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国防建设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建筑 消防设计 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998.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394-1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各个城市建筑物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消防问题也就越来越多。随着我国消防法规的持续完善,相关专项治理工作的不断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也在持续提升[1]。面对当前这个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期,加强我国建筑消防设计就成为新时期城市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
1完善相关体系与制度
其一,全国各地必须要高度重视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消防安全的认知程度,积极应用各种媒体来进行消防宣传,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都可以认识到消防安全对于自身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其二,切实加大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的消防安全的培训教育力度,将消防知识体系纳入到设计人员的考核体系当中,只有认证合格的才能够参与到建筑设计,全方位提升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的消防设计意识,从而有效保障消防规范能够贯穿于建筑设计当中的每一个环节。其三,必须要加大一些不符合消防要求业务单位的处罚力度,建立健全消防监管体系,针对一些降低消防设计标准或者违规设计的行为,必须要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处罚体系[2]。
2根据实际防火需求进行消防给水设计
城市建筑必须要设计充足的、科学的室外消防水池与消防栓;建筑室内外的消防给水管必须要设计成一个环状的水管网;针对消防竖管的设计应当保障相邻消火栓的水枪能够同时到达建筑物室内任何的位置;针对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设计,应当采用阀门将室内分为无数个独立段,而阀门的设计应当保障检修管道时只需要关闭一条竖管数量,并且阀门位置必须要设计显眼的启闭标志;当室内消火栓的净水压力在80米水柱以上时,应当采用分区给水的方式;室内官网与消防水泵接合器的连接点,必须要远离室内官网与固定消防泵出水管的连接点,以便于消防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补水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3]。
3重视地下室的消防设计
作为当前各个建筑的重要配置,地下室被用作娱乐场所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地下室设计本来是无窗的建筑,导致其存在巨大的消防隐患。所以,针对地下室的消防设计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地下室的防火防烟分区。针对地下室进行防烟、防火设计的时候,必须要选在防火墙设置的模式来实施消防安全设计,与此同时,针对地下室的建筑面积必须要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从而有效保障面临火灾的时候,能够将火势控制在规范、精准的小范围以内,从而有效减少救援工作的压力,针对火灾生成的烟雾、热量以及火势实施有效的控制,争取从各个方面减少因为火灾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其次,内部装修控制。为了全方位减少地下室出现火灾的几率,则必须要在建设地下室的过程中,针对可燃装修材料的数量实施严格的管控,并且还必须要针对装修当中的可燃材料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再者,重视安全疏散。倘若出现火灾的情况,救援过程中导致该出口位置极为混乱,人员疏散的速度过慢,救援难度极大。因此,针对地下室的这种特征,必须要在防火分区的内部设置至少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从而有效保障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最后,设计自动消防设施。因为地下室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火灾,扑救的难度非常大,造成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因此,地下室在设计的初期就必须要设置一套先进、完善的自动消防设施,并且要将自动消防设施作为地下室的必须配置,能够在早期进行有效的控制,为后期的救援工作赢得充足的时间[4]。
4采用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一方面,采用消防泵启动控制。利用自动发出消防泵动作的控制信号,能够直接将消火栓泵启动。消防控制室当中,能够直接掌握建筑当中的电源工作情况,利用自动或者手动这两种模式,实现消火栓泵的启动。当出现火灾以后,喷淋系统的喷头会进行自动启动,水流指示器也立即进行反应,向控制中心发出对应的警报。此外,利用压力开关的相关动作,能够启动喷洒泵,只需要在消防中接受反馈信息即可。另一方面,防火卷帘控制。分别在防火卷帘的两边设计两组感温探测器与感烟探测器,而当中无论任何一个感烟探测器进行反应以后,报警总线当中控制的防火卷帘就会开始下降;当感温探测器进行反应之后,防火卷帘则会完全落下。防火卷帘本身作为一种具有分隔防火区的重要工具,无论任何一侧的火灾探测器进行反应以后,防火卷帘都会降到低。此外,还必须要在防火卷帘的两侧位置设置手动控制,倘若探测器出现误操作,则能够通过手动控制防火卷帘。
5借鉴消防车道设计经验
现阶段,我国消防规范当中对于车道转弯半径并没有进行较为详细的规定,而在发达国家中,已经有该方面许多先进的理念与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来进行消防设计。在进行公共建筑消防车道设计的时候,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规章制度,在建筑物的周围设计一条环形的消防车道,亦或是沿着长边来进行消防车道的设计;针对高层建筑,在进行消防车道设计的时候,必须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提升对应的设计标准,从而有效保障消防车辆可以顺利进行停靠、救助以及扑火等工作。
综上所述,只有把建筑消防设计当作一件能够拯救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大事来看待,通过完善相关体系与制度、根据实际防火需求进行消防给水设计、重视地下室的消防设计、消防联动系统设计以及借鉴消防车道设计经验,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消防氛围,才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的建筑消防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伟强. 珠江新城J1-2、J1-5地块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探讨[D].广州大学,2012.
[2]王海港. 试论性能化设计在超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A]. 中国消防协会.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上)[C].中国消防协会:,2012:5.
【关键词】军民融合 国防建设 区域经济 协同发展
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军民结合、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共谋发展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但是其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如何全方位进行军民融合,全面推进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形成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意义
1、可以降低社会总成本,提高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受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思想的惯性影响,一直以来,军地资源配置都是相互独立的。一方面,军地之间的许多驻地相邻、功能相近的公共设施建设,由于缺乏协调互动和有效整合而未能得到充分共享,重复建设和投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相互分割,大量的科技资源重复投入,浪费严重。这些在无形中都增加了社会总成本,使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通过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统筹安排、合理配置区域内的各类军地资源,对国防经费和财政资金投资建设的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进行功能融合,使国防科技和民用科技共享科技资源、研究基础设施,从根本上解决重复建设和重复投入问题。同时,在两者协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市场配置和引入竞争机制,使资源自动流向更能发挥效益的部门和领域,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社会总体资源配置效率。
2、可以有效解决军费供需矛盾,实现国防建设跨越式发展
新军革下的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巨额财力作支撑。就我军目前而言,资源需求矛盾非常突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整合军地资源上做文章,在提高社会资源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给完善国防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机遇,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军费供需矛盾。区域内人才、经营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向国防建设领域输送和聚集,不仅使国防工业能加快进行体制改革和管理创新,还使国防建设凭借区域经济建设的东风实现跨越式发展。
3、可以不断培育区域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的竞争力
从1965年到1980年,我国在13个省、自治区开展“三线建设”,共投资了2050余亿元资金,安排了几千个项目,建立了雄厚的军工生产基础和尖端国防科研试验基地。“三线建设”的开展,初步改变了我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也给内地建设带来了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后依托国防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利用国防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地方民用产业,其创新扩散、技术外溢效应带动地方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推进民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二是通过军工产业链对地方产业的拉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发展。军工产业链通过对前向产业链的拉动或延伸带动上游产业,通过对后向产业的拉动或延伸带动下游产业,还可以通过产业的水平延伸带动同类产业的发展。发挥军工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努力延伸产业链条,有助于地方形成极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这不仅能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在投资乘数效应的拉动下,促进地方经济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阻碍因素
1、缺乏对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统筹规划
一直以来“军民结合”都是我国国防建设尤其是国防工业体制改革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总体要求。过去的“军民结合”,主要表现为军工企业实行民以及国防工业开发民品。这是一种从军向民的单向转化。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赋予了“军民结合”向更深层次发展的新内核――“军民融合”。融合的本质是多种事物融为一体,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军队和地方各方力量来共同推进,只有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才能使两者真正实现全方位的融合。军民融合目前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和制度上的壁垒,被不少部门和个人片面地认为是针对军队及军工企业的指导方针,在军队经济融合发展中地方相关方面给予的只有行政上的支持和一些优惠政策的提供,军队间深层次的互动合作不够,缺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平台和有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2、国防工业没有充分发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
从我国国防工业民的总体情况看,在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其潜力还没有完全发挥。由于传统“军民分离”体制下的国防工业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型国防产业链,处在国防工业产业链上的科研、生产部门,共同服务于军品生产目的。由于惯性思维,缺乏市场和竞争意识,很难对民用部门和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起到拉动作用。当前有几个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国防工业的民力度不够,一些能用于民用生产的技术、人才、设备等还未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二是“民”成果的产业化程度较低,主要是以个别技术或产品形式存在,规模小,没有形成系列化,更没有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三是民用部门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工业建设还存在许多障碍,缺乏动力和政策支持。一方面国防工业部门参与民用产品的科研生产不足,没有很好地起到提升民用产业层次及民用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另一方面民用部门又不能广泛参与军品科研生产以拓展其发展空间。
3、缺乏军地沟通机制和军地信息交换平台
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实现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关键,但当前军地双方信息沟通不畅,缺乏沟通机制和相应的信息交换平台。一方面军工优势特别是一些军工技术“养在深闺无人识”,苦于无从下手释放能量,寻求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民用企业缺乏获得军品市场需求信息的渠道,无法参与军品科研生产活动。无论军队使用部门还是研制生产部门的需求信息对民用企业都处于不透明状态。军用标准、民用标准相互独立,各行业“条块分割”,在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以及生产能力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重复建设、技术成果转化慢、投资效率不高等问题。建立军地沟通机制,搭建军地信息交换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将成为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三、全面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建议
