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离职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调查报告
一、高职工商管理人才产学一体化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职业核心能力这一名词是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梅腾斯于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所创立的,主要包括有别于工作岗位所特定的职业能力的、在所有的岗位和行业中都能够用到的,同时在从业过程中占有主导与支配地位的职业能力,这种能力有着广泛应用性,并且能够在不同职业中进行转移。在当前,对基于产学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式的探讨呈现出全球化趋势,其原因就是许多国家都把产学一体化视为本国技术能力创新的主要途径,产学一体化已与全球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关系到了本国的国计民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理念,也是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特色之一。但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碰到企业参与动力不足、学校资金有限等诸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将学生的过去的消耗性实训转变为在创造企业管理价值中培育职业核心能力这样一个产学一体化的新思路。这一模式满足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面的需求,师生在帮助企业实现经济价值。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第一,调查对象。本调查研究的的对象主要是以广州为核心珠三角企业界中、高层管理人士;珠三角地区各高职院校工商管理院(系)的中层领导和专业教师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主要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大、中型企业的管理人员119人,高职院校教师75人,高职应届毕业生和在校学生721人。第二,调查方法。其一,访谈法。笔者的课题小组选择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管理学院等高职院校;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广州世联房地产咨询有限公司、东莞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康年广告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访谈,了解兄弟院校领导和教师,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士对产学一体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前景的看法,并探讨进一步深化校企产学一体化合作的可行性,共同学习探索最新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方法并研究和探询存在的问题;其二,问卷调查法。问卷1:高职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问题调查问卷;问卷2:广东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职业核心能力与产学一体化调研问卷;问卷3:广东省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产学一体化培育模式对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认知的分析。产学一体化视角的高职工商管理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指的是把学习和岗位工作有效融合的一类教育模式,其有着多种表现形式,但不管何种形式都有着一个特征,即学生毕业之前既需要学习也需要进行相关的工作锻炼,即把读书中所学到知识经过产学一体化的校企合作的平台进行实践和锻炼,在校企教师的指导下培育成一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企业需要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是特指某一种技能,而从生活到工作,从心理到身体,从学校小环境到社会大环境的一种全方位的竞争能力,在产学一体化的平台上工作同社会中的企业职工相同,能够获得劳动报酬,这是一种真实的工作而非模拟性的,也正因这种真实性,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岗位工作,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对回收的问卷结果统计中,对岗位实践之前学生对顶岗实践的认知程度能够通过下面的表格表现出来:在对顶岗实践前的相关管理规章进行了解之后,大多数的学生对于产学一体化实践有着一定的认知,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能够清楚社会需要什么样职业核心能力。问卷结果显示,有86%的回答者对于产学一体化实践中有着正确的认识,认为自身具有双重分身,是在校学生和公司职员的融合。在对企业规定与学校规定的认识中,有90%的回答者觉得在实习过程中两者都需要切实遵守。由此可见,在顶岗实习前对学生进行培训教育,能够有效的扭转学生的观念。第二,高职学生对产学一体化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模式的评价。根据调查了解,许多高职院校都把与产学一体化合作企业平时的日常管理与企业文化直接引入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当中,使学生们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当中已经知道应该具备什么样职业核心能力,定期的指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求就会更加清晰。在关于实习对于你的沟通能力带来了哪些方面的提高这个问题,在问卷和访谈结果中,有57.8%的学生的回答是综合各方面的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而有26%的学生的回答是说不清楚。在学生入岗实习后,校方会委派相关专业的教师对学生实习中遇到的专业性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还会委派辅导教师关注学生在生活与思想方面的情况。第三,学生对产学一体化实习考核模式的评价。在学生岗位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通常会根据实习企业对学生的评价、学生所作的实习日记以及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综合的对学生实习状况作出评价。调研显示,认为学校采取的这种评价办法比较合理的实习生占到86.7%;认为应该降低在岗实习日记书写次数,将其改为两星期书写一次的实习生占到92.3%,多数学生觉得所书写的岗位实习日记通常存在很多重复事项,日志记录形式过于单调。对评价以何种因素为主的回答中,有22%的实习生觉得应当将是否按照学院相关实习规定进行实习作为主要因素。
四、调查结论
第一,提高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育方法和水平。其一,强调情感,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对于那些较为抽象不易理解的内容应当尽量借助多媒体的形式讲解,使学生更易接受。例如,市场营销促销的技能,教师可以把促销的各种形式通过视频、图像的方式用幻灯片直观的体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有更真实的感受;教授学生实际操作与需掌握的相关方法时,可以采用现场模拟效果,让学生分组扮演各种不同角色,让学生融入其中,获得最佳教学收效,一些特殊的内容能够根据需要重复展示或是放慢播放速度,通过些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二,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掌握职业核心能力。例如,在进行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课堂让给学生,让提前学习过这方面内容的学生进行知识讲解,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训练,而教师在其中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样通过教师的协助,让学生能够把某个繁琐的商务谈判逐步分化为为一个个子系统和小项目,分析每一步的要点和特性,从而掌握相关的训练。第二,深化校企产学一体化合作机制创新。其一,既要重视让学生熟练掌握必要的专业能力,又要强化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技能学习的始终。高职院校应当优化专业配置与专业课的学习内容,并与职业要求结合起来,促进培育目标与专业配置以及授课活动的有效整合,创造出完整衔接、特点突出、富有动态性的职业教育授课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把职业核心培养渗入到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换言之,高职院校应当将国家、社会、企业的需求与学生自身的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并以此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育计划,制定出校内职业核心技能的评测标准,并细化为相关的专业群与专业评测指标,行为化的评测指标最后要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体现出来。此外还需创建科学的评测体制对整个实施状况进行测评,要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闭环式的系统,既有调查与反馈,又有相关的调整措施,这样方可实现人才培育与社会需求相符合,职业核心能力同市场的人才需求类型相符合;其二,学校应当把产学一体化合作企业的文化理念、职业素质要求、工作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引入到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才是现代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使学生对企业与社会的认知更为成熟,明确应当树立何种从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梁伟华.高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4(9):224-125.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为了掌握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和谐校园构建探索”课题组开展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主要从高职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关系、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和对学习、恋爱、就业问题的看法等方面入手,了解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分析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当场发放并填完即回收,这样可以保证问卷的回收率和质量,此次调查共发放试卷300份,回收294份,占问卷总数的98%,对其进行全部统计调查。调查的学生主要是在校2009、20110级的高职生,其中男生166人,女生128人。
调查资料后统计如下:
一、家庭基本情况及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本次调查的高职生中,独生子女占23.13%,非独生子女占71.43%,单亲家庭占3.06%;他们的学杂费有78.57%来自家庭收入,8.16%是亲人赞助,另外银行借贷占10.20%。
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94.14%的学生觉得在家里感到很温暖,84.48%的学生认为在家里有一种和谐一致的气氛,68.97%的同学和家人讲话时注意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80.00%的同学,他们的家人彼此之间都一直合得来,最后,有88.62%的学生,他们家庭的每个成员都一直得到充分的关心。
二、对人际关系的认识
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人际关系也不例外,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条件,人际关系的质量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终生的幸福都有重要影响。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也有不同的评价,在被调查的学生中,70.03%的学生认为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是友善的;69.69%的学生认为结交新朋友是因为他们很有意思,彼此合得来,志趣相投;54.36%的学生认为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要找可依赖的朋友商量,但有38.68%的学生认为遇到困难时,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求人;有65.85%的学生交朋友的一般途径在各种社交场所。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大学生选择朋友最重要的品质进行了调查,见表1:
三、对恋爱问题的看法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决定和对方建立恋爱关系时所依据的条件里,有11.42%的学生认为对方比我优越,50.87%的学生认为各有所长,另有30.80%的学生没想过这个问题;77.85%的学生认为恋爱最终达到的目的是结为情投意合的伴侣;82.01%的学生认为巩固爱情的最好途径是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完美;87.89%的学生认为了解恋人的最佳途径是诚挚的交谈和细心的观察;另外,对待失恋后的态度,我们也进行的调查,见表2:
四、适应能力方面
在适应能力的调查方面,24.57%的同学最怕转学或转班级,但有53.98%的同学不担心此类问题,适应能力较强;49.13%的学生到一个新的地方,很容易同别人接近;在生活条件方面,60.55%的学生要求不高,即使生活条件很艰苦,也能过得很愉快;在社交活动方面,49.13%的学生很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五、在校学习方面
