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书的第一讲里明确指出要做个尊老爱幼的人,我们且不说尊老,来说说爱幼。“爱幼”顾名思义是爱护幼小的意思。我们身边有许多小朋友,可我们有没有爱护他们呢?我亲眼瞧见到了两个截然相反的事。
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我们放学回家。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雨使得大多数同学没带伞。一路上到处都是抱怨声,我暗自高兴,因为我带伞了。不一会儿一朵朵伞花绽放了出来,同学们都钻进了别人的伞底下,街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我站在那儿等我的同学,飘飘洒洒的雨丝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珠帘,透过这细纱般的珠帘,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二年级的小同学正焦急的等待着家长,我靠近了一点,雨水顺着他那圆圆的小脸蛋淌了下来。雨骤然间下大了,正当我跑着想去帮他时,忽然一声稚嫩童音传过来:“哎呀,某某某,你怎么淋湿了!”我停住了脚步。一瞧,一位胖胖的小女孩握着把小花伞奔了过来,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裤子她也全然不顾。“爸爸还没来么?喏,这把伞给你先打着吧!”她把伞送给小男孩后,转身奔跑着消失在雨幕中去。在她转身的一刹那,我看见她肩上的端端正正的“二道扛”,被雨水冲刷的格外耀眼。再看看我肩上的“三道扛”真是后悔当时没有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这短短的两句话,令我惊讶万分,她才二年级呀,还是一个被人爱护的小女孩儿,居然有如此高尚的美德,平时只有在书上看得到,未曾想过竟真有此事,真是难得。
看见这件事情,我的心里真像是有千言万语,如果说世界上作恶的人能真正懂得中华美德里所讲的尊老爱幼,能想到做坏事给别人带来的后果,我想世界上的恶人也不会增加了。反过来,会发生更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不是吗?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起源于上古时代,2021年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故事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2021年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故事,请您阅读!
中秋的神话传说故事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的由来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传说唐太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讯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为“庆团圆”,团坐聚饮称为“圆月”,出游待市称为“走月”。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赏 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每逢中秋便摆出果品,赏月畅谈,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
此外,我国很多地方还有祭月、拜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向明月寄托对未来的希冀。
吃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赏 桂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
玩花灯
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广东地区将花灯挂于高处,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观 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大赋名篇《七发》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
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中提到:“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烧 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
猜灯谜
关键词:注重培养;自学古诗;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244-01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博大精深,凝炼含蓄。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学价值。《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还附有8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拓展了学生的古诗欣赏领域,将古诗教学提高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怎样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呢?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第一阶段是知道古诗的大意,第二阶段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阶段是能够领悟诗歌意境。下面,我就九年义务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示儿》一文的教学,谈谈古诗教学的新举措:
1.了解古诗的大意及诗人
课前布置学生查询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临终之作,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未能平息,祖国不能重新统一而抱憾而终的心情,流露出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生活环境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的距离,以及古诗抽象、精炼、含蓄的特点,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困难。于是,我让学生各自去查询当时的写作背景资料。学生们有的到网上查询,有的去图书馆查询,有的问大人,有的从诗书上找……学生了解到当时背景,既为下一步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上课时让学生自己介绍搜集的资料,这样不但了解了诗人的情况和时代背景,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
