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相邻数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再障生血胶囊 环磷酰胺致再障模型 血细胞数 骨髓细胞数
材料与方法
动物及分组:清洁级ICR雄性小鼠5只体重±g。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只。
药物与设备:含1%胎牛血清的16培养基为Sigma公司产品自动血球计数仪(8)。
实验方法及检测指标:实验开始各组每日灌胃1次高剂量组1.6g/(kg体重•日)、中剂量组.8g/(kg体重•日)、低剂量组.g/(kg体重•日)、阴性对照灌注射用水.8g/(kg体重•日)、空白对照灌注射用水.8g/(kg体重•日)。进行至第7天时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按.1mg/g体重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连续天。各组再连续灌胃6天。实验第1天各组眼眶取血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等取血后断髓处死小鼠每只小鼠取股骨1根用含1%胎牛血清的16培养液ml冲出全部骨髓细胞作有核细胞计数。
结 果
实验过程一般情况:空白对照小鼠活动如常毛发有光泽饮食及体重正常;阴性对照组活动减少皮毛松弛蓬乱进食减少实验过程中1只小鼠死亡。
各组血液细胞数比较:外周血高、中、低剂量组白细胞分别是7.±7.8×19/、6.±5.×19/、.±.5×19/与阴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
各组小鼠股骨骨髓有核细胞数的影响:在本实验条件下再障生血胶囊对小鼠的骨髓造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骨髓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和修复作用。见表1。
讨 论
环磷酰胺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 模型是通过抑制细胞DNA合成干扰RNA功能而造成的。使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广泛受到抑制造血功能损伤。本研究应用高、中、低剂量再障生血胶囊对环磷酰胺小鼠再障的实验表明各剂量组对骨髓造血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使损伤的造血功能得到修复和重建有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难忘的XX刚刚过去,憧憬着XX,我迎来了我的第一件大事—实习。2月9日我就踏进了实习学校—乐安第一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首批省重点中学,以前我就在那里读书,哪里培养了我,走在校园有一种亲切感,同时也时常为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和班主任而担心,不过这就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拼搏、去奋斗。
上学期我就和以前的数学老师联系好了,他也很高兴答应愿意带领我进行实习,在此也向朱明生老师表示感谢。
我将实习时间定为四周:第一周(2月9日——2月15日)主要实习内容——听课、熟悉教材、了解实习班级的基本情况。后三周重点放在讲课和班级管理。
先介绍一下指导老师及班级情况:
xxx老师,男,毕业于抚州师专,后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数学系,从教数学20年有余。
现教班级:高一(1)班(实验班)数学老师
高一(6)班(优化班)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高二(12)班(文科班)数学老师
教学风格: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思维很快,方法多样独特,注重解题技巧。
我的教学实习内容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听课
听取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讲课,不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总结他们的教学特点,还可以与他们交流,探讨教学方案,这样自己在教学方面才能得到提高。在高一年级组听取了朱明生老师、陈合辉老师、老师、张义俊老师、龚兰老师等老师的授课,他们各有特点。如张老师在讲 “排列”时选取典型例题介绍多种方法,开拓学生的思维。例题如下
分别求下列要求的排列数
(1)6名学生排成三排,前排1人,中排2人,后排3人
(2)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不在排头,也不再排尾
(3)从6名同学中选4名参加4*100接力赛,甲不跑第一棒,乙不跑第四棒
(4)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相邻
(5)6名学生排成一排,甲乙必须不相邻
讲解:(1)多排变单排法:
(2)元素优先法:甲优先
位置优先法:排头、排尾优先
间接法:
(3)间接法:
分类原理(按第四棒位置优先法):
①甲跑第四棒(一举两得)
②甲不跑第四棒(包括甲不跑的情况)
(4)相邻——捆绑法
(5)不相邻——插空法
归纳总结,达到举例的效果。
讲课
讲课是实习最重要的内容,是锻炼一个实习老师最有效的方式。首先,上课前要仔细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这个阶段老师要思考怎样引导学生,怎样安排教学过程等。在课堂上除了将课讲明白,还要有管理班级的能力,因为有许多问题可能发生。例如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朱老师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适当开点玩笑,不仅可以使学生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如管理课堂纪律,排除外界干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这些都是一个老师应锻炼和具备的应变能力,只有管理好课堂,讲课才能达到效果。
在实习期间,我上了一些新授课,习题课。每次上课前,特别是上课前我都会去和朱老师讨论教案,希望他指出不妥的地方,尽量减少在课堂上犯错。如在讲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时,第一要讲清算法框图
终端框 输入输出框 处理框 判断框 指向线
顺序结构
班主任实习主要以下几方面
了解班级情况
实习开始,我向原班主任朱老师了解班级情况,例如住校生,走读生情况,个别学生家庭情况,月考排名情况,学习情况。每天早上7点到班上带领他们晨读及早读,下午第四节课辅导他们不懂的地方,晚上上晚自习前到班上看一下学生是否到齐,如果有晚自习,上晚自习,在班上答疑。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最近的情况。配合其它任科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开展班级活动
实习阶段,我开展的活动主要有“主题班会”“新学期、新面貌”“大扫除”在主题班会上分析了过去一学期的事,表扬了一些同学,同时也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他们改进,展望了新学期.” 新学期、新面貌”班会上让学生谈谈自己过年时的高兴事,在新学期有什么打算,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我得到了一次较全面的、系统的锻炼,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在教育教学和班主任的实习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的学生如此的渴求有一位知识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全面的、能倾听自己心声的朋友。作为他们的朋友,我惟有仔细倾听、耐心询问、认真思考,最终协助他们增强认知正确看待和科学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困难;作为数学老师,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精心备课、认真组织,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同学,用清晰的话讲解好每一个问题,用深切的情表达每一个核心思想。体味做老师的滋味。
