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文言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飡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跬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一、 通假字
1.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有:通"又")
2.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
5.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6.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直:通"只")
7.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毛:通"苗")
8.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
9.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信:通"伸")
二、 古今异义
1.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古:动物的爪子和牙齿。今:帮凶)
2. 金就砺则利(金:古:金属;今:黄金)
三、 词类活用
1.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使动,使……弯曲)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一:数作形,专一)
4.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作动:游水)
四、 文言句式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宾短语后置)
2.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宾短语后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介宾短语后置)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判断句)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7.輮以为轮(省略句)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五、重点字词解释
1. 学不可以已(已:停止)
2.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中:合乎;輮:使……弯曲)
3. 輮使之然也(然:这样)
4. 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5.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彰:听得清楚)
6.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致:到达)
7.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作动:游水;绝:渡)
8.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假:借)
9.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备:具备)
六、一词多义
1、而、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但)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转折,但)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而且)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⑤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⑥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前:修饰;后,转折)
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前:修饰;后,转折)
⑧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转折,但)
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转折,但)
⑩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就,于是)
2、绝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终止)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断绝)
③以为妙绝(极)
④佛印绝类弥勒(十分)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3、强
①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
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多)
④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
4、假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③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
5、望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望)
②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③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④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6、闻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而闻者彰(听见)
②博闻强志(见闻,知识)
③不能称前时之闻(名声,名誉)
七、翻译句子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晒干了,不再直了,这是因为人使它弯曲变成这样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那么就会智慧明达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译:我曾经整天地思考,比不上一会儿所学的东西收获大。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积累善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具备了。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聚半步,没有用来达到千里的办法;不积集小的流水,没有用来汇成江海的办法。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平常的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11.文言实词
一、古今异义
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平时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的词语;做题时要细心体察,不要望文生义,以今代古。
二、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往往具有几个甚至十几个义项,这种现象叫一词多义。对常用的多义词,要弄清其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关系,系统地掌握词义。如,“朝”本义是早晨,由于古代臣子在早晨拜见帝王,便引申为“朝见、朝拜”;由“朝见”又引申为朝见的处所“朝廷”;又引申为朝代。考生要善于根据相关词句(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义。
三、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就是词类活用。要掌握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结合语境进行判断。
四、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教材中的偏义复词的数量不多,因此要进行归纳总结。平时训练要注意积累,考场作答要体察语境,认真比较。
2.文言虚词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白话文用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而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而以主语谓语直接相续。文言文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助词“者”和“也”配合表示判断。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夫战,勇气也。粟者,民之所种。
2.在主谓间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例如: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梁父即楚将项燕。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⑤环滁皆山也。⑥臣本布衣。“乃”“则”“即”有“就是”之意。
3.动词“为”和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例如:①此为何若人?②问今是何世?
4.“者”也”都不用,完全凭句意去判断。
例如刘备,天下袅雄。
5.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视之,非字而画。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2被动句
在动词作谓语的句子里,主语不是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施动者,而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文言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在动词谓语后边也用介词“于”,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例如:①而君幸于赵王。
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或配合“所”字一起使用,例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在动词前边用“见”作为被动标志,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又可以再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主动者,例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在动词前边用“受”,同时在动词后边用介词“于”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5.在动词前边用介词“被”作为标志,例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或者配合介词“于”引出行为主动者,例如:燕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高中文言文基本知识3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在古代汉语里,宾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一样,一般都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为了强调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就把它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宾语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在疑问句里,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安、何、谁等),一般提到动词或介词前。
例如;①沛公安在?②富者曰:“子何持而往?”③微斯人,吾谁与归?④何以效之?
