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资产管理
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对于我国县市卫生系统而言,具备综合性的县级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意义非同小可,它既承担着培养科学应用类人才、卫生应急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重要责任,还承担着公益性的社会责任。一般而言,县级疾控中心都属于事业型单位,它的运转主要依靠于财政部的拨款,进而管理好固定资产对疾控中心的发展十分必要,同时,提高固定资产的利于率也有利于提高县级疾控中心疾病预防的水平。
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新型财政制度是事业单位为更好管理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而采取的财政策略,它不仅重新划分了固定资产,还使用了新的相关折旧核算标准,这些措施能够优化县级疾控中心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工作更有效、更科学、更规范性,这样一来就能够使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保值和增值。然而,再进行这些措施之前,我们需要明确疾控系统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财务相关部门的协调性有待提高
有些县级疾控机构在管理固定资产时将其进行了分割,交于不同的部门分别管理实物资产和固定资产,由于负责的部门是相互独立的,在工作就就会出现工作不协调甚至是脱节的情况,而后各种问题便接踵而至,如未能在购买新的固定资产时做到及时入账;没有消除那些报废处理完毕的固定资产账目,导致账目与实际固定资产拥有量不符;实物部门的盘点工作不及时或者盘点后两方又未能及时对账进而导致账目不实的情况;卫生专项资金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项目,一直对其进行资金投入,而疾控中心的设备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疾控中心的挑拨手段比较陈旧,不能及时将很多固定资产入账,导致账面上固定资产的价值被掩盖,同时账面上也没有及时消除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从而影响了账面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
2.疾控中心资源配备不合理
资源配备不合理是疾控中心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各地因为各种因素时常会发生各类疾病,对此,我国财政部门会给予疾控中心资金支持,让其能够做出紧急应对,但是包括县级疾控中心在内的疾控中心都存在着财务问题,如医疗设备紧缺和资金紧缺,设备使用效率低等,这些都会影响疾控中心的工作,而导致这一情况出F的主要原因就是疾控中心固定资产资源配备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相应的部门并不清楚自己单位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且进行资产预算时也无法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再者疾控中心未能全面监督资源配备的过程并及时反馈处理资源配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个人主观判断也是影响资源配备的因素,如在未能做实地考察又没有相应科学依据的情况下进行资源配置,导致配置的资源和实际需求出现偏差。
三、解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强化财务人员管理
财务人员的素质对疾控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县级疾控中心,所以在进行强化财务人员管理工作时要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最好选择具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良好的专业人员管理县级疾控中心的固定资产。同时,疾控中心还需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一是从专业技能方面,组织其进行学习,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适应当家社会发展的速度,可以快速接受新的管理办法,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二是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水平,不断培养其现代意识,让其认知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其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作为管理者应该知道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不过,制度的构建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方法,且确保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具备原则性。县级疾控中心在构建管理制度时需要重点关注固定资产的流动价值,严格监控固定资产的流入与流出,如管理固定资产流入时要确保其产品名称、出产地、编号等相关信息一应俱全,同时所有程序都要有负责人员签字确认,确保账目的真实性;进行固定资产流出管理时要及时上报上级部分并及时妥善保管固定资产,得到上级部门批准后根据报废流出仔细处理,及时上交残值,做好账目对接和销账工作。
3.完善资源配备
资源配置涉及多个方面,若想完善资源配置,管理者需要通过信息化技术,并综合设备操作环境、单位基础配备情况、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设备的使用效率以及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来分析,科学配置,争取做到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发挥设备的价值,如科学操作设备并减少后期维护所花费的其他费用,这对县级疾控中心长久发展而言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疾控中心是以固定资产为运作基础的,而且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其日常工作的开展,还能为民众健康应急提供给物质基础。其中,财务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县级疾控中心应更加重视,努力构建完善的财务人员队伍,使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争取提高固定管理工作的质量,让疾控中心更好的运转,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好地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车载 电子 工艺管理
按照目前汽车业的发展来看,车载电子产品肯定会拥有潜力的市场,我国的车载电子产品生产商应该抓住这个良好的时机,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实行自主创新。消费者目前选购车载电子产品的指标也趋向于耐用性、可靠性、方便性等等因素,究竟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那就要求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和工艺管理应该有着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本文浅析车载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重要性和工艺管理,意在打造更科学的、更有市场的车载电子产品。
1 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重要性
为了满足客户需求和赢得市场竞争,企业需要为定制化、个性化产品提供相应的服务,并满货周期短、低成本和高质量的要求,很多企业因此采用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生产模式。产品族(product family)作为支持多品种、系列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已成为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的一项主要技术,其目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技术多样性实现尽可能多的功能多样性。目前基于产品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设计(design for mass customization,DFMC),包括产品平台、产品配置、模块化、柔性等,基本属于通用技术领域。因而结合车载电子产品设计的成果,提出车载电子产品工艺设计的解决方案,实现设计、工艺与制造的集成,具有积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自主品牌汽车主机厂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发适合企业自身的工艺设计与管理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工艺设计与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最终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 车载电子产品的工艺管理
