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小企业;间接融资;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在经济结构调整、扩大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全面贷款总额中仅占很小比例,中小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在经济中的作用很不匹配。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无论从经济增长还是从吸纳就业角度考虑,妥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意义重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体现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难。据对济南市槐荫区经贸委系统和区工业园企业的调查,除个别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外,其他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大部分都是自有资金,或者通过异地融资、民间借贷等渠道解决其投入不足,当地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不多。
(二)新建新办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槐荫区工业园区是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招商引资项目和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以及全民创业的重要平台。但是,对于新进工业园区和新创办的企业,由于开业时间不长,不能提供在当地连续三年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难以获得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生产流动资金贷款,造成企业不能达产达标,有的甚至处于半停产状态。如,恒威企业2008年下半年自筹资金600万元,新建两条年产7,000吨再生铜棒和铜线生产线,但因缺流动资金购买原材料,影响了企业生产。
(三)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难。目前,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主要依靠中小企业板上市和发行债券,大型企业还可通过主板和境外上市。由于中小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的门槛高,企业要求上市的主动性不强烈,并认为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融资是高不可攀。到2008年底,槐荫区中小企业没有一家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也没有一家在证券市场发行企业债券。
(四)中小企业贷款抵押资产评估登记难。在调研中,许多企业包括我们自己在办理担保贷款业务时都认识到,中小企业贷款抵押资产评估成本高、手续繁琐、有效期短。企业在不同银行每贷款一次,均需对抵押资产重新评估一次。企业房产、地产、机器设备即使已经登记,但登记部门只认定其指定的中介服务机构,有的要重新登记。有些登记部门不按登记的笔数一次性固定收费,而是按标的金额比例收费。评估、登记的有效期与贷款期相同,企业短期贷款到期再贷,又需重新评估、登记,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难度。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一)制度方面的原因
1、融资渠道的限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融资一般是通过两个渠道完成的。一是间接融资,即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二是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上市等形式。我国融资体制正在改革之中,而制度的转换又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融资体制创新之间的不对称。正是这一“错位”,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2、诚信体系、法律制度环境的欠缺给经济造成的损失还具有放大效应。一旦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因中小企业的欺诈行为而无法收回贷款,它就可能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更加提防、甚至回避中小企业,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困难;而这种行为对其他银行又有示范作用,引起其他银行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的连锁反应,从而加剧融资矛盾,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障碍。由于诚信问题,中小企业也难以利用赊购、商业汇票等其他融资方式。
3、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社会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缺乏必要的社会担保机制;抵押登记难、时间长、收费高;抵押物执行难、处置难、变现难、强制执行率低,导致资产有效抵押率低。
(二)中小企业自身缺陷的影响
1、中小企业管理不够规范、财务制度不够健全、财务信息不够透明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按银行现行规定,企业要获得银行贷款首先必须进行授信评级,要求企业提供详细的经营记录及生产经营情况的相关财务指标。据调查反映,目前槐荫区不少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建、新办企业,银行很难及时获得其系统的相关报表资料,难以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做出准确的分析、评估和授信,不敢贸然放贷。
2、有的中小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少或手续不全,且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偏小,产品档次相对较低,盈利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抗风险能力较差,生产经营波动较大,银行怕承担贷款风险,而不敢放贷。
3、少数中小企业诚信意识淡薄,不积极主动履约还本付息,个别甚至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中小企业贷款时受到规模歧视。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的机制使它们倾向于追求风险较小的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时受到规模歧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活动的主导思想。而中小企业客观上具有一些弱点,因此不容易得到大银行贷款。首先,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使得其财务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不易判断;其次,中小企业通常情况下很难找到合适资产进行抵押贷款;再次,银行为企业提供每笔贷款的交易成本实际相差无几。由于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每笔贷款数额相对较小,这意味着为中小企业提供相同规模的资金银行需付出更高的成本。而且由于贷款笔数繁多,也加重了日后追债任务的负担。出于以上原因,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不愿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四、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几点建议
(一)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通过自身调整赢得银行的青睐
1、改善自身的筹措环境:如中小企业应当积极参加信用保险和信用担保,改善自身的融资环境。国家已经考虑建立规范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应当抓住机遇,积极配合这一机制的运行。另外,中小企业应当加强资金的监督与管理,不断提高资金效益,为进一步筹集资金创造条件。
2、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就很难找到高水平的管理者。而没有高水平的管理者,企业的资金筹集渠道也就很难畅通。只有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的产权交易、资产重组等需要新增资金的渠道才能畅通,才能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活动。
3、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得到广泛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国家在资金支持方面的重点,是那些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应当注意产业升级和转化问题,找准自己的位置,注意专业化分工,必要时可以向中西部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向国外转移。
(二)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大力发展地方性民营中小商业银行。一方面由于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熟悉当地情况,容易了解到地方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因而可以克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的障碍,降低服务价格,满足资金供求双方的需求;另一方面鉴于国有银行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地方性中小银行不宜继续采用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所有制模式,而应以民间资本构建的股份制为主。
(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社会辅助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中小企业资信评估结构、中小企业投资融资信息服务结构、中小企业会计师事务所、中小企业律师事务所、中小企业联合会等。对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也可以用“商业孵化器”及风险融资方式进行支持。目前,国家经贸委已提出建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思路,担保信用制度的建立,将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资金规模扩张起到积极作用。上海等城市正在建立健全小企业的信用制度,建立起小企业标识码,建立小企业的经营信用、资本信用、质量信用、完税信用、个人行为信用等方面的资信档案。这种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企业信用制度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彩霞,王光玲.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对策.经济论坛,2004.7.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2009年上半年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截至6月底,工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余额近2.3万亿人民币,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新增4773亿元,增长26%。目前,中小企业贷款在工行全部公司贷款中的比重达50%左右。中行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超过全行贷款整体增速。农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则达到1.63万亿元,占全行各项贷款余额的41.5%,比年初增加3225亿元,增幅达24.6%。这种发展主要源于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银监会在2009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发改委口径统计的中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同时还下发《关于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家银行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国家开发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1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成立服务于小企业的专营机构,有效地推动中小企业贷款的快速增长。