2.在否定句里,作宾语的代词,也都提到动词的前边,例如:①时人莫之许也。
②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③彼不我恩也。
3.为了强调宾语,借助“之”“是”等的帮助,把宾语从词的后面提到动词的前面。
这“之”“是”便成了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其他义。例如: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利是图。
4.介词宾语的前置。
例如;①国胡以相恤?②一言以蔽之。
(二)定语后置句
1.“……者……”为标志。
例: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2.“……之……”为标志。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三)状语后置句
1.“于”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以”为标志的介宾短语。
例: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喜悦。
学习高中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课前预习法。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文言文,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都更为重要。文言文预习的关键是依靠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同时让学生学会将文言字词句进行归类,同时借助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课文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魅力.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教师及时帮助释疑,并适时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不断建立起自信,内心不断喜悦。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教会学生读注解的学习方法。置注解于不顾,上课只会一门心思地记录老师的讲解,结果,教师讲的积极性越高,学生记的被动性越强,学习的过程也就越苦闷,成绩当然也提不高。如果学会了读注解,用工具书,学生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从而激发起阅读兴趣。所以,教师不必一字一句的讲解,只需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从而帮助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新课标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明白读书是自己的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主要依靠自己去解决,如果连读注解、查工具书的这种最起码的学习方法都不会,那根本就无从谈及喜爱学习文言文了。
二、坚持朗读和背诵,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理念
朗读和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重要理念。现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朗读和背诵是高中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感到兴趣的重要途径。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经过反复朗读,自己也就能领悟文章的旨意了。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和不同要求的诵读训练,以读促析,披文入理,读中感悟,读中生疑,读中解疑,以读来串起学生直接感知文章语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赏析作品精妙所在的学习活动。学生越读越深刻,越背诵就越有成就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更加热爱。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形、意、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进一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词义,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句意、段意和文意。学生自觉地在读中译句解意,比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效果会好得多。在品读中品出文章韵味,让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语句,探究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及其丰富的内涵,并体味语言的优美和修辞的巧妙。在背诵文章中,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力求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将文章的内涵传达出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背诵中领会主旨,让学生结合对文章的整体阅读,师生共同分析、探讨,研究文章主旨。因此,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和背诵,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之一。
高中文言文的判断句(10种类型)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此帝王之资也。(……也)
3.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以上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刘备天下枭雄。(……,……)
6.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同是天涯沦落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高中文言文的其他句式
1、被动句(9种类型)
1.而君幸于赵王。(……于……)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4.受制于人。(……受……于……)
5.为天下笑,何也?(为)
6.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7.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8.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9.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2、疑问句(不是特殊句式)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而能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安、焉)和疑问语气词(乎、诸、、与或欤、邪或耶)等。二者有时全用,有时不全用。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借否定词“不”)
(2)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借疑问词“谁”)
3、否定句(不是特殊句式)
文言的否定句,必须用否定词(不、毋、弗、勿、未、否、非、无、莫等)
4、词序(倒装句)(主要有四种情况)
1.宾语前置
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在前,宾语在后,这是汉语的语法规律。可是,有时候动词和宾语也可以倒装,让宾语处在到动词前面。在文言文当中,动宾倒装句是很有规律的,大约有四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例:A.莫我肯顾B.古之人不余欺也
②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有两种类型:(1)动宾结构(2)介宾结构。包括:代词+介词;宾语+介词;方位名词+介词;是以结构(固定结构)。
例:A.豫州今欲何至?(动宾)B.沛公安在?(动宾)
C.国胡以相恤?(介宾:代+介)D.子何侍而往?(介宾:代+介)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介宾:宾+介)F.一言以蔽之。(介宾:宾+介)
G.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介宾:方位名词+介词)
