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古代历史;特征;爱国情操
中国古代历史中爱国主义有以下几个特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平民意识。前面已经讲到,中国古代有“邦”、“国”、“国家”,更有“天下”的含义,“国家”和“天下”的概念有教多的相似点,但是“天下”的概念有更多的社会意义和公共性。在古代爱国主义中,“天下”概念更为广泛,超越了君主政权和宗法集团的狭隘利益,“民为邦本”。现代社会我们所要弘扬的爱国主义就是在先秦诸子百家观念中占有最高地位的“天下”概念。真正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首先就应该是定位在以天下为己任上。顾炎武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①,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②可见在他的观念中,天下亡才是祖国的灾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观念。受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古人的爱国主义也体现在通过自身的修养,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修身主要是践行孝道,首先做到爱惜、保全自己的身体,顺从双亲,继而立身行道,以显父母。孝的更高阶段就是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③,“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④,“以孝事君,则忠”⑤,移孝作忠,以对父母的爱敬之诚对君主,服从命令,尽心竭力办好公事,这就是忠,而古人则将忠君与爱国联系在一起。但是真的“忠君”并不是愚忠,“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故当不义,臣不可不争于君”⑥,要以道事君,敢直言进谏。严协和先生说道,《孝经》是“我国数千年来之思想准则,治国平天下之大经大法。做到孝,若再能用孝治理家国天下,则家庭和睦,天下大治,也就达到了古人爱国的理想。
国破家亡之际,文人志士的爱国情操。中国古代的文人志士,尤其是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前途命运。面对国家危亡,虽然不能像英雄将士一样上阵杀敌,保卫国家,但是也表现出了优良的爱国传统。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楚国大夫,受楚怀王重用,少时就已经立下了忠于祖国的志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⑦即使楚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他,将他放逐到荒野,他仍旧抱着“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决心。甚至到后来奸臣当道,新君昏聩,屈原更遭排挤打压,在那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没有背离自己的祖国。国破之际,以死表达至死不变的爱国情操。南宋诗人陆游,自幼便立志抗金,坚决主张对金作战、收复失地,投笔从戎。1164年隆兴和义,金军渡淮河南下,宋孝宗被迫与金续订和约:宋、金为侄叔关系,改“岁贡”为“岁币”,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第二年,曾被主和派诬陷免官,于临终时留下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名句。辛弃疾,反对南宋王朝妥协投降,希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建功立业,报效祖国。他向朝廷进献抗金策略,训练军队,为从事抗金做准备,但朝廷腐败使他壮志未酬。等等,古代的文人志士他们坚守对国家的那份热爱,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民族压迫的反抗,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现出可贵的民族气节。屈原、范仲淹、陆游、文天祥、史可法等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忠君”甚至是“愚忠”的思想意识,但他们仍旧是伟大的爱国者。
结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很早就有爱国主义的意识,是人们对生养自己的故土家园的一种特殊情愫。那时的“爱国”形式多种多样,不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这种感情都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有爱民如子、心怀天下的情怀,也有忧虑祖国的江山社稷、千秋大业,有爱国将领为国家的统一、为抵御外敌侵略、为收复疆土冲锋陷阵,更有文人志士留下千古诗篇表达对祖国的诚挚热爱、对家乡亲人的无限眷恋、以及国破家亡的之时的悲切之情,等等。在历史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各个朝代都有过自己的爱国事迹、爱国作品。只要是属于反对侵略、维护统一的爱国人物,不管是哪个朝代或者民族的,都应该得到肯定。文天祥,虽然站在元朝统治者的角度,他阻碍了元统一中原的步伐,但是作为南宋将领,为了祖国政权的存亡,坚持战斗,誓死不降。屈原、岳飞等,他们的忠君爱国,可能会给人留下“愚忠”的印象,虽有不可取之处,但是他们的爱国思想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与历史的进步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忠于国家、忠于统治者和他们的爱国思想是一致的。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只要在实际上维护了中华民族、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文化的存在和持续发展,这就属于爱国精神和行为。
注解:
①②[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 栾保群 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石家庄:华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第590页。
关键词:职业学校 爱国主义教育 对策
一、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在爱国主义方面表现出迷茫性、冷漠性、模糊性的特点。爱国主义教育更多的是偏重于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教育,侧重形式上的宣传贯彻,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使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学生实际相脱节,教育的形式和手段也比较单一,因而难以对职业学校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产生良好效果。
