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文学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解析
中国作为一个具备五千年发展文化的国家,承载着不可计数的历史,中国古代文学的成就使世界各国所瞩目。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却有一部分人认为古代文化缺乏一定时效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过于遥远,没有必要去了解学习。事实上,古代文学不仅是对当下经济文化及自身情绪的一种反馈,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见证,是文化信息继承发展的物质载体。
一、文学形式与内容方面的价值
(一)古代与当代文化进行文化对比
从本质上看,古代文化与当代文化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种类型,都是作为文学形式的集中展示,存在的唯一不同是两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存在差异,作者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存在不同,促使两者对情感表达的形式存在区别[1]。站在大成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古代文化可以算得上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代表。当代文化作为一种古代文化的延续发展,当代文学是基于古代文化的基础衍生出来的,虽然知识源于社会实践,文学作品源自于现实生活,但是古代文学的存在却为当今文学的发展降低了诸多难度,衍生出新兴文学作品,因而当代文化属于对传统文学作品的价值继承与发扬。需要注意的是,此种继承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按部就班的继承,而是一种批判性的整合,主要是对古代文学作品中一些有益成分进行挖掘,对于一些低效的问题进行革新,简单的说就是推陈出新。如:杜甫的《望岳》名句“一览众山小”亦从《孟子・尽心上》“登太山而小天下”锻化而来,充分体现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推陈出新精神。古代文学的存在算得上是当代文化发展至今衍生出的新的沃土,随着时间的推演发展,在国际文化的舞台站稳脚跟,充分绽放出属于独属我国的文化,并保持持续不断的生命力。
(二)古代文学价值内容解析
古代文学作品鼓舞了当代人追求优质的精神。古代文学作品中侧重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写实性,隐含大量本体论鼓励当代人寻求真正的美,树立优质的思想道德,这也是当代文学中最需要增强的内容[2]。古代文学创作比较关注个人学习感受,一些发自内心作品才可以真正打动人的内心;针对社会发展中诸多事件,发表自己的言论自由,进而切实感受生活的不易与艰辛,这也是就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精神。
二、中国古代文学在当代育人方面的突出价值
(一)古人对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文化作为一种表层含义,从核心层面进行分析,文化存在的最终价值是使人有所收获,从中提炼出诸多心得。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到当下对于人们的世界观与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称为人学,通过有效阅读诗歌可以有效振奋读者的情绪,使其奋发向上,读者借助阅读古代文学掌握古今中外的历史,汇集一些兴趣相投的人进行文化情感上的交流,并借助文字抒发自己对社会的种种不满。“从生活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奉养自己的父母,从发展方面进行分析可以侍奉王朝,还可以在生活中获取诸多有关于花鸟鱼的名称及典故。”这一句话可以称得上孔子甚至是儒家学派对于古代诗歌价值的最早最全面的以此评价。
(二)当代人对于古代文化价值的认知
众所周知,古代文学作品自身具备育人的价值与功能。在今年两会中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长歌行》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j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r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爱国情感溢于言表,借助诗句的学习充分感悟作者的爱国情感,这也是开展爱教育的主要途径。借助阅读古代文学著作,有效强化人们的爱国观念。《诗经》中有诸多诗句是教育人们要诚信待人的。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文学作品中隐含的价值观导向内容不计其数,我国著名文学大家乔梦雪指出:“在当前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学习古代文学有何益处?这也是它最大的价值,不仅可以使你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且可以使你的灵魂与古代的文人墨客相联系,进而不断提升自我文学素养,提升自我存在的价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价值及影响力是持续不断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育的当代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推陈出新,在教育活动中创新使用文学作品,进而促进教育改革工作全面的发展,提升课程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当代文学;后现代;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0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284-02
后现代主义是杂合现代西方的一些思潮、流派、观念的一种体系,而这些思潮、流派、观念的背景和来源都是相异的。所以说,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完全独创新的文化思潮,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它是一种能够折射出当代西方文化裂变征候的杂合体。反叛性和解构性是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理论特征,也就是说,它怀疑、批判、颠覆和消解了已经形成的各种权威性的传统理念、理论范式。
首先,颠覆了理性主义。所谓理性主义,指的是一种推崇知识与理智的主流文化思潮,其来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在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的巨大胜利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在近现代,人类将理性主义推向了极点,也就是说,理性主义取得了科学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同时还成为社会领域的最高价值标准。
科学拜物教是当性主义的恶性发展所导致的,而后现代主义对其持反对态度,它认为,虽然奴役、压抑的根源被科学理性所破除了,但是这种理性错误的解释了科学进步,从而使社会的精神裂变,使当代人精神世界沦落,因而,它又设置了新的奴役和压抑给人类精神。在这样的理念下,一种有道德价值的、创造性的多元价值观是后现代主义所强调和发展的,并对非理性主义大力倡导,颠覆、解构了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
其次,后现代主义消解了基础主义。所谓基础主义,指的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认为人类的知识、文化都具有某种绝对的理论基础的泛指。在本质上,西方传统哲学的目的是推演出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而这个推演的手段便是还原论,并认为,人类的认识和行为都是以这种基础为绝对的准则和依据的。然而,后现代主义对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强调,并对终极本体是世界存在的基础进行了根本性的否定,所以,后现代主义认为,基础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形而上的积习,必须会导致一种所谓的“权威话语”的垄断统治,从而使得“霸权主义”成为人类文化的最终走向。
