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医院管理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院管理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院管理工作计划

第1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是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对医院内部运营各环节的设计、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的总称,是对医院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精细管理和有效使用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核心业务工作与运营管理工作深度结合,将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融入运行管理的各个领域、层级和环节,提升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再造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分析评价等管理手段,将运营管理转化为价值创造,有效提升运营管理效益和投入产出效率。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和风险监控制度措施,使之既符合业务管理规范化要求,又满足风险防控精准化需要。

一、背景

(一)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工做实际,进一步研究适合提高本单位运营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二)2021年医保支付改革,保定市被确定为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城市。

二、组织架构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采取运营管理委员会,下设运营管理小组,各小组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

(一)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下设五个医院运营管理小组

任:

副主任:

书:

员:财务、审计、人事、医疗、护理、物价、医保、信息、运营助理员

责:

1.研究政策,找到政策边界,规避相关风险,为院领导班子提供政策依据,更好的制定好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医院发展的战略方向。

2.研究起草部门运营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3.研究并制定医院运营管理年度工作目标、指标和计划,审议医院运营管理分析评价报告

4.梳理和完善运营管理流程,以精细化管理和提质增效为目标,综合运用系统思维统筹优化管理流程。

5.定期对临床各科室运营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汇报和反馈,对临床科室人力资源、设备、材料、药品、空间、床位、工作量、工作效率等专项进行横向和纵向绩效分析评估,为院科两级精细化运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6.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消耗,节约医院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

7.持续优化医院绩效薪酬体系,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8.组织开展运营效果分析评价,撰写运营效果分析报告等。对医院运营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运营管理一组:医疗质量安全

运营管理二组:人力资源管理组

运营管理三组:经济运营管理组

运营管理四组:物资采购供应组

运营管理五组:信息组

工作计划

1.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运营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

2.确定运营管理战略,并逐级分解运营管理任务目标。

3.学科定位与建设,理清科室人员配备,职称等情况,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规划。

4.梳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资产及医疗设备运营效益分析。

5.进行医院成本管控及效益分析,确定可控成本范畴,重点管控可控成本。

6.对医疗收费项目进行分析,提高医疗收入的同时,降低非医疗收入占比。

第2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降低;危害

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时刻都会出现一定的危机和风险。那么护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更是危机四伏。通过制定医院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消除或降低危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功能于一体的省属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编制床位503张,护理人员412人,护士长24名,科护士长2名,护理部主任1名。医院护理工作职责是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优质的临床护理、健康宣教、保健服务;承担部分护理教学和全省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任务等。建院60多年来,医院护理工作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方便、快捷的护理服务。近几年来,医院通过深化护理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持续改进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医院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虽然,从整体上看医院运营状况尚好,但在医院护理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风险管理方面还不够完善,一些显性的和潜在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护理工作的发展。医院护理工作的风险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是医院质量建设、品牌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2]。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护理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患者自身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医院护理工作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不但损伤患者利益,也使医院的战略、经营活动以及医院的公众形象受损。医院领导层认为,在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努力建设闻名全国,省内一流的专科医院发展目标中,有计划地做好护理风险管理是组织进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为此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政策。笔者作为参与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成员之一,深感责任重大,有义务为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尽心尽力。本人在认真调研,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广泛听取护理专家和护理管理者意见基础上,制定了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建议成立由主任:业务副院长副主任: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感染科科长保卫科科长营养科科长、药剂科科长、信息科医院护理风险管理委员会科长、人事科科长各科室护士长为成员的是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工作目标全面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减少负性事件,竭尽全力消除或降低各种风险,及时控制、通畅快捷地应对各种风险,风险有效控制率达到90%以上。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保障广大患者、人民群众和全体医务工作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证医院健康运营[3],促进医院整体目标的实现和改进。职责任务是进行护理工作风险管理的统一布置,制定详细的控制计划,提交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按照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对有重大影响的风险项目按上报程序及时上报;遇紧急问题,及时组织召开相关的会议,提出正确的处理意见。做好信息,对需要公开的风险项目及时向媒体和公众公开;负责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做到有效沟通,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严格执行风险报告制度,按要求上报风险的相关情况,不得瞒报、漏报、迟报;负责医院护理工作全面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1风险识别和风险描述

