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

第1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一、以试题为“引”,联想知识,回归教材

众所周知,高考试题的命制规律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在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已经做了很多题目,如果后期复习中仍埋头苦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低效的重复,对成绩的提高不会有太大帮助。这时,同学们应跳出题海,重点整理自己在质检、模拟考和周测时已做过的题目,尤其是注意自己以前做错了的题目,通过对已做题目的归纳与分析,掌握所考知识点,然后以“点”引“线”,最终汇成“面”,回忆相关知识。为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同学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1.整卷与错题的关系。什么题目最有价值?自己做错的题目最有价值。原来会做的题目做对了,顶多称之为训练;原来不会做的题目现在会做了,才真正体现了自己的进步与成长。在后期复习过程中,同学们要正确处理整卷与错题的关系,把错题从试卷中分离出来,建立错题集,把以前做错的试题转化成自己的学习资源。

2.看题与做题的关系。同学们应该适当减少做题目的数量,代之以看题,做到做题与看题相结合。对自己手头资料上的一些题目可采取看的策略,具体分为以下六个步骤:①想要点,即想答案的要点;②对答案,即把自己所想的要点与题目的答案进行对照;③找差距,即找自己所想的答案要点与参考答案之间的差距;④析原因,即分析两者存在差距的原因所在;⑤理思路,即综合自己的思考与题目给出的参考答案,对答题思路重新进行整理;⑥忆知识,即回忆相关知识,归纳出其可能的命题趋势。同学们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如果能学会看题,将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和效果。

3.练习与反思的关系。同学们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既要认真练习,又要自觉反思,做到思练结合。对于自己做过的练习题和老师讲评过的试题,一定要进行反思:自己的问题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得到了哪些启示?我们应切记:老师讲过的知识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加以消化、吸收,才会将其真正地变成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以目录为“线”,总分结合,回归教材

众所周知,在高中三年时间内,文科生需要学习5本高中地理教材(包括3本必修和2本选修)和4本初中地理教材,共9本地理教材所涵盖的知识。在后期复习时,内容之多、时间之短,若逐本细读很不现实,如果仓促地读效果也不佳。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回归呢?笔者认为,首先,同学们应认真研究高考考试大纲和近3至5年本省(市、区)高考真题,统计常考点、已考点和命题形式。其次,将高中地理课本划分成三大模块,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三大块。在进行理论梳理时,不应逐章逐节逐字从头到尾地读,而应翻开目录,先观察每册有哪几章、每章有哪几节。最后,采用回忆法对每节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据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自己所统计的考点,先回忆每节有哪几个常考点、哪几个重要考点在近几年未考过,再回忆每个考点在课本上是如何分析和推理的。在进行每章节内容的回归时,同学们要尽量多去“想”,宜采用网络法对每章知识点进行书写归纳,而非翻书“找”每个知识点。如果回忆不起来,在哪里卡壳了,就说明在此处存在漏洞,此时就应该及时打开课本,把相关内容再看一看,直到能顺利回忆起来为止。这样,不仅能发现自己存在的知识漏洞,而且复习效率也很高。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必修2课本回归时,首先,同学们可先翻看目录,得出本册书有哪六章。其次,逐章观察有哪些节,并在小本子上将章标和节标绘制成关联图。最后,根据自己所统计的考点,回忆并书写每节中一个个小知识点,比如该册书的第一章所学知识是“人口的变化”,教材所包括的重点内容如下页图所示。接着对人口增长过程及地区差异的成因、人口增长模式类型和特点、人口迁移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重点回忆梳理。这样知识点的联系和细化能同时兼顾,复习效果较好。

三、以区域为“例”,初高中知识渗透,巩固理论

第2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三地理;教学对策

当前,高中课改已如火如荼地全面展开。高三地理面临着各类版本教材并存,学科内容增加,高考也在新课改指导下全新升级等诸多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调整高三地理教学,是摆在高三地理教师面前的难题。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调整教学对策。