在教学方面,老师不仅要知道怎么传授新知识,还要有管理课堂纪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也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与其它老师交流意见,互相学习。另外,老师在学生面前要起一个模范作用,因此,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德才兼备,为人师表。在管理班级方面,老师要对班级情况有个整体的把握避免造成对学生的偏见,也要对特殊学生给予多一点关爱,让学生感受身处在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当然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有责任心。虽然做班主任比较辛苦,但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课程,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为自己的生活添色彩。
关键词:任务分析;数学集体教学;数学核心经验
集体教学活动[ ]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数学集体教育活动就是在主体背景下展开的,以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儿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操作活动,以获得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发展儿童与生活相联系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为主要价值取向的一种数学教学活动。
通过文献研究、实践观察和访谈交流发现,我国幼儿园集数学集体教学存在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数学教学活动效果不理想,设计的活动环节和活动材料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如原本提供幼儿探索理解的操作材料,幼儿不知道、不需要或不想要操作,在大班数学《五的组成》中的幼儿自主操作填写操作单的环节,幼儿很多不去操作实物,直接填写;有些幼儿操作了,却不会操作;有些幼儿操作了一会,没有兴趣继续操作。原本这个环节的目的是通过幼儿的操作探索,建构对五的组成的认知,但是因为材料探索性低,活动环节没有达成预设,五的组成成为幼儿一种机械记忆的结果。也存在情况如老师过于强调活动生活化、游戏化,增加许多无效内容反而冲淡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2.不知道如何把握数学教学活动。如老师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如何教”,很少关注幼儿“如何学”,或关注了幼儿的“学”却不知道如何根据儿童的情况做适当的回应。也有人提出[ ]“幼儿园教师关于幼儿学习的知识不容客观”,无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无法把握活动节奏,时间分配不合理,这些情况在数学活动中尤其明显。(幼儿园教师“关于幼儿学习的知识”指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学习规律的把握和学习过程的把握,以及对幼儿学习困难的理解与解决。具体来说,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幼儿学习一般规律与特点的知识;二是特定领域幼儿学习规律与特点;三是幼儿在特定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学习困惑及其解决方案。)
3.错误分析或不知道如何分析数学教学活动任务。数学[ ]作为一门研究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其知R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相对于幼儿年龄阶段发展特点和规律来说,这类学习若没有正确的定位和恰当的方法可能会让幼儿感到害怕、拒绝甚至产生“数学焦虑”(mathematics anxiety),进而影响其今后的数学学业。幼儿老师作为已经习得数学这一抽象概念的教授者,常常在教学活动中以自身的理解去教授幼儿数学知识或者知道从幼儿角度去分析数学任务,却不知道如何分析,而且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老师只知道教案呈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却不知道背后的数学意义,如相邻数是数学学习一个很常见的内容,认识相邻数的本质是帮助幼儿理解自然数列中多1和少1的数量关系,这只有在自然数列中讨论这种关系才有意义,但很多数学活动中老师单独将3个数字拿出来反复说他们的关系,即使幼儿记住了3的相邻数是2和4,但对于数与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可能还是比较模糊的。
幼儿期是积累有关数的感性认知和经验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对幼儿数学教育的越来越重视,不同领域对幼儿数学教育展开了研究。数学核心经验学习与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数学教学活动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幼儿教育杂志从2016年第一期开始,以专辑形式依次介绍了“集合与分类”“模式”“量的比较”“空间方位”“测量”“图形”“数概念”“数运算”等儿童数学学习与发展的核心经验。(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 黄瑾)。很多老师也开始利用数学核心经验去分析孩子的数学学习、去思考教师的支持性策略是什么。如[ ]田芳分析一系列幼儿“数运算”的案例,发现“采用‘解决办法’的教学方式,遵循幼儿数运算概念的发展轨迹,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理念和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她建议教师应该更多关注幼儿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在操作和表达中促进幼儿数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对数学核心经验的实践不仅限于教学活动,还扩展到有关数学的日常活动和区角活动[ ]。近期,以教学实践为主的学前教育杂志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基础反思了一系列典型的数学教学活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但实际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幼儿学习发展的阶段性表现,而数学核心经验是细化的表现标准,所以归根结底,大家关注的就是幼儿如何学习数学。
当前,幼儿园大力提倡发挥幼儿主体性,对于数学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地表达数学,如何将一个复杂的或抽象的数学用幼儿可以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是最重要的任务,这与教师对幼儿学习规律和学习过程的把握密切相关。在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一项重要的任务,可能并不是去创造数学,而是在幼儿的数学思维中创造理解,因为“[ ]数学是由一大群高度关联的抽象概念所组成的,如果教师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抽象概念转换成能使学习者把数学与他已经知道的联系起来的形式,那么他们就不可能理解地学会这一切。”