笔者针对风险的种类、危害程度、优先次序等内容发放专家问卷50份,回收45份,有效应答率为90%。并结合查阅医院护理纠纷投诉记录和不良事件记录、广泛听取医院管理者和不同层次人员意见基础上,对风险鉴别、衡量和分析[4],识别出医院护理工作存在的几十种风险。按照风险优先级别,列出9个项目进行描述。患者安全风险:由于护理人员技术上的错误、责任心缺乏、环境设施等方面的原因,患者病情加重、意外摔伤甚至死亡。消防安全风险:科室护士长对消防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培训不利等原因,有火灾发生的可能,给医院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院内感染风险:由于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差等原因,发生院内感染,使病人利益和医院声誉受损。设备使用风险:由于设备管理和实用没有严格遵守有关制度和操作程序,给患者带来伤害。药事管理风险:由于药物品种繁杂、药品名称多样化、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用错药等现象发生,使患者利益受损,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造成纠纷,医院的形象造成危害。食品安全风险:由于食品质量问题或者防污染不力导致食物腐败变质或污染,使患者和护理人员因食物中毒造成损害。精神科护士职业风险:由于精神病人具有攻击性,护士轮换不同的班次,饮食起居无规律以及医院内部存在重医轻护等因素,导致精神科护士工作中受到暴力攻击,疲乏倦怠,心理不平衡等,造成身体和心理的损害。人力资源风险:由于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核定的编制不足,导致护理人员紧缺,对护士培训方法不当达不到预期效果,绩效考核评价标准不符合实际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而使医院发生人力资源危机的可能。计算机网络安全风险:由于护士长对科室网络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可能造成科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崩溃或瘫痪,给患者造成不必要麻烦和损失。

2风险分析、风险矩阵量化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

以下通过风险的2个维度,即发生频率与一旦发生所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来分析,根据风险发生频率的变化,对风险发生后果严重程度进行量化,建立风险量化矩阵。

3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医院决策者和护理管理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风险隐患,强化风险管理,确立评价体系,纠正系统风险[5]。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应主动工作,根据所分管风险管理项目,对以下控制措施加以细化,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风险的发生。

3.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工作流程

实践证明:只有在结合法律和实践基础上不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并严格执行,才能使护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轨道,从而防范和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

3.2加强宣传,强化职业风险意识

通过理论知识讲座,观看各级各类风险的警示教育片,宣传风险管理的益处,提高对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和紧急状况下应急处置意识,消除或降低风险的危害。

3.3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护士素质

增加培训次数,丰富培训内容,如法律法规知识、专业知识、公共卫生知识等,保证培训效果,不断提高护士的文化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做好本职工作及防范风险的能力。

3.4加强人性化管理,增强护士的主人翁意识

实施人性化管理,可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护士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会有效杜绝和降低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规避风险。

3.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在风险防范方面工作业绩突出,年度内无任何差错事故的护士要及时表扬和奖励,树立模范典型的带头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工作拖拉,责任心不强,经常发生差错事故,不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护士,根据后果的轻重程度给予说服教育、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甚至降级降职等处罚。从而达到警示、教育、激励的作用。

3.6建立风险监测、持续改进和有效沟通机制

护理工作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监测,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每月、每季度、每年都要做好监测记录,做好阶段总结和年终总结。根据风险控制效果好坏,对各项措施进行及时改进。畅通沟通渠道,加强有效沟通,强制信息报告,实时对不良事件进行。在组织实施风险控制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求医院的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医院在必要时向上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请援助。竭力将一些苗头性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

4结语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项目,一年内将使各种风险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成功率能达到95%以上,剩余风险会明显减少,有些风险会彻底消除。笔者认为,实施护理风险管理项目,医院从风险管理委员会到各个风险管理小组及小组成员分别对风险管理项目实施负有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同时会使医院职工风险意识不断增强,使各种风险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减少风险对患者、对员工、对医院的损失,提升医院的品牌和医院的公众形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实现医院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建设闻名全国,省内一流的专科医院发展目标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促进作用。

5总结

通过制定医院护理工作风险管理计划,有利于加强领导,统一指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消除或降低危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潘荣华.医院实施风险管理计划初探[J].临床和实验医学,2007(12):56-57.

