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逸少书换鹅,东坡书易肉,咸成千载奇谈。松雪以茶戏恭上人,而一时名公咸播,歌咏其风流雅韵。岂出昔贤下哉?”
“逸少”是王逸少,也就是王羲之。相传王羲之爱鹅,他用自己所写的《黄庭经》跟人换鹅。王羲之的字当然是价值连城的。鹅的主人拿到王羲之的字,代价是几只鹅。他一定觉得自己这笔买卖太划算了。不过,在王羲之看来,他写写字就换到了自己所喜爱的鹅,虽然物价上可能并不等值,不过各取所需,也算是适得其所,未必就是亏本买卖吧。
“东坡”是苏轼。东坡先生用自己的字换肉吃,这也是古贤人的雅谈。王羲之的字当然是很好的,苏轼的字其实也不差。《黄州寒食帖》是东坡先生最有名的行书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前两名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总之,王羲之也好,坡也罢,他们都是用自己价值不菲的书作,去换了个不等值的物品,不过却也图了个乐意。
这种状态挺不错,古代文人士大夫在衣食无忧之后,所最关心的当然就是生活的洒脱了。王羲之和坡作为高士都是如此。元代的赵孟\也不例外。“松雪”就是赵孟\。相传赵孟\为了得到高僧恭上人的茶叶,而手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与之交换。
这个典故在元代时候就很有名,有很多人在歌咏。但是,传到明代以后,人们只能看到歌咏这个故事的元诗,却早就不见了赵孟\手抄的经文。于是,文彭又继续写道:
“然有其诗而失是经,于舜请家君为补之,遂成完物。”
此处的“家君”即文彭的父亲文征明。文征明是明代中后期苏州地区吴门画派的大师。文征明与唐寅同年,两人都曾提携过仇英,对他的绘画做过不少的指导。
如文彭题跋所说,这幅《写经换茶图卷》的主人延请了文征明,请他题写《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经文完成之后,画主人又请仇英为之补图。如此一来,这幅《写经换茶图卷》的内涵就完整了。这幅作品中的典故在仇英的画作中交待清楚,而文征明补写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又将赵孟\所写的那早已经遗失的经文补了出来。值得一说的是,文征明的书法正是从东晋时期二王流派一路继承下来。他在画面背后的抄经,以书法名作《黄庭经》笔法创作。赵孟\也曾经多次抄写《黄庭经》并流传至今。这么说来,文征明此处的书法,几乎就是赵孟\风格的再现。这是真正的书画合璧,经典再现。
请仇英和文征明来作画、写经的人是昆山收藏家周于舜(凤来)。周于舜是仇英的赞助人之一,且是仇英的第一位赞助人。仇英有六年时间就住在周家潜心于创作。两人关系非同一般。周于舜之所以会萌发了将书画合璧,再现经典的念头,并不是突发奇想。据说,周于舜收藏的作品中有赵孟\的《写换茶诗》。有了这首诗之后,他就朝思暮想地盼着能够找到赵孟\抄写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可这经文早已经不知所踪。因此,周于舜请来了文征明和仇英,创作了这幅作品,也了结了自己的一桩心愿。
仇英对于创作这样的作品是乐此不疲的。相对吴门派中大多数画家来说,仇英是一个另类。史书上说,他早年是漆工,后来经过文征明的提携和推荐而有机会结交并追随周臣学习浙派绘画。但是,当浙派发展到周臣时期,其艺术魅力已经逐渐让位给了吴门派的文人雅韵。浙派渐渐淡出,而吴门派的兴起,也使得仇英转而学习吴门派起来。
仇英不是文人,也没读过什么书,还有传言说仇英是个文盲,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现存的很多仇英作品上都是没有他的题字的。因此有这么一种说法:仇英作品但凡有落款的都是请人来帮他代签。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少。
