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与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3-0010-01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科技资源是指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组织、管理、信息等软、硬要素的总称。它为科技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科技管理、决策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本条件保障,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科技创新和科技资源是相互制约。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科技资源的供给量直接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取得多大的成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一些全球性研究课题的兴起,现代社会对科技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加。由于我国的科研领域还没有形成科技资源共享的传统,在一些具有法律效应的项目合同书中也没有明确规定科技资源,即使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样的权威性基础研究资助机构,对项目申请人也没有进行明确的资源共享方面的约束。这些现象说明科技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相关政府部门和科研人员的足够重视,因此笔者通过总结文献,概括了科技资源共享的重大意义,以期能够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推广。
1 促进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积累了海量的信息,如果不充分利用本学科前人的研究成果,只是重复前人工作这一过程就能耗费毕生的精力。而科技资源共享不仅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劳动,而且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即从事真正的创新。
当代科学发展所呈现出的大科学、定量化和注重过程研究等特点,也迫使科技创新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高可信度的大量科学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产生通常要耗费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需要购置昂贵的仪器。一个单独的研究者或团队,没有能力和精力,也没有必要从零到有地生产这些信息,科技发展的速度也“等不及”你来生产这些数据。因此,与同代人间的科技资源共享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了解自己的同行在做什么,其起点是什么,才能促使自己寻找新的起点,避免与同行,特别是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研究突破的同行间的“撞车”现象。这也是许多基础性研究项目,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中要求进行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的原因,而没有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调研几乎是无从谈起。
2 弥补空间上的信息不足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一些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的产生,如全球气候变化、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固体废弃物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等,全球性科技活动不断增强。这类科技活动要求获取全球范围内不同典型地点的相关信息,即任何一个国家所能掌握的本国的科技资源都不能满足空间上的需要。从人力、财力、精力和国际关系上讲,一个科研团体甚至一个国家都没有能力独自完成全球范围内数据的采集和加工;从技术上讲,一些样品的保存周期极短,如某些放射性同位素样品只能保存几个小时,必须在当地的试验室马上完成测试分析工作;从研究基础上讲,一般情况下,科学家对位于本国内的某些典型地点的研究基础掌握较好、研究的积累程度高,在开展研究中,与当地的关系也比较容易协调。
纵观当代的一些重大科学研究,如全球变化研究,就是靠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全球环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等实现资源完全共享的国际计划来实施的;又如古气候变化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离不开全球科学家的本土研究的交融与共享,如中国科学家的黄土研究、青藏高原研究和国外科学家的冰川研究、深海沉积物研究。
3 弥补时间上的信息不足
科技信息在时间上的不可再现性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利用前人所存留的信息资源。一个科学家的科学生命一般不超过60年,而许多科学问题的研究往往需要积累上百年的资料,即科技信息的积累一般都要超过一个科学家的生命周期。许多科学问题,特别是与一定地域相关的科学问题,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往往需要上百年尺度,而且是累积的年代越长越好,这种积累过程并不是某一代人能够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科技资源的共享可以弥补我们在时间上所获取的资料的不足。
在环境科学领域,科技资源在弥补时间上信息不足的一个典型实例是生态系统演替的研究。美国阿拉斯加州的Glacier海湾,由于18世纪的冰川覆盖及后来的冰川后退,成为研究生态系统演替的一个极为良好的天然试验场。有关Glacier海湾的最初研究是George在1794年所做的科学探险;1879年,Muir依据Vancourer对Glacier地区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的描述,又开展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工作;从20世纪初到现在,Glacier海湾地区的气候和植被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反应了生态系统演替的规律,现在Glacier海湾已成为美国科学家开展生态系统演替规律研究的一个根据地。
4 有利于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在当前发展科技形势下,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已成为发展的主流,而科技资源的共享则能够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汇。
在科技领域,部门的划分是人为的,是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但科学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并不是依部门而划分的。要正确的解决一个科学问题,通常需要全方面的分析,只有从多个学科角度获取和分析资料,才能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正确分析干旱区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往往需要获取多方面的资料,如气候资料、水文资料、土地利用资料等,并结合植被分布格局方面的资料,才能判断出某具体地区植被退化的真正原因。而这些资料往往掌握在不同部门的手中,如当地的气象局、水务局、国土局和林业局或畜牧局,这就需要这多个部门间的资源共享才能从根本上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整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唐仁华,伍莺莺,等.对促进科技济源共享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2006(5):8-9.
[2]吴笑寒.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及管理创新[D].天津:天津大学,2009.
关键词:发展前沿 前沿技术 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295-01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同志对当前国际经济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曾做过这样的估计:“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正在形成,国际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正是一日千里,在这一形势下,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采取积极的和有效的措施发展他们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据统计,美国每10年科技人员约增加一倍,西欧每15年翻一翻。预计未来100年中全世界科技人员将增加一倍还要多。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是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作用也是越来越大。
一、当代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由于高技术具有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等特征,因此,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海洋技术等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并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其中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被看作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1.信息技术――高新技术的先导
信息技术是高科技的前导,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1.1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被称作“神奇的芯片”的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产品。现在的集成电路已能够把整套大百科全书的内容存储到一块芯片上。目前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开发可支持更高集成度的新的半导体材料,实现光电集成和光集成、研制生物芯片和功耗低的绿色芯片。
1.2计算机技术
最近10多年来,混合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十分迅速。进人21世纪,计算机技术正在酝酿一系列新的革命,各种新概念计算层出不穷。未来的讨一算机不只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且还将有分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智能化的计算机出现。归纳起来,计算机技术主要朝高性能和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发展。
1.3通信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电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是实现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大容量、低损耗的光纤网将发挥它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许多国家的信息网正朝着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智能和个人化信息网发展。我国“863”通信主题“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BIP-ISDN)”反映了未来电信技术发展的总趋势。
2.新能源――高新技术的支柱
发展重点是开发高效的节能技术和未来的新能源,特别是氢能、可再生能源、第四代核能技术和未来的热核聚变能等,为解决未来能源问题开辟新的途径。在发展新能源和采用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基础上,更有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要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的一切措施,来更有效地利用能源。而“节能”则被国际能源界称为“第五能源”。
3.新材料技术――高新技术的基础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纳米技术将取得革命性突破。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特征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征的高新科技。纳米技术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以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的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使生产方式发生飞跃。
