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紫藤萝瀑布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紫藤萝瀑布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紫藤萝瀑布教案

第1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有效地利用导学案能促进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巩固等相关工作,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在更新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自主整理,必然能够总结出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有效方法,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最终使得学生在自主整理这条路上“独立行走”。

【关键词】

导学 自主 整理

笔者认为利用“导学案”上课并不是为了追求时髦,也不是为了省劲。一份“导学案”在经过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后,就具备了有效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中探讨、课后巩固的功用。能利用“导学案”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会自主整理的老师必定是睿智的,因为这个老师不仅授予学生“鱼”,更授予学生了“渔”。如何利用“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整理知识,让学生学得更轻松呢?笔者结合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更新观念

1.明确导学案不等于教案。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因此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要“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导学案“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功能,语文导学案更注重问题的导读和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练习中熟悉文本,深入文本,增加课外知识的容量。教案只是教师指导课堂教学的一个媒介,尽显教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一思,所以,如果导学案是指导学法,教案就是指导教法,导学案不是教案的翻版,两者功能不同。

2.明确导学案不等于练习题。从性质上看,导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习题或考卷则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从内容上看,习题只是导学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往往会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织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这样的“导学案”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整堂课也便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巩固练习是导学案的着力点,而并非是全部,所以不能把导学案当做练习来做。

3.导学案的重点是知识整理。以导学案为媒介,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单元知识系统整理、相关文体知识整理不失为一种深入文体的好办法。它能使学生参与到知识整理过程中来,并促使学生在自主整理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可以说,设计导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成的科学体系。如果学生在整理过程中能把自己当做知识整理的主角,学会自主地梳理所学的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那么自主建构知识链,对知识进行由厚到薄的提炼要点就不会成为难事了。

二、要讲究方法

1.明确教学目标,为自主整理导向

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定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功能,设计一份有效的导学案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整理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对将要完成的整理任务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围绕这些目标开展有效地自主整理。

在教学《背影》时,我在课前导学案中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1)品味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2)领悟父子之间的亲情,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就会有目的地研读文本、深入文本,即使在知识整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也会有方向地去寻找解题的方法。另外,明确目标了,还能让学生在知识整理结束后,对照目标检验和评价自己自主整理的效果,明确目标的达成度,这对提高学生自主整理的能力非常有必要。像《背影》这课,学生必然会紧扣学习目标,认真去思考“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对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品味,必然会体味到文章所体现的父子深情。

2.设计有层次的问题,为自主整理激趣

在设计导学案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知识的层次性和能力的层次性要求,有步骤、分层次地设计导学的问题,以保证整理活动的有序性和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例如,我在教学《孔乙己》这课前,就扣住本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在导学案中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小说多次写到众人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

(2)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3)如果你是孔乙己,你遭到酒客们的嘲笑,你会怎么做?

围绕第一个问题,学生会从文章中找到掌柜冷酷的笑,酒客们取乐的笑,孩子们纯真的笑等,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孔乙己在当时的社会里如匆匆的过客,上演了一场悲剧。在整理知识点(几次笑)的时候,学生们自然会去探究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对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有更深的了解。在学生各抒己见围绕第三个问题讨论的时候,教师加以适当引导,明确:孔乙己的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我们不可能受科举制度的毒害,但从孔乙己自身的性格的表现中,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的人生如何,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他自身的奋斗和能力,而不是靠出身。我们要学会把别人的讥笑和嘲讽变成自己的人生奋发向上的动力,面对时代的变革,有勇气脱下“长衫”,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这样的总结梳理,将会激发学生再次深入文本,细品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身上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激发学生热爱新生活的热情。

3.注重知识点内在联系,为自主整理领航

在编制导学案时,我们应该建立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沿着知识的发展脉络,在知识的“连接点”上设计问题,为学生自主整理做好领航工作,引导学生将各知识点穿成串、连成片、织成网。在教学《紫藤萝瀑布》的时候,导学案中设计的这几个问题就有内在联系: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2)作者是怎样描写紫藤萝花的?

