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

第1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核心技术人员是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创新和开发的主体。能否有效激励起核心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是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中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软件研发中心年度工作计划》,供您阅读,参考。希望您能有所收获!

软件研发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一、背景和问题

互联网和万维网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信息高速公路”和电子商务市场的支柱。由于万维网使用者的数量飞速增长,对于最终用户来说,随着可供使用的主页和网上信息的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最终用户间的交互性越来越差,传统意义上的交互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使是在世界杯的决赛期间,一个普通的足球迷也很难立刻从网络上找到聊天的对象。用户需要真正意义上的全新的互联网交互协作软件。

二、目标和解决方案

我们的“软件名称”将为您解决这个问题。在网上冲浪的人们不论处于何方,总是可以看见周围的人们,就像现实生活中的一样。“软件名称”既是一个最终用户使用的万维网上的协作软件,又为企业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软件名称”以多种便于使用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软件名称”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广告和商用信息的平台。

三、产品:为全互联网用户提供简洁方便的交互平台

“软件名称”为最终用户提供一个免费的交互平台,同时又为商业用户提供了一个宣传和销售的渠道。

四、公司和管理

暂缺。

五、业务体系:以广告和商用信息收入为主

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六百万的互联网用户会成为“软件名称”的潜在最终用户,同时有超过一百万的商业用户会成为“软件名称”的潜在商业用户,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高速增长,这个数字对任何企业都是极有吸引力的,由于软件和服务对于最终用户来说是完全免费的,而商业用户只需要及其低廉的费用就可以想所有最终用户广告信息和商用信息。假设每年平均从每个商业用户获得100rmb的收入,则全部的市场收益将会超过1亿rmb。而100rmb的年租对企业是微不足道的。“软件名称”这个项目对于其雇员和投资者来说也一定会盈利。

六、融资:第一轮的投资者将会有68%的内部收益率(irr)

增长预测显示,在第五年“软件名称”将会有6000万rmb的销售额,且税后净利占销售额的21%。到那时,“软件名称”将会覆盖全国,员工90人。创办人将提供500,000rmb的初期投资,“软件名称”正在寻找通晓此领域并且能主动参与创办此项目的投资人。在第一轮的筹资中,“软件名称”将给投资500万rmb的投资人60%的股份,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服务器和网络架设费用及初步广告费用。12个月后,将需要1000万rmb的再投资,主要用于市场开拓费用。在这之后的12至15个月,还将需要500万rmb的投资。在运行五到六年之后,就可以考虑首次公开上市。按照我们的价值计算,对于第一轮的投资者将会有68%的内部收益率。

软件研发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为了能让三个体系能成为公司真正行之有效的标准,真正让体系实现既定的目标,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形势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追求稳定的产品质量、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随着不断变换的管理要求,原的体系文件和实际管理内容已经有所误差,为了防止体系和实际运用产生偏差,在新的一年里,将展开体系方面的整合,计划如下:

一、广泛收集体系运行情况,不断完善体系文件;根据当前实施的体系程序,尽可能的与各部门进行沟通,把真实实际的工作内容写进体系文件中,必须做到与管理手册和作业文件的描述相一致,与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相一致,一个要素可能要由多项职能来落实,每项职能又要由若干个活动来保证,因此,每个程序文件都应经过细致策划和编写。这是201_年首要工作重点之一。原来的体系文件覆盖到部门级,对下一层部门没有制定实际的管理内容,对全员参与体系的建设存在严重的不足。计划明年2月开始到3月底完成体系文件的重新编制。

二、积极开展各部门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体系的正确认识;当前公司存在一种意识误区,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认为只要体系得到认证就完成了体系工作的任务,其实体系是个管理平台,体系只是提出了一个标准,这标准也是现代企业必须建立的,然后有各个职能部门围绕标准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如果思路不明确,行为就必然产生偏差,这和建立体系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对各部门对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就要靠培训来实现。培训的计划按照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采取各种培训方式,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为使培训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培训分层、分部门进行,责任部门对实际应用展开,让各部门和不同工作人员得到工作上的提升,并通过已经编制文件书指导各部门贯标工作的开展。让原来只有基本的作业指导文件有一个可以量化的,可以实际应用的作业指导,此项工作根据实际部门需求作出具体计划时间安排。

三、深入部门调查研究,做好内审工作,为体系的执行得到有力的保障,体系是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的,体系推动部门通过各种检查、内部审核、了解体系的运行情况,积极收集各执行部门对体系运行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对文件进行修改,可提高文件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内部审核是全面的体系检查,内部审核的效果对体系改进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内审员在部门中起的作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限期整改,通过内部审核推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让体系起到实用性,符合性,此项将每月展开。

四、对体系的执行实行考核制度,没有一个强制执行的制度,的管理体系也是无效的,所以要想让三个体系得到真正的落实和执行,体系办公室必须具有相应的权利,这需要公司授权去执行,和综合办公室共同配合对部门绩效考核。公司只有坚持掌握了建立体系的基本原则,明确了运行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搞好企业的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环境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一定能使三个管理体系在企业内发挥相当大的作用。

软件研发中心年度工作计划

不知不觉已到公司三月,首先在这要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鼓励,照顾,谢谢郝经理对我的信任。在这段期间大家相处的很融洽,也让我工作进展的很顺利。真的不得不感慨时间流逝的速度。当你每天在专心做一项自己热爱的工作,时间过的真的很快。总感慨时间不够用。

初来公司的两周的工作全部放在了了解公司,了解今后的工作环境及重要的项目开发背景及实施流程。之前对现公司的业务流程及产品很陌生,经过两周的熟悉已经有了具体的认识,记住了“倾注真情渴望永恒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接来的工作主要就是围绕的项目的实施阶段,对业务需求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便开始了艰苦,而又难以抉择项目框架的搭建,为了做到量优化以及化的减少编写代码的方便度。做了一些相关的小工具方便今后的开发。因之前工作经验以及自己钻研最后采用了asp.net做为开发平台,sqlserver__数据库。以及增强用户体验的无刷新aja_页面交互,jqueryui,highcharts等相关技术。因现在开发团队还只是我一个人,但不得不考虑到今后新加入的战友一起奋斗,为了方便多人开发管理起来方便搭建了svn服务。由于硬件支持的不确定性,该项目现在事已经实施到,框架可以完成今后主要的功能后续开发,现在只等相关具体需求。需求一明确将立即展开项目的主要功能的开发。现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这段期间并没有闲下来,改善框架,提高的框架的稳定性及可维护性。这是一个产品的生存周期的重要评估凭证。经过三个月工作,已对开发的产品完全有了明确的认识,也适应的新的工作环境。在这再一次谢谢大家对我支持和关心,谢谢你们。我一定会拿出一个好的产品答谢公司。

工作计划表:

在公司试用期已结束,以下是我对今后工作一个计划,目标今年推出第一版本!因为是搞项目开发,以下将是关于今后产品开发计划及对产品今后的发展战略的个人小小的想法。

1、数据采集校对。

接下来第一步工作将数据采集到数据库,会对原有的表结构有所改动,因此要做好数据校对的工作。已确保今后分析出的数据是准确无误的。这也是评估一款产品的价值。这一块工作如果划分等级将为级。

2、数据分析功能展示

这部分工作将是该软件核心部分。也是用户所关心的部分。产品的好与坏用户可以从这直接感受到。其他的所有的工作都将是为这一块作为辅助。该部分完成也是最花费时间的部分。主要困难在于业务的需求,因为这也是第一款产品也没做到具体的市场调研,所以只能独自摸索,但不会闭门造車,会借鉴市场上仅有的产品在针对自己的产品特点开发一款适于我们的产品。如果时间紧迫迫切会需要开发出第一版本我们退而求其次,尽快开发出简单的第一版本,第二版本将在第一版本上优化改善。

该模块的技术上要注重它运行的稳定性,避免让用户在第一版本就对该产品失去信任,好感。这儿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开发。此功能不得不考虑。该模块也应为级。

3、后期维护,第二版本,产品战略

第一版本推出之后,根据市场的反应,判断后期维护的工作量。依我个人的想法,后期维护遇到的问题将直接在第二版本上完善,遇到重要,紧急的问题将在第一版本上进行修复,第一,第二的版本过度将会很快。第一版本出来之后将会立即进行第二版本的开发,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们第一版本实在尝试,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是拿用户当作小白鼠。看他们的的反应我们将会立即收集相关信息及需求做出第二版本。这也只是我一个想法。乐观的想法第一版本已经很完善很满意。呵呵。到时还是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下面是我对今后产品发展战略一些小小的想法,有不足还望多多指教