[2]黄海.对临床医疗风险认知与管理策略的思考[J].华南国防医学,2007(3):48-51.

[3]刘兰辉.加强医疗风险管理保证医疗安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4):1.

[4]刘薇薇,刘朝杰.医务人员风险意识培训与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2009(10):34-36.

第3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第4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入院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上半年以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增加考核次数,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各科制定出周期内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年组织考试、考核2—3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闭卷考试,要求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16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计划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二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进行一次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开展护士礼仪竞赛活动,利用“5.12”护士节期间掀起学礼仪、讲素养的活动月,组织寓教寓乐的节日晚会。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一)、年初举办一期院内护士长管理学习班,主要是更新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当今社会人群对护理的服务需求,新的一年护理工作展望以及护士长感情沟通交流等.

(二)、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季组织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并召开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会,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需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理部人员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增加出院病历的缺陷扣分权重,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年终护理文书评比评出集体第一、二、三名。

(四)加强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继续加强护理安全三级监控管理,科室和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查摆及做好护理差错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多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护士长管理及个人的有关责任。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对护生的管理,明确带教老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3、强化护士长对科室硬件

设施的常规检查意识,平时加强对性能及安全性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保持设备的完好。

四、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一)、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二)、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卡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计划

五、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第5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会计管理;强化措施

在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中,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是保证医院内部财产物资安全、完整的保障,同时也是对医院各项支出和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促进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随着我国新医改的不断实施与深化,对于医院内部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是实现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才能够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新医改对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产生的影响

随着新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新医改方案也获得了全面的实施,这对于我国医院内部的管理活动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医院会计制度的使用范围发生改变

在新医改方案中,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篇幅的论述,同时提出了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的构建,在保证当前我国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的基础上,加大社会盈利性和非盈利性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在这种背景下,医疗体制以及医疗机构所面临的环境也就更加复杂,尤其是在投资方式方面,将会产生重大的变化,而现行的相关会计制度显然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2.药品核算方式发生改变

在新医改中提出了医药分离的管理制度,利用药品的零售差价来取代以往的收入进行相关费用的核算,而当前的会计制度中,却并没有对医院亏损或者收入减缩等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在会计科目的设置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药品核算方式必然要发生一定的改变,才能适应新医改的要求。

3.会计核算科目显露出弊端

新医改的实施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强调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支出可以划分为公益性支出和非公益性支出两种,但是在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却没有对公益性支出进行核算的相关会计科目,因此导致了新医改下的公益性支出无法获得有效的会计处理,所以,为了适应新医改的要求,需要对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完善。

二、新形势下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强化措施

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新医改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医院的各项管理工作也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才能够保证新医改获得有效的落实。而会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中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落实新医改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所以,必须要注重对会计管理工作的强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强对新医改和新的会计制度的认识与了解

为了保证新形势下的医院会计管理工作获得有效实施,就必须要从制度管理方面进行全面的熟悉和了解,对新医改中相关制度的变化以及新的要求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够将新医改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会计管理工作中,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只有对新的改革方案和制度有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工作,保证会计管理工作能够准确的作出相应的调整,为新医改的落实提供基本的制度保证。

2.对会计核算方式和会计科目的设置进行不断完善

在新医改的要求下,现行的医院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尤其是在会计核算以及会计和科目的设置方面,要以新医改的相关规定为基础,从理论和实务两方面同时进行调整,参照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的范围和方式以及会计科目的重新设置,实现对现行会计制度的优化。

3.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过渡与衔接的重视

在新医改不断实施与深化的大背景下,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必然会被新的会计制度所取代,从而形成全新的医院管理体系,而这个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系统过程,需要多方面工作的有效协调。对于会计管理工作来说,必须要在新医改不断实施的同时,做好相关的过渡与衔接,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并且从当前医院会计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会计管理中的每一项细微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保证新旧制度之间获得有效的衔接,这样才能确保新的医院会计制度获得有效执行,避免新旧制度交替所产生的混乱现象,也只有做好相关的过渡与衔接工作,才能够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院面临的竞争形式也日益严峻,而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着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基于此,同时也为了适应新医改的要求,现代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必须要不断的进行强化与完善,才能有效的保证会计管理工作到有效的落实,促进医院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 斌:新《医院会计制度》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1(07).

