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高中数学学习思维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学习思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数学学习思维

第1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思维培养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差异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二、学习方法与学习状态

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形成套路,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路;第二,父母盼子成材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路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以前那样,跟随老师的这指挥棒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为无计划,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深刻理解,课堂忙记笔记,没听到分析,不会巩固所学的知识。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搬迁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中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中考前努力了几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尖子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初始阶段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考前努力几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而后特错的,因为目前中考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的优秀大学还十分有限,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几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科学的学习措施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兴趣;古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课前自学,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把概念回归自然。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

四、学好数学的基本要求

第2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不少学生反映,集合、映射等概念难以理解,觉得离生活很远,似乎很难理解.确实,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到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

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上节所述,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形思维。

知识内容剧增;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

二、学习方法与学习状态

学习习惯因依赖心理而滞后.初中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是很明显的.第一,为提高分数,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将各种题型形成套路,学生依赖于教师为其提供套路;第二,父母盼子成材心切,回家后辅导也是常事.升入高中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变了,套路没有了,家长辅导的能力跟不上了,由“参与学习”转入“督促学习”.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以前那样,跟随老师的这指挥棒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为无计划,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深刻理解,课堂忙记笔记,没听到分析,不会巩固所学的知识。

思想松懈.有些同学把初中的那一套搬迁到高中来.他们认为自已在初中时并没有用功学习,只是在中考前努力了几个月就轻而易举地考上了高中,而且有的可能还是尖子班,因而认为读高中也不过如此,初始阶段根本就用不着那么用功,只要等到高考前努力几个月,也一样会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的.存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是大错而后特错的.因为目前中考题目并不具有很明显的选拨性,同学们都很容易考得高分.但高考就不同了,目前我们国家的优秀大学还十分有限,因此高考的题目具有很强的选拨性,如果心存侥幸,想在高三时再发奋几个月就考上大学,那到头来你会后悔莫及的.同学们不妨打听打听现在的高三,有多少同学就是因为开始时不努力学习,临近高考了,发现自己缺漏了很多知识而焦急得到处请教。

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

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科学的学习措施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良好的学习兴趣;古人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同学们要知道,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为什么高中要学几年而不是几天!许多许多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四、学好数学的基本要求

第3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思维 学习方法 发展

高中数学的难度大大提升,造成学生学习的不适应,不能很好的开展数学的学习,使数学成绩一落千丈。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就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恰当。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要加强学习方式的创新,明确发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性思维,更好地开展数学学习。

一、 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良好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开展学习,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数学进行深切的思考,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富有创新意识,使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大的提高。让学生突破传统的学习模式,创新思维方式,使得数学成绩能够得到进步,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 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方法的前提

1. 创新教学思想

使教师的教学思想不断的进行创新,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抑制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创新教学思想,才能使学生创新学习的方法,不断锻炼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2. 创新教学手段

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今天,要想使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必须不断创新教师的教学思想,实施创新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体,不断的发挥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很好的进行学习。

3. 了解课程需求

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创新学习方式,最为基础的前提条件是使教师和学生明确课程的需求,对课程的知识充分的理解,对课程相关的理论能充分的认识,才能根据需求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进行思考和学习。

4. 转变学习观念

高中的学习中,要想更好的开展数学学习,学生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明确高中数学与之前数学学习的不同之处,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学习方式,不断的进行思维创造,对学习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学会逆向思维,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发展自身的个性,不断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抽象问题的理解能力。

三、 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

1. 发展数学的逻辑性

随着高中数学的难度加深,使数学知识更加的抽象而富有逻辑性,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巨大的挑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才能更好的进行数学学习,培养逻辑性,锻炼了思维能力,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开展数学的学习、进行知识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要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高中,由于数学难度的加深,而课堂时间的有限,使学生或多或少的出现学习上的问题,不能完全的理解知识点。这时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举一反三,进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3. 建立数学体系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数学知识点建立其数学体系,由于数学知识点的分散性,建立起完整的数学体系,使前后的知识更加的连贯,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体系,连贯的进行分析学习,更好地进行数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建立持续性,更好地为将来的发展做铺垫。

