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第1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调查显示,计算机技术在各行业的信息管理中的应用都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获得了一致的肯定,一方面,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大量的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得以从浩繁的信息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节省了人力资源;另一方面,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管理工作开展得更为顺利、高效,信息管理引入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具体操作中更具准确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的种类和数量增速惊人,每个人都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这也给信息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信息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自觉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保证信息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在新形势下,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到信息管理中,实现二者的整合,是时下信息管理工作改进的要求,也是时展的要求。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

2.1增强信息管理意识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前提条件就是增强信息管理意识。当今社会是一个被网络覆盖的社会,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业普遍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在行业内立足脚跟、稳步前进,就必须掌握行业中的第一手信息,增强自身的信息管理意识和水平,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以期为信息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2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整合的关键环节就是健全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与信息管理的整合一定要建立在坚实的信息素养上,充分发挥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便利性和快捷性特点,而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和健全信息管理系统,保证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实现提高信息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目标。通常,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都需要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与此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支持,这对信息管理的具体环节会起到直接的影响,还应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补充,以便于以后的检索和使用。

2.3提高信息质量

计算机应用技术引入信息管理中,在于信息管理整合后,可能会出现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致使信息重复,影响信息管理工作,严重者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管理,提高信息质量。在现实工作中,要想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信息总体质量,就应建立一个数据库并及时完善数据库系统,将获取的各类信息加以划分、处理和保存,形成一个有效的数据系统。此外,还应实现信息管理工作的全面计算化,结合各种数据的特征,确立不同的标准,制定相应的规范,督促信息管理工作人员提升自身水平,以此来实现信息质量的提高。

2.4优化库存信息

信息管理系统能否有效发挥作用,信息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障,都直接取决于库存信息,要想充分发挥库存信息的作用,就必须对库存信息进行及时的补充和更新,持续积累、不断优化,以便为信息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以及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库存信息的优化,必须结合用户的需求,信息管理人员应努力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及时与用户交换意见,以便及时改进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收集和整理信息过程中,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应格外注意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以确保库存信息利用达到最优状态。

3结论

第2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云计算包含了控制、分层架构、虚拟、负载平衡等各种计算机常用的技术,也融入了网络技术,将互联网上大量搁置在一边暂时不用的设备和资源合理利用起来,使得存储空间指数被扩大。云计算论文的开拓为数据存储带来了福音,让各种资源设备能够体现自己的价值,是互联网时代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 云计算 

云计算作为一种计算的模式,主要是基于网络来实现的,在云计算技术发展中,将分布式与并行处理的思维充分融合到一起,结合网络的计算与存储功能,运用虚拟的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运算。在云计算中,数据不再依赖于本地的计算机或其它的终端来进行存储,而是运用网络技术,移驾到网络上大量的闲置资源上,这是资源运用的改革创新,通过云计算大大解放了本地设备的资源占用率,释放了大量的存储运算空间。“云”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用手中的设备终端通过网络与“云”相连,实现资源的管理,免去了购买更多存储空间。“云”实际上包含了巨大的存储空间,这些存储空间都是由无数的计算机和服务器构成的,云计算的方式相当于一个资源合理分配的过程。 

2 云计算体系结构和服务模式 

2.1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云计算的体系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可以通过各个结构的功能不同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最基层的就是提供资源共享的基础管理层;其次,云需要与外界的设备进行连接,为其提供服务,我们将这一层次称为应用接口层;再就是运用云计算来实现具体的操作层次——访问层。这三个层次之间看似独立运作,各自实现一定的功能,实则具备相互递进的关系,由下到上依次深入云计算的核心功能。 

2.2 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云计算有三种不同的服务模式,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基础设施又可称为服务IaaS,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它使用起来没有特别的严格规范,适用于一些基础设备,例如虚拟的服务设备;平台服务即PaaS,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供的服务将自己的一些应用进行托管,平台服务不想基础设施服务那样自由,在使用中需要按照具体的细则要求来开展;软件服务也称SaaS,它通过浏览器将完整的软件输送到用户,实现软件资源的共享,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实例,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就需要用到这样的软件服务模式。 

