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法治创建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积极推进监管执法工作实行亮点突破
**市工商局
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局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全面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绩效,在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大局,监管执法的发展新优势,促进了“红盾护农”、“订单农业”、和“农产品商标”等工作的新突破。
一、立足职能,开拓创新,不断增强“红盾护农”的实际效果
为不断巩固提高我局的“红盾护农”的工作成效,今年以来,我们在监管执法工作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把有效措施转化为经常之举,把成功经验上升为长效机制,使农资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规范,使农民利益得到了有效维护。今年3月,在省局召开的服务“三农”工作会议上,我局作了典型发言。
(一)坚持规范和引导相结合,不断强化对农资经营主体的监管。一是在全系统大力实施“红盾护农”行动的“六百”工程,即通过严格条件、严格手续、严格程序,使农资经营领域市场主体合格率达100%,对挂靠经营、无照经营的业户进行集中清理,坚决取缔,不留隐患;农资经营企业实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一留样率达到100%;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备案率达到100%;对农资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率达到100%;对农资企业负责人培训率达到100%;农资领域消费者投诉处结率达到100%。二是引导企业开展农资连锁经营。通过帮助企业调查论证,为企业改制、注册登记提供优惠政策,先后培育了**市**、**等农资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配送的农资商品,经我局统一检测合格后,在辖区不再重复检查。这种做法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降低了管理成本。目前,我市的农资经营连锁网点已覆盖全市85%以上的行政村。三是强化非连锁网点的管理。对基层供销社、农村“三站”和林果站设立的传统农资经营网点,由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专职机构,配合工商机关实施对主体准入的双重把关和经营行为的双重管理。目前,供销和农业部门都已设立了内部稽查队,督促所属网点推行“四统一”、“四不准”的经营制度和农资商品报验制度。四是督促和引导农资经营者诚信经营,通过开展“户户讲文明、店店无假货”、“文明经营户”、“消费者满意商店”评选和“流动红旗”竞赛活动,使文明诚信经营不断成为农资经营者的自觉行为。
(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严密监控上市农资商品质量。为保障对农资商品质量监管到位,我们研究开发了农资商品电子监管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农资商品备案制。凡未经备案的,实行重点监管。在日常质量监管过程中,注重了以防为主,确保在监管区域上不留死角,做到执法体系不缺失,非法经营不上市,假劣农资不下田,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了农民因购买和使用假劣农资而造成的损失。
(三)创新维权体系,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在继续推行“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制度、农资商品留样储存制度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农民消费者维权卡制度。凡在指定地点购买农资商品,同时发给一本维权手册,手册上详细载明了消费者应该享有的合法权益及投诉地点、举报方式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使农民消费者投诉有方、维权有门、索赔有据;二是建立先行理赔制度,引导和鼓励农资经营者公开向社会作出质量和服务承诺,并在消协帐户上存入赔偿准备金,农民购买的农资出现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由消协按约定先行支付赔偿金;三是开辟涉农投诉“绿色通道”,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农村维权站,基本实现了“机构不断层,责任不缺失,维梳不出村”的目标。
二、积极引导,促进规范,大力推进“订单农业”深入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把开展合同帮扶、实施“订单农业”列为工作重点,在完善机构、健全职责的基础上,主要狠抓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规范管理措施,从长效上着眼。把服务“订单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长效着眼,从基础抓起,先后健全和完善了三大系列十个类别的管理制度,第一大系列是工商机关监管合同制度;第二大系列是规范企业对“订单农业”的管理制度;第三大系列是目标考核和实施奖惩制度。为了便于操作,我们对每一系列中的制度规定都进行了分类细化,使之既详尽具体,又切实可行,为“订单农业”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规范主体资格,在签约上把关。为认真解决合同履约过程中因个体差异引发的纠纷多、争议大的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在开展合同帮扶过程中,全面推行和建立起了“一企对多户”的订单机制,使每一个销售农户都成为签约主体,这样,不仅使法律关系更加明晰,而且使权责义务更加具体,更主要的是,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了农民自身的法律意识,避免和防止了履约过程中参差不齐的混乱状况。今年,**、**等10万亩的土豆,**等乡镇的5亩大棚菜,全部实行了签约到户,由于工作做在前、做得细,整个蔬菜销售过程,始终保持了秩序良好、价格稳定、购销顺利、效益可观的良好局面。
(三)规范合同文本,在履行上指导。合同文本是合同履行的一种法律凭证,其规范性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不断加大了对合同的检查指导力度,围绕订单主体、合同标的、数量质量、计价方式、履约期限及违约责任等基本要素,做到在格式上完全统一,在内容上力求全面,在权责上体现平等,在要求上明确具体,在此基础上,组织专人,在蔬菜销售高峰期间,分赴**、**、**、**等重点乡镇和**等重点企业,进行订单签订和履约的调研指导,发现问题,现场纠正。据统计,上半年,共履约订单4100余份,无一差错。
三、制定战略,品牌助农,不断加快农产品商标发展步伐
今年以来,结合“红盾护农”行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及时调整监管商标的工作思路,把商标兴农战略纳入到服务“三农”的大局之中,狠抓教育,立足发展,积极引导服务发展,定向培育加快发展,红盾护农保障发展,将商标战略的发展空间不断向农业拓展,促使农村的资源优势较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转化。到7月份,全市已拥有农产品注册商标168件。
(一)狠抓教育,强化职能转变立足发展。一是强化教育,促进观念转变,引导大家努力突破单纯执法监管的思维定式,把思想和认识转变到加快农产品注册商标发展起来;二是整合机构,促进职能转变,在“小局大所“的框架内,成立了综合执法巡查大队和10个中队,由过去对注册商标单一的管理型转变到融执法、监管、服务于一体的职能机构;三是完善机制,促进作风转变,建立和实行了促进和保障商标兴农战略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全系统形成了观念上转变、思想上统一、目标上明确、帮扶上尽力、服务上热情、行动上一致的良好局面和工作机制。