4. 要坚持数学的练习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课程,只有坚持不断地进行数学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只有反复的进行练习,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学生能够对学习有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能力大大的提升提高学习效率。

6. 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

只有积极的进行课前预习,激发学生对接下来知识点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后续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研究,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的提高,促进学习的更好地进行。

7. 加强知识点的及时训练

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了知识点之后,一定要加强对知识点的跟踪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的掌握能力,又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对后续知的求知欲望,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 结束语

发展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使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更广泛的进行运用,要不断的进行创新教育,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师能够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逻辑性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加强课前预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明确高中数学与之前数学之间的差别,改变思维方式,运用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更好的发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百军.数学常规课和创新课教学设计[M].宁波出版社,2010.

第4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学习;思维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52-01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对高中数学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高中数学内容而且能对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推论与判断,从而获得对高中数学知识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力。然而,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学生反映上课听老师讲课,听得很“明白”,但到自己解题时,总感到困难重重,无从入手,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着障碍。这种思维障碍,有的是来自于我们教学中的疏漏,而更多的则来自于学生自身。

因此,研究高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对于增强高中学生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原因

一方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基础)或不能觉察到学生的思维困难之处,而是任由教师按自己的思路或知识逻辑进行灌输式教学,则到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当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时或者新旧知识中间缺乏必要的“媒介点”时,这些新知识就会被排斥或经“校正”后吸收。

二 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具体表现

由于高中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不尽相同,所以,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表现各异,具体的可以概括为:

1.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

大多数初中生生长期习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督促下进行学习,学习有极强的依赖性,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行为。这样的情形之下,学生解决问题也就带着依赖心理,生搬硬套例题的解答方法、过程,甚至等待老师给出答案,最终缺少了解题思维的灵活性,形成单向的思维,对知识的内在联系的理解产生困难。

2.行为的无序状态及行为的不稳定性

由于现实生活的影响,当今的初中生大多数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习行为也缺乏条理,自己的情绪严重影响或决定着对所学科目的兴趣和态度,意气用事。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也就缺乏条理,没有耐性,有始无终。比如有些学生在进行几何题的证明时,一下子罗列出全部的条件,然后再列出一系列的结论;有的学生由于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产生困难,而对后面的问题不再去思考或理会;或者是以一次考试的成功与失败而随意改变所学学科的态度。

3.学生对文化基础知识学习缺乏兴趣,甚至感到痛苦

许多初中生通过作文、日记反映了他们对所学文化知识枯燥无味、艰涩难懂,让他们感到厌倦、苦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掌握好所学的公式、法则、定理等更难熟悉它们的内容和理论依据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时也就无从下手了。

由此可见,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 高中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突破

1.引导参与,激发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

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的主体的思维锻炼来实现.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时,还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愿望,增强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变被动疏导为主动疏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要求,给学生回答问题和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感到通过思维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这样,学生也会从怕想到欲想、会想。

2.强化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教材内容,深刻挖掘蕴含其间的数学思想方法,要特别重视初中数学中基本的数学思想,因为它们是基础知识的灵魂,把它们落实到我们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思维活动上,通过不断摸索,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真正使数学思想方法成为学生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纽带,形成良好数学素养的桥梁。

3.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第5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要实现创新,核心在于人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疆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提高数学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需积极利用教师的示范导向作用,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获得提升,这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疆地区;创新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76-01

在新疆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标的内容和要求,融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及新疆地区的特色,把数学神奇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及交流合作,不断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创新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良好条件,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实践逐渐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教学和谐,情为纽带,情为桥梁。数学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师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之中,心情愉悦,思维活跃,想象放飞,潜在的创造性才能被激发。教师角色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实现新的定位,完成新的使命,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1、组织学生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