然而,面对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群,这些资金显得杯水车薪。特别是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趋缓,使中小企业利润空间渐趋缩小、资金链日益绷紧。尽管创业板已经粉墨登场,其主要目的是为中小企业融资解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但是能够达到创业板要求的中小企业毕竟是少数。因此,融资难仍然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
中小企业融资之所以处于困境,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小企业“先天不足”。中小企业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占公司总数超过99%的份额,对就业总人数和附加值的贡献额超过了50%。我国的中小企业比率高达99.6%,800万的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GDP和50%的税收。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产品比较单一、规模较小、自有资金比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显得异常突出,相当部分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困境。而且,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波动性较强。同时,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不规范,没有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跨越银行的贷款门槛。
第二,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需要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之间存在矛盾。就中国目前来讲,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还是在银行。然而国内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在低端的产业和低附加值的产业当中。同时,中小企业传导的能力非常脆弱,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这也是目前形成融资难的技术层面的原因。这都增加了商业银行经营的风险程度。出于自身规避风险的需要,商业银行将具有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作为主要的客户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满足所有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
第三,各地经济政策、金融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尽管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并颁布了诸如《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法规,但是各地政府的相关举措与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进而对各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缓解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例如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已从2006年11月1日开始执行,而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2009年8月1日才开始执行,可见地区差异之大,这必将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途径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非一日之寒,这是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相协调所产生的深层次矛盾,因此要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渐变的过程,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中小企业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融资能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首先需要从自身着手,如果不苦练内功,即使外部融资环境优化,企业获得了资金,也会出现不能消化或者不能有效利用资金的后果,这会扩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和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完善内部治理机制,规范经营模式,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树立诚信形象。其次,要成为成长型中小企业,必须要有创新的理念,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在国家自主创新的政策引导下,这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再次,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已完成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未来这套国际通用的财务报告准则的使用,将降低目前部分中小企业按照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提供财务信息的成本,将减少中小企业财务造假行为,将缓解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金融体系通过创新机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在国际上,银行体系是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最重要的机构提供者,在美国大约65%的中小企业依赖从银行获得资金,而在欧洲该比例为79%,我国接近90%。笔者认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适合其特点的业务流程、融资方式,建立小型、新型金融机构,对于有效地缓解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至关重要。首先,应进行商业银行业务流程再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差别化和多样化的业务流程。尤其要对中小企业贷款流程进行再造,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从而快速、及时、有效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例如可将信贷客户分类、信用等级评定、统一授信的审批权限转授二级分行,由二级分行批复。除了项目贷款需报一级分行审批外,其他融资申请在分行转授权范围内由二级分行审批,同时允许二级分行根据实际情况向下级支行实施必要的转授权。另外,根据2009年《关于银行建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的指导意见》,各银行应针对小企业建立独立高效的信贷审批机制。要在保证贷款质量、控制贷款风险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审批权限,探索多种审批方式,可对部分授信环节进行合并或同步进行,以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这样的业务流程可以更好地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其次,进行商业银行融资方式创新。国内一些银行在供应链融资领域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例如深发展、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及中国银行等等。它们多数从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人手,从动产抵押或保理等单一融资产品的提供开始,逐步开发产品种类,形成产品集成能力,最终过渡到面向整条供应链提供结构性融资服务。在当前的金融海啸中,推动供应链融资较快发展,不仅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充分的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使投资、生产、销售活动更加顺畅,加快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可为银行业未来的金融创新积累经验,推动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再次,应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良性发展。2008年5月4日,银监会和央行出台《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得到迅速发展,截至2009年3月末,全国已开业583家小额贷款公司,筹建573家。这为解决当地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中,不少中小企业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化解了资金危机。2009年6月9日银监会颁布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通知,符合一定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改制成为村镇银行,不仅在身份上从以前的“工商企业”转为了金融机构,享受金融机构的税收政策,而且经行政许可,还可以开办各类银行业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金融机构
中小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到2009年我国有五千多万家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经济总量和50%的税收,提供了80%的就业岗位,中小企业在社会财富创造和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目前,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以出口为主导的中小企业面临亏损或倒闭的威胁。中小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融资难尤为突出,一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停产倒闭,资金短缺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所以,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中小企业现有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渠道有两种,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一)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融资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将积累的资金(折旧和未分配利润)用于再投资。这种融资不需要企业以外的其他方参与,投资所需的资金全部来源于企业内部。外源融资是企业从外部的其他部门筹措资金,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内源融资,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规模小,风险大,外源融资不易获得且融资成本高,所以,企业资金主要靠自筹和向熟人借贷。企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需要扩大规模,增加投入,就需要有更多的资金,然而,仅靠企业自身进行内源融资,显得力不从心,就需要进行外源融资。
(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外源融资又可进一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金融市场直接从资金盈余者那里筹措资金,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直接获得所需资金。间接融资是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来筹集资金。从实践来看,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都很困难。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进行外源融资时,由于其自身原因和外部因素,融资面临很多困难。
