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金工实训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以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法》、《教育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对教师的要求为准绳,以增强教师的爱岗意识和敬业精神、创建优秀教师群体为重点,以构建和谐校园、求实效、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深化我市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强化师德修养,促进我市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和市教育局工作安排,决定于2009年7月上旬至12月底,在全市开展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形成“提升素质、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教师成为公民道德的楷模,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
二、活动安排
(一)报告团组建
1、从2008年合肥市十佳优秀教育工作者遴选部分人员组成报告团。各县区也可向市教育局推荐师德良好的优秀教师参加市级报告团。
2、肥东、肥西、长丰三县围绕主题组织选拔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组成县巡回报告团(可邀请市级报告团成员参加)。
(二)具体安排
1、市属学校、高校附中、有关民办学校,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经开区、新站区、高新区由市教育局根据属地原则统一安排(具体时间、场次另行通知)。
2、肥东、肥西、长丰三县自行安排,并将活动计划报市教育局宣教处。
三、活动要求
[关键词] 教学内容;阶段;实习项目;验证性;竞技性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86-03
一 引言
现代产业要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及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等[1]。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正是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教育改革的新尝试[2]。
二 金工实训在卓越计划中的作用
按照人才培养计划设置的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不同作用,金工实训是工程实训的基础性实践教学课程,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模式下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较长时间认识机械专业知识的工程实训教学环节,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学习工程材料成型、数控技术及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的先导课程。通过金工实训,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掌握金属加工的主要方法,为后续专业理论课、专业实验课等建立感性认识,是专业基础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纽带。同时,金工实训的过程也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遵守纪律、安全意识、工程意识、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培养计划”中的通识平台课程,是最多地渗透和穿插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内涵的课程。因此,做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平台和企业实训实践的基础先行课程,也必须按照卓越计划的宗旨进行课程内容改革。
三 卓越计划下金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任何一项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金工实训也不例外,它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实践教学,一是它具有学生首次接触机械知识及操作实际的基础性;二是兼备机械制图、公差互换、机械制造技术、材料成型工艺、数控技术、特种加工等多门课程基础知识的宽泛性;三是训练操作技能,应用现场学习基础专业知识的实践性。
根据金工实训教学的特点,它的教学内容不仅要体现在围绕预设教学目标的理论内容和掌握设备工具的操作技能,更要有体现合理选择应用、综合、实践理论内容的载体,即金工实训作品,同时兼顾卓越计划“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要求的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
金工实训虽要求教学内容重基础,但围绕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宽泛,因此合理设置金工实训教学内容是实现“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 卓越计划培养方案的重要体现。相对于传统金工实训,卓越计划下金工实训教学内容改革总的宗旨是让学生“印象深、多实践、打基础、立素质”。
1 分析学生特点,分阶段安排教学内容
多年的实训教学发现,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的表现可分为虚心求教、跃跃欲试和自我满足三个阶段。由于金工实训是学生第一个形式有别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加之受到实训动员的鼓舞,实训刚开始时大部分学生情绪高涨,学练积极性很高,这一时期是“虚心求教阶段”;随着几个工种的实践过后,学生具备了一定操作技能,已实训过工种的学习迁移效用也使得新工种的知识与操作接受理解起来更快,学生这个阶段往往表现出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加工作品,不满足于规定的实训内容,这一时期是“跃跃欲试阶段”;实训后期,由于体力疲乏,年轻人缺少恒心和只求已知不求熟练(甚解)的自满使得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操作技能、工艺知识,有的学生丧失了实训积极性,往往在最后两个工种实训时松懈随意,这是“自我满足阶段”。
为调动学生实训积极性,遵循学习认知规律,针对学生表现出的三个阶段,将金工实训教学内容划分为三个层次,按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方式分别对应每个工种学习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综合应用阶段、设计创新阶段[3]。由于学生缺乏机械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基础训练阶段在老师引领下按规定项目讲解基本理论和工艺,学习设备、工具等使用与操作技能,这阶段除学习基本操作外,作为知识与技能的应用与考核,每个学生需独立加工一件作品,如小锤。
综合应用阶段以3~4名学生为小组进行基于工程实际的项目化金工实训。学生在已掌握的基础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自行讨论、制订一个多零件、多工艺的较复杂产品的加工,比如桌虎钳。学生小组独立制定各个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基本独立完成产品的加工制作,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和所学工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以满足学生跃跃欲试的思维要求。
设计创新阶段以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来共同完成产品的创意构思、结构设计、工艺制定和制作加工等整个产品实现环节[4]。三个阶段教学内容层次渐进,满足学生不断增高的知识渴求和实践欲望。
2 开发提升学生兴趣的验证性、竞赛性实训项目
