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经费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职)教育经费目前状况策略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新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这一点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显得更为突出。现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中职教育经费投入的目前状况
1.国家有关教育经费筹措的法律、规定和政策办法未能全面贯彻执行
近些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对教育的投入,但遗憾的是都未能全面贯彻实施。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包括摘要:各级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计划、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办法,认真加以落实。”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简称《教育法》)第54条规定摘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规定。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第55条规定摘要:“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即“三个增长”)。教育部2005年2月28日在《有关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非凡强调摘要:“要根据当地实际,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相应增长”。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观察下表,1998年至2002年全国落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经费总量虽呈逐年上升趋向,但只略高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2002年还一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水平;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上升,但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虽有个别年份有所增长但总体却呈下降趋向(1997年为240.43元)。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已显不足,假如不能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三个增长”,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更加步履维艰。
2.中职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比例过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存在着投资比例不合理的新问题摘要:投资整体向高等教育倾斜,而在中等教育中又向普通教育倾斜,导致中职投资比例过低。
资料来源摘要:中国教育年鉴2000-2004中职投资比例过低。
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构成来讲,高等教育投入占26.26%,中等专业学校占6.71%,技工学校占0.57%,中学占28.60%,职业中学占3.08%,小学占28.42%,非凡教育学校占0.30%,幼儿园占1.44%,其他占4.06%。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只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0.36%,远远低于国家、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也远远低于国家、政府对普通中学的投入比例。由于统计资料中,“中学”包括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高中阶段教育,这个比例还不足以说明新问题,那么比较一下生均成本就一目了然了。2001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学为812.49(由于包括初中,高中实际生均支出大大高于这个数字),职业中学为1400.09,仅为前者的1.7倍,而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是普通教育的2-3倍,因此这个投入显然是不够的。
3.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利用不够
据200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收入构成如下(见饼图)摘要:
从图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构成中,政府拨款所占比例超过了500,单从比例来看,政府拨款和国际一般水平大体相当。然而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却很小,不到5%。这个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如韩国高达48.5%,其他一些国家也都在10%以上。政府财力有限,假如不能很好的利用社会资金,那么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将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我们知道,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根据谁受益谁买单的经济原则,企业这个最大的受益者应该而且也有能力为中职发展出一份力。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职业教育法》)第28条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预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从而明确了企业的职责。但是实际当中我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微乎其微。虽然《职业教育法》第29条进一步规定摘要:“企业未按本法第20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但都未真正贯彻执行。国家虽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兴学、助学,但由于配套的政策法规迟迟未能出台,民办教育的发展尚未完全纳入正轨。1979年以来,我国开始引进教育外资,但所接受的外资只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极小一部分,和经济项目相比大为逊色。
4.中职学校教育经费利用效率不高
教育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事业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由于基建费主要由国家单独拨款,分配给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事业费支出,而事业费又包括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个人部分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和学生补助,公用部分主要用于公务业务支出(主要是教学)、设备修缮等,是最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费用。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摘要:基建费过低不能保证学校的校舍和设备,人员经费比例过高、公用经费比例过低会使教育投资只能用于支付教职工工资,而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
以2001年为例,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为1517.09万人,学生和教职工比例9.6,仍未达到国家要求的10以上,而且大大低于世界二些教育发达国家数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美国2002年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为15,德国的同期数字为16,日本为12。而我国务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员经费基本上都接近甚至超过了50%,平均比例为50.09%,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高而公用经费比例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规模偏小,同时专任教师比例偏低。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平均在校生为852.68万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平均仅为58.58%。学校平均规模偏小,造成师生比例低,而专任教师比例低说明学校机构设置庞杂、冗员过多,因而人员开支居高不下,挤占了公用经费。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和普通教育一样的教学条件摘要:教室、教师及活动设施,还需要一定的实习场地、练习场地、各种设备,因此需要更高的公用经费作为支持,不然无法实现培养目标。
另外,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图书资料、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利用率很低,各学校都一味追求“大而全”、“大而详”,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使得本来就少的教育经费更加拮据。
二、中职教育经费新问题的策略
1.促进税费改革,保证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上文中提到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比例一直未能实现《纲要》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4%目标,这个目标是经过验证的,以我国现在的国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为什么迟迟未能实现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太低,而财政收入是财政性教育拨款的主要来源。我国的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并不低,甚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太低,导致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NP比例偏低。因此,解决新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财政收入。而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举措在于“税费改革”。目前,我国存在很多没有列入政府预算管理的不规范的收费,政府很难控制和管理这部分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比例至少为1摘要:1。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只有实行费改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进而确保政府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2.把重视职业教育落到实处,加大对中职的投资比例
观察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经费模式,即是在发达国家,政府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如澳大利亚来自于政府的职教经费占职教总经费的比例为50%;新西兰为70%;美国约为75%(其中45%来自地方税收);而和我国同处亚州的韩国也占到了50%以上。对职业教育的私立办学机构,一些国家的政府也给予了一定的经费资助。而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中政府拨款虽也占到了50%,但是这个比例是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中由政府拨款所占比例最低的。对于一个低收入国家来说,有限的教育经费应集中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这不但涉及教育公平新问题,同时也符合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知道战后德日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因此,政府要担负起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责任,就要不断加大对其投入。
3.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财力十分有限,要求国家在短期内大幅度加大对中职的投入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放慢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反我们要利用职业教育特有的优势,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对中职的投入。而要想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就必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民间资金。为此,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同时增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的团体、个人和企业参和职业教育的办学,进而增加职教的经费总量,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4.提高教育经费利用效率,确保中职培养水平
(1)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的有关政策是看重运动员能否取得良好文化成绩。当前我国高校没有针对现役运动员的详细管理办法,有关体育管理部门对运动员文化教育重视不够,缺乏配套的法规制度作为有效保证。
(2)运动员不同于普通的在校学生,所以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普通的大中小学教学模式要区别对待,对于运动员的文化教学方法和内容,缺乏针对性。
