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普通话考试文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普通话考试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普通话考试文章

第1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个人学习普通话心得感想作文

 

以前只知道英语有四。六级考试,从来不知道有普通话考试,来到这个学校才知道,毕业还必须通过普通话考试才可以拿到毕业证。是呀,身为一名教师,就必须用标准的普通话教书育人。

 

通过学习感受颇多,学习普通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方言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与普通话读音更不一致。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几点心得体会,在这里拿出来同朋友们共享。

 

首先多听、多说、多问,勤听普通话广播和收看新闻类节目,这类节目一般都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通过经常性的收听和收看,对学习普通话有很大的帮助,这是一种拓展的学习方法。平日里我们不要错过机会。

 

然后就是勤查字典。有些字,摸棱两可就需要查查字典,(别嫌费事),把它的拼音弄清楚,尤其要注意一些字的多音与多义,这样才能发音准确。

 

最后一个比较深刻的体会就是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有人说:语言取决于环境。在一个大家都说普通话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近朱必赤。即使你方音浓重,逐渐你也会受其感染。

 

个人学习普通话心得感想作文

 

学习普通话的体会普通话是中国通用的语言,标准的普通话可以给人一种美感,一种美的享受。我在上大学之前,我都是用地方方言交流的了,很少用普通话交流。那时我还想,说普通话应该不会很难吧,只要把音一转为普通话就可以了。可是上到大学才知道,原来要说好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一的时候,我说得普通话很多人都听不明白,因为我的地方口音太重了,还有同学笑话我呢,我知道他们也不是故意的,可以那时想,自己都是大学生了,连普通话也说不清楚,就觉得很自卑,在公共场所都不敢开口说话。也就是在那时候,我下决心一定说好普通话。

 

经过两年的艰苦学习,我的普通话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终于 敢在公共场所大声的讲话了。下面我说说我学习普通话的一点体会。 我觉得要学习普通话要先做到一下几点要领:

 

第一、要学会拼音字母,掌握发音要领,了解他们与方言之间的不同, 不断联系, 知道正确为止。

 

要多读一些文章,最好就是有注音的文章,比如说小学的语文就有这样的 文章,都注有拼音的,多读一些这样的文章,可以培养自己说普通话的感觉,还 要与地方方言比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第三、就是要不懂就问。遇到不会读的,或是自己不是很确定的拼音,就一定要 问同学,或是查字典,字典是学习普通话的很好的工具,不懂就一定要弄到明白 为止。 第四,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用普通话交流,有人说,语言取决于坏境。我觉得这 句话是对的。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坏境,大家都说普通话,即使自己的普通 话不是很标准,在这样的坏境下,潜移默化,也会提高普通话水平的。 普通话是我们大家交流的语言工具,尤其是我们当教师的,不但要起到宣传普通 话的作用,更要说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好普通话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东西,还增加了不少的知识。现在我的普通话还不是很好,我将会更加的努力去学习普通话的。

 

个人学习普通话心得感想作文

 

我是一个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在那个村子里,拥有一批勤劳的人民。它们说着一口地地道道的方言。从小我们这些孩子也就是用方言说话。

 

直到我进入高中,在我们县城上学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全班人都在用普通话交流。但是下课后,业余时间还是会说一部分方言。当时已经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了!

 

当我彻底感觉普通话会影响一个人的社交,形象是在大学时,那时全班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的同学,大家都是用普通话交流,有些人虽说的普通话,但是还带有很浓的方言气息,让人感觉很别扭。

 

记得,我当时就属于那种不太会说普通话,一说让人感觉很别扭的人。我们班的学习委员都说我的普通话听起来让人很别扭。所以我就特别想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很羡慕那些普通话说的标准的人!

 

现在,我已经开始用心学习说普通话,平时会自己录音,不断反复练习,也准备考试。

第2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精选优秀普通话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普通话,即标准汉语。普通话是中国不同民族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通用语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学习普通话有技巧可言吗,绝对有的,让小编来为你一一介绍学习普通话的体会,从中发现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流的不断广泛,学说普通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近期参加了普通话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感受深刻。

  首先,我认识到由于自己小时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由于地处乡村,启蒙老师发音不准,使我从小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其次,在上师范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但我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改变,至于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基本不当回事,到了二十世纪,电脑和收集的普及,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参加了普通话的考试,可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合格,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加强学习,参加了普通话的强化班,通过学习,使我纠正了许多不到位的发音,说话时的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只要坚持说普通话,我的习惯一定会有所改变。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幼儿教师,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要当好一名教师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的更新,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活到老穴道老,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争取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作为汉语的官方发音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

  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所以作为老师,学习好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和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等,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和一些经验。

  一、在藐视学习普通话难度的基础上,切实重视普通话的学习。热门思想汇报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而在战术上即学习方法方面又要十分重视。既不能怕,又不能不以为然。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思想保证。

  二、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三、勤向现代汉语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知识,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老师离自己最近,请教也最方便。因此,遇到不懂的和难以纠正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三”在方言里读shan,舌后音,而在普通话里却读san,舌前音。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拉一,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五、跟普通话好的同学学习。多跟普通话说的好的同学交往,或在一起活动,寓学习于娱乐,在语言的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这是延伸学习法。

  精选优秀普通话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为期四天的普通话培训学习,真的是收获不少,受益匪浅。尤其是每一位授课教师优美流利的普通话,更激发了我学好、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在这次普通话培训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总体语音面貌不容乐观:我平时讲普通话不同程度的带有自己成长地的方言语调。虽然我讲普通话时有正音意识,但要突破自身的局限还有相当的困难。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认为要学好普通话,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从思想上重视普通话的培训与考试,不能抱无所谓的态度。

  2、作为教师,普通话是我们工作的校园语言,所以我在学校得抓紧一切机会讲普通话,并和普通话语言面貌好的老师经常练习。

  3、我应该经常收听广播电视的普通话节目,跟学,形成良好的语感。

  4、我应该经常读一读经典文章,并大声朗读出来。因为朗读是训练普通话的最好捷径。

  5、《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提供了测试涵盖面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内容,我自己应该对照列表多读多练,直到滚瓜烂熟。

  相信自己会有更大的提高!