金工实训项目是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的重要载体,项目的内容结构、功能检验与考核方式等会直接关系到实训内容是否充实,能否实现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否体现探索性、研究性、项目化等的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否提高学生实训积极性。
基础训练阶段的实训内容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练习,比如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操作主要是车端面、车外圆、车圆锥、车内孔等,以及按照老师讲授的加工工艺车削一个锤柄,并以其做为本阶段考核的依据。那么接下来如何在基础训练阶段以后让学生的“跃跃欲试”得以满足。在以往的实训报告中很多学生提出能不能在掌握基本操作后不按老师给定的加工工艺,自己解决一下问题试试。因此,本次教改设想让学生依据所学操作技能及工艺知识,自主加工一件作品,并且作品蕴含其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可验证性,建立可验证、可竞技实训项目的目标,实现学生对自己加工作品功能的自我验证,并且可相互之间进行功能水平的比试,把竞赛引入实训。
基于此理念,在实训内容中开发出桌虎钳项目、油壶活塞项目和水管焊接项目等多个可验性、竞赛性实训项目。桌虎钳项目的零件需要在多个工种、用不同机床加工完成,由同台机床的学生自己讨论工艺过程、自主加工,钳工装配后,自己检验桌虎钳的动钳口滑动、配合间隙、钳口夹紧、与桌面的锁紧等功能。油壶活塞项目学生自己测试油壶上部小油缸内径,根据小油缸内径设计并加工小活塞杆及活塞,装配后油壶内装水检验能否将水喷出,学生之间可以比比谁的油壶喷水距离远,并将比赛结果做为第二阶段考核和加分的内容。水管焊接项目在焊接基础训练完成后进行,学生将两段水管对焊,然后将焊管的一端堵死,另一端连接试压水泵,检验所焊圆焊缝是否漏水。这些项目中融合了探究性、问题式、自主式学习,学生讨论积极,将学习延伸到了课堂外,遇到问题时教导老师启发,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验证性、竞赛性实训项目也较好地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
学生在每个工种经过基础训练阶段以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了基本的机械工艺知识和设备操作技能,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想法。
3 增设加工难度系数大、多种加工方法的实训项目
实践需要以具体任务为中心将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如果实训项目只是一些简单的零件加工,实训内容单调,不够充实,不能体现出实践知识的综合过程,是很难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更说不上对后续课程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有关选择合理加工方法、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起不到了解和铺垫作用。
以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训项目是加工一个小锤子,车工再加工一个包含T形螺纹、圆锥面、半球面、圆柱面的综合件,实训项目结构过于简单、加工精度低,不具有明显的“真实”产品的特征,实训过程不能将各个工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工程体系,这对于学生从真正意义上体验产品生产全过程,树立工程意识效果不明显。因此,在金工实训教学中开发出了微型桌虎钳。微型桌虎钳包括钳身、动钳口、静钳口、夹紧斜块、丝杠、手柄、压紧盘、钳口铁等11个零件,零件数量多、加工难度加大,加工精度也明显提高。加工内容大体包括车端面、车外圆、攻螺纹、套螺纹、锪孔、铰孔、铣平面、铣台阶、锯削、锉削、装配等多种加工方法,增加了加工方法和各工种之间的横向联系,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类加工方法和操作各种加工机床。综合应用阶段使用有难度、各工种相关联的实训项目,增强了学生实训的目的性,调动了实训积极性。
4 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学生自我满足感
学生在完成综合应用阶段的实训后,操作技能进一步熟练,专业基础知识获得了综合应用,初步完成了产品全过程的制造和运行环节,按照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要求及工程项目的实际要求,应把工程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四个环节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尚缺少设计及工艺环节。结合实训中学生出现的“自我满足”状况,为使学生全面了解、体验工程的全过程,使大学以来所学专业知识综合运用,教学内容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实训的最后时期鼓励开展自选创新项目。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自己设计产品,可以是运动机构、实用的工装具等,但必须是机械方面的作品,要求具有装配关系和一定的加工精度。各组学生按照真实企业的生产要求画出详尽的设计图纸,细致地标注尺寸和各项公差。尤其要求学生认真填写每个加工零件的加工工艺卡,分析其加工过程,选择要使用的机床、刀具、夹具等,学生虽然还没有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有关“工艺规程设计”的相关知识,但有意识地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中的工艺规程内容提前安排在实训中,打破原来先学后干的顺序,让学生先接触和编制工艺卡片,初步了解和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原则、步骤和方法,增加工艺规程设计的感性认识,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学习时打下知识对接的基础[4]。
四 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这次的金工实训教学改革,从试点的情况来看,效果明显优于原有实训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加强和工程素养的提高
由于缩短了“基础训练”的实训时间,在后面两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专业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了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将实训延展至课外,促进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后续专业知识的预习。在国内知名企业与毕业生座谈时,多名毕业生对金工实训学习过程和指导教师印象深刻,并反映说金工实训时学到的技能在就业后对本岗工作帮助很大,有些技能直接应用在平时的维修保养中。
2 分阶段实训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分A段实训和“竞技性”项目训练,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得以强化,学生在实训过程的热情明显高于教学改革前。2015年卓越金工实训 的8名学生分2组参加了“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分获第3名。实践证明,参加过该项目训练的学生应知应会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学员。
3 创新实践贯彻始终,侧重实践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本次教改中,对每个实训项目都强调实践创新,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自行完成创意作品的设计制作,把实践创新贯彻于实训始终。按自己想法干,做自己想做的,大大提升了实训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3.
[2]王浩程.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 构建现代工程实训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1(6):83.