在学习动机、态度、方法上,我们也做了相关调查,调查结果显示:46.15%的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一般都能达到,53.85%的学生则达不到;40.91%的学生认为如果别人不督促自己,自己很少主动学习;74.83%的学生,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很想设法弄懂它;45.80%的学生常为短时间内成绩没有提高而感到烦恼;63.64%的学生并不想尽早毕业找工作;83.2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很重要,但看77.97%的学生并没有花很多时间在参考书上;70.28%的学生没有花很多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有62.24%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感到力不从心。
六、就业方面
在就业目标方面,有54.20%的学生有明确的就业目标,45.10%的学生则没有;有67.83%的学生经常考虑自身就业问题;就业去向方面,82.52%的学生最希望到大中城市工作;就业态度方面,乐观者占26.92%,不乐观者占27.97%,心态一般者占41.96%;在应聘成功的条件中,54.90%的学生认为要有一定工作经验,29.37%的同学认为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另有13.99%的学生认为要有若干证书;在自主创业的重要条件上,48.25%的学生认为资金支持最重要,23.08%的学生认为技术支持最重要,18.88%的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最重要,另外,在就业目的的考虑上,每个同学的选择也不尽相同,见表3:
七、结论和思考
综合以上六个方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到的结论如下:
1.大部分学生家庭关系较和睦,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需多关注。被调查的学生中,超过80%的学生家庭关系较和睦,能很好的处理和家人之间的矛盾,能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另外,非独生子女占71.43%,这些学生在家中有的排行老大,有的老二,有的最小,且有一部分同学来自乡镇,这也反映出有少部分家庭的子女在学费支出上比较困难,需要申请助学贷款来缴纳学费,作为学校,应时刻关注贫困生的心理状况,院系领导,老师,辅导员、校医院、班干部要充分发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作用,给贫困生以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让他们感觉到温暖。
2.高职生处理人际关系较被动,需注意培养良好个性。从调查结果看,当前高职生的人际关系状况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调查的侧重点主要是对高职生人际认知、人际交往及相处能力的调查,分析当前大学生主观上对自己人际关系的认识,大都能重视人际交往,但在处理双方矛盾的问题上大部分同学显的较被动,表明高职生还要进一步锻炼自己的个性品质,诸如宽容、谦让等良好个性,平等真诚地对待朋友,将心比心,培养自己的角色互换心理,消除隔阂,获得真正的友谊。
3.能理性对待恋爱关系,但要学会情绪管理。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对待恋爱的动机、目的、态度和遭遇挫折后所选择的选项体现出他们较理性的态度,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高职生在谈恋爱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情绪的困扰,有的会表现出极端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及学习生活。所以作为学校,应该从多种途径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学会合理的宣泄情绪。促进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4.适应性较好,但学习上较被动,存在倦怠心理,需克服自身惰性。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比提前就业重要,也制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有的期望值过高,会因为达不到目标而灰心丧气,有的自制力不够而没有花时间在学习上,所以这些学生把时间大部分都用于上网玩游戏、恋爱和交友上,不思上进。我们应该帮助高职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消除心理障碍,调适学习心理,作为学生,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注意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培养学习的成功感。
5.就业态度、动向积极健康,但期望值较高,需调整就业心态。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视社会现实,有明确的就业目标,但就业期望值较高,如有82.52%的学生最希望到大中城市工作,同时存在着对职业认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如54.90%的学生认为要有一定工作经验才能成功被应聘,另外,一些高职生在职业追求上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同时,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就业是生活的需要。调查表明,现实的就业形势对高职生来说并不乐观,高职生较高的学习目标和理想不能如愿实现,又不愿意从最基础、最低层、最现实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做起,学习心理矛盾而复杂,造成高职生高不成低不就的茫然和浮躁心态。作为学校来说,应该从新生入校开始就要对他们开展科学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教育,而不是到毕业时才进行。因此,如果从入校开始就对他们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政策教育、健康择业的心理教育、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正确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等指导教育,那么,他们在三年的耳濡目染中就能够形成科学的、正确的就业和职业概念,明确今后职业方向的初步定位和合理规划,并随着社会劳动力市场对用人岗位需求的变化,在进行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的同时随时调整知识结构,锻炼职业要求的能力,避免学习和就业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陈水生.“好高骛远”――高职生就业的心理障碍[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4)
[2]黄玉斌.高职生学习倦怠心理透视与心理调适[J].职业时空.2010(1)
关键词: 大理学院 大学英语教师素质 调查研究
1.引言
大学英语是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本科阶段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也是为数不多的由国家统一验收质量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地位的高度。教师是课堂的决策者和执行者,是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最终都要通过教师的课堂实践来实现。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素质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大理学院是一所地处西南边陲的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该学院为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更好地顺应《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于2009年启动了以网络自主学习加课堂教学为特征的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也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以该院大学英语教师整体团队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真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对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2.文献回顾
2.1教学及教师认知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占主流地位的行为主义教学观将教学视为可观察的课堂行为,可以被模仿、被简化为一定的程式,可经训练而获得。70年代至80年代逐渐形成的认知心理学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是瞬息变化、由不确定因素构成的;教学是一个复杂信息的加工过程,而非简单的外在行为。80年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更宽的视角,以解释观和生态观来理解教学的认知复杂性,强调教学是一种理解、是教师基于其经验背景和所处环境对教学事件的个人解释,且因人而异、复杂微妙。[1]
Freeman界定了三种意义的教学:行为主义的教学概念,教学即做事(teaching as doing);认知主义的教学概念,教学即思考和做事(teaching as thinking and doing);解释主义的教学概念,教学即理解(teaching as interpreting)。[2]认知论认为,教学虽然表现为话语和活动等行为过程,但教的行为是计划和决策的体现,支配教师计划和决策的是教师的思维过程,认识教学首先要认识教师认知。[3]而教师认知研究正是近年来教师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认知研究把教学包括外语教学看做一个决策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理性决策者,支配外语教师课堂决策的,是其对教学内容,以及对教与学的认识,是由教师的信念、假想和知识组成的完整的认知参照系。[4]200因此,探究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了解和解读外语教师课堂行为决策的认知渊源至为重要。
2.2外语教师素质的内涵和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外语教师素质。林崇德、辛涛认为,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品质的总和。[5]张逸岗、丁方认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涵盖语音、词汇、语义、语用知识,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外语习得理论知识和较高听说读写的技能,教学组织能力和较高的人品修养。[6]夏纪梅认为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包含外语教育知识和观念、外语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7]周燕认为教师素质包涵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对应用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把握,以及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其自主训练的能力。[8]张宜、王新、郭威、于森等人的研究从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基本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三大方面对教师素质做出综合评价。[9]刘润清指出外语教师素质包括流利、地道、规范的英文,宽泛的知识面,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爱学生。[10]戴曼纯、张希春指出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为扎实的基本功、教学效果好、较强的科研能力、外向的性格和身心健康。[11]吴一安认为优秀的外语教师具备学科教学能力、宽泛的知识面、营造激发课堂气氛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反思能力、敬业进取等。[4]202
众多学者的研究对外语教师素质的表述虽然不完全一致,但其内涵和基本框架都是相同的,那就是优秀的外语教师素质应该包含以下方面:外语学科教学能力,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3.研究设计
3.1调查对象
本研究将大理学院的全体大学英语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接受调查的共有48位在岗教师,其中有12位男教师和38位女教师,汉族教师和少数民族教师各占50%,23位教师(占47.9%)拥有学士学位,23位教师(占47.9%)拥有硕士学位,2位教师(占4.2%)拥有博士学位(含在读),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为70.8%。
3.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问卷主要基于吴一安、夏纪梅等人的研究成果,最终确定了50个问题,将它们归入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等四个维度。50个问题只涉及是或否,不提供开放式问答或多项选择。问卷于2010年5月发放给全体大学英语教师,并当场收回问卷。收回的48份问卷均为有效问卷,所得数据运用SPSS11.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
4.结果与讨论
4.1量表的信度检测
首先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的四个维度(变量),即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等进行信度检验,其内部信度(cronbach Alpha)值分别为0.7780,0.7154,0.7512,0.8350,从而确认了其内部的一致性。
4.2调查结果分布
4.2.1职业观与职业道德。本调查所涉及的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主要涵盖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取向、师生关系、个人品格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该院绝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是令人满意的。有66.67%的教师认为自己“非常喜欢做英语老师”,而认为“做大学英语教师太累,有机会考虑跳槽或调离教师岗位”的教师只占6.25%。希望晋升高一级职称和希望被学生评为“教学质量优秀教师”的比例分别为72.92%和95.83%。这表明该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富有进取心且热爱教学工作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