2.质疑讨论,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个环节中,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从诗中重点字词的理解到整首诗意思的掌握,完全是让学生自读自悟出来的。而老师只起到组织、指导、点拨的作用,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出理解重点字词的几种方法:看课后注释、查字典、联系诗句、问别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先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多放声朗读几遍,再以课后思考题引路:诗中的哪些词语体现了诗人的心情?诗人为什么会这样?让学生再读古诗,继续采用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各抒已见,体会感情,受到陆游那强烈的爱国热情的感染和教育,同时学到了体会中心思想的方法,那就是要入情入境、想象当时意境,站在诗人的立场去理解。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了提高。
这个环节还要发展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朗读和背诵在诗的教学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以,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品味。并放了几首乐曲,让学生选择一首合适的给诗歌配乐,然后进行朗读。我只对学生在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进行指导,师生共同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这样,想方法让学生多读、美读,让学生在读中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3.领悟诗歌意境,学会迁移运用
1 走进诗文,诵读感悟
引导孩子正确诵读,教师可以避开传统的串讲,而是创设情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走进诗中所描绘的意境,注重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教学《赠汪伦》时,学生兴趣盎然,"我发现你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诗了,那就大声朗读吧!"学生于是摇头晃脑,琅琅上口。然后指名读,以学定教,把握生词的读音。接着问:"读着读着,你知道诗中写了什么事吗?"。在学生初读体验的基础上,教师讲《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故事。"听了故事,再去读读诗,你有什么感受呢?",引导学生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最后,配乐诵读。"一首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尽情地表达出来吧!",学生纷纷随乐而诵,甚是沉浸。也许学生的感受还停留在"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层次,但我相信小学的古诗教学已在学生心中播撒了一颗美丽的种子。
2 由画入境,展开想象
诗歌的写作,跳跃性比较大,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引导学生进入这种想象空间的途径,是由表现艺术画面的事物所构成的艺术境界。《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文画结合,由画入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诗歌教学的重点,其主要方法是"整合画面内涵"。
阅读诗歌,不能孤立地看待诗中事物所构成的画面,而应该在理解这些画面内涵的基础上,对它进行整合。让学生由文入画,由画入境,由境入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3 品字析词,自悟感情
"一字值千金",用这句话来形容古诗中得精妙之字绝不为过。这就是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的精深之所在。要想使古诗教学成为学生接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起点,就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精深。于是,在我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最后总会有这样一个环节:请你闭上眼睛,感情朗诵或者听别人朗诵这首古诗,细细品味,你觉得这首古诗那个字用的最好,好在哪儿?学生在品读中,不断感叹作者潜词造句的精妙,不断感叹作者描述景色之美,不断感叹中国古诗艺术的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品读"这一概念,其实,古诗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最好的品读素材。
4 诵读诗文,追求境界
古诗作为语文教学最丰厚的载体,我想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让学生从小就沐浴在诗歌的阳光下,从小与诗歌结下不解的情缘。
"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灵性的学习空间。"是我多年来追求的一种境界。教师应该与学生同行,共同领略美景,搏击风浪。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优美的诗句成了教室里专栏的醒目标题;"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蕴涵着哲理的诗句频频出现在学生的赠言中。学生开始懂得古诗并不是只拿来背的,用起来更加精彩。课堂上让学生时时感受惊喜,享受成功,是我一直所努力的目标。口语交际课上,我让孩子当导游,带领大家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飞流直下三千迟,疑是银河落九天"、"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孩子们在美妙的意境中体会到诗人心中所感,领悟到诗文那只可意会不好言传的意境。惟有诵读,有感情的诵读,一遍又一遍地诵读,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古诗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引领孩子学习诗歌,发现她的美,欣赏她的美,演绎她的美,丰富孩子的人文素养,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当所追求的境界。
