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物质的量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质的量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质的量教案

第1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4.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5.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和摩尔质量。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

教法建议

1.在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时,可以从学生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桥梁,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2.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不能拆分。它和物质的质量虽一字之差,但截然不同。教学中应该注意对比,加以区别。

3.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但是这一概念对于学生来讲很陌生也很抽象。再加上对高中化学的畏惧,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难点。因此教师应注意分散难点,多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发学习兴趣。

4.应让学生准确把握物质的量、摩尔的定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明确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对象的。

(2)明确粒子的含义。它可以是分子、原子、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3)每一个物理量都有它的标准。科学上把0.012kg12C所含的原子数定为1mol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1mol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因此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在叙述和定义时要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计算时取数值“6.02×1023mol-1”。

5.关于摩尔质量。由于相对原子质量是以12C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把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物质的量的基准,就能够把摩尔质量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如一个氧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倍,又1mol任何原子具有相同的原子数,所以1mol氧原子质量是1mol碳原子质量的倍,即。在数值上恰好等于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给物质的量的计算带来方便。

6.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需要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理清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方案一

课题:第一节物质的量

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通过计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运用、巩固概念。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积极主动学习。

强调解题规范化,单位使用准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教学方法:设疑-探究-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

学生思考:方程式的含义有:宏观上表示56份质量的铁和32份质量的硫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硫化亚铁。微观上表示每一个铁原子与一个硫原子反应生成一个硫化亚铁分子。

导入:56g铁含有多少铁原子?20个铁原子质量是多少克?

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

回答: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投影: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物理量

单位名称

长度

质量

千克

时间

电流

安[培]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发光强度

坎[德拉]

物质的量

摩尔

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一节物质的量

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

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摩尔”

阅读:教材45页

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这个常数的符号是NA,通常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mol-1。

板书: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讲解:阿伏加德罗常数和6.02×1023是否可以划等号呢?

不能。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33×10-23g,可以求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因此注意近似值是6.02×1023mol-1。

提问:1mol小麦约含有6.02×1023个麦粒。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

学生思考:各执己见。

结论:不正确。因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使用范围是微观粒子。因此在使用中应指明粒子的名称。6.02×1023是非常巨大的一个数值,所以宏观物体不便用物质的量和摩尔。例如,地球上的人口总和是109数量级,如果要用物质的量来描述,将是10-14数量级那样多摩尔,使用起来反而不方便。

板书: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投影: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mol氧

(2)0.25molCO2。

(3)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4)1mol是6.02×1023个微粒的粒子集合体。

(5)0.5molH2含有3.01×1023个氢原子。

(6)3molNH3中含有3molN原子,9molH原子。

答案:

(1)错误。没有指明微粒的种类。改成1molO,1molO2,都是正确的。因此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用化学式表示。

(2)正确。

(3)错误。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只是它的单位,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4)错误。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等同。

(5)错误。0.5molH2含有0.5×2=1molH原子,6.02×1023×1=6.02×1023个。

(6)正确。3molNH3中含有3×1=3molN原子,3×3=9molH原子。

投影:课堂练习

2.填空

(1)1molO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O;

(2)3mol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H2SO4,可电离出_________molH+

(3)4molO2含有____________molO原子,___________mol质子

(4)10molNa+中约含有___________个Na+

答案:(1)6.02×1023(2)3×6.02×1023,6mol(3)8mol,8×8=64mol(因为1molO原子中含有8mol质子)(4)10×6.02×1023(5)2mol

讨论: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作业:教材P48一、二

板书设计

第三章物质的量

第一节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

1.意义: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2.符号:n

二、单位――摩尔

1.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符号:NA,近似值6.02×1023mol-1。

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3.使用范围:微观粒子

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与原理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A,单位是每摩(mol-1),数值是

NA=(6.0221376±0.0000036)×1023/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由实验测定。它的测定精确度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测定方法有电化学当量法、布朗运动法、油滴法、X射线衍射法、黑体辐射法、光散射法等。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不同,但测定结果几乎一样,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客观存在的重要常数。例如:用含Ag+的溶液电解析出1mol的银,需要通过96485.3C(库仑)的电量。已知每个电子的电荷是1.60217733×10-19C,则

NA=

下面着重介绍单分子膜法测定常数的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2.学习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用品

胶头滴管、量筒(10mL)、圆形水槽(直径30cm)、直尺。

硬脂酸的苯溶液。

实验原理

硬脂酸能在水面上扩散而形成单分子层,由滴入硬脂酸刚好形成单分子膜的质量m及单分子膜面积s,每个硬脂酸的截面积A,求出每个硬脂酸分子质量m分子,再由硬脂酸分子的摩尔质量M,即可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N。

实验步骤

1.测定从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

取一尖嘴拉得较细的胶头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小量筒中滴入1mL,然后记下它的滴数,并计算出1滴硬脂酸苯溶液的体积V1。

2.测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积

用直尺从三个不同方位准确量出水槽的内径,取其平均值。

3.硬脂酸单分子膜的形成

用胶头滴管(如滴管外有溶液,用滤纸擦去)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约5cm处,垂直往水面上滴一滴,待苯全部挥发,硬脂酸全部扩散至看不到油珠时,再滴第二滴。如此逐滴滴下,直到滴下一滴后,硬脂酸溶液不再扩散,而呈透镜状时为止。记下所滴硬脂酸溶液的滴数d。

4.把水槽中水倒掉,用清水将水槽洗刷干净后,注入半槽水,重复以上操作二次。重复操作时,先将滴管内剩余的溶液挤净,吸取新鲜溶液,以免由于滴管口的苯挥发引起溶液浓度的变化。取三次结果的平均值。