关键词: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职业技能检测
引言
在一些高尖端产品的制造当中,我国企业经过自主研发后,尽管已经掌握了与其相关的技术,可是仍然难以推出性价比高的产品,不具有产业化优势,主要是缺少的技术工人,严重影响着我国在制造技术领域当中产业化的进程,从而削弱了我国现代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1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
1.1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金工实习教学的实训安排不仅仅是学习相关工种基本操作技能,更多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学校实践培训可以参考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安排,培训将侧重于技能开发,同时善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创新的设计和应用。
1.2促使学生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充分结合当代工业发展,制定合理的金工实习实践教学大纲,同时在学生学习实践的前提下,适当的教学内容调整形成层次式模块化教学。高校学生应该分为模块化培训,首先是认知培训,然后进行专门培训,合理安排实习申请,须明确专训练为金工实习教学的重中之重,与技能检测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来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1.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课程体系
(1)多元化训练:受金工实习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习基地中学生无法尽情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能展现出自身的特点,这也对创新训练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学方法需要推广多元化,学校也可以开展出各种专业的竞赛等,以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2)自主化训练:实训的项目在当前高校许多的学生在选择训练项目上还不能完全实现自主化,使得学生不能按照自身的意愿去参加实习,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也使得实习的学习效果大大降低。建议高校优化选课系统,打破过去的专业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习项目。(3)仿真训练:高校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仿真训练,仿真训练在金工实习的教学中具有很多优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能提供给学生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二,学生成为实习的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仿真训练能够提供给学生不同事故的设定和排除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事故的分析及决策能力;第四,避免了操作中的各种事故,也不会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设备的破坏及环境污染等;第五,仿真训练可大大降低实习成本的支出。(4)实习与技能检测结合:结合当前学校的金工实习的实际情况,技能检测教学实践应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教学的要求基本要以技能鉴定相应工种中级工标准作为学习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增加相应工种的高级工鉴定标准的内容;第二,集中实训的时间原则要控制在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时范围之内,不影响其它的正常教学安排,自选强化的学生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加以训练;第三,要制定相应工种的模块教学内容及要求,并真正应用于实训教学。学校工科类学生金工实习数控铣工、数控车工、铣工、车工、钳工、铸造工、焊接工的教学均按照中级工要求进行技能检测。
1.4与时俱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金工实习是工科类大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实践课程,综合性很强,涉及到了现代制造技术的学习、和学生工程培训的质量,学校应该充分融入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不断总结和探索。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来实现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将实习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起来教学,同时安排专职教师进行专门辅导,大多数学生应能取得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证书。通过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可以建立新时期高等工科院校的实践教育理念及创新型应用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应用技能符合我国的当前国情,是高等工科教育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是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
1.5从实际出发,构建出有地方院校特色的金工实习
(1)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标准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开设职业技能检测,开展讨论式、启发式、团队式的教学模式。(2)构建模拟企业环境教育机制:模拟企业环境,以企业的实际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特色。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对金工实习的培养方案和实施过程进行指导。(3)强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胸有成竹从事工程实践:依托我校现有的“数控技术与应用”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应不断整合科研资源和教学资源,要高标准建设金工实训中心,为金工实习人才培养提供优质的资源平台。(4)教学特色:1)运用工程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2)从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实现工科教育崇尚实践,回归工程,通过对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来构建有地方院校特色的金工实习。(5)培养模式创新1)在模拟企业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的作用,使地方高校专业教学资源能效益最大化。2)优化金工实习教学体系和组织方式,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3)强化专职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依据学校的培养培养者计划,大力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科学研究,通过产学研有机结合,以便提高专职教师科研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6)应用价值及推广途径有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和效果。通过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介绍改革经验,对成熟成果及时推广,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
1.6总结
(1)文献研究法,查阅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的成功经验与做法。(2)分析比较法,构建基于我校特色的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实践教学体系。(3)理论联系实际法,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工科类大学生金工实习创新能力培养与职业技能检测结合教学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淑华,马璐萍,张秀花,等.提高金工实习教学质量方法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02).
[2]刘玉康,杨波.突出实用方针在金工实习中的探索[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2-74.
[3]赵越超.改革金工实习,加强学生能力培养[J].金工研究,2001(3):37.
[4]韦相贵.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金工实习教学研究[J].教法研究,2012(12).
【关键词】工作过程;实训教学;过程;考核