我这就长话短说吧,有点写不下了。

1、试点实施,项目需求调研

2、根据公司的现有优势发展辅助发展该产品

3、剖析市场上现有软件,发展具有自己特点的产品

4、增加产品的亮点,不需多,一两个即可。

第2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引言

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升级、电网运行模式的深入转变,供电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压力凸显。供电企业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就必须强化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方法,贯穿于企业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经营管理、行政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诸多领域。因此,如何在供电企业内部建立起科学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摆在电网企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供电公司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1、人员认识仍存不足。在对标准化理念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宜贯时,由于思想观念、工作经历等不同,员工对标准化的认识并不是一步到位、完全统一的。有的员工认为标准化建设就是编标准、整资料、贴标签:有的员工认为既然工作有了标准,就不必个人费脑筋,机械地执行就行了;有的员工感觉标准化增加了工作负担。但这也不仅仅是员工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层机械的管理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2、标准体系建设仍不健全。从标准体系的健全性上来看,覆盖企业主营业务各方面、贯穿经营管理全流程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机制有待完善。标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衔接还不顺畅,标准质量不高,在工作接口、管理交叉上经常需要协调;标准信息传递滞后,有的其层班组不能及时分享到最新版本的标准,甚至不知道执行的标准已经作废或已经修订,致使工作有所偏差。

3、标准执行仍不到位。从标准执行上来看,标准化在一线班组的生命力不强。许多班组只是机械地执行上级规定、要求和标准,对工作中发现的标准不符合实际的问题无动于衷,认为标准的制定与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标准的编写仍不够专业。由于班组人员缺乏系统的标准化知识,对于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编写质量不高,存在前后逻辑不合理,标准前后引用不统一,编写语言不规范等现象。

5、标准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并未充分有机融合。标准化建设还未完全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去,没有利用管理机制助推标准化,使标准化的理念植根于员工的头脑之中。对标准体系的评价还不够科学,还未将标准化建设作为改进工作、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供电公司标准化管理的建设方法

1、确立构建公司标准体系的整体思路

公司在标准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人员的活力,可以在生产、营销、农电、多经各专业,分别选取出1-3个标准化建设基础较好、成果突出、职工热情高的部门、工区和班组,作为本专业的试点,经公司考评合格后,作为本专业试点进行推广,其他相关的部门和单位再进行跟进。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标准化建设成果,使标准体系在业务模式、管理流程、工作职责、等各方面起到支撑作用。

我们可以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而班组又是具体业务的执行者,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只有班组自身才能制定出有效地管理标准以及技术标准,但班组在进行体系建设的同时,又不能缺乏与车间、部室的充分沟通。

2、建立公司标准化管理组织机构

(1)成立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化委员会的职责包括监督标准化方针、政策、规定和标准的贯彻执行。审批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规定和审定公司的重要标准。审查公司标准化工作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否决并建议撤销公司不符合国网公司、省公司标准化方针、政策的文件和规定。有权监督标准的贯彻执行和标准化经费的使用。有权对标准化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嘉奖,对违反标准化条文的人员提出处罚意见。

(2)成立专门的标准化工作办公室。标准化工作办公室负责提出或建议贯彻执行标准化方针、政策、规定的具体措施和方案,组织、宣传、贯彻有关标准。组织各专业管理部门及单位编制公司标准化工作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编制并不断完善企业标准体系表。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并办理标准的审批、编号和工作。组织标准化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全员培训,对标准化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向标准化委员会提供标准化信息、文件、报批件以及标准化工作中的奖惩意见等。对违反标准化方针、政策、规定的行为有权制止。标准化工作办公室还需要组织实施公司标准体系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标准的复审工作。公司标准体系包括大量的标准以及过程资料,需要建立标准数据库和档案,标准化工作办公室需负责建立和维护公司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

(3)明确三大标准归口部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工作。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应参与编制公司技术标准方面的标准化规划和标准化年度工作计划,提出公司年度技术标准制订的建议。然后根据工作计划不断组织收集和研究采用与技术有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指导各业务部门、业务单位开展技术标准的编制与修订工作。各业务活动单元在技术标准制定与修订完毕后,应提交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然后由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将技术标准提交标准化委员会审核批准。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与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公司工作标准体系表。人力资源部门每年都应编制工作标准的复审计划,组织各岗位人员对本岗位的工作标准进行修订,并将修订好的工作标准提交标准化审核批准,保证工作标准与岗位的匹配。各专业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管理标准的管理

工作,由标准化工作办公室建立公司管理标准体系表。各职能部门应始终关注本部门管理标准的有效性,确定专业管理流程中的关键流程与关键数据分析方法,提出本专业管理标准的年度编制与修订的工作计划,并将修订好的管理标准提交标准化委员会审核批准。各基层单位、班组是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层,应在专业管理部门的组织下,配合建立公司标准体系表,落实公司标准化年度工作计划,参与编制公司标准,负责组织实施各项技术标准与管理标准,对标准体系在本单位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查评分,实施改进。

3、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法

(1)基层单位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法

标准化建设要采取班组与车间“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因为班组是具体工作的执行层,各项标准都要从班组落地执行,班组人员最了解一线生产情况,班组立足工作实际从专业工作项目入手梳理荃础资料、技术标准、技术规定,运用标准化管理方法制定班组管理标准,涵盖了班组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班组组织建设、班组荃础建设、班组安全健康环保建设、班组专业技能建设、班组创新建设、班组民主建设、班组思想建设、班组文化建设、班组长队伍建设以及班组团队建设等内容。

(2)职能部室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法

在进行部室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国网公司、省公司为满足不同供电企业的需要与可执行性,往往只制定了原则性的要求。在标准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开发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实用性工具。由于技术标准是标准体系的核心标准,所有管理标准都是为了是技术标准能够在全业务范田能得到实现,故我们以专业管理工作项目为主线,通过对专业管理工作项目进行梳理,依据专业管理项目对各岗位人员进行专业分工,构建本部门的专业管理体系,在专业管理体系的推础上进行专业管理规划,制定专业管理指标,并且界定本专业与横向、纵向相关部门、单位的工作界面和管理接口。在此基础上,编制本专业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从而实现积能部室标准体系的建立。

第3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构建;无烟医院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消费国和受害国,拥有3.5亿烟民,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为保护人民群众健康,我院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勤部卫生部和武警部队后勤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全面禁烟的决定,积极开展无烟医院创建工作,注重科学引导,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

1 加强控烟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

1.1?高度重视无烟医院创建工作

把无烟医院创建工作摆上医院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实施。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创建无烟医院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控烟监督组、科室控烟管理小组和控烟巡查组。各小组对控烟工作进行常规管理和定期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保证无烟医院工作的长效管理。

1.2?医院制定并下发了控烟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包括医院控烟管理规定、控烟相关奖惩制度及标准、创建无烟医院实施方案、控烟劝阻工作制度等,并把控烟工作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院科两级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使控烟成为科室的一项日常工作。医院控烟管理实行院、科两级分开管理模式,对相关区域进行分片包干、分科管理,落实到人,控烟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全院和本科室的无烟监督管理,其它公共区域由与医院签订合同的服务公司负责,总务科加强行政监管并督促日常控烟工作。各级领导起表率作用,各科室积极参与控烟活动,每一位员工从自己做起,做到不抽烟或积极戒烟。

2 全面动员,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

2.1?医生的行为符合健康原则

医生吸烟与否,对人群起着示范作用。国外控烟工作实践证明医护人员吸烟率的下降,能有效促进全民吸烟率的降低,医院做好无烟表率能很好地带动全社会公共场所实现无烟环境。为此,医院广泛发动和动员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控烟活动,并由院长主持召开了控烟动员大会,同时为便于更好地动员和加强无烟工作,医院分别于2011年2月和2012年3月组织对全体员工吸烟情况摸底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2011年2月发放调查问卷1632份,回收有效问卷1612份,回收率98.77%,吸烟人员96个,调查发现大部分吸烟者有戒烟意向,院部针对有戒烟意向者提供戒烟培训及相关服务;2012年3月再次发放调查问卷1632份,回收有效问卷1620份,回收率99.26%,吸烟人员47个。根据两次调查结果,有针对性地修正医院控烟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2?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意识教育

发挥对控烟活动的积极作用。每年针对医护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医院服务公司人员举办全院控烟培训班四期,由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医师定期组织培训,授课主要内容包括吸烟危害、戒烟益处,戒烟方式及劝烟技巧,参加人员授予学分并组织签名;通过培训,全院职工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劝烟技巧和参与禁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院部还将相关材料上传到院内OA网,供医院员工查询,并结合周会、科室早会及专题培训等,发动医务人员大力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2.3?开展多种形式的控烟宣传和教育活动

在门诊部、住院部每天定时播放吸烟危害健康相关视频,门诊部每月针对社会大众开办控烟宣传教育讲座,参加人员给予健康体检优惠卡,加强其对吸烟有害健康的认识,以进一步推进“无烟医院”的建设。

