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控铣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数控实习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关系到他们将来的工作技能水平及个人发展。文章结合数控铣实习教学经验,总结出六类教学模式。
21世纪是高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做法,已经远不能满足数控行业发展对人才数量的需求。当前数控行业需要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工人,而中等职业学校恰恰是培养此类人才的。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基本操作技能知识,为学生在日后提升知识层次打基础,而且要在技能应用或社会岗位实际操作上指导学生做好准备。笔者结合自身的数控铣实习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数控铣实习教学模式。
先做后学,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机会先做后学,即在实习课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进而学到知识。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刻板教学模式,变为少灌输,让学生多活动、多练习,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独立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观察、思考、实践、讨论等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去交流,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实习训练的有效性,使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我校立足本校实际,深刻认识现行教学现状与时展要求和肩负输送“合格+特长”专门人才重任的差距,积极寻求理论支撑,深入研究论证,大胆改革实践,努力探索“先做后学”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教师有目的地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实习环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熟记教学内容,并提出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的知识连贯起来,并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其操作程序主要分为:创设情境实践探索发现问题概括疏导巩固应用。在数控铣程序编写第一行用到的g54g40g49g80g90g17指令,不必要求学生开始学编程时就详细理解各个指令的具体含义,只需让学生记住这个固定模式直接写程序,在以后的练习操作中再慢慢理解掌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教师在进行理论教学时,就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轻而易举地使学生理解。“先做后学”教学模式是认真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条有效途径。
指令讲解做小实验,效果事半功倍一切自然科学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的基础上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总结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当今时代的高科技,无一不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实习时间短,内容多,对于一些理论性、概念性较强的问题,教师不可能有足够时间讲透。在讲课时巧妙地引入一些小实验,将会更加有效果,如讲刀具半径补偿g41、g42指令时,以铣削孔做实验,在同一工件平面上,先逆时针走刀用g41左补偿铣第一个孔,然后把补偿取消再铣第二个孔,最后用g42右补偿逆时针走刀铣第三个孔。让学生观察测量出三个圆孔的尺寸异同,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再让学生先总结两个补偿的区别,最后由教师进一步讲解补偿的概念及使用方法。还可带领学生利用半径补偿指令铣削方形工件外轮廓,进行补偿实验测试,分析补偿所加的位置不当造成产品有缺陷、机床报警、轮廓尺寸变小、走刀走到一半停止等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容易理解、印象深刻。
启发性教学——“八卦”铣削与学生能动性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礼记·学记》对教学启发方法与技巧有过精辟的论述。所谓“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意即:优秀教师教学总是注重启发诱导学生,使之晓明事理: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鼓励学生而不强迫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达成结论。在指导学生数控铣实习过程中,教师应竭尽全力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对铸造的兴趣。笔者在指导铣削实习时发现,学生最喜欢铣削“八卦”,通过精心设计,学生愉快地自选刀具,装刀及安装工件,了解“八卦”的加工特点和工艺,自己编制工艺,成功地加工出表面光洁、精细的产品,能使每个学生都深刻认识到数控铣削的重要性,从而乐于动脑思考加工工艺,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注重学校实习教学与工厂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数控铣实习教学过程中,要与工厂生产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技能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特别是一些常用零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不易讲清楚,但在现场讲解则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使学生不仅会编程还知道在加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及操作目的是什么。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搭建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实习设备,我校通过校企合作,促进数控专业向以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并发挥学校教学、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研发场所,实现双赢。我校与盐城液压机械厂的校企合作项目是“有热再生空气干燥净化装置控制器”,与盐城精艺网络机柜厂的合作项目是“网络机柜”,与盐城第五机床厂的合作项目是“x5035电气控制”。在项目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企业设计项目、专利发明创造等贯穿于教学环节之中,就构成了一个学校——企业——社会贯通的现代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应用性设计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这种校企间的全方位合作模式,不仅让学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培养了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素质和能力,而且还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不仅推动了项目本身的研究进程,而且促进了校企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
课堂内外结合,营造学习数控技术的良好氛围在保证正常课堂实习教学的前提下,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将课堂实习教学和课外训练相结合,实现了实习课堂内外的统一与协调。学校免费为有电脑的学生安装数控仿真软件,供他们在业余时间学习、复习和研究。数控仿真室课余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方便学生学习和做作业。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给学习扎实、操作能力强的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以点带面、全员提高的目的。
在学生中组织数控铣研究小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把各班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组织起来,打造成若干攻关小组,由数控专业教师带队进行常规指导,并给每组下达任务进行数控研究课题的开发,及时总结研究成果,有计划地制成vcd教学光碟,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供学生学习,并将之装入数控实训中心的计算机,供学生自主学习。这给学生创造了更广泛的学习空间、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戴上耳机,边看边听,同步学习制图、编程和仿真加工。比如,ug数控铣自动编程教学片、ug数控铣鼠标加工数控自动编程教学片、master cam数控加工中心自动编程教学片、西门子数控铣操作vcd教学片等课题的录制和安装,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参与其中,使数控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数控铣编程与操作实习应用性很强,能够让学生扎实地掌握这门课程中的技能,并能够使用这些技能为生产制造服务,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数控技术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学科,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中研究教学,在搞好各相关课程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合格的数控加工技术工人。
参考文献:
[1]林思宁.体验式学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苏宏志,王彦宏.从数控技能大赛看数控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