我觉得“任务分析”可以帮助数学教学活动切实地将一个复杂的或抽象的数学用幼儿可以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联系数学核心经验与幼儿经验,帮助幼儿构建数学,从而把握数学教学活动提高早期数学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欣 黄瑾 杨宗华.幼儿园综合课程中的数学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2]郑志辉** 刘德华.幼儿教师“关于幼儿学习的知识”现状与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
[3]黄瑾.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
[4]田芳.儿童“数运算”核心经验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及教师的支持策略[J].幼儿教育.2016年第十期
关键词:跳棋;估值函数;α-β搜索;剪枝
1概述
当前AlphaGo程序攻破了人类在棋类上的最后堡垒:围棋,再次掀起了人们对棋类博弈程序的兴趣。α-β算法及其改进是博弈程序的基础[1]。在此基础上,计算机在象棋[2]、五子棋[3]、国际象棋等棋类对弈中早已超过了人类。跳棋是一种玩法简单、老少皆宜的游戏。当前对于跳棋博弈程序的研究还不多。根据跳棋棋盘的特殊性,提出了新颖的棋盘表示方法。根据跳棋规则,发明了一种高效的估值算法。在已有搜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节点排序算法,使得跳棋搜索效率与多种搜索方法组合的效率几乎相当。达到了打败人类高手的水平。
2棋盘表示
跳棋的棋盘是三角形网格,而其他棋类的棋盘都是正方形网格。这给棋盘表示带来了难度。五子棋、象棋、围棋这些正方形网格的棋类游戏,自然采用二维数组来表示棋盘,数组的行和列对应棋盘的行和列。跳棋的棋盘通常一个位置与6个位置相邻,因此,我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坐标系,如图1所示。X轴和Y轴夹角为120°。在此坐标系下,跳棋的棋盘也可以用二维数组表示了。根据跳棋的规则,如果一个子的相邻位置有子,该子可以跳到相邻位置的对面,即移动2步。为了判断走棋是否合法需要判断目的位置是否有子,而目的位置可能在棋盘外面,还需要判断数组是否越界。为了计算机处理方便,在棋盘的边缘又加了两个边。这样可以将两个判断统一为判断目的位置是否有子,而不必再判断数组越界问题。当然多出来的两条边不显示在界面上。最终在坐标系下,棋盘顶部位置的坐标为(2,6),底部位置的坐标为(18,14)。摘要: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计算机编程技术的教学水平也应日渐成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些要求和方法。关键词:程序设计课程;改革;竞赛1概述目前在高等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编程语言类课程占有较大比重。这类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理论知识较为抽象。要求学生不仅学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时安排,老师往往更加注意强调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语法,上机实验内容也很局限。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偏向理论部分,忽视了上机实践部分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对实践能力的考察,很难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程序设计水平。2竞赛对于课程学习的帮助以竞赛对程序设计语言和算法的学习作为整体进行考察,能使学生对该门语言有整体的掌握和认识,ACM竞赛与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十分有意义的。在传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暴露出很多问题。举个例子,C语言和C++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高等院校中的必修课。它们都属于高级语言,为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但传统的教学基本把课时安排在普通教室进行理论教学。把重点侧重在基础的语法知识。老师只安排了很少的实践内容,学生课下很少动手实践,因此就造成了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死记硬背一些编程题,也一样取得了高分,这样得到了高分的学生也未必真正掌握基本程序设计能力,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毕业以后很难达到在公司工作应有的水平,学生在课上所学的知识根本达不到实战的要求。这样的情况引发了到底该注重理论还是实践的疑问。一方面,理论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但从中获取的实践经验很少。虽然学生学到了基础语法和典型的数据结构算法,却很难用到实践中去。不清楚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很难独立完成程序设计。另一方面,学生过分强调实践,经常坐在电脑面前敲代码,这样做容易忽视了基础的知识和语法,导致很多学生所写的程序错误很多。综上所述,学习高级程序设计课程需要一个良好的方法,一个高效的培养方案也直接决定着这个学校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水平。
3基于竞赛的课程教学改革
很多学生的编程经验不足,如果直接参加竞赛可能会因为有很多题做不出来而对竞赛产生恐惧,失去对竞赛的兴趣。如果将Ja-va,C++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选在校内的机房授课,前半节课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后半节课进行上机实践。这样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灵活运用。学生在竞赛中展现的能力也会有飞速的提升。在每章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竞赛考核,这样做目的是找到学生在编程竞赛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根据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优化和补充。逐步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在参加竞赛前也可以组建团队,每三四个人组成一个团队,采用课程负责人制度,团队里每位同学轮流授课,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活动,讨论并制定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确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备课,制定规范化的教案。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学习,营造高质量的教学氛围。在比赛的时候几个人去思考一道题时,可以相互研究讨论,聚集大家的思维和方法。这样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团队配合的能力。综上所述,适当增加竞赛,对高级程序设计课程十分有帮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还能提高基础知识水平,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和与别人之间的差距。对毕业以后在公司开发实际项目里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于世华.基于ACM竞赛模式的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2):62.
