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位证明范文

职位证明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位证明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位证明

第1篇:职位证明范文

>> 名称之变,权益之争! 贾湖骨管乐器名称之争与我的思考 为什么是小米而不是大米? 追求的是学问,不是学位 “工士”是个什么学位? 刘德华:为什么是朱丽倩而不是喻可欣 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 为什么是夏洛克而不是包青天 “狗肉之争”,我们为什么不会讲理 “大学士”不是学位 专利之争争什么 为什么跨入五百强的是联想而不是海尔 我们为什么是人而不是黑猩猩? 为什么是贝尔曼而不是苏艾画了那片常春藤叶 论中国为什么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为什么是对动物而不是对人表现“爱心” 为什么中国的信仰神是佛而不是伏羲女娲 为什么征服了全世界的饮料是可口可乐而不是芬达? 人格是最高的学位 爱是最高的学位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5]薛家明.“工士”别成技能型人才的“里程悲”[EB/OL].(2014-6-23)[2015-5-3].人民网:.

[6]徐玢.与其高调表态,不如低头反思[N].科技日报,2014-6-29(A2).

[7]张国,原春琳,雷宇,等.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建议:高职增设“工士”学位[N].中国青年报,2015-3-16(A11).

[8]李梦卿.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位制度应以法律形式固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16-18.

[9]谢湘.湖北职院毕业生穿上“工士”学位服[N].中国青年报,2014-06-21(A01).

[10]王地.发展职教仅靠“工士”学位远远不够[N].检察日报,2014-6-24(A4).

[11]朱昌俊.职业教育的转型需要更有突破意义的改革[N].工人日报,2014-6-24(A3).

[12][13]李茂君,吕雅楠,顾霁婵.职教突围的“工士”探索[N].解放日报,2014-08-31(A5).

[14]熊丙奇.高职教育设“工士”学位价值何在[N].中国青年报,2015-3-26(A11).

[15]廖君,喻.“工士学位”:是“多此一举”还是“破冰之举”[EB/OL].(2014-06-25)[2015-5-10].新华网:.

[18]李梦卿,安培,王克杰.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理论循证与实践形态――兼谈我国“工士”学位制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4(21):50-57.

[19]周谷平,吴静.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J].高等教育研究,2002(4):97-101.

[20]王永颜.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的回顾、反思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4(35):5-8.

[21]周光礼.国家工业化与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耦合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3):55-61.

[22]李巧针,余雪莲,郄海霞,等.国际高等教育专科层次学位的设置、发展与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54-58.

[23]赵长林.中国学位制度实施三十年:回顾与总结[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21-27.

[24]陈勃生.加快专业学士学位教育发展步伐 打通高职与专业学位间的通道[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5-37.

[25]王永颜.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研究的回顾、反思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4(35):5-8.

第2篇:职位证明范文

单位人员离职证明模板【一】离职证明

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自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在我公司担任________(部门)的_______职务,由于_________原因提出辞职,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以资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单位人员离职证明模板【二】离职证明

____同志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任职于____公司,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正式与我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特此证明。

____公司(或人力资源部人事处)盖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单位人员离职证明模板【三】离职证明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名称)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职员)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原为甲方___________(部门)的_________(职务),于_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甲乙双方确认终止劳动关系,双方现已就经济补偿金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并已一次性结清所有费用,已办理交接手续。

特此证明。

第3篇:职位证明范文

恭读周来达先生的“戏曲作曲包揽制的弊端”后,深感问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因为它不仅混淆了一些理论概念,而且也直接影响了戏曲音乐的建设和发展。为此,需要郑重为“戏曲作曲包揽制”正名。

“戏曲作曲包揽制”是时代的产物,是戏曲音乐走向专业化创作道路的必然,是戏曲音乐迈向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戏曲音乐发展的总体趋势。这为近代戏曲音乐史所证明,绝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要知道,戏曲是个庞大复杂的音乐体裁,既有曲折多变的戏剧情节,也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舞蹈,还有各种各样的特定环境描写和近乎神奇的武打,以及优美、形象的身段表演等。这都需要曲作者统筹考虑、全面布局、严密组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特别要求整体感。因为它是用以表现人物、揭示内容、深化主题、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既要求鲜明的音乐形象和形象的有机发展,也要求层次的准确设计和人物主次关系的合理安排,以及场与场之间的对比、统一,声乐和器乐等表现手段的充分调动等,都需要专业的作曲技术,特别是在讲究“音色化妆”的今天,更需要复调的思维和辉煌的配器技术。按照上述要求,戏曲演员是不可都能胜任的。因为作曲是门科学,没有专门的时间学习和研究很难达到较高的水平。至于演员创作还是作曲家创作,只是个形式问题,谁创作都行,问题是谁能够胜任这项工作。试想,“样板戏”为什么能够久演不衰,传唱至今?为什么能够获得“京剧音乐的里程碑”的赞誉?关键就在于它对京剧本体作出了全方位的超越,它不仅开拓了京剧音乐的复音化道路,开创了京剧音乐现代化作品,发展健全了京剧音乐程式,而且更重要的是彻底打破了主演统制舞台的体制。

