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范文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

第1篇: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智能手机;腾讯课堂;微信;同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迅速成为学生和教师的必淦贰9δ苁分齐全的智能手机已经占用了高中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让这些被占用的时间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智能手机又如何发挥其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是值得高中地理教师深思和尝试研究实践的问题。地理教师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好手机等新媒体的优势,适当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本学期由于主要涉及到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通过阅读相关著作和实践探究,将智能手机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工作,整理下来供大家参考。

大量手机APP的涌现,对学生和教师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与APP相结合,在课堂上有效性的体现,课后延伸的操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例如,本学期在《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利用QQ软件中的腾讯课堂功能,在群里学习任务视频《锋与天气》,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视频,写出相关学习心得,在课本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不能理解的,通过观看视频又学到了什么,理解了哪些知识点,还有什么困惑,将记录的内容交给学习小组长汇总,留待课堂展示,还可以将心得发在群里进行讨论,很多学生在第一轮视频观看中还有很多不理解的内容,到QQ群中通过大家反复交流讨论,将大部分知识自行理解掌握,教师通过截屏记录学生的讨论交流,制作成PPT留待课堂使用,当本节课程知识和规律掌握较完善后,再《热力环流》实验小制作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实验,可分小组制作视频,具体操作过程:学生分组手动操作实验,利用智能手机将实验操作过程全程录像,将全程录像过程给教师,教师再通过连接相关成功视频,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展示成功操作的视频,并与大家分享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通过本节课的操作,学生对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又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本次课程设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互动性,对智能手机在自然地理教学应用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提供了依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智能手机除了相关软件进行课前导学和课后延展之外,在课堂上也体现了其强大的功能,此次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常见天气系统》习题讲评和课堂知识能力延展提升课。准备工作:通过4G手机的快速网络传输功能,教室范围覆盖WIFI,手机与电子白板通过同屏器相连接。课堂过程: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将需要展示的习题汇总拍照,通过网络传输到电子白板以供展示,其他小组与电子白板展示的内容进行对比补充,做出相应的评价,通过手机拍照与展示小组互动,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最终结论。习题处理完成到能力提升环节,同前面环节一样,学生当堂训练,教师将学生答案拍照传输至电子白板展示比较,教师通过学生互评后进入精讲环节,将学生对应的训练答案当堂进行剖析,指出在审题、分析材料和图以及归纳总结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学生通过教师精讲归纳总结出相应的答题规律和方法。后续: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进一步在微信群中交流讨论,完成课后延展。总结:本次教学主要运用4G手机强大的网络传输功能,学生的展示对比,交流互动完全由学生自主掌握,通过智能手机与电子白板交互使用功能,完成了过程与方法,提升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效率,根据学生的课后反馈,本次智能手机与课程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不断的教学过程实验,真正体会到如果能充分利用手机智能设备,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师生互动和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弥补现有教学环境的弱点,智能手机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课前准备和课后延展,课后作业也可通过互动及时评价解决,课堂展示的效率也能极大地提升,教师教学手段方法也能够多元化操作,当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利用智能手机与地理教学整合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学生抓不住重心,可能将交流讨论主题淡化。甚至出现另一个和教学无关的主题,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又如教师在课堂利用手机与电子白板整合交互使用时,由于网络问题可能导致延时,从而影响正常教学过程,这些都在实践教学中出现过。当然,总的来说,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与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相结合,的确能取得提升效率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麦小霞.基于Android的微课程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J].华南理工大学,2014.

[2] 张凯鑫,乜 勇.智能手机的移动微型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2).

