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混凝土质量范文

混凝土质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混凝土质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混凝土质量

第1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关键词:强度检测;内部缺陷;保护层厚度;回弹法;电磁感应;钻芯法;非破损

在当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不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的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凝土质量检测是整个检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目前,对于普通工程,混凝土质量的检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

1.1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目前来说方法比较多,常用的有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拔出法、钻芯法。其中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都属于非破损法。

回弹法操作简单,并能较好的反映混凝土的均匀性,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回弹法的技术规程也是反复修订,至2011年编号改为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验收。同一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原材料、龄期、养护条件相同以及生产工艺和配合比相同的同种构件组成,且对抽检数量有严格的规定。检测完毕后,需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所代表的检测批构件的强度推定值。

1.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是1966年有罗马尼亚建筑及建筑经济科学研究院首次提出的,1988年我国也批准了《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

相对于单一回弹法来说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可以减少龄期及含水率对混凝土强度造成的影响,弥补不足,提高测试精度。实质上,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就是超声法和回弹法两种单一的测强方法的综合测试。

1.3 后装拔出法是一种半破损检测方法,是指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钻孔、磨槽、嵌入锚固件并安装拔出仪进行拔出试验,测定极限拔出力,根据预先建立的拔出力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检测混凝土强度。被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10.0MPa。由于对拉拔时混凝土中的应力状态尚无定论,目前还只能用拉拔强度作为衡量混凝土质量的相对指标,当用拔出法推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则必须建立混凝土标准抗压强度与拉拔强度之间的经验关系。

1.4 钻芯法是利用专用钻机,从结构混凝土中钻取芯样以检测混凝土强度活观察混凝土内部质量的方法,也是一种半破损检测手段。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有直观、可靠、精度高的特点。试验表明,对于龄期过短或者强度没有达到10MP的混凝土,不适宜用钻芯法,而且因为钻芯时会对结构造成局部损伤,对钻芯的位置及数量也有一定的限制,钻芯后的孔洞需要修补,钻芯机设备笨重,成本较高等问题的出现,造成钻芯法有一定的局限。

2 混凝土内部状况的检测

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因技术管理和施工的疏忽造成混凝土内部产生疏松、空洞、施工缝等问题,所以内部状况检测可以及时提出补救措施。现行的一般采用超声测缺,根据声时、振幅、波形等超声参量的变化与结构混凝土的密实度、均匀性和局部缺陷的状况来判断。

2.1 如果存在缺陷,会出现超声波收发通道上的介质不连续,声波路程变长,所以声速差异是判断缺陷的参量之一。

2.2 第二个参量是首波幅度高低,因为各介质声阻抗显著不同,是投射的声波产生不规则散射,造成超声波的较大损失,绕射到达的信号微弱,使得首波幅度下降。

2.3 接收信号中的频率成分的变化也是超声测缺的一个研究方向,其原因是混凝土组织构造的不均匀性几内部缺陷,使探测脉冲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反射、折射。

2.4 接收的波形也可以用作判断缺陷的一个参量,超声波在缺陷的界面上的复杂反射折射使声波传播的相位发生差异,叠加的结果导致接收信号的波形发生不同程度的畸变。

内部缺陷的检测方法还有冲击-回波法、声发射技术、红外线检测技术、雷达波检测技术。如果检测到有缺陷,需要及时修补,一般采用喷射砂浆或灌浆补救的措施。

3 混凝土中钢筋的检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钢筋保护层厚度有明确的规定,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将影响结构的耐久性。钢筋的移位则会不满足受力的设计要求,而主筋的直径尺寸则会影响建筑的承载力和抗震度。因此混凝土内部钢筋的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检测项目。

3.1 保护层厚度的检测

保护层厚度是指从混凝土表面到钢筋最外缘之间的距离。作用是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空气中含水量,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护层越厚)。粘结锚固(钢筋要通过保护层把均匀力传到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不够的话,会过早出现裂缝,钢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时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锈蚀钢筋)。但是不能太厚,若超出设计规范要求,对于偏心受力柱的承载能力将有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因为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大导致柱的偏心程度增加,从而降低柱的强度,一般在2.5%左右,大则5.7%,所以现行的施工规范对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有明确的规定,并要求了实际偏差范围。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一般采用非破损法,采用电磁感应法、雷达波法、半电池电位法来检测。检测面应清洁、平整 ,并应避开金属预埋件。实测过程中若保护层厚度小于钢筋探测仪的最小示值是应在探头下附加垫块。允许有±1mm的误差。

3.2 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的检测

钢筋直径属于隐蔽工程,钢筋的使用对建筑物的承载力及抗震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为了校核或对旧建筑的质量复查、修建扩建在缺乏图纸的情况下,混凝土内部钢筋直径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一般都是采用数字显示示值的钢筋探测仪来检测,钢筋探测仪对钢筋公称直径的检测允许误差为±1mm。检测过程中,需结合钻孔、剔凿的方法进行,钻孔、剔凿的数量不应少于已测钢筋的30%且不应少于3处(实测数量不到3处时应全部选取)。

3.3 钢筋间距的检测

第2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改进;措施

1 混凝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混凝土强度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混凝土的和易性。所谓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拌和、运输、浇筑过程中,便于施工的技术性能。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影响和易性的第一个因素是用水量,用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其次为水灰比,水灰比影响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水泥浆凝聚结构以及其硬化后的密实度,因而在组成材料给定的情况下,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其他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的主要参数。另外砂率也是影响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细骨料占粗细骨料总量的百分数,要在保证混凝土拌合物具有的粘聚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确保最优砂率。