3 加强控烟检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奖惩措施

强化对院内所有公共场所的无烟检查,院部巡查组定期对各科室及露天场所进行督察,要求各科室加强无烟自查,禁止单位员工在公共场所吸烟或身着工作服在吸烟区吸烟,禁止科室放置烟具物品和张贴或派发各种形式的烟草广告和宣传资料。医院还专门设立了3个标识明显的吸烟区,各个病区张贴宣传海报43张,制作宣传标语3幅、无烟医院牌子3个、控烟光盘9片、展板9个、健康处方及折页50000张、禁烟标识350张,控烟臂章200个,资金投入共l8000余元。

严格落实相关制度和奖惩规定,每月随机对全院进行无烟监督检查,将检查结果作为每次奖金发放的依据,注重实效,杜绝走形式,坚持把控烟工作和医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融为一体。

4 完善戒烟服务,提升形象

进一步完善医院戒烟服务,开设针对吸烟者的戒烟门诊和戒烟热线,如指定呼吸内科、肿瘤内科、心内科定为戒烟咨询科室;在呼吸内科设立戒烟门诊,由呼吸内科医师坐诊,结合戒烟咨询处(导诊台)对外提供戒烟服务。同时,要求各个病区的医护人员对吸烟患者在就医过程加强戒烟的宣传和劝导。在院内定期举行控烟经验交流会,各科室将本科的控烟经验于会上进行利弊交流,相互借鉴,提高控烟技能,做好控烟表率,以提升自身形象。

5 共性问题

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无烟医院创建工作在接受相关部门的评估和检查时,虽受到很好的肯定,但在控烟工作上,很多医疗卫生机构还是面临很多亟需解决的难题,如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针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文件,控烟执法主体的不明确导致很多“烟民”不听劝阻,有些甚至跟禁烟监督显打起“游击战”,单靠医护人员的劝阻无疑难度很大。因此,无烟医院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性且巨大任务,作为医疗机构目前只有通过提高医护人员自身控烟能力,加强宣传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营造良好控烟氛围来切实做好无烟医院创建工作。

参考文献

第4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7月份共完成营收xx元,其中客房完成营收xx元,占计划的xx%,平均出租率xx%,平均房价xx元;另外,餐饮完成营收收入xx元,占计划的xx%;7月份客房任务超额完成,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高;但是较四月份的营收下降幅度也是比较大的;另外,在7月份餐饮收入也超额完成计划目标,主要是体现在宴会包桌收入的提高方面,占据了当月餐饮营收的很大比例;从以上经营收入汇总来年,与去年相比,今年同期都有所提高,尤其是客房收入方面,虽然较去年相比提高不大,但是在客源结构方面,散客所占的比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是符合酒店的市场定位的;另外,餐饮方面,此月份在营收方面虽然超额完成任务,但是在内部客源方面散客消费是呈下降趋势的,如何提高此类客源的消费应是下期工作的重点。

在部门工作方面:营销部在7月份累计完成会议接待13批次,其中主要完成了医疗器械会议期间在店会议的接待工作,通过此次接待活动宣传了酒店品牌,同时也获得了客户的认同;另外,接待了中化轮胎和金莱克、郑州市公路局和深圳富士康集团等一系统会议团队;在部门销售方面,本月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酒店指导思想,主要对周边市场客户进行了走访工作,加强了政务类客源的回访并形成了有效的意见;同时,本月根据8月份市场情况提前对周边会议客源市场进行主动的走访,保证了淡季期间酒店客源的稳定;另外,本月完成了对许昌地区客户的走访,通过此宣传了酒店产品,开拓了部分新客户;同时,本月结合酒店评星要求,对酒店各区域所有宣传品进行了重新设计,使酒店公共标识符合评星标准要求;另外,本月部门开展了团队建设月活动,通过日常的团队意识培训和组织部门人员处出集体活动加强了团队凝聚力和协同能力;

公关营销方面:7月份主要是策划了母亲节活动;制定出了短信营销流程和标准,使短信营销模式成为日常营销的一种;同时,部门结合餐饮重点加强婚宴产品的情况,对餐饮婚宴产品进行重新的包装和设计,现已完成宣传手册的统一制作,将于下月投入使用;另外,本月将酒店积分活动礼品进行了重新的设计和推广,丰富了礼品种类,吸引客户的进一步消费;

7月份的工作已经过去,在7月份的工作中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结合市场情况和xxxx年度全年营销计划,现将xxxx年8月份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部门工作方面:

本月部门的主题活动确定为优质服务月,将如何提高对客服务水平作为本月的日常工作,通过培训和要求来提高部门整体的对客服务水平,并在活动中评选出服务标兵;另外,本月部门结合市场情况和任务目标制定第三季度部让销售任务目标分解,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来调动部让员工的积极性;

2、××市场销售方面:

本月将酒店的客源结构所占比例调整为以散客为主,会议为辅,团队为补;从去年数据分析结合今年酒店客源走势来看,在散客客源和团队客源因市场情况下降的同时,为确保酒店营收不出现大幅下降,适当提高会议客源的比重,来提高并稳定此月客房营收和餐饮营收;

会议市场,加强鞋城、洗化类、服装类公司的走访,搜集行业信息,把握各种会议信息,把握该季节会议,确保酒店收入的稳步提高团队市场方面,销售经理积极了解市场动态,与各主要旅行社达成合作意项,关注郑州市内各主要酒店竞争酒店的团队价格政策,与韩国团社积极达成进一步合作的协议,确保该客源的稳定性,同时也积极的去开发新的团队客源;散客市场方面,扩大市场开发范围,将销售工作的重点放在对主要客源市场的重点开发和维护,多走访周边单位,深入客户中回访客户真实意见并及时反馈与酒店;进一步加强与各客房来源渠道的合作和沟通;同时,本月仍将继续加强对外地市场客户的走访,重点对禹州市、长葛市、以及平顶山地区进行开发和回访;

3、××营销活动方面:

本月主要对今年中秋节月饼市场进行考察,确定今年酒店销售方式;

以上是对营销部7月份工作的总结和对8月份工作的计划;

市场竞争对手报告

7月份周边主要酒店客房情况统计:

1.xxxxx酒店 ××× 本月主要是以会议为主,同时也接待了部分医疗器械会议,会议以鞋城会议为主;散客客源走势下半月较差;

2.xxxxx宾馆 ××× 本月主要是以中石油会议为主;本月团队价格定的较高,未接旅游团队;

3.xxxxx大酒店 ××× 散客出租率不高,因现有房间老化严重所以竞争力不断下降,主要接待内部电力会议和客人;

4.xxxxx酒店 ××× 本月主要承接了市政府安排的医疗器械会议,房间均按门市价销售;

5.xxxxx酒店××× 此月前半月的出租率较高;下半月一直下降;

第5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IS09001;金龟图;章鱼图;高校管理;过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0)11-92-02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for Standardizationl成立于1946年2月23日,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宗旨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便促进国际交流和服务,并扩大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IS09000族标准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TCl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IS0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控制的思想,即对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二是预防的思想。即通过对产品和服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防错和策划以及有效运行达到预防的目的。

一、企业或高校实施IS09001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顾客的要求。为了确保产品和服务长期稳定地满足顾客要求,就必须用健全的质量体系来保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并且质量稳定。

2.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3.提高工作效率。贯彻实施IS09001标准,可以规范质量管理。消除扯皮现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使最高管理者从日常的琐事中解脱出来。

4.提高声誉,扩大知名度。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明高校已按IS09001的要求建立并有效实施了质量体系。实现了与国际接轨,具备了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充足的质量保证能力,从而取得顾客的信任,扩大知名度。

二、高校实施IS09001管理体系的现状

我国教育界关注IS09001标准,最早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早期主要集中于航海类院校,如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集美大学航海学院、舟山航海学校等都先后通过了该体系资格认证。IS09001标准是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的总结,将这个标准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是保证和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悄然兴起了将IS09001标准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现象,一些高校已通过了IS09001国际质量标准的认证,还有一些高校正在学习和准备之中。目前,对IS09001应用于高校的实证推动研究还在升温,一些本科院校,如重庆渝西学院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IS01400l环境管理体系和OHSASl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个标准的一体化认证。此外,一些高校的物业管理或后勤服务系统也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北京师范大学物业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勤集团等通过了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了很大收益。

三、用过程方法构建高校IS09001管理体系的思路

IS09001认为管理的重点是把高校内的各种活动(过程)识别清晰、分清主次、描述出各过程的关联关系。依据IS09001提出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高层管理的要求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要求,把这些识别出来的过程管理得更有效率。在识别过程时,需要列出学校管理过程清单,同时清晰地描述各过程的关联关系。

如何能清晰地识别一个组织内各种活动与活动的关联关系呢?本文把过程分成3大类:

