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信本科毕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网络平台;信息化教育;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阶段的收官之作,更是体现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国家加强了对学位论文抄袭作假的处罚力度,但本科毕业论文依然存在质量普遍不高、创新程度不足等问题。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2015年2月,教育部的2015年教育工作要点中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近几年备受关注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改革探究则更是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由此可见,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创新改革的大趋势。然而目前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各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环节,而应用于综合性实践环节(如:毕业论文)的涉及甚少。因此,如能借助网络平台,对毕业论文的各环节逐一信息化,实现知识和信息的共享,让学生有更多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空间,势必能大幅提高毕业论文质量。本文以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为对象,就基于网络平台的质量提升模式进行探讨。
一、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分析
化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过程通常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选题、文献查阅、开题、实验、论文撰写。其中,选题目前主要是采取指导老师命题和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题相结合的双向选择模式来确定,而在后续的文献查阅、开题报告、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则是以学生为核心的执行过程。
(一)文献查阅
文献查阅是对毕业课题资料收集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本科教学大多是以教材为主,因此大部分学生习惯于纸质版教材或期刊,导致对课题相关文献的收集相对陈旧有限。m然部分专业开设有文献检索的课程,但从多年带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看,学生的文献收集能力依然不足,对文献数据库的了解亦不够充分。
(二)开题
开题是以对文献的充分理解和总结归纳为基础的,只有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总结,才能全面了解课题当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从而提出新颖合理的设计路线。但由于很多高品质的化学文献多在SCI收录的英文期刊上发表,因此不少高校在毕业论文过程中,对外文文献的阅读翻译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很多化学专业词汇和试剂名称在常规的词典或翻译软件中却根本查找不到。因此,这也无形提高了学生在开题过程中阅读理解文献的难度。
(三)实验设计
在经过对文献的收集和分析总结后,学生针对毕业选题提出实验方案,并经与指导教师讨论确认后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在执行过程中,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所接触试剂的理化性质及防护措施。其次,在经过初步探索后,需要系统的确定实验方案的研究内容(如:反应的影响因素,各因素对产品的影响权重大小等)。最后提出对该选题所得产品或实验结果的评价方法。
然而,本科生从教材上获取的知识原理虽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但实验的操作经验却相对有限,难以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此外,本科生对实验的设计通常也比较随意,系统性不足。因此,往往在后期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发现实验设计存在缺陷,从而导致论证的依据不足。
(四)论文撰写
实验完成后,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首先要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然后对合成路线或实验原理进行展现,最后对实验数据或谱图进行处理分析得出结论。但多年带毕业论文的情况显示,学生普遍存在因文献引用编辑不当,导致修改时工作量巨大,合成路线和实验原理展示不清,谱图对比不规范、数据分析无法精确到位、以及论文编辑排版格式较混乱等问题。
二、基于网络平台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在当今移动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网络平台具备学习时间灵活、学习终端多样化、不受地域限制、且能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等特点。因此,针对上述化学类毕业论文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势必能有效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水平。
(一)导航平台
针对本科生对化学文献数据库了解不足、化学专业词汇和试剂名称翻译理解困难、实验试剂理化性质及防护措施掌握不够深入、谱图分析困难等问题,建立了网络导航平台,并将导航平台分为化学文献、化学翻译、化学试剂、谱图数据库等板块分别与之相对应。而对于化学文献则更进一步细分为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标准、书籍等文献数据库便于学生分类检索文献;化学翻译则提供如较学术权威的CNKI翻译助手及其它广泛使用的在线翻译网站(如:Google翻译、有道词典等)以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外文文献;在化学试剂板块则提供了综合性化学试剂网站ChemicalBook(可查阅各试剂的理化特性、风险性、安全性等数据)和国内外的主要化学试剂供应商(如:Alfa Aesar、国药集团)等资源;谱图数据库则根据谱图类型细分为红外光谱、核磁谱图、质谱、拉曼光谱、光电子能谱等以供学生将测试结果与标准谱图进行对比分析。
(二)应用平台
针对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应用平台CAppChem主要建立了结构式绘制、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谱图分析等核心板块。结构式绘制板块主要提供了合成路线的绘制方法、如何绘制实验装置图、如何为结构式填充颜色或添加发光效果、以及分子三维模型的建立等,以满足展示合成路线或实验原理的需求。文字处理板块则主要提供了EndNote文献管理和引用方法、目录自动生成更新、页眉页脚制作、重复表头设置、审阅修改等,让学生能更美观高效地完成毕业论文的修改和撰写工作。数据处理除提供Origin坐标、标签、图层、图例控制及数据导入等绘图基础外,还提供了散点图、柱形图、三元相图、三维柱形图等常用图形的绘制方法,以及线性拟合求解临界胶束浓度(CMC)、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峰面积积分计算等应用实例,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谱图分析则主要提供了红外谱图、核磁谱图等软件的使用教程。
此外,还设立了论文翻译、资料下载、软件动态、留言板等板块来辅助核心板块和导航平台,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和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求。另外,为便于学生学习分享交流,网络平台的各页面均支持微博等移动客户端分享。
三、基于网络平台的运用效果
网络平台上线运行至今,共为3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环节提供了网络支持。学生在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均能通过在网络平台学习后独立解决,同时通过学生留言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了网站平台内容的更新丰富。
目前该网络平台的总访问量已超140万,独立访客数超90万。2015.7.1-2016.6.30的网站统计数据(见图1)显示,每年的3-5月是网站流量的高峰期,平均日独立访客数维持在2 300左右,高出其他月份(寒暑假除外)平均日独立访客数40%。当6月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完成后,日立访客数逐渐回落至之前的平均水平(约1 600)。其充分说明网络平台在毕业论文期间(每年3-5月),吸引了大量的学生来自主学习,对毕业论文环节起到了显著的支撑作用。
此外,独立访客的地区分布统计数据(见图2)显示访客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五个省(直辖市)的访客最多,约占网络平台总访客量的45%,体现出了网络平台学习不受地域限制,覆盖面广的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了在高校密集度较高的地区,网络平台的应用需求更大。
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近两年收集的毕业论文数据来看,该网络平台的应用对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显著提高,对毕业论文在实验设计的合理性、论文的规范程度、图表和数据的分析深度以及文献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完成质量亦有明显改善。实践证明,基于网络平台的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究。而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支持,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体系正成为新趋势。结合特定教学环节或课程自身的教学特点,有针对性地建设网络平台,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水平,也能满足学生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更能打破地域的限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毕业设计 管理模式
本科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质量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反映了高校的办学水平。通过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在科学研究中逐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整合知识体系,在以后的生产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工作学习态度。因此,本科毕业设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项目,在改革学校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
1.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转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1专业教师资源匮乏,缺少实践经验。
近年来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造成了本来就有限的教学资源更加紧张。与此同时,新引进教师多为青年教师,不论在教学、科研方面,还是工程实践方面都缺乏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更有些教师工作太忙,由课题组的博士生或硕士生带本科生做毕业设计,自己却不闻不问,师生间缺乏交流,教师的科研水平对学生并未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1.2学生对毕业设计态度不够端正。
毕业设计时间基本上安排在毕业前半学期,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此时,学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联系工作,或是到企业实习,一部分考研的同学,这期间需要准备研究生复试,等等,无法保证毕业设计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更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并未把毕业设计作为个人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的有效手段,而只是一项任务,选题方面尽量选难度较低的。另外,由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主要设计金属焊接、表面处理,以及防腐方向,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实践操作占主要部分。这样,部分同学实验不亲自做,抄袭、拼凑和照搬照抄现象严重,致使论文内容与题目不符。
1.3选题不合理。
大多数学生选题具有盲目性,在了解课题内容和对个人能力估计不足的前提下,仅凭兴趣选题,有不切实际之嫌。对于材控专业的学生,主修课程主要是金属冶金理论,但有些同学为了逃避实验,选择纯软件模拟的课题,而数学理论又过于薄弱,致使毕业设计过程艰难。
1.4毕业设计答辩“被应付”。
毕业设计答辩作为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阶段。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毕业设计指导和规章制度,但往往实际执行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毕业答辩考核要求放松,势必导致学生也持有“应付了事”的心态。因毕业设计不及格而未能按时毕业的学生却是少数,毕业设计考核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2.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为了真正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需要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及弊端,使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而能够在此过程中,不论是教师的业务水平,还是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都得以提高。