(一)资本市场门槛较高,中小企业难以进入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很发达,中小企业要想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的。我国《证券法》规定,在主板市场,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五千万元,而且公司须三年连续赢利。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几乎没有机会取得在沪深两市上市的资格。即便在2009年开版的创业板,也主要是为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成长性,较高回报率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1]而大多数普通的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很难成为高成长、高回报的企业,所以要进入创业板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也比较难。
(二)银行信贷倾向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不易得到贷款
银行倾向于向大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贷款,因为其实力雄厚,经营能力强,能够提供资产抵押,银行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小。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较差,抗风险能力低,市场一旦出现变化,很容易亏损,所以银行都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另外,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都有一套严格的贷款审批手续,手续繁杂且耗时耗力,不适应中小企业对资金“急、频、快、短”的需求,所以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的积极性也不高。
(三)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间接融资。然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虽然有占主导地位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也有众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但缺乏真正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大银行出于交易成本和风险回报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由于中小企业虽数量多,但规模小,企业单笔贷款额度小,交易成本高,融资风险大,所以,银行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它们更愿意为大企业提供额度较大,期限较长,相对成本较低,风险较小的贷款。中小企业找不到与它们相匹配的金融机构,融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四)担保体系不健全,中小企业贷款难
虽然我国已建立了为中小企业担保的信用担保机构,但都是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很少介入。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这就有可能使其担保规模过大,超过其担保能力范围。[2]银行考虑到担保机构因担保金额太大,害怕担保机构无力代偿时,就不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所以,中小企业通过信用担保获得贷款的机会不多。另外,中小企业一般规模都较小,可抵押的资产少,而且抵押的程序繁杂、评估费用高,中小企业通过自身财产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的难度较大。
(五)中小企业自身管理机制不科学,财务状况不明晰
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家族式管理,在日常管理中,任人唯亲。且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企业管理知识和战略发展思路,不重视财务管理,对重大的财务决策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决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没有聘请专业的财务人员,企业很难提供准确可信的财务会计信息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对外公开财务信息,导致银行无法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增加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风险。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但一直以来由于融资难等问题的制约,使得中小企业长期处于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状况。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措施。
(一)大力发展融资租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融资租赁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对中小企业更具吸引力。首先,融资租赁限制条件少。中小企业易于根据需要与租赁公司达成租赁协议,租到自己需要的机器设备,满足企业生产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其次,融资租赁风险小。在租赁期内,企业支付较少的租金就可以租到价值较高的机器设备,如果企业无力支付租金,设备由租赁公司收回,而债务融资情况下,企业如果不能按时清偿债务,则会有破产清算的风险,相比之下,融资租赁风险小。在租赁期满后,企业可以选择购买或退回设备,而设备过时的风险由租赁公司承担。所以,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创新金融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贷款
中小企业用款的特点是“急、频、快、短”,金融机构应进行服务创新,适应中小企业的需求。金融机构可通过创新对中小企业的还款能力的考核,简化贷款申请手续,不一定必须要求企业提供规范科学的财务报表,可通过考核企业的水电费单据,结合实地查看水表、电表,银行流水账单等,来考察企业的运营状况,从而评估企业的还款能力。贷款审批应快捷,满足企业对资金“快”的需求。
另外,可建立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服务平台,需要资金的企业可通过该网站进行在线咨询、贷款申请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该网站在线为企业融资提供政策指导和产品推介,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对企业的贷款申请进行预审,从而节省一定的人力、物力。
(三)建立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我国目前虽有为数众多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它们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却数量有限。[3]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通过与当地中小企业的长期合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等级比较了解,可解决金融机构与企业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应成立针对中小企业服务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在政策上予以倾斜,适当降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另外,可鼓励民间资本创建中小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如浙江的泰隆银行,就是专门为小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民营银行,其发展势头良好,盈利水平较高,2008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3.61%,坏账率仅为0.7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所以,鼓励发展民营中小金融机构,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建立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建立多层次、多种所有制结构共存的中小企业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首先,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担保机构。各省、市都建立为本地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机构,由当地(下转第99页)(上接第94页)政府财政拨款作为担保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为当地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其次,由中小企业组建互助担保基金组织,资金由企业按份额认缴,认缴份额多的企业可优先得到贷款担保。担保方式可采取抵押、质押、联保、互保等多种方式。另外,推动企业信息共享,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库,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五)规范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小企业融资难与自身素质低有密切关系,只有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降低企业风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信用水平,这样才能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同时要严格按照会计法规的要求,建立真实、准确的会计账簿,定期向有关机构提供会计信息,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树立企业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另外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保持合理的资金借贷水平,促进企业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孟硕,李伟.对中小企业筹资的若干思考[J].会计与审计,2009(2).
[关键词] 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对策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中小企业缺乏更多的融资渠道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过于依赖内源融资。根据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的调查,中国私营公司的发展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0%~60%以上。在债务来源中,商业银行贷款占18.75%,金融公司融资占4.91%,商业信用占15.78%,政府对小企业的贷款只占0.49%,而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则不到1%,融资渠道单一化明显。我国的资本市场目前还很不完善,创业板市场刚刚进入实质阶段,但是相关的细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我国主板市场的准入门槛较高,中小企业很难达到上市的资格,无法到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中小企业正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它们融资渠道的单一化必将严重限制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
(二)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缺乏,金融政策执行力不足
目前我国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机构是少之又少,原来一些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如区域商业银行、城市(农村)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在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下,都争着跟大银行抢大客户,逐渐跟大企业接近,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无门。为此,国家出台了很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相关政策,但从整体上说,这些政策的标准质量差,缺乏相应执行力,使得这些政策流于空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的需求。相关研究显示,目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一般都是短期贷款,83.75%的中小企业贷款额度需求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甚至贷款期限结构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