3 云计算关键技术问题 

3.1 访问控制管理 

访问控制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数据的匹配性,不同的用户将数据存储到云端,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技术,那么云计算的安全性就岌岌可危,云计算所构造的美好蓝图也将沦为泡影。为了控制访问权限,需要对于每一位用户做一个安全保障,这就需要密码学的应用,通过加密的方式将每一份数据资源存储起来唯一面对一个用户开放。在密码钥匙设置中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密码忘记,有效时限等,这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 

3.2 数据安全问题 

用户需要通过云端来实现数据的存储及运算,这就涉及到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清理、数据隔离等多种相关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核心都是保障数据在云计算过程中的安全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泄漏,需要进行加密处理,但是在加密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数据可能会出现丢失情况;相反的,如果保证数据传输完整性,那么数据的安全性能又将降低。因此,如何协调安全保密与完整不丢失的关系式数据传输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的数据存储技术有GFS和HDFS两种,为了保证存储的安全,以及数据在读入与写出之间的流畅有序,相关的存储计算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发展。数据隔离技术是对数据动态变化过程的一个控制,可以有效的隔绝病毒的入侵,保证数据的安全,因为云计算利用成百上千的计算机及服务器,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空间都是绝对安全的,因此相应的隔离技术是必须的。当数据删除之后,如果还存在残留不但占用存储空间,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还可以对其进行恢复,这将导致用户信息的泄露,因此,云计算技术发展需要开发一定的残留鉴定并清除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放心的使用云计算。 

3.3 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云计算的支撑技术,正是基于虚拟技术的使用才使得用户能够实现数据的存储及运算。在云计算中,用户在实现资源的共享时,一些不法之徒可能利用虚拟技术的漏洞进行文件破坏,这将有损用户的利益,使得云计算处于不安全的地位。因此,虚拟技术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关于虚拟化软件和虚拟化服务器都需要做很多的防护工作,虚拟化层在满足云计算功能的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完整性,减少漏洞出现的可能性,即使出现漏洞也要能进行即时的恢复。虚拟技术是云计算可行性的保障,正是虚拟技术才使得广大的资源空间能够实现充分利用,但是虚拟技术也带来了一系列可攻陷的漏洞,因此,解决好可行性与完整性是云计算的关键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信息的安全。 

第3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超级秘书网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第4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全息

引言

全息技术是物理学中一重要发现,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伴随着CCD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全息技术也得到一次质的飞跃,从传统光学全息到数字全息。传统光学全息将物光和参考光干涉得到全息照片来记录光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而数字全息则用CCD记录物光和参考光的干涉,形成数字全息图,再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处理全息图。因此,影响数字全息技术发展有两个重要方面:CCD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本文将从计算机应用方面阐述图像处理技术在全息中的应用。

一、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是现代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主要手段。人们用各种观测系统以不同的形式和手段获得图像,以拓展其认识的范围。图像以各种形式出现,可视的、不可视的,抽象的、实际的,计算机可以处理的和不适合计算机处理的。但究其本质来说,图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模拟图像,包括光学图像、照相图像、电视图像等。它的处理速度快,但精度和灵活性差。另一类是数字图像。它是将连续的模拟图像离散化后处理变成为计算机能够辨识的点阵图像。从数字上看,数字图像就是被量化的二维采样数组。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具有精度高、处理方便和重复性好等特点。

