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建设职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两种属性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来界定,可以概括为财政属性职能和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两类。
1.财政属性职能。
财政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政治和社会,以政治统治者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所具有的内在作用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财政属性职能的范围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凡与国家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直接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财政属性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财政属性职能反映了财政属性的分配关系。(1)国家政务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同各阶级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各行政部门之间的资金安排比例关系;(2)社会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资金筹集同各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社会管理部门和社会事业单位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社会事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第三,财政属性职能具有强制性、公共性和直接性的特点。(1)强制性。指财政凭借国家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参与分配所产生的影响是强制的,它不以任何经济组织、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其是否愿意,都必须受这种影响力的制约;(2)公共性。指用于政权和社会事业建设的支出所产生的作用是公共的和普遍的,这类支出的目的在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持社会的安定和社会进步,其所带来的政治利益、社会利益为全社会所共享;(3)直接性。指财政属性职能对社会成员和各类经济组织的经济利益分配有直接的影响,从而起到引导和制约其发展的作用。
2.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是对国家财政凭借国家所拥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宏观经济管理权,以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身份,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对国家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所具有的内在功能或影响的最基本概括。它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的范围,是经济建设领域和总体经济领域。凡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总体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财政政策和财政分配活动,都是这一职能的具体体现。
第二,这一职能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分配关系。(1)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同各经济组织、社会成员的国民收入使用权分配关系,国家同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经费支出同基建支出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各类经济建设投资比例关系,政府债务同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2)积累同消费的比例关系,财政收支总量的平衡关系,财政收支总量与社会供求总量平衡之间的关系。
第三,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按依据的权力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一,依据生产资料所有权而产生的职能,具有结构性和有偿性的特点。(1)结构性。指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而组织的分配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如,凭借国家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信誉而组织的公债的发行对认购企业来说影响其投资结构;对认购个人来说影响其消费结构;财政经济建设投资、公债的运用、国有企业资产转移、财政性贷款、投资收益取得后的再投资等,主要用于重点建设、支持工交、高新技术和农业的发展,即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2)有偿性。指财政运用公债形式筹集资金和运用财政性贷款、周转金等形式使用资金,都是国民收入使用权的转移,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债权债务关系,前者要按期返还本金和利息,后者要按其收回并获取收益。其二,依据宏观经济管理权而产生的职能,即以国家为主体的广义经济属性分配对宏观经济产生的影响,具有综合性和反循环性的特点。(1)综合性。指把财政的两种属性分配作为一个整体,构成国民经济总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综合的制约引导作用。(2)反循环性。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对经济波动具有抑制作用,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关系起调节控制作用,对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的形成起制约引导作用。
二、四个领域的财政职能
财政职能按其作用的领域来界定,可以概括为四类。
1.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政治领域的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调节各阶级经济利益,影响其占有国民收入的份额,对各所有制经济形式产生影响,以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为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建设提供财务保证和物质基础,安排行政管理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比例关系,巩固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2.社会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社会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各经济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进行调节,避免社会分配不公;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财力保证,促进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财政在国家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的职能,是财政属性的职能。
3.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经济建设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人民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影响(例如,运用公债筹集资金产生的影响),对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产生的影响,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的促进作用,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壮大和巩固国有经济所起的作用,以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加国民收入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属性职能。
4.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
在宏观经济领域,财政职能主要体现在对局部与国民经济全局之间关系的影响,对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分配关系的影响,对积累与消费之间比例关系的影响,特别是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平衡关系的影响,以抑制通货膨胀、增加就业、引导投资与消费、稳定国民经济。在宏观经济领域的财政职能,是以国家为主体、广义上的经济属性财政职能。
三、五种形式的财政职能
按财政职能的表现形式划分,财政具有五种形式的职能。即:筹集资金职能、配置资金职能、调节经济职能、监督管理职能和稳定职能。“财政的职能是以国家的职能为依据,既要反映国家组织领导经济的职能,必须同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研究,也要反映国家社会政治活动(包括人民民主的职能),必须同国家组织领导政治和社会事业各方面的职能结合起来研究。”①因此,财政的上述五种形式的职能,既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的客观反映,同时,又是国家各种职能的客观反映。
1.筹集资金职能。
