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跨越、海峡、桂树、红润、移植、谈何容易、幸运、袭击、期待、突如其来、空旷、暂停、骨肉同胞、血脉亲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
劳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骨髓移植对小钱生命的重要,了解捐献骨髓的经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最宝贵?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生命。不错,当你看到一个脆弱的生命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你会做些什么,你又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一个关于生命的真实的故事中去。导出课题。
2.归纳问题
(1)生命桥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要跨越生命桥呢?
(3)怎样跨越生命桥?
(4)谁的生命遇到危险了?
师:通过预习,你们知道是谁?
生:小钱。
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真实的故事中去。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或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字典自己解决。
(1)生读课文
(2)出示生字新词
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词语,自由读一遍。
(3)指名学生读词语并领读。
(4)找出描写花的词,这些词在文中指什么?
(5)再读词语,巩固记忆。
2.初读课文,理解“生命桥”一词。
生初步理解:台湾青年为大陆小钱捐献骨髓,用爱心架起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师:这座生命桥联结着台湾和大陆,让我们随作者去海峡两岸看看这个动人的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吧。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要跨越生命桥呢
生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生:我从静静地、凋零、含苞的花朵等词明白了骨髓移植对挽救小钱的生命很重要。
生:我从几经辗转这个词里体会到找到骨髓不容易,必须跨越海峡进行移植。
2.创设情境,感悟生命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小钱没有生病,此时他会做什
么呢?
学生畅谈,体会生命的重要与可贵。
3.生读课文3~6自然段,交流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以及读后的初步感受
生: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很危险,还有就是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在小钱渐渐康复后,他萌生了一个想法,要去寻找救他生命的年轻人。于是,他准备好行囊,坐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当踏上台湾的土地,小钱觉得一切都很陌生,心里有点紧张,还夹杂着一丝喜悦,毕竟离恩人又近了一步。
他拿着花莲普济医院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附近的居民询问。当居民们得知事情的缘由后,他们都热心地帮忙四处寻找。当得知恩人已经搬走了的时候,小钱失望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去。这时,居民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到警察局,请警察帮忙。
小钱来到警察局,经过仔细的电脑查询,得知楚行云已搬到台北,但具体的地址不知道。不过,他们查到了楚行云一个朋友在台北的地址。小钱的心里又燃起了一丝的希望,他决定明天就去台北。
第二天,小钱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风尘仆仆来到台北,找到了那个朋友居住的小区。在保安的帮助下,找到了那个朋友。当小钱说明来意后,朋友却大呼起来:“太巧了,楚行云出差刚回来!”说完,便打电话把楚行云叫了出来。
“啊!”见到楚行云,小钱激动地大叫起来。楚行云见到眼前的这个青年,明白了一切,这就是当年他救过的那个人。他急忙把小钱领到家里,谈了许多许多话……
第二天,小钱就要走了。在走之前,小钱问楚行云:“为什么在危险情况下还要救我呢?”“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楚行云答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 抓住 中心词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3-01
上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后,心中颇多感慨,不由得想起宋代诗人杜耒的诗句:“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看似平常的教与学,却因为教者有了个性化的解读、有了创新性的切入点,有了对文本教学设计的深入思考,而让课堂彰显出不同寻常的活力。在教学《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时,我认真进行了文本细读,在借鉴经典教案的同时大胆创新,将课文教学变得简洁精致而高效。细细回味,在整个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思路就是 “抓住一词,教活一课”。
一、在文本解读中捕捉一词
反反复复地静心阅读着《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强烈的震撼感冲击着我的心灵,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感动。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99年的真实故事,语言朴实生动,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个故事内容并不难,难的是弄懂“生命桥”的含义,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为了上好这一课,我思考着该如何独辟蹊径,寻找到一个小而巧的教学角度,生成一个简洁而精致的课堂呢?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不经意间,我的目光停留在了文中的一句“泡泡话”上:“同一时刻”是指什么时候?是啊,课文不就是先后描写了同一时刻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吗?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虽然两个场景跨度很大,但是它们却被“同一时刻”紧紧拧在了一起,可谓是:同一时刻里的不同场景,却为了实现同一梦想!一个灵感突然跃出脑海:教学切入点锁定“同一时刻”,就用它来纵横决荡,编织起教学过程的彩带吧!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单元导语、“小泡泡”、资料袋还是插图或是课文本身,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都不能放过。只有做个“有心人”, 有效地开发,恰当地运用并挖掘这些教学资源蕴含的内容,才能触摸到那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才能找准关键点并以此来教活整篇课文。
二、在教学设计中贯穿一词
当我将《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切入点锁定为“同一时刻”之后,在教学设计中就始终以它为主线,贯穿全文。要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到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为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才是上出了“语文味”的语文课。
基于此,我将教学设计浓缩为:从“同一时刻”一词引入两个不同场景;然后分别在两个不同场景的学习中抓住几处关键而精彩的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品味出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及背后的含义;最后再回到“同一时刻”一词,体会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背景下,两岸人民共同架起的“生命桥”,共同谱写的爱的赞歌,从而让孩子们体会到:远远的一道海峡隔开的只是两岸的地理空间,却不能隔开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我把“同一时刻”下的第一个场景的学习着力点放在品味“静静地”“凋零”“辗转”三个词语上;把“同一时刻”下的第二个场景的学习落脚点放在品味“静静地”“沉着”“步履匆匆”等几个词语上,让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这些词语,并逐渐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和感悟的方法及能力,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词语,最终达到较为全面地理解课文,弄懂“生命桥”的含义,从而体会海峡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的效果。这种以一词贯穿始终的教学设计使教学变得清晰、流畅而高效!
