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第1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 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职业规划,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类型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内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大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制订的方向性的方案。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类型。

根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维度划分方法,我们可以把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1.远期规划

远期规划是指规划年限在5年以上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一般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

对职业生涯进行远期的规划,能够使大学生明确各个阶段的职业目标,保持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连贯性和持续性,使总体目标(比如说最终希望成为某上市公司的董事)更容易循序渐进地达成和实现,进而产生最大的职业动力。大学生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进行这种远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激励自己为达到各个阶段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不过,时间跨度较长的职业生涯规划要求对自我、职业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同时对社会形势和客观环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前的预测能力,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对职业目标和职业要求进行深入的研究、调查、论证,并制定比较切实可行的完整的实施方略。如果是凭空想象的总体规划,虽然内容是完整的,但由于脱离了自身条件和环境要求,只能是海市蜃楼,中看不中用。同时,由于远期规划的时间跨度较长,实施过程中会受到个人和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难度非常大。另外,大学生尚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对社会、职业的了解都极为有限,有可能导致远期规划由于过于理想化而缺乏可行的操作性。

2.近期规划

近期规划是规划时间年限与大学生涯年限基本符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即一般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短期规划和中期规划,这种规划一般在5年以内。

大学时期正处于职业准备和探索阶段,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选择、尝试与磨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近期规划,就是大学生根据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和任务要求,在确定总目标之后,以实现就业为阶段目标,对自己的大学学业生涯制订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实施策略。

近期规划的特点是主要以大学学制为阶段进行目标分解和策略实施,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总体目标而在学业上做好准备,顺利毕业并进入目标职业。近期规划的侧重点在于以就读期间的职业学习和职业准备为主要内容,规划期限基本以大学生涯的终止为结束。从性质上看,这种规划属于职业准备期和职业早期的生涯规划。

对大学生而言,近期规划更具针对性,也更具可操作性。通过近期规划,大学生可以在认识自我、了解职业的基础上,从自身的条件和社会的需求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确定职业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习、培训、实践计划,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为将来迈出校门、走出社会做好准备,为总体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规划时间的跨度不长,因此近期规划也比较易于评估和修正,当学业生涯中各个分阶段(多数为各学年)的目标未能达成时,大学生可以适时调整实施的策略,不断修正并完善。由于近期规划能与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联,因此,我们提倡大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时采用这种目的和策略极为明确可行的规划类型。下面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也主要围绕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近期规划来作介绍。

当然,近期规划也有一定的缺陷。这种规划由于以求职择业为阶段目标,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缺乏详细、系统的规划,难以与总体目标完整衔接,缺失的规划部分只能等到真正进入职业生涯后再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重新制订。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职业生涯发展,只要进步,总有空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1.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2.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3.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4.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5.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6.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依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进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相一致。有一位毕业生在自己的求职资料中简要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涯规划――“乐意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用三至五年时间熟悉业务,掌握相应经验,然后向高级主管职位挑战”,尽管其成绩在众多竞争者中很一般,但却应聘成功。只有少数求职者会写出自己的未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让人觉得求职者的求职意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即使其生涯规划只有五年甚至更短的时间用于为本企业工作,用人单位也乐意聘请这种目标明确、规划透明的人。宝洁北京市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透露,该公司在中国每年招聘应届毕业生100名左右,凡是职业生涯规划得早的人,现在大多数都已成为总监、副总监或高级经理。

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训练,以便为学生未来一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处于不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人,所面对的环境要求不同,自身素质积累不同。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学习、准备和起步阶段,因此,与已工作过一段时间的职业者的职业生涯规划相比较,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其一定的特点,在总体原则和操作步骤大体一致的情况下,两者的规划内容和侧重点不尽相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一)设定目标不同。

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为了获取一定的职业地位或取得一定的职业成绩。比如规划自己35岁前要进入某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或为自己定下两年内销售业务量成为公司之冠的业绩目标。一般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目标划分也并不明晰,视个人的总体目标和现实差距而定。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最根本也最现实的目标是初次就业成功,能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相匹配的职业岗位。比如,规划自己毕业后进入某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目标可以十分明朗。比如,一年级应该达到什么要求,二年级应该完成什么计划,毕业年要实现什么目标等。

(二)规划年限不同。

通过前面的内容介绍,我们知道职业生涯规划按时间类型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一般的职业者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客观环境的特点,制定期限可长可短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活是一个完整和固定的阶段,其时间维度上有一个标准的划分方法――即大学的学制为大学生活的起止时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最现实、最典型的中期规划,其规划年限一般是与学生的毕业年限相同的。比如说,医学院的本科学制为五年,如果一个新生从入学之初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则其规划的起止年限为五年;如果是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则其规划的起止年限为两年半。虽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也有长期规划或人生规划的做法,但并不具有代表性。

(三)实施策略不同。

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其实施策略主要是根据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一定职业范围内的学习培训、专业技能提高、职场人际关系沟通、企业文化融合等行动计划。

大学生处于职业的准备阶段,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策略主要是了解和探索职业,完成与未来可能从事职业相关的学习、培训任务,提高职业生活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行动计划必须与大学生本身的学习任务和校园活动密切联系。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要素包括: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立、策略实施、反馈修正等五个方面。