最后,后现代主义破除了中心主义。基础主义规定着西方传统这些,同时,中心主义占据着西方主义传统哲学。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们尊崇的主体,并认为宇宙是以自然为中心的;到中世纪,上帝成为人们尊崇的主体,并认为宇宙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到了现代社会,认为,万事万物是以人为中心的。并且,在工具理性发展的影响下,人类中心主义愈演愈烈,并在人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而不断增强,从而使得一系列社会问题发生。而恰恰是这样的思想观念下,后现代主义提出,人作为实体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并不是与世界万物想独立的,它认为人已经“死亡”了;提倡对主客之分进行消解,对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进行破除,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进行中间,从而使一种自觉的反中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得以体现。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在西方哲学思潮中,主体间性正逐渐替代主体性。
恰恰是以后现代文化为立场,批评家将“消解深度模式”和瓦解对现实的超越性信仰的价值取向赋予于本土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解读中,从而使后现代批评话语的齐声喧哗形成。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实价值的尺度不断地冲击和嘲讽着新时期以来的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理想,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自我生存状态,并开始怀疑以“意义的寻觅”为基础的启蒙话语。在巨大的现实反差下,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后现代主义批评家进行着本能的拒斥,并开始对新时期文学的“人”的出发点开始怀疑,开始对商品社会的冲击所产生的的既定现实越来越认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后现代批评不再追求崇高与神圣,拒绝谈论历史、世界、对象、社会、人物,而乐意谈论语言、解构、生存、转换、替补,乐意捕捉并感受语言在能指和所指的无端角逐中带来的快慰,把批评还原为无限开放的语符形式中的一种高智商游戏。如果说,在文学告别狭隘的功利束缚的观念变革中,倡导游戏精神促进了批评主体意识的自觉和自由的心态,那么,后现代主义批评中的游戏,则以人文理想的消解为代价,语言的能指滑动可以不负载任何意义的内涵。”检视一下当下许多后现代主义批评文本,诸如解构、平面感、去中心、消解深度模式、复制、情感零度、不确定性、零散化、碎片、文化工业、拼贴、时间缺失、颠覆在场、异端、散漫、曲解、变形、移置、反讽等话语随处可见。然而,这些概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借挪式”的操作,因为它们几乎是直接移植于从西方后现论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现代批评家正在试图直接参与所谓的“世界性”话语的对话过程,并与过去决裂,但从实际方面看,他们已经陷入了一种“文化失语”状态。然而后现代批评所面临的这中窘迫恰恰是通过从“自我失语”走向“文化失语”而表现出来的。
但是,中国后现代批评话语是直接从西方后现代话语形式挪移过来的,因而说,它是在他者“影响的焦虑”下的新生儿,从而使“文化失语”的处境进一步加剧。自上世纪起,陌生的异国话语便一直充斥在中国文学批评界。也就是说中国的评论界的思想几乎都是直接移植于西方,其中包括了经典人文主义批评话语、批评话语、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等。从而导致了我国文学批评界丧失了话语本位,从而使我国沦落到了一种“文化失语”的无根状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评论界虽然表面热闹,但却没有一种话语是土生土长来自本体的,平等地与西方理论话语对话的坚实文化基础已经丧失了。主要表现在:在这一时期,西方后现论话语成为批评家们的又一种非本体话语,他们在追赶当代世界新潮流时处于一种第三世界文化的“边缘焦虑”上,从而更加加剧了我国“文化失语”的困境,致使“浮躁症”频繁出现在了理论上。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语境,新的文化土壤能否接纳和吸收它取决于它对本土文化阐释的有效性。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我们应立足于这个标准,不能置本国本民族的实情于不顾而随意嵌套。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现代主义充分发展之后走向极端自我叛逆的结果。西方社会由于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现代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对它的消解与颠覆只是一种自身的更新与激活机制。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依然还没有确立起现代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还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征途中。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产依然处于前现代,也就是准现代阶段。为了全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必须对科学思想与理性精神、主体观念与启蒙意识、真理尺度与价值理想的精神维度大力倡导和发扬。当今,关注与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文知识分子选择理论话语的主要依据。由于中国对于这些观念十分缺乏,为了消解启蒙主义者们千呼万唤出来的现代价值观念而过早地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引入不仅能不帮助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反而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从上文所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滋生于异域的一股复杂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存在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存在着。首先,对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哲学性的反思,从而极大地超越了传统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给人类。在后现代主义中,非决定论被强调了,并在人们进行个性的张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思维方式的启发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后现代主义主张多样性和差异性。其次,后现在主义彻底否定管理理性、基础、中心,这就是使在单一的逆向思维中,难以有效地控制人们走向极端相对主义之中,从而负面地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哲学文化思潮。因而,在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悖论性格时,既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地品牌,从而有文化排外主义,同时,也不能良莠不分盲目随从,而是保持一种情形的学生批判眼光。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所应该具备的学术自觉,首先必须对曾有的失衡和放荒进行摆脱,然后在对文化本位进行减持的基础上,对西方后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地消化和吸收,从而使具有本土特征的理论形态形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语言文化系
参考文献:
[1][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2][英]阿兰・罗德威.展望后现代主义[A].[英]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下)[M].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515―516.