三、在课堂教学中紧扣一词
一、在导入新课中开启德育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颇有一番道理,它告诉了我们应把好教学第一关。对此,我们不妨大力渲染“开门红”的课堂教学艺术,使德育知识渗透“精而细”,恰到好处。因此,我们应精心设计生动、巧妙的导语,通过导语感染和教育学生。如:在《颐和园》一文教学中,我们不妨先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并提问“为什么中外游客都喜欢到园内看一看,走一走呢?”。这样的导语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们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与自豪,从而培养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在讲读课文中融入情感教育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位语文老师站在课堂上,就是生命的绽放,你的眉眼在动,你的手势在挥舞,你的感情要成为一条河流,流淌进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如在《搭石》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熟读课文后围绕文中有看得见的具体的“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让学生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来体会其含义;通过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感受乡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借此感染学生的心灵,凸现出“搭石”默默无闻的精神。《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课,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文中的台湾青年和大陆青年素不相识,却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上课伊始,教师定要用饱含深情的语调介绍台湾和杭州之间千里迢迢,相隔千山万水,杭州青年生命垂危,他在静静地期盼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进而感受人物形象奠定一定的情感基调,渲染一定的气氛。在学生自读完课文以后,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时的感受是初步的情感体验,是读文而生,也许稚嫩,但却是最真实的。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台湾青年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体会更深层的情感体验,接着教师播放一段地震录像,视觉的震撼,老师低沉的语调足以让学生情感获得再次真实体验,地震是可怕的,危险无处不在。继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阅读、想象、体会,于是学生在脑海中出现的台湾青年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一个没有考虑家人,没有选择逃避,全身心奉献的台湾青年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被深深感染,情感也被激发起来,当读到小钱得救了,两岸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大家情不能抑,纷纷说:“挽救大陆青年是两岸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令我永远忘不了。”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著浓厚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母鸡》让学生深深地感受母亲的力量和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争吵》一课让学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搭石》让学生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三、在作文教学中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作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所以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每个有利机会,自觉地、有意识地站在育人的高度教书,这对于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悟“道”,有机渗透道德教育。 例如语文教材中有一个作文训练“写家乡一处你喜爱的景物,要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如果让学生拿到题目就写,也许大部分学生只会仅仅描写某种景物,显得比较单调。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文为意而发,意在文之中。”我觉得在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写。所以,在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要求学生不仅要说出写哪一处景物,那处景物有什么特点,而且一定要说出为什么喜爱这处景物。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紧扣中心,自然而然地在作文教学中悟出了“道”,正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叶圣陶老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用自己的话来叙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当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我不时地思考自己:做为一名教师,我该为学生们播种点什么?该让他们收获点什么?珍惜时间?热爱学习?诚实守信?是的,这些习惯很重要,是我经常给学生们强调的。可是当我看到这样的现象时,我不禁漠然了。
课堂上,同学写字时无意趴到了同桌的位置上,一下课,同桌就用尺子在桌子上画了一条直直的分界线;下课了,看到同学从自己身边走过,就悄悄伸出腿故意把别人绊倒在地;路队上,后面一位同学不小心踩了前面一位同学的鞋,前面的同学却不问青红皂白回头骂了一句。
面对种种情景,我心中强烈地升起一个愿望,更该给孩子们播种另一种习惯――有爱心的习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常常从点滴做起来培养学生的爱心。