(二)积极引导,围绕商标兴农服务发展。一是运用多种形式,增强商标注册意识。在全市叫响了一个口号:注册一个商标,创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产品只有有了商标才能有市场,只有有了市场才能发展。二是开展专题调研,确立年度工作目标。党组成员分片包干,各带一组,深入乡镇,开展调研。通过调研,确定了规范连片的**、**、**的土豆,地方特色的**梨、***花蛋、**的山查及**养殖的狐狸、**养殖的白毛兔、**湿地旅游等七类具有发展前景的涉农商标发展规划,为农产品商标的培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明确了重点。三是开展帮扶活动,提升商标注册总量。在全系统开展了“百家帮扶”活动,即每个乡镇工商所至少确定10家农副产品种养加工专业户,帮助其建立“以品牌促发展”的经营模式。**工商所积极引导辖区新品种种植业户申请注册了“***”马铃薯商标,注册在第31类,获得了“绿色食品”证明商标标志的许可使用,不仅该地的马铃薯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产品运销国内外市场,而且价格由原来的每公斤1.2元左右猛增到3.6元左右,并带动了周边乡镇土豆种植的规模发展。
工作制度
XXX街道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及区委相关会议的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加快推进全民守法进程,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决定成立了XXX街道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为使该办公室工作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制度以供执行。
一、主要职责
(一)传达、贯彻和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安排部署。
(二)制定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创建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要点。
(三)贯彻普法规划,研究安排全街道普法工作,推动解决普法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协调、指导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和法治文化公共服务等相关工作。
(五)安排部署法治创建工作,研究、落实推进各层次、各领域依法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六)推进法制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社会宣传。
(七)安排部署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创建工作的阶段性或年终督导检查工作。
(八)通报普法教育、法治文化建设、法治创建工作评议考核情况。
(九)负责培养、总结和推广各社区和各部门在普法宣传、依法治理、法治创建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
(十)其它需要办公室研究推进的事项。
二、工作程序
(一)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实行主任会议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召开。主任会议由办公室主任召集,各位副主任参加,各社区、各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听取各社区、各部门的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形成会议纪要,下发各社区、部各门。
(二)各社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办公室主任会议议定事项的进展情况,要及时反馈办公室。
一、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责任制。
我局切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的领导,及时调整了综合治理领导机构人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综治工作第一责任人,亲自担任组长,分管领导集体负责,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工作列入单位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认真贯彻上级有关精神,分析研究本单位综治和平安创建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抓好工作落实。并建立健全了综治组织网络,层层签订内部综治治理、平安创建责任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员法制意识。
半年来,我们大力加强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全面落实“五五”普法规划,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内容。结合实际,认真制定了年度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全年开展各种形式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和平安建设宣传不少于4次。上半年重点组织学习了《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公务员法》等有关安全法规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内容。尤其加强了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确保行政执法人员全年不少于7天的法律知识更新培训。按照全年普法教育计划,主要采取领导讲课、警示教育、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较好地确保了学习质量和效果。4月份,我们组织开展了综治法治集中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法治平安建设的重大意义,取得了较好的宣传实效。
三、加强内部管理,认真落实各项措施。
为了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我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意见》和财务结报等有关规章制度,以进一步堵塞漏洞,防止违法犯罪。同时局机关和粮食购销公司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有关内部管理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为切实加强内部治安防范管理力度做好对重点部位(粮食储备库、财会室、仓库等)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到位工作,我局定期或不定期对防盗、消防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配齐有关消防设备,加固防盗设施,做到有备无患。努力降低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率,实现半年内部治安达到“四控制”、“四无”的目标,确保全系统的安全稳定。同时我们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和完善台帐建设。