财政筹集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为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履行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经济建设职能和宏观经济管理职能的需要,而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资金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运用税收手段为国家政权建设筹集资金,为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治活动、处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2)运用税收手段为社会管理、社会全面发展筹集资金,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等的发展,提供经费来源和物质基础;(3)运用公债、利润、公共行政预算结余等形式,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为国有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经济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生产力服务;(4)综合运用税收、公债、利润等形式,为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和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筹集资金。
2.配置资金职能。
财政配置资金的职能,是指财政在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运用资金,主动进行宏观资源优化配置的职能。主要体现在:(1)对不能由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的行政管理、国防事业、通过无偿投资、经费拨款,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2)对市场机制作用迟缓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领域,通过无偿投资、全额经费拨款,差额预算补助、大量生产性财政补贴等形式,以公共行政预算形式予以资金安排和财务支持;(3)对市场机制不便作用的风险大、投资数额巨大、微利或无利的项目、国家为了增强调控能力必须控制的战略性产业、天然具有垄断性必胯由国家经营的产业,运用政府经济建设投资、投资入股、提供周转金、财政性贷款等形式,通过经济建设预算予以资金安排,具体表现为国家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活动;(4)对市场机制作用不好或无力作用、完全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会导致社会财富巨大浪费,引发经济波动的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综合运用社会救济、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再分配手段,作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的安排,例如,增加或缩减政府公共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救济支出,等等。
3.调节经济职能。
财政的调节经济职能,是指通过财政筹集和配置资金,对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进行调节,促进党和政府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任务的实现。(1)调节各阶级、阶层和个人在国民收入中占有的份额,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壮大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巩固人民民主国家政权;(2)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调节社会利益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关系(例如,社会普及教育、基本社会保障、基本的医疗保健以及享受基本的社会服务等),实现社会分配公平;(3)调节资源的配置,调节产业结构的形成,调节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巩固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结构优化和总量平衡中的骨干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4)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各地区之间的分配关系,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4.监督职能。
财政的监督职能是指财政在资金筹集和配置全过程,通过审核,检查和财政制裁等形式,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进行的监督,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分配活动的全过程(1)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对有交纳义务的地方、部门、单位和公民,监督其是否履行交纳义务,对征收税款单位、监督其是否依法行使征收权力;(2)在资金配置过程中,同时对各地方、部门、单位的管理和使用资金进行监督;(3)在实施财经分配政策和法律法规过程中,利用财政监督,支持经济发展,对违反政策、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斗争和制裁。财政监督按内容划分,主要包括预算监督、税务监督、财务监督、国有资产监督、会计监督,等等。财政监督是以国家为主体的财经法律制约关系的体现,裨是规范以国家为主体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5.稳定职能。
财政的稳定职能,是指财政通过筹集资金、配置资金,调节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实行有效的财政监督等,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产生的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1)稳定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规模,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国家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是国家从事政治活动、管理对内对外国家事务所必须的开支,行政管理单位的基本建设支出则是国家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稳定的财务保证,但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支出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支出,如果它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大,则会影响扩大再生产的投入,延缓经济建设速度。因此,财政在保持国家行政管理费供应,使其占国民收入一定比例的分配过程中,对于国家的政治活动有稳固的财源保证,起着重要的作用。(2)公平社会分配,促进社会进步和稳定。公平社会分配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公平,即避铭收入差距过大和贫富悬殊;二是社会成员基本生存权利平等,即保证社会成员都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均等的就业机会;三是享受社会利益的权利平等,即社会成员有平等的权利享受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卫生、公健、福利、社会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因此,公平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多的社会物吕和劳务,是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的基本内容。财政通过筹集资金调节社会成员收入水平,通过社会保障支出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利,通过配置资金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对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3)优化资源配置,稳定最佳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是达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比例协调地发展。由于市场机制的盲目作用,社会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经常处于不协调状态,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需要财政通过筹集、配置资金来调节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使有限的社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保持产业结构经常处于最佳状态,即保持社会再生产经常处于比例协调状态,是财政稳定职能的重要内容。(4)稳定市场运行,稳定国民经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分工程度进一步提高,产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国民经济运行愈来愈复杂,与自然经济相比,经济体制的稳定性大为降低,而市场机制的缺陷又使经济的稳定性进一步降低,往往造成经济支行和经济发展出现波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经济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等问题。因此,需要国家履行宏观经济管理者的职能,主动调节经济,以熨平经济波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变化,对国民经济总量的平衡起着巨大的制约和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收支总量的调节,抑制经济波动,促进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对国民经济产生稳定作用。
在数字媒体领域,创意的实现有赖于技术的创新,而大胆的创意则推动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这种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空前紧密融合促成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建筑空间智能化设计领域—数字环境的诞生。