被调查教师中,70.83%认为自己“善于和学生沟通,师生关系比较融洽”,87.5%的人认为自己“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学内容启发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参加过任教班级的课余活动”和“与学生经常交流学习和生活问题”的比例分别达52.08%和64.58%。这表明大部分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他们在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之余,能主动与学生交流学习与生活方面的问题,并能给学生以指导性的建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崇高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是本研究所调查教师群体的共同亮点。从数据上看,该院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在这方面与国内其他院校并无明显差异,这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充足的原始动力和精神源泉。
4.2.2外语教学观。教师对学生、对外语和对“教”与“学”的认识和信念构成他们的教学观。[4](203)这一类问题主要调查教师的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理论,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育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应用语言学等范畴。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而且要掌握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的相关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
调查发现,只有27.1%的教师表示自己系统学习过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64.6%的教师表示希望有机会进修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理论。这种调查结果也基本符合该院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47.9%的教师只有英语专业本科学历,但他们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表现出的意愿并不明显,这可能与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有关。拥有硕士学位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是翻译或文学等专业,他们也并没有语言教学方面的理论教育背景。
调查还发现,31.3%的教师仍然认为,大学英语课堂应该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他们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坚守显然并不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强烈兴趣。撰写过教学日志或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观察过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教师比例只有18.75%。
4.2.3外语学科教学能力。本研究提出的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包括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及科研能力与水平等三个方面。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本功,以及语言教学能力。调查显示,75%的教师在课堂上能主要使用英语进行课堂授课,93.8%的教师认为自己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在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66.7%的教师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70.8%的教师善于根据学生随时出现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56.3%的教师认为自己善于营造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气氛和睦的课堂学习环境。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只有18.8%的教师认为自己完全了解网络教学的本质和内涵,能够经常采用多媒体授课的教师只有6.3%,29.2%的教师坦承自己完全不知道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科研能力与水平。科研工作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素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调查发现,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的教师占66.7%,出版过专著、译著或参编过教材且编写字数在20万字以上的教师占10.4%,18.8%的教师主持过教改课题,27.1%的教师主持过厅级课题,6.3%的教师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课题。仅从科研数量上看,该院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近几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质量仍然很不理想,高级别的课题仍然很少,部分教师没有明确的科研方向,青年教师科研成果还很缺乏。值得注意的是,“知道如何做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和“能熟练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实证研究”的教师比例分别只有37.5%和16.7%。
从以上调查结果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具备语言基本功和基本语言教学能力,部分教师对不同的教学方法理解不够透彻,教学手段不够丰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方法训练和科研理论指导,已有的科研成果仍然是被动式、任务式的,仍然不能真正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
4.2.4教师学习与发展观。教师本人的学习和教学经历是其教学概念的重要来源。随着教师知识视角由外转内,教师教育从关注如何教授和训练教师,转向关注教师如何学习与发展。因此,本研究也把教师的学习和发展观作为一个重要的维度来加以探寻。
调查结果显示,48名教师中,有国内进修或访学经历的占16.7%,有国外进修或访学经历的占18.8%,参加过国内外专业学术会议的占29.2%。与此矛盾的是,只有29.2%的教师表示愿意出去进修或访学,他们更愿意参加短期的学术会议或工作坊。希望接受科研方法培训的教师则占到了77.1%。
教师发展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反思、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教师知识在学习中得到发展,教师素质在发展中得到升华。因此,应该给予大学英语教师更多进修访学和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和发展空间,促进他们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学和科研的意识。
5.总结与思考
本研究虽因调查对象所限而只反映了一所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基本情况,但并不妨碍调查结果对国内其他院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本次调查并没有将教学的主体――学生纳入调查范围,而只调查了教师对自身素质的认知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调查结果的权威性,我们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之以更加严谨的方式付诸科学研究。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该院拥有一支稳定的、富有进取心且热爱教学工作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他们大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在课堂上与学生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总体语言知识技能较好,具有一定的科研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调查同时也发现了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总体的学历达标率仍然很低;教学方法上缺少创新,部分教师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部分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较差,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理解不够;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科研方法掌握不够;自我学习和发展意识较弱。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总体素质,如尽可能为教师进修提供便利条件,并多途径、多渠道地筹措进修经费,使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在知识结构上有更完善的发展,在职称结构上趋于合理。加大对教师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外语教学技术的培训,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过程科研化。开展科研方法的系统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和个人专业发展。只有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唯有这样,才能适应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学惠.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212.
[2]Freeman,D.,J.C.Richards(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996.
[3]Woods,D.Teacher Cogni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4]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
[5]林祟德,辛涛.智力的培养[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
[6]张逸岗,丁方.试论外语教师的基本素质[J].外语界,1996,(3):57-59.
[7]夏纪梅.大学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科研现状与进修情况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2,(5):35-41.
[8]周燕.英语教师培训亟待加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408-409.
[9]张宜,王新,郭威,于森.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调查报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3-26.
[10]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1]戴曼纯,张希春.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抽样调查[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42-46.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外界影响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广东省的中等职业教育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学校在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保障和提升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学校心理咨询室于2016年11月对2016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提升教育效果。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统计结果
(1)自我意识。①经常分析自己:经常占23.6%;偶尔占51.8%;很少占22.8%;无占1.8%。②自信:非常自信占10%;自信占29.5%;有时不太自信占53.4%;不自信占6.9%;常常感到自卑为0.2%。③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知道,很喜欢占25.8% ;知道,但不喜欢占33.2%;知道,无所谓占27.8%;不知道占11%;管他呢占2.2%。④最希望改变的是:知识占56%;出身占12.6%;财富占15.2%;性格占22.6% ;外貌占7.4%。
(2)人际交往。①关心别人的看法:非常关心占31.2%;比较关心占57%;不太关心占11.1%;无所谓占0.7%。②沟通有障碍:有很大障碍占9.3%;有时有障碍占51.4%;比较少占35.8% ;无占3.5%。③知心朋友:非常多占25.8%;一般多占29.9%;很少占40%;几乎没有占4.3%。④遇到挫折依赖朋友:不是,独自应付占13.2%;会听朋友意见,但以自己为主占60%;偶尔会占25.4%;完全是占1.4%。⑤友谊出现裂痕的应对:立即断交占12.4%;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占14.3%;自己主动争取挽回的机会占66%;置之不理,等对方去处理占7.3%。