四、加强矛盾调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粮食企业改制后,各种遗留问题较多。因此,我们把开展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的首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局机关和粮食企业思想重视,一是及时成立民事调解小组,健全组织网络,领导挂帅,明确职责。二是定期召开会议,搞好内部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情况。三是较好地发挥了各级民事调解小组的作用,及时做好各种矛盾的调处工作。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我局主要领导亲自接访,耐心做好思想解释工作,稳妥处置,努力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访和越级上访现象。
五、加强平安创建工作力度,提高整体防控能力。
200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推进“五五”普法工作的关键一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法律“九进”工作为主线,紧扣创建法治攸县的目标,坚持贴近实际抓普法,务求实效抓治理,集聚合力抓保障,全面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水平,努力营造依法治县的浓厚氛围,为构建和谐攸县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贴近实际抓普法
1、认真抓好干部学法用法考法工作。强化领导干部学法工作,落实党委(组)学习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和年度法律知识集中培训辅导制度。认真抓好公职人员特别是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组织发行好省编普法读本,确保公职人员人手一套。全面改进年度干部学法考试工作,使干部学法考试真正达到促进和检验学法用法工作的目的和效果。继续推行普法合格证制度,健全干部学法档案。
2、着力加强对农民特别是村干部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农民学法用法的意见》,继续抓好农村村支“两委”干部的法制培训,培养村级法制宣传骨干。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编写农民工法律知识读本,在农民工较为集中的部门、行业、场所和用人单位建立农民工法制教育培训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对进城农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的普法教育。组织开展全省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月活动,以《农民普法简明读本》为教材,开展形象、生动、高效的学习宣讲活动,进一步创新农村法制宣传形式,努力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
3、进一步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积极协调教育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出台具体方案和措施,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体系。坚持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真正把法制教育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同时,继续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辅助作用,积极组织监所服刑劳教人员到学校开展现身说法。
4、开展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教育培训。联合有关部门举办培训班,以依法诚信经营为重点,全面落实司法部、国资委《关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的意见》,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办事的观念,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加强对劳动、就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依法享有权利同时履行义务的对等意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5、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工作。精心组织“法律进矿区”专项法制宣传活动,积极服务矿山企业依法经营、安全生产,促进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法律进工程(地)”活动,努力优化工程周边环境,确保重点工程顺利进行。全面推开“法律赶集”活动,把法制宣传活动送进集贸市场,积极为个体工商业主提供法律帮助。
6、联系热点问题开展“以案释法析理”活动。有针对性地选择在全县范围内有一定影响性和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热点问题,组织专门班子从法律的角度进行分析讲评,提出解决方案,形成以案释法的普法教材,面向人民群众进行活生生的个案教育,让大家在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掌握法律知识,达到以学促用、学用相长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依法化解社会热点、难点问题。
7、以点带面深化“法律九进”主题活动。在认真总结近两年来法律“九进”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采取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进一步扩大法律“九进”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面,强化牵头单位的责任性,发挥基层单位的能动性,按照法律“九进”的要求,着力抓好硬件设施的到位,丰富和活跃法律“九进”内容,力争在2008年底前有60%以上的单位达到全市法律“九进”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标准。
二、务求实效抓治理
8、积极启动法治攸县创建工作试点。以株洲市“法治株洲”创建活动为契机,配合开展专题调查研究,适时启动法治攸县创建试点,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确立创建工作的基本目标、任务、内容和具体评判标准。抓好创建工作的动员部署,把责任分解到各乡镇、职能部门,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浓厚氛围。会同县人大、县政协开展专项督查和视察活动,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创建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9、深入开展“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单位”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创建机制,扩大创建范围和领域,引导执法单位不断加强法治建设,推动执法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强对“窗口单位”的跟踪指导和监督,总结推介先进经验,巩固创建成果。创建活动坚持条块结合,在发挥行业积极性的同时,依法治县办将加强对创建活动的指导检查,参与对“窗口单位”的审批把关和动态管理。