点滴之一:我让学生学助人
助人为乐,是学生的爱心开始。一次下课间操回来,教室的一张桌子快歪斜到了墙边。第一个同学从桌旁走过看了看桌子,侧过身过去了。第二个同学从桌旁走过,桌子挂住了他的衣角,他把衣角扯开,贴着墙过去了。第三个同学比较胖,我心里想:他怎么过去呢?这位胖同学干脆不从这里过,而是绕过了这张桌子从别的地方过。看到这种情景,我把桌子轻轻摆好,决定抓住这次时机来教育学生要有助人之心。我给同学们讲了传统文化中的夸父追日,又讲了近代的雷锋叔叔下雨天背小同学过桥的故事。从一个个故事中让学生受到启迪,明白助人为乐一直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让学生知道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和关爱。从而在以后的类似桌子事件中伸出助人之手,而不是视而不见,不是绕道而行之。
点滴之二:我让学生学宽容
在处理同学矛盾时,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常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打架,有时还闹得不可开交。一次,放学走路队时,张天龙忽然从路队上跑了下来,红着脸打了给我推车的姚俊浩一下。姚俊浩车子一扎,摆好了打架的样子。我赶忙问清了原因,原来是姚俊浩推车时不知怎么地碰了张天龙。姚俊浩气咻咻地说:“我不是故意的,我还没来得及道歉呢,他就已经打到我身上了。我今天非得还过来不可!”噢,原来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就要引发两人之间的战争。我觉得他们身上缺少了一种宽容,一种理解。我对张天龙说:“你看,姚俊浩并不是故意的呀!他要向你道歉,可你没等人家开口就动手了。如果你不小心碰到了别人一下,别人都像你一样,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呢?”我又对姚俊浩说:“现在天这么冷,还下着雨,你看你把天龙的裤子都弄脏了,怪不得天龙那么生气呢!不过天龙今天确实不该打你,以后如果别人无意碰撞了你,请你不要像天龙这样,好吗?”他们俩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就此类事件我在班上教育学生:如果别人无意碰了你,你要给别人解释的机会,体会当时别人的心情,把你换成别人想一想。学会宽容,也是一种美德。
点滴之三:我让学生学榜样
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
一、品词品句中感悟
有时拿到一个文本,粗粗一看,语句平淡朴实,,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细细读读,品品词句,换一个词语,换一个句子,换一个顺序,才发现没有课文中来得精彩。品评出语言的韵味来。
例如人教版入选的丰子恺的《白鹅》中有这样一段话:
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我们的鹅是吃冷饭的,一日三餐。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
有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读读这几句话,找一找哪个词连续出现了三次?
生:“一样”这个词语连续出现了三次。
师: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用词不要重复,一个文学大师是不是在这里出现了用词重复的错误?(学生一段时间的沉思。)
师:去掉“一样”我们读读看,味道哪个更好?(学生比较朗读)
生1:我觉得还是加上“一样”要好一点,因为这里作者似乎在特别强调白鹅吃的是这三样东西。
生2:分成三个短句讲,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鹅下饭非这三样东西不可。
生3:鹅就是吃这三样特别简单的东西下饭,但他还三眼一板,一丝不苟,所以常常使我们发笑。
生4:这样简单的东西下饭,鹅还架子十足,还得有人在旁侍侯,真是高傲的动物。
汉语真的是极具灵性,可能谁也无法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由于教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之下,品出了文章中的味道,同时也领略了文学大师在语言运用上的考究。
二、放飞想象间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这时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有时语言文字本身具有意象性,通过想象,创造出更生动地画面,更好的理解、体会文本。这样的感悟是丰富的,是深入的。
人教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有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
师:那位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在这次的大地震中,他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他一无所知,此时此刻他的内心还能平静吗?
生:不能。
师:是的,平静地躺在病床上的台湾青年他的内心并不平静,但是他觉得应该躺在,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让我们用心去贴近这位台湾青年的心,听一听他会想些什么。听到了就写下来。
(学生片断练笔)“这位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会想到哪些亲人,会想些什么?试着写一段话。”
师:能把你写的读一读吗?
生: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现在还好吗?我很想念你们,很想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正在捐献骨髓,不能离开,很对不起。愿上天保佑你们!
生:亲爱的父母兄弟:我想你们在昨天的大地震中一定会平安无事的,我正在医院里捐献骨髓,一位杭州的青年需要我的骨髓,我马上就会和你们在一起的,不要牵挂。
……
教师恰倒好处地挖掘课文语言的未定点.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未定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心灵的空间,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也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三、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反复地诵读文章,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人教版《长城》中有这样一句话: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怎样来读懂这句话?领会这句话?