[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
[4]刑建昌.文学批评中的后现代话语[J].当代文坛,1998,(1).
关键词:“微文化”;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微信;微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66-02
微博、微信、微表情、微心情、微文学……这些伴随微博而衍生的“微文化”对我国以及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关于微文化的内涵和界定学界并没有统一的定义,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微”文化的独特性。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领军者,在“微文化”的参与认知中,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不可避免地被“微文化”所影响,在满足大学生生活和心理需要的同时,也易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及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这就要求对微文化有一个清楚明确的认识,准确把握微文化的双重作用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价值观养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治病”。
一、“微文化”概述
(一)“微文化”的内涵
“微文化”诞生于现代社会,体现着后现代思潮,它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解放得以迅速蔓延,从虚拟世界延伸至现实生活,对人们的三观与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义上讲,“微文化”是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推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文化形式。狭义的解释则特指“微文化”的精神现象。在众位学者的阐释中,我较为赞同张鸿声的解释,他认为“微文化”是“一种由微博衍生而来的,暗含了尚简、崇微观念的各种因形式微小而被冠以‘微某某’之名的微文化所共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现象”,该定义突出了“微文化”的物质基础、价值取向与特征。
(二)“微文化”的特征
1.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在“微文化”这个特别的空间里,人与人之间实现了绝对的平等,权威在这里得不到推崇,不管是权贵精英还是草根阶层,在互联网上都是一个个独立、自由的体,可以根据个体的喜好与需求发表言论,也可以针砭时弊,在这里,文化没有所谓的“主流”与“边缘”,意见双方完全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
2.内容的简洁性和“碎片化”。“微文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其内容的简洁且“碎片化”,微博仅限用140字符来表达自己看法,微电影只需300秒的时间进行信息呈现,分分钟的时间人们就可以获得所需知识。为了在有限的字数与时间内创作出既准确又具有轰动效应的作品,就需要经过筛选、过滤和加工,而这就必然导致信息的“碎片化”,如近年来流行的热词“然并卵”、“不约而同”、“秀分快”等,这不仅是“微文化”尚简崇微的生动体现,也是碎片化信息的反叛表达,把詹姆逊的“拼贴”理论展现得淋漓尽致。
3.传播的快捷性与快餐性,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家有一部电脑,同时微博、微信等各种交友聊天软件、手机应用APP等突破了传统的载体束缚,使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微文化”的传播更加快捷。
4.交流的灵活性与互动性,“微文化”就是在频繁的信息交互传播中产生的,这种交流不是面对面,而是“背对脸”的方式,个体无需征得对方同意就可以进行复制转发进行分享,还可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一、多对多等方式进行交流,互动性十分强。
二、“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微文化”之“微”的形式并不代表其作用之“微”,相反,其造成的影响却十足的深重久远。大学生是微文化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微文化”的领头人、主力军。在《2013新浪微博用户发展报告》清楚显示90后成为微博用户的主要构成群体,大专及以上学历则占到了七成以上。因此“微文化”现象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方式,当然这种影响是双面的。
(一)“微文化”给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机遇
1.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渠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文化”载体不断丰富,微博、微信发展更为全面普遍,大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随时随地快速进行信息的查看、学习,其信息呈现形式图文共存,声色并茂,内容幽默风趣而又知识丰富,快速便捷的“微文化”已经成为众多高校传播主流思想和进行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渠道。
2.加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与了解。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的网民人数已达6.49亿,而微博用户高达1.76亿,相较于上年同期提高36%左右。而我国大学生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中使用率是最高的,因此,高校利用微博、微信作为传播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
3.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积极性,首先,“微文化”衍生的新型载体,如微博、微信等不仅为大学生浏览、发表信息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事,实现自我发展和提高社会认同的个性需求。其次,“微文化”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归属感,同时也强化了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这为他们接受价值观培育作了伏笔。最后,“微文化”也使高校的价值观教育在“阳光”下展开,广大师生可以自主监督,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不完善之处,这样的交流互动全民参与保证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
4.提升了大学生在高校价值观培育中的针对性,现在许多高校都开通了官方微博,教师与学生也会互为微信好友,这样的“微”关系是教师与学校能清楚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一对一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师生之间双向沟通交流,不仅提高了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功效,同时也能不断完善与改进高校的价值观培育工作。
(二)“微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影响
1.过度的自由、个性造成大学生的价值观“胚胎”先天畸形。“微文化”崇尚自由、个性,但这背后却是反叛的逻辑,是对社会主旋律的否定、逆反,这种思想极易造成青年人格的陷落,具体体现为冲动的、不理性的情绪左右行为,低俗暴力的语言发泄不满,对现实世界的陌生与冷漠,这种思维与行为极易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偏离。具体表现为:情绪暴戾化。对待事情不进行思考,情感大于反思,而审判大于道德,文化暴民涌现。尤其是微博、微信平台迅速发展后,“微”世界成为民意的一块反映区,在面对某一事件时,一些微友们激烈偏激纯主观的言论此起彼伏,愈演愈烈,在面对法律审判或知名的学术人士进行公正决断时,微民们想左右其结果,简单地认为“人多力量大”,于是裹挟情绪化的言论,试图通过用极端情绪与网络暴力来占领道德制高点,以道德的名义做有损道德之事,以法律的名义做违法、乱法之事,以不公正代替公正,毫不忌口的谩骂攻击、不遗余力的人肉搜索,这种粗暴愚蠢的行为以及这种过分追求自由、个性的思想对大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