[关键词] 个人备课 集体备课 备课十问 上课模式
一、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师依据教学的客观需要形成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备课要以个人备课为主,集体备课为辅。
1.个人备课
须熟悉和掌握学科课程标准,按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于开学初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定出月、周课时教学进度(教学计划通常一式两份,一份报教导处备查,另一份由教师自己备用)。明确课标对教材中每一章、节的具体要求,依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参照教学参考书精心设计,编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授课教案至少应提前一周完成。教案应在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教学的全面深思熟虑之后写成,应写明本课时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和学法、相关教具、导言、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教案不仅要体现学科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还应结合相关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智能并渗透德育的内容。不断强化教研意识,生物学教师须注意从其它相邻学科吸取营养、借鉴方法,故教师须挤时间多听本学科和其它学科的优秀教师的课,借它山之石,走创新之路。每学期听校内外优秀课10节以上,要有具体的听课记录佐证,以拓宽教学视野,提高备课质量。
2.集体备课
要成立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每周保证有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共同研究教材、教法和疑难内容,组内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集体备课要切实做到“八备”:(1)备课标。明确章节教材所处地位和教学三维目标。(2)备教材。掌握章节教材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熟悉教材的知识网络和体系。(3)备教参。研究教参,充实教材内容,贮备知识,为教学排忧解难。(4)备学生。摸清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状况,掌握学生的知识基础、班风特点。(5)备教具。摸清“家底”,充分利用教具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6)备教法。根据教材、学生实际,选用适合教材和学生接受知识的教法。(7)备学法。根据新课程理念和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适时指导学生科学的学法。(8)备科技活动。了解当地生物资源,掌握当地公园或植物园内生物种类,了解当地工农业生产水平和新技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集体备课还要切实做到“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和“六统一”(统一学进度、学目的、统一重难点、具使用、统一选用习题和统一测试内容),从思想上建立起备课的纵、横观,即备课时既要注意知识的纵向联系,也要注意知识的横向结合。因此,生物教师需要努力掌握跨学科知识,并注意将其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实践。如用理化知识分析生物学内容,建立起生物学内容的数学模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阐释生命现象等。
3.备课的基本要求――熟、准、精、活、新
“熟”,对课标、教材、教案的内容、教学过程的思想脉络要熟,对学生的知识质量、个体素质差异要熟。“准”,正确掌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对所教每节课的来龙去脉,生物学基本要领的确切含义(内涵与处延)掌握要准。“精”,精心构思教学语言,设计简洁板书提纲,精选习题训练学生。“活”,教法的选用要灵活多样(讲述法、谈话法、指导读书法、讨论法、提问法、电教手段应用等优化组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灵活机动地处理教学内容,恰到好处地使用教具(挂图、模型、标本等)。“新”,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注意采撷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的科技信息,将时代活水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4.备课十问
(1)课标对本节课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本节课内容在教材及章节中处于什么位置?(3)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方法突出?(4)本节课的难点是什么,通过什么手段突破?(5)对本节课内容学生了解哪些相关知识,哪些内容易使学生产生疑惑?(6)引进哪些课外知识能引起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7)本节课内容与社会生产实践及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和如何运用?(8)现代科技在本节课内容方面的进展有哪些?(9)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10)本节课要渗透哪些思想品德教育?