图像处理就是将图像转化为一个数字矩阵存放在计算机中,并采用一定的算法对其进行处理。图像处理的基础是数学,最主要任务就是各种算法的设计和实现。目前,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在很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通讯技术、遥感技术、生物医学、工业生产、计算机科学等等。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要求,可以将图像处理技术划分为许多分支,其中比较重要的分支有:①图像数字化:通过采样和量化将模拟图像变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形式。③图像的增强和复原:主要目的是增强图像中的有用信息,削弱干扰和噪声,使图像清晰或将转化为更适合分析的形式。③图像编码:在满足一定的保真条件下,对图像进行编码处理,达到压缩图像信息量,简化图像的目的。以便于存储和传输。④图像重建:主要是利用采集的数据来重建出图像。图像重建的主要算法有代数法、傅立叶反投影法和使用广泛的卷积反投影法等。⑤模式识别:识别是图像处理的主要目的。如:指纹鉴别、人脸识别等是模式识别的内容。当今的模式识别方法通常有三种:统计识别法、句法结构模式识别法和模糊识别法。⑥计算机图形学:用计算机将实际上不存在的,只是概念上所表示的物体进行图像处理和显现出来。

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全息学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在全息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计算全息,基于计算机图形学将计算机技术与光全息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处理,制作出全息图。因此它可以记录物理上不存在的实物。二是利用图像的增强和复原,图像编码技术等对数字全息图像质进行提高以及实现的各种算法。它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空域法和频域法:①空域法:这种方法是把图像看作是平面中各个像素组成的集合,然后直接对这一二维函数进行相应的处理。空域处理法主要有下面两大类:一是领域处理法。其中包括梯度运算(GradientAlgorithm),拉普拉斯算子运算(LaplacianOperator),平滑算子运算(SmoothingOperator)和卷积运算(ConvolutionAlgorithm)。二是点处理法。包括灰度处理(greyprocessing),面积、周长、体积、重心运算等等。②频域法:数字图像处理的频域处理方法是首先对图像进行正交变换,得到变换频域系列阵列,然后再施行各种处理,处理后再反变换到空间域,得到处理结果。这类处包括:滤波、数据压缩、特征提取等处理。

三、模拟实验

本文运用matlab软件,利用图像处理技术,编写了程序,以模拟计算全息和实现全息图像的滤波。图1是计算全息实现流程图。

本文将运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实现计算全息的制作、再现过程。标有“涉”一字,图像尺寸为1024像素×1024像素;。模拟实验中用到的参数为:激光模拟了氦氖激光器,波长为638.2nm;再现距离为40cm;因为原始物图的尺寸用像素为单位表示,所以像素分辨率为1。:

从模拟实验中可以看出,数字全息的处理过程其实就是计算机图像处理在全息技术的应用过程。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全息图进行了记录,将物光和参考光干涉得到了全息图。并利用图像的增强和复原对图像进行了处理,以消除噪声,得到更好的全息再现象。

本文仅模拟了计算全息的实现和再现过程,其实,计算机图像处理在全息技术中的应用是全方位的,用实验方法得到的全息图中包含了更多的其他无用信息(噪声),图像处理技术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息技术必然会迎来新的一轮发展和飞跃。

参考文献:

[1]周灿林,亢一澜.数字全息干涉法用于变形测量.光子学报,2004,13(2):171-173.

[2]刘诚,李银柱,李良钰等.数字全息测量技术中消除零级衍射像的方法[J].中国激光,2001,A28(11):1024-1026.

第5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规划用户需求,实行软件接口设计,为用户提供便捷[1]。根据软件内部的数据结构,设计数据接口,促使其与计算机系统形成统一整体,优化软件格式,排除格式差异所造成的制约,保障用户在系统内,直接实现软件操作。

2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的应用

实际数据接口并不是体现单一的形式,其包含多样化模式,例如:函数、API,或者是格式数据包,在此基础上,针对数据接口的应用做如下分析:

2.1函数模式应用

数据接口的函数模式,属于特性程序,由开发商在软件出厂时,设定一套函数,预测、评估用户可能进行的行为操作,全部输入到数据接口内,促使函数接口的方式表现出多样化,封装后投入使用。此类函数基本由技术人员控制,仅限于软件开发商,其在出厂时已经完成函数的封闭工作,所以只有单方人员知晓,属于密闭的数据接口。此类模式,保持数据接口程序的完整性,如果用户使用函数模式,由开发商提供,无需进行二次书写[2]。函数模式的数据接口技术含量较高,保密性和稳定性明显,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属于常用数据接口。