1、建立区域经济和和国防经济的双向开放机制,从资源保障上推进两者协同发展
地方经济建设要向国防建设开放,在国防建设中充分利用地方的人力、物力资源,使地方经济资源转化为国防潜力。地方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电厂、水厂、港口、机场、桥梁等重要基础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国防功能,提高民用设施在未来战争中的抗毁能力。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发挥自身优势,协助驻军搞好社会化后勤保障改革,减轻部队的负担。在国防工业中可大量引入民用高科技资源,而国防建设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地方经济建设开放。部队有相当部分设施具有军事和经济双重功能,和平时期很多处于半闲置状态,军队可以开放部分军民通用设施,这既可支援区域经济建设,又能使设施得到及时的维护。部队精简后闲置的部分军马场、农场、营房等可以移交地方,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要充分发挥军队的技术优势、装备优势,协助地方进行公路测绘、油气管道铺设、桥梁修建、能源开发建设等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重点工程项目,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2、建立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政策上推进两者协同发展
要把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纳入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中,彻底改变国防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脱节的情况。军地有关部门组成的协调指导小组,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联席会议形式,研究制定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对于国防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要积极寻找国防科技、产业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在政策支持上,各地方政府应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对军民两用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引导,在军工技术改造、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应尽力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和资金上的支持,对军民结合项目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最大限度的优惠,协调减免各种税费;应逐步在军政、军企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可通过投资计划的共同协商,进行优势互补和功能兼顾,力求以较少投入获得最大效益。建立民用高新技术成果的通报和展示制度,使军方装备部门能及时了解民用高科技企业具有军事应用潜力。建议军队部门建立军品需求信息制度,向企业提供明确的需求信息,使民营企业能够直接同军队部门沟通,及时了解军品的市场需求。建立民企与军方合作开发军品项目的机制,把装备研发由封闭的集中机制转变为开放式机制,更多地吸纳民用科技成果。
3、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从技术上推动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是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也是推进科技强军、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为国防科技与民用技术的有机互动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据统计,85%的军事核心技术,是民用关键技术,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军事目的,但是目前民用科技领域的成果和优势没有被国防领域充分吸收利用,国防科技领域的技术成果和优势也没有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建立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良性互动机制,对于国防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意义重大。地处我国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的国防工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促进地方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国防科研机构应该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科技合作,通过联合攻关解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扩大军工成熟技术的民用开发力度,重点帮助解决地方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产品开发升级等方面遇到的重大技术难题。在民用技术领先于军用技术的领域,应掌握民用高科技哪些具有军事应用潜力,积极挖掘民用高技术应用于国防建设。
4、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及配套产业集群化发展,从产业上推进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地方政府和国防科工局应该积极推动地方与军工集团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以及资源的重组整合,联合打造有竞争力的军民结合产业,从而实现国防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互利共赢。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产业关联效应,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国防教育 大学生综合素质
改革高校现行国防教育的教学方式,理清国防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把准切入点,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总规划中,从教学实际出发,构建一种多元,有效的体育教学体系,使国防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课程化,无疑,对增强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1高校体育与国防教育的密切关系
1.1体育与国防教育起源的同一性
体育的范畴包括了学校体育、军事体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军事体育是国防教育的组成部分。追溯军事与体育的关系,可发现,体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发展于人类战争,自古与军事密不可分,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很多运动项目发源于军队,如马术、射箭、铅球、标枪、铁饼等。在现代教学学科中,体育是最能体现浓厚的军事色彩的课程,体育既包含了军事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练就军事所需机能的主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体育竞技的“对抗性”、“竞争性”、“战术性”与军事技能如出一撤。
1.2体育与国防教育目的的相似性
体育是运用各种项目对身体进行训练,强身健体,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克服困难,知难而上的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协作,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了国家安全和民族利益,在国防建设中,国家早已将强身健体提高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并形成了“以民为体”、“富国强兵”、“寓兵于民”的军事思想和“爱国教战”、“崇尚武德”的国防教思想。这种强身健体的形式,成为了弘扬爱国教育,提高军队素质、增强战斗力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也使得体育包含了丰富的国防内涵。因此,学校体育教学与国防教育具有目的的相似性。
2基于国防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2.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素养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等于没有灵魂,政治素质是国防首要的素质。政治思想素质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中起主导作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使体育运动与国防精神相结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有利于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增强爱国热情和民族凝聚力,强化国防意识,在国防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勇于为祖国流血献身,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观念,为国防建设输送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后备人才。
2.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心理因素对于平时学习工作和任务完成有着重大影响,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的相关内容,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受过专门锻炼的、训练有素的人在完成战斗任务时表现出精力旺盛、精神高度集中、知觉敏锐、反应迅速、行动准确、果断而又小心谨慎的良好身心素质。而心理素质较差的人,在各种危险的环境下,表现为生理心理紧张,如血压升高、脉搏加快、呼吸急促、心率加速、注意力及思维能力降低等。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军事技能有助于战胜紧张和恐惧,保持心理稳定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各种运动技能训练,培养大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优秀心理品质,使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
2.3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和国防建设保卫者,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要投身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还将走进军队和预备役的行列,成为未来国防建设的主人。高校体育教学融入国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军事训练的项目,使大学生亲身体验国防技能,牢固国防知识,树立国防观念,为军队储备一大批高素质的后备兵员,以便需要时为军队输送高技术军事人才,成为战时扩建、组建军队的骨干。一个国家的安危,常常与一国家公民的爱国热情、国防观念和献身精神密不可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是最实际、最直接的崇军尚武、履行国防义务的教育,是培养国防人才,开发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2.4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优良品质
军队以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而著称,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国防教育,让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自觉学习到军营的优良传统,提高自身作风素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按照军训的要求进行军事化管理,巩固军事训练的成果;通过严格要求,使大学生养成正规、严格、慎独、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军事化队列训练,培养大学生雷厉风行、整齐划一的作风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识;通过各种运动规则教育,增强大学生遵纪守法观念,加强组织性纪律性;通过在班集体形式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融入国防教育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建议
3.1组织编写融入国防教育的高校体育教材
高校应建立健全国防体育教学机制,组(下转第140页)(上接第138页)织体育教师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编写适合国防体育教学的教材,拓宽体育教材内容,发掘与国防教育相关的军事体育项目。高校可尝试把尽可能多的军事体育项目有机的融入到体育教材之中,大胆地投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去,使体育教学即完成了体育教育的目标又体现了国防教育的特色。另外,可考虑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如定向越野、柔道、摔跤、擒拿、救护、战场制敌、野外战场生存训练等课程项目。就拿“定向越野”来说,该项目原本为军事项目,是军人在作战中运用地图、判定方位、选择行军路线、接近目标的军事行动,由于其集跑步、翻越、识图等于一体,集团队性、挑战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3.2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高校应制定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体育教师学习相关的国防体育知识,组织体育教师多渠道的参加各类国防教育培训,拓宽业务知识,把准切入点,使国防教育与体育教学相互融合,自觉不自觉的运用体育教学之中,以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国防体育教学水平。
3.3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体育竞赛活动
高校应利用各种时机组织形式多样的国防体育竞赛活动,弘扬校园军事体育文化精神,如射击比赛、军事障碍比赛、军体拳比赛等。国防体育竞赛活动既是高校国防教育内容的一种有力补充,更是对国防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和拓展。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小分队战术竞技、军事夏令营等活动,考虑与部队联合开展军事体育运动,让大学生在参加运动中学习军事技能,接受国防教育,体验军事体育运动的乐趣,提高大学生参加国防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向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芳枝,付宏.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军事体育教育思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2):99- 101.