  精选优秀普通话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通过本次学习,我感觉说好普通话,首先要端正态度,敢于说普通话。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即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

  多学就是要多学普通话中汉语拼音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声母和韵母的正确发音,掌握音变,比如说,轻声、儿化、变调、变音等等。

  多记就是多用心记拼音字母的发音规律,掌握发音部位。

  多读就是多出声阅读些带拼音的文章或现代汉语词典等,锻炼说普通话的感觉,或者看到一个字后,就暗暗地朗诵其标准音,并注意与方言音的对应关系,争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多听就是多听电视节目主持人专业的播音;常总结就是把遇到的好方法和难把握的声调及时整理下来,以便在日常的练习中灵活运用。

  多练就是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李娟老师说:要把说普通话当成自然而然的事,敢于说普通话,课堂上要说,课下要说,下了班也要说,买菜说,逛商场说,吃饭说,连做梦都在说,跟学生说,跟家长说,跟同事说,跟朋友说,跟家人说,如果到了走火入魔,出神入化的境界,我相信没有说不好的普通话。

第3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1.新旧大纲不同之处

(1)考试项目有变,增设“选择判断题”。此题的内容在旧大纲中体现在说话题中,在新的大纲中专项考查,占10分;“双音节词语”改为“多音节词语”,考核内容由原限于双音节词语扩展到三音节和四音节。(2)考试项目分值有变,说话题由40分变为30分。(3)考试项目所限时间有变。“单音节字词”由3分钟改为3.5分钟;“多音节词语”由3分钟改为2.5分钟。(4)考试项目内容有变。“朗读”考核内容只保留旧大纲中17篇作品;“说话”考核内容对旧大纲中规定的话题作了归纳,并增添了有关卫生与健康、服饰、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个人修养、购物等时代话题,由原50题缩少为30题,仅对话题范围作规定,不规定话题的具体内容。(5)考试评分细则有变。在“单音节字词”明确指出“复韵母鼻韵母的动程明显不够”视为缺陷;“多音节词语”指出“词语轻重格式明显不对,或一字一顿的,该词语整体算一个语音缺陷”;“朗读”增设了“声韵缺陷”、把“回读”与“错漏添读”分离开来。

2.新考试大纲对高师普通话教学的影响

新考试大纲对高师普通话教学影响有:(1)加强方言学生普通话词汇、语法训练。旧考试大纲对普通话词汇语法运用的考查没有专项考查,只在说话评分细则中有所体现,而新考试大纲设专项考查,且所占分值不轻,占10分。(2)加强方言地区学生普通话语感,尤其在音节舌位动程、词的轻重音等方面训练。由于普通话发声法和方言发声法不同,方言地区学生常受方言发声法影响,在说读普通话时常出现偏前或偏后的语音缺陷、且没有轻重音、儿化韵。(3)加强朗读、说话中普通话发声法的掌握,并尽可能形成普通话发声定势。在测试中常出现这样情况,方言学生在单音节字、双音节词这两项中,方言难点音把握不错,但在后两项中暴露非常明显,导致有些学生因此达不到应达到的水平。

二、通过教与学提高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过关率

高师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过关率的提高,可通过教法改进和学法改进来取得。改进普通话课堂教法,提高高师普通话教学质量,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通过教提高师范生正音能力

第一,突破方言发声定势,掌握普通话发声法;第二,掌握方言难点音的纠正方法;第三,巧记难点音常用字词。

普通话的发声法与方言的发声法不同:普通话发声法是喉部放松,上下后牙槽打开,软腭适当上提,舌根挺直,打开口腔(口腔打开不是指两唇张得很大,而是嘴里的空当稍大),气流集中地打到硬腭前部发出成音,口腔共鸣在硬腭前部;方言发声特点一般是喉部肌肉比较紧,上下牙槽合拢,舌头后部松平,前端隆起,对着上齿龈,气流打到上齿龈前部发出成音,口腔共鸣点在上齿龈前部。由上可知,方言发声共鸣点比普通话的共鸣点偏前,这就是方言区人说普通话时出现发音偏前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就是用方言发声法发普通话的语音,就易犯发音偏前的语音毛病,尤其在发普通话中发音部位在后的声母及舌位后的韵母。如“舌面音、舌尖后音、舌根音”及“合口呼、e 、o-i[∫]、u为韵尾的韵母及后鼻韵母等”。因此,方言区人学好普通话,说上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就必须突破方言发声法,掌握普通话的发声法。如何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发声法,本人做了一些尝试,效果不错。首先,通过音像展示口腔示意图,教会学生掌握普通话发声的主要部位,如:上齿背、硬腭前部、舌根、软腭。接着,结合声乐的练声法,用打哈欠的方法,找后槽牙打开的感觉及喉部放松的感觉。然后用这种感觉连发“嘿”音,锻炼舌根肌肉与软腭肌肉的弹性,方言区人发不准翘舌音声母和后鼻韵母主要在于方言区人因方音发声法造成舌根与软腭肌肉疲软,造成方言区人在发舌位后音时舌头不易伸缩。练读声韵调时,要求学生发声时喉部放松,后槽牙打开,舌根挺直,打开鼻腔通道,掌握普通话共鸣点,改变方言偏前的音色,形成普通话发声定势。