2加强后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1)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运动员整体素质提高的基础,有利于运动员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有利于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以后就业的发展。
(2)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有利于运动员退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运动员的基础文化素质不仅可以提高其的自身修养,同时也可以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和生存发展的问题。
(3)加强运动员非专业素质教育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其退役文化上的劣势使他们在就业上缺乏竞争力,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影响其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国家竞技体育后备力量不足,如果发展竞技体育的根基动摇了,将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3高等职业教育与新形势下的竞技体育的关系
(1)高职教育就是有关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它是传授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教育。我国需要各高校利用自身丰富的人文和自然科学方面知识,来维护竞技体育可持续性发展,同时高职院校也需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职业技术人才,以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终身性。高等职业教育是终身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后竞技运动员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在不断地变化。高职教育从增加通用性和复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长期发展而服务。
(3)高职教育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所以运动员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4)高职教育可以在运动员运动生涯期间起到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作用、在竞技运动员运动生涯后培养体育人的社会就业能力的作用、培养国际化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作用。
4提高后竞技运动员非专业文化素质的对策与研究
重视全面素质培养,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学会生存的一种教育模式。高职教育在强调专业素质同时也应强调非专业素质教育。强调专业素质的根本缺陷在于不能让人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忽视了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非专业素质发展。完善的高职教育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体系:
(1)高职学生非专业素质培养队伍组建,使学生工作的教育与管理职能转变为以非专业素质培养为主的教育职能,对大学生(竞技运动员)进行思想引导、生活辅导和心理疏导,它是高职非专业素质培养体系的前提条件。
(2)利用所有教育资源。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除了发挥高职素质教育基础性作用外,还要利用学校教学资源,把非专业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每个环节。
(3)制定科学的非专业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根据高职教育目标各专业学生学习的不同要求与特点,制定学生(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计划,要考虑各专业的个性,其基本内容不能局限于人文素质、人格素质、身心素质、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及创新能力等。
(4)可行的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方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如:工学结合、岗位模拟、临场实践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非专业素质的理解。建立科学有效的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评价工具,评价方法,在有差异性的基础上,有效地对学生非专业素质作出有效的评价,并将相关评价信息反馈给学生,同时指明努力的方向。在竞技体育领域中发展高职教育要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同时又要面向社会发展需要,为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根据相应的文化基础进行各类不同的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既能在竞技体育中拼搏,又能在退役后可以很好地融入社会。
5结论与建议
(1)转变教育理念,教学指导思想应向“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转变。还要建立专门教育机构,如课程设置、培养目的、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等,只有循序渐进,稳步改革,只有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培养,才能达到体育经济需求与院校培养之间的平衡协调。
(2)以实践强化竞技运动员非专业素质,建立跨校的学生社团,为学生的交流提供平台,使其积极地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实现学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优化竞技运动员人才培养方案,增设专业素质能力实践的新要求,在专业学习基础上展开的虚拟课程式的非专业综合素质实践,使非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落到实处。
6结束语
基于内部审计视角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然后详细说明了绩效审计的三个层次: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效果性审计,并初步构建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建设的几点建议,以推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内部审计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研究背景
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指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促进学校管理者优化配置资源、提高绩效,从而建设资源节约型高校。我国的财政管理改革已进入以支出管理改革为重点的阶段,高校教育经费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因此,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开展绩效审计,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和审计,无论是对高等教育事业经费支出的管理改革还是审计事业的发展,都是一条不可或缺的必由之路。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的审计主体可分为内部审计部门和政府审计部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高校绩效审计的研究多数是以政府审计部门为出发点,探讨政府对高校的绩效审计,但是仍未形成完善的制度规范和统一的指标体系,高校的政府绩效审计处于初步建设时期,开展还需一段时间。
2015年3月24日,《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教财〔2015〕2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内部审计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手段,是强化过程监管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资源绩效的重要保障。”高校内部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延伸,在高校绩效审计中具有主动性,是推进高校绩效审计的动力与保障。因此本文选取内部审计部门作为审计主体,以内部审计部门为研究视角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进行研究。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必要性
(一)理论基础1.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既不是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也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成分,属于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决定了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由政府、学生和社会共同承担,同时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成本效益观念,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绩效审计满足了利益相关者对经费支出效果的需要。2.委托理论委托理论认为,财产所有权和财产经营权分离后,一方面委托人希望人能诚实、公允地履行受托经济责任,不仅要实现财产的保全,还要实现财产的增值;另一方面,人也有义务向委托人说明受托经济责任的具体履行过程和结果。政府对高校投入资金,委托高校负责人对投入资金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为社会最大效率地提供公共服务,输出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方、银校合作方等委托方投入或借出资金,希望高校为其盈利;学生缴纳学费,希望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为保障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履行,满足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产生了绩效审计的要求。
(二)现实意义1.绩效审计是高校厉行节约的重要保障目前,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如设备仪器的采购与管理不善,重复购置;基建修缮项目没有长远规划,重复拆建;参加或举办没有意义的会议与活动,铺张浪费。这些不仅容易滋生高校腐败,还会影响高校的长远发展。当前的高校内部审计侧重于财务收支的总量审计,缺乏对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高校教育经费的某项支出不超预算,并不代表这项资金的使用效率高,这项资金的支出不一定达到了预期效果,因此这笔资金即使不超预算,也是低效的支出,甚至是浪费的不合理支出。因此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进行绩效审计,对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保障经费支出的合理性与节约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2.绩效审计是高校内部审计纵深发展的必然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绩效审计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成为西方国家审计的主流方向(安杰等,2010)。在我国,高校虽然一般都设置了独立的审计部门,对经济责任、财政收支、基建修缮、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审计与监督,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的重点局限于财务预决算以及日常收支活动的准确性、差异性,却很少考虑学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效益性、效果性,因此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2014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正式实施。新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内部审计的目的与绩效审计的内容相统一,因此引入绩效审计不仅是高校内部审计的创新方向,更是内部审计纵深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审计经济性审计是指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是否以最低费用获取一定质量的资源,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是否节约以及支出结构是否合理。经济性审计是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主要内容之一,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应按照厉行节约以及经费优化配置的方针进行经济性审计,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审计:1.经费支出的节约性审计审计在保证资源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下,资源的购买成本是否有压缩空间,是否达到最低;审计资源的购买与获取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有无挤占挪用资金;审计是否严格执行了政府采购政策。2.经费支出结构的合理性审计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高等学校经费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经济性审计的另一个重点就是审计经费的支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最大限度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二)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率性审计效率性强调的是成果与支出的比例关系,追求比例的最大化。对于高校教育经费支出来说,效率性审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为取得同等的教育成果,高校教育资源的消耗程度,即审计是否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一定量的成果;审计购入的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有无资源闲置与浪费。效率性审计是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关键,是连接经济性审计与效果性审计的桥梁。效率性审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人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高校教育经费支出获取教师、行政人员等各种人力资源,其中教师资源是核心,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发展潜力,因此人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的重点是审查教师的人数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2.物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物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审计房屋、设备、图书等物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审计物力资源是否优化配置,有无闲置浪费。3.财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财力资源的效率性审计主要是审计高校教育经费在人才培养和发展科研两方面的支出效率性。