随着我国我国劳动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实训实践教学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是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关键。如何通过实训教学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实用的岗位技能,毕业后能快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工作需求,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2006年以来,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积极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更加重视过程,重视细节,重视动手能力,重视技能水平的掌握和提高。实训教学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强调学生参与,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先观察老师示范,模范每个动作,多次训练和练习,最后形成熟练的连贯的动作。工作环境、案例是手段,目的是培养操作技能,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已经被广泛接受并采纳。课程考核是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评价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过程后对知识掌握情况,还能检查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检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它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金工实习》是工科多数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实训课程,包括车工实训、铣工实训、钳工实训等,该课程从工程实践教学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车工、铣工等机器设备的操作使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实训教学过程中,考核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从而导致实训效果不理想,对实训教学考核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高职实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示范性院校已基本建立起“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计划,实训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之相比实训教学的考核评价模式却较为单一,有的以实训报告为主,以出勤、现场操作结果为辅的成绩评定,有的以任务完成的结果(产品的质量)为成绩依据。考核模式看似全面,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重结果,轻过程
实训的最终成绩主要依据实训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评定,即以产品的质量好坏来定。简单化把学生当工人来管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对学生是否形成操作技能的考核往往模糊。教学应给学生犯错误改正错误的机会。一个样子不好看,但是该生做错了想办法补救过来的产品,可能对学生影响更深刻,教学效果更理想。
图1 考核流程图
2.存在“替做”的可能
结果不一定全是真实的,存在“一个同学替另一个同学做” 的可能,考核结果不能体现每个学生实训运作的全过程。针对同学间相互探讨、相互帮助、合作学习,要区别对待。
3.任务完成质量的量化指标不明确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教学,其实训考核方式一般采用“态度+项目成绩+报告”的实训考核模式。实际操作中多以任务是否完成或完成情况好坏等模糊的标准为成绩依据,没有对实训项目形成相对完善的质量量化标准和评价依据,无法按照量化指标和规定的评分程序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
4.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评价意识培养
现代企业质量管理中,要求作业者自主检查既“自检”、同事之间相互检查既“互检”。目前学校的考核过程大多数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依然以教师所打的分数为准,却忽略了小组评价、学生自主评价等方式的发展,学生未形成自主评价的意识,不利于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二、构建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
目前,许多学者开展了基于过程的考核研究,现把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1.设计思想
实训教学目的是学生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例如车工,通过实训,学生能达到初级车工、中级车工或高级车工的水平,以后工作中,拿着图纸,能打开车床、安装工件、车出合格的产品。实训教学活动主要过程是学生训练,要想考核整个实训过程,那么就得将训练与考核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一门实训课程是由若干实训项目组成,实训项目的教学顺序要按内在的关系进行安排。基于实训过程考核的教学对每个实训项目是边教学边考核,上一个项目训练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实训项目的学习,只有每个实训项目考核合格,这门实训课程成绩才算合格。这里的“过程”考核就是体现在对每一个项目都要考核,这样就实现了将训练与考核融为一体。同时,在每次实训项目考核中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劳动态度等。考核流程如图1所示。
2.子项目考核设计
每个子项目要完全掌握也不是容易的事。训练是提高技能的关键,对每个项目的考核是形成成绩的基础。所以,对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既要加强训练,又要加强考核。为了将训练和考核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每个子项目的训练和考核分为以下几步:第一步,由实践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演示,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需要将子项目进行动作分解,分解成若干个动作细节,讲清楚每个细节的动作要领、原理解析和错误分析,学生犯错往往是某个细节忽略了。第二步,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分组,要求学生边操作边回忆,同组讨论,强化记忆和规范,不明白处主动问老师。第三步,对学生动作进行考核,要求学生边操作边陈述,可以由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考核,也可以由教师进行考核,考核者对每一个操作步骤填写考核卡。教师在巡回走动中,观察学生操作,有错误操作、遗漏动作及时指出纠正。考核完成后,立即将考核卡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考核卡获知自己的训练效果,一般指导进一步的有效练习。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再次训练和考核,直到合格为止。子项目分解如表1。
表1 子项目分解图
实训
项目n 必须掌握内容: 教师示范否 学生掌握否 学生能熟练的完整的做好整个动作,掌握该项目,形成能力。
必会内容:细节1 ? ?
必会内容:细节2 ? ?
…… ? ?
必会内容:细节n ? ?
3.子项目考核卡设计
子项目考核卡反映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能,是客观、公平、真实考核学生的依据,设计好子项目考核卡是过程考核的基础。子项目考核卡包括考核内容、考核内容、配分、扣分标准、得分。
三、《金工实习》课程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方案设计
1.设计思想
课程实训项目和各实训项目考核权重设计根据过程考核的特点,结合课程内容,可将课程设计成几个实训项目。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实训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易于考核。〈金工实习〉包括车工实训、铣工实训、钳工实训、热加工实训四大模块,每个模块是相对独立的。每个模块的实训是一项复杂的过程,每个细节都决定了实训的好坏,要尽量将实训内容细化,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实训过程中所有的技能。为此,将《金工实习》分4大模块,其中车工分7个实训项目,铣工分10个实训项目,钳工分5个实训项目,热加工分4个实训项目。表2为〈铣工实训〉项目考核记分表。
表4 实训过程的考核与传统考核的成效比较
班级类型 人数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合格人数 合格率
试点班 48 92 62 78.36 48 100%
非试点班 48 96 0 64.83 45 93.75%
2.项目考核卡设计和使用
对于每个项目都应设计考核卡(表3为考核卡六:“斜面的铣削”项目考核卡),考核卡将每个项目的考核内容、要求和计分标准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考核卡设计要科学合理,学生见到了考核卡,也就明白实训要求和目标,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为培养学生素养,应将安全文明操作等内容设计在内。每个项目考核完成后,立即将考核卡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考核卡得分情况及时获知自己的训练效果。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进行再次训练和考核,直到合格为止。过程考核体现在l2项目都有考核卡,按课程的进度,每个项目都要利用对应的考核卡进行考核,只有当上个项目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责任感,可以将小组评价引入项目考核中来。学生能够评价成绩,说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质的提升。同时这也可以减轻老师的工作量。至于评分结果可以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中的某一方为主,也可各占一定的比例,只要达到了考核的效果,老师可以灵活掌握。
四、总结
实训过程考核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实践教学管理上存在的弊端,通过考核全程化和“准入制”等措施给学生增加了竞争压力,激发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反映学生对操作训练的态度更加严谨,考评的操作性和执行效果有了较大改善。表4为实训过程的考核与传统考核的成效比较。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具有较强的驱动力,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实践训练的效果更加突出。过程考核中学生成绩与学生对学习的付出成正比,减少了考核的偶然性和随机性。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应当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金根中,吴雄,彪成军.基于实训过程的考核模式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2]谢阳玉.改革《电工电子》实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J].科学咨询,2010(7).
[3]谭波.谈电机修理实训教学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6(5).