2.2中间数据库模式应用

数据库模式,主要依赖于具有公共特性的数据库,本身则属于数据类型,需要借助授权途径。此模式局限性较高,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只能根据数据库规模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访问,针对性强,可操作性低。常见格式有:Access、Oracle,基本为访问频率比较高的数据库。其在开发时,较为简单,适用于小型软件。虽然在特定数据接口的处理上,效率明显,但是相对其他数据库,可能会出现配置问题,特别是复杂的类型,会增加数据接口的处理难度,限制数据接口的工作范围。

2.3文件交换模式应用

此模式应用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必须借助特性数据,才可支持数据接口应用。一般数据包括两类,第一是TXT文件,由windows自主配置,在现代计算机系统内比较常见,属于通用格式,例如:程序开发基本都会支持TXT,在文本内记录html代码、编程,可以迅速转化为可读模式,供软件读取,实现灵活转换。目前,大部分技术员习惯利用TXT编写代码,完成软件开发,应用便捷,不仅可以实现简单语言的书写,同时对特殊符号的识别能力明显,体现常规特性[3]。第二是INI文件,属于系统内配,系统内直接配置INI函数,适应于普遍软件,在INI约束下,软件自主记录自身信息,实现数据交互,INI文件具备自主特性,应用规模逐渐扩大。综上所述,数据接口应用为计算机软件发展提供可靠、稳定的空间,简化软件开发流程,提高开发效率,保障软件开发质量,推进软件迅速投入使用。

3结语

第6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一、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分别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源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建立,什么是MIS,解释不一。虽然各自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有两点内涵是共同的,即其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依托于企业管理职能系统,并为之服务。它一般都先从会计核算电算化开始,应用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管理帐务、应收和应付帐款及固定资产核算。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完成财务管理电算化,运用计算机辅助完成财务分析和编制财务计划。随后,把计算机技术扩展到采购、销售、库存及人事管理。运用计算机实现财务管理及这些管理在数据上的一体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最后,再把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生产管理,实现生产计划编制和生产指挥调度的计算机化①;其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主要是对正在形成的现行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及处理。

现行文件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企业加强各项管理所需要的,是企业管理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结果。

档案管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主要是用于档案整编、检索、统计及借阅等业务职能。主要包括:其一,用计算机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以著录项目组成档案机读目录数据库,然后按不同的要求,利用库内数据自动编制案卷目录、专题目录、分类目录等;其二,用计算机进行档案检索。按照档案著录项目中所标识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检索出符合不同利用者要求的档案目录及其原件;其三,用计算机对档案管理中形成的各种数据或情况,包括入库与出库数量、库存空间占有率,档案调阅、归还等进行登记与统计。

总之,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之初,现行文件和档案是各自分别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原由手工操作的各项文件管理工作。

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阶段

由于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是具有承继联系的密不可分的两个阶段,所以任何一阶段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仅会对另一阶段的工作带来影响,而且其系统功能的发挥也受制于另一阶段的工作状况。因此,为了实现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不同阶段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减少数据的重复输入,规范各系统的数据接口,就需要加强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目前,一些企业已经自行开发或购买了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进行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的综合化管理。

第二阶段不同于第一阶段的特点和难点在于,现行文件和档案自动化管理子系统之间的接口。现在各企业应用的文档管理一体化系统软件在其结构设计和功能上不尽相同。

不管企业应用的现行文件和档案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结构与功能有怎样的差异,但它们基本上都是遵循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和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仅是使原有手工管理更加规范化、系统化及效率化,并未对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产生根本影响。