二、上课
1.上课的基本要求
好的课堂教学应把知识传授、智能培养与思想教育熔于一炉。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准时上、下课,以良好的心态从事教学,要服饰整洁、大方,注重仪表美。教学语言力求准确、简明、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避免各种口头语或口误。板书简洁、扼要、条理清楚、规范工整,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反映知识内在联系,不写错别字。课堂教学废除满堂灌,注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求做到启发思维、鼓励质疑、精讲精练、恰到好处地安排双边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学生不当行为问题,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切实掌握教学的主动权,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发掘课本中的德育因素,结合知识传授渗透思想教育。要重视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观点教育。
2.上课模式
(1)基本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来考虑的,比较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的发挥,其结果是满堂灌,压抑学生的主动精神,影响教学整体功能发挥。
(2)掌握学习模式:诊断学情、确定目标激发动机、展示目标精讲点拨、实施目标反馈矫正、检测目标讲求实效、达成目标。
(3)问题解决模式:呈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解法得出结论知识迁移。
(4)实验引探模式:指导阅读实验引探讨论归纳巩固迁移教学评价。
(5)自主学习模式:激发动机(启)指导阅读(读)组织讨论(议)巩固练习(练)归纳总结(结)。
(6)纲要信号模式:教师出示知识及其联系的阅读提纲学生寻找知识点及其联系设计纲要信号表达联系围绕纲要信号进行讨论和扩展课堂内、外作业信息反馈处理。
一、精选探究学习的内容
学习内容是探究学习设计的载体,没有具体的探究材料来“活化”主题的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都是空洞的,而初中数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学习,如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从面积到乘法公式等就不适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材正确使用教材,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我的教学实践认为,规律性较强的知识适合探究,而一般的常识性知识不宜探究;首次遇到的生疏的学习内容不适合探究,而后继内容既有知识基础,又有能力储备,可以展开探究;类比性强的知识,可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性进行类推性探究,而零散的孤立性知识不易探究,而且要努力开发教材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探究教学内容。
例如,教学“走进图形世界的5.3展开与折叠”时,不要先带着学生用画、剪、拼的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要先启发学生思考:“一个正方形完全剪开最少要几刀?看看剪开的平面图有几种?”于是学生纷纷投入到探索“如何完全剪开”的学习活动中,热切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几种正方形的展开图。从而推导出11种展开图。这样的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找准探究学习的时机
寻找探究学习的时机,关键是把探究的支配权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何时实施探究,其实质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如果教师只是想着自己教案,只是按预定的方案组织探究,而忽视了学生是否有探究的需要,就很可能出现探究超前或滞后的现象。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并据此选择探究的最佳时机。如果学生没有探究的需要,即使是教案上安排的也要舍弃,如果学生产生了迷惑即使教案上没有安排,也要组织探究。重点要抓住以下几个时机:
1.探寻规律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后,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寻找规律,去发现规律,以八年级下“分式的性质”为例,教师创设情境,提供分数材料,引导学生围绕“分数基本性质”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探究中体验,最终发现分式性质的规律,并通过对一些变式材料的进一步探究,加深理解,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2.验证猜想时。提出探究内容后,可让学生先大胆地猜想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去验证猜想。例如,在“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的教学中,教师出示全等三角形,并提问:什么样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你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在已经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基础上,联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找出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然后组织学生去探究、去验证猜想。
3.争执不下时。在运用概念、性质或定律等数学知识去判断、辨析正误中出现不同意见时,组织探究,进一步探究本质特征,既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表见解的机会。
4.攻克难题时。当教学中出现一些挑战性题目时由于思维力度大,开放性强,依靠个人力量往往难以找到解答方法或者思考不全,此时需要小组合作,开展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
三、加强探究学习的指导
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作保障。
1.创设情境,诱导探究。
首先,活用教材,设计情境。在备课中,不要为教材所左右,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如悬念式情境,冲突式情境,操作式情境等,使学生在奇中问,在凝中问,在动中问,培养学生爱问的习惯。
其次,鼓励自学,质疑问难。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我曾经进行了一些专项训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先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如对一个新课题,可以问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作用;哪些旧知识和它有联系;这个知识与相邻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第三,预留时空,引导“再创造”。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新等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之中。
2.设计提纲,引导探究
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提纲引导学生探究。提纲可分为课前和课中两种,课前提纲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有了先前的独立思考,学生课上合作探究时就能提高参与度。