然而,也有人断然否定这种说法,因为仇英后期的很多画作都与历代文人典故有很大关联,这势必要求仇英能够熟知那些记载典故的诗文。如果仇英真是文盲,那应当很难吃透典故内涵,当然也创作不出具有文人气的画作来。吴门画派是典型的文人画派,仇英一个没多少文化的人成为吴门派的代表人物,这确实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仇英在绘画上的造诣很高,成就很突出,获得了当时文人阶层的认可。
仇英之所以能够融入吴门画派的体系中去,并不只是因为他所生活的地区在吴(苏州地区),更重要的是仇英的绘画作品融入了很多古人的笔法。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另眼相看了。中国古代的绘画是讲究对前人笔法的沿承的。仇英和文征明作为同一个时代的人,都曾大量临摹古画。
但是,与文征明不同的是,仇英是穷苦人家出生,非但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甚至可能年幼时能教他读写的人都没有。按理说,仇英是没有机会接触这么多古代名作的。更何况这些作品大多是价值连城,一般的收藏家也不会轻易出售。文征明则相反,家庭富裕,其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使得文征明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这些古画。此外,文征明书法追随明代大家吴宽,而绘画则是从大师沈周。用今天的话说,仇英对比文征明,绝对是“潘俊倍员取案吒凰А保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仇英却在原本困顿的人生中找到了改变的可能。因为他长于绘画,名气渐响,也慢慢地被当时的一些名绅,尤其是一些书画收藏家所知晓。这些人陆续资助仇英,让仇英为他们作画,同时也将家中收藏的作品拿出来给仇英学习,供他临摹,增长水平。画工出身的仇英,在技法上有一般文人画家所不具备的模仿能力。学习、临摹古画的机会多了以后,仇英的水平很快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仇英可以逼真地模仿古法,也可以自由地将古人画法自由发挥到作品中去。尽管,传统文人画家认为,要理解这些古人绘画中的技法精髓,学习者必须有很好的文化底蕴。可是,让人跌破眼镜的是,仇英却真地突破了这道障碍。
只是,尽管仇英悟性非凡,绘画天赋超高,但由于没有如同文征明一样的自幼习经籍诗文的积累,在绘画艺术的创新上也呈现出薄弱的一面。历朝各代的画评者更多称颂仇英画作的笔力与技法,至于在古法上的再创造,似乎言之无多。其中缘由,想必对比过两者的文化背景后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话题回到这幅《写经换茶图卷》上来。此卷虽然设色,但人物造像,却是以北宋画家李公麟所长的白描技法而来。此前的白描笔法是不设色的,但是仇英在此融入了色彩于线条之间。这种改变,多少也算得上是个技法层面的创新了。
画面中对面而坐的两位男子,左为赵孟\,右为恭上人。恭上人又称“中峰明本禅师”。赵孟\与之相识相交已久。从宋代开始,文人士大夫就多与僧、道之间交往悠游。元代这种现象更加普遍。蒙古以外族入侵中原,中原的知识分子多有心理抵触,因此元代时候的知识分子开始逃避政治,崇僧或学道。
赵孟\生活在元朝,出生于公元1254年;仇英生活在明代,出生年份约在1494年,仇英自然不可能见过赵孟\本人,但仇英笔下的赵孟\形象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作品拖尾处有一段武进人费念慈的题跋。题跋上说:“图中松雪像,与《本传》所言不同。”《本传》当是《元史・赵孟\传》中对赵孟\的描写。所不同之处在于赵孟\被仇英描绘成一个额头高高,似乎略有脱发的模样。史料记载中的赵孟\的相貌并不是这种谢顶的样子。
