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山中访友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第1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活化 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及现代教育所面临的现状,我们必须实现人本化教育,从人的角度去考虑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实现教学内容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活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争取最大化的提高学习效率。

一、 构建开放课堂,实现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老师的引导及鼓励,由于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我们必须千方百计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主体参与式教学模式。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构建开放型的教学课堂,实现在和谐有序的学习环境中师生交流与沟通。构建轻松的开放型课堂,就需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感受到和谐的教学氛围,为了实现这种良好的教学环境,那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得主动走进小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和爱护,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总之,在课堂上,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轻松的氛围,而不是课堂死寂一片。实现师生互动,是活化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手段,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讲授,还要有学生的参与,只有实现师生互动和交流,才能活跃课堂氛围,活化教学过程。如在学习《窃读记》一课时,老师可以先和学生讲几个古代类似的励志故事,如凿壁偷光等,老师还可以讲解一些身边的故事,引出身边学生读书难的实例,然后师生一起分析文中"窃"的含义及背后的精神,这样学生就会很简单的领会到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既定的学习内容了,同时又可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 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体验式教学

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就必须改变常规课堂教学的定势模式,老师让位与学生,而不是老师一味的讲授,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的体验教学。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老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指导和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会自我探究,通过自身的参与和思考,使得学生深刻的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样就会大大的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领会和理解,强化对知识的进一步领会和内化,它重在使学生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达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不同程度的感悟和体验,获得精神的丰富和完整生命的成长。如在学习《山中访友》一文时,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有效的学习,准确的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的寓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自己做到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目的。在分析"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这句话时,让学生回答,为什么作者的是好心情?"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愉快心情,然后让学生讲述自己访友的事例,一起分享自己的生活,然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这种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模式,大大的提高了课堂学习的热情,为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小学生由于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事情,社会阅历非常浅薄,所以分析问题的能力有限。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来说,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有效掌握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与领会,所以,要想活化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结合学情,采取有效的方法,把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易于掌握。如在学习课文《鲸》时,文章中讲解的很详细也很清楚,但是学生却很难理解,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鲸的理解,激发学生敢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鲸对于小学生来说常常听说到,但其实并不了解,文章中很多的词语或者关于鲸的描述都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非常的困难。这个时候,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筛选一段关于鲸的视屏解说,然后再用PPT展示鲸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在导入阶段就能清晰的了解到鲸的大概状况了,那对课文的理解就简单多了,这样就能很好的活化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 自我反思,自我完善

要想真正的活化小学语文的教学,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的,针对教学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师生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思,并且要及时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了,能否学会和理解课堂知识,是考验个人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点,学生必须提前预习,给与足够的重视,对于难于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及时向老师请教,积极面对,不可回避。要想活化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还必须强化语文教师的素质建设,只有教师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情感、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高效的课堂管理才能实现课堂的活化,进而向课堂要效益。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喜欢教学才能花费精力去研究创造,把教育作为生命来传承,要有终身学习的精神,善于观察和分析,敢于自我批评和反思,查缺补漏,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进步,在进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语文 综合性学习 误区

误区之一:部分教师认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的“附属”、“添头”和“装饰”,在教学中不作为或作为不够,随意性强,缺乏计划性。

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同“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同等列为语文学习的目标,这告诉我们综合性学习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常规内容,是每一个学生必修的课程内容,而不是为语文教学作“装饰”用的花瓶,更不是可有可无的“添头”。综合性学习在教学形式上有着其独特性,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是有序的、系统的,教材对综合性学习这一块的编写仍然遵循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与学生在共同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时不得随意打乱,必须经历准备(项目设计)、体验(过程实施)与表达交流(成果展示)三个阶段,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的。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认为综合性学习是基于项目的聚会,师生为了完成这一项目,必须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过程实施就是按拟定计划进行探究的过程,没有计划的综合性学习是无意义的学习,把综合性学习当作可有可无的教学内容而不引起高度重视的语文教学不是全面的语文教学。

误区之二:过分依赖于课本,唯教材是从,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课堂作业来完成。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材作为知识的绝对权威而被教师奉为圣经。在课程改革到来之后,教材仅仅作为一种资源而存在,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无法用新理念去从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教师抱着书本打滚,甚至把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当作课堂作业来要求学生完成。而语文交际圈教学理论认为在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里,教材上综合性学习板块提供的内容仅仅是项目的引子,而不是项目的全部,我们不能过分地依赖教材,要走出教材,引导学生从引子中找到学习的钥匙,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文是例子,它是“成品”;综合性学习材料不是例子,因为它不是“成品”,仅仅是一种资源,可供参阅的项目引子,更不是作业。