5 链接古诗,拓展阅读
教学古诗文时可以抓住时机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适当延伸,拓展诵读面,扩大储存量。世间离别千万种,诗人心声各不同。学完李白的《赠汪伦》,"在浩瀚的诗海里,还有许多感人肺腑的离别诗,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三首,想读读吗?"然后出示《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三首诗。并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感受不同的离别情,不同的表达方式。当学生有了一定数量的积累后,完全可以跳出教材,进行组诗的教学,学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一个新发现的足迹,一个新露出地面的岩层,甚至重新审视被珍藏在抽屉里几十年的一块古老的骨头,都有可能导致人们对进化树的分期和分支进行重新考虑认识。
以下的化石是在过去20年里被发现或重新进行过更精确的年代测定。这12种化石并没有囊括所有最古老的化石,但它们却代表了地球生物进化之路上的几个重要的关键点。
1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化石:37亿年 37亿年历史岩石上的小疙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生命的证据。
科学家在格陵兰岛上有着37亿年历史的古老岩石中可能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化石――叠层石。叠层石是地球最古老的活的有机体,是古细菌聚居在一起留下的遗迹。
叠层石比澳大利亚西北皮尔巴拉地区发现的34.8亿年的化石叠层石还要早了2亿多年。科学家推测,地球生命大约始于40亿年前,格陵兰叠层石的发现表明,地球生命开始产生的速度可能相当迅速。
2多细胞生物:15.6亿年
中国境内发现的距今15.6亿年的岩石中的海藻状化石是由许多细胞组成的最早的较大生物体,多细胞生物是复杂生命的开端。
之前大型多细胞生命形式在化石中的记录最早为6亿年前,此次发现将多细胞生命起源的时间向前推进了近10亿年。
3最古老的鱼:5.05亿年
来自加拿大的这块有5.05亿年历史的被命名为Metaspriggina的化石是已知最古老的鱼类化石,其动物面部特征细节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清晰度。
Metaspriggina的发现引人注目。鱼的眼睛和鼻腔结构,以及身体的形体都保存良好。寒武纪时期的早期鱼类化石很少,保存如此之好的化石更是O为罕见。
4陆地生物:4.4亿年 弥曼始今鸟化石:图为早期现代鸟弥曼始今鸟的化石遗迹。
这是一种名为Tortotubus 的4.4亿年前的真菌,其菌丝保存完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陆生生物化石。
这种最早的真菌为如今更复杂的生物体在陆地上扎根繁衍奠定了基础。英国杜伦大学的马丁・史密斯博士说:“Tortotubus细小的菌丝有助于加固和保持早期的地球土壤,并导致了深层土壤的形成。Tortotubus还能将有机物分解成其他生物能够吸收的营养物质,为早期陆生植物提供生长所需要的肥料。”
5爬行动物:3.18亿年
在现今加拿大一个3.18亿年历史的风干河床上发现的爬行动物化石脚印,为人们提供了最早期的爬行动物的证据。
这些脚印属于石炭纪时的一种像蜥蜴的小动物Hylononus lyelli,1859年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附近曾发现了3.12年前这种生物的骨骼。
6陆地生物:2.4亿年
在坦桑尼亚发现的恐龙化石――尼亚萨龙骨骼――可能属于最古老的恐龙,或者说可能属于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恐龙。
尼亚萨龙的化石骨骼不是最新的发现,而是1930年就发现了,但几十年来一直被搁置在一个盒子里,直到2012年用现代扫描技术对它重新进行审视和研究才得出新的结论。
扫描技术显示尼亚萨龙生活在2.4亿年至2.45亿年前的地球大陆上,当时地球大陆还仍然是被称为超大陆或泛大陆的一整块陆地。
7胎盘哺乳动物:1.6亿年 人类下颌骨化石的近摄图。
今天约90%的哺乳动物――包括我们人类在内――都属于胎盘类哺乳动物。胎盘哺乳动物的后代是在子宫内发育成熟的。
2011年,中国科学家发现了1.6亿年前的像老鼠样的动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Juramala sinesis。两年后,另一种同样古老的像老鼠的哺乳动物――皱纹齿兽的化石也在中国被发现。
这些化石的发现刷新了之前同样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胎盘哺乳动物的纪录――一种可追溯到1.25亿年前的像松鼠类的动物。
8现代鸟:1.3亿年
许多年来,1.5亿年前的高始祖鸟化石――一种有着长长尾巴和爪子的有羽毛的小型动物――被认为是世界上的第一只鸟,但实际上它是介于恐龙和现代鸟类之间的一种动物。
今天鸟类的祖先是今鸟型鸟类。2013年,科学家在中国发现了两个保存完好的这种鸟类的化石。
新发现的化石是一种生活在1.3亿年前的未知鸟类,被命名为弥曼始今鸟。它的发现将今鸟的起源时间向史前推进了至少500万年。
9开花植物:1.3亿年
2015年,科学家发现一种1.3亿年前生长在沼泽里最古老的开花植物,并将其命名为Montsechia vidalii。这种植物曾在如今西班牙山区的淡水湖中大量生长。它的发现比之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另一种水生植物中华古果还要早500万年,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它们生长在同一个时代。
10灵长类动物:5500万年
阿喀琉斯基猴又名“最早的长尾猴”,它的化石于2003年在中国荆州附近的一个采石场被发现。这种小型树栖动物生活在5500万年前,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猿类动物和猴子的祖先。
包裹在岩石中的阿喀琉斯基猴化石还需要研究人员十年的艰苦研究,才能得出更详细的结果。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的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克里斯・比尔德说:“阿喀琉斯基猴与科学家目前所知的其他灵长类动物,无论是活着的还是化石,都有很大的不同。”
11最早的人类:280万年前