《西游记》故事,早为草根熟知,兹不赘述。在下以为,人民群众也以为,系列故事中,最为精彩的部分系《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美猴王》。当然,这两个名字是农家乐词汇,民间气息太重。书面名称则是“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长老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诉苦 假猴王水帘洞誊文”及“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在下从佛经原理切入,谈谈这两个故事的象征意义。
前面交代了,《西游记》无论如何都是一部佛法普及读本。唐孙邂逅,即“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六贼无踪”,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佛经暗喻故事。唐孙初会,蜜月未度,师徒就因一棒子生了龃龉。
话说唐先生自东土大唐而来,沿着中印低速马路怠速行驶。于“五行山”出口偶遇行者被压在了大货车底下动弹不得。唐先生在急救网上发了个“嘛呢叭咪”的六字帖,一众网民群策群力,拯救了重压下的孙。孙为了报答唐的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皈依我佛,正式成为一名研究僧,国内佛学界知名泰斗唐玄奘出任导师。出家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洗六根。这六根。化身为六个小蟊贼――
“……师徒们正走之时。忽见路旁呼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枪剑弓刀。大叱一声:那和尚那里走。趁早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他即走上前去,叉手向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何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做舌尝思,一个唤做意见欲,一个唤做身本忧……”
此六贼的名字,正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着“喜怒爱思欲忧”六尘。悟空当即奋起他的千钧棒,将六贼一棍子打死。剿灭六根,敉平六尘,师徒们就可以全心全意上路行驶了。却不料唐僧那厮唠叨成性,埋怨小孙不该制造六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小孙新手上路,不知轻重,惹恼了就叫玄奘停车,老子不搭你的车了,老子下车,回老家花果山务农去也。
此为一离别。
唐先生急电观世音,观大人即发给玄奘一顶安全帽,唬行者孙戴上。后来,观众都晓得,那安全帽不过是个阴谋,老孙高兴地戴上后,却演变成了一个箍儿,由于这箍儿不是量身定做,尺寸不合适,质量又不好,令小孙经常偏头痛。而且,还有两次险些再酿大祸。
师生几人行到第二十七回。遇见了前世冤孽白晶晶,貌美如花的白,立刻就要跟至尊宝――美猴王展开一段惊心动魄的感情之旅。但被唐老师严厉阻止了。你都悟了空了,不准早恋了。根据波罗密多心经第一定律:色即是空。死了都不准爱。既然不许爱,那就只剩下恨了。于是,悟空见到晶晶美人出场,就生起苦大仇深的痛恨,亮出他的招牌棒子,却是新手上路不知轻重,一棒子就打死了小白。老唐见出了人命,当即推卸领导责任,念起了紧箍儿咒,激活了安装在悟空内存里的偏头痛程序,悟空又走了。不过,这次老孙打死的是色,色,就是一堆白骨。这堆白骨,象征着佛教对物质世界的总结性看法。
是为二离别。
GO ON,师生几人走啊走啊走啊走,走到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毛手毛脚的悟空又发飙超速,撞死了几个肉身凡胎的强盗,制造了又一起群死群伤的恶性案件。唐教练见这家伙屡教不改,杀气太重――
