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1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医院;药房;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6(a)-0160-01

药房是医院为患者提供服务的重要窗口,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药房工作的质量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1]。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建设现代化医院步伐的加快,医院药房的工作重心也实现了从药品供应为中心向患者为中心的过渡。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使得广大患者对药学服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找出医院药房工作中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对策,对于提高医院药房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药房工作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 存在的问题

1.1 药品管理有漏洞

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的经营也受到了利益的干扰,医院药品入库的质量检验和管理不规范的案例经常被曝光。许多不法药商为了追逐利益,运用各种非法手段以次充好,以陈充新,以假乱真将药品推销到医院,从中牟取暴利。还有的把即将要过期的或者质量有问题的药品通过更换标签等手段流入医院药房。这些伪劣药品进入医院药房轻则影响患者疗效,重则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甚至引发医疗事故。

1.2 药师的地位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在绝大多数患者眼中,药房的药师除了利用专业知识分析核对处方外,会做的事情就是照处方拿药。药师很难参与药物的临床评价、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患者药历的建立与分析等技术含量更高的本职工作。在医院里,药师队伍地位一直不高,他们的专业形象远不及一线的主治医生。

除了在医院中地位不高,药房药师的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另外,由于我国药学教育的落后,我国药师的药物治疗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普遍欠缺,药学人员通常忙于药品采购、调配等日常工作,他们很少有时间加强业务学习,外出进修的学习机会更是比医生少很多,因此,药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急待提高。

2 解决对策建议

2.1 加强药品管理

加强药房药品管理即要规范药品采购入库、保管、使用等各环节的检验和监督[2-3]。具体来说,在药品采购环节,要增加采购行为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药房负责人要对入库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坚决抵制质量不达标的药品流入药房,同时要留意药品的有效期,拒绝将快到期的药品进入药房;在药品保管环节,药房应该建立相应的储存架,定位存放,做好药品的分类管理,第一类应按有关规定做到“三专”、麻醉等特殊药品应做到“五专”;在药品使用环节,药房要深入医院各科室了解各种临床用药的使用情况,宣传药品的有关信息,当药房有积压药品时应该及时通报,以备控制新药的采购计划。

2.2 增强用药咨询服务

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药房药师除了要完成捡药、发药、处方筛选、药品检验等传统工作,还要全方位了解常用药品的相关信息,并在患者取药时为其提供相关用药咨询服务。所以,从药师的角度讲,药师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人职业道德水平及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药德过硬、善于交流的药师[4-5]。从医院药房的角度讲,随着自行购药的患者越来越多,用药咨询的需求越来越大,药房应设立专门的用药咨询窗口和药学服务岗位。利用这样的窗口,药师应主动向患者交待清楚药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有患者需要咨询疾病相关的保健和饮食知识,药师也应该做出负责任的回复。

2.3 提高药师地位和业务水平

长久以来,药师在医疗系统中的地位一直不高,这影响了药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6]。因此,医院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医院药师的地位。例如通过为药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通过安排青年药师到临床科室轮岗,亲身体会查房会诊、抢救病危患者等治疗实践,这样既能强化药师的临床知识,又能通过与患者和专科医师的交流增加他们的安全用药知识,使得他们在日后承担用药咨询任务时更加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药房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声誉,药师应加强药品管理,努力提高药师的地位与业务水平,增强药房的服务功能,实现药房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霞,李育荣. 医院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全科护理,2010, 12(12):3165.

[2] 李翔,张环英. 医院药房工作常见失误及防范[J]. 中国误诊学,2008, 12(3):588-589.

[3] 周群,张娟. 药房质量管理与优质窗口服务[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70-171.

[4] 岳亿芳. 如何提高药房药师的药学服务质量[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74-75.

[5] 严俊珍. 医院药房工作的新挑战及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2007,3(13):99-100.

第2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本文分析了地质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地质勘查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地质;勘查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国家非常重视地质勘查工作。这对于缓解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日益突显的矿产资源对发展的约束,保障我国经济发展中对地质矿产资源科学、协调、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也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相适。

一、关于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1.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有效投入不足,难以发挥其先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商业性地质工作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其投入完全取决于投资者的盈利预期和风险判断。目前已登记的矿产资源探矿权区块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左右,大约90%的空白地区尚无人问津。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国土资源大调查资金过少,难以适应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需要。因此,基础地质工作程度低,未能充分提供有效的资源信息给投资者,投资者找不到风险较小的探矿靶区,所以调动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

2.商业性地质工作投入不足,地勘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形成生机勃勃的商业性地质勘察市场,让社会自己充分进入地质勘察市场,从而形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良性循环。然而现实情况是,巨大的资源需求与有限的投入形成明显反差,制约着矿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原因。