(一)自我评估。

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是了解兴趣、学识、技能、情商等与大学生本人相关的所有因素。自我评估的结果可以通过自我剖析、职业测试及角色建议等方法获得。

(二)外部环境分析。

对大学生而言,外部环境主要是市场与用人单位等因素,尤其是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竞争加剧,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因素对个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大学生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等。

(三)目标确立。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内容。在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自己的职业方向,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大学生,如果准备成为一个出色的心理学专家,他可以为自己确立职业早期、中期、晚期的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大学生在做近期规划时,主要是确立初次择业的职业方向和阶段目标。

(四)策略实施。

行动计划由长期和短期两个部分组成,长期计划的实现有众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大学生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地设定新的可操作的短期目标。比如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力求实现怎样的短期目标;二年级又该执行什么方案,本年级结束时需要达到预期效果……毕业当年有什么具体举措,如何向自己的初次择业的方向和目标靠拢等。

第2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观

如果你问现在的大学生,关于毕业后对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哪些想法时,他们可能会给出以下一些答案:

“我一定要慎重选择我的职业,选择了之后,就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干一辈子。”

“我也不清楚我将来能做什么,但是我可以通过相关的性格测试、职业兴趣测试等告诉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

“只要有兴趣,我就一定会成功。”

“世界变化太快啦,未来是没有办法计划的,踏踏实实走好当下就可以啦。”

“这个世界上,男女分工是很明确的,有些事就该男的干,有些事就该女的做。”

这些表述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其实都经不起推敲。只是未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们对自己将来职业的想法。在大学四年里,我们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改变他们的不成熟想法,树立正确、健康的职业观。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结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和现实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教育、发展、培训计划。

职业生涯规划要结合职业生涯的特性来进行,首先是发展性。人是职业生涯的主动塑造者,在人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追求,这些追求不停地变化与发展,个体也就不断地成长,所以,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其次是独特性。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现实环境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不相同,没有一条成功的道路是一样的。最后是固定性。所有的职业设计,不同阶段的追求都是为个体的最终职业目标服务的。不管各个阶段的追求如何变化,个体的最终职业目标都不会变。若最终目标不断变化,个体就无法为自己做出一个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个体的最终目标也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个体的价值观和所处的客观条件的变化都会引起最终目标的改变。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重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允许,并且也认可这种变化的存在,但是这种变化不宜过多,因为不同目标之间的冲突会彰显人生的不稳定性,增强个体的挫折感。

在当今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很多方面的意义。对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知自我,了解现实环境,尽早地明确目标,针对目标有目的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对学校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让学校的就业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二、如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

成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是学生已经形成了成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一个不成熟的人是无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曾经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觉得身边诱人的职业、我感兴趣的工作很多,我该怎么去选择呢?”我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身边漂亮优秀的女孩子也很多,你该挑选哪一个作为你的女朋友呢?”当然这只是笑谈,不过挑选职业与挑选对象之间也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你可以有多种尝试,但是最终目标一定要明确,否则在不停地跳槽、就职尝试中,你将会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在本学院,我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在择业标准中,学生选择排前五位的如下表:

现实生活中,五项兼有的职业几乎是不存在的,如果大学生没有确立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职业观,面对五光十色的职业场时,就会不知如何选择,迷失其中。

(二)成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

当今很流行的对幸福人生的一句概括就是:每天下班想回家,每天醒来想上班。意思就是说,每天下班了都想着要赶回家里去,因为家庭能带给自己温暖;每天早上醒来就想去上班,因为工作充实了自己的生活,自己也热爱这份工作。而现实生活中的状况却是很多人:每天上班想下班,每天下班找朋友。上班毫无激情,苦耗人生,在家中也没有幸福感可言,只能在外寻求安慰。当然,这是一种比较极端的状态,但是,每天上班想下班却是很多人都会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态度。偶尔的倦怠是正常的,但如果一直都处于这种消极怠工的状态,这可以说是没能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缘故。那如何才能成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呢?以下几点是必须具备的。

1.充分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力。

对自己的充分认知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其中包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了解。有很多问题在我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就得搞清楚,如“我是谁”,“我的兴趣在哪里”,“我有哪些能力”,“我会秉持什么样的信念或者是态度来面对生活”。有的人光凭兴趣却忽略自己的能力,他是不会成功的;有的人光看中物质条件忽略自己的兴趣爱好,他是不会快乐的。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开始也许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断改变的,我们通过不断地汲取信息,参与实践活动,让模糊的答案渐渐变得清晰,自己就会更加清楚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还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我行,我可以!”要经常鼓励自己勇于面对,敢于创新,别小看了自己。

2.全面了解社会环境,职业角色。

在大学生走上社会前,对社会、对职业的了解知之甚微。片面、不成熟的了解,会让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做出错误的选择。正是由于对社会、对职业的认知不够,才会让有的大学生产生“有些工作就是该男的做,有些工作就是该女的做”的想法。