大惊失色。唬得跌下宝马来,骂道:这泼猴唬杀我也……沙僧搀着唐僧道:师父请起。那长老在地下正了性,口中念起紧箍儿咒来。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只叫莫念莫念。那长老念够有十余遍,还不住口。行者疼痛难禁,只叫:师父饶我罪罢,有话便说,莫念莫念。三藏却才住口道:没话说,我不要你跟了,你回去吧……
是为三离,三别。
此番离别,却闯出祸端来。那六耳猕猴乘虚而入,占了花果山,扁了唐三藏,抢了行李包,骗了沙和尚。然后杀进前二强,与行者才艺大PK。却是不相上下,连知名评委观世音菩萨也对这史上最强的超级模仿秀无法打分,唐教练的金箍儿咒语也不好使。其他的评委,如八戒沙僧四大天王玉帝老君阎罗谛听……全部歇菜熄火,个个不能裁判。最后上诉到首“法”官如来释尊那里,“法”力无边的如来依“法”办事,当即百度了两个行者的ID,在一大堆网上搜来的猴儿资料中迅速归类编码,只用了5秒时间就查出了假冒产品。一干“法警”当即铐了假货六耳猕猴,秉着执“法”必严的政治指导思想,悟空当着如来的面,棒杀了假猴王。
这个世界清静了。
从此后,唐孙师生俩再也没闹过别扭,偶有点小摩擦,却也不至于要闹到分手。
行文至此,已显罗嗦,该做个总结了。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三次事件的共同特性。
1、《西游记》全书描绘的师生大战,也只有这三次。这三次,都是以分手开始,以和好告终。
2、《西游记》的妖怪,一般都是有强硬背景的,闯了祸之后大不了被后台老板骂两句,却都不会死于非命。这三次事件的妖,或贼,全被孙大圣一棍子打死了。
3、这三次事件的冤大头,全是“草没根”,比草根还惨,连个来路都没有,遑论后台。都是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然后又莫名其妙地像人一样挂掉了。野史告诉我们,猫都有九条命。那妖最水也得有90条命。如果像人一样只拥有一次性生命,那当妖还有个什么劲。还不如做狗算了。
综上,得出如下结论:
1、那贼、妖都是心贼,心魔,来无影去无踪。六贼象征着心里各种各样的欲望,大家都了解。那尸魔,即白骨精,乃灵长类(含人、猴)潜意识里恐惧的实物化身。佛教里最高层次的布施叫无畏布施。就是叫人祛掉心底最深处的恐惧情结。那假猴王。其实就是孙悟空本人,即具象化的恶的孙悟空。人都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的坏心生出来的。其实第五十八回的标题也讲得很明白――“二心一体”。请列位看官仔细端详。
2、剿灭心魔,不属于暴力行动,系修证佛法的必备手段。
关键词:一休宗纯;生平;著述
在日本室町时代以及之前的镰仓时代,活跃于京都、镰仓的五山十刹以及其他宗派寺院的禅僧们,创作了大量的汉诗文,后世称之为五山文学,或“禅林文学”。其中一名以奇言怪行著称的高僧,他就是一休宗纯(以下简称一休),集得道高僧、狂放诗人、破戒情僧于一体,身世极富传奇性,他创作的汉诗浸润着浓厚的汉文化因子,一休的诗、一休的禅、一休的狂、一休的色,都和中国文化有或显或隐的关系。
一休的生平主要记载在由其弟子祖心绍越撰写的《东海一休和尚年谱》里面,此年谱虽然客观,但却不全面,比如出于为一休隐讳的考虑,年谱就没有记载晚年一休与情人盲女森的爱情交往。
一休宗纯,通称为一休,其中 “一休”是他的法号,“宗纯”是他的法名(法讳),他的乳名是“千菊丸”,后来又名“周建”,别号“狂云子”、“瞎驴”、“梦闺”等,是日本室町时期的大名鼎鼎的禅僧,并与“恶僧”道镜、“佛法大师”空海并称为日本三大奇僧。一休出生于日本应永元年(1394)正月初一,取名为千菊丸,父亲是后小松天皇,母亲是藤原氏。一休的母亲藤原氏是南朝贵族之后,被后小松天皇纳为嫔妃,很受宠幸,并怀上了一休,但不久被别的后宫妃女妒忌,谗言说她:“彼有南方志,每袖剑伺帝” ,从而被逐出皇宫。由此,一休虽为皇子,却生于民间,长于贫贱。