一、切实理清教材关系

高三地理涵盖的内容多且杂,包括初中地理、高中地理(必修、选修)等,共计8本教材。协调好高中和初中地理的知识内容,处理好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的关系,是强化知识整合和学科综合,提升学习有效性的前提条件。处理好上述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初中地理主要是基础概念,应抓住重点,加强对地图的学习;高中必修是核心内容,对于原理、规律要重点学习;高中选修是对地理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学时应抓大放小,这样有利于知识归类学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消化。此外,作为教师应紧扣考纲引导学生学习,在自然地理部分要学懂,一通则百通;人文地理要学精,用简明扼要的概括语言归纳要点,辅助记忆。如,对于黄赤交角的定义理解之后,对于昼长夜短的变化规律、气压带移动特点等知识点便可举一反三、轻松掌握了。

二、对考纲和高考试题进行深入研究

对近年来高考地理的考点和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把考纲中的考察重点与教材相结合,根据考试要求规划每个单元的复习内容,确定复习时间。将考纲考察知识点的难度分成了解、掌握、应用、综合四个类别,将每个知识点与难度类别对应,合理安排教学重点。对高考降低要求的、非重要知识点,则要求学生掌握即可。对于重点知识,要保证教学时间,遵循忌繁从简、讲透讲清的原则,对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结合生活化教学,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实现综合应用。对学生已掌握的简单知识,应在复习计划中删去,如,民族、语言等内容,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只有教师能拎清知识的主次,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改革教学模式

在高三地理教学中可以综合利用以下三种模式进行教学改革。

1.案例教学

这是指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地理现象或特定情境,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使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掌握一定的分析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认识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适合锻炼学生解答理论与实际结合一类问题。如,以鲁尔工业区为案例进行分析,得出老工业区衰败的原因以及采取哪些措施可对其进行改造,然后得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改造措施。

2.合作学习

这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组成的具有明确分工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合作主题、合作攻关、互动反馈等多种模式。合作学习需要组内成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于知识

范围比较广、考察方位比较多的问题可以采取此种教学方法,如,地球上大气的运动特点之类的问题。

3.探究式学习

这是指根据教材上既有的结论,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或动脑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适用于一些难易适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可准备球状物、水等实验器材,在球面旋转过程中观察水滴的偏转方向,证明偏转力的存在。

四、提高学生能力

高考主要是对学生能力进行考察,因此,在教学中也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强化学习方法的培养

地图学习法由于生动直观,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如,在学习宇宙环境单元时,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一同画图,课外再布置一些画图练习的作业:(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2)一年中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曲线图等,使学生熟能生巧。再如,近年高考比较注重对学生逆向思维的考查,教师应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以往正向的提问方式为“某地发生某地理现象的原因”,而逆向提问的方式为“某地没有产生某现象的原因”。在教学时应对学生的多种学习方法综合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强化学生应试能力

近年来,学生在高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题不细、抓不住考点、答题不规范。因此,强化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教师可以在作业和平时考试中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的规范、直切知识点。通过长期的纠错和提醒,使学生养成审题的习惯,掌握地理学科语言,使学生应试能力得到长足提升。

高考是对学生知识掌握、应试能力的双重考查,因此,作为高三的地理教师应从多方位、多角度去培养学生,在教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目的,使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成为学生一生中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兰颖娜.浅议地理教学中的“学会”与“会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27):89-90.

第3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感想:要上好这节课,应做好“四个一”的工作。

    一条主线:区域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无论是讲区域的含义还是后面二个知识点都不能离开这个主线。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实际上就是说区域环境的整体性特点,在这里可以结合必修一的内容,从构成地理环境的要素入手,讲区域的整体性。不同区域体现了差异性特征,这种差异性是需要通过对比才能显示出来,因此比较法是学习区域差异的重要手段。