2.1科学选题。
合理选题既是对教师的要求,又是对学生的要求。很多毕业设计都是延用往年的题目,无法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匹配,也导致学校毕业设计水平停步不前[3]。教师在制定题目时,首先应紧密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覆盖本专业主修课程及专业课等,结合一定的实际生产知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及灵活运用能力。其次,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题只有具备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内容或新方案,才能使毕业设计充满挑战,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2加强教师的管理和队伍建设。
毕业设计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指导教师要求比较高,指导教师不仅应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与实际操作经验[4]。首先,努力调整教师队伍结构,综合考虑教师年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以及业务素质等因素,加大对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通过参与工程项目、指导学生实习等途径,积累经验,为指导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其次,实行人才激励机制。鼓励青年教师出成果、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对于在毕业设计中的优秀指导教师提出鼓励和表彰。最后,高校教师应加强个人职业道德和人格修养,毕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指导学生中具有重要作用。
2.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
毕业设计程序性较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严谨求实、诚实守信的科研精神,坚决杜绝抄袭及剽窃现象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起着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桥梁作用,毕业设计工作对以后工作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这种教育,学生能够对毕业设计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端正毕业设计的态度。
2.4强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严把毕业答辩关。
在毕业设计中坚持“工作抓落实,重点抓质量”的工作原则,综合考虑论文质量、平时成绩、答辩表现等方面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全面考核。在答辩工作中,做到细化、量化、公开化,答辩成绩应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认真组织答辩,根据学生的论文质量水平、答辩表现,以及平时表现科学评定成绩,给出评语,真正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获得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调查研究、中外文献检索与阅读的能力,学会针对设计问题及案例设计、分析能力。尤其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现代材料加工领域内从事产品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过程管理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5]。
参考文献:
[1]王金风,冯,高长根.普通院校“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版),2007,8(4):144-146.
[2]刘春玲.加强毕业设计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高校讲坛,2010,21:724-725.
[3]江燕,江望高,张云孙.浅谈如何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00-103.
关键词: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面向应用
作者简介:任蕾(1979-),女,山东淄博人,上海海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讲师。(上海 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67-02
通信与电子信息技术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4G/LTE、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3D打印、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出现,为通信与电子信息专业本科生的科技英语学习带来了新的资源,同时也为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笔者所在的院校,该课程被设定为限选课。同时由于“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特点,其很难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把该课程简单的认为是英语课,学习目标不甚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此外,该课程的学时一般为36学时,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也大受影响。但该课程中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该课程的涉及面极广,几乎涵盖了学科中的每个领域,对任课教师的要求很高。
“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科技文献阅读和写作所必知的英语术语与语法知识,鼓励学生为参与国际化学术交流和今后工作打下良好的科技英语基础,并使学生能运用各类电子资源获得最新的国内外专业前沿动态和最新学科研究动向,[1]同时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掌握初步的科技论文写作技能,特别是掌握英文摘要的撰写方法。其中,在“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中,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包括:该领域的文献检索、文献阅读、文献摘要的撰写、科技文献综述的撰写、讲稿制作与做报告能力的训练等。在通信与电子信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上述面向应用的教学目标日益重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
传统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的教学方法为:词汇+翻译+语法,同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相对专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该课程的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3-6]为改变科技英语教学现状,笔者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对面向应用的教学部分进行了大量实践。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探讨了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一、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
与传统的词汇+翻译+语法的教学内容不同,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综合性更强,对学生和任课教师的要求都更高,同时该教学内容应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文献检索
本文中的科技文献主要包括各类专业相关的期刊文献、会议文献、技术报告、国内外专利、相关图书、产品技术说明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该领域的英文文献大量涌现,要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往往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而阅读的第一步即检索文献。该部分的教学要求是从海量的数据库中快速、准确地检索到需要的科技文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学校数字图书馆的大量资源,通过指定主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2.科技文献阅读
由于有大量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和词汇,面对英文文献,学生往往很难理解文献的内容。因此让其在文献阅读中熟悉和掌握词汇即传统的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面向应用的科技英语教学内容的重心之一。由于通信与电子信息领域的大量专业词汇是由词缀等合成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通过大量文献阅读的训练效果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好。
3.科技文献摘要撰写
撰写科技文献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其中摘要的撰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特别是,英文摘要是每个本科生毕业论文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因此,科技英语课程中也将其作为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该能力训练与文献阅读可同步进行,通过大量阅读、学习来完成摘要撰写的任务。
4.文献综述撰写
文献综述是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中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文献综述,才能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而本能力的训练是以文献检索和文献阅读为基础的。在该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并不限制学生仅参考英文文献,可以通过检索和阅读部分中文文献进行,这主要是给学生一个适应的过程,可通过中英文献对照,帮助学生有效理解科技文献的内容。
5.讲稿制作和做报告能力的训练
为使学生适应专业发展及学科的国际化,方便今后进行学术与科技交流,培养学生进行讲稿制作与做报告的能力是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该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开展seminar式的教学活动,特别适合科技英语类课程的开展。
这些教学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更吸引学生,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继续进修均有益。在笔者所在高校,该课程的学时一般为36学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将面向应用的教学学时提高到12学时,即在详细讲解常用的专业词汇和重点文献的基础上,把教学重点放在面向应用的教学上,并要求每位学生提交相关的大作业,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参考。
二、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
要顺利开展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应由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尽量让学生多参与,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个面向应用的“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第一,针对科技文献检索教学内容。首先需要学生熟悉数字图书馆中的各类资源,即能熟练的使用这些资源,根据主题和关键词进行快速、精确的科技文献检索。目前这类专业的数据资源主要包括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资源、维普电子资源、IEEE Xplore、EI Village、ISI Web of Science、Springer、Science Direct、ProQuest、Hans Publisher、SLCC(Springer+Kluwer Online)等论文、专利和技术标准数据库,同时美国专利局和中国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搜索也包括在内,这些电子资源基本能涵盖各类文献。此外,通信与电子信息类科技公司的英文网站也是技术资料检索的重要来源。
第二,熟练使用网络搜索引擎。目前笔者要求学生主要会使用Google和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检索相关文献,特别是会使用Google scholar,将其作为图书馆中的数据资源的补充。
第三,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分析法讲解摘要写作方法。以多篇中等长度的英文科技文献为例,该类文献包括已发表的科技论文,也包括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等,通过这些示例让学生掌握摘要写作的基本要点,然后布置相关主题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