4.生物技术――高新技术的核心
生物技术是应用于有生命物质的技术。它涵盖了包括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在内的许多方面的内容。生物技术又叫生物工程,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是21世纪高科技的核心。
二、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
1.科技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基本战略
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把超前部署和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关键措施。后发达国家既可以借助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跃升,但如不能抓住机遇,也可能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最终被边缘化。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2.1指导方针
2.1.1自主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的核心行为,是指导方针和总的精神。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我们提出自主创新,就是要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以后的再创新,综合起来形成国家的总体创新能力。
2.1.2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是当前的重点。
2.1.3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说明科学和技术要和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相结合。
2.1.4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说明基础研究要适度超前。
2.2发展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2.3发展重点
2.3.1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21世纪,开发利用清洁、可循环使用的新能源是人类必然的选择。从长远来看,从兼顾能源和环保来看,随着制氢技术、燃料电池和储氢技术的进步,以氢为燃料的电动车可能在城市,特别是在大城市成为未来的绿色交通工具。
2.3.2要掌握装备制造业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竞争力的突破口。
当今世界制造科技有四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绿色制造。面对日趋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世界各国都在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趋势二,高新技术制造。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纳米、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制造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制造业是高技术的重要载体,高技术又为制造业前瞻性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趋势三,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技术水平。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有机结合,即将进一步给设计与制造技术带来深刻的,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更好、更快、更省、更可靠地制造出创新产品。信息产业是我们提高竞争力的途径。在通讯技术方面,我们已经是生产技术大国,我国现有有线电话、无线电话的容量以及因特网用户总量都已经是世界第一,华为、中信,还有一些其他企业,形成了一批有自主核心产权技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设备企业。
趋势四,极端制造。就是特别大或特别小,大的比如,三峡70万千瓦的水轮机的装置,光轮重就有430吨,在整体制造过程中如果没有计算机那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就是计算机数字制造的好处;小的比如微型的计算机,可以在手上放置。还有纳米齿轮,小得让人肉眼都看不到。
2.3.3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技术产业的重点
【关键词】科技创新 雅斯贝尔斯 大学精神
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存在主义”的哲学家大师。他的思想领域涉及广泛、内容充沛丰富。其著作《大学之理念》和《什么是教育》,从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基础“生存、自由、超越”出发,深入和详尽地论述了他对大学教育的独特理解,为人们理解和认识大学教育的问题展现了一个极为宽阔的前景,引导人们去追溯大学教育意义的本真。
大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对于大学的概念,几个世纪以来不同的哲学流派都有不同的观点。十九世纪英国教育家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中说:“大学是我们重温苏格拉底的智慧与但丁的风采的地方,是一个培养性格知识完美的绅士的地方。”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创始者认为:“大学是发现创造现代科学、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地方。”英国人亨利・约翰的观点:“大学是一个聚集了热情的年轻人,对世界进行讨论的地方。”二十世纪初美国人佛莱斯纳在他的《大学》一书中说:“大学是一个有机体,是社会的表征,是批判地把持一些永久性的观念的地方。”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大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十世纪中期,雅斯贝尔斯也提出了他的大学观念:“大学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大学生要具有自我负责的观念,并带有批判精神从事学习,因而拥有学习的自由;而大学教师则是以传播科学真理为己任,因此他们有教学的自由。”
大学存在的理由正是在于,它联合了一代代的文化精英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力的研究,同时大学也富有想象力地传递着知识,以保持知识的更新和对现实生活的联系。这是大学对社会应履行的职责,一所大学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它就没有存在下去的理由。
大学在今天而言是一个提供理想主义精神的场所,它可以表现在:一是对于伟大的文明传统的继承;二是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研究;三是对于个人品质的完善。这种理想使得大学成为激动人心的场所,让年轻自由的灵魂在伟大的领域游荡。正如纽曼所说:“大学不是诗人的生地,但一所大学如果不能激起年轻人的一些诗心的回荡,一些对人类问题的思索,那么,这所大学之缺少感染力是无可置疑的。”
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大学的责任
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雅斯贝尔斯写到:“大学有四项任务:第一是研究、教学和专业知识课程;第二是教育与培养;第三是生命的精神交往;第四是学术。”大学生应当为了获得精神的自由发展,经受各种挫折和克服各种困难,在广阔的学术环境中,靠着自身的努力学习找到发展自己的道路。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会不知所措,因为在中学时代教师可以耳提面命,现在拥有了自主性反而什么东西也学不到。毫无疑问,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过多的教学方法、学习计划和辅导都违反了大学的精神。有人说,大学应该传授的东西,是让他们具有顺利通过考试的技巧和知识,这个说法对中学或许适用,但对大学生来说却是祸害无穷。
大学生应具备求真务实和勇敢探索的科学精神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从意志力极强、而且具备足够条件的人中挑选出一些人,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实际上来报考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只是具有一定知识的普通人,因此,挑选人才的工作要由大学自己来完成。选择的标准是:具有追求真理的意愿,并具备为之可以做出任何牺牲的精神,同时对精神世界也具有孜孜不倦追求的愿望。但这些品质无法事先在高中毕业生身上鉴别出来。只有极少数人具有这种天分,他们分散在各阶层之中无法估计,按照大学的理想,这种天分可以间接通过鼓励和引导得出。
精神贵族与物质贵族不同,每一个有天赋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人,都可以通过读书成为全国民众中的精神贵族。精神贵族来自社会各阶层之中,其本质特征是才华横溢、品德高尚、永不衰竭的个体精神,因此精神贵族为数很少,而普通人则在对精神贵族的憧憬中看到自身的价值。
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生应是能把握自己命运、独立自主的人,他们已经成熟,不再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他们能把自己的生活掌握在手中。”“大学生是在交往中成长,但仍保持其个性,他们不是普通人,而是敢拿自己来冒险的个人。这种冒险既是现实的,又充满想像力。同时,这也是一种精神层次上的升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冒险中感受到成为伟人的召唤。”
青年学生感到生活是严峻的,这是因为对他来说,现在比将来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还具有可塑性和发展的可能性。他已清楚地意识到要成为完整的人全在于自身的不懈努力和不断超越,并取决于日常的指向、生命的每一瞬间和来自灵魂的每一个冲动。
大学教师要有学术追求、道德理想和文化自觉意识
雅斯贝尔斯对于大学培养精神贵族的观念,也反映在大学教师的职责要求上,在《什么是教育》中他写到:“大学教师首先应是研究者。他们所面对的不再是小学生,而是独立、成熟和精神已经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大学教师要以身作则,指导学生,让他们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如果想把大学教师当作教书匠来用,那就错了。”
大学教学的原则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课堂上的授课和练习都要采取一定的策略,不能让学生轻易追上,但又让他们感觉到其中的吸引力,因而加倍努力迎头赶上。这种方式胜过把教材解释得一清二楚的教书匠做法。
现在的大学注重整体的教育,忽视对天才的教育。艾尔文・罗德有句话说:“一百个学生当中有九十九个听不懂讲课的内容,而第一百个人则不需要教师。”因此,我们要注重需要学习的极少数人,而不必降低要求照顾一般学生。讲课所要顾虑的,并不是中等能力的学生,而是具有冲动和理想,同时也需要被教诲的人。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作为大学教师更应该如此。在象牙塔中的大学教师,要想发挥好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仅要敬畏知识,而且要发扬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不断地更新知识。
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苏格拉底式教育
雅斯贝尔斯建立在其存在主义的理论基础上的关于教育方式的观点认为:“从教育本身而言,教育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苏格拉底式教育。三者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学生对绝对真理和寻求真理的引路人――教师怀有敬畏心。三者的不同点在于经院式的教育要求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即对教育制度的敬畏;师徒式教育的中心是教师,教师是知识和权威的象征,学生只能被动地依从于教师,而放弃对自我的负责,学生敬畏的是师傅个人;在苏格拉底教育中,学生的敬畏心情则表现在对精神的无限探求上。在这探求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勇敢地承担起超越自身存在的责任,而不是把责任推给教师。”
雅斯贝尔斯非常推崇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认为这种教育适合于“全人”的培养。他积极倡导这种形式的教育。他关于苏格拉底式教育的论述可归纳为四点:一、在教育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参与者,不存在权威与中心;二、师生双方都要进行自由地思索,善意地对话和论争,无屈从与依附的现象;三、教师不靠强制性地灌输,而以反讽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而唤醒其内部潜在的自动力量,使他们“在探索中寻求自我永无止境的过程”,这种教育不是传递真理性的知识,而是探索、发现真理,“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者,而是使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四、对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是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他们所受的教育就不是单单地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整体精神得到成长。