1、初步感受读。读这句你读懂了什么?(万里长城的长,这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凝结成的,长城的建筑需要无数的劳动人民)
2、深入文本加深感受读。
(1)从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长城凝结这劳动人民的血汗。(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2)理解重点词语。(数不清、两三千斤、那时候、没有……没有……没有……无数、一步一步)
(3)注入感情地朗读。再次出现“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句话,把你理解的血汗读出来。
(4)用同样的方法理解“智慧”后,再次深情朗读“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3、情感的喷发地读。配上凄凉的音乐,教师动情地补充有关长城建筑的种种资料,学生闭目体会。最后让学生聚集的情感如山洪迸发,带着深深地感触,心灵的震撼,来朗读这句话。
从初知到体会,到感悟、到动情。学生的情感在不断地变化,感受在不断加深,通过反复地朗诵,长城从此在学生心中变得更加厚重,更加壮美了。
四、联系现实中感悟
叶圣陶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而我们语文老师在处理教材,解读文字的时候就应该在学生容易忽视之处,不能很好地体会文本中隐藏的感情之时,敏感地把握,挖掘生活中情景,唤起学生的回忆、想象,从而更好地理文本,体会情感。
一
台湾有大大小小近千座关帝庙,它们都是在古代从海峡西岸的福建东山岛分灵过去的。
东山岛与台湾隔海相望,是台胞重点祖居地,也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前沿码头。名闻遐迩的东山岛关帝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号称全国五大关庙之一,被誉为“海峡第一关庙”,是台湾关帝庙(宫)的香缘祖庙。《台湾寺庙大观》记载:“全台关帝庙都是明清时期从闽南东山岛的铜陵关帝庙分灵过去的。”
1995年1月11日,东山岛关帝神像应邀“出巡”台湾半年,首开直航台湾之先例,被台湾媒体称为“海峡春回暖,破冰使者来”。有报道说:“东山关帝庙主神关圣帝君应邀出巡台湾,引得岛内数十万信众,全岛轰动。此乃四十多年来大陆神像跨越海峡之首例。”2009年10月29日,东山岛关帝神像再次应邀赴台湾进行为期3个月的“出巡”。1992年至2012年,海峡两岸关帝文化旅游节在东山岛连续举办了21届,每一届都有大批台湾和海外信众前来谒祖祭拜,学术团体举行文化研讨,各界名人纷纷题词赠匾。2008年,这一文化节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列为全国对台交流重点项目,从而成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交往、和平发展的重要平台,并起到相当的推助作用。
在台湾,各行各业几乎都崇拜关公,许多家庭的厅堂正中的位置都是挂关帝像及其对联的。过年过节以及农历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台湾信众都要隆重备办牲礼,虔诚地顶礼膜拜,祈求关帝“关护”家庭、事业、前途、健康,等等。台湾这种奇特的关帝文化信俗与香缘祖庙所在地东山岛百姓自古共奉关帝为祖,“户户皆挂关帝像,家家都是关帝庙”的信俗奇观一脉相承。两地民众有共同的方言、生活传统、心理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组成了一个共同的文化信仰。
二
关帝崇拜热有着悠久的历史。唐总章三年(670),陈政、陈元光奉旨开发闽南,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作为战士们的心灵依托。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真宗召颁天下崇祀关公。当时,东山设置四铺,驻铺兵,皆奉关公。明洪武年间(1368-1398),太祖下令天下郡县建武庙以崇拜,春秋二祭。东山关帝庙位于铜山古城中岵嵝山下,依山临海,气势巍然。罗贯中的名著《三国演义》的诞生,使关公的地位跃居历代名将之上,成为“古今第一将”,正如一副对联写的:“汉朝忠义无双士;千古英雄第一人。”明清时期,关公完成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由人到神的改造过程,天下所建关庙均称关帝庙,儒、释、道三家争相把关帝拉进自己的教门,让他代表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完美形象。
关公由“万世人杰”上升到“神中之神”,不仅成为战神,而且兼及财神、文神、农神。可以说,他是我国民间诸神中威风八面的保护神,受到朝野官民的普遍祭祀,被称为“武王”“武圣人”,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关帝文化是儒家传统文化核心“大一统”“致人伦”爱国爱民思想和“忠、勇、仁、义、礼、智、信”道德精神的集大成体现,同时兼容了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千百年来,关帝已成为朝野上下共奉、三教九流同尊、四海五洲华人皆祀的万能之神。关帝崇拜至今已成为一种超乎信仰的价值趋同的文化现象。台湾和东山岛关帝文化独具闽南区域特色和海洋文化特点,集中、典型地展示了海峡两岸地理、血亲、文化、经济与政治军事诸方面的关系,更是蕴涵着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重大积极意义。
三
台湾著名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写到:“关帝庙,被称为‘武庙’,以激发忠诚义勇之气。”关帝在台湾还被当成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乃至招财进宝、庇佑商贾等“万能之神”。
台湾渔民对关公备加崇拜。台湾四围皆海,历史上百姓多以捕鱼为业。由于过去科技落后,渔民常遭台风海啸袭击,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故有“行船跑马三分命”之说。台湾渔民历来以兄弟伯叔相称,他们需要人与人之间有一种“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义气,以能同心协力与无情的灾害抗争,这与关公的“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忠义思想正好合拍。因此,渔民要比其他职业的人更加崇拜关公,渔家人也更为豪爽,更重义气。