(1)投资渠道单一,投资范围局限。目前从事商业性地质找矿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有大型矿山企业和一些新兴矿业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自有资金和少量银行贷款,投资来源单一。矿产勘查本身是技术性和风险性极强的活动,这些投资者不具备所需的技术能力,因而控制风险的能力较弱。目前他们投资的范围主要限于,已有矿区扩大勘探或地勘单位已登记的原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高的区块。而具有技术能力,又有较强控制风险能力的地勘企业由于无资金支撑,不可能投资更大范围的风险勘探,这样使得商业性矿产勘查的范围受到限制。

(2)政策环境不利于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矿产资源由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需要经过勘察过程的资金,劳动(含智力、技术等活动)的投人才能实现。而现实中,人们往往忽视地质勘察过程产生的价值,简单地把矿业权与土地权等比。由于对矿产资源现实价值及其实现过程的认识不足,对国家建立新型地勘工作体制的目的和认识不到位,形成了不利于矿产勘查投资的地方性政策环境。

二、关于地质勘查工作中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1.加强以地质为主的综合信息研究,坚持地质科技创新,争取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矿产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证和基础支撑。找矿的历史已经证明,要取得地质找矿的突破,必须依靠先进的地质理论去指导,新的找矿思路和理论的突破,往往可以找到一系列矿床,在当前找矿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创新的地质理论和先进的勘查技术方法进行找矿。要敢于不受传统理论和观点的束缚,提出创新的思路进行找矿。因此,加强以地质为主的综合信息研究,积极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地质找矿新突破是可以实现的。

2.重要矿产和重要成矿带,要有具体规划部署。为缓解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资源瓶颈,决定提出了要加强能源和非能源重要矿产勘查,由于非能源重要矿产有的是以找矿为主,主要是增加资源量;有的是以勘查为主,主要是提供可采储量;有的是以研究为主,要通过研究提出找矿靶区。其目标任务不完全相同,因此建议国家对重要矿产和重要成矿带编制具体的勘查规划,落实具体的目标任务和资金保证,以确保国家对重要矿产资源的需要。

3.商业性地质工作范围扩大, 不利于企业及社会资金的投入。公益性地质工作,国家主要负责全国能源和其他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潜力评价,全国性跨区域、海域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综合调查与重大地质问题专项调查,因此凡登记矿权的资源勘查,从预查到勘探项目全部都是商业性地质工作。根据目前地质勘查规范,预查地质工作程度很低,普查也只有极少量工程验证,投资风险较大,不利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入,不利于促进商业性地质工作发展。明确中央设立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来加强对重要矿产资源的前期勘查。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投资商业性勘查是十分正确的。

4.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价款收益,要充分考虑地勘单位的权益。最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通知,明确国家出资形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价款收入,中央和地方按二、八固定比例分成,完善了矿业权有偿取得,规范了矿业权收入分配。但国家出资的探矿权、采矿权价款中有地勘单位的知识技术方面的贡献。因此建议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应先留后分考虑地勘单位的权益。

5.积极落实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扶持政策,落实解决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扶持政策,对保持地质队伍的稳定、加强地质工作和促进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中。仅仅依靠市场是不够的,需要政府来调控宏观规模,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强地质工作应注意统筹地质工作部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国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并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适时修订矿产资源的总体规划和编制全省地质勘查规划。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质工作体系。

地质勘查是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通过地质勘查一方面可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可采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土调查程度,为城乡规划和国土整治提供地质依据。因此,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提高资源保障能

力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诸多值得提出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希凯.《对我国地勘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

[2]叶绿章.《在西安矿业开发会议上的讲话》.

[3]王春秋.关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思考[J].矿产与地质,2005,19(3):242-245.

第3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会计 问题 措施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账簿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二,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第三,连续性。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第四,系统性。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第五,全面性。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第一,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地位、作用的增强和对会计要求的提高,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的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第二,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了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第三,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的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第四,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因法制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使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

一些企业为了个人的利益,不认真履行会计工作原则,私自更改会计数据,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导致企业不同程度的亏损。这样,不法人员就可以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款,一些不法人员有意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公司规定制作会计报表,故意制造出混乱,以便趁机浑水摸鱼、谋取私利。

(二)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化

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把关不严,导致会计科目混乱,业务处理不规范;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缺乏财会知识,工作随意性较强、账务处理不规范,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内容。有的单位对会计人员的任用管理不合法,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队伍不稳定,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规范,也使会计信息由于缺乏一致性而失真。从而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三)对会计工作认识肤浅化

财务部门在整个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会计工作做得好,不仅能反映准确的数据信息,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完成税收筹划,最大可能地避税,使盈利水平最大化。然而有些领导却认为,会计工作只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既不出产量,又不能回笼资金,更不能创造利润,因而会计人员的工资待遇、社会地位往往被忽略。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四)企业纪律松懈化