第一类是cop,即核心过程。也称顾客导向过程。其特点是此类活动(过程)的输入(要求)是外部顾客(学生与学生家长)提出的要求,过程的输出是经过学校此活动的运作,如何满足外部顾客(学生与学生家长)的要求,即学校为外部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此处需说明的是IS09001中的产品指的是“过程的结果”,即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一般为化工产品)与服务。服务也属于产品的范畴,是一种无形的产品,其特点是提供的同时即被消费了。

第二类是sp,即支持过程。即支持cop更好完成的活动。

第三类是mp,即管理过程。即让其他cop与sp更有效率的活动。

这样学校内的活动清单大致有:核心过程Cop:招生过程;顾客反馈与沟通;制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过程;毕业就业过程。支持过程Sp:文件控制;记录控制;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激励;课程计划;教学设施、设备管理;保卫、后勤管理;采购;供方管理:员工满意度测评。管理过程Mp:年度工作计划;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

为了把核心过程cop描述清晰,常用的方法是章鱼图(如图1所示)。

在一张图中把学校最重要的事情描述清晰,同时把各COD的逻辑顺序和输入输出也描述清晰。让学校内领导层与各级员工都能清晰地知道这些cop做好了。外部顾客(学生与学生家长)就会满意,学校就能持续有生源。

那么,如何能把每项活动的控制要点没有遗漏的想全了呢?本文认为能形象地把任一过程进行清晰描述的方法莫过于金龟图了(如图2所示)。

一件事情要想做好,第一步是进行过程定义,金龟图把此过程定义为教学过程。第二步是确定内外部顾客对此事的要求,金龟图对此过程的要求表述为过程输入:(1)授课大纲;(2)教学日历;(3)课程表;(4)学生要求。第三步是确定此事经学校内部运作后,交付的成果是什么,即输出。过程输出:(1)讲课记录单。(2)具体的现场教学及效果。(3)学生的感受。第四步是确定谁对此事负责,为此过程找到过程的责任部门。第五步是确定做好此事需要哪些资源。第六步确定如何做好此事。即相关作业指导书,相关规章制度与文件。第七步确定做到什么程度此事才算做好了,即制定考核指标,进行考评与奖罚。

任何一件事把上述七步经过慎重思考后,描述清晰,这件事情如何做好就自然清晰了。作为检查工作的人,依据这七步对此事进行审核检查,就能把这件事情没有遗漏地查清楚。

第6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编者按:有效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核心。如何将有效教学的改革工作落到实处?怎样的有效教学更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本期《专题策划》聚焦在北京市顺义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启动的城乡联动教育改革试验工作上,并撷取相关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经验,形成一组颇具代表性的文章,以飨读者。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北京市顺义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于2011年底启动了城乡联动教育改革试验工作,并组建了由牛栏山一中、顺义一中、顺义三中、仁和学校、牛一实验学校、石园小学、李桥中小、南法信中小等8所中心校、17所观察校参加的教学发展共同体,围绕有效教学和教学管理进行深入探索,形成符合学校特点的教学及管理模式,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有效教学是中小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常常遇到知识传授和学生发展相互割裂的情形,结果造成课堂教学有活动没有体验,有温度没有深度,有探究之形却无探究之实,或者知识与技能出现缺位,方法和过程出现游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出现标签化等诸多弊病。“有效教学暨干部教师能力提升项目”是该实验工作的四个子项目之一,它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定义在了高认知和高参与的结合上。所谓有效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高参与程度基础上的高水平认知过程的发生。概括地说,表现在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知识的增进、技能的提升、参与的愿望、兴趣的增加、认同感的获得、价值观的发展。这一概念是整个项目设计的逻辑起点,旨在将关注知识传授和关注学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为了顺利实现项目目标,北京师范大学的项目专家对项目进行了认真设计。

一、项目定位和内容

项目的愿景是建立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学支持系统,提高项目学校课程和教学领导力,奠定学校教学可持续提升的工作基础和机制,促进学校教学工作持续改革。所谓内生,是指着眼于教师和教学干部,提高这部分群体使用工具、发现和诊断教学问题并发展有效策略和措施以改进教学的能力;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着眼于长期改进,提高教师和教学干部有组织、有计划的团队学习,获得学校提升教学的源源不断的动力;所谓校本教学支持系统,是指依赖项目学校自身力量所建立的包括课堂观察与诊断、教学评价与改进、教研组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建设、教师科研和知识管理等在内的互相支持的生态系统,这一系统不同于以往依赖教研员或大学专家进行的注入式改革,不同于以往着眼于一人一课的评点和改进,而将着力点放在了促进教学改革持续深化的学校内部长期支持系统的建设上。

在四年的项目周期内,我们将项目的有限目标界定为围绕有效教学及管理进行深入探索,打造高效课堂,形成符合学校特点的教学及管理模式,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可见的项目成果。

项目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愿景、两个平台、三个抓手和四项成果。一个愿景即上述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系统。两个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干部能力提升平台。通过这两个平台,教师掌握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维度,形成系统的反思能力;教学干部发现学校课程教学共同问题,帮助教师发展有效教学策略。三个抓手分别是有效教学理念手册、诊断工具包和学习元平台。四项成果即适应学校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适应学校教师特点的教研机制,持续反思以改进教学并能辐射其他学校的教师团队,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二、项目工作机制

项目注重团队工作与单独指导相结合。团队工作包括项目学校工作日制度、集中培训和项目总的研究课题。项目总的研究课题暂定为学生发展与课堂教学改革。单独指导包括项目专家、教研员、课程和学科教学专家针对项目学校需求进行的教学指导以及项目学校在各自学校范围内围绕项目总课题进行的子项目课题研究。

项目使用博客建立了项目管理平台,使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学习元平台建立了知识管理平台,以期实现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相结合。

在横向组织方面,项目实行工作坊制度。8所中心校各自选定两门重点建设的学科课程,文理各一。通过两门学科课程的建设辐射学校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发展。17所观察校按照学段和学区编入围绕8所中心校建立的工作坊,参加相关活动,分享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

在纵向组织方面,项目按照学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中心校中的两所高中学校编为高中组,三所初中学校编为初中组,三所小学学校编为小学组。在大规模团队合作学习之外,鼓励各个中心校按照学段编组加强交流。

为了引导学校建立真正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系统,项目注重教学改革、教学研究和教学培训相结合。除了课堂教学改革和组织教学研究以外,项目专家针对项目学校需求组织教学培训,并在培训中进一步加深中心校内部、中心校之间乃至不同区域之间的教学交流。同时,项目注重过程管理和发展性评价,建立集中反馈制度。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中心校集中反馈,由项目专家和学校向项目下达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教委汇报工作进展,研究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评价项目实施效果,审议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并根据反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干预的措施。

三、项目实施

有效教学项目已经确定了三年的分年度工作主题。第一年的工作主题为体现高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第二年的工作主题为体现高参与特点的教学过程,第三年的工作主题为体现高效率的教学评价。

除了北京师范大学项目专家团队和研究生助手团队以外,项目强调从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入手,组织项目学校研究团队,在各个项目学校建立核心教师工作小组,由学校选定的教学两门学科课程的骨干教师组成,作为该校参加该项目的核心力量,与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学主任和包括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内的主要教学干部以及外请的教学专家、学科名师、资深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工作,发现、诊断和解决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针对中小学教师在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方面的困惑,北京师范大学的项目专家经过广泛征集和认真甄选,从众多问题中挑选出20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为概念篇、实践篇、管理篇和研究篇,回答了诸如“如何判断课堂教学是高效或者低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内容知识”“如何处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新课标下考核内容无限拓展之间的矛盾”等常见问题。

如何让教师和教学干部具有有效的教学诊断能力,一直是中小学教学改革的难点问题。项目组编制了教师语言流动和巡回路线、教师提问、学生投入状态、教师反馈情况等观察工具。以教师提问观察工具为例,该工具以美国课程学家布鲁纳的研究为基础,将一节课中教师所有的问题分为知识性问题、理解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分析性问题、综合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等,将学生处理问题的方式分为讨论、探究和思考等。这种基于定量观察基础上的教学诊断工具能直观地呈现教师提问对于激发学生思维的水平,为针对教学问题提出策略性建议提供有效的思路。

内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支持系统重在学校生成知识的管理和分享。为了与中心校教师和干部保持不间断交流,每次课堂观察以后,课堂教学录像经编辑后上传至学习元平台。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设计、项目专家的书面反馈意见以及使用教学诊断工具所做的数据分析均储存于学习元平台,做到听必评,评必改。学习元网络平台的使用有力地加强了中心校之间、项目专家与学校教学干部、教师之间的交流,并辐射到观察校乃至全区的中小学。