在纠正方言难点音上,本人认为教师要吃透普通话语音音理,在给学生分析其语音难点音的音理时不能只照书搬,而需要琢磨难点音发音舌位动程。如在指导学生掌握舌尖后音时,书本音理所言是“舌身微缩,舌尖翘起抵住或对着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关闭鼻腔通道,声带不振动”,方言区学生因受方音影响发音时共鸣点偏前,故觉得舌头难以后缩,难以发好这一组音。假如老师在讲明如何使“舌身微缩”的技巧,此组音学生就易掌握了。按上文所言,普通话的发声法要求发音时喉部放松,后牙槽打开,舌根挺直。发舌尖后音时,舌身后缩的着力点应在舌根,即舌根隆起往后缩,如不说明这一点,方言区学生往往按方言的发声习惯为着力点在舌的中部,造成舌身后缩力度不够或者根本没有后缩,发成偏前音或错误音。

巧记难点音字词上,本人主张采用读记。本人要求学生每周练读两篇《指南》中的朗读材料,朗读要求按时间段的不同有所不同。上半期,要求学生把方言难点音注音并读熟课文读准字音;13、14周要求学生按词连读,词按普通话词格来读,提高学生普通话语感;14周以后,要求学生掌握朗读材料的基调,有感情练读。采用朗读中记难点字词,主要吸收古人认字的理念,古人认字采用读中认字,一来可通过字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增强人的记忆,二来增强人的语感,提高人的文学修养。

2.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正音能力

同是技能课,语音教学与体育、美术、书法有很大的不同。语音教学主要通过听音与模仿,而体育、美术、书法可以同过视角和模仿来获得,通过听音来学习必须有一定的辨音能力,要不就听不出自己的发音与所要模仿的音的差别,尤其在方言难点音上,由于受方音影响,方言地区学生通过摹音来纠正自身语音错误和缺陷都比较困难,而教师所讲授语音原理又比较抽象,因此有些方言地区学生学了一个学期普通话后,普通话正音能力还是没有提高,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的使用增强了普通话语音理论教学的形象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正音能力。本人自2001年开始在普通话教学中采用自作的课件授课。开课之初,通过摸底测试调查所授课班级学生普通话操用水平,确定本学期训练的重难点内容,以此为依据,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授课课件。课件一般分理论讲授、语音示范、方言难点音训练、课后练习内容等四部分。理论讲授重在用动画展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原理,以及方言难点音正误音的发音区别,使学生通过视觉的感受增强语音原理的直观性,增强学生正音能力;语音示范分正音示范和正误音对比示范:每一个语音知识点讲授后通过单音节字、双音节词、语句练习进行正音示范,通过标准音范读,增强学生正音能力,根据方言的难点及缺陷音编制正误音表,并进行正误音对比范读,增强学生的辨音能力;方言难点音训练主要依据方言学生在难点音上易错的音节,制定克服这些难点音节的训练方案,编制有关训练材料;课后练习按方言难点布置学生强练自身的难点音,通过课堂抽查、推普员的记录掌握学生课后练习情况及效果。

3.以测促学,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学习兴趣

以测促学的教学观点在普通话教学中在上世纪90年代已有人提出并实施,本人吸取前辈的教学经验,结合方言区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对之发扬及拓展,更适合方言区高师普通话的教学。本人的做法为:一是开学之初,通过摸底测试,了解所教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及方言情况,确定本学期训练重点及难点。并按方言区编制学生的座位,要求学生按座位表入坐。二是确定本学期授课内容的程序,尽量做到授课及训练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一环扣一环拓展,把学生的难点音训练贯穿于各个环节中。三是明确各个环节的测试目标及测试的范围,让学生训练明确,看得见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4.改变学生学习普通话方法,提高学生正音能力

不少的普通话教材书中谈到学习普通话方法,普遍认为学习普通话的方法要多说、多听、多记、多读。学生在学习普通话时多数也采用此法,但对于方言区学生来说,效果不佳。本人认为,多说、多听、多记、多读是学好普通话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正如前文所说,方言区的学生受方言发声法影响,在听音、辨音能力上都不足,而且发音器官受方言音的发声定势影响,控制支配能力都很差,方言区学生常反映说发音原理不难掌握,但操用时,自己的舌头不听使唤,发不到位,就是由方言发声定势造成的。因此,本人认为,学音先要练声。不同语言其发声方法都有所不同。学语言必须通过听音、辨音、练音掌握其发声方法,突破母语的发声定势,语言才学得好。李阳在“疯狂英语”学习法中说过“学语言不是脑力劳动活儿,而是体力劳动活儿。”他提出用“三最”法学英语,把中国肌肉练成国际肌肉。本人认为李阳“三最”学习语言法的本质就是“学语言必须掌握所学语言的发声法,突破母语发声定势”。因此,本人要求所授课的学生在前半个学期一定要掌握普通话发声法,并把它作为一项检测内容,贯穿在声韵调的单项测验中。

第4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问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3―0072―03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既定国策。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更应该注重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培养,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不重视普通话课程,虽然开设了普通话课,但仅限个别公共服务性专业且课时很少。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院是一所轨道交通高职院校,绝大多数的专业都不单独开设普通话课程,只在个别轨道交通服务性专业(如地铁站务、地铁司机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考证课,实际上是测试前的培训,并不能称之为正式的课程。且每学期不列入正式的课表,而是在每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开设一段时间,根据专业的需要重新制定课表。如果专业课不紧,就多排点课时;如果专业课的课时紧张,就压缩普通话课时,培训几次就仓促考试,考试结束后便结束教学。普通话课程变成边角料,可以随意变更教学计划与课时。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通话水平及普通话教学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