按照苏格拉底式大学的理想,没有权威的平等关系也应存在于教授和学生之间,但是和这种关系并存的是彼此间严格的互相要求。在这里到处都存在着自我选择、自我证明的精神贵族。
结 语
关键词 科技传播;企业科技创新;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42-02
在我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当前已经逐渐地深入人心,而承担着科学技术广泛传递与扩散的科技传播经过20余年的发展,也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了实际运行阶段。特别是在企业科技创新中,科技传播的作用越来越显示出强有力的生命力。但是,由于传播渠道不畅,科技传播力度与质量不高等因素,造成了企业科技创新资源利用率有限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我们应该积极地对科技传播与企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以求建立起有效的共享机制,促进企业科技自主创新。
1 科技传播资源的涵义与作用
1.1科技传播的概念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在公众和对公众的广泛传递和扩散,科技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科技传播对促进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重要。
1.2何为科技传播资源
何为科技传播资源,目前尚无一致的定义,本文认为科技传播资源是指传播科技信息的所有媒介各个组成要素的总称,它包括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数字媒体等传播媒介和它们各自所传播的科技信息、传播方法、传播管理与传播人才等。
1.3科技传播资源的作用
1.3.1 汇集科技信息
科技传播资源,由于其信息传播的需要,不断地汇集了具有全面性的科技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库,而且所汇集的科技信息都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科技传播资源
包括了具有多种传播功能的传播载体,能够极大地满足广大受众的科技信息需求。
1.3.2扩散科技信息
科技传播资源汇集科技信息,形成一个巨大的科技信息资源库,其目的是对科技信息进行传播,这种传播是以满足受众的科技信息需求为根本目的传播活动,它的传播具有社会广泛性。
1.3.3反映信息需求
在科技传播活动中,一方面要向受众传递与扩散科技信息,另一方面要对受众的信息需求进行反映,它把科技工作者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受众的科技需求报道出来,帮助科学技术成果投入企业生产。
1.3.4进行科技教育
科技传播资源以其通俗化的特性,向受众传播科技信息,受众在接受科技信息满足需求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科技教育,提高自身科技素养。
2 科技传播资源共享的概念与意义
2.1资源共享已势不可挡
随着数字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一家独大已经没有市场,传媒融合是大势所趋,信息共享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媒介融合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对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将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
2.2什么是科技传播资源共享
科技传播资源共享,本文认为是指建立在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充分应用互联网平台而实现智能信息化的,科技传播资源与科技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合作体系,共同进行策划、共同进行建设、共同进行享用科技信息资源的活动。
2.3科技传播资源共享的意义
实现科技传播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使科技传播与企业建立起良好的信息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科技传播资源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避免科技传播资源重复投资建设,使资源开发成本降低,有利于科技传播资源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提高科技传播能力与效果。
3 科技传播与企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3.1构建共享战略实施政策体系
要建立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资源共享机制,首先要构建起共享战略实施的政策体系,政府应该尽快把制定和实施科技传播资源共享战略,纳入国家科技传播发展规划,从国家科技政策的宏观层面对科技资源共享进行规范和指导。
3.2构建共享主体多元化格局
科技传播资源共享活动的实现,必须构建起科技传播与企业创新的多元化结构共享主体,否则这种共享就无从实现。近年来,山西科技传媒集团积极整合科技传播资源,构建成一个集报纸、期刊、数字媒体、网络、影视、出版等多种传媒手段为一体的综合科技传播基地,积极为太钢集团、太重集团、兰花集团等诸多企业创新服务,大大增强了科技传播能力。这些科技企业也建立起与山西科技传媒集团共享多种科技资源的战略合作规划。
3.3构建科技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要建立起科技传播资源整合平台、信息资派开发平台、信息开放平台、信息利用渠道平台。这些信息平台建设,必须符合电子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要求,充分发挥现代电子技术的作用,并确实加强共享数据库建设。具有全介质传播功能的山西科技传媒集团,目前已建立起包括集所有传媒手段为一体、山西科普资源库、山西科技专家资源库、山西科普网等10多个科技资源数据信息库,构建起了信息畅通的科技传播信息共享平台,值得借鉴。
3.4构建资源共享约束机制
实现科技传播与企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必须构建起相关的科技资源共享约束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政策约束机制、法律约束机制、共享主体间约束机制、权力约束机制、责任约束机制、利益约束机制等。
3.5构建资源建设激励机制
建立科技传播资源共享机制,还要积极加强科技传播资源的内容建设,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建立起科技传播资源建设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传播资源制定重大科技传播选题规划,打造优秀科技传播品牌,以此来提高科技传播资源共享的互补优势。
3.6构建传播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科技传媒与企业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机制建设,还要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潜力,积极构建科技传播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加强科技传播学科建设,片一样专业的传播人才,另一方面要培养企业科技创新资源利用人才,要让这两种人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有效地促进企业科技创新。
4 结论
科技创新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国家先后制定了多个有关政策,下大力气实施加强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的工程,这显示了科技传播资源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其积极地进行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得到了应有重视。企业科技创新要重视发挥科技传媒资源优势,积极实现科技传播资源共享,为自主创新寻求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3.
[2]马怀德,等.科技资源共享立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3.
[3]魏淑艳.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探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3).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发展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2)05—0064-05
目前,江苏正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努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对于增强江苏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江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加快发展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可以为江苏金融体系增添新的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金融与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者之间的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直至融合生长,必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科技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趋势。江苏科技金融发展与创新已有较好基础,但与国际国内先进者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必须在遵循金融发展创新规律的前提下,学习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积极稳妥,务求实效。本文即是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分析研究。
一、科技金融发展的初步成果与现状
江苏科技金融发展基础扎实。2010年江苏全社会研发投入84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4%。全年授权专利13.8万件,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68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38万人.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组织实施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158项,总投入12.7亿元。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093家。
截至目前,江苏共有50家科技投融资机构。2010年9月,江苏首家科技专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无锡科技支行)挂牌成立,以科技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力争三年内提供100亿元授信支持,截至目前江苏共有9家主要服务科技企业的科技支行。同年江苏首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开业,提出“债权+股权”运营模式;首批小贷公司共有16家,覆盖江苏省全部13个市;12月底,全国最大的人民币母基金(国创母基金)注册设立,总规模600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创投机构数量超过200家,管理资金规模超过400亿元。无锡市和苏州高新区国家科技保险试点继续推进,镇江、无锡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创投、租赁、小贷等在内的多层次、多元化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已在江苏初步建立,投、贷、保联动的整体效应逐步发挥。
江苏科技金融融资模式多元化发展。信贷市场方面,科技部门与省财政、金融、银监、证监、保监、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经常性工作协调机制,同国家开发银行等8家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授信科技贷款额度500亿元。安排科技贷款增长风险补偿奖励资金9100万元,引导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增长30%以上。近三年江苏科技项目贷款年均保持25%以上的增速,累计发放额1000多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方面:参加了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在全国率先出台《直接债务融资引导办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成功发行。股票市场方面:截止2010年末,全省已有54家科技企业在海内外上市,143家企业做好上市准备。商业票据市场方面:坚持“央行再贴现激励、银行信用助推、风控体系保障”发展思路,激发票据市场活力,累计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持60亿元。