有些职业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带着很多光环,这些光环具有诱惑性和欺骗性。比如演艺明星,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的生活风光迤逦,实际上的辛酸和付出的代价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接受的;再比如现在的很多社会舆论会指向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这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择业的时候回避这个职业,认为“医生都不负责任”。事实上,很多的医疗工作者都在为我们的身体健康辛勤劳作着,这是一份伟大的职业。只有去除了这些职业周围围绕的或好或坏的光环,让它们还原为最本质的工作时,我们才可以真正地去了解这些职业,知道自己若选择了这些职业,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同时,我们还需要去除职业偏见。古语有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现在的人们却迷失在职业带来的光环里,高呼着:学会了“屠龙术”却拿起了“杀猪刀”,浪费了人才。什么是“浪费”,浪费是不想屠龙,却学了四年的屠龙术;浪费是想去杀猪,却每天都在屠龙。这个学会了“屠龙术”却拿起了“杀猪刀”的小伙只要他是充满兴趣地进行杀猪,那他就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不管是杀猪还是屠龙,在这份职业里他都能获得满足感、成就感,那他就是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职业道路。

3.合理利用测量工具,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

现在高校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或者是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首先都是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性格测试,职业兴趣测试,等等,用得比较多的有MBTI职业性格分析,霍兰德职业兴趣分析,等等。

这些测量工具是帮助我们了解自我的好伙伴,从一个方面来说他们给我们一些信息,让我们在职业选择的时候方向更为明确,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并不能代替我们做选择。我们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测试结果应与我们内心的方向相结合,也许一些天生的缺陷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但若我们认准了目标,并为之努力,就不会有遗憾。

4.尊重个体化差异,培养学生自我决策力。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在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他们的性格和家庭环境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尊重个体化差异,帮助学生做出最优的决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

以大学生初进校为例,他们自进校就已经初定了将来的职业方向,专业的学习活动过程就是大学中最普通、最直接的生涯探索过程。这些学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对自己的专业很了解,也很喜欢,是自主选择的;一类是通过服从、调剂进来的,他们不喜欢自己现在的专业,学习的时候也毫无动力;还有一类是懵懂无知型的,专业也不是自己填的,这个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都不清楚,最重要的自己喜欢什么,他们也不清楚。所以,在学生进校初,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他们介绍专业,让他们了解自己所选择的专业,然后帮助他们完成进入大学的第一个重要选择:离开这个专业,重新选择或是喜爱这个专业,认真地学完这四年。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让他们走上适合自己的道路。

完成了第一个重要选择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日后的大学岁月里,帮助我们的学生规划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培养他们面对重要的职业生涯决定时的决策能力。存在主义大师萨特曾说:“我们的决定,决定了我们。”每一个决定之后,随之而来的是该决定带来的一切,需要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曾经有个学生,每次面对人生的重要抉择时就摇摆不定,鱼与熊掌都想兼得,不愿意承担“失去”的后果,工作从上海转到了南京,又从南京跑到了成都,现在又辞去了所有工作,回到南京准备继续学习。他很痛苦地告诉我,他的人生太不稳定,让他总是在不断地颠簸。我告诉他,你这就是缺乏人生规划,缺乏决策力,缺乏对自己充分了解的结果。

我们要帮助学生做一些决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在面对重大的生涯决定时,要学会如何去抉择,如何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让自己后悔。

三、对大学生入校前教育的思考

台湾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说:“学校学生中有顺教育者、缺教育者与反教育者,此三类学生,分别来自顺教育、缺教育和反教育三类不同的家庭,如果将现社会青少年问题视为一种“教育病”,此病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1]P37。

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性格、兴趣爱好、职业倾向都与其家庭有着莫大的关联。家庭教育和家庭资源会影响学生的专业选择,以及将来选择职业的方向。所以,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家长需要充分重视,早日为自己的孩子制定目标。

家庭是影响学生的一个方面,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入校前的基础教育阶段,也会对他们造成极大的影响。高考志愿的填写就是他们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笔,所以,基础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交给学生如何应对高考,更需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未来的道路。

第3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1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1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帮助女大学生做到充分就业并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同时我们要积极的去面对女大学生给职业带来的冲击,提高就业质量从而保证就业稳定。但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原因,特别是有许多职业对女大学生进行了限制,这就对于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造成比较严重的阻碍。我们关心和支持女大学生的就业要以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为起点,帮助女大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正确认识职业生涯。我们对女大学生就业观引导的同时充分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有效的载体,以此来共同解决当前女大学生就业和人生发展这一难题,这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1.2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社会的变化给女性带来了新的机会,带来了成功,也带来了挑战。 “据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统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女企业家的比例已占到企业家总数的20%。新闻、文化、教育、艺术、体育、传媒等领域,成功女性的比例更高。”可见,女性如果能抓住职业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对自己有较准确的定位,同样可以获得职业的成功。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所以我们在就业中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确实,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准备、有计划不一定成功,因为还有其他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但没有准备、没有计划就一定不会成功。要牢记:愚蠢的人等待机遇,聪明的人创造机遇。

2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层面的表现,但具体表现为规划意识淡薄、目标指向模糊、认识手段单一。