[4]夏继军.基于过程考核的《电机维修实训》课程考核方案设计[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关键词:金工实习;非机类专业;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1-0081-02
一、引言
金工实习是我国高校工科类专业(包括机械类专业、近机类专业和非机类工科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环节,在培养未来全面合格的实践创新人才基本训练中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金工实习,可以使非机械类的工科学生熟悉机械产品生产的一般过程;对机械零件加工所用的设备、工具、夹具、量具等有一定的了解;掌握简单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和工艺过程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及创新思维[1]。
二、非机类金工实习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教学内容安排
目前,我校非机械类工科专业金工实习采用每周半天(1次)的分散教学方式,学时数仅为机类专业的1/4左右,最长的《金工实习B》共有2周(10天,20次),最短的《金工实习D》只有1周(5天,10次)。实习内容是以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为主,以现代制造工艺为辅。开设的传统加工工艺方法包括车工、铣工、铸工、焊工以及钳工,而现代制造技术包括数控车和数控铣。以工程学院地质工程专业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学时2周的《金工实习B》为例,具体的实习内容安排如下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教学内容安排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目前的金工实习内容并不全面,尚未涉及各类量具的使用以及机械加工过程中各类参数的测量和检验,而这些都是作为工科学生所应该掌握的重要实践内容;新工艺新方法的实习内容也非常有限,许多新工艺如线切割、电火花成型、快速成型等由于时间限制,都未能向学生展示,设备利用率低。
2.即使是现有的几种工种,实习时间也相当有限。铸造和焊接并没有单独严格地区分实习时间,总共才1.5天时间,而最长的车工实习时间也就3天。除去观看录像及实习指导教师的講授和示范操作时间外,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操作训练的时间极其有限,结果很多内容都只能是走马观花,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更无法指望学生通过实训环节来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有所创新。
3.现阶段的实习采取的是每周半天的分散教学方式,在这种间断的实习安排中,实习指导教师每次都不得不花费许多时间重复之前讲过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回顾,这不仅减少了有限而宝贵的学生自主实训的时间,有悖于实践教学的初衷;而且使得学生根本无法通过连续强化训练而对各种工艺方法的特点及选择形成系统性的认识,极大地降低了实习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方式与组织形式
实习采取的是由课程指导老师统一负责安排,各个工种实习指导教师具体讲授和现场操作指导共同完成。具体的每个工种实习又分为观看录像、实习指导教师现场讲授和示范操作、学生实际操作三个环节。在这种课程指导老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下,由于分工不明,不少课程指导老师仅仅负责学生每次到课情况的考核及最终的成绩评定,而未能发挥其专业特长,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实习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指导。
(三)成绩考核与评价方式
目前,对于非机类学生的金工实习成绩考核,主要还是按照各工种实习指导教师的平时分次评定、课程指导教师最后综合评价的模式进行。具体的实施过程为:各工种实习指导教师按照学生对于每一次操作内容/操作件完成质量、时间、平时操作熟练程度和实习报告综合评价;实习的最终考核成绩由课程指导教师在各工种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基础上按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档次综合评定。具体的评价标准为:
1.实习态度:自觉遵守实习纪律,不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2.实习表现:按照操作件完成质量、时间、平均操作熟练程度;
3.实习报告:根据每次实习报告内容的总结记录情况评定。
可以看出,目前的实习考核评价体系并未给课程指导老师提供十分明确的评价依据。由于课程指导老师并未实质性地参与到指导学生金工实习的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的实习表现及情况无法了如指掌,却是学生金工实习最终成绩的评定人,他们只能简单地近乎草率地对学生各个工种的实习成绩进行加权平均,以此来给出最终成绩。此外,这种只以学生的操作结果及实习表现为依据的评价方式相当于把实习课等同于实验课来对待。
三、提高金工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实习内容安排方面
1.由于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量具、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类参数测量和检验(如表面粗糙度、精度)等方面的实习内容,学生一般只是掌握了简单的游标卡尺和高度尺的使用,对内径千分尺、百分表、气动量仪、粗糙度量具等还非常陌生。因此,建议增加一定的学时,用以开设量具的读数方法和应用以及误差分析的教学和操作训练。该部分内容可以放到钳工和车工培训环节进行。
2.已经开设的部分传统加工方法(车、铣、钳、铸、焊)的实习容易上手,操作性强,依然是金工实习中的重要基础环节,应当保证足够的实习课时,如把铸造和焊接各自分开设置为1.5天。
3.由于许多非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培养计划中并不包含《金属工艺学》以及《CAD/CAM数控实践》等课程,学生在短短的1.5天内很难理解掌握数控编程的操作。建议对于数控加工的内容在学生大一时不宜开设操作性和实践性太强的内容,主要还是以操作观摩为主,内容可以广泛一些,除了数控车、数控铣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的操作观摩,这样既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见识更多的现代加工方法,又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实践的兴趣。
4.應当将现有的每周半天的分散实习改成集中实习的方式,比如可以安排在学期的开头或者结尾,或者可以安排在寒暑假。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连续集中的实习,可以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金工实习当中。
(二)教学方式及组织形式方面
目前金工实习的教学采用以现场实际操作为主,课堂和课后理论学习为辅的形式,各类多媒体教学形式也已引入到教学工作中,总的来说是可行的。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实验教学中心各工种实习指导教师和机械系专业课程指导教师三者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将三位一体的教学关系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和效率,是需要长期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可在每一工种开始教学训练之前,由专业课程指导教师对学生就该工种的作用、历史状况及前沿技术发展做一个比较宏观的介绍(可以结合多媒体等视频材料)。
2.在每一工种完成以后增加教学小结环节,由学生完成阶段小结并进行口头汇报,由专业指导教师和各工种指导老师进行点评。各阶段完成后及时给出阶段成绩。
(三)金工实习成绩评定方面
关键词:金工实习;培养目标;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169-03
金工实习是高校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实践教学课程,是学生认识、了解、熟悉机械加工工艺生产过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走向实际应用的接口、通道和桥梁,是提高创新能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层的结合,制造业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高校机械学科的科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势必随之不断扩展和更新。现代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在国民生活中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校毕业生“能文能武”――既要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所以,高校工科类的实践教学迫切需要进入现代的教学模式。而现代教学模式,主要就是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以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建设和规划。因此,金工实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等都需要更新、加强和完善,迫切需要进入现代的教学模式。本人从事多年的金工实习管理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搞好金工实习教学工作、建立好现代教学机制,把培养“应用型、实用性”人才落实到实践教学中去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考。
一、金工实习的性质与目的
金工实习又叫金属加工工艺实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是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工程技术,是培养学生熟悉和了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初步解决和认识工程技术问题的基础。
二、教师队伍的建设