2.无“微”不至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后天”发展“营养不良”。“微文化”在微友们不断地复制粘贴转发中得到广泛传播,在传播中,会把观点看法相近的人聚集起来,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言,网络就像个回音室,置身于其中的网民会强化自己原有的观点,变得极端,从而导致群体极化的后果。在微博、微信世界里,极易形成一种不理性的文化氛围,认为自己的言论在网上获得足够多的支持就是社会的真实意见,并借此形成舆论压力,从而造成政治和文化认同危机。政治认同的排斥化。由于微博、微信的主体自由以及言论自由,微观权利也一定程度上掌握在网民手里,加之伴随社会迅速发展而来的一些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一人发言,众人围观,微文字成为了大众倾泻“仇富”、“仇观”等情绪的集聚地,而且不少人对政府抱有怀疑与不信任态度,把国家与自己分离,个人利益被无限放大。
3.价值取向多元化致使大学生价值观极易“出轨”。微博和微信的开放性与世界性,大量信息呈现多样化、碎片化,造成东西方文化、高雅与低俗文化等不同思潮并存于大学校园。有些国家以文化交流之名来掩盖其文化侵蚀之实,把网络变成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渗透于价值灌输的重要基地。此外,国内各种思潮也相互碰撞,如最近在网上流传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与主义等反思潮就是利用微博作为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蒲清平,张伟莉,赵楠.微文化:特征、风险与价值引领[J].青年现象,2016,(6):64.
评价模式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分级评价,用于测评学生的入学水平,有助于学校对学生实行分级教育,比如升学考试;第二类是终结性评价,用于测评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的能力和水平,如毕业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通话等级测试等;第三类是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和测评,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为教学实践提供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改善教学效果。传统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主要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关注阅读教学结果。而基于档案袋评价模式进行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则侧重对学习者进行形成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相关表现及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的传统评价模式—注重终结性评价在独立学院传统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传授学生相关的阅读技巧,如“扫读”(scanning)、“略读”(skimming)、研读(studyingreading)等。受这种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相关的阅读测试,并且主要通过平时的阅读测试和期末的阅读考试对学生的成绩高低、阅读能力优劣进行评价,其重点评价对象是“学生的阅读成绩”。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具备选拔优秀素质考生的可能性,劣势在于教师过少关注学生的阅读动机、阅读态度、阅读方法与策略。学生心理上具备“被评价”的压迫感和威胁感。
(二)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的档案袋评价模式—注重形成性评价基于档案袋评价模式进行的专业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则注重对学习者进行形成性评价。王正、孙东云指出:“教师主要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参与者。”[2]学者刘桂秋也指出:“档案袋评价在功能上更多的是促进发展的过程性的,其评价主体主要是学生自己,他们通过对档案袋内容的思来进行自我学习方法和效果评价,属于过程性评价;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制作的档案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对自我教学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3]
(三)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档案袋评价材料及评价方式独立学院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档案袋评价材料主要包括:个人阅读报告(60分)、合作阅读材料(20分)、阅读效率考试成绩(20分)等。其中,个人阅读报告是核心部分,这部分阅读材料包括阅读外文报纸、原著、《英语世界》及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章。阅读报告内容包括:阅读时间、阅读篇目、阅读资料来源、阅读摘要、小结或问题等。评价方式主要包括:自我评价得分,同学互评得分以及教师评价得分,最后得分取三项分数平均值。
二、档案袋评价模式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档案袋评价模式适用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关键在于其特点、优势契合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其应用优势主要有:
第一,彰显个性、激励创新的档案袋设计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档案袋。有的同学在档案袋封面上写上勉励自己的话语,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有的同学别出心裁,在封面上画上一朵俏丽的黄色雏菊;有的同学则在封面上贴上自己喜欢的卡通图片,如“蜡笔小新”“A啦多梦”等等。这些个性化的内容加强了学生对自主阅读的兴趣。
第二,个性十足、富有动态的多元评价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活动伊始,老师引领学生规划新学期的阅读蓝图,让学生设计出档案袋里要装的内容并写出目录。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主动地对自己的阅读表现进行相关的评价。教学实践表明:学习者对自己阅读表现的评价通常呈现动态化的趋势。举A同学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为例。“哇,《傲慢与偏见》,压力山大,有木有”“啊,阅读小说真是太难了”“今天,看懂了一点点”“体会到读小说的乐趣”“读完了一本原著,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由此可见,学生不是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是积极地参与阅读当中。与此同时,教师也会在档案袋里写下点评,把学生吸引到阅读过程和阅读心理体验之中。
第三,注重过程、强调探索的评价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专业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使用阅读档案袋可以把学生的阅读过程、阅读努力程度、平时的阅读测试成绩及期末的阅读成绩记录在案。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学习意志、阅读动机、学习创造性等个性特征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渐渐改变了只重视记忆和背诵语言知识的学习方式,开始注重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和提高、注重挖掘和展示自己的学习潜力。
第四,反馈及时、内容翔实的阅读档案袋有助于老师调整教学方法并实现更佳的教学效果。教师通过浏览学生制作的阅读档案袋,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的辅导,对自己的阅读教学工作进行及时的内省,并对未来的阅读教学实践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结语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档案袋评价实施
1.小学生评价档案袋内的主要内容