数字环境完全依靠设计创意人员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同时借助于数字媒体高新科技对建筑空间智能化设计进行创造与提升,完整展现出文化创意产业的技术、文化、知识等创新要素,以无边的想象感受数字生活的无限可能,让每个身临其境的人随时触摸新鲜奉上的创意拼盘,崭露出人文、艺术、智能一体化的特征,正迅速成为创意产业的一股新兴力量。
分析空间体验需求,需要策划师的方式
面对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已经很难了解前沿的数字媒体究竟能够创造出来什么样的效果。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带给人们惊世绝伦的震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数字媒体的神奇魅力,也大大激发了人们对数字环境的向往。
事实上,奥运会开幕式只是数字环境场景设计的一种,这种数字环境场景还只是一次性的,片段式的,更多应用于活动、展会等临时场合。除此之外,对于更大范围的固定空间场所,数字环境需要提供的是完整的、可持续的体验。
分析研究是数字环境设计的一种有力工具,因为每个项目都具有其特有的背景。因此,针对不同空间场所的数字环境,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做很多人类学的研究,从情感和行为的角度去发掘用户的多层次需求,涵盖商业层面、技术层面、艺术层面和文化层面,包括用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需求,将这种深入的研究发现作为设计前的跳板。
空间体验牵涉太多有关人们的心理、生活习惯、直觉等等,你必须有一个周全的考虑,立足于为用户营造一个能够沉浸于其中的流畅体验,重新配置整个经验世界的框架,才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作品。
完整的用户体验将是数字环境分析和评估的核心,数字环境服务商需要一支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包括设计师、技术专家、策划师和分析师等,以保证研究观点的独特性、差异性及启发性。在分析策划阶段,这支团队的思考任务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提供持续有效的人性化解决方案,而不是拘泥于细节。
“以人为本”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最广为认可的观念,但实施起来却是最难的。在整个分析阶段,数字环境团队需要根据测试和反馈,与客户一起互动审查并细化分析各个层面,以便从一系列广泛的初始研究中,提炼出最佳的需求总结。
将需求转化为创意,需要艺术家的思维
就效果而言,数字环境实际上就是通过数字媒体表现的艺术作品,以此带给人们全新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
从形式到体验,数字环境带来全新的设计展现手段,带来了新媒体艺术的重大变革。数字环境的虚拟特征给艺术感受者带来了强大的错觉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现实,创造了另一个虚幻的空间,在这个虚幻的空间有着自身的意蕴和无穷性,不仅拓展了人们的视觉疆域,也创造出空间的层次感。
创意,就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于数字环境团队来说,创意就是找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颠覆创新办法,以人们从未想过的方式去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创造自己独特概念和潮流,同时在创意和实用之间构建切实有效的联系,达成新颖创意和技术实现之间的平衡。
每个数字环境项目的概念设计都是独一无二的。数字环境赋予各个空间不同的艺术氛围,各种功能相互叠落,将等级关系、水平联系和交错的视线组合在一起,让空间变得层次丰富又易于识别,充满了田园诗般的想象力,通过意想不到的组合和超现实元素,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和触觉效应。数字环境是一个跨学科、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工程,在具有流动性的数字环境空间里,“受众”也可称为“互动者”,他们不仅是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内参与体验的主体,同时也是互动作品中实现基本交互的角色,从而在艺术作品、内容与受众之间交换信息而创造了一条通道。这个通道融汇各种不同的感官经验,能够灵活设置可对话的数字环境作品、可感应的互动空间、可导航的娱乐装置等。
数字媒体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这一点越来越重要。数字环境作为数字媒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包含完整的艺术创作过程,包括艺术构思、艺术传达、艺术体验等。数字环境团队需要运用艺术家的思维模式,重构艺术存在方式,化无形为有形,将创意直接带入方案,把构想的方案变成设计草图带到客户面前。
将创意转化为实施,需要工程师的态度
将数字环境从绘图板上的创意转化为现实场景,需要严谨的工程师态度。无可挑剔的质量是数字环境的先决条件,数字环境必须将创新的视野和可行的方案结合起来,工程实施是其中关键一环。数字环境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接攸关数字环境的整体效果,应当对实施细节人性化给予充分关注,比如显示材料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其安全性及材质是否环保,还要考虑造型是否符合用户的文化习俗、心理特点。
商业外包的兴起为数字环境工程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保证在数字环境设计和实施各个方面的创新性和专业性,数字环境服务商需要整合外部可用资源,尤其是外包优势来扩充资源,将工程实施外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加速创意变现的进程。这样的分工保证了数字环境在任何时候都能拥有和支配完成实施的必要资源和经验,同时保证了在设计过程的合适阶段运用合适的智慧与技能。
对于数字环境来说,由于涉及到建筑设计、弱电设计、装饰设计等多个领域,为了保证创意能被精确地转化为现实场景,重点是确保与施工团队的协同合作。数字环境团队需要亲自监控整个实施过程,并为施工合作伙伴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提高协作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创新数字媒体技术,需要科学家的精神
数字媒体的技术革命,让创意的本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媒体技术不仅是数字环境的“硬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也已经是数字环境设计的艺术构成元素。技术创新成为数字环境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便可以给设计带来重大的改变。
所以,数字环境服务商把设计过程分为两个互补的部分,分别是概念设计团队和技术发展团队,以充分利用数字媒体技术的重大突破带来巨大的机遇,支撑更多大胆的创意实现,创造种种超感官的特殊体验。
数字环境的设计团队往往不满足于运用现有技术满足人们的空间体验需求,他们希望技术跟上自己的想象力,挑战种种不可能的任务,通过利用最新的技术,提出独具匠心的设计概念和空间体验。有时,数字环境技术创新来自技术发展团队,但更多时候,改变数字环境的创新是来自对各种前沿技术的开放吸纳。
比如对于数字媒体播控来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不需要任何遥控器,光凭摄像机便可感知到我们的动作并将其反应到屏幕上去,那绝对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事实上,交互技术的进步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让我们可以通过手的自然动作来实现部分操作,不再让遥控器掌控一切,数字环境服务商只要将其集成到数字媒体播控平台之上就可以了。
与所有商业成功一样,将技术能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注重价值创造,兼顾短期的可行性和长期的延续性,也是数字媒体技术创新成功的基础。在数字环境领域,创新与新奇的区别,就在于是否理解用户的真实体验需求,数字环境服务商必须是脚踏实地的梦想家。
多领域交叉,全面繁荣产业生态系统
数字环境历史性地将科技和文化创意两大产业融合在一起,新的市场契机由此而生。
数字环境是一个全服务、专业化、个性化发展的新领域,所需要的技术、产品、设计和服务,不仅仅是数字环境服务商单方力量所为,而是建筑承包商、弱电承包商、系统集成商、技术服务商、设计服务商、工程服务商等产业各方力量的合作和协同行为。
通过将软件与硬件融合一体的设计,数字环境提供面向未来的差异化体验,也将推动多媒体显示、虚拟现实、智能分析、传感和交互等技术的提升,并且推动显示终端产业在显示材料、外观、性能方面进行创新。数字环境融合多门面向人与环境的学科,数字环境的深入发展同这些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证实,数字环境这种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创新,最有效的形成产业链上的各方实现设计协作。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联盟的兴起给消除产业融合障碍提供了新的出路,也为数字环境服务商打造了良好的创新平台:将关联技术服务外包出去,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找到新的技术;将工程实施外包出去,可以腾出管理资源集中投入到创新的关键环节;产业联盟还可以让数字环境服务商从共享的产业资源中游刃有余地评估创新的具体操作。
关键词 精品课程 教学技能 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f Upgrading the Teachers' Skill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sior Course
MA Lunjiao, LI Dongsheng, WANG Huamin
(College of Economics,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5)
AbstractTeachers are the key to building the excelsior course. Therefore the university teachers must be continuing to grow and to enhance their own overall qualities from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skills, knowledge structure, research ability, and even instruments of their own style and so on.