第四,文献综述是在检索并阅读大量科技文献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首先要求学生准确搜索文献。由于学生对文献综述不熟悉,笔者在教学中给出相关的范文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根据主题自行撰写。
第五,讲稿制作和做报告不仅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要用到,参与各类竞赛答辩也要使用,因此如何制作吸引人的讲稿,并出色的做报告十分重要。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做报告的活动中,并每两周安排2~3位学生制作讲稿并报告主题,其他学生参与讨论,同时一起对讲稿和报告的过程进行评点。
第六,通过布置大作业来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按照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要求,布置了相应的作业,每位学生的任务各不相同,但基本均包括以下四个步骤:一是选择通信与电子信息类领域的一个主题,可以是教师指定主题,也可以自选主题,这些主题都是近年来该领域的热点主题。二是就选定的主题,检索相关科技文献。对文献检索的具体要求是:检索文献不少于20篇,考虑到学生阅读专业英文文献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求检索英文文献不少于15篇,同时需给出每篇文献的检索方式,即关键词和搜索的数据库等。三是对搜集的科技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和撰写综述。撰写综述是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中规定的任务之一,借助本课程作业,可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尽管撰写文献综述有较大的难度,但笔者认为给学生提供认识、训练的机会十分重要。另外,在作业要求中笔者给出格式和具体的综述写作大纲以供学生参考。四是制作关于该主题的讲稿。具体要求是学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对其选择的主题制作讲稿,该任务将对学生毕业设计答辩、申请创新类课题答辩,乃至今后工作都有所帮助。同时,选择或者指定部分学生在课上时间汇报主题内容,其他学生参与讨论,这样的形式弥补了该课程枯燥、参与性低的缺点,并以类似seminar的形式,让广大学生了解到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向,具有通过文献阅读进行科普的作用。
三、结束语
笔者结合在“通信与电子信息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实践,介绍了该课程中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这类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毕业设计环节的进行。同时,面向应用的教学内容给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值得今后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霞,王娟.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M].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李丹.通信工程专业科技英语教学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2,(7):143-144.
[3]李大鹏.电子信息专业科技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思维激励式教学特点与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85,187.
[4]陈榴,戴韧,杨爱玲.关于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2,(36):85.
[5]丁洁,吴冬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电气专业英语的教学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169-170.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电子信息类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01-60-02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of electronics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 new undergraduate colleges
Xu Huiyan, Gao Jinding, Wu Shuyue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205,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running status of electronic specialtiesin the newly 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ased on many years of reform and practice, combined with the fact of Hun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University, a new pattern of "3+1 application" excellence electronics engineer personnel is developedwith industry experts together. Three monthsjob skills training in the seventh semester are set up creatively in the training program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They are useful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in the major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Key words: new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pecialty; talent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practice
0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从数量到质量上都有巨大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电子信息类专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几乎国内所有的高校都开办了这类专业。据统计,1999-2006年高校扩招人数已翻了一番多,其中超过50%的扩招名额集中在电子信息类专业[1-2]。然而教学资源的建设却远远滞后于扩招的步伐,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社会急需的电子信息类人才是每个高校都在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起点低、底子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形势不容乐观。新建本科高校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如何正确定位,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实现后发赶超,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3-5]。
1 新建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校,也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从2005年升格为本科高校至今,以“高水平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为指导,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为特色,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等理工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目前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等电子信息类本科四个专业,每年招收规模在300-400人之间。长期以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
⑴ 生源整体水平较低、个体差异较大。我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历年录取分数大部分都在二本控制线附近,其中有1/3左右的生源来自职高对口升学,2/3的生源来自普通高中。如何对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分类培养和因材施教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⑵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但是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研发工程师显然是不现实的,因为即便是重点大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够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学生比例也是很低的。如何实现人才的分类培养是个重要问题。
⑶ 按照一般学校的做法,在第七学期安排理论教学。但第七学期学生由于考研、找工作等各种原因,到课率比较低,如何在满足考研学生需求并提高考研上线率的同时,又提高其他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值得研究。
这些问题是困扰我校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我们结合我校办学实际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
2 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教学方法
2.1 设置校内岗位技能实训教学环节
提出并实践了“卓越电子工程师”“3+1”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前三年在校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含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第四年进行集中实践教学(其中第七学期前10周进行校内岗位技能实训,后10周赴企业顶岗实习,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其中岗位技能环节的设置如图1所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潜质,从“技术研发型人才”、“技术管理型人才”、“研究创新型人才”三个大方向进行选修,从而实现了人才的分类培养,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第七学期到课率低等问题。目前技术研发型岗位技能实训环节主要涵盖了单片机应用系统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工程师、PCB设计工程师、FPGA开发工程师、IC设计师等电子信息技术类岗位模块。与湖南科瑞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创博龙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企业一起,完成岗位技能实训环节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实现了学生动手能力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使学生毕业后即已具备了约一年左右的工作经验。
[
岗位
技能
实训
教学
环节
][技术研发
型人才][技术管理
型人才][研究创新
型人才][单片机应用系统工程师
嵌入式系统工程师
PCB设计与工艺工程师
FPGA开发工程师
IC设计工程师][电子商务师
市场营销
企业管理][考研辅导模块]
图1 岗位技能实训教学环节
2.2 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成立了由合作企业知名专家参与的专业教学委员会,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体系的设计、课程教学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有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其中部分专业课程由合作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来校授课。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比如PCB课程设计、岗位技能培训环节、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在合作企业完成或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可以说,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都有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逐步形成了“企业技术专家进课堂、学生教学进企业相结合”的新模式。
2.3 “教、学、做”一体化,大比重实践教学
电子信息类专业将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习要求具备较强的数理基础,为了让学生能更形象地了解各种复杂抽象的原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们把电子信息类专业大部分的专业课程都安排在实验室授课,以项目教学、仿真教学、体验教学为主,采用边教边练的形式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培养方案中每学期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一般为2至3周,四年集中实践教学总周数不低于40周。同时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工程实践,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40%。
2.4 广泛开展课外科技学术活动