第二,水泥强度。根据受力形式的不同,水泥强度通常分为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抗拉强度三种。水泥胶砂硬化试体承受压缩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水泥的抗压强度;水泥胶砂硬化试体承受弯曲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水泥的抗折强度;水泥胶砂硬化试体承受拉伸破坏时的最大应力,称为水泥的抗拉强度,水泥强度与混凝土强度成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其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三,施工质量。虽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因素,即在混凝土制作阶段的影响,但是在现实建筑工程当中,施工质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施工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因素。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条件如温度、湿度、所选材料的特性、人为因素等影响都会最终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上。

2 控制混凝土质量的环节与措施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控制混凝土质量来说,难度也是比较大的,但是混凝土的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必须进一步得到改进。下面将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制备、浇筑和保养等关键环节来探讨改进混凝土质量的措施。

(一)混凝土的制备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选料的标准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在制作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把好选料关,对选用的水泥品种、级别、出厂日期、强度、性能指标等进行仔细检查,其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对于选用的砂、石必须作性能检测与鉴定,以防止因材料性能不同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总之,选料是把握混凝土质量的第一道关,对于整个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的质量影响较大。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也对质量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在大批制作之前一定要将所作用的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鉴定,按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试验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配,既不能按照教条理论比例进行,也不可以在比例上过于灵活走样。通过不断的试验确定最终的最优比例,以满足混凝土对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改变传统依靠经验进行配比的习惯性做法是改进混凝土质量最直接的办法。此外,混凝土的搅拌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传统制作过程当中忽略了搅拌的重要性,其实搅拌是否科学与混凝土质量也关系重大。混凝土搅拌涉及到搅拌机的选用、搅拌时间、投料量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于不同容量的搅拌机在投料量、搅拌时间上分别不同,因此在混凝土的搅拌工作上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方法。

(二)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制备成功之后,就进入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又一个重要环节,即混凝土的浇筑环节。所谓混凝土的浇筑指的是修建混凝土工程时,将混凝土拌和物运到浇筑地点,浇入指定部位,经平仓、振捣和养护等的施工全过程。这一过程中影响浇筑质量的因素有许多。首先在浇筑前,模板的标准高压、位置、尺寸等指标是否达标;钢筋和预埋物件的位置、数量等参数;以及模板的清洁、净化以及孔洞、缝隙的处理;对不同材质模板进行不同的方式的处理;在不同环境之下进行浇筑时要考虑不同条件对浇筑的影响,在特殊天气条件之下严格控制浇筑环境等等。

(三)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是水硬性材料,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为避免表面蒸发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损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进行,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得到充分的保证,同时防止由于干燥而产生裂缝,必须对其采取一些养护措施。混凝土浇捣后,之所以能逐渐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水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化作用则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混凝土的养护目的,一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的不正常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传统的混凝土养护方法有自然养护、常压蒸汽养护和高温高压养护等。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其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它对于混凝土发挥长期的作用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也必须重视。

3 结论

要在明确影响混凝土质量因素的条件之下,从混凝土的制备、浇筑到养护全面地对混凝土进行质量管理,以科学的设计方案、规格为基础,加上对条件的灵活应用和及时调整,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方法和手段来改进混凝土的质量,从而最终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第3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 质量 前期控制

一、混凝土质量前期控制必要性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细骨料(如砂子)、粗骨料(石子)及必要时掺入的化学外加剂与矿物混合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经搅拌成可塑性的拌和物,随着时间的增长而逐渐硬化,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块体。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多相、分散型的复合材料,若其中一项原材料达不到要求或比例不合适,均会对整个混凝土造成影响,从而引起混凝土的质量下降,浇筑以后很容易出现裂纹,甚至坍塌的现象。混凝土质量的前期控制,是指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凝土的合格质量水平确定合理的原材料组成和各生产工序的最优工艺参数,它包括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检验与控制,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确定与控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坚固,耐久,适用等性能。建筑材料的组成、结构、规格、使用及选择,直接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将影响一系列工程质量。因此,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关键是正确选择材料、使用材料和进行合理的材料设计。

二、组成材料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1.水

混凝土拌合用水按水源可以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以及经过适当处理或处置后的 工业 废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污水及沼泽水不能使用,对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不允许使用海水。对混凝土拌合及养护用水的质量要求是:a.不得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凝结;b.不得有损于混凝土强度发展;c.不得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加快钢筋腐蚀及导致预应力钢筋脆断;d.不得污染混凝土表面。2.水泥