三、电子文件阶段

电子文件这一概念的出现是近10年的事。1996年12月,国家科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CAD应用工程工作会议,会上宋健主任指示:这件工作要请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档案局参加。国家档案局很重视电子文件的管理问题。1996年9月成立了“电子文件管理、归档研究领导小组”。②1998年1月9日,王刚同志在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的讲话上也指出:要在1997年研究制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归档及管理要求》试行稿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在35个企事业单位进行试点,为实现我国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化和现代化探索办法和积累经验。③1998年8月11日-13日,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召开了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专家研讨会。该会的中心议题是对《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概论》和《办公自动化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方法》、《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两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补充及完善。④1998年8月18日-20日,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设计研究院召开了CAD电子文件应用光盘存储技术宣讲演示会。⑤1998年8月23日,国家档案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外事办又联合承办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见,有关电子文件及其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应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关于什么是电子文件,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对其解释为“电子文件包括数字的、图形的及文本的信息。它可以记录在计算机能够阅读的任何一种介质上,并且符合文件的定义。”⑥国际档案理事会电子文件委员会的定义为“电子文件是一种通过数字电脑进行操作、传输或处理的文件。⑦我国《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999把电子文件解释为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络上传送的数字代码序列。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电子文件的概念,不妨从与其最临近的概念——机读文件入手。

机读文件仅指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最早产生于本世纪40-50年代。这一概念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至90年代逐渐被电子文件所代之。从机读文件到电子文件不仅仅是概念叫法的变化,而是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文件管理的不同发展阶段。弄清这两个阶段的差异,有助于深入认识电子文件的形成和管理特点。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四方面:

其一,生成环境。机读文件中的关键词是“机读”,即“能够由计算机输入装置读出的”文件。⑧所谓“读”包括两层含义:第一,通常指信息从一个存储区读到另一个存储区;第二,从某一形式的记录媒体,如磁带读出信息。⑨可见,复制和识别是机读文件的主要特点。在这一阶段,计算机读出的文件不是由计算机制成的,它源于纸质文件的输入。与机读文件不同,电子文件则包括在计算机上直接生成的文件。它是企业管理和科技开发信息化的产物,是研究和应用CIMS的必然结果。

其二,管理模式。机读文件的管理模式是模拟现行文件和档案手工管理的程序与方法,因此对原有现行文件和档案管理体系的影响是非本质性的。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不是建立在独立的现行文件和档案的管理体系基础上,它是建立在管理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结合的基础上。它要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科技开发及生产的要求重组管理体系,根据电子文件形成和作用的特点划分管理程序与方法。

其三,存在形式。机读文件的存在形式一般为磁带、磁盘及光盘等有形介质。而电子文件的存在形式则不仅包括有形介质,还可以是网络上传递的代码序列。

其四,管理者的构成。在机读文件阶段,纸质文件管理者是文献信息管理者构成的主体,而且文献信息管理者是独立的群体。而在电子文件阶段,电子文件信息管理、开发人员和载体维护人员将是文献信息管理者的构成主体,但文献信息管理者将不再是独立的群体,文献信息管理者已不能独立承担起文献信息管理职能。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将取决于文献信息管理者、企业管理及技术开发人员的有机结合和共同努力。

第7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1.面向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思考

2.高职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3.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5.胜利油田勘探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进展

6.我国铸造行业计算机应用的回顾与展望

7.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8.简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9.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10.土木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

11.面向高职专业应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12.注重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13.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分类

14.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思考

15.浅谈《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方法

16.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7.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

18.铸造行业计算机应用战略

19.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20.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1.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2.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可靠性测试技术研究

23.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24.我国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5.“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26.计算机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27.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28.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29.论计算机应用与社会需求

30.试谈计算机应用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31.西部地区农村教师计算机应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2.土木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

33.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思维关系探究

34.以岗位需求为导向 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5.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探究

36.基于云技术开展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大赛的研究

37.办公自动化中的计算机技术应用

38.在企业信息化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

39.《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制作经验谈

40.浅谈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1.德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科的发展与我国体育高等院校开设“体育计算机应用”系统课程的构想