车载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对其质量的影响是最大的。在图纸及工艺相关文件的指导下进行产品生产的制造过程中,必须对其技术、材料和纪律进行管理,否则极容易引起生产秩序紊乱,造成整个生产线的损失。
一般来说,影响车载电子产品质量的五因素大致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环境因素、生产工艺及其方法和生产材料。要实现对车载电子产品生产的管理,需要从这五要素着手,进而实现对生产工艺的质量控制管理和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管理。具体方法可参照以下若干建议:
2.1 加强工艺基础建设
行内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还有一句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器”也好、“刀”也好,从工艺专业的角度看,应该是指工艺设备、工艺装备或成套生产线等,这些都属工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不少先进设备、先进工艺和先进技术,这无疑加强了我国相关企业的工艺基础,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但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先进技术成果的作用,还需我们做“消化吸收”的工作,需要在工艺基础建设方面合理投入,扎实工作,认认真真地把基础夯实。
2.2 重视工艺管理和工艺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
人才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是高层次的、全局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所述的仅局限于车载工艺管理和车载工艺技术人才的使用和培养问题。
(1)汽车企业着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通过引进吸纳、人力培养、放手使用等措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艺队伍;
(2)从事工艺工作的各类人才,不论是管理人才还是技术人才,都要不断地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地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开拓创新,提高业务素质;
(3)通过集中学习或短期培训等方式,学习、掌握和运用先进的高科技工具和手段,开拓创新,更新知识结构,强化实操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4)工艺人才不仅要迅速完成由传统工艺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变,而且要勇敢地面对由此而引起的工艺路线的变革所带来的各种难题。为此,工艺人才仅局限于上艺领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是不够的,还应熟悉其它管理体系的运作,如物流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等。在质量管理体系中,推荐“PDCA”方法进行过程控制。在工艺管理体系中也可采用“PDCA”方法。
生产过后,还要进行电子产品的检验。一般而言,现在的技术主要是通过电波暗室进行检验,能够分析几乎所有的在80MHz到18GHz的射频频率范围内的电子产品的抗扰度特性,并且这一检测还是针对包括了测试产品的样品主件、产品内的线束、产品的辅助装置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检测。因此,采用电波暗室法,那些射频频率范围符合要求的电子产品,基本上都能够较为科学而且系统测量出其电磁兼容性以及电磁抗干扰能力,能够为产品的生产厂商发现产品的质量问题,并且加以解决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如果产品通过了检测,那么基本上也可以确定产品在80MHz到18GHz的射频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兼容性以及电磁抗干扰能力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正式投人量产。现在大多数蜂窝电话采用的无线技术是时分多址(TDMA),这种复用技术以Z17Hz的频率对高频载波进行通/断脉冲调制。容易受到RF干扰的IC会对该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再生出217Hz及其偕波成分的信号。由于这些频谱成分的绝大多数都落人音频范围,因此它们会产生不想要的听得见的“嗡嗡”声。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 资产减值 保值增值
一、前言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满足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来看,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就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有所掌握,并从提高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特点分析
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资产的核心部分。企业必需要掌握固定资产的特点才能有效地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由于单位价值较高,而且存在专属性,在管理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固定资产随着年限的延长,固定资产存在折旧和减值等情况,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并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收益,就要对固定资产的专属性有正确认识。结合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实际,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企业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在所有资产中所占比重较高,在资产管理中享有重要地位,对企业的整体效益产生了重要影响。
(2)固定资产管理具有一定的专属性和特殊性。由于固定资产管理与普通财务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且在专属性上较强,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3)固定资产管理的专业性较强。固定资产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财务管理形式,要想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就要对其专业性有足够的重视。
三、固定资产管理应从提高管理意识入手
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而言,管理意识是决定企业资产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只有从提高管理意识入手,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才能保证企业资产管理取得实效。为此,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从提高管理意识入手。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对规范会计管理制度、提高信息质量起着积极作用。从这一点来看,管理意识决定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整体效果,有什么样的管理意识,就会有什么样的资产管理行为。
因此,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提高全体员工对固定资产维护与管理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应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并从管理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策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满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达到预期目标。
四、固定资产管理应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
随着管理手段的增加和创新,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只有对管理手段进行不断的改变和创新,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在整体效果和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从这一点来看,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对管理手段的采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应积极借鉴成熟的管理经验和手段,学会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为此,企业应将计算机运用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去,实现管理工作的电算化。应借鉴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将固定资产各个环节统一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可以在统一的管理系统中进行管理操作,可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数据的共享。