不同品种水泥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应用时,应根据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工程的特点与所处环境条件等,结合水泥的性能特点,综合考虑,正确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与适当标号。水泥品种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工程使用性质、施工时气候条件、所处使用环境、成本等因素。不同品种水泥或同一种品种水泥由于其成分的差别其性能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水泥品种的误用可以引起很多工程缺陷;如抗冻性差、抗干缩能力差、易起粉、早期强度低、抗侵蚀能力差、抗干湿交替变化的能力低等。使用时如果不采取任何技术措施,很容易因控制不当而产生大的体积收缩引起开裂等工程质量问题。另外,水泥凝结硬化后由于水泥中某些有害成分的作用,在水泥石内部产生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在建筑物内部会产生破坏应力,导致建筑物强度下降、开裂、坍塌等事故。水泥的凝结时间、水化热及强度等方面的性质,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水化热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物形成巨大温度应力,使混凝土开裂,给工程带来危害。3.骨料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材料,由胶凝材料和砂石材料组成,砂石材料一般占混凝土体积的3/4。粗骨料的强度、颗粒的形状和表面特征、粗骨料的级配与质量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和耐久性。细骨料的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粗细程度与质量也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骨料的含泥量太大,将增大用水量,降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并增大混凝土的干缩。骨料的粒径也将影响骨料比表面积的大小、新拌混凝土成型性能、硬化混凝土性能、施工设备的寿命。骨料颗粒越大单位重量骨料需润湿的表面积越小,从而可降低拌和物用水量,当达到某一工作性时可以降低水灰比,其强度可以随之提高。但粒径过大,将减少粘结面积形成界面应力集中且运输及施工中会增加离析的危险;同时大颗粒骨料,也可能阻塞钢筋之间或钢筋与模板之间的窄缝,浇灌时引起离析,也会降低工作性和混凝土抗拉强度。

三、防范原材料使用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的措施1.水泥材料的使用

正如上文所述,不同的水泥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必须根据工程的具体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水泥品种,以满足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水泥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⑴优先使用散装水泥。⑵运到工地的水泥,应按标明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和出厂批号,分别储存到有明显标志的仓库中,不得混装。⑶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防水、防潮,已经受潮结块的水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⑷水泥库房应有排水、通风措施,保持干燥。堆放袋装水泥时,应设防潮层。防潮层应距地面、边墙至少30c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袋,并留出运输通道。⑸先出厂的水泥先用。⑹应避免水泥的散失浪费,作好环境保护工作。2.骨料的使用

施工中应统筹规划,认真研究砂石骨料储量、物理力学指标、杂质含量及开采、储存和加工等各个环节。使用的骨料应根据优质、 经济 、就地取材的原则进行选择。可以选用天然骨料、人工骨料,或者互相补充。选用人工骨料时,有条件的地方宜选用石灰岩质的料源。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骨料的质量要求包括:强度、抗冻、化学成分、颗粒形状、级配和杂质含量。对粗骨料质量要求:(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的2/3、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对少筋或无筋的混凝土结构,应选用较大的粗骨料粒径。(2)在施工中,宜将粗骨料按粒径分成下列几种粒径组合:当最大粒径为40mm时,分成D20、D40两级;当最大粒径为80mm时,分成D20、D40、D80三级;当最大粒径为150(120)mm时,分成D20、D40、D80、D150(D120)四级;(3)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应由实验确定。(4)粗骨料表面应洁净,如有裹粉、裹泥或被污染等应清除。细骨料质量要求:⑴细骨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人工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4~2.8范围内,天然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2~3.0范围内。使用山砂、粗砂、特细砂应经实验确定。⑵细骨料的含水率应保持稳定,在施工期间应根据天气变化随时测定,人工砂饱和面干含水率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采取加速脱水措施。

参考 文献 :

第4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质量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149-02

1 混凝土外加剂概述

通常情况下,人们将在拌合过程中以及拌制前加入混凝土中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统称为外加剂。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的质量一般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5%。缓凝剂、速凝剂以及早强剂能够调节混凝土的硬化性能与凝结时间。引气剂、减水剂以及泵送剂等外加剂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变性能,使其更加容易被泵送至指定地点。防水剂、引气剂以及阻锈剂等外加剂被人们用来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其他性能,需要在混凝土中掺入诸如着色剂、加气剂、防冻剂以及膨胀剂等外加剂。

2 减水剂对混凝土的影响

2.1 影响混凝土的塌落度

一般情况下,从业人员会向混凝土中掺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以实现增大混凝土塌落度的目的,如此能有效改善新拌制混凝土的和易性。

经验表明,未掺入减水剂的混凝土在1小时内损失的塌落度比掺入减水剂的混凝土要少,造成这种“蹊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在掺入减水剂后还需要经历拌制、运输以及浇筑等工序。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现场需要采用加水恢复已掺入减水剂混凝土塌落度的方法,然而该种方法又会显著降低混凝诸如强度等性能,从而有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硬结异常等现象出现[2]。

为了有效解决掺入减水剂的混凝土塌落度损失的问题,建议从业人员采用分批分量掺入减水剂以及后掺法等方法,在上述方法中,分批分量掺合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塌落度损失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生产成本,实现混凝土施工的利益最大化。

2.2 减水剂掺量过多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

相关施工标准中规定,混凝土中减水剂掺量应为0.25%~0.75%,不过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实际施工过程中掺入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质量经常超标,而减水剂掺入量超标尤其是严重超标的后果非常严重。试验数据显示,当掺入混凝土中的减水剂的质量超出推荐质量的1倍以上,则混凝土的硬化与凝结时间将被大幅延长,并且混凝土早期强度将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某些情况下混凝土还会发生无法凝固的现象。

从业人员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必须要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混凝土外加剂掺量规定行事,在正式开展外加剂添掺工作前,施工单位必须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混凝土试配工作,从而确定最佳外加剂掺量、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可靠。