在新疆地区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比自身学识的渊博与否更为重要。数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必须建构在师生相互尊重、信任的基础之上,教师应转变自己在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角色,由教学“主角”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大胆创新,充分彰显其生命的价值。

2、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师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比如在“圆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将日出这一自然现象有效引入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回忆想象日出的景象画出了两种日出的图画,一副是美术图画,一副是一条直线和一个圆。 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更注重引领学生探究一条直线和一个圆之间距离所蕴涵的数学价值,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碰撞思想,激活创新潜能,有效探究出直线和圆之间相切、相交、相离的几种位置的关系情形。这样学生就能有生动形象的印象,且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积极地和数学教学资源联系起来,鼓励学生想象、创新。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1、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新疆地区,传统的做法是淡化“问题意识”,教师奉献给学生的是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则问题和现成的漂亮解法,舍去了对问题的加工处理过程,也舍去了制定解决方案的艰苦历程,学生听起来似乎显得轻松,但数学的能力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所以要强化“问题意识”,对学生充分展现对问题加工处理的过程和解决方案的制定过程,既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建模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而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数学应用,不能仅看作是一种知识的简单应用,而是要站在数学建模的高度来认识,并按数学建模的过程来实施和操作,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就必须具有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但模型的构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足够强的构造能力,而学生构造能力的提高则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基础。创造性地使用已知条件,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在学生参与下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会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要求。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注意诱发学生的灵感。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同时也是创新的动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适当地提出问题,问题的难度保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疆地区,培养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这就要求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研究、分析以及解决问题,并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在这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对此,主要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并提出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希望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数学解题技巧的培养,忽略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学生如果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往往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也会提升,这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也受到数学教师的广泛关注。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高中数学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学生要想真正学好数学,解决数学相关问题,就应掌握逻辑推理能力,通过反复推敲与分析,获得问题的解答以及对问题更加深入的分析与判断。事实上,逻辑思维能力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因此,要想让学生掌握逻辑推理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灵活运用

通过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与问题解决方法,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容易,积累的知识也就越来越多,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后,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思维是学生对数学中各种问题进行猜想与分析的过程,并通过自己的推理与判断形成正确的理解,在这一能力的培养中,学生往往会迸发出新的灵感,得出与他人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1.优化课堂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知识积累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过于注重单一的知识灌输,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吸收,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并且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数学教学课堂,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在参与课堂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具体教学实施上,教师应巧妙设计课程内容的导入,其中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是采取问题导入的方式。比如,在教学“均值不等式”时,教师就可以在上课前提出以下问题:“圣诞节到了,一商店实施打折促销,在先前设计的打折方案中,商家共确立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将商品先打9折,然后再打8.5折;第二种是先打8.5折,然后打9折;第三种是两次都打9折,问哪种打折方案最合适?”在提问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解答问题时逐渐对均值不等式的概念形成基本的认识,并且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培养,一举两得。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视频、图片、文字展示,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并且形成对数学知识形象化的认识。比如,在教学高二数学“三视图”时,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往往难以获得立体图形正视图、侧视图以及俯视图的具体形状,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三维图形的方式,通过物体旋转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了数学的相关知识,而且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质疑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并质疑,虽然学生初步判断的结果往往与科学实际相违背,但是这种敢于质疑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作为教师,不应立即否定学生的观察,通过在学生原有的思维基础上进行引导,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步入正轨,这样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还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时,教师在引出抛物线相关定义“平面上与一定点N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点的轨迹就叫做抛物线”,让学生对抛物线有基础的认知,然后教师引入初中阶段“一元二次函数y=x2图象就是抛物线”这一概念,让学生对比两个抛物线的定义。此时学生就会产生质疑:为什么两个定义不同,但是两者都是正确的?在学生的质疑下,就会进行大胆的猜想,这样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是W生重要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注重在知识讲解中加入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丽娜.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科技资讯,2015(26):134-135.