    一种方法: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教材通过对比长三角和松嫩平原这二个不同的区域来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注意从什么角度来分析区域的差异?或者说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从什么地方入手?分析区域差异时,我们应充分地利用学生所占有的资料,不能仅完全按照教材进行归纳总结,即“教教材”;教材只是提供了给你分析问题的素材,所以要学会“用教材教”,这个问题在必修3中尤为重要。因此本节课重点要通过借助二个区域的差异分析,讲清楚区域分析的方法,从哪些方面来分析?例如自然环境的差异:从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地条件、矿产资源入手;人类活动的差异:从农业、工业、商业等等入手。

    在这里有必要提醒: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这是我们本节课教学的落点,即教学的重点。有些老师往往会忽略了这一点,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过多地化在了区域差异的分析上,而没有落实或略讲了这种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给人一种喧宾夺主的感觉。这或许是受传统教材的影响。

第4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一、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是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初中的化学教学是全方面的,学生学习化学不仅仅是记忆重要的知识点,更应该认识和理解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化学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深层理解和认识化学的实质,学好化学这一科,爱上化学。初中化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会学生解答化学问题的过程,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化学教学不单单是孤立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更应该联系实际生活,让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处理好选修与必修、化学素养与原理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对化学有所接触,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做好化学知识的衔接工作,不能割断教学内容。初中三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化学这一科,教师在讲解化学时,要注重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把握教学的整体性,而不是分割知识点,否则学生对化学学习会容易出现误解或者不理解,若是这种问题的不到解决,学生慢慢会厌倦学习,甚至对化学学习完全失去兴趣。编辑者在设计教材时,留有必修单元和选修单元,对于必修知识点,教师不必过多的补充课外的知识点,不要给学生造成过多的压力;对于选修的知识,教师的态度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不是考试范围就不学了的心态,毕竟,选修模板也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选修部分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在整体上学好化学这一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我们才能做好事情。学习也需要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对学习上心,才会体会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也是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的凭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培养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实验带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可以举办竞赛,让学生对化学有更大的理解和学习动力,在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对化学的理解和学习能力,为化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更好的渠道,实现化学的教学目标。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学资源,作为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化学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正确实验,高效地辅助和补充化学教学中的不足。

    实验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进行试验的时候,会观察到实验现象,有时候还会出现很多神奇的现象,由于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会想方设法地弄懂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于是学生就产生了好奇心和兴趣,不断研究和探求,理解相关的化学原理,这样学生就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了。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理念,教师就可以顺利的进行之后的教学,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当代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顺应教育改革潮流,从实际出发,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创新和探究,致力于创建新型和谐化学课堂的工作。为了让学生有兴趣,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化学,教师在确定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把化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化学教学更贴近日常生活,这样学生在兴趣化、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不断参与、积极探求,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也只有把化学寓于生活中,学生才能全面提高整体素质,这也是新课改的标准之一。新课程标准能为教师提供理论依据,它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体现着国家对教育的本质要求,遵循新课程标准,能够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更好地实现化学教学的教学目标。

第5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文/张云哲

【摘 要】伴随着初中地理新课改的实施,众多教师开启了地理课堂的改革之路,怎样的地理课堂是高效的,是学生和教师所认同的?笔者认为学生要学活知识点,要从知识学习中获得实践的能量,就要善于并乐于探究。本文就如何构建探究性的初中地理课堂展开论述,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地理探究性课堂的构建,即:以疑问引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合作铺路,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实践回归,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以评价促改,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

关键词 初中地理;探究性课堂;构建;高效;新课改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虽然费了很大的精力在课堂上讲解,但是收效甚微,甚至有的学生在地理课堂上昏昏欲睡。而探究性课堂正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完成从“教”到“不教”,从“不学”到“学”的过程。基于多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具体来说,探究性的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实施:

一、以疑问引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构成了教学课堂的主体,但是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堂就很容易形成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中就失去了质疑和反馈。其实探究性的地理课堂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由此可见,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学习、思考、探究的起点。教师在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时候,要善于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才能以疑问引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以合作铺路,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一种新的思路,也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众多教师将合作学习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但是成效怎样呢?如何进行分组安排呢?笔者认为这里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合理科学的分组,比如在划分小组时,应该避免仅仅通过座位、编号来进行划分,而是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愿组合,并且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比如一个小组中安排特长和能力各异的学生,方便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发挥优势互补。初中地理课堂以合作铺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理念。