1.一些学生对国家大事不够关心
调查数据显示,12%的学生对国家大事不了解,还有一小部分对国家大事的了解基本源于周围人的讨论,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据此我们认为,在校学生对时事的关注程度不够,这也反映出了学生对国家现状和前途不关心。
2.一些学生参与爱国行动的热情不高
部分学生缺乏参加爱国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8%的学生认为个人权利至高无上,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这些学生认为个人权利高于国家,他们表示当中国遭到外来侵袭的时候,仍觉得个人权利至高无上,不会去参军,为国献身。
3.一些学生的爱国主义行动过于偏激
据调查分析,一部分学生认为达赖集团策划暴力犯罪事件、黄岩岛问题、问题、西方恶毒攻击中国等事件,应动用武力来解决。这种激进行为更多的是寻找娱乐趣味,而没有客观看待事件,是不理智的。
爱国是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并不需要刻意去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大业绩来表达爱国情怀,遵纪守法、认真学习、团结互助就是很好的爱国表现。爱国其实是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爱国是平凡的、朴素的,蕴涵在每个学生的具体生活与学习和实践当中,只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就是爱国情操的表现。
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走向世界,走向复兴,离开爱国主义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重视爱国主义的巨大社会历史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所谓高素质人才,就是不但要有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有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能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不但要懂得如何做事,更要懂得如何做人。而职业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渠道,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变成学生群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时代赋予学校的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
1.开展多种文体活动
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增强集体荣辱感,作为表达爱国热情的最好方式。只有集体观念强,才能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感。
2.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不一定要惊天动地,应以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学生的心田,让人们在感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不一定要铺天盖地,也许一部电影、一卷著述、一则故事、一首歌曲、一个游戏、一个活动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可爱之处,让学生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由此看来,形式的创新在职业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中,同样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3.与时俱进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媒体在宣传爱国主义的时候,引用的还是很久以前的例子,虽然很有代表性,但对大学生来说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物事迹会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4.正确引导,注重实践
学习精神是什么呢?有哪些学习的精神呢?是废寝忘食,是悬梁刺骨?还是凿壁借光不错,这些都是刻苦学习的精神。那么除了这刻苦学习的精神,还有哪些学习精神呢?就我容我细细讲来。
学习的精神是可以分成很多类的,比如说有爱国主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集体精神。今天我就围绕着我们六年级课文谈一谈爱国主义精神吧。猪头爱国主义精神,那就做了如园地六中的诸葛亮。李纲,曹植路由个个都是爱国的人。准确的说,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指对祖国的一种热爱太多,集中在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的自信等等等等。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吧。不过这个故事可并不是关于爱国的,还是关于坚持刻苦学习的。这个故事是关于小时候的故事,这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天,他去了一次宴会,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平时他都有在傍晚睡觉之前练习100个毛笔字的习惯。但是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后半夜了。你在妈妈就让她早点睡觉,说明天早上你可以接着练,但是并没有听她的话。依旧要坚持写完100个毛笔字再睡觉。要知道当时的毛笔字已经是不错了,而且写毛笔字的速度是很慢呐,并不是像写硬笔书法那样,写十个毛笔字来,比现在写100个硬笔字还要慢得多。写完这100个毛笔字已经是很晚了,天都快要亮了,这时的已经是很疲惫了,就在床上睡了。这个故事足以看出为了练习书法的学习精神是十分可贵了。是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特别是我字写的这么差的人。
学习精神是永世长存的。你要让学习好,那就是学习的态度先要好。学习的精神和学习的态度就是好成绩的保障。而再过个几天就要期末考了。真希望在指尖后的期末考中能考个好的成绩,这样回家过年的话也会有面子。考的好,有谁不喜欢呢?