[2]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3] 陈晓鹏,马楚虹,王晓,等.军事体育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也论体育与军事[J].四川体育科学, 2006(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五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75)
摘 要: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是关系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建设的重要事项,对军工科研院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2-0245-02
收稿日期:2014-07-12
作者简介:樊斌(1982-),男,陕西旬邑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就职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五研究所。
一、事业单位的定义和特点
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长期以来,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三个特点:①服务性。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分布在科、教、文、卫等领域,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系统。缺乏这些事业单位的服务支持,或服务支持系统不健全,生产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②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决定了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在一些领域,某些产品或服务不能或无法由市场来提供。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就要由政府组织、管理或委托社会公共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公共产品的生产,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公众的需求。③知识密集性。我国绝大多数事业单位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知识密集性组织,专业人才是事业单位的主要人员构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识为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是事业单位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事业单位居于重要地位。
总之,事业单位作为非政府、非企业组织,有着政府机构和营利性市场主体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改革后的事业单位应当是主要从事社会事业和公益事业的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非营利组织。
二、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已经不能完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国家采取了分类改革,逐步推进的策略,即按照社会功能将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为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按照这一分类标准,大部分的军工科研院所应该归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这一类别,由此决定了军工科研院所向企业转变的主要改革方向。军工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意义重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的生产积极性
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126万家事业单位,员工总数超过4000万人。而包括军工科研院所在内的大部分事业单位既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也不承担经营风险和享有收益的分配权,导致各事业单位缺乏生产积极性。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不仅仅是突破旧体制、旧观念束缚的过程,更是促进一些传统公共事业产业化、社会化的契机,既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重要前提,还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条件,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有助于建立清晰的产权关系,提高各事业单位的生产积极性。
(二)有利于激发军工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
军工科研院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化改革成为创新主体,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是推进科技体制创新的有效途径。党的十报告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再次强调了改革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和扶持力度,也对军工集团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推进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深化改革,将有利于激发军工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提升军工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的国际竞争力
军工科研院所的发展是关系我国国防工业和国防建设的大事。为兼顾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一步应对全球化竞争,军工科研院所必须重新审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即要在体制机制上突破束缚,由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科研为依托、以产业为手段、产学研相结合,推进军民融合一体化发展。为适应新时期下发展要求,各大军工集团均采取相应举措,将目标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化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有利于真正明确科研院所的产权,厘清归属关系,激发经营活力,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应对来自全球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三、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中的问题分析
(一)产权关系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企业化转制最根本的任务是产权制度改革,绝大部分军工科研院所的资产属于财政部,国资委行使资产管理职责,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行使行业管理职责。但是,作为直接上级单位的军工集团与所属科研院所并不存在真正的产权关系,主要行使行政管理、人事管理以及代行资产管理职能,对所属单位的改革重组等不能直接决策。另外,国家相关部门对于军工科研院所的要求和管理目标各有侧重,国资委和财政部要求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做强做大,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局要求圆满完成国防科研任务。这种由于产权关系和价值取向带来的问题导致军工科研院所战略目标取向多元化,影响了军工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
(二)发展模式问题
目前来看,军工科研院所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尚未建立。军民品分线,民品公司往往实现成果转化后另起炉灶,摆脱不了“小作坊式”的发展模式,限制了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而一些通用产品或部组件则过分强调军民品两个标准,降低了军民融合的效率。面向军民品两个市场,军工科研单位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设施设备、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共享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军工科研院所科技型人才基础雄厚,但现有组织结构是围绕军品研制生产保障体系建立的,开发民品市场和技术转化能力较弱,尤其缺乏面向市场的营销、经营管理等复合型人才。因此,急需建立人才交流与融合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三)配套政策问题
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要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国家关于事业单位用工制度改革滞后于企业化改制的紧迫需求,事业单位与企业的退休人员社会保障待遇差别较大,尤其是事业单位的人员身份转化后社会养老保险的补缴问题,需要国家很大的投入。另外,军工科研院所改制为股权结构多元的企业后,军工技改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客观上国家投入技改应加大国有股权比重,对事业单位改制后的企业经营管理有较大影响,这就要求军工技改资产在股权比重、资产折旧和军品免税等方面都要有新的配套政策。
四、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建议
(1)加快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
军工科研院所进行企业化改制后,建立产权清晰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重中之重。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关系转变为产权管理关系之后,军工集团对转制后科研院所的管理要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行使相应权利、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推进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责、权、利相统一,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结合。推进以资本市场实现军工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监事制度,适时引进外部独立董事,规范各机构人员的职权与责任范围,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2)努力完善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
改制后的军工科研院所应该坚持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树立军民品产业化发展的理念。同时应该构建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管控体系,在整体组织格局、管理体系以及相应模式和方法等方面优化设计,从顶层战略体系架构上保证军民品业务的协调发展;加速军工和民用技术相互转化与资源共享,建立可直接用于装备科研生产的电子信息等民用高新技术及产品的动态推荐目录,支持二次开发;强化对社会资源的利用,在国家层面及企业内部协调好资源整合,通过针对性的并购、联合等方式强化产业发展能力,促进军工科研院所由原有的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转变。
(3)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完善的配套政策是平稳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前提。目前,我国针对军工事业单位特点的政策性文件还不明确,因此要做好适应军工科研院所改革的配套政策和机制调整。一是明确事业单位人员身份转化后的管理机制,重点是解决好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会化养老保障问题,对于转制前已离退休或即将退休人员、转制前参加工作人员、转制后退休人员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二是继续完善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后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明确军品计价、军工资产管理等敏感问题的操作方式。四是明确改制后的评价、约束和激励机制的指导性政策,以人为本积极推进股权激励、岗位分红权激励等措施,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力。
五、结语
事业单位改革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既具有一般事业单位的共性,又具有军工行业的特殊性。因此,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事关我国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必须要对改革中的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妥善处理好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忠宝.军工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航天工业管理,2013(4).