2.1 规划意识淡薄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是重要的,尤其女大学生更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重要作用的认识却很不乐观,其中当今社会的知识环境和整体就业指导氛围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中国人民大学曾做过一份有关的调查研究,这份研究表明,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对其本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其理论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却处于较低水平与职业规划对于女大学生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的对比。如何做好女大学生本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女大学生本身的问题。如何引导女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在校的女大学生的高度重视,以及就业指导部门、专业机构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改善当今我国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2.2 目标指向模糊 对正处在职业生涯规划探索阶段的在校女大学生而言,职业规划要有较高水平的且要符合自身能力的奋斗目标。据北上广闻网《大学生就业指导》调查中发现,60%的毕业生对于想要进入的行业发展前景没有研究过,还有30%的大学生仅仅是对这个公司有所了解但是谈不上对自己职业的一个详细的调研,这当然与这个社会的环境和就业的形式有关,特别是现在这个就业的市场没有给予女大学生太多的选择,这也是供求关系失衡造成的。许多女大学生一味强调大单位、大城市和加入公务员队伍,甚至为了这些不惜放弃个人的专业特长,不顾个人的性格和职业兴趣;而那些为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和职业规划,造成目标的模糊、缺失,这种目标缺失并不是自己真实能力的写照,关键是没有把自己的职业目标、人生目标与实践结合起来。

2.3 认识手段单一 女大学生认识手段上的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女大学生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全面,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容易理想化、片面化和情绪化,特别是心理并不完全成熟。信息化的时代和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给了她们很大的冲击,许多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对于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缺乏信心,归结于自我的外貌不好看,而形成自卑心理,特别是这些学生很大一部分又是独生子女出身,更是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缺乏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实现的过程,一直在温室里生存的人自然不会有压力也不会有困难,更多的是一种娇纵和放肆,所以当某一天这批女大学生真的碰到了困难,她们就无法正确的回应。

3 社会与学校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大学阶段是女大学生向有偿职业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已经基本成熟,女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学校和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应采取如下具体措施:

3.1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 加强职业生涯指导的重要意义对于女大学生来说是不言自喻的,我们可以想象,对于当代的大学生来说职业化的特点就是对于职业指导的清楚定义和定性。职业指导的专业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指导机构的完善和专业化。一个完整的职业指导不仅有专业的队伍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这些专业化的场所,如果设置了这样完善的机构,那么就能为当代的女大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服务,如各种形式的求职择业的指导和联系实习、业余工作等。第二,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要有专业化职业指导的团队,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奉献。各高校可以引入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共同进行有效的培训、可以组织职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培训和考证、可以让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就业工作交流考察活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指导方式方法,以此提升指导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为教师更好的进行职业指导奠定基础。第三,职业测评的专业化。对于职业能力进行测评也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是专业化的一部分也是职业指导进入校门的关键,要从建立一个良好的职业指导体系来约束和培训当代女大学生的职业规划。

3.2 提供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对男女平等问题一直都很重视,为保护女性就业权利的实现,在相关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现实生活中仍存在一些对女性地位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的公共政策。有些政策虽然表面上看来一视同仁,但也可能对女性有明显或潜在的不公平。所以如何制定就业政策,成为政府的重要决策;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单靠市场经济的调节是无法保证男女两性在就业市场中的平等的,这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用人单位的行为要受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范,应该杜绝人为因素、观念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使劳动力市场竞争建立在知识能力的竞争上。“我国早在1994年的政府劳动部“关于贯彻劳动法的依据和需立法的项目‘327号文件’”中,已将“制定防止就业和职业歧视办法”作为劳动法的配套法规列入规划,但它却迟迟没能出台。”因此,女大学生就业的平等权利就一直很难得到切实的维护。

3.3 设立相应中介 职业介绍或者咨询中心的设立是必要的,它是对国家人才市场和机构的有利补充,而对于女大学生职业规划来说,设立高端的人才中介进行有偿的针对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才流动的高密度性决定的,整个社会和国家要对全体的公民负责,特别是我们要为当代的女大学生负责,为她们提供最好的人才交流的机会,除此之外,人才中介也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个体求职者进行个人服务和特色服务,特别是对服务对象进行跟踪服务,把服务和人性化建设统一起来,这必将极大的促进人才交流以及由这种交流所创造的积极的人才规划为女大学生的毕业和职业规划创造有力的条件和理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建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36.

[2]吴贵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张继玉,朱传辉.当代青年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与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7年第5期.

第4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学业规划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而职业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认识到职业规划开始得越早越有利,同时大学阶段是职业目标形成的关键时期。

一、职业生涯规划与学业规划的含义

1.职业生涯规划。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职业发展计划等,并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行为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

2.学业规划。学业规划是指求学者对与其职业相关的学业所进行的筹划和安排。具体来讲,是指学生对其自身特点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确定学习的总体目标和阶段人生目标,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业发展计划的过程。换言之,就是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样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能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职业道路。

二、女大学生在求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今天大学里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已趋于接近,但在求职择业上,女生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有社会的,也有其自身的原因。

1.社会的原因。全球化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女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发展,不愿意接受女大学生。保护女大学生择业权利的政策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如“不得以性别为由”在执行的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地保障,人和单位可以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规避这一约束而把女大学生拒之门外,这也会加剧女大学生在不公平竞争秩序下的不平等就业。