蒋晓琴 苏州市吴中区藏书中学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而作为人民教师,要努力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的点滴里。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起到独特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的思想品德学科,更应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学会做人,做一个爱国
的人。本文是我结合思想品德教学实践和体会,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爱国主义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积极可行的对策,
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希望此文能为广大教师同胞提供教学方面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爱国主义;意义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初中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塑造
初中阶段,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青
少年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道德品质形成的最为重
要的时期。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只看着
眼前,更不能只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要重视加强初中生的道
德品质建设。其主要内容为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材中所记录了
伟人思想、英雄事迹等大量爱国主义素材。教师要从教材出发,
不拘泥于教材,向学生讲述正确的爱国主义知识。使学生产生自
豪与热爱的内心体验,逐渐形成炽热而稳定的爱国主义情感,成
熟而正确的爱国主义意识。
(二)有利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积极建设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品德课一直以副
科的地位存在于学生、家长,甚至是学校和老师的心中。随着新
课改的到来,国家和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和爱国主
义教育。而初中思想品德课正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
高度重视思想品德教学,令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
使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热爱身边的人和事,关爱生
命,贡献爱心。任课教师要努力丰富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呈现
多姿多彩的教学模式,让简短的课堂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教学而言,各学科分别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彼此之
间相辅相成,都是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人才的必要条件。思想品
德教学更应该担负起主要的教育责任。从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
问题,亟待解决。
(一)教材内容挖掘不够
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教学之所以难以开展一方面在于
学生,迫于升学压力,学生更看重分数,甚至只拿分数说话。而
思想品德属于副科,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教师没有对思想品
德教材里体现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在课堂上,讲课形式枯燥乏
味,爱国主义内容说教味太重,让学生觉得太大太空,远离生活
实际。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它的多数内容
比较内隐,没有清晰明确的知识点。要求教师有意识的主动去挖
掘其深度,适当转变教学方法,努力在课堂上引起与学生间的共
鸣,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让学生感受爱国的重要性,产生
爱国的自豪感。
(二)教学方法单调
“填鸭式”教学,是多数思想品德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
老师讲,学生记,出习题,答卷。这样的教学方法单调,容易使
学生产生厌烦感。且灌输式教学严重压制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
性。即使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也多数是复制成人化的想法。而
不是学生主动思考,经过沉淀后的想法,教师应努力寻找多种多
样的教学方法, 例如组织学生与部队士兵联合, 听听军人的故事;
鼓励学生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演讲和比赛等。
(三)讲课时偏重理论知识
爱国主义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将思想转化为持久的爱国主义
行为。绝不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而爱国主义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加
以培养。目前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师偏重理论知识,甚至只讲理论
知识,如同纸上谈兵。要想真正的实现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就要求教师在讲理论的同时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帮学生指明实践
的具体方向。例如带领走出课堂,进行户外实践学习,引导学生
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和眼前的事情做起,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初中思想品德课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顾名思义,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案例,
将教学目标和内容穿插于其中。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并寻找答
案。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好的案例容易引起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鸣。课堂内容就无需赘述,精炼的课堂内容
有利于为学生减轻负担。 另外, 案例教学法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通过讲故事、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增加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部局限于课堂之上,更发展到生活实
际当中。
(二)问题教学法
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不停的把主动权抛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独立去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必须重视问题的质量。教师在备课
时要仔细研究,反复琢磨,提出有价值,有利于爱国主义的问题。
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相互
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回归的课堂内容,以及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国家的责
任,老百姓能做些什么?”引起大家的兴趣,共同去寻找答案。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准确的应用这一方法,
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思想灌输式教育”变得很有趣,
从而培养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同,问题探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
(三)情景教学法
学校要带领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彻底改变沉闷、枯燥的
课堂氛围。政治教师可尝试使用情景教学法,改变教学模式,不
让学生产生逆反心里,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我认为,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
在正式开始上课前设定好与教学目标相关联的教学情景,将学生
带进情景,或者让学生扮演相应的人物角色,这种方法可以大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融于其中,触景生情,主动思考。将
课堂知识融会贯通。
结语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它激励人们前进,
发挥着巨大的感召力量。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爱国
主义精神的重要责任。思想品德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是否
能够塑造初中生爱国主义热情和品质,培养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和自豪感。这将影响学生的一生。同时,广大教师应该意识到:
爱国主义教育的成功,紧靠思想品德课这一门学科是绝对不行
的,各门学科应该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唯此才能完成对初中学
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现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梅仲孙、段慧芬主编.《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人民
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程林胜.《爱国主义纵横谈》,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3]杨明主编.《思想道德修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袁富善.《新时期爱国主义理论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山
版社2002年版.