1.学生深受方言影响而方音浓重

以我院为例,我院面向全国各地招生,学生来自不同方言区,方音浓重。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没说过普通话,他们在家乡上学时几乎所有老师都说方言,不讲普通话,这也就使他们在普通话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示范与模仿训练,错过了学习普通话的最佳年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大学校园里说着各自不同的方言,给学习和交流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不容忽视的事实。

2.学生普通话的整体水平不高

笔者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2011年11月~2012年12月1388名考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同时对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同学进行了关于学生普通话现状与普通话学习态度的问卷调查。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考生成绩统计表

等级1一甲1一乙1二甲1二乙1三甲1三乙1不入级人数10101491444185514010比例101013.5%132.1%161.6%12.9%101388名考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统计结果显示:高等级水平(一甲、一乙)和不入级的学生没有,中等偏上等级(二甲)和低等级(三乙)的学生较少,说明普通话说得好的和不好的都较少。中等级水平(二乙、三甲)的学生最多,尤其是中等偏下等级(三甲)的学生有61.6%,占了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的普通话水平都处于较低的层次。

3. 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机不纯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走上工作岗位后,汉语普通话的使用率要远高于英语。所以,学生理应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汉语普通话。但多年以来,由于急功近利和认识上的偏差等原因,高职院校以及相当多的理工科大学几乎不开设普通话课程。即使开设也多是选修课,课时很少,而且学分不多。

问1:您想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主要原因是?

A.受周围同学的影响

B.多考一种证书增加资本

C.学业/就业需要

D.检测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调查统计显示:42%的学生是为了多考一种证书,38%的学生是为了就业的需要,这两类几乎占了所有被调查者的80%。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普通话是抱着功利主义思想,因为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压力才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主要是以获取普通话等级证书为目的,为就业服务。

(二)普通话课程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不像本科院校一样有专职的普通话老师,一般都是选送普通话基础较好的中文教师参加测试员培训,培训合格后兼职从事普通话课程教学。中文教师尽管也学过现代汉语知识,可普通话课程毕竟是一门技能训练课,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正规地学过语音学概论,教学时很多专业术语都不懂,不能正确示范发音,很多声母与韵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自己都很模糊,因此也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学生的问题所在,不能对症下药地纠正学生的语音错误与缺陷。可以说,高职院校普通话课程的最大问题是教师非专业出身,专业性不强,并且人员严重短缺。

2.硬件设施落后

高职院校由于受资金、校园建设、学生人数等的限制,普通话课大多被安排在普通教室,没有录音和放音设备。普通话和英语课同属于语言课程,英语课每周都可以安排在语音室上听力,而普通话课却连多媒体教室都要提前预约,真是可悲!汉语普通话是我们的母语,如果自己的母语都学不好,还谈什么外语呢?而且通常几个班学生集中在一起学习上大班课,人数众多,又是大教室,教师无法个别训练,只能讲讲理论知识,没有办法逐一为学生正音,其教学效果是不尽人意的。普通话课属于训练课程,最好是小班教学,一对一辅导,面对面听音纠正,而班级人数过多导致了教师无法一一给学生正音,更谈不上教学效果。

3.教学时间不足

我院现在只在地铁站务、地铁司机专业开设了普通话考证课,且每学期不列入正式的课表,而是在每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前开设一段时间,根据专业的需要重新制定课表。课程排课也是作为边角料,等专业课安排完,再来考虑普通话课。甚至有的学期专业课比较紧,或者学生在外实习回不来,就干脆取消课程,随意性很强,缺乏宏观考虑。更重要的是课时严重不足,有的班级只有考前一周的时间来培训,再加上学生不重视,缺席严重,所以效果很差。

4.教材纯粹应试

当前,全国大多数高职院校使用的普通话教材很多都是各省语委编写的、直接与本省普通话水平测试挂钩的统一的教科书,可以说完全是应试教材,而且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普通话教材多年不变。同时,没有针对某些具体行业的教材,比如没有针对铁路行业或旅游行业的教材,由此教材针对性不强,学生纯粹是应试学习,考完即忘,根本不能实际运用。这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为了测试而测试,只是为了考证,根本不是为了提高普通话水平,从而使普通话教学成了纯粹的应试教育。

二、高职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策略

1.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语音基础差,方音浓重是普通话课程教学最大的问题。而方音又是最不容易纠正的,根深蒂固,往往一时半会儿的训练难以奏效。

问2:如开设普通话培训课程,您觉得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多选题)

A.学习汉语拼音

B.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

C.讲解测试大纲,并进行练读

D.进行模拟测试

E.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同学们正音

F.其他

在这个调查题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分析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以及“针对具体情况指导同学们正音”这两项,都是55.8%的比例。由此可见学生已经意识到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而他们最需要的是方言辨正与有针对性地正音。

因此,推广普通话工作要面向全校,并对新生进行入校摸底测试,全面掌握学生入学时的普通话情况。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语音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迅速找到问题所在,纠正缺陷,提高普通话水平。

2.培养习惯,提高兴趣

虽说学校的普通话氛围要好于社会大环境,但依然有很多学生平时不说普通话。学校一定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有利于普通话学习的环境,教师要带头将普通话规范为必要的工作语言,包括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交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栏、标语、张贴画、教室和办公室的墙壁等来宣传和使用普通话,在学生中形成说普通话、互促互进的氛围。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甚至歌唱比赛等,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加操评分,鼓励学生积极说普通话,以说标准的普通话为荣。