第6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446(2013)1-2-0071-02

一、引言

随着医院产权体制改革及医疗市场的逐步开放,医院所处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形成了医疗机构相互竞争的局面。同时,由于医院所享受的卫生事业拨款逐年减少,致使医院财务管理部门的责任与压力越来越大。医院的财务管理贯穿于医院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其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医院的生存与发展。良好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通过合理的财务制度、科学的财务核算方法、准确的财务数据、及全面的财务指标分析等手段,达到为医院控制成本、节约开支、减少浪费等目的。不断谋求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切实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是当今医院追求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进程中,传统的以记账、算账为中心的医院财务工作已跟不上时代步伐,由此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财务管理意识不强

医院的领导团队和骨干精英大部分是医学领域的专家,他们拥有精湛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对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关注,致使医院整体财务管理意识相对企业较弱。

2、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一些医院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管理漏洞较多,制约了医院资金使用效率的充分发挥。缺乏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导致财务监督功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产生医院资金回收困难、应收款项周转缓慢、存贷控制薄弱、资产流失严重等资金浪费问题。

3、预算管理执行力不足

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起医院各个中心、科室的参与性,缺少资金使用需求的反馈,因而不能全面掌握医院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导致预算编制质量不高,缺乏有效执行力。同时,财务部门往往只重视预算的编制和下发工作,而没有充分履行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全过程监督和定期考核职能。

4、成本核算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大多数医院都采取静态、单一的成本核算方式,缺乏多维度动态全方位核算各项成本的能力。同时,经常把成本核算单一的视为通过收入分割确定收支结余,按比例计算奖金数额。实际上,奖金核算只是成本核算的众多目的之一。此外,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忽视了无形资产的核算,尽管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还没有将其自身形成的无形资产列入会计核算的范围,但它会给医疗科室带来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成本核算中忽视对无形资产的核算,是医院成本核算的一大缺陷。

5、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方面,医院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医疗技术人员的培养上,忽视了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财会人员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记账、报账等单一表面的财会工作上,缺乏从全局角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医院更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没有发挥出财务人员在医院经济发展中的参谋作用。

三、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优化策略

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工作在医院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医院领导应充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要加强全院范围内的财务管理知识宣传工作,引导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工作中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医院承办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各大医院的经济环境较之以往有了更加复杂的变化,转变传统财务管理观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势在必行。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积极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2、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医院内外部环境和实际运营情况,在资金安排上优先考虑重点龙头项目,同时要充分借鉴从上一会计年度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对不合理不平衡的支出结构及时作出调整,以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应建立按季考核、总结制度,并定期将考核结果向各预算执行部门通报,以利于各部门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宜对策。预算年度结束时,财务部门根据全年预算执行情况编制详细的预算完成情况报告,分析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总结利弊,为下一年度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经验。

3、开展全面成本核算

针对目前很多医院成本核算内容较为单一的现状,医院应不断借鉴优秀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将成本核算工作全面铺开。建立有效、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即将一定时期内医院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加以记录、汇集、计算、分析和评价,按照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确定一定时期内的医疗服务成本水平,考核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同时,应通过规范医院成本项目,建立成本动态考核指标体系、细化科室成本核算项目等具体途径,使全面成本核算工作落到实处。

4、提高信息整合与利用能力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医院进行医疗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医疗信息系统的有效建立,即在一定的平台上为医院提供一个高效、灵活的信息共享与决策支持的智能系统,对散乱的医院财务信息进行整合,以智能互联、协同共享的形式达到财务信息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从而实现精细化财务成本核算。

5、注重会计与统计工作的结合

统计与会计工作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二者的共同目标都是通过收集、整合、分析与医院经济活动相关的资料,最终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在医院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加强统计与会计人员的协作,使双方在相互借鉴和交流中各司其职。