[5]徐家文主编.《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版社1992年版.
小学思想品德课内容非常丰富。课本中渗透着爱国主义情感,渗透着学生爱国主义认知结构。所以,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系统地研究教材,仔细挖掘知识教学中的思想性。我们在挖掘教材时,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积极引导学生的情感选择,逐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情感。为了更好地挖掘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我们在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社会,心系国家;要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浅显而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喜闻乐见的事情,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做到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并真正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例如,在讲解四年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我要求学生向家长了解家乡的变化,家庭生活质量的变化,并用直观形象的例证来表达社会的发展,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使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建设家乡。我们还应告诉学生,热爱祖国并不抽象,可以体现在日常的许多小事中,如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争做创新型人才,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平时也应注意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社会生活中同不法行为做斗争等等。这样就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领悟爱国主义情感
在思想品德课教育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并真实再现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就能使学生真切地了解历史,从而会受到非常深刻的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紧紧抓住一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时事政治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时事政治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时事政治教学能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增加了教学素材,拓展了课堂知识,使思想品德课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时事政治教学对于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收看新闻联播,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时事,看到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切身感受祖国的成就,从而激发爱国主义自豪感。与此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时事政治,抓住一些重大事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第一时间感受社会问题,养成关注社会的习惯,教育学生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例如,我国成功发射神舟飞船、2008年成功举办世界体育盛会、伟大中国梦的提出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祖国的成就、富强而带来的自豪感;“5.12汶川大地震”举国同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给学生带来心灵的震撼;同时“3.14拉萨事件”,能让学生感到愤怒,痛恨。通过这些时事教育,能大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养成良好的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
三、播放爱国主义影视片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多媒体本身包涵丰富的内容,趣味性强,以生动形象的画面,简言意骇的解说,再配以恰当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十分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以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利用多媒体能更生动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小学生善于形象、直观思维。因此,多媒体教学是其他教学手段都无法代替的,这是因为多媒体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前面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从不同的渠道把爱国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全方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开发学生情感资源,与剧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是单纯进行语言教学无法达到效果。例如,我在进行爱国主义教学时,播放了《》《甲午风云》《》《汶川大地震救援》等影视剧作,学生感触很深。如在播放《》时,看到日本军队在南京进行的惨无人寰的大屠杀,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军队必须强大,落后就要挨打,发出好好学习,振兴中华,国强我荣,国衰我耻,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号召。又如,看了《甲午风云》,学生认识到中国失败有两个原因,一是清政府腐败无能,科学技术落后,二是爱国人心不齐。再如,播放了《汶川紧急救援》,学生仿佛来到地震灾区,看到了人民军队千里献大爱,感受到了党的大恩大德,使得学生誓言做一个感恩报国的小学生。
四、以课堂外活动为补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一、利用丰富的历史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因此,历史学科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真挚、感人、可信。历史学科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熏陶学生,可谓“细雨润物”,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利用历史素材的。
1 精选细讲爱国人物的爱国事例。