3.端正动机,转变观念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功利主义”至上,认为普通话课程可有可无,不重视。再加上高职院校很多专业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没有硬性的等级要求,不像师范院校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与是否能取得学位证书相挂钩。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普通话主要是抱着功利主义思想,他们大多是出于职业动机和应试动机,为就业需要才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主要是以考证为目的。

另外,高职院校很多专业都是理工科类,注重技能训练,实用主义思想严重,学生普遍存有“重理轻文”的思想,认为学习普通话很容易。还有很多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不需要进行普通话培训与训练,只要考前突击一下,考试的时候临场发挥就行了。这种学习态度严重影响到了他们整个普通话的学习过程,普遍缺席培训,也不认真准备,最终导致他们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普遍偏低。

因此,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普通话训练不应只是应试教育,而应该成为自觉行为,实实在在地提高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增加就业竞争的砝码。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普通话应该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不管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老师都应该在教学中使用普通话,但是很多专业教师认为自己不是普通话教师,没必要这么注重发音,普通话说得不标准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影响学生理解就行。实际上,如果教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有可能会造成歧义,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所以,各高职院校应该要求所有的教师自觉地把普通话作为自己的职业语言,定期测试普通话。对于讲授普通话课程的教师,应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省级甚至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的培训和考试。

5.改善教学硬件条件

教学硬件条件的完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建成现代化的网络语音室、模拟测试室,可以为普通话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极大的空间。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室场所,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加装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教学时可以为每位同学录音、摄像,提供模拟测试,这样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问题,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6.增加课外训练时间

普通话课程属于训练课程,学生只靠课堂45分钟的训练肯定是不够的,方音难改,习惯难变。因此,必须增加学生课外训练时间,但是这不能光靠教师的命令,如果学生不是发自内心,这必然成为一种敷衍,流于形式。所以,应该想办法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以好带差,让学生互相督促,同一方言区的人可以分在一组,大家共同讨论自己方言区的语音缺陷在哪儿,如何去纠正。

7.结合专业编写教材

应该按行业的需求编写教材,突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可以适当增加专业词汇的语音训练,同时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编写带有专业特点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比如,给我院地铁站务专业学生训练普通话时就可以让学生朗读“地铁十字文明服务用语”,或者让学生每次课上进行报站名的练习。还可以让学生模拟专业情景去训练说话,比如模拟导游词解说等等。

普通话表达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和基本能力,能否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是高职学生素质高低的一项衡量标准。高职院校要想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还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切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转变中求生存。

[参考文献]

[1]彭新有.高职高专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调查与分析[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

[2]李永玲.高职PSC辅导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3]金璇.高职高专院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第5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关键词:医学类院校;语言文字工作;探讨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273-03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更是评价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样,语言文字工作在高等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医学类院校共计186余所,占高校总数近10%,有着很大比重。在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语言文字对于医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与病人沟通交流,如何书写医嘱等,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帮助。对于综合类、文史类院校,有着文科基础,有利于开展语言文字工作。而医学类院校专业性强,学科相对单一,缺乏文科基础,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医学类院校如何开展好语言文字培训与测试工作很值得探讨与研究。

一、医学类院校语言文字工作现状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对于大学生的语言文字方面的课程少之又少,加之医学专业课程繁重,留给语言文字方面的时间就不多了。以河北省为例,省内医学类本专科院校共计11所,这些院校中具有独立设置的语言文字管理部门的几乎为零,均是挂靠在教务处管理,而拥有专职的语言文字管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由此可见,上至领导、下至工作人员,对于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还是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认为语言文字工作就是普通话测试,而且这种考试可有可无,进而导致医学类院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开展不尽顺利。(内容较少,应做一个调查表,补充点内容,可与我校现状综合在一起写)

二、我校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状况

我校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省属骨干大学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普通类在校学生1.2万余人,专业学科覆盖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七大医学门类。和其他类医学院校一样,我校专业课业繁重,人文社科类课程开设较少,总的来说人文素养氛围不是很高,对语言文字工作做得最多,也相对好些的是普通话测试工作。普通话测试我校开展较早,自2003年后就进行了在校生普通话测试工作,在2006年我校对普通话测试工作就达到了全员测试工作。我校于2009年开始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测试工作,也是全省较早的开展机辅测试的院校之一。

通过几年的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也对医学类院校如何更好地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认识,下面就与各位同仁一起做个交流。

对于提高认识,这不仅是医学类院校需要注意的,而是所有高等院校都应提高认识。由于医学类院校有它的特殊性,因此更应该多做此方面的工作。语言文字知识在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方。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是患者,这就需要沟通交流,只有良好的沟通交流,才能获得准确的病情,从而做出相应的诊断。只有良好的语言及文字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从而为患者解除病痛。由此可见,提高医学类院校对语言文字工作认识,尤为重要。

四、大力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塑造医学类院校语言文字氛围

医学类高等院校本身一般没有人文类专业,这就会造成没有人文教育的氛围。可是在我国悠久历史中,经典的文字并不缺少,现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就是使很多我国经典文字重新焕发光明。通过对传统经典的诵读,传承经典文化,塑造语言文字氛围。医学类院校应开展多渠道的活动,如诗歌朗诵,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字活动,来提高人文素养教育,进而提高语言文字氛围。

在举行这些活动的同时,可以融入我们医学院校自己的特色。在医学中并不是没有经典文字,医学专业中同样不缺少优秀文字巨著。早在我国唐朝,孙思邈就写下了《大医精诚》一文,此乃我国医学中极为重要的文献,也是习医者必读之经典,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明确地说明了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直到现在,我国的不少中医院校仍用它作为医学誓言,并用它作为准则来严格要求自己,每个医生都秉承“大医精诚之心”,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这类的经典还有很多,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伤寒论》等,将这些经典文字,和传统的诗歌朗诵、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就能得到适合医学类院校的,有自己特色的语言文字活动,从而塑造良好的语言文字氛围。