(3)文中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前两个问题学生可以从赏析句子的方法中整理出相关的技巧,如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也可以从描写的方法中整理出一些技巧,如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方面刻画,第三个问题,我们则可以在指导学生对紫藤萝前后描写的对比中深入的挖掘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深深的悲伤,明确花和人都有各自的不幸。在学生能领悟到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时就会使知识不再割裂,潜移默化地培养必将有助于学生自主整理相关知识,并且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4.以“导”促学导学结合,为自主整理助力

借助导学案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整理,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现成的知识结构整理框架,学生在框架的扶持下进行整理,实际上并不是真正义意义上的自主整理。因为我们教育的学生不是一个物品,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个体之间会存在思维差异,表达水平也参差不齐,在我们放手让他们对知识点进行整理时,必然会在知识结构的表达形式、整理项目的分类等方面遇到各种问题,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整理,还必须能充分履行教育教学的基本职能,以导学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地指导,这样会使整理效果更明显,使学生知识整理的能力得到提高。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设置导学案时,教师着眼于学生自主整理的培养,将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在学习时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问题化。如果学生能借助导学案进行自主整理了,必然能够慢慢体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的基本方法,最终抛开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这根“拐杖”,真正自觉地在自主整理这条路上“独立行走”,这时导学案的“教”,就能达到“不教”的目的了。

【参考文献】

【1】张广亮.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 语文天地,2012(24)

【2】董天明. 对如何编制中学语文导学案的思考【J】. 教书育人,2012(04)

第2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一、改变传统观念是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主角的基础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教师仍然信奉“师道尊严”,而且很多教师产生了专制主义意识,对学生采用一种“控制”方式,自己在课堂上唱主角,主宰课堂的一切,学生却处在服从、被动状态,如果学生稍有“异常”,老师则会严词斥责,因而学生只能规规矩矩。其实,这样的课堂没有民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毫无主动权,新课改理念积极倡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我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不再像以前那样给学生讲述课文生字词、分析文章重难点,而是走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一起交流思想,虚心听取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课堂上就充满了讨论声、争辩声、回答声,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学生只是记笔记,只是做听众,而是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参与性提高了,他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二、改进教学方式是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主角的关键

传统语文教学形式单一、枯燥,靠的是教师的简单讲述,这样的教学形式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调动不起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时,我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例如,我常常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采用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表演课本剧、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这样就彻底抛弃了“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教学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唤起了自信心,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学习《山中访友》时,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学习《羚羊木雕》时,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在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采用了演讲的形式。正是这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他们大胆想象,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了课堂的主角。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习惯,允许学生选用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落实新课改理念,自己退向幕后,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

参考文献:

第3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一、课前3分钟,让课堂预热

从上课预备铃响开始计时3分钟,可以即兴演讲,可以分享美文美段,也可以解读一些名言等。第一次提这个要求时,绝大部分学生是拒绝的。但班上总有那么几个“冒险家”愿意试试。我就不断“怂恿”:这可是锻炼自己胆量、口才以及提高个人素质的最好时机。我还率先垂范,学生出题,我做即兴演讲。又因前面几个孩子或成功或失败的表现,更让台下“不服输”的孩子有了超越“前人”的“欲望”。所以这项计划就算完美启动并一直贯穿于我的语文课,成了孩子们学习语文的一块乐园。

二、活动体验式课堂让孩子们“欲罢不能”

课文改写成诗,这个灵感来自于我上《紫藤萝瀑布》时的导语设计。上课时,我将课文拓展资料改写成一首打油诗呈现出来,反响看似不大。课毕,我无意间说了一句:“孩子们,其实你们也可以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写成一首诗。”没想到,惊喜不断,佳作不断涌现。我一狂喜,给每个孩子提了修改意见,还让孩子们互评提意见,修改后传我的邮箱。我当时,心里盘算着等诗歌积累到最后,出一本诗集给孩子们。那将是孩子们多纯粹的记忆与留念啊。孩子们不停地传作品到我的邮箱,我的整理编辑工作紧张地进行着。虽不专业却真心付诸全力了。

如此一来,因为习作写打油诗被我肯定并全班分享而找到学语文的乐趣和自信的学困生,成绩从60分到100分,甚至到120分的学生,不在少数。

实践也证明,演课本剧或者辩论赛等活动对学生学语文的“刺激性”相当大。

临近毕业,“老师,毕业了,没什么礼物,送您一首诗吧。”

有孩子问我:“老师,我们的课前3分钟呢?我还没过到瘾呢?”