在历史教学中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站在时代前列的、推动历史前进的杰出人物,无一例外都是爱国的。从古到今,自上而下,爱国事例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中,浴血奋战的邓世昌……所有这些,都是爱国者们用实际行动谱写的爱祖国、爱人民的赞歌。这些爱国人物发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学生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榜样。在教学中,笔者对这些人物、事例详细介绍、重点点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爱国主义情感。
2 充分利用中国古代史上的科技成就。
中国古代有许多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范例。如: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地震的仪器;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领先世界近一千年……可以这么说,中国古代科技是近代欧洲科技发展的源泉。在众多的成就中久负盛名的当推“四大发明”,它们为整个世界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学习这些令学生倍感自豪,使学生对祖国充满敬仰之情的内容时,笔者适时地告诉他们:15世纪后,西方国家参考我国的火药制成炸药和火力威猛的枪炮,不但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堡垒,而且打开了我国的国门;西方国家还用指南针原理制成了罗盘仪,装备军舰和飞机对外扩张;还在印刷术的基础上首创古登堡印刷机,使教士有大量的宣传品撒向神州大地……笔者通过中外科技发展的对比,让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我们的祖先虽然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就,但已属于过去,我们不能用古代的辉煌来安慰今天的落后,更不能因现在的落后而颓废。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科教兴国的重要性,刻苦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3 重视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历史名言。
历史课本上有许多千古传诵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历史名言,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形象、最直观的范例。它们能燃起学生的热情,激发他们的情感,激起他们的联想。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笔者在教学中非常重视这些历史名言,不仅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还让他们列举与名言相照应的具体事例。在背诵、列举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
二、利用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一学期,笔者都会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他们愉快地、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如:笔者在七年级组织了以“爱我中华”为主题的历史故事会;在八年级组织了以“民族英雄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九年级组织了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的“历史知识抢答会”等。我们还通过一些特别的历史节日,来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大型活动。如:五四青年节进行以“弘扬五四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主题的历史小论文竞赛;九一八纪念日进行“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专题历史讲座;国庆节看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电影,谈个人感受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培养,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有趣的社会生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幼儿园 爱国主义启蒙 系列活动
画面一:“他们跑不出来了,怪兽来了!”“不会的,奥特曼会来打死怪兽的!”,这是孩子们在看“奥特曼”影碟的对话。
画面二:“站住,别跑!我是奥特曼!”这是孩子们在自由时间玩的奥特曼游戏。
对以上画面的观察,不可无视幼儿园孩子的精神世界,尽管他们对信息的感知、处理、判断都还稚嫩,但是他们已初步懂得善的胜利和恶的消灭,也已经拥有自己的小圈子,在这个圈子里通用一种语言、行为的规则。教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是《幼儿园品德教育纲要》提出的内容之一。陈鹤琴先生认为教育首先要教人做人。他说:“小时候有爱人的行为,到了成年也就会爱人民、爱祖国。”爱国主义是民族自强的巨大精神力量,尤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更需要有为国效劳、为国献身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从幼儿抓起,从孩子抓起。热爱祖国,这是每个公民应有的政治素质,是树立远大理想和确立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思想基础,也是每个孩子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的思想基础和基本动力。今天的孩子明天将面对祖国、面对世界、面对未来,只有从小以爱国行为严格要求孩子,长大后才能以赤诚之心热爱祖国并立志献身于祖国和民族。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启蒙教育,要把爱国主义教育变为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系列活动,以增强教育效果。
一、重视升旗仪式。
国旗是我们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对国旗崇敬和热爱。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之一。为了使师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我园在星期一、重大节日和纪念日举行升旗仪式,严格按照“出旗―升旗―奏、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程序进行,从“争当光荣的升旗手”入手,搞好升旗教育。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国旗教育重点要抓好升旗教育,升旗时要做到两齐:队伍齐、注目礼齐。注目礼不仅表示幼儿对祖国的尊敬,而且表示幼儿要永远记住人民利益第一、祖国利益第一,同时让小小指挥员随音乐节奏有力地指挥,感知国歌的雄壮有力。让幼儿懂得国歌的意义,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诞生史,教育幼儿要继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会幼儿严肃激昂地唱国歌,这样听到国歌时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庄严、自豪、神圣的感情。国旗下的讲话,从内容、时间、要求到主讲人都做了统筹具体的安排,而且国旗下讲话的内容非常丰富,国旗、国歌、国徽、“神舟”飞船、爱警察(与警察零距离地在国旗下互动)、礼貌星(每周各班选出一两个礼貌星在国旗下授奖)、爱心行动(捐款给灾区的实际行动)、优良传统、民族气节等,形成了一套由浅入深的爱国主义教育。这种国旗下的讲话,使爱国主义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抓好在各项教学中的渗透。