远古时,东山岛因海退多次出现与台湾连成一块的景象,形成横亘海峡的“东山陆桥”,史前人类就曾通过陆桥联系台湾。南宋末,东山岛守兵与元兵激战不敌,败退台湾,和当地人民共同拓荒垦业。东山岛人向台湾移居时,大都遵循着一个习俗,离开前习惯到岛上的关帝庙进香朝拜,祷祝圣帝赐予香火,分灵崇祀。他们将关帝庙的香火袋挂在胸前或奉在船上,到台湾后就在当地建庙奉祀或者在家中供奉关帝。在东山岛关帝庙主殿,有明末著名理学家黄道周撰书的楹联:“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台湾许多关帝庙里也有这副从东山岛祖庙传去的对联,可见两岸关帝庙香缘源远流长。
儿童想象力的发展,最初一般具有复制或再现的性质,逐步发展其独立性和创造性,创造性成分会日益增多。由于儿童知识的限制,其想象的逻辑性和概括水平不会很高。利用儿童想象力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丰富课堂教学。
1 运用教材中生动、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想象,感受美得熏陶。在阅读教学中。凡是生动具体的语言,我都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一方面唤起学生的表象和联想,边读边想象课文所写的人物、情境,把课文所写的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一方面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哪些色彩鲜明、具体生动的语言来写出了这个画面。如在《秋天的图画》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可以先让学生领会:黄澄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金色的稻子、火红的高粱给秋天带来了成熟的美、色彩的美;然后学习、记忆作者的语言美:挂、露、翻、举,金黄、红红、金色、燃烧,灯笼、脸颊、波浪、火把……
2 充分发挥课文中插图的作用,扩展学生的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揣摩图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图画作为载体,发掘图画的深层内涵,进行合理的补充、连接、组合,进行再创作的思维活动。如在《美国的小兴安岭》中,引导学生在理解插图的基础上,能想象出更多的画面:蛇懒洋洋地爬着,人们在秋天采摘着山葡萄、木耳,小朋友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等具体情境。
3 发现优秀文本的张力空间,不仅可以唤起蕴藏在学生心中的丰富情感,更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感悟,学会运用。如在《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有这样一段话:“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抓住台湾青年此时不平静的心让学生去想象青年的内心独自,并练习把想到的写下来同学间进行交流。又如在《猫》中,作者老舍对猫的胆小却勇猛的性格没有展开,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一部分写怎样胆小,一部分写怎样勇猛,交流之后再组合。在理解文本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一、当学生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
在课堂上,我们教学的教材题目众多,选材丰富,而且这些文章出自不同的作者,来自不同的地域,因此,在一些事物的认知上,我们有时候没有办法,或者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清楚的时候,便可以充分利用课件中的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来理解,这样既省去了时间,又一目了然。例如,我在讲述《松树》这一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橡栗”、“榉实”提出了疑问。这两种坚果类食物都生长在其他国家,在中国几乎没有,为了更快、更好地解开学生的谜团,我便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学生质疑时,出示了相关的图片,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种教学直观而生动,一目了然。试想,如果光靠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橡栗是原产自法国的一种坚果……”可能既会浪费时间,又不易让学生理解。
二、当学生不能理解重点、难点的时候
课堂教学中,我们最难把握的就是文章重点、难点的理解和突破。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认为,有时候利用多媒体课件是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内容,从而帮助我们教师突破授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的。例如,在《飞夺泸定桥》一课的教学中,指导朗读的时候,学生因为不能很好地理解内容而朗读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对课文中心的理解,针对这一难点,我及时地播放了电影《飞夺泸定桥》的片断,让学生观看战斗片断,然后,再请同学读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在声音和图片的直观展示中得到心灵的震撼,超越文本,充分感受到了当时战斗的激烈和战士大无畏的精神,文章的难点得以很好地突破。另外,在教学《齐天大圣》的时候,我也是充分利用了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先观看了电视片段后,才进行文章重点内容的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当学生需要进行课外延伸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