5.计算

(1)如称取硬脂酸的质量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那么每毫升硬脂酸的苯溶液中含硬脂酸的质量为m/V。

(2)测得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体积为V1,形成单分子膜滴入硬脂酸溶液的滴数为(d—1)(详见注释),那么形成单分子膜需用硬脂酸的质量为:

(3)根据水槽直径,计算出水槽中水的表面积S。已知每个硬脂酸分子的截面积A=2.2×10-15cm2,在水面形成的硬脂酸的分子个数为:S/A。

(4)根据(2)和(3)的结果,可计算出每个硬脂酸分子的质量为:

(5)1mol硬脂酸的质量等于284g(即M=284g/mol),所以1mol硬脂酸中含有硬脂酸的分子个数,即阿伏加德罗常数N为:

注释:当最后一滴硬脂酸溶液滴下后,这滴溶液在水面呈透镜状,说这滴溶液没有扩散,即没有参与单分子膜的形成。这时单分子膜已经形成完毕,应停止滴入溶液,所以,在计算形成单分子膜所需硬脂酸溶液的滴数时,应将最后一滴减掉,即滴数计为d—1。

说明:

一、实验成功标志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NA在(5-7)×1023范围内为成功。

二、失败征象

实验测定的阿伏加德罗常数数量级不等于1×1023。

三、原因分析

1.因为苯是易挥发的溶剂,故在配制、使用硬脂酸苯溶液的过程中因为苯的挥发,造成浓度的变化。

2.在测量每滴硬脂酸苯溶液体积时是连续滴液的,在形成单分子膜时的滴液是间歇的,同时,滴管内液体多少不同,手捏胶头的力不同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液滴的大小不均匀。

3.水槽洗涤不干净,将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4.水槽水面直径测量不准确也会造成误差。

四、注意问题

1.苯中有少量的水,可用无水氯化钙或氧化钙除去。

2.配好待用的硬脂酸苯溶液一定要严加密封,防止苯的挥发。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加塞塞住。

3.在使用胶头滴管滴液时,均要采取垂直滴入法,以保持液滴大小均匀。

第2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脚手架安装;质量控制

在本文中,笔者对建筑施工脚手架的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目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脚手架安装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在最后针对全文提出了几条关于房屋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安装和质量控制的建议。

1 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内脚手架主要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为主,缺乏专业的脚手架生产厂家,而且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工艺水平落后。面对一些偏远地区还存在使用竹脚手架的现状,其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是必然存在的。虽然之前在我国很多建筑工程中大量使用过门式脚手架,其产生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它也被市场逐渐淘汰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究其根本还是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造成的,比如使用钢管达不到设计要求、加工精度不够、使用寿命较短等。而同时出现的内爬架施工方法虽然也被大量使用,但是必要的安全措施始终跟不上,造成了安全事故频发。所以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施工问题而言,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质量、安全措施等都是亟待解决的。

2 房屋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安装存在的问题

2.1 产品质量问题。在我国专业的脚手架生产厂家比较少,生产组成脚手架的钢管、扣件设备落后,技术和工艺水平比较简陋,所以国内脚手架的质量其实很难得到保证的。然而目前国内房屋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使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应用量也随之增加,那么生产厂家也就越来越多,产品质量就大不如前。目前巨大多数厂家为了抢占市场,基本是采用的低价竞争策略,把标准规定的壁厚315mm的钢管改为310~217.5mm,而且扣件也是越做越轻。这些都大大的降低了脚手架的质量,增加了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脚手架安全隐患。

2.2 安装施工问题。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出现倒塌的主要原因是支撑失稳,这一点也是脚手架安装施工的要点所在。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因为很多施工企业在进行模板施工之前没有对模板脚手架进行设计与刚度验算。绝大部分只是依靠主观的经验对支撑系统进行布置,根本没有考虑刚度和稳定性因素。脚手架钢管材料锈蚀或者磨损严重、局部弯曲或者开焊等都会降低钢管的承载能力,是造成支撑失稳的主要原因。其次就是在对于房屋建筑脚手架施工之前相关技术人员没有对工人进行脚手架安装技术交底,同时加之施工现场比较复杂,所以忽略了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支撑设计要求,从而造成了安全事故。

2.3 市场管理问题。目前在我国建筑市场中,脚手架市场是比较混乱的,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易环境以及严格的质量监督措施。绝大部分企业只是一味追求利益,忽视了产品的质量,这样一来部分技术设备以及质量过硬的厂家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停产、转产现象的发生。而那些设备简陋,技术工艺落后的厂家在通过劣质产品获取利益的同时,也给建筑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3 针对房屋建筑施工中脚手架安装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质量控制措施

3.1 加强完善方案编制与审批。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前,施工企业应该按照房屋的结构形式、荷载、基础、设备、施工工艺等情况对承重支撑架施工技术进行专项方案预制,以确保脚手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以及稳定性,对结构重量、测压、施工荷载进行承受。承重支撑架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来进行制定,并且方案必须通过论证来保障其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施工企业,工人人员必须对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最后交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定。

3.2 严格控制脚手架的施工过程。对脚手架的施工,首先必须要求专业的施工队伍对脚手架进行搭设,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求持有建筑登高架设特种作业上岗证进行脚手架安装施工。无证人员必须先进行教育、培训之后持证上岗。在正式安装之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对多有相关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签署双方履行协议。在正式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标准。技术方案。同时要做好搭设实时勘察,积极对已搭设完成的部位进行检查。最后在经过相关人员、单位验收之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3.3 采用安全性能好的新式脚手架。目前性能最好的是门式脚手架,是比较明智的选择。这也是从源头对脚手架安装质量源头控制的重要方法。门式脚手架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广泛的脚手架之一,其形状主要呈现“门”字型,故此有门式或者门型之称。它主要由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可调底座等组成。起源于美国,主要特点是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安全系数高等。