比如在学习“环境与环境问题”时,笔者曾经在课堂上提问:“人口增多与环境遭到破坏有没有必然联系?”在全班范围内展开讨论,学生们分成小组,通过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都形成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小组认为有必然联系,人口增多导致资源使用增多,资源使用增多必然导致废弃物排放增多,肯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有小组认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举例说明,很多人口密集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得非常好,相反很多人口稀疏区,环境却遭到很大的破坏。当然也有的小组有着更加辩证的观点,他们认为人口增多与环境被破坏有联系,但不是绝对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减少对自然的影响,保护生态平衡。通过此种讨论性的设问方式,各种意见交流和碰撞,学生们的思维进一步互补、共融,对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而透彻。

三、以实践回归,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近年来的中小学教育备受外界的质疑,原因也正在于此。大多数质疑者认为中小学教育有些“脱节”现象,不少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点,不能投入到实践中,有的学生虽然是课堂上的尖子生、好学生,但是在动手操作实践方面却一无所长,这样的学习是没有价值和效果的。所以探究的课堂主张要将课堂向着更深的层次发展、延伸,以实践回归,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一直在努力尝试着将教学贴近生活,将学生的所见所闻,融入到教学当中。比如在学习我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举了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们,为什么冬天的时候,我国很多北方的人都想去海南旅游呀?”学生们回答道:“因为海南暖和,北方寒冷。”“好的,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为什么北方冷南方暖和的原因。”于是在教学中学习了气候、气温等知识点,我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补充道:“海南岛属热带岛屿季风性气候,受东北和西南季风影响,常风较大,热带风暴和台风频繁。全年气温海南年均气温23.8℃,气温最低的月份为1至2月,平均气温18℃。海南岛全年日照量在300天以上,日照量最充足的地区是三亚市。所以海南三亚一直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三亚海边的酒店房价也都很贵,每年到了冬天,三亚更是进入旅游高峰期,不少北方人出门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准备夏装去三亚。”通过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加以引用、贯穿,让学生们对地理课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基于这一点,我将地理知识与旅游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生活案例的引用,学生对于课堂的积极性、参与度、配合度较高,在我布置的随堂练习中,主动参与并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以评价促改,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

评价改革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评价形式都是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或者课堂回答给予正确或错误的评价,这样简单的评价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挫伤了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自暴自弃。探究课堂中的评价可以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语言等多方面开展改革。

在评语改革中,教师要善于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对于优等生,为防止其骄傲自满,可以采用鞭策性的评语,督促其进一步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探究式课堂的构建,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以及自主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和价值,作为教师还要善于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打成一片,营建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感、所愿,才能更进一步走近学生,理解学生,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马中强.初中地理课堂实施探究学习策略浅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1期

[2]卢发胜.浅谈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J].新课程(中学版),2010年7月

[3]王迎杰.构建初中地理优质高效课堂方法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2期

第6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区域地理;心理地图;知识网络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讲自然地理(讲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必修二讲人文地理(讲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必修三讲区域可持续发展。高中地理没有专门设置区域地理课程,但区域地理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很大,是高考命题的载体。《区域地理》在初中七八年级时学习,但由于地理不作为中考科目,大部分学校和学生不重视,视为副科。进入高中以后,高中地理是以区域地理为基础的,学生地理基础比较差,学习地理很困难,很多学生对这门科目失去了兴趣。高二文理分科后,作为文科生必须学地理,尤其是学区域地理。高二学生就需挤出一部分时间学习初中区域地理。这样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作为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里合理安排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区域地理学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线教师、一位老教师,我目睹了学生学习的辛苦,同时也总结出一点经验,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让学生明白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地域性、综合性。区域地理就体现了地理学的地域性,是我们地理学习永恒的主题。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看区域地理内容占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以能力立足的题目均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命题的。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自然与人文地理综合最好的结合点,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载体。所以考题以区域地理为背景结合高初中地理内容,将学科主干知识通过区域地理的形式体现。例如,201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考查的具体区域:卷一单选(1~3题)美洲(哥伦比亚、美国、墨西哥)、单选(4~5题)北美(太平洋沿岸地形、植被)、单选(11题)我国东南丘陵;卷二(36题22分)钢城攀枝花、(37题24分)非洲(维多利亚湖、尼罗河)、(选考旅游地理10分)热点地区三沙市。