应该指出,戏曲走向主演统制舞台体制是个坏传统,也是戏曲的没落和倒退。因为它不要一台戏,只要一个人,他们创造的只能是他们个人的表演和唱腔艺术,不可能全面地发挥音乐功能,难免会影响音乐艺术的完整性,必然会抑制戏曲艺术的发展。戏曲史证明,戏曲的繁荣与衰落无不与该体制有关,这一点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那时虽然诗词兴盛,但没有成熟的戏曲文学,演员成了主体。但到了元、明,随着戏曲文学的成熟,戏曲作家的产生、整个戏曲繁荣、昌盛,演员成了副体。可是到了清末民初,花部的勃兴,戏曲文学的衰退、剧本的枯萎,又出现演员居于主体的格局,直到“样板戏”的出现,才彻底把演员从戏剧主体降而成为戏剧付体,从而恢复了京剧独特的完整的舞台艺术,充分发挥了各种艺术手段、把京剧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推向了高峰。

周先生所以会把“样板戏”的功绩视为“最大的隐性过失”和“歌剧化的戏曲音乐”,甚至会导致“戏曲声腔断子绝孙”,关键就在于周先生没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戏曲音乐的发展规律,也没能从本质上认识、研究“样板戏”的音乐创作。如能翻阅总谱即可发现他们完全是按照京剧板腔音乐体制的规律进行创作和发展的,可以说完全是戏曲化了的音乐。这正是“样板戏”和歌剧音乐的本质区别。千万不能把“样板戏”引用了“主题贯穿技法”和一些洋乐器,就视为“歌剧化”!

周先生所以会为50年代以后的戏曲演员没有一个能够创立新流派,发出凄楚的哀叹,是因为周先生的思想意识仍停留在民国时期,只是现象上看到了梅兰芳们形成流派的那套作法,而没能看到以演员为中心制的结构在今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旧的方式和传统习惯形成的不平等的合作关系不复存在,新的合作关系不可能再为捧某个演员而奉献集体的劳动和智慧。事实告诉我们,戏曲不可能再以梅兰芳的方式出现新流派。

第4篇:职位证明范文

单位离职证明范本1兹证明xx自xx年xx月xx日入职我公司担任xx部门xx岗位,至xx年xx月xx日因xx原因申请离职,在此工作期间无不良表现,工作良好,同事关系融洽,期间曾被授予“xx”称号(荣誉)。经公司慎重考虑准予离职,已办理交接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公司盖章

日期: ____年__月__日

单位离职证明范本2某某先生/女士/小姐自20xx年01月01日入职我公司担任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助理职务,至20xx年07月31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此间无不良表现,经公司研究决定,同意其离职,已办理离职手续。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单位离职证明范本3兹证明XXX先生/女士/小姐原系我司市场开发部职员,在职时间为20xx年04月01日至20xx年07月31日。现已办理所有离职手续。特此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单位离职证明范本4甲方:(单位名称)

乙方: 身份证号:

乙方原为甲方________(部门)的_______(职务),于20xx年07月31日经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甲乙双方确认终止劳动关系。双方现已经济补偿金及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所有问题达成一致,并已一次性结清。同时,甲方已为乙方办妥离职手续。

特此证明。

甲方(签章): 乙方签字:

甲方代表签字:

单位离职证明范本5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自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在我公司担任________(部门)的_______职务,由于_________原因提出辞职,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以资证明!

公司名称(加盖公章)

____年__月__日

附:证明格式1、必有信息:单位名称(注册全称),离职者姓名,离职者曾任职务,在职时间,证明开具日期,开具日期处加盖公章(“骑年压月”)。另外,一般写明身份证号,因为这才是唯一的。

2、有竞业限制协议且公司方面支付了补偿金的,建议在离职证明里加以说明竞业限制约定。

3、页眉打印有公司LOGO——宣传公司形象。可以选择是否添加公司联系方式。

4、一般用A4纸打印(档案管理标准),现实中也有些公司采取一式两份中间分割处盖骑缝章的方式。

第5篇:职位证明范文

离职证明

_______先生/女士/小姐,自____年__月__日至____年__月__日在我公司担任________(部门)的_______职务,由于___个人______原因提出辞职,现已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特此证明!