6、加强财务相关从业人员培训

目前我国医院财务管理队伍普遍存在着人员学历水平不高、业务素质偏低、工作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应从医院和财务人员自身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医院应改变以往重医疗技术人员培训轻后勤保障人员培训的观念,应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切实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同时加大会计、统计学相关专业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提升部门整体实力。另一方面,财务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提升职业自律意识,规范经济行为。

第7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结合分管的工作,2017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综合协调管理方面:

一、继续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一)承担好食安办日常运行的具体工作。

一是对州食安委成员进行适时调整。二是出台《xx州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三是拟定《xx州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与各县(市)政府签订《xx州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四是拟定《xx州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议办法》,组织开展对州食安委成员单位及各县(市)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考核评价工作。五是组织协调州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全面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整顿,充分发挥监管合力。六是按时保质完成民生工程分解任务。

(二)做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信息统计工作。各县(市)局要明确专人负责,利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统计信息系统,认真做好食品药品安全统计、数据库建立和数据分析工作,充分掌握情况、指导工作、制定措施提供数据基础。

(三)开展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

开展第二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确保会东县顺利通过验收。

二、继续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一)全力完成国抽、省抽、州抽任务。以发现问题为导向,制定2017年州本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切实完成2017年国家级、省级、州本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加强对县级食用农产品等抽检监测工作的指导和督导,实时维护国抽、省抽、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平台,做好数据汇总分析和结果通报工作。

(二)切实做好核查处置工作。切实按照《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规范和规定,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样品和不合格样品开展核查处置工作,在时限内上报产品控制情况、排查整改复查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核查处置情况。

(三)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风险交流。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中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风险预警。各县(市)局按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例会制度规定,认真组织开好食品安全风险研判例会,开展风险研判和风险交流。

三、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应急管理体系

(一)做好舆情监测工作。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机制和事件报告网络,完善信息报告体系,熟练使用“食药舆情”APP,及时分析舆情,提高处置效率。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加强舆情研判和引导。

(二)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特别是按新《食品安全法》修订《xx州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农村坝坝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为重点,加强应急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响应及处置能力。认真组织好在会东县开展的Ⅲ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战演练。

(三)有效处置突发事件。多渠道、多途径开展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工作。健全风险监测、预防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危害控制等快速反应机制,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培训。严格事故信息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小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

(四)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确保应急物资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

四、继续做好食品药品加工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 ”的原则,构建长效监管体系。二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三是积极探索完善食品药品行业安全生产长效监管体系和工作机制,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四是实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食品药品行业生产安全的“两个安全同时确保”、“两个安全同时部署”、“两个安全同时检查”的“三同时”工作法,强化安全生产保障措施。

食品生产监管方面:

今年,全州食品生产监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省局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州局的统一领导下,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监管理念,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研究把握监管工作规律,着力构建食品生产许可体系和监督检查体系,努力实现科学监管、精准监管和效能监管,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推进食品生产监管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完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定期对其履行食品安全职责情况进行自查并报告。加大日常检查,要以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法律义务为重点,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对食品企业生产行为进行常态化检查,对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适时组织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全覆盖”“双随机、一公开”“网格化”“痕迹化”等监管要求。各县市局要按照“管行业管安全、分级负责、属地监管”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督促食品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继续深化食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

一是严格落实“五取消、四调整、四加强”改革要求,认真研究解决实施新版许可管理办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理顺食品生产许可工作机制,优化许可流程、严格审批把关、提升服务效能,着力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体系。二是加强食品生产许可事后监管,加大对新获证企业、换证免于现场核查企业事后监督检查和抽查力度,对不符合生产条件和提供虚假声明的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直至吊销(撤销)许可证书,把好准入关口。三是加强审查人员管理,完善核查工作机制,加大对核查人员学习培训,提高食品生产许可现场核查水平。