2.女大学生自身因素。传统的性别观念仍在潜移默化地制约着当代女大学生的发展。导致许多女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良就业心态。⑴从心理上看,不少女大学生存在诸如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怀疑自身的能力,缺乏自主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⑵从择业观念看,一些女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只向往大城市,大企业,追求高薪水,高待遇,不愿到基层,到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⑶从自身素质看,部分女大学生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只是把上大学看作是为将来嫁个好丈夫增添一些资本,最终因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足而缺乏就业竞争力。

三、做好学生规划,为职业生涯发展迈出良好的第一步

学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对学业的筹划与安排,实现以最小的求学成本(包括时间,精力,金钱等)的投入来取得自身的职业理想,也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的人生发展效率。学业规划 是个人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职业潜能的重要环节,只有学其所爱,学其所长,学以致用才能让个人避免走人生职业发展的弯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职业发展效率

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相比,在求职择业上,女大学生面临更多的困难,有着不同于男大学的特殊性。所以女大学生在做好每个阶段的学业规划和职业准备外,还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

1.认识专业与职业。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是把“知识学习”和“进入社会”这两个阶段衔接起来的重要时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家长和学生对于大学阶段专业的选择格外重视,因为他们往往认为选择的专业就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一个有完善人格的个体是由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观体系共同构筑而成的,三者应均衡发展。许多企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注重的也是综合素质。

2.学业与爱情。大学中虽不提倡谈恋爱,但也不禁止大学生谈恋爱。关于大学生是否应该谈恋爱,目前有两类观点:⑴认为爱情是成就事业的助推器。爱情不能代替事业,但爱情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它可以促进大学生完成学业,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⑵大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大学期间要学会处理好学业和爱情的关系。如果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智地把握情感,对于美好人生的创建,成功事业的开创意义深远。

此外,社会和学校教育应帮助女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帮助女大学生了解社会种职业动向;要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以及她们在学业和职业规划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开展差别教育,帮助她们做长,中,短期职业规划和学业规划,但是当今社会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女大学生在完成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的学业目标;同时也要随时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第5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一.前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满江红>>犹言在耳.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中从我们的指尖溜过.匆匆走过了大一的时光,时间似乎在我的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是在是讽刺.处在这个阶段的我很容易激愤,总是习惯于反叛,愤世嫉俗.当理想遥变为梦想,当为好的憧憬不堪一击,我往往选择逃避.但是,当我再次回头张望时挫折依旧坚如**,风雨还在迫害我的梦想家园.所以,我不要坐以待毙,我要绝地反击.借助这次大学生职业规划在我的蓝图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自我盘点

基于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的结果,我适合社会型工作,如教师,政府行政管理者.

1.职业兴趣:我本身的专业是医药卫生管理,这与上述的测试结果还是挺接近的.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就是因为"管理"两字,但是我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两个字的保障就幻想着将来能安逸地坐在办公室里,而是出于对管理层的兴趣.恰恰医药方面更是社会争论的热点,因此对于这一专业我有着执着的热情.

2.职业能力:说到职业能力,我坚信我有着厚实的基础.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担任班级干部,有一半的时间是担任班长一职.都说班长是叫着风光,实则是个杂物兵.大事小事都要经手.因此在组织活动,调配资源,合理调度方面我有丰富的经验.在大一期间也曾担任团支书,带领全班出色地完成了团日活动等项目.并受到好评.但在工作中仍有不足,工作热情不够,工作容易情绪化,耐心有待加强,避免虎头蛇尾.

3.个人特质:优势盘点:待人友善,与大多数人能和睦相处;考虑事情顾全大局,仔细认真;性格较为内敛,在处理事情上使我能更加理性,沉稳对待;对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不喜欢随波逐流.劣势盘点:性格的内向使我在工作上缺乏热情;性格上的慢热也阻碍我与别人的进一步沟通了解.

三.职业分析

1.家庭状况:家庭不是很富裕,但总体上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自己家办长做五金,效益不错,给了我宽松的学习环境.

2.学校环境:我所就读的**师范大学拥有齐全的教学设备,强大的师资力量,宽松的学术氛围.对我所就读的医药卫生管理专业给予较大的关注,并积极地组织各种培养和提升个人素养及能力的活动,给了我充分广泛的学习空间.

3.社会环境:现在的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现今大量缺乏的是技术型人才,高层管理型人才虽然短缺,但是要高,需要跟多的各种经验.我所读的专业面临着两难的境界.

4.职业分析:医药卫生管理专业较为对口的是预防所,医院行政管理,就业面狭窄,想要获得好的工作就得增加实践经验.暑假的见习及平时的一些社会活动室很好的途径.

5.职业发展途径:考公务员,教师资格证,四六级证书等基层管理工作者高层管理工作者.

四.实施方案:

1.现在处于大二阶段,离毕业还有三年的时间.我诶自己大学的生活做了一个三年计划.

大二一年扎实英语基础,考出六级证书,并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打算自修教师资格证.今年的科目较少,涉及的内容多可接受,因此想在大二一年获得奖学金.这一年是大学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年,是积累知识的最佳时期.在学习中不能像高中是一般背背公式,单词就为了考试,我们现在的学习要根据自己的专业适时调整,提升自我的价值和社会竞争能力.