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性必须在学习区域地理之前或第一课向学生讲清楚,最好拿一份高考卷分析分析,否则许多学生认为高中生还补初中的内容太浪费时间,他们的态度不端正,学习效果就不好。学生只有明白了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性,学习时才有目的、有动力、有方向。

二、看图、记图、画图,形成心理地图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能否运用好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关键。特别是区域地理,学会看图、记图、画图甚至形成心理地图至关重要。

1.看图:在一幅图中,先看图名、图例、注记、比例尺,然后看图中信息。

2.记图:把一些构建世界和地区轮廓的地理事物信息记在大脑中,如大洲、大洋、国家的轮廓,事实证明利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印象深刻,易于形成完整概念。

3.画图:通过画图,感知空间事物的分布,加强地理知识的记忆,如中国的行政区划、地形、河流、资源分布图,让学生画一遍要比记一遍效果好得多。同时画图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

4.心理地图:利用地图的最高境界,就是形成心理地图。心理地图包含各种信息的地图在人脑中形成表象,当学生解答地理问题时大脑就像电脑一样能浮现出一幅幅清晰的地图,从而准确有效地提取有用的信息从容作答。如考查南亚区域时很快在头脑中出现南亚轮廓图像及相关知识点。当然没必要将所有的知识点展现,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考查的内容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三、学会准确的区域空间定位

正确判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往往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首要问题,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地理技能。我们要教会学生空间定位的能力。

1.利用经纬网定位: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定位,是最常见也是最准确的定位方法。如各大洲经纬网范围从宏观上把握,亚洲 (90°E±60°, 40°N±30°); 非洲 (15°E±30°, 0°±35° );欧洲 (30°E±30°, 55°N±15°),北美洲( 90W°±35°,50°N±20°);南美洲 (60°W±20°,20°S±30°); 大洋洲(135°E±20°,23°S±15°)。

2.相对位置定位:任何地理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地图上,可以通过识记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海湾、海峡、山脉、河流、交通线等,然后以它们为参照物,在方向、距离等方面形成联系线索,进行区域定位。如东北平原位于大兴安岭以东,若能确定某山为大兴安岭山,即它东面为东北平原。

3.轮廓、面积、形状定位:通过面积、突出的轮廓和形状特点确定它的空间位置。这部分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1)海陆轮廓,包括大陆、主要半岛、岛屿、海湾、内海、海峡轮廓;(2)考纲中的八个国家、中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面积;(3)主要山脉及走向;(4)主要湖泊轮廓和河流形状、走向和支流的分布特点。在识记中,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象记忆,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陕西省像个秦俑,青海省像个玉兔等等。

四、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路

1.从宏观上把握区域地理,有一个整体概念、印象,这就要求教师讲好区域地理总论。如世界地理学习时首先学好世界的海陆分布、各大洲地形、气候及世界的居民和国家等,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

2.从微观上学习各个区域特征,区域特征可以从三方面了解:(1)位置范围(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战略位置和国家);(2)自然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资源等);(3)人文特征(人口、人种、宗教、民族、农业、工业、交通旅游、城市等)。教师只要教会学生按照这一思路分析,他们就可以系统地掌握各区域的特征。

3.总复习再到宏观,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系统的知识。

五、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地理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地理环境的各个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是通过各种循环及人类生产生活进行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所以综合性是地理学的又一个显著特征。