毋庸置疑,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在各科教材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爱国主义素材,犹如粒粒闪光的珍珠,但要串成带有强烈感彩的美丽项链,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面无表情地喊几声“伟大、崇高、优秀”之类的言辞可以办到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渗透是一种心与心的呼唤,心与心的感应,心与心的碰撞,硬性灌输是难以奏效的。这要求教师必须透彻钻研教材,饱含真情,用富有磁性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情,创设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和风细雨般地感染孩子的情绪。例如大班的听说活动“漂亮的贺卡”,让同伴之间体验互相关心的情感;从讲述活动“写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动画片“小黄鼠狼的故事”,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好孩子”、“祖国祖国多美丽”,等等,让孩子懂得关心灾区的孩子,做个正直、勇敢、乐于助人、爱祖国的好孩子。中班的“快乐的一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故事“一条香路”,歌曲“多愉快”,儿歌“我是三军总司令”,等等,让孩子懂得爱家、爱亲人、爱祖国、乐意助人的情感。小班的儿歌“真正好”,童话剧“小白兔懂礼貌”,社会剧“我的家”、“交通警察”,歌曲“五星红旗我爱你”,游戏“小兔生病了”等初步让孩子懂得爱家、爱国、相互关心的情感。
三、有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
爱国是一种情感,要善于运用一切可激发孩子爱国之情的因素,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要充分发挥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所提供的爱国教材的作用,更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祖国的无数光辉事例、英雄人物去感染孩子,培育爱国情感。活动就是符合孩子心理、性格特征的渗透教育之一。我园结合清明节、“五一”、“六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活动,如早操,采用了一系列的民族音乐,让孩子们从中感受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开展“我是中国人”主题活动:“我们爱祖国”、“了不起的中国人”、“民族大团结”,通过布置环境,让孩子自己设计、画“我是中国人”的主墙饰,进行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孩子感受祖国美丽的山河、悠久的文化,了解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感知中国版图之大,认识首都北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激发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了解祖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感受多元文化,更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组织观看《英雄战斗》爱国主义教育碟片,并开展碟片的讲述活动,初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栏、黑板报、走廊、教室墙壁等)、操场的五星红旗、操场围栏外的北京天安门、阳光广场、我爱我家、楼梯墙饰上的康乐球中心、草庵寺、五里桥、泉州东西塔、敏月公园等家乡风景,充分运用直观鲜明的艺术形象拨动孩子的心弦。又有大班的主题活动“我们爱地球”,紧扣“爱护我们的家园”、“我们喜欢清新的空气”、“我们爱听的声音”、“变废为宝”这四大块,让孩子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亲近大自然,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增强保护周围环境的意识,培养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并利用爱国启蒙教育读本《爱国爱家》,进一步强化孩子的爱国意识。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孩子耳濡目染,动心动情,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这种“渗透”的基本途径,有助于努力激发孩子爱国的情感。爱国情感的培养仅靠一两次活动是难以成功的,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有明确的教育计划,能适时地、因地制宜地、经常地进行讲求实效的教育。
四、利用大自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孩子形象思维发达,易于接受具体、直观的事物,爱国主义教育应从生动、具体、形象化教育入手,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例如,从认识家乡开始,家乡是祖国的一角,通过参观、访问、春秋游等活动,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以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带孩子参观、讨论家乡的变化,如飞机场、世纪公园、世纪大道、电力大厦、祖昌体育馆等,让孩子懂得了人民群众创造了哪些辉煌成就,从认识和了解中,使孩子们对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产生真挚的情感。
五、开展各种活动,培养爱国行为习惯。
仅仅有了爱国情感和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促进孩子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引导孩子参加爱国主义实践活动,把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才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我园通过开展“环保小卫士”、“绿化校园和爱家乡”等活动,使孩子的爱国情感与具体行动统一起来,在爱国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六、进行形势教育。
以培养孩子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为宗旨,使孩子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形势教育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广开言路、要平等对话、要质疑解难、要循序渐进。
总之,爱国主义情操的形成,是一个由情感到意识,由意识转变为行为的过程。所以,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应该是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系列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纵向上把握住情感、意识、行动三个阶段,同时注意创设情境,采取多种途径,强化教育效果,从而不断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增强孩子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从小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少一点,从小做起;近一点,从现在做起;实一点,从我做起”,使孩子从小就知国情,培养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建国之才。
参考文献:
[1]丁咏梅.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
[2]幼儿园品德教育纲要.
[3]福建省幼儿园大班幼儿用书.