Key wordsexcelsior cour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ing skills
在高校招生规模迅猛增长的情况下,为了继续保持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教育部2003年决定实施重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并于2003年启动了“质量工程”的先期具体项目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设等诸多方面,其目标要求建成“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示范性课程。教师队伍是建设精品课程的重要保证,是实现五个“一流”的关键。我院“统计学”课程是2010年度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精品课程建设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精品课程教师要不断成长,从教育理念、教学技能、知识结构、科研能力甚至仪表风范等方面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全面提升自身水平素质。
1 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灵魂,是指挥棒。精品课程建设要坚持科学正确的教育理念,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来进行各种教学活动。
一是要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摒弃“教师本位”观念和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教师应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教学活动应是教学互动的“双边活动”,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强调学生潜能开发和能力培养。
二是要合理定位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树立服务思想。传统的思想观点是高校教育的产出是人才,或高等教育的产品是人。学校的产品不是学生,而是服务,是教育服务,学生是学校服务的顾客,服务的对象。①为此,把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为学生服务。要调查学生的需求是什么,要研究怎么满足学生的需求,真正做到时代所倡导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
三是形成“生成性教学”理念。精品课程是示范性课程,应该在创新型开拓型高级人才培养计划中起着重要的示范性、引领性、辐射性作用。因此,其教学理念要体现参与性、非线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精品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教学设计不能只是闭门造车,不能只是想当然或凭自己的“权威”设计出来的,而应主要取决于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由学生需要来确定,即由学生在学习现场生成,这是唯一正确的教学起点和学习起点。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树立“生成性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不一定要严格按照事先预设的教学轨道,而可以根据现场“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引导课堂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生成性资源很多,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言行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②“生成性教学”是相对于“预成性教学”的,是对“预成性教学”的批判和超越,是对“预成性教学”的修正和补充,执行有力则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 掌握超群教学技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技能水平状况是精品课程是否“精品”的最生动、最直接体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是精品课程建设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根据实际需要,应从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技能、现代教育技术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技能等五个直接方面,以及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辅助方面来全面提升教学技能。
一是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作为示范引领性的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是必备的最基本技能,而且应该比普通教师更出色,能够起到表率作用。必须能够用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授课,口语表达能力强;声音清晰宏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语言富有幽默感、情感性和亲和力;适当的时候可辅之以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表达。掌握较强的书写及书面表达技能,比如写字规范、板书规范、粉笔字书写等书写技能;书面表达技能则在很多场合需要运用,如教学计划、备课、教学总结、教学反思、学生评语等的撰写。此外,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沟通能力亦不可小觑。精品课程建设往往是一个团队的协同作战,所以首先要学会与团队其他教师经常协商、讨论、交流。其次,为了更好地获取“生成性教学资源”,我们经常需要与学生直接面对面交流、交谈,有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对偶发事件迅速做出判断处理,这些都考验我们的沟通能力。
关键词:智能建筑;自动报警;火灾;设计
随着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近些年来一些重大危害性火灾事故的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置是消防联动系统的其中一个部分,能在火灾发生前期进行报警,对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及火灾的扑灭等有关键性的作用[1]。因此,要做好火灾防范工作,需要对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进行安全设计,保证其在火灾的预防和火灾现场控制中很好地发挥作用。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概述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主要是应用与探测火灾发生的隐患,对火灾安全防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智能建筑中,报警系统是整个自动化系统装置(BA)中的重要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与相应的设计规范相一致,并且结合据图的建筑特点,选择合适的产品,保证技术先进、安全实用。在建筑自动化系统中,包括人员检测、消防控制、火灾自动报警、防盗警告、电力控制和照明系统等[2]。从技术层面来讲,需要多个系统间的相互配合和作用,保证信息控制与整个管理的一体化,才能真正做到整个智能建筑的安全、实用。
(二)火灾报警器的选配分析
建筑物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火灾报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不同系统之间信号互通、判断的主要结构工具,通常有一定的火灾报报警标准底线,信号分析中一旦发现出现超过该底线的情况,也会触发建筑物的消防设备做好火灾防范的准备工作,这也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火灾报警器的种类也随之增多,传统的火灾报警器也逐渐被市场取代和替换,当前应用最多的是模拟量总线控火灾报警器,并有与之相应的消防联动系统。
在火灾报警器的选择中,不能抱着越先进的就是越好的思想,必须根据建筑物其他系统的界面兼容性等进行综合考量,如果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到系统其他功能的发挥[3]。
(三)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作为整个系统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在智能建筑物火灾自动化报警设计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遵循相关的技术要点。其一,要对具体的建筑物进行勘察,了解其面积,安置相应的火灾探测仪,尽量保证能全面检测,在保证经济成本投入的前提下,做好全面的检测工作,最终了解整个建筑所需要的报警控制容量,并设立相对应的设备参数,确定其联动控制效应能真正发挥作用,;其二,对智能建筑使用的防火防灾系统进行研究,实现各个系统之间明信号互通,避免因一处设备的问题而导致整个系统出现瘫痪的问题;其三,要将自动报警系统、通信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等做好衔接,并对这记者之间进行具体的研究设计,保证不同系统间的适应性,从而使其真正发挥功能。