3.4 加强脚手架的检查及安全管理控制。对于脚手架安装质量控制中,加强脚手架工程的检查验收和安全管理工作在后期安全使用的过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具体的检查和管理过程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必须立即要求更换。因为大部分脚手架安全事故是因为没有定期进行检查,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所至。这一点建立单位必须认真对待,应该积极落实好检查脚手架安装的实际搭设情况,在发现问题之后应该立即要求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在整改完毕之后必须经过监理部门检查验收确认之后在进行使用。

4 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安装和质量控制提出的建议

4.1 加强钢管、扣件、脚手架厂家管理,组织有关人员对其进行综合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坚决割断不合格产品生产的源头。并对生产力较差的厂家进行曝光和警告,设置勒令停业整顿。与此同时,对于一些有较高质量保证的厂家,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

4.2 要求施工给企业必须选择有质量认证、以及可以提供质量保证和检测证书的厂家进行钢管、扣件、脚手架租用。同时建立完善的脚手架安装质量建立制度,并组织质监部门对脚手架安装进行质量监督,坚决杜绝无证产品的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责任于施工企业。

4.3 强化租凭企业的管理,对于无证厂家的钢管、扣件、脚手架必须严令禁止租凭。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相关组织人员应该定期对租凭市场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产品应该立即报废处理。同时把国内先进的脚手架内型积极的推广给租凭企业以及施工企业。

4.4 建立大力发展专业的模架公司,并对它们进行统一管理。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有利于新型模架投放市场,从而提高在工程建设中脚手架的安装施工速度和质量。同时在对施工设备充分利用的同时,还能够提高模架的使用效率,对施工技术的提高、专业施工队伍的培养。改善工人施工环境、施工安全等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我国建筑企业的改革发展过程中,由主演也的模架工程公司专业化的对建筑脚手架进行安装。

5 结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严重人生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在本文中通过对脚手架安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对脚手架安装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3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关键词:遮罩;动态遮罩;激活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05-1272-01

1 背景

在Flash的“遮罩层动画”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遮罩动画做得好,效果非常吸引人,但我觉得遮罩的概念很不容易讲清,那么学生对遮罩概念的理解更是不容易,为此,我仔细阅读并处理了教材,并利用了多媒体,在教学中,想通过范例,运用启发、提示等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帮助他们理解遮罩的概念,并做出优美的遮罩动画。

2 案例事件

2.1 片断一:遮罩的概念

上节课介绍的图层类型中,提到了遮罩层,但只讲了普通图层的使用。这节课想从普通图层过渡到遮罩层。首先创建两个普通图层,图层1在图层2之下。图层1的第一个关键帧对应的是一副背景图片,图层2的第一个关键帧绘制的是一个绿色的圆,圆只遮住了部分图片的内容。然后将图层2转变为遮罩层,此时,图层1自动转变为被遮罩层。测试影片后,便问学生:“大屏幕上看到了什么内容?”, “呈圆形的部分背景图片”,有个学生急不可待地回答了。当时,非常震惊学生的回答,顿时更深层次地理解了遮罩的含义,并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于是,将绿色的圆换成绿色的长方形,再测试影片,现在大家看到的图形形状是长方形,长方形覆盖的部分显示背景图片。并提问:“制作遮罩动画的两个图层,在两层相交的地方,哪个图层决定形状?哪个图层决定内容?”。课堂里顿时热闹起来了,小组一番讨论后,就喊学生来回答:“××,你来说一下”,他立刻站起来,清楚地答到:“在两层相交的地方,遮罩层决定形状,被遮罩层决定内容”。“对极了,这就是遮罩的概念:在两层相交的地方,遮罩层决定形状,被遮罩层决定内容,这就是遮罩抽象的概念”。随后,我又问学生,谁能主动上台来验证一下我们刚刚总结出来的遮罩的概念?此时,许多学生举手,我同时喊了两个学生上来上来演示。只见他们首先把把原来的长方形改成一个五角星,测试影片,显示图形的形状是五角星形,待他们准备下去时,下面的同学说:换张图片试试看?他们也就非常快速地将背景图片更换成另一图片,测试影片,显示的内容为更换后图片的内容,大家此时的情绪与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之后,又再问:遮罩图层中图形的颜色影不影响效果呢?学生们又展开了讨论,并在自己的电脑上实践得出了结论,遮罩层的颜色不影响任何遮罩效果。

2.1.1 案例片段反思

由于我是初次上Flash这门课程,在参考的几本Flash书籍中,对遮罩层的概念都介绍得很含糊,通过上机实践,对它的概念也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它属于“效果吸引人,但概念讲不清”的一节内容。原本,在第一个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内容?”时,只想让学生回答:“部分背景图片”,以此引导出我预想中遮罩的概念:被遮住的部分被显示,然后,再准备播放另一个事先做好的示例,重复说明“背景图片只有被遮住的部分才会被显示出来”,至于遮罩层与被遮罩层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没想到去概括与总结。没想到,学生的观察要比我想象的仔细,学生的回答要更比我想象的完善,让我一下子顿悟了如何更好更清楚地教给学生遮罩的概念:即遮罩层决定形状,被遮罩层决定内容。是学生的回答激发了我的教学灵感; 是学生的回答让我改变了教学思路;是学生的回答将我本要费力解释遮罩概念,变得清晰而易懂;正是我思路的调整,正是学生主动的参与,激活了整个课堂,使课堂显得那么活而不乱,富有启示。事后,与同事们分享这一细节时,我依然忘不了学生带给我的灵感、课堂的活跃与精彩,还在教学中体会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2.2 片断二:动态遮罩

