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初中英语手抄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英语手抄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1. 设计趣味作业,激发作业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催动力。以往单一模式化的作业设计往往忽略了至关重要的因素――兴趣,因而学生投入作业的兴致不高。新课改反复强调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为此,教师必须在作业设计中迎合学生的兴趣需求,设计新颖而又有趣味的英语作业,从而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只有当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去融入作业,学生才能更高效、更出色地完成作业,而教师借助作业达到某种目的的初衷也才能达到。

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5 Let’s celebrate》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趣味作业,取得很好的作业效果。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了有关西方万圣节这一盛大的节日,通过学习,学生对于节日已经有了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为了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权利,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设计趣味作业,如下:请学生们自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节日(中西方节日都可以),以图文形式展现这一节日,最后再带着作品利用英语介绍自己手抄报上的节日内容。在这一作业中,学生拥有灵活的选择权,包括节日的选择、节日内容的选定、手抄报的整体设计、如何利用英语介绍等等。对于这样的将英语和绘画相融合的作业,学生非常喜欢,因而非常投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学生带着作品这样介绍:Can you guess what festival it is? (互动竞猜手抄报上的节日)Oh, it is Christmas. I like Christmas. How to celebrate it? Look here...

这样的英语作业既有创新元素融合在里边,也非常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在学生展示后,教师要及时为学生的作业评分,以驱动出更强的作业动力。

2. 设计对话作业,创新作业形式

传统的英语作业以书面作业为主,基本没有其它形式的作业,因而显得十分单调。从学生的兴趣和英语发展需求角度出发,教师还可以设计英语对话型作业。如此一来,学生既摆脱了传统单调的书面作业形式,也可以通过对话锻炼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从而促进自我发展。但对话不是简单地引导学生对话,还要提供一定的情景供学生选择,如此才能让英语作业更灵活,学生也才能更好地依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选择,从而将情景以对话演绎方式展示出来。

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4 Finding your way》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情景对话作业,有效地创新作业形式,并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重点学习的内容是如何利用英语问路、指路,生活应用性很强。如果设计传统的手抄作业,那么很难让学生学以致用。为此,教师提供情景,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英语对话,并以口头对话形式展现出来,当场评分。教师提供的情景有:情景一:外国人来中国游玩,问路的情景;情景二:走失而问路的情景。情景略有不同,学生需要根据选择的情景扩充对话内容,如:Excuse me,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Oh, I am lost. Can you help me? You can walk...等等。

对话形式的作业让学生真正摆脱了固有的作业形式,学生也觉得对话型的作业能够促进自我多方面的发展,还可以施展自己的表演潜能。

3. 设计实践作业,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型的作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为有利。通过亲自参与实践,学生既能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也能将所学习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一举两得。为此,教师可以依据英语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发展,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践型作业,促进学生融入到实践中,从而得到一定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牛津初中英语8B《Unit 1 Past and present》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实践作业,驱动学生完成,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主要阐述Sunshine Town的发展变化,依据此,为了让学生感知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去实地调查本地的变化发展。学生可以列举出自己感兴趣的变化内容,然后投入到实践中,询问当地的老奶奶,或者从以往的书刊、杂志中了解变化等,并一一记录。学生可以调查饮食、历史、服装、建筑等等方面的变化发展,并形成英语报告形式。在这个实践作业中,学生需要分工合作,如有学生需要负责整体实践设计,有学生需要负责深入调查,有学生需要在旁边做好记录,有学生需要做好英文阐述工作等等。如:My hometown has changed a lot, including eating habit, history, clothes etc.