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及运行
(一)技术分析
目前,Zigbee是常见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技术,其剧透距离近、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数据速率低及经济成本少等特点,在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能适用多种不同设备,并且能很好地支持地理定位功能[4]。因此,对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不断增多,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装置中采用该项技术,需要对相关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解和掌握。Zigbee技术主要包括网状网络结构、星型网状结构等[5]。
(二)系统设计方案研究
具体的系统设计结构如下图1所示,由无线传感器将探测到的火灾信号通过Zigbee通信方式传输到数据集中器,然后再反馈到监控中心,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处理,判断火灾信号。判断中需要综合老驴多种不同因素,一句一定的原则,将该数据转换成一定的报警动作指示,根据不同情况发出预报警和报警。从整个系统设计来看,Zigbee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数据集中器、网络协调器等进行信号的连接,通过相关计算机数据对反馈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最终对火灾做出准确判断并发出报警,能满足智能建筑的要求。
图1 系统结构示意图
(三)系统硬件设计
系统中的硬件部分不要由数据的采集和接受两部分组成,数据采集主要依靠传感器和无线收发芯片及控制器等,组成无线传输模块。其主要设计原理是在建筑物及周围出现火灾症状时,此时传感器将测试到的信号传达给控制中心,然后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计算和信号的处理,判断其是否符合预设的相应条件,与Zigbee技术处理一样,同样需要对复杂的多种因素进行考虑,最终将信号转化为火灾预警或者报警信号传输出去。
(四)软件设计分析
软件的设计是关键所在,主要是数据采集端和接收端的程序,通常有程序的初始化、发射极接受三个环节,具体采集流程如下图2所示,主要是对相应部分进行初始化处理过程之后,将信号发传输至发射板块,实现输出的目的,数据的接受和处理功能主要由接收部分进行处理和完成,最终完整个数据的采集。
图2 数据采集流程示意图
(五)效果分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通过对建筑物资料的搜集,可以对检测的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在智能建筑功性的运营和检测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的检测技术等进行分析和研究,检测方案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做好相关的技术反馈等工作,并对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保证智能建筑设计中能按照最优的方案进行设计[6]。因此,对其效果检测,还需要对相关的故障排除技术等进行研究掌握好建筑的功能状态和问题,指导整个智能化设计能发挥其真正的效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人们对建筑物质量和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的发展,克服了传统建筑物运用中和很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运用先进技术对火灾报警系统的处理,大大提高了建筑物火灾防范的功能。需要注意的是,在智能建筑物的设计上,尤其是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需要对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做一定的分析和了解,保证相关期间的选择与建筑物界面属性是否相匹配,对设计的方案进行反复验证和试验,保证选择出最优方案。此外,要从硬件的选择和软件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使得一旦发生险情,能及时对险情进行检测,并迅速传输给检测中心,通过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和计算机分析,对所接受的信号进行判断,了解其与设置的数据是否一致,最终发出预警、报警信号,在这一系列的工作中,需要每一个子程序进行合作和处理,纪要考虑不同程序之间的联动效应,还需要防治一旦某一系统遭到破坏而其他功能均不能发挥的情况,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占敖.智能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1,01(11):179-181.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设计;智能建筑
建筑智能化主要通过结构、服务、管理以及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通信以及图形显示技术建立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一体化体系,从而搭建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高度安全、快捷、优雅的环境空间。在实际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必须强调智能建筑设计内涵,完善施工单位技术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在积极调配角色的同时,不断适应新形势。
一、智能建筑设计理念以及存在的问题
智能建筑按照美国智能建筑学定义,是将系统、结构、运营、服务相互联系、具体综合的最佳组合,从而达到效率、功能、舒适性高的要求。在智能建筑修筑中主要包括:ba楼宇自动化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ca信息自动化系统、fa消防自动化系统、sa保安自动化系统五个部分。在综合布线的基础上用计算机进行综合集成,整体管理,在各个环节舒适、高效的同时,创造建筑智能化。
(一)智能化建筑设计理念
智能化楼宇设计概念作为智能化楼宇高品质的前提条件,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掌握施工承包方、业主方以及设计院之间的关联。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业主方对智能化楼宇设计理念理解不到位,就会导致可以智能化设计的项目被忽视;设计院根据以往设计思路,忽略工程施工实际可操作性,导致信息科技发展前瞻性估计不到位,系统设计偏低,在要求业主方修改设计图纸时,采用过高的设备部件和昂贵材料,不仅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对业主方工程造价成本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智能化建筑设计中,设计、业主以及施工方相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围绕智能化建筑设计原则进行协调,统一设计理念和思路。在智能化设计时,必须符合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建设原则;在综合布线系统和建筑物主体吻合的同时,保障同步施工建设和同时设计顺利开展;在掌握承包商责任以及工作范围同时,遵循相关综合布线体系标准;从而在满足业主方使用功能设计的同时,保证体系扩充性和灵活性,方便业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扩充和变动。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智能化建筑中,普遍存在着“智能化”水平低、智能化体系运行不良好,用户业主不满的情况。设计作为形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缺乏智能建筑理解和认识,过分偏信设备供应商,不切实际的求全、求新;从而提出不符合实际要求的智能化建筑设计;由于国内设计人员对智能化设备技术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很多智能建筑整体设计不能有效完成。
同时,由于某些境外设计不规范,设计文件和图纸低于我国水平,设计方法和承包方式、工程施工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很多智能建筑设计无法实施。另外,由于缺乏智能建筑规划技术、设计以及产品配合选择,让部分设计、建设单位单纯依靠“一流产品”,缺少“系统集成”的理念,从而缺乏智能系统技术、规划设计以及产品选择,盲目设计和施工,引起不良效果。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影响
(一)智能化建筑设计对设计标准以及环境的影响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在国内智能化水平程度、建筑物功能需求、建筑物规模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建筑物智能化标准,从实际规模来看,当建筑物面积达到两万平方米或者以上时,使用智能化建筑设计不仅会更使用,也会更经济。