[2]程国平,成时阳.中船重工事业单位改革的阻力及其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
[3]智莉.诌议事业单位改革进展、难点及推进战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4(12).
[4]张智文.事业单位改革的和谐之路[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4(1).
关键词: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研究
中图分类号:F407.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26-0055-02
1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概述
美国1997年国会颁布的《国防授权法》中,给出了军民两用技术的定义:军民两用技术,是那些既能满足军民需求,同时又具有充分商业应用价值,可以支持一个可行的生产基础的技术。它是技术上的根本性转移,目标是建立一个既满足军事需求又满足商业需求的先进国家技术和工业基础,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质量和更好的性能来满足军民两方面的需求。它包括三种类型的技术:第一种类型是由军方开发成功后先在军方应用,然后转为民用的民技术;第二种类型是由民用部门开发的先进民用技术,在民用市场上经过多年成功应用后,经过军方认证进入军方应用的技术,我们目前把它叫做民技军用技术或民参军技术;第三种类型是从开发时即考虑同时适合军民两用的两用技术。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是指一项由军事科研单位开发(或民间开发)的技术转换到民品(或军品)方向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活动过程。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的技术本体就是参与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技术资源。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流程同技术转移的主要流程相似,也受到四大要素的制约,即技术本体、技术供体、技术受体和转移环境。技术供体就是技术的拥有者和首创者,在民用技术向军用技术转移中,技术供体主要包括企业研发机构、独立研发机构、大学等。技术受体主要是指技术的吸收者和引进者,在民用技术向军用技术转移中技术受体主要包括军品采购部门、军事技术研发组织、军品生产企业等。在军事技术转为民用过程中,与之相反,技术转移环境主要包括各项政策环境、外部信息环境和伦理观念与传统等。
2 推进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力量与综合国力体现的国防科技工业,关乎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与国防力量的部署。而如何做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结合,又是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指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路子,如何搞好技术的双向转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技术转移和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国防科技领域的重要课题,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能够有助于提升国防科技工业实力、抢占世界科技的制高点。
2.2 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理性化程度的加深,军民两用技术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军民两用技术发展自其始端便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紧密相相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经过几次调整,探索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但整体上作为科技创新领域的中间环节,两用技术转移稍显落后,影响了我国科技成果有效利用率,对整体产业结构也造成了严重制约。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积累形成的大量军民两用技术,是国家高科技资源的宝库。对军民两用技术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有助于增加国防经济效益、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3 国外主要国家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模式
发达国家无不重视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军民结合产业已经成为军工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现阶段,国外军事装备技术中85%是军民两用技术,纯军事技术仅占15%,国外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军民结合的重视。在政府的倡导下,各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转移体系。
美国在军民一体化建设背景下,美国建立了以NASA技术转移网络为核心的军民技术双向转移网络,以国防部为主导,商务部、能源部、联邦实验室等其他政府部门参与,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转移计划、倡导,配以政策、法律支持,通过全国性技术转移网络实施军用技术转民用或民用技术转军用,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
以色列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建国至今周边环境一直处于紧张态势,这也致使以色列军事工业十分发达,因此军事工业也成为该国工业与经济发展的先导,扩大军工技术成果的利用范围、提高国防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其发展国民经济和科技工业的重要途径。以色列军民技术转移以国防委员会、国防部长、国防部下属机构为主导组织。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军事发展受到诸多限制,因此依靠民间企业发展国防科技成为其首要选择,日本在发展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时采取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管理机制,政府、军方、民间等共同协商出来推动技术转移的计划和政策,特别重点扶持民间可生产军品的企业。
通过对国外主要国家的发展模式探讨,可得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首先,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与控制过程中政府作用不可或缺。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发达国家政府规范国防科研生产以及装备采购活动,鼓励和扶持在工业、技术和产品上寓军于民、军民结合,推动“民”工作,发挥民用资源对国防建设的保障作用,从而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其次,应当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参与建立起核心的军民技术双向转移网络,以服务军民两用技术转移过程,并在其中以科技手段加以规范和控制。从西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创新发展模式来看,应以企业为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转移计划、倡导,配以政策、法律支持,通过全国性技术转移网络实施军用技术转民用或民用技术转军用,特别是大力发展军民两用高技术。再次,政府还应通过招标形式让民用技术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为军工企业从事民品业务提供资金保障、分散风险。政府鼓励军工企业的人力资源转移到民用企业,利用民用资金推动技术转移的政策使民显示出强大的活力。国防工业改制及军工企业的军民结合是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主要途径。高比例的国防开支,较为科学的技术转移机制,使得国防科技的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时,整个国民经济也能较好的发展。最后,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观点亟待转变。现阶段两用技术转移过程中“民”容易“民参军”难,实际上很不利于两用技术转移发展,理想模式应当是有自由的市场、对等的供求双方在符合等价交换的基础上优胜劣汰。若要有效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之间的转移流动,观念上要先达成“融合”,牢固树立“大国防”、“大系统”、“大军工”的理念,因为发达、成熟的市场经济要求打破军民分割的界限,把军和民纳入一个大系统实现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
4 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现状分析
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已经成为富国强军的一项重要措施。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随着军民两用技术的蓬勃发展,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完善的国防科研体系,为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不断开发和转移,形成了军民结合发展的新格局;促进了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强了国际交流,开辟了我国对外技术合作的新领域。尽管我国军民两用技术的转移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一定的成绩,但现行的很多政策措施还不完善,如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政策体系就不完善;对于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政策甚至是缺失的,如军用和民用标准问题;一些关键性的政策法规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民用企业参与国防工业的积极性不高;没有保障参与者的利益;中介机构的单一性不能满足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需求等。
5 推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政策措施
5.1 完善顶成设计
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与转移是一项复杂而又庞大的工作。与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工业体系相互促进,更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因此应实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梯次推进的战略方针。从国外成功的经验开看,国家高度的统筹规划是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基石。在促进民用企业大量进入国防科技的同时意味着相当一部分的军企的退出,因此主要代表着军方利益的机构已经不能满足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大融合的需求。所以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成立领导机构,加强对发展我国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的统一指导、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5.2 制定鼓励民用企业参与政策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学者认为民用技术比国防技术先进。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多民用企业也非常希望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扩大市场份额。由于国防科技的特殊性,那些保密强、投资大、风险高、盈利少的项目可由军方完成,其他保密低、盈利空间大的订货应尽量提供给民用企业生产。国家军事订货制度尽量采用民用标准,这样有利于民用企业的进入与双向转移。完善相关激励机制降低民用企业进入国防科技的风险。国外采取的一贯做法是共同承担研发的经费与风险,成果共享。对于不能共享的成果应明确技术所有权的归属问题,对相关研发企业或个人给予补偿。