(3)学习方面。①对所学专业满意度:很满意占16.9%;一般占65.5%;有所不满占14.5% ;非常不满占3.1%。②学习效率低,是否心烦气躁:经常会占18.4%;有时会占44.3%;偶尔会占33.4%;从来不会占3.9%。③考试前后心情紧张:总是占14.1%;有时,特别在考前占45.6%;偶尔占36.9%;从不占3.4%。④紧张情绪会给考试带来影响:会,很大占20.8%;会,有点占62.3% ;不会占13% ,没感觉占3.9%。⑤学校督促考证是否带来心理压力:会占23.2% ;一般占43.6% ;不会占26.9% ;无所谓占6.3%。⑥压力的作用:正面影响,会为学习带来动力占40.8% ;没感觉占24.1%;较为负面影响,会影响情绪占31.2% ;完全负面影响,会使我无心想学占3.9%。
(4)恋爱观。①如何看待学生时期的恋爱动机:满足心理或生理需要占43.4%;打发无聊时光的占25.6% ;调节学习压力占20.4%;情到深处占11.3% ;选择人生伴侣占6.5%;随大流,不落伍占4.3%。②是否曾为恋爱问题而产生不快情绪:经常有占9.8%;有时有占41.4% ;较少有占26.5% ;无占24.9%。
(5)压力与前途。①担忧前途:经常占32.5% ;偶尔占53.4% ;很少占11.5%;无占3%。②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感到困惑:非常大占16.1%;很大占32.1%;一般占42.7%;少占8.2% ;没有占3.3%。③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转移(娱乐、读书)占42.5%;发泄(哭、倾诉、日记)占23%;压抑(喝酒、睡觉、憋在心里不说)占12.1% ;顺其自然、自然调整占25.8%。④遇到压力时你会最先向谁求助:家人占20.4%;亲戚占36%;男女朋友占16%;知心朋友占35.4%;老师占2%;学长学姐占4%;心理医生占1.7%;不找任何人占14.8%。⑤你最近出现的情况:早上起来后感到难受占32.3%;吃饭没有胃口占36.7%; 总觉得手脚无力占28.2%;哈欠打个不停占35.4%;经常丢三落四占33.6%;注意力难以集中占50%;夜里多梦,睡得不沉占23.6%;解题缺乏耐性占41.9%;语言表达模糊不清占24.5%;没有以上行为占16.3%。
2.调查分析
(1)学生自我意识方面。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约51.8%的学生偶尔分析自己,对“我是谁”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既然不了解自己,那么也不会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正确的认识,如“我擅长什么”“我能干什么”“我能怎样做这件事”,会形成自大、无所谓等性格。
(2)人际交往方面。57%的学生比较关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这些学生一般很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或者干扰,明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或自己想要争取的,但因为在乎别人的想法而终止,这在多元化社会中违背了“良性竞争”的循环法则。另外,有40%的学生在不开心的时候找不到人倾诉;如果遇到挫折,60%的学生会听朋友的意见,但还以自己的意见为主,说明学生无论是否征询别人的意见,自己心里已有最终的抉择,所以我们只需要等待就好了,不必过分干预他们的选择;51.4%的学生承认与别人沟通时有障碍,即使出现友谊裂痕的情况,66%的学生依然会自己主动争取挽回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肯定学生的勇气,但他们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以促使自己的沟通行为有最大的收效。
(3)学习方面。有65.5%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表示一般满意,因此在学习阶段,学校应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辅导。中职学习也更强调自觉性、独立性和主动性,这对中职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学习效率方面,低下的效率会让77.7%的学生心烦气躁,而考试前后有82.5%的学生会产生紧张心情,这又会使62.3%的学生考试失利,因此怎样调节紧张等负面情绪是学生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另外,学校督促考证会给66.8%的学生带来心理压力,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愿意学习和提升自己,但他们把考证当成是学校推动自己前进的“指挥棒”,并没有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事情,因此会有压力。尽管40.8%的学生知道压力能产生正面影响,会为学习带来动力,但依然会为此烦躁和介意,故了解如何缓解压力是学生学习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4)恋爱观方面。仅仅6.5%的学生认为学生时期恋爱是为了选择人生伴侣,因此家长和教师有必要端正学生的恋爱观念,打发时间以及调节压力有很多方法,大可不必拿感情当消遣和宣泄的方法。另外,针对恋爱是为了满足心理或生理需要这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要耐心地给予支持和辅导,学生时期的恋爱更多时候是为了找一个人关心和重视自己,而家庭关系紧张或缺失的学生更容易寻求“通过恋爱解决问题”这一出路。在“是否曾为恋爱问题而产生不快情绪”选项中,51.2%的学生选择肯定答案,因此在充满压力的学习生涯当中,对于缺乏应对技巧的学生来说,选择谈恋爱无疑是雪上加霜。
(5)压力与前途方面。家长和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强压给学生。在遇到压力时,36%的学生会选择告诉亲戚,35.4%的学生会选择告诉知心朋友。家长和教师或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不选择告诉身边最亲的人?其实每个人都需要空间来搭建自己的安全区域,亲戚、朋友等不像家长、教师掌握“生杀大权”,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即使把自己最秘密的事说出来也无妨。针对压力带来的生理影响,我们可以看到产生一系列生理问题的学生不占少数,那他们又怎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希望家长和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体力和精力。
三、原因与对策
通过这次心理健康调查,我们切实感受到学生需要在生理和心理上寻求突破,但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以上一系列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1.与生俱来的“被抛弃”“不重要”“无价值”观点
(1)原因。胎儿在母亲子宫里的成长是最舒适的,但出生后,婴儿就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为什么在肚子里我住得好好的,你硬要把我生出来?”所以在日常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生下你来是因为我们相信你能独立成长”,并尝试让孩子自由发挥,而不是处处设限,否则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重要”,没有地位,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无价值”。
(2)对策。家长和教师可以就一件具体的事情对学生进行肯定,并告诉他“被抛弃”“不重要”“无价值”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会有,使其不必自责。另外,教师可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积极调动学生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学校和班级可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技能竞赛、艺术节、运动会、合唱比赛等,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
2.家庭教育的“施”与“受”缺一不可
(1)原因。家庭就像培育植物的土地,如果土质肥沃,即使稍逊的种子亦能好好成长;如果土质贫瘠,就算再好的种子也不能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健康的家庭教育涵括了“施”与“受”两部分,在给孩子物质与精神支持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在生活中教育自己。因为感受是双方的,作用力是相互的,你想要培养怎样的孩子和学生,你就要做怎样的父母和教师。你“施”一分力,就要有心理准备“受”孩子或学生的一分力。
(2)对策。不要将孩子和学生处在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等作为没有教育好的借口。教师要关心班里的每一位学生,正确面对每一次的突发事件;学校要通过家长会等方式和家长探讨现代教育理念,帮助家长共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形成家庭与学校、家长与教师的教育合力。
3.学校教育的“高”与“低”合二为一
(1)原因。每个学生进入学校,都期望得到较好的教育以及教师的平等对待,这种期待不能因为入学分数、家庭背景等有所差异。如果教师一直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如何能实现平等对话?唯一的方法就是将“高”与“低”合二为一,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的教育才能称之为尊重和平等。
(2)对策。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在校学生的选修课程,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德育课、选修课、专业课等;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邮箱、信箱、热线,由专业教师帮助学生解疑;学校定期组织心理讲座、心理运动会、健康月活动、校园心理剧等,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是一项需要多次、重复的工作,榱搜生的健康,我们义不容辞。
4.外在影响的“要”与“放”选择其一
(1)原因。面对社会上的甚多诱惑,对于处于青春期的职中生来说,需要非常大的定力。在面对这些外在信息时,学生选择“要”还是“放”,经常会打乱了自己的心思,感到无助而烦躁。到底“要什么?”“要到什么程度?”“怎样要?”“要了之后又能怎样?”“放什么?”“如何放?”“放了之后又能有什么?”……这是智慧的选择题,教育者必须有这样的认知高度,才能教育学生把视野打开,把格局扩大。
(2)对策。课堂与课外生活必须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是”与“非”的往来过程中,培养学生“挖掘真善美、放下假丑恶”的能力。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现象,教师不能回避,可通过班会、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抉择、抉择什么、怎样抉择。如果遇到有较强冲击力的话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明晰、选择,学生最终不一定能形成一致的答案,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学会如何思考以及尊重别人的选择。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这段话一直以来不断推动着我们前进。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如果能把握学生的特点,那么教育效果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亚平.教师与学生心灵的对话――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文书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34-36.
[3]王玲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7):444-446.
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最权威的时尚商业媒体,《华丽志》对中高端时尚消费人群有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研究,2015年底首次的《中国时尚消费调查报告》,以严谨专业的态度,系统翔实的数据,在业内获得热烈反响。
这是一份针对中国中高收入人群时尚消费行为和偏好的深入解读,只有及时把握这个特殊人群的动态,才不会错失蓬勃发展的中国时尚市场机遇。
本次报告基于互联网调查问卷形式,以可控节点式传播,成功回收样本1828份,其中有效样本1816个。
报告受访者覆盖中国一、二线城市及海外华人,主力是1980年以后出生的中高收入人群,基于《华丽志》直接收集的一手数据,结合我们对全球奢侈品和时尚行业长期的数据积累和洞察能力,以视觉化图表的形式还原中国中高端消费者最真实的时尚消费行为和偏好。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全球时尚资讯和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入中国年轻消费者的视线,得益于中国庞大、发达的电商和物流网络,越来越多的全球奢侈品和时尚产品“所见即所得”,中国中高收入消费者们的审美风格、对全球趋势的掌握、对品牌的理解、对产品的鉴别力迅速被重塑和提升。时尚消费态度回归理性海外新品牌进入中国最佳窗口期
据《报告》显示,中国80后90后中高收入人群的时尚消费态度明显回归理性。
55%的受访者更愿意尝试小众或新品牌“海外设计师品牌”是人们心中最时尚的品牌类型,特别是80后43%的90后认为“轻奢品牌”更时尚58%的受访者开始了解“时尚租赁”
在中国,每天消费者都会主动或被动认识N个新的时尚品牌,其中有海外、也有本土的品牌。催生或带火这些品牌背后的推手众多,比如:被明星KOL穿着、专业买手或Showroom的挖掘、中国资本收购、大小规模的电商或代购销售、时尚媒体报道、各大社交媒体快速的传播等。
中国的年轻消费者们对时尚的理解和购买已经愈发全球化和扁平化,当人们不是因为“贵“或”有名“就买,而是因为喜欢甚至理解而买,对于更多海外品牌而言,或许到了进入中国的最佳窗口期。同时,消费者对新品牌的鉴别能力越来越强,据报告显示,通过官方网站了解时尚品牌的消费者越来越多。人人都爱个性化,定制需求全面爆发
据报告显示,近95%的受访者对个性化定制感兴趣。
55%的受访者感兴趣服装定制感兴趣珠宝首饰、包袋和鞋履定制的比例分别为:50%、37%、35%香水和美妆定制需求初现,占比分别为:18%和7%
全球范围来看,各大品牌在定制方面的探索愈演愈热:瑞典快时尚巨头H&M投资的时尚品牌Ivyrevel与互联网巨头Google(谷歌)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 Coded Couture的应用程序(app),可根据用户的生活方式和喜好定制服装;为了迎合美妆的需求,今年年初日本美妆巨头资生堂集团(Shiseido)的美国子公司宣布收购加州美妆初创公司MATCHCo;同时定制,也成为了香水销售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助推者,尤其是在奢侈品领域。奢侈品品牌如何留住并唤回日渐理性的消费者?