六岁时,一休离开母亲,进入安国寺做了僧童,僧名为周建;十三岁,开始学写汉诗,十五岁,即写出脍炙人口的诗歌《春衣宿花》,博得了诗名;十七岁,追随关山派的谦翁宗为学法,谦翁给他取法名为“宗纯”;二十二岁,从大德寺派的高僧华叟宗昙习道,之后,华叟宗昙为他取了法号为“一休”,由此 “一休宗纯”这一名称开始确定下来,其中的“一”和“纯”都是纯粹无杂的意思,“宗”则是其师华叟宗昙的“宗”的系字,以表明一休的法脉,“休”则含彻悟的意思 。
二十七岁,一休夏夜闻乌鸦的鸣叫而悟道,并作偈曰:
“十年以前识情心,嗔豪机在即今。鸦笑出尘罗汉果,昭阳日影玉颜吟。”
一休悟道后,其师欲立他为继承人,一休予以拒绝,后来又离开寺院,开始了狂放不羁的生活,这种生活一休并没有过多地隐讳,他的不少诗歌即是以此为题材的。一休的老年生涯是精彩的,一休的最重要的爱情就在这一段时间里展开,七十八岁时,他开始与盲女森恋爱同居;八十一岁,敕命任大德寺的主持;八十五岁,创设如意祖塔;八十八岁,一休逝世,葬于慈杨塔。
在法系上,一休属于日本临济宗大德寺的法系。大德寺的法系源流如下:圆悟克勤(中国宋代禅僧)――虎丘绍隆――应庵昙华――密庵咸杰――松源崇岳――运庵普岩――虚堂智愚――南浦绍明――宗峰妙超(大灯国师)――彻翁义休宗纯亨――言外宗忠――华叟宗昙――叟宗颐。
养叟宗颐和一休宗纯是同门师兄弟,然一休对养叟颇为不满,还写过一些诗偈讽刺他。华叟宗昙逝世后,一休离开了大德寺,养叟成了大德寺的主持。养叟去世后,日本天皇任命八十一岁的一休为大德寺的主持。据《东海一休和尚年谱》记载1474年,“师八十一岁,二月廿二日广德寺柔中隆和尚,捧敕黄来,致大德寺主持之请,不可辞也……卒书而应之。”
在法系传人方面,一休的弟子主要有没伦绍等、睦室宗陈、桐岳绍凤、祖心绍越、北海绍岱、歇叟绍休、南江宗沅、知庵绍闻、济岳绍派、大甫宗元、明秀宗圆、秀岳绍俊以及子天育公庵主等人, 人数不算少,但他们的影响力比不上养叟宗颐的弟子。
一休的主要著作有《狂云集》、《狂云诗集》(大致相当于《狂云集》的续集,然两者的主题略有差别)、《自戒集》、《一休法语》、《骸骨》、《二人比丘尼》、《佛鬼军》和《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等著作 。其中的《狂云集》大部分是汉诗,还有一部分是偈语和法语。在漫长历史的传播中,《狂云集》和《狂云诗集》分别出现了不同的藏本、版本。
翡翠在短短200多年的大规模使用过程中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众多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的神往,究其原由可能就是翡翠的“水”、“色”,是翡翠那种冰晶玉洁的感觉;翡翠富有生命力象征的绿色,以及翡翠的稀少。然而,翡翠从一块原石变为一件令人惊叹的优质玉器则需要精心的雕琢,俗话说“玉不雕,不成器。”所以对于翡翠的工艺就要求甚严,有了古时候的工艺基础,也就有了现在翡翠雕刻工艺方面的登峰造极的水平。
翡翠的价值历来是以构思、颜色和光泽来判断的,颜色的色调、浓度、明度加上好的设计是作品价值的保证,所谓浓、阳、正、匀、韵。是现代翡翠作品理想境界。可见由于翡翠的水和色是评价翡翠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也是决定这件翡翠作品的价值的关键。要使翡翠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就需要工艺上的精业求精了,通过人为的一系列精心的设计和工艺制作,便会使得翡翠更加通透,颜色更加富有活力,这种再创造就是行话所说的“调水”“调色”。
古人云:“玉有五色”,而翡翠有六种主色调。主色调有白、紫、绿、黄、红、黑,其各主色调系列的颜色变化十分多彩。按照翡翠颜色的地质作用成因,将颜色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就是行话所讲的“翡翠肉”的颜色,它是翡翠在地表以下,在各种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这种颜色与翡翠的矿物化学元素、矿物成分有密切关系,即在翡翠晶体的结晶作用过程中形成。它是比较固定的颜色,用酸是不可能溶走的,如白色系列、紫色系列、各种色调的绿色系列、黑色系列翡翠的颜色均属于原生色。