江苏科技金融创新发展。2009年2月江苏成为全国唯一的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及时出台知识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为了适应科技企业“轻资产”特点,倡导联保、互保、股权等抵(质)押担保方式,江苏各种金融机构为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开发了“科贷通”、“科技之星”、“创业一站通”等一批新型金融组合产品。截至2010年末,全省累计发放纯商标权和专利权质押贷款超过50亿元,股权质押贷款超过200亿元。
目前,江苏省、市、县三级每年投入科技专项的资金在100亿以上,其中科技风险补偿资金对科技项目贷款年递增20%的银行给予新增贷款额1%的风险补偿,三年来累计对41家银行发放奖补资金2亿元。2009年江苏成立了注册资本达50亿元的省再担保机构,为包括科技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提供增信支持。
二、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
江苏科技金融的整体发展位居全国省市区的前列,但是距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目前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认识和组织引导上的差距。一些地方在认识上存在差距,没有看到建立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组织引导发展科技金融的行动上差距明显。不少地方政府还停留在原则号召上,没有建立起部门沟通协调制度和工作机制,没有成立具体的办事机构。江苏省多数地区,都没有如无锡市委市政府那样的三年行动计划。
2 地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苏南地区特别是苏州、无锡和南京,科技金融的发展较快、效果较好。而苏中一些地区和苏北多数地区,由于在科技人才、金融机构和财政扶持条件存在差距,发展缓慢。
3 现有体制的约束。首先,是目前省辖市金融企业的所得税全额上缴(国家60%、省40%),金融企业的营业税也作为省级收入入库。这样的财税体制不利于调动金融产业扶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而且省里对金融企业扶持科技创新存在的风险损失,没有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其次,是近几年财政科技经费增长很快,但仍然是采取拨付形式,受益面小,放大效应不明显,需要改革;再次,是目前对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创新的业绩还没有纳人考核体系中;最后,是现有“先行先试”政策范围的限制,比如,成立小贷公司试点只限于国家级高新区,能不能扩大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等一些收入分配政策、“新三板”政策等苏州无锡能不能参照执行。
4 银行业本身有待步入深水区的改革。首先,银行业务应淡化企业的属性和大小,国有企业应深化改革与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通过公平竞争获取银行信贷资源;其次,银行业要注重对小企业和微小企业的服务和个人金融的服务。有些地方的中小银行改革已有初步成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约达40%左右;再次,政府公共政策应该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地方政府要改变目前对土地财政和外资的突出依赖,加强直接融资的机制建设;同时国家要建立专门适用于金融机构破产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强化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降低各行各业的道德风险。银行业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适应发展主题和主线的要求。
5 总体上说,江苏省还没有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目前,省内科技企业主要还是依靠银行的间接融资、财政扶持和少量的创投基金,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够宽,直接融资比重不够高,科技企业到境内外上市不多。主要问题是创业投资规模不大,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设立创投基金和创投机构不多,国内外创业投资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来江苏投资不多。其次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创业资本市场发展不够。这些都制约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的形成。
6 科技管理和金融管理部门没有专门负责科技金融的工作机构,具体工作人员也有待增加。
三、深入推进科技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伴随“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江苏经济发展业已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目前,江苏已颁布施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形成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推进“两个率先”的大格局。“十二五”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加紧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服务业提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三大产业振兴计划,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从战略性新产业发展看,一些方面中国与欧美日发达经济体大体处在同一起跑线,国内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出台重要政策措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江苏乘势而上,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工程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以及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国内市场制高点,扩大国际影响和渗透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看好。
实现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亟需科技金融的同步跟进和大力配合支持。整个“十二五”时期,江苏科技金融深化发展与创新,都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其基本思路是: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省级创新与市县创新互联动,纵向到位,横向到边,全面系统推进,积极稳妥运作,重在质量效果,实现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直至融合生长。所谓纵向到位,是指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整体从创业到成长再到成熟各个重要阶段都要有相适宜的金融力量配合支持,各环节各阶段金融全部到位;所谓横向到边,是指在促进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上,江苏所有的金融组织机构和部门,包括省域内的国家金融组织、外省金融组织、外资金融组织和江苏本省的法人金融组织都需要积极行动和配合支持,也都是可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各展所长,大有作为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十二五”江苏科技金融深化发展创新,头几年的工作最为重要。为此,江苏深化科技金融发展与创新,需要吸收国际国内好的做法与经验,紧紧依托省内科技产业资源丰富、基础良好和省内金融体系相对发达、完备这两大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把苏南试点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区,把江苏全省试点建设成为科技金融发展创新试点省。为此,我们需要在科技银行、科技信贷、科技保险、科技证券资本等方面作出积极的创新努力,与此同时做好科技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保证科技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省区域经济的平稳、安全运行。
四、深化推进科技金融发展与创新的主要政策措施
1 促进科技银行、科技信贷的发展与创新
(1)创新科技金融风险管理技术。一是各银行机构要积极引进专业的科技金融信用甄别和风险定价技术,积极探索以简洁的评分卡工具取代复杂的评审报告,淡化财务要素评分比重,强化对科技企业“三表”(水表、电表和煤气表)、“三品”(人品、产品和押品)、“三单”(税单、货运单和银行对账单)等非财务因素和管理团队素质等行为因素的评分。二是鼓励银行机构积极探索外部评审制度,支持建立共享的科技专家库,启动科技专家随机参与科技金融决策评审工作机制。
(2)建设科技金融中介服务平台。一是积极推进在苏南地区建立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省市政府适当给予政策优惠,吸引国内外优秀评估、评级、会计、律师等中介机构落户聚集,为广大科技中小企业提供股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登记、评估、交易、结算以及融资、信息等中介服务。二是鼓励各地积极培育和发展财务外包、法律咨询、技术认证等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三是各市县要对现有的登记评估部门开展有效规范和清理,加紧整改评估有效期限短、收费标准高、多头评估等问题,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周内,切实做到省市县能不收费的尽可能不收费。
(3)健全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一是积极支持人民银行加快“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科技企业信用信息的整合和“落地”,缓解科技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二是建立定期重点支持科技企业(项目)名单,特别是进入产业化阶段企业名单的信息通报制度,方便金融机构开展名单制管理,及时推进跟踪服务。三是建立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结果制度.完善银保合作信息共享机制,推进银保合作更深入有效开展。四是完善政银企沟通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金融推介、沟通、洽谈活动,广泛宣传科技金融政策、产品和服务。
(4)加大科技金融财政投入机制。各级政府要把科技金融投入作为财政预算保障重点,确保科技金融奖补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加快建立省市县科技金融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设立并不断充实省市县三级创投引导基金,大力发展多层次股权投资体系,重点鼓励对孵化期和成长初期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支持。
(5)开展多样化科技金融正向激励机制。一是设立科技贷款贴息、科技保险补贴及科技金融专营机构风险奖补基金,对金融机构、小贷和担保公司发放科技贷款、提供科技担保(保险)以及新设机构运营提供扶持资金。二是设立科技金融人才发展奖励基金,对亟需人才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返还,并根据贡献大小给予其他奖励。三是人民银行要积极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提供科技金融正向激励。四是支持金融部门开展科技不良贷款核销工作。
(6)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大力创新产品与信贷模式。鼓励各银行机构积极创新工作机制、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探索和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根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为科技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开辟“绿色通道”,围绕“创投+担保+贷款”模式、“政府推荐+担保+贷款”模式以及“统贷支持”模式积极研发新产品,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目前代表性的科技信贷产品包括农业银行的“金科通”、“点金石”和“好帮手”三大系列产品,交通银行的“科贷通”、“税融通”、“创业通”等。