除此之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还可以建立动态管理系统,对固定资产的减值和动态变化情况进行记录,便于随时调用。通过采用这些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将会在整体效果和水平上有较大提高,充分满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为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五、固定资产管理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在科学的组织结构框架下相关人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明确自己的职责,合理地处理好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常规问题。财务部应根据企业发展目标以及其实际资产使用情况和管理方面的要求。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管理还应对内部控制制度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在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下得到全面有效的推进,使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下取得实效。
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应与其他管理过程一样,积极推动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实效,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在整体效果上满足企业需要,达到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重要手段。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满足企业资产管理需要和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来看,考虑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质量,就要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有所掌握,并从提高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管理手段和方法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林旭初.完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3.
[2]崔玉倩.小议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
一、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我国水利固定资产管理现状是不容乐观的,长期以来管理比较混乱。水利固定资产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大部分都属于国有资产,对于国有资产的管理往往不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资产流失、浪费、收支不平衡等现象经常出现。目前水利固定资产管理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在管理环节上缺乏规范
在管理环节上缺乏规范是水利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水利固定资产的购置、保管、处置等制度还没有建立,水利固定资产的使用、考核、核算等制度还没有建立,水利固定资产的分析论证、责任追究、损失索赔等制度还没有建立,正是由于在资产管理中没有相关的规章制度去遵循,去指导,造成了管理环节的不规范。比如水利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购买一些办公设备,包括电脑等,有些使用人会把它视为个人资产,不能很好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人,当资产受到损失时,由于无章可循,不能及时弥补资产的损失。
(二)固定资产账物不符
水利固定资产管理中,会经常遇到账物不符的问题。水利部门针对收集会计信息的工作不够认真,掌握的信息不及时或不全面,这样信息的准确性就不够,造成在对固定资产进行对账的时候出现财物不符的情况。资产的数量变化不能得到真实的反应,资产增减的变化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资产的转移情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账面上固定资产的价值往往与实际的不一致,有时候不符的情况相当严重。在一些水利单位,甚至不登记新增加的固定资产,也不上报损废的固定资产,对固定存在自行处理的行为,使得一些固定资产在账目上找不到,成为一些隐形资产。
(三)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所谓固定资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就是对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认识不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工作中不重视资产管理。水利事业单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比较大,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利资产管理的重视不够。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水利固定资产具有无偿性,国家通过拨款的形式让水利单位具有固定资产。水利单位在很长一段时间,积极的购买固定资产,消极的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水利单位认识不到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钱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是相分离的,致使固定资产浪费和流失比较严重。
(四)资产管理考评体系不健全
固定资产考评体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不健全的资产管理考评体系严重制约了水利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水利事业取得了不断的进步。虽然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但各地方各单位还是建立了一些资产管理制度。如果能够认真遵循和执行这些制度,水利固定管理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正是缺乏固定资产管理考评机制,对水利单位的资产管理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才出现的有制度没执行的局面。建立相应的测试和考评机制,监督水利单位对资产管理制度的执行,切实落实好资产管理制度。通过考评机制也可以及时发现制度的不合理因素,及时作出调整,不断完善水利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二、水利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创新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配合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进行全面深化的改革。对国有资产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其中水利固定资产改革和管理是重要的内容。水利固定资产管理在新形势下,出现了新情况,面临着新问题,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水利固定资产管理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为了更好的解决水利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水利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一)创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创新,是提高水利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固定管理制度应该变得更加具体,具体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使各环节的工作流程都有章可循。水利事业单位可以向企业学习,企业经营是一个完整的作业链,对各环节流程不断进行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利固定资产管理也可以形成一个作业链,优化管理工作的各个流程,包括购置、使用、验收等。规范化工作流程,从而规范资产管理。
(二)创新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方式
固定资产出现账物不符的情况,很大原因是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没有做到位。长期以来水利单位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是片面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水利单位要对固定资产的清查方式进行创新,应该定期进行清查,应该进行全面的清查。全面掌握水利单位固定资产的真实情况,包括占用、质量、分布等情况。实际资产与账目是否一致,应该成为清查的重点。让清查形成固定的制度,对固定资产实行动态管理。