同时,根据智能建筑设计目标,必须尽量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智能建筑内空气质量、温度、光线、安全独立的生活工作环境、计算机网络、休息空间、符合人体需要的办公用具、建筑物外景以及适当隔离等方面都必须充分展现设计师独特的设计理念。从而,有效避免大面积的平面布局,保障进深在十米左右,办公区域有充足的阳光以及室外景观。最后,根据平面corner office,将外墙尽量设计成凹凸有致的形状,在办公区域安排适当的
自然风味休息角落,从而避免固定扇外窗带来的不便。
(二)智能化建筑设计对层高、形式以及柱网的影响
在智能化建筑设计中,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层高、形式以及柱网,运用灵活多变的框剪结构、框架结构,在九米的柱网位置进行空间、停车分割和结构设计。根据智能化建筑内部要求,避免管线暴露;确保综合布线要求、中央空调管道、架空地面以及空调捧水坡度。在智能化建筑修建中,建筑物层高一般在3.6米以上,在保障办公区域净空大于等于2.6米的同时,确保走廊净空不低于2.3米。
(三)智能化建筑设计对布线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针对建筑物内部设备噪音、热量、设备维护、办公区和生活区的不同性质要求,必须进行有效布线;在合理区域划分的同时,根据季节、气候以及光照变化自动调整建筑物内部相应控制指标,保障居住环境舒适度。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必须智能化建筑内部变化、发展以及增加项目可能性进行科学设计。
三、智能建筑设计重点
智能建筑设计以建筑设计为基础,通过排水、结构、强弱电、空调暖通等各专业共同参与和协调,从而达到智能化建筑设计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除了要有自身设计特点,还必须注意智能化建筑设计的特点,在正确掌握智能建筑设计性质的同时,注意建筑设计要点。
(一)智能建筑墙面以及天花板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一般采用架空地面、地毯地面以及预制线槽的方式进行设计。架空地面具有接线方便等特点,双层地面可以分开设置弱电、强电;在旧楼改造中,由于地面高差,存在一些问题;楼板面层预制线槽则根据施工方便、不产生高差等特点,一般布设在10厘米以内。当层高受限时,根据交叉点、线路点少等分支线路,一般采用扁平线布线系统。
对于墙面,智能化建筑物内部墙体除了隔断以外,还必须在墙面做相应的出线口,墙内空间布置相应的传感器以及控制设施。在天花板设计中,智能建筑物主要根据送风、照明、出风、喷洒、烟感等走线以及出口任务进行布置。
(二)特殊机能室设计
在智能化建筑物设计中,特殊机能室设计主要包括:中央空调室、咨询中心、电视会议室以及决策室。中央空调室作为整栋智能化建筑的核心,主要负责设备运转、监控以及安全保卫等工作。咨询中心,主要配备多功能工作站、电脑、电子档案、微缩阅读以及影像设备输入输出。电视会议室配备相应的光源以及配电设计。决策室需要相应的会议、通信、电脑系统综合设计。
(三)屋顶和节能设计
建筑物屋顶作为接触大自然最直接的空间,智能化建筑物系统应该配备相应的设备,在屋顶美化、绿化的同时,充分吸取风能、太阳能以及自然界提供的能量和物质。同时,做好预防自然力量侵袭,及时做好防水、防震、防风措施。另外,智能化建筑设计还必须充分结合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达到节能的功效,延缓建筑物可持续发展,降低智能化建筑运营成本。
四、结束语
随着科技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应该将设计方案、设计设备与实际情况具体的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智能化建筑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职业技能大赛的目的是为了展示职业教育创新成果,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职业技能大赛考核的知识点和技能要点,均是紧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所以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可以直接展示一所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间接展现了一所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水平。要想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各所学校必须要有一个理论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来对选手进行培养。
2职业技能竞赛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深化
省级、国家级的技能大赛,可以充分展示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要大力深化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①建立以校级技能大赛为基础的全国性技能大赛制度,专业全覆盖。②加大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力度,依托相关高等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③建立竞争合作式的“师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专业核心课教师必须带有自己的学生徒弟,学生可以自由挑选师傅,师傅对徒弟个别辅导,所有指导教师又协作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形成人人可以竞争当竞赛项目负责人,人人可以参与竞赛的指导,既有竞争又有协作的一个“双师型”师资团队。④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所有专业课教师,都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要求必须继续加大生师比,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师生比低,大部分专业课老师被繁重的日常授课任务所累,所以只有加大生师比,老师才能有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⑤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聘用)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⑥可以尝试举行“双师素质”教师业务能力技能竞赛或者师生混合的业务能力技能竞赛。随着学校逐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越来越多的“双师素质”教师将会带领学生参与到各个实际工程中,老师的水平、师生的配合,也能体现一个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3结语
【关键词】:爆破作业;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爆破监控终端
Abstract: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mine blasting is an indispensable work way. Coal mine in the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blasting process of sparks and shock waves can cause other accidents and injuri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afety blasting purpose, make use of monitoring means, build information platform, improve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blasting operations. Subject of the use of" sensor station - ground center station" three level intelligent level two communications modeand intelligent type exploder blasting to build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for blasting opera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e system has high integration and simple equipment; has a high flexibility, may according to need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access corresponding sensor; has economy, with other monitoring system database connection information to achieve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s, reduce monitoring sensor inputs. In Lin Nancang coal mine roadway through 5months of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is feasible.