通过这样的实践,再形成英语报告的作业,能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也能够深入到实践中,从而获得一定的启发。

第2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词汇;英语;游戏;叙事

学生进入了初中英语的学习阶段,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自主学习单词、词汇的能力,面对这种现状,我们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引领学生进行词汇的不断积累和提升,以此促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的优化。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优化词汇教学的几种方法。

第一、叙事教学法,让学生在表达中不断积累

让学生用自己的英语口语复述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学生通过这种复述的叙事方法来提升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此时学生需要建立一个较深刻的思维过程。就初中生已有的英语水平,我们一般可以采用三种叙事的方法,一种是比较简单直观的,那就是用自己的话简单的概述一下今天所学到的内容,学生在概述的过程中需要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关键内容用关键的词汇和短语表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相应内容的理解和应用。第二种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英语详细地概述教学内容,在这时需要学生在识记和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较为全面的复述,此时不仅需要学生对刚学的内容有较深的认识,还需要学生对已经积淀的内容能进行灵活的应用与变通。第三种复述比较适合于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原有学习内容的改编与复述,从某种程度上要引导学生结合当天所学的词汇和已经积累的词汇进行灵活地应用,最终用自己的英语表达出所要复述的内容。

叙事的方法还有好几种形式,教师利用教学行为促使学生对叙事性质的巩固和训练,能较好地巩固和提升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娱乐中不断应用

初中生虽然已经有较为自主的兴趣爱好导向,但是对于游戏活动还是童心犹存,因此,词汇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教学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我们可以结合Swain提出的输出假设理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开展任务型词汇游戏教学活动,教师通过精心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兴趣导向,设计以学生为游戏参与主体的词汇输出训练活动,在整个游戏活动的训练过程中,我们努力达成以下几个注意点:1.目标性强。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好有明确训练目标的输出游戏活动,如明确需要重点使用的词汇等。2.趣味性浓。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训练的兴趣,将娱乐的味道渗透其中,无形之中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兴趣。3、竞争与合作。游戏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竞争性与合作性,每个学生在活动都能参与其中的活动竞争,并形成小组合作竞争的形式,提升学生参与训练的内在兴趣。

第三、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丰富

阅读改变人生,对于英语这样一门非母语的语言类学科,阅读同样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和阅读理解训练,教师完全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继续课外阅读计划的制定,从阅读内容的选取到阅读时间的要求,再到阅读效果的交流与展示,等多个环节进行科学严谨的安排,确保学生阅读活动的得以落实。比如,以简易读物阅读为例,我们可以选一些经典的系列丛书,如《企鹅英语简易读物精选》,类似的读物所涉及的面很广,有名人名著、有风土人情等,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需求。此时,我们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定期利用社团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阅读交流等活动。阅读行为的有效开展,学生会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之中去巩固已学词汇、认识陌生的词汇、丰富词汇的储备,久而久之,词汇教学就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第四、抄报教学法,让学生在应用中不断提升

班级文化布置是当下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很多班主任或者老师给了学生一个主题以后,没有适当地引导,大大降低了学生在文化布置过程中的价值。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结合学校里安排的每月主题进行布置,布置的过程中不仅仅布置了中文版的文化布置,还布置了英语版的班级文化布置,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好主编、责任编辑等成员,分工和筹划、制作与评比、展示与交流等环节,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此时学生会自主的选材、设计、制作、对比等活动,此时学生会在制作的过程中真正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了更好的布置班级文化,学生还会收集更多的素材来优化布置。以手抄报为例,学生要在制作一份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手抄报,那么首先他要英语表达一个文明礼仪的短语作为主标题,然后还要选取若干文摘来布置手抄报的文字部分,学生一般都要阅读好几篇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文摘,然后再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筛选、排版、摘抄。这些过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巩固与应用、丰富与拓展词汇的过程,这种的教学方法比单纯的抄写单词、词组要有效、有用,能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体现英语学习的价值。

第3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在新课标背景下,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学习效率,如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而作业的设置策略是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尊重学生的差异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提高英语作业的质量,探索出了以下几种有效的英语作业设计的新途径。

