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英语教学德育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英语教学德育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一、深挖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不仅要紧密联系教材,更要把它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积极的情感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方面的教育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例如讲授Unit 9 When was he born?在进行group work时,出示亚萍、罗纳尔多、乔丹等明星的图片,小组谈论他们的经历,由于这些明星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很高,在这个时候我提出了问题How could they be successful?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them?学生都积极地参加了讨论,有的说“We should study really hard”,“Because they did their best”etc,在学生踊跃发言的时候,及时对学生进行了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为国争光。现在的教材中有许多积极的情感态度因素,只要教师善于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就能够很好的把德育融入到教学中去。

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古人常说“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而现代人则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T程师”,由此可见教师再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学生人格的形成。尤其是作为英语教师,更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强烈的责任感和较高的人品修养,用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流的真正内涵,要引导学生学习英语文化中优秀的品格,而不是盲目地效仿、追求。要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提升自我的途径,而不是炫耀的资本,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塑造学生高尚灵魂的工程师。

另外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适时而正确的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为此,教师一方面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还要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成为学生的表率。

三、把课外活动作为德育的另一个主阵地,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

作为英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同时还能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take out the trash?,根据本单元特点,我布置了“我和父母的约定”的实践活动,调查父母的生日、父母爱吃的食物、父母爱吃的水果,你为父母做了什么?你生病时父母是如何照顾你?你照顾过你父母吗?等等。通过这些调查使学生认识到了父母的辛苦,作为子女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劳,要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父母,在空闲时间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他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在无形当中就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他们完成任务以后我又接着布置了意向实践活动:你为陌生人做过什么?你能为陌生人做什么?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并把讨论的决定付诸实践当中去,这样即鼓励了学生关爱别人,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四、通过英语语言文化的介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2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英语教学德育教育道德品质新的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外语教学中要尽可能渗透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因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德。因此必须将德育渗透到外语教学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英语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人文学科,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但它又不同于单纯的思想政治课,是与英语知识教学结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不能脱离所学知识,要寓德育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熏陶引导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不仅要热爱英语教育,还要多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还要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的细小的言行都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平等对待每一名学生,遇到问题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以及仪表和精神面貌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课是一门语言课,在日常语言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礼貌、互相关怀等好品质。如每节课前的师生问好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见面应打招呼,有礼貌的好习惯。教师在课堂上应经常运用这些礼貌用语并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活用这些礼貌用语。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教师也要有礼貌地进行发问和评价,多鼓舞和赞扬学生,如“Would you pleases hare your opinions?”“Sitdown,please.”“Youhave donea good job!Thankyou.”“It doesn’tmatter.”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我的课堂上,我让学生每节课开始的时候都要做ClassroomReport,让大家轮流演讲自己最近几天的感悟或者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实践证明这个环节是非常有效的,除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还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学到很多课本之外的道理,这个过程就是德育教育的过程。

三、要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重要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进行课堂德育的前提。英语这门课每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涉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人际关系、习惯养成、实现梦想、环境保护以及关爱他人等,每个话题都有可以挖掘的德育素材。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教师就应该多下功夫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并多了解学生,清楚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还有他们关心的话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在Dreams这一单元中,一开始教师可以围绕接下来的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以下几个问题让大家分组讨论:“What should you do to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Which will you choose as your future career,to go into busines sand become awealth ymanor to do what you like?”通过讨论,学生对自己梦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选择高收入的职业。接下来教师引导大家到课文的学习中去,通过学习,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认识到这样的道理:Money is an importantthing,but we may payaprice forit.(金钱很重要,但一味地追逐金钱,我们可能会失去它买不到的幸福。)这一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再比如My First Job这一单元,课文描述了主人公在打工的时候得到了好心顾客的资助,成就了自己事业的成功,然后连本带息归还的钱正好又帮助那位好心顾客度过了难关。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样的道理:“Your kind help may let other sachieve success.”(你的好心帮助可能会成就别人的成功。)“If you hel pothers,you will get returns some day in the future.”(帮助别人,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回报。)通过学习和讨论,学生更加坚定了互相帮助的信念。

这样,学生们在理解教材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也激发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了良好的习惯和品质。