‚大三,大四课程相对减少,见习,实习的的机会增加.要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增加自己的专业技能.要改掉懒惰的坏习惯,要意识到就业危机感.在此同时着手准备公务员的考试.

2.毕业后,如果考取了公务员就努力进入国企,从基层做起,与同事处理好关系,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全力投入工作.如果没有考取也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我会考虑做教师,为人师表也是一项伟大可敬的工作.

第6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形式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情况分析

目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学生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并不重要。在高校大学生中,只有23.9%的学生表示了解职业生涯规划,5.2%的学生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42.5%的学生的表示不太了解,27.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超过95%的学生缺乏对未来学习、工作的清晰规划。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首先,很多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来自于一些讲座和日常阅读,没有从正式的课程中获取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知识。其次,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的来源主要包括:父母、亲属、学长、教师、校友等。低年级学生入校时间较短,由于受自身知识背景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其父母与亲属等向他们传播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方法等带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在心理和情绪上对低年级大学生有效进行生涯决策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另外,高校目前,辅导员自身阅历和配备比例都具有一定的限制,导致无法为数量众多、需求各异的低年级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受研究型大学氛围的影响,72.6%的本科学生准备毕业后继续考研和出国深造,直接就业的学生只有23.7%。并且,在就业意向中,89.4%的学生毕业后,都想选择公务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只有4%的学生想到民营企业和进行农业生产。由此可见,在职业规划方面,低年级学生仍然比较看重稳定、高薪的职业,并没有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大类培养模式下,学生选择主修专业,会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比较有充分的机会,从而使学生所选专业与自己意向职业匹配的相关度达到了77%。

2.现行就业指导形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大学生都希望能接受较为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希望能通过学习、实践等形式探索工作世界,对就业指导形式具有较强认同感的有:“体验式指导、企业人力资源专家的培训与指导、职业规划师提供的个体咨询服务与指导”等形式。但是目前很多学校现有的规划咨询服务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也缺乏一定规模、一支专业、稳定的职业生涯指导教师队伍,导致很多高校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培训。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形式选择中,63.1%的大学生选择了具有针对性的面对面咨询辅导,并且他们希望通过同学互助、网络咨询和电话咨询的形式进行就业指导,另外,参与度较高的团体辅导也是他们说希望的就业指导形式。另外,在就业指导中,学生期望获得技能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自信与表达能力。同时由于低年级对于形象指导、职业礼仪、面试技巧等能力的期望不大。

二、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策略

1.开展通识教育,充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

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入通识课程,作为前置必修环节,开展以职业生涯规划启蒙为先导的通识教育,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一般的方法、理论和技巧。通识教育课可以为他们提供关于就业和职业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生涯规划的目标,对学习思考生涯发展的方式具有直接的影响。并且从通识教育中,也能对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高校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行业和企业专家参与、相对稳定的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通过政行企校的多元参与,解决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大学生清除就业中存在的疑惑,规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负方向发展。

2.提升大学生自我认知程度,拓宽大学生就业指导内容形式

帮助低年级学生发现自身特质,通过MBTI等性格测评软件,指导其自身进行全方位探索,提升学生在性格、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认知程度,了解自身的行为特征与职业兴趣,同时,借助量表、计算机辅助系统等了解不同职业对技能的要求,发现自身的能力倾向,为未来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明确大学生存在的差距。并且,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就业发展中所看重的标准和原则,通过咨询和辅导帮助大学生澄清价值观排序。另外,高校高发挥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合力,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和目标,整合资源,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使大学生受益。

3.建立有效渠道,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第7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2-0173-02

Abstract:Thepaperdoesthebriefresearchaboutthecareerplanningeducationandtheinstructionforcollegestudents.Firstly,itexpandstheconceptandsignificanceofcareerplanningforcollegestudents.Onthebasisofthis,itgivessomespecificstrategiesfortheeducationandguidanceofcareerplanningforcollegestudents.

Keywords:collegestudents;careerplanning;educationandguidance

職业生涯规划研究最早始于西方,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我国学者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我国一经引入,立刻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职业生涯规划最早应用于企业领域,随着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该理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大学生就业教育当中。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无疑已经成为大学教育面临的头号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多关注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希冀能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不断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界定

有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概念,我国学者刘咏宝于2007年在他的相关研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并结合当时存在的发展机遇,同时综合分析当时存在的个人职业生涯主客观因素,最终确定事业奋斗目标,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的合理安排。这个概念基本准确概括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内涵。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文章中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具有如下几点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学业与职业良好匹配

相关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促进大学生更加清晰、完整的对自我进行客观认识,引导大学生将自身的个人意愿、职业理想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科学结合,进而进一步树立和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形成正确职业认知。除此之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让大学生更加清晰认识到自身能力与理想职业间存在的差距,而这种认识则可帮助大学生通过学业学习,更好的完善自我,从而促进大学生学业与职业的良好匹配。

2.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责,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高校必须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实施的大都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分割教育,这样的分割教育方式未充分重视知识的整体性教育,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形成适应性差、知识面窄的不良局面。这对于大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高校注重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它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的关键所在。

3.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中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个更好平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种多种教育资源的融合,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教育资源之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可以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于大学生实际,是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实施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具体策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具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过程中需认真把握好如下几点问题:

(一)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意识

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方面并未予以足够重视。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有效性,高校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意识。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长期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做到一蹴而就。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长期目标,在此目标的引领下积极采取相关教育与指导策略,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效率的提升。(2)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必须具有可持续性、可评估性。可持续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可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更为科学,可评估性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可帮助高校更好改进自身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策略。

(二)高校应建立高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质量的提升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支撑。因此,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建设方面也应多下功夫。作者认为,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如下几支队伍的打造:(1)专职职业指导队伍;(2)就业导师队伍;(3)校外顾问团;(4)大学学生职业规划协会。队伍建立之后,为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有效性,还应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提出严格要求,最好应配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及其他一些具体的管理制度等。在相关制度的管理、约束及激励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队伍的综合素质定然会得以稳步提升。

(三)高校应帮助大学生更科学合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纸空谈,在具体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过程中需认真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职业理想

当前,很多大学生并未树立科学职业理想,在职业理想的设定方面大都呈现出理想化、功利化倾向,未充分考虑到社会与国家的实际需要。这样的职业理想树立对于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校应帮助大学生积极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而要做到此点必须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如下几种观念:(1)树立个人成长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观念。大学生的个人价值与职业理想实现应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作为当代有为青年,应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奔赴祖国建设事业需要的地方。(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必须牢牢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终身学习为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助力,为自身的未来职业发展助力。(3)树立主体意识和竞争意识。21世纪需要的是人才,而最不缺的也是人才。随着我国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均在稳步增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当中,大学生要想获取理想工作,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及竞争意识。

2.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及外部环境

很多大学生在对自我进行评估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言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过程中,应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我及外部环境。相关研究表明,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过程中,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我:(1)准确认识自己的职业性格;(2)全面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3)理性判断自己的职业能力;(4)准确评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除了加强对自身的准确认识之外,还应帮助大学生准确评估社会环境对从业者的要求。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有效性。对于当前的大学生而言,加强认识自我的实际情况是极为必要的。但恰恰有部分大学生并未准确、充分的认识自我。另外,还有很多大学生对于学校之外的外部就业环境也未进行充分认识与了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仅知道就业形势严峻,但具体严峻到何种程度他们却往往一无所知。因此,高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过程中帮助大学生准确认识自我及外部环境就显得极为重要。

3.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

高校对大学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关键所在就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据了解,目前很多大学生并未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计划,即使有部分大学生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计划,其计划性也往往不够科学。因此,高校应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计划制定方面多下功夫。具体可从如下几点入手:(1)积极要求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应让大学生将其为一项任务完成。如有可能,还可将其纳入学分,引导大学生更为积极的制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计划。(2)计划制定后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制定后,在后期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受到影响。因此,高校在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计划后,还应要求大学生积极进行调整,让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呈现出更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学业与职业良好匹配,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除了上述提出的几点策略之外,高校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把握多点问题。另外,希望文章的研究可以丰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指导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咏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01).

[3]刘景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3).

第8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摘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应该成为高校所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着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规划的具体内容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校招生比率不断提高,但就业难问题却日趋严峻。毕业难以找到合适工作,昔日“天之骄子”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天之骄子”。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更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时所需的竞争力,促进他们充分就业。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大学生发掘潜能、突破障碍、实现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掘自身的潜力、克服不足,进而引导他们设立目标,制定可行的措施,突破发展中的障碍,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2 有利于指导大学生确定职业方向、明确奋斗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刚迈进大学的学生对自身也没有明确的认识,更谈不上对未来职业的认识,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科学的认识自我、合理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奋斗目标,并制定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案,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准备。

3 有利于学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检验学校质量的试金石。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使大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觉地学习,有了较好的职业发展。这就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学校知名度提高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自然就比较青睬,就业率也会提高。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1 正确的认识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就是咱我认知”。即充分认识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方面的基本素质,知道什么样的职业比较适合自己,自己能干什么,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路线。

2 客观的环境评估和生涯机会评估

所谓环境评估,就是充分认识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环境并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环境对自己有利和不利的条件,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机会。

3 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行动方案

在对自身和对环境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能力、兴趣、性格以及职业倾向性,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来保障目标的完成。在设定具体行动方案时要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自我认知和外部环境分析,引导学生制定出每个阶段的行动计划。如大一为试探期。首先要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重新确定学习目标;其次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尤其是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最后要引导他们规划大学生活,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大一学习任务不重,鼓励他们多参加活动,增强人际沟通能力等,使他们从一开始就有较强的方向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求职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大二为定向期。要帮助他们考虑清楚未来是深造还是就业,并以提高自身素质为主。提高英语能力、计算机水平,并有选择地考取一些证书,辅修相关专业,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大三为冲刺期。面对继续深造、就业等不同的群体分情况进行辅导。对于选择深造的帮助其全面了解升学信息;对准备就业的重在帮助他们提高求职技巧、学会心理调适、收集求职信息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4 积极实践、及时评估反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不断地对规划进行评估与修改。大学生还处在对自己、对社会认识的探索初期,加之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做出一些较为宽广的职业选择,但随着对职业社会的了解、自身素质的一些变化,他们会对职业生涯路线进行调整和修改,以保证规划的顺利进行。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 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