在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袋中可有目的地收录小学生在某领域内的作品,这些作品集以叙事性的方式记录了小学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情况。这些作品可以包括:小学生的日记、反思性的作文;同伴的评论;手工艺品、各种图表;小组报告单;小学生的笔记和摘要;草稿和修改后的文章,见图1 。
图1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构成图
此外,档案袋中还可以包括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决定的挑选的作品的说明书,作品判断的要点,小学生对自己成长的反思、学习日记等。最后及时填写表格对各种作品进行评价与归档。
2.小学语文学习中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一般步骤
(1)学习前期准备阶段
编制问卷,调查每个学习成员的基本资料。小学生基本资料表中要填写以下内容:小学生基本材料,小学生的语文学科基础水平:(以前有没有参加探究学习或实践调查,有没有运用网络、书刊、报纸收集过材料,有没有写过研究报告等),本次语文学习的相关资料,指导教师的背景资料、经验,学习班级家庭社会可利用的资源等等。只有在原有基础上找到小学生的基点,才能制定个性化的评价体系。
[图2 《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路线图]
(2)小学语文学习实行阶段
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小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如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成长纪录袋等。新课程还强调评价过程中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对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改变单一评价化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小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校园展示日、学校报告会等。
(3)小学语文学习的总结阶段
当一个语文学习项目结束后,小学生、教师与家长一起对本次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安排成果的展示。只有通过回顾才能进一步发现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总结经验促进学习参与者的多元发展。
二、小学语文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优势与特点分析
1.评价对象个性化
没有一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因此学习评价要能体现学生的差异性。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是建立在小学生原有基础之上的。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课题组对新成立的语文学习小组成员进行基础信息调查,注重城乡差异、男女生的差异、性格的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将不同的学生放在统一标准下一起评价,是貌似公平下的不公平。小学语文档案袋评价在评价中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差异,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使每位小学生的优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展示,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2.评价内容多元化
语文学习内容的多样性与广博性要求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传统语文评价注重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一部分书面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不能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而《只有一个地球》档案袋评价内容就有课外资料的选择、学习小组讨论时表现、课后反思、读后感的撰写、课堂知识检测与环保小报展示等等。既包括小学生一开始的表现和基础,也包括他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进步,最终包括他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如对结果的评价强调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对过程的评价强调对活动记录、各种原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学结等评价内容。对整篇课文学习全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同学的关系相处和分工合作等评价可以对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进行持续的评价。
3.评价过程动态化
档案袋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关注发展变化的过程,注重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形成性评价,使静态的笔试评价与动态的真实评价、终结性 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纸笔测验或标准化考试只能测出小学生“知道”了什么,无法测出小学生“能做什么”。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一文的学习中,要真正评价一个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首先要了解他的原有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整篇课文学习中该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表现做好记录与评价。档案袋评价能体现小学生动手、动脑的情况,能体现整个小学语文学习过程内的学习情况,可以揭示小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评价系统。
4.评价主体互动化
由于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学习模式与传统的课堂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差异,小学生和教师还有家长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的学习中,既有学生自评也有小组互评,再加上家长与教师总结性评价,这样小学生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成为评价的主体。如此一来,学习的过程伴随了反思的过程、知识巩固的过程与纠错的过程。档案袋评价还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和主考官的角色转变为反思者,这对转变教师以知识教育和知识评价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教学理念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家长从幕后走到台前,由过去只在家等学习成绩单变成了评价的参与者、制定者,他们与孩子的交流更多,了解的机会也更多了。
5.评价信息持续化
【关键词】英美影视;影视文化;当代大学生;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156-01
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娱乐媒体就是我们所说的影视,影视文化对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极强的吸引力,尤其对正处在思想萌芽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英美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一)引导大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在欣赏英美影视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英美人身上那种坚持不懈、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影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所崇尚的是积极奋斗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比如,上世纪90年代在英美上映的《阿甘正传》,影片讲述一个弱智男孩成长的历程,正是孩子父母始终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比任何人差,才能使其按照父母所教导的生活观念成长,直至最后他取得了成功。这种典型的平民观念的阐述,使人们相信只要你有能力,愿意付出加倍的努力,那么最后一定可以取得满意的成果。在与之类似的英美励志片中,人们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去欣赏影视,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思想感染和素质文化教育,从而提升个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改变看待问题的视角。