次生色则是翡翠皮的颜色,它是外生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在翡翠露出地表之后,它所处的环境与原来形成时的环境有很大变化,处于地表常温、常压、氧化、多水条件下,许多矿物化学性质方面不稳定,再加上日夜温差变化等,产生了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由于氧化水解等作用的结果,在翡翠外表就会形成风化壳。从翡翠中释放出的铁形成氧化铁,呈胶体淋漓渗透于翡翠晶体粒间孔隙中或微裂隙中所致。此颜色是外来的氧化铁机械渗入晶体孔隙中而致色,所以不是翡翠晶体固有的颜色。这种颜色用强酸浸泡有可能溶走,从而使翡翠褪色。次生色包括黄色系列和红色系列。
不管“肉色”也好,“皮色”也好,都要其透光性好,也就是行话说的“水头”足。所以“肉色”与“皮色”,都存在一个“调水”的技巧问题。要论述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何谓透光性?它是指光投入翡翠内部能透光的程度。翡翠为多晶集合体,组成翡翠的颗粒粗细不同,晶形及结合方式不同,可以让光通过的能力也就不尽相同。当光线投射到翡翠表面时,一部分光将在表面反射,一部分光进入翡翠内部一一透过。翡翠透过的光越多,它的透光性越好,就会晶莹通透的感觉,行内人称此现象为“水头”足,或“种好”。反之当翡翠透光的能力差,则会被评为“水头”差或“种差”。透光性好的翡翠可以使人有一种滋润的感觉,并可将颜色“放出”,使色调暗的翡翠及颜色不匀的翡翠因着透光性佳而提高,行内曰:“种好遮三丑”。反之,透光性差的翡翠,纵使颜色再好,亦无法攀到高档地位。因此,在评定翡翠的级别时,透光性占了很大的比例。甚至有的行内人认为透光性好比色佳更重要。当拿到一件翡翠挂件玉料,上端有绿,但色偏深,约有9分深(最深为10分)。而且颜色略“干”(水分)。这时设计制作必需要设法将这小块绿的“水分”调出来。首先要想到影响这块绿透光性有三点因素:一是颜色偏深,二是色块偏厚,三是翠边界有无空隙,产生折射的面积够不够。原因找了出来,设计构思顺之而出。就可以把这块绿采用透雕,但手法要简练,把这块深的绿色与临近的白色部分分离开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扩大绿色部分的受光面积和适当减薄厚度(减到7分颜色深度),使之达到透光性更好,颜色更绿。这一招马上就使这块绿色翡翠挂件呈现出品莹剔透“水汪汪”的美态,越看越耐看,令人陶醉。
翡翠的皮色多为棕红色和黄色,它的形成从地质作用观点看,它是外生地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颜色。棕红色与黄色二种颜色有时会重叠在一起,亦隐约有分界,我们在利用红,黄皮色时,也有一个“调水”和“调色”的技巧。这一技巧,如运用恰当,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鼻烟壶》是一件翡翠作品,做鼻烟壶的料,色很好,很绿。但是水头不够,所以不透。像这样的料,在从前一股会被切割成2毫米左右的画片,因为只有切到那么薄,才能有透光的视觉效果。到底用什么手法才能把这块翡翠最鲜艳的翠绿色呈现出来?经过反复思考,决定采用“痕都斯坦”工艺中常用的缠枝香草图处理手法,香草的多面受光与小瓶内壁的薄胎,使得材料的翠绿鲜丽得以呈现,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在“调色”的同时,也起到了“凋水”的作用。
听凯特王妃的话
汤唯在英国雷丁大学进修的时候,为了提升英语水平,她经常听各种广播节目,其中有一档脱口秀是她的最爱――嘉宾们站在不同立场对婚姻展开辩论,是英国最受热追的黄金节目。
汤唯每期不漏地收听,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凯特王妃做嘉宾的那期节目。凯特王妃从一个贫穷的工薪阶层家庭,克服种种困难走进上流社会,最后迷倒了温莎皇室成员,成为全球瞩目的耀眼王妃。