5.3 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的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薄弱是制约我国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首先应该组建功能齐全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介服务组织。可以在原有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基础上经过业务拓展,改为具备全方位地进行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专业服务的机构。其次国家应当增加对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介的扶持力度。由于国防科技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和目前军民两用技术发展的相关配套不全面,中介机构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化运行,因此需要国家的专门扶持。最后要提升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与质量。严格规范此类机构的运行规范,促进此类机构组织真正在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发挥好桥梁作用。
5.4 防止核心技术扩散转移
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政策作用的结果是最大限度推广新技术的同时,保证关键技术不泄露。在技术转移中,随着设备、技术、人员等不可避免的流动,技术也不可避免的扩散。我国目前民用技术发展迅猛,大力发掘民用技术的军事用途是减少国防人力财力投入的大势所趋。因此技术如果以民用的形式被转移到国外或者敌对势力,通过技术的重组与创新成为了军事用途,那么将产生巨大的隐患与威胁,或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对于具有两用性质的军民两用技术要严格规范。对科技成果的保密要严格认定,对于可以解密的军事技术要及时解密。监督军民两用技术交易活动,形成军民两用技术交易的监管体系。同时完善军民两用技术转移项目的审查和评估制度,保证相关政策的顺利实施。
美国:“军民一体化”
冷战后期及冷战结束后,由于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发展,许多领域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在民用工业中产生,乃至其科技水平超过了军用领域,使得美国认识到军用系统和民用系统相互分离的代价很高。同时,由于冷战的结束,美国开始削减其国防开支,美国国防工业受到强烈冲击,如果军用系统和民用系统相互分离,美国便难以在军用系统和民用系统两条价值链及各环节间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难以发挥价值链问的协同和合作效用。之前军民分离的做法已不符合美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因此美国于1984年颁布了统一的采办条例,在采办上首次实现军民融合,此后又陆续出台多项法案,推动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转移,如今美国已经基本实现民用工业和军用工业融为一体,成为军民融合的标杆。
目前,美国实行的是“军政协作、民为军用、以军带民”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两头兼顾的军民一体化发展模式。“军政协作”是指军民融合由国家顶层决策启动并监督,然后军政部门协同推动,营造有利于军民融合的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民为军用”是指国防部要主动识别并获取民用领域中产生的高新技术,将它们同现役装备结合,推动武器装备的发展,并以此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保持美国军队的技术优势;“以军带民”是指通过对军事项目的巨额投入,带动国家竞争力和国民经济的增长,让国防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美国推行军民融合具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美国在推动军品链和民品链之间进行协作和技术转移时,充分利用政策的指导作用和法律的规范作用,从而在发展军民一体化时事半功倍。第二,美国的高校、院所、科研机构是进行军民一体化基础研究和预先研究的主要力量,大部分的基础科研任务都由它们承担,经费绝大部分来自于联邦政府资助。第三,作为创新主体的相关产业的私营企业,大多是军民结合型,技术和资源可以军民共用。它们按市场经济规律动作,同样的技术,有军品需求就生产军品,有民品需求就生产民品。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系统集成、航空、航天和技术服务,其技术均为军民两用。第四,创新主体基本上是市场导向型,其价值链条、价值网络的构建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充分面向市场需求开发技术和产品,并通过主体合作、企业并购等各种手段实现技术和资源的军民融合。
美国在实现其军用和民用工业基本融合后,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开始追求军民融合的更高级形式,这种更高级的军民融合形式主要体现在:一是加强尖端民用技术和产品与武器装备系统融合;二是实现军用系统采办业务活动规则与民用商业活动规则融合。这种推动军民尖端技术融合以及制度规则融合的高级形式,是未来美国军民融合的目标。
第一种形式,是在原来形成的价值链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军品价值链和民品价值链的合作、协同和技术转移,实现价值链网络的高度一体化;而第二种形式层级更高,是通过实现军用和民用系统的制度规则融合,使军民企业成为一个更为有机的整体系统,使得军民两条价值链充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其资源共享和技术转移的效率,使得军民品研发生产的总效用大于两个部门的单独效用之和。此时,两个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价值创造关系,以及资源上相互需要的效用体系。
日本:“寓军于民”
二战结束后,日本的军事力量受其宪法等多种因素限制,一直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国防科研生产体系,也没有专门从事武器和装备生产的工厂,因此日本在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建设上采取“寓军于民”的模式,使得其民间企业在国防研究开发能力和技术实现能力上都有很强大的优势。
现在的日本更加重视其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为了避免引起政治问题,日本国防研发上起牵头作用的主要是其民用部门,同时日本政府更是无偿将其军事技术转让给民用企业使用。
1、一元化的管理体系和军政民一体化的管理机制
日本的军民融合的一大特点是高度集中的一元化管理体制。凡是有关武器装备发展的规划计划及重大项目,均由日本总理大臣亲自掌管,设计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要由国防会议决策,防卫厅具体负责武器装备发展和采购计划的监督执行,而唯一的军方科研中心——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也是国防科研的管理机构。
军政民相结合的决策运行机制与一元化管理体系是相辅相成的。民间防卫的企业界,不仅是具体装备和技术研制生产的实体,而且对日本国防建设和武器发展的方针政策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发展决策过程中,作为民间防卫企业界代表的防卫生产委员会等民间组织,通过各种方式向日本政府提出决策咨询建议。这些意见与防卫厅长官所代表的军方意见进一步协调,最后再正式提交安全保障会议进行最后的审议和决策。经过这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协调活动,使得最后通过的计划和决议往往能得到政、军、民三方面的一致赞同,并能协调一致地采取行动。
2、政府大力扶持生产军品的民间企业
由于日本的军品价值链生产受到种种限制,因此,日本对于可生产军品的民间企业非常重视。日本政府将军品产值占企业总产值10%以上企业列为重点军工企业,如三菱重工业公司、川崎重工业公司等等。
日本对军品科研项目提供大量补贴,以确保其技术的领先优势。对于中小型可生产军品的民间企业,日本政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并适当提供财政补贴,以激励这些企业积极承担和拓展军品科研生产项目,避免企业因国家削减装备采购费而陷入困境。此外,为提高日本军工企业的竞争力,日本政府还积极推动相关军工企业进行优化重组,鼓励进行联合研制和生产。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日本重视基础工业的发展,并十分注重提高军工技术的潜力,通过保护汽车工业和造船工业等基础工业,日本保持着巨大的潜在军事产能。
3、一体化价值网络的程度很高
日本“寓军于民”的军民一体化价值网络相当特别,其军民一体化价值网络侧重于民品价值链的研发、生产、集成等环节,并通过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使得其价值网络的一体化程度很高。并且,由于民品价值链是面向市场、高度开放的系统,所以具有很强的经济竞争力以及敏感的需求响应能力。同时,由于政策大力扶持和市场整合,使得其民用企业具有非常强大的军事生产潜力。但是,由于军品价值链生产的独特性,日本的民品价值链并不能在所有环节上替代其军品价值链,例如在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的研发和生产上,民品价值链便力所不逮,因此其大型军事装备主要靠从美国进口。
经过多年发展,日本的军民融合已经具备相当的水平。当前日本军民融合趋势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采取多样化的经营策略,兼顾民品的开发和生产;二是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并效仿美国,采用民用标准代替军用标准;三是积极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出口。
日本第一和第二方面的趋势,会进一步提高其军民一体化价值网络的整合程度。第三方面的趋势,可以提高民品价值链销售部门的价值溢出效应,从而促进其整个价值网络的需求响应能力、研发能力以及生产能力。
俄罗斯:“先军后民”
苏联解体前,俄罗斯的军用系统和民用系统基本上处于完全分割的状态,军用系统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微乎其微。苏联解体后,由于俄罗斯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并且国防预算急剧下降,因此俄罗斯开始大力推行民的政策,希望通过军工系统转为民用系统以解决军费问题,同时可以阻止其军用系统的衰落。尽管阻力重重,民的效果不尽如意,俄罗斯还是在努力调整其民政策,强调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希望建立高度一体化的军民融合工业体系。
1、出台政策力促军工企业民
1 992年俄政府制定了《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国防工业民法》;1997年对国防工业民政策进行了调整,将全面民调整为武器出口促进民,把军工转产作为维持国防工业生存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俄罗斯国家杜马1998年通过了《俄罗斯国防工业民法》,使国防工业民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工作有法可依;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制订了《1998-2000年国防工业民和改组专项规划》,其中要求对军工企业实行优化改组,选出生产军品和军用技术的基本骨干企业。
同时,国防部的经济部门,联邦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了一批专业银行,由这些银行进行国家定货拨款;俄联邦国防部和联邦国防工业部门筹集中央基金,向科研和试验设计工作进行预算补充拨款,并吸引私人投资;同时利用租赁机制,提高转产效率。
2、注重国防科研与民用科研的相互渗透