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刚才引出遮罩概念时所做的是一个静态遮罩动画,接下来制作动态遮罩动画。我用不同的方式(由左上角至右下角,由上至下,由中心向四周)演示了班级的一张集体照,然后提议要大家思考:“我们学过了形状渐变动画和运动渐变动画,是否可以把这两种动画应用到遮罩动画中呢?根据这个范例,大家想想应该要怎样做,谁主动上来演示给大家看?”,课堂里又开始热闹了,小组间边讨论,边制作,不一会儿,有同学大声说了:“我来做”,这位同学上来演示了:在遮罩层利用遮罩形状渐变实现“由上至下”显示出集体照片的制作过程。此后,在老师与同学间的帮助下,全班学生均完成了在遮罩层利用形状渐变实现了动态显示照片的遮罩动画制作。此时,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对遮罩层施加渐变动画实现动态遮罩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实现同样的效果呢?”,几秒种的思索后,又有同学举手了:“老师,可以将被遮罩层设置成运动的,这也是动态遮罩”。该同学考虑得非常周到,这的确也是一种类型的动态遮罩,接下来他还给大家演示了让照片运动的动态遮罩效果。动态遮罩也就是将遮罩层或被遮罩层设置成运动的形式,以达到整个动画都是动态的效果。到课堂的最后,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展开的画卷”动画效果,学生看了,对画卷展开效果赞叹不已,跃跃而试,由于临近下课,就只是简单介绍这是一种“多层遮罩”的动画效果,让学生下课后自己思考并尝试着完成。

2.2.1 案例片断反思

以往的课堂,我大多是采用“五步教学法” ,自己讲解相关理论,根据理论,自己演示实例,之后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完成我演示的实例。大部分学生确实能根据教师的步步演示,勉强完成任务,但在此过程中,我忽视了留给学生思索的空间,教学只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学生缺少了思索的空间,丧失了创新的机会,更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课堂给人一种僵化、死气沉沉的感觉,知识的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我先采用多媒体展示了一张班集体照以不同方式呈现出来的动态效果,引出了动态遮罩的一种方式,然后让学生去思考:有没有另一种动态遮罩实现的方法?在一系列的提问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去想象,去实践,去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了“我想学”,“我能学”的教学氛围,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课堂呈现“活”的局面。这种局面告诉我:“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老师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学生的一切。应该让他们去探索、去感悟,去总结、去尽情的展示自我,这样的课堂才中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这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2.3 案例启示

1)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比教师想象的要差,也可能比教师想象的要好得多,这时,灵活地应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差时,可能就不能按原计划实施教学了,否则,教学只会变成教师的一厢情愿。当学生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时,教学的实施就会变得更加容易,这时,如能抓住契机,调整思路,就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活跃,更精彩!

2)每门课程的教学中,都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学生愿学、乐学的兴趣。我觉得每期开始的那几个星期的教学十分重要,如果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有几堂师生共同感到精彩的课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建立起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以后的课堂教学实施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3)促进学生愿学、乐学,必须让教材活起来。教材是课堂的重要资源,它是教学的凭借,要用好教材但不能依靠教材。只有让教材鲜活起来,成为学生的朋友,发出对学生心灵的呼唤,学生才愿意走进它,与它进行亲切的对话。在此案例中,我利用多媒体,凭着对教材中的“遮罩层动画”制作的处理,简单而又轻松地引导学生学习了静态遮罩动画与动态遮罩动画的制作方法。

4)课后尽量要留给拓展的空间。在这节课快结束时,我给学生演示“展开的画卷”动画效果,激起学生更深入地学习遮罩动画效果,对于部分感兴趣的学生无疑有了思考的方向,拓展的空间,永不停息地追求新知的学习品质。

5)学生在机房里上课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闹课堂中,教师如何调控做到活而不乱,还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研究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第4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关键词:学案;公文式学习法;化学教学;教育;恰到好处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7-003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公文式学习法”是由日本公文公先生创造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法。1958年在高中任教的数学老师公文公先生发现自己在小学二年级学习的儿子数学成绩一塌糊涂,他就采取每天补习的方法帮助孩子,他每天用公文纸出一些数学题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坚持每天练习,几个月后孩子就学到初中的内容了。朋友们都把孩子送来补习。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公文公先生创造了一套辅导的教材系列,一套辅导的时间系列、方法系列。

该方法提倡集体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教育。近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遇到了与公文公先生同样的问题,学生基础差,学生厌学等,为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我运用“公文式学习法”理念,编制“学案”进行教学,对于“恰到好处”有了一些认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编制“学案”,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老师要有教案,这是人们的共识。老师有了教案,就能按计划地授课,按计划地讲解。其实学生学习也需要有学案。有了学案他们才能有计划地学习。因此,我在书写教案的同时也编制了“学案”。

“学案”要体现学生的学,而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砌。怎样体现学生的学呢?

1.1找准学习起点,让学生从恰到好处的地方开始

公文公先生每天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学案。

例1:公文教材中的“+1的计算”

这个学习材料是从学生已知的数序出发,给了学生“+1”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有条件自己学习。

因此,我认为,在编制“学案”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熟知的知识是什么,该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关系,然后,从已知走向未知。

例2: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学案(节选)

这个学案就是从初中所学的“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出发,逐步过渡到“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在学案上练习,只需老师稍加点拨,即可获得知识。人类认识世界是从已知到未知,学习同样要从已知到未知。找准了起点,也就是找准了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学习就会轻松。

1.2 剖析知识的组成,恰到好处地修补知识的缺失

知识的组成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学生对于某一知识掌握不好,不同的学生其原因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现象的表现,解决的方法要不一样。比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牵涉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已知与未知量的关系、比例式计算等多方面。

在编制学案时一定要剖析知识的组成。分步呈现,使学生的缺失突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里没学好,老师也知道该怎样辅导。