我们和人类祖先都归属于人属。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一种被称为“能人”的物种,是我们所属人属这个种类中最早的成员。
但是2015年在非洲新发现的280万年前的人类下颌骨化石撼动了之前的进化树。这块下颚骨比能人还要古老40万年,但同时具有能人和更原始人类祖先南方古猿的一些特征。
12最早的智人:19.5万年前
通过这样一次探索便让我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不少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它们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世世代代,年年岁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意义和乐趣,振奋或抚慰人们的心灵。由此而引发的思绪和灵感,又往往成为诗词创作抒情咏怀的缘由和契机。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与民俗文化有关的作品数量可观,佳作迭现,这确实是诗词发展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民俗是约定俗成、世代积累、长久稳定的,往往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不失留有一些旧时民俗的痕迹。古老的民俗很多都能延续至今,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而不失其历史光泽。民俗总是与人民生活形影相随,结伴而行。而后代的人们对于前代的民俗,也总是怀有兴趣,并会感到亲切和易于理解。我们如果要对延续至今的这些古代民俗给予现代诠释,除了追本溯源,还要证明其历久不衰、与时变易的内在原因。
下面我们来看看当代一些学者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③,对所选词的民俗背景就有专门的诠释。从戴复古词只选了一首,十分的别具见地: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洞仙歌》) 这首词纯用当时口语,写的是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时,在酒楼的小阁上大家围桌而坐的场景。三杯两盏淡酒之余,请来歌妓唱曲,唱的就是重阳应景的时令曲子,以此来酬佳节。十分生动真实的描绘了一幅与宋词相关的节日民俗场景。
黄杰先生也写过一本《宋词与民俗》④,这本书则是从民俗学的观点和角度,系统性地重新审视宋词的价值,并剖析了古典诗词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以茶汤为例。按宋时的习俗,客来时进茶,客去则进汤。进茶时要唱“茶词”,进汤时则唱“汤词”,其作用与当时酒筵上歌妓劝酒常用的“酒词”相仿。“茶词”与“汤词”同为宋时“茶道”的内容之一。两宋饮茶之风极盛,有不少著名的茶品,喝茶时讲究饮茶的方法、器具和场合。因而在两宋词中,“茶词”、“汤词”亦独为一类,为数甚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既是师友,又是茶侣,又多擅长以诗词咏茶。黄庭坚是江西分宁人,分宁就是宋时茗茶产地之一。富弼为相,会见黄庭坚,所得的印象,就是“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⑤。北宋文豪欧阳修在《归田录》⑥中也写过这样的文字说:“腊茶出于福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亦作“日铸”,绍兴山名,其地产茶)为第一。自景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这里所说的这种双井白芽,就是黄庭坚家乡特产的名茶。
接下来我们再一起看看民俗文化中的节日民俗部分。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⑦诗中说得明白:正是重九佳节,正是那阖家登山、遍插茱萸以示亲人间共避邪恶、相互祝福的节日习俗,牵动了这位离乡背井的游子的思亲之情,使他不吐不快。这种“情”不是单方的,作者想象远在华山以东的家人们,在秋高气爽之中相拥登上山巅,每个成员都佩带上芳香的茱萸,也正在为“少一人”而深感遗憾。两情远隔重山,发于一旦,是由重阳节日所激发,通过重阳的节日活动连结起来的。对于离别的亲人们来说,思念之情时时都会袭上心头;然而面对节日的有关情景,思念总是更加强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节日在人们心中掀起的情感波澜是带有普遍性的;诗人的感觉更加敏锐,说出了别人欲言而未能言的话,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成为中外古今广为传诵的名句。可见,节日习俗不仅对诗人的创作心理,也对读者的欣赏心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寄意于民俗风情的诗作还有《寒食即事》⑧。《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即在清明节前两日,寒食节人们要灭除旧火,禁火三天,没有热饭吃,故曰“寒食”。而只有得到皇帝特许者,才能燃烛。唐时,朝廷在此日以宫苑中榆柳点火以赐贵近宠臣,《寒食即事》诗所描述的就是个中景象。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全民灭火寒食之中,作者有意推出了从皇宫中传递火种的镜头,画面所体现的特权自然是引人注目的。特权阶层中是些什么人呢?作者又借东汉的“五侯”来指当时那些弄权、炙手可热的权臣宦官。全诗并无一句议及政事,却又借助寒食节的习俗,写了皇帝对宠臣权贵的特殊待遇,深有讽喻意味。
节日习俗是民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独呈异彩的一部分;各个节日又各具时令特色及文化内涵。由于节日活动特别能引动人们的思绪,触发创作的灵感,所以诗人词家总是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其中个人的感受与群体的文化成果既融汇一体,又生发升华,具有突出的深厚度。这些诗词所写的也无非是人间世态、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和愿望理想,却因与特有的节日风情相结合,因此民俗风格深刻鲜明,尤富生活气息,读来如醇酒醉人。节日习俗是人人享有、年年重现的,人们对之十分熟悉,这就使创作与欣赏在心理上得到沟通,因而与节日习俗有关的佳作往往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反映节日习俗的诗词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值得注意与研究。
若再上升到民俗文化,其本身内涵也是非常庞大且丰富的。有关妇女生活、婚丧喜庆、饮食服饰、百工伎艺、音乐歌舞、各地物产、市井游乐、宫廷庆典、神怪灵异、社会交际、佛道宗教,乃至草木虫鱼、行话俗语、医卜星象等内容,在古典诗词中都有生动如实的记录。这些蕴藏丰富的民俗迹象,现在已很少被运用,所以我们对诗词的研读和考索,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复兴。