四、教师要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扩大德育的渗透范围

在课堂上,教师除了传授教材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还可以组织其他形式的活动,比如结合教材,给学生讲解相关历史典故和人物形象,简单介绍他们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比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介绍一些相关的书目或者材料让学生课外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英语文化,并能受到书中文物的性格影响和熏陶。现在,学生教室里都有多媒体,教师可以利用自习课或者课外活动时间给学生播放与教材相关的和有良好道德感召力的英文电影。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并得到启示。

德育教育是贯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教育任务,要把德育和智育结合在一起。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渗透,而要讲究方法,要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否则的话就一点效果没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工作态度,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另外,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除了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用自己所掌握的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和材料来进行渗透。总之,教师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道德素养并行发展的过程,寓德育教育于日常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使学生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第3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显然,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要以德为先,让受教育者先学会做人,把从外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升华为个人的稳定的品质和素养,使得社会文明在个人身上得以传承。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学科的德育渗透也不例外。作为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言知识,掌握语言技能,其道德因素更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整个环节。中学英语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要充分挖掘、发现德育因素,利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思想品德教育自然而巧妙地渗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并强化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并形成和谐和乐于助人、健康向上的品格。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到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的有机结合呢?

一、挖掘德育素材,整合德育因素。

德育与英语教材内容紧密相连,只要留心,就能发现教材内容中许多都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好素材。譬如教材中有一个句型为:When were you born?当教师提出时,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I was born on January 7,1990. I was born in September1990.当提出“When is your father’s birthday? When is your mother’s birthday?”时,学生陷入沉思,几乎没有人能够准确说出自己父母的生日。教育学生心中要有父母,学会关心他人,营造一种爱的氛围,充分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利用合理教学方法,巧妙渗透德育教育。

1.要有“情”,也就是要有满腔热情,富有情趣地渗透德育,老师要以积极进取、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学生。

2.要有“意”,也就是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德育。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如授课时进行圣诞节与春节的比较,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不盲目崇拜西方的节日。

3.要有“机”,也就是要把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如涉及交通话题时,应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及按序排队,引导学生在社会上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4.要有“度”,也就是适可而止地渗透德育,不影响教学,注意渗透的梯度,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渗透,由具体到抽象。

5.要有“伸”,也就是课堂外的德育渗透。应充分挖掘课外时间,开展第二课堂,多方面、多层次地渗透德育,让学生在各种气氛和多种情景中接受教育与熏陶。

三、构建和谐课堂气氛,实施德育渗透。

英语课堂对少数中学生来说,有些令人疲倦和厌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提倡教师运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反对被动的“填鸭式”教学法;采用小组合作的讨论方式,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营造一种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识活动。教改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做好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工作,必须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师生情感,要与每个学生交朋友,给学生更多的亲近感、信赖感,以自己真挚的爱唤起学生的共鸣,使师生产生“双向反馈”的心灵感应。只有这样多措并举,课堂才能充满生机活力,才能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德育教育的目的才会顺利实现,才能结出德育硕果。

四、要细心观察学生生活,挖掘隐含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生活当中。

第4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教材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凭借。因此,教师应充分、全面、深入地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适度地进行思想教育,把阅读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一、运用教材,教育学生要助人为乐

九年级Unit 8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如何帮助他人,老师可提问:“Have you ever helped other people?”学生都回答:“Yes.”在表扬学生的同时,再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愿意参加的公益活动和帮助他人的方法。如,去敬老院帮助老年人,帮助残疾人。当然,还有许多帮助人的方式,教师要告诉学生,这种“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情操是每个中学生都必须具备的。

二、结合日常用语,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预备篇Unit 1时,老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以及Hello,Hi礼貌地与人打招呼。又如,有事要麻烦或打扰他人时,要先说:“Excuse me.”给别人制造了麻烦或自己做错了事时,要说:“I’m sorry.”得到别人帮助要说:“Thank you.”等。老师与学生一起把这些用语使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懂得文明礼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三、紧扣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毅力

现在的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遇到问题时往往会处理不当。因此,教师应当教育学生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要克服并战胜它们。九年级Unit 1中就列举了几种遇到困难解决的方法:1.学会忘记。不让它们成为前进道路上绊脚石。2.不必抱怨,应该把这些问题看作是一种挑战而勇敢地面对。3.考虑更糟糕的事,在遇到困难时,通过与别人所面临的问题相比较,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原来不那么可怕。