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全球各大奢侈品牌和集团战略布局的重要阵地。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成熟,各大品牌也进入了最有挑战的发展新阶段。
2016年下半年开始,人们纷纷开始谈论中国奢侈品行业的回暖,各大奢侈品牌做出产品价差调整、店铺形象提升、产品及营销时尚化年轻化、拓展电商销售渠道等举措背后,无不倚靠品牌对消费者心态和行为的准确解读和及时反应。这些举措的直接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奢侈品消费逐渐从海外回流到中国内地。
据《报告》显示:
17%的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购买了更多的奢侈品35%的受访者更经常通过实体店(含海外、国内)购买奢侈品,实体店依然是奢侈品销售的有力渠道1%通过微店购买奢侈品;90后比80后更偏爱在线上渠道购买奢侈品
《华丽志》分析,在奢侈品的回暖背后不仅是品牌的努力,更是消费者理性的回归。当人们对奢侈品崇拜和仰视的光环逐渐褪去,奢侈品开始成为中高收入人群日常消费的组成部分。人们更关注产品设计和质量,品牌文化和服务,这样的理性回归对品牌的商品企划、门店服务、整合营销、销售渠道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牌的广告应该如何投放?官方网站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特别是中国年轻消费者飘忽不定的心性,时尚品牌们大多抱着同样的疑问:如何吸引年轻客群,投放效果如何产出多少?明星代言那么贵,多大程度上能吸引到年轻消费者?
据《报告》显示:
26%的受访者经常通过浏览Instagram了解时尚资讯;90后这一比例增至33%28.3%的受访者在购买前,通过官方网站了解时尚资讯
认真建立官方沟通渠道和销售渠道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尚未进入中国的品牌,这是消费者核实和了解品牌的最佳途径,同时,对于奢侈品品牌,官方网站或官方线上商城的意义也被提上日程。
正如开云旗下的超级明星品牌Gucci首席执行官Marco Bizzarri所言,过去奢侈品行业的门槛很高是因为实体门店的投入巨大;而现在时代变了,很多新兴竞争对手通过数字渠道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为此,Gucci已经最先从2015年开始整顿美国版官网,随后是欧洲、亚洲,2017年上半年(6/7月)开始整顿中国大陆版本。2016年品牌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了20%。2017年,Gucci计划将营销总支出的35%投入到数字传讯,开启中国大陆线上商城。
年初爱马仕CEO Axel Dumas曾直言,为了迎接数字化变革的挑战,将大幅改革调整品牌官方网站。实体零售忽视了哪些痛点?
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中国实体零售商们正努力做出转变。转变的同时,零售商们一直在寻找差异化,挖掘尚未触及的消费者痛点,如:是否该引入更多的小众奢侈品牌、新兴品牌?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到店购买?等等…
据《报告》显示,
72.8%的受访者表示,最近买过的最贵的一件时尚单品是在实体店购买的34.4%的受访者在百货商业体中的多品牌集合店购买过中国设计师品牌,大大高于街边同类店铺(17.2%)不过,8090后群体逛店频率有所下滑,和2015年底的调查报告相比,每周和每月都会逛店的比例有所下降,更多人每季度才逛一次店,完全不逛店的比例也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消费者显示出了与女性消费者相当的逛商场频率,且男性更喜爱通过实体店购买奢侈品。其次,对比其他品牌,年轻消费者表现出对小众海外设计师品牌的特别喜爱。关于中国设计师品牌的好消息和坏消息
据《报告》显示,
58%的受访者曾在过去一年购买过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近70%的受访者在线上渠道购买中国本土设计师产品超过30%的人表示一个设计师品牌都不认识
70%的受访者仍然并不了解中国设计师,21.8%的受访者表示不喜欢产品设计,17.5%的受访者表示价格太高。据《华丽志》“中国本土设计师数据库”的社交媒体数据统计显示,截至至2016年底,库中收录的651位设计师个人微博的粉丝数加总仅达到3000万。
中国设计师的品牌大都只创立了3-5年左右或更加年轻,正处在品牌生存或发展到下一个规模的紧要关头,在中国时尚产业链各个环节都不成熟的前提下,每一位设计师都需要用更快的学习速度,更开放的心态“摸着石头过河”,广泛地接受市场测试和反馈,才能更快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客群,实现可持续发展。
好消息是,中国消费者对小众品牌的心态更加开放,更乐于尝试,这样的态度在90后身上更为突出,这也为中国设计品牌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更肥沃的土壤。以下为《2017年度-中国时尚消费人群调查报告》全文:
执行:孙尚如 苟德培
一、调查指标与方法
1.影响力(包括关注程度、信赖程度等)
2.考察框架
本次调查主要考察都市报纸汽车周刊的新闻版面及广告版面的读者关注信赖度、信息的有效度、读者反馈度、对报纸的贡献、版面经营思路等五个方面,以期反映出汽车周刊的整体发展趋势及对成都地区都市报纸公信力的影响程度。
如图(1―1):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区域覆盖为成都地区汽车销售集中地以及政府机关、学校、商业机构等50余个与汽车行业联系高度紧密以及汽车主要消费群体所在地等单位,总调查样本数500个,其中有效样本数473个,采取了走访调查、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个别了解等调查手段,获得了大量较为翔实有效的调查数据。
如图(1―2):
4.样本采集情况
调查执行时间是2010年1月1日~2月1日,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和内容分析法之方式。对于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先确定了重点区域,然后采取电话访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以及个别了解的形式进行样本采集,对象主要是成都地区汽车营销人员、车主、公务人员、教师、公司白领等群体。我们将汽车销售经理以上高管、高级汽车营销人员、汽车售后服务人员统称为汽车营销人员,将机关工作者、教师和科研机构人员统称为机关/教师/科研人员,将自由职业者、个体/私营企业主统称为商业服务人员,将其他公司职员等行业人员统称为白领阶层。对于深度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将成都地区占主导地位的两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汽车版》2009年8~12月的内容进行分类汇总,结合深度采访得来的资料进行深度分析。
如图(1―3):
5.指标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以及问卷数据的汇总可以看出,在调查区域覆盖层面上,基本上调查样本总体中汽车销售公司、4S店、机关学校和科研机构、商业机构,分别占了调查总体的18.5%、55.6%、31.7%和9.7%、7.4%,占调查单位总体的96.3%,这部分调查样本总体所涵盖的受众对象也正是与汽车行业密切相关、收入水平较高、文化水平较高的社会阶层,其中商业机构及机关学校和科研机构占了41.4%,调查对象占了39.8%,这部分调查对象是汽车消费的重点对象之一,这充分说明本次调查的样本总体选择基本上涵盖了都市报纸汽车周刊的核心受众群,从而保证了此次调查依据的充分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二、调查结果及深度分析
1.读者关注与信赖程度
如图(2―1):
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地区最受读者关注和信赖的汽车周刊为《华西都市报・汽车版》,但是我们注意到《成都商报・汽车版》关注度和信赖度与《华西都报・汽车版》分别仅相差5和5.5个百分点。因为《天府早报》和《成都晚报》汽车版面少,尚不能与《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相抗衡,所以成都地区汽车周刊竞争的格局为:《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两强相争,而《华西都市报》略胜一筹。
2.信息覆盖的有效度和读者的反馈度
如图(2―2):
根据上图调查数据显示,在都市报纸汽车版、新闻版块内容方面,消费者最关注的是新车及车市介绍与自身利益关联最密切的内容,同时希望都市报纸汽车版能够提供更多的消费信息,以引导其消费行为,消费者也希望都市报纸汽车版块中得到汽车文化知识与娱乐,对汽车产业政策的解释和业界的深度评论,而车企业和经销商展示以及都市报单独或联合汽车厂商所搞的各类活动与策划这些都市报汽车版强力推出的内容,并没有得到期待中的消费者更高程度的认可,某种程度上仍然是报纸与广告商――车企和汽车经销商之间的一种默契,一种自娱自乐。
在都市报汽车版广告内容方面,消费者对大幅广告有一定程度的反感,但更期待汽车版广告能够更引人注目、引人品味,同时也能更经典,给消费者提供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值得都市报汽车版编采人员注意的是,消费者厌恶那种没有贴近消费者的任何见解的广告和软广告式的新闻内容,对大幅广告持“可以理解,但很烦”意见的消费者并不占多数,这足以说明消费者已经充分认可广告是汽车版赖以生存的支柱这一现实。从这一点出发,汽车版块的经营应更加注重广告内容的编采,不论是图片广告还是软广告应首先为读者提供一种可量化、可吸收、可欣赏的“物超所值”的模式,而不仅仅是报纸与广告商之间的一种交易。
3.成都地区两大都市报汽车版8―12月份内容分类汇总
如图(2―3):
根据图2―2、图2―3的内容汇总分析,《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在版面数量、新闻版面数量、广告版面数量上相差无几,《华西都市报》略多一些,但在半版以上的大幅广告数量、专栏个数及出现频度、专栏涵盖面上却有较大差距。其中,《成都商报》半版以上大幅广告数量上比《华西都市报》多出29.5个,两报比例约为2:3;专栏数量上《华西都市报》比《成都商报》多出33个,两报比例约为3:1;在专栏覆盖面上,《华西都市报》更为全面,栏目设置更为灵活多变。
4.成都地区两大都市汽车版专栏汇总
如图(2―4):
根据图2―2调查数据显示,汽车版新闻版块中消费者最关注新车及车市介绍,有62.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关注该版块内容。在此版块中,通过对报纸内容进行分析汇总分析,《华西都市报》共开设专栏17个,占用版面114个,在数量上《华西都市报》占有绝对优势,远远超出成都地区其他报纸。(加注)
5.成都地区都市报纸中汽车周刊对报纸贡献效果
如图(2―5):
汽车周刊对都市报纸的贡献,消费者更认同其为信息供应者和社会影响者,汽车版举办的评选与颁奖活动应更紧密联系消费者的观点。
消费者对于汽车版举办的各类评选与颁奖的评价中,排在调查结果前两位的指标是沟通商家与客户关系的良好平台和促进商家改进工作的有效武器,分别有60.9%和36.4%的消费者选择这两项指标,说明消费者对成都地区都市汽车版的高度认可和信赖,还有32.1%的消费者选择了扩大报纸与厂商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汽车版在提高自身和汽车业界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的良好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19.5%的消费者认为汽车版举办的各类评选与颁奖是报纸与厂商的自娱自乐,这不能不引起都市报纸汽车版编采人员和汽车厂商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普通消费者对于这些活动的了解和参与程度不够,另一方面报纸没有完全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这些评选与颁奖活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看广告商的脸色”行事。
6.《华西都市报》8-12月份举办的各类评选和颁奖等重要活动汇总
如图(2-6):
7.《成都商报》8―12月份举办的各类评选和颁奖等重要活动汇总
如图(2―7):
根据图2―6、图2―7对比,我们发现,《华西都市报・汽车版》和《成都商报・汽车版》均高度重视各类评选和颁奖以及车展等活动的开展,原因之一毋庸讳言是出于经济利益,每届车展均能带来大量的广告投放。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两家都市报纸都想借这些评选、颁奖等活动来提高报纸的影响力,这正是《华西都市报》举办的中国车市传媒大奖、中国汽车时尚流行趋势大调查以及《成都商报》举办的中国(成都)车市总评榜和中国西部车市总评榜等评选活动均冠以“中国”字样的原因。
8.成都地区汽车周刊经营思路的读者期待
数据显示,图文并茂、引领时尚是消费者对汽车版的最大两项期待与要求,根据图2―3中关于两家都市报配图数量的数字可知,新闻版面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华西都市报》的配图数量为2166幅,大大高于《成都商报》的1863幅。另外,在配图设计水平上,通过报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华西都市报》经常采用大幅的、时尚的、色彩炫目的、寓意深刻的大幅图片甚至是漫画作为配文图,特别是在像广州车展报道专版、中国汽车时尚流行趋势大调查专版等重大活动报道上以及汽车娱乐版块上经常出现,常常让人眼前一亮。
成都地区是中国都市报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对于目前成都报业两营对垒、捉对厮杀的总体格局而言,《华西都市报》可谓略胜一筹:中国西部唯一一家连续4年挺进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然而,异军突起的《成都商报》在地域特色、本埠发行量、房产版块等方面强势的冲击也是清晰可见。两强相争,究竟谁家胜出?2010,谁又将引领辉煌?各祭宝器、各显神通的成都报业正让我们拭目以待。
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占总数95.8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其中97.83%、97.83%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均持此观点(见表6)。但是从表7中又可以看出,50.0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其中45.65%、56.82%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持此观点。也就是说,不论是校级领导,还是中层管理干部,他们都意识到了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发挥实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前已述及,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防机制、危机爆发时的应对机制、危机结束后的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而调查结果(见表8)则显示:只有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预防机制、应对机制和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近半数的调查对象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虽然校级领导在这方面的认识明显比中层干部的认识更加清晰,但仍有接近40%的校级领导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学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缺少了恢复机制就意味着:学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预防潜在的危机、应对爆发的危机,却没有及时对已结束的危机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不仅会丧失一些改进机会和发展机会,而且意味着同样类型的危机事件还有可能重复发生。这点,应该引起广大离职高专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于2002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标志着在法规层面上开始对学校危机的关注,但这一法规对于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并末发挥很好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56。25%的调查对象认为“由于未涵盖所有危机事件的类型,故只对部分危机事件有效”,还有28.12%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因其为部门规章,故难以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94.80%的调查对象希望出台与学校危机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处理各种危机事件时,比较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三)高职高专院校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的实效性不强