一、英语课外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新颖性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道:“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传统的作业是老师按部就班以书本、练习册为依据,老师布置啥,学生做啥,长此以往,一方面学生对这种作业逆反;另一方面后进生不会做,导致抄袭作业,使得课外作业流于形式。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种作业:第一,学生自己制作录音。首先让学生对重要的语段、篇章反复诵读,然后用电脑或手机自己制作录音,传到班级群共享。其他同学在共享的同时还做了点评,偶尔我也在课上播放,结果发现意外的收获,学生不再玩手机了,而是试图将自己最好的一个录音展示给全班;第二,把作业转化为比赛。在学习了we’retryingtosavetheearth!后,我让学生做一张“如何保护地球的手抄报”(英文版),然后在班内组织手抄报比赛,学生们可别有一番情趣;第三,利用学生资源,制作教具。如在学习音标时,我让学生们把一个个的音素制作成精美的卡片;还有像制作单词卡片,正面标上音、形、意,反面造句,等等,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英语教学质量。

二、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要尊重差异,因生设计新课程理念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之间本身存有差异,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对班级学生分层设计作业。后进生:要以单词和短语为重点,掌握文章的大意;中等生:在掌握词汇的基础上还要会用,并且具有理解分析语段的能力;优等生:精读课文,优秀语段还要求背诵,并能帮助中下等学生完成作业。这样让“英雄有用武之地”,中下学生抓住了“基础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成就感。

三、课外作业设计

要由独立转向合作探究《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各种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发展合作精神。”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把他们分成各学习小组,同时建立小组竞争机制;也可以允许学生自由地结对子;这样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独立走向合作,是作业改革的必然趋势。这不仅提高了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四、英语课外作业设计

要不断地滚动循环根据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对所学的知识,如不抓紧复习,在一天后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所以应该在遗忘之前及时地进行巩固、复习、再现和运用,这样学习才会更有效。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搭梯子,让学生感到新旧语言材料之间的相互联系,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学得轻松,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即符合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课外作业的设计要以新课标的基本理论为依据;按照新课标的基本要求,开拓创新,试图从听、说、读、写、表演、视听等多角度入手。这样精心设计的作业,使学生从传统整齐划一的书面作业走向形式多样、有趣的个性化的作业,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和自主学习的空间,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氛围,同时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即完成了作业,还掌握了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流、合作和探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程传伟.重视英语作业设计提高英语教学效果[J].学科建设.2011(10).

[2]陈素娟.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与评改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2).

第4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初中英语教学 母语 文化渗入

1. 问题的提出

“文化意识”作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首次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体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习外国文化,忽视母语文化,英语释义和传播母语文化更是“失语”,造成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英语教学中渗入母语文化,“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迫在眉睫。

2. 母语文化渗入的策略

2.1提高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

教师作为中学英语教育的主力军,自身母语文化意识淡漠.大学课程设置过渡强化目标语,母语文化偏废,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弱,故应多渠道主动加强母语文化的摄入,研读中国文史哲等经典著作的英文版本;订阅《China Daily》等权威报纸杂志,观看CCTV4中文国际频道等。教师提高了母语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母语文化。

2.2调整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

中学英语教材大部分介绍西方文化,如西方的万圣节,星座,电影明星等。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交流时,流利地表达the Statue of Liberty(自由女神),却不知道中国的宝塔(pagoda);对外国的节日如数家珍,但对the Lantern Festival 知之甚少;知道hamburger, sandwich, fried chicken,但英语表达“稀饭”、“馒头”、“油条”、“豆浆”“臭豆腐”等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时出现了“失语”。改革现行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势在必行。

2.3依托教材,寻找契机,渗入母语

《牛津初中英语》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教师要钻研教材,具有高度敏感性,挖掘每个话题或多或少涉及母语文化的意蕴,不错过母语文化的渗透机会。如7A 《Unit 5 Let’s celebrate》学习西方节日的同时渗入中国传统节日,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又如8B 《Unit 5 Good manners》学习西方礼仪的同时渗透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礼仪用语“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等,对比中西文化,学习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等中西文化共通的地方,正确地观察辨别异文化,培养“文化创造力”,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2.4延伸课外,搭建平台,增加广度