例3: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学案(节选)

在这一段中,将求混合物中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步骤全部分解出来,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第1步错了,说明其单位的转换有问题;第2步错了,说明求摩尔质量有问题;第3步错了,说明不纯物与纯物质的转换不行;第4步给出了关键的关系式,这里可以看到计算是否有问题。

“学案”暴露了学生的缺失,无疑是帮助学生找准了补习的方向,也相当于给了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

1.3体现学习思路,恰到好处地训练思维

知识有结构,认知也有结构。只有当知识的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吻合时,教学才是有效的。

公文式学习的学习材料中,普遍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象“1的下一个数是2,1+1=2”这就给了学生思维的序,学生可沿着这个序学习、思考,并逐步地变为自身的思维。

我在编制学案时,也有意识地将学习思路埋在题目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训练思维,自觉地接受。

例4:有关物质的量计算学案(节选)

学生通过填空,两次感受了解题的过程,从过程中体会到了解题思路。然后能自觉地运用这一思路来进行解题。当然,解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其思路不止一条,然而思维的方式是一致的。在学案中还可以将一题多解的思路呈现给学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4 给出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的方法有多种,老师在讲解时也不时地将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方法,自主学习。

在学案编制时,也可将学习方法隐含其中,让学生学会学习。

例2氧化还原反应的学案,就是通过引导填空,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

我在编制化学学习的学案时,注意到了让学生掌握方法。

例5:氧族元素学案(节选)

这里是要求学生阅读填空,并总结性质递变规律。其目的有三:(1)了解氧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学会比较学习;(3)学会总结规律。

学生通过前面卤素、碱金属的学习,此时再次运用此法学习,就能掌握了,基本方法在碳族元素的学案中,就只需提出要求表格由学生自主完成。

2运用“学案”帮助学生找恰到好处的学习方式

公文式学习的学习模式是要求天天坚持学习,以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学案”编制后,该怎样运用呢?是将其统领课堂全过程,还是只把它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堂的补充呢?我认为,要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统领课堂的全过程,怎样运用学案找准恰到好处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呢?

2.1坚持用“学案”,明确学习任务

“学案”是有计划、有结构的学习材料,不仅体现了学习的内容、方法,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学习任务。

坚持节节用“学案”,始终做到学生的学习,学生自己心里有数。我在编制“学案”教学的过程,也是从间或走向系统的。

在间或使用“学案”时,我发现凡是有“学案”课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凡是用了“学案”的知识,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学生觉得“有学案心里就有了底,这节课只要搞清楚学案上的问题就行了”;“有学案就有事做了”;“有学案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这使我感觉到必须系统地运用学案,坚持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坚持运用才会有成效。

2.2灵活运用“学案”,让学生发现自我

灵活运用“学案”是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结合的关键。在班级环境中,学生的程度总是参差不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而班级授课是集体学习,在集体学习中总会有人掉队。运用“学案”不能搞一刀切,搞整齐划一。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老师可以集体讲述。讲述后,让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而较容易的内容则可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辅导学生自学完成。

例如:有关物质的量计算这一课时,学案上列出了五种题目类型,其中求物质的物质的量,求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公式的直接运用。老师带领学生温习概念,n=N/NA、n=m/M两个公式列在黑板上后,就可以采取个别辅导学习了。而关于混合物中物质的量的计算,则需要集体讲解,纯物质与不纯物质之间的转换,进行集体学习后,再进行个别学习。

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识记的内容比较多。学案以教材为蓝本设计,学习的方式是以阅读、观察、记录、归纳为主。老师在学生阅读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提高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带领学生讨论,学会自学。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在个别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哪些知识学懂了,哪些不懂,是全不懂,还是个别环节不懂,有针对性地学习。

例6:物质的量学案(节选)

在做这一学案时采取的是个别学习的方法。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①②③这三空,④⑤空就有学生卡壳了。在平时的教学中,从来都会强调第③空,对于④⑤空却会认为学生没问题的。通过个别学习,学生自己发现了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进行集体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个别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地获得成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学生也可以在个别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自觉地运用方法来进行学习。

3 运用“学案”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双边齐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教师教的积极性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学的积极性掌握在学生手中。学生只有在获得成功后,才会有进一步想学的念头。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是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方法。

运用“学案”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一次次地尝到成功的滋味,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

3.1 运用“学案”,让学生获得成功

在学案的编制时,我们考虑了将知识细化,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缺失在哪里。学生在做“学案”时找到了自己的缺失,不断地突破缺失,不断地得到肯定,这一过程就是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

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同学中考考得不好,平时做作业也会留许多的空。老师用要他完成作业的方法去要求他,总也得不到改善。然而在运用“学案”学习后,他觉得学案上很多地方,他能独立完成,同时他也变得爱问问题,爱回答问题了。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告诉我:“平时作业不知从何入手,而学案总会把做题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显现出来,知道该怎么做了。”“平时不知道做就是不知道做,问老师,老师讲的又似乎懂,最终

还是做不了。而学案则会使我知道,我到底是哪里不懂,我会让老师告诉我真正不懂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原来我不懂的地方就只是那一点点,看来我会学好化学。”

让学生获得成功,也就保护了学习的积极性。

3.2及时肯定,满足学生成就感的需要

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及时地肯定学生、表扬学生是必要的。

人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是需要人肯定的,特别是对于已经历过失败的人。

我所教的学生基础不太好,在历次的考试中败北。“学案”的学习给他们提供了的机会。因此,我只要他们做对了,答对了,总会真诚地告诉他们“真棒”、“不错”。

真诚地肯定、表扬,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学习就变成了一件乐事。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公文式学习法的理念是“追求无限的可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我将在教学中进一步地运用公文式学习法,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公文公[日].公文式数学的秘密[M].大阪日本广济堂出版社.1974年.