在区域地理学习时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分析日本:

岛国多山,平原面积狭小农业在GDP中所占份额较少,水力、森林资源丰富;

面积狭小,人口稠密矿产资源缺乏,劳动力丰富,加工型经济;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建筑物抗震强度大,地热、旅游资源丰富;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临海型工业布局,加工出口型经济。

对区域地理学习不仅要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需要对区域地理知识进行系统的知识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将区域内的主要自然地理要进行简单整合。

总之,区域地理知识点多,涉及内容广,单凭学生死记硬背是不行的,要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思路、方法,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梁玉霞.区域地理复习认知结构的整合构建.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1/2).

第7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通过观摩地理课堂教学的体会,谈几点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是顺利完成地理教学的根本

在新的教育思想支配下,我们应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不能只注意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更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凸现,要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变为与学生的一种分享和理解,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

二、教师要有效落实新教材中的“活动”“思考”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教材结构设计上很大的变化,教材的地位也由“控制”教学,转向“为教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内容只占50%,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内容占40%,另外10%为学生创造性生成的内容。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式”文本和工具应用于课堂。

例如:“气候”这一知识点一直以来是我们地理基础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新课程关于“气候”内容却以案例、活动的形式“蜻蜓点水般”点到,这似乎颠覆了以往教材中重点、难点的安排,让一线教师很难适应。其实这恰好体现了新课标层次教学以及与初中教材的衔接,有利于师生主体地位互换。因而需要我们教师 “巧用”、“深挖” 。如何“巧用”?对必修地理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对“气候”知识的掌握不宜过深,只需了解浅显的内容即可,所以以活动的形式掌握典型的气候知识足矣!如何“深挖”?主要针对选修地理的学生,课本两则“活动”基本囊括主要气候类型,再借助配套地图册和初中地理知识深挖课本,归纳出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等基本知识点,然后具体分析各大洲气候间的内部分布规律及其联系,做到步步设疑,层层推进,注重师生互动、互教、互学,让学生在问中学,学中问,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其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极大的地理知识,构建具有综合性和开放式的地理课程。

我们借助地理新课程“活动”“思考”这一闪光内容,实现地理课程的换位教法,就能很好实现地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使学生在课堂上灵活、自主的掌握能适应今后的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地理知识。

与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组织形式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引导的价值,更加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能从学生嘴里说出来。对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有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之后,这些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三、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如我在讲热带雨林气候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说明“赤道附近某地房顶为什么会是尖斗状的”。如果在过去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醒:当地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学生会回答:“为了排水”,有这样的结果就行了。而新的课堂教学目的却要求,不能单纯要这一答案。因为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分析、怎么去搜集信息,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学生不需要任何地理方面的知识,也不需要知道如何去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就可得到这一知识点。然而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这个单一的、孤立的知识而已。

如果按照新课标教学,首先让学生打开地图,查找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气候条件是什么?屋顶形状与当地的什么条件有关?再得出房顶应该是什么形状的。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些,但是学生经过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

第8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一、学生认为地理难学的原因

学生之所以认为地理难学,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知识储备不足。

首先,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之间存在巨大“断层”。从知识角度讲,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一些重要区域及地理特征,虽有涉及地球和地图等知识,但难度较低,且初中阶段各方面普遍对地理重视不足,主要在初二会考阶段进行“催肥式”强化训练;到了初三,对地理学科而言,即进入了“绝食减肥”阶段;到了高一,学生的地理知识已是“如烟往事俱忘却”。

其次,地理学科是一门跨文理两大门类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学习过程中,大量涉及数学、物理等其他学科的知识。如必修一第一单元主要讲地球运动,学生还没学过立体几何,空间概念不强,再加上不能对一些物理知识灵活应用,导致不能正确理解地球运动规律和意义,学习难度陡增。