(三)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效果性审计效果性审计是审计教育经费支出后所实现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之间的关系,即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效果性审计可分为两个方面的审计:1.人才培养效果性审计我国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是否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评价教育经费支出效果的重要内容。2.科学研究效果性审计高校的另一职能是科学研究,即通过科学研究不断输出新知识,促进社会发展。科学研究效果性审计主要是审计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四、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绩效审计本身是一个多指标综合性的审计模式,涉及到从资源的购买、使用到产出的全过程审计,因此一套科学实用、清晰可比的高校教育经费绩效审计指标是绩效审计的关键。本文基于内部审计的视角,初步探索了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的指标体系,见表1。各审计指标的具体描述如下:
(一)经济性审计1.实际支出与预算支出比例=(实际支出/预算支出)×100%该指标越大,说明教育经费支出的经济性越差;该指标值大于1时,实际支出超预算,经费使用可能存在浪费。2.本年实际支出增加比例=(实际支出-上年支出)/上年支出×100%该指标值大于0,说明本年支出大于上年支出,指标值越大,超出上年支出越多;指标值小于0时,本年支出较上年支出节约。3.教学支出比例=(教学支出/总支出)×100%该指标反映了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该指标值保持较高才是合理的支出结构。4.三公经费支出比例=(三公经费/公用经费)×100%三公经费包括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是应该严格控制的支出,该指标应维持在较低值。5.设备购置支出比例=(设备购置支出/公用经费)×100%设备购置支出比例包括可分别计算教学设备购置比例和行政设备购置比例,并进行对比分析。教育经费的支出重点应该是教学,教学设备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同时还要及时优化更新,因此教学设备购置支出应该远大于行政设备购置支出。6.人员经费比例=(人员经费/总支出)×100%人员经费包括在教职工工资、福利、补贴等,人员经费比例越高,公用经费必然少,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该指标值应维持在较低水平。
(二)效率性审计1.学生教师比例=(学生人数/教师人数)×100%该指标值高,表明高校教师资源利用效率高。但是不能过高,生师比太高说明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影响学校办学质量。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的规定,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生师比不能超过18:1。2.教师人均工作量=全校教学工作量/教师人数该指标反映了教师资源的利用效率,指标越高,效率越高。该指标不能过高,过多的工作量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会挤占教师的科研时间。3.专业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专业教师人数/全体教职工人数)×100%专业教师在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指标值高,说明人力资源利用效率高;该指标值低,说明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可以精简非教学人员,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率。4.高层次人才占专业教师比例=(高层次人才数/专业教师人数)×100%高层次人才是指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面向国内外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高学历的教师。该指标越大,说明师资力量越好,教学和科研发展的实力越强,人力资源效率越高。5.房屋利用率=(实际使用的房屋面积/可使用的房屋面积)×100%房屋包括高校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楼、运动馆等,该指标高,说明房屋资源利用率高,反之说明基建项目缺乏合理规划,导致资源闲置与浪费,效率低下。6.设备更新率=(当年更新的设备数/当年购入的设备数)×100%该指标低,说明当年购入的设备未能及时投入使用,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设备重复购置或者设备更新不及时。这一方面导致了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学生未享用到优质资源,物力资源效率低下。7.设备使用率=(设备实际使用小时数/该设备可充分使用小时数)×100%该指标反映设备使用效率,值越高说明设备使用越充分。8.图书借阅率=(图书借阅量/图书总数)×100%图书资源是学习知识和发展科研的重要资源,该指标反映了师生对图书的利用率,指标值越高说明该项教育经费支出的效率性越高。9.科研成果数与科研支出比=科研成果数/科研支出科研成果包括发表的论文、出版的图书、获取的专利。该指标反映了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指标越高效率越高。10.学生人数与总支出比=学生人数/总支出该指标反映单位经费支出所能负担的学生数量,该指标值越高说明经费的使用效率越高。
(三)效果性审计1.学生毕业率=(毕业人数/学生总数)×100%学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毕业,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合格大学生的比例。2.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人数/毕业生人数)×100%该指标反映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指标值越高,表明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越高,教育经费的支出效果好。3.学生人均获奖数=获奖数/学生人数包括国家级或地方级举办的知识竞赛、体育竞赛、实践竞赛等各类获奖数,该指标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比例越高效果越好。4.教师人均论文数=数/教师人数该指标反映了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指标值越高,表明高校教师科学研究获得成果越多。5.核心期刊论文比例=(核心期刊论文数/总数)×100%该指标反映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数,指标值越高,说明教师科研能力越强。6.教师人均科研专利数=科研专利数/教师人数该指标反映了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指标值越高,经费支出的效果性越好。7.教师人均出版教材数=出版图书数/教师人数图书出版包括教材、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等的出版,反映了教师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和完整化,指标值越高,科研效果越好。
五、加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建设,推进高校教育经费的绩效审计
(一)加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而在高校管理体制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领导和教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局限于过去的监督职能,忽略了内部审计的确认和咨询功能,内部审计在高校的独立性受到制约,不利于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意见》中明确提出“充分保障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应设置独立内部审计部门,足额配备专职审计人员。要保障内部审计部门依法审计、依法查处问题、依法公告审计结果,不受其他机构和个人的干涉。对拒不接受审计监督,阻挠、干扰和不配合审计工作,或威胁、恐吓、报复审计人员的,要依规查处。”因此,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的根基与核心,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推进绩效审计的根本保障。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是对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的全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果进行审计与评估,审计范围更加广泛,审计业务的性质更加复杂,这不仅加大了审计的工作量,而且要创新审计方法,如果仅依靠传统的审计方法,绩效审计工作很难开展,其优越性也无法体现。目前,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施,使信息化建设深入影响到校园内各类用户和管理部门,高校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快速。但是,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却不甚理想,一部分高校自行开发了简单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一部分高校仅是利用Excel表进行审计,高校内部审计作为审计主体,却无法跟上审计对象的信息化步伐,严重制约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因此,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审计的水平,不仅是绩效审计的需求,更是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需求。
(三)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多元化建设高校教育经费支出绩效审计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要顺利开展绩效审计,必须创新审计方法,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但是仅靠硬件设备的投入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审计人员队伍的多元化建设。审计人员是绩效审计的主要推动力和实施者,具备一支由经济、管理、法律、建设工程、信息系统等专业背景和专业资格的人员组成的审计队伍是高校实施绩效审计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安杰,国效宁,徐铭禧.我国高校绩效审计:现状、意义与建议[J].会计之友,2010(10):92-94.
[2]张建林,刘韩婷.浅析高校科研经费绩效审计[J].河北企业,2013(1):63.
[3]伍清.绩效审计视角下高校教育经费审计内容研究[J].会计师,2014(1):53-54.
[4]冯彦妍.高等教育经费政府绩效审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论文关键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地区间;不均衡;分析
论文摘要: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实现社会和谐与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品,政府的投入模式对义务教育的发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地区间不均衡的情形依然存在。
一、义务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现实
由近几年国家颁布和实施的政策上来看,政府越来越重视义务教育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并进行着一系列的努力。然而,由于一些制度原因和历史原因,这种地区间的不平衡将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影响着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而这种地区间财政支出不均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
(一)各省区间不均的表现