42.试析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建设

43.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44.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

45.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46.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47.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48.浙江树人大学:以学科竞赛为突破点,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

49.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

50.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探讨  

51.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化教学研究

52.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群建设

5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师TPACK水平测评量表开发与质量检验的实证研究

54.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热点问题分析

55.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究

56.应用与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

57.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58.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59.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60.基于提升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61.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62.微课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63.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流程与需求

64.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探究

65.水利工程计算机应用现状与思考

66.计算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67.计算机在石油化学工业发展中的应用

68.论对学生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69.浅谈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70.基于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为例

71.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探究

72.基于计算机应用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分析

73.浅析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74.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的融合

75.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分类

76.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研究分析

77.利用思维导图改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

78.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79.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80.基于课程服务专业思想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

81.现代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的探讨

82.基于DEA的中国计算机应用服务类企业管理绩效研究

83.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84.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为例

85.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86.浅论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87.高职新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调查研究——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88.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思维培养研究

89.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方法初探

90.基于DEA模型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上市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

91.体育信息化与计算机应用学科发展综述

92.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93.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94.探析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产业发展趋势

95.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探讨

96.现代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

97.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98.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8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甲方:_______省_______水电开发公司

乙方:_______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信息化是目前我国的重要基础建设。企业需要开拓市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灾害等,最需要的就是有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迎来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显得更加迫切。当前人才成为主要矛盾,为此,甲、乙双方经过协商,就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成如下协议:

1、甲乙双方确认,在今后的三年内,合作培养甲方急需的如下几个层次的人才:

(1)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职工程硕士、在职工学硕士

(2)培训计算机应用系统操作人员

(3)培训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人员

2、乙方对甲方的本科学历人员进行在职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培养,每年可承担10-15人的数额;对甲方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每年可根据甲方的需求举办1-2期培训班,每期20-30人。

3、乙方负责对甲方的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承担硕士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按照国家对在职人员进修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国家承认的工程硕士或工学硕士学位,并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

甲方负责遴选到乙方培养的在职研究生,为他们的业余学习时间作好妥当的安排,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生产实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程应用研究或者技术改造项目,既解决本单位的实际问题,又为他们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必要的条件。

4、乙方负责对甲方派出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承担甲方需要的课程教学及结业考核工作,并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

5、本协议如有未尽之处,须由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解决。

6、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二份。

7、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省_______水力开发公司乙方:_______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代表(签章) 代表(签章)

第9篇: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8-010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当前高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高校应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长期以来,我们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然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多专业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已是摆在高职教育面前十分突出的问题。

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有学生需求。通过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调查,根据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总体上可以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分为三类:1)有继续深造愿望的人,约在10%左右,这个比例可能会有所提高;2)希望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人,约在60%左右;3)具有一专多能特质和愿望的人,约在30%左右。由此可见,培养跨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是有学生需求的。

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有市场需求。通过对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的一些电子商务公司、图文公司、广告公司、建筑效果图设计公司的广泛调研,市场对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主体主要是那些规模不大的私营、民营高新企业,这些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即企业创意掌握在几个人或者几个团队手里,在创意转变成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产制作人员,目前就业市场紧缺的人才类型主要是兼通技术和艺术的技能型的生产制作人才。而这些正是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需要培养的人才。

从就业竞争力上分析,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具有独到的竞争优势。跨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比普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了艺术素养的培养和实践,比艺术设计专业多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设想能否重新调整计算机应用技术原有课程体系,引入艺术设计专业资源,发挥协同优势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复合型人才。

1 现状分析

从麦可思的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来全国高职计算机类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偏低,在所调查的18个专业门类中,2011-2013连续三年的数据分别列倒数第3、4、3位。这些数据表明,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未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未能与产业实际需求相对接,从而造成了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计算机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又遇到就业难的问题。