学习内容是探究学习设计的载体,没有具体的探究材料来“活化”主题的主动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迁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都是空洞的,而小学数学教材中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探究学习,如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面积的概念等就不适用探究学习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认真研究教本正确使用教材,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和我的教学实践认为,规律性较强的知识适合探究,而一般的常识性知识不宜探究;首次遇到的生疏的学习内容不适合探究,而后继内容既有知识基础,又有能力储备,可以展开探究;类比性强的知识,可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性进行类推性探究,而零散的孤立性知识不易探究,而且要努力开发教材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适应学生发展的探究教学内容。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不要先带着学生用画、剪、拼、量的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要先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于是学生纷纷投人到探索“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热切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结果不少学生找到了不同于教材上的转化方法。(如图1,2,3)无论沿着哪条虚线剪开,平移后都能拼成一个长方形,从而推导出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样的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找准探究学习的时机
寻找探究学习的时机,关键是把探究的支配权还给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决定何时实施探究,其实质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如果教师只是想着自己教案,只是按预定的方案组织探究,而忽视了学生是否有探究的需要,就很可能出现探究超前或滞后的现象。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状况,并据此选择探究的最佳时机。如果学生没有探究的需要,即使是教案上安排的也要舍弃,如果学生产生了迷惑即使教案上没有安排,也要组织探究。重点要抓住以下几个时机:
l、探寻规律时。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后,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寻找规律,去发现规律,例如《商不变的性质》为例,教师创设情境,提供正反材料,引导学生围绕“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时,商才不变”这一中心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探究中体验,最终发现商不变性质的规律,并通过对一些变式材料的进一步探究,加深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使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发展。
2、验证猜想时。提出探究内容后,可让学生先大胆地猜想一下,然后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去验证猜想。例如在《三角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提问: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猜一猜它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根据什么猜到的?学生在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联系长方形与直角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提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同等条件下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一猜想。然后组织学生去探究、去验证猜想。
3、争执不下时。在运用概念、性质或定律等数学知识去判断、辨析正误中出现不同意见时,组织探究,进一步探究本质特征,即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又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发表见解的机会。
4、攻克难题时。当教学中出现一些挑战性题目时由于思维力度大,开放性强,依靠个人力量往往难以找到解答方法或者思考不全,此时需要小组合作,开展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
三、加强探究学习的指导
学生的探究活动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作保障。当然,此时的教师不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师应该对整个探究活动进行宏观调控。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l、创设情境,诱导探究。首先,活用教材,设计情境。在备课中,不要为教材所左右,应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如悬念式情境,冲突式情境,操作式情境等,使学生在奇中问,在凝中问,在动中问,培养学生爱问的习惯。其次,鼓励自学,质疑问难。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我曾经进行了一些专项训练,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我先以学生的身份去示范提问。如对一个新课题,可以问这个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知识;学习这个知识有什么作用;哪些旧知识和它有联系;这个知识与相邻知识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三,预留时空,引导“再创造”。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新等探索下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人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之中。
留足空间
生成是需要空间的,因此,留足空间,是有效课堂的一大特征。相对而言,针对教学,必要的预设是需要的,毕竟每节课堂都需要一个目标,又需要有计划的活动。上课前,教师需要一个清晰的思路,一个明细的课堂结构。虽然预设是需要,但是不能包办,不能什么都预设,不能全面预设,而是需要给学生一个框架,一个大致思路,能够给学生的精彩生成留足空间。因而,教师需要把握好方向,给学生的生成预设种种可能,从而为有效课堂做好铺垫。
比如:在学习“小数加减法”这一课时,笔者就发现,很多学生在购物中有过小数点计算的经验,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计算方法。于是,笔者就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采取一种相对开放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观察纸尺子长度,并且用米来表示,这必然涉及到小数点,笔者随意撕掉一部分,让学生思考剩下的纸尺子有多长,让学生自行解决一般的两位数小数相加减。但是有学生不太熟悉,于是,笔者就提醒他们可以先用厘米为单位进行计算,当做整数相加减,接着再思考小数相加减,最后还鼓励他们自己编写试题,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启迪,甚至互相渗透,从而让三节课内容在一节课里迅速完成,提高学习效率。可见,给学生留足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必将对教师的有效预设产生更深远的教学生成。
调整预设
课堂永远是进行时,都是在不断变化,再高明的教师也不能全部给学生生成内容。特别是教师没有预设到个别学生的特殊思考,在学生提出观点后,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是匆匆否决,这必然给精彩生成带来障碍。当然,这也许与学生的应变能力不足有关,但最根本的是,没有意识到生成的重要性。要想改变,只有正视学生,把学生真正看作学习的主人,遇到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尽量适时调整预设,从而为学生的合理想法提供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积极生成。
在“角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就曾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针对角,你知道些什么?结果,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动物的角,比如羊角、牛角等;有使用的货币,比如一角钱、五角钱等,其实这才是学生生活中的角,跟我们本节课所要谈的数学概念的“角”出现了很大的偏差,面对这一即时性的课堂生成,作为数学教师,该怎么办呢?此时,一个高明的教师,其实不必着急,而是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加以思考,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有什么不同,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画一个角。学生在画的过程中,积极交流,然后教师再逐步引导,逐步完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及时调整预设,多鼓励学生积极生成。相信,这样一定会对学生的有效生成,拓展更多更广的空间,这就是为学生的有效生成腾挪更足够的思维空间。