[2]公文公[日].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M].大阪日本GOMA书房. 1979年.

[3]公文公[日].追求无限的可能性[M].东京日本公文教育研究会资料. 1995年.

[4]Leslie P・steffe Ferry Gale.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年.

第5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教师 有效教学 教学反思

自从踏入教师行业已有三年时间,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自己也在不断的反思探索中,英国教育学家斯腾豪斯认为反思是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美国卡内基组织教师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也明确提出教师是“反思型实践者”的角色[1],作为年轻新教师只有真正用“心”去教书,不断培养教学反思能力, 提高教学技能, 才能拓宽自己的职业道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下面将自己在化学教学中的感触与思索整理如下,希望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有所促进。

一、高中化学知识的特点及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困境

1.高中化学知识的特点

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既是在初中基础上的延续,又存在很大的差异,初中化学知识主要是对典型生活中化学现象进行表观的解释,提供的相关素材简单直接,相关解释容易接受。而到了高中素材急剧增多,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展开了阐述,要求学生不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而且要学会素材与理论的整合。具体的说除了要学会分类、迁移、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独特的语言系统―化学用语,注重物质的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2]―“化学三重表征”的融合。而对化学基本原理的探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化学还是一门实验科学,高中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2.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困境

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感觉化学特别难,主要体现在认为化学知识过于零散,记不住容易混淆;对于重要的原理理解不了,思维方式出现了问题;对于化学计算尤其是涉及化学专业术语的计算,学生不会应用比列关系,不会将相关的数据转化为最简单的比例关系。分析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重要的分类搞不清楚,尤其是对化学物质的定义,理解的不准确,头脑中往往是想当然的去给物质下定义,这对于熟悉的物质可能没什么问题,但对于稍微陌生的物质就无从下手,随着对定义模糊的增多,最终感觉化学知识又乱又杂理不出头绪来。另一方面,高一课本第一章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给学生一个下马威,部分学生由于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尤其是对于现实生活实践经验缺乏的孩子,理性思维的建立相对滞后,对物质的量等类似的相关知识理解不深刻,因此在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问题。其次学生对于重要的原理,学习方法上出了问题,部分学生不去注重理解,而一味的死记硬背,最终题目稍微变动又无从下手,与此相反的另一部分学生容易钻牛角尖抓不住主要矛盾,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最后,学生对于化学计算通常是最薄弱的环节,主要体现在理不出思路,找不到相互之间的关系,不能灵活的运用守恒、极限、假设、平均的方法。

二、新教师实施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有效教学是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个方面综合的来描述教学的有效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不仅要求新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还要转变教学方式。抛弃“知识传递者”的旧角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3]。对于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新教师要“备知识、备学生”

一堂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间接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而课堂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老师的备课,对于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觉得备课过程除了“备知识”更应该“备学生”,首先实实在在的将课本和教参看一遍,在看的过程中准备一个草稿本,将你认为需要注重的环节或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虑简单记录。其次找上两本练习册从头到尾做上一遍,在做的过程中将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样在草稿本上记录,最后再将课本和教参认真的过一遍,在看的过程中头脑里会建立起自己的思路也就是教案的雏形,通过整理设计写出第一遍教案,然后积极的与老教师联系听课,此时听课的效果会非常好,因为在前面整理的过程中,自己已经认识到哪些方面不好处理,在听课的过程向老教师学习,看人家是如何处理,同时注意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情况,这样下来对自己写最终的第二遍教案可以提供更加具体和翔实的资料。

其次我想说的是,一不要没备课就听课,这样你会完全被老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己的思考,一堂课听下来只觉得老教师讲的好,但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堂课。二不要原封不动的照搬老教师的课,这样下来你会发现老教师讲的谈笑风生游刃有余,而自己讲时就感到干巴晦涩,学生也不会真正的融入你的课堂。

2. 新教师要“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新课程凸显了“注重教师行为转变”的理念,所以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4] 。尤其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基础而不应该随意的加大难度,不要将高二选修的内容提早的带入高一课堂,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化学思维的形成同样如此。过早的拔高可能让极少数同学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习的斗志,但对更多的同学来说,不符合客观规律,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的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加深理解。同时重视书本的章节安排,不要将兴趣探索课变成了枯燥传授课,对于一些抽象原理的介绍,像物质的量、电解质、氧化还原、原子结构、平衡移动等问题,教师应该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可以通过图示模型来展示,也要注重应用多媒体动画等一系列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将抽象的事物熟悉化、图示化、具体化。对于高一阶段的计算主要涉及到物质的量和氧化还原,对于同一个题目可能有几种不同解法,要鼓励学生敢于去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新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作为新教师首先要坚持写反思笔记,对教学环节、教学理念以及教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主动寻找解决的对策。反思笔记要注重实效而不是刻意于形式,要做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化学教学中作为反思的素材或案例很多,例如学完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可以把涉及到的平衡常数做一专题分析。同时,对于自己一些精彩的教学设计或者同事之间一些高中化学难点、疑点的探讨,甚至是学生的一些独辟蹊径的见解都可以收集记录下来,最终可以建立起自己特有的教学档案袋。

其次,要开展课题研究,提升反思能力。真正的一名反思型教师除了专门学科的知识技能外,还应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和过硬的科研能力[5]。通过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或问题而有的放矢的开展课题研究,对于这类课题越具体越有针对性,例如课程、教法、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案等,并且与反思密切相关,以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入研究,由反思型教师逐渐过渡到研究型教师。

以上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浅薄之见,如果都能做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我想说的是教书也是一门大学问,需要不断探索与反思,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成熟的、睿智的优秀教师!