金工实习要求指导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金属切削加工工艺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把握好实习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能文能武,及时解决实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所以,学校首先应成立金工实习教学指导机构,在全校范围公开招聘合适的指导教学人员,经过述职、答辩、考察,择优录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一定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人员组建成管理和教学队伍(如不能满足要求的,可进行对外招聘),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学校请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设计工艺实践经验厚实的工程师讲课,时常进行教学与技术交流,有计划、有组织地到先进的企业、公司、知名高校进行学习与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技能。学校大力培养和引进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和指导生产教学的“生产型”教师,加强和完善指导教师队伍的基础建设,逐步形成实验室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和技术三位一体,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队伍[3]。
三、教学内容的构建
教育部课程教学指导组在金工系列课程改革指南中指出:要不断更新实习内容,尽可能创造条件,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习的比例,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逐步代替“作坊式、师傅带徒弟”的落后方法。所以,构建合适的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本作者认为,金工实习教学内容应在保证实习教学安全的前提下,以培养学生掌握常规机械制造工程为基础,了解和认识先进机械制造工程技术和应用能力为核心,注重综合素质训练和创新设计能力的培养。学校根据基础性原则、先进性原则、特色性原则、模块化原则、创新性原则,将金工实习内容划分为安全应知技术、常规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创新设计技术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应分成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可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搭配,柔性组合,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每个模块结合本教学单位的具体特征及教学设施情况,再具体划分为多个子模块(如:冷加工技术模块有车削、铣削、磨削等子模块),以进行实质性的教学。本作者以贵阳学院金工实习为例,构建了金工实习基本教学架构图,如图1所示。
1.安全应知技术。教师通过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应急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和懂得各设备的安全技术(如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钳加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焊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操作、实验室的基本安全注意事项、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措施等。学校应大力宣教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技能,让学生掌握发生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
2.常规制造技术。学校通过冷加工(如车削、铣削、磨削等)、热加工(如焊接、热处理、锻压等)常规机械加工训练,培养学生操作常规设备加工的动手能力和对加工工艺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通过特色技术训练(如拆装与测绘),培养学生对设备构造的认识能力和对零件设计的提高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制造技术知识,夯实常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为下一步学好先进制造技术和创新设计技能做好充分准备。
3.先进制造技术。学校通过先进制造技术(如数控车、数控铣)的编程与加工的操作训练,使学生能把常规工艺知识与先进制造技术有机结合,了解和熟悉CAD、CAM在工程设计中的正确运用,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制造设备,熟悉现代制造技术的加工方法和操作技能,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目的,为创新设计技术奠定基础。
4.创新设计技术。学校通过创新思维的培训,使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让学生的大脑“动起来”,在对设备、工艺和生活产品的设计创新时,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而是能够运用各种思维方法,通过思维的灵活转换,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全面开发自己的创新潜力,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学校通过创新思维设计与制造训练,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成才意识,提高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使他们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充分实现自我、表现自我、完善自我。
四、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所以,采用和制定较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良好的教学方法会使实习事半功倍,提高实训效率。在金工实习教学中,教学方法要有新意,要有创意,要通过各种手段的方式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动手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的自信心、好奇心和责任感,让被动变主动,让不知变有知,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成为实习生产的主人。本人就贵阳学院金工实习的情况总结出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以供各高校参考。
1.教具辅助法。在常规制造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配以相应的辅助教学设施,如教学示教模板、示教展台,作辅助对应进行讲解,示教模板应图文并茂,充分反映教学内容,在各实习区域内对应悬挂,教师可配以讲课,学生可参照进行操作和学习。示教展台可做成阶梯形,台上应摆放各类教学用具,如刀具、量具、刃具、标准件等,陈列应分类摆放,每类教具下应有相对示教图片,该图片上应具有文字解读(如刀具展台应有名称、材料、用途等),以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习效率。
2.视频教学法。由各模块教学的指导教师,按照教学体系要求,把各模块基本教学内容通过实习演示,用规范的动作操作、用标准的语言讲解,并用摄录机摄录下来,经整理汇总编辑后,录入学校网站,建立专栏。学生可在准备实习期和实习期间登录学校网站进行视频观看和学习,做好金工实习的预习辅助准备,加深对金工实习的理解及认识,较快地掌握实习技能,提高实习效率。
3.安全教育法。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习时,根据实习班级人数情况,可把实习班级分成多个组进行安全教育(因安全是实习的重要保障,是实习的重中之重,所以一般以20人为一组为宜),每个组配备两位老师,一个老师主讲,另一老师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对整个需要实习的模块的安全操作规程、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现场安全技术讲解,讲解应生动具体,语肢并茂相结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应采取的急救措施进行演示和解说,最后进入安全视频教育室进行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录像应充分反映各方面的安全实习内容)。制定安全教育规章制度,正式进行各模块实习前,要求学生签订安全教育责任书,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最大程度上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4.集中讲解法。学生进入实验室实习时,应先集中进行现场讲解,把要进行的实习内容、各实习模块的基本情况进行总体介绍,让学生对金工实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把实习报告要注意收集的内容要求学生记下来,以便在各实习模块中收集,时间不能过长,一般应在2小时以内为宜。
5.以点带面法。在实习操作机床中(如车工实训),由于学生较多,教师顾不过来,如对每个学生都进行单独的指导和操作跟踪,其时间和精力是不够的。所以,首先应对该组成员中选择有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反应较快、思维灵活的学生进行首个培训,让该学生第一个完成作品,其后该学生可当好指导教师的助教,指导该组的其他学生熟悉机床操作,熟悉作品加工工艺制作,最终独自完成个人作品加工。
6.自我体现法。在创新设计训练中,要求学生运用CAD、CAM等技术,运用所学的知识,在加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创新设计零件,并根据零件要求编制加工工艺,经指导老师审核批准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整个作品的加工制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的金工实习必须不断地加强教学更新和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不断地把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去。全校要不断开展技能竞赛,开放金工实验室,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的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相关的技能竞赛,拓展他们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把培养应用型和实用性人才的目标贯穿于实践教学中去。指导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培养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不懈努力,使我们的机械工程教育事业朝气蓬勃、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丽华.金工实习实训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代荣,郑应彬.金工实习中数控加工教学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