也有孩子跟我说:“老师,我们再来一场辩论吧,上次我都没准备好,这次我一定舌战群儒。”

还有孩子跟我讲:“老师《桃花源记》我最熟悉了,那次我扮演的就是其中的渔人嘛。”

毋庸置疑,体验式教学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也是孩子们最能学到知识的“捷径”。

三、学生讲课、评课,发挥榜样带动学习激情

“学生展讲,小组展评”是师生互换角色――学生备课评课,老师听课评课的学习模式,这是我一次“偷懒”发现的良策。当时,我挺着大肚子,大热天高强度上课,身体有些吃不消,但学生不仅不领情还因为燥热而松散浮躁。我一拍桌子,“孩子们,老师讲课你们已经耳熟能详可以充耳不闻了,所以有谁愿当小老师来讲课,给咱们植入些鲜料呢?”一下子竟有十几只小手举得老高。“哦,原来这些安分地坐在位子上的学生早就盘算要露一手了,我真是投其所好了。”心里想着,忐忑地成全了孩子们。可当时“自负”的我还不敢把精读篇目交给他们。实践证明,我错了。孩子们都会精心准备,教案手写实录,有时又充分又有创意。

前面的孩子讲完课,后面的孩子吸取经验和教训,讲课时越来越有范儿。更重要的是,台下的孩子居然听得那么认真,反应那么活跃。我又羡慕又庆幸,更是乐享其中了。

四、作文现场互评,写作不再是难题

写作文,学生不喜欢;改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头疼的事情。一次作文练下来,有的老师可能会堆上半个月也不愿翻阅,我却乐在其中。前几次我“费力不讨好”地批完作文本后,我发现在台上分享“优秀”作文时,台下一直在嘀咕传阅彼此的作文,还热烈地讨论起来。于是我果断地做出一个决定:课上15分钟交换阅读作文,要求读完打分、写评语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推荐分享你读到的最好的作文,得有推荐词。我则屏显出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下台参与讨论。

课堂热烈了,集体的智慧汇集了,孩子们接下来高兴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去了,我也轻松了。

五、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教育家加里宁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但老师与孩子们一样有着瞬间的喜怒哀乐。我会因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安静地听一节课而开心,因一个好孩子贪玩而郁闷,还会因一个孩子不经意间的落寞而感伤。因为年轻,因为细腻,因为“好脾气”,我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姐姐”。这一亲昵的称呼,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单调教学生涯中的幸福浪花。

第4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语文教学需要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或者说需要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效学习者。同时,资源查阅不受时间限制,给教师提供了良好备课条件而制作电子教案,如果教师利用幻灯片、课件等,就能够让文本抽象内容具体化,静止内容动态化,枯燥内容形象生动化。从而让学生印象深刻兴趣浓厚欲望强烈,这样就会把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激活了。例如,我们在教授《孔乙己》时,教师如果不适当运用多媒体,不注重功入点的研究,难免会课堂沉寂,效果不好,假如教者引导学生以讲孔乙己的“手”为导入点,运用电脑制作动态课件,或幻灯片来展示诠解孔乙己形象不同情况不同作用再现,形象逼真具体,文本主旨便清晰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借用多媒体辅助充分发挥自主创造,激活思维,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新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的提出顺应了现代社会知识爆炸的要求,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是竞争与合作的大背景的需要,也是个体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发展的需要。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确认和尊重。因此,在语文教育中,积极地践行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比如在《春》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大家回忆一下,你最喜欢哪部分内容,你们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或合作完成,然后把这部分内容汇报一下。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的同学,可以说一说,讲一讲;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春的美景;喜欢搜集资料的同学,可以交流课前查找有关春的图片资料;喜欢朗读的同学,可以尽情地读一读。如果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也可以。8分钟后五个学生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有语言绘声绘色描绘春花、春草的;有用画的方式画出五幅图画;有五名同学到前面表演孩子们的嬉戏。有同学到前面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课前收集的图片和资料。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对这篇课文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个人的特长也因此得到充分发挥。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导学――探究――释疑――内化――迁移’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具体阐述如下。

导学驱动语文教学的导入部分要让学生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一堂课的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从课间的兴奋中转移到课堂上来,所以要在导入部分就把学生的思绪牢牢抓住。

引入新课不过短短两分钟时间,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