对浙江地区图文公司、广告公司、建筑效果图设计等公司调研中还发现上述公司员工基本是以计算机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为主,工作流程一般是设计部门构思好样品交给生产部门来制作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负责设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负责将创意制作成作品,实际工作中发现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有下述问题:

理解作品困难,与设计人员沟通交流受限。一般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不开设艺术类课程,由于缺乏专门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软件制作中经常遇到设计作品理解困难, 与设计部门人员沟通设计思路不畅、合作交流困难等问题。

专业晋升渠道受限。在多媒体制作岗位工作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如果想在专业上提升到电脑艺术工程师等岗位很困难,缺少艺术设计知识就决定了计算机操作人员始终只能是处在一个软件操作的层面上。艺术素养的欠缺已成为计算机毕业生岗位升迁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作品创新性不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侧重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一般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方式,学生项目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掌握软件的熟练操作,而不是项目本身的创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只能按部就班完成设计部门创意的作品,工作独立性不强,这在一些没有设计部门的公司计算机专业学生工作就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为了使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艺术素养上得到显著提升,我们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加入一系列计算机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设立跨专业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接受更多的艺术素养培养和实践,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方面的复合,满足企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 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跨专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在人才模式上要进行有效、大胆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开设一系列计算机与艺术相结合课程和设立联合培养项目的形式,发挥两个专业的协同优势,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复合。紧紧围绕跨专业培养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工作流程,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依据上述原则,设计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在上述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提出了3个联合培养项目的切入点:图像处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联合授课、毕业设计联合指导、特长生联合培养。

构建以跨专业为特色的课程体系。跨专业联合培养最终的落脚点还是课程,核心课程的联合授课是实现跨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桥梁。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不是单独开设一两门课就能解决的,艺术类课程的学习也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中一个孤立的点,而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的一条连续的线,能将艺术知识学习渗透到今后各门专业课程中,因此,课程体系的建设应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跨专业培养课程体系也不是以其中一个专业教学计划为主,然后替换几门另一专业课程,这需要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重新构建符合当前企业需要的跨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增加一系列计算机与艺术相结合的课程,如电脑美术基础、计算机图形创意基础,电脑艺术设计与欣赏等。图像处理岗位核心课程要求与艺术设计专业联合授课,改革原有课程教学内容,构建与跨专业培养匹配的课程标准和授课模式。

开发以跨专业为特色的系列教材。完成跨专业联合培养项目教学设计和课程标准的制订是重点,也是难点。跨专业联合培养课程不是简单的计算机课程和艺术课程叠加,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角度去学习艺术类课程所包含的个性化内容在两个专业现有教材里面都没有,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跨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的教材几乎是空白,所以在专业教材的选用上存在相当的困难,必须根据跨专业培养的进程进行相关特色教材建设,包括实训教材的建设。可在原有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基础上,加入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特色教材。

跨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环节,因教学涉及两个教学部门,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相差较大,因此衡量跨专业教学模式成效需建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需成立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小组,负责教学质量专项评估,并制定和审核跨专业联合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配套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跨专业联合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做到全程监控,根据出现的新情况对方案做出动态的调整。

3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3.1 跨专业联合培养项目选择与实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重点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如何融入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常规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是以周为单位进行编排,集中阶段性授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是学期为单位进行编排,跨专业教学要解决这一矛盾问题。结合两专业的情况可先从核心课程的联合授课、毕业设计和学生第二课堂进行合作,设立PhotoShop图像处理联合授课、3ds Max效果图制作联合授课、毕业设计联合指导、特长生联合培养等联合培养项目。

PhotoShop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艺术设计专业在该方向上一般有广告与图文工作室、包装与装帧工作室,VI设计等工作室。可将课程分为软件操作和项目实训两部分,前一部分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完成授课,后面项目实训部分授课由艺术设计教师为主,计算机教师为辅,进入相应的艺术工作室完成教学。教学中可将艺术知识点的讲解以计算机应用的案例为背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艺术与自己所学专业的紧密联系,提高对艺术设计能力培养的重视和兴趣。项目合作的侧重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工作室项目教学的整个流程,包括前期的项目社会调研、作品设计的思路和实现。3ds Max效果图制作项目合作的侧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学习艺术设计教师三维快速建模的思路和方法、材质调配、光影设置的原理等。