实际上,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融资能力欠缺和融资方式单一两个纬度,而融资方式则主要涉及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主要是由产品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企业未来成长前景等几方面构成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可以从中小企业自身、银行方面以及环境等其他因素来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自有资金较少,大多是由本家族凑集资金,资本结构缺乏一定弹性。而且中小企业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业务模式的成熟度及管理的规范性都存在问题,资金的缺乏使得引进的设备、工艺技术往往比较落后。中小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面对市场波动的风险承受力差,可见一斑。
2.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家族企业,其领导者的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一般凭主观意识进行组织的分工。此外,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控制程序的设计过于粗放,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内部审计没有形成制度化,虚化了内部监督的作用。再者,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多套报表、账外账等财务信息失真屡屡发生,信息披露机制也不健全,缺乏信息透明度。这些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
3.资信程度较低。金融机构是经营信用的企业,一般依据企业的信用进行投资决策的。信用缺失、企业整体信誉不佳,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小企业一般是高风险的新兴企业,投机性极强,这也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
(二)银行自身的原因
银行是资金的供给者,其对资金具有很大的责任。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的情结。从银行方面讲,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主要表现在:
1.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近年来,由于国家和地区政府实施对重点大型企业的扶持计划,银行与许多大型企业签订了长期的银企合作协议,在一定程度缓解了银行的放贷压力,保证银行获得稳定持续的存贷差收入。而中小企业一般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违约率远高于大企业。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失去了动力,也间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2.贷款程序与中小企业资金使用不匹配。中小企业的贷款金额小,笔数多,而金融部门为了控制风险,贷款都必须履行严格而完整的融资手续。整个信贷过程耗时长与中小企业短、平、快的贷款要求相矛盾,且中小企业容易因贷款审批时间长而失去最佳的投资机会,这些都限制了银企之间信贷关系更好发展。
3.对中小企业放贷成本较高。由于中小企业的各项财务制度往往不健全,财务人员的素质也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了企业的财务信息失去了规范性和透明性,银行对企业的财务信息缺乏信任,因此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放贷前的信息收集成本和贷款后的监督成本比较高,使得银行不敢轻易向中小企业贷款。
(三)环境等其他因素
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适合于它们的大环境,我国的社会环境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因素。
1.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够健全。我国中小企业征信工作才刚刚起步,虽建立了中央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但商业化的企业征信体系发育程度还相当低。此外,社会上缺少专门而权威的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和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评估两套信用相关体系的配合。
2.金融制度的缺位。政府介入不足导致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层面的缺位,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得不到制度供给的保障,“供不应求”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制度的缺位往往表现在法律法规缺乏应有的刚性约束,更趋向于政策性因素。贷款出现市场性风险或信用风险时,对债务人缺乏惩罚措施,而对债权人特别是贷款签发人的责任追究却十分严格。这种制度的缺失养成银行的放贷惰性,造成金融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挤出效应。
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应对措施
融资难已经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中小企业又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两者之间的矛盾迫切要求我们立足国情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相应措施。本文结合形成中小企业融资难各方面因素提出如下建议:
(一)中小企业改善自身不足,协调融资结构,建立多层次融资
首先是管理治理制度,企业应适时引进高端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总体素质,加大企业自身的改制步伐,引导企业各项活动有序的进行,还应建立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通过推出一些激励产品,鼓励企业员工进行大胆创新,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员工创造才能,坚决惩罚行为劣迹者,逐步形成职业化制度化的的激励模式。其次,内源融资具有规避融资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的优点。企业应努力实现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者比
例的均衡,强调自身利润的积累,摒弃“分光吃净”的政策,更多的考虑企业未来长远的发展,避免短期化的发展倾向。最后。对于企业而言,传统的融资渠道对中小企业的要求较高,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和股票。中小企业为了取得融资,只有开拓一些新型的融资渠道,如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有助于中小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减少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加快企业产品的转型,而且融资租赁的门槛低,手续简单,这样也就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二)银行要更新经营理念,改进金融服务,服务中小企业
虽然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存在风险大,管理成本高等难题,但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金融领域,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利于扩大自身业务,刺激信贷需求,为银行谋得利益。因此,银行应更新经营理念,改进金融服务,开发“定位中小”、“服务中小”的针对性金融服务,积极打造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的品牌形象。
(1)要努力建立一套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制度。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金额少,笔数多的特点,银行应简化贷款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时间。此外,各地方银行应积极向上级争取信贷规模以外的金融产品支持,如争取将辖内部分信贷资产证券化,争取信贷资产转让业务,争取增加表外业务授权等,拓展票据业务。(2)可结合自身各种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位的金融配套服务。比如银行可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为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既能扩大自身利润来源,又能协助企业实现更好管理,达到双赢。
(三)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建立专门机构,扶持中小企业
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充分保护中小企业投资者的权利,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等,促进中小企业的壮大与发展。当前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普遍存在缺陷,容易给金融机构钻法律的空子的机会,因此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力度,执法机关应加强执法力度,坚决惩处违法违章现象。充分保障中小企业的权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及其它问题。
此外,通过联手经济主管部门,搭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平台。地方政府要发挥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积极落实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改善地方的信用环境。例如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贷征信系统为依托,通过实地调查收集企业准确的经营信息,抓紧建立并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档案,从中筛选一批优质企业集中向商业银行推荐,构建银企合作的互动平台,这样既可提高数据信息的共享程度,降低银行及其他投资者的信息成本,又可扩大银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使银企合作的范畴扩展到所有企业而非仅仅是大型企业,使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其历史的和当前国情决定的特殊性。在我国的落后产业结构环境、国有商业银行占统治地位以及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的状况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相关的对策应与国家的短期、中期、长期的战略逐渐衔接,只有这样才能持续保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顺畅。
参考文献
[1]王菁苋.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经济师.2005(4)
[2]王战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探究.经济师.2005(4)
[3]王勇.制度困境与中小企业研究.经济师.2007(5)
[4]蒋正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社会文献科学出版社,2005(12):1
[5]陈小丽,李波伟.中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其金融支持.中国金融.2005(4)
[6]侯龙.中小企业融资难症结及其解决途径.中国金融.2008(3)
[7]张慧莲.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的世界性难题――欧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比较.中国金融.2008(20)