读英语短文,制作手抄报或海报,开设与教材话题相关的文化专题,观看中西方文化糅合的英文电影。如英文版电影《刮痧》重点展现了中国伦理文化和美国法律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尊重中西不同文化和交际行为的差异中凸显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功夫熊猫》是中西文化交流糅合成功的典范,名字的凝练,中国元素的深刻理解,台词“从来没有什么意外”相似佛家的因果论等,成功实现了跨文化交际,提高了母语文化意识和自豪感。精通母语文化,才能发挥国际舞台上中国文化的地位。

2.5改革考试结构,增加母语文化考查

考试评价的内容方面,除了考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掌握,还要增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考查,才能提高英语学习中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和表达能力。

3.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遵循关联性、递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宜潜移默化,忌生硬灌输。母语文化“渗入”英语教学,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兴趣爱好,渗入的时机等。

3.2分清主次,切忌本末倒置

英语语言教学为主,母语文化渗透为辅,英语释义和传播母语文化,告别“失语”,成功地跨文化交际。

3.3甄别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

认真细致地梳理传统文化,剔除糟粕,取其精华。

总之,母语文化是“根本”也是“桥梁”,树立“知彼”(目的语文化)“知己”(母语文化)的文化意识及平等的中西文化观,兼融并举,方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双赢。

第5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综合能力

在初中英语课堂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英语综合技能以及全面理解英语知识等,不仅是新课改教学模式的要求,也是当前及未来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以往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大多数以老师授课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以致于教学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提倡生活化教学模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的目的。以下就初中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分析,以供参考。

1.创造生活化情境以及开展以生活化为中心的交际活动

现如今,英语交际逐渐成为人们周边生活的重要交流方式。一方面,根据语言交际的新要求,抓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写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课堂交际转换成生活交际,通过创造一个生活化语言交际情境,营造生活化的氛围,从而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学习,并在生活中掌握英语知识的运用。

例如,在学习“mother、father、sister”等人物介绍之后,教师可根据学习内容布置学生家庭作业。比如,让学生回家后向其家庭成员进行介绍,类似“This is my mother, she is my ...”“This is my sister, her name is...”等方面的内容。又或者在课堂上,教师让同桌互相用英语介绍对方,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等方面。另外,教师应善于利用新教材中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快速掌握英语知识,随着时间的增长,学生将更加容易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进而提高英语能力。

2.结合课本教学内容,营造生活化教学氛围

在实际初中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英语教材的作用,同时利用教具教学,使得教学气息更加生活化,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进而活跃课堂氛围,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钢笔、铅笔、字典等这一单元的单词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关物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快速问答。整个环节中,教师可指定一名学生回答或者抢答方式进行,比如,教师手举钢笔,学生需快速说出pen这个英文单词。又或者在学习球类单词时,教师也可提前准备好篮球、排球、羽毛球等,方便进行词汇教学。比如,教师拿出排球,学生需快速说出volleyball这个单词,继而教师引出问题,类似“Do you like playing volleyball? Why?”等方面的问题。在直观的教具以及实物的刺激下,让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及往后的学习中轻松运用英语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

3.应用生活化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在以往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在考试中的答题能力,会在课后布置学生较多的练习题目对学生实施反复练习。从而导致学生对英语逐渐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的心理,极其不利于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英语生活化实际练习,巩固学生英语知识,实现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Can you come to my party”这一单元时,教师可组织举办一个“party”,并且根据教材内容,适当的增加更多生活化、简约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英语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教师可在节假日让学生主动制作英语贺卡,如母亲节、教师节等。经过结合学生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

4.拓展和延伸学生英语学习空间,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学英语的良好习惯

课堂45分钟的英语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学习局限性,为了使初中学生学习求知欲得到更多的满足,将英语生活化教学模式拓展到学生生活领域,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使学生在课外对英语进行运用、学习和巩固,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举办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小型英语比赛,类似自制手抄报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并要求比赛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各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且能够让学生了解英语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从而有效结合教、学、做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英语素养。