____公司(或人力资源部人事处)盖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范本二:

离职证明

____同志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任职于____公司,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正式与我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特此证明。

____公司(或人力资源部人事处)盖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范本三:

离职证明

某某先生/女士/小姐自20xx年01月01日入职我公司担任人力人事专员职务,至20xx年08月31日因个人原因申请离职,在此间无不良表现,经公司研究决定,同意其离职,已办理离职手续。

因未签订相关保密协议,遵从择业自由。

特此证明

第6篇:职位证明范文

【关键词】唯实论 唯名论 雷锋精神

最近,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学雷锋”热潮,四处都能见到学习雷锋的活动与标语,人人争做好事,人人争当雷锋。新近在全国上下对“雷锋精神”的倡导,既是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也是社会上下聚焦的热点。

我在组织党支部学习雷锋活动的同时,学习了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并结合这两个观点思考了“学雷锋,做好事”这一口号。是学习了雷锋人们才做好事呢,还是不学习雷锋也可以做好事或者说做好事的行为促进了人们“学雷锋”? “学雷锋”和“做好事”到底哪个先哪个后?带着这个问题,我尝试着分别从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两个观点出发分析这一问题。

在此,我想先明确一下“学雷锋” 和“做好事”的定义。一般而言,“学雷锋”,学的是精神,靠大脑思考之后指挥人们的行为,属于意识或观念层面。“做好事”,去行动用手做,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属于客观实在层面。

社会唯名论以韦伯为代表,这一观点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他们认为,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个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其研究方法是从个人行为的细节上,或者从其行为中可能推知的事项上加以研究。 从唯名论的观点看,当前全国各地举办的学习雷锋的现象也即“做好事”的现象“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单个个体做出了一些利他行为,而这些利他行为恰好符合“雷锋精神”,同时这个“雷锋精神”也只不过是人们赋予一些利他行为的一个概念而已;全国学雷锋的现象是人们建构的名称,而每个个人做出的好事是真实存在的;是这些纯粹的个体利他活动,形成了全国做好事的风尚。事实上,“雷锋精神”是近现代才提出的,但利他行为古已有之,为什么古代没有“雷锋精神”呢?因为“雷锋精神”是一个不具有实体性的抽象名词,它必须由个人的动机和行为来说明和解释,不能由自身的整体性质来解释。换句话说,基于个体利他活动之上的行为形成了某种令人们效仿的观念,继而这种观念加以传播推广,当这种利他观念广泛影响到了人们的行为,雷锋精神得以建构,并在社会上存在。

与唯名论相反,以涂尔干、斯宾塞等学者为代表的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种实在,它存在于个人之中。社会现象只能由抽象的、普遍的本质加以说明而不能归结为个人因素。因为社会中存在着集体意识、集体特征,它们具有外在性和强制性,必须把它当做一种客观事物。社会固然是由个人组成的,但当他们组成为社会后便产生了一种超越个体总和的性质。社会往往先于个体而存在,比个体的生命更持久,并影响和塑造个体。社会现象不能还原为生理或个体心理现象,必须用社会事实而不能用个体生理或心理过程去解释社会。从唯实论的观点看,当前全国各地举办的学雷锋活动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社会现象,是真实而非人们主观建构的。起初,个人做出的利他行为的确是存在的,但并没有形成所谓的“雷锋精神”。但当人们互相影响,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值得人们推崇效仿的氛围,继而整个社会把利他行为作为一种认同的“制度”或“好的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全社会开始做好事,形成了学习雷锋的活动,形成了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正是人们的集体利他活动的产物。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见,我想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是先辈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的对社会现象的解释,不能绝对地说哪个对哪个错,只是侧重点不同,都是对社会的一种理解。

最后,我想不管是先“学雷锋”还是先“做好事”,雷锋精神必须成为社会自发的道德精神,而非政治的产物,怎样把雷锋精神根植于当今的中国社会,根植于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社会,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但愿雷锋精神能再度唤醒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与精神和价值的辉煌,唤醒每一个中国人都理性的审视雷锋精神、正视雷锋精神,努力把雷锋精神根植于现代化中国的土壤。