第2篇: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范文

一、纵向联系法:

从知识的纵向联系看,它是指沿一定思路使知识向纵向延伸发展,从而掌握部分知识的联系。

按地理知识体系的先后顺序来联系。如地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在许多局部知识范围中,也有纵向思路的体现,如从上到下,从老到新的岩层变化等。

按时间发展演化有从旧到新或从古到今的知识联系,如人口再生产的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按地理事物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或层次有由浅入深或由初级到高级的联系。如工业的发展,从手工业——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等,这些地理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纵向联系中,在每一阶段或层次上又存在着多向或横向联系。

按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逐步推进的前后联系。如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源:太阳对各纬度加热不均——引起近地面空气或升或降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空气密度差异——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空气水平运动。

按地理事物存在的点、线、面、体的空间分布反映了由近及远、由始至终的纵向联系,如学习工业分布中的工业基地、工业地带,城市群等,容易混淆,可在图中抓住几个中心城市,沿铁路、或河流、或海岸线都可作纵向联系,使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沿一定思维线索发展,便于理解其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也加强了记忆。

二、横向联系法

从知识的横向联系看,是指地理知识间的对比、相关、影响、制约等关系,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广延性。

地理事物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如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就存在着这种横向联系,因为它们都是由日光、空气、水、矿物、生物、土壤、岩石等自然要素组成的,一个要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相应变化,从而使它们紧密联系起来,成为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人代地理知识中,类似的影响与制约的内容也很多,而以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最为典型,气候影响人类活动,使农业、工业、城市规划、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等受制于气候;人类活动则通过改变局部地区的地面状况,来影响或改变局部地区的气候,象植树造林、修水库等就是通过人类活动来改善气候的重要途径;相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则会使气候恶化,进而影响环境,使人类越来越难以在环境中生存下去,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了。所以,人类活动要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而造就更有利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环境。

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可从多方面横向联系。如水能的丰歉程度是由落差和水量共同决定的,我国水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与我国地势、降水特点紧密相关,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降水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导致水能在空间分布上西南最多,华北最少。通过空间分布上的横向联系,可帮助我们全面思考问题,广泛地联系各项地理事物,并按一定思维线索使知识形成网络。

各地理事物间的对比,无论相同、相似、相反、相异,都属横向联系。区域差异可以对比,地理要素间也可进行对比,运用比较法是学好地理的一项重要方法。如冷锋和暖锋的比较,气旋与反气旋的比较,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对比,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对比,天气与气候的对比,内、外力作用的对比,不同地域类型的农业生产特点、措施的对比,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影响的对比,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对比等等,高中地理的每一章节都蕴含着许多这样的横向联系。横向联系的对比一般要列表说明要点、概括特征、总结规律,并指出被比较事物的联系。

同一时间出现的不同自然现象或生产活动,在这些现象或活动之间,反映了同一时间地理事物的横向联系。这种联系可解决一些覆盖面广、知识空间、时间跨度较大的问题。如地球在公转时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及季节状况、气团及气压带、风带势力的强弱、气候的变化等,可结合起来考虑,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与气候形成变化的原因。总之,要广泛考虑在固定时间内的地理现象,才能适应这种横向联系的有关问题。

三、多向联系法

从知识的多向联系看,这里既包括地理知识与学科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与学科外各方面的联系,前者称内部联系,如自然地理与人代地理,地形、气候、水代、生物、土壤、资源、能源、农业、工业、城市、人口、环境等,都存在可以联系的线索;后者称外部联系,如地理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的联系,特别是与政治、历史、生活实际、生产实际的联系,与社会热点等问题联系,有助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在高考代综试卷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同一地理事物从多角度进行解释,是运用发散思维进行知识的多向联系的方式之一。如太阳直射23°26′N,可以从下面几点取得联系:(1)地球表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北半球夏至日;(3)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4)地球公转速度慢;(5)亚欧大陆受低气压控制,北太平洋受高气压控制等。(6)气压带移动与北半球气候变化等。

第3篇: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范文

    一、教师教学重心要低,要注重双基落实。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差异较大,要想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面向全体学生,降低课堂教学重心是关键。高三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个别优生吃得饱,考得上,也应该让差生们吃得着,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迎头赶上。