[3]王卫兵.数控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数控铣工;双师型;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空前蓬勃发展的新时期,这必然造成数控专业的技术人才的短缺,所以培养现代数控技术人才成为普遍关注的热点。目前,职业学校近几年数控加工技术专业的在校生数大幅度增加,各学校也纷纷在数控加工实习设备上进行投入,保证职校学生的培养质量,满足企业需求。初中生升入职中后由于个性及发展的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造成他们的学习差异较大。尤其是《数控铣工实训》作为本专业的重点技能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上机动手操作力和应用能力。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从对数控铣工加工技术一无所知到有所了解,再到熟练运用呢?这必须以“学生主体”为基点,既要按照教学计划安排课堂教学,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数控铣工》实训课程中如何使学生“乐学”,然后达到“会学”?现结合我校情况在此探讨。
一、提高《数控铣工实训》教学质量之一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育教学的质量在于教师。俗话说,教师有一桶水,才能传授给学生一碗水。数控实训指导教师对数控加工技术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制约数控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对原韶关市职业高级中学、铁路一中、体校、艺术学校、旅游学校、供销中专等学校实行资源整合,现在我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广东省示范职业技术学校。随着普通高中的逐步萎缩乃至完全消失,出现了文化课教师剩余,而专业课教师缺乏的现象。那么,国内很多这样的学校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我校专业课教师所占比例为48%,而“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为30%,与教育部提出的到2010年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要达到60%的目标有较大的距离。
我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非本数控专业教师是这样安排的。在进行数控实习前,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和教学能力,制订了如下计划。①结合本校师资的实际情况,鼓励并支持文化课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型。利用“结对子”形式,由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带非本专业教师(如机电技术、数学、计算机等专业)进行为期四周的《数控铣工加工》实训,辅助专业教师教学。教师转型成功后,学校组织这些老师参加国家、省级的数控培训班,提高这些转型成功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②从普通铣床实习指导教师中,选取具有一定文化功底和理论知识水平的教师,参与数控加工技术有关知识的培训。③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实践,要求学生完成的课题,教师必须先完成,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以赛促练,以交流促进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数控铣工实训》教学质量之二是对学生进行过关激励法和互助式教学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数控铣工教学中,很多时候一些老师觉得很简单的零件编程,不少学生还是感到摸不着头脑,找不到窍门。数控学习的特点可以说是一通百通,因此,突破入门关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数控加工技术是在传统机械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数控铣工实训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机械制图、数学、车工工艺学、铣工工艺学、数控铣编程、CAXA制造工程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了普通铣工的实习。对零件图的解读、坐标系的建立、坐标点的解算等均有所掌握,特别对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作台移动方向等都有了感性认识。但我们的生源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如何使我们的学生从“乐学”,然后达到“会学”?
在学习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归纳总结了以下两种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方法。
(1)过关激励法。学生已有知识:经过各种造型的单项训练和组合训练,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初步掌握各种曲面加工刀具选择和切削路径设计方法。(现以实例说明)
教学计划如下所示。实训项目:数控铣工加工;实训周数:4周。实训班级:二年级数控专业1班,人数40人。CAD/CAM:实训室一间。设备:广州数控铣床10台。实训教师:本人、转型成功A老师、转型成功B老师。实训内容:A、B、C、D、E、F(图略)。时间及任务安排:第一周完成A、B两图的手工编程及加工,第二周完成C、D两图的自动编程及加工,第三周完成E、F两图自动编程及加工,第四周学生自由发挥空间想象力。
①过关要求。A. 利用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实体或曲面均可,但尺寸必须符合实物要求,形状完整,造型方法恰当。B. 加工工艺:加工方法运用得当,刀具类型和大小适合零件结构特点和尺寸大小,加工参数选择合理。
②过关教学过程。A. 本人最初在CAD/CAM实训室负责帮学生复习手工编程,学生将第一关(A图)编好程序后在仿真软件进行仿真,过关经检查后到机床上机加工;没有过关的继续在CAD/CAM实训室进行编程。如第一关过了,即可进行第二关(B图),用软件造型编程加工。如此类推下去。B. 将学生分为每4人一组,布置任务,明确要求。C. 测绘和造型(一般需半天)要求每位学生都对实物进行测量,分析零件结构,小组讨论画出草图, 每位学生独立尝试各种造型方法,再通过讨论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必要的时候由转型成功A教师进行适当提示和启发)。D . 在机床实际加工过程中,每位学生独立将程序传入数控铣床,进行机床检查和调试、刀具准备、毛坯装夹、对刀、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直至全部完成。本人负责过第三、四、五、六关学生的实训指导,转型成功A教师负责在CAD/CAM实训室指导学生造型与编程,转型成功B教师负责指导过第一、二关的学生实训指导。对学得较好的同学,教师可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工艺路线,不同的加工方法进行编程,并引导他们分析比较最佳编程方案,通过练习养成他们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精益求精地学习,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③过关奖励。过了第六关,奖励一个纪念品(F图),实训成绩95分;过了第五关,奖励一个纪念品(E图),实训成绩85分;过了第四关,奖励一个纪念品(D图),实训成绩75分。通过层层过关,学生不但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掌握了编程的要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学生从“老师要求学”变成“我想要学”。
(2)互助式教学法。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教师的辅助过关了,但老师与学生之间还是有代沟,在沟通上还不能满足学生在学习上的需求,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同学。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过关激励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互助式教学法。①当过了第三关的同学辅导一个过第一关同学成功过关后,在平时成绩加5分。②当过了第四关的同学辅导一个过第二关同学成功过关后,在平时成绩加8分。③当过了第五关的同学辅导一个过第三关同学成功过关后,在平时成绩加10分,依此类推。通过三周实训后,全班40人,有10人能通过六关,16人能过五关,35人能过四关。到了第四周,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有的同学加工出“剑”“斧头”“洗发水瓶”等这些与生活用品相关的作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互不服输的学习气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认真思考,勤于提问,互相帮助,每个人的综合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互助式教学法,使得学生在辅导另一个同学过关的同时,也达到了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的目的。这样,不但减少了学困生的数量,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尖子生,真是一举多得。
一、实现真正的一体化教学,而不应只停留在形式上
《数控铣床技术》作为中职学校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既有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也包含操作性极强的实操技能,并且由于大多数中职学校设备短缺及课时不够的影响,使得该门课程教学难度加大,这对我们的中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
1.让实训车间成为教室,使知识化抽象为具象
数控铣工实训的教学不管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训技能的学习,课堂绝大多数时候都应设在实训车间,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让知识化“抽象”为“具象”。当前不少教师将理论知识安排在课室教学,等到要加工工件才去车间,这样虽然比较容易进行管理,但学生对知识却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地掌握。比如说,编程指令G00与G01的区别,如果教师不通过在机床的演示,而仅仅在课室讲解,学生是很难分清二者的区别的。此外,通过机床的具体操作与演示,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学有所用,增强他们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2.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与教学管理能力,使之达到“双师型”的素质要求