下一步各家商业银行应努力实现五个突破。一是客户准人条件的突破。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规模小、实力弱、信用积累少,信用等级评定不高,很难达到信贷准人要求。为此,在进行信贷评级时应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有所倾斜,给予其较高的评级。例如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收资本达到300万元以上或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高科技企业、项目拥有者为两院院士或省“双千人工程”人才等。二是授权管理的突破。为了提高对高科技企业的服务效率,增强科技信贷业务的时效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各商业银行应在授权管理上将二级支行特别是科技支行视同一级支行进行转授权管理。三是授信管理上的突破。首先要扩大担保法的使用范围并放大其担保系数,对能够提供本银行认可担保的,均可按照所提供担保额度核定授信额度;其次要研究新型授信方法来确定企业的授信额度。四是担保方式上要有所突破。例如允许科技银行将知识产权、非上市公司股权作为单独质押的押品,以企业现金流为基础,逐步扩大订单资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财政拨款账户质押融资等。五是在利率(费率)管理上要有所突破。为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有效发展,在风险定价方面一方面要求实行商业运作,坚持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另一方面要针对科技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灵活定价机制,对政府推荐或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
(7)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发达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用做法。在科技信贷的供需双方之间,加入信用担保机构,可以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顺畅高新技术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是缓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有教途径。要建立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担保模式,提高高科技企业的信用等级和信用观念,使其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同时,还要建立有效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机制,通过吸收社会资本加入,鼓励大公司参股,以壮大担保公司的实力,提高其为高科技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能力。积极探索“担保+投资”等新模式来分散担保风险,实现双方共赢。将担保和投资业务结合起来,以部分优质企业将来上市带来的股权收益弥补高科技企业可能产生的担保损失。倡导担保基金的社会化筹集、市场化运作,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扩大了资金的来源渠道,并有效分散了信用风险。另外,科技企业为弥补自身信用不足,争取信用担保,还可采取依附大企业、加强科技企业互助协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自身信用风险评估等级,从而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和市场。
(8)创新科技信贷风险管理技术,改进科技信贷方法。各家金融机构应积极引进专业的科技信贷信用甄别和风险定价技术,积极探索以简洁的评分卡工具取代复杂的评审报告,淡化财务要素评分比重,强化对科技企业“三表”、“三品”、“三单”等非财务因素和管理团队素质等行为因素的评分。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园区管委会、专业化市场、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动员社会各方资源参与可贷企业筛选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对成长型科技企业实行批量、集群化“信贷工厂”服务,针对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科技企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信贷服务方案。
(9)构建专门的科技信贷绩效考核制度。由于科技信贷存在风险偏大、收益偏低的特点,各商业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满足总分行的考核要求,不愿或不敢将信贷资金投入到高科技企业中,这客观上制约了科技信贷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独立的、有特色的科技贷款统计制度,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科技型企业信贷投放占信贷投放总量的比重。要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实际,制定科技信贷投放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逐步建立适应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风险评估、授信尽职和奖惩制度,适当提高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的风险容忍度,扩大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基层行的授信审批权限。
(10)创新风险控制方式。风险控制是银行能够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为了保证科技信贷能持续发展,应建立有效的专项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例如中国农业银行与无锡市政府、新区政府各出资1000万元共建了专项风险补偿基金;泰州、盐城两市政府也分别与农业银行合作成立了专项风险补偿基金,用于补偿农业银行科技支行科技信贷的损失。除了风险补偿基金这一道最后的防线,各商业银行还应进一步创新风险控制方式,逐步完善科技信贷风险控制体系。首先,应建立适合科技信贷的经营准则和内控制度,尽快建立科技金融评审专家库,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等新业务时探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评估方法、风险评估标准和管理规范;其次,应采取组合业务,选择不同行业的科技企业和项目、利用不同风险程度的金融工具组合,分散风险;再次,联合产业资本、创司等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共同控制风险;最后,对在本行有贷款的科技企业的结算业务、中间业务以及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企业业务流程和资金链上防控风险。
2 促进科技保险的发展与创新
(1)加大宣传和政府协调力度。目前,很多高科技企业还不知道有科技保险这一规避风险、融通资金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应加强宣传,使高科技企业充分认识到科技保险的必要性,形成良好的科技保险发展氛围。另外,科技保险顺利开展,需要同时协调多个部门,必须依赖政府牵头,制定合理、全面的科技保险配套政策来支持其发展。建议在省级层面上成立科技保险专项工作组,成员包括省科技厅、财政厅、金融办、人行南京分行、保监局等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方案设计和组织推动,对未来三年整体工作进行规划并编制补贴费用预算。通过组织保证、规划引导、使科技保险工作有序开展。
(2)鼓励保险公司进行金融创新。目前政府对保险公司的监管还较为严格,应采取措施鼓励保险业开发新的金融工具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有效的风险分摊,促进科技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征收特别科技保险税,给予保险公司一定的补贴;加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的联系,将科技保险证券化,设计科技保险期权和期货,分散科技保险的风险。保险公司应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设计出特定的保险产品,不仅是针对成熟期的企业,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的保险需求也要适当满足,开发出更多适销对路的满足多阶段、多领域企业产品需求的新险种。
(3)加强对国外科技保险的研究和经验借鉴。尽管科技保险在国内外发展的速度都比较迟缓,但西方发达国家科技保险发展毕竟比中国早了很多,其保险深度和广度都远远超过我国,其在科技保险的产品设计、费率厘定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业务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另外在一些大型项目的保险中,如新型飞机的研发、卫星的发射等,一旦发生问题保险公司要承担的损失非常大,国内保险公司应通过和国外保险公司合作来分担风险。
(4)简化流程,提高运营效率。科技保险财政补贴落实后,要为科技企业保费补贴提供方便,尽量简化手续,凭科技企业出具的保险费发票和保险公司承保的科技保险确认书,在一个月之内补贴到位,提高工作效率,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投保科技保险。
3 促进科技证券资本的发展与创新
(1)加快形成我省多层次的科技资本市场,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大力完善培育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及主板市场的培育体系。建议省和有条件的市设置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培育基金、奖励基金;由政府相关部门联合华泰等证券公司建立上市企业培训机构。加快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入直接融资市场的步伐。
(2)大力培育和挖掘我省新兴产业的策源地——创新创业资源,形成新兴产业企业资源库,按所处的种子期、初创期、扩张期和成熟期不同创新创业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扶持政策。制定培育战略性新兴行业领军企业和领军人物的年度计划和三年规划。鼓励已上市的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增发股份、兼并重组,加快做大做强。
(3)制定新兴产业企业上市行动计划,选择一批主要财务指标达到上市标准的企业,帮助其策划改制方案,实施资产重组和企业改制,尽快申报上市。选择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重点培养,帮助其加快产业化发展、提高财务指标水平和策划改制上市方案。加强与证监部门和交易所对接,争取缩短上市发行时间,提高发行效率。努力争取为科技金融发展创新综合示范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进人发行的“绿色通道”。
(4)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境外上市。利用江苏省在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领域享有的较高声誉,选择一批规模较大、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帮助其策划和落实境外上市方案,争取尽快在纳斯达克或其他境外创业板上市。
(5)加快做好国家级高新区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第一批进入新三板扩大试点范围。按照国家试点工作要求,尽快申报和开展新三板试点。创造条件,努力争取我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国家“股份代办转让系统”试点。为园区广大成长潜力好的非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开拓更宽广的投融资和股份转让渠道,也为挂牌企业今后通过转板机制进入交易所主板市场创造条件。
(6)加快开展新三板试点的准备工作,依托国家级高新区整合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选择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培训,争取尽量多的企业到新三板挂牌,鼓励上市后备企业到新三板转板上市。
(7)健全科技产权交易市场,在产权交易所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产权交易平台,为高新区及全省的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我省科技产权交易市场要逐步与国内各个产权交易中心联网,提升服务功能,扩大交易规模,形成区域性科技产权交易市场。
(8)扩大科技企业债券市场融资,推进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业务。积极组织推动各地“高科技企业集合短期融资券”、“高科技企业集合中期票据”、“高新技术企业集合债”等新型金融工具的承销与发行,有效拓展科技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
【关键词】科技;理论;创新;必要性