    对高中地理学习来说,基础尤显重要,由于初中教学导向的影响,大部分学生缺少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缺乏对基本地理事物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学起高中地理,多是举步维艰,慢慢的也就对地理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再加上一些不正确的导向,就形成了“地理”如同“物理”,在心理上没有任何异议地认为,地理就是高中阶段最难学的学科之一,形成了一种思维的定势。要解开这个症结,教学中就要降低重心,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传授,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我们知道,学习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要夯实,改变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做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附图、插图、各类专题地图、自然景观图、漫画和各类图表,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实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另一方面,要构建学科主干体系,勾画知识树,引导和培养学科内的综全能力,理清学科内知识层次脉络,使之系统化;分析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框架,从而结构化;总结地理事物的分布、运动变化规律,运用图像图表,图文结合,使知识形象化;知识联系有框图,前后比较有表格,使地理学习技能化。只有具备了坚实的基础,能力才能提高,学起来,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选修教材第二册,是以初中地理教材中国地理为基础的,若对初中地理内容掌握不牢或是一知半解,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无所适从,坐在教室里宛若听天书。如何能让学生迅速准确的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内容呢?教学中就要降低重心,以初中地理的内容为基础,诠释地理自然特征和区域人文特征的联系,通过识图、读图、认图,熟悉我国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并能在新课教学中,注重反复强化训练,构建课文结构图,注重前后章节的综合对比,这样,才不至空中楼阁,毫无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学习与复习做好准备。

    二、学法要活,事半功倍。

    选学地理的学生,从正面的角度看,对地理的兴趣要比其它的学生大的多。但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较死板,死记硬背,读图、识图的能力较差,不能图文相连,不能以图说文,更缺乏以文记图的能力,对课文中涉及的地理现象和规律不能有通盘的框架结构,知识不能系统化,往往是记了这一块,又忘了那一块,前后不能联系,不能用基本的地理现象来解释和归纳地理规律,结果是事倍功半,越学越觉得没有信心,越觉得要记的内容无穷无尽,没有头绪。

    如何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能化繁为简,事半功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掌握地理现象与规律,在心中要有大体的框架结构,知识要系统化,要形象化,要技能化,教师也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去学习地理,如何去识图、辨图,把繁多的内容简单化,列出结构图,或是教给学生图文结合的最基本的方法。这样,在练习中获得解决地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有人曾经说过,学习文科的人,只要把教材背的滚瓜烂熟,只要把书看透,就可以考高分。其实不然,这种导向,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不论什么样的内容,一味的死记。不用说,内容不会掌握的牢,能力也不会有什么提高,学习只会更吃力。

    三、教师要充分熟悉教材,掌握生情,因材施教。

    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的熟悉教材和大纲,明确大纲对每一章节的具体要求,对于学生对每一章节的内容该达到什么样的熟知程度,哪些学生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教学过程中会有哪些可能的意外情况发生,都要做到心中有底。

    在结构上,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与其他章节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甚至是与其他的学科也有着学科理解上的联系。教学当中,教师在充分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前后章节上的联系,以及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以便于在知识的交叉点上着力。例如,在讲人口迁移时,可以联系历史上的殖民活动,可以联系我国历史上的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秦的统一等,讲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可联系政治课本中有关的内容,也可联系历史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等等。

    当然,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熟悉和掌握每一个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们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手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注重图像教学法,以图促文。

    课本插图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既能起到突出重点,又能诠释难点的作用,往往是解决和突破重难点的关键之所在。

    由于插图的直观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图代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纲也明确规定要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运用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思考和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问题。能根据图像的内容理解并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分布特点、变化路线,找出地理事物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或变化规律。

第4篇:高中地理自然地理总结范文

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智慧校园、智慧教室等逐渐普及,许多一线教师针对相关学科与智慧教育的融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针对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徐强认为信息技术应该是提供给一线教师创新支持的重要工具,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教师自身具备创新性思维[1];何慧芳则认为,教师应当从教学设计上就融入“智慧”的理念,大胆想象更多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和提出对问题的质疑。[2]针对智慧课堂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研究内容比较少且不系统,高小红呈现了三个小案例,并对案例进行了评析,表达了智慧课堂应该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思维碰撞。[3]因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初中地理学科与智慧教育的具体实践内容。