尽管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普及面还不够广。尤其在就业难问题比较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确立学习目标,避免今后走弯路。2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个体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课主要起到普及理论知识的作用。但具体到每个人的兴趣、性格、能力、职业倾向时又各不相同,所以,职业生涯规划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了解外部职业社会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 加强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建设

第9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1-0168-03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是当前社会就业群体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阶层。但是,随着最近几年高校逐年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也带来了我国进入求职市场的毕业生人数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的现象,因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及高质量就业也就随之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然而,就目前高校的就业整体教育方式而言,仍比较注重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侧重于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则严重缺位。因此,如何通过各种途径与形式,引导与组织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尤为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一般来说,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从一定对象的角度看,我们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而我们在大学期间所施行的生涯规划教育则是在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的帮助下,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的分析,结合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预期,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和社会工作,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选择合适的道路。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面对严峻的当前就业形势,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这对于学生自身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避免择业的盲从和失败,是很有必要的;对高校本身的长远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社会进步与职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将加速职业的发展变化。职业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这就提醒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不仅要本着个人的意愿,更要了解社会的需求变化和职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因此,这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教育。只有具备了正确的职业规划理念,才能明确人生目标,在繁杂的众多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少走弯路,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就业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打破了旧有的“国家统包统分”就业模式。以“市场导向,政府监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主导的新的就业机制已经建立,并为大学生择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大学生就业面对着严峻的压力,也使得大学生择业、就业成为一个比较敏感和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面对这一现实,只有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才能促使大学生根据目标要求培养自身所需要的技能与素质,进而最终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事业之路。

(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期间,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多方面的内在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否良好,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如人生理想规划、生活目标规划、学习目标规划和职业选择规划,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并通过职业生涯实现理想和目标。

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目前现状来看,虽然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这项工作,但在实际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对于高校还是学生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在思想上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家庭教育、中学教育的缺陷,以高考成绩为主导,遏制了大学生选择专业、选择职业的自由性。因此,在很多在校大学生的意识中,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模糊;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人不多。更不能清楚如何真正去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方面,甚至觉得没有必要,把未来的职业选择归之于外因。

(二)急功近利思想严重,期望值过高。在现实中,社会上的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等不良思想也悄悄侵入了校园。部分学生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途径时,常常定位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或是收入、福利较高的单位,而不愿意去条件较差的地方或单位去;甚至宁愿为了一己的某点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此外,还有一些学生不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些培训班或者职业资格证书上,弃本逐末。

(三)缺乏基本的求职素养。在很多学生的就业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当的一部分学生在寻找求职信息、面试、就业礼仪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如,过多地依赖学校老师和家长等,很少主动寻找就业信息;求职准备不够自觉,求职不及时;在求职过程中,就业自主能力不够,缺乏求职技巧、方式不够有效;不懂就业政策,环境适应能力差。另外,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过分注重经济利益,不考虑职业前景与长远发展,等等。

(四)忽视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系统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宏观上,它涉及到家庭、高校、社会、学生等方面;从微观上,它涉及到高校的就业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部门以及学院、班级、学生等多个环节。鉴于以上这些因素,如果哪一个节点缺失,都会造成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不充分性。

(五)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高校中学生辅导员以及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也是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就目前高校辅导员以及班主任在引导大学生合理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方面来看,此项工作的开展并不容乐观,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相对于高校以及辅导员和班主任来说处于一个初始状态、一个新的领域;而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人员来源较广,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门的业务训练,无法对大学生四年的规划进行全程的监控。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对工作的适应性;也造成了许多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很强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

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与组织

针对在对大学生实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强对大学生的引导。

(一)以辅导员与班主任为主,构建高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资队伍。一般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属于大的就业指导范畴之内,就其实质而言,它是一项循序渐进的思想教育工作,按照一般的高校教育体制,辅导员、班主任应该承担起重要的责任;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应该列为其日常工作考核中。作为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由于不是专业的生涯辅导员,很难运用非常专业的生涯心理辅导理论和工具为学生进行辅导。但是,辅导员、班主任可以肯定地说,应该是大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辅导体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是职业生涯辅导主要的客体之一。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组织中的主力军作用,具体实施和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定位、测评、跟踪、监测、咨询以及计划的修正与调整,做到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操作指导全程化、设计调整的科学化、因人而异的个性化、专业结合的针对化,使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科学有效。

(二)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教学和早期教育。在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高水平的职业生涯指导师进行启蒙教育和理论教学,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促使学生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定位和规划设计。尤其是要做好大一新生的早期职业生涯规划启蒙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此基础上拟定初步的职业方向。

(三)实施“走出去”策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深化自我素质的重要方式。在日常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积极“走出去”;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寒暑假自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注重专业的教学实习环节以及建立实习基地,等等,由此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竞争意识。这样,一方面使得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走向社会,亲身感受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具体要求。这样,大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才观,才能锻炼和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四)以分层次辅导为主。兼具个性化引导为辅。在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中,一方面,依据不同标准,如年级、年纪、性别等,划分学生的层次性,注重对学生的进行分类指导;另一方面,要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困难。同时,在进行个别辅导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在这基础上,使学生增进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确定适合于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能力范围的职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