在完善基本实践教学主体的同时,探索实践了“企业定制”和美国劳瑞德国际大学联盟“国际联合”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了大学生电子制作及竞赛基地实践基地,成立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电子通信俱乐部”等兴趣小组;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科技创新自主实验或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举办科技文化节和学术讲座,使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科技发展动态;组织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学科竞赛等不同层次的课外科技活动,采取教师与工程师联合指导的新方法,为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 实践效果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我们构建了具有一定特色的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标志性的成果。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获批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数字电子技术”获批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建成了“电工与电子技术”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类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获批立项建设;“民办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有6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类科技学术实践活动,近千名学生参加了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获批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奖励37项,其中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4项。从2010年第一届本科毕业生至今,累计有55位学生被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4 结束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方法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旋律。本文提出了设置岗位技能实训环节、深度与行业企业合作、项目式教学等措施,以期对新建本科院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如何结合各个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实际,合理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岗位技能实训环节,以及如何将校企合作机制制度化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秋华,章坚武,王玉娜.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高等
理科教育,2008.77(1):64-66
[2] 曾旭日,孙克辉.培养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
教育,2006.1:97-99
[3] 邬书跃,高金定,李晋等.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探讨[J].创新与产业教育,2012.5:48-50
[4] 高金定,邬书跃,孙彦斌等.EDA技术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
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58-160
1.1来自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需求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各普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以国际主流的ACM和IEEE系列课程教学计划即著名的计算学科教学计划2004(ComputingCurricula2004,简称CC2004)为主制订的,CC2004列出该专业学生建构其领域核心知识体系结构框架所必需的核心知识单元模块,并基于此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或曰面向网络的计算便是其中之一的重要核心知识单元。[1][2]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反馈表明,仅仅开设《计算机网络》一门课程,对于主要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以满足学生就业和在该行业领域内生存与职业发展需求为主的普通高校,以及具有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网络工程专业、定位于为社会培养网络工程师的高校而言,还远远不足,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与改革、整合与建设势在必行。参考笔者《普通高校工程型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专业方向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一文,[3]将计算机网络这一公认的较难学懂、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作为基础入门性的必修课程,通过网络工程与技术、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网络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等一系列后续拓展的特色课程群,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和具有特色及优势的专业方向课程群。[4]例如:可以形成以网络工程与技术、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课程为主的、适当偏硬的系统集成/组网工程类网络人才的培养路线,其未来的职业定位以网络工程师、网络/系统管理员为主;或者也可以形成以网络程序设计、WEB开发技术等课程为主构成的、适当偏软的网络应用系统研发/站点设计类网络人才的培养路线,其未来的职业定位以软件工程师、网站站长等为主。基于课程整合和课程体系/课程群建设的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开展配套实验教学条件的建设。如图1所示,在建设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时,需要统筹规划,兼顾多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并配合课程群的建设需要,避免出现很多高校把专业实验室建成了计算机机房、仅有联网PC机数量优势的普遍现象。1.2来自课题研究型教学环节和课外延伸教育的需求毋庸置疑,普通高校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大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为首要目标,同时支撑专业方向上的课程群(课程体系)的建设。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在满足课程内的实验教学需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课程设计环节,以及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环节的条件改善和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需要。只有充分运用好这些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在网络工程的方案规划设计、网络系统管理与运行维护、网络程序设计与开发、网络设备配置与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动手实践技能得到综合训练和提高。由于近年来社会和IT行业对网络工程、网站建设、网络运行管理和安全维护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持续升温,驱动学生看好网络工程与技术领域的就业前景,使得学生选择该方向作为就业首选或选择该专业方向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或论文题目的数量逐年上升。但是,由于不少院校现有硬件条件不足,缺乏必要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撑,使得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题目的选题设计上受到极大限制,一些非常想做或者值得指导学生去做的课题项目或题目,不得不迫于无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环境而被迫放弃,制约了师生进一步提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论文的选题水准和课题质量,加剧了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上师生对于实践条件的需求与现实条件不具备之间的矛盾。因此,除了满足课内实验项目的需要,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还应提供开展集中式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和以SRP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研究型、课题型教学环节改革试点的基础硬件条件和场所。此外,还可兼顾考虑提供开展面向社会或学生需要的诸如思科认证考试、NCNE国家软考、NCRE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相关考试培训、学生竞赛活动参赛集训等课外延伸教育项目的场所和设备,使学生在分析设计能力、工程化的思想和理念、动手实践应用等方面都能得到良好的综合训练机会和条件。
2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规划与设计方案
综合上节所述,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寻和设计出一种既能兼顾满足各种教学环节需求、又能分阶段集成且一次性投入不高的可行方案。通过深入地分析比较和实践探索,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一种可行的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方案。该方案通过逐步添购、分阶段调整到位配套的计算机与联网设备的方式,可使新建专业实验室提供不同的、可逐步扩展的实验条件。例如:在一次性投入的初期,可以提供8人一组一桌、一次支持2-3个行政班(共12个组/桌)的实验教学条件。若每班以32人计,则一次可支持3个行政班约96人同时上实验课,每8人一组,共12组,每组配备一台服务器、2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8台PC机;然后,根据资金情况和可能性,通过分期分批阶段性扩展,改善每实验组/桌的配套设备数。这样的每个实验组/桌,不仅可以保障学生人手一台PC机,同时还可以通过配置,使每实验组/桌的设备自成子网或以VLAN划分,独立构成一个典型的LAN网络应用环境,并能提供各种B/S、C/S架构的集成开发环境。实验组/桌上的服务器,可由学生根据项目需要自主安装和支配使用,条件不足时,可通过Vmware等虚拟技术构建多服务器OS系统,条件允许时,可通过添置多台物理硬件构建服务器集群环境。实验组/桌上的路由器/交换机设备,可供在相关课程中进行网络设备配置、IOS系统操作等课内实验项目、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题目以及认证培训项目中使用。在数量上仍不足的,亦可通过在PC机上安装模拟器软件的方式,开展设备配置类实验和学生研究型课题;条件允许时,还可支持远程开放式实验,即通过远程登录方式连接至设备进行IOS系统的配置。DMZ区的服务器群还可为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基础性的公共资源存储与共享,或者作为实验室的网管或安全方面的基础设施,例如提供给网络管理、信息安全等课程作攻击用的靶机实例。每实验组即每张桌面上的设备连接拓扑可采用图3所示的逻辑设计,具体到实际的物理环境中,可视环境因素合理进行布局调整和摆放。
3网络工程专业实验室后期建设与管理刍议
3.1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与优势,要求我们在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完善等内涵建设上要下大力气、花真功夫。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如何对实验内容进行系统地优化组合,把培养目标真正融入到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对实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实践,积极寻求能够真正突出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自主性和创新性活动的主体地位的解决之道,尽量使学生能够较早地接触网络工程和技术实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较早地参与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多层次、一体化、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将系统训练、技能培养和开放实验相结合,把单纯为课程实验教学服务的实验室转化为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和能够为多元目标服务的实验条件,提高实验室建成后的功效。基于这一理念,笔者所在的教研室全体成员不仅针对新建的实验室进行了课内实验项目的再设计,而且整合了各门相关课程的配套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课题等工作的需求,使新建实验室可统一支持下述8大类课题型的实践项目活动的开展:①网络工程项目规划/方案设计类题目②网络互联设备配置实现类题目③应用服务配置实现类题目④基于套接字编程的数据通信传输类题目⑤Web站点开发设计类题目⑥网络互联设备的协议仿真/算法实现类题目⑦网络管理及信息安全编程类题目⑧学生自拟的网络方向研究探索类题目3.2实验室管理规范的建设通常,一个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需要分阶段实施,首先实现阶段性的目标。如在基础建设阶段,需要完成必备设备的购置、安装、调试,开出相应的实验项目,实现能够初步为专业方向的一系列课程提供实验教学服务;在第二步的规范性建设阶段,通过实验室的系列化规范管理制度的建设,为师生提供符合规范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在第三步的拓展性建设阶段,则要充分综合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和资源,变单纯的实验教学条件为立体化的、能够为多元目标服务的多层次的一体化教学资源;而在第四步的稳定运行阶段,则需要新建实验室在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发挥最大的功效和作用,为师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实验教学和研究环境。因此,基于阶段性建设、流程化管理的理念,实验室的管理规范、制度建设亦不容忽视。[5]例如:如何安排设计实验室的开放制度?有关实验室日常运行维护方面的管理规定,实验档案记录等等。