职业院校尤其是中职学校的教师素质一直以来都是良莠不齐的,要么是偏重实操技能,要么是偏重理论知识,有的上理论课与上实训课的老师还不是同一个老师。这其实也是“一体化教学”得不到贯彻实行的重要原因。有这样一句话“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要想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必须让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知识,并触类旁通,耐心认真地传授给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数控铣床技术》的授课教师不仅要会说,说的让学生听得懂,还要会做,做的让学生学得会。只有这样,一体化教学才能真正让我们的专业课教学有改进,学生才能掌握过硬的技能。
3.实训教学不应同一化,要有分组
这里的分组,不但是学生人数分组,而且也是学生能力的分组。现在中职学校学数控专业的学生人数不少,有些学校受财政资金的约束,导致实训设备不足,所以可以进行分组教学。由于每个学生的智力、知识以及各方面素质都有差异,数控铣床实训知识的接受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难度是不相同的。如果我们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会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被抹杀。因此,应重视分组教学,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一般建议分为两大组,每组分配一个指导老师。当一组在电脑室上编程时,另一组就进行机床加工。每组学生都是同一个老师负责他们的编程和加工,这样可以保证一体化教学的进行。对低层次的学生,重视培养机床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较高层次的学生,把编程能力和工艺设计能力作为重点,同时侧重培养他们的分析、自学与创新能力。通过这样的分组教学,不但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较多的实训机会,掌握较牢固的实训技能,还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果不停地重复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这样一个教学模式,那势必会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人产生疲倦感,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的操作安全。因此,教师在面对此类操作技能类的课程教学时,应该变革教学方法与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安全。
1.“双师制”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双师制”即是在课堂教学中,除了配备一名主讲教师外,再增加一位助理讲师。主讲教师负责正常的教学工作,而助理讲师的职责是在课室后面注意观察与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讲教师的教学提供建议,当然有时也可根据需要在课室中走动巡察,辅助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由于中职生大多数文化基础薄弱,综合素质不高,注意力难以长久集中,所以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往往学习兴趣不高,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故而出现“趴台”“玩手机”“开小差”等课堂违纪现象。针对以上现象,助理讲师可以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包含:学生在哪些知识点上,没有掌握好,主讲教师此时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在学习哪个知识点时,学生开始出现课堂违纪现象,何种课堂违纪现象,是否需要提醒学生停止违纪;主讲教师是否有知识点讲解有误等。凡是助理讲师能记录的一切课堂行为都可以记录下来,这些记录将成为主讲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参考。
2.使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适合像《数控铣床技术》这种重实操类的课程教学了,教师一味地“灌输”只会让学生失去本已不多的学习兴趣。如果能够让学生自己参与教学设计、执行和评价,完成类似企业中的项目任务,那么相信学生会很有兴趣,这就是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技能知识的运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数控铣床技术》是对制图读图、数控铣床安全维护和操作技能、数控铣编程、工艺设计等多种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教师在选择让学生完成的项目时要综合考虑这些项目要求,避免出现过易或过难的项目,让学生难以适从。在项目选定后,教师应该对整个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编排,提供零件图和毛坯、满足条件的实训场地。为了保证训练效果,还要对项目的完成时间给出明确规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发挥引导者和监督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自觉寻找解决方法,避免直接讲授。进行项目评价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反馈,对其中掌握较好的环节应该给予鼓励,对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要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知识和操作要点,以提高操作技能水平,保证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正确掌握。
3.重视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化教学即通过声、图、动画、文字等把一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添了趣味性,使学生产生了爱学、乐学的情感。特别是图形和实物均可真实地反映出来,学生感受到精彩的画面和实物具体形状,能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比如在讲实训安全时,由于涉及的要求比较多,如果直接一条一条向学生讲授,学生即使听了也未必能记住,但展示了图片和一些动画后,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看,经过教师的从旁讲解后,学生基本都掌握了那些安全规范。另外,在自动编程时,当我们完成了刀具路径的编制后,通过软件中的加工仿真功能,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了解自己编制的程序的正确性。此外,在完成好一个零件加工的刀具路径编制后,可以将程序导入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加工,让学生自己评判所编制刀具路径的正误,并提出修改意见,既避免了毛坯材料的浪费,也保证了学生的实习安全,同时也提高了W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巩固。
三、实训课堂管理应“企业化”,真正做到“校企融合”
关键词:数控专业 理实一体化 课程体系构建
现代制造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各种数控机床的应用也日趋普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一、目前数控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专业基础课的课程系统性不够
基础课课程内容交叉多,如《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机床的编程与操作》有很多的内容是重复讲解,整个课程体系不能够适应现在的教学。这导致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学生的学习效率直线下降。
2.专业基础课教学与实训教学不能完全结合
实习指导教师与专业理论课教师分开。如数控车的实习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学时可能教的是普车的工艺课,而普车实习的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学时教的是数控铣床的编程。这造成学生的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的学习内容不一致,理论与实训严重脱节。
3.有强调操作而忽视基础课的倾向
相关数控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不能充分地展现给学生,学生不能完全接受基础知识。这造成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只是学习了一些皮毛,最终结果是职业院校只能培养出机床操作工。
4.实践教学与工厂生产脱节
现在实习教学的设备与工厂中用到的实际加工生产的设备不一致,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现在的教师多数是从大学毕业来到学校,缺乏工厂实践操作的相关技能。
二、对课程体系构建的改进思路
1.突出专业基础课的应用性
将《刀具》《机械基础》《夹具》等专业基础课整合到一起,把《数控加工工艺》以及《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数控编程》三门专业理论基础课与实习课融合到一起,编制成适应笔者所在学校实际教学的校本教材《数控车编程与加工工艺应用教程》,实现了专业课程体系与生产实践所需综合性知识相统一。
2.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学生平时见习参观的多,实际加工操作的时候少,单个的操作训练多,多元的技术实践少。这造成了在一体化的专业课程进行中,只是单独强调操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特殊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3.校企联合办学
改变实训设备及实验器材的投资方式,与工厂联合办学,可以将实验室搬到工厂中去,让学校与工厂完全接轨,充分发挥出学校与工厂一起培养学生技术实践能力的作用。