2.3 气体引入

在向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混凝土内部含气量会明显上升。通常情况下,如果混凝土内部含有一定量的均匀气泡,则混凝土的泌水量会大幅下降,和易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抗渗性以及抗冻融性,所以在混凝土减水剂掺入法在地下防水工程等对混凝土抗渗性能要求较高的项目中经常出现。

然而,近年来有从业人员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向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非但无法提升混凝土的性能,相反还会明显降低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以及抗压强度[3]。

通过进行大量的控制变量实验,技术人员发现混凝土含气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非常微妙。实验结论指出,在混凝土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混凝土中含气量每上涨一个百分点,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会下降2%~3%,抗压强度下降4%~5%。除此之外,当混凝土引气量逾越6%这个临界点,则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等性能都会显著降低,此时的混凝土已无法满足工程的要求。

所以,引气型减水剂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能使用引气型减水剂,只要从业人员在使用引气型减水剂的过程中注意将混凝土的含气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即可。

2.4 水泥与减水剂的适应性问题

在某次混凝土拌制工作中,发现将少量减水剂掺入水泥中后,水泥硬结状态发生异常变化,几分钟后,水泥凝固速度突然变快,出现所谓的速凝现象,通过分析最终确定了造成异常现象的原因:水泥中的石膏、混合材料以及矿物原料等物质不适应减水剂。鉴于以上情况,从业人员在发现混凝土掺入合格的减水剂后流动性变差或者出现速凝现象时,不能采用强行加水的施工方法,而是应当从水泥与减水剂适应性方面入手寻找解决对策,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成品的质量[4]。在复合使用不同品种外加剂的时候,必须要对其相容性予以高度关注,防止混凝土的性能受到不利影响,比如混凝土发生过度缓凝、假凝或者速凝的现象、达不到要求的塌落度以及导致较差的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等。

因此,在正式使用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外加剂相容性试验,确保其满足相应的要求之后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

3 防冻剂与早强剂的作用

防冻剂在规定的温度下,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使混凝土液相不冻结或仅部分冻结,从而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预期强度。含亚硝酸盐、碳酸盐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含有六价铬盐、亚硝酸盐等有害成分的防冻剂,严禁用于饮水工程及与食品相接触的工程,严禁食用;含有硝铵、尿素等产生刺激性气体的防冻剂,严禁用于办公、居住等建筑工程。

3.1 氯离子对钢筋的影响

混凝土中氯离子与碱活性物质超标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业界将氯离子与碱活性物质定义为有害物质。为了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人们会在混凝土中加入大量的钢筋,而混凝土中的氯离子会与钢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加速钢筋的锈蚀并释放气体,最终促使混凝土发生膨胀而出现裂纹,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与强度。

现阶段所使用的部分混凝土早强剂是含有氯离子的,所以为了消除或降低含氯外加剂对混凝土造成的不良影响,建议在使用含氯外加剂后及时向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阻锈剂。依据化学原理可知,氯离子在氧气、水分充足的环境下与铁的化学反应更加激烈,所以应当避免在露天混凝土中掺入含有氯离子的外加剂,如此方能最为有效地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3.2 掺量控制问题

外加剂超量掺入可能会对混凝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经验表明,如果掺入混凝土中的早强剂与防冻剂超量,极有可能会严重降低混凝土的性能。三乙醇胺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混凝土外加剂,大量试验数据表明,如果三乙醇胺掺量大于水泥质量的0.05%,则必然会降低混凝土成品的强度,掺量超标越严重,对混凝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大。除此之外,如果在未计算水泥中硫酸根离子含量的状况下向混凝土中掺入硫酸盐类外加剂,则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中硫酸根离子含量严重超标,从而降低混凝土成品的耐久性以及强度。

4 结 语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对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此,从业人员必须要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善于总结优秀的施工经验,在向混凝土中掺入某种外加剂前必须要细致全面地了解该外加剂的各类性质,明确外加剂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严谨的精神,遵循相关施工原则与技术标准,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邦勋.高性能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分析[J].交通世界,2016,(3).

第5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笔者从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根据经常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之道,旨在对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more and more quickly, concrete road pavement construction also more and more. Concrete road surface as a result of road level off, the wear-resisting degree is high, the dust of low noise characteristics and is widely applied in road construction. But, with the volume of traffic of the roads severe overloading and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terials of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echnology, the use fixed number of year is much lower than the expected fixed number of year, a lot of problems have arisen, for the life of people bring a lot of inconvenience. And later maintenance also became a lot of cost, explore concrete road pavement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lso of grea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rom the road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work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ofte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ncrete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play a positive role.