四、运用教材,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

现在的中学生很多不会,也不愿意做家务。在教八年级上Unit 11时,老师可以问:1.Do you often do some dishes?2.What do you usually do for your parents?很多学生都回答喜欢劳动,但至少有一半的学生都说没有洗过衣服和碗筷,教师就要告诫学生: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我们只有用勤劳的双手,才能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如,在教China时,老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让学生心里充满民族自豪感。又如习题中出现了the British Museum一词,老师可告诉学生,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肮脏的博物馆之一,因为它的很多藏品都是从世界其他地方搜刮和抢来的。这些事实告诉学生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让国家永远不再受别人的欺凌。

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形式

1.对话式

在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些问答练习,这样既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又可以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2.叙述式

在介绍课文背景或引入新课时,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概况,向学生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如“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这一课,讲述了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是学生较熟悉的人。爱迪生上小学时曾被老师认为太笨而不值得教,然而后来爱迪生变成了大发明家,这说明了什么?尤其爱迪生说的一句话可作为学生的座右铭而铭记在心。爱迪生说,比起主意千条而无所作为的人,他更看重一个主意虽不多而事业有所成的人。这就要引导学生不但要有美好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为实现美好的理想而去努力奋斗,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3.造句式

教学例句是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若教师多举些思想教育性强的例子,寓教育于教学,让学生懂得且记住例句,那么他们自然就会受到例句所蕴含的思想的熏陶,此类例句可结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校纪校规等举出。也可适时地举一些关于最近发生在学生周围的趣事或有关国内外大事的例子,会使学生倍感新鲜,可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4.表演、体验式

如讲到职业时,在学生表演完毕后,老师总结出要掌握的知识点并画龙点睛地说:“人们的工作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是为人民服务,都是光荣的。”

5.讨论、发表见解式

老师先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老师作最后总结:If everyone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the world will become more beautiful.就这样,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受到环保教育、公德教育。

第5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一、巧妙利用日常用语教学中融入基本的德育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现在PEP教材从三年级起,在三年级的教材由日常用语贴进学生的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勤于思考,自然会发现教育学生德育方面的许多内容,从而进行在课堂上渗透德育教育。如:上课打招呼,教师可以于唱歌形式由门而进。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Goodmorning.Goodmorning.Goodmorningchildren.Goodmorning.Goodmorning.Goodmorningchildren.”学生跟据旋律回应“Goodmorning.Goodmorning.Goodmorningteacher.Goodmorning.Goodmorning.Goodmorningteacher.”学生的礼仪教育不知不觉融入这美妙的歌声中。在课堂上教学Hi”“Hello”“Howareyou”“Nicetomeetyou”时,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跟学生摆摆手,握握手,体现一种文明礼貌教育。在教“please”“Thankyou”“Sorry”这些最为常用的礼貌用语时,恰恰是养成学生好习惯的途径,要告诉孩子们,要让别人做事请用上“please”。受人恩惠、得人赞美、接人礼物时都要说“Thankyou”。事情做得不对时要说“Sorry”。“please”“Thankyou”“Sorry”教学都应该用在课堂上,如让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说"You,please”.课堂上表现得积极、认真的同学给于可爱的英语小动物的印章,给予鼓励。学生自然会高兴地说出“Thankyou”。学生回答错了,我会跟他们说“Sorry,youcantryagain”。除课堂外,教师应该延伸到家庭中,告诉孩子要尊重自己的父母,他们为我们无怨无悔做事情,给我们创造美好生活,即便在我们做错了事也原谅我们,所以别忘了给父母分别说上“please”“Thankyou”“Sorry”。无处不在的礼仪熏陶会让学生心怀感恩,学生就能真正体验到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二、紧贴传统节日,渗透生活中的德育教育