[8]王铁军.中国中小企业融资28种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0):1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约束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077-02
引言
据广东省工商联对在粤中小企业现状进行的综合调研显示,2011年上半年仅有38%的企业能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报告》调查显示,75%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缺口5 700亿元(《羊城晚报》,2011年8月3日,A17)。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因素很多,而根源在于现有制度的安排。本文通过分析中国金融制度和中小企业组织经营制度的特征,找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源;探求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为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与特点
1.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中小型企业定义为雇佣一定人数以下的非附属性独立公司:19 名雇员以下为极小型;99名雇员以下为小型;由100 ~499 名雇员为中型。本文的中小企业是指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2.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目前,中国企业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获取资金:内源性融资和外源性融资。(1)内源性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自身经营活动获得资金,并将其满足企业投资、经营等融资需求。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留存的收益、折旧基金、更新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累计未付的工资和应付账款等。内源融资具有自主性、有限性、低成本性、低风险性的特点。(2)外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是指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闲置资金,使之转化为自有投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来获得资金。外源性融资具有高效性、有偿性、高风险性、流动性的特点。
3.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中国中小企业表现出自身的融资特征:一是内源性融资比例大。据不完全统计,中小企业多属于家族企业,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私蓄或家属集资,极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信贷和其他财政支持,内源性融资占70%以上。二是非正规渠道融资占外源性融资比重大。由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和宜春市中心支行组成的“小企业融资”研究课题组(2006)对宜春市有代表性的样本小企业调查表明,2002年、2003年、2004 年宜春市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构成中,民间融资分别占45.89%、51.68%、52.3%,民间金融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缺口的主要外源性融资途径。三是间接融资占正规渠道融资比重大。在中国,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外源性融资中,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98%左右,以股权等直接方式进行融资的只占2%左右(陈会玲,2009),正规融资渠道单一。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制度原因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认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有信息不对称、中企业财务制度缺失、产权的障碍、企业成长周期的影响、银行垄断和信贷配给的抑制等方面。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组织经营制度和中国现有的金融制度的约束。
1.中小企业自身的组织经营制度约束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是中小企业的组织制度造成了融资需求约束。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大多为家族成员,往往把企业的财产看做家族财产,披露经营信息会给企业带来潜在的经营风险,所以不愿对外信息披露。然而,资本市场是分层级的,层级越高的资本市场要求企业披露的经营信息越多。由于家族制的组织制度对企业披露信息造成了约束,导致了“人为”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只能依赖民间借贷等低层级资本市场融资。二是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制约了融资需求。中小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高度合一,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绝对的权威和决策作用。首先,中小企业管理者(所有者)担心稀释了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愿股权融资;其次,中小企业管理者担心过多的银行负债超出了自己的经营管理能力,宁愿内源融资也不愿过多地从银行贷款。因此,中小企业特殊的治理结构,造成了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渠道融资的需求约束。
2.现有金融制度安排抑制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结构是以银行体系为主导的,中国银行体系又突出表现为四大国有银行处于高度垄断的地位,控制了绝大部分信贷资源,形成了一元化主导的金融制度安排,继而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供给约束。一是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的初衷主要是基于国有大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以及为大型企业提权转换为目的。况且,中国债券市场发展缓慢,进入门槛高,只有少数大企业才符合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因此,即使经营十分成功的中小企业进行企业股权和债券融资也是相当困难的。二是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的产权性质相同,国有银行的信贷经理人更愿意贷款给国有企业,因为国家是其股东,国有银行贷款给国有企业即使发生坏账,国家对国有银行的当事人也难以有实质性的责任追究。三是国家赋予了国有银行促进就业、维持社会稳定等社会经济责任,国有企业形成了对国有银行信贷资源的刚性依赖,国有银行也必须持续地支持国有企业的金融需求。因此,无论是直接融资中的证券市场或债券市场,还是间接融资中的银行体系,其制度设计最初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为了满足大型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的融资需求,这种金融制度的缺失,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约束的主要原因。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要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从制度入手,中小企业、银行和政府三方努力,共同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1.就企业层面而言,实行股份制改造,健全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中小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本身就是一种融资制度,其实质是使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化,以利于股权的转让和交易,从而有利于外部融资。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通过建立决策的管理和控制相分离及岗位分工的制衡机制,使潜在股权投资者有保障享有同等的股东权利,从而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实现股份制改造和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同时,中小企业必须不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提供合理、全面、准确的企业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这不仅是银行的信贷需要,也是确保企业长远发展并不断壮大的必要保证。
2.就银行层面而言,实现金融制度创新;畅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银行应创新银行制度,使银行成为企业部分股权的所有者,引导银行所遵循的资金分配和使用应当以资金的使用效率为标准,甚至银行直接参与中小企业的长期管理和监督,既可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避免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权力滥用,又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银行需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推出适应不同企业需求的融资工具,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增强对中小企业业主的信用评级;二是开办保本理财业务;三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试行商业性的信用风险;四是对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开办租赁融资业务。
3.就政府层面而言,实现民间金融制度化;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民间金融具有与中小企业的产权属性趋于相同、在制度供给方面的灵活性以及民间借贷不会稀释企业控制权等特征,不仅有助于解除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约束,而且有助于解除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约束,同时对当前金融制度也起到了拾遗补阙的作用。国家及政府部门应当对民间金融的发展进行积极的监管和引导,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和合法化,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民间金融名正言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将其置于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之下,可以减少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利益也得到了法律的保护;有利于民间金融机构之间及民间金融机构和其他正规金融机构之间展开正面竞争,从而降低利率,消减民间金融的高利贷属性。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结合的金融中介行为,可以排除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品不足的障碍,补充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改变资本供求双方的利润流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结构,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重塑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营造中小企业良好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羊城晚报,2011-08-03(A17).
[2] 陈会玲,汪段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及制度突破[J].企业经济,2009,(2):179-182.
[3] 张玉明.资本结构理论的一项修正:股权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优序策略[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86-91.
[4] 王霄,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一个内生化抵押品和企业规模的理论模型[J].经济研究,2003,(7):68-75.