(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地理重在讲“地”,高中地理重在说“理”。初中地理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一些重要区域的特征,即“在哪里”、“有什么”,以识记为主。而高中地理则要求学生全面分析,即分析“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善于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多角度思维。而学生的学习方法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常见晚自习时,一些学生大声诵读背诵。思维角度较单一,如当问学生:“从近地面某地往高空,气压如何变化?”学生往往回答“升高”,问及原因则回答“高空气温低,则气压高”。

(三)对学科特点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初中地理被认为是一门次科,高考曾有几年没有考地理。虽然近年来,地理也被视做中考科目,但地理在许多人心目中不受重视是根深蒂固的,他们认为地理属文科,只要考前认真读一读、背一背,就能考好。平时可把地理放一边,临考抱佛脚。

(四)教材结构先难后易。

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地理教材的编排普遍被认为最难学的“地球运动”放在最前面,成了高一学生的“拦路虎”,许多学生谈“地”色变,失去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针对地理难学现状提出的措施

针对地理难学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课前做好学情分析。

认真研读初高中教材,多与学生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比如,讲授“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先复习“经纬网”的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经纬线的特点,能画出不同角度的经纬线的形状。这样,学生在阅读光照图时,就较易区分众多点和线。为帮助学生理解地理原则,经常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类比。如讲太阳的视运动,让学生回忆坐车情景,看窗外时感觉道路两旁树木后退,从而让学生明白相对运动的,明白太阳视运动和地球运动的关系。

生活中处处有地理。上课过程中,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观察、体会每一种重要地理现象,并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如冷空气南下,造成降温降雨过程时,要求学生连续几天做好记录:气温、降水的变化。当学到常见天气系统时,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对地理原理的认识就加深了。

地理学科涉及大量其他学科知识,有些学生还未学过,就要求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补上这一课。如台风眼的形成,需要学生了解离心力的原理,而学生未学过,我就举生活实例。如下雨时,雨伞上有水滴,这时把雨伞旋转起来,雨滴会被甩出,这就是离心力的作用。

通过为学生构建知识背景,学生学习地理的梯度、难度降低了,跳一跳就够得着,学习有了收获,学习劲头更大了。

(二)培养兴趣,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对地理感兴趣,上课过程中才能保持敏锐的思维,才能理解一个个抽象的地理问题,每一节课的导入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机。我常用小故事导入,如讲日界线时,用麦哲伦向西进行环球旅行,每天记录航海记录,可回到出发地时,却发现“丢失了一天”的事例辅助说明,这是怎么回事呢?奇特的现象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思维容易跟着老师走,学习效率大为提高。久而久之,逐渐养成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索地理问题。

上课过程中,常用一些诗词作为地理知识点的小结,如讲锋面时,列举“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使学生对不同性质的锋面的差异有更深的理解,能运用所学原理加以分析,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的趣味性、实用性,也更有成就感。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思维能力。

高一新生带着初中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学习较为被动,思维方式单一。初高中地理课程的巨大断层使他们无所适从,此时加强学法指导非常关键。第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听讲、笔记、复习、作业等环节,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可提高学习效率。第二,要善于思考、比较、分析、归纳、记忆等。地理学科中有大量概念,学生易于混淆,通过相似或相异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理解更为深刻。第三,要善于读图、画图、用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高考无图不成题,可见地图在地理中的地位。第四,要养成“左图右书”的习惯,做到图文结合,把所有地理规律、原理都落实到相应图中理解、记忆。第五,要掌握读图的一般方法,即先看图名,了解本图类型和基本内容,再看图例,最后看图中的内容。形成看图、析图、绘图、默图的能力,学会图文转换和图图转换。

第9篇:初中地理必修知识点范文

一、把握理念,用好教材

1.重组教材,理顺内在逻辑关系。教材中有的章节涉及知识点较多,如果知识点的因果关系、内在逻辑关系没有理顺的话,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混乱。有时教师只要稍微调整一下同一框题中教材资源前后出现的次序,学生心目中的疑问即迎刃而解。如“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这节课的“人地关系”是难点,但教材中却把学生较易理解的“环境问题的表现分类和分布特点”这部分内容放在之后。若能先从学生已知的、感兴趣的环境问题具体表现入手,引导归纳出环境问题两种类型,再分析其成因和分布,最后引导到人地关系上。这样使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凸显出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更为有效。同时教师对教材的重组也鼓舞了学生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创新的意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就这样在教学中得到了实实在在地贯彻和落实。