项目开展近一年来,8所中心校已开展了三轮核心工作小组教师培训及三轮专家集体工作日。17所观察校按照学段和区位划分参与了专家集体工作日活动。在专家集体工作日,项目专家进行课堂观察,与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和座谈,与项目学校教学干部研讨教学改革,反馈意见。在项目总课题的基础上,各校已形成各自研究的子课题,如“读懂学生作品,调整教学策略的研究”“发挥不同主体评价功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行为”等。

有效教学项目仿佛一颗石子,在顺义中小学激起层层涟漪。用顺义区教委教育改革办公室孟海芹老师的话说,“我们在课堂上理解不精、把握不准、关注不到的有些东西,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优点还是不足,都需要第三只眼睛帮我们发现、启迪我们反思”。在牛一实验校的活动中,教师们向专家提出了很多关于如何准确理解与把握教材的问题。一位英语教师拿出一个列有二三十个问题的本子,每个问题间留有预写答案的空白,渴求的心情显而易见。

北京市顺义区对于有效教学的探索还在继续。有效教学理念手册不仅加深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而且新的认知体系也在逐渐形成。教学诊断工具的使用更使得教师和干部能有意识地关注与高认知和高参与密切相关的课堂教学元素,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和学习兴趣也在逐步增长。学习元的平台方便了教师之间和学校之间的知识管理与交流,访问量和讨论量在逐月提高。

第7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建立税收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一)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解决税源监控乏力问题的需要。

税源监控管理是税款征收和税务稽查的前提和基础。其突出特点是提前性和控制性,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有以下3种失控现象,急需通过预警机制在内的税收管理措施予以解决。

1、管理性失控。是指由于税务机关管理缺位而造成的税源失控。如漏征漏管户大量存在就是管理性失控的突出表现。有相当一部分纳税人领取营业执照,但不办理税务登记,也不纳税。有的纳税人虽然办理了税务登记,但是没有设置账簿,长期不申报纳税。

2、机制性失控。是指由于税收征、管、查等环节职责不明确或者相互脱节,以及国、地税之间或税务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协调而引起的税源失控。如税收强制执行措施和保全措施得不到有关部门的配合等。

3、政策性失控。主要指个别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从局部利益出发,擅自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或者违规减税、免税,避税。

(二)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解决征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需要。

目前,受税收信息化建设速度、公民法制观念不强等因素的制约,在纳税人与税务机关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纳税人清楚自己的经营行为或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因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及部门配合,不能获取纳税人的经营行为及纳税义务等方面的信息。由于受各种利益因素的驱动,目前我国纳税人的财务核算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为控制,存在经营指标造假严重,计税依据失真现象。有的企业在银行多头开户,建立假账,资金体外循环,隐瞒销售收入,致使很多税源在生产、销售等诸多环节中被转移或隐匿,税务稽查时难以从帐目上发现问题,造成税收流失税收,监督难以真正实施到位。

(三)建立税收预警机制是打击偷逃骗税、遏制税收流失的需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目前偷逃骗抗税犯罪还难以有效遏制,涉税犯罪普遍化、社会化程度在个别地区呈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每年全国大约有300多名税务人员在与偷税抗税行为斗争中致伤。需要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得到偷逃骗抗税方面的有关信息,采取预防措施,通过协税、护税网络、司法保障体系给偷逃骗抗税行为以遏制和打击。

二、建立税收预警机制的目标要求和职能作用

为确保新征管模式的有序运行,推进依法治税进程,应尽快建立以“预防为主、过程监控”为特点,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以执法责任制为核心和基础,涵盖税源监控体系,上限报警指标、下限报警指标等体系在内的税收预警机制。即在信息集中处理和共享的基础上,上级税务机关通过预警机制网络实时监控来查询各基层单位的征管状况和外部单位协作情况,定期公布各单位税收执法及征管质量指标等方面的情况;在发现异常情况后实时预告或警示,以便其及时处理或纠正。

按照以上指导思想,税收预警机制一般要具备以下的职能作用:

(一)报警、提醒作用

从内部管理要求来看,税收预警机制一是要具备征管质量指标异常波动报警职能。如发现税务登记率、税款入库率明显偏低,欠税增长率偏高,予以提醒和报警;二是要具备税收管理缺位报警职能,如漏征漏管户报警;三是要具备金税工程“三率”偏低报警、发票协查报警职能;四是具备执法行为不规范报警职能,如对违章发售发票、办理出口退税,税务检查等执法程序违规、证据不全、文书不规范等行为予以报警。

从外部协作要求来看,税收预警机制一是要具备纳税人不奉行报警职能,如对纳税人开出税票但不按期到银行缴款现象予以报警。二是要具备大额欠税纳税人转移资产、帐户及察出境报警职能。三是要具备协税护税缺位报警职能,如对工商部门不及时-传递户籍信息、司法机关打击涉税案件的不作为行为予以报警。四是要具备偷抗骗税等大案要案发案率偏高报警职能。五是要具备税收收入与gdp逻辑关系出现异常现象报警能。如税收收增长速度突然低于gdp增长速度,即开始报警。

(二)规范和防范作用

通过对预警机制提供信息和问题的分析,促进岗位责任制和执法责任制的进一步建立健全,防范执法过错问题的发生。

(三)限制作用

通过预警机制设置职权权限的“警戒线”,限定各操作岗位和领导岗位的权限,以防止违规操作、越权办税问题的发生。

(四)决策和计划作用

通过对预警机制提供问题的分析,制定应急工作措施,防偷堵漏,明确月度、季度、年度工作计划和 重点,指明工作努力方向。

三、税收预警机制的体系构成

在建立税收预警机制工作中,首先必须树立预警意识,在系统内部建立一支由办公室督查员、信息中心信息分析员,征管、法规、稽查等部门执法人员构成的预警信息分析人员队伍,以及由领导层组成的决策和纠查反馈系统,其次要按照新《征管法》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及时收集外部税收预警信息。同时,通过强化以下几方面工作,从而最终形成税收预警机制。

(一)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及岗职体系建设。税收执法责任制及岗、职体系是预警机制的核心,要体现“两权”监督原则,进一步强化执法责任制及岗、职体系建设,通过合理分权、规范工作流程,形成一个管理严密、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税收管理体系。偏离执法责任制及岗、职权限的有关要求即亮“红灯”,产生对内部执法行为的预警信息。

(二)建立管理缺位、越权预警机制。通过工作督查、岗位目标考核、执法检查等途径,对征、管、查三个环节进行监控和分析,发现管理缺位、越权现象,及时提醒和采取措施。

(三)建立下限报警指标体系。在征管质量“七率”、金税工程“三率”,指标中设置下限,如将地准期申报率、准期入库率的下限 (必达指标)设置为90%,低于90%即报警,由数据分析人员将此信息传递给决策层,以便采取措施。

(四)建立上限报警指标体系。主要分为税务干部廉政建设上限报警指标、涉税案件发案率上限报警指标。如将违纪干部人 (次)、比率设置上限,接近或突破这个上限时,就要将党风廉政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设置大案要案发案率上限、接近或突破这个上限时,就要研究加大稽查工作力度、打击偷抗税的坚决措施。

(五)建立税源监控体系。税源监控包括微观监控和宏观监控。微观监控指对单个纳税人个体的监控,如利用第三方数据(工商登记的开业、停歇业、注销信息)监控具体纳税人变动情况,监控具体纳税人日常经营的税源异常情况。宏观监控则应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gdp指标),分析经济增长情况,分析经济结构变动情况,分析经济效益的结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估算税收收入贡献能力,比较税收收入的总量、结构变动与现有各类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情况的差异,从宏观上把握税源变化和税收差距的分布,采取相应征管措施。

(六)建立纠正纳税人不奉行行为的纳税申报监管体系。纳税人在申报纳税方面的不奉行行为有3类:不履行申报义务、逾期不缴纳税款、申报税款不真实。如果能及时发现纳税人的不奉行行为,不仅可以纠正该行为,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纳税人在以后时期的不奉行行为。

在监控未申报纳税人方面,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和数据的对比分析,利用掌握的纳税人名册以及当期已申报纳税人名册,统计出该期未申报的纳税人,在此基础上,扣除在其他业务记录中发现的不需申报的纳税人(如汇总申报户、未达起征点纳税人、临时停业纳税人等等),从而准确掌握应申报而未纳税纳税人名册,进行催报催缴和处罚。

在监控逾期未缴纳税款行为方面,可以通过建立与金融部门的协税护税网络,实时取得纳税人存款余额等信息,从而采取强制执行、税收保全、加收滞纳金、罚款等措施。

在监控申报不真实行为方面,可以利用第三方数据进行核对,如利用银行等金融机构支付利息的清单,核对纳税人申报利息收入是否真实;利用出版机构支付的稿费清单,核对稿酬收入是否真实;利用商业运输单位的业务记录,核对纳税人申报的流转税是否真实,从而对计税依据进行合理调整,及时查补税款。