第6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一、教学任务与教学内容的衔接

1.中小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研读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相互熟悉这两个学段的教材,了解各单元重难点,查找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确定衔接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此外,七年级英语教师应经常走进小学英语课堂,与小学英语老师交流中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掌握小学英语教学的规律,明确小学英语与七年级英语的异同处,找准衔接点。

2.将音标教学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渡过单词关。英文单词本身音形统一,学生会读便会写。初中英语第一批落后的学生就是单词关没过,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拼写跟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不能从音到形记单词,而是死记硬背,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音标不仅是知识,更是学习英语的工具,音标教学是单词教学的基础。尽管牛津英语小学教材编排了音标教学,但大多数学生未能真正掌握,导致语音、语调混乱,不会读、读不准、记不住等现象。“磨刀不误砍柴工”,有必要在学生升入初中时花费两到三周教学音标,通过系统的音标学习,培养学生听音—辨音—识词,识词—辨音—发音的能力。只要学生养成看音标读单词、靠读音拼单词等习惯,则必定终身受益。

3.对于重要的语法知识,有必要加强练习巩固。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五六年级的很多语法知识,如Therebe,have/has,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现在进行时等,要掌握这么多的语法确实有一定难度,但这些又是初中英语语法上的第一道坎,无法回避。七年级英语老师不能有依赖思想,必须化抽象为具体,把知识点具体为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语言素材,通过形式多变的大量反复练习,让学生养成语言习惯。如“have/has”表示“拥有”,“There be”句式表示“存在”,可设计“Guessing Game”来操练“have/has”:“It has long ears.It has red eyes...What is it?”看图描述操练“There be”句式时:“There is a bed in his room.There is a desk beside the bed...”反复操练,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

二、教学方法与学习习惯的衔接

1.积极学习小学英语教师的长处,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和交际性,适当借鉴小学高年级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挂图、卡片、实物、电教设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联系实际创设交际情境。比如父亲节前夕,可要求学生自制英文贺卡或手抄报,表达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2.保留小学英语课的活跃气氛,将游戏引入课堂。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格等特点,笔者在初入学的音标教学阶段采用丰富的游戏竞赛活动:“传一传,不走样”、“元音大搜索”、“音标对对碰”、“看形读音——听音写词”对抗赛等,久而久之学生便能“见形知其音,听音知其形”,提高单词速记能力;在复习旧知环节,要求学生复习所学内容,设计问题,于下节课的“I ask,you answer”环节提出问题,点名回答,并作出评价和适当补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认同感。

3.教学中规范课堂用语,明确指令要求。七年级新生很难适应初中英语课堂,很大程度上是没能理解教师的指令,不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所以有必要归纳、选编一些常用的课堂用语印发给学生,从而为他们尽快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扫清障碍。

4.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不是不想学好英语,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学,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学习之初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1)保留小学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插嘴”等参与教学活动的好习惯。(2)课前预习:生词标注音标、词义、词性并划分音节,识读单词;标注理解有困难的短语和句子;完成预习提案。(3)课上专注:课堂上眼、耳、口、手、脑并用,观察教师的表情、手势、口型,聆听教师表达,大胆表述看法,适当记录。(4)课后复习:定时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内化。(5)书写规范:掌握英文字母的间架结构,使用四线三格纸,注意标点,大小写,字迹清楚,书写流畅、整洁、美观。(6)及时订正:必须在当日用红色笔订正默写和练习题的错误,整理归类错题集,指导学生阐述理由。(7)科学听读:早上朗读课文,晚上默读,流利地背诵大量句型和对话;听力训练,克服紧张心理,第一遍只听不动,明白大意,第二遍边听边做,关注细节,同时在两遍之间调整策略,提高听的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将事半功倍,终生受益。