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导致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情况也不相同。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各乡镇政府承担,所以各地的教育及教学条件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这种地区间的贫富差距对我国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构成了相当大的障碍。同时,由于这种不均衡是一种全局视野下的,必然会从相当广泛的层面来影响教育的公平性。
(二)城乡地区间不均衡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涌入城市,在这种失衡的结构下,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支出上出现了巨大差异。人口数量占我国人口总数相当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其义务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未来是否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义务教育支出地区间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我国财政义务教育支出在地区上的存较大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义务教育面临的宏观环境来分析这一问题。
(一)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发达与不发达地区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平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体制。但是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仅占全国义务教育总经费投入比例的2%左右,这使得我国义务教育的费用主要靠地方政府来负担。我国各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来自该地区财政的收入,而该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多少依赖于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这样一来,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财政收入的巨大悬殊,从而容易引起各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不均衡。
(二)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均衡的宏观因素分析
造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支出不平衡的宏观原因主要有两点,即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和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状况。
1.我国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
我国现行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仍存在问题。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对义务教育负有主要管理责任。与此管理体制相对应,中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亦以高度分散为特征,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大部分由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负担。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87%由基层地方政府负责,尽管这种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县内的教育水平差别得以平衡,但仍无补于一个县财政的绝对匮乏,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筹集仍然是个严峻的问题。 “以县为主”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扭转过去义务教育投资重心过低(乡级政府和农民负担太重)的局面,是一个不错的制度选择。然而,这一体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质,难于适应我国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异巨大的基本国情,更与我国现行的财力分配结构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因而不可避免地陷入多重困境。
2.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
我国公共教育资源的显著失衡,教育不公平的现象集中体现在城乡的二元结构上。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共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国也不例外。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是我国二元社会形成的根本的原因,长期以来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则是主要的原因。我国在长期以来的二元社会结构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一种以城市为主、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国家的主要物力、财力以及优质人力都投向了城市,优先满足甚至只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的利益。城市人口获得了更多、更好的公共教育资源。虽然现在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倾斜,但是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众多的农村学校获得的教育资源远远低于城市,甚至连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都未备齐。
三、对于义务教育教育财政支出不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对策建议
这种地区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当前财政投入体制的不合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要调整当前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关系,将投入主体的重心上移。
1.平衡省际间差异,强化中央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不应是平均分配,而应是在保证政府基本供给责任之后的转移支付。可在共同受益的基础上,建立起省与省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来有效地弥补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缓解中央财政的压力。
2.平衡城乡间差异——强化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责任,县级政府继续承担一定比例的投入责任,负责义务教育的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管理、校舍建设、设备购置、环境治理、危房改造和经费管理等,将用于义务教育的各项资金落实到位。
(二)平衡义务教育地区间差异的保障措施
1.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保证教育投入落到实处。
3.国家立法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
参考文献
论文摘 要:教育公平性问题是现今社会一大热点问题,究其原因是各种各样,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却是教育政策的不合理。如何将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进行合理的改造是促使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性问题是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大主要原因就是教育政策的不合理。
(一)教育政策的内涵。教育政策的概念与公共政策概念的多样性一样,也是多种多样的。综合国内外对教育政策研究的情况来看,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着多个认识角度。有将教育政策分为动态教育政策和静态教育政策。其中动态教育政策是从教育政策的决策、执行过程来看待教育政策;静态教育政策是把教育政策当作一种行动准则的文本形式。有从政策包括范围的角度,将教育政策分为广义的教育政策和狭义的教育政策,广义的教育政策包括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狭义的教育政策指的是介于教育方针与教育法规之间的一种教育规范。
(二)教育公平的内涵。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孔子就曾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观点,西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也都包含了教育公平理念,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西方学者从未间断过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其中比较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科尔曼所作的《科尔曼报告》,科尔曼认为教育公平主要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向人们提供达到某一规定水平的免费教育;二是为所有儿童,不论社会背景如何,提供普通课程:三是为不同社会背景的儿童提供进入同样学校的机会;四是在同一特点地区范围内教育机会一律平等。
而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问题所做的诠释用很多种,综合起来看主要是:教育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即人类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的平等与受教育的非基本权利的不平等。
(三)教育政策与教育公平关系。通过对教育政策和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多联系。我把这些联系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具有核心价值相联的关系。教育政策的核心价值是公平与效率,而教育公平则成为了教育政策核心价值所追求的基础。第二,手段与目的的关系。教育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而教育公平则是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地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政策作为一种手段,促使公民能自由平等的分享公共教育资源这个目的的达成。
二、我国中学教育公平问题现状
(一)重点中学政策造成校际间差距。重点中学建设就意味着教育投入上的倾斜性政策,“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贯政策,这一政策对于集中有限教育资源,确保优秀人才的培养,的确起到了历史性的重要作用。但它也造成了当前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巨大差距。重点校建设政策所导致的教育公平问题也越来越尖锐地凸显出来。重点学校政策在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时代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当今我国教育资源经过长期发展,已经远远不是当年那种情况了,重点学校政策再实施下去其消极作用就已经原形毕露了。
(二)城乡间教育经费与师资的差距。教育的城乡差距是教育差距的核心,缩小教育差距的关键在于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从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来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经费平均为1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955元,农村为1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从教师水平的城乡差距来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38个百分点。 转贴于 (三)教育地区差距。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制约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影响我国教育地区差距的主要因素就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平衡。教育经费的地区差距,首先表现人均教育经费的差距。2001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东部地区的平均值为619元,中部地区为264元,西部地区为282元。人均教育经费前3位分别是上海(1160元)、北京(1105元)和天津(722元),后3位分别是贵州(176元)、安徽(197元)和河南(203元)。由此可见,东部、中部、西部之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是如此之大。那么教育水平的差距也不言而喻了。
三、解决中学教育公平问题的政策路径
(一)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化。教育政策制定程序化是为了限制个人的恣意和专断。与教育政策执行及总结相比,教育政策制定所涉“公平性”更加明显。教育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具体形式,行政机关在制定教育政策时,应该具备一个合理的程序。在这一程序中,关键要做的是征求意见工作。建立普通公众、民间中介机构和政策研究组织参与决策、监督决策的制度,实行教育决策听证制度,最大化地关注、采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真正体现教育政策的公平性品格。