①李商隐《无题》
②解释来源自“百度百科”
③俞平伯 《唐宋词选释》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版
④黄杰 《宋词与民俗》 商务印书馆 2007年7月版
⑤ 据清朝潘永因所著《宋稗类钞》卷六记载,富弼曾讥黄庭坚,原话为:“将谓黄某如何,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
⑥此段文字选自欧阳修《归田录》卷一
一.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不可能全部接触或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常识。例如,古人一般都有名、字、号,如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字号五柳先生。对学生进行名字文化常识教学,可以让明白古人的名、字、号都有具体的规范,与现代人的名字有很大的出入。
2.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
古代文言文中很多知识点有时凭借逻辑、语法等知识是不能解决的,有时得从古代文化常识方面来解读。例如,《孔雀东南飞》中“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中的“青庐”,就是一处关于礼俗的文化常识。“青庐”是指用青布搭成的蓬帐,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所以,古代文化常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障碍,准确理解文意。
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的实施
1.随文突破
古代文化常识涉及面极其广泛,天文地理、伦理纲常、经济社会等等无不有所体现。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化常识教学时,可以运用穿插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学习和掌握。例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涉及到“鸡鸣”“黄昏”“人定”等时间信息,就此可以对学生讲解古人的纪时情况。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时段,分别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晡时、日入、黄昏、人定,那么相对应的,文中的“鸡鸣”则相当于后半夜的1-3点,“黄昏”相当于现在的19-21点,“人定”相当于21-23点。对时间的正确理解,能够有效地梳理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背景。
2.专题解读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学习和积累,有必要对相关的常见的文化常识进行梳理,编制表格,以便学生学习掌握。例如在对古代称谓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分成国讳、家讳两大块。国讳指的是臣民必须遵循的避讳,其中包括皇帝名,字,谥号、皇帝父祖的名、前代年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例如,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秦王指的就是秦始皇,在古代历史记载上,由于秦始皇名政,和“正”同音,所以把“正月”改名为“征月”。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做法,是和国讳相对应的。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祖父的名字叫做僖,所以在史记的创作中,所有有关“僖”的词皆用“厘”代替。
3.方法突破
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为了更好的去应用于实际,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应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应该交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技巧,也就是答题技巧。高考以及平常考试,都不时出现关于文化常识的试题。例如,对联,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上下两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还需要节奏相应,平仄和谐。在解答对联题时,可以借助相关、相似、相反的联想方法把句子进行拆分,给每个词分别作对,再把这些对出的词连缀成一句话。例如,上联为“扫千年旧习”,便可以拆分为“扫、千年、旧习”三个词,结合所学知识,与“扫”有关的词有“除、改、树、立”等,与“千年”有关的词有“万载、百岁、一代”等,与“旧习”有关的词有“陋习、新风”等,从中选词连缀成句可为“扫千年旧习,树一代新风”。教会学生对对联进行有效的拆合分析,既有助于学生答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
4.课外扩充
在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外对例如官职、科举、地理、历法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做“课题”研究,即是对相关文化常识进行收集整理,并将“研究成果”展示、交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光是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更是积累了知识、积淀了文化,激发了爱国情怀。
5.开展竞赛
在群星璀璨的区域文化中,河洛文化无疑是其中一个耀眼的明星。与三晋文化、巴蜀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比,河洛文化有何特点?又如何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对本报记者的提问进行了一一解答。