一、科技伦理提出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有不少科技工作者科技伦理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就曾经向准备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青年人发出过这样的忠告:“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作为一个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他一生发表的关于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言论就有上百万字。他曾不倦地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而奔波呼吁,以满腔热情投入反对原子弹屠杀当中。与此相反,也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因为缺乏科技伦理素养,被世人所唾弃。例如,当前有“女疯子”之称的“克隆援助公司”总裁布瓦瑟利耶为了实现个人野心,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宣称已经在克隆婴儿,这种违反科学伦理精神的行为,遭到世人的强烈批判。两类不同的科技工作者事例,生动说明了科技伦理在科技活动中的重要性。
科技伦理虽然并非科学技术自身所固有,但它是科学技术外部的一种控制手段,科技伦理可以通过内化于科技工作者的途径,成为科学技术活动中的一种内在力量。科技伦理是一套具有道德涵义的规则系统,它可以告诉和教育人们:“什么样的科技活动是善的或者是恶的;什么样的科技行为是应该做的或者是不应该做的;人们应该通过科技活动为人民、为人类造福,而不应利用科技去作恶。”当这些规则系统被人们普遍接受并成为公认的调整人们在科技活动中的关系的行为规范时,绝大多数人就会自觉地按照这些行为规范去进行科学技术活动,自觉抵制不良的科技行为。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不断增强,共同生活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产生协调相互关系和行为准则的道德标准。对那些于共同生活有利的科技行为,被认为是好的、善的、高尚的,要加以赞赏和表彰,给予某种荣誉,如我国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由于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而对那些不利于或破坏共同生活的行为,如有人利用科技手段制造假币、假冒商品、窃取各种技术资料、利用电脑作案等行为,认为是不好的、丑恶的,人们就会加以鄙视和惩罚。科技伦理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评判,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如果有人违反了人们共同遵守的科技道德,社会往往就会通过舆论,通过批评教育等多种手段来对违反科技道德者实行帮助和“制裁”。
二、 科技伦理的创新
科技伦理是一种道德规范,它在人们科技实践活动中只能起到倡导作用,它并没有强制性力量, 如果有人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的时候,其规范、调整作用就显得苍白无力,因此仅靠行为人的自律是不行的,还必须靠管理、法律等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考虑把科技伦理道德上升到法律高度,通过法律的权威性来约束科技活动中的失范行为。管理的规范和法律的约束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能够从不同层面对人们的科技行为进行硬性约束,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惩恶。笔者认为为了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使科技伦理的规范作用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其发挥更好的导向作用。 (1)对于已经形成共识的科技伦理道德,要根据具体情况,将成熟的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道德准则上升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法律和规范,通过法律和规范的约束性来规范科技活动,避免科技活动超出道德的界线。如中国科学院制定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律准则》,就规定了科学家的行为准则和社会责任,有利于正确科技道德观的形成。 (2)对某一些新的科技领域涉及伦理道德的行为,要根据已有的实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尽快制定相应的条律条令,使人们的科技行为有明确的指导。如网络技术、安乐死、转基因技术、克隆人技术等等,都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这些新的科学技术,防止这些先进科学技术走向反面。在这些方面,一些国家已经走到了前面,如荷兰已经通过了安乐死法,美国通过了禁止克隆人的法律,这些法律对科技活动的发展已经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国家也必须加快在这方面的立法。 (3)世界各国应立足于世界人民的整体利益,加强政府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制定有关科技伦理道德的国际法准则和国际惯例,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以伸张正义、遏制邪恶。例如环境保护、空间技术、武器的研制和使用等等。这些科学技术都是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稳定,关系到世界人民生存的根本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具有国际约束力的规范,这些科学技术就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快在这方面的立法。
三、总结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要更好的利用它,就必须重视科技伦理在其中的作用,必须把科技伦理所蕴含的精神贯穿于科技活动的全过程。通过科技伦理精神树立人们正确的科技观,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睦相处,和谐共存,同时也要通过人文学科、伦理宗教、社会舆论等诸多途径,逐渐祛除人性中的邪恶成分,增强其仁爱成分,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升华,从而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
【参考文献】
[1]甘绍平,科技伦理:一个有争议的课题,哲学动态,2000。
[2]余谋昌,《科技伦理――联系科学和价值》,科学时报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如何创新,大学科技园与其他园区之间在集群创新上有何关系、相应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都值得做出探讨。
大学科技园与创新集群现状
大学科技园
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制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草案)中,关于大学科技园的定义是:大学科技园是指依托研究型大学,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社会上的其他资源优势相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条件和服务的园区和机构。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也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一流的大学科技园是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国内许多大学都建了科技园,其中有近60家已被认定为国家级。它们各具特色,发展迅速,共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坐落或邻近于中关村的清华、北航、北科大、北邮等大学也有自己的科技园,不同程度上为中关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科技园里的创新集群以及集群创新
因为一种或多种内在的必然联系,行业相同或相近的机构或组织在一定时间内共同存在于同一个区域内,便构成了集群。本文所说的集群,特指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集群,即在某一特定的高新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中,数量众多且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汇集各种高级生产要素,从培训、研究、开发、生产到销售等环节形成信息、政策、地理环境、技术与市场等方面的共享网络,支持集群创新,并形成该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如已经具备知名品牌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及其下辖的各类专业化园区,就是由各类创新集群不断进行着集群创新的典型代表。
大学科技园与创新集群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功能已经在原来的教学和科研基础上增加了社会服务,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服务,核心内容是技术创新,这也应该是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将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今天。大学的技术创新成果必须走出学校变成有用的生产力,才能体现出研究的最终价值。走出去的形式是多样的,其中围绕某一技术成果的转化而创办企业是目前大家采用的较为普遍的行为。这样的企业一般而言属于中小型的、研究型的、创新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所依托的大学学科的多样或交叉,其衍生、繁殖并可生存和壮大的高新企业数越来越多,大学科技园便应运而生。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是孤立的,它总是处于其行业产业链的某一端,需要众多阶段性合作伙伴,以及相应的支持机构;同时出于合作的便捷性、降低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易成本以及专门人才的搜索与使用成本、获取更多正式与非正式交流的机会以及大学及其科技园所独有的文化“磁场”效应,园区企业便日益增加且创新活动日趋丰富。当大学科技园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时,科技园管理者通过内部组织、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的相互作用,形成推动创新的环境和网络、完整的区域创新服务系统,增加集体学习和创新的机会,极大地推动了区域内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帮助园区内从跨国型到归国留学生“一人”型的大、中、小企业会在合作与竞争中和谐发展。一个个富于高校特色的创新集群就此形成,如上海的复旦和同济,北京的清华和北航等。
大学科技园与其他园区在创新集群建设上的一致与差别
这里的“其他园区”,指的是由政府或社会创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基地等。理论而言,大学科技园与这些园区在创新集群建设上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在保持特色、专业发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将所有的园区视同于一个有机整体,使大学、企业和政府的各自优势作用在此整体上予以完美体现,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强化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效应,增强技术与产品的创新能力,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做强做大地区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战略产业,共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差别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主体不同:开发区、工业园、产业基地等基本上是由当地政府直接出面或由其委托某公司进行土地开发征用,在一个指定的区域内就某一方面的产业发展予以招商引资,政府的行为和作用贯穿于此区域发展的始终;而大学科技园主要是由大学自己承担的,虽然也有不少地方的当地政府参与了其中的建设,但核心当属学校,其成败兴衰更多的体现出学校的历史责任,而不是行政使命。
建设目标不同:其他园区既由政府所办,高规模、高产值、高就业等指标就一定成为管理者追求的目标;而大学科技园的首要也是终极任务是科技成果转化。
经营环境不同:按照前面所言,其他园区有义务、有条件去按照政府规划开发和利用土地,进行综合市政配套建设,为众多大型企业的入住打下非常良好的基础;而大学科技园限于条件,一般也只能在学校校园里面或周边,直接使用或新建少量的办公场所,供中小企业创业之需。二者的规模和容量差距是巨大的。
经营内容不同: 在其他园区,除了必要的环境和企业,管理者还必须在投融资、市场配套、搭建园区“生态链”等诸多方面尽职尽责;而大学科技园无论其规模多大,经营内容多么丰富,转化科技成果、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是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任务。
大学科技园在创新集群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在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集群建设上,大学科技园还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规模不大,空间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理念大于内涵,创新手段不多、创新效应不强;赢利模式不清晰,持续发展能力脆弱;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或形式不当或多头管理或力量分散,没有从真正意义上纳入到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大学科技园彼此之间联系与合作不多;与其他园区之间互补效应差。