俄罗斯实行军民一体化之初,其重心主要集中于民,在民过程中,又主要是在军品生产能力转向民品生产能力,军品价值链和民品价值链各个环节仍然是泾渭分明,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联系。如此一来,军品价值链和民品价值链在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上效率很低,且两条价值链之间几乎没有溢出效应。之后,俄罗斯开始转变策略,注重国防科研和民用科研的相互渗透,并且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利用军工企业的两用技术,加速军工企业的结构改造,缓和俄罗斯面临的尖锐问题,逐步解决其军用系统与国民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使得军用系统的技术溢出效应最大化。
近年来,普京政府为了维护俄罗斯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力图将经济搞上去,重振军威。在新形势下,俄罗斯大幅度增加武器装备建设的投入,要求国防工业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发展新一代战斗机、攻击型核潜艇、洲际弹道导弹等高新技术装备,同时在国防建设中强调经济性原则和合理原则,争取以较小代价达到较合理的国家安全效能。
以色列:“以军带民”
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以色列军事工业非常发达,其军民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民方面。以色列建国至今,与周边关系一直很紧张,对内与巴勒斯坦有领土之争,对外受到阿拉伯国家的包围。因此,以色列一直坚持国防高科技为立国之本的战略方针,优先发展其国防高科技,用先进的军工技术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以色列还采取“战时为战,平时出口”的方针,这样,既保证了军事工业的发展,又带来了出口收入,还可以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
与日本的军民融合模式相反,以色列的“以军带民”模式侧重于其军品价值链的发展,把军事工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先导,同时推动民,以利用其先进的军事技术发展其国民经济。在以色列的军民价值网络中,军用高技术转向民用的效率高低,将决定以色列军民一体化模式的成败。只有有效降低军用技术转移成本,提高军用技术转移效率,通过协同效应和合作开发,发挥军用先进技术和生产资源优势,使得军用高技术充分地转移到民用企业中,才能维持其价值网络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利用民用企业的需求促进军用技术的改进和创新,从而使得整个价值网络价值创造最大化。
以色列的主要特点和做法如下:
1、建立有利于“以军带民”的军工管理体制
以色列军事工业的管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最高层次的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总理兼任主席,决定国防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装备计划;第二个层次是国防部,它在三军的参与下统一管理武器的科研与采购;第三个层次为国防部下属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和拉法尔武器研制局,它们负责具体实施研制、试验、生产任务。
2、民带动民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色列军工企业重视军民结合,带动了一批与国防相关的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航空工业和电子工业尤为明显。通过国有军工企业组建民用企业,利用民间资金收购民用企业,进入准军用市场等手段从事民用业务,带动了一大批相关民用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其在通信设备、软件产业、生物技术、农业程控灌溉技术等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色列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其发达的军用系统的技术转移。以色列的民不仅局限于产品生产上的转移,甚至在服务领域中也实现了民,例如一些大型机器的维修、维护业务等。因此有人说军事工业是以色列富国强兵的“法宝”。
3、使国防部研制机构公司化
为与国际市场环境接轨,有利于国防部下属机构及企业开拓业务范围及开展国际合作,以色列将国防部下属TAAS公司和拉法尔武器研制局转变为国有公司,使其转变职能,迅速提高竞争能力。拉法尔武器研制局改为国有公司后,获得了更多的企业经营自,除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外,还向民品市场进军,取得许多可喜的成果。
4、实行国防工业私有化
1999年,以色列国防工业的大型国有军品公司还没有完全摆脱困境,政府推行私有化,作为国防工业继续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对以色列政府来说,如果不出售部分所有权,甚至实行全部私有化,期望这些公司出现任何有意义的增长是不现实的。私有化是以色列政府已确定的目标,但一些关键部门作为国有国防工业的整体结构的构成部分必须完整保留,某些与国防研究和发展有关的部门,则永远不会私有化。
由于以色列所处的国际环境,以色列在今后建设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会继续将其军事工业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大力发展。通过军民融合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以色列将制定国防竞争政策,鼓励国有军品企业和私营企业平等地参与武器装备项目的竞争;与此同时,以色列还将积极推进国营军品企业私有化,以此避免可能出现的财政危机。
在价值网络理论中,军品研发部门和民品研发部门的合作程度越高,其技术获取效果就越好。以色列军用部门和民用部门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推动、合作研发、技术转移、统一标准等,使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才能使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溢出效应更好地发挥作用。
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国防建设放在突出发展的重要地位,并根据本国国情和国际环境,采用不同的模式和途径实现军民融合,比较突出的包括美国的“军民一体化”模式、日本的“以民掩军”模式、俄罗斯的“先军后民”模式以及以色列的“以军带民”模式等等。几个国家的军民融合模式选择,都是在适应国际环境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的。其他国家,如果简单盲目地照搬照抄,很可能会事倍功半。
“一五”期间,国家就把陕西作为重要战略后方,将苏联援建的50个军工项目(实建46项)中的16项放在陕西。“二五”期间,又在陕西新建和改(扩)建了一些军工骨干项目,在西安、咸阳、宝鸡等大中城市周围建成了以航空、兵器、电子工业为主体的军工科研生产基地。“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又一次成为国家投资重点,新建、迁建了一批国防科技工业项目,企业布局由大中城市向整个关中地区及陕南扩展,建起了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产、学、研配套的新兴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规模建设,促进了陕西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巨大转变,带动了能源、交通、通讯、教育、金融、商贸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镇化建设。西安、宝鸡、咸阳、汉中等大中城市,由于军工的聚集,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工业城市。
以后,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家由临战状态转入和平建设时期,国防科技工业也进入了新的战略转型期。这一时期,在“军民结合”方针指引下,国防科技工业由过去单纯为国防建设服务转向同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由单纯从事军品生产转向同时进行民品生产;由独立封闭的军工小天地逐步走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三个面向”(面向民用企业的技术改造,担当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二装备部”;面向国际市场,担当机电产品出口的主力军;面向人民生活,发展短线高档耐用消费品),以“四大领域”(即能源交通、技术改造、检测设备、新型材料)为主攻方向,全面进入能源交通、机械、石化、轻工、冶金、光学、电子、医疗设备等十大行业大力发展民品生产,从而使国防科技工业相当一部分力量转入了国民经济领域,成为陕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地方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民十分重视,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军民结合领导小组,八十年代先后四次召开全省军民结合工作会议,对军工企业的民品开发生产进行部署,并把民纳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民的深入推进,在民品生产领域促进了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的逐步融合,为军地协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做出了显著成绩。
打造军地协调发展产业链
军工生产(包括部分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游离于地区经济的投入产出之外,是阻碍军地协调发展的症结所在。促使军工在投入产出方面与发展地方经济融为一体,应作为军地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其基本途径是:选择若干重大产品,提高生产的迂回程度,组织军工与区内民用行业开展分工协作,加强产业关联;充分发挥分工协作产生的效率倍增效应,打造若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产业链,用产业链条把军工与区内民用行业联结起来,形成适应社会大生产物质技术要求的生产地域综合体。
选择拉动力强的规模经济产品,组织区内军工和民用企业开展一条龙式的协作配套。陕西汽车企业近百家,其中整车厂29家,汽车配件厂近70家,已形成5个系列的整车和20多种专用车的生产能力。但整车生产规模小,专业化协作程度低。应以西沃豪华客车和陕重汽集团两个知名度较高的产品为龙头,通过内联外引壮大整车生产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技术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并组织相关企业参与零部件协作配套。同时生产面向不同用户的特种车辆,形成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龙形产业链条。
选择某一类功能或技术相近的产品群(如新型纺织机械),组织区域内军工和民用企业分工进行联合开发、联合生产、联合经营,形成篦形产业链条,以期在国内外市场造成一定“气候”。围绕某一类产品,由若干主机厂并列而又有联系地进行开发生产,形成矩阵式的产业集群。
组织区内军工与民用企业联合开发生产重大设备或合作承包(分包)重大工程。陕西军工在机场和机场设施建设以及机场专用设备生产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与区域内相关企业一起承担机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军工拥有的遥感遥测、大型工程控制及特种爆破技术,也可广泛用于大型工程建设。
选择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研制,构建寓军于民的产业链条。结合军品科研生产能力调整,在军工内部加强武器装备的开发设计能力和总装(包括重要分系统)集成能力,形成军品科研生产的“小核心”。原材料、零部件及中间的加工制造,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面向市场进行招标,就近择优安排民用厂(所)参加配套,形成军品科研生产的大协作。这种模式可把武器装备制造业与地区的投入产出联结起来,把国防消费传递到地区相关产业部门。应抓住陕西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大幅度增长的良机,支持并组织有条件的民用科研院所和企业按照军品标准规范,加强自身改造,争取进入军品协作配套体系,推动武器装备制造业逐步发展成为具有陕西特色的经济型产业。
加固军地协调发展的资本纽带