区域文化中的核心区域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报》:作为一种区域文化,河洛文化的范围涵盖哪些地方?我们应该如何界定河洛文化在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位置?刘庆柱: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区域文化之一,学术界一般认为河洛地区以今洛阳为中心,地理范围包括今豫西、晋南一带。河洛文化不是一般的中国古代区域文化,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区域文化中的核心区域文化,属于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的根文化。所谓核心区域文化,就是影响整个国家的文化;所谓根文化,就是国家的文化之根。在河洛地区南部山区一带,近年来发现了多处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存,这些旧石器时代的重大考古发现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豫西地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中国古代文明形成之前,在当今中国地理范围之内考古学文化影响最大、最深远的史前区域文化。庙底沟文化(即庙底沟类型)孕育出河南龙山文化,继之又在庙底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了夏文化及中国古代历史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王朝夏。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二里头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被学术界认为是夏商王朝的都城遗址。古代都城是古代国家的政治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经济管理中心、文化礼仪活动中心,是古代国家历史的缩影,古代都城所在地是古代国家的中心地区,上述夏商王朝的古代都城遗址充分证实了其所在地河洛地区是夏商(早期)王朝的中心地区。从河南龙山文化时代的夏王朝早期都城遗址王城岗城址、新砦城址,到夏代晚期的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说明夏文化源于河南龙山文化,而从河南龙山文化发展到夏文化的主要历史平台就在河洛地区。如果说庙底沟文化在河洛地区孕育了华夏文化,那么华夏文化的形成与早期发展,则在河洛地区夏商都城遗址得到考古发现的科学佐证。从三代的华夏文化,到汉唐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河洛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汉武帝时期,伴随着函谷关从灵宝东移至新安,促进了汉唐时代河洛地区与关中地区的一体化,使汉唐两京成为汉唐盛世的中心。汉唐时代河洛地区的古代都城、帝王陵墓、礼制建筑与宗教遗存等许多重要考古发现,使我们清晰地看到河洛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历史核心作用。
三城制始于北魏洛阳城
《中国社会科学报》:我国历史上的很多都城诞生在河洛地区,您如何看待河洛文化对我国古代都城建制的影响?刘庆柱:从中国古都发展史看,河洛地区考古发现的二里头宫城遗址、偃师商城遗址奠定了此后三千多年中国古代社会历代王朝都城布局形制的基本文化基因,如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的都城以宫城为核心的布局,宫城之中宫殿与宗庙的二元格局,宫庙政治性建筑的一门三道与一门四塾规制。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中最早的择中而立的典型,它们确立的范式一直为中国古代历代王朝都城之宫城所延续。作为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国家历史物化载体的中国古代都城,河洛地区的东汉雒阳城从汉长安城宫城与亚宫城并存发展为双宫城至单宫城,都城从西汉时代的坐西朝东改为坐北朝南。与古代都城变化相对应的是若都邑的帝王陵墓,从西汉帝陵的坐西朝东改为东汉帝陵的坐北朝南。帝陵陵园结构由西汉帝陵陵园的帝陵与皇后陵的同茔不同穴、二者各置一个陵园,变为东汉帝陵的帝后同穴。东汉都城与帝陵的上述规制变化影响深远,为东汉以后历代王朝所基本继承。
夏商周时代的华夏文化,至秦汉时代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国的建立,中华民族文化形成。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河洛地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集中反映在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时从长城地带的平城(今山西大同)徙都洛阳,开创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大发展的政治、文化格局,从华夏文化发展而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在河洛地区被北魏王朝认同,河洛文化也成为多民族形成的国族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鲜卑人统治的北魏王朝徙都河洛地区,无疑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孝文帝营建的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和郭城组成,北魏洛阳城三城制取代魏晋洛阳城、两汉都城与先秦都城的双城制,从古代国家层面完成了从王国时代到帝国时代的根本性转变(作为帝国时代的两汉都城与魏晋洛阳城的双城制和帝国时代的时间差,应该是物质文化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相对滞后性决定的),并为此后隋大兴城、唐长安城、宋开封城、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所承袭。
摘要:化学实验潜伏着各种不安全因素,要杜绝学生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必须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的始终,全方位做好事故防范工作。
关键词:学生实验 安全教育 事故防范
一、培养安全防范意识
对于初中生来说,特别要上好第一堂安全教育课。学生第一次上化学实验课,既兴奋又好奇,什么仪器都想摸,都想试,因此上好第一堂安全教育课就非常重要。为了使安全教育课更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告知化学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
⑴化学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大多数是玻璃仪器,操作不当可能将玻璃扎进手里,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⑵许多实验需要在点燃加热或高温条件下进行,这些实验都要用到酒精灯,若操作不当,轻者烫伤或烧伤手,重者引起火灾或发生爆炸事故。
⑶有些化学反应十分剧烈。如甘油和高锰酸钾接触;红磷和过氧化钠接触,都会立即燃烧。