第7篇:职位证明范文

职工素质是企业之魂。每一个职工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无不折射出个人的修养、心灵的阳光,无不展示着企业的形象。启源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这里的花草树木,公物设备,饮食起居,亲兄姐妹,优美环境无不因你的存在而显得骄人多姿,引来兄弟单位慕名的脚步,留下了无数由衷的赞美。

然而,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区中频频出现随地吐痰、乱丢烟头、大声喧哗、满口脏话、衣冠不整、损坏公物、浪费粮食等不文明行为,这些不文明现象,损害了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损害了我们被誉为世外桃源美景的启源有色金属分公司。

全公司正在开展的6s现场管理活动,既是全面营造和谐启源,奋进的启源,优美的启源一项重大举措,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和责任。为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1、文明养成从我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良好的文明行为,为自己带来愉悦,给别人带来温馨,为企业增添亮色。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和劳动纪律,养成好学习、重礼仪、讲文明、守公德的良好习惯。

2、告别陋习从我做起。管好自己的嘴,不说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管好自己的手,不损坏公物,不乱扔烟头、垃圾,保持环境干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公司的环境更加优美整洁,职工更加团结、友善、和睦。

3、团结友善从我做起。社会呼唤爱心,人人需要关爱。同在一个企业生活、学习和工作,是缘分。让爱心、善心与我们同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别人遇到困难时真诚关心,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人,共同营造互相关爱、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做一名友好亲善的好职工,让我们周围多一份人文情怀,多一些包容的时代气息。

4、安全生产从我做起。“关爱生命,安全先行”是每一个职工的共同心声。积极倡导安全生产,文明生产,自觉摒弃违章操作,坚决抵制危险作业,增强全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牢记“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工作一分钟,安全60秒”的安全警语.

5、相互监督从我做起。你的言谈举止,文明礼貌,行为规范都受他人关注。良好的行为则展示你的品质,你的素养,彰显个人魅力;不良行为则被冠以“没修养,没礼貌,不卫生,邋遢等”这些污点影响你的人生,阻碍你的发展。

6、人人参与从我做起。从2011年7月1日起,“提高素养,告别陋习,团结友善,安全生产”在党旗下我宣誓,我承诺倡议活动,需要你的参与,因为有你的参与使活动更加完美和圆满。

不论您是谁,不论您在那个岗位,您的不良陋习都有可能受到曝光,都有可能受到谴责。

第8篇:职位证明范文

郑板桥以画兰竹最为出名,为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出生于1693年,去世于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职位证明范文

如果你对消费者行为感兴趣,你肯定涉猎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你不难得出如下结论:即便很多人对自己想要什么有着鲜明的观点和意见,他们对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也知之不多。美国《消费者研究》杂志一项最新的研究为你的这一结论又增加了一个有力的注脚。

在美国,电视录播设备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产业。人们宁愿在这方面花费一笔数额不少的资金,也绝难容忍电视上数目繁多的插播广告。电视运营机构对此警告说,不要跳过那些商业广告,因为如果没有广告主的赞助,观众就不可能看到质量上乘的电视节目。然而,这不济于事,消费者仍我行我素。在这样的情势下,《消费者研究》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可谓正是时候,研究者经过一番试验后得出了如下结论:电视插播广告有利于提升电视观众的收视体验。

这是为什么呢?你可能会想到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递减效应。没错,第一口苹果总是最香甜的,随后这种香甜带来的满足与快乐就会随之递减。观众在收看电视节目时也存在这样―个过程。电视插播广告正好可以修正电视观众收看节目时的快乐递减过程,让观众再次唤起对节目情节的渴望,重新回到欣赏电视节目的愉悦进程中来。

原来,人是这样的容易疲劳,以至于不能长时间承受欣赏电视节目带来的愉悦。当这种愉悦达到―个很难突破的平台后,人就会产生厌倦感,这个时候,电视插播广告相当于给了电视观众一记重拳,让他们从厌倦感中摆脱出来,可谓恰逢其时。  说起来,《消费者研究》杂志这篇文章的观点也算不了什么新发现。如果你是戏曲、话剧的爱好者,或是音乐会的座上宾,在三四个小时演出的中间,总会有一段少则5分钟、多则15分钟的休息时间。你可能会想,为什么史诗般的战争巨制《七武士》里不给一段这样宝贵的休息时间,哪怕随便插播点广告也行啊?或许,不久以后,所有的影视节目都应该像土豆网、优酷网那样,将内容截成一段一段的,给商业广告留出更多的机会,以提升观众的娱乐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