教学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在PEP英语教材五年级下册有Unit3Myschoolcalendar中学习月份。每月份中有很多关于节假日的名称,能引起学生对节日浓厚气氛的向往,产生特有的兴趣。如在NationalDay,NewYear’sDay,Woman’sDay,Mother’sDay,Father’sDay有意义的节日中,可相应展开与此对应的道德教育。假设选定是国庆节,我和学生们会书写英文的感恩祖国的小卡片“HappyNationalDay,Thanksourcountry”感谢祖国母亲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中,感谢我们的军人们日月为我们守候,让我们生活如此美好。或许选定父亲节或母亲节,让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一些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小卡片,并附上自已喜欢的英文祝福语,ThankyouDad.wishyouhappylife.Iloveyouandmother,或Thankyoumother.wishyouhappylife.Iloveyouandfather,让他们回家送给父母,感恩他们的养育之恩,感谢他们的谆谆教导。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需要教师有感恩之心,在行动中时刻为学生树立榜样,只有坚持不懈的做好,便能如细水般浸透孩子的心田。

三、细心设想教学活动,渗透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

课堂,是作为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要场所,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最重要的空间,可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常模”方式“讲解—记忆—操练”这缺乏生活气息的,也是枯燥的、无味的、痛苦的事情。这样是阻碍学生的积极态度,促使学生产生厌恶情绪。因此我们要杜绝这样的课堂方式。我们要将语言教学付于实践性,努力创设较为活跃的教学气氛,为学生设计实践语言的环境,处处向学生渗透德育。将会把德育知识融入学生的行为上、思想上。实践证明,把生活情景设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便能渗透德育,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建立信心,逐渐拥有良好的德育品行。

第6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英语教学渗透实践

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师主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着力加强学生的英语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价值、道德价值、人文素养等核心竞争力的关注与培养,造成学习者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现在的初中英语教学,在课程标准多维度体系的指导下,更重视学生在语言情景中的实际参与体验,通过实际任务的完成,实现“用中学、学中用”,教学重心落实到引导学习者发现、领悟知识内蕴含的思维与思想精神,帮助学习者养成并发展自己的德行情操,提升学习者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育必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如何构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用,是目前教师需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目的

德育教育占据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水平,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以后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教师没有坚持把德育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初步会造成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进而会造成不珍视生命,没有社会责任,缺乏国家认同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说,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放在很关键的位置,为扭转以往工作不足做出不懈努力。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长期完善的教学英语计划,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了解、感悟、接受德育体系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实效。

二、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创设学习情景,在知识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围绕课题的中思想,设计出问题,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在思想上有所提升。教师在授课前,要充分理解教材所表述的德育意义,学会把德育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相结合,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另外,教师也应积极开展诸如“读书会”等活动,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教育性思想性俱佳的书籍,通过书写读书报告,举行报告会等活动,对阅读的书籍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学习文章里面的知识内容和蕴含的精神内涵,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也引导学生从中接受更多的思想品德教育。

2.挖掘教材中有关的德育素材教师要细读教材,挖掘出其中包含的德育素材,提炼出德育思想。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通过听说读写的任务型活动方式,自然而然的结合人文情怀,人文知识,进而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英语每一个教学单元都是围绕特定的话题而编制的,内容不仅体现出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挑战,也能对比出中外文化的差异性。教师结合现实状况,展开教学,可以有效实施德育教育。例如,ThanksgivingDay为话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书写“感恩卡”,来表达对周边人的感恩情怀,并作出实际行动来感恩周边的每个人。