第7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关键词】 高中数学;解题思维;方法探析;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和主要途径,数学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寻找教学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另外,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因为对思维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还可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高中数学解题思维方式的案例

1.由特殊到一般的解题方式

事物的共性即一般性普遍寓于特殊性之中,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复杂的问题,就可以从一般的角度进行着手处理,进而发现存在的一般规律.这种思考方式(从特殊问题入手解题)通常被称为“特殊化法”.特殊化法是一种欲进先退的思维方法,数学课题的研究以及在解题过程中经常用到这类思维方法.

2.类比问题

比方说我们在思考某个数学问题B时,总是会无意识地想到与其相关或者相似的问题,因为它们之间总会有一些相似的属性,如果相似问题具有属性a,b,c,那么我们很容易想到问题B很可能也存在属性a,b,c或者是其中的某个属性,同时也可以运用相似问题中的成功经验.所以,这种思考问题并进行问题处理的方法就被称为类比推理法.还应该注意的是由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必须经过数学的严格证明,这也可以说是类比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3.等价变换问题

所谓等价变换就是将问题进行等价变更,改变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改变命题的叙述或者是改变我们观察问题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将原命题进行变换,将其变成为与原命题等价的新的命题,这样可以使命题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进行理解进而达到解题的目的.

4.分解问题

横向分解是命题的一种分解方式,而命题分解的另一种分解方式是纵向分解,然而,所说的横向分解就是将原来的问题划分为几个小问题来进行解决,任何问题之间都不存在依赖关系,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学生将各组的小问题解决后,将所得出的答案进行综合就会得出原问题的结论.

二、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策略

1.利用观察法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数学观察能力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它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对教学概念能力的掌握,教师应该具备抓住本质特征的能力,为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首先应该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还要形成知识结构并提升相应的组织知识结构的能力,教师还应该提升掌握数学法则的能力,这些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载体.高中数学中的式子或者说图形都是很复杂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数学教学要求观察者应该有比较好的观察能力,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要具有目的性、选择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思考;另外,要分析数学公式或者图形的主要特征,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特点来了解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用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帮助学生理清问题思路,这足以说明观察法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解题方法比复杂的证明更加简单、明了,易于学生快速解决问题.数学本身就是复杂的,而且数学是抽象的,教师要指导学生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解题前后都要进行观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层次解决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2.提升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被称为求异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外加自身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思考问题,建议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教师首先应该鼓励学生在对待一个问题时,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另外,还要提升学生变通的能力,教导学生要从整体出发,不受局部的干扰.

3.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学会猜想

大胆猜想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猜想可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或者实验的方法进行猜想,经过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先对问题进行大胆猜想,然后用数学的严密性证明猜想的准确性,激发学生的猜想欲,让学生意识到数学也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三、结论

作为一门学科,高中数学同时又具有逻辑性,高中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就是培养解题思维,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可以相应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思维,尽管数学问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同时如果学生拥有灵活的思维,就可以又快又准地解答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重新审视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应该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刘芳.高中数学解题思维方法刍议[J].新课程学习,2012(5):30-31.

第8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几个教学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探索,便于学生建构新的知识理论系统,可以从中抽象出数学思维方法,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教学案例;教学优化

在课程改革级时展的背景下,时代和学生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往往出现两种误区,其一过分注重数学解题的过程步骤,忽略其本质的思维品质与方法,其二在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中过分的给予“自由”给学生,导致学生无从下手,似懂非懂。