[5] 李志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22-01
1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一方面融资交易成本过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问题。从银行角度分析,中小企业谈判、签约的程序与大企业是一样的,但由于中小企业的借贷相对于大企业而言资金少,这样就导致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缺乏积极性,造成中小企业银行的交易成本比较高。从企业角度分析,以自有资本为主的中小企业创办时,规模普遍较小,通过担保、抵押贷款向金融机构筹资非常困难。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获得的贷款比重偏低、融资成本高。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超过99%,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渠道,但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在银行信贷资金的贷款结构中,不仅增量也趋缓,而且存量比重低。
在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各类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也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重要性,制定了若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政策,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和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尤其2003年1月1日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反映了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的战略决策,这些政策和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目前融资难问题。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受到很多限制,仍然存在融资规模小、渠道少,融资秩序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其融资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实际解决。
2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
(1)企业信用观念比较淡薄所以导致银行失去了支持的信心。企业信用行为扭曲观念有逃债、甩债、赖债等,是由于企业法人个人信用程度低所导致的;企业历史客观原因,表现为企业信用观念差,企业的包袱重,还贷难度大,负债大,不存在逃债意识的企业主观,深表对金融部门的歉意是因为企业法人一直无力还贷。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这些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影响银行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考虑的因素。
(2)造成银行严重的损失风险和银企关系中严重不对称的信息,影响了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是因为中小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很多私营企业在中小企业中仍然沿用的是家庭式和经验式的管理方式,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比较混乱,且缺乏科学决策的机制,更无法为银行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和财务表。对中小企业的审查格外严格,是银行为了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可能导致的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
(3)存在不足的内源融资。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的根本原因是各种融资渠道不畅。我国中小企业过度依赖内源融资的状况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根植于融资渠道的狭窄,反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反映了我国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效率低。
(4)从金融结构与金融体系方面看是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需求和资金的供给不平衡,融资渠道不畅通。通过银行调剂来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余缺问题,银行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以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为主的比较发达的间接融资体系为主。
(5)中小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融资的成功率影响有:抵押担保的能力不足,不能完整的提供信贷手续给银行。在私营中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制约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主要问题的是担保抵押难。
(6)政府方面的因素。政策法规不仅直接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某一方面,而且还有可能对其他方面的融资行为产生基础性的影响,所以说许多融资渠道与政府的政策法规有重要联系。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于完善。
3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 建立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1)运用社会互助担保方式弥补政府担保方式的不足。
由于政府政策扶持模式容易增加财政负担和降低担保资金使用效率,为弥补政府政策扶持型模式的缺陷,所以担保模式应辅之以社会互助型。组建主要由企业以会员制形式的社会互助型担保,通过会员之间的互助担保,进行会员缴纳的风险贷款保证金,获取贷款的金融机构。这种运作的方式符合我国在特殊人文环境下所形成的社会互助的实际情况,在一定地域内我国中小企业集中,彼此了解业主,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具有很强的趋同性,容易形成群体机制的信誉,提供了社会基础,为中小企业实行社会互助型担保。
(2)建立政府护持型的信用担保体系。
可以考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的是资本金,在现有的信用担保体系基础上。担保机构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加强,在主要省市地区设立地方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此外政府应考虑成立更多的担保公司,因为目前担保公司所能提供的业务逐渐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需要,随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担保风险化为直接投资风险,通过将担保化为股权的市场化运作形式,把担保公司和企业捆绑在一起。
3.2 对于中小企业要搞好自身建设
中小企业想要有效地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不断提高自我的积累、自我的发展、自我的生存的能力,创造积累的条件,中小企业的加强内部管理,融资的改善环境。以下的几点需要做到:
(1)现有的金融工具充分的运用。中小企业要规范企业财务制度,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彻底摒弃弄虚作假、“两套账”的行为,要建立完善的财务核算的制度,提供原始数据的准确、真实,企业信息透明度的增强。唯有如此,才能增强银行贷款的信心,降低银行贷款对贷款企业的审查成本。
(2)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抵御信用风险,规范信用市场、营造信用环境、培育信用需求、完善信用制度,自身的融资能力提高,对于中小企业的提升综合竞争力和整体素质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开展企业内部的积极普及工作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的营销预誉、财会管理、合约管理、商帐催收等,培养信用评价、调查分析和监督等专业人才,对企业管理、经营、检测等人员开展信用和专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对企业外部的中小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要逐步完善和建立。
3.3 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政府应采取有效的措施
完善我国资金的扶持政策。对于中小企业政府部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的主要方式有贷款援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税收优惠是为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国家通过税收减免、降低税率、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等优惠条件来扶持;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促进中小企业科技进步和鼓励中小企业出口等方式给予的财政支援的;政府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方式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
3.4 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1)通过股份制改造、产权转让、拍卖、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放开搞活中小企业的改革的步伐。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促进中小企业的改革,大力推进股份合作制。在改革中为企业的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增强员工对企业资产的关切度,鼓励员工的自愿入股。要建立合作制的股份,稳妥并且积极地推进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明晰企业的产权。只有明晰企业的产权,才有可能建立起来企业的信用,经营者才会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自己的行为负责。
(2)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与企业的财务,不做假帐,提高企业财务报表的可信度和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规范企业财务的制度。积极应付清偿款项和银行的债务,提高企业的信任水平,建立企业的信用制度。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得到真正有效地解决,需要经过三方的共同努力(企业、政府、银行),创建一个社会信用完善的社会经济环境、融资的渠道多样化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3,(2):79-81.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 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目前,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其对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推动技术创新、保持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融资困境严重阻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为了保持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2011年5月,我国开展了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情况的调查,此次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中小企业资金缺口、民间借贷实际利率、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中小企业户数等十几项,调查显示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已经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
(1)内源融资现状
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小,组织结构较为简单,经营风险大,从外源融资渠道获得资金的难度大,即企业的运营主要依靠内源融资来支持,从表一的数据可以看出,在近几年里,自筹和其他资金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超过了70%,说明中小企业的日常经营性资金高度依赖内部集资。由于中小企业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以及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很少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留取盈利来弥补将来资金的不足,还有的中小企业经营处于亏损状态,自我积累能力低,根本无利可分,无利可留,也就谈不上有所积累。
表一 2006年至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总额(亿元)和比例(%)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2)外源融资现状
1.直接融资不畅
直接融资是指以股票和债券形式公开向社会筹集资金的权益融资渠道。但是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完善,对中小企业而言,为其提供融资的资本市场很少,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一是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使得大量中小企业被拒于我国证券市场之外。虽然目前我国创立了全国性二板市场,但是仍然对中小企业的进入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只能解决极少数高新科技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二是我国债券的发行是由政府部门确定每年的发行计划,发行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办法,且发行办法规定发行债券的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不低于6000万人民币,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人民币,这一系列条件限制了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融资。
2.间接融资受限
间接融资主要是指通过银行贷款和商业信贷而取得各种短期和中长期债务融资。中小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一般选择商业银行进行贷款,但是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而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在发展的导入期盈利能力低,以及资产抵押能力较弱和担保体系少等因素制约,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利益严重不对称,因此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服务于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较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对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
3.民间借贷不规范
民间借贷在一些地方逐渐合法化,其主要存在于私人与私人、私人与民营企业主之间,民间借贷由于其自发性和不规范易引起经济纠纷,且其高利率也加剧了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难度,会给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1)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低,资信较差
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较差是导致其融资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据调查,我国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60%以上的中小企业信用等级都是3B或者3B以下。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是银行的首要目标,但是由于中小企业提供的数据往往不真实,经不起推敲,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和授信审核时,银行处于信息弱势,而中小企业处于信息优势,导致对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难以掌握,银行为了降低坏账率,通常将贷款提供给信息透明度较高的大企业,而不会给信息透明度较低的小企业提供贷款。还有部分中小企业信用程度低,对于银行贷款没有很强的偿还意愿,也是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意愿不强的原因之一。
(2)抵押担保体制不完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难的原因; 化解良策
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实行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信贷规模出现超常规增长,仅一季度新增贷款就高达4.58万亿元,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水平。1-5月份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84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然而,上半年投放的超过5万亿的信贷,只有5%左右流向了占中国经济总量半壁江山的中小企业,在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中,中小企业得到的授信额度不到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零头。融资难仍然是中小企业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如果中小企业的融资得不到缓解,短期内经济复苏的希望将很渺茫。本文试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以及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作粗略探讨。
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目前,我国约有99%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它们创造了60%的GDP,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主导了60%的出口,贡献了60%的税收,66%的发明专利和82%的新产品开发来自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已经成为繁荣经济、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和转移农村劳动力、调整结构、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创新和形成新的产业的重要中坚力量,并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有力推手。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很难从国家庞大的信贷扩张中分得一杯羹,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呢?