由于会计工作的特点,会计工作的任务大部分是在月末完成,所以平时就相对空闲,会计人员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在职培训,填补自己专业的欠缺。然而,由于部分企业纪律松懈、某些会计人员不思进取,往往对自己的岗位毫无后顾之忧,荒废了大好时光。

(五)会计工作的落实有偏差

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保证企业财政的完整,还要确保企业能长期稳定的发展。可如今,却出现了重效益,轻执法的情况。当我们看到的那些企业在介绍会计人员的种种先进工作事迹时,相关企业对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严格会计管理说得头头是道,当真正去维护现代企业的利益时,这些会计人员又显得力不从心,不严格执法,疏于管理,各种会计工作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会计工作不但在企业的发展中受到排挤,更严重的是,还无法得到外部政府的保护和支持,整个会计工作的落实有偏差。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

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需要进一步转变,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会计管理体制。

(二)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是完善社会经济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将会计工作引入正常发展轨道的关键。如今,我们应对相关的会计法规开展大力的宣传活动,采取切实措施,调查和处理在会计工作中的不法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认真贯彻落实会计法规的同时,会计人员还要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尽快建立完善的会计法体系。

(三)加强发展会计电算化事业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将会计电算化事业引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通过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培养、评价、选拔会计人才的机制,加强企业纪律的同时,积极抓好在职会计人员培训。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会计专业在职教育,在财政部门统一规划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和多种办学力量参与会计在职教育。同时,研究制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教育,全面提高人员素质。

(五)加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

企业要对真正有才能的会计人员委以重任,并在薪金水平上有别于其他人员。这样会使他们感到领导在关心支持他们的工作,更重要的是领导认识到了他们的价值所在。如此,会计队伍将越来越稳定和精练,企业在经济管理上也将越来越好。

第4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当前纳税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纳税评估的定位不够准确,内部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纳税评估对内是强化管理的手段,对外是优化服务的措施。因为目前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体系,所以纳税评估不是法定程序,也就不带有强制性。但在实际执行中当纳税人拒绝约谈或提供有关资料时,有的评估人员采取了罚款或停供发票等措施,这些都是没有法律依据的、不规范的做法。同时由于机构和人员配备上的相对独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尚未形成,这不仅制约了税源管理信息的共享与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是制约税源管理工作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2.基础信息资料不够完整、真实、有效。纳税评估工作离不开数据资料的搜索、采集、积累和掌握,纳税评估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指标测算、资料比对等定量、定性分析,没有数据资料,纳税评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目前,我国税务机关收集的评估资料存在不全面和不充分性,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包括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以及外部相关部门信息等收集不全,同时还缺乏对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具有佐证作用的相关资料,从而使纳税评估结果与客观实际有较大差异。同时税务机关取得的评估资料几乎都是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而目前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质量不容乐观,有些纳税人提供的资料难以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可靠性和可用性不高,由于资料的不真实,评估结果误差大。

3.纳税评估缺乏细致准确的指标体系。科学的指标体系是纳税评估系统评估筛选疑点纳税人的依据。目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还很不系统,有的指标实际操作性不强。行业税负和预警值设置不合理,因此现阶段评估人员主要凭借管户经验对企业进行历史时期纵向比较和同行业横向比较,局限性很大。

4.纳税评估人员综合业务素质亟待提高。纳税评估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综合性的工作,它涉及税收、会计、财务管理、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需掌握各行业经营情况和特点。目前从事评估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评估人员知识面窄,掌握评估的方法不够,不善于从各种涉税信息中寻找蛛丝马迹或挖掘深层次问题,使评估工作流于形式,评估效率不高。

二、深化纳税评估的思考

1.解决好纳税评估的法律地位问题。当前,我国开展的纳税评估实质上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体系,这使得税务人员和纳税人对纳税评估工作不理解、不重视。因此应努力寻求纳税评估的立法支持,给纳税评估一个法律上的身份。

2.建立起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就是要将税源管理的分析、评估和实施三个不同环节统筹考虑,优化管理流程,在内部相关职能部门之间构建信息共享、良性互动、有机统一的工作格局。其核心就是要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机制,形成一个以税收分析指导评估和稽查,评估为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稽查保证评估疑案的有效落实,评估与稽查反馈结果改进评估分析和税收分析工作的机制,以及时发现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正确把握征管关键点,不断加以改进和提高。

3.要注意大力拓宽评估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渠道。纳税评估效果好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信息的占有程度。目前来看,缺乏全面、准确、有效的评估信息已经成为评估工作的瓶颈,必须花大力气解决。要积极取得当地政府及其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拓宽评估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渠道,通过相关管理部门广泛搜集各类与税收相关的信息,如工商、银行、公安等政府部门管理信息;煤炭、燃油、水、电、汽、房屋、土地等行业管理部门信息等,为纳税评估提供充分准确信息,这在地方各税的评估工作中尤显必要。