尽管86.46%、87.50%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针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过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但是仍有3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危机意识不强”,而且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引发高职高专院校危机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很淡漠”。这说明,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确实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实效性并不很好。
(四)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学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必然会引起各大媒体的密切关注。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学校不能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或某些领导的政绩而对媒体提供不实的信息,或对媒体封锁消息、缄默不语。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危机发生后,学校主动对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一次新闻通报,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的形势如何;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优先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只是提供客观事实;如果需要还可以召开联合会。总之,让媒体和公众了解实际情况,会更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印支持。
但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就总体情况而言,只有30.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只提供客观事实”,而58.34%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该“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后,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8.33%的调查对象认为“担心媒体报道有损学校的声誉,等危机处理完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2.0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完全不予理睬”,还有1.04%的调查对象没有回答。而分类统计结果也与总体情况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接近70%的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在危机发生时没有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其中绝大多数学校对上级主管部门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处理危机事件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很少。调查结果显示:39.58%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危机事件,21.87%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危机事件,27.09%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在借助法律手段的基础上,再加以协商”的途径处理危机事件,而只有10.42%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解决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时,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真正解决危机事件时上级主管部门并未发挥很大作用。应该说,这种不对等现象的存在,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因此,一方面,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自主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也应给予高职高专院校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
“以法律手段处理突发性紧急状态有关的公共紧急事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前,我国关于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不健全,尽管颁发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并未涵盖所有类型的危机,且仅为部门规章,难以起到很好的法律效果,而《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也没有对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本次调查显示(见表10):占总数94.80%的调查对象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0.42%的凋查对象认为“非常必要”;在分类统计中,93.47%、95.45%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3.04%、52.27%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非常必要”。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推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21.8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建立专门的学校危机管理法”,55.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政府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修改《教育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促进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学校就可以依法处理各种危机事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危机管理能力,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
1.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当然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也毫不例外。在本次问卷调查中,84.3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领导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决策水平、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危机管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51.05%的调查对象认为“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44.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学校领导的预测和预防能力”。由此可见,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应特别重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预测能力。另外,也要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心理素质和协调、沟通能力,确保在处理危机时保持头脑冷静,形成果断、合理的决策。
2.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显示:62.50%的凋查对象认为“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预测和预防能力”;11.4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协调、沟通能力”;7.30%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心理素质”。可以看出,对于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而言,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有广大教职员工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学校可以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事件的所有资料,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讨论和反思,分析当时校方所采取措施的得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可以组织教职员工共同讨论校园危机应对预案;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3.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是增强学校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2.71%的调查对象认为,就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而言,“开展专题讲座或讨论会”效果最好;22.92%的调查对象认为“针对顶案进行模拟演习”效果最好;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效果最好;还有13.54%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开设危机管理课程”效果最好。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采取感性体验比较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以应适当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管理知识。
(三)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理论研究
由表7可见:占总数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学校危机管理理论滞后,不能满足实际危机管理的需要”。现实情况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非常落后,“既缺乏有关危机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没有详尽的危机管理规划”。大多数学校对校园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只是凭借零散的已有经验来被动应对危机。由此可见,深入研究校园危机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增强学校管理者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了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数58.3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问题”,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知识的普及问题”,12.50%的调查对象认为“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问题”,7.29%的调查对象认为“应首先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的队伍建设问题”。可以这么说,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首先应解决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危机管理知识普及等问题,同时也应顾及到危机管理的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危机管理研究,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必将有助于提高广大高职高专院校预防、应对危机的能力。
转贴于 最后,建立恢复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通过恢复、总结与反思,学校既可以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提高日常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发现管理环节中的改进机会,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调查结果显示:81、25%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结束后最重要的工作是“开展调查分析并寻求改进机会”,还有16.75%的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是“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