汤唯永远记得凯特王妃说的话――结婚就像一场范围不明的高难度考试,要想顺利通过,就不得不在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范围内努力复习。因为不知道得分点在哪里,只能广种薄收,她做曲棍球队长、保持优等生的成绩、做探险队员……做一切她觉得可以给自己加分的事情。最终,她带上了戴安娜王妃用过的订婚戒指。
凯特王妃说,在选择结婚对象上,几乎所有男人都会变成完美主义者,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具备女人应具备的一切优点,同时减少女人共有的所有缺点。没有哪个女人可以满足男人的这一标准。但你可以尽可能地获取更多分数,每多得一分,便距离满分近一步。
回国后,因为“优才”计划,汤唯获得了香港居民身份证。她没有给自己接太多活儿,在半工半休的状态中,慢慢学习她觉得应该掌握的一技之长。
她经常去逛菜场,一个番薯、几块生姜、一个木瓜,轻轻巧巧拎回住处,洗洗切切分先后次序入锅,半小时后,便是一碗美味的姜汁木瓜炖番薯。甜中夹带一丝生姜的辛辣,每一勺都有酥烂无比的番薯和木瓜,入口即溶,一碗下肚,被香港湿热天气折磨得欲出不能的汗水顿时畅快淋漓地冒了出来。
对于糖水,香港有两个字作为评价标准:甜,指其口感;润,喻其通透。汤唯摸索了半个月,便有了独家心得,炖糖水,无外乎下料足火候老,用小火慢慢炖煮,出来的东西味道就差不到哪儿去。
木瓜炖银耳、海带绿豆糖水、鸡蛋腐竹糖水、腐竹白果炖薏仁、莲子百合红豆沙……一款款入口绵甜的港式汤水一一诞生,再一一被汤唯消化。
一次汤唯在北京家里炖了冰糖鸡蛋果款待朋友,一锅告罄后大伙都觉得意犹未尽,一个朋友自告奋勇要再炖一锅。朋友快手快脚地把鸡蛋果去皮去核切成小块,加水进锅炖开,搁置到温热后加入冰糖和蜂蜜。
可一吃大家都是摇头,鸡蛋果没有入口即溶的软糯,糖水虽然很甜,但没有渗透到鸡蛋果肉里面。汤唯炖的可不是这个味儿,糖水和鸡蛋果如一对蜜里调油的恩爱夫妻,果肉酥软,吸足了冰糖和蜂蜜的甜味,而糖水中也渗透着爽口的鸡蛋果香味。
汤唯笑眯眯地道出了自己的秘笈――鸡蛋果要先蒸后煮,而且是蒸水做煮水,用蒸过鸡蛋果的原汁来炖汤。
为未来的老公准备一技之长
在香港有很多为女性开办的西点培训班,一个香港女人,做不出几道拿得出手的西点,似乎就不算合格。汤唯挑了一家意大利人开办的西点培训班,从入门级开始学起――不同的点心要用不同筋度的面粉,用不用加发酵粉,要不要添点儿燕麦;有的要加鸭蛋清增加韧性,有的要用鸡蛋清打泡后增加酥松感;是加白巧克力粉还是黑可可粉,是用艾蒙塔尔干芝士,还是用马苏里拉芝士或者格鲁耶尔软芝士……
学的并不都是阳春白雪,糖水甜点是情趣化的东西,可以当做调剂,但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的一日三餐。汤唯是个不纯粹的素食主义者,绝大多数时间不吃肉。但考虑到男人多半是肉食动物,她也学了为数不少的更适合大老爷们的菜式。
汤唯说她的看家菜是杀猪菜,猪肉猪血猪肝猪肠豆腐酸菜粉条煮上一大锅,热气腾腾。因为这道杀猪菜,来自杭州的汤唯成了京城东北籍同行们最欣赏的人。每每思乡之情萌发,便会打电话给她要求登门拜访,顺便提醒她不用刻意准备,煮一锅杀猪菜就够了。
回国一年后,汤唯接到了雷丁大学同学莫妮卡的电话,邀请她去达勒姆参加自己的婚礼。莫妮卡的先生凯雷德是个粉刷匠,负责约2000套房子的外墙维护工作。他们的新家在达勒姆小半岛的最南端,一幢不大而精致的两层小楼,有一个足有40平米的地下室。
汤唯以为对生活极有品位的莫妮卡不是把地下室做成酒窖,就是弄成视听室。可当她拾级而下后发现,硕大的地下室里只有3样物品:洗衣机、干衣机及一套平挂两用的熨衣机。
莫妮卡说,凯雷德回家时总是满身石灰,所以他进门前得先来地下室,用吸尘器把身上的干石灰清洁一下再脱下来,石灰是碱性,不能选择酸性洗衣液,必须用无磷配方的弱碱性洗衣液洗,洗完后用干衣机带水烘到8成干时,挂在熨衣机上,用蒸汽熨斗抚平褶皱,最后连衣架一起带到晒台上自然风干,这样,他就有挺刮整洁的衣服可以穿出去了。