误区之三:把综合性学习当作训练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和手段,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只做些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之类的工作。

我们不能否认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勾连的。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人与自我为主题,选编了与认识自我、热爱生命有关的五篇阅读课文,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也就与此相照应,以“这就是我”为主题,设计了活动内容,帮助学生在了解新同学的同时,进一步认识自我。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组织课文,有描写四季景物的《春》、《济南的冬天》、《秋天》,还有述说个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的《山中访友》,那么,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试图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但我们应十分清醒地看到,综合性学习教学虽然与阅读教学有联系但又是相对独立的,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综合性学习并不是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的,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教材每册书有六个单元,所以设计了六个综合性学习,其中第一、三、五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统一,即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在规模小、层次少的活动中培养语文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第二、四、六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这些与阅读教学有着根本的不同,我们更不能因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中有通过写作(小报告、调研论文)来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这一形式就将综合性学习当作写作课来教,这也是不对的。

误区之四:教师走下了讲台,却搞起了“垂帘听政”。

第3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现状 误区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使“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一命题很大程度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课本成了语文学习的唯一信息源,语文教师则成了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更变成了语文学习的唯一信息交流场所。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片面地认为语文学习就是读课文、写作文、做练习。这种仅仅从书本中获得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学能力,提高从生活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综合性语文学习正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实际出发而设定的。

对于“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近些年来,中学一线语文教师凭着热情和新奇摸索上路,各自在这片新的天地中“大显身手”。然而“热闹”过后,现在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情况到底如何?有没有真正回归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呢?下面就谈谈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现状及误区。

一、教材使用现状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是有很大弹性的,对缺乏综合性学习经验的语文教师来说,要上好这部分内容难免力不从心。一些教师往往以课时少、内容繁杂、无法操作等理由应付或干脆跳过不上,导致综合性学习这个教学环节或残缺,或空白。

(一)惟教材是尊

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上岗不久的新教师身上,他们生怕遗漏了教材内容,把综合性学习上成阅读课,按照阅读教学的要求与步骤逐一讲解。这种惟教材是尊、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处理,完全背离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原则。

(二)避繁就简

不少教师认为教材对综合性学习的设计过于理想化,不符合学校教学实际。如果按照教材内容和活动编排教学,仅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就要花去八、九周的语文课时,这与整个学期的教学课时安排是有冲突的。因此,部分教师选择特别容易操作,不用花大量课时的活动方式。这种避繁就简、应付了事的教学态度必然影响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大多采用成果展示的形式。也就是教师布置学习内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生各自收集相关材料,并在课堂上拿着从网络上或书上摘抄下来的文字资料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学生无精打采地听着,教师轻描淡写地评价几句,一堂课就这样草草结束了。出现这种教学现状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教学目标虚无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是与传统课堂完全不一样的课堂。它需要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准备,需要学生全员参与,但由于一些教师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仅依托教材有限的资源简单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根本没有考虑综合性学习课到底要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没有考虑如何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获得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随意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应强调“语文味”,而教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上成“班会课”“地理课”“生物课”“音乐课”等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太过随意。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是“乘着音乐的翅膀”,设计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感悟人文内涵。这一专题内容的选择空间很大,教师应选择一些更符合语文课程特点的内容,把握好“度”,否则就有上成“音乐课”之嫌。

(三)把综合性学习当做课堂作业完成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材作为知识的绝对权威而被教师奉为圣经。新课程改革下,教材仅仅作为一种资源而存在,但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改变,无法用新理念从事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甚至把综合性学习中的问题当做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在以项目为话题的聚会里,教材上综合性学习板块提供的内容仅仅是项目的引子,而不是项目的全部,我们不能过于依赖教材,而要走出教材,引导学生从引子中找到学习的钥匙,并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文是例子,它是“成品”;综合性学习材料不是例子,因为它不是“成品”,仅仅是一种资源——一种可供参阅的项目引子,更不是作业。

(四)将综合性学习课上成阅读课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组织课文,有描写四季景物的《春》《济南的冬天》《秋天》,还有诉说个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的《山中访友》,那么,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在阅读教学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可见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与阅读课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的感染上是对阅读课文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我们不能否认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是互相联系的,但应十分清醒地看到,综合性学习虽然与阅读教学有联系但又是相对独立的,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综合性学习是一门新型语文课,它强调学生的亲历参与,强调学生的实践体验,教材选编的内容便是学生亲历参与和实践体验的引子和基础。综合性学习课是由师生共同合作确定学习主题,师生互动进行过程实施,最终以多种方式呈现学习结果的新型课程,那种上成传统的语文课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习。