第5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围标。围标是在某项建设工程的招标过程中,同一投标人挂靠几个施工企业或多个施工企业约定轮流“坐庄”,并做出多份不同或雷同的投标文件,以各施工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达到承揽工程项目的。

串标。串标是投标人通过“相互串通投标报价”,彼此之间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就投标报价相互通气,达到避免相互竞争,共同损害国家或招标人利益的行为。

挂靠。挂靠是企业和个人上交管理费的到有资质的企业,由有资质的企业提供资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服务,而使企业和个人达到承接经营业务的目的。

职业投标人。职业投标人通过围标、串标、挂靠获得中标资格后,将中标项目转卖给其他公司或个人,严重拖延了工程建设时间,致使工程无法按时实施,同时,买标人因资质和经验不足,导致工程在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上存在较大隐患。由于对此类行为查处难、处罚力度过轻,严重扰乱了招投标市场和建筑市场,滋生出一系列当前招投标非常棘手的问题。

带来的问题

通过围标、串标、挂靠和卖标,投标人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取得中标资格;二是提高中标价格;三是买标、卖标、恶意中标。但在职业投标人中标后,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一是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建设单位在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为节约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刻意偷工减料、敷衍了事,在原材料“量”上的不到保证,在建设“质”上更不能保证。同时,挂靠方大多数都属于建设外行人员,无建筑技术和经验,使得工程建设后出现“豆腐渣”工程、“形式”工程。

二是时间上严重滞后。挂靠方基本上为皮包公司,责任心不强,时间观念不足,加之目前法律法规对其处罚难度加大、处罚力度不够,中标后迟迟不主动与招标方联系,迟迟不签订合同,迟迟不交纳履约保证金,导致工程推进非常缓慢。

三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违法招投标不但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投标方通过围标、串标,排挤其他竞争者,恶意提高中标价格,获取高额利润,直接造成了国家资产流失。同时,由于工程推进缓慢,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施工企业的投机行为。部分施工企业投机心理严重,不是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来增强竞争力,通过公平竞争达到中标的目的,而是注重短期行为,通过串标获得一点眼前利益或谋取中标。在加上围标串标处理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难度,这对于围标串标的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竞争力不强或亏损的施工企业无路可走,通过参与招投标,充当陪标的角色已经成为部分企业的重要“经营收入”。由于不正当竞争导致的恶性循环,陪标的潜在市场也会日益扩大。

分包转包的客观存在。施工企业内部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失控或越轨后导致以包代管,或允许企业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承包经营,从而多家挂靠行为成为可能。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大部分围标串标中标的企业都不是实际中标单位建设。大量的工程往往通过围标串标中标后,买标、卖标、层层转包、分包。中标企业或个人往往不实际参与工程的经营或管理,只是通过非法手段承包工程,从而获取非法承包工程的高额“垄断利润”。

中介机构违规操作。目前,招标机构过多过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招标市场则完全是买方市场,招标人处于绝对强势地位。因此,招标机构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承揽到项目,往往会主动或被动采取违法违规的手段,如答应中保证某人中标,共谋串通损害国家利益或其他投标人利益,掩盖招标人的一些违法行为,无原则地迁就招标人等。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与国家引进招标制度规范招投标活动的政策目的背道而驰,增大了行政主管部门的查处难度。

监管很难、处罚过轻。虽然我国工程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日益完善,对围标串标等行为的处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很多围标串标的工程,往往是由组织围标串标的投标人给予了其他投标人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所以其他投标企业往往不会举报或投诉围标串标的行为。部门往往无法获取相关的线索,同时给予调查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难度。同时,《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对围标串标行为的责任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罚金数额较小,其违规违法的成本远小于违规所得。即使扣除围标串标的成本及罚金,也与串标所得的巨大利润相比绝对堪称“一本万利”,这就难免有投标人“前仆后继”去铤而走险了。另外,对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政出多门,有关部门都有权力监管招投标行为,但一旦出现问题,常常出现互相推诿、办事拖沓行为,导致出现查处难、处罚轻,处罚慢等的现象。

针对当前“职业投标”严重扰乱招投标市场和建筑市场行为的问题,必须加大打击力度,增添新措施,遏制“职业投标人”的违法行为,从而净化市场竞争环境,保护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措施。

建立健全配套制度。一是制定明确的“围标串标”界定范围,专门出台针对围标、串标、买标、买标等违法行为的处罚细则、处罚程序和处罚力度。二是对违规招投标行为的处罚,要有效整合监管部门的力量,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责任,确定处罚牵头单位,坚决杜绝出现遇事推诿、办事不积极等行为。三是地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出台针对性强且供操作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与整治,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打击招投标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