(三)强化资产管理观念
在观念上不重视资产管理,一切水利资产管理都是空谈。水利单位从上到下应该转变资产管理观念,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为此水利部门应该加强对职工进行资产管理的培训,强化资产管理观念。克服重钱轻物的传统观念,认识到管钱固然重要,但管物也非常重要,二者地位相同。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观念,为水利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明确的思路。
(四)创新资产管理考评机制
关键词: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探析
一、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涵义分析
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包括演出事业单位、图书文献事业单位、群众文化事单位等。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包括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宫)、青少年宫、俱乐部等。毕业后本人就成了靖江市文化馆的一名会计,一直至今,因此,从当前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和几年来的工作经历来看,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强、改进和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尤显重要。
二、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近几年,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其发展过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我国一些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其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对这项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不严谨、不科学的现象。同时,也包括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制还不够完善,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与此同时,我国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比较缓慢,在这种情况下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监督机制也很难非常健全。
三、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基本是国家通过不同方式拨入形成的,对这些固定资产只具有控制权,占有权,使用权,所有权属于国家。再由于文化事业单位大多进行的是公益服务,会计核算实行的是收付实现制,非经营性固定资产不进行折旧,其所占有使用的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也不计成本,也即目前,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领导重视不够,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造成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严重,文化设施、设备陈旧。
(二)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完善
因为长期处于经济转轨期等各种原因,我国的文化事业单位尚未形成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首先,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尽管当前的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文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形成、处置和使用等在原则上有相关规范,但是从实际来看还缺少具体的规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尚未形成。其次,管理职责界定不清。具体表现为文化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机关事务管理局之间职责界定不够明确、清晰。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不能正确履行会计职能
如有的单位已调换好几任财会人员,然而却未按会计法的要求办理交接手续,甚至帐簿和凭证仍保存在原财务人员手中。单位固定资产重新评估后发生了增值、减值变化,会计未及时进行财务处理,导致帐物脱节、资产存量不清等。
四、完善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对策分析
(一)提高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意识及其认识
针对当前部分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大文化事业单位全员尤其是资产管理相关负责人的资产管理意识,深化其对资产管理的认识。以切实保护好国有资产,避免在清产核资等过程中出现故意藏匿、占有、损坏国有资产等问题。这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文化事业单位人员的认识:即明确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视资产管理地位;制定并坚持资产管理原则;明确资产管理目标。
(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
健全的管理体制是文化事业单位完善资产管理的基本制度保障。设置监管主体是建立健全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国家――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文化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规范文化事业单位资产运营。结合当前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与发展实际来看,应该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强化资产管理制度,实行专人负责的形式,规范管理行为,逐步实现资产管理的流程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促进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的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监管体系
首先,要规范文化事业单位的债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混合型投资和股权投资等重大投资项目管理。与此同时,我国应该加强对重要投资项目组织实施审计、稽查、评估等动态监督管理工作。其次,还要定期进行文化事业到单位清产核资,对被监管单位资产进行产权登记、界定、变动审核。通过拟定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监管体系,以强化对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的有效监管。
(四)加强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改进固定资产账目处理方法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规范和完善账目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其他课题的管理一样,是一门学问,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取得经验。我们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树立管理意识,落实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利用好固定资产,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要改进资产会计核算方法,事业单位可采用按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提折旧的方法,既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也有利于事业单位进行成本核算。
参考文献:
[1]李秉坤,林凡.加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 2013(4):110―111
[2]郑启炎.会计继续教育成效、问题与对策――石首市会计继续教育的实践[J].财会通讯.2011(10)
关键词:新时期;医院;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所谓医院资产是指医院能以货币表示的资源总和,包含了有形资产和品牌、信誉等无形资产,在医改深入推进的今天,人们越来越看重医院的无形资产。对医院来说,做好资产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不仅能提高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