(二)将“公平”理念贯穿到教育政策执行全过程。公平是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与规则,教育政策是公平在社会领域、教育领域的具体化。公平性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政策来实现的。
政策文件所规定的公平性利益格局一般是原则性的规定,政策执行的实践操作才是对利益的最直接分配。
(三)将“教育公平”纳入教育政策评估指标。政策评估既是一个事实判断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政策评估既要设立价值标准,也需设立事实标准。价值标准建立在伦理、道德、文化、利益、政治、社会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它在政策评估活动中的应用,旨在确定一项社会政策在价值上所造成的影响。以往的教育政策评估较多重视的是政策效率、政策效能、政策绩效、政策回应的充分性、政策执行力等事实判断,而缺少社会公平、和谐发展等价值标准。教育在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中有着重大作用,因而将“公平”作为教育政策评估指标,既是教育政策评估应有之义,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之时代所需。
参考文献
[1]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关键词:普通高校;教育投资;预算内教育经费j成本分担;生均学费;居民消费支出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6-0005-07
自1999年普通高校规模超常发展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投资也在总量和结构上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中,有些是合理的,有些是不合理的。总结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或许会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科学化、促进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有一定的益处。关于我国普通高校投资的文章已经有不少,如武毅英等人的“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的模式探讨”、杨震的“高等教育投入的国际比较与我国高教投资体制改革”、孙海涛等人的“我国高校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彭易的“当前高考报名人数下降现象的人力资本理论分析”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对高教(校)投资问题进行过研究。本人对于我国普通高校规模、学费、投资及评价等问题也有过一些研究成果,但是对普通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投资的各种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章仍然较少。
本文将对我国1998-2009年间普通高教投资总量,政府、民间和个人对普通高教的投入比例,生均教育经费及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在部属与地方高校之间、在本科与高职院校之间以及在地区之间的差异等方面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一、普通高校投资总量的变化
1.普通高校投资总量的增长呈现指数变化趋势,增长速度超过普通高校规模的增长
1998年,我国普通高教投资的总量为549.34亿元,2001年超过1100亿元,2004年超过2100亿元,2007年超过3600亿元,2009年达到了4645.01亿元。也就是说,2009年我国普通高教投资总量是1998年普通高校大扩招前的8.46倍。如果对我国普通高教投资的变动曲线进行拟合,可以用指数曲线很好地拟合,如图1所示。
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专科生)规模为413.4万人,2009年达到2285.5万人,增长了4.5倍。显然,我国普通高教投资的增长高于同期普通高教在校生规模的增长。
2普通高校经费占各级教育总投资的比例快速提高
如表1所示,1998年,全国各级教育经费总量为2949亿元,2009年增长到16503亿元。2009年全国各级教育经费总量是1998年的5.6倍。同期我国普通高校总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各级教育经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因此,普通高校投资总量占全部教育投资总量的比例也从1998年的18.63%提高到2009年的28.15%,其中2005年甚至达到了30.29%。
二、普通高校政府投入的变化
1.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增长幅度小于普通高教总投资,占总投资比例呈下降趋势
如图2、表2所示,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335.07亿元,2009年达到了2191.26亿元,是1998年的6.54倍。这一增长幅度虽然不低,但却远远低于我国普通高教总投资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我国普通高教总投资比例呈下降趋势。1998年,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我国普通高教总投资比例为61%;2005年这一比值跌到谷底,为41.03%;2009年这一比值上升到47.17%。2009年与1998年相比较,减少了13.83个百分点。
2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各级教育预算内经费的比例前两年快速提高,然后持续缓慢下降
如表2所示,1998年,全国各级教育预算内经费总量为1566亿元,2009年增长到11419亿元,是1998年的7.29倍。同期我国普通高校预算内经费的增长速度低于我国各级教育预算内经费总量的增长速度。因此,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各级教育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也从1998年的21.4%减少到2009年的19.19%,但其中1999-2005年都维持在22%-25%之间。
3.普通高校财政性投入的增长速度慢于普通高教总投资的增长速度
1998-2009年,我国普通高教投资来源渠道中,不仅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降低,其他3个渠道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教育税费、企业办学经费和社会服务收入)占普通高教总投资的比例也呈现减少态势,2009年比1998年分别减少了0.41、0.26和1.7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1998-2009年,4个渠道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速都比普通高教总投资的增速要慢。
三、普通高校民间投资的变化
分析表明,我国民办普通高校举办者投入数量增长,但是其占普通高校总投资比例极小,且呈波动趋势。
如图3所示,1998-2009年,我国民办普通高校举办者投人大幅增长,从1998年的0.1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1亿元,增加了33亿元。民办学校举办者投入占我国普通高教总投资的比例也从1998年的0.02%提高到2009年的0.69%(2004年达到最高,为1.38%),增加了0.67个百分点。虽然如此,民办普通高校举办者的投入都从来没有能达到普通高校总投资的2%。这反映出我国普通高教投资环境不利于民间对于高校的投资。
我国普通高教的社会捐赠经费,1998年为11.46亿元,2009年增长到26.18亿元,增长速度较为缓慢。2009年,社会捐赠经费占我国高教投资的比例为0.56%,与1998年相比减少了1.5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其他经费比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快,1998年为106.86亿元,2009年增长到了780,88亿元。其他经费主要指学校的其他收入,包括住宿费等。其他经费占我国高教投资的比例从1998年的19.45%减少到2009年的16.81%,减少了2.64个百分点。
四、普通高校的个人投入--学费的变化
1.普通高校学费总量直线上升,但是学费占普通高校经费总量的比例先上升、再下降
如图4所示,1998-2009年,我国普通高教的学费收入增长较快。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学费为。74.16亿元,不足100亿元。此后,随着普通高校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学费总量一路上升,2009年达1540.35亿元,比1998年增加了1400多亿元,是1998年的20.77倍。
学费占普通高校经费总量的比例,1998年仅为13.5%,2005年达到了最高点37.47%。此后,这一比例
不断下降,2009年为33.16%,比1998年增加了19.66个百分点。
分析表明,1998-2009年,我国普通高校学费的总量是直线上升的,但是学费占普通高校经费总量的比例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波动。
2.普通高校生均学费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在逐渐变小
如图5所示,普通高校的生均学费在1998-2005年间一N-~涨,然后波动趋于稳定。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学费为1974元,2005年涨至5112元,7年间增长了1.5倍。普通高校生均学费在2006-2007年间逐步下降,但其后又缓步上升,2009年达到了5117元。
如表3所示,在普通高校生均学费上升的时候,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和教育支出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00年的4998元提高到,2009年的12265元,增长了近1.5倍;城市居民的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也从670元提高到1473元,增长超过了1倍。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也相应发生变化。
数据表明,普通高校的生均学费与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在逐渐变小。2000年,学费与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比值是0.71,到2009年下降到0.42。同期,学费与城市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值也从5.3下降到3.47,学费与城市居民教育支出的比值从9.76下降到7.92。普通高校生均学费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值以及普通高校生均学费与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的比值也相应发生变化。
五、普通高校生均经费的变化
1.生均经费增长缓慢,有些年度甚至呈负增长;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增长更为缓慢
如表4、图6所示,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生均经费为13991元,2009年达到了18647元,增长了33%。但是,1998-2009年间,普通高校生均经费的波动很明显:1998-2000年期间呈上升趋势,2001-2004年间出现下降趋势,2005-2009年再度上升。1998-2009年,随着我国普通高校规模的大幅增长,经费总量虽然上升,但是生均经费却变化不大。同期我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也呈现相应变化:1998年为8529元,2009年为9035元,增长了6%。其变化轨迹是:1998-1999年增长,2000-2005年持续下降,2006-2009年再度增长。
考察我国普通高校生均总经费的年增长率变化,可以看出:2001-2004的4个年度,都呈负增长;如果扣除当年物价的增长,其他年度的增长率也是很低的,均未超过10%。至于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年增长率,情况更为严重:2000-2005年这六年间,都是负增长;如果扣除当年物价的增长,其他年度的增长率也是很低的,只有2008年超过了10%。
2.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在生均经费和生均预算内经费上的差距拉大
如表5所示,1998年部属高校生均经费为17132元,2009年达到了36233元,增长了111%。同期,地方高校的生均经费从11182元提高到14755元,仅仅增长了32%。增长幅度的差异导致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在生均经费上的差距拉大,两者比值从1998年的1.53上升至2009年的2.46。
如表6所示,1998年部属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为10279元,2009年达到了17055元,增长了66%。同期,地方高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从6965元提高到7298元,仅仅增长了5%。其中,2003-2005年,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甚至不足5000元。增长幅度的差异导致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在生均预算内经费上的差距拉大,两者比值从1998年的1.48上升到2009年的2.34。
3.地方本科高校与高职专科院校在生均经费和生均预算内经费上的差距明显缩小
如表7所示,2005年地方本科高校的生均经费为13540元,2009年增长到16223元,增长了20%。同期,地方高职专科学校的生均经费从8312元提高到1 1909元,增长了43%。由于后者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前者,地方本科高校的生均经费与地方高职专科学校的生均经费比值从2005年的1.63缩小到2009年的1.36。
2005年地方本科高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为5416元,2009年增长到8346元,增长了54%。同期,地方高职专科学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从2954元提高到5411元,增长了83%。同样,由于后者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前者,地方本科高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与地方高职专科学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比值从2005年的1.83缩小到2009年的1.54。
4.在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和生均预算内经费上,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扩大,而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缩小