[3]胡海刚,杨国华.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航海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
[4]国锐.强化金工实习教学,培养工程实践能力[J].职业,2010,(14):5.
[5]张晓琪.加强实践教学,推动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24-26.
[6]王伟祖,郑旭明.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70-72.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以轮机长工作室建设为载体,提高师资队伍整体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引领专业发展。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开发实用型教材、建设精品(优质)课程、指导技能大赛、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轮机长工作室不断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了学院办学水平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成立轮机长工作室,引领专业建设
学院轮机长工作室引进中远集团总轮机长王振东、青岛远洋公司高级工程师傅象伦、原天津远洋运输公司高级轮机长伊继华和大连海事大学副教授、轮机模拟器研究专家张国树等专家。青岛市划拨10万元资金用于轮机长工作室建设研究。通过轮机长工作室的平台,吸纳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能工巧匠加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调研及岗位能力分析,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构建了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
为更好地推动轮机长工作室建设,学院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步伐,三年来通过新建、改建、扩建等完成专业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目前建成国内先进、设备齐全的动力设备拆装实训中心、动力设备操作实训中心、船舶电气实训基地、轮机模拟器实训中心等四大专业教学基地及金工工艺实训车间,能满足160人同时实训的需要。新建成的全任务模拟器实训中心含轮机模拟器实训室、单机版轮机模拟器实训室,能全方位、全过程模拟现代商船机舱工作情景,仿真模拟机舱所有机舱设备的配置、运行状态、操作管理及故障排除等任务,为学生培养创设了优良的教育环境。
二、 形成“三段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组建由轮机长工作室成员、学院骨干教师、航运企业骨干、职教专家等组成的轮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到航运企业、院校、主管机构调研,制订了职业认知阶段――走进海员世界、职业认同阶段――熟悉海员业务、职业熟练阶段――适任船员岗位三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轮机长工作室成员参与全过程建设。
1.职业认知阶段――走进海员世界
制定《走进海员世界》认识实习课程标准,组织新生进行校内和港口船舶认知实习。认知实习前,由专业教师针对认知实习项目对学生进行宣贯;实习时,学生认真听取船上船员和专业教师的讲解;实习结束,学生写出认知实习报告。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对本专业有了初步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职业认同阶段奠定了基础。
2.职业认同阶段――熟悉海员业务
一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学生完成了动力设备拆装与操作、金工工艺用等实训项目。实训结束,学生撰写校内实训报告,指导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鉴定。实训中,以行动为导向,以任务为引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是运用学校自有海校方舟实习船只,安排学生出海实习,熟悉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等实习项目。实习期间,安排实习指导教师和工作室成员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实习的安全,完成实习任务,撰写实习报告。
三是学生参加海船船员适任评估考试,考取符合国际标准的海船船员适任证书。
3.职业熟练阶段――适任船员岗位
制定船上见习课程标准,落实学生船上见习。主要流程为:制定实习方案――安排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习宣贯――发放实习报告书――结束实习――上交实习报告书――批阅合格――领取毕业证书――换取适任证书。在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书中,公司管理人员和轮机长对学生进行实习鉴定。
三、构建三证融通的项目化课程
根据“专家指导、企业参与、教师主体”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轮机长工作室成员丰富实践经验的优势,按照STCW公约,共同分析船舶轮机员和值班机工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开发学习情境,构建了专业培训证书、船员适任证书、毕业证书三证融通的项目化课程。
四、开发实用型校本教材
组建由轮机长工作室成员、轮机工程专业骨干教师、职教名师及主管机关组成的校本教材编委会,指导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小组多次深入企业、院校调研,召开研讨会,研究国际海事公约和国家海事局关于船员培训、发证等的规则,编制符合目前学生需要的19本实用型校本教材,其中《船舶柴油机使用与维护》《主推进动力装置》《轮机专业英语》等9本教材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为农业部渔业船员编写了《渔船动力装置》《船舶电气及自动化》等五本渔船轮机员教材,将于近期出版。
五、建设精品课程
轮机长工作室成立三年来,与专业建成青岛市精品课程《船舶柴油机使用与维护》、青岛市优质课程《船舶辅机》《船舶电气与自动化》《轮机管理》,积极筹建青岛市网络精品课程《船舶柴油机的起动》。建立了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自主性学习、测试和交流。
六、指导技能大赛
专业承担了青岛市第十二届、十三届 “船舶轮机员”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任务,轮机长工作室成员分析技能比赛关键点,利用课余时间精心辅导,并将目前流行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专业与大师工作室共同努力,在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学院青年教师取得了青岛市船舶轮机员工种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在第十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更是包揽前三名。在2014年“好事中”国际帆船比赛航线赛中获得第九名、长距赛第十一名,2015年获得两个单项第一名的成绩。轮机长工作室成员和专业教师被聘为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船舶主机与轴系安装的裁判员。
七、参加国家标准制定
近三年来,学院专业科研水平在轮机长工作室的带动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持了国家级《机舱设备操作工》职业标准制定,参与了交通教指委航海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的轮机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建设,参与山东省教学指导方案制订等工作。
八、开展服务社会
摘要: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拓宽专业设置的重点发展方向,创建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以学校培养为基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构建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模具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建设
笔者所在的开封市技师学院自2006年在工具钳工专业的基础上开始设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目前培养层次有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注重构建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以学校培养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抓手”的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多种渠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适应一体化教学要求的一体化教学团队,提高校内实训教学水平,完善实训设备投入,开展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完善校外生产实训培养模式,取得了突出效果。
一、创建“n+0.5+0.5”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为确保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首先组织专业教师对相关模具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深入调研。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和对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对调研信息进行合理梳理的基础上,形成企业调研报告,制作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调查分析表,进而制订出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企业专家意见和建议,制定出“以学校培养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抓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n+0.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n是指学生根据学习层次不同在校通过2~3年时间完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第一个0.5是指第4或5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在企业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个0.5是指最后一个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综合职业素质。