她告诉汤唯,达勒姆当地有一句俚语:一个男人是否有个好太太,只需看他的衬衣肩线――只有好太太才会把先生的肩线熨烫得平直整齐。
回国后,除了那些注明只能干洗的衣服,剩下的汤唯再也没送去过洗衣店。该机洗机洗,能手洗手洗,干到八九成状态后,熨斗伺候。根据衣服的材质把熨斗调到适宜的温度,蒸汽从熨斗底板上兴高采烈地喷涌而出,轻压上去一推一拉,褶皱便在瞬间被安抚。
汤唯这才发现熨衣板原来还有那么多用途:两端的夹子一边夹领口一边夹下摆,可以将衣服绷得直直的,适合用来熨烫扣缝;可调整大小的可拆卸小板可以直接塞进衣服的袖子或裤子的裤管,将衣袖或裤管完全撑起,只需要熨斗轻松走上一圈,就能摆平这些部位的所有褶皱;附带的挂架在收尾时可派上大用场,只需要把衣裤挂在挂架上,将熨斗的蒸汽喷口对准衣物正正反反一喷,就会变成两面皆光鲜……
一来二去,汤唯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晚9点半支起熨衣板,把第二天要穿的仔仔细细熨上一遍。
时刻准备嫁人
汤唯还报名参加了一个禅学班。在一个精舍开课,由中国佛学院研究生导师带着学员们抄经,用半透明的纸蒙在经书上临摹。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270字,摒心静气临摹一次需时两小时,脱手自写的话就更费功夫。但汤唯乐在其中,并且不大满足于这样的抄经量。半年后,她已经可以完成非常漂亮的《药师经》了,全文5388字,每个字都清爽干净端端正正。
她很喜欢在精舍呆着,除了抄经外,参禅谈禅品茶体验香道……她觉得在这里能够获得内心清净的通透感。在精舍汤唯认识了新的朋友,林丹、骆家辉都是这里的常客,他们都惊叹一个女明星竟然能在这里一呆大半天,实在少见。
虽然接触禅学,汤唯却做不到五蕴皆空,她说这只能算是一种内功修炼,可以让自己更加宁静内敛,这样的女人更有做个好太太的气场和潜质。
能静,也能动。汤唯给自己规定每周运动3次,一次是打羽毛球,她是羽毛球国家二级运动员,她说如果将来嫁人生子,可以陪老公打球减肥,还能教孩子学一门运动特长,所以一定要保持住自己的专业水准;一次是骑马,因为骑马是最能锻炼女人姿态的一种运动,能在跌宕起伏的马背上身姿摇曳,无论是坐车还是走路,甚至只是静静地坐着,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最后一种运动是游泳,这是公认的最能塑造身体曲线的运动。
但汤唯说自己为了将来的婚姻做得最努力的一件事,是说“不”字。她从来不乏追求者,但她有着严格的判断标准,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追求者统统淘汰。她把自己的私生活管理得像个循规蹈矩的女学生。
对于一些无法避免的应酬,汤唯给自己制定了必须严格执行的原则:10点之前必须离席,绝不喝超过一瓶啤酒或超过一杯红酒,绝不夜不归宿,不与不可能的异性有暧昧语言或行为,不随便上相识不久的异性的车。与已有家室的男人客气地保持距离……所以,汤唯与负面绯闻完全绝缘。她会与异性有接触,但名正言顺堂而皇之,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笑对众人,哪怕没有那个缘分也绝不会怨气横生――一个女人,不被人伤,也不伤人,这才具备了迎接婚姻的资本。
运动强壮体魄,参禅充实内心,洗衣做饭是傍身之技,糖水甜点是情调之作。汤唯说她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她甚至还抽空参加了准妈妈培训班――孕期调养、产前准备、如何健康坐月子、怎样教宝宝游泳……甚至还有多胞胎的护理、先天不足胎儿的产后补救措施……都学了,不一定用得着,但学了总比不懂强。
汤唯说,很多女人都觉得婚姻是一所大学,与之相关的东西都可以留到结婚之后学习。是的,那时学并不算晚,可是,被动学不如未雨绸缪吧,趁着单身做好准备,提前预习,才更容易在婚姻的大考中取得好成绩!男人是很现实的,一个明面上的好太太人选和一个前途未卜的异性资源,会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