爱国主义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情操。从而让爱国主义的精神潜移默化的进入到学生的骨髓。根据音乐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音乐语汇感染学生,寓爱国主义教育于音乐教学中。如:当欣赏与爱国主义相关的音乐作品时,首先分析及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绪,或雄壮激越,或热情欢快,或深沉低调,或哀伤悲痛,更或者是多种情感的交织融合,以此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并唤起心底的种种联想。其次,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了解与掌握,描绘出一幅幅相关的音乐画面。最后,感受音乐作品所表现出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可以说,爱国主义音乐教学是对华夏炎黄子孙千百年构筑起来的最深厚情感的体验过程。爱国主义音乐教育除了对相关音乐作品音响的听觉体验与感知外,更重要的是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风格流派以及作者的经历、思想等的了解与掌握,也就是要把作品与作者、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思考,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文化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如: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历史题裁作品——《苏武牧羊》,该作品的旋律由五声音阶构成,有浓厚的中国民歌特色,节奏庄重、坚定、平稳,调式交替富于变化,具有深沉、悲壮的音乐气质,表达出苏武这位在千难万苦中仍不放弃信仰和忠诚的汉家孤子,在酷寒之地坚守信仰、不折不挠、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民族气节。除一些革命历史题裁的音乐作品外,还有很多近现代创作的关于歌颂祖国的音乐作品为音乐教学提供了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基本素材。通过对音乐作品中丰富的内涵和音乐的艺术形象的分析与体验,从心灵深处感染教育学生,陶冶爱国主义高尚情操,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目的。
二、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教学设计的运用
最大限度的实现爱国主义音乐教育应与广泛的不同专业的学生相结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音乐专业的学生。一方面,将爱国主义音乐教育贯穿于音乐专业教学的各个课程中,以专业教学的角度深化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将爱国主义音乐教育融入针对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中,以音乐欣赏的角度提高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教学《国歌》为例,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以音乐欣赏为主,在对历史背景、文化信息的了解为前提下,分析作品中各部分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内容,体会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情感及历史意义;而音乐专业的学生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创作手法与深刻内涵。即除了理论信息的讲解外,还要结合音乐基础知识分析音乐曲式特点和作曲手法等将爱国主义音乐与音乐技能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及创作能力。如: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体会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表现音乐的特点。
三、爱国主义教育与音乐教学形式的创新
一、建立必要的礼仪规范,强化日常行为的训练
我校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如我们一直坚持周一早晨升旗仪式,仪式上全体少先队员立正向国旗敬礼,注视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唱起豪迈的国歌,倾听国旗下的讲话。经过精心设计的讲话内容,既有思想性又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从而激起同学们热爱国旗的感情,正所谓“朝霞艳,国旗升,凝眸立,添豪情”。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形成了尊敬国旗的良好礼仪规范。同时我校安排了礼仪指导,以谈吐礼貌为重点,要求同学们运用好礼貌用语和体态用语,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礼仪,如一年级学生能落落大方地自我介绍,能大体掌握“请”字在不同场合的运用,每天第一次见到同学或老师,能主动问好,离校时互相道别。我们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尊重人、不妨碍人的教育,要求学生在交谈时注意倾听对方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接受别人敬茶或递给别人东西时应双手接送等。长期进行这样的教育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接受最基本的社会规范意识,并进一步巩固深化道德认识,以继承我礼仪之邦的优良美德。正如语文中所说:“我中华,礼仪邦,讲文明,国运昌”。
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爱国主义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它历来是鼓舞人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为祖国贡献一切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从他们切身感受到的具体事件出发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扩展到爱祖国。为此,我们将“五心”教育内容调整为“爱自己有信心,爱父母有孝心,爱他人有关心,爱社会有热心,爱祖国有中心”。我们针对“五心”展开系列活动。以“爱父母有孝心”为例,首先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么做才是孝敬父母的行为。然后收集有关材料,通过演讲、故事等形式表演出来,其中有的同学讲出了“能温席,小黄香”的故事。这样的活动开展多了,同学们深深感到“亲养儿,多辛苦”,纷纷暗下决心:“报春晖,寸草心”。而后引导学生付诸于行动,要求做到早晚问候父母和长辈,听从父母教导,说话恭敬,离家归家告知父母,聚餐时请长辈先就座。多数同学“家务事,乐承担,洗碗筷,扫门庭”,主动帮助父母和长辈做事。我们清楚地知道,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了弘扬传统道德,从而使学生树立爱国之志,培养爱国之心。
三、了解祖国历史,激发献身祖国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