10、全面铺开“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充实完善“民主法治村(社区)”的创建标准和措施,做好“民主法治村(社区)”评选推荐表彰工作,加强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群众依法自治,提高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能力。全面开展清理、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村(居)民自治章程工作,引导基层政权组织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提高村(居)民依法自治水平。
11、不断推进专项依法治理活动。结合平安建设、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大劳动和社会保障、矿产资源、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以及消费生活等领域中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力度。要针对基层涉法涉诉集体上访和多发现象,及时、主动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引导公民以合法途径正确表达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集聚合力抓保障
12、巩固和加强基层普法阵地建设。按照“法律九进”示范单位创建标准,在农村、城镇社区、学校和机关单位加快“五个一”即一个法制宣传栏、一所法制学(夜)校、一家法律书屋(阅览室)、一支普法志愿者队伍、一个法律服务室建设步伐。在城镇主要街道和各类公共场所设置一些固定式、长期性的法制宣传标牌和法制公益广告。同时加强流动普法阵地的建设,如法制宣传车、宣传标语横幅、宣传挂图、流动板报等,使基层法制宣传氛围更加浓厚。
13、突出抓好普法骨干队伍建设。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开展业务竞赛等活动,重点抓好基层司法行政干警、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等普法骨干队伍建设,提高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调整充实县、乡两级普法讲师团,大量吸收行政执法部门的执法人员加入普法讲师团,经常性组织开展普法讲座活动。
14、扶持和发展法制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以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和政法干警为骨干,以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农村具有一定法律知识、热心法制宣传的人士包括离退休人员为主体,支持鼓励社会力量成立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到编写法制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居(农)民法制学校和法制讲座、调处矛盾纠纷等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去。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上级部门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意见的精神,以保一方平安为目的以创建“平安学校”为载体,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责任制,积极开展普法教育,着力提高教职工和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加强治安管理和防范,预防为主、打防结合,搞好安全文明活动,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学校创造安定的环境,巩固我校综治稳定成果。
二、工作目标: 实现“五无”工作目标。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造成严重影响国家安全或政治稳定的重大事件,无引发系统恐慌的重特大恶性案件或社会治安案件,无造成严重影响或严重后果的师生伤害事故,努力探索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新路子、新经验,逐步实现学校综合治理和创安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着力构筑矛盾化解、治安防控、综治责任三大体系,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三、主要工作
1认真落实综治工作责任制。综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各处室要充分认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本校和本处室的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综治工作责任制,将综治工作列入各校、各处室的重要议事日程,层层落实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努力形成全体教职工参与综治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稳定工作机制和制度。把矛盾调处的重点放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可能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矛盾纠纷上,依法妥善地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学校不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稳定。各校要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倾向性苗头及时报校长办公室。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凡发现教师家长上访、罢课、火灾、重大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和严重疫情以及群体闹事等,最短时间里报告校长室,发生重大事件学校将在一小时内报局办公室。
3整治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要加强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防止网吧和书刊对少年儿童的侵害,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努力形成关心少年儿童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增强法律意识。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和队组织的作用,抓好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总结校园和周边治安环境整治的经验,积极探索综合治理的工作方法,建立保持学校校园和周边良好治安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努力为师生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4采取有力措施。要加强师生食品卫生的检查和管理,加强门卫工作,严格登记制度,落实防盗措施,贵重物品落实专人保管。要经常检查、维护、维修校内的设施、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校内建筑物、围墙、门窗、防护设施、消防设施、交通工具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午餐、师生饮水、水源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报警求助、应急处置设备必须齐备,确保安全有效。学校要在节假日建立值班制度,同时向家长发出有关安全的公开信,学校的值班安排及时上报教育局办公室。