课文教学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实现语用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语文知识的积累,形成并发展语文素养。而以项目为话题的综合学习则不同,它侧重于语言习得。有时,综合性学习仅仅是给教学确定了一个主题,教材为这种聚会的开展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甚至为如何开展这些活动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这些是对学习行为和目标起导引作用的课程资源并不是课文文本,所以教材里的综合性学习材料与课文文本有着本质区别,不应当做课文来讲。

三、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在部分综合性学习展示课上,一些教师往往仅仅抓住了表达交流(成果展示)这一环节,只重视活动终结时的评价,对项目设计、过程实施情况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这是令人担忧的。并且在表达交流时,只侧重于对成功成果的展示,而不将自己或小组在项目设计及过程实施中产生的困惑及反思大胆展示,使得综合性学习最终成了表演秀,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缺乏反思。

基于上述原因,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施现状并不乐观,要改变“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状况,语文教师需要不懈努力。如果说《课程标准》制定实施前期综合性学习还没有被广为重视的话,那么在“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呼声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育教学无疑会成为打开语文学习兴趣之门的一把金钥匙。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走出传统教育的误区。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肯定自己能力,增强自我信心的同时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在语文课堂进行充分的自我展示。让枯燥的单纯的读、写、背的课堂变为讨论的课堂、活泼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2003.

第4篇:山中访友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生命教育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观渗透的内涵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生命的活动,换言之就是要借助“生命课堂”,用语文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观的渗透,就是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走近生命,了解生命,思考生命,超越生命。这一种学科的拓展,体现了教育的育人性,是语文阅读教学和生命教育融合所走的重要一步,在对以生命为主题的文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读者和作者达到了生命的交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读者走近作者,通过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生命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被唤醒。

在阅读教学中,“经过生命化的过程,实现学生的生命意义与教师的生命意义的对接,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完成知识的传播和生成,最终形成学生自己个性化的知识,融化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同时完成教师生命价值的提升。在整体连续的阅读教学中,师生作为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使师生的潜能得以不断的发挥,知识得到不断的生长,创造和增值。最终,使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完整生命得到充实、发展和完善,使师生的生命价值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创造和提升”。

二、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观渗透的内容

新课标作为教学改革的纲领,为生命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理论支撑,而语文阅读教学又为生命教育在语文学科的渗透提供了丰富的生命资源。因此,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将语文阅读与生命教育融合起来,让语文阅读教学“生命化”。其具体内容如下:

关注生命。这是一个前提。只有老师和学生都在语文的大背景下将目光投向“生命”,将情感倾注于“生命”,将目标旨归于生命,生命教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才有可能实现。关注生命,是要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意识到探讨生命的重要,意识到自己如何对待生命,将对自己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认识生命。这是生命课程的第一页,要确定如何对待生命先得了解生命。人的生命从生到死是怎样的过程?(当然,语文阅读教学不是从自然的生物的角度来谈这一话题,而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人的生命有哪些特点?人的生命对人具有怎样的意义?不同的人有怎样的生命观?又得有怎样的人生?死亡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待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索去探讨的问题。

尊重生命。生命虽然脆弱,但生命并不卑贱!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不仅尊重他人生命存在的权利,也尊重他人生命承载着的思想、情感、经历、生活方式等,并给予他们自由呈现和生长的物质空间与精神文化空间,就像《序言》所要告诉我们的那样,真正的宽容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不是一方给另一方的施舍,而是站在人类发展历史的高度把宽容当作彼此的一个机会,这时候的宽容,就是一种尊重。同时,尊重生命的意识也应该如史怀哲在《我的呼吁》中所言:一切生命皆有生存意志,皆为平等,尊重生命就是对生命的全然肯定。

珍惜和热爱生命。生命需要用心呵护,珍视她,爱惜她,绝不可随意破坏、践踏甚至杀戮或抛弃生命。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生存技能以避免生命不必要的伤害,我们要以健康的生活态度和心理素质来加强生命的韧劲以承担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我们更要提高生命智慧来让生命保持丰满润泽,拓展生命的宽度和厚度!所有的这一切都必须有一颗热爱生命之心,热爱生命就会热爱自己、热爱他人,就会热爱生活中的一切体验,不仅喜乐幸福,也包括悲愁哀苦,因为,这都是生命的馈赠!就象一句话里说的,失去太阳不要哭泣,你还有月亮;失去月亮不要哭泣,你还有星星;失去星星你不要哭泣,你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即使连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也不要哭泣,你还有一颗明亮的心!热爱生命的心就会是这一颗明亮的心!