三、突出两在重点,严防严控食品生产环节风险隐患。

一是狠抓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产品辐射广,社会影响大,是防范系统性、行业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主战场。抓好大型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企业法人和质量安全负责人的集中培训力度,督促企业建立实施自查报告制度,主动排查隐患,严格落实原辅材料查验、生产过程、产品出厂检验、食品安全授权人等制度,提升产品质量管控水平。按照省局安排,在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全面推行HACCP体系,发挥好大型企业引领示范作用。二是突出食品生产加工小坊监管。小作坊规模小、设施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监管制度缺失等原因,存在相当的食品安全风险,一直是我们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我们要掀起宣贯“三小”条例及监督管理办法的热潮,营造良好氛围,按照《条例》和《办法》规定,加强摸底调查、完善监管档案,制定监管计划,规范食品小作坊监管,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四、在重点产品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建立以索证索票、台账等传统方式为主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形成倒逼机制,引导推进有条件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实现电子追溯全覆盖,实行全程监控,实现“生产经营有记录、食品流向可查证、主体责任能追溯”今年要继续完成乳制品、白酒、肉制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追溯体系建设,逐步在有条件的企业推行,鼓励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保险机制。

五、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按照省局《关于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部署,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信用目录和数据库,及时录入并动态更新食品生产企业基础信息、许可信息、监督检查信息、产品抽检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并与相关监管部门推进信息共享交换、信用结果公开,联合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六、督促企业落实人员培训制度

各县市局要组织对辖区食品企业和小作坊的业主、质量管理员、配料人员、检验人员开展培训,重点对《新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集中培训不少于40小时,督促企业抓好全员培训,提高食品生产企业责任意识、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七、突出抓好高风险食品监管

贯彻落实《食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管理办法》,结合本地风险分级情况,确定重点食品类别和品种明细,列出高风险食品清单,制定针对性监管措施,提升监管靶向性。继续抓好肉制品、白酒、乳制品、饮料、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等重点监管和综合治理,按照省、州局安排,以农村、城乡结合部、风险问题高发区域、小作坊集中区等为重点区域开展重点食品专项整治。各县市局适时也要针对与我州群众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地方特色食品开展专项整治。

第8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病案统计融合了多个临床学科的配合与作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统计等工作后,从而得到更为规范的数据,为医院管理提供更佳的依据。从表面看来,病案管理与医院统计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病案管理与医院统计之间存在相互监督、相互利用、相互说明的关系,均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病案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价值

病案不但是医疗业务统计的原始资料,同时还能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通过深加工病案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及理论进行分析,可为医院的长远规划及工作计划提供依据,同时还能分析出医院的医疗效果、业务水平、医疗质量等,还能监测医院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找出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1.病案统计可为临床科室的管理提供信息。医院的基本组成单元是临床科室,而临床科室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主体及核心。病案统计中的“平均住院日”、“术前住院天数”、“床位周转率”、“病床使用率”、“科室出入院人数”等统计指标均可反映临床科室的经济管理及工作效率。例如为避免医院感染暴发等事件的发生,严格要求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控制在1.5%以下,无菌手术切口中甲级愈合率控制在97%以上,而医院每月均可通过病案统计进行监控,一旦发现超标,则可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2.病案统计可为医院的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每一年年初,医院均需要制定新的工作计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医院业务发展的目标”,这些目标中包含“总业务收入”、“手术人次”、“出院人数”、“总诊疗人次”等统计指标。每一年制定的指标的均是根据上一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比较后,并根据医院的实际制定出来的,有效保障了医院发展目标的可靠性、先进性、科学性。3.病案统计为诊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每个病案均准确记录了患者的诊治、转归过程,可较为全面的反映医院的医疗制度、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等。当前我国的医院管理工作主要由病案检查出发,将病案作为评估及监督诊疗质量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检查病案的内容,并通过对病案进行统计分析后,从而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进一步确保了诊疗的安全性,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4.病案统计可为医院考核提供核算依据。病案统计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病案统计报表中的指标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单病种成本核算的指标的反映,通过病案统计,可有效减少医疗成本,为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提供参考。另一方面,病案统计可影响到医院人员的绩效考核。通过病案信息系统,可全面了解每个科室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还能反映每位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管理情况,通过统计这些数据指标,可制定出相对应的绩效工资、晋升标准、年终考核考评等。