1、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人、财、物保障到位。及时调整创建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确保创建工作有组织、有机构、有条件、有能力开展工作。
2、深化领导干部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教育。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和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建立和完善集中培训、宣讲报告、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等长效工作机制。
3、切实把法治建设纳入科技局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法治建设。
4、局党组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依法决策制度。
二、深入推进法治科技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全面落实创建考核内容。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规范重大决策程序。
2、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严格制定权限、程序和备案审查、定期清理等制度。
3、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积极推进行政问责制度。
4、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制度。
5、加强对全局执法人员上岗前的审查、考核、发证工作,建立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和考核制度,保证执法人员集中培训和考核制度,保证执法人员每年法律知识更新不低于15天。
6、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
7、贯彻落实《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按照“严格要求,突出重点、简便灵活、重在实效”的原则,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实施细则,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考核工作。
8、继续深入开展“开放型依法行政示范点”创建活动,把示范点创建与依法行政考核评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9、定期向群众公布执法评议结果,对执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剖析原因、建章立制、查漏补缺、公告结果。
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1、制定实施“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提高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实用性和互动性。
2、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党政领导班子中心组专题学习法律知识每年不少于两次。
3、进一步落实“法律六进”活动,依托多种宣传平台,把宣传教育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公民自觉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养成上,努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达到丰富的成效。
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将其与机关作风、行风建设、以及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相结合,作为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抓紧抓好。
五、具体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做好法治、法治科技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和区政法工作会议及区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交通“十二五”规划,找准加强和改进交通政法综治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努力开创交通工作新局面,大力构建安全便捷、保障舒适的交通出行条件,全力营造文明法治、安定有序的交通运输执法环境,为推进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一是确保辖区水上不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和水域污染事故,确保路航基础设施、交通工程建设、道路客货运输不发生因监管不力、管养不善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确保交通运输系统所属单位不发生群死群伤责任事故。二是健全和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解决突出的治安问题,防止严重危害群众安全感和重大治安问题的发生。三是关注困难企业和特困职工,帮助排忧解难,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努力化解不和谐因素,防止严重危害交通运输行业稳定的重大的发生。
三、主要工作
根据区综治委的部署要求,以“交通”创建为总抓手,继续深化平安示范点创建活动,以建成全市最安全水域、最畅通公路、最规范客运、最满意车站和全区最稳定单位为标准,全力推进交通各企事业单位以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实现更优的业绩。
㈠水域。深入开展“防碰撞防泄漏”、水上水下作业施工、超限船舶运输等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通航水域桥梁航行警告警示标志的设置,及时处理各种违法违章航行行为。严格贯彻《船舶签证管理规则》,切实抓好船舶签证零错误工程。保持对“三无”、严重超载船舶治理强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辖区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确保辖区船畅其行、货畅其流,不发生因管理不善造成的24小时航道堵塞事故,不发生社会影响较大的船舶污染水域事故。
㈡航道。严格依法治航,精管细养航道基础设施。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航道浅滩险段疏浚改造投入,不断改善航道的通航条件。严格执行航政法规,加强航道现场管理,坚持临跨过河建筑物审批标准,认真查处侵占航产航权的行为。定期组织清障扫床,及时清除网簖、坝埂、沉石等碍航物。切实抓好“两防”工作,规范、完善航道通航、助航标志的设置。加强航道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严防施工重大伤亡事故。确保管辖航道不发生24小时以上重大断航事件。