Keywords:blasting blasting; intelligent monitoring system; blasting monitoring terminal
Smart blasting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TD21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爆破作业是煤矿传统的作业方式,即使在全面实现机械化的矿井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是不安全的,爆破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火花和冲击波可引起煤尘爆炸事故(占煤尘爆炸事故90%以上)、瓦斯爆炸事故、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及崩人事故[2],开滦集团从1952年到2010年共记载放炮伤人事故70起[3]。为提高爆破作业安全管理水平,开滦林南仓矿业分公司联合北京龙德时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利用监测监控手段,为爆破作业搭建信息化平台,使爆破作业做到科学化管理。
一 、智能爆破监控系统设计
(一) 智能爆破监控方案的设计要求
1、集中监控:能够通过地面中心站[4]对爆破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2、实现的功能:根据爆破作业的特点当出现有人在危险区域、不进行三人连锁、网络电阻不合格、瓦斯超限、煤尘超限、没有通风、没有停止动力电源时不允许爆破。
(二) 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的结构
图1 智能爆破监控系统结构图
如图1所示系统结构设计按照通用的传感器—分站—中心站三级智能,传感器与分站、分站与中心站两级通讯的结构。在林南仓矿井实践中中心站与分站采用FSK调频通信方式,传感器根据监控的目的设有爆破监控器、安全距离定位器、发爆器等[5]。
1、传感器
a.发爆器采用FD-200LS型爆破监控终端,通过无线通讯方式与爆破监控器连接,将爆破信息传入系统,同时接收系统信息、命令,具有智能性。
爆破监控终端主要由五个单元组成:
一是数据传输单元,担负与系统通讯的任务。
二是控制单元,实现对发爆器充电、起爆工作的控制。
三是监测单元,实现对多人连锁、安全距离(爆破地点)、网路电阻、电池电量等爆破参数的监测,并给控制单元提供是否充电爆破的信息;
四是起爆单元,与普通发爆器一样,任务就是充电、起爆;
五是供电电源,由高能电池对发爆器的起爆单元和控制、传输、检测单元分别供电,使之能够正常工作。
b.安全距离定位器采用KJ225-S型定位器,工作电压DC18v,工作电流100mA。
定位原理为:有源标识卡与安全距离定位器之间采用主动式RFID无线射频技术,主动间隔发送2.4GHz无线电信号,发射频率不少于2次/s,该无线信号是有编码的,每个识别卡的编码是唯一的。[6]现场人员通过佩带定义的有源标识卡,确定人员位置。安全距离定位器将收集到的人员信息传入系统或直接以无线传输方式与爆破监控终端数据传输。
2、分站
分站型号KJ225-F,配接KDW0.7/18-J型本安电源,工作电压18V,可通过通信电缆与传感器连接,最大接入量8个,是传感器与监控中心站数据连接的桥梁。
3、监控中心站
监控中心站由监控主机、传输接口、网络路由器等组成,井下分站传输信号经过传输接口转换成计算机可识别的232信号,实现地面主机与井下设备的信息连接。监控主机安装智能连锁爆破监控系统网络监控软件,通过监控软件定义各分站、传感器信息,爆破命令,管理数据库。监控中心站可实现爆破信息的集中管理、数据信号校正、数据统计、磁盘存储、显示、人机对话、web浏览等功能。
关键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政府;管理职能;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01
一、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
晋江市位于我国福建省,属于福建省下辖县级市,它是福建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县市之一。其经济实力之强令人刮目相看,连续十八年都是位居八闽县级之手。总收入达1000多亿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到2015年底,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已经发展到368个,组织成员大约有15万人,计划占晋江农村人口的一般数量。在2015年,仅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100多个,总出资额大约达70亿元。这些农业经济合租组织涵盖范围非常广,如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加工及运输等农村各产业。
二、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晋江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不难发现由于农民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比较慢,还没有充分意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对这个组织的理解相对比较狭隘。没有意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能够帮助农民的农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甚至有的人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一种市场垄断,属于计划经济。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容。还有由于曾经的农村合作社运动的失败,使农民从内心产生了恐惧和障碍。认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之后,会形成利益团体,影响基层政府的稳定和管理。这些思想上的狭隘,导致农民对于参与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热情不够,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工作止步不前。因此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组织的良好发展,首要问题就要在思想意识上改变农民的想法,解除他们的误解,使他们明白建设农村经济合作发展是对他们有益处的事情。
2.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保护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落实。至今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条例来保护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样就会指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缺乏一个良好的法律运营环境。一旦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难题或者矛盾,都无法依靠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进行自我保护。更由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政府也无法行之有效的进行约束和管理,更无法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在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方面,我国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这也导致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的状况比较混乱,根据对晋江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登记状况的调查来看,在工商、民政、农业部门注册登记的都有。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中的政府管理职能的有效应用
1.政府要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在新时代的迅速发展下,改革创新发展后出来的新生事物。它的作用对于广大农民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为了引导农民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首先就要先让每个干部群众明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创建对于农民的利处,而村干部则是是农民的领头羊,只有他们意识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之后,才会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农民大力宣传,解除农民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误解,使每个农民都意识到农村经济组织可以给自身带来的益处。其次还可以在已经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方,举行试宣传示范的方法,让农民亲自看到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好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广大农民眼见为真后,对于参与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会提高。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社会,一切事情都要做到有法可依,所以政府做好法规建设,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是政府各行政部门应尽的职责。因此国家在此基础上,应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然后根据本国国情,尽早制定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相关法律,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法律环境下健康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还未出台时,可以先根据当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促进、规范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条例和章程,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序性。
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我国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由于起步比较晚,在组织规模、资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方面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为了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良好的发展,一定要加大扶持的力度。首先在工商登记和产品销售等方面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便利条件。二是在资金方面,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扶持其健康发展。还可以根据每年本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安排一定的数额实行低息贷款。三是在税收方面,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般都是属于非盈利性的组织机构,所以在地方税允许的范围之内,政府可以进行税费优惠政策或者说在一定期限或者范围内免收税费,保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运行。四是要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在帮助农民进行农业产品生产的条件下,设立风险防范金,一旦农业生产出现问题,农民无法从农产品中获得经济收入或者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时,可以给予一定资金补贴。
四、结论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民自主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有效建立极大的维护了农民权益,使农民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为了其良好发展,需要政府发挥管理职能进行扶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毕业生情况;北京科技大学
从2004年国内开始招生至今,全国已有不少高校设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我校是较早设置该专业的院校,于2007年在信息工程学院设置其为第7个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2009年9月,学生进入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第一届学生于2011年7月毕业。日前,该专业学生已经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