实行准入清出制度。一是在对投标单位资格审查中,要重点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进行考察,建立信用档案,对在招投标活动中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人员列入“黑名单”,凡出现在黑名单达到三次,一律吊销企业建筑资质和个人任职资质、清出建筑市场,以加大违法违规的成本。二是建立市场清出制度,通过加强企业资质核查和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注册等管理手段,对达不到规定要求以及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和专业技术人员,坚决依法予以降级、不予资质核查或清出建筑市场。

限制各种投标条件。项目开标时,拟任项目经理与投标人的委托人必须同时到

第6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1 协议供货的历史由来

协议供货制度是由政府采购衍生的一种采购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比较长的历史。协议供货是资本主义商业长期发展趋向成熟的结果,买卖双方良好的商业信用,是保证长期供货有效履行的前提。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种采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办公用品、基础设施建设材料、劳保用品、通用设备等项目采购之中。在供货合同中,规定了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供货期限、付款方式、索赔、优惠率等条款。一般来说,协议供货的供应商多是具有雄厚实力和良好商业信誉的大公司。

在我国,协议供货是一个新兴事物,还处于探索阶段,各地区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摸索着前进。我国的协议供货主要是指对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含工程采购项目),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中标供应商及其所品的品牌、型号、配置、价格、供货期限、优惠率、服务承诺等内容,并用协议的形式加以明确,各采购人在协议范围内进行采购的一项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协议供货一方面使政府的采购程序更加公开化,规范化,透明化,同时也提高了各行业之间的良性竞争;另一方面也要求政府采购工作做到了严格的监督审查。实行协议供货的项目,一般为规格或标准相对统一、产品品牌较多且市场货源充足且价格不高的通用类产品。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任何政策的执行有优点也会有一定的弊端,关键是看应该怎么处理和应对这些问题,把政策与制度更加完美的运用起来。

2 协议供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行协议供货的这几年中,协议供货在工作实践中慢慢的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协议供货的价格难以控制,协议供货商的服务质量如何提高、协议供货的范围的控制、协议供货商的诚信等都制约着协议供货的发展。

2.1 协议供货中的价格控制问题

利润最大化始终是企业的经营目标,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又使得价格在不断的变化,如何做到产品价格的变化和产品的性能同步,这是值得研究的。

以次充好的做法,是供货商提高自己的利润降低供货价格的惯用伎俩。对于那些更新频率快的电子产品,供货商会将淘汰或低配的产品,以原先的高价卖给采购人来赚取高额利润。

有些协议供货商中标后不能严格按照投标时的承诺执行。比如不执行或变相不执行投标时承诺的优惠率,不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变更报价。产品品牌的差异也会使同一配置的产品有不同的价格,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同一配置国产品牌就比外国品牌便宜得很多,同是国产品牌大品牌又比小品牌贵很多。

2.2 协议供货商的日常管理问题

在协议供货商的日常管理中,如何提高协议供货商的服务质量和积极性,如何加强他们的诚信素质,其实是采购管理部门在探究的一个问题。在现实工作中会出现部分协议供货商超范围供货(包括超自己中标的范围和超协议供货的范围);有的协议供货商服务不到位、不积极;有的协议供货商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上缺失诚信。这都与一个企业的管理规范与否、业务人员素质高低、服务意识的强弱、对政府采购政策法规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2.3 协议供货的范围如何控制问题

协议供货的范围并不是扩大的越多就越好,适合的度才是最好。范围过宽,会导致采购管理部门对供货商监管的缺失;范围过窄,又会给采购单位的日常采购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停地摸索和探寻。

以我区协议供货为例,我区协议供货从2008年开始已经有4年,协议供货的种类也由最初的几类发展为39类。从办公设备、办公家具到现在的厨房用品、印刷品等。协议供货的范围是随全区各采购单位的需求和科技的进步来逐步增加的,为了方便各采购单位的日常工作,对于频繁使用到的采购项目,采购金额又相对不大时,通过协议供货来解决是种非常方便简洁的途径,既可以满足采购单位的需求,减少采购时间,又可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3 协议供货工作中的应对措施

协议供货源于发达的西方国家,是基于诚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们的协议供货现正处于摸索阶段,出现问题如何解决,如何引导协议供货商提高自身的诚信,是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探讨和实践的。

31 通过规章、制度完善协议供货制度,规范协议供货商行为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完善协议供货制度,如协议供货处罚制度、协议供货动态价格上报制度、协议供货采购流程、协议供货调研走访制度、协议供货投诉处理制度等,规范协议供货商的行为,间接提高协议供货商的诚信。

以我区为例:

(1)协议供货处罚制度:政府采购法对违法供货商的处罚作了规定,较为笼统,不便于实际操作;我区将不同的违约特点与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制订了符合本地区的处罚办法和措施。对于轻微违约行为,实行口头批评;对于一般性违约、投诉事件和多次口头批评屡犯,在全区实行通报;对于严重违约的,取消其当年的协议供货商资格。