㈢公路。始终坚持“呵护生命、安全第一”的公路管理观念,继续加大农路建设和危桥改造力度,加强农村公路管养。各镇农村公路管养工作得到重视并加强,农村公路管养质量得到提升。继续以国省道迎国检为契机,加强国省干线公路整治、养护和管理力度,全面改善区内干线公路路容路貌,区内路网安全保畅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抓好公路“治超”工作,严格超限行政许可,确保车辆超限超载率继续保持在3%以下,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畅通安全的良好环境。
㈣运管。认真履行“三关一监督”安全监管职责,严格遵守营运企业开户和“两证”年审的安全资质规定,杜绝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业户进入市场,加强车辆技术状况检测和等级评定管理,杜绝技术状况低劣的车辆从事经营运输,严格监督汽车客运站落实《汽车客运站安全生产规范》,努力消除源头事故隐患。加强道路危货运输监管,杜绝因管理不作为而导致重大运输安全事故的发生。
㈤工程。切实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严格执行交通运输建设工程施工安全许可证制度,认真执行工程项目安全契约化管理,认真执行工程机械、作业人员资质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认真落实建设、监理、施工等工程参建单位安全职责,加强对施工、监理等环节的安全监督,督促企业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技术方案”和履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案报批手续,杜绝交通工程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㈥客运。实行安全生产“无差错”管理,驾驶人员整体职业素质优良、车辆安全技术性能上乘,班班嘱咐、班班例检制度执行到位,违法违章行为发现及时、教育及时、查纠及时,客运行车事故率显著下降。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旅客进出站区有序安全,应急通道畅通无碍,客运站场无火灾爆炸、人员伤亡和重大危险品漏检事故。
㈦单位。有完善的建设法制体系、教育体系、制度体系、装备体系和应急体系,有健全的建设激励机制和长效机制,有较强的建设的组织协调、队伍保障、综合防范和管理创新能力,无重大安全、治安事故和案件。
四、工作要求
㈠加强领导,落实创建活动领导责任制。交通创建活动是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整体上台阶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细胞工程,其工作重点是:公路施工安全、公路养护安全、公路运输安全、水上交通安全、单位管理安全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防控体系,加强督办检查,确保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㈡加强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要认真按照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各个时期交通运输工作重点,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等各种新闻媒介,并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开辟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平安交通创建工作宣传。重点宣传交通创建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宣传严格执法、恪尽职守,依法经营、见义勇为、保一方平安的交通人的精神风貌。各单位每月必须向局交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有关建设信息不少于l条。
㈢强化措施,全力构建治安防控体系。要按照区综治委的有关要求,建立健全内部治保组织,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各项治安防范工作落到实处,坚决防止被盗、被抢案件以及火灾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㈣严格规范,不断夯实创建基础工作。各单位要全面落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和预防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要加强工作领导、监督检查、值班保卫和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隐患排查和整治、堵塞漏洞,预防和控制责任范围内的重大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及违法犯罪等各类事故和案件的发生,要建立交通运输系统社会管理创新(法治建设)和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影响稳定的领导和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
一、制定计划、精心组织、落实责任。
根据区委、区政府下发《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我镇普法依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制定了全镇的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并落实了相关工作措施,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
二、着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中的“四进”。
1、法律进机关:
根据市、区文件精神,为在“五五”普法期间把法律知识纳入公务员(机关工作人员)日常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工作做好了准备。在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加强了选举法等法律的学习培训,并依法推进了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2、法律进村:
根据上级的要求,开展以“一学三讲”(“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各村设立法律图书室,落实法制宣传栏,并有专人负责及时更新法制宣传内容,同时在各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法律进学校:
今年5月,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在*中心学校分别通过警示教育、禁毒教育、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教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国旗下讲话等丰富多样的内容与形式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做到一学期法制副校长不少于两次到学校上课、作讲座,主要内容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交通法》及禁毒方面的内容和未成年人不得进入网吧的有关规定。
4、法律进企业:
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我镇进一步完善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和法制培训,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全举办了《劳动法》专题培训班、《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专题培训班等等一系列与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班,全镇各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了培训班。还为他们发了《工伤保险条例》等宣传资料。