军工与地区民用行业之间,打破部门界限开展分工协作,是生产力领域的一场革命。它要求生产关系、特别是产权制度的变革与之相适应。过去军地合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只有按照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界限,实现资本在军工与地区民用企业之间横向合理流动,用资本纽带巩固产业链条,才能有效推动生产技术领域的军地融合,促进军地协调发展。目前,资本横向流动的障碍主要不在民用企业,而在军工企业。民用企业除少数垄断经营的企业,都是鼓励外部资本进入的,军工并购或参股民用企业不存在政策上的限制。而军工产权制度的改革则明显滞后,军品生产限制外部资本进入,民品生产虽然鼓励外部资本进入,但尚无明确具体的政策规定,实际操作上仍存在种种困难,军工与外部资本的合作仅限于局部范围,处在个案阶段。因此,要加固军地协调发展的资本纽带,关键是加快军工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军工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应从以下几方面开通资本横向合理流动的渠道:
军地联手,围绕重点骨干企业和重大龙头产品,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进行资产重组,通过企业改制、并购、参股和委托经营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实力雄厚、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创新力、资产有增值力、对市场有应变力、在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陕西应重点培育西飞集团、西航集团、庆安集团和长岭集团。同时鼓励军工企业以多种方式进入民用行业的企业集团。建议省上就军工与地方企业组建企业集团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制定具体规划,分步组织实施,并纳入全省大型企业集团序列给予政策扶持。
加快军工企业战略重组,积极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除涉及国家战略安全的少数重点军工企业的军品核心部分要采取国有独资公司形式外,其他军工企业应逐步改为多元化股东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军民品分线、分立的基础上,采取相关军品生产企业相互参股及民用企业参股的办法,保证新组建的军品公司有多个国有法人作为投资主体,促进军品生产建立起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绝大多数生产一般常规武器和军民通用产品或不再承担军品任务的企业,可借鉴民用企业的办法,由集体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参股或控股,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也可以搞股份合作制。特别要加大民品部分的股份制改造,广泛吸取职工、用户、各类法人实体等参股,努力减少国有经济成份,进一步完善民品生产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建议省政府加大对军工改制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民用企业参与军工企业重组。
营造军地协调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工业经济进入园区时代的今天,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空间上表现为在一定区位的产业聚集和城镇兴起。陕西军工企业经过三线调整,绝大部分已搬迁到关中、汉中交通沿线,并集结于西安、宝鸡、咸阳、汉中等大中城市周围。在军工企业集中地带,地方工业也有较快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企业群落。在这些企业群落基础上,创办军民结合型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园,并实施园区带动战略,以产业聚集带动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聚集,加快当地的城镇化建设,不仅可有力推动陕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且对军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在陕西军工企事业集中的关中地区,大胆进行开发区体制创新。即:按照“产业群落”成长理论,充分发挥省内已建设的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示范作用,再创建若干各具特色的军工产业园区,并将其作为省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子区”,以形成“众星捧月、月耀星明”的崭新格局。①在阎良区建设以飞机设计、制造、试飞为主的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包括大中型飞机发动机、无人机生产);②在西安韦曲――田王镇设立以航天动力为重点的航天产业园区;③在西安南郊建设以军工电子科研生产为主的电子产业园区;④在西安东郊建设以精确制导武器和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为主的现代兵器产业园区;⑤在西安、咸阳、宝鸡设立以通讯导航、新型电子元器件和软件产品为主的电子产业园区;⑥在兴平市七里镇设立以舰船动力和航空辅机为主的产业园区;⑦在城固县柳林镇设立大中型运输机制造产业园区。这些产业园区中,除闫良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外,其余园区可分别与西安、宝鸡、咸阳三个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母子”关系,并与母区一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园区成员享受待遇与母区相同。
产业园区的创建要与城镇化建设同步推进,做到“四个优化”:一是大力加强交通、通信及供电、供水等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环境;二是采用工业生产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措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优化生态环境;三是积极兴办文化、教育、金融及各种现代服务业,优化生产和人居环境;四是转换政府职能,提升对现代经济和现代城镇的管理水平,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总之,应在打造优良投资硬环境的同时,着力优化投资软环境,使产业园(基地)的软、硬件环境有较大幅度的改善,使其成为产业聚集的高地,社会文明进步的标杆。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地方与军工企业共同的利益所在,军工企业要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政府应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促使城建工作产业化、市场化,吸引企业共同参与。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加城市经营,承办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公共事业。特别要充分发挥过去“企业办社会”所形成的各种资源,加快企业后勤服务系统的社会化。企业的子校、职校、医院要面向社会,并创造条件逐步移交地方;自我服务的运输、商贸、招待所等也应与社会共用,并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同时要利用企业的人才、科技优势,开展技术、信息咨询和网络通讯服务等,发展高层次的第三产业。
形成军地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要从资产重组这个深层次上推进军地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推进军工管理体制改革。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建设之初,就一直实行以中央部门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在非市场化环境中是无法避免的选择,而且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这种管理体制的利弊多年来已有诸多分析。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为了消除军工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这些中央主管部门逐步改革演变为今天的各军工集团公司。但是,目前的军工集团公司仍是政府按行业划分组建的行政性公司,仍然继续行使着原主管部门的大部分行政职能,并把这种职能与资产管理和资本经营融为一体,形成了“婆婆加老板”的管理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对企业管得更多,统得更死。既人为地割断了军工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人为地割断了整个军工生产经营(特别是竞争性民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内在联系。在这种管理体制下,不但国防科工委的行业管理职能相对较弱,而且地方政府对国防科技工业也缺乏应有的调控能力。军地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军工经济资源与地方经济资源在区域内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并在一些领域把军工系统不够合理的纵向配套变为地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横向协作。这显然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共同管理。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国情复杂,各省(区、市)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别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军地协调发展不可能采用一个模式,这就需要更多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作用。
【关键词】军事理论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87-02
加强高校的军事理论教育,对于培养和造就现代化军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世界科技不断进步的条件下,高科技人才和高技术武器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培养一大批具有高科技素质,能够驾驭高技术战争的军事人才,高校的军事理论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军事理论教育,必须重视现代科技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讲科学技术运用于国防建设的思维方式,树立现代国防观念,间接增强我国国防储备实力,为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提供坚实的后盾。
军事理论教育是高校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当前我国高校的军事理论教学方法仍存在许多弊端,所以其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个好的教学法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是目前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当前,高校军事理论教育已经列入了大多数高校的基本课程,并设置了学分,并且和其他公共课一样,统一由教务处实施教学管理,授课老师由专职或兼职老师授课。虽然大部分高校对军事理论课课程的重视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其重视程度还远远不能和其他课程相比。所以在课程计划安排上,军事理论课总是有着较低的地位和待遇,导致课程较少,学生不重视等现象的发生。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现今是和平年代,战争离大学生太远,这就使得学生的国防观念渐渐淡化,在心里觉得军事理论教学毫无意义。而另一方面,学校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大学生军事素质教育的作用,认为军事理论课程占用了专业课教学,因此在安排课程上一而再再而三的减少课程,甚至不排课。这不仅违反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其教学质量更是难以保证。