4结语
一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选题不当
选题与学生的职业没有关联或适用性不强,学生对课题设计的目的和用途感到迷茫,从而产生懈怠情绪。选题陈旧或学生对选题不感兴趣,学生缺乏设计的主动性。课题的难度过大,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而产生畏难情绪,进度难以保证。课题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导致学生简单应付或抄袭他人。
(二)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部分教师对毕业设计不重视,责任心不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与学生的沟通缺乏主动性,指导走过场;不重视对开题报告的指导,导致学生的设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疏于指导,把毕业设计看作是学生的任务,只管开题与结题,平时对学生要求不严、督促不力,最后,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简单包办。
(三)教师指导不力
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时,理论上不够深度,技术上不够实用。教师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师生沟通不畅,学生自己无法解决问题,只好依赖教师手把手的指导。部分教师未能开展切实有效的远程指导,使得学生由于缺少指导而难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四)学生重视不够
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对毕业设计不重视,认为毕业设计只不过是练练手,走走形式,混过去就万事大吉,因而缺乏学习动机,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在遇到问题时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消极等待,过分依赖指导,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难以保证。
(五)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部分学生对工程设计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动手能力差,上手较慢,设计中易走弯路。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低,论文格式不规范,写出的论文质量不高。
(六)学生投入精力不足
由于工作、家庭和生活上的压力以及对毕业设计认识不足等原因,部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使得实际的设计工作量不能满足设计任务的需要,毕业设计难以出精品,甚至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设计任务。
(七)过程管理不规范
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满足远程开放教育的需要;过程管理不规范,监督做样子,控制无力度,答辩走过场,毕业设计的各环节及其监管形同虚设,学生对毕业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赏罚不明,干好干坏一个样,无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产生高质量的毕业设计。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制度保障
制定和完善符合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特点和规律、满足毕业设计的实际需要的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提供科学的行为准则和依据。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工作程序、论文格式、指导教师及学生的任务与职责、各阶段的评价标准,以及对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的要求等做出明确的规定,用规章制度来对师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激励和约束,使毕业设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杜绝师生在毕业设计中的随意性,并使相关人员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为毕业设计提供良好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二)合理选择指导老师
指导教师应由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专兼职教师来担任。远程开放教育的生源复杂,学生一般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并对学生具有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和信心,才可能带好毕业设计。“五心”标准是选择指导教师的理想标准和指导教师不断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追求目标。在加强指导教师选择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指导教师的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将调离指导教师岗位。
(三)重视毕业设计动员
提前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动员和选题,学生可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使毕业设计有更充足的时间。毕业设计的成败在于学生能否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1]。毕业设计动员对毕业设计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毕业设计动员,使学生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了解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设计要求和工作流程,同时,鼓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勇于承担较高难度的课题,激励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能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的信心。
(四)科学选题
适当的选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工程能力,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选题要体现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特点,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涉及课程须三门以上),提倡“真题真做”,鼓励学生结合工作岗位和社会需要选题,使课题紧贴实际工程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模拟课题应具有工程背景和实际意义,要做到“真题假做”或“假题真做”。备选课题应多样化、层次化,以便于因材施教。课题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选题,并杜绝学生选题时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五)重视开题
开题是对课题的预研究,良好的开题可有效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和消极等待,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开题报告的质量对于最终成果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好的开题报告是设计(论文)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的指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2]。高质量的开题报告能给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正确的设计方向和方法,保证毕业设计在师生分离的情况下仍能顺利进行。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要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技术路线等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等进行严格把关,并对设计进度安排的合理性进行审查。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学生才能开始具体的毕业设计工作。
(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学习动机,能有效提高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毕业设计提供动力。学生自主选题,可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信心和兴趣;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使学生更加专心于毕业设计;对学生在设计中取得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良好的教师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来吸引学生,当学生被教师吸引后,他们会将对教师的兴趣逐步迁移到毕业设计上。学习动机是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前提[3],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发和形成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学习动机,并不断加以强化。
(七)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启发性,是提高指导效果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设计课题均不相同,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指导效果。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尽快上手,切忌对学生急躁和不理睬;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适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指导中,教师应针对学生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的个性化和启发式的指导,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加强远程指导
远程指导是保证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措施。与学习者建立个人联系,是激发学习者动机和促进其进行学习的前提,这可以通过非接触性通信来实现[4]。远程指导虽说没有当面指导那么直观方便,但它仍是加强师生交流、弥补面授指导不足、促进毕业设计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指导教师应充分发挥工科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上的优势,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展切实有效的远程指导。远程指导可采用网上实践教学管理平台、电话、BBS、Email和QQ等方式进行。在远程指导中,可利用语音对话、视频聊天、远程控制、截图、录屏、文件传送等方法来增加师生交互的信息量,提高远程指导的效果。
(九)强化过程监控
首先,要强化对教师的监控,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其次,强化对学生的监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第三,强化对关键环节的监控,保证毕业设计质量。重点是做好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关键环节的阶段性检查工作。初期重点检查教学保障、组织管理、设计选题、任务安排、开题质量等内容;中期重点检查设计进度、教风、学风等内容;后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内容。
(十)规范答辩环节
毕业答辩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给师生施加压力和动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是否科学、严格和公正对毕业设计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为了使答辩和成绩评定公平、公正,应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答辩评价标准,同时,规范答辩过程,用民主的方式确定最终答辩成绩。参加评优的学生必须进行公开答辩,其他学生则参加分组答辩。通过答辩可以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考查教师的指导水平,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杜绝抄袭现象。
参考文献
[1]许军,孙彩敏.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探讨[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3):63-66.