三、教学评价形式的衔接

第7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有效策略

1.基于教学内容的情感态度培养。分析初中英语教材不难发现,其编排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和规律性,其中初一到初二的教材内容基本上属于对话范畴,而初二到初三主要为文本内容。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应结合不同教学阶段与教材所表现出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其积极性和能动性。例如以对话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积极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情境对话分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并参与课堂实践来强化知识,将所掌握的知识与词句应用到实践中去。以牛津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5 Going shopping教学为例,笔者分别为学生们创设出服饰店、玩具店、餐厅、百货商场等各类购物情境,要求学生自行组成小组并参与角色表演,针对不同的购物情境组织相应的语言,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帮助其正确诵读英语,形成标准发音;在朗读课文时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然后基于此点解析课文内容,深化学生理解。又如在8A Unit 4 Wild animals一章教学中,笔者课前挑选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通过投影技术展示给学生们观看,然后要求学生们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种动物,并用英语语言阐述自己为何喜欢这种动物,然后笔者给出了自己所喜爱的动物――大熊猫,从这样珍奇与可爱的动物入手展开本章教学。

2.基于教学组织的情感态度培养。教学组织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这一环节不仅应做到环环相扣,注意教学的逻辑与严谨,同时还应将积极情感元素注入各个教学环节中,以便于在有限的课时内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更多英语知识,使之能够应用于实践,学生情感态度也在这样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得到有效培养。笔者在每一课时开始前都会精心组织课前导入,采用讲故事、课前简短演讲或者英语歌曲等方式引入教学。以英语歌曲导入为例,笔者选择了《Hey Jude》《Big big World》《When Christmas comes to town》《Yesterday once more》《Sound of silence》等朗朗上口的歌曲来烘托课堂气氛,学生们往往对此类歌曲较为熟悉,轻快愉悦的旋律也为学生所喜爱,在歌唱的同时也变相联系了英语口语,其情感态度也在快乐歌声中得到培养。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堂互问互答,以简短、高效的问答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

3.基于教学环境的情感态度培养。教学环境包括两种,即有形的教学环境与无形的教学环境,其中前者可称为物理教学环境,后者则可成为心理环境。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首先应营造出轻松、愉悦、积极、正向的视觉环境,促进师生关系和谐。首先应着眼于视觉环境处理,结合学校建筑物分布、运动场地设施、绿化带以及道路两边宣传栏来合理布局,其中以学校宣传栏为重点,利用各类节日、活动来营造出快乐、积极的英语教学环境。教师在此基础上也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探讨、思考英语教学氛围的创设,拓展学生思维能力。而在创设教室氛围时也可灵活摆放座位,来强化学生视觉感受。“U”型的座位摆放体现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对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进一步的教学行为较为有利;教师也可将教学相关的资料或手抄报贴在教室墙壁上或者门后,营造出潜移默化的氛围,逐渐消除学生学习英语时的畏难情绪以及焦虑情绪。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应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寓教于乐。对于学生而言,寓教于乐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核心原则。教师应合理控制教学各部分的影响因素和变量,营造出愉悦、平等、轻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提高其积极性,并激发其学习英语知识的渴望与动力,使之始终处于高效学习状态。虽然当前初中生普遍反感被约束,但限于自身生活经验匮乏以及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放任其自行钻研很难收到满意效果,甚至因自制力不足而适得其反。由此来看,坚持寓教于乐,重视培养学生兴趣,以快乐教学法作为切入点,是值得初中英语教师采用的一种思路。

2.应做到情感交融。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情感的培养和应用,首先应投入真情实感来培养学生情感并给予正确引导。初中英语教学更强调用情施教,教师在课堂活动中既要教会学生各类知识以及学习技巧,同时还应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情感态度和个人思想情感,实现情景交融。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应秉承这一原则,重视个人情感的投入,但同时也对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水平有较高要求。总而言之,教师应保持欢愉的心态来对待初中英语课堂,善于利用个人情感来感染学生情绪,做到声情并茂、以情动人。