(二)指引大学生自力更生的个性。将个人自立的价值取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英美影片最大的特点,对他人人格的尊重也是通过影片的内容体现出来的。英美一直崇尚的以个人自立为荣,以依赖父母为耻的观念,使其在现实生活当中,将个人的独立自主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必经之路。比如影片《绝望主妇》中的Lynette,她在自己的双胞胎儿子年满18周岁之后,要求他们独立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在欣赏英美影片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几乎所有英美家长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都予以了充分的重视,从而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价值和梦想的观念。
(三)引导大学生乐观上进地生活。一些英美影片对我国当代的大学生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比如《丑女贝蒂》中的主人公贝蒂,虽然是一个外貌平平的女孩,总是信心满满地面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重重困难和危机。这部影片就是极为典型的麻雀变凤凰的案例,但是其最大的意义却是对观众的心灵激励。
二、英美影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一)英美人开放的思想性格,也通过他们的影片对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美人希望得到的是没有约束的恋爱,而且对待也非常的随意。经调查发现,婚前同居以及已经非常普遍,只要两情相悦就可以在一起,如果彼此之间感觉不合适了就会分开,这种观念和意识不仅与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念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比如,目前大学生非常喜欢的《绯闻女孩》这部影片,剧中的人物关系非常复杂,不仅主人公的父母经常结婚离婚,就连未成年的男孩与女孩也经常发生性关系,而这些在英美影片中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就算是发生了关系,也不会有人要求你负责。
(二)人物特点鲜明且立,是英美影视中表现出的最大特点。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影片充分表现出来,从而实现自身利益和价值的最大化,但是在影片中也有很多宣扬极端主义思想的作品。比如影片《绝望的主妇》中的四个妇女都是个人主义典型的代表,虽然她们在各自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但是在她们内心都希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经营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一味地追求物质享受也是英美影片所体现出的特点,我国大学生也因为越来越多英美影片的涌入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广受欢迎的《绯闻女孩》这部影片,很多大学生都在欣赏完影片之后受到了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种追求富裕、奢华的生活无可厚非,凡事必先言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观念。在这些学生的心中已形成了一种只要有钱什么都可以实现,将钱作为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正是因为受到影片中所体现的这种观念的影响,所以导致当代大学生中形成了一种及时享乐、相互攀比的不良社会风气。
三、结束语
英美影视文化具有其独有的特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应当包容并且吸收其中富有正能量的一面,取其精华,认真仔细地去学习和研究英美影视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才能吸纳英美影视节目的思想精髓,并且进一步利用这种正能量教育和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异化现象
简单说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异化现象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
1.个人中心主义抬头,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对集体的归属和集体行为规范的遵守。当今,很多大学生在过分强调彰显个性的思潮下走向了“个人主义”的误区,凡事都喜欢标新立异,排斥集体的归属而一味看重自己与他人的差别。特别是在当今独生子女众多的社会状况下,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过分强调自我的思维模式,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独立应该建立在与他人合作共存的基础之上。
2.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对于他人、集体及社会的利益与发展毫不关心。“个人主义”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凡事只关注自身而忽视他人的存在。因此,当今一部分大学生就局限于小我的狭隘视野,“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别人瓦上霜”,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当谈到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时,这些学生也往往会表现出一份不屑,认为那种激情和高尚都已经过时。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当下一部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空白。
3.功利主义趋向明显,缺乏对于人文价值的关注,过分追求现实效用。随着社会对于效率的越发推崇,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也开始蔓延。比如很多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往往以“哪门课比较好及格、容易拿高分”作为选课的标准,而不是看重从课程中能够学到什么有用的知识。很多人忙着考各种实用证书、参加各种培训班,以此服务于自己的就业。固然,就业应该是学生关注的对象,也应该成为学习时努力的一个目标,但是,把它极端化为唯一的指标就失去了大学的初衷。
4.贪图享乐、好逸恶劳,缺乏坚强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在当今的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比例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在相对安逸、幸福的生活环境中长大,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即便在学校里,很多学生也只是学习比较刻苦,却很少参与社会实践,对于社会工作与劳动的困难和强度大多缺乏体会。因此,很多大学生在刚刚接触社会时,往往表现出不肯吃苦、不能吃苦,一味回避困难,追求安逸的状态。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合理价值观内涵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建立在心性论基础之上的伦理教化之学,注重对个体道德自觉的开拓与道德境界的提升,尤其强调合理把握个人与社会国家的辩证关系。因此,其中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理论,可以作为我们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培育和价值观构建的思想资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浓厚的“家国一体”之情怀。