4.以“理论基础+模块”的模式构建一体化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专业理论课以课堂理论教学加车间实验教学的形式授课。实际训练模块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师根据实际工厂岗位的要求设计训练项目,从而能够按社会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
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我们采用分散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比如数控车操作实训工作任务中,共有机床五台,我们开展了五个针对数控车操作的兴趣小组,将对数车编程和操作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分在这些小组中,让他们一起编程序,一起制定工艺,一起查阅资料。
2.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
按照本课程教学培养目标,我们将实习任务进行详细分解,按其所包含的基本操作技能划分为三大主要项目:车床实习工作项目,数控车实习工作项目、数控车实习仿真工作项目。以数控车床实习项目为基础内容,模拟数控车实习项目任务,然后将数控车实习任务在实践中进行。
普通车床实习工作项目主要突出以中级车工为重点进行讲解,让所用到的基本实践操作知识让学生必须掌握,为后期学生数控车的学习打好基础。
数控的实践操作是所有实习内容的重中之重。对于高级班的学生来说,数控机床一类的学习要求基本是相同的,就是要求学生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要求完成零件的加工。
仿真实训内容重点包括数控车、数控铣、数控加工中心等的基本实践操作过程、数控模拟仿真加工过程等。 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之前,首先通过讲述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仿真操作。在仿真通过的情况下,再进行实际的操作,可减少学生实践加工中程序的修改次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数控教学一体化
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致,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一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教师安排的各种项目的具体任务,并最终达成按照教学计划要求的教学目标。
4.及时评价反馈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金工实习;改革
一、应用技术型本科对人才的培养模式特点
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训教学、生产实习、企业顶岗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强调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与企业有机结合,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二、结合目前我校相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在金工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金工实训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
金工实训教学的内容仍然传统的单一技能训练,而实训的工种侧重于车工、钳工、铣工、焊工等单一的工种,单一的操作手段机械地重复练习,往往是给出零件图,给出固定的怌料,指导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机械操作。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对设备的原理、特点、加工特点缺乏认识。
2.金工实训教学的模式落后,缺乏创新
传统的金工实训教学仍然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老师演示操作过程,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进行。从不涉及到怌料的种类及加工工艺的选用,缺乏加工工艺过程的完整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金工实训教学校企合作特色不突出
金工实训教学基地未与企业有效合作,实训内容没有与地方产业有效结合,开展的实训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训中心的相关设备未能发挥其应用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
显然,目前的金工实习教学方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行没有发挥到其本身的作用,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金工实习是实践教学环节当中一门急需改革的课程。
三、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特点,和我校的人才培养方针。以及我们工业中心现在的设备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改进办法
1.重理论、强实践操作
我们的对象是本科生,有别与技校生和高职高专。所以我们在强调实践操作的同时也要重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理论一直是高校金工实习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主要的原因金工实习的教学安排都是是时间比较短,如金工实习A、金工实习B都是安排三周至两周。安排的学生的人数也比较多,通常安排一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在120左右分六个工种进行。而且我们工业中心的设备有限,比如特种加工只有两台线切割。磨工工种也只有三台设备。所以现实情况是时间短、人数多、设备少。这样造成传统的金工实习教学没有时间讲理论基础,几乎都是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老师操作演示,然后学生“依葫芦画瓢”按部就班进行。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学生缺乏对各种金工实习中的设备的工作原理,加工特点、方法、加工工艺等知识的了解。怎么做的到理论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这是高校金工实习实践教学环节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校工业中心在领导的带领下,开拓新思路。利用目前流行的微课、慕课,利用网络开设工业中心金工实习慕课平台。平台上开设了金工实习中车、铣、焊、钳、磨、刨等普通加工方法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了机床的原理、结构讲解、加工特点和应用。同时也开设各种工中的基本操作视频教程。同时增加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介绍,开设了机器人、数控铣、数控车、特种加工、3D打印、三坐标测量等先进加工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当前先进加工技术的发展。增长知识。拓宽视野。这个慕课平台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学习,利用业余时间在金工实习进行期间完成平台上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在慕课平台上建立了金工实习理论考试题库,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后,要在平台上完理论部分的考试。学习记录和考试成绩纳入金工实习成绩总评。这样的模式很受学生们的喜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很好的解决了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和设备的情况下金工实习理论和实践操作的有机有机结合。达到了重理论,强实践操作的目的。
2.对金工实习实训内容改革、转变金工实习实训模式
教学内容针对我校培养现代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金工实训系列课程教学中增加现代工程所需的新内容,删减现有实训过时部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高数控类、加工中心等设备的实训比重。以车、铣、磨、钳、焊传统的实训方法为基础,结合新型工业、企业的要求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树立新的教育观,在金工实训教学中增加学生个性化产品设计环节。改变以往学生机械接受实训的模式,在实训的最后环节,通过通过特殊产品的设计、加工和制造,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得到提高。在这个过程中,需增加金工实训中学生作品的类别。如果仅仅包括几乎贯穿全国工科高校实训的小榔头产品,金工实习的内容就显得十分单一,学生的思路也太狭窄。我们在金工实习后期,利用一天的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并加工自己感兴趣的产品,然后加工制作。同时产品必须要经过指导教师的检验,确保达到紧扣教学大纲和切实训练的目的。同时个性化产品设计环节要作为金工实训教学学生实训成绩的考核的一部分。比如我在特种加工线切割中,利用CAXA软件设计一些图案、字体、个性签名等作品。在数控车实训中设计杯子、子弹等模型加工,在电焊实训中根据想法焊接作品,如学生自行设计焊接鞋架、烧烤箱等多种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原来的被动学变成主动学。
3.加强金工实训教学的“产教”结合