发展对策
需要特色化与精品化:一个区域里面大学的存在,总是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同理,由该大学创办的科技园,也应该是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大学科技园有必要在经营中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同时要在转化成果、孵化企业、培养人才等核心功能领域方面提升管理者和经营者的专业化水平和能力,创出大学科技园应有的品牌效应。
需要政府支持: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已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引导园区健康发展,包括政策导向、人才输出、土地优惠、税收减免、资金配套、体制创新等方面,应该再加大一些力度,同时一定要保持政策的集中性、连贯性和稳定性。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一)研究背景
科技创新代表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智慧结晶[1]。在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的创新突破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以三次工业革命为代表,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都推动了社会的飞跃式前进,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也推动了城镇化水平的加快发展。随着近30年市场化全面推进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心,我国正在加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新农村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具体体现,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极其重要标志[2]。新农村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是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分工合作大面积的出现为标志,而这些都是以科技的进步,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完成是实现的。本文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城镇化进程为研究基点,逐步来探讨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作用机制。
(二)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美国和西方国家在科技发展和建设城镇化方面起步较早,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进程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较为活跃,所以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早在1867年,西班牙的工程师A.serda首次在其著作《城镇化的基本理论》中提出“城镇化”这一概念,并描述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E.Stiglitz)曾指出,21世纪影响世界进程和改变世界面貌的有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社会的城镇化进程。其研究的手段主要基于研究城镇化的进程与科技人员的数量质量间的关系。
2. 国内研究现状。关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研究,国内已经有许多成果,王发曾的《构建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承载平台》[3]、辜胜阻博士的《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4]118-126和陈颐的《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5]138-156等,但对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还限于理论探讨和狭义的零碎研究,系统性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需要不断地开拓,使研究系统化。
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与城镇化增长率、科技创新对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难题、科技创新对城镇居民对建设新农村城镇化的信心三个方面来探讨科技创新与城镇化进程的关系。
二、科技创新与城镇化的概述
(一)科技创新的概述
科技创新就是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应用上能够具有开拓性,具有不同与于常规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研制出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产品的品质。科技创新具有鲜明的特点:(1)高度的探索性、智能性。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人人类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追求的结果,它代表了人类的智能,是人类改变社会的手段。(2)高度的综合性。当今世界,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创新都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涉及到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3)高度的复杂性和密集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越来越走向密集和复杂,无论是高科技公司生产的各种仪器仪表、机械设备、还是我们生活中所应用的电子产品,都是高度的密集元件综合集成的,而各种元器件的集成无一不复杂,没有高超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这种事情是不会发生的。(4)高度的交叉性和渗透性。当代科学技术创新,在广度和宽度上的综合,都体现出了科学技术的交叉性和渗透性,生活社会的整合及广泛的分工合作,使得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创造研究不断地倾向于知识交叉和学科整合,这也就使得科学技术的创新具有交叉性和渗透性。
(二)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涵义,具体来说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城镇为基点的具有高度集聚性的居民的生活, 它涉及到城镇满足居民的生活物质的承载能力以及城镇生活设施的多方面内容,是人类栖居、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同时也标志着人类的文明进步[6]。三大工业革命后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城镇化的进程以突飞猛进的方式进行,城镇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大,各种设施越来越全。城镇化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增长, 还应是城市发展状态的优化、提高和扩展。城镇是居民生活、工作、居住的地方,要求交通、通讯等各种功能同步进步。
(三)我国新农村城镇化现状
1.总体水平普遍提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多领域合作加快了国家经济的快速、稳步的增长,使得我国的各项产品种类丰富、花样百出,而这种带有集聚性的生产方式必然带来分工合作的广泛深入,分工合作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也势必加剧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区域差异明显。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土地广阔,区域的分布及各种资源的拥有具有较大的差异。据有关资料显示, 2010年,发达省市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高,如北京(83.6%)、上海(89.1%)、广东(60.7%)、浙江(56%)、江苏(59.4%)等;而中部稍逊,河南城镇化水平为48.1%,湖北为51.2%;东北的辽宁镇镇化水平为53.5%,吉林为49.6%;西部地区相对较小,如甘肃城镇化水平为30%,重庆为45.2%,见图1。
资料同时表明,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达到70%~90%,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平均为40%以上。因此,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成绩明显,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整体城镇化水平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三、科技创新对新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科技的创新进步所引发的产业革命, 是推动新兴城镇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也表明, 每次出现的重大的科技革命, 不仅孕育了新城镇的出现, 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城镇化得进程[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是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形成各个城镇发展特色、快速推进城镇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科技创新增长率与我国城镇化化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科技创新在解决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科学技术的创新与人们对城镇化进程的建设信心间的研究三个方面的历史数据资料进行客观科学的研究。
(一)科技创新的增长带动城镇化的增长
在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大量事实表明:几乎每一次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量发明创造,尤其是大量的具有前沿性的突破性创新技术的研究成功。第一次工业革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快,城镇人口数量开始增多,各种大型的手工作坊也日益增多,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发生了变化,比以前较为舒服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又一次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欧美国家的城镇化人口增长较快,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明显改善[8]。20世纪中期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提高,同时,急剧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历史进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影响力日益深刻。
以1955~2010年我国创新技术增长率和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权威资料为依据(见图2),建立数学模型重点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推动城镇化化建设进程:
从1955~2010年我国科技创新增长率和城镇化率的关系及拟合从图中可见,拟合曲线和实际的数据曲线有很好的吻合,从而说明我国科技创新的增长能够推动新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因此,新农村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保障。
(二)科技创新成功破解了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难题
在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创新,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瓶颈,很好地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由于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带来交通拥挤不堪问题,影响了居民的正常出行,可依靠先进的创新技术,建设各种各样的交通设施,如我国各个大城市建立的环形立交桥、陆续建立的城市地铁等使城镇的交通堵塞现象得到缓解;现在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源源不断的能量供应,而在我国,能量供应由电力部门负责发送和传输,随着城镇居民的增多,传统的供电方式日益显现出其弊端,而解决的办法就是依靠现代的智能网传输技术,采用以MPLS-TP协议为基础的PTN传送技术,突破用户量大而供应不济的传统供应方式。这些都是依靠现代科技的创新技术来解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范畴。图4、图5是1978~2010年我国国家城镇化率和用科技来解决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增长率。