第8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素养 生命周期 知识社会

[分类号]G350

1 信息素养研究概述

1.1 信息素养研究的时代背景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即科技革命的到来,人类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知识是所有这些变化的核心内容,知识社会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问题。然而目前有一个问题十分突出,即:在地区范围内和全球范围内,人们获取知识存在不平衡现象,换句话说,不同的人获取信息时所遇到的障碍是不同的。人们经常提到的“数字鸿沟”在实际生活中是存在的。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在国家层面上必须竭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另一方面,在国内层面上必须尽力确保公民在获取知识上具有较为平等的机会。

如今,伴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社会。从表面上看,网络和通信技术似乎实现了信息共享,开拓了公共知识空间,但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人们并没有拥有平等的获取知识的权利。究其原因:一是外部因素,即没有资金购买相应的技术设备来获取知识;二是内部因素,即没有能力处理海量的信息,无法区分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本文将重点对后者展开讨论。信息社会仅仅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社会的手段,仅仅依靠硬件和技术的发展还无法奠定知识社会的基础,只有通过利用硬件和技术实现充分的知识共享才是真正的知识社会的基础,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人们具有相应的信息素养。

在此背景下,信息素养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民信息计划中的重要内容,UNESCO和欧盟的相关会议曾就此展开过专题研讨。

1.2 信息素养的概念

在数字化时代,只了解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技术只能帮助我们获取信息,但信息并非知识,信息只是在客观上表达了人们渴望传播知识的愿望。即使我们所有人享有均等的机会来获取到可用信息,但这些信息也只不过是一堆模糊不清的数据,人们非但没有掌握信息,反而被信息所湮没。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不了解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功能强大的技术指导自己查询、组织、分析和评价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制定决策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有鉴于此,本文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公民有效地搜寻、评价、使用和创造信息,以满足个人、社会、职业和教育的目标。

信息素养可以看成是知识社会的灯塔,它照亮了整个社会走向发展和繁荣的路程。因此,信息素养是建设知识型社会的核心。

2 信息素养的生命周期

2.1 信息素养生命周期流程

从上述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信息获取能力的本质就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体现在从形成获取信息的渴望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再到保存管理有关信息的整个流程中,因此,信息素养体现在多个方面,它的养成是一个连贯性的过程,就像一个生命周期一般,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现代管理学中,人们普遍关注基于过程的管理和组织,生命周期的提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晰的流程,信息素养在这个流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得以明确的体现。

2.2 信息素养生命周期流程分阶段研究

如图1所示,信息素养的生命周期的流程可以划分为11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信息素养划分阶段分析的意义在于:①针对每个阶段,信息素养的培训和教育工作都应针对不同的用户,安排相应的专业人员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措施开展指导活动;②因为每个阶段的要求不同,我们需要针对每一个阶段制定具体的全民信息素养提高方案,信息素养划分阶段分析为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框架。

2.2.1 第一阶段 当我们面临一项问题时,首先应当想到的是获取相关的信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问题,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因此,信息素养生命周期以认识到我们需要有关的信息来解决存在的问题开始。在这一点上,教师和相关的专家应该培养公众的这种意识,例如:当问题出现时,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当引导人们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技术来获取信息,发挥图书馆在信息共享和传播中的巨大作用,指导人们使用计算机来获取信息,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和实景模拟的方法使人们更全面地认识问题,从而需要获取更多的信息来完善自己的认识。

2.2.2 第二阶段 当我们认识到需要获取信息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时,我们需要具备知道如何精确定位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方面的信息素养。实际上,图书馆员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定位信息的来源,使人们更准确快速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教育机构和信息机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应当宣传自己在帮助人们获取信息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制定政策和计划来培养公民的信息素质。在政策和计划的制定中,应当通过一些途径使公民参与进来,以提供建议和帮助。

2.2.3 第三阶段 当我们的朋友或同事表示对我们的问题无能为力时,或者当我们无法搜索到满意的信息时,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判断所需的信息是否存在,我们可以求助于图书馆员,或者相关领域的专家来解决这个问题。

2.2.4 第四阶段 当我们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确实存在时,我们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将其检出,这时候有图书馆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因为他们的检索经验更加丰富,并且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也可以求助于特定领域的专家和教授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借助合适的人力资源的帮助和搜素引擎等技术工具的帮助,我们得以使用更少的时间与费用得到更为相关的信息,避免重复他人的劳动。因为图书馆员具有更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所以他们有义务向公众传播和普及基本的检索技巧与方法,介绍现代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图书馆员尤其应当注意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信息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当教师认识到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和它所带来的巨大好处时,他们会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到更多的学生。

2.2.5 第五阶段 当我们经过前一阶段的努力认为所需要的信息不存在或不可获得时,我们必须具备有关如何创造不可获得的知识方面的信息素养。我们可以选择由自己来创造这些新的信息或知识,也可以将这一部分交给外包公司或同事朋友,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创造知识的途径进行时间和金钱方面的综合比较,从而选出最优方案。因此,要强调不同个人、不同

团体和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以便发现各自在创造不同领域的信息或知识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节约时间和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2.6 第六阶段 当我们获得了所需要的信息或知识时,必须具备充分理解发现的知识方面的信息素养,或者知道哪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信息和知识。当我们获得了相应的信息或知识后,可能会发现这些资料过于抽象化或理论化,我们自身头脑中的知识无法帮助我们理解其意思;可能会发现这些资料包含海量的数据,需要我们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后才有可能为我们所用,也可能会发现这些资料太繁琐或简单,需要我们整理出脉络要点或进一步扩展以方便对问题有更深刻地理解。这时可以通过顾问和咨询员来帮助我们理解信息,也可以通过图书馆员的咨询帮助来实现完整检索以支持我们更充分地理解相关的信息和知识。

2.2.7 第七阶段 信息只有被合理的组织起来才能对我们有实际意义,我们需要具备将所理解的大量信息合理地组织后清晰地表述出来的信息素养。在这一方面,数据分析师和统计员有着非常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我们可以求助他们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且应当具备基本的数理统计分析知识。我们还需要判断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这也需要我们与相关的领域专家取得联系来确保信息的质量。

2.2.8 第八阶段 问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往往只是大问题中的一小部分,这也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原因,因此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需要具备以适当的方式和媒介与他人交流方面的信息素养。记者、广告商和语言学家应被召集起来向公众介绍相关的知识,图书馆应担负起组织这方面报告的责任,提高公众在交流方面的信息素养。

2.2.9 第九阶段 我们需要具备利用知识解决问题,支持决策方面的信息素养。但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员和信息专家只是将帮助用户检索到相关的信息作为服务的终点,而用户是否高效地使用信息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信息传播枢纽的图书馆,有责任帮助人们合理地利用信息。图书馆应与学校和社区联合起来,推行合适的教学法来全面提高人们的信息素养。当地政府应该鼓励图书馆、学校和社区开展合作,以更好地提供社区服务。

2.2.10 第十阶段 我们还需要以最优化的方式存储记录现有的知何以备将来的使用,关于这方面信息素养的提高需要数据库专家、档案学专家和图书馆员的大力协助。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①建立一个包含高质量的关于信息素养实践的数据库;②数据库中信息的质量应该得到专家小组的检验;③在设计信息素养数据库和制定相关的决策时应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不同信息需求;④鼓励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使数据库的信息更容易被公民获得,鼓励公众和社会团体更广泛地参与有关公众领域信息的数字化和存储计划。

2.2.11 第十一阶段 当信息越来越多时,尤其是在如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相应的信息素养来知道怎样判断存储的信息是否还会被需要,要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舍弃,对需要的信息要重点保护。

表1从5个维度展现了信息素养生命周期的11个阶段。

3 建议

信息素养体现在从形成获取信息的渴望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再到保存管理有关信息的整个流程中。本文将信息素养作为一个生命周期进行研究,试图展现一个清晰的流程,便于我们对人们的信息素养进行提高。通过对全文的总结,我们对信息素养的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3.1 为信息素养准备一个统一的国家性计划

该计划在信息及通讯技术、教育及其他的战略中要得到体现。国家必须要有相应的预算来确保计划的实施,并且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可操作的实现步骤。国家通过制定整体性的框架来协调相关人员的工作。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到本国的国情和文化特点。要与国际相关组织和伙伴国家联系合作。

3.2 努力跟上世界信息素养发展的脚步

在合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到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应当充分理解信息素养对经济发展及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

3.3 重视远程教育在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计划开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将图书馆与互联网联系起来以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构建数字图书馆。

3.4 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素养机构和组织框架

必须研究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素养机构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制定相关的年度工作计划,并通过多渠道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素养机构的舆论支持与财力赞助。