1.通过构建知识整体结构,便于学生自主添加知识脉络,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案例一:在算法初步这一章内容中,课标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教学目的应是计算机算法中的数学逻辑程序思想方法,体会数学语言文字程序化。所以我在这一章的教学中应用电脑技术手段,通过简单的程序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并通过错误语句是学生体会计算机语言条理化、法则化、逻辑化。随后给出并讲解了算法的几大结构,1顺序2条件3循环,再给出了这一张的知识整体结构之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便能够更加明确出学习的内容及方法,降低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学生可以按照从文字语言到计算机语言的逻辑思维过程学习理解教材知识内容,体会计算机语言的编写过程。尤其是在算法初步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学习当中,学生仅仅觉得语言步骤可以这样,对其没有深刻的认识,没有深刻理解程序化思想。

2.通过类比相似知识内容,便于学生推导知识内容,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案例二:在数学必修一的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当中由于之前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指数函数的基本性质之后,可以通过了类比指数函数性质及其研究方法,使学生自主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类比推理的思维能力,体会数学知识的研究发现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传达与被动接受。具体操作:事先已与学生一起得到了对数函数的定义,要求学生在不看课本本节内容的前提下参照指数函数归纳对数函数性质,得到图表。学生不仅快速准确的得到了对数函数的性质,还体会到了数学发现的过程,通过联想类比加深了记忆,在下课前的抽查中,学生都能回答出性质内容。在性质得出后紧接着提出问题:(1)为什么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性质极其相似?(2)可以从两者的图像和指数与对数的运算发现什么?通过两个问题引出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便于学生关联记忆理解。通过问题的思维难度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也防止过多的同一层次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兴趣的保持。随后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习题的练习讲解。由于课堂内容安排较为合理,思维训练难度适度,学生参与度高,课后检测效果良好。

3.通过抽象问题具体化,便于学生抽象出数学知识方法,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案例三:在选修1-1第二章第一节椭圆的概念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理解椭圆概念,产生兴趣许多教师都会使用课本中的导入方法,即把绳子固定在两点用粉笔拉紧绳子画出椭圆这可以使椭圆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对照可使学生深刻理解定义概念本质。但是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到两个焦点F1F2的距离和大于焦距||认识理解不深,仅限于推导过程中开方为正,故在教学过程中做出如下改进。具体操作:是学生在使用绳子做出椭圆请上四位同学,改变两个定点的距离,其中两个学生可做出椭圆,焦距一长一短,其余一人焦距与绳子等长,一人焦距小与绳子长让学生体会绳长大于焦距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即便与抽象概念方法的构建,也锻炼了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4.通过问题设置阶梯化,便于学生理清思维过程和数学本质,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案例四:在必修5等比数列练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等比数列{}的前5项和为10,前10项和为50,求这个数列的前15项和。”很多同学开始都走了这样一条路:由题得到,即,进一步解出和q,最后利用和q,求出。但是此题的出题目的以及老师拿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得到这一结论,许多老师往往就设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一个问题造成学生思维困难,或者直接给出结论造成了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一点提升。我对于这一问题给出了如下策略,即采用阶梯式的提问方式及降低了学生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难度,又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学生即有收获有没有产生畏难的心理。具体问题设置如下:我把“”写在黑板上,(1)观察的关系?(2)第一问中的三项可以写出怎样的关系式?(引导学生得出)(3)有怎样的关系?(4)能否得到的关系?(5)能否得到的关系并证明结论?这样设计问题及有效的引导了学生,也使学生认清了数学结论的理论本质和思维方法。我通过实践研究,充分感受到加强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对学生知识理解思维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如何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研究课堂问题的设计,这是每一位老师应重视的问题。以上只是我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一些浅显看法。在接下去的教学实践中,我继续努力研究思考这一问题,力争使自己的看法更加客观完善。

作者:张肖俊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五中学 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第9篇:高中数学学习思维范文