三、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做好“民主法治村”工作。
认真做好“民主法制村”创建工作,对4个已命名“民主法治村”的村开展复查工作,进一步巩固创建工作成果。
*镇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为了顺利实现我镇的各项目标,促进全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大力推进“平安*”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市、区“五五”普法规划,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紧紧围绕我镇规划总体目标,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出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服务群众中教育群众,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宣传教育内容要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宣传教育形式要为群众喜闻乐见。
3、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不同部门、行业和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目标,提出要求,选择方法,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统一领导,齐抓共管的原则。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下,坚持条块结合,联合互动,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和各行业、各部门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二、主要任务
1、突出重点内容开展法制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加强对宪法、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党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的宣传,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宪法至上意识,通过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公民法制教育,促进全体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观念的进一步形成。二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学习宣传、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事业进步,加强契约自由、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原则和制度的宣传,促进经济主体依法生产经营和管理。开展诚信体系建设、知识产权法律教育,促进市场经济依法规范有序进行。积极宣传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三是深入学习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形成良好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加强对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四是深入学习宣传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针对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开展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农资等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以打击规避招标、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为重点的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的法制宣传教育;五是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稳定的法律法规。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和承包地流转和社会治安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刑事、治安、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今天,我们利用晚上时间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认清形势,找准差距,坚定信心,采取更加扎实有力的举措,坚决打赢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攻坚战,努力把宿迁打造成为江苏最美丽的城市。刚才,省建设厅王厅长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缪市长与各区签定了目标责任状,徐市长就创建工作作了很好的讲话,部分单位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围绕目标,狠抓落实,务求必成。下面,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第一,思想认识再深化,进一步树立志在必得的坚定信心
国家园林城市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和名片,也是对一个区域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的综合评价。建市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宿迁的目标,始终坚守环保底线,不断加强生态建设,持续开展绿化造林活动,全面整治城乡环境,全市的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覆盖率始终处在全省前列,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于20*年8月顺利步入了“省级园林城市”行列。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在今年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自20*年9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以来,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措施,城市的绿地总量不断增加,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创建活动呈现出整体推进、内涵深化、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良好态势。但是,对照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还存在着城市绿化建设品位不够高、园林设施文化内涵不够丰富、景观环境整治不够到位等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改进和提高。