一、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医院竞争力
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对医院也不例外,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医院市场化程度提高,使得医院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对医院来说,若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对医院而言,资产管理是各项基础工作的保障,只有加强自身的资产管理,才能做到开源节流,把更多的资金用到医疗服务、医疗质量的提高上,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使自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能更好地掌握医院财务情况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多医院都已经变成自负因亏的非公立医院,这些医院没有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者是只有一部分财政拨款,大部分的资金是来源于民间资本。这也是要加强医院资产管理的原因之一,只有加强资产管理,才能让医院的财务信息变得透明化,才能让投资者们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
(三)有利于医院管理水平提升
现状大多医院都面临着业务转型的情况,特别是公立医院,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已不再能适应新时期医院发展所需。要从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入手,对医院的资源配置进行优化,采用高效的资产管理手段,提高医院资产管理水平,才能使医院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二、当前医院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没有危机意识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医院在管理中没有成本意识,整体来说,管理层对医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极大地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医院没有意识到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对无形资产的管理疏忽;另一方面,内部人员管理随意,一些规章制度未能执行到位,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这都极大限制了医院的发展。
(二)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很多医院,特别是大医院,由于科室众多,由于没有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出现了具体业务科室对资产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这导致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全面覆盖,而且由于分工不明、职责不清,会导致账物不符的情况,导致医院资产流失,无法进行成本管理,不利于医院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对医院来说,审计工作是财务规范管理和资产管理的保障。但由于对审计工作的不重视,无法使审计监督工作真正发挥效应,这导致了医院资金支出不明,特别是对于医疗器械等固定资产,无法真正发挥作用,采购盲目;除此之外,审计工作流于表面,也导致医院资金的使用、保管、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无法及时跟进,从而在整体上降低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新时期医院资产管理策略
(一)正确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作用
对医院来说,其医疗器械的固定资产占比非常高,是属于资产比重极大的行业。医院的资产管理与普通企业不同,其管理流程长,涉及科室广。要做好其资产管理工作,首先需要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从上到下,让医院每一个人都能重视资产管理工作,真正积极参与到资产管理中来,成为资产管理的一份子,从自身的岗位工作入手,把资产管理工作真正地实施下去。其次要建立管理制度,M行科学管理,对医院运营流程进行梳理,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形成制度,这样不仅可以达到资产管理和资产监管的作用,还能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二)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
要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体系,需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使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制度的监管和管理,避免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和制度,从固定资产的采购到作废处理都需要进行审核、报批等程序,让责任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将资产管理上升到医院层面的管理,从而学地进行医院资产管理,不断的提升管理水平。
(三)加强财务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对医院资产管理工作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完善资产管理体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审计。对医院来说,审计不仅仅是停留在支出和资产管理情况方面,而是应该做到事前监督、事中管理、事后审查,从计划阶段就开始发挥审计的作用。除此以外,审计工作要加强力度,对医院内部的帐外资产、资产浪费、账务不符、资产流失等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四、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的资产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医院正常运营的保障,还是医院发展壮大的基础,在新时期,要做好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就必须要结合医院自身的情况,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梳理,然后通过加强制度管理、提高成本意识等各方面的工作,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真正做到开源节流,使医院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彭杰,新时期医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0):185-186.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固定资产 问题 对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我国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企业的价值和数量都明显增加,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使用寿命较长,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并具有潜在服务价值。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型企业固定资产占企业有形资产总额的40%~60%,因此,固定资产可谓是中小企业创造利润的动力源,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并提高其运作效率,可以促进中小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概述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概念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指中小企业持有的,为经营管理、生产经销、提供劳务而服务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具有很多自身优势,如实物形态不易改变、投资数额大、专用性较强等,这使得固定资产成为中小企业生产和经营长期依赖的物质基础。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内容比较全面,主要有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分类和范围;固定资产的处理、布置和使用;固定资产的资产财务审计和盘点清查。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主要分两方面,一是保证固定资产的完好与安全;二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固定资产的运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很多一部分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增减变化方式较多,单位价值大,种类及数量多,这些特点造成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在管理方面比较复杂,涉及的会计科目较多,核算比较繁琐。除此之外,固定资产自身具有其他资产不具有的特点,其反映价值的核算方式与其他资产不同,即折旧。造成固定资产折旧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固定资产的使用性能降低、固定资产减值、固定资产的折旧基数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中国小企业中一项比较繁琐的财务任务,涉及范围广,需要各个相关部门联合参与。