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占总数95.8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其中97.83%、97.83%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均持此观点(见表6)。但是从表7中又可以看出,50.0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其中45.65%、56.82%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持此观点。也就是说,不论是校级领导,还是中层管理干部,他们都意识到了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发挥实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前已述及,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防机制、危机爆发时的应对机制、危机结束后的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而调查结果(见表8)则显示:只有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预防机制、应对机制和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近半数的调查对象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虽然校级领导在这方面的认识明显比中层干部的认识更加清晰,但仍有接近40%的校级领导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学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缺少了恢复机制就意味着:学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预防潜在的危机、应对爆发的危机,却没有及时对已结束的危机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不仅会丧失一些改进机会和发展机会,而且意味着同样类型的危机事件还有可能重复发生。这点,应该引起广大离职高专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于2002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标志着在法规层面上开始对学校危机的关注,但这一法规对于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并末发挥很好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56。25%的调查对象认为“由于未涵盖所有危机事件的类型,故只对部分危机事件有效”,还有28.12%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因其为部门规章,故难以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94.80%的调查对象希望出台与学校危机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处理各种危机事件时,比较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三)高职高专院校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的实效性不强
尽管86.46%、87.50%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针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过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但是仍有3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危机意识不强”,而且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引发高职高专院校危机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很淡漠”。这说明,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确实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实效性并不很好。
(四)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学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必然会引起各大媒体的密切关注。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学校不能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或某些领导的政绩而对媒体提供不实的信息,或对媒体封锁消息、缄默不语。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危机发生后,学校主动对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一次新闻通报,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的形势如何;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优先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只是提供客观事实;如果需要还可以召开联合会。总之,让媒体和公众了解实际情况,会更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印支持。
但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就总体情况而言,只有30.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只提供客观事实”,而58.34%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该“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后,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8.33%的调查对象认为“担心媒体报道有损学校的声誉,等危机处理完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2.0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完全不予理睬”,还有1.04%的调查对象没有回答。而分类统计结果也与总体情况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接近70%的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在危机发生时没有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其中绝大多数学校对上级主管部门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处理危机事件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很少。调查结果显示:39.58%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危机事件,21.87%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危机事件,27.09%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在借助法律手段的基础上,再加以协商”的途径处理危机事件,而只有10.42%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解决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时,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真正解决危机事件时上级主管部门并未发挥很大作用。应该说,这种不对等现象的存在,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因此,一方面,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自主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也应给予高职高专院校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
“以法律手段处理突发性紧急状态有关的公共紧急事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前,我国关于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不健全,尽管颁发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并未涵盖所有类型的危机,且仅为部门规章,难以起到很好的法律效果,而《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也没有对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本次调查显示(见表10):占总数94.80%的调查对象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0.42%的凋查对象认为“非常必要”;在分类统计中,93.47%、95.45%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3.04%、52.27%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非常必要”。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推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21.8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建立专门的学校危机管理法”,55.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政府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修改《教育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促进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学校就可以依法处理各种危机事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危机管理能力,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
1.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当然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也毫不例外。在本次问卷调查中,84.3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领导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决策水平、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危机管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51.05%的调查对象认为“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44.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学校领导的预测和预防能力”。由此可见,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应特别重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预测能力。另外,也要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心理素质和协调、沟通能力,确保在处理危机时保持头脑冷静,形成果断、合理的决策。
2.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显示:62.50%的凋查对象认为“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预测和预防能力”;11.4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协调、沟通能力”;7.30%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心理素质”。可以看出,对于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而言,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有广大教职员工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学校可以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事件的所有资料,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讨论和反思,分析当时校方所采取措施的得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可以组织教职员工共同讨论校园危机应对预案;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3.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是增强学校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2.71%的调查对象认为,就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而言,“开展专题讲座或讨论会”效果最好;22.92%的调查对象认为“针对顶案进行模拟演习”效果最好;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效果最好;还有13.54%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开设危机管理课程”效果最好。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采取感性体验比较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以应适当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管理知识。
(三)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理论研究
她爱公益、爱行动、不爱冷漠,爱挑战、爱拼搏。在朋友圈里她会晒支教日记和孩子们的笑脸,最重要的是,从不晒包包。
志愿服务的北京范儿
被质疑志愿服务动机?肯定遇到过!曾任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的元方告诉记者,上大学时就有人质疑她是为了加学分,工作后参与志愿服务被人说是好出风头,但真的都是少数,大部分人听到我的经历都会说,好赞!
让元方感到骄傲的时刻通常出现在假期回老家,留在家乡的同学听她说起志愿服务经历时会点赞,但觉得不是一路人。甚至有同学在听她说喜欢做公益时回了句你手真巧。他以为是做工艺品啊,这在北京绝不会发生,感觉志愿服务挺普及的,因为它代表着北京范儿!