同时,从20*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实行每届每省限3个城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而今年我省上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有宿迁、泰州、连云港和金坛、溧阳、邳州等6家,创建的门槛更高、要求更严、竞争也更激烈。我们更应该看到,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根本目的不在于拿到一块金字招牌,而在于以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基础工程。现在,距离验收评定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近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先行组织专家莅临宿迁进行检查指导,创建工作时间非常紧迫,任务相当艰巨。在这样“定成败、见分晓”的关键时期,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进一步深化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重大意义的认识,始终以“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态,众志成城,合力攻坚,确保取得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圆满成功,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江苏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空气更清新的最美丽城市。
第二,工作重点再突出,进一步硬化创建活动的各项举措
根据有关规定要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共有7类54项考核指标,既涉及硬件建设,又涉及软件配套;既涉及物质文明,又涉及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不能有丝毫松劲和懈怠。当前,要扭住“牛鼻子”,抓住关节点,集中力量查漏补缺,集中精力主攻薄弱环节,以重点突破之功,取整体推进之效。一要全力以赴扩大公共绿地。实践证明,“含绿量”就是“含金量”。公共绿地不仅是创建园林城市的关键指标,更反映了城市的总体建设水平,是重要的投资创业环境。要在完善提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内道路、楼间、小区等一切空间,见缝插绿,见土补绿,千方百计建绿、造绿、添绿,让能绿的地方全部绿起来。要结合春季绿化突击月活动,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重点抓好“两河一湖”水体沿岸、城市出入口、公路两侧等绿化景观建设,进一步扩大绿量。坚持以“增点、延线、扩面”为抓手,合理布局城市森林和绿地,形成全方位立体森林和绿化结构,真正把森林引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实现城乡森林园林的统筹共享。二要精益求精打造绿化精品。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突出景观大道、滨水风光带、城市广场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绿化档次。从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城市广场的工程建设,到主要街道、干道、林荫道路的绿化美化,都要一丝不苟,精雕细琢,做到建一个、靓一点,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美一片,使每一个工程都能成为绿化亮点工程、造园极品工程。要精心选择绿化树种,注意色块搭配,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克服庄重有余、鲜艳不足的缺点,避免“一条路两行树、十条路一样树”的雷同,形成一街一品、一路一景、各具特色。三要一着不让抓好绿化整治。建立严格的“绿线”管理制度,依法治绿,依法护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绿地、破坏绿化事件,确保建一块地,活一片绿,成一团景。进一步加大绿化工程检查力度,对已建好的工程项目,要进行“回头看”、回头查,确保规划设计要求不变形走样,确保园林绿化指标不打折扣;对违章建筑和有碍城市观瞻的,要进行彻底清理,实施拆迁还绿;对绿化未达标的单位庭院和重点部位,要限期绿化到位;对确实没有足够空地进行绿化的,要依法收缴绿化补偿费,实行异地补绿。四要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品位。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特色资源潜力,把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起来,从“露水、显绿、彰文”三个方面塑造城市特色。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突出道路、供水、公交、环卫等重点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深入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道路交通、市容市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景观保护、市政设施等治理力度,彻底消除死角和盲区。对城市古树名木要实行挂牌保护,不准随意砍伐、迁移,切实让历史的印记得到永久保存。
第三,制度创新再深化,进一步健全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迅速提升“绿色家园”的含金量,既要巩固已取得的创建成果,更要实现突击创建向长效管理转变。各部门、各单位要始终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抓手,不断巩固和扩大创建成果,使创建活动常态化、深入化、持久化。一要进一步深化园林绿化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企分开、建管分离”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建、管、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园林绿化行业由政府出钱“养人”向出钱“买服务”,由“以费养人”向“以费促业”的转变,推动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和城市园林绿化的产业化。二要进一步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投入的导向性作用,始终把城市绿化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切实保证绿化建设的资金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稳定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调动外来资本、民间资金、社会资源参与城市绿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三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植树造绿制度。坚持走全民建绿、全民护绿道路,多层次、多渠道动员和组织企业家、市民、青少年、劳动模范、妇女群众等不同群体,采取共建、捐建、认建、认养、认管等形式,发动全社会共建美好绿色家园。
第四,组织领导再强化,进一步形成攻坚决胜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