五、开展普通话类的课程,让语言文字知识进入医学院校教学安排环节

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普通话的地位很重要,现在的医学类院校中必修课没有这方面的教学任务,这是有欠缺的。语文的教育应该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建议在有条件的医学类院校开展《大学语文》、《普通话》、《硬笔书写》等有关语言文字类课程。普通话是用来沟通的,规范字是用来记载的,这些看似简单的基本技能在当代大学生中水平却差的很多。

医学专业的学生更需要良好的普通话,和标准的文字书写基本功。现在有种说法就是大夫开的处方,一般人是看不懂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他一定的特殊性,大夫在诊治病情时的确繁忙,时间紧任务重,从而写字就有些潦草了。可是这不应成为书写不好汉字的理由。我们都知道,说话、写字是从小练起的,有了良好的基本功以后才能书写一手漂亮的文字。而这些说话、写字的教育应一直跟随着教育始终,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也不应该停止,只有这样坚持不懈的教育,才会使语言文字深入每个学生心中。医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在医学类院校的教学安排环节中,要努力开展《大学语文》、《普通话》、《硬笔书写》等语言文字类课程。

六、科学的进行普通话测试考前培训,结合医学内容融入医学文化

对于普通话测试前的培训,有的学校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或是认为说话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过来的,所以对考前培训不够重视。其实在我们看来,考前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它进了说可以提高普通话测试的通过率,远了说它也是对语言文字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教育,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识,使学生通过普通话考试来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重视,来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习惯的培养。当然这培训还是要结合着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比如培训是根据一些医学生常用的词语,来纠正学生的发音等。也可以引用些医学经典作朗读科目,用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

以我校为例,2010年我校参加普通话测试人员共计1924人,当时未进行系统的考前培训。当年考试结束后对成绩经行分析,其中达到一级乙等级别的学生数仅为54人,占2.81%;达到二级甲等的学生1173人,占总考生60.97%;达到二级乙等的学生593人,占总考生30.82%;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104人,占总考生5.4%。经过我校科学系统的考前培训后这个结果大有改善,在2013年普通话测试结束后我们又对当年的学生成绩做了个分析:其中一级乙等的学生占总学生的百分比达到5.41%,二级甲等的学生占68.86%,二级乙等的学生占22.65%,三级甲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占3.08%。由此可见科学培训后,学生成绩提高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七、对普通话测试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学生对普通话测试的重视

普通话测试是提高语言文字水平的重要推手,对于这个考试很多院校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大家普通话天天说,考试没有必要了吧,而且有借考试的方式来收取考试费的嫌疑。对于普通话,只是个交流工具,只要不影响沟通,发音准确与否无关紧要。殊不知正是有这种思想,才导致现在语言文字工作不受重视的。其实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前面已经说过了,往大了说他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要“书同文,车同轨”。往小了说这也是一个人的门面,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在我们进入社会时就会为自己争取到更有优势的竞争地位。所以说普通话很重要,认识到普通话的地位后,这个普通话测试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普通话测试,高校还是要用心的科学的去安排,去组织。它不像其他考试在固定同一时间进行,但这毕竟是国家级的考试,其地位应该引起所有组织者和参与者的重视。就像高考一样,人们都很重视,所以从考试组织,到考试安排,以及学生的考试都很严肃、认真。普通话考试也应该如此,每次考前应该组织考试委员会,对整个考试全程经行指导。制定适合本学校的考试流程,明确各考试工作人员职责。只有考试工作人员对考试重视了,这个考试才有严肃性,只有这样,广大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普通话考试,也就不会散漫应付了。

以上就是我校近几年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些感受,通过这些办法,语言文字工作在医学类院校中开展就会事半功倍。紧紧抓住医学院校特色,寻找适合医学类学生的教育方法,从而使语言文字工作能更好的在医学类院校开展。让广大医学院校学生爱上普通话、爱上规范字,了解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进一步将语言文字工作真正地融入整个医学类院校教学的全过程,最终结果必将会得到医学类学生专业知识和语言文字水平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聂丹.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走向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1,(5).

[2]殷平善,庞杰.汉语言文字与中医学的整体思维[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

[3]刘莉.医学院校推广普通话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5).

[4]黄玲娟,蒋耀辉,刘婕.综合性大学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2).

[5]孙洁,,范忠,李亚南.论医学院校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3).

[6]包和春.规范使用语言文字与高校的历史责任[J].北京教育.高教,2012,(12).

第6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1、普通话二级乙等是作为教师的基本水平。

2、普通话考试成绩等级分为三级,每级又各自分为甲乙两个等第,每个等级评价标准和分数各有不同,其中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86分。99分之间)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不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是证明应试人普通话水平有效凭证,证书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一印制,有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全国通用。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模式;改革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新时期语言规划的产物,是推广普通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用语言学服务于国家语言战略的一项特殊的创新性成果。[1]《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继续加大培训测试力度及评估力度,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扎实推进此项工作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学校形成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普通话的使用指导和普通话水平测评协调发展的良性发展体系,形成有“学”、有“训”、有“用”、有“测”、有“评”的良好的普通话推广普及氛围,从而充分发挥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对培养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2]普通话培训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随着普通话测试水平培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积极探讨传统培训方式与现代网络培训方式的区别,从而构建新形势下科学的培训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选取河北北方学院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站2013年参加传统人工培训与2014年通过“普通话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网络平台学习评测后参加正式测试的成绩统计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一、2013年前人工培训模式及其效果