一般说来,人的存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私自利,走不出自我小家庭、小圈子的“小我”式存在;一种则是将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自身的发展、奋斗紧密结合的“大我”式存在。以传统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教人去选择后一种活法,追求一个大写的人生。《大学》强调儒者要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与家、家与国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种责任意识和道德修持是每一个人都所应当具有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是在这种家国情怀的培育下,才会有喊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才会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才会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可以说,家国情怀已经在千百年来“成圣”理念的教化之中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成为了民族精神中的核心要素,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2.“先义后利”、兼顾而有序的辩证义利观。“义利之辩”一直是儒学中被频繁探讨的重要话题。孔子肯定了“利”为众人之所需所求,有其当然合理性,但同时又警惕世人不要因利弃义,而应取之有道。在孔子看来,仁与义是君子终生无时无刻都应遵循的原则,任何利益与之相冲突都应舍弃,只有在仁与义范围内的利益才是正当之利。同时,孔子反对过分扩张自己的物质求,而主张以求道代替。“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这种义利观带有辩证色彩,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面对抉择之际,首先以义去筛选之,做到义利的平衡,避免陷入过分功利主义与拜金主义的泥淖中。同时,对于道的孜孜以求则又会让大学生的心灵得到充实,找到一个积极昂扬的人生目标,避免心灵空虚带来的颓废迷失。当然,这种“道”在今天应被赋予现代的精神与内容,即个人与集体利益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与自身层次的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当代大学生在自我超越中实现人生价值。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孔子的一生都可以视作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现实写照。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和剥削是他毕生的愿望,也是促使他十数载周游列国的根本动力。孔子的这种坚守使得“自强不息”成为了儒家人格中的重要内容,在历代儒者那里都得到了发扬。孟子在阐述到圣人的历练过程时就对“自强不息”之精神作了生动的诠释:“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在这里,孟子所强调的就是一种经历过磨难而仍然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只有具备了这种素养的人,才可以在充满各种困难与挑战的现实中比别人多一份成功的可能。
三、运用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由上可知,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化理论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有着极为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然而,价值观的培育毕竟是一项现实的工作,只有我们方法得当,这种传统资源才可能为当代所用。因此,如何探索有效的宣传和教育方式来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培育,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首先,善于将国学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用国学的经典格言与名人典故来充实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师们把国学知识引入思想教育课堂,用同学们喜闻乐见、活泼生动的故事、格言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用传统文化中的优良价值观和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学生的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用网络形式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自觉了解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主动性。制作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网络动漫节目和传统文化知识网站,通过包括动漫视频、古代伟人典故、励志格言等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大众文化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由价值观的定义可知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所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同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体的趋势是大致相同的,这是由于他们处于同一种社会环境下,接受着同样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而成长起来的。这种被同一时代人们所接受的社会观念或文化我们称之为大众文化。
针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大众文化有更加具体的形式。我们这里所说的当代大学生即我们通常俗称的“90后”大学生。21世纪以来,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在我国逐渐地发展壮大,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作为除了网络之外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另一种传媒的电视虽然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普及,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电视传媒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分别对网络文化和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主要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中的主流例子或形式进行剖析,研究它们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负面效应,最后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不容忽视。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红人”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开放性、广泛性、大众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批又一批地涌现在大众面前,成为网络文化的一种主流形式。他们中有些凭借才华走红,有些靠搞怪作秀走红,有些凭借暴露、不雅照走红,有些凭借炫富、拜金走红,更有些是通过某些幕后推手走红。面对纷繁杂芜的“网络红人”现象,当代大学生往往由于认知水平、辨别能力不够成熟,难以作出正确判断,容易盲目跟风,从而形成一个混乱的价值体系,影响其将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俭节约,鄙视享乐主义和拜金思想。然而,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天部分“网络红人”的道德坐标体系中已相当模糊。“易烨卿”“烧钱男”“雅阁女”等众多拜金女、炫富男凭借着“炫富”“辱穷”的出位言行,大肆地宣讲自己所谓“日挥千金”的上流社会生活。一些“90后”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网络红人”的炫富现象,在大规模的“炫富风”和“拜金风”的煽动下,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认为金钱就是一切,对金钱产生盲目崇拜和追求。