(2)协议供货动态价格上报制度:对于常用品牌的协议产品要求协议供货商定期上报产品动态价格表,对于上报的动态价格表定期到各大产品零售处进行抽查,监督各供货商是否有欺骗行为,并对欺骗行为进行通报,取消本年度的协议供货商资格。

现在各单位负责政府采购工作的一般是财务、资产或后勤的工作人员兼管,即使是专职从事政府采购的工作人员,也不一定熟悉所有办公设备的市场价格。通过公布产品动态价格表的方式,使采购价格公开透明,借此解决市场信息闭塞的问题。通过产品动态价格表使采购人员大致了解市场价格,通过与供货商进一步的价格谈判,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另外,公布可参照的采购价格也能有效避免个别采购人的不规范行为,便于财务和采购监管部门对每一个成交合同的价格进行监督,有效地降低了监督成本。

(3)协议供货调研走访制度:通过协议供货商的座谈会、走访,可以及时了解市场的变化和协议产品的动态价格,加大对协议供货商的义务和协议供货的处罚制度的宣传,增强协议供货商的思想觉悟,提高协议供货商的诚信。

(4)协议供货投诉处理制度:对于投诉制度要做到既要让协议供货商分清责任,避免乱投诉,又要给协议供货商提供快捷的投诉渠道,正确的、合理的投诉要及时处理,保证投诉供货商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逐步实现投诉处理程序化、规范化。

3.2 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协议供货商的积极性

全年的考核与检查结果可以作为对供货商奖励的依据,凡名列前茅的协议供货商给予奖励。奖励的办法有:一是进行通报表扬;二是享受投标下一年同类协议项目的,优先定为协议供货商;三是免予一年的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

3.3 通过采购全程的监督管理和日常考核,加大对协议供货商的管理力度为防范协议供货商在协议期间内诚信缺失,损害采购人的合法权益,就必须要对协议供货商履行其承诺的情况进行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考核检查,以确保其履约,对发现的重大违法问题,取消其协议供货商资格。同时,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密切关注市场的价格行情,加强对协议供货商的价格、产品质量的跟踪监督,有效遏止定点供货商降低质量、抬高价格等行为。

第7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管理的组织和引导者,对学生的思德修养、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现在对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应对总结如下:

存在的问题:

1、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及躲在角落里的孩子。班级干部谁来当,学生座位安排,言语伤害,教室是牢房还是家园。

2、怎样对待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3、怎样正确处理孩子们的小秘密。

4、安全问题的处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问题。

应对方法:

1、班主任有计划地从日常生活、相互交往、学习负担及各种活动等方面创设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氛围。(励志名言 lz13.cn)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愉快、友爱、亲密、温馨。全班同学民主评选出班级干部,学生按照身高及视力情况安排座位,教师语言优美,不挖苦讽刺学生,使学生消除各方面心理压力,让学生觉得学校比家里还温暖。

2、班主任利用晨会、班队会或社会实践等活动课程时间有目的地针对班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并协调各科教师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心理状态。了解自己心理特点。掌握并运用初浅心理知识去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情绪。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学会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第8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平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德 067500)

(Pingquan County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Bureau,Chengde 067500,China)

摘要: 社保档案管理做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记录信息、改进社保政策、创新社保体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社保档案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在分析社保档案特点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the social security file management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in the aspects of recording information, improving the social security policy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 But in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social security fil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ecurity fi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 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Key words: social security;file management;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64-02

0 引言

在我国建设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今天,社会保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规范化、制度化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实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整体化、共享化、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要对当前社会保障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采取措施优化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和参考性作用。

1 我国社保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

1.1 高度的社会性 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就是为人民、为社会提供更好地保障和服务,关系到全社会公民的利益,因此社会保障档案具有高度的社会性。随着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参加社会保障的人越来越多,社会保障项目日益丰富,社保档案的类型和内容也日益增加,社保档案的社会性内涵和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

1.2 档案数量多 虽然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甚完善,但是现有的保障业务范围也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常见的医疗、养老、生育、意外伤害、工伤保障等等,每一个社会保障项目都包含很多的业务环节,如保障申请、保障等级、缴费等等,这些都让社保档案的数量不断增加。另外,参加社保的公民在相关业务的开展过程中,还要提供大量的相关证明、凭证,这些也增加了社保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并且随着人们参保意识的增强,社保档案的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

2 目前我国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在思想意识方面,对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对于社会发展、人民利益等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无法为社会保障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首先,政府相关部门没有认识到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政府的业务开展大都围绕着提高参保量的工作上,长期忽视社保档案管理,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在迎接上级检查或者是出现问题时会对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给予一点认识。其次,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工作不认真、糊弄了事,档案管理理论知识不足,也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社保档案管理的总体水平和质量不高。

