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中的感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传统文化中的感恩

第1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这样的场景已经屡见不鲜了,每年总会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学校一次次上演。在笔者看来,如果“跪”教育不去除,传统文化教育将难以真正立起来。学生也难以自强、自立,培养起责任意识,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近年来,不少中小学,都在搞这种磕头、痛哭的感恩教育,其中,跪是其中比较“经典”的环节。学校教育者希望通过这种“仪式感”很强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心灵接受洗礼,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参与其中的家长,也被这种氛围感动,认为活动教育效果很好。

这种教育真正效果很好吗?就如现在有学生患了网瘾,有机构采取体罚、电击等方式加以矫正,学生受不到了体罚、电击,大声喊道“我再也不玩游戏了,对不起爸爸妈妈,我爱爸爸妈妈”,可他们真就改掉了网瘾毛病吗?――这不过是他们在面对处罚时不得已的反应,而一离开这种强制环境,老毛病又犯,而且更甚。

举行集体的感恩教育,与此十分类似,在煽情的音乐、演讲和刻意而为的细节营造中,参与其中的学生和家长,确实倍受感动,学生似乎也一时间长大了。可是,感恩教育,是一种需要长期熏陶、养成的教育,是学生自立、自强意识、责任意识的综合表现,这不是靠一次仪式感很强的教育就能起到效果的。很多学生接受这样的教育之后,可能在几天之内会主动做一点家务,会“尊重”父母,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原样。以功利的手段,要求学生一夜之间就从不会感恩,到学会感恩,是违反教育规律的。

深入人心的教育,是需要学校、家长花时间,和学生共同生活、成长的,感恩教育本质是生活教育。如果家长在家不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要求孩子按家长设计的道路成长,那么,孩子很难独立,也难以和父母有融洽的关系。

其实,让孩子给父母跪下来表达孝敬,恰恰背离尊重学生个体,把学生培养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合格公民这样的教育追求。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成年公民和未成年公民的关系,培养自立、自强,有责任心、关爱心的公民,需要让孩子摆脱依附人格,也需要父母摆脱控制、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对自己毕恭毕敬的陈旧思维。

第2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教育;感恩文化;高校辅导员

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他人所给予的帮助作出由衷的认可并真诚回报对方的一种认识、