参考文献

[1] 王葆华.初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07:

[2] 毕华林,张丙香.化学三重表征的含义及其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

2013(2): 15

[3]丁钢.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新理念及其变革实践[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85.

第6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第7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第8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变,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过程与方法

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化学现象,进一步发展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建立起科学的能量观,加深对化学在解决能源问题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通过师生互动,增加师生感情

教学重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难点

1.化学能与热能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变。

2.从本质上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探究式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景]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这是因为反应在有限的空间里进行,放出大量的热,使周围气体急剧膨胀。

[进一步思考]

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关系

[教师补充讲解]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Cl2中含有1mol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要吸收242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kJ的能量。这样,由于破坏旧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新键放出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多余的能量就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

[归纳小结]

1、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能量是守恒的。

[[练习反馈]

已知拆开1molH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拆开1molO2中的化学键要吸收496kJ的能量,形成水分子中的1molH-O键要放出463kJ的能量,试说明2H2+O2=2H2O中的能量变化

[讲解]

刚才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又怎样从宏观的角度来判断一个反应到底是放热还是吸热的呢?各种物质中都含有化学键,因而我们可以理解为各种物质中都储存有化学能。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不同物质由于组成、结构不同,因而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在化学反应中,随着物质的变化,化学能也随之改变,如H2与Cl2、O2的反应。那么,一个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学生讨论、交流]

1、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

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画出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大小与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示意图

[思考与分析]

甲烷燃烧要放出热量,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试从化学键和物质所含能量的角

度分析气原因,并说明反应过程中能量的转变形式。

[提出问题]

前面我们通过对具体反应的分析,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探讨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知道了化学能和其它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变的,还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那么,怎样把物质变化和热量变化统一地表达出来呢?你可以在和同学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其他同学提出的表达方式作出评价。

补充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

C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2、已知金刚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石墨是放热的。据此,以下判断或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

3、有专家指出,如果将燃烧产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阳能使它们重新组合变成CH4、CH3OH、NH3等的构想能够成为现实,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消除对大气的污染B可节约燃料

C可缓解能源危机D此题中的CH4、CH3OH、NH3等为一级能源

4、已知破坏1molNN键、H-H键和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946kJ、436kJ、391kJ。试计算1molN2(g)和3molH2(g)完全转化为NH3(g)的反应热的理论值,并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5、“用天然气、煤气代替煤炭作为民用燃料”这一改变民用燃料结构的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请分析其优点,并将你的观点和同学讨论交流

教案二

化学能与热能

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基础知识回顾]

什么是化学键?它有哪些主要类型?其特点各是什么?

1、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

1molH2中含有1molH—H键,常温常压下使1molH2变为2molH原子断开了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热量。

2、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由2molH原子生成1molH2,有1molH—H键生成,生成过程中向外界释放436KJ的热量。

小结:形成1molH—H键释放的能量与断开1molH—H键吸收的能量相等。

3、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微观方面)

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⑵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用化学键理论可表述为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

成。

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当E1>E2,反应吸热;当E1<E2,反应放热。

思考:为什么许多放热反应一开始要加热才能进行呢?

答:反应的条件与反应的热效应没有必然的联系,每一个反应都有特定的条件,例如燃烧都是放热反应,但是要达到着火点。

4、反应能量变化的判定(宏观方面)

⑴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

⑵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

⑶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

5、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⑴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转化,但是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⑵能量守恒定律: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即总能量是守恒的。

[注]质量与能量也是相互联系的(质量和能量也可以相互转化),故统称为质能守恒定律。

6、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⑴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吸热或者放热。

⑵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

⑶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

[注]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

①燃烧反应②中和反应③物质的缓慢氧化④金属与水或酸反应⑤部分化合反应

第9篇:物质的量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及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了解分子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3.学会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典型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观察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成"分子"和"混合物和纯净物"两部分。

前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物质由分子等粒子所构成,讨论分子的基本性质。教材一开始从人们所熟悉的一些日常现象入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会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干燥;糖块放在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现象的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建立起物质是由人们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构成的结论(分子是构过成物质的一种粒子)。通过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缩小,及晶体碘的升华与凝华等实验现象,使学生在建立起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分子是运动的及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推论(即分子的性质)。之后,教材以水变成水蒸气,蔗糖溶于水及硫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几个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运用初步介绍的分子知识对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了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教材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分子存在的客观性,展示了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同时用生动的比喻、引导读者去想象分子的大小和运动状态。使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上都建立起对分子的认识。

教材的第二部分首先以空气的组成及硫粉和铁粉混合实验为基础从宏观上对混合物和纯净物两个概念做了区分。然后从微观上-用初步掌握的有关分子知识进一步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使学生能初步建立纯与不纯的相对概念。

教学建议

本节重点研究的是有关分子知识。分子看不见也摸不着,对于它的存在学生很难相信,接受起来远不如第一章知识来的快。教材第一章重点研究的是氧气的制法及性质。对于氧气学生比较熟悉,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建立起人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的概念。氧气尽管也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能凭生活经验确信氧气真实存在着。鉴于此,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也从生活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入手,例如:人经过花圃或酒店,为什么能闻到花或酒的香气;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为什么能干;糖块放在水里,为什么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等。将宏观现象做为纽带,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人能嗅到花或酒的香气,是因为花或酒中有香气的分子(或粒子)扩散到空气中,接触到人的嗅觉细胞而使人嗅到了香气。湿衣服能晾干,是由于水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去了。糖块放在水中溶解,而水有了甜味,是由于糖的分子扩散到水的分子中间去了。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让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将宏观现象与微观结构建立起了联系。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实验(氨分子扩散实验、品红扩散实验并补充酒精与水混合实验)融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同时也便于学生学习分子性质时,树立起分子是运动的,不同物质分子大小不同和分子间都有间隔距离的想象。为了使学生更加确信分子的真实存在,除向学生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外,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对于分子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一个重点。教师首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第一章中涉及的几个物质变化(如:水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然后让学生用初步掌握的分子知识以小组的形式从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是否发生改变,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质性的分析,从而给分子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