二、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校企间交流研讨和调研,对模具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职业人才标准、职业能力要求等方面获得充分的认知。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参与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置与企业实践相衔接的实训教学模块,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同企业共同制订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模块、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
通过清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两个平行并列体系,我们制定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充分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一体化教室建设,实现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进行一体化实训教室的建设,实现各模块教学任务的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实训教室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建设模具设计及三维造型技术实训教室,保证了Mastercam课程教学、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仿真加工等课程的教学。二是建设精密检测技术实训教室,实现精密测量技术的场景教学。三是建设电加工实训教室,保证电加工教学模块的顺利开展。四是建设金工实训教室,满足铣床加工、磨床加工实训的岗位教学要求。五是建设模具钳工综合技能实训教室,突出学生模具制造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能力的培养。
四、 外引内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对内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专业进修和企业实践锻炼,开展与专业教学相关的实训技能专项培训和讲座,组织开展三维设计软件使用与开发、精密检测与逆向工程、电切削加工、模具零件表面抛研加工、激光焊接技术等专项技术培训。对外从企业引进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从高校引进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五、 建立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
按照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原则,对合作企业加以遴选,同优秀企业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年会,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等模式,推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做的统一。加强对校企合作运行情况的督导与管理,根据学校教学进度与企业用工的要求,制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与质量评估方案、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学生下厂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指导校企合作健康开展。
总之,经过八年的专业建设,目前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已列入学院重点扶持和发展专业之一,2010年入选国家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建设项目,本专业有两名学生分别入选第42届和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塑料模具专业全国选拔赛国家集训队。
参考文献:
为确保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首先组织专业教师对相关模具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开展深入调研。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和对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对调研信息进行合理梳理的基础上,形成企业调研报告,制作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调查分析表,进而制订出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专家意见和建议,制定出“以学校培养为基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抓手”的教、学、做一体化的“n+0.5+0.5”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n是指学生根据学习层次不同在校通过2~3年时间完成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和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学习;第一个0.5是指第4或5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工学交替,在企业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个0.5是指最后一个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培养综合职业素质。
二、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校企间交流研讨和调研,对模具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职业人才标准、职业能力要求等方面获得充分的认知。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合作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参与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设置与企业实践相衔接的实训教学模块,构建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同企业共同制订完成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模块、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通过清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两个平行并列体系,我们制定了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充分体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一体化教室建设,实现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
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进行一体化实训教室的建设,实现各模块教学任务的一体化教学。一体化实训教室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建设模具设计及三维造型技术实训教室,保证了Mastercam课程教学、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仿真加工等课程的教学。二是建设精密检测技术实训教室,实现精密测量技术的场景教学。三是建设电加工实训教室,保证电加工教学模块的顺利开展。四是建设金工实训教室,满足铣床加工、磨床加工实训的岗位教学要求。五是建设模具钳工综合技能实训教室,突出学生模具制造能力方面的综合训练能力的培养。
四、外引内培,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对内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专业进修和企业实践锻炼,开展与专业教学相关的实训技能专项培训和讲座,组织开展三维设计软件使用与开发、精密检测与逆向工程、电切削加工、模具零件表面抛研加工、激光焊接技术等专项技术培训。对外从企业引进具有专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从高校引进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五、建立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
按照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双向互动的原则,对合作企业加以遴选,同优秀企业建立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定期召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校企合作年会,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企业冠名班等模式,推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做的统一。加强对校企合作运行情况的督导与管理,根据学校教学进度与企业用工的要求,制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与质量评估方案、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学生下厂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指导校企合作健康开展。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