Keywords: concrete; Road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道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要求

目前,混凝土在道路施工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而不能满足需求的混凝土道路施工不仅会提高后期的维护成本,对于人们生活、工作都会带来很大的困扰,此外,道路的问题也将会给城市的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所以,在道路施工中深刻理解道路混凝土路面的质量要求是混凝土道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

(1)路面的承载力要达标,承载力能够抵消压力,防止路面受到破坏;

(2)道路路面应具要有较强抗疲劳能力,以延长路边的寿命;

(3)路面的高温稳定性;

(4)凝土路面的低温抗裂性;

(5)混凝土路面的抗滑性能力,决定着路面的行车安全。

2、混凝土道路施工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2.1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可以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以及反射裂缝,不同裂缝的形成原因有所不同,但都会对于混凝土道路造成极大的伤害。其主要形成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施工过程中裂缝的结合未做到位;

(2)混凝土在选择时对于环境没进行充分的考虑,温度使得其膨胀或冷缩幅度不一致;

(3)基层刚性收缩带来的反射裂缝;

(4)水渗入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5)地基施工中的问题导致地基下沉形成的裂缝,此外,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也将导致混凝土道路的裂缝。

另外,混凝土路面裂缝问题还可以表现为施工时的接缝明显,它会带来路面不平整,行车不方便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前后使用的混凝土不一致,接缝是碾压不到位造成的。

2.2混凝土道路路面的断板问题

造成断板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混凝土在搅拌过程时水灰比的计量不符合标准,或者搅拌过程时由于不均匀导致的浓密程度不一致;

(2)切缝的位置和钢筋存放的位置不一致,路基下沉程度的不一致也会导致断板现象的发生。

2.3脱皮,起砂现象

造成脱皮起砂的原因主要是:

(1)水泥由于比较不稳定,水灰比过大,则会使表面的强度变小,使用时易导致起砂;

(2)在施工过程中,摊铺时,下层表面潮湿或有泥土或灰尘等,降低了上下层之间的粘结力;

(3)面层厚度过小,小于混合料集料最大粒径的二倍,使得碾压成型比较困难。

2.4混凝土的蜂窝、麻面新现象

蜂窝状混凝土施工过程混凝土,是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

(1)砂石以及水泥计的用量在使用中取得比例不合适或者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不够长,造成灰料最终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2)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手段不规范,没有依据相关规程进行浇注,使得下料的高度符合要求,这就使得振捣效果不可能太好,以至于气体无法排出,停留在混凝土中;

(3)表面清理的不够干净脱模剂在涂抹过程中没有做到均匀涂抹。

2.5混凝土的冻胀现象

这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表皮冻胀以及混凝土基底冻胀。表皮的冻胀现象主要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外部温度致使在零下5度中施工,这种保温措施的缺乏使得混凝土出现冻胀现象;而混凝土板的基底冻胀则是因为在混凝土形成以后进入水导致的,因为本身在混凝土中已经含有应得水分,这些水分在冬季的时候容易出现冻胀把混凝土的基底移位。

3、混凝土道路施工中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应包括以下几点:

3.1监理人员要工作要到位

第一,在混凝土需要当场搅拌时,一定要确保在场的机械满足要求,并进行合理的复核;

第二,按设计面层厚度对中心桩和边桩进行测量放线,设置时保证5米一个,对于弯曲段做好加密工作;负责拌合的场地在进料以前要确保硬化到位;

第6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阶段控制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混凝土已经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之中,成为建筑工程最主要的施工材料。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混凝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混凝土组成较为复杂,材料来源广泛,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变化着,材料种类、性质、配比的变化以及加工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都会使混凝土施工后的质量千差万别。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竣工投入使用后服务水平和使用安全。而现代建筑的技术要求也对混凝土质量的一致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在混凝土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也在困扰着城市建设者们。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原材料、施工人员、设备、施工环境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干扰混凝土的正常使用,进而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保障混凝土质量水平,已经成为当代工民建企业研究的重点问题。从前期准备到加工生产,再到完工验收,混凝土施工主要包含上述三个阶段。由于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要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对这三个阶段分别施以严格的质量控制,进而达到整体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1 混凝土生产加工前期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加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对于完工后混凝土的质量非常重要。要保障混凝土质量,就必须做好前期质量控制。混凝土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混凝土配比、准备原材料以及配备生产加工人员。

1.1 科学设计混凝土配比

混凝土的配比对于混凝土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核心因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混凝土配比还决定着混凝土加工工艺,加工工艺要以充分发挥当前配比的混凝土各项性能,使混凝土质量最优化为标准。科学设计混凝土配比,通过各种组分的合理、适当搭配,实现混凝土性能指标最优化,是保障并提高混凝土质量水平的基本要件。在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时,要充分全面地考虑混凝土的使用条件和使用要求,要以满足建筑工程质量目标为目的进行配比设计。由于混凝土性能、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单纯依靠实验室数据很难实现混凝土性能上的最优化。所以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工作,是以实验室数据为基础,再通过在与施工状况相同的条件下不断的调整水胶比以及不同的凝胶材料掺量之间的比例来实现的。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组成配比,才是最符合工程施工实际要求的混凝土配比。以此配比配置混凝土,才能确保混凝土材料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工程施工具体需要。