毕业设计联合指导项目可由两专业的教师一起给出课题供学生选择,要求两专业学生交叉组队选择课题,通过一起设计、一起制作,形成团队意识,让两专业的学生提前融入以后的工作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提前适应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工作过程,而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能领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思路和表达的内容,培养他们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

特长生联合培养项目主要是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和外接企业项目两方面,要求两专业学生交叉组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融合两专业学生的优势。外接企业项目可通过工作室如计算机特长生工作室等窗口实现项目的申报和承接,由校、企双导师平时领着两专业的学生来完成此类项目,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3.2跨专业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

在跨专业联合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加强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使联合培养的各环节处于全面受控状态,有助于不断改进和提高联合培养的质量。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的专家、学校教务处、规划督导处和两个二级学院的相关教师组成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建立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负责联合培养教学各环节的日常监控,主要包括教学环节标准的审核和日常教学督导。教学环节标准的审核包括跨专业联合培养方案制订的标准、跨专业课程体系审核、联合培养项目的选择、跨专业培养课程标准、工作室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标准、特长生联合培养方案等方面。

建立校、二级学院和教研室三级督导机制完成日常联合培养教学督导工作,教研室专门聘请校外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督导工作。日常教学督导采取包括听课、召开座谈会、学生评教等多种方式,自查与他查相结合、集中定期监控与随机监控相结合、教学督导与学生反馈相结合等方法,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全程监控。

3.3跨专业联合培养教学质量评价

跨专业联合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分析和评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是改革研究与实践中关键的环节。跨专业联合培养改革的目标是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学生艺术实践能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也应紧紧围绕此目标,借鉴国际著名学者威斯康辛大学教授柯克帕特里克提出的柯式四级培训评估模型,结合跨专业联合培养项目特点加以改进,用于跨专业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的评价,评价模型如图2所示:

上述模型让联合培养项目从一开始就定义出可见的、可衡量的指标,这也为整个跨专业联合培养工作的展开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架构,使联合培养的实施不偏离方向。在整个三级评价过程中,都要求联合培养教学质量监控小组全程参与。其中针对艺术素养提高的要素设立相应监测点,如色彩布局、建模水平、立体构成、光影设计、材质调制、艺术创造力等,对联合培养试验班级和日常教学班级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学生作品展示是艺术设计专业通常采用的成果汇报形式,因此联合培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侧重跨专业培养课程学生成果的展示。改变过去只注重理论和上机的期末考试的做法,由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形成性评价为主转变,依据联合培养课程专业能力考核标准,对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考核,由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同时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考核,关注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实际能力的提高。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艺术设计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状,提出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施方案。从2010年开始,以本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联合培养项目进行了实践,实践成果说明通过设立联合培养项目,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艺术实践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就业的适应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由于学校不同,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相差很大,教学资源和专业特色有明显差异,可在一定区域和条件下形成一套完整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让其他相近学校共享。

参考文献:

[1] 周子立.杭州地区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复合型人才供需分析[J].计算机教育,2009(9):34-36.

[2] 曹静.计算机专业跨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26):66-68.

[3] 黄曙荣,花锋,安晶.基于“卓越计划”的计算机专业“C+X”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3(23):106-111.

[4] 刘敏,蒋文蓉,葛晓敏.跨学科复合型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第八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教育与学术研讨大会论文集,2012:76-80.

[5] 张爱玲,陈向平.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J].机械职业教育,2014(5):28-29.

[6] 刘平.对跨学科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J] .未来与发展,2013(5):76-79.

[7] 张永东.教育科学的分化与综合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