第8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关键词:兴趣 词汇掌握 口语实际运用 高效率

一、“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旦喜欢上一样东西,学生会主动去学习,课上认真听讲,下课去查阅相关书籍,找出自己需要的答案。根据新的内容,新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然后去问这一科的教师或者自己去查阅资料,去解决自己的疑惑。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找自己想知道的知识,从而不断成长。在学习学科的同时,也养成了自己的学习习惯,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初中学生来说,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维护已培养起来的兴趣,使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一步步地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活动。本着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环境和减少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这一原则,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为学生的语言习得创设条件,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如教唱英文歌曲、朗诵英文诗歌、观看英文影片等),开展记英语单词竞赛、出英语手抄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以达到维护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制定一些学习方案和学习方法,去更好的学习,争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打好英语基础

兴趣点是好的开始,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英语几个大的知识点的掌握,要掌握一些方法,争取用最少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1)如何掌握大量词汇

英语词汇就是一些题的根源,在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和写作方面都会遇到很多词汇,所以掌握大量的词汇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教师也知道,词汇对于学生而言,枯燥无味,单凭死记硬背成效不是很明显。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有效的去记忆单词,我在这里举一个小例子。

可以归纳总结的去记忆,例如以ba开头的英语单词,并且发音是/b?/,进行总结,有这些单词:bad /b?d/ adj. 坏的;有害的;badly /'b?dli/ adv. 严重地;恶劣地;bag /b?g/ n.书包;back /b?k/ n.背部;后面;ballet /'b?lei/ n.芭蕾舞;bamboo /b?m'bu:/ n.竹子;band /b?nd/ n. 乐队;bang /b??/ v.猛敲;猛撞;砰砰作响当当n.砰砰的声音;bank /b??k/ n.(海、河、湖的)岸;堤。把这些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就会事半功倍,用最少的时间记忆最多的单词,提高词汇量。

(2)加强口语锻炼

在课堂上,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看一些好的英语电影,截取一个小的片段,下面介绍的一个电影小片段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Jack: How was your weekend?

你周末过得如何?

Lucy:Crap

糟糕透了

Jack:Oh,no,why’s that?

噢,怎么会这样?

Lucy:I didn’t do much,just stayed in,really.

我没什么事做,只是呆在家,真的。

Jack: It’s the weekend ,Tash.

这可是周末啊

Lucy:I know,I had a run-in with my mum .

我知道,我和我妈吵架了

Jack:Did ya?Why?

真的?为什么?

Lucy:Mm,my sister was working Saturday.I had to look after Jasmine.

我的妹妹周六要上班,我照顾Jasmine.

Jack:How is she?

她怎么了?

Lucy:Then I’m just leaving the house and my two aunts arrived from Dollis Hill.

我刚准备走,我的两个Dollis山来的姨妈正好进门

Jack:Oh ,no.

噢,倒霉

定期的进行一些语言的练习,小测验,使学生产生紧张心理,在适当的压力中去学习。

三、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英语一部分也是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所以,要善于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八年级英语有关旅游方面的话题时,我可以通过幻灯片先让学生看一些北京故宫、长城、桂林山水和云南大理等风景名胜的美丽图片,学生被祖国美好山川的景色所吸引,这时可以提问学生“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学生会积极回答这个问题,这时我就对学生说“This class we a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traveling.Are you interested in it?”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到起来,这时我和班级的“英语能手”一起为学生呈现下面的对话框架,这是“师生合作”的过程。

T: What’s the best time to go to Beijing?

S: I think you can go there in August.

T: What places should I visit in Beijing?

S: You should visit the Great Wall,the Summer Palace, Tian An Men Square.

T: What should I take with me?

S: You should take a camera, a pair of sunglasses,some money and so on.