二、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小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高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点,然而,在管理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来说,固定资产管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反映企业运行状况方面出现缺陷。很多企业并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设置专门的负责部门,也没有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制定的规章制度,如此一来,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实际意义上的管理,就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二)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不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中小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出现了盲目进行生产调整和盲目矿建的现象,在没有成熟部署规划的情况下开始采购设备,导致一部分固定资产在后期的工作安排中不能派上用场,出现闲置的情况,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其次,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没有统一的标准,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固定资产快速折旧,甚至损坏的现象很普遍;固定资产的维护是保证其正常被使用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提高固定资产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很多中小企业不能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减短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
(三)固定资产管理混乱
虽然一些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并不具备一套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的模式和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管理责任理不清,管理力度薄弱,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账实不符。很多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在有关会计信息不及时、不全面,对固定资产的真实运作状况不能进行有效的反映;其次,有实无账的情况频频出现,部分固定资产已经投入使用,但是账户中没有投入使用的显示,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没能及时核销也是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2.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一些中小企业任用了专门的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但是其中一些管理人员在专业技能不高,没有相应的管理工作经验,责任心不强。在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中消极对待,在管理手段上不合理、不科学,出现对固定资产不爱惜,听说或者发现有损坏固定资产的行为不及时解决,甚至是听之任之。
3.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薄弱。目前,大部分中小企业对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审计机构的执行力度不够,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低,责任心不强等现象,导致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不能跟上企业发展的脚步,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不能得到保证。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对策
(一)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
中小企业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从企业内部的上层到下层,普及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使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起足够的重视;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构建固定资产负责部门,组织专业的资产管理人员,合理规划管理结构;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及企业内部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出现违反要求的,给予惩罚。
(二)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
中小企业需要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在设备采购之前,要充分调查市场的变化动态和方向,对企业的需要和设备的运用作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作出相关报告,在评价通过以后才进行设备的采购;对于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对闲置固定资产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减缓其折旧速度,在固定资产报废以后,遵守相应的审批手续进行评估后,明确其价格范围,再进行报废处理。
(三)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针对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的问题,中小企业应该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改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尽可能增大固定资产的管理范围,并是管理手段合理化、科学化、针对话;理清管理责任,施行岗位责任制,将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分配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再者,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严格账簿记录制度。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要完整保存固定资产的请购和审批文件、招投标记录、购买发票、验收结果报告等,建立设备资产台账,对于设备的使用、维修、处置、养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设备资产档案,通过手机、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起固定资产的动态系统资料库。
2.任用管理水平较高、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建立管理评价机制,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价,根据管理工作的效果质量进行奖励或者惩罚。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审计控制,任用专业技术过硬、整体素质较强的会计人员,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工作考核办法;其次,加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建立严密完善的控制体系。
四、结论
固定资产的运作效果与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一些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但在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对于处在发展时期的中小企业,如何管理好固定资产,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海彬.国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管理观察,2013,22:131-132.