在专业开设过程中,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 调研国内外相关院校智能科学与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2) 形成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
3) 制定2010版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
同时,在办学过程中,我们选择了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概论,人工智能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可视化程序设计、智能计算与应用四个课程组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1首届毕业生知识结构
因为是首届学生,我校大多数课程安排参考了国内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参考了我校自动化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学生的知识结构主要由5个方面组成[1],如图1所示。
1) 数理基础课程群:工科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与数理统计、数学实验、大学物理、物理实验、应用力学基础、离散数学等。
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群: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实验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
3) 机电技术基础课程群:工程制图基础、程序设计基础、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微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检测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DSP处理器及应用、机械设计基础等。
4) 专业主干课程群:信息论与编码、控制工程基础、脑科学与认知科学概论、人工智能基础、机器人组成原理、计算智能基础、模式识别基础、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控制及其应用。
5) 实践创新课程群[2]:计算机应用实践、电子技术实习、MATLAB编程与工程应用、Linux系统与程序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还参与了很多课外科技活动和竞赛,并取得了良好成绩,内容如下。
1)“基于Matlab的智能五子棋人机博弈系统”在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一届“摇篮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获三等奖。
2) 第八届校机器人队队员在第八届亚太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中获十六强。
3)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成功参赛奖。
4) 在智能车校内赛中获二等奖。
5) 在北京市机械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
6) 在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二等奖。
7) 在“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的校级赛中获三等奖。
8) 在校级机器人竞赛中获季军。
9) 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科技类中获三等奖。
10) 在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博弈锦标赛中获最佳程序设计奖。
11) 在北京科技大学“闪我风采”Flash大赛中获最佳细节奖。
在参加课外竞赛及各种活动之余,首届智能班还自组织了以小组为单位的指纹识别考勤计时系统编程比赛,历时一个月,比赛结束后评出了最优编程奖。然后返回给每个小组,再讨论再修改,最终确定了最优版,申请了国家软件著作权,于2010年5月份获得审批。此次比赛成果是全班学生辛苦劳动的果实,凝聚了24位学生的智慧和努力。图2展示了该系统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2首届毕业生毕业设计情况
2010年底,首届学生进入本科毕业设计环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部学生通过了本科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如表1所示。
3首届毕业生去向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首届24名学生是2009年9月进入大三学习专业课的。目前,我们统计的毕业生去向,专业第1名放弃了保研指标,选择出国留学,另外有4人保送本校读研究生。选择考研的学生还有12人,另外有3人选择出国留学,还有2人选择就业,如表2所示。
4经验和教训
我们对2007级智能科学与技术首届毕业生的总体情况还是比较满意,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内容如下。
1) 人工智能基础。此课程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基础性课程,具有涉及的面比较广、内容较多、变化较快的特点。我们结合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在保证课程完整性的同时,尽可能增加学科发展的前沿内容。
2)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特点是计算机软硬件结合非常紧密,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学习。在充分分析本门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对该课程作了如下教学改革:自行研制开发了一套实验装置,开发了配套的实验项目,编写了相应的实验讲义。图3是我们使用的微机原理与单片机实验装置。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已有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做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的新改动,直至最后设计出新的应用电路,并用相关器件实现。为了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电路板,教学团队花费近3 000元,购买了各种电子元器件和电路制作工具,包括单片机芯片、集成稳压电路芯片、各种传感器、小键盘、电阻电容、印刷电路板、万用表、电烙铁等,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设计并制作完成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在课堂管理方面,我们实行小班授课,每班不超过30人。学生都很遵守课堂纪律,几乎没有迟到早退现象,为该门课程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可视化程序设计。小班在实验机房上课,课程将讲解部分与上机练习结合起来,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后,让学生立刻练习,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和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4)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针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对计算机软件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我们压缩了计算机专业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分析两门课程的学时,保证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并编写了相应教材。
5) 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我们对研究思路、内容、方法进行必要调整。英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近几年开设了AI相关专业,并且多数与机器人结合。在2010版教学计划中,我们也将机器人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验平台和设计实现对象,为此探讨设立机器人组成原理课程[3],并在准备教材。我们还与南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合作开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系列教材[4]。
另一方面,我们在办学过程中也感觉到一些问题,和南开大学[5]的问题较为类似。
1) 专业宣传方面的问题。
2) 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各学校还处于单兵作战阶段。
3) 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4) 师资结构对其他学科的依赖程度较大,还未形成完整的师资队伍,多数教师来自其他专业。
5结语
通过两年的专业课学习,首届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全体学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成绩。多门基于专业课程开设的课程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
践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很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的论文题目都很有新意,充分体现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智能”特点,而且学生在论文答辩环节全部顺利通过。首届毕业生中,出国和保研率达到54.17%,就业率达到45.83%,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通过研究首届毕业生情况,我们认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专业,能够将人工智能科学、计算机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性较强的学术领域综合起来,培养出具有综合能力的优秀毕业生。
总结首届毕业生情况,我们将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如下改进:结合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尽可能增加学科发展前沿的内容;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学科前沿的自学内容;在教学中尝试以作业的形式安排实验内容[6]。同时,我们继续保持小班授课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考核方面,结合平时、考试和答辩3种形式,来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总结已有的教学经验,吸取教训,发展优势,我们相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一定会一步一步成为更加完备的、更有优势的、更具时代特征的新型专业。
参考文献:
[1] 刘冀伟,石志国,王志良. 北京科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概况[J]. 现代大学教育,2010(6):1-4.
[2] 石志国,刘冀伟,王志良.“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软件实践类课程建设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93-97.
[3] 石志国,刘冀伟,王志良,等. 机器人组成原理课程规划[J]. 计算机教育,2010(15):86-90.
[4] 杨鹏,张建勋,刘冀伟,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10(19):11-18.
[5] 方勇纯.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情况分析与专业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0(19):51-54.
[6] 魏秋月. 关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9):18-19.
The Situation of the Major in Intelligen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LIU Jiwei, SHI Zhiguo, WANG Zhili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