结合社会的发展,企业需求。学校的自身情况,增加特色实训教学内容,以企业的实际产品的加工作为实训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具有专业技术实训业务,为实训中心基地创造经济效益。在以后的发展中向“教学工厂,校企合作”模式看齐。也许,刚起步对所有工种全面的开设产教结合,在金工实训中引入企业产品,由于各种制度和条件仍不是很成熟,难度比较大。但我们可以选择一两个工种作为试点,优先在线切割和数控铣实训中开展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以点带面。从生活实践可知,实际产品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分析和理解。把企业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制造的任务融入到解决具体的实际工程问题上来,使学生更多地在真正的设计工程和加工环境气氛中进行金工实训教学活动。为了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锻炼和技能的培养。指导教师平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指导教师首先要对企业的产品分析研究,选择有利学生实训的产品作为实训项目。指导教师按照工厂产品的生产流程,将实训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有这几个小组联合在一起组建模拟工厂的部门或者成立加工工作室,也便于把最初独立的分散的设计方法、加工手段融质量检测合成一个整体,使之贯穿于实训教学的始终。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努力创新的综合能力。这样既让学生的实训教学与企业无缝接轨,也使实训中心的相关设备创造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关键词]模具设计与制造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一、企业对模具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模具企业青睐可以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我们选取了常州华威亚克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常州顶尖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常州明杰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昆山圣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共四家有代表性的模具制造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江苏省南部苏锡常等地今后几年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人才仍然有很大的需求,模具专业今后持续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我们还了解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在企业主要从事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模具产品造型及结构的设计、模具零件机械加工数控编程等。会使用AUTOCAD、PRO/E等软件,懂模具加工工艺,会使用MASTERCAM或UG,并有一定经验的模具数控加工的毕业生,是最受企业欢迎的。这要求教师要具有模具生产的实践经验,就这点而言,高职院校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往往不具备模具设计能力,不能对零件的加工进行数控编程。而本科院校往往重视理论讲授,忽视实际操作教育,所以都不能满足模具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另外,模具制造行业的人才是需要经验积累的,一般从业人员需要3~5年的从业经验,才能熟悉生产现场的操作实践,熟悉模具的生产制造过程,理解实践中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关系,真正掌握模具的生产技术。因此,培养零距离上岗的综合性模具生产技术人才为当前所需。
2.模具企业青睐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具有多方面的操作技能,要求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操作技能。具有团结合作能力、富于创新精神、敬业爱岗、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在今后的培养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除应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外,更应具备较强的生产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要培养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共处,使他们有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成为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和高技能综合性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性很强,高校应针对这一特性,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际操作中,我院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深刻理解高等职职业教育的内涵,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教师进行科研、教研和教改活动,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工作,在提高学历和职称层次的同时,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帮助中青年教师认真合理地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按照江苏省教育厅的培养计划,我院选派年富力强的教师赴德国学习双元化教育,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青年教师到常州华威亚克模具有限公司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以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团队的建设。我院还通过“嵌入式”教学方法,从模具生产企业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来我院讲解专业课,直接给学生讲授专业课程中实践性、前沿性较强的内容,要求讲课的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的40%以上,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力,同时培养我院教师的实践能力。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 我院充分运用“工学结合”理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保证专业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增加集中性生产实训课程的开设,如校内模具钳工实训、模具拆装技能训练、普通车床加工技能训练、数控车床加工技能训练、数控铣床加工技能训练、校外模具生产实际操作实习,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合理知识结构、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和昆山圣美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组织机电学院骨干教师与企业培训部门人员共同商定培养方案,着重对学生加强企业文化教育,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订课程讲授计划,在学校和公司两个地方进行授课,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使毕业生“零距离”上岗。
3.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我院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设置,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工学结合专业课程体系。将PRO/E应用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车床加工技能训练、数控铣床加工技能训练等课程调整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大生产性实训教学设备的投入,添置十台数控车床、十台数控铣床、五台电火花成形加工机床和五台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床,规划调整实验室布置,建立符合教学要求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满足了教学的需求。
4.实施“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2.5+0.5”教学模式。我院从2006级开始探索实行“2.5+0.5”教学模式,即学生用两年半的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实习的锻炼,取得钳工、车工、数控车、数控铣、CAD、三维建模师等证书,再用半年的时间进行顶岗实习,实现了与企业生产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我院积极实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学院建立校企联盟,共邀请27个徐州地区规模以上企业加盟。学校和企业间建立校外实习的共建制度,签订共同遵守的协议,以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学院推行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学生在校的五个学期,每个学期均安排为期六周的综合实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把教学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目标相结合,构建了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框架的课程结构体系。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我院实行实习生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制度,聘请在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颁发聘书并给予一定的工作津贴,请他们与专业指导教师一起负责学生的下厂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指导工作。具体做法是校内安排一位指导老师,学生实习单位安排一位指导老师,加强实习的指导与过程控制。顶岗实习的成绩由校内外两位老师分别评定,最后给出综合成绩,可以较好地实现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顶岗实习结束后,按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与企业签订劳动就业合同。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方式改革,我院培养了一大批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毕业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顶岗实习结束后,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Z].2000-01-17.