[2]马敬峰.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6):36-37.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工科;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设计是远程开放教育工科的一个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既是学习深化和升华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向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转变的重要过渡阶段。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持续扩招,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入学素质不断下降,远程开放教育工科毕业设计质量也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对于保证和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工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毕业设计的选题不当
选题与学生的职业没有关联或适用性不强,学生对课题研究的目的和用途产生迷茫,从而产生懈怠情绪。选题陈旧或学生对选题不感兴趣,缺乏研究的主动性。课题的难度过大,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而产生畏难情绪,进度难以保证。课题过于简单,难以激发学生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简单应付或抄袭他人的现象。
(二)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部分教师对毕业设计不重视,责任心不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与学生的沟通缺乏主动性,指导走过场;不重视对开题报告的指导,学生的开题报告质量不高,设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设计效率低;疏于指导,把毕业设计看作是学生的任务,只管开题与结尾,平时对学生要求不严、督促不力,最后,要么敷衍了事,要么简单包办。有的答辩走过场,没有按教学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识水平,不论答辩情况如何,一律放行。
(三)教师指导不力
有的教师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启发性,难以获得学生的有效反馈,师生沟通不畅,学生无法自己解决问题,只好依赖教师手把手的指导。部分教师未能开展切实有效的远程指导,使得部分学生由于缺少指导而难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有的教师未能及时地发现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学生只好将错就错。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指导学生时,理论上不够深度,技术上不够实用。
(四)学生重视不够
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对毕业设计不重视,认为毕业设计只不过是练练手,走走形式,混过去就万事大吉,在遇到问题时不是想办法去解决,而是消极等待,过分依赖指导。有的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作风拖拉,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难以保证。
(五)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能把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低;有的对工程设计的基本常识和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动手能力差,上手较慢,设计中易走弯路,设计效率低;有的论文写作能力较差,论文格式也不规范,论文质量不高。
(六)学生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不足
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一般为在职人员,由于工作、家庭和生活上的压力以及学习态度等原因,部分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不足,使得实际的设计工作量不能满足设计任务的需要,毕业设计难以出精品,甚至有的学生无法完成设计任务。
(七)过程管理不规范
教学的时空分离给监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指导方式的多元化也给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设计过程监控不力、赏罚不明、管理缺位是毕业设计质量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管理制度不完善,师生行为随意性较大,使得毕业设计的各环节及其监管形同虚设,学生对毕业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制度保障
制定和完善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为毕业设计提供科学的行动准则和依据。用规范化的文件形式将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工作程序、论文格式、指导教师及学生的任务、各阶段的评价标准,以及对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的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同时,对过程管理也予以界定和说明。用规章制度对师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激励和约束,并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和职责,使毕业设计工作制度化、程序化,杜绝了师生在毕业设计中的随意性,并使相关人员有目标、有压力、有动力,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良好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二)合理选择指导老师
指导教师应由责任心强、教学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并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来担任。对指导教师实行动态管理,把专业素质高、责任感和指导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不断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并将不称职者调离指导教师岗位。在远程开放教育工科毕业设计中,那些对学生具有爱心、热心、耐心、细心和信心的指导教师,往往能指导学生做出高质量的毕业设计。“五心”教师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也是选择指导教师的理想标准和指导教师不断提高修养、完善自我的追求目标。
(三)提前进行动员和选题
提前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组织动员和选题,学生可提前进入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使毕业设计有更充足的时间。毕业设计的成败在于学生能否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毕业设计[1]。通过毕业设计动员,使学生充分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了解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并使学生清楚毕业设计的要求和工作流程,从而使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勇气承担较高难度的课题,同时,也使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能克服畏难情绪,树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的信心,为毕业设计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贯彻科学选题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2]。选题要体现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特点,要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涉及课程须三门以上),提倡“真题真做”,鼓励师生结合工作岗位实际选题,使课题紧贴实际工程需求,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模拟课题应具有工程背景和实际意义,要做到“真题假做”或“假题真做”。教师提出的备选课题应多样化、层次化,便于因材施教。课题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当,应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全部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选题,此外要杜绝学生选题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每个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课题。
(五)重视开题工作
良好的开题可使学生设计思路清晰,避免盲目性和消极等待,少走弯路,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开题报告的质量对于最终成果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好的开题报告是设计(论文)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对于学生撰写开题报告的指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3]。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时空分离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使得毕业设计尤其需要利用开题来对课题进行论证和设计。为此,提前一学期进行开题,使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和撰写开题报告。教师要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技术路线等的可行性、先进性以及是否贴近工程实际等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开题报告审核通过后才能开始毕业设计工作。
(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前提[4],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引发和形成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断加以强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题,以增强学生对毕业设计的信心和兴趣;要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更加专心于毕业设计;指导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不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开展教学指导的基础,当学生被教师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所吸引时,学生对教师的兴趣会迁移到教师所教授的内容上,从而提高指导效果和毕业设计质量。
(七)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启发性,是提高指导效率和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设计课题和遇到的问题均不相同,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好的指导效果。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去进行引导,让学生尽快上手,切忌对学生急躁和不理睬;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适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对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加强设计现场的指导,进一步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应多采用启发式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加强远程指导
突出远程教育特色,加强远程指导,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与学习者建立个人联系,是激发学习者动机和促进其进行学习的前提,这可以通过非接触性通信来实现[5]。远程指导虽说没有当面指导那么直观方便,但它仍是加强师生交流、弥补面授指导缺失、促进毕业设计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此外,工科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上的优势,有利于远程指导的开展。所以,指导教师除了要安排定时的面授指导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展切实有效的远程指导。远程指导多采用电话、BBS、Email和QQ等方式进行。在远程指导中,可利用语音对话、视频聊天、远程控制、截图、录屏、数码摄影摄像、文件传送等技术手段来增加师生交互的信息量,以便提高远程指导的效率和效果。
(九)强化过程监控
1.强化对教师的监控,提升教师的责任感
组织教师进行毕业设计专项培训,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教师的监控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或抽查方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检查设计进度、查看指导登记表、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信息员情况汇报等,并采用量化的过程检查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指导过程、师生关系及指导效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偏差,促使教师将压力转变为动力,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强化对学生的监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对毕业设计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因为他是能动的进行毕业设计的直接责任人[6]。指导教师每周检查一次学生的毕业设计,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检查。对未能到校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远程检查,督促学生按进度计划和质量要求进行设计,杜绝学生弄虚作假或抄袭他人。管理人员通过执行各种审核制度以及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的方式来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监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
3.强化对关键环节的监控,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开展
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关键环节的阶段性检查工作,初期重点检查教学保障、组织管理、设计选题、任务安排、开题质量等内容;中期重点检查设计进度、教风、学风等内容;后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的质量和答辩情况等内容。对关键点的检查采取指导教师对学生检查,管理人员对指导教师检查和对学生抽查、专家对毕业设计质量抽查的方式来进行。指导教师要认真检查、严格要求,管理人员要督察及时、管理到位。对于发现有问题的师生,要进行批评教育,对于有重大失误问题或有责任事故的人员,按责任事故处理制度进行处罚。
(十)规范答辩环节
毕业答辩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给师生施加压力和动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毕业设计的答辩和成绩评定是否科学、严格和公正对毕业设计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为了使答辩和成绩评定公平、公正,应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毕业设计答辩评价标准,规范答辩过程,减少人情分,并用民主的方式确定最终答辩成绩。参加评优的学生必须进行公开答辩,其他学生则参加分组答辩。通过答辩可以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考查教师的指导水平,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杜绝抄袭现象。
三、结语