1.2 提高混凝土前期材料准备的规范化

胶凝材料、外加剂、骨料和水构成了混凝土的主体部分,它们的质量高低好坏决定了混凝土的质量水平与使用性能。因此,针对混凝土前期材料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围绕这四种材料展开的。严格控制混凝土加工材料质量,确保材料符合混凝土加工要求,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下面针对这四种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详细讨论。(1)混凝土胶凝材料的质量控制。水泥是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水泥的性能对于混凝土加工特性、硬化性能及固化后的质量水平影响重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凝胶材料的质量控制就是针对水泥而言的。控制水泥质量,主要就是要控制水泥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水泥质量控制:一是要确保水泥质量。水泥质量好,首先体现在性能质量稳定上。要选择同一型号、不同批次下机械强度相同、组成一致性好的水泥产品;其次要选择具有优良的抗冻性和抗硫酸盐性、标准稠度低、强度符合工程要求的水泥产品;再次要综合考虑水泥性能,要全面评估水泥产品的强度富余量、强度标准差、初终凝时间、外加剂适应性和经时坍落度损失率等技术指标,选择综合性能最好的水泥产品。(2)混凝土骨料的质量控制。骨料在混凝土各组份中承担着对混凝土构件支撑和填充的重要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选择骨料时,要围绕骨料的上述作用进行相关评价工作。影响混凝土骨料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骨料的强度、级配情况和粒径分布等,另外,骨料中掺杂的泥土及其他杂质对于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来说非常不利,所以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骨料含泥量。在选择骨料时,必须对骨料含泥量进行检测。(3)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的存在意义在于在对混凝土组成不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使混凝土性能得以显著改善。由于外加剂的作用非常大,所以在选择及使用外加剂时要分外小心,严格把关,以免因为外加剂质量问题或使用不当给混凝土质量带来消极影响。在外加剂使用前,要对外加剂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收缩率比等项目进行检测,以保证外加剂质量合格及适用。(4)水的质量控制。水的用量是混凝土加工中波动最明显的参数,其他材料的添加量,外加剂的使用,加工环境等都对水的用量有着很大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并严格遵循配比规定决定水的用量。另外,混凝土搅拌用水要使用清洁无污染的水体,以避免水中杂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3 加工人员的配备

加工人员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对于混凝土加工质量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的做法是使用新老搭配的方式,由一到两名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带领新进员工进行混凝土混合搅拌工作。通过这种传帮带的工作方式,加强对年轻员工的培训教育,使其更快的适应岗位需求。

2 混凝土生产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

2.1 严格控制混凝土各组分的加料量

混凝土各组份称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配比,进而影响到混凝土使用质量与拌和物的和易性。要保障称量准确,必须定期进行称量设备的校准检验工作,确保计量精度。

2.2 严格控制混凝土混合搅拌与使用

混凝土混合搅拌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浇筑放料和进料,从而使得搅拌机中混凝土的组成、骨料级配与粒度等参数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要严格控制这个波动在允许范围以内,保障混凝土配比的稳定。混凝土浇筑后硬化前,由于重力的影响,级配会产生局部变化。而随着时间延长,混料中的水分逐渐减少,其水分在不同区域的含量与分布也会不断变化。以上因素都有可能对混凝土固化后的质量产生影响,需要施工人员密切注意,及时调整,以保障最终的成品质量。

3 混凝土完工质检阶段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加工完成后的质量检测有助于尽早发现质量缺陷,是保障成品质量、避免工程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进行7天龄期的混凝土试件强度检测。由于7天龄期同14天、28天、54天、84天龄期的强度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根据7天龄期的强度推断出后续龄期混凝土的固化情况,从而为混凝土质量的提前预判,及早发现混凝土质量病害提供了条件。

4 结束语

随着工民建筑工程的发展,混凝土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施工企业要扎实做好混凝土加工三个阶段的质量管控,切实落实管控措施,严格遵循施工标准,保障混凝土加工质量,才能够在建筑行业脱颖而出,实现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邱应松.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J].广西城镇建设,2007(10).

第7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关键词】预拌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不仅仅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注入了新的活力。预拌混凝土是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整个施工质量的控制有着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没有得到控制,因而使得整体建筑工程出现很多质量问题,比如墙体开裂等,不仅仅造成了很多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已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身心健康,威胁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的因素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质量控制,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意义分析

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而,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有着其必然性。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分析。

1、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预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是一种商品,必然会在市场中面临来自各方面的竞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建筑市场中获得生存,获得优势的话语权,必须抓好每一工程的质量,而混凝土的质量是整个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基础,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可以让工程企业获得更强大的竞争力。

2、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多方利益的必然选择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中,混凝土是最为常见最为基础的建筑结构材料之一,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不仅仅关系到混凝土在工程中各项性能的发挥,同时,也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深远的影响,质量控制不严格,容易产生豆腐渣工程,不仅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严重威胁着广大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预拌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有助于保护居民的切身利益。

3、完善建筑施工工艺,施工方式的基础性工作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修建,对混凝土的采用也越来越广,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将渗透到我国建筑行业的各个角落和细节部分。同时,伴随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式也逐渐得到了完善,加强对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将会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和施工工艺的完善。

三、预拌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分析

1、加强预拌混凝土技术合同管理

1。1预拌混凝土是个半成品,工程选用什么性能的混凝土必须明确。应根据图纸设计要求、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施工工艺、混凝土运距和浇筑时间等,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策划设计开发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1、2技术人员资质和团队组织管理。技术人员需按国家要求持证上岗,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随机事件的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产生质量事故隐患,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浇筑到结构中,保证浇筑的混凝土产品合格。

2、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确保计量精度

配料系统是混凝土生产的重要部分,现在的商品混凝土一般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当混凝土配合比或混凝土配合比编号输入计算机操作系统后,电子秤对混凝土所需的原材料进行精确计量。混凝土需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精确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定期进行计量动(静)校验,以确保达到规定的计量要求。