欣赏和享受生命。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种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有其内在的美丽。欣赏生命实质上也是欣赏灿烂多姿的自己。生命就如一张没有底色的风景画,全靠人们不同的心态给它绘上不同的底色。心中有春天的人,会给它绘上快乐祥和的底色,衬出一幅最美好的风景画;心中郁闷、懊恼的人会给它绘上哀痛、悲凉的笔调。生活本是多姿多彩的,生命是短暂却又最精彩的,多一份欣赏,生命就会涣发出无穷的魅力,让你的生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生命也是人唯一的财富,一切的物质与名利都是人们用生命换取的不等价交换物。有人使用生命,用终生去换取无法胜数的物质和社会的承认,却没有学会享受生命本身,最后留下那些生不带来死带不走的物质离开人世时,失去的却是未经享受的最大财富——生命。生命中对友情、爱情、亲情的珍视,对大自然的欣赏,对艺术的品味,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这是心灵的愉悦、至心的快乐。有灵气的生命如鲜艳欲滴的花瓣上的露珠,这种状态下你能感受到生命本身的美。享受生命需要更多的是一颗敏感而有活力的心。

三、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观渗透的具体途径

(1)在阅读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凸显发展生命

人的知识是教育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教育与人的关系也是教育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教育的本体应该坚持以“人”为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和必然归宿。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手段和有用的工具来培养,而首先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来培养,也就是说教育的目的在本质上首先是培养“人”。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以个体生命为本。教育因生命而发生,生命因教育而延续。教育是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向,就是弘扬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解放人、提升人,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这是当代教育必然的逻辑与最为迫切的核心使命,也就是鲁迅所说的“立人”。毫无疑问,语文课在这方面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责任。韩军认为:“语言即人,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着运用语言就是学着成人,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语言立人。这正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所在。”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这种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了“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的总要求。这是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来的,是对阅读教学的认识达到的一种新高度、新境界。阅读教学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的提升过程。只有从生命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生命价值以及个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才算是真正把握了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内蕴。

(2)通过体验式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文本中充满人性(爱情、亲情、友情)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之可贵,学会善待生命、完善生命、激扬生命。

“体验”概念最初由19世纪德国生命哲学家狄尔泰提出。在他看来,“体验”特指“生命体验”,是“构成个人生命经验的基石”。体验具有本体论意义,“是一种生命活动状态,是个体在当下的一种悟解、领会、关照、神思状态,是一种高度澄明的心灵境界”。狄尔泰认为,对人生的体认不能诉诸理性,而只能是“体验”,只有通过体验,才能将活生生的生命意义和本质穷尽,只有通过体验,人才能真切而内在地置身于自身生命之流中,并与他人的生命融合在一起。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文本体验是一种情感的领悟、价值的叩问。语文教师应根据文本体验的这一特性精心创作教学情境,将平面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立体丰富的形象,将死的语言赋予活的生命力,召唤学生的情感,让他们亲临其境,调动感知觉,运用自己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进行阅读活动,感受生命价值的提升。

体验是一种自主、自觉的活动,必然受到自己经历、动机、情感、气质等的“塑造”,成为个体独特的感受。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生活世界与文本世界的界限,让学生对文本世界产生“神与物游”的对接,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充满体验的兴奋与冲动;二是要让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激活状态,动口、动手、动脑,神游怀想,三是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尊重学生的多元解读,允许学生“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借文解惑,借文生疑,见仁见智。体验是学生心灵与文本的渗透,是学生自我实现的愉悦,是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超越。

(3)通过情感领悟而重视生命

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领悟作品中充满人性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情”(爱情、亲情、友情)的可贵,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亲人、朋友中的重要性,从而重视生命。