(一)金融体制不完善
随着国有独资银行商业化、股份化的改造和市场化的运作,银行把最大化收益作为自身的经营目标,在企业服务过程中市场意识逐渐增强,经营决策越来越自主化。出于贷款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大中型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只好“批发”,不愿“零售”,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中小企业融资具有“少、急、频”的特点,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和防控风险,加上缺乏信用资源和可供抵押财产,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意愿不强。所谓嫌贫爱富,这个词对商业银行来说,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它必须坚守的行为规则,也是由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性企业的禀性所决定的。这里面真正出问题的不是商业银行,根源在于我们的金融服务体系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主体架构仍然瞄准大型企业,并非针对中小企业而设计,很多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模式不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仅仅依靠现有金融体系内的大中型商业银行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的确存在很多局限性。同时,银行从成本、风险收益的角度考虑时,也往往把贷款成本高、风险大、收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市场竞争激烈、发展前景不明、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的中小企业排斥在服务范围之外。
(二)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1.担保机构规模小、实力弱。2005年中国担保机构比上年增加15.51%,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户均资本金仅3 695万元,比2004年增加635万元,新增担保机构规模依然偏小。同时个别地区还存在着发展过快甚至过滥现象:一是担保资本金规模过小,难成规模效应;二是放大倍率偏低,银行认同度不高,担保效应难以发挥;三是业务空置率较高,个别地区近5成未开展正常业务。
2.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抗风险能力不强。一是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和风险监控制度,业务人员缺乏经济、金融、财务、法律、审计、评估等专业知识,整体素质不高,识别、控制和防范风险的能力较差;二是热衷于大项目和高盈利、高风险的投资业务,或运作担保贷款,骗取银行资金,不从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产缺乏流动性和安全性;三是担保资本金不实,有些担保机构注册后即转移资本,虚假出资;四是担保风险准备金不提或提取不足,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五是高比例收取保证金,并以各种名目收取不合理费用;六是存在行政干预和人情担保现象。这些不规范行为增加了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制约了担保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3.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与损失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目前,国家级、省级再担保机构仍然缺位,再担保业务尚未完全开展起来,严重影响了担保体系在增信、分险、监控与整合等方面的功能发挥。同时,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在筹建之初得到一次性资金支持后,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民营担保机构只能独自承担担保贷款风险,无法与协作银行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担保能力大打折扣。
二、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良策
如何突破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使中小企业不断保持生机和活力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政策着眼点不能仅仅局限在某些具体的利益环节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必须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建立一个服务完善、监管到位、利益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具有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风险补偿机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还应当在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标准、规范管理拓宽民间融资渠道以及发展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作出全方位的规划,才能找到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路径。
(一)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面对中小企业巨大资金缺口,如果像发达国家那样,光靠政府出资成立政策性担保机构显然行不通。可是,利用民间资本以市场化方式来运作,又存在风险和收益悖论,这就必然会导致一些担保机构违规经营,参与到民间借贷活动中去。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健全的担保体系,真正打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创新性做法是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信用担保基金是由政府机构、银行业和中小企业共同注资,能够发挥担保的信息和成本优势;另外把中小企业和担保机构捆绑在一起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共同体,让它有动力去参与贷款企业的监督。同时,督促融资性担保公司依法合规审慎经营,严格控制风险集中度和关联方担保。指导融资性担保公司加强资本金管理和内控机制建设,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将担保机构经营情况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实施统一管理。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各类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基金、非营利性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贷款奖励基金,合理分担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贯彻落实担保行业各项法规,完善规章制度建设,尽快形成以出资人自我约束为监管基础,以地方政府部门为监管主体,全国统一规范运营的担保体系。
(二)加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各级金融机构要认真领会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加大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一是要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总行部署要求和自身业务特点,设立机动有序、权责清晰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二是要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各金融机构要对有担保机构全额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实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对无担保机构担保的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在同期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的上浮幅度应当控制在合理水平,国有及国有控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性担保服务要适当降低费用,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也要降低中小企业信托产品发行费用。三是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要想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就必须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可是,出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商业银行往往更愿意把钱贷给大企业,而对中小企业退避三舍。现在看来,只有帮助商业银行分散和降低贷款风险,解除后顾之忧,才能真正促使它们降低门槛,向中小企业敞开大门。可以尝试通过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来达到这个目的。风险补偿机制由政府出钱,银行出力,企业受益,最终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三方共赢。四是推进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推进知识产权、动产、林权、股权、出口退税池、保函等质押信贷业务,发展票据贴现、保理、福费廷、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探索开展依托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等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特点的信贷模式创新。拓展电子银行业务宣传,引导和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提高电子商业汇票的使用率。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开展同业合作,稳步发展贷款转让业务,合理配置信贷资源,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
(三)大力推进金融创新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国内融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是随着创业板、风险投资基金、民间借贷、民间参股等新型融资方式的发展,不同类型、不同业务特点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将获得多元化、多层次的满足;二是随着金融市场对内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深化,在外资银行扩展人民币业务的同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将逐步增多,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市场的竞争程度将逐步提高,银行金融创新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三是随着股票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大型企业越来越多地进入直接融资市场,银行贷款的主要客户群体将逐步向中小企业集中。因此,银行和企业都应对我国融资生态环境的变化态势有一个超前、准确的把握,商业银行特别是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抵押担保方式、企业信用审查和信用评级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和路径,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经营特点,不断创新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金融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对企业而言,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应了解自身的资产特点、风险特点和经营特点以及风险投资、民间借贷、融资租赁、银行借贷和股票融资等不同融资渠道的特点、条件、利弊和适用范围,有针对性地加强融资对接,切实提高融资成功率。
(四)打破垄断,强化管理
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嫌贫爱富”和“傍大款”的银行也会从躲避中小企业转变为偏爱中小企业,使银行贷款具有更高的效率,得到更丰厚的回报。政府当务之急是尽快打破垄断,给中小企业以国民待遇,营造出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同时,中小企业应主动顺应市场需求,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机制,树立财务管理意识、风险意识和金融意识。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企业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财务管理又居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3年,相当部分的企业在1-2年内就倒闭,除行业、技术因素外,内部管理水平较低是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也是由内部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混乱造成的。有了财务管理意识,还要有风险意识和金融意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融资工作,要了解企业自身的状况以及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要对金融机构的业务、产品以及贷款流程有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主动对接银行。中小企业只有在强化自身素质上下功夫,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方向,走自主创新之路,才能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谢小梅.中小企业融资的38种方式与实操技巧[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 严维青,王东宏.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剖析及其治理对策[EB/OL].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
[3] 唐磊,张宪平.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方式[J].管理科学,2007(7).