地理教学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1.地理自身特点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首先,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了地理学科在此阶段的基本课程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地理知识,并具备应有的地理背景,为生活所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可持续发展观,理解环境与人类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具备地理素养的公民;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明确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4]但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中,更多的关注点都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条上。教师一般能够很好地在课堂中完成课标的要求,将基础知识落实到学生个体,但学生在常规的地理课堂中却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这导致了很多知识趋于表面化。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许多的多媒体素材,可以提供给学生不同形式的实践机会,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义务阶段的地理课程内容相对基础,很多知识点在教师适度引导后,能被学生基于自身生活经验或学科基础理解。传统的课堂往往在基础知识上耗费时间,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师生进行思维的碰撞,探讨更多时事与地理之间的关系。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更多的自主学习资源和课后反馈系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再次,从地理学科学习内容的特点来看,具有非常明显的多元性,主要体现为地理学科和其他学科的融合度很高,自然地理部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物理、化学学科基础,人文地理部分还需要学生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这些多元性的要求对学生存在较大的难度,因此,呼唤智慧教育中的学科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2.问题引导式地理课堂对智慧教育的呼唤

智慧教育本身旨在构建个性化写作、探究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是其重要的目标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重视同龄人的评价,热衷于与同龄人进行比较,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学生特别容易受到同龄人的认可。在此基础上,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针对问题引导式的地理课堂,一线教师将其归纳为“十步走”,具体如下:

①布置:在教师布置任务后,为什么学生探究的质量一般不高?

②引导:教师应该提供什么方面的导向资源提高学生的探究质量?

③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

④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应该如何进行监控,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⑤探究:探究过程的组织形式应该如何进行,以便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⑥归纳:学生归纳的方法应该由教师统一引导还是学生自主进行?

⑦拓展:如何设置问题才能使学生基于思维锻炼进行拓展?

⑧评价:面对信息技术提供的客观数据,教师面对学生应该如何进行解读?

⑨测验: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绕不开选拔的关口,学业成绩如何在开放的课堂中得以保证?

⑩总结:个性化的总结可以有什么呈现的方式?

上述问题来自于真正的地理教学实践,信息技术的支撑并不能为教师代劳,而需要教师有“基于技术,高于技术”的观念,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才能逐步破解问题。

初中地理智慧教育的整体方法和思路

基于智慧教育信息技术的支撑,针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面和环节,我们将从“四个转变”来阐述整体方法和思路。

1.教学功能转变――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需要

传统的教学功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被动地获取知识。但是人贵在创造,利用本身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与新的知识产生新的碰撞,并与其他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更能提高学习质量。因此,教学的功能应该从学生被动地编织知识网络转变为主动地产生和填充知识网络。

教学功能的转变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开始转变,把课堂作为思维拓展的场所、交流分享的阵地,在有限的时间里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编织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分享自己引以为豪的内容,这对该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将会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教学功能也会变得更加关注个体发展,关注学生思维和各项综合素质的培养。

另外,除了需要改变教师观念,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教师也需要将其进行深度融合,要积极挖掘信息技术中可以为教学所用的功能。

2.教学方式转变――关注课堂模式探究需要

在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内容可分成四个阶段:①事实性知识阶段。②理解性知识阶段。③批判性知识阶段。④创造性知识阶段。传统的地理课堂对事实性知识和理解性知识都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过程在对知识的讲解、模拟实验、与生活密切联系等方面也能基本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但对批判性知识和创造性知识的培养相对较少。

基于地理课堂的智慧环境构建中应遵循的三个设计理念,即科学的教学方法、递进的教学逻辑和现代的教学媒体,本课在教学融合信息技术方面,主要采取了“基础型微课资源+特色型微课资源结合”和“猿题库网络题库+学生督学”的两种方法。

7.教学过程

课前:

在基础型微课资源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学案,夯实基础部分。

课上:

探讨一:计算自然增长率和增长人口数――事实性知识层次。(概念落实+简单计算+应用题计算=夯实基础知识)

(1)请同学们回想预习内容,写下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公式。

(2)计算:某地区人口出生率为11.93‰,人口死亡率为7.14‰,则该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

(3)思考:若2012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3.5亿,该年度人口增长率为4.8‰,则新增人口数为_________。写出计算的式子即可。

师:简单的计算是在学习“人口数量”时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从视频中发现装有七种不同颜色水的玻璃杯里,水量不一,也就是显示七大洲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不一,这是为什么呢?