元方周围的朋友基本上都参与过志愿服务,她曾和大学宿舍同学利用寒暑假去西部支教,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成为鸟巢的一名志愿者,用微笑共同打造了北京名片。根据团北京市委对3.5万多名在京青年调研数据显示,在问及你最希望参加哪些活动时,选择志愿公益活动位于前列;在问及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方面,选择同意的占79.8%;在问到是否认同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我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时,选择同意的占76.7%。
调研分析认为,首都青年高度认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高度接受和认可志愿服务活动。这大概就是让黎肖乐觉得骄傲的北京范儿吧。
志愿服务遵从内心驱动
在很多对志愿服务持观望态度的人看来,向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并非易事。究其原因,有人认为做志愿者是有钱有权的人才做的事。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针对北京青年志愿者的调研恰恰与以上结论相反。
非得是有权的人才能参与志愿服务吗?数据表明,工作职务方面,剔除在校学生数据,其中办事人员占26.9%,专业技术人员占22.3%,一线工作人员占18.8%,单位负责人仅有3.7%。
调查显示,大多数青年志愿者是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收入和职位不高。这与西方国家志愿者普遍有闲、有钱的情况有明显差异。
对于青年志愿者的非京籍青年所占比例,调研发现非京籍青年占34.1%。调研分析认为,志愿服务是外地青年融入北京、认知社会、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途径。加强青年志愿者工作是推动社会融入、组织重构的有效途径。推动不同青年群体之间的融合,对于构建新型的青年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志愿者学历整体较高
刚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志愿者王英姿细细梳理了一下自己青春里的那些事儿:怀念青春时,绝对不能不提志愿服务。
真正参与志愿服务是在王英姿读大学时。去四川达州宣汉县支教,还成功举办了一台关爱留守儿童的晚会。大学里连续3年都是中国网球公开赛的志愿者。本科毕业后加入研究生支教团,重返宣汉支教。这些志愿服务经历被她形容为到了80岁想起依然会微笑的事。
不管你来这个学校之前是否了解志愿服务,一进大学,最大的社团就是青年志愿者协会,周围会有一批参与志愿服务的小伙伴,你也会受到感染啊。王英姿告诉记者,在她的母校中国传媒大学,志愿服务经历是每个同学的必修课。
志愿者的参与经历大多是从中学和大学本科阶段开始,课题组分析认为,学校阶段是培养志愿服务意识、发展注册志愿者队伍的关键时期。从另一角度也说明,针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的青年,志愿工作的力度和覆盖面还有待加强。
像王英姿这样读了研究生依然对志愿服务抱有热情的青年群体不在少数。在调研中发现,拥有本科(含双学位)学历的占56.1%,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14.4%,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84.7%,青年志愿者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做志愿者不只是为点赞
调研组在问到参与的志愿服务涉及哪些领域时,全体受访者中有47%选择社区服务,有41%选择环境保护,39.1%选择大型赛会。调研组分析认为,北京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领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多元化特点。社区、环保、大型赛会等三类志愿服务参与率较高,这与北京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功能定位密切相关。
在志愿服务培训形式方面,选择为所有岗位的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理念为主的通用培训的占32.9%,选择针对具体志愿服务岗位进行岗位培训的占30.8%。调研发现,由于培训力度直接影响志愿者服务效果,广大青年志愿者对培训的需求反映强烈,亟须掌握助老、助残等方面专业技能,进而更好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
作为曾经的志愿者、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指导老师,于群也有自己的担忧:大多数孩子热情有余,但没有坚持。我不希望我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只是一时冲动,是一次性的,体验一下就完事。
【关键词】高职 大学生 恋爱暴力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5-0027-03
大学生恋爱于今已成为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因恋爱而引起的相关心理行为问题亦日益严重。恋爱关系中的个体因各自的成长环境、性格、气质、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不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恋爱关系群体,其差异性在恋爱冲突中显现出来。恋人在相处磨合的过程中会因为其特异性而产生彼此无法接纳统一的部分,恋爱暴力即是这一部分的直接表现形式。
恋爱暴力专指同性/异性恋人间的暴力行为,与亲密关系暴力所不同的是,亲密关系暴力还包括夫妻暴力、家庭暴力等。恋爱暴力是亲密关系暴力的一种,多发生于青少年及成年早期个体,包括躯体暴力、精神暴力和性暴力。世界卫生组织将恋爱暴力定义为:在恋爱关系中,一方针对另一方的任何蓄意的言语、躯体、心理以及性的攻击和伤害。综合国内外文献显示,青少年恋爱暴力普遍存在,日益成为国际公认的值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恋爱暴力的发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甚至终身都有着深远的影响,Ackard等研究发现,青少年恋爱暴力的发生与不健康行为及心理障碍发生的风险密切相关,如吸烟、暴饮暴食、的使用以及高抑郁症状甚至自杀、他杀倾向等。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青少年中约有近三分之一的人经历过不同形式的恋爱暴力。尽管恋爱暴力有较高的发生率,但国内关于恋爱暴力的研究刚刚起步,尤其是针对高职专科生的研究更少。为了解高职大学生恋爱暴力的发生情况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本人于2012年3月对安徽省铜陵市某高职院校2105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 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采取现况研究设计,应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对铜陵市某高职院校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剔除无效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2105份,有效回收率91.5%。由于学校自身特点,本次调查一年级1064人,二年级951人,三年级90人;男生554人(占26.3%),女生1551人(占73.7%);城镇户口876人(占41.6%),农村户口1229人(占58.4%)。平均年龄为19.71±1.16岁。
2.方法
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人口学指标。(2)亲密伴侣暴力问卷,苏普玉等编制,分躯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共29个条目。其中躯体暴力共12项,主要包括:用脚踢、用手或物体打、处于窒息状态、烫及利器刺、拽、掐、拧或捏等;精神暴力有11项,主要包括:强迫、限制你的交往或行踪、对你怒吼、骂、侮辱或诅咒、用语言、自杀/自伤行为来威胁你等;性暴力6项,包括:强迫抚摸或亲吻你的生殖器官、强迫发生非意愿的等。因行文篇幅原因,没有将所有条目一一具体列出。调查研究对象在大学期间和曾经的恋爱过程中,遭受每种暴力行为的具体次数采用三级计分法,回答无计0分,有1~2次计1分,3~5次及以上计2分,遭受过3种类型的恋爱暴力中的任何一种,即计算该生遭受过恋爱暴力(即总暴力)。该问卷总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躯体暴力、心理暴力和性暴力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1、0.74和0.72,有较好的可信度与有效性。
3.统计分析
运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恋爱暴力的影响因素。显著性检验水准=0.05。
二 结果
1.恋爱及恋爱暴力报告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2105名大学生中现在或过去有过恋爱经历的共976人,占43.4%,其中51.6%有2次及以上的恋爱经历;在有恋爱经历的976名大学生中,遭遇恋爱总暴力、精神暴力、躯体暴力、性胁迫报道率分别为23.7%(231人)、21.6%(121人)、12.4%(210人)、2.7%(26人)。对恋爱暴力分型及暴力方向分析发现,49.6%恋爱暴力经历者同时经历两种或两种以上暴力;有76.2%(176/231)报告遭遇3次及以上的暴力频次。
2.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高职大学生遭遇恋爱暴力差异比较
男女生恋爱暴力行为比较,男生报告遭遇总暴力39.4%(113/287)明显高于女生17.1%(118/689)。男生精神暴力、躯体暴力受虐发生率高于女生;女生报告遭遇性暴力发生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3.家庭教养经历与恋爱暴力之间的关系
本调查将家庭教养划分为四种类型,包括:(1)权威型:高关爱,高控制;(2)专制型:低关爱,高控制;(3)民主型:高关爱,低控制;(4)放任型:低关爱,低控制。由学生自我回忆判断家庭教养类型;回忆童年期是否情感上有被忽视或贬低的经历。比较不同家庭教养背景的学生遭遇暴力情况。结果显示,在躯体暴力上来自专制型家庭教养环境的学生恋爱暴力报告率最高,放任自由型家庭教养环境的学生恋爱暴力报告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恋爱暴力有无作为应变量(无为0,有为1),以单因素分析与暴力相关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儿童期被情感贬低及高控制低关爱的专制型家庭教养环境是遭遇恋爱暴力的危险因素(性别OR=2.950,95%CI:1.947~4.469;情感贬低OR=3.193,95%CI:1.932~5.276;专制型家庭教养环境OR=2.857,95%CI:1.024~7.97);文秘专业是遭遇恋爱暴力的保护因素(OR=0.504,95%CI:0.300~0.844),见表3。
三 讨论
大学生恋爱暴力现象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次被调查的高职生中有43.4%的人有恋爱经历。在有恋爱经历的群体中有23.7%的人报告曾遭遇恋爱暴力,其中有76.2%报告遭遇3次及以上的暴力频次,说明暴力一旦发生会有重复性、习惯性。提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应及早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能够健康恋爱,降低恋爱暴力的发生及发展。在暴力分型上,本次研究精神暴力报道率最高,性暴力报道率最低。总体均低于苏普玉等对本科生的调查结果。可能是高职生与本科生生源间的差异,也可能是一部分学生在遭受到特别是性暴力之后,一般不愿意或羞于告诉其他任何人,因此,我们可以推测约会暴力可能被低报了,约会暴力实际的发生率也许高于我们调查的报道率。
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发现恋爱暴力无论是施暴还是受暴报告上,均存在性别差异。本次研究也显示男生报告遭遇总暴力、躯体暴力、精神暴力比女生高,与国外Archer、国内王向贤、刘娜等多位学者的研究相似。与婚姻暴力受害者大多为女性的现象相反,原因可能是多个方面的:(1)恋爱过程中一般男性为了博得女性的好感,在各方面有所收敛并迁就女性;(2)社会呼吁“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政策,使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女性维权意识增强;(3)学历因素:本研究的被试都是在校大学生,在知识、学历方面都处于较高层次,使女大学生对受暴的容忍度降低,交往中一旦对方触犯了自己心目中底线即武断地采用暴力行为来还击。这种猜测王向贤在对1035名国内大学生的研究中也有所分析,他认为女大学生的教育程度优势或可能使其更有资源使用暴力。女生报告遭遇性暴力发生率高于男生。在独生大学生群体中恋爱总暴力、躯体及精神暴力报告率均高于非独生者,可能由于独生子女父母存在过度保护娇惯,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对对方的容忍度低,对轻微暴力或语言上稍有不快比较敏感。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镇高职生总恋爱暴力及精神暴力发生率高于农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来自专制型家庭教养环境及童年期有被忽视、贬低等情感经历的学生是遭遇恋爱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与凤尔翠等研究结果相近。提示父母在未成年子女的教育过程中,应营造关爱、民主的家庭氛围,社会及学校应重视儿童期虐待的防范及早期干预。文秘专业是遭遇恋爱暴力的保护因素,与学理工科的同学比较,文科生情感丰富,善于表达与沟通,从而可减少恋爱冲突的发生。
本次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局限:(1)样本来自于一所学校;(2)问卷主要针对遭遇的暴力,忽略了施暴;(3)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难免存在回忆偏倚,从而影响结果的外推。这些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晨.大学生恋爱冲突动态发展过程的质性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
[2]范燕燕.“合理化”的暴力:恋爱模式与亲密关系的变革[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1):94~98
[3]Ackard DM,Eisenberg ME,Neumark-Sztainer D. Long-
term impact of adolescent dating violence on th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male and female youth[J].J Pediatr,2007(5):476~481
[4]王向贤.大学生恋爱暴力初步调查——以某高校1035名大学生为例[J].青年研究,2007(8):45~49
[5]苏普玉、郝加虎、黄朝辉等.2575名在校大学生亲密伴侣暴力现况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4):346~351
[6]Archer J. Sex differences in aggression between peterosexual partners: a meta-analytic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0(5):651~680
[7]刘娜、马艳杰.大学生恋爱暴力现状调查[J].商情,2012(29)
[8]陈晶琦.697名男大学生约会暴力问题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10):1013~1016
[9]王永红.河北某高等专科学校部分男生约会暴力发生情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0(6):6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