[4] 孙天剑.如何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时代经贸,2007(5).
[5] 陈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思路[J].现代经济,2006(6).
【关键词】中小企业 融资难 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一)以间接融资渠道为主
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占比为14.59%,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1]。2012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近5000万家,占中国企业总数的98%以上,占据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工业产值、实现总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50%和68%左右,提供了大约85%的城镇就业机会[2]。
(二)贷款风险较高
中小企业融资有三大特点:“需求大”。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决定了其总资金需求量是巨大的,且贷款要得急,多为需求急迫的流动资金贷款;“单位需求小”。企业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决定了其单位需求量有限;“风险大”。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管理基础差,经营风险很大,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多,信贷风险较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一)信用较差,信息不透明
中小企业规模小,抵押物不足,缺乏担保机构,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用贷款;经营管理层相对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素养,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出于偷漏税款和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等原因,往往存在两本账、三本账的现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导致银行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无法辨清,对贷款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也无法进行。
(二)直接融资渠道不畅
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债券发行主体必须是国有独资公司或两个国有以上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6000万,股份公司净资产额3000万,对发行主体及净资产额的限制将以自然人为发起人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同时又能达到相符的净资产的中小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我国证券市场门槛较高,只有少数效益好、成熟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可以争取到上市筹集资金的机会,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较长时间很难进入证券市场[3]。
(三)间接融资渠道狭窄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间接融资渠道融资,但是我国整体融资模式存在路径依赖,大多中小企业仍通过向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广大的民间资本虽提供可融资本,但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还未成熟,且通过民间融资机构贷款财务成本、管理费用及融资利息较银行高,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管理成本加重。中小企业在该模式下进行融资时,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困难,并不得不面对发展进程中的融资缺口问题。
(四)政府职能欠缺,政策缺乏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贷款、担保机构。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有相应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保险。二是缺乏中介机构的支持。我国的社会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中介机构发展较晚,较少中小企业直接开放;新成立的一些中介机构商业性较强,服务收费高,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三是国家缺乏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几乎不可能。从国家政策分析,国家信贷政策存在所有制歧视,政府的大企业战略使银行借贷的重点及国家的优惠政策一般放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上,我国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金融机构,而大量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则很难获得银行信贷,更谈不上享受投资补贴和贷款贴息政策。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
第一,良好的信誉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改变人们心中中小企业借款不还、拖欠工资、逃税漏税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和财务体系,按照《质量振兴纲要》、《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等要求,向“专、静、特、新”方向发展。第二,解决中小企业内部信息表达不规范的问题,使信息披露公开化和透明化,减少外部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成本,从而相应地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有利于企业的融资。第三,建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各类企业的社会整体信用建立数据库,并向社会开放。在建立中小银行体系和担保体系之外,应建立一套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机制,这包括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机构、信用培养机构以及中小企业本身的规范等,有助于规范中小企业不良行为,减少银行损失。
(二)构建直接融资体系
加快完善资本市场,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全国性股权交易市场和债券市场即“第二板块市场”。因为“第二板块市场”对上市企业没有盈利的要求,没有数额的限制,只要是符合资格的企业,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就可以申请在创业板上市,这对于那些在创业阶段急需资金,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融资机会,提高融资效率和成功率。
(三)完善间接融资体系
一是创新银保合作。鼓励中小企业、银行及担保机构的三方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通过政府主导、银行主导及担保机构主导的模式拓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保障银行的经济利益。二是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针对广大中小企业客户开发集融资、理财等于一体的全面金融服务产品,包括业链融、透易融、诚信融、便捷融、贷易融、押余融等创新融资类产品,为中小企业融资开辟绿色通道。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第一,政府应该加强对民间金融的产业政策导向意识的培育,加强民间借贷的引导和服务,选择具有市场前景、成长性好的项目为依托,优化民间投资结构。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正常金融秩序的信贷资金使用加大处理力度,减少围绕信贷配给的讨租现象[4]。第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倾向。中央财政预算设立中小企业科目,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通过税收政策,鼓励对这一基金的捐赠。第三,政府应该采取鼓励措施,支持会计师事务所,税务机关等相关部门对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的培训,帮助其建立规范的会计账簿,完善企业会计制度,使其最终能够提供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财务报表。
参考文献
[1]谭瑞华.中小企业融资管理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09,(10).
[2]曾鸿志,黄思明.基于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企业经济.2012,(12):86.
[3]王育霞.中小企业融资绩效评价分析[J].财会通讯.2012,(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