三、病案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病案统计信息化程度不高。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领导对病案统计工作的重视度不足,病案统计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医院的统计操作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和单机运行阶段。有的病案统计工作还是由病案统计人员手工计算、录入、抄写等,导致部分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不能直接利用,造成医院在物力、人力资源上的浪费。2.医院管理者对病案统计工作的认识度不够。当前部分医院管理者对病案统计工作的认识度还不足,认为病案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将病案收集、保存即可,不舍得在财力、物力、人力上投入,单纯的将病案统计看作是完成上级交代的一项任务,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病案统计信息。3.病案统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根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大部分医院的病案统计人员并非专业出身,且主要是由退居二线的临床岗位人员居多,这些病案统计人员存在的通病是缺乏医学统计理论知识、知识贮备落后等。大部分病案统计人员只会最基本的数据收集,并不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导致对收集的病案信息缺乏更深层次的分析及研究,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医疗行业要求。

四、提高病案统计工作水平的途径

1.加大对病案统计软件及硬件的投入。现阶段的医院管理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且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案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因此医院管理领导者应将病案统计纳入日常的医院管理体系中,加大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投入,不断改善病案统计工作的软件及硬件设施设备,采用现代技术,建立更加完善的病案资料信息库,实现病案信息资料在收集、存储、传输、处理、输出等方面达到一体化,从而更好的为医院管理工作服务。2.提高医院管理者对病案统计的重视程度。医院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应增强病案统计的意识,并主动承。担病案统计的部分内容,主动对医院管理工作进行追踪,同时对病案进行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追踪,以获取更加完善的病案信息,从而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3.提高病案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病案统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需具备专业的统计知识。因此医院应根据自身医院的规模设立专门负责病案统计的机构,并委派分管院长进行负责,有效分配病案统计人员的工作。同时病案统计人员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水平,增加病案服务意识,调整统计项目,学习新的统计技能,以期更好的为病案统计工作服务。

作者:沈华 单位:丹东市中医院病案室

参考文献:

[1]何金颖.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6:144-146.

第9篇:医院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院;统计管理工作

现代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医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信息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广泛认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病案统计管理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作为医院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枢纽,其作用正在被管理者重视。医院的科学决策应当建立在充分掌握院内的各种信息基础上。卫生统计专业性强,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各种信息的可靠性,影响医院经营决策水平,因此,统计工作在医院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医疗竞争日趋激烈,医院要加强管理,促进自我生存和发展,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必须充分发挥统计职能,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只有依据科学的统计信息资料,才能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一、利用统计信息,可有效检验医院的管理效果

医院管理是一门融合多学科、多知识的综合管理艺术,需要医院管理者综合各种统计数据来帮助实现医院的有效管理。医院统计工作的有效实行,更是需要医院统计人员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方法和观念,改革和完善工作方式,使统计工作由繁重的简单劳动向信息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生成方向转变。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医院统计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能够准确反映出医院的运行状况和管理效果。一般来讲,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门诊量、住院人次、手术例数、医院经济效益不断增长等指标不断增多,病床周转次数加快,平均住院日缩短,好转率、治愈率提高,则说明管理有效;反之,则说明管理有失误、有漏洞。要使统计数据发挥应有的效果,统计工作人员就应强化自身的参与意识,针对工作数量、质量及运营中的问题,作好统计分析,做到反映灵敏、反馈及时、分析透彻,以准确及时的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分忧解难,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医院发展。

二、利用统计信息,可强化医院质量控制工作

医院的统计信息是医院医疗效率的综合反映,全方位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医院统计工作人员对全院的门诊、病房、医技等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和处理,使医院服务过程的优劣一目了然。根据医院的统计数据,医院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和补救。具体可以根据医院制定的总的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平均住院日、病死率、治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派到各个科室,使其明确各自的指标任务,然后医院定期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根据分析数据找到未达标意见,帮助各科室更好地完成工作计划。在分期考核的基础上,再对分期统计结果进行年终考核,与各科室经济利益直接挂钩,可有效强化医院的质量控制工作。

三、利用统计工作,可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四、利用统计工作,可强化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医院也在发展、改革,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扩大统计对象范围,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五、利用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