2.2 缺乏相应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 社保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缺乏统一的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标准,每个省市的标准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在归档的范围、管理的形式和档案交接流转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另一个方面就是社保档案管理的借阅、保管等制度不健全,在归档文件的时效性、完整性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并且经常出现借阅忘记归还、档案严重损坏、信息丢失等问题,并且当问题出现后,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不负责,后续的补救措施没有跟上,导致社保档案的参考价值大大折扣。最后,由于社会保障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当前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且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不统一,导致社保档案管理机制混乱的问题出现。

2.3 社保档案管理的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办公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各个地区的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也应当向信息化、电子化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地区发展水平、负责人员对社保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相关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仍然有许多地区的仍然采取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人工手写、人工管理、人工目录检索仍然是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手段,社保档案管理手段较为落后,无法很好的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保项目管理和参保人员档案管理要求,影响了社保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2.4 社保档案的利用率较低 从目前社保档案的利用主体来看,主要是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参加社会保障的公民以及第三方只能机构等等,社保档案服务对象的范围较小,档案利用的人员也相对较少,这与社保档案日益剧增的数量存在较大的反差。大部分的社保档案都是放在档案柜里的或者是存在电脑里,利用率非常低,导致了社会保障工作的信息交流频率较低、针对性不强、服务能力和服务功能缺乏等问题的出现,这对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 改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3.1 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思想意识建设

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思想意识建设是改进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在决策者和管理层方面加强对社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要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派专人负责,并将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决策者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中,提升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其次,要提高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对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的重要保障性,促使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注重自身能力水平的提高,创新工作方法,为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人力基础。

3.2 健全社保档案管理标准和管理制度 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氛围等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社保档案管理标准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但是在社会保障工作的一般性业务方面,还是可以做到统一标准的。统一标准能够为档案的流动交接工作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这在当前人员流动性巨大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在国家层面、省级部门层面就社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性等内容建立标准,进行统一,为档案的流动交接和社保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其次,在社保档案具体管理制度方面,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档案资料的收集、鉴定、归档、借阅、销毁等业务内容制定明确的规定,保障社保档案的科学性和社会性。

3.3 提高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通过上文分析可知,与其他档案管理工作相比,社保档案管理具有数量大、工作量大的特点,并且随着办公信息化水平的普及,社保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统计技术等运用到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中,提高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这样不仅能够节省档案管理成本,保证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而且能够提高社保档案的利用率,让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为改进社保保障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4 结束语

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而社保档案管理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利益、改进社保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重视程度不高、相关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以及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促使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为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姚丽,李晰彬.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1):239.

[2]高丽华.浅谈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4(9):95.

[3]李建东.加强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之浅见[J].黑龙江档案,2014(3):105.

第9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农村动物防疫;存在问题;对策

        农村动物防疫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事关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牧民增收、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及社会稳定。近几年,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推行双轨目标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密切配合,科学防治,群防群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 

(一)农村基层防疫队伍,虽然由各所在街、镇政府组织,街、镇畜牧兽医站技术指导。但街、镇兽医站以下没有建立村级兽医室,村级防疫员力量薄弱,一般由各村动物诊疗员兼职组成。  

(二)农村基层防疫工作的开展形式有两种,一是专业大户的动物防疫功能工作由各街、镇兽医站技术员每月二至三次直接到各村专业大户监督指导动物防疫消毒工作;二是每年分春、秋两季进行 ( 一般在 3~4月和 9~11月)对农村散养动物疫病防疫,由各街、镇兽医站所辖村的村级防疫员与畜牧站签订动物防疫责任书,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对各村的散养动物实施免疫消毒工作。  

        二、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基层防疫队伍体系不健全,基层防疫队伍中的街、镇畜牧兽医站是基层动物防疫的主体,然而多数村级动物防疫队伍出现断层,且大部分的村级防疫人员承担了基础免疫的主要工作,其报酬较低,工作较重,以致于组织形式松散,业务技术水平不高,防疫意识不强。另一方面,由于近几年就业机会增多,很多年轻的防疫员外出务工,致使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呈减少趋势,人员老龄化严重,个别乡村出现有畜 (禽)无人防,有病无人治的局面,导致动物疫病频频发生。不按规定保存、发放、使用疫苗,不按免疫程序实施免疫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免疫密度低,免疫质量差的不良后果。  

        2、防疫经费投入不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实施必须由政府来主导。然而目前大部分街镇财政困难,很难保证防疫经费的投入,尤其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报酬偏低,以至于达不到较高的防疫密度利较好的防疫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导致疫苗种类不足,运输、保管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使用无效苗的情况常常发生。另外,对农村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往往只集中在春秋二季进行免疫,由于经费和人力多方面的原因,对新补栏动物的免疫未进行有效监管和及时补免,存在疫情发生的风险。  