关键词 实训 车工 阶段目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110-02
车工技能实训技术含量高、损耗大,学生学习兴趣浓,在机械制造专业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实训经验,我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车工技能实训教学。
一、采用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零件和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多媒体、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这样边演示边讲解,能增强直观教学的感染力,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训教师和车间负责人再共同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解各种设备的性能用途及车床在机械加工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车床是机械加工中的工作母机,70%的机械零件是由车工来完成,学好车工是学习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的基础。教师此时要利用现场的设备进行模拟加工,学生学习潜能被激发,学习车工的热情高涨,学习目标明确,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化阶段目标,确定学习方向
在车工技能实训中,采用模块化的技能培训,循序渐进,遵循教学规律及认知规律,将车工技能细分为模块26个子课题,各子课题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即学完车工课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需掌握哪些技能,进而明确了学习方向。
三、实施模块教学(以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为例)
(一)认知阶段
创造一个便于学习的情景,教师先拿出往届学生所做的轴类工件,如尾座丝杠等,讲解轴上零件的结构,构槽、外圆、台阶、螺纹、键槽、倒角的作用,进一步分析轴的技术要求、尺寸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等。在讲解过程中及时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保证让大多数学生能回答,让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保持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二)教师示范
实训教师严格按操作规则,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边示范边讲解车削加工的每个步骤。例如,车外圆车削加工的步骤分为六步:第一,起动车床,使工件旋转。第二,用手摇动床鞍和中滑板的进给手柄,使车刀刀尖靠近右端外圆表面。第三,反方向摇动床鞍手柄,使车刀向右离开工件3~5mm。第四,摇动中滑板手柄,使车刀横向进给量为背吃刀量。第五,床鞍纵向车削3~5mm中拖板不动,大拖板沿纵向快速退回。停车测量比较,再重新调整,把工件的多余金属切去。第六,床鞍纵向进给与到尺寸时退回车刀,停车检查。同时强调几个问题:一是工件要夹紧,否则会飞出伤人;二是车刀要夹紧,否则车刀会损坏;三是刀架要夹紧,否则车刀会损坏出事故;四是停车变速;五是停车测量;六是严禁用手摸正在转动的工件和空档装夹工件;七是卡盘扳手随时取下。
(三)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开始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中,教师不要包办替代,要满足学生急于动手的心理要求,要及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进刀过程中,由于对中拖板丝杠螺母间隙未能及时消除,出现了多进了几格就简单退回了几格的“假进刀”现象,致使车刀损坏或者工件尺寸加工不准确。有的学生将卡盘板手放在卡盘上开动机床,导致卡盘扳手飞出伤人,此时一定要及时纠正,规范其动作,防止学生形成机械定势,以后难以改正。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采取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加强指导与辅导等办法,把车工实习教材的训练目标,充分按照课时进度,分解实训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从车单一内容练习到综合练习,从精度较低到精度较高的单一和综合练习。允许差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步并逐步达到大纲要求。对动手能力强,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允许他们进行高精度、高难度的练习。针对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使学生消化不良,失去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减少练习量,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
(四)反馈
在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练习情况,让学生总结训练中的得与失,对其共性问题、重点环节着重进行讲评。对于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此时教师要多鼓励。对于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生,要严肃批评。
(五)总结评比
总结评比是技能训练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应对学生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达不到规定要求,要求学生重新回到强化阶段,直到加工出合格零件为止。
数控培训心得体会(一)
xxxx年6上旬到XX年11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xxxx大学举办的xxxx年数控中级培训。通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实践,使我对数控中级的掌握从当初的朦胧不懂到如今的熟悉并会操作机床,加工零件这次数控中级培训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提高、一次借鉴、一次实践,使我在大学的学习中深感收获巨大,这将受益终生。
这次数控中级培训,主要是对pa系统的学习,内容有车床,铣床。暑假之前主要练习数控编程,而这个学期偏向于机床操作。通过电脑编程模拟和下车床操作,以及加工零件。我对数控中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掌握。
对于刚开始的编程理解,我个人还是比较感兴趣,从当初的一知半解到现在熟悉运用每个命令,并理解其含义,都是自己每天不断的摸索和老师耐心的教导息息相关。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 对数控编程和模拟的理解和运用
我很荣幸能有这么好的老师来教我们数控编程,其实学习最主要的还是靠自己去多练,但关键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这样还是进步快点。特别是刚开始接触编程和机械加工的时候,有老师指导进步特别快。记得8月9日那天,老师开始讲编程的过程,特别对经常使用的代码给介绍出来,然后对点位的理解和计算。对模拟好的零件进行模拟加工。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才渐渐的理解数控编程的一些基本要领。机床上对刀是我之前遇到的最大难题,这是由于命令使用不习惯,和基本感念理解不够透彻,不过通过后面的反复练习,现在已经熟悉掌握了模拟系统。如今已经能够看懂图,知道走刀路线。以及涉及到的点位能够进行换算。
二、 实际加工的学习方法和掌握程度。
对于机床的操作,我总感觉自己练习不够,特别是对零件加工花的时间比较多,还有实际对刀也掌握不够好,虽然现在已经能把零件给加工出来,而且尺寸也把握得当,但时间控制方面还是不够好。这主要还是自己的操作熟练程度不够。
车床上,对刀和加工现在我已经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并且尺寸也能达到所要求,但我认为还是因为自己花在车床的时间多点。而铣床,相对来说,熟练程度不够好,尽管知道怎么去加工,但尺寸的控制和时间的把握不够好。不过在后面的不断实践和练习中,我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对机床出现的小问题也会去解决。特别是在最后那段时间,我已经能够加工零件。而且尺寸已能把握好,达到了图纸上的要求。
三、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老师发的资料,我已经认真的去学习,当然,相对要记住每个知识点,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有信心能把理论知识学习好。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去理解每个知识点,而不是死记硬背,因为许多的理论知识都会在实际操作中用到,而且必须掌握。只有完全的理解理论上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完成实际的操作。比如机床上的按钮,走刀路线,刀补等。都涉及到许多理论知识。只有把理论知识吃透了,才能在加工过程中认真的去遵守规则,更安全的完成零件的加工。
四、最大的收获
对于数控编程和加工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认为最大的并不是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很荣幸得到老师的帮助,在我学习感到困惑和吃力的时候,他们能更好的与我沟通,当他们对我讲到学习这门课程的用处,以及以后工作的方向时,我感到非常值得。进入大学后,已不再是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方法。只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够学好自己的课程。而在数控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不断的去摸索,感觉收获不少。
五、存在的不足以及个人期望
虽然如今已经掌握了数控中级的知识,能够进行零件的加工。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但是,具体到一些特别的零件,还要花时间去思考加工路线等。长时间不去编程和下机床,也会把原来的知识给淡忘掉。所以我将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每次操作的机会。把握时机,更好的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相对数控知识的海洋,我只是学到了冰山一角,我知道我要学的还有很多知识。我将在原有的基础上,努力去学习数控这门知识。能够从事机械加工行业,能学友所有,学友所获。希望能更好的运用相关知识来服务于这个社会。同时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老师的教导,使自己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
数控培训心得体会二
11月初,在无锡电大听了马刚教授讲了数控技术学习指南的课,听后感受很多,特别是老师讲到由于数控技术的落后,在我国研制高端科技设备的时候处处受制依赖进口的时候更是感觉到数控技术的重要性。当然我们个人能力有限,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尽到自己的力量,尽到自己的责任:那就是不断努力认真学习数控技术,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由于数控化加工可以让机械加工行业朝高质量,高精度,高成品率,高效率方向发展,最重要的一点是还可以利用现有的普通车床,对其进行数控化改造,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近年来,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逐步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面非常广,无锡电大也开设了数控技术这门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数控有了一些了解,学习到了不少数控知识和技术。数控技术是指用数字、文字和符号组成的数字指令来实现一台或多台机械设备动作控制的技术。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现在,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目前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这种技术用计算机按事先存贮的控制程序来执行对设备的控制功能。由于采用计算机替代原先用硬件逻辑电路组成的数控装置,使输入数据的存贮、处理、运算、逻辑判断等各种控制机能的实现,均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完成.