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是衡量远程开放教育工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年来,尽管在毕业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影响因素,但实践证明,只要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严格遵循远程开放教育和工科教育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有效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能克服不利因素,不断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2][6]许军,孙彩敏.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探讨[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3]马敬峰.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1引言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新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同时目前倡导的双语教学,要求部分专业课程要用原版英文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专业词汇。所以专业英语对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培养科技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但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将该课程设为考查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从毕业设计中的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和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使用“金山快译”之类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长句多。
被动语句多。
祈使语句多。
专业术语多。
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
缩略语多。
一词多义。
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学科专业英语的主要特点。
3教学内容的选择3.1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层次也不同。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教材时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要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的词语和知识,所以教材内容要尽量全面,至少要包括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等。目的是掌握相关词汇,所以理论上不要求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事实上目前计算机英语教材中不少课程内容都是源自某一课程的英文教材的内容介绍,或者是摘编出来的。
(2)时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时效性,达到与时俱进。
(3)适用性。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包括两年高职、三年高职、专生本、本科等层次,相应的内容深浅、侧重点各有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等,不同的或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用的教材,当然,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2适当补充新内容
由于教材编写的时滞性,一些实用的新技术不会包括在教材中,而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急于了解计算机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特别是实用性的技术和新软件功能等,所以要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如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及时补充了、IPV6、超线程(Hyper-Threading)、Dual-CoreProcessor、DDRMemory等实用性强的新技术的文章,很受学生欢迎。根据经验,学生是非常乐于了解新技术的,特别是那些已得到应用的主流技术。
另外,大部分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一些基本的实用操作则介绍很少,如对于CMOS设置、键盘上各键名称的具体含义、软件基本操作术语等基本的实用英语则很少有介绍,甚至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还不知道“Ctrl”、“Alt”键等具体是哪个英文词及其实际含义,“有专业没常识”。所以在教学时,应当补充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在教学时还应适当讲授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翻译相关的技术文章,并基本上可撰写一般性英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要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达到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合理协调。
4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协调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通常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单元编排的,如计算机硬件、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本科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在三年级开设,专科通常是在最后一学年开设,此时学生有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学到,这样就会增加对计算机英语课文理解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兼顾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程,由于在学习对应的专业英语时,学生没有该方面的概念,老师又不可能将理论原理讲得很透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对于已经学过的专业课程,再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其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考虑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合理灵活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进行。
5教学及辅助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及其它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获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外,还可以利用下列方式。
(1)PPT等课件。利用投映机播放PPT课件来讲解课文,要比让学生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课本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音频。目前部分计算机英语教材都提供了相应课文的音频材料,而且网上也有许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听力材料,利用PC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英语课文的录音。利用音频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
(3)视频与动画。许多计算机相关网站上都有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视频材料,特别是一些著名的IT公司如IBM、Microsoft等公司的网站上,经常及时地提供介绍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其发音纯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观,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介绍一种产品或技术的主要特点。观看这类视频短片或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同时也学到了新技术,所以效果非常好。
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除了课堂上的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外,还要充分利用其它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1)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机英语网络课程,将自己的教学课件等资料放在上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布置作业、上传学习资料、答疑等。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学习,提交作业、提问题等。网络课程在校园内已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平台,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平台。
(2)博客。虽然博客近几年才开始兴起,但已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中,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的博客空间,并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网站等用于网络教育。博客的特点是网页创建非常简单,且使用方便,空间免费,无须个人维护。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如笔者创建的个人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博客,可以方便地上传计算机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专业英语学习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提问题和发表评论必须使用英语,学生也非常乐于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3)E-Mail。E-Mail作为一种日常的通信工具,笔者要求学生在向笔者发E-Mail全部使用英语,当然给学生的回复也是英文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也乐于以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很好地配合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另外网上有许多英文的计算机幽默短文和漫画,在讲解课文时适当地让学生看一则相关的计算机幽默(英文)或一幅计算机漫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寓教于乐。还有许多学生都喜欢听那些经典的和流行的英文歌曲,虽然不是关于计算机的英文歌曲,但由于歌词通常都很精炼,语法简明,学生也爱听,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潜移默化,有助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6作业与考核
平时的作业和考核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由于许多计算机英语教材在书后都提供了课文的参考译文和练习答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上的作业习惯于抄答案,这样一方面对学生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也干扰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对此可以采用灵活的课下作业和考核方式。如将课外的计算机英语音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安排在课下练习听力,下次上课利用几分钟来测试其效果。再如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安排随堂的快速翻译和写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的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欢迎。
李彦宏:美国教授的一句话刺激创业
我刚刚到美国的时候,语言不是特别流畅,更关键的是我转了专业,我在北大学的是情报学专业,在美国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当时我看上了一个教授的图形学项目,申请进入他的实验室,他问了我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我没太听懂,有些问题我确实不知道,所以回答的不好,他最后一个问题问我什么呢?他问:中国有计算机吗?我当时觉得很受伤,因为我自己问题回答的不好,导致美国的教授都开始怀疑中国有没有计算机,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事情让我觉得有一天一定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来。
这件事情后来逐渐变成了我的理想——用自己的技术去改变世界,这个理想应该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但是我每过一天都在逐步地接近理想。网上有人说,因为我太太拔了后园子里的菜我才回国创业,其实不是,追根溯源,是当时美国教授的一句话让我更加有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马化腾:曾经缺钱想把QQ卖掉
1998年,离开润讯通信的马化腾带着炒股赚来的一笔资金和5位同学共同创办了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带着对互联网事业的热诚,初生的腾讯开始在寻呼与网络中寻找发展空间。
那一年互联网产业在中国正处在蓬勃初期,网民才300万,不到现在的零头。同许多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曾经成为腾讯公司最大的问题,公司经营一度举步维艰。“我们曾为凑出必须的营运资金而四处奔波、夜不能寐”,马化腾后来说。为了能让腾讯存活下来,马化腾和几位创始者开始做网页、系统集成、程序设计来赚钱,带着产品去向运营商推销,被人拒之门外是家常便饭。
1999年2月,腾讯开发了网络即时通信工具——腾讯QQ。马化腾把QQ放到互联网上供用户免费使用,不到一年就发展了500万用户。然而,QQ的大量下载和暴增的用户量这时却成了公司的“包袱”,对于这家“缺钱”的初创企业来说,别说更新设备,就连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也是巨大的压力。
在新兴互联网市场中淘金,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当时,这家十几个人的小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QQ只是公司的副产品。整个公司经常为了一个项目倾巢而出,还要时刻避免露出马脚。为了给客户留下很有实力的印象,那时马化腾的名片上从来不印“总经理”的字样,而只带“工程师”的头衔——在深圳,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马化腾当时的期望,只是公司能生存下来。
在朋友的劝说下,马化腾开始想要卖掉QQ。然而在谈判中,一些ICP要求独家买断,这让本想靠QQ软件多卖几家公司赚钱的马化腾非常犹豫。QQ卖不掉,但用户增长却很快,运营投入越来越大,马化腾只好四处筹钱。银行没听说过凭“用户注册量”可以办抵押贷款,国内投资商关心的不是技术,而是腾讯有多少固定资产。一连谈了4家都没有达到底线,马化腾决定留下QQ自己养大。
马云: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在辞职之前,马云便开始了创业。当时在杭州,需要翻译的人很多,然而那么大的一个杭州却没有一家翻译机构,身为英语教师的马云看到这种情况,就决定利用自己英语的优势来创办一个翻译社。1994年,杭州第一家正式在工商局注册的翻译公司——海博翻译社成立了。“海博”是英语希望“hope”的音译。
当时经营挺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200多块人民币,可光房租就要700元。第一年实在不行了,马云就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去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马云后来说“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赚钱的人必须把钱看轻,如果你脑子里老是钱的话,一定不可能赚钱的。”
1995年,办翻译社钱没赚多少的马云,却凭超强的活动能力为自己带来了不小的名气。一家和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聘马云为翻译到美国收账。接下来的一切就像好莱坞影片中的情节一样:美国商人想赖账,掏出一把枪将马云禁闭在房间中长达两天。马云在惊恐不安中被释放,又丢失了随身行李,只得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挣了600美元,正是这600美元,为他铺就了通往网络世界的道路。
受到惊吓的马云逃脱之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悄悄从洛杉矶飞到了西雅图。在西雅图会过朋友后,马云去了一家很不起眼的公司,在那里,他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那家公司的人告诉马云,想查什么在电脑上一敲就能出来。“我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按键。我当时想,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呢?我要是把它弄坏了就赔了。”
马云如此回忆当时的心情。但嗅觉灵敏的马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直觉,他觉得互联网这东西将来肯定有戏,互联网将改变世界!