为使学生提高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认识,掌握测试的内容、方法等,根据《河北省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规程>细则》的要求,学校每年在测试前都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考前培训。根据报名人数,按照学院专业划分为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安排一名省级普通话测试员采取集中授课共计16学时,培训工作1个月内完成。讲课内容包括宣传普及普通话及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的意义,讲解普通话语音知识,普通话声韵调的发音,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各类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标准、测试内容、方法、程序、注意事项等。经过系统的培训,学生普通话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掌握了必要的应试要求和技巧。2013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统计显示,参加培训测试的学生5185名,其中二级乙等1437人,占27.71%,二级甲等3185人,占61.43%,一级乙等329人,占6.35%,二级乙等以上总计95.49%。如图1所示:

二、传统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培训目标定位偏差

由于学生本人认识不到,大学生能说一口标准的、流利的普通话,具备较为流畅得体的语言交际能力,既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个人必备的技能,对他们今后就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于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仅仅停留在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证书上,认识不到提高语言素质对于自身发展的意义。培训教师通常为普通话测试员,在培训过程中语音知识、发音基础讲得少,强调如何应对考试、考试得分技巧讲得多,没有从切实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来考虑组织教学,偏离了以测促学的主旨。

2.培训模式僵化

受教学场所、报名人数多等条件所限,学校普通话培训模式为测试员大班集中授课,一般在1个月内上完16学时的培训课程,上课时间集中、教材统一是培训模式的两个突出特点。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域,语言背景较为复杂,差异较大,但是教师往往事先不掌握教学对象的语言背景,无法兼顾教学对象因来自不同地区而存在的发音缺陷、学习语言难点和纠正发音习惯的薄弱环节,做不到真正因人施教,难以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重点训练。

三、利用普通话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培训的测试效果

2014年,为进一步做好我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推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稳步发展,切实提高师生普通话水平及测试通过率,根据国家和河北省有关要求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我校购买了科大讯飞普通话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部署安装在学校局域网环境中,学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终端对普通话进行针对性学习、训练及模拟评测。系统提供了“基础语音学习”、“大纲短文练习”等6种学习方式,并且可以进行普通话全真模拟测试,测试结束后系统会对用户的普通话等级、发音面貌和具体发音缺陷进行详尽的反馈。使用者即可以通过计算机操作快速了解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系统部署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学校要求每位报名参加测试的学生必须完成各个模块的学习和至少3次模拟评测方能参加正式测试。通过考前自主学习和模拟评测的有序开展,从而直接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率。2015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统计显示,2014年底参加培训的学生4662名,二级乙等949人,占20.36%,二级甲等3341人,占71.66%,一级乙等221人,占4.74%,二级乙等以上人数总计达到96.76%。与人工培训相比,二级甲等人数显著增加,成绩提高明显,如图2所示。

四、网络学习平台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生随意性强,缺乏有力监管

目前,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去学校机房登录系统进行学习,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选择随意性强,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度、效果不易掌握也不易实施监管和督促,完全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性,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基本知识模块的学习或者囫囵吞枣或者浅尝辄止,完成3次模拟训练便不再学习训练。对于教学和培训环节的疏忽,使得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学生眼中成了简单机械的普通话水平认定工具,而不是推广普通话和提高自己掌握、运用普通话能力的有力推手,更不用说能够自觉去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了。

2.命题说话环节培训薄弱

普通话属于口耳之技,通过普通话培训及测试达到让学生能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进行交际并养成一定的口语素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境的设置和与人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学生这种能力的高低在测试命题说话环节体现尤为突出,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素质、说话技巧、语言驾驭能力的综合体现。网络培训系统无法为学生设置合适语境,无法实现人机口语对话练习,在学生说话环节中凸显的发音缺陷及语法习惯性应用错误给予纠正。一部分学生选择从网络下载或者找一些范文来背诵,考试中便出现学生背稿现象较多,口语化差;内容雷同、偏离说话主题者多,不能达到以测促训,从根本上规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五、思考与建议

1.综合两种培训优势,采取1+1+1培训模式

根据两种测前培训方式的测试成绩统计结果分析,采用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后,学生成绩与传统人工培训模式成绩相比,成绩同样主要集中在二级水平,但是二级甲等人数明显高于人工培训,说明大部分学生通过利用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自主学习后,对提高普通话水平会有很大帮助,对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是有效的。但是,一级乙等比例明显低于人工培训模式,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学生主要在命题说话项目上丢分较多,很多学生在前三题成绩很优异但是命题说话扣分都在6分左右,反映出采用智能评测与学习系统自主学习和训练,由于学生自主性不强及人机不能互动,不能纠正语法应用习惯等原因,培训效果不及人工培训。权衡两种培训方式的优缺点,建议采取1+1+1培训模式,即先由教师进行普通话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命题说话部分的辅导和训练;然后组织学生通过网络培训系统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训练;最后通过网络培训系统将学生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由教师开设专题培训课进行有针对性地讲授和训练。

2.培训构建分类教学模式,实现培训课程教学化

依据网络语言培训系统练习和模拟测试,系统分析诊断各生源地学生发音缺陷,应安排测试员教师根据各地学生发音缺陷,进行专门和有针对性的研究,在纠正发音习惯及如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练习方法方面多做研究,对突出的发音缺陷开设普通话发音的公共选修课程,编写教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教学,做到因地施教,因人施教,集中规范训练,这也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增强自信,有益于学生以后继续学习和练习普通话,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化素质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现计算机辅助测试之后,测试员由于负责测试说话部分,每年只是限于完成评测任务,加上网络培训软件的出现,使得很多测试员疏于专业知识的研究,对于学生发音方面问题关注得少,研究得少。分类教学模式和培训课程的教学化对普通话教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积极参加省、国家级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测试员队伍的教学和学术水平,最终实现教学相长以及培训主体与对象的双赢。

3.积极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活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

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拥有语言学习和培训的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常规的培训之外,积极结合“推普周”等活动,全校统一组织或者学生团体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训练活动,如诗歌朗诵会、辩论赛、演讲比赛等,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氛围,并安排测试员全程指导。测试员除了“听”与“测”的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示范”、“正音”的能力,在这种开放式语境下对学生普通话和语言能力进行培训和指导,必将会更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家语委普通话与文字应用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

测试20年:三次浪潮和三方面创新[J].语言文字应用,

2015,(1).