⑷实验中经常用到的酸、碱、盐等化学药品,有的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毒性,有的易燃易炸,这些药品都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实验中常用到的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有强烈的腐蚀性;一氧化碳、重金属盐等有毒性; 红磷、白磷、金属钠、钾、酒精等是易燃物。
2.实验设备安全运行及存放环境
(1)严格按照设备运行、存放环境指标要求,做好精密仪器设备夏季防潮、防虫等环境保护工作,保障仪器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对临时停用的实验室要做到断水、断电、关闭门窗,要妥善保管好贵重仪器设备和材料,做好防潮、防虫等工作。必须根据大型精密设备仪器技术指标要求配备干燥剂、除湿机、精密温湿度计等。
(2)按照要求做好实验材料及标本的存放,防止失效、泄露、虫蛀、损坏。
3.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1)安全实验的要求
①实验前:认真阅读或设计实验报告,了解实验中所用仪器、药品及化学反应中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制定必要的防范措施。
②实验时:要安静有序进入实验室,听从教师指挥,保证走道畅通,认真听和观察教师对实验操作的讲解和示范。实验完毕后按要求及时清洗仪器,损坏的仪器拿出来交给教师。然后安静有序离开实验室。
③实验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报告中要有实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思和小结。
④做家庭实验时,没学过或没做过的实验不要贸然去做,应先查阅相关资料,针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事先制定好防范措施,请教师审查后再做。
二、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教师是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杜绝学生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教学目标体要体现安全教育
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目标主要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组成。不少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只重视实验“过程目标”及“知识技能目标”,而忽略了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是不完整的,完整的教学目标应还应当体现安全教育。
2.备课要写入安全教育
从目前我国现行化学教材来看,学生实验报告的编写一般由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现象、结论等几部分组成。目前多数化学教师正是按照以上几个方面去备课的。显然,这种备课思路忽略了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安全问题。如果备课时将实验中可能预见的不安全因素、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写进教案,课堂上再加以强化教育,学生实验事故的发生率会大为降低。因此教师备课时应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写进教案。
3.课堂教学要渗入安全教育
学生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发生,源于不规范的实验操作。教师在演示实验中的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动手实验时操作的规范程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规范地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实验前要将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所用药品是否对人能造成危害,万一发生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等,实验前告知或提醒学生。实验结束时,要及时组织学生做好安全实验小结,对验中是否存在事故隐患进行分析和反思,真正做到把安全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三、增强安全意识,全方位做好意外事故防范工作
要避免或减少化学实验中意外事故的发生,还必须全方位做好事故防范工作。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警钟长鸣
安全教育是一项持续而长久的工作。每次学生实验前都要先向学生提问“该实验所用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实验中有哪些安全问题是要注意的”,“万一发生意外事故如何处理”等。
2.培养小实验安全员
目前,我国中学多数学校班级人数约为四五十个人。条件好一点的学校,学生分组实验两人一组。四五十个学生在同一间实验室里做实验,无疑给教师的管理、指导及意外事故的应急处里带来不便。通过培养小实验员,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3.制定应急方案,配备自救器材
化学实验中万一发生意外事故,要将事故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实验室要配备各种灭火器材如沙箱、各种灭火剂和灭火器。教师要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实验桌上放一快较大的湿抹布。
(2)在实验室配备一个用来急救的治疗药箱,箱内一般应配备以下医疗药品。红药水、龙胆紫、创可贴、烫伤膏、75%的酒精、酒精棉球和0.1 %的碘酒等。
(3)安排好逃生线路。对于四五十人一个班级的大班,若发生较大面积的火灾或毒气泄露,全班学生一齐向外拥,势必造成更大的伤害事故。为此,第一次上化学实验课时,应安排好必要的逃生线路,保证在全体师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
学生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是,有些化学实验又是有危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提醒学生,规范操作,安全实验,警惕化学实验中的杀手。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全一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