本节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使学生树立分子既有可分性又有不可分性的辨证观点?quot;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从保持原物质化学性质来说分子是不可分的整体粒子,因为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子可以再分是说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分子起了变化,变成别种物质的粒子了。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辨证地思考问题。分子概念中还强调了"化学性质"是因为通常讨论的物理性质是一种宏观现象,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个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等。本节知识不仅应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也应让学生弄清概念的内在含义。

在学生对分子概念有了了解之后,师生应对分子的基本性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除能指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外,还应认识到分子非常微小,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如能自制或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一方面可以诱发学生进行想象不同状态的物质其中无数粒子在不停运动的图景,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可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初二物理中学生已学习了分子运动论的有关知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之间有引力和斥力),可向学生指明有关分子热运动和物态变化是物理学要深入一步讨论的问题。学生如果对分子运动状态、分子间力和物质三态相互转化的本质有所认识,将对以后学习溶解、结晶溶液导电等大有好处。

对于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有关知识,建议教学中还是从实验入手,让学生由感性认识去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并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去分析。最后,还应使学生认识物质纯与不纯的相对性,培养学生辨证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

分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的形成;从宏观和微观上区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教学难点:

对分子概念的理解;领悟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通过实验、图片展示及假象粒子的存在,指导学生抽象思维的方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参考:

一、布置复习内容和家庭小实验

1.复习内容:初二物理有关分子运动论的初步知识。

2.家庭小试验:将等体积的大米与小米混合后观察总体积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过程

1.复习检测(投影)

判断下列变化的类型,并说明理由。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引入

同学们想过没有,我们周围形形、丰富多彩的各种物质,象清澈的流水,闪亮的金属,雪白的食盐,它们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3.所要研究内容的实施过程:

1)演示实验

演示氨水与酚酞混合的试管实验,学生观察、汇报实验现象(包括:混合前氨水、酚酞的颜色及混合后溶液的颜色;氨水的气味)并判断它们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2)指导学生实验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两人一组做书203页氨分子扩散实验。提出观察要点: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能否使酚酞变红?若有变化,变化的顺序是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并汇报实验现象)

3)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氨水与酚酞没有直接接触,为什么酚酞点也会变红?而且是由放氨水的地方由近及远地变红?老师补充问题:实验时,氨水滴在棉花上,为什么你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生活中白糖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就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湿衣服能凉干?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4)学生讨论

中国学习联盟胆想象物质的构成,四人一组讨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

5)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6)解释

结合学生的回答解释:我们可以想象到物质是由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实验中氨的小粒子跑到酚酞点处,酚酞就变红。如果跑道我们的鼻孔里,接触到嗅觉细胞,就能闻到氨的刺激性气味。糖放在水中一会儿变没了,而水有了甜味,是因为糖的小粒子扩散到水的粒子中间去了。湿衣服能凉干,是因为构成水的粒子在风吹日晒下扩散到了空气中。现在科学实验已经充分证明:物质都是由相应的粒子构成的,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板书: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7)投影:实物投影打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说明分子的真实存在。并指明糖、水、氧气、二氧化硫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学生如果感兴趣课下可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查找其它分子的照片。

C60分子结构

8)多媒体展示、讨论

多媒体展示: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的微观过程。

讨论:这两个变化中,物质的分子有没有变化;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9)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0)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提出问题: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而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如:硫分子,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变成了二氧化硫分子,那么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否具有硫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呢?(如:是否助燃)为什么?

11)思考、回答:因硫的化学性质由硫分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由氧分子保持,而二氧化硫分子只能保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书:

一.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2)提问:概念中关键字词是什么?对这些关键字词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回答

13)讲解:(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概念中加上“化学”二字是因为通常物质的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每一单个分子所能表现的。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等。

“最小”是指分子再分就不是原来物质的分子,也不能保持原来物质的化学性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4)提出问题:分子很小,但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那么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15)指导学生实验

a.继续观察氨分子扩散的实验现象,提示观察酚酞点颜色的变化,思考氨分子是否固定不变。

b.指导学生做品红扩散的实验,观察品红的颜色及水的颜色的变化,思考品红分子在水中是否静止不动。

c.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酒精和水(建议量取酒精和水的体积要稍大),观察混合后总体积与混合前二者体积和是否相等。思考分子之间是否有空隙,(可让学生回忆家庭小实验中大米与小米混合后总体积的变化)

16)学生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及苯分子的照片,讨论分子有哪些性质(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运动的动画)

17)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18)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阅读课本27页,总结分子性质。

板书:

二、分子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9)演示实验:出示硫粉和铁粉并加以混合

提出问题:

a.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由几种物质组成(强调组成物质种类不同)

b.硫粉和铁粉混合在一起如何把二者分开(目的在于说明二者混合后各自的性质保持不变)

板书: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根据事例总结纯净物和混合物定义)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

20)举例:学生根据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理解,举出几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例子

21)思考:从分子角度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分子构成

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22)讨论:为什么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纯氧气中却能燃烧

23)汇报与交流: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4)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讲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显示氧气固有的支持燃烧的性质。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为空气中约占五分之四体积的氮气影响了氧气的性质,所以化学研究所用的物质必须是纯净物,但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与不纯是相对的。

25)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分子

一.分子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分子构成)

探究活动

氨分子扩散实验

实验准备:浓氨水、酚酞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烧杯(1大3小)

方案一:取少量的酚酞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方案二:如图操作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家庭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