3、养殖户养殖观念落后防疫意识低。长期以来,社会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处于较为低下的层面,尤其农村的广大养殖户对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许多畜禽散养农户认为饲养的畜禽是自己私人财产,打不打防疫、畜禽病死是个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养殖户防疫观念落后、法治观念缺乏,疫情发生后,隐瞒疫情,阻碍执法现象严重,病死动物尸体不能依法处理,传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造成了农村动物防疫工作执法困难。  

        三、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一)掌握疫情动态 

       在实施动物防疫前,要充分了解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掌握疫病动态,根据疫病的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保证防疫效果。

  (二)严格疫苗管理与使用 

      1、疫苗的贮藏 

       不同的疫苗,要求不同的贮藏温度,必须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温度要求贮藏于冰箱、冰柜等适当的设备中。冻干疫苗多数在-15℃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保存时间越长(

如猪瘟疫苗在-15℃条件下贮藏有效期为12个月,-8℃贮藏有效期为6个月;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在 -15℃贮藏,有效期为 2年,在-4℃贮藏有效期则为 8个月 等) ;灭活苗一般2 -8℃贮藏而不低o℃,更不能冻结。特别是在疫苗贮藏的全过程,必须始终达到冷藏温度要求,坚决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尤其要避免反复冻结及溶解。所有疫苗都必须贮藏于冷暗干燥处,避免日光照射和防止受潮。生理盐水等稀释液及油乳剂苗不能冻结,否则会降低或失去效力。  

        2、做好疫苗检查 

        疫苗使用之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失效时间、 保存方法等。凡疫苗瓶有裂纹、瓶塞松动及疫苗色泽、物理性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疫苗不得使用。每个批号疫苗要留两瓶备查。  

        3、疫苗配制 

        疫苗现用现配,配制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疫苗使用前必须将疫苗取出预温,充分摇匀,使疫苗温度达到常温或接近畜体温度时再进行接种,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应激反应。  

        4、疫苗使用 

        已稀释或打开的疫苗必须一次用完, 隔夜剩余的疫苗一律不能使用。避免阳光直射、高温等环境,不要使用过期疫苗或上批未用完的疫苗。对当天未用完的疫苗,废弃物进行消毒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将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器械用具清洗干净,消毒灭菌准备下次再用。

 

       (三)防疫器械严格消毒 

        1、将注射器、针头、镊子等用清水冲洗干净,玻璃注射器将针管与针芯分开,用纱布包好;金属注射器,拧松调节螺丝,抽出活塞,取出玻璃管用纱布包好。  

        2、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镊子、剪刀洗净,用纱布包好将清洗干净包装好的器械放入煮沸消毒器内煮沸消毒灭菌,灭菌后放入无菌容器内备用。  

        3、煮沸消毒的器械当天使用。超过保存期或打开后,需重新消毒才能使用,使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认真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之内。  

        4、所有注射器和针头严禁用化学药品浸泡消毒。  

        5、注射用具在使用前后必须严格消毒,免疫注射时做到一个动物一个针头,以防交叉感染。  

        6、耳号钳要严格消毒,避免佩戴畜禽标识感染。

        (四) 动物防疫技术要领 

        1、肌肉注射 

猪瘟、猪蓝耳病 、猪口蹄疫, 牛羊口蹄疫疫苗都适用肌肉注射,部位应选择在畜禽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活动少,易于注射的部位, 大家畜宜选在臀部或颈部;猪宜选在耳根后或臀部颈部;羊、犬宜选在股内侧或颈部。根据被接种动物的大小、肥瘦、疫苗的剂量,适当选择大小适宜的注射器、针头。用75%酒精棉球消毒接种部位后,用左手固定注射部位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 刺入肌肉注入药液。随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干棉球稍加按压针眼部位。每注射一畜必须更换一个针头;给农户散养家禽注射,每注射一户必须更换一个针头。  

 &n

bsp;      2、皮下注射 

鸡禽流感、鸡新城疫都适用皮下注射。 部位应选在皮薄、被毛少、 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部位。禽类常选在胸肌、翅膀附近的肌肉或选在颈侧中三分之一处。注射时,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沿三角形基部刺人皮下,左手放开皮肤,若有回血,应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若无回血,即将疫苗缓慢注入。注射完后快速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按压注射部位。  

        3、严格控制剂量 

注射疫苗时,剂量不易过大或过小,过大会使动物反应加剧,剂量过小则达不到免疫效果。  

        4、减少应激反应  

     注射动物必须健康,病畜、瘦弱畜和临产母畜不宜注射。注射疫苗前,要仔细观察畜禽健康状况,询问畜主采食情况。一旦发现接种动物过敏,要及时救治。  

        5、配挂耳标。做好免疫记录免疫挂标率100%, 认真填写防疫逐户登记表,对不宜防疫的畜禽做好记录, 随时补针。  

参考文献:

    [1]吕良西.做好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5):59;

[2]陈立元.浅析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0(4):24-25;

[3]桑新华.对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的思考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9,6(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