2、2确定合理搅拌时间和搅拌制度

根据搅拌机类型、实际搅拌效果、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根据GB/T 14902-2003《预拌混凝土》标准要求,每盘混凝土搅拌时间(从全部材料投完算起)不得低于30S,在制备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或采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时应增加搅拌时间,根据经验不易低于90S。一次投料量,不同类型的搅拌机都有一定的进料容量,搅拌机不宜超载过多,以免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一次投料量宜控制在搅拌机的额定容量以下。

3、采取合理的运输方式,规范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均质性,避免产生分离、泌水、砂浆流失、流动性减少等现象。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运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使混凝土在初凝前浇筑完毕。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混凝土的浇筑量,避免间断供应或现场等待时间过长而影响混凝土施工性能。对于采用滑升模板施工的工程和不允许留施工缝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运输必须保证其浇筑工作的连续进行。

4、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得质量控制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避免现场二次加水调整混凝土坍落度,易由混凝土技术人员采用添加减水剂适量调整后,视混凝土状态合格后再使用。应合理控制混凝土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漏振,跑浆等现象。浇筑混凝土后应及时养护,并严格控制拆模时间,过早拆模易造成墙体沾模起皮现象,顶板处易造成裂缝不均匀沉降等质量问题。在混凝土达到终凝前不得在其上面踩踏或叠放重物,避免混凝土终凝前后人为造成质量隐患。

5、加强对混凝土质量检测,确保混凝土的强度

5、1严格把好质量坚持关

对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设计、计量、混凝土搅拌时间、坍落度及强度进行严格控制;不合格材料不准使用、计量不准的设备不准生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准出站,确保混凝土符合质量要求。

5、2做好事前控制,预防质量事故

通过原材料和混凝土的质量检验和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混凝土的质量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处理,预防发生工程质量事故,使混凝土的质量处于稳定状态。

5、3加强信息反馈

通过对检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为改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保证混凝土强度、充分利用外加剂和掺合料性能、加强管理等提供必要的信息和依据。

6、要严格执行各种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第8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前言:目前,因为混凝土的结构需要的成本第、施工技术先进、有良好的抗震性、设计理论也比较成熟以及是适用范围广等突出的优点,所以在我国的工民建领域中得以广泛的使用,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想抓好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关键就是抓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又是由混凝土的设计、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施工技术的精良、输送过程的影响以及验收等方面决定的,因为为了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由于混凝土的施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特别是在一些地质条件不太理想的地段,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质量问题,而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控制,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1,认识混泥土施工工程将有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在工民建工程中,尽管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仍然不能避免会产生质量问题,最常见的就属露筋、麻面和裂缝了。所谓钢筋露在外头,不能被混凝土包围,就是露筋,在施工的时候,如果工作人员没有严格的依据设计方案和管理标准进行操作,就极有可能出现露筋现象。而麻面也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一般是混凝土的表面出现缺浆和凹坑现象,它虽然对整个建筑的影响没有露筋等大,但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所以在施工质量控制时,这是需要多加以注意的。还有就是混凝土裂缝现象,它是最令人头疼是质量问题,也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问题,它的产生和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混凝土本身具有的收缩等特性是密切相关的,对建筑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因而在施工质量的控制中它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

2,对混凝土施工工程进行的质量控制

2.1建筑原材料的质量监控

混凝土的成分主要包括水泥、砂子、石头、水、化学外加剂以及矿物质原材料,这些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就形成了混凝土。所以,对原材料进行质量监控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对材料中的变化规律进行把握,找出相应的对策处理好可能会产生的问题。

因为水泥是混凝土的重要成分,所以在选用时,要根据设计样书并且结合当时当地的气候环境,挑选合适的品种和型号。为了保证工程竣工后不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挑选时要检验水泥的强度和相关的性能,使之达到质量要求。另外,骨料的质量也要严格的控制,当砂进场时,要做好相关方面的检验,知道含泥量的多少及其级别质地,保证有害物质在控制范围之内,因为泥量和有害物质较大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更需要严格的控制。搅拌用的水质也需要检查它的抗腐蚀性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须在保证合格后在选用。至于化学外加剂的选用,要进行适配试验,还要保证它的合格。矿物质混合材料也要经受质量监控,因为它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所以存储要注意不要污染环境。

2.2对混凝土运输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混泥土在运输途中,可能会发生分离、砂浆丢失、泌水等情况,所以在运输时间尽量的减短,这有利于保证它的均质性。在运输途中,还要注意防范天气的突变,不能让它受潮变质,还要在混凝土初凝前,把它浇筑好。除了对运输有要求之外,也要选用合适的运输方法。运输方法包括地面运输、垂直运输以及楼地面运输,所以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用最经济的运输发生,以便节省开支。

2.3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质量监控

对于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以及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结构,施工前需要制定好施工方案,审查处置措施,严格的执行设计要求,保证施工质量。其中,在浇筑混凝土时,要注意浇筑的时间顺序,确保浇筑后散热正常,并且在浇灌时,还要确保振捣方法正确,振动时间不要太长,以免产生裂缝,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还要尽快找出对策及时处理,如有必要,还要向上汇报。还有混凝土的内外温度也要控制好,一般控制在25摄氏度以下是最好的,施工时,还要依据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变化及分布情况对施工进行定性的指导,防止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属于施工技术监控的一个方面,养护主要就是对其温度和湿度进行保持控制,它又分为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两种,可以在混凝土上覆盖上一层稻草和塑料薄膜等,维持它的湿度,也可以对它进行洒水。为了防止在天气情况骤变下,混凝土质量受到威胁,所以必须对它进行预防。总之,对混凝土内表温差和湿度进行控制,并作出及时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它的质量问题。