例如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祭十二郎文》“字字是血、字字是泪”,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作者本人的亲情观念和人伦观念。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悲情”,理解韩愈因为什么而悲伤。作者悲情的由来,与韩门家庭的不幸关系很大。作者“衔哀致诚”的“诚”实际上是“孝梯”观念的具体化。他在追忆往事的时候,点明自己幼年“惟兄嫂是依”,借用嫂嫂说的“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来突出宗族家庭因素,在表达自己得知噩耗后悲伤的心情,反复哀叹“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作者是为老成悲伤,又是为兄嫂悲伤、为家族悲伤。文章最后对后事安排细致而明确的表述,更清晰地把悲情落实在今后的责任上。“教吾子与汝女”、“长吾女与汝女”,这是对老成的情意,也是对兄嫂的汇报,更是对亲情责任的庄严承诺。韩愈在表达自己悲情的同时,也为后世的“情感教育”、“亲情教育”留下了范文。因此,学习这篇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一方面学习他关心家庭、关心亲人、关心他人的爱心和责任,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要懂得自己在家庭和亲人朋友中的位置。生命绝不只属于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有绝对选择怎样度过的权力,要认识到个人的安危生死给亲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要明白自己如何对家庭、亲人负责,从而对生命有意识地约束和自爱,珍惜生命,并重视生命、乐观对待生命。这类作品还有很多,如朱自清的《背影》、的《我的母亲》、冰心的《繁星》、鲁迅的《藤野先生》、《羚羊木雕》、《我儿子一家》、《金盒子》、《散步》、《小橘灯》、《爸爸的花儿落了》、《纸船——寄母亲》、《我家有女初长成》、《陈情表》、《祭十二郎文》、《与妻书》、《项脊轩志》、《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都是反映父(母)子情、师生情、友情的典范,它们由于内容、题材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更容易被感染、感化。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理解的多种可能性,提倡独立思考,鼓励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以我们熟悉的“友情”为主题的文章为例,无论是屠格涅夫笔下闪耀着母性光辉的麻雀,还是朱自清笔下苦涩而凝重的父亲的背影,虽然是经典名篇,但是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同样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母亲,爱的主题从来都被不同时空的人在丰富地演绎,重要的是我们始终可以辨别、体验到这种感情的存在,父亲的沉默是爱,母亲的唠叨也是爱,牺牲是爱,放弃也是爱,文本的意义不是把爱模式化,而是把爱引向更丰富的体验中,这也是生命教育中最为核心的意义,理解生命,感悟生命,回馈生命。

(4)通过欣赏生命意象欣赏生命

通过阅读教学,感受、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意象,从自然生物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生命力量,认识生命的意义,欣赏自己、他人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

自然界一切生物都具有生命,在万物进化过程中,人类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的主宰。但是,每当我们回望或者走近自然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震惊。自然界的生命是如此顽强,无论周围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有一丝生命的土壤,它们就能顽强生存下去。人们从这些自然生物旺盛而顽强的生命力中获取人类自己生命的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使自己的生命更加辉煌灿烂。日本作家壶井荣的《蒲公英》和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等都是这类主题的作品,是揭示生命意义的典型例子。能够发现别人的美是一种智慧,能够承认并欣赏别人的美是一种豁达。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作为万物灵长的人,从某些方面来说,也许并不是平等的,但是有一点不得不承认,那就是他们各有各的优缺点,谁也无法替代谁。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了一个一个的个体,有了他们各不相同的个性,世界也因为他们而变得丰富多彩。学会欣赏自己、他人以及自然界的一切生命,塑造开放的心灵,是使自己拥有无限可能的前提条件,进而也有助于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比如以此为主题的课文有《古代英雄的石像》、《第一次真好》、《行道树》、《春》、《花的话》《绿色帼帼》,《山中访友》等,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

(5)通过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进行生命教育

课文中的很多作者或文中主人公尽管经历坎坷,饱受各种挫折打击,有的还身患残疾,但是都能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人生,豁达、超脱、乐观、勇敢地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如勾践、司马迁、李密、苏轼、史铁生、海伦.凯勒等。勾践屈辱求活,李密奴才般的陈情告诉学生,在某种特殊生死关头要学会求生,学会在特定环境机智保全生命,改变求生失节的传统观念。司马迁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忍辱负重地求活是一种伟大的英雄行为。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利用“旁逸斜出”的方法,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生平、事迹作比较详细的讲解,引起学生的共鸣,向这些作者学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还有一些作者是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如屈原、海子等。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就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讨论,但是一定要把握一条线,那就是在无论什么情况,无论什么原因,自杀总是不对的。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屈原自杀,但是楚国最终还是灭亡,倒不如组织民众抵抗入侵的敌人。海子的悲剧告诉我们:生存要有基本的生存能力,不可过于脱离现实生活。理想化生存可以,但要有生命这一基本的生存保障,如果海子不早逝,他留给我们的作品肯定会更多。另外,史铁生的人生,其教育意义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告诉我们,在人生遭遇挫折或陷入低谷时,冷静、振作起来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找到合适的事做并做好一件事,使自己能感到活着的价值。尽管这种观点未免有些牵强,但对思想不成热,具有较强模仿和从众心理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还是必要的,毕竟生命是最宝贵的。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希望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学习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体验生命的美好和尊严,在更高层次上理解生命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的落实,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3]刘济良等.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4]叶澜著:《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5]朱永新著:《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教师博览》2005年第8期

[6]冯建军著:《当代主体教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叶澜著:《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