H.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固定结构)
③用“之”“是”作提宾的标志
例:A.何功之有哉?B.唯马首是瞻。
④不规则类(为了表达上的需要,把宾语前置了)
例:A.英雄无觅孙仲谋处。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2.定语后置(定中倒装句)(定语是用来修饰中心词的)
在一般情况下,定语应该放在中心词前面,如“彼童子之师”,“师”是中心词,定语“彼童子”处在中心词前面。但是,定语也可以处在中心词后面,形成中心词在前,定语在后的句式,这就是定中倒装句。
有四种情况:
①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高的庙堂)(偏远的江湖)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如:A.赋税之繁重者。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例如: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
④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A.尝贻余核舟一。B.沛公兵十万军霸上。
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短语后置句的特点是,应该在动词前面的介词短语,却放在了动词后面。“试以猪鬣撩拨虫须,仍不动。(《促织》)”介词短语“以猪鬣”放在动词“撩拨”的前面,这是正常的次序。如果介词短语放在动词的前面,说成“试撩拨虫须以猪鬣”,就成了介词短语倒装句。
例如: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王尝语暴以好乐。
4.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1.每天让一位学生上讲台背诵自选课内文言文,其他学生当堂提问,时间限制为五到十分钟,提问的内容包括字词句和文学常识等。
2.学生定期把自己认为的重难点知识写到黑板上,标明期数,知 识出处,供大家随看随记,在耳濡目染中掌握知识。
3.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结合学生自己的听课笔记和参考资料,总结课内字词句;每组承包具体课文,量化及细化课文所含知识,并派代表上台讲授内容,本组其他人负责补充。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最后将总结好的资料复印,实现资源共享。
4.精x《二十四史》中篇幅短,故事性强,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且与课文有联系的文言文进行拓展性的阅读:
①溺爱《刘义恭传》――《触龙说赵太后》
直谏《刘行本传》――《谏太宗十思疏》
②将“陛下不以臣不肖,署臣左右”中的“以”与课内文言文联系: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老臣窃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5.“一言以蔽之”
以精练文字概括课内文言文主旨:
如:《过秦论》――仁义
《种树郭橐驼传》――致其性
《触龙说赵太后》――爱
《五人墓碑记》――义
《劝学》――专一(积累,自省)
6.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课文,将文言文的主题复习与作文复习有机结合,实现文言文的重新整合。
如,人才:《劝学》《游褒禅山记》《师说》
生命:《兰亭集序》《赤壁赋》《将进酒》《短歌行》
反腐倡廉:《谏太宗十思疏》《过秦论》
7.总结历年高考文言文中考到的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的出现频率,如“于”“以”“之”“而”出现次数最多,实词共考了71个。
心得:(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紧扣课本,落实基础知识。
(3)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相互依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实现了课外文言文的辅助作用;用“字”将课内外文言文连接起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做到“文”与“言”的结合。
(4)探索高考文言文命题规律,熟悉近年常考及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三)困惑及反思
1.如何更好地把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好为人师”的乐趣。
2.如何更大程度地落实文言文基础知识,寻找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3.从学情入手,探索最适合学生的反馈形式。
五、文言文语境的创设课题小结
古代诗文的阅读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这样的教学建议:古诗文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所以,平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有效的对话环境。
营造有效的对话环境在师生对话方面,即表现为营造平等的对话环境。这种对话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转变。一是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两者是平等的。二是转换角色,从权威的灌输者转变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文言文教学中尤为重要。长期的串讲法造成了语文教师的权威意识和话语霸权,也造成了学生思想上的惰性。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蹲下来”与学生真诚对话,才能给予学生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来发表自己的见解,“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学习的需要,毫不顾忌地承认自己的知识漏洞和学习错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传统文言文的学习阴影中走出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高中阶段新文言文的学习。
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下面是小编和大家分享高中文言文称谓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喜欢阅读。
人的称谓
【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
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号】
即别号、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
【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斋名】
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籍贯】
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郡望】
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苏氏是赵郡的望族(实际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
【官名】
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嵇中散”——嵇康,“洪经略”——洪承畴,“孙讨虏”——孙权,“贾太傅”——贾谊;“杜拾遗” 、“杜工部”——杜甫;“柳屯田”——柳永。
【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遂以武侯相称;谢康乐——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王荆公——王安石;诚意伯——刘基。
【官地】
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他曾贬为长沙王太傅;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骆临海——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柳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贾长江——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
【兼称】
如《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谦称】有下列6种: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