2.4对混凝土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

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也是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没有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所以在选用人时,就要注意考查他们的素养,还有从资格证书方面进行把关,以免有的是滥竽充数。对新进来的人员,还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让他们了解施工流程,对常出现的错误操作有个底,增强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结性,清楚自己的责任。对于施工现场,要经常的巡视检查,经常采集数据并作出分析和总结,以便于人员的调动。还有制定人性化的规程制度,保证施工的有序有效进行。

3,对混凝土施工工程的验收

工程结束后,必须收集好相关的资料和数据,根据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设计文件以及相关的标准和验收规范,对工程进行验收。监管人员要仔细的审查各个环节的工作情况,作出评估。

第9篇:混凝土质量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每年都有各种建筑在全国各地拔地而起,在大部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都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运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建筑混凝土质量检测工作,保证建筑混凝土的质量,对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这就无形中增大了混凝土质量检测的难度。不过,近些年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使混凝土检测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现代化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但我国在这些先进方法的应用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提高我国混凝土质量检测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因素

在建筑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和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诸多因素都会导致建筑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从而对整个建筑工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下面就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1)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矿物掺和料以及化学外加剂等组成的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如果使用不合格、不达标的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也不会好,因此保证原材料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要特别注意的是混凝土制作中所使用的水,必须避免使用被污染的水或矿质含量过高的水,否则也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2)混凝土的制作技术及方案:不正确的混凝土制作技术及方案也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例如在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如果砂子的含量超标,就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够[1]。(3)制作混凝土的机器设备:机器设备的性能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当搅拌机无法进行连续不断的运转时,就会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凝结时间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混凝土的质量。(4)混凝土的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的运输平整性、运输时间以及运输期间的质量维护等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运输工程中必须做好运输防护工作,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5)混凝土制作和施工人员的素质:混凝土的制作要靠专业的制作人员来完成,而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也需要工程人员的专业技术作保证。因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建筑混凝土各个环节的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另外,这些专业人员的工作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

3.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几乎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来及时发现问题,将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只用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近几年,我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出了多种混凝土质量检测方法,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1混凝土内部缺陷检测

可采用超声波法对混凝土内部缺陷进行检测,其主要包括混凝土均匀性和混凝土结合面质量两方面的检测。对混凝土均匀性的检测是通过超声波在不均匀混凝土中的速度差异来实现检测,即在某选定区域内均匀地布置若干检测点,一般检测点间的距离为20~50厘米,在测定每一个检测点的声速后,根据这些声速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偏差系数就可以判断各部位均匀性的优劣。而对于混凝土结合面的质量检测,则是在选定的间距为10~30厘米的测点位置进行声时、波幅和频率的检测,再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异常值判断来确定结合面的异常情况。

3.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目前有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和射钉法等多种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方法。(1)回弹法:是指通过回弹仪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再根据硬度来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一种方法。回弹法检测在实际的应用中具有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但其缺点是较易受设备、环境以及结构物材料等因素的影响,而且很难检测出混凝土内部结构的质量缺陷[2],因此回弹法只适用于混凝土表面强度的检测。(2)超声波法:是一种既方便又灵敏的检测方法,其可以采用“斜测”和“对测”两种方式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气泡以及泥浆的外漏。(3)超声回弹综合法:该方法是将“超声”与“回弹”相结合的一种检测方法,其结合了这两者的优点,可真实全面的反映出混凝土的强度。其中的超声波法可同时反映材料的弹性性质和内部构造的部分信息;回弹法可同时反映材料表面的弹性性质和塑性性质。但应用该方法时必须解决混凝土表面的悬浮木块问题,否则会给混凝土强度带来不良影响。(4)钻芯法:该方法是先通过专用仪器设备对混凝土进行钻芯取样,再对取样的钻芯进行加工,最后通过抗压试验测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钻芯法优点是可直接测出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抗压强度,但缺点是试验期间较长,一般为一周左右,因此不适合要求迅速检测质量的工程[3]。另外要注意,在进行钻芯取样时,钻芯点要选择在没有钢筋或预埋件的部位,并且芯样要及时分析。(5)射钉法:该方法是先将一特制钢钉射入混凝土,再通过试验建立射钉外露长度与混凝土强度两者的关系曲线,进而推算出混凝土的强度。射钉法具有操作简单、速度较快等优点,但缺点是会对混凝土表层造成一定损害,而且在一些特殊的部位不能使用射钉法进行检测,比如内部有钢筋或表层有较大石子的部位。

3.3混凝土裂缝检测

对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也是采用基于超声波的检测方法。当裂缝为深度小于50厘米的浅裂缝时,采用跨缝测点和不跨缝测点同时检测的方式,利用测点间声值的差异就可计算出浅裂缝的深度。而对于深度大于50厘米的深裂缝,则要采用钻孔平测法来进行检测,即在裂缝的两侧分别钻孔,孔深不能小于预计裂缝深度70厘米,然后将换能器从两个钻孔中同步同高度的向空中移动,并逐点读取声时值、波幅以及换能器的深度,当声时值和波幅基本稳定时,换能器的深度即为裂缝深度。

4.结束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