如图7、表8所示,1998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分别是14384元、9570元和8259元,中、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分别是东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的67%和57%。2009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分别是19057元、11476元和13481元,中、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分别是东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经费的60%和71%。从排序上看,西部地区从低于中部地区,变成了高于中部地区。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看,中部地区的差距扩大了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差距缩小了14个百分点。
如图8、表8所示,1998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分别是8862元、5807元和5527元,中、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分别是东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的66%和62%。2009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分别是10148元、5090元和6548元,中、西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分别是东部地区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的50%和65%。从排序上看,西部地区从低于中部地区变成了高于中部地区。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看,中部地区的差距扩大了16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差距缩小了3个百分点。
5.全国31个省份地方高校生均经费与生均预算内经费的差距的比较
如表9所示,1998-2009年间,地方高校生均经费最高的省份通常是北京和上海;而在多数年份,地方高校生均经费最低的省份是贵州和安徽。地方高校生均经费最高与最低省份的比值在2.72与5.06之间波动,但多数年份的比值在3.00-4.00之间。
如表10所示,1998-2009年间,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最高的省份通常是和北京;而在多数年份,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最低的省份是四川和新疆。地方高校生均预算内经费最高与最低省份的比值在4.00与12.02之间波动,但多数年份的比值在7.00之上。
数据表明,各省地方高校生均经费与生均预算内经费的极值差距的变化,可能取决于最大值与中位数的差距,而不是中位数与最小值的差距。
六、对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论
对上述五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
1)普通高校经费占整个教育经费的比例不断提高,2009年达到了28.15%,挤占了其他各级教育所占的份额,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应有的份额,影响了普通高校生源的质量。
2)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没有能跟上普通高校总经费的增长,这从成本分担的角度看有其合理性。然而,政府投入的缩减加大了个人对普通高校成本分担的比例,使得学费占普通高校经费的比例从13.5%提高到了33.16%,衍生出贫困家庭学生放弃高校学籍、高校贫困生等一些社会问题。
3)民办高校举办者投入占普通高校经费比例仍然很低,值得我们关注。
4)我国普通高校学费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逐步下降,表明家庭中除了高校学费以外的教育支出增长更快,或许高校学费不再是城市居民的重要支出。
5)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增长缓慢,特别是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多年都呈负增长趋势,影响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质量。
6)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在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上的差距拉大,影响了地方高校的办学质量。
7)地方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在生均经费、生均预算内经费上的差距在缩小,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论文摘要:高等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处于龙头地位,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家庭个人都对高等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由于体制和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教育投入不足,偿债能力有限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本文通过综述相关领域的学者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体制不断完善的创新路径,力求从理论上解决我国高等教育融资困难的问题。
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它关系着社会和个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教育经费的支持,教育经费的供给状况决定了高校办学条件的档次,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多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值始终徘徊在2%~3%左右。高校负债巨大,资金短缺严重。因此,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寻找高等教育新的资金来源渠道便成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融资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的方面:
1.高校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不足,是发展高校的世界性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在增加,但高等教育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比例却在递减。政府通过默许、鼓励、强制以及补助的方式促使高校向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固然减轻了当期财政支出的压力,但不过是推延了财政支付的时间。基于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公办性质,一旦高校无力还贷,这部分债务势必成为政府的隐性负债,政府最终要为高校的不良贷款买单。
2.金融机构贷款政策不符合高校发展规律
高校具有培养人和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双重属性,其发展规律主要体现在教育投资形成良性资产和教育事业投资收益期长等方面。高校作为非盈利机构,虽然有稳定的现金流,短期内却不能形成大量盈余,需要长期积累资金。这就要求高校的发展需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尤其是长期教育投资。但是受我国金融政策和体制的限制,各高等学校很难获得长期项目贷款,高校负债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短期负债多、长期负债少,高校财务压力沉重。
3.偿债能力有限
高等教育产品是高校培养的社会劳动力,即使在国外也很少实行成本服务或将培养的人才公开出售,只是依靠学生的学费来补偿成本。我国高校现阶段收取的学费约占培养成本的四分之一,但提高收费标准涉及到国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涉及到社会的稳定与教育的公平性,已经受到公众质疑,期望通过收取学费归还贷款的想法脱离了基本国情,无法满足高校偿还巨额贷款的资金需求。
二、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经验借鉴
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主要由政府投资、个人投资、捐赠基金收入及私人捐赠、学校自筹收入等几个方面构成。考察美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形成和特点,对于改变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单一现状具有重要的启示。
1.政府投资居于主导地位
虽然美国是一个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但是美国政府也认识到,如果完全听任市场供求来左右高等教育的发展,则可能危及国家利益。经过一百多年的努力和创新,美国联邦政府终于确立了以立法拨款、科研拨款和设立奖、贷学金干预高等教育的途径。联邦政府通过法令或合同的形式明确规定拨款的用途以及获得拨款的条件,从而保证实现干预目标。虽然政府投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但美国政府投资高等学校绝对金额呈逐步增长态势。
2.个人投资呈递增趋势
高等教育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而是介于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个人投资于高等教育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故美国高校普遍采取收费制度,学费及杂费收入构成高等教育投资的第二项重要的资金来源。美国高等学校个人投资比例占整个投资比重的20%左右,公立高校个人投资比例均超过20%,并且个人投资比例呈递增势态。
3.社会捐赠是重要来源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经费来源便是私人或团体的教育捐赠。在殖民地时期,约翰哈佛捐资兴办了哈佛学院即是典型的事例。个人成功以后,回报社会的途径之一就是从事慈善事业,包括资助高等教育。因此,美国人有从事私人慈善事业的社会风气,税收政策对慈善事业的鼓励推动了捐赠行为。社会捐赠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
三、我国高等教育融资的路径创新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由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准公共产品一般采用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因此高等教育经费的供给应该依照市场规律来实现。据此,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我国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
1.提高拨款比例,改革拨款体制
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就提高拨款比例而言:一是继续贯彻“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方案,二是政府承诺高等教育的公共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三是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60%由政府拨款承担。就改革拨款体制而言:一是成立国家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二是按照每年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分地区核定拨款标准;三是实行中央、省、市三级财政负担机制。
2.发行教育债券
债券融资是指学校按照法定程序发行债券并承诺于指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一种筹资方式。首先,债券融资有利于学校的管理和控制。因为一般情况下,债券的持有人只有按期收取本息的权利而无参与管理的权利。其次,债券的利息是从公司税前利润中支付的,具有税盾效应,成本相对较低。因此政府应鼓励高校发行教育债券,解决高校在发展中的经费紧张问题。
3.试行股票融资
高等教育可按教育有限公司和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形式进行股份制探索。通过教育有限公司和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进行融资。综观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历程以及我国教育市场的发展现状,走教育集团化之路并公开发行股票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高校也可以尝试注册成立一项基金,然后选定特定的看涨项目作为融资项目到资本市场募集基金,并参与证券一级市场的申购和配售。
4.成立教育银行
我国在1994相继成立三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我国建立政策性银行的目的是:实现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分离,以解决国有商业银行身兼二任的问题,并为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框架。成立教育银行可以集中现有高等教育机构的资金,以现有高校的数量与资金规模完全可以实现良性运作。
5.吸纳社会捐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但目前我国高校社会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少数高校设立了董事会、校友会、基金会,但接受社会捐赠面窄量少。社会捐赠尤其是校友捐赠已成为促进西方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富裕,国民素质提高,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我国高校的社会捐赠必将成为教育经费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切实做好社会捐赠工作。
参考文献
[1] 孔喜梅.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现状及解决途径[J].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4).