(一)高职院校对资产的使用和运作是开展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基本保障
高职院校的资金一部分用于人员、日常办公消耗支出,一部分形成资产,包括基建投资形成的教学楼、实训楼等房屋建筑物及批量购入的课桌椅、计算机等日常教学设施,还包括专项资金形成的专业实训室仪器设备、软件系统等高端设备和校企合作单位赞助的设备设施等,这些资产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形式存在。高职院校的一系列教科研活动、日常管理活动都离不开这些资产,只有通过对资产的有效使用和运行,才能保障学院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高职院校对资产的调配和管理,有利于推动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
高职院校的资产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周期不等,这些特点给资产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通过规范和加强资产管理,根据国家规定的资产配置标准,严格配置资产,统筹安排资产,可以提高资产使用率,有效避免资产闲置、损坏、浪费等现象的发生。
(三)高职院校对资产的监督和控制,有利于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增值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履行对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通过制订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监督,从购置、使用、保管、投资、处置等每一个环节都加以控制,可以有效防止违规采购、随意处置国有资产等不合法、不合规现象的发生,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高职院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未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资产管理体系不完整
很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随着学校对教学教研活动的不断重视,在安排资金时,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教学方面的要求,为确保正常的教学活动开展,不惜成本,购入大批资产。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符合学校自身情况的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其在资产采购、使用、处置等环节中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存在各种不合规的现象,比如缺乏资产购置审批制度,采购随意,没有经过采购部门的审核批准,自行采购;或缺乏资产登记入库管理制度,存在购入后直接由使用部门领取,未通过资产管理部门的出入库登记手续等问题;或缺乏严格的验收管理制度,在支付全部款项前,未按规定要求对货物进行验收,事后才发现单据不全、货物短缺等现象;或缺乏资产绩效考核制度,在出现资产浪费、丢失现象时,未严格追究相应的保管及管理责任。没有制度的约束,资产管理难以有效实施。
(二)资产管理理念传统,造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脱离、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离
预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前提,资产管理是预算管理的延伸。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实现资产的购置和日常维护,另一方面现有的资产存量也是安排财政预算的基础。但是很多学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在未充分考虑资产存量及自身发展的情况下,为了争取更多的资源,而加大了资产的投入规模,造成了资产的重复购置或利用率不高。同时,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认为资产管理的重点仅在于保护好资产,确定资产实物的存在,避免实物的毁损或丢失。但是当今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很多资产由于过时或不符合学校的实际使用要求,一旦闲置,不仅其使用价值未得到实现,资产的自身价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出现减值的现象。
(三)部分资产权属不清,无人监管
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通过资源整合、相互合作等多种方式,与其他关联单位合署办公,共同使用资产,部分资产交叉使用。一旦结束合作关系,由于某些历史原因或合作双方在资产分割上存在分歧,使资产的权利归属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答案,使这部分资产一直未办理相应的转移手续,最终导致这些资产无人监管,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浪费。
(四)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全员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学校领导对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在人员配置上未充分考虑资产管理岗位所需的专业化知识,导致出现资产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甚至有些管理人员认为资产管理只需做好资产登记、汇总工作,没有维护和管理意识。另外,高职院校的全体教职工普遍认为资产管理责任归属于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无关,没有形成全员管理意识。
三、完善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资产管理体系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切实可行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资产在购置、使用、保管、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管理办法,做到有章要循,使每个环节都按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加强资产采购和出入库管理,确定资产使用人和责任人,同时建立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内部管理体系,设置以校级领导为负责人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校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资产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体制,做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
(二)形成现代的资产管理理念,充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
作为现代的高职院校,必须与时共进,开拓创新,形成新型的现停留在资产保全上。当然,在资产管理上也要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资产管理为预算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资料,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资产的现有存量和未来需求,不仅有利于预算编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也有利于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实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指导和监督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资产优化配置、共享共用
随着政府对国有资产管理重视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资产数量渐多、品种日趋复杂,因此有必要开展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将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相结合,一方面从静态的财务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数量、金额、折旧的账务信息,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资产角度出发,关注资产的使用过程和状态,做到相辅相成,相互监督。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及时对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共享共用,避免由于人工操作,出现程序繁琐、审批难等现象,使资产不能及时得到调配、使用。
(四)提高资产管理队伍专业化水平,充分认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全员参与资产管理