[2] 彭静.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刍议

[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21(6).

第8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1、英语四六级证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目标是更准确地测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

2、计算机二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使用一种高级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以及上机调试的基本技能,考试采用全国统一命题;

3、普通话水平证书: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二、三级,每个级别再分出甲乙两个等次;一级甲等为最高,三级乙等为最低;

第9篇:普通话考试文章范文

关键词:普通话教学;中职卫校;语文教学;实践意义

语文在中职卫校中的定位虽然是普通学科,但语文是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能提高中职护生的人文精神,是学好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工具,提高中职护生文化素养的一门学科,而普通话课,对提高中职生文化素质、语言表达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普通话教学在中职卫校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职卫校中设置语文意义重大,一方面,语文课除了体育课以外,普通学科中让学生感到最为亲切的课程,是学习时间较长的一门课程。另一方面,语文课能很好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语文学科在中职卫校中起到台阶的作用,能帮助中职护生跨越到专业领域。中职卫校的语文课设置,较偏重读写,而轻听说。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多数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支粉笔、一张嘴,注重课文的解析,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教师生硬地灌输知识点,无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的实际需要,抹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差。

普通话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大量的练习,纠正同学的发音和读音,学生学习的欲望较强。普通话教学和普通话测评的内容一致,包括到四个部分,字、词、读短文、说话。大量的关于字、词的练习,能改正同学们错误的发音和发音方法,增大识字量,学生的文字基础更加牢固。很多中职护生,语文基础差,学习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写错字、读错字、张冠李戴的语言现象很严重。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不分,轻声字不认识,古入声字经常读错,35个韵母不会读不会写,并且和英语字母读法混淆。通过大量的普通话发音技巧的讲授,如四声,发音和调值保持一致,轻声词的读法、儿化音的技巧、上声的变调就能使语音标准和优美;短文有科普类、议论类、记人类、记事类、咏物类,学生反复模仿练习,不仅能帮助同学正确的发音,提高同学们朗读文章的语言美感,还能学习到不同的文体,感受到文章绽放的思想魅力和人文精神;说话的练习,不仅能提高中职护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提高自信心。语文课堂上,中职护生和教师的互动较差,学生鲜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说话能针对每个主题进行练习,讲述别人的故事、自己的故事、爱的故事、生活的感受,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学生有话说,愿意说,有效地提高中职护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文学习效果。

中职l校语文课把普通话的教学纳入常规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提高中职护生语言表达的标准度、流畅度、熟练度,激发学生学好母语的欲望,还能提高学生识字水平,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信。普通话教学通过普通话测评来检测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并获得相应的证书,适应职业的需要,为就业增加砝码。

二、中职卫校普通话教学的现状

(一)学校方面

语文学科在多数中职卫校,学校和教师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语文课的地位模糊,定位为普通学科,地位低于专业课和基础学科,课时数较少。但近些年来,因医疗部门对卫生技术人才学历要求提高,语文课的比重逐渐增大,夯实护生的文化基础,应对三校生考试。学校没有意识到普通话教学对中职护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普通话教学在中职卫校中没有形成测评机制,没有进行系统地教学和要求。

(二)教师方面

中职卫校语文教师,有较深的普高教学情节,偏重于高中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们对本学科的自我认同度低,语文教师较少有培训或进修的机会,与其他中职学校的教师接触少,有一定的封闭性,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普通话能力提高有限,所以只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意识和体会不到普通话教学对中职护生整体语文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方面

中职护生因中考自信心受挫,到中职学校后,无法振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多数同学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认为语文课可有可无。中职护生一半以上同学来自于农村或山区,多数同学来自方言区,他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有限,大多数同学普通话不标准,阅读量小,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虽然很多西部的中职学校,都在校园里推广使用普通话,标注了普通话的重要性,但学生也没有意识到普通话对自己的语言能力、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学校安排了普通话测评和普通话课程,很多中职护生抱着应付的态度,并没有刻苦学习,纠正自己的普通话。

三、中职卫校普通话教学的对策

(一)学校转变思想

学校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水平基础上进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类的专门人才。”学校应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知识性、能力性,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学校应增加语文课时,把普通话教学纳入正常的语文课教学范围中,征订普通话教材、培训教师,安排普通话教学,统一组织学生测评,把普通话等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前提条件,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水平和能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中职卫校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生硬的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结合中职护生的学习特点,科学的评估学生的现状,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认真开展普通话教学,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学生认真学习普通话

中职护生应认识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刻苦练习,反复地模仿发音方法和发音要领,在学习和生活中熟练使用普通话,改正错误发音和写错别字的习惯,通过相应等级的普通话测评,增强自信心,提高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形象气质,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

语文学科的地位在中职学校逐渐攀升,很多学校增加教学时数,引进优良师资,规范语文教学。中职卫校开展普通话教学十分有必要,推广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测评成为常规考试,能改变以往沉闷的语文教学现状,激发教师的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中职护生培养成不仅具有过硬医疗技术,还有良好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郑家刚.中职卫校语文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2] 刘义兵等.职业技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