3.开展系列主题教学活动,落实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1)在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中落实德育理念。英语的词汇的识记与运用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基本任务之一,德育教育的融入,可以通过造句来实践。例如:beauty.Wehavemanymountainsandriversinourcountry.Theyareverybeautiful.Wealllovethebeautyofthemountainsandrivers.本句可以看出是对国家美好山河的热爱,培养的是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教会学生要做一个爱国青年,热爱自己的国家和领土。(2)关爱他人、尊重他人。要想让别人爱自己,首先要学会爱他人。现在的学生普遍自我意识很强,敢于表现自己,勇于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在如何尊重和关爱他人方面,则普遍欠缺。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应该加以引导,引导学习者在好的氛围中收到熏陶和学习,比如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的全过程,要求大家使用礼貌用语,要求每个学生见到同学或者老师时,都要用英语来打招呼,课前课后主动问好;他人帮忙,要说thankyou;别人感谢,会说Youarewelcome…用最简单的方式,表露出最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礼貌用语。再如,在教学“Wouldyoumind”这一句型时,教师在协助语言学习者理解这句话含义的同时,也要协助学习者明白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行为差异和礼仪差异,明白什么是良好的礼仪习惯,怎样做一个品德兼优的好学生。(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倡导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平日里,要引导学生们敢于大声说英语,也可以在学生周末休息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电影,培养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每周一回来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上台进行演讲和总结学到的知识,哪怕学到的只是几个单词或者是几个句子,对于学生来讲,也是很大的收获。倡导互助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习者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合作共赢的礼仪观和义利观。在最普通、最常见、最简单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习者有情感体验地学习语言、体验语言、了解语言、掌握语言,进而引导学习者提升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树立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学会对伙伴、对自己负责任。(4)贯彻生命教育,维护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德育教育中,教师注重更多的是情感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做出重要的贡献。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5:Whydoyoulikepan-das?教师可以通过设计“Myfavoriteanimal”演讲比赛,在引导学生学会描述动物的性格和特点,学会表达喜欢某动物及说明喜欢的原因的过程中。体会到动物和人类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生存。从而凝聚出珍视生命的价值观。(5)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如何使学生能够坚持不懈的面对困难并解决困难,是需要在德育教学中培养的精神。如人教版九年级Unit1:Howcanwebecomegoodlearners?教学内容呈现了语言学习者面对不同的学习困难,积极采用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取得不同的进步。教师通过会话表演,小组调查,书面表达等系列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习他人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树立起面对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于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起到积极作用。

第7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一、结合日常用语,进行讲文明、讲礼貌教育

初中英语课本里的日常用语,大多是选自西方人在日常交往中的文明礼貌的习惯用语,它们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美、道德美。教师在上课时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文明礼貌的教育。如在上七年级上册Unit1“Good morning!”时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以及Hello,Hi礼貌地与别人打招呼,并且要做到言传身教。这些亲密的用语,使师生之间的感情变得融洽与亲密,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在人与人之间见面时要使用礼貌的用语。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每篇对话中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他们纳入教学目的,有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树立榜样,激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模仿力强,很容易从榜样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中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最直观的榜样。

在教学中,教师要作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英语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学生耳濡目染,行为举止也会受到良好的熏陶。

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英语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和发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英语课外活动还可以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其道德情操,有助于进行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素质,使之成为学习、教育的真正主体。

中学英语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开Party、拼词组句游戏、参观郊游等等。组织活动时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例如开展“情系英语,心系奥运”英语沙龙活动,通过学习奥运英语、西方文化常识、背景知识等等,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外开放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际主义思想;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根据所学口语,创造性编小品,然后进行熟练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开圣诞节Party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圣诞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等圣诞和新年祝福之类的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四、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在社会生活中,巩固起来的对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我教育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时时刻刻地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在英语教学中,我充分捕捉每一点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素材,例如,在学习词汇the Great Wall时告诉学生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闻名世界的奇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然后我让学生造句,同学纷纷举手发言:“I love the Great Wall , I love my country.”(我爱长城,我爱祖国。) “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wonders in the world.”(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 “ I’m proud of the Great Wall.”(我为长城自豪。)。这样既激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第8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1.《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5》中的情感教育素材。教材是实施课程教育的必备载体和工具,在英语语言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情感道德教育,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教材内容所涉及到的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人文、礼仪及风土人情所表达的情感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美、关爱)、社会文化(问候、告别、庆贺、就餐、看病)等等语言功能项目,在知识传输过程中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及道德教育。教材为这些目标的实施都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素材。参见表1:《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1-5》

2.在教学活动中,巧妙而有效地渗透,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标准的三维教学观,具体到英语学科就是要整合发展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生的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素养。其实,教材文章的选取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道德培养也要有所侧重。那么我们英语教师在备教材时,就应该不只是停留在语言知识的表面,而应该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巧妙而有效地进行课堂德育渗透。总之,只要认真思考和钻研教材,几乎每篇文章都能挖掘出更好的德育教育主题。

当讲到Films and TV Programs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根据READING收集张艺谋所拍的重要电影,同时列出卖座率高及获奖影片;收集李安所拍的重要电影;同时收集STEVEN SPIELBERG所拍的重要电影,同时列出卖座率高及获奖影片;结合中国电影华表奖和好莱坞奖,列出三人得奖情况,进而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同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岂不是很好的德育教育吗?