注重生成
学生的激情需要教师点燃,学生的创造思维则随着课堂精彩活动而生成。如果学生一旦产生有价值的生成,教师不及时给予关注,那么他们的激情就会熄灭。而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根本的就是能够让学生保持这种激情。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预设学生的种种生成,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给予其肯定,多鼓励、少批评,尽量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氛围。随着时日增长,学生自然就会熟悉,并接受教师的有效预设,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笔者就曾这样预设,给学生设置了如下问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学生经过初步预习,有的说与边有关,有的说与底有关,有的说与高有关,甚至还有学生说与相邻两条边夹角有关。前面几个问题,笔者都曾预设过,最后一个问题却有点出乎意料,或者是说杂乱无章,但是笔者没有阻止,而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想法进行验证,进行探究,并且尽可能地找出其中的规律,结果学生热情高涨,从而使精彩生成不断。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巩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求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尊重学生的生成,及时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多么的重要,这样的过程势必让课堂的生成趋向精彩。
一、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制定上存在的问题
关于目标制定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欠缺;目标表述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弱;目标表述过于笼统、泛化,重点不突出、不聚焦;目标表述的角度不统一;目标表述与内容相混淆等。
1.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欠缺。
目标的年龄适宜性欠缺是指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目前本科生对目标年龄适宜性的把握仍然不够准确,水平有待提高。例如,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序数”的活动目标:“(1)幼儿认识基数和序数的区别;(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序数。”中班幼儿对于序数的概念了解还不是十分清晰,此次教育活动第一项目标设立为“幼儿认识基数和序数的区别”,对于尚不明确序数概念的幼儿来说,此目标制定显得过难。另外,幼儿也只有在了解了序数的概念之后,才能进一步对序数和基数加以区分,在概念混沌的情况下,想要达到区分序数和基数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
2.目标表述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弱。
例如,中班数学教案“森林宾馆”的活动目标:“(1)初步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2)理解和掌握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并能初步说出相邻数多1或少1的关系;(3)激发幼儿乐于探究数学活动的兴趣。”其中第一项目标制定即略显笼统、抽象、不具体,可落实可操作性较弱。
3.目标表述过于笼统,重点不突出、不聚焦。
例如,“空气”的活动目标是“(1)通过空气活动,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使他们喜欢探索,对探索活动感兴趣;(2)让幼儿互相合作,学会分享和交流,体会活动的乐趣;(3)能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三个目标的表述即显得过于笼统,不聚焦,重点不突出。关于空气的探索活动,一是应着力促进幼儿探索有关空气的特性,二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探索欲望等。
4.目标表述的角度不统一。
关于目标表述的角度问题,可以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谈教师如何培养、发展幼儿的能力,也可以从幼儿主体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表述,关键是角度要统一。比如,中班美术活动“漂亮的手套”,活动目标表述为:“(1)知道什么是左右对称,即左边的图形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与右边的图形的大小、形状和排列一一对应、完全一样。初步感知对称美。(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创造,运用多种图形、颜色、线条装饰手。”很显然,目标1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表述幼儿应该做到什么,而目标2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谈教师如何启发幼儿的问题。
5.目标表述与内容相混淆。
目标表述与内容相混淆是指将目标表述成具体要做的活动、内容。比如,活动目标“手工制作小红花”、“制作手工折纸小狐狸雷克斯和小老鼠,画出故事中最有趣的情节”。这种目标表述的主要是幼儿要做的活动内容,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内容,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没有表述清楚,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而组织的内容之间相互混淆了。实际上,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但内容本身并不等于目标,不能用内容代替目标。如果将上述目标改成:“通过手工制作小红花,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现力、创造力”、“通过手工制作、画出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等,这样才可以说明活动最终要实现怎样的目标。
(二)内容选择上存在的问题
内容选择上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内容“拼盘化”、混合化,内容“超载”以及内容选择的科学性欠缺。
通常,在设计活动时学生较为注重活动形式的丰富、多样和有趣,不太强调针对一项内容进行深入挖掘。他们常常会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多个类似的活动,以此达到强化主题、突出目标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常常会导致一次活动内容安排偏多,内容有“超载”现象,活动内容选择呈现“拼盘式”的特点,无法就一项内容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例如,《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文学欣赏与阅读活动,活动的主旨是要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喜欢阅读。活动内容涉及故事阅读、手工制作故事中的人物以及画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很显然,这一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太多,一次活动包含了故事阅读、手工、绘画三个方面的内容,而实际上这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深入挖掘、分解成三个不同的活动。
在设计主题活动时,学生常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多个活动,甚至将所有与主题相关的内容都一一罗列其中,结果导致各个活动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呈现的是不同活动之间的“混合”,而不是真正有效地“整合”、“融合”。
此外,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学生大都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已有经验水平,但对于教育活动中所涉及的不同领域教育的核心概念则缺少深刻、正确的理解,从而导致所设计的活动内容科学性不足。
(三)活动准备上存在的问题