3.5 成立相应的会议和论坛

成立相应的会议和论坛,并且计划的实施不能局限于图书馆员和教育专家。

3.6 将关于信息素养的倡议转化为相应的改革

关于信息素养的倡议必须先从教育改革开始,在教育系统中整合有关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一般来说,教师没有专门训练信息素养的知识,因此加强教师和图书馆员的合作十分有必要。

3.7 提高和强化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其他信息研究机构的地位

图书馆是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的提倡与实施者,应当加强其领导地位。图书馆系学生的课程中应当加入有关信息素养方面的内容,并且应定时对图书馆员进行相关的培训。通过扩展基础设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先进的设备和理论。通过对儿童和青年人的教育,使他们养成独立、系统地使用信息的习惯。

3.8 建立关于信息素养和终身学习政策的评价机制

通过对图书馆员、教师以及学生的调查,分析评价现行的政策,为未来的战略提供有价值的意见。

3.9 考虑建立一个新兴的职位――信息素养咨询师

其主要工作是提供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的建议与帮助。

第9篇:数据分析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发展;劳务经济;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40-04

甘肃省委、省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加速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和全省最大的项目来抓,推动全省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全省劳务经济的规模与效益,还不能从根本上缓解日益增长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发展劳务经济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认真分析并消解这些制约因素,是甘肃劳务经济实现超常规发展必须破解的难题。

1.劳务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农村劳动力及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1.1.1 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据统计,2005年甘肃农村人口为2 074.76万人,农村劳动力为1 084.25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570.7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2.64%。据有关部门测算,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约400万人,每年还新增劳动力约40万人。从受教育程度看,全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8.14%,初中文化程度47.03%,高中及以上程度的占14.83%,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7.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到5%,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需求强烈和受教育程度低,既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的两个突出特征,同时又是一对相互制约的尖锐矛盾。

1.1.2 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情况。全省有组织劳务输出始于1986年,并于1987年成立了省劳务输出办公室。20年来,全省各级劳务输出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劳务宣传和培训工作,截至2005年底,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近万期,共培训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近90万人次。2006年,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落实农民工培训资金5 500万元,仅上半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达50万人;不断健全劳务输转管理服务体系,截至2005年底,全省所有市(州)和县(市、区)以及1 380个乡镇建立了劳务工作服务管理机构,在全国31个省市区及哈萨克斯坦设立了11个驻外劳务管理处(站),2 180个劳务基地。通过全省上下协同努力,甘肃劳务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十五”期间,全省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 538.9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94.57亿元。当前,劳务输转已经成为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1.2 甘肃省劳务经济发展特点

通过对甘肃省统计局2005年1800户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甘肃劳务经济表现出以下特点:

(1)自发择业为主,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调查表明,甘肃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主要依靠自己寻找门路和依靠亲戚朋友介绍,但有组织输出率逐年提高。2005年全省有组织输转率33.96%,比2004年高出5.41个百分点。

(2)常年外出务工人数日渐增多。甘肃目前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74.19万人,占外出人员总数的54.7%;季节性外出144.02万人,占总数的45.3%。常年外出务工人数已超出了季节性、兼业性务工人数。

(3)中青年男性劳动力为主体。从2006年上半年情况看,外出务工人员以5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为主,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92.8%。

(4)外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苦力型务工为主。2005年全省农村当年外出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0.86%;初中文化程度占55.97%;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6.7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52%。从行业看,到第二产业就业的占35.74%,其中,建筑业占36.84%;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4.26%,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占20%,批发零售贸易业占19.02%,住宿和餐饮业占2.9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7.8%,教育占21.4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8.29%,其他占18.05%。

(5)流入地主要在西部地区,以中小城市为主。2005年,全省当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中,在西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打工的人数比重分别为69.61%、24.57%和5.67%。在本省内务工人数161.72万人,占外出人员总数的50.8%,在省内务工人员中,到省会城市的占26.1%,到省内中心城市的占22.3%,到县城的占22.3%,到建制镇的占11.9%,到其他地区的占17.4%。

(6)回乡创业者日渐增多。据统计,2002~2005年,回乡创业者共计150 331人,兴办企业48 621家,个体户数101 710户,涌现出返乡创业典型人物9 039人;劳务收入累计投向非农产业和农村事业资金达1 117 258.34万元。返乡创业者不仅给当地农村带来了信息、技术、资金和就业机会,同时还传播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现代文化,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社会发展。

(7)品牌战略效应显现。全省各地在发展劳务经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地方特色,诸如临洮县的建筑队,礼县的家政服务,庆阳的保安,天水的宾馆服务员等。这些务工群体以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精神,成为所从事行业的佼佼者,并在一些地区和城市供不应求。省内一些地方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已经形成的劳务优势,有重点地加强培训,强化劳务输出特色、培育劳务品牌,如天水市将传统的“白娃娃服务员”、“天水家政大嫂”、“天水抹灰工”三大劳务品牌,以“羲皇故里白娃娃”、“羲皇故里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为名称,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商标注册并获得通过,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

(8)政府推动作用显著,规模、效益增势强劲。“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在组织管理和专业培训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确定“先培训、后输出”的路子,充分整合现有培训资源,使农民工掌握多种职业技能,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和竞争力,劳务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

(9)境外劳务输出开始起步。2002年境外就业输出58人,实现了甘肃境外输出“零”的突破,截至2005年底,共向境外有组织输出2294人,输出地主要是东南亚诸国和加拿大、巴基斯坦、蒙古、马达加斯加等国。从这4年境外输出发展情况看,虽然输出规模很小,但是表现出了良好的增长趋势。

2.发展劳务经济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潜力分析

2.1 制约因素分析

2.1.1 内在制约因素

第一,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受传统的固守土地思想的束缚,全省仍有部分农民群众观念滞后,自我脱贫的竞争意识不强,不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需要,致使一些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闲置浪费。

第二,文化素质低下,职业技能缺乏。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实现甘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制约因素。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素质的要求,已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即使就业也只能选择从事简单劳动的岗位,劳动的回报难以提高,而劳动收入少又反过来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的积极性。

第三,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支付外出成本。农民就业的愿望与农民资本积累不足的矛盾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外出务工的前期费用太多,农民负担不起。据甘肃省劳务输出办公室调查,外出务工每个农民至少需花费400元,其中包括车费、旅途伙食费、计生费、体检费等。到了输入地还得办暂住证,支付务工地的日常开支等等。贫困地区农民由于没有能力支付这些费用,丧失了外出打工脱贫的机会。

2.1.2 外在制约因素

第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发改委预测,2007年将有国有企业下岗后没有安置和年底登记失业人员950万人,加上2006年全国新成长劳动力1 200万人,2007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总量为2150万人。可见,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未来五年,我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平均每年都将保持在800万以上,总转移量可能达到4500万人。与全国其他省市横向比较,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必将在严酷的转移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第二,就业门槛日趋增高。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包括乡镇工业在内的工业部门面临着技术结构升级,对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工作技能的要求相应提高了。农村工业近年来对劳动力的吸收也呈现出缓慢的趋势,城市工业和农村工业将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整个工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第三,二元结构下的就业制度带有一定的歧视性。长期以来,国家把就业工作的重心放到城市,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配置,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不能分享国家就业资源和政策,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第四,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尚不完善。政府没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导致农民工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同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农村劳动力做好转移前的培训和准备,而且对实现转移后的人员关注也不够,致使一些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在就业、子女入托、上学、工商登记等方面遇到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迫使部分人又重新返乡务农。

第五,小城镇发展滞后,制约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甘肃共有地级市14个,县级市4个,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镇442个。在地级市中,只有兰州市的城镇人口超过100万,其他城市的城镇人口规模均在10~20万人,城镇规模小,数量少、水平低,城市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因而也影响了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第六,合法权益难以保障。其一,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还没有形成制度化,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止。据甘肃省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结果显示,2005年,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7 025.4万元,涉及农民工2.65万人;2006年1~6月,1 223户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1.16亿元,涉及农民工24.27万人,拖欠问题愈演愈烈。其二,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的机制还没有建立,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收入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其三,劳动合同中用工单位与农民工享受平等权利和承担同等义务的机制没有建立,一些用人单位虽然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合同内容中对农民工规定的义务多、权利少,对用人单位规定的权利多、义务少,属于不平等合同。其四,对农民工的人身保护在制度上还不完善,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安全保护、职业病防护等方面采取的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

2.2 发展潜力分析

2.2.1 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上大有潜力可挖。2005年,全省受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2%。农民工的素质高低,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工资待遇,而且关系到甘肃输出劳务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业率。因此,在提高农民工素质、促进输转率上大有潜力可挖。

2.2.2 在提高有组织输转率上大有潜力可挖。2005年,全省共输转富余劳动力409.83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转139.19万人次,创劳务收入100.82亿元,这三项指标与2004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6.3%、5.41%、56.55%。分析这组数据的相关度,不难看出,有组织输转率与劳务收入之间呈强烈的正相关,因此,今后应在提高有组织输转率上下大功夫,以此作为甘肃提高劳务经济质量和效益的突破口和总抓手。