关键词:高中 数理 科学思维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73-02

1 引言

自十以来,我国积极倡导“创新、创业”的新理念,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号召。通过全社会的积极创新、大力创业,不断推动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加快国内产业转型,以使我国尽快由制造业大国向创新性大国转变,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夯实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大国地位。在创业创新过程中,第一关键要素便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必须依靠教育,只有通过扎实强有力的教育,才能够源源不断地向社会中输送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从而才能为我国顺利迈入创新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高中教育因高考制度的束缚,导致应试教育在整个高中教育阶段仍占主要地位。应试教育并不是不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较为全面的素质,相反,在目前的教育方式下,如果能够根据高中学生的基本特征、现实环境基本情况和科学创新的基本特点,仍然能够强化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为学生升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进一步培养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奠定基础。

2 高中数理学习的基本特点

高中阶段的教育和学习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有其自身的教育特点和学习规律,对于学生来讲,也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该阶段的学生在完成初中教育后,开始逐渐深入学习较为复杂一点的科学规律,并通过数理的学习和训练,逐步形成较为简单的科学思维,初步拥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从而为进入社会工作或进一步升学深造打下基础。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通过空间想象、符号表达、运算推理、演绎证明和模式构建等方面,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做出思考和判断,形成和发展理性思维,构成了数学能力的主体。物理则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科学。人类通过物理学不断揭开事物微观或宏观深处的奥秘,并运用这些事物运行的规律,促进科技发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高中阶段的数理知识与初中阶段相比,有非常大的差别,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超过初中阶段。该阶段的数理知识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整体上知识内容的数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知识点是初中阶段的几倍;其次,知识点难度也大大增加,高中知识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引申和完善,范围和难度也急剧增加;再次,知识的理论性增强,初中阶段某些难点知识只要求基本了解,作定性研究即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深入理解并要作定量研究,知识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第四,知识的系统性增强,由于高中阶段的知识点理论性增强,因此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系统,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第五,综合性增加,高中阶段的数理学科中各章节知识不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其综合性明显增加;最后,对学习的综合能力要求明显提高,该阶段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阅读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因此,高中阶段的数理学习,要尽快完成从实际现象或实物到虚拟模型甚至是抽象概念的转变,从单一问题、单一状态、单一过程到多过程多状态复杂问题的转变,从简单数学模型和运算到复杂数学模型和复杂运算上的转变,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而不再是初中阶段的简单背诵,更需要学会应用,将整个学科的知识、甚至多个学科知识综合应用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应对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并提升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高中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高中阶段的数理学习虽然理论性和抽象性大大增加,但是其与现实生活仍然紧密联系,也可以说是对一些生活现象的深入学习和探索,更进一步地探讨事物的本质规律。例如,数学中的立体几何所讲解的立体模型如立方体、圆柱及圆锥等都是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形象,而平面几何中的圆、椭圆等则是某些物体母线的具体形状;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质的自然学科,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探索,例如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运动、电和磁现象等;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明白,现实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要比课本上的知识复杂的多,一个现实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因而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将来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现实科学问题至关重要,没有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将来的进一步深造和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4 高中数理学习对科学思维的锻炼与影响

囿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导致许多人认为高中阶段的数理学习,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无关,但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该阶段的数理学习可以初步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并能够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例如,高中阶段的函数问题的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需要讨论不同初值有不同结果的现象,这其实是锻炼学生面对科学问题全面思考的思维和能力,因为现实或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很复杂,单一或片面的思考某一种情况,而忽略其他情况的存在,并不能解决有关问题,甚至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全面思考,将导致问题存在的所有可能性都加以考虑,才能找到并认清问题存在的本质,进而全面提出解决方案,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而物理学中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定律则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中,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从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并运用这些定律,不仅会有助于他们本阶段的学习和考试,也必然会为他们将来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这些定律解决工业中的科学问题奠定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起步阶段,该阶段的教育和学习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一阶段的成功过渡可以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和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科学人才做好有力铺垫。

参考文献:

[1] 舒P.浅析高中数学课程在高中学习中的价值认识[J].中华少年,2016,(24):195.

[2] 贾会良.浅谈高中学习物理入门难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0,(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