当讲到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时,可以让学生调查周围同学的饮食结构,同时反思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尤其是以“洋快餐”PK“民族小吃”为主题进行一次英语辩论赛。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不但了解了我们本土的饮食文化,也受到了热爱民族文化的品德教育。

在教学Body Language and Non-verbal Communication时,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利用POWERPOINT课件、图片及视频,首先给学生介绍西方国家的习得的“身势语”,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关于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情况。其听力部分介绍到美国家庭做客的礼仪问题。我们可以挖掘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部分具体体现。

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必修外研版 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 5

教学对象:高二(19)班、(20)班

教学目标:语言知识目标:词汇;复习状语从句;话题:体操王子、拳王阿里、球王贝利、马拉松比赛。

语言技能目标:阅读中根据文字表面意思对其深层含义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运用本模块的词汇和短语完成写作任务,并能口头介绍体育名人。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思路:本模块的中心话题是: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 关于体育、体育明星、体育精神,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非常好的素材。但是英语课作为语言知识为第一掌握要素;语言技能为第一训练要素,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能以渗透式进行,因此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情感真切,并且围绕我们的教学目标。

教学步骤及教学设计思路:如表2

教学实践证明,将品德教育融入于英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文化修养与道德素质的提高,都有相当的作用,同时也净化了学生们的心灵。

通过这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英语知识,同时通过听说技能的培养――体育话题的演讲比赛,也让学生在课前的导学案的准备过程中体会到体育精神的重要及我们祖国的伟大。

3.从学科的角度,德育教育应关注之处。首先,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外语专业素质是英语学科德育教育的关键。教师备课时要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其次,要注意课内外的互补和延伸,比如可以开展和学科内容相关的讲座、比赛、课外活动等,来增加德育教育的效果和效应。

第9篇:英语教学德育教育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活动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科教学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具有文学性、工具性和很强的思想性,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接受了由之带来的相关的信息。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渗透德育,从点滴做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觉得有责任在自己的课堂中实现德育教育这一重要目标。为此我充分挖掘和利用英语教材中的不同题材的德育因素,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语言素质的同时,使学生养成一些良好行为习惯、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激发起他们对社会及周围的环境和人群的关注及爱护,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在英语教学中我摸索了一下几种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利用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德育教育打好开端

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倾注感情,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影响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亲切、友好、大方的教态及幽默风趣的语言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课后要有计划地找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困难以及他们对教学的看法、要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使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可亲可近的朋友。

亲其师,则信其道。的确如此,教师对待学生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如:在讲授新句型“It is +adj. + for sb.+ to do.” 时,我布置任务,请大家造句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大部分学生都积极参与,并且妙语连珠,但我注意到有几个学生始终不愿举起手来,由于诸多原因,这几个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甚令人满意,但我知道,像这样的学生如果长期不被关注,他们就会离英语课越来越远。于是,我微笑着真诚邀请他们,稍加点拨后,他们也纷纷举手,可见,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师生相互关爱的情感教育的洗礼!教师要以德示范,进行德育教育也是顺水推舟之事。

二、利用英语课本素材,挖掘德育素材

英语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其中不少对话、日常用语、阅读文章都具有丰富的德育修养知识,教师用这样的教材实施教学,在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自然也就渗透了人文性、思想性的教育。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教材内容的德育价值,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任务。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

三、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将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所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而要将课堂上的德育内容扩展到学生的其它生活空间,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情境中进入德育实践探索,使教育具有针对性,使情感体验达到最优化。可举办英语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外进行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展现了学生的良好风貌。英语播音小组可定期播放校园新闻、好人好事、英文歌曲等;会话小组定期练习口语表达;阅读小组定期阅读原著、背诵名言警句、写读书心得等。教室里也可布置一些启迪心灵、催人奋进的名言警句。

四、教应以身作则,把自身与品德教育统一起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本身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无言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对学生的良好人格、思想的塑造,有不可估量的样板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教师以师德示范,是所有方式中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品德。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才能以高尚的道德影响学生。很多学生喜欢英语,往往是源于喜欢英语教师,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教师要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身立德。

总之,教师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寓德育教育于无形之中,像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作用,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2]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4]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