅读活动来替代提问。活动的设计必须立足于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设计的活动要体现浓浓的语文味。比如案例二,开始我是设计了5个问题,但总感觉浮于表面。后来,我想:《散步》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也不难理解,应该突出朗读,引领学生读出课文的句美、情真、责任重。所以我设计了“朗读――品情,朗读――赏景,朗读――析意”三个阅读活动,它们独成板块二,又彼此相连、层层递进。

我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活动设计,尤其是篇幅较长的现代文和学生最怕的文言文,既能节省教学时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三招:精讲精练。

课堂教学不让教师“满堂灌”,不等于不让教师讲,精要的讲析还是必须要有的。比如细细地讲一个段落、认真地分析一个细节描写、美美地赏析一段景物描写等等。听一位功底深厚的语文教师行云流水般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到如沐春风,兴趣盎然,进入一种精神陶醉的境界。记得自己读初中时,经常听高中部的同学说:最喜欢上李老师的语文课了,他讲得真精彩!有一次,听说课外活动时间,李老师在校园里讲唐诗宋词,我们初中部许多学生都去围观,李老师讲到动情处,眉飞色舞,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深受感染。从此,我就爱上了背诵古诗词!除了精讲,教师还要能设计出高水平的听说读写能力训练题,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语文知识,学会阅读方法。简言之,就是教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学习,练就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才能做到不囿于教材,不囿于参考资料,而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自己学生的学情以及教师本人的特长等,进行精彩讲解、问题引领、活动实施等,从而真正地走出碎问碎答、浅问浅答的课堂教学怪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9篇:散步莫怀戚范文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语文课堂既要教好学,也要教好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以情感教育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本人的情感精华。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精选的优秀课文,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责任观。如在学习《斑羚飞渡》这篇文章时,先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一群斑羚被逼上伤心崖,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老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心甘情愿的选择死亡,让年轻斑羚获得新生。借此,启发学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不需要这种集体主义精神呢?让学生与之相比较,谈认识,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生活的的确确少不了这种团队合作、自我牺牲和集体主义精神。在教授《热爱生命》一文时,我教育学生不要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就任意把生命浪费掉。而是应该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匆匆流逝的光阴。教育学生只有尊重生命,才会爱惜自己,进而善待他人。在教学《敬畏生命》一文时,我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经过豪华的、奢侈的投资之后才得到的。因此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热爱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生命。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时,先引导学生理解"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的深刻含义: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我们需不需要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呢?要求学生结合自己谈感受,使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

二、通过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写作教学,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行德育渗透。写作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懂得人品与文品的关系,苏轼说:"文如其人。"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文章,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质和写作技巧,更要有好的人品。而在作文讲评时,不能光找优秀作文,还须找一些后进生的作文,发掘其闪光点,通过表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帮助。可以说,德育伴随着写作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如布置《我的家乡》这一题目,学生在看题目后自然会想到家乡的美丽、富饶……在内心深处思考家乡的变化原因,继而明白这是改革开放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记一件有意义的事》学生在审题时自然会想到助人为乐、好人好事等,立意时会想到歌颂赞美这种助人为乐、好人好事等其他有意义的事,这样也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总之,教师可通过作文的讲解、训练与讲评,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训练。

三、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