活动准备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也包括对幼儿已有学习经验的准备。也就是说,除了要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还要对幼儿先前已有的知识、经验有所了解,知道他们的已知,引导他们掌握未知。本科层次的学生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普遍能够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做比较充分的物质材料准备,但在经验准备上,往往略显欠缺。
(四)活动过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为活动设计的思路不十分清晰,层次性体现得较弱。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活动过程设计的层次性、各个环节之间的递进性不明显,二是教师提问缺乏层次性。
例如,在中班“彩色流星球”活动中,教师组织幼儿用橡皮泥和材质制作流星球。教师先请幼儿观察流星球是如何制作的,并向幼儿提问:“你们看,这个流星球是怎么做出来的?”幼儿说了很多方法之后,教师又提问说:“小朋友们说了好多的方法,那你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把橡皮泥和纸条连在一起的。”这种提问方式,一是没有对幼儿的回答给予有效、有针对性的回答和反馈,二是教师提问缺乏层次性,未能体现层层递进的关系。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看,这个流星球是怎么做出来的?”这种提问方式不能很好地起到启发幼儿思考的作用,缺乏层次性。适宜的做法是教师可以先问“你们看看这个流星球是用什么做的?流星球上都有什么?”其次提问幼儿“怎样把橡皮泥揉成球?”“怎么把纸片变成纸条?”接下来再问幼儿“怎样把纸条与橡皮泥连在一起”等等,这样的问题提出才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感,起到启发幼儿逐步思考的作用。
二、原因分析
通过笔者的日常教学以及对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认为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如下:
1.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握不准。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尤其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特点,是教师进行活动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把握住学前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才能设计出适宜他们的活动。本科生虽然通过理论学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有一定的把握,但往往不能有效地迁移和运用,因而在设计具体活动时,常出现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实际发展水平把握不准的情况,结果导致活动设计得不适宜,往往超出或低于某一年龄阶段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
2. 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活动设计时,从目标写作,到具体的活动过程的设计,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层次性,体现层层递进和逐层深入的特点。但从目前的现状看,不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欠缺,因而直接影响到他们在设计活动时,活动过程的层次递进性以及教师提问的逻辑性、层次性有所欠缺。
3.对不同领域教育内容的领会不深。
幼儿园教育活动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与数学以及艺术等不同领域,每个领域都有自身独特的内容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学生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考虑这种独特性,否则即会影响活动设计的科学性。比如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时,由于学生对幼儿数学领域的相关知识把握不清楚,导致其设计的数学活动违背了数学学习规律,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4.活动设计经验不足。
学生活动设计能力欠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验欠缺。这种经验欠缺一是表现在平时看得少、学得少,日常积累少,所掌握、积累的活动设计资源有限,因而也就难于利用经典成熟的活动设计资源,为我所用;二是表现在做得少,即平时自己设计练习的机会少,相关实践经验不足。经验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活动设计能力的提升。
三、解决对策
针对本科生设计活动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采取如下教育干预解决对策:
1.日常课程教学――全面培养与综合指导。
依托日常教学课程,尤其是《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园课程概论》以及五大领域教法课等,对本科生的活动设计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与综合指导。比如,通过《学前儿童心理学》这门课,加强学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点的整体了解;通过《幼儿园课程概论》这门课,帮助学生明确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要素和一般要求,掌握从大的宏观的课程设计和具体教育活动设计的方法与步骤;通过五大领域教法课,帮助学生切实领会各领域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年龄特点,掌握不同领域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法特点。另外,在每门课程的讲授中,都注重强调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逻辑层次性,从而为学生制定更有层次性的活动奠定基础。
2.案例学习――丰富经验,发现差距。
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案例教学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的较好形式,我们应当在这方面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通过优秀案例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活动设计资源,另一方面能不断增强学生活动设计的层次性、提问的层次性、教师指导语的有效性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具体而言,案例学习的方式有三种:
一是邀请有经验的幼儿园专业教师开展讲座,对幼儿园教师实际设计、实施的活动进行案例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如何进行有效、适宜的活动设计。
二是利用教育见习、实习机会,收集幼儿园课程计划、教育活动设计实例,之后师生共同分析其优缺点,帮助学生明确优秀的活动设计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三是筛选期刊杂志和书籍等资源中典型的、成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案例,师生共同分析其优缺点,总结优秀活动案例设计的特点,并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不断改进自己的活动设计,提升活动设计能力。
3.教育实习――校、园教师“双指导”。
教育实习是对本科生活动设计能力进行干预、培养的最好时机。具体做法是:在学生进行幼儿园教育实习期间,请本科生每人设计教育活动和游戏活动若干个,同时,请幼儿园老师和学前专业老师共同配合,形成“双指导”,对学生设计的活动进行评议,发掘其中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在实际组织实施和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检验和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在幼儿园老师、学前专业教师及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之下,在不断设计、实施、反思、改进和再设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适宜各领域特点的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改进和提高本科生的活动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