三、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为了应对网络等新一代电子传媒对传统电视传媒市场的冲击,各大电视台纷纷推陈出新,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改革,造就了一大批新兴的电视文化。譬如,电视选秀节目的共同核心是将有强烈对比的普通平民和耀眼明星联系起来,传递的一个信息是成功的获得并不困难,而成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粉丝”、鲜花和金钱,从中传播“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价值观念。这极易导致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随着这类节目的泛滥和媒体的推波助澜,不少大学生误以为成功就是在选秀节目中取胜,就是被别人追捧,就是当明星,无形中加剧了对明星的崇拜和对明星之路的追求。偶像文化替代榜样文化易引发偏激狂热的情绪,引至错误的价值取向。
我国各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独特性是千百年来逐步形成的,他们各自独特的内涵是需要挖掘和探索的。虽然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各有不同,但他们却都有着类似的发展道路,有很多方面也是共同的,特别是在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方面也是大体相同的。在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的人们用他们那坚韧不拔的性格和粗犷豪迈的气质书写了不朽的诗篇,打开许多的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会发现各民族的文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虽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是所赞颂的真善美和批判的假恶丑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能以民族的大小来划分文学作品的贡献,而是应当正确认识到各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独特性。
1.当代文学发展不能缺少少数民族文学
当我们进入到当代文学史,可以发现在不同时期的文学工作者对少数民族文学的认识经历了少数民族文学被弱化直到少数民族被弱化的过程,在中国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已经从弱化的文学发展到具有独特文学特性的轨道中来。从大中国文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存在严重的不足,其叙述和构建上都存在着多民族文学和文化领域缺失这样的问题,很少有文学史对少数民族文学做出比较详尽的论述。中国文学历来都是把朝代或时代作为分界来书写中国文学史,在中国文人的文学和文学史观念上,都把文学国家化、民族正统观念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情怀的一种表现,但对于国家实现和平统一以及建立强大的现代多民族国家却缺少依托,需要把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纳入到大中国文学史的构建中来。正是由于把少数民族文学和我们认为的正统文学加以区分,才把少数民族文学排挤在中国文学的大门之外,多民族文学发展领域就被人为地加以干预,造成了多民族文学的缺少,把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也是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极不和谐的声音。中国文学呈现给我们的精彩画面,缺少不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参与和影响,少数民族的许多优秀作品改变了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学的错误认识,少数民族无数精美的诗篇为中国文学增添了荣誉。少数民族的优秀作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作品更是具有突出的历史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虽然多民族文学的概念难以确定,但多民族文学在现实社会中是确实存在的,我们暂且不把民族身份、民族语言、民族文学形态等作为文学的评判尺度,单就文学本身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局可以把少数民族文学列入到中国文学之林。多民族文学是存在的,是各个民族文学精华的荟萃,是组成中国文学的多个有机体,具本身鲜明的特点和独有的民族特性,也正是如此,中国文学才拥有了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多个民族的文化和文学,才使得中国文学史独具魅力,赢得了全世界的称赞和喝彩。
2.发挥各民族文学特色,促进当代中国文学大繁荣大发展
多年来,人们对中国多民族文学的讨论和研究日趋成熟,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相辅相成和交融互动,不再孤立地研究某一个民族,而是把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汇集到一起加以研究,从中发现各民族之间的联系、文化渗透和相互影响。在多数人看来,中国多民族文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差别不大,并且很多文学作家在描述中国文学史时把他们叙述的那么接近,但是中国多民族文学史是和过去所提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无论是汉族文学家还是少数民族文学家,都要站到新的高度来完成自我观念的改变,把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建放在全新的视角,不能把各民族的文学特长和之间的相互关联视而不见,重新体现和定位各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地位。只有不断发挥出各个民族的文学优势和特色之处,中国的当代文学才能更好地实现大繁荣、大发展。
二、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及其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关系
1.多民族文学史观是当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当代文学是具有时代特征以及现代文学意识的文学形态,这种文学形态已经逐步认识到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一体与多元的辩证关系,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民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是中国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有着共同利益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之间已经形成了荣辱与共、唇亡齿寒的连带关系,是一个社会的整体。
2.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促进当代当代文学发展
中国当代文学具有其严肃的民族性,这也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品格。虽然当代文学工作者非常重视编译外国文学作品,但是当代文学并没有因此忽视本民族的文学和审美需求,当代文学在追求现代性和先锋性的同时,应当把民族文学的构建和艺术传承发扬光大。为此,应答确立多民族文学史观,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学一些好的做法,进而促进中国当代文学的实现更好地发展。
3.加强各民族文学工作者沟通交流,共同传播优秀文化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逐步屏弃民族之间的差别,把真正好的文学作品都吸收到中国文学的宝库中来,这其中包含有很多知名的少数民族作家,他们的作品更是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所以,我们要认识到,文学工作者没有民族之分,更没有因为民族的不同而相互抵触。对于各民族的文学工作者,应当积极地进行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广泛传播开来,实现各民族间友好互助,文化共享,共同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递给世界。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