2.合理删减,强化主干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普遍感到“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多;课时少、参考资料少。由于教材容量过大,一些有益的课堂探究活动不能充分展开,往往由于赶进度而被迫草草收场,过多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形成一对突出的矛盾。要走出这个困局,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合理删减,以强化主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用两张典型的图片可以说明问题,就没必要把教材中所有的图片都用上;如果有更易于为学生发现问题和理解问题的例子,就可以不用教材中的例子。如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研究探讨如何选择城市交通运输工具,发展城市交通。如果学生已经了解了问题研究的一般方法,而且该课题与学生生活实际距离又较远,就可以舍弃。

3.研究不同版本教材,博取众家之长。新课程实行“一纲多本”,出现了人教版、湘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四种版本教材。在这种局面下,教材并不完全是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和内容划分而编写的,不同版本的教材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都在课标基础上有所创造,各有特色。教师要注重对不同版本教材的研究,尤其要注意研究不同版本教材中表述相同的内容,可以将各版本中个性化的内容及相关表述作为取舍教材的重要参考和借鉴,以博取众家之长。如关于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几个不同版本的教材在落实课程标准的内容上,相同点是:都分析了工业区位因素、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工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是:分析的角度不完全一样,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人教版主要从原料、市场、动力、劳动力、技术及其区位因素的变化角度进行分析;中图版主要从原材料、运输、市场、劳动力、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而湘教版集中分析了运输、土地、集聚三大因素。同样,关于工业的地域联系、工业地域的类型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等,这几个不同版本教材分析的角度也不一样。教师应该以本地教材为主,吸收其他版本的精华。

二、先呈地理现象,后现地理原因

先呈地理现象,后现地理原因,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沿着知识主干到分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深入而细致分析。例如,呈现地理现象:“越往山上爬,气温越低,尽管山下的气温超过20度了,山里却也就10度的样子。好在郑裕出发时有所准备,看着瑟瑟发抖的两个女孩,他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两件滑雪衫,把郑莹的递给她自己,而郑裕那件颇大的,却递给了宋逸雯‘我的,凑合着穿吧,山里冷’。”(摘自小说《重生演义》)然后进行教学探究:

第一步,描述地理现象:“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第二步,联系相关知识得出初步结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对气温的影响,应当是地面辐射的能量影响大些。

第三步,深入探究分析。为什么距离太阳近,得到的热量不多?地面辐射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能还是地球内能呢?由太阳辐射光谱图了解太阳辐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短波辐射),而地球近地面大气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水汽和二氧化碳气等它们对短波辐射吸收作用很弱,所以大气直接获得的太阳辐射能较少。另一方面,地面吸收了大量的穿透云层的太阳辐射而增温,产生能量较弱的地面长波辐射,它们绝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气等吸收,大气增温较大。因此,近地面的大气不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而是直接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第四步,延伸拓展。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的削弱形式及影响因素,大气逆辐射及其保温作用,全球热量平衡与温室效应。这样,学生有条不稳地把“大气的热力过程”这节本来非常繁杂的内容有效掌握了。

三、努力创造条件,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新课标提出: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网络中的地理信息资源、电子地图和信息技术优化地理教学。就地理学科的特性而言,有许多内容是非常吸引人,适合以计算机技术来表现及传递给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地整合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远距立即互动传输等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可结合多媒体的图文及影像来延伸、拓展地理教材,无论是区域地理,还是自然地理或者人文地理等各种内容的素材,如今均能通过计算机以更好、更有效率的方式展现给广大学生。比如,网络中的旅游资源介绍丰富多彩,利用网上的旅游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丰富了教材内容,提升了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