[2] 马元兴.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创新[J].江苏高教,2008,(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财政的改革,公平已经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然而,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已经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等教育财政如何体现公平,它涉及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教育法规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促进公平就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适时调整。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不公平问题愈益引发人们的关注。目前,我国教育投人的总量不足和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是两个同时并存的制度性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也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笔者从公平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问题
1.高等教育财政投人严重不足。自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连续6年以年均27.22%的增长率迅速发展,特别是1999年和2000年,招生年增长率分别是46.17%和38.15%。同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迅速膨胀,连续6年以年均25.59%的增长率迅速扩大,2008年在校生规模达到2021.02万人,是1949年的174倍。可见,普通高等教育的扩招是超常的,而同时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却没有保持同步增长。
从1993一2002年的10年间,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财政拨款只有S年高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其他5年都低于财政经常性收人的增长。与此同时,普通高等教育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跨越式下降,2000年增长率是0.66% , 2001, 2002 , 2003 , 20(”年是负增长,分别为-7.83%,-8.47%,-5.87%,-2.7%0
2.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不公平现象十分突出。在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人不足的同时,更为严重的是,在公共财政投人上不公平现象也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就是少数重点高校专项拨款数额巨大,国家重点学校政策存在严重公平隐忧。从“十五”开始,国家开始对少数985工程学校投人大量资金,以北大、清华、复旦、交大为代表的一些院校在三年时间内就获取了18亿元巨额资金,而对其他绝大部分学校的投人却在锐减。
我国有限的公共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使高等学校之间难以平等竞争。从统计数据来看,2001年中央部门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3500.23元,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2743.42元,中央部门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地方高校的1.84倍;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92%、学生人数85%的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57% o很多地方高等学校科研经费极少,而地方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仅为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的49%和43%。地方高等学校经费的地区差异更大。部分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生均经费太低,难以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省部级以上的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基本上被“211工程”学校包揽。
不仅如此,同级财政下的高等学校获得公共高等教育投资资源配置也普遍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实际上,不但不同财政下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投人差别很大,即同级财政体制下,不同学校获得的公共高等教育经费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同级财政往往只对其中1一2所学校进行巨额投人,校际之间的差别也十分严重,这严重违背了公共财政的公平性。
3.高校债务负担过重。目前,我国高校贷款负债运行的情况十分严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一2000亿元。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邵鸿认为,高校债务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目。邵鸿说,除去银行贷款,许多债务是通过工程建设方垫资和一些单位的投资,保守估计高校债务4000亿元。
高校负债运行的状况其根本缘由在于国家财政的投人不足。可以说,高校的贷款冲动是在1999年大学扩招开始的,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大幅扩招,虽然按照教育法的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有责任保证公办高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但是国家财政并没有为高校的扩招新投人相应的经费。扩招之后面临的新建校舍、新增设备等问题,很多高校在国家投人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被迫负债经营。
二、促进高等教育财政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思考
1.制定和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法规。教育财政的法制化建设至关重要,是教育财政改革措施和政策得以实行的法律保障。一方面,我们要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有关行政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目前教育财政预算被随意更改的现象非常普遍,往往是某个首长的一句话就可以使某个项目上马或者下马,预算不仅没有约束力甚至还随着领导的意志而更改,预算实际上形同虚设。这种状况被称为“软预算约束现象”,该现象显然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更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要改进《教育预算执行条例》,提升高等教育预算和决算的层级,并对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和绩效评价体系等进行适时补充与完善。
2.科学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投人责任。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高等教育事权范围需要重新认定。高等教育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事务的特征,它的受益范围也主要在特定区域范围,在此前提下,地方政府负责本地区高校的财政责任具有相对合理性。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高等教育主要是地方性事务,但某些事务却又超出了地方性事务的范围,如地区差异的协调、教育公平保障等,应视为“全国性事务”由中央政府承担。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投入责任不应当根据学校行政隶属关系来划分,而应当根据高等教育事务的具体特征来划分,属于地方性事务的由地方财政承担,属于全国性事务或地方不便履行的事务由中央财政承担。可以预计,未来高等教育财政投人责任分担将出现重心下移,地方政府将负担起高等教育财政投人的主要任务。为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是中央财政不可推卸的职责。通过转移支付弥补地方财力薄弱地区高等教育对公共资源的需求,是扶持经济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平衡公共教育资源分布的重要途径。
从博弈论视角观察,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政府与高校的利益冲突与博弈,并进一步厘清博弈双方的主体职能和利益关系。未来应通过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价值认同、健全知识产权教育的利益激励机制以及建立知识产权教育的双向监督机制,实现双方在尊重彼此利益和价值取向框架下的主体职能优化和良性互动。
关键词:
政府;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主体职能;博弈分析
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和社会群体多元流动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理工科大学知识产权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基于利益和观念差异,不同教育主体在知识产权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价值取向和主体职能的冲突,政府作为高等教育公共利益的代表,着眼于知识产权教育的长远发展问题,而理工科高校要实现自身办学效益的最大化,更强调知识产权教育的短期效益,应正视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促使双方在合作博弈的状态下做出最佳的策略选择。
一、政府与理工科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主体职能
从广义上说,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本文研究的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主要是普及教育,即以专业知识为背景,向理工科高校非法学(知识产权)专业学生普及和传授域内外知识产权创造、利用、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受教育者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素养和实务操作能力,充分实现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教育实施过程。从定义可以看出,教育实施主体是理工科高校,教育内容是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受教育者是理工科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知识产权教育实施过程实际上包括政府、理工科高校、教师以及大学生的主体职能和利益分配。本文仅对政府和理工科高校的主体职能和博弈策略进行探讨。
(一)现有知识产权教育实践与研究现状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国家的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1]在《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中,进一步提出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建立若干知识产权宣传教育示范学校,将知识产权内容全面纳入国家普法教育和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工作。[2]在这种大背景下,各理工科高校纷纷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中将知识产权作为选修和必修课程,在普及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深化知识产权教学内容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努力,使知识产权教育逐步成为理工科高校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新领域。然而较之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实践,支撑知识产权教育的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笔者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统计,结果显示:从2007年至2014年在教育类期刊及各种综合性学术期刊上发表的、以“知识产权”及“教育”为关键词(精确匹配)的学术论文总共有1040篇,分年度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2014年为最高峰,论文达163篇。从这些论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学者的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教育现状、知识产权教育原则、中外知识产权教育比较、知识产权教育与知识产权文化关系等方面,没有触及知识产权教育各主体利益调整和职能优化等根本性问题。