作为高职院校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建立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责任心强的管理队伍,以院领导为中心,以资产管理部门为核心,以其他部门为分散点,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另外,可通过校内积极宣传、传达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资产管理的文件,使院校全体员工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资产管理中,使资产管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当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客观评价资产管理现状,从院校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资产管理问题,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自我管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作者:鲁旭旭 单位: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Z].2006(7).
[2]张梦薇,董明明.高职院校资产管理的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5(2).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在事业单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同时也是事业单位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近些年来,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数量在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管理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相关机构和部门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同时,社会公众也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如何提高和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断促进管理制度科学化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一)缺乏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
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前,我国采用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这种思想仍然影响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随着全球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原有的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并且由于我国长时间以来形成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导致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实为缓慢,并且很多时候是没有效果的。我们国家的事业单位大多缺乏固定的资产使用和管理的学习,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薄弱,认识不够,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管理的责任心不足,很多人员都认为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个人的利益无关,从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于工作的管理。而且领导常常由于工作繁忙无法做到事无巨细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单位的固定资产闲置,流失,和浪费,由此看来,这个问题的出现也成为阻碍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登记存在问题
通过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调查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登记方面都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有大有小,但却影响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甚至有一些事业单位存在严重的固定资产登记问题,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开展。究其根本,这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而且公司没有一个明细的制度规范管理造成的。很多单位的管理制度从大体上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细看,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看是完整,但是可能只是在做无用功。固定资产明细财务登记的不规范,很容易导致固定资产的金额和明细金额有出入,导致人员对资产的管理混乱,还容易造成贪污的行为发生。因此,事业单位要想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必须先要解决固定资产登记问题,切实记录,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的开展每一步管理工作。
二、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的措施
首先,要从事业单位领导下手,改变其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使其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将会直接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因此,事业单位领导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设立一个专门的固定资产的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和规范每个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改变原有的人员管理不明的问题。并且要善于利用我国的科学化进程的发展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构和各科室的工作人员的统一管理的局面,并且做到责任机制,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层层分解到各个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的管理制度。并且最后要加强资产管理队伍建设,选拔和造就一批有能力,踏实勤恳,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知人善用。不断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讲解,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运用合理的手段和专业化的知识迅速的作出判断和反应,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发展平稳顺畅。并且我们想要更好的管理固定资产,就要将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完善,对资产管理类别划分的更加详细和准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在如此快速发展的时代能够明哲保身,同时也能够更好的避免固定资产由于账目失实等原因受到损失。并且能够在发生相关政策变动时,快速的整合管理制度,迎合时代的发展和跟进社会的进步。
三、结束语
总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无论是对事业单位来说还是对国民经济发展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工作中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制度的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科学组织管理活动,明确职责分工,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提升固定资产管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俊蓉.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 2011(21)
[2]李义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05)
[3]孙世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现代商业.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