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
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
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特殊称谓
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
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
一、文言文注释的意义
习惯了白话文语言习惯的现代人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离不开注释的辅助。而做注的人就是通过研究我国古代的语言和文字,充分了解文言文作品的背景与内容,提出科学合理的理解,并用规范的方式合理地对原文进行注释。对于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而言,文言文的注释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图,并且掌握文言文注释的基本体例与方式。
二、解决文言文注释问题的办法
第一,作为教材组织、编辑、出版部门,应该在教材出版前,组织专家学者,对文言文的注释,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指导,消除差错,使注释趋于准确无误。
教材出版后、使用中,要利用走访教学第一线和网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征求教师对文言文注释的意见,发现不正确的注释问题,经辨析校正后,及时予以更正。
常年设立文言文注释争鸣意见箱,对有问题的注释提出异议或提出正确答案的作者,给予奖励。
不论通过什么方法发现了问题,都要及时解决,通报所有的教材使用单位。以免造成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第二,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文言文注释的正误,既不迷信书本注释,也不妄自尊大,要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研究文言文注释问题。文言文注释属于编注者的看法,它的目的在于,解读文言文的内容有什么或者跟什么相关,读者可以根据注释对原文进行理解,获取知识。那么,如何才能发现文言文注释中存在的问题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肤浅的建议,仅供参考。
一是提高自身的训诂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针对文言文的注释问题,需要提高自身的训诂知识,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只有自己掌握更丰富更科学合理的训诂知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调动知识储备,为学生做出精准的讲解和详细的分析。
二是掌握诊断注释问题的技巧。
为了更好的诊断注释是否出现错误,方便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准确性的注释方案,笔者总结了以下四个技巧:①语言规律:检查注释是否符合语言规律,比如构词的规律、句法的规律或者表达的规律,其中也包括语言形式,也就是文字与语音的规律。②文情语境:判定注释是否符合文情语境,比如注释是否符合话题的主旨和文脉的思路,联系上下文的关系、解读本句意思顺畅与否等等。③逻辑关系:注释的思维要符合逻辑,带入原文中要依顺常理。一旦注释造成原文的思维出现不合逻辑的现象,发生事情违背常理的情况,那么这个注释就需要进一步斟酌,需要更正。④客观实际:语言作为人类内心和精神世界的表达,更多时候是对客观世界的升华和反应。当语言陈述事实时,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一旦我们注释的语言内容在理解时不符合客观的实际情况,那么此处注释就不符合作者的原意,注释需要进一步推敲和更改。
三是切忌墨守成规。
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不能走入“本本主义”的误区,即使是课本中的注释,它也仅仅是代表编写者的个人观点,它不是解读高中教材中文言文的金科玉律。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打破传统注释的窠臼,积极探索文言文注释讲解,对于解释不通,或者可能存在问题的注释展开深入的探索。
比如,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中有一个关于“蹴”和“不屑”的注释。课本中认为“蹴”是践踏的意思。“不屑”是不值得的意思,延伸意为不愿意接受。这段注释是依据了汉代的赵歧《孟子章句》进行解释的,但是其实这个解释用我们上述所说的四种诊断注释问题的技巧进行判断,很明显都不符合,那么就说明这个解释存在问题。根据文章中我们可以理解到“蹴尔”是在表示对“与之”者不情愿的态度和表情,那么“蹴尔”可以理解为“蹙尔”,即皱眉的样子,形容一个人的愁眉苦脸,表达了不情愿、不乐意的态度。至于“不屑”,根据《正字通》中的解释是“凡遇事物轻视不加意曰不屑”。这跟我们现在所说的“不屑一顾”中的“不屑”意思相近。那么整合两个最新研究出来的注释,进行全文的理解,就相对通顺了,他的意思是既然“与之”者是不情愿并且愁眉苦脸的,那么“乞人”也不会看重他施舍的食物,也就是并不接受的意思。很明显这样得到的食物,就算是吃了也不开心,太伤害个人的尊严了,所以宁愿不接受,哪怕是饿死。如此对文章进行注释就比教材注释更通顺,更合情合理,贴近孟子最初的原意。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教学;生动性;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104-01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毋庸赘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但由于文言文的写作时间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较远,致使文言文语句颇为晦涩难懂,教师在教文言文时通常采用串讲法,字字对译,分析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文言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文言的美感也荡然无存,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呢?笔者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探究出一些方法。
一、指导诵读,激发学生表达欲
众所周知,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可以说是打开文言文大门的一把钥匙。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说:“大抵学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可见,诵读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读文言文,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体会文章的韵味。同时,教师加强对诵读的指导,多利用一些灵活的方式,如分角色诵读、配乐诵读、男女生分别诵读、诵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定能增强他们对文言文的欣赏和感悟能力。例如,教授《鸿门宴》时,就可以采取分角色诵读的形式,读出项羽的自矜功伐,读出刘邦的委曲求全,读出樊哙的愤怒,使学生感受到不同人物的性格,也必将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二、穿插历史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许多作品不但具有文学性,而且基本忠于历史史实,编排上也基本按照时代顺序,可以说高中选用的文言文合起来就是一部简略的历史。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每一段文章其实就是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就是一段让人铭记于心的历史。在讲解这些文章时,如果注意与历史事件相联系,不但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或作品产生的深层原因,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如讲解《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就可以将秦赵的关系,“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穿插其中,让学生学的不仅仅是这篇文章,而且通过这篇文章去了解那个时代。
三、以问代讲,强化合作意识