书本上学习的总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总结。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数控带给我们的,不全是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数控培训心得体会三
时间总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已流过,转眼间,国培结束已二个多月。回首这三个月的历程,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在这80多天里,不仅结识了许多真诚的朋友和孜孜不倦的指导老师,更重要的,还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累并快乐着”――用这句话来形容本次国培经历再恰当不过。
20xx年3月,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期待已久的国培之路,当离开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将经历一段特殊的、并且充满收获的人生旅程。在此非常感谢华中数控给我们创造的这次机会,让我们数控人有一个更高更为宽广的交流平台。先将本次培训收获总结如下:
一、 校企建设提高
在开学初期,我们认真学习了陈吉红的《工学结合,校企双赢》报告和向丽老师的《工学结合一体化开发与典型案例》,虽然只是短短几天的交流时间,但我们却受益匪浅,在最前沿的交流平台上,我们收获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我校09年就开始开展工学结合,现如今也有了自己的校办工厂,可在实际运行方面依然存在着多种矛盾。实习的设备与材料如何与工厂的分开,在学生资源上如何做到利益最大化?如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以及如何在加强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能创造较好的收益?这些都是一直困扰着我们的问题,甚至阻碍了校企结合的紧密性。但在听完陈老师的报告后,我茅塞顿开,陈老师和向老师的报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新的切入口。学习归校后,就新的方法及时与领导做了沟通,我希望会给我们学校校企联合方面注入新鲜血液,给我校校企提供一些新的途径。
二、 教育教学理念的提高
先后学习了禹城老师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法案例分析》和向丽老师的《职业教学课程开发》的报告,并与同行业交流了各种教学法的优劣性,并优秀的教学案例进行了交流互动。“学生行动”是学生的权利,“行动导向”的核心就是“学生的行动就是最有效的学习” 、“教、学、做”合一、“寓教于做”。
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尽可能不要做,教师的教是引导和服务“学生行动”的过程。这些都给于我很大的启示:
启示1.专业教学全部在一体化技能教室上课 实训设备配备全部与企业对接。
启示2.职业学校大都采用小班化教学
启示3.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教学指导性文件
教育部制定培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大纲等。每个专业教学内容大都由二十多个模块组成,且要非常贴近生产实际。教学资源的建设,都是省教育部组织一起来做
启示4.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新课程开始前,缺少了开课前对学生的教育,如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习目标、技能要求等,让学生对专业有基本的职业认识。建议对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模块都要让学生了解,以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启示5.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双元制模式
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学校加企业的双元制教学模式,类似于德国的双元制,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再到企业学习一段时间。进企业不是纯粹的实习,而是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模式。
启示6. 按教育部标准配备专业设备
职业教育重视基础能力建设,各专业设备配备都是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实践设备等要非常完善。其教室的设备是企业正在使用的,学校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是完全零对接的。
启示7.充分发挥数字化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丰富
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实践录像、自学指导等非常齐全,全部放在教学网络上,学生一人一机,都采用学生自学,教师指导方式。
启示8.文化课采用情景教学
文化课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如外语教学设置了二十多个情景教学,如求职、就医、购物等等,非常实用。
综上的启示是这几天交流中带给我的启发,我坚信这几天的教学教学理念的交流将会对我校数控系教学管理起到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 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在校期间我一直从事数控车数控铣实习教学,而近几年也有幸带学生参加市级省级的数控技能大赛。走出去,才发现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仍然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特别是切削参数的选用上,由于周边同事并没有从工厂里聘请的人员,我校对这一方面一直是空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这对我们是极不利的,每次为验证参数都要耗材耗刀,甚至造成刀具的折损,所以迫切需要在技能水平上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学习。所以这次国培机会对我专业水平的提高将有深远的意义。
在专业知识上,华中数控给我们开设了丰富课程,先后有刘伟国老师的《数控车床操作、编程及加工工艺》、杨老师的《数控铣床操作、编程及工艺》、刘尊
洪老师的《caxa》和《UG》,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我们数控知识不再单一,让我们的专业系统知识更加的完善,而各位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是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感谢华中培训人员的辛勤教导!