2.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问题是军事理论教学存在的根本问题。在当前高校中,军事教研室的老师都存在人数不够的问题,因此出现难以完成大纲要求的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任务的情况。有些高校根本没有军事理论教学的专职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甚至在某些高校中军事教研室根本就有名无实,没有专门的老师去教授军事理论知识。这些兼职老师自身对军事理论方面的知识就知之甚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只能是照本宣科,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根据笔者的了解,有些学校的军事理论课几乎是形同虚设,学生并没有真正上过军事理论课,等到考试时,也只能采取开卷的形式。其实在这个问题,我国早就有相关的文献规定,但是许多高校并没有贯彻执行,军事理论课专职教师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并且当前军事理论专职教师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对军事理论教学毫无教学经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3.教学方法落后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程度对于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个兴趣的产生就取决于正确教学方法的引导。军事理论教学内容繁杂,主要有军事思想、国际形势、武器装备等等,相比于女生来讲,男生更易接受这类教学内容,但大部分女生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却毫无兴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依靠教材,对当前军事时事了解不够,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些老师对自己的这种教学方式都很厌恶,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常常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首先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寻求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
二、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1.掌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内容
军事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军事思想、军事科技、战略环境、中国国防等,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课时通常为36个课时(2个学分)。这就使得军事理论教学面临着课时少、教学任务多的情形。因此掌握教学重点,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军事理论老师首先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当前的军事形势,而不是一味地依靠书本上的知识,通过讲解当前国际上的军事时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不能过于陈旧,这样会使得学生失去兴趣,要做到“新”,时刻关注国内外大事,在军事热点的的讲解中,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辩析能力,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个好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军事理论教学要想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必须提高教师的军事素质。从当前情况来看,相当不部分高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军事理论教师,更别谈军事教研室了。首先,教师要加强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视,明确军事教学的意义所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军事理论教学现状;其次,要想切实提高军事理论教学的效果,就必须要求高校要切实建立军事教研室,吸收专业知识丰富的军事理论课教师,充实高校军事专职教师队伍。此外,要加强教师基础业务素质培训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尽快提高他们的学历层次、科研水平和任教能力。
3.改革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认真学习这门课程,首先就要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因人施教这一教学理念,这是军事理论教师应该深入去理解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手段生涩枯燥,会极大地削弱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优化教学循环系统,抓住军事课各章节的诱导点,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特点,因人施教。教学手段也要多元化,采取“讨论式”、“解答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同学们进行军事思想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内容的生动性、直观性。
三、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发展方向
1.加强与军校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军校教师和学生都有着较高的军事素质,普通高校应加强与军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高校军事理论教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人民军是我们国家的保卫者,他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并且掌握着最新的军事理论成果,对当前的军事形势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独到的看法。将军队教官请到学校来讲授该课程,一方面能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相关军事信息。军官具备较高的军事理论素养,通过与高校的军事理论老师交流,必将提高地方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2.举行军事理论知识竞赛活动,巩固所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巩固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军事知识竞赛的形式来配合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竞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了课程本身的魅力。知识竞赛活动一般放在军事理论课结束之后、考试之前进行。具体做法可以将所有学生分成若干组,采取抢答的形式进行,对胜出的组进行一定的奖励。通过组织军事知识竞赛活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利于知识的交流,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十分有益的。因为它既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实际的检验,又可总结教员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起到“打一仗,进一步”的作用;它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而且也是一个补充和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密切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温熙森,匡兴华.国防科学技术论[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马永富,廖达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朴再玉,催正浩.增强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3,(44).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道路。到2003年,年销售额已突破1000亿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工程机械生产和销售大国。而且在未来几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这是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该协会理事长杨红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杨理事长认为,“十五”期间,我国工程机械市场面临巨大商机,其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推进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四大经济发展战略,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等,将给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对近期由于钢材涨价等原因造成的某些产品微利或无利的情况,某些人认为未来市场形势将十分危险的说法,杨理事长认为并不准确,他说,这是没有看到国家的大形势。从中央的《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将有一个很长远的发展前景。他说,工程建筑机械行业所服务的领域主要涉及六个方面:一是交通运输行业。包括水运、公路、铁路、空运、管线运输等。二是原材料的开采。如化工原料、有色金属、钢铁等矿山建设和生产。三是能源。如煤炭、石油、电站等的开采和建设工作。四是农林水利建设。他特别强调,农村经济不等同于农业经济。前者包括了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如农村的公路建设、能源开采与开发。另外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所需要的设备是相同的,仅仅是规模小一些、档次低一些而已。水利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比如长江等大河的治理,需要几代人乃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五是城乡建设。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虽然奥运工程提前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速度,但是,就全国而言,城市化建设仍然是一个长久的发展过程。目前全国有2000多个县,农村的城市化建设更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完成的。六是国防建设。国防建设离不开适用的工程机械产品,如海湾战争中,美国所应用的无人驾驶推土机,都是工程机械产品的使用。以上这些方面,是工程机械市场的主要领域。在中国市场的未来10-20年间,工程机械的供求不会达到饱和状态。中国政府计划到2050年实现城市化水平达到75%左右,因此,工程机械市场将会保持持续增长。
同时杨理事长也强调,良好的市场和光明的前景,并不能说明这个行业没问题。目前,我国工程建设机械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10~15年,存在产品品种少、同质化严重,性能不够先进、稳定性差等问题。另外,市场竞争无序是现阶段最为突出的特征。各种所有制企业并存于同一市场,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虽然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一年的总量已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但仍然跨不上世界500强的门槛。因为规模太小,参与国际竞争仍显吃力。他指出,国内的工程机械企业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建成强大的国际化企业集团,就必须把发展定位于国际市场的大环境。一方面要利用国内工程机械产品性价比高的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努力做大做强,提高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有人说过,21世纪世界的经济是属于中国的,同样我也相信,21世纪的世界工程机械市场,必将有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