俗话说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礼物来接受”。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摆到组织者位置上,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分析现在的教材,我们会发现,课文的注解已经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有的甚至几乎每个句子都有注释,如《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秋水》《阿房宫赋》等,注释都非常详尽,如果教师还是一字一词的串讲,课堂必将成为一塘死水。但如果这时能以问代讲,强化师生合作,必将事半功倍。如在教《兰亭集序》时,就可以通过师生的提问进行教学,这次的集会在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目的是什么?有谁参加?集会的环境如何?……通过问答,及时点出重点词,这样,学生在问题教学模式中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便很快掌握了教师所教的知识点,同时还能按照这样的思路把课文背下来。
四、借用信息技术展现图景,简化文本解读
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象、语言、文字等方面具有独到的高超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突破时空的限制,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好奇、兴奋、愉悦的心理状态。如姚鼐的《登泰山记》,记述了登泰山的行程以及路途中的所见所闻,由于学生不可能全都登过泰山,很难对登山的路途选择和泰山的雄伟壮观有更深刻的体会,这时,利用信息技术,将有关泰山的视频展现给学生,让学生突破空间的局限,跟着姚鼐的描述“真正”地登一回泰山,填补学生经验空白,既增长知识又增长见识。这样的课堂教学会让学生从枯燥的文言字词中脱离出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积累素材,强化写作,激发内驱力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人们不仅能够将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表达和应用,还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进一步将学的知识进行推广类化,这就是教育心理学中说到的知识迁移现象。一般认为知识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进一步说,迁移是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利用所学的技能、知识等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种迁移的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随着对知识迁移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研究者根据不同知识迁移中迁移机制以及迁移所需的基本成分的不同,对迁移提出了分类。比较典型的大致包括以下几种迁移:不同领域的迁移、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正迁移和负迁移、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远迁移和近迁移。关于迁移理论的研究主要存在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分析类化说、学习定式说、关系转化说。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迁移理论并将其运用于学习的实践过程中,那么学生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就能将新问题融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新知识,解决新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言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获得文言文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可以用来解决将来在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使学生学会学习。而真正的学会学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新旧知识之间能够有效的迁移,这对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要想提高学生文言文的知识迁移能力,就要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地位,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灌输给学生知识迁移的意识,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相关文言文知识去解决新的文言文问题,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其次就学生角度来说,根据概括化理论,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学生要想实现文言文知识的顺利迁移,就需要通过概括这一思维过程来实现,而且概括的水平越高,适用范围也就越广,迁移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迁移的本质在于概括出知识之间的共有规律性,或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某些要素。因此,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要注重夯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由于中考一直遵循依托课本命题的大原则,文言题的选文虽然不直接出自课文,但答案基本上是课文中语言材料的直接迁移。因此学生如果吃透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对要求背诵的课到熟读成诵,就可在考试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
最后在迁移过程中,要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迁移。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在对影响学习文言文迁移的主要的主、客观因素作了初步分析之后,就应从策略上来考虑如何有效地促进积极的迁移了。促进学习迁移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努力促进正迁移的产生,二是减少负迁移的干扰。对此,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入手:1.合理安排教材,启迪学生思维。在国家统一大纲与教材的指导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尽量将相似的刺激与反应的教学单元由易而难地作系统编排而进行教学,并要防止不当的或过分的类化,防止由于对同一刺激频频改变反应方式而带来的负迁移。与此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其中有两个方面要特别重视:一是要防止学生的“功能固着现象”,即认为某物只有常见的用途而忽视了其还可有其他作用。二是要防止学生的习惯心向(定势),即想当然地认为以前行得通的办法必定也能在类似的新情境中行得通。为此,教师应以启迪思维、一题多解等方式来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促进他们的有效迁移。2.加强学习指导,丰富迁移经验。心理学的实验表明,在教师指导下的练习量越大,就越有可能产生积极迁移的效果,同时,在一般情境中,给学习者提供的指导越多,迁移的效果也就越大。对学生的指导,着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与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迁移往往是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过大过小的学习目标均不利于迁移作用的发挥。现代知识观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大部分,教师应针对不同的知识教学而有所侧重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而其中,教师尤其要加强对学生概括法、分析法、比较法的训练,这几种方法是迁移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除此之外,在教学中,凡能迁移的地方,教师要尽量设法引导学生,使他们获得轻松、愉快的迁移体验,形成积极的迁移动力,最终达到改进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