1995年3月夜,杭州的马云家里挤满了人,这些都是马云4年来在教书时结识的外贸人士,马云想听听这些做外贸的人对Internet的商务需求。“我请了24个朋友来我家商量。我整整讲了两个小时,他们听得稀里糊涂,我也讲得糊里糊涂。最后说到底怎么样?其中23个人说算了吧,只有一个人说你可以试试看,不行赶紧逃回来。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决定还是干,哪怕24个人全反对我也要干。”
丁磊:注册域名受电信工作启发
1993年,丁磊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宁波,被分到宁波电信局。在电信局丁磊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Unix和电信业务。到了今天,丁磊对当初付出的艰辛还颇感欣慰:“我几乎每天晚上12点才离开单位,因为单位有Unix电脑。网易后来的成功和我很早就把握了Unix精华分不开。”
这段电信局的生活给丁磊后来的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启发,最经典的就是数字域名申请的故事。丁磊在开发基于浏览器的免费电子邮箱系统时,一边想着技术上的问题,一边想着域名。丁磊认定免费电子邮箱要成功一定要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域名才行。中国人26个英文字母的发音在电话里根本无法讲得清晰,3个字母的域名又都被注册光了,“怎样的域名才好记?丁磊几乎每天都在想这个问题。
这天凌晨2点,丁磊忽然想到可以用数字表示域名,中国人对数字的发音特殊干脆,而且163、169在中国已经具有了指向Chinanet和电信局以及Internet的含义,上网的人天天都要拨163,对它认识得不能再认识了。想到这,丁磊从床上跳了起来,拨163上网,查询了一下163。net和163。com这两个域名,谢天谢地,还没有被注册。赶快注册了这两个域名,丁磊又去睡觉,却怎么睡也睡不着了,他越想越美,就又从床上跳起来一口气注册了188。net、188。com、166。net、166。com、126。net、126。com、127。net、127。com。丁磊后来说他对数字的敏感来自他的电信生活,因为电信人对数字太认识了。
1995年7月,丁磊一个人离开宁波电信,经历了三次跳槽,丁磊开始冷静下来思索问题。考虑了大概5天,他决定自己来尝试一下,创办网易。网易公司成立时只有3个人,所谓的公司不过是一间7平方米的房间,几个人就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踏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公司的资金只有20万元钱,很多人问丁磊第一笔钱是怎么来的,其实这些钱大部分是丁磊以前存的(这笔钱原本是用来在广州买房子安家用的,丁磊语),还有一些向朋友借的,再一部分是替别人写了很多的计费软件赚来的。
张朝阳:草船借箭宣传公司
95年之前我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当时很多同学在美国觉得很孤独,早早结婚过稳定的生活,每天回家过日子或者去实验室念书,很快就拿到PHD。我和他们不一样,耗费了很多时间在玩上面,导致我拿PHD的时间有点长,但是坏成好事了。95年年底,我提着破箱子拿着一千美元一个月的工资回国了。
96年底我终于帮ISI搭好架子,我必须开始自己创业。我到麻省理工跟一些教授如尼葛洛庞帝谈融资,第一次融资成功是96年10月份,第一笔资金20多万美元。
当时基本是全国媒体都到场,我要利用这次机会让他们宣传宣传我们。有人提问,这次为什么到中国来?尼葛洛庞帝回答说,我这次首先做了一个重要的投资,这个投资就是由张朝阳创办的爱特信公司,我想看看这个公司怎么样。
当时所有的媒体一下子哗然,第二天《中国经济时报》《北京青年报》都进行了报道,再加上现场的效果,爱特信从此出名,我也开始有点名气。这个基本是草船借箭的故事,用4人的力量调动了瀛海威公司40个人的市场部的力量,尼葛洛庞帝的访问也成为中国数字化元年。
俞敏洪:白手起家被逼下海
1978年,俞敏洪高考失利后回到家里喂猪种地。由于知识基础薄弱等原因,俞敏洪第一次高考失败得很惨,英语才得了33分;第二年又考了一次,英语得了55分,依然是名落孙山。1979年,县里办了一个外语补习班,俞敏洪挤了进去,这是他第一次学习外语。1980年,俞敏洪坚持考了三年后,最终考进了北京大学西语系。
在北大,俞敏洪是全班惟一从农村来的学生,开始不会讲普通话,结果从A班调到较差的C班。大三的一场肺结核又使俞敏洪休学一年,人也变得更加瘦削。
1985年,俞敏洪毕业留在北大成了一名教师。接下来是两年平淡的生活。赴美留学的梦想在其努力了三年半后付诸东流,一起逝去的还有他所有的积蓄。
为了谋生,俞敏洪到北大外面去兼课教书,后来又约几个同学一块儿出去办托福班,挣出国的学费。1990年秋天,俞敏洪的如意算盘被打碎了:因为打着学校的名头私自办学,北京大学在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高调宣布了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
1991年,俞敏洪被迫辞去了北京大学英语教师的职务,为了挽救颜面不得不离开北大。尽管留学失败,俞敏洪却对出国考试和出国流程了如指掌;尽管没有面子在北大呆下去,反而因此对培训行业越来越熟悉。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开始在一个叫东方大学的民办学校办培训班,学校出牌子,他上交15%的管理费。这一年他29岁,他的目标是挣一笔学费,摆脱生活的窘境,然后像他的同学和朋友一样到美国留学。
卢跃刚在他的《东方马车》一书中生动描述了俞敏洪这段创业经历:他在中关村第二小学租了间平房当教室,外面支一个桌子,放一把椅子,“东方大学英语培训班”正式成立。第一天,来了两个学生,看“东方大学英语培训部”那么大的牌子,只有俞敏洪夫妻俩,破桌子,破椅子,破平房,登记册干干净净,人影都没有,学生满脸狐疑。俞敏洪见状,赶紧推销自己,像是江湖术士,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活说死说,让两个学生留下钱。夫妻俩正高兴着呢,两个学生又回来了。他们心里不踏实,把钱又要回了……
尽管困难重重,但拼死拼活干了一段时间后,俞敏洪的培训班渐渐有了起色。
眼看着培训班越来越火,俞敏洪渐渐萌生了自己办班的念头。1993年,在一间10平米透风漏雨的小平房里,俞敏洪创办了北京新东方学校。
俞敏洪说,最初成立新东方,只是为了使自己能够活下去,为了每天能多挣一点钱。作为一个男人,快到三十而立的年龄,连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都买不起,连为老婆买条像样的裙子都做不到,整个家庭无家可归,连家徒四壁都谈不上,自己都觉得没脸活在世界上。当时他曾对自己说:只要能赚到十万元钱,就一辈子什么也不干了。
杨致远:放弃写论文创建门户
雅虎是由中国台湾人杨致远创立的,他生于1968年,1993年他和费罗(Filo)一起成为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