【关键词】数控实训;安全防护;教育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一线应用性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数控实训是机械加工类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教学质量决定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基础水平。在指导数控实训的过程中,安全管理直接影响着实训教学工作的质量,更直接影响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应当引起数控实训教师的高度重视,不容忽视。
一、高职院校数控实训存在的安全问题现状
数控实训与其它专业实训相比,由于其专业性质,对常处于高速运转的数控机床环境周围的人们而言,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其具体表现为:
1.安全隐患
除了显现的安全事故,还有一些隐患性的问题也存在于数控实训中。例如:个别学生私自开动机床,造成安全隐患;指导老师配备不足,实训教师很难全面地关注每个学生的操作行为,也是个隐患。
2.意外事故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不够谨慎或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一些意外危险。如机床运转时,调整测量工件和改变方式,手触及刀具碰伤手指;又如机械机床处于自动运行时,打开安全门,崩碎切屑飞出伤人。
3.畏惧心理
一部分学生虽然具有安全意识,但缺乏实践技巧,考虑到自身安全,不敢亲自动手操作,甚至出现回避或袖手旁观的情景,从而影响到其自身基本技能的掌握,实训课的整体教学质量由此降低。可见,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显性和隐性的安全问题,不仅威胁师生的人身安全,也会影响到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从而降低实训教学效果。
二、造成数控实训安全问题的分析
1.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忽视实训过程中的操作规程
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基础处于不高的水平,还存在着厌学情绪,对转变学习态度的教育往往是收效甚微,安全教育也同样效果不明显。另外,一些学生由于缺乏对就业岗位技能和工作环境的了解和认识,在实训课上忽视老师所反复强调的规范性操作,操作不规范和不严谨,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保护设施不齐备
由于国家或地方投入有限,实训基地建设与学校发展规模不相适应,不能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设备和工具陈旧,亟待修理或更换。也有一些学校在设备、设施方面考虑不周,保护设施不齐备。
3.专业技术指导力量不足
实训教师除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操作指导外,还要担负安全责任和设备维护管理。而目前的现状是实训教师与学生的配置比例不符,一位实训指导老师所负责的学生数量过多,教师往往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指导,更难观测到每一个学生的操作行为。
三、加强高职数控实训的安全防护教育的切入点
1.从行为习惯上加以引导,养成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实训指导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要对学生从严要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在开机过程中,CNC单元尚未出现位置显示或报警画面之前(系统自检过程中),不要碰MDI面板上的任何键,因为MDI面板上有些键专门用于维护和特殊操作,如按下这些键,会使CNC处于非正常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启动机床,有可能引起机床误动作。为避免刀架与机床其它部件相撞,机床上机后进行返回参考点操作时,如是数控车床,应先X轴回参考点,后Z轴回参考点;如是数控铣,应先Z轴回参考点,后X、Y轴回参考点。对刀操作完毕后,应当输入一个短程序(例如:T0X0X G00 X0 Z100.;)大致检验对刀的正确性,使用“空运行”和“机床锁住”功能模拟程序,检查程序语法和程序轨迹的正确性。在进行工件加工时,不要变换工作方式,修改加工程序和参数,最好处于保护状态。加工时安全防护罩一定要关好,人应站在安全区域内,但不能离开机床,以防机床出现意外而好采取紧急措施。准备不用机床时,要清扫机床切屑,并加好油,并将按键、旋钮复位,按下急停按钮,实施关机。
2.从专业技术层面上加以防止,正确指导编制程序
导致程序编制错误的常有:(1)程序数据输入错误;(2)进、退刀路线不当;(3)程序中换刀点设定不合理;(4)循环起点确定不当;(5)编程时选刀不当。
3.从专业技能形成的角度上加以防范,掌握正确操作的要领,防止误操作
第一对刀方面:对刀是数控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操作,对刀不当,将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尺寸精度,甚至可能引起撞刀或过切而引起零件报废、刀具或机床损坏等事故。为了避免对刀操作出现失误,除了要熟练掌握对刀操作步骤外,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在进行对刀操作前,先将所有刀具的刀具磨损补偿值清零;(2)在位置补偿和磨损量补偿中都输入相应的位置补偿;(3)手动移动刀架时走刀太快;(4)无论采用哪种对刀方法,对好刀之后都要进行验证。
第二操作方面的错误常有:(1)模拟后不回机床参考点;(2)回机床参考点操作不当;(3)模拟运行时不锁刀架;(4)加工时忘记关闭空运行开关;(5)首件加工时未采用单段方式试切削;(6)车刀安装的刀位和程序中的刀号不一致。
4.从数控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加以保障,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数控机床维护保养和修理时,一定要在断电后进行,因为通电状态保养和修理容易触电或引起机床误动作,提醒学生不要用手触摸数控电柜内带警示符号的元件或电路板,否则有电击危险。当数控机床出现电池报警时,应及时更换正确规格的电池,在给数控机床更换存储器支持电池时,为不使存储器内的零件程序、机床参数、数据丢失,千万不要断电。
5.从完善安全制度和加强场地管理加以宣传教育,营造安全的实训环境,牢固树立学生的安全操作意识
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制度,特别是机床设备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进入机械实训现场后,应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得擅自启动或操作机床。(2)不得在实训现场嬉戏、打闹及进行任何与实训无关的活动,以保证实训正常、有序的进行。(3)操作机械设备时,对按键及开关的操作要规范,不要有多余的动作,以防止损坏。自动转位刀架未回转到位时,不能用外力强行定位。(4)安装工件要放正,夹紧,安装完毕取出卡盘扳手;装卸大工件要用木板保护床面。(5)穿戴好衣帽,工作服要扎好袖口,头发过长应卷入工作帽中,不准戴手套及穿凉鞋工作。(6)机械加工必须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以防止错误所引起的事故。(7)主轴开始运转后,不能随意改变主轴转速;不能打开机床防护门;不能量度尺寸和触摸工件,切削加工时要精力集中,并要防止各部件的碰撞。(8)若发生事故,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并关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分析原因,总结教训。
6.明确安全责任,强化实训教师的安全表率作用
每一位教职工都有维护保障学生实训安全的义务和责任,安全教育必须列入学校实训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认真组织实施职业院校应从落实教学常规合理规避安全风险入手,有效组织实训教学工作,明确安全责任,强化教师的安全表率作用。
首先,应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掌握安全管知识、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应变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教学习惯。
其次,指导教师是数控实训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应明确指导教师的安全责任,规范教师安全从教行为。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指导教师应起到安全表率作用,按时到岗,工作期间不得擅离工作岗位。
最后,实训安全管理中贯彻预防为主、教育先行、实事求是、方便操作的方针,努力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并妥善处理好实训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组织开展安全、规范、文明的实训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不让自己的行为习惯影响到学生违章,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方沂.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M].国防工业出版社.
[2]李河水.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护[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