2.2.3 在与境外劳务合作上大有潜力可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外派劳动人员最低月纯收入在200美元以上,大多数月纯收入都在600美元以上,高的甚至超过1 000美元,是国内务工收入的6~8倍。但是,甘肃的对外劳务合作目前还处于相当落后的阶段,至2005年底共向境外有组织输出2 294人。由此可见,甘肃省向境外输出劳务的发展空间还很巨大,大有可为。

2.2.4 在搞好用工信息上大有潜力可挖。增强信息的对称性有利于扩大就业范围,提高供需对接率。甘肃对境外国外的劳务输出与沿海有的省市相比,差距很大。福建、广东、浙江、江苏等省每年向境外国外输出的劳工都分别在4万人次以上,而甘肃2002年以来共输出2 294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用工信息不灵。因此,大力加强用工信息收集分析工作,必将有力促进劳务输转率。

2.2.5 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上大有潜力可挖。民工通过在外打工,既积累了一定资金,又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了解了市场信息,吸引他们回乡投资创业,对于解决民工输出地发展经济缺资金、技术、人才的困难不失为一条有效措施。以2005年为例,全省各地共有18 331人回乡创业,仅占当年输转劳动力总数409.83万人次的0.45%。因此,这方面工作的发展余地还很大。

3.甘肃发展劳务经济的思路与对策

3.1 总结实践经验,创新发展思路

立足省内、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大局,认真总结劳务经济发展的经验,不断创新劳务经济发展思路,是进一步提高全省劳务经济规模与效益的关键所在。

――坚持省内省外并重,实现富余劳动力多途径转移、多渠道分流。既要巩固现有劳务输出基地、拓展外省新的基地、开辟国际劳务协作渠道,还要做好省内就地消化转移文章;既要促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还要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

――坚持城镇与乡村共同开放,既合理有序地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城入镇从事二三产业,又要动员鼓励城镇劳动者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在城乡对流互动中统筹解决全省就业难题。

――坚持输出与回流一起抓,在组织本地大批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同时,重视引资引智,吸引有一定资本实力、有经营管理经验、有回乡创业热情的劳动者回乡投资置业,发展本地经济。

――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双管齐下,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管理服务功能,发挥合法中介和劳动者自身解决就业问题的积极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就业。

――坚持内涵发展,实施品牌战略,推动劳务输出向组织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降低输出成本,减少市场风险,增强输出信用,扩大输出规模和效益。

3.2 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建议

3.2.1 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破除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

消除城乡壁垒,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应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逐步改革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基础教育制度。特别是要尽快调整城乡分割的就业政策,打破劳动力流动的城乡界限、所有制界限,实行城乡居民身份平等,择业自由;改革招工和人事录用办法,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考试、考核相结合,择优录用;有关部门应取消对企业使用农民工的行政审批,不干预企业自主合法使用农民工的权利。通过体制改革,放宽对农民进城就业的种种不合理限制,确保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行业间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竞争就业。

3.2.2 建立统一、规范、信息化的劳动力市场,为发展劳务经济搭建平台。

逐步取消目前存在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划分,将人才交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归并,建立人力资源专门管理机构,对除公务员以外的人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平等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避免两个市场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情况。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团体、民营组织创办跨省、跨境劳务中介组织,培育劳务经纪人队伍,逐步形成政府指导、全社会参与的大劳务格局。进一步加强省、市、县、乡劳动力信息网站建设,逐步形成省、市、县、乡四级上下联通、全面覆盖的劳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

3.2.3 加大对城乡劳动力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对劳务培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职业培训制度,统筹利用好“阳光工程”等国家政策和全省现有的8483个涉及劳动、农业、科技、教育、建设、扶贫、乡企的培训机构和基地,建立既能调动劳动者参训积极性,又有利于培训机构在竞争中良性发展的机制,积极面向城乡劳动力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形成有利于劳务经济发展的大培训格局。可以考虑以“两个人力资源对接”的方式培训农民、安置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让大中专毕业、暂时不能就业者作为培训者,向农民讲授基础文化知识;让其他高层次培训者,向大中专毕业的待业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形成我省人力资源培训开发链。

第二,鼓励社会和企业发展教育培训事业。进一步开放职业培训市场,鼓励和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大力开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应用性专业培训。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重点抓好电子电工、酒店管理、旅游服务、家政服务、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电脑、电焊、园艺、缝纫以及数控机床等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领域的专业培训,努力提升初级劳务人才队伍,壮大中级劳务人才队伍,发展高级劳务人才队伍,优化劳务人才结构。

第三,推行“订单式”劳务培训。要按照“校企联办、定向安置”的发展思路,开展“安置基地”建设。积极选择沿海发达地区效益好、规模大、用工规范的大中型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和定向安置协议,使培训工作“适销对路”。

3.2.4 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经济。

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县域小城镇建设和村庄集镇建设的规划指导,逐步形成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机联系一般集镇和中心村的城镇体系。县城建设要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和辐射能力,发挥地域性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的作用。开展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建设,引导小城镇发展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同时应制定相关政策,吸引、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定居或从事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小城镇就近吸纳农村人口的功能。

3.2.5 落实已经出台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支持返乡创业。

各级党委政府应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项目”来抓,充分利用外出劳务大军中蕴藏的资金、技术、信息以及人际关系等资源,促进“回流型”企业的发展。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对外资企业、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从经营方式、从业人员、注册资本、租用场地等方面放宽限制。进一步加强金融、财政对返乡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各级银行要按照国家规定,积极为返乡人员自主创业提供贷款支持,各地要尽快建立切合实际的贷款担保体系。各级已经建立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要专门切块用于为返乡创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贷款担保。参照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政策,给予一定的税费优惠,以调动广大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在返乡创业人员集中的区域,设立返乡创业园区,加强水电路和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收费项目,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充分发挥驻外机构在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采取定期组织召开务工人员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带动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或联系更多的外商外企来陇兴业,使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招商引资良性互动,真正做到“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

3.2.6 改革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金,可采取用人单位与个人共同缴付、账户分设、专户储存、劳动就业服务部门管理的办法。个人账户缴足一定的年限,退休后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养老保险待遇;缴费年限不足的可酌情规定不同的待遇;当农民工返回农村时,个人账户资金全部带走。建立就业困难援助体系和制度。政府应通过调控手段,将政府掌握的城市公共服务部门的就业岗位,如清洁工、绿化养护员、社区保安员等,提供给进城就业困难人员;通过政府创办或指定订货企业、举办公共工程,安置就业特困人员。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外出或转为城镇户口放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生活十分困难的,政府应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3.2.7 规范用工单位行为,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第一,要按照合理收费、公开透明、减轻负担、专款专用的原则,规范对农民工的收费行为。第二,要落实合同用工制度,严禁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第三,要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农民工安居乐业。一是认真落实甘肃省农民工“平安计划”,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的生产安全和保护问题。二是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的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问题。三是应着力解决好农民工的住房设施等问题。四是切实保护好农民工的人格尊严和人身安全。

3.2.8 加强组织引导和管理,促进劳务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着力提高有组织输转率。建议各级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负责的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在现劳务输出办公室的基础上设立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和领导本地区的劳务经济工作。强化政府对就业和再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指导、管理和服务功能。县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劳动保障站,劳务输出人员较多、就业服务工作较重的乡镇,要单独设站,其他可按中心区域设置,2~3个乡镇设置1站。在甘肃劳务输出集中的省外区域,劳动部门应建立健全劳务服务派出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第二,加强维护劳务经济秩序的执法活动。司法、执法机关应将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执法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依法规范劳务市场、仲裁劳务纠纷、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合法权益。要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普法教育,帮助广大外出务工者在增强法制意识,努力遵纪守法的同时,能够自觉地依靠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三,多渠道增加发展劳务经济的投入。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劳务管理和服务、社会保障和保险、法律援助等所需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由输出和输入地政府财政负担。建议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从支农资金中的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中切出适当比例,专门用于智力扶贫和就业开发。对于农民创办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有关政策提供所需贷款,财政给予贴息扶持。市县政府应建立劳务经济贷款担保基金,重点用于出国劳务的前期费用贷款担保。

第四,加强检查督促。各级党委、政府作为本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责任主体,应坚持把发展劳务经济、实现充分就业列入党委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并建立严格的目标责任体系,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配合,全社会共同促进的劳务经济工作格局。要建立严格的责任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发展劳务经济的责任落到实处。同时,要防止在劳务输出中弄虚作假、搞强迫命令等有害作法,推动全省劳务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注:本文有关劳务输转数据来源于省劳务输出办公室,其他数据来源于省统计局。

基金项目:本文是2006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提高劳务经济质量对策研究”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