从图5可以看到,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比率日益增长,给城镇化进程注入了科技元素。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确保人们对城镇化进程建设的信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继续深入,各个区域地区间的分工合作更加广泛,城镇人口的数量必将进一步增加,伴随大量人口的涌进,城镇化过程中将会遇到新的问题,增加了城镇人口在生活生产、交通出行、购物旅行等多方面的不便,城市生活的舒适度降低,将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及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9]。而利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创造,能够增强人们对城镇化建设的信心,使人们不必为在城镇中生活所遭遇的各种城镇化问题感到担忧,这样,将会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镇,将城镇建设成为人们期待的友好型居住城镇。
表1是社会科学机构的一份城镇居民关于科技创新对改善城市的研究调查。在三个主要指标中,在对城市居住的态度上,有85.9%的城市居民对城镇生活充满期望;在科技创新对城镇环境改善上的作用上,有90.4%人为科技能够有效改善城镇的人居环境;在为科技创新的态度上,87.6%的城镇居民对科技的发展充满期待。
上述分析表明,科技创新在对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对城镇化建设难题的解决、对人民居住城镇的期望都具有重要影响,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步伐。
四、科技创新快速推进新农村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经过以上研究,深感科技创新对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为了加快我国的科技创新,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对我国目前情况下如何加快科技创新以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一)针对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专项突破
在城镇化进程中,会遇到各种技术上的困难,而这些技术上的困难是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只有将关键技术难题及时解决,才能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专项突破,应组织专项专家研究小组,依靠他们在专业研究领域内过硬的技术本领和对技术攻关的信心,靠着对技术策略的正确把握,在最短时间内用最有效的办法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技术难题,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10]。
(二)增加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投入
要采取多种渠道增加科技创新的投入,由于创新技术应用是全方位、宽领域的,所以,任何一项创造性技术的成功实现不仅增加了创新技术的研究价值,还会造福于社会[11]。比如激光技术的成功实现,不仅应用于工程项目、物理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用无痛苦的诊疗过程医治病人的创伤,减少患者的痛苦。所以,应加大对创新技术的投入,研究出越来越多的成果[12]。这样,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在解决城镇化技术难题上,就会多一种技术实施方案,为最优化解决难题创造先决条件。
(三)普及科技创新知识,增强城镇居民生活信心
由于科技创新知识包含着最前沿的技术和复杂的原理,对于一般居民来说,具体的科技设计制造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科技知识的应用。所以,应加大对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城镇居民深切地感受到科技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使人们对科技充满期待,增强他们城镇生活的信心。这样会有更多民众感受到科技应用会便捷自己的生活,从而也会更加向往城镇生活,加入到城镇化潮流当中,从而推动城镇化进程。
跨越式发展的观念创新
未来五年,应当是气象科学技术发展机遇和条件最好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五年,是气象科学技术能够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五年。”这实际上向气象科技部门和全体气象工作者发出新的进军令和提出更宏伟的奋斗目标。气象科技部门应该乘势而上,率先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实现大的突破,最重要的是在最顶层的发展理念上有大的突破,敢为人先、敢于创新。顶层发展理念需要有所突破,气象科技创新要从“部门研究”逐渐转向“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与军事、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关,更与物理、化学、天文、地质、计算机、社会科学等等密切相关。这些方面的优势和精锐部队都不在气象部门,而是散落于社会各方面。目前中国气象局队伍不足10万,科技专业队伍不足万人,专门从事气象科技研究不过千人。就是这千人左右队伍要承担起许多重大的气象科学研究项目和科学工程,完成无数的气象业务研究,难免捉襟见肘、心大而力弱,而社会上对气象的需求又是无限并快速增长。与其“以有限服务无限”,不如“引导无限服务无限”。“社会研究、部门引导”指的是气象部门主导气象领域研究的上游和核心区域,把科学研究谱系的两端——纯粹基础研究和泛化的应用研究转交社会各方面、包括世界各地的研究力量,气象部门的千人队伍集中力量研究事关气象事业发展全局的关键点和战略领域。如数值预报的突破、气候模式研究、海—汽相互作用等,而把类似花粉预报、洗车指数研究等委托社会专业力量研究。气象科技人员要重点关注“巴斯德象限”,而非“波尔象限”和“爱迪生象限”[4]。但是值得争论的是气象科技中纯粹基础研究是否要淡视?从长远来看,中国缺少洛伦茨、洛斯贝等这样的气象大家是成为气象强国的瓶颈之一。不过这些大家多数在高校中做研究,气象部门科技人员一般从事实践性的科学研究。我国高校现阶段也十分缺少大家和大师级人物,这与我国对科学技术的本质理解有误、争抢资源而导致科技布局不妥有关,作为气象部门无力扭转这个大的局面。所以从实际来看,纯粹气象基础研究交由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气象部门保持部分传统优势领域并鼓励科学家自由研究,这不失为稳妥之策。
战略机遇期气象科技管理与创新的若干重大问题
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是无限的,气候变化导致环境脆弱性增强、城市化与社会转型期中人工自然的深度变化,导致未知气象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比如2008年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中对“长序列气象灾害”的科技储备不足,2010年南方干旱灾害中作物减产的农业气象科技储备薄弱等等。这说明要对未来气象科技发展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加大未来气象科技储备。这需要战略眼光分析哪些方面布局、如何布局。这就是“新兴气象科技”的问题。从全局来看,气象灾害占全部灾害的70%,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提高。而气象灾害往往是突发性、未知性、网络化[5],所以首先气象灾害科技将是一个战略重点。包括对气象灾害的预测研究和气象灾害应急研究等。第二个重点是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大气科学不同于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物理化学是研究大自然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现象的精确性/确定性学科。而大气科学是研究非确定性现象的半确定/准确定性学科。将来它的确定性成分也许会越来越高,但是永远不会达到100%的确定性[6]。这是大气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最大的区别。科学史表明科学技术的确定性和精确性的提高是学科成熟的必然过程,所以如何提高气象学科的确定性和精确性是气象科技创新未来储备必须解决的难题。第三个战略重点是海洋气象科技的布局。中国必将从陆地大国走向海洋大国。未来十年,国家对海洋各方面科学技术的投入和需求必将空前增长。气象部门提前在此布局,将会大大提高气象科技部门在气象事业中的地位,也会大大提高气象局在国家政府序列中的地位,并极大拓展中国气象局的生存空间。气象事业发展方式逐渐从传统气象转到气象服务引领事业发展。气象服务是一个立体化、渐进的系统过程。会催生许多依靠气象科学技术的新兴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要适当分开。我国对于科学技术的理解长期有误,直到《2006—2020年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中才把二者正式分开。气象学科的特殊性使得气象科学和气象技术比较接近。但是仍有区别。更加注重“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对科技的支持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仅仅创造好的硬件条件,多建些实验室,多购置些仪器装备,多投入些资金。现阶段科技发展更需要的是好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让科学家们能够心无旁骛搞科研,集中精力出成果,多给一些关怀,少添一些干扰。要尊重气象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既加快发展又不能急于求成,既鼓励探索又允许失败,既注重研究开发又注重成果应用。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因为气象硬实力的增长与经济实力增长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当经济发展渡过拐点之后,气象硬实力也必将面临一个发展拐点。气象软实力与气象硬实力相伴生长,共同发展,在某个历史阶段,必然会遇到发展拐点(见图1)。图1气象软硬实力演变拐点示意图从图1可看出,气象科研设备作为气象硬实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人文等方面的气象科技软实力的支撑,才能促进气象科技创新的整体发展。目前正处于这个历史阶段,所以,今后的发展必须更多地依靠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依靠好的制度和政策。未来需要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软实力的建设问题[7]。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引入气象科技创新的研究中气象科技要想做出大成就,做出流传于世的深层次成果,少了人文素养是比较困难的。单纯对理性的追求并不一定带来理性的结果。因为理性的起点和终点都是非理性的。正如整个电磁波谱上,可见光只是很小一段一样,整个宇宙中,理性只是很小一部分,大部分都是非理性的。这个结论无需证明。“歌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和“测不准原理”就已经说明理性内部会导出非理性的结果[8]。这就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加强大气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流非常有助于我国大气科学和气象事业的健康发展。气象科技与气象科普同等重视,“一体两翼”气象科技创新将会推动气象科普的发展,反过来气象科普将会给气象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研究氛围和未来人才储备。目前气象科普的理念需要较大提升,把气象科普与气象局的对外宣传结合起来,气象科普是提高气象局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国外对于科学普及,早已推进到“公众理解科学”的双向互动的阶段[9],我国的气象科普还是单向灌输的阶段。应该推进“公众理解气象”。更多与外界合作,听取更多声音在“十二五”气象科技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达成共识,解决制约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关键科技问题,离不开中科院、高等院校、各有关部门的广泛参与,离不开全行业乃至其他相关领域科学家的联合攻关,离不开业务服务专家和科学研究专家的通力合作[10]。气象重大工程投入的发展需要听取更多外界的意见和建议。气象部门强调为社会服务,就要有“大气象”的气魄,提高与社会各界交流的积极性。相对于“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实际上存在“大气象”的概念,包括海洋、地震、水文、航空等都是“大气象”的服务领域。做好“大气象”的社会管理,对于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意义深远。
本文作者:陈正洪工作单位:中国气象局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