这个“师生合作”的过程就是一个演示过程,是调动学生积极合作的关键一步。当学生对上述对话熟悉后,就可以进入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目的是对课本对话中的重点语言现象进行探究,而这部分就是这节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丹主编,《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曾智兰;;兴趣,英语学习之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第9篇:初中英语手抄报范文

一、 优选英语家庭作业内容

在布置英语家庭作业时,教师不能将作业内容只局限在书本上,不可拘泥于练习册等教辅资料上,还需适当延伸至课外,以拓宽内容范围,丰富学生知识。如报刊杂志、电视新闻、网络信息、生活知识等,都是很好的作业选材,可以适当参考选用。

如英语阅读教学中,需要训练学生速读文章,了解篇章大意。这时,在设计英语家庭作业时,教师可选一些与阅读方面有关的内容,如从《21世纪报》、《英语周报》、《英语辅导报》等英语报刊中选取一些文章来做英语家庭作业素材,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阅读与概括文章主旨,提高阅读效率。如分析文章标题;不必逐词逐句弄清;注意首段、末段等段落,这往往是文章大意的线索。然后让学生在课后按照教师的这些提示进行阅读练习,并总结文章大意,在课堂复述。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文章,教师可让学生填空完成。以报刊文章作家庭作业内容,可让学生学习更地道的英语语言,更能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并让学生学会多渠道、快速获得所需信息。

二、 多种英语家庭作业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局限在课堂内,让学生反复背诵书本知识,那么学生难以活用知识,知识记忆率也不高。同时,对知识理解不深,只是一知半解,在遇到稍难的问题时,会因变通能力不强,而出现紧张情绪,这就降低了学习效果,并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学生具有爱表现、探究、制造、社会本能这四种本能,而这些本能则体现于创造、发现、做、说。正是由于这一心理与年龄特点,学生通常希望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通过记忆来巩固知识,通过活动参与来体验生活,通过实践来提高能力。对于家庭作业形式而言,有书面与非书面作业,有动态与静态互补特点,所以,在设计初中英语家庭作业时,教师需注意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注意各种形式的相互搭配,以免形式单一。如添设演讲比赛、英语辩论、社会调查、学唱英文歌曲、写写读书笔记、办手抄报、讲讲生活趣闻、趣事等。而在作业完成的形式与途径上,也需多样化,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英语家庭作业。

例如:教学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一文时,教师可设计不同的作业形式。如喜欢表演的学生,可根据课文内容、重点句式以及交际用语等,自主设计情景对话,自由组成小组进行角色表演。如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上网收集与“Natural disasters”相关的信息,写写英语小论文;如进行实地调查,人物访问,并写出调查报告;喜欢绘画的学生,可通过绘画形式呈现与“Natural disasters”这一主题相关的画面;喜欢唱歌的学生,可学唱英文歌曲等。这样,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调动不同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使其愿意独立完成作业,提高学习能力。

三、 把握英语家庭作业难度

在设计英语作业时,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在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在英语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上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的学习水平与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需注意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作业。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具体实际,教师可布置选做作业与必做作业,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其中,必做作业是有关书本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练习,需目的明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力求使全班整体把握所学知识。在设计必做作业时,教师需严控难度,让基础差的同学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思考后完成作业,避免学生出现畏难、厌学情绪。选做作业,主要是针对基础好、能力强的同学,是灵活性作业,基础差但感兴趣的学生也可尝试。这样,为不同学生创造了学习机会,让其发掘与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同时,这也增强了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信心,在完成必做作业后,可敢于尝试,以提高学习能力。

如教学8B Unit 2 Travelling一文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

1. 必做作业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自己与父母喜欢的旅游方式,设计一次旅行计划。运用有关句式,如How was your trip? I went to ... by ship/train/bus/airplane等,设计关于旅游的英语对话,可以增加书本之外的语句。

2. 选做作业1

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几个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如网络图书馆等,收集与这些国家旅游圣地有关的图片与文字,介绍其特色景点。然后,分析中国特色景点,收集十个著名的中国景点的英语名称。

3. 选做作业2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