(二)政府的知识产权教育主体职能理工科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作为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其主体职能包括知识产权教育管理职能、知识产权教育分配职能、知识产权教育监督职能和知识产权教育宣传职能(如图2)。其主要在宏观层面上推进知识产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并建立相应的专门教育行政机构统一行使规划和管理职能。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一方面综合考虑各理工科高校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等因素,构建合理的知识产权教育利益分配机制,尤其在科研经费和教师薪酬上对中西部理工科高校予以重点扶持;另一方面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教育监督机制,从教育经费划拨、教师队伍引进、教学计划制定、教育效果评价等方面建立完整的由中央到地方理工科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监督机制。还要以新闻媒体支撑、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形式,建立多元知识产权教育宣传体系,提高全社会对知识产权教育的认知,推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和宣传,藉此扩大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程度。
(三)理工科高校的知识产权教育主体职能作为知识产权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理工科高校在政府的政策指引下为大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技能教育和知识产权素质教育,其主体职能包括提升办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改善教学条件、优化专业建设(如图3)。理工科高校工程技术专业门类齐全,在知识产权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针对社会的实际发展需求,树立专业教育与知识产权教育相结合的理念;加大高层次知识产权师资的建设引进力度,搭建知识产权学术交流平台,使知识产权的教学研究能够与国际先进理论接轨,提升知识产权教学水平;建设知识产权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丰富知识产权图书资料和数据库资源,利用互联网开办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加大知识产权教学经费投入,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在教学体系建设方面,应根据不同专业类别制定灵活多样的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大纲,设置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并兼具知识产权素养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政府与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主体职能行使的一致性与冲突性
(一)知识产权教育主体价值目标的一致性博弈论(gametheory)以数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在利益相关者相互竞争及策略选择领域被广泛应用,它要求在特定环境、限制规约、不完全信息前提下,博弈方通过比较实现自身的合理期望与最优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的本质就是作为利益主体的政府和高校的职能发挥与利益博弈。如前所述,政府以政策制定者和教育经费投入者的角色体现其知识产权教育主体职能,而高校作为在政府提供的资源环境下受调控管理的办学者,与政府形成了一种“主与从”“一对多”的博弈。[3]存在着博弈论中所指称的“委托关系”,政府的知识产权教育政策目标通过理工科高校的教育实践得以实现。毋庸置疑,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政府和理工科高校都以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为价值目标,但教育本身的公共属性,要求各方在合作博弈状态下实现目标统一和利益均衡。正如人类学家布朗所说,“对于任何一种活动来说,它的功能就是指在社会整体生活中它应承担的角色,因而也是它对维持结构的连续上所起的作用。”[4]作为博弈方中利益牵连最为紧密的政府与理工科高校,应承担其在知识产权教育领域的共同价值功能———知识产权教育的发展应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从这一点来说,博弈方在价值目标上是一致的,这也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二)知识产权教育主体利益取向的冲突性不可否认,由于利益主体的“自我逐利”本性,委托方与受托方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驱动追求,其利益诉求并非完全一致,政府和理工科高校在知识产权教育实施过程中的潜在冲突在所难免:政府推进知识产权教育的利益诉求在于提升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提升全民的整体素质,作为委托方的政府自然希望受托方的理工科高校在具体的知识产权教育实践上始终与政府的利益诉求保持同步,这是一种长远期望;而学校作为受托方,则更倾向于在委托方的政策体系内投入尽可能少的师资、财力、设备,取得自己的最大收益,这是一种短视博弈期望。由于政府在知识产权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垄断性,政府与高校存在一种主从关系,“主与从”的博弈规则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5]知识产权教育的实质是政府对高校的长远期望收益和高校短视收益的博弈选择,在这种主丛关系并存、长短利益冲突的框架下,博弈双方都有自己的策略选择。从知识产权教育投入的人才产出预期来看,政府的预期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而高校则往往将知识产权教育投入与学生就业率等短期指标结合起来。如果政府选择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理工科高校可利用新增经费聘请专业师资、添置教学设施来加强知识产权教育,但新增教学投入如果在短期不能产生收益,对提高就业率不产生显性影响,甚或因偏重知识产权教育、相对忽视专业教育而降低就业率,则高校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将落空。基于此,高校可能不会切实实施政府的相关政策,落实知识产权教育专项投入,最终会选择弱化知识产权产权教育;这种弱化趋势将不能实现政府的长远利益目标,进而导致政府趋向于减少知识产权教育经费投入,最终选择轻视知识产权教育。从知识产权教育投入的科技成果产出预期来看,政府希望具备知识产权素养的人才创造的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产生效益,这是一种整体利益考虑,而高校则更偏向于具备知识产权素养的人才创造的科技成果能够提高自身科学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二者存在一定差异。如果政府选择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而高校着重考虑自身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利益需求,怠于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使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社会效益过低,政府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整体利益期望就无法更好实现,政府可能会进而选择轻视知识产权教育,减少教育经费投入;这种轻视趋势最终将损害高校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利益目标,导致高校选择弱化知识产权教育。
三、政府与理工科高校实施知识产权教育的博弈策略分析
根据博弈论,“一种制度(体制)安排,要发生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安排便不能成立”。[6]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知识产权事业的推进,亟需一大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知识产权教育理应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博弈双方的政府和理工科高校,在知识产权教育价值目标一致性与利益取向冲突性并存的情况下,都必须慎重选择博弈策略。假设政府部门g作为知识产权教育利益博弈与冲突的核心,享有强大知识产权教育行政权利和教育财政投入的职能,尤其是制定博弈规则的权力,其作为完全理性的参与者在阶段博弈中可采用的策略包括:重视知识产权教育A和轻视知识产权教育R,可行的策略空间为Sg={A,R}。处于从属地位的理工科高校u存在基于自身利益考量的短视博弈,很难就利益归属和行动目标与政府达成一致,策略与行动具有分散性和临时性的特点,其作为利益博弈参与者可采用的策略包括:加强知识产权教育B和弱化知识产权教育P。设政府在实施知识产权教育时的期望收益是具有知识产权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高转化率,为此须向高校投入基础知识产权教育经费I,高校为弥补经费不足而向政府申请的与知识产权教育相关的其它投入为E(包括政府的科研项目经费、科技成果转化的税费减免等),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产出收益(包括创新型人才的贡献、科研成果转化的社会效益等)中让渡给政府的份额为T。这种情形下双方的支付矩阵为:该式表示,如果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概率大于I/(T+I+E),则政府的最优选择是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如果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概率小于I/(T+I+E),则政府的最优选择是轻视知识产权教育;如果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概率等于I/(T+I+E),则政府随机地选择重视知识产权教育或轻视知识产权教育。此处存在博弈论中的一个混合战略纳什均衡:A'=(I+E)/(T+I+E),B'=I/(T+I+E)。图4所示的博弈矩阵表明,政府与高校实行知识产权教育政策博弈的纳什均衡与I、T、E有关。在高校选择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前提下,政府投入的基础知识产权教育经费I越多,其他投入E越大时,政府选择重视知识产权教育时的概率为A'=(I+E)/(T+I+E)也就越大;在政府选择重视知识产权教育的前提下,政府投入的基础知识产权教育经费I越多,高校选择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概率B'=I/(T+I+E)也就越大。对于理工科高校而言,当知识产权教育经费越多,其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主体意愿性就越强烈,知识产权教育的内容也就越丰富,由此带来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政府的收益也随之增加,从而激励政府加大知识产权教育的投入力度。因此,在综合分析和权衡之下,政府更愿意重视知识产权教育并推动高校加强知识产权教育。
四、优化政府与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主体职能的对策
如前分析,政府的最优策略是重视知识产权教育,高校的最优策略是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结合当前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实施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和政府与高校存在的利益冲突,促成双方的长远利益目标达到内在一致。
(一)加强知识产权教育的价值引导,提高博弈双方的科学认知就知识产权教育实施过程而言,政府与理工科高校之所以产生冲突在于其都专注与追求自身的价值目标,而容易忽视他方的利益诉求。从短期来看,博弈方可能选择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从长远来看,应该寻求共同价值认同,即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为此,政府应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细化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通过各类媒体更广泛地宣传和普及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介绍和推广其他国家在全面提高学生知识产权综合素养方面的先进经验,使全社会清楚地认识到实施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理工科高校要凝聚价值认同,积极贯彻政府知识产权教育的方针政策,鼓励教师学习和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的新方法与新理念,践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崇高使命,提高理工科高校师生尊重创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二)强化知识产权教育的利益激励机制,协调博弈各方的利益关系由于知识产权教育本身存在高校个体利益与政府社会公益的矛盾,政府与理工科高校必须相互尊重彼此的既有利益,应在重视主体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强化知识产权教育激励机制,协调博弈双方的利益关系。首先,从政府的知识产权教育投入来看,要对理工科高校作为博弈方的现实利益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增加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基础教育资源经费投入,加强与知识产权教育相关的科研项目资助,加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税费减免力度,构建高校完整科学的知识产权教育投入体系;其次,从高校在知识产权教育具体实施过程的利益分配来看,要考虑到包括教师、学生在内的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教育相关利益方的诉求,合理分配知识产权教育经费投入,把资金投入重点转向改善教师教学条件、引进知识产权教育专家、更新教学设备、建设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以科学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和调动高校师生实施知识产权教育的积极性,确保受教育者接受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教育;最后,从高校知识产权教育产出收益来看,将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贡献、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等纳入知识产权教育的产出指标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知识产权教育经费投入的产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