思考: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呢?

探讨二:经济发展水平为什么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理解性知识和批判性知识层次。(模拟情境+时事材料+辩论式小组活动=理解和评价知识)

投影:材料一,Jack和Lily是生活在德国慕尼黑的一对新婚夫妇。他们两人都在一家高新技术的企业工作,Lily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5年里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企业管理者。于是,他们暂时决定家庭规划为“丁克家庭”。材料二,中国现在即将实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夫妻两人可以生育两个小孩,此事引起网络热议。网友表示,很多家庭不打算生育“二孩”,因为他们觉得生活压力太大。

教师活动:请1、2、3小组完成第一个材料,4、5、6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4、5、6小组完成第二个材料,1、2、3小组仔细聆听并思考。只要想法合理或者发现别人想法有问题并加以改正的都能够得分。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在2分钟内汇总出一份小组的辩论材料,协助教师进行小擂台的活动。

教师总结: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反之亦然。那么从上述两个材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也在不断提高,人们会在生育前考虑更多的因素。虽然世界范围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逐步降低,但由于原本的数量太大,所以每年新增的人口数量也非常庞大。那么,地球能最大限度地养活多少人?如何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的时期内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

探讨三:如何在未来可持续性地养活每个人――创造性知识层次。(拓展社会生活+补充多媒体素材+教师引导=自主延伸创造性知识)

投影:材料一,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存储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但该国的水资源匮乏,限制了农业生产。为了养活国民,该国引进了以色列的节水技术来发展农业生产。(展示沙特阿拉伯圆形灌溉系统图片)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生活在西非城市的人们仍然以本地生产的谷物为主要粮食来源。但到2008年,他们的粮食中有了从泰国或马来西亚进口的大米,受到人们普遍欢迎。(展示亚洲―非洲大宗货物海运航线图)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两个案例,小组内自选其中一个案例,写下小组意见,递交学案并与教师进行答辩,答辩通过则得分。

教师总结:在沙特阿拉伯的案例中,为了克服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限制,沙特阿拉伯采取了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灌溉系统,使生产出的粮食尽可能地满足当地人们的需要;而在西非国家,由于人们的生产效率较低,无法保证迅速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所以他们依靠自己临海的优势,进口价格相对较低的亚洲粮食。

课后:

教师运用多功能课后作业反馈APP布置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加入“普通群”或“高级群”,巩固课上的学习内容。

智慧反思

1.针对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微课视频的学习,夯实基础部分知识的落实情况较好。

根据学情,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时,注意使用了不同方面的材料和案例,如政策性材料、虚拟的故事材料、简化过的科研材料等,多维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基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学习内容的核心部分。

教学目标设置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了一定预设,问题的提出既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议题,也是对学生解决地理问题所提出的挑战。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基本能够感受到人口数量需要适中、环境问题需要被重视。

2.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教师注意选取了新颖的案例,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给学生留足了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网络题库的教学过程中,设置学生督导,让学生自行管理课后练习,由于是直接显示每位学生的正确率,因此学生们基本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将微课资源设置在基础知识学习部分,能让更多的学生逐步适应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在课前、课上和课后都有所体现:一是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微课内容,了解课文基本知识。二是课上,三次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留有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任务,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三是课后,在练习时,通过作业群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监督。

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使用到Office 2016的PowerPoint录制视频技术,完成了微课的录制;使用到“猿题库”移动终端APP进行课后练习和学习情况的统计;使用到一般教室里的多媒体投影以支撑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强.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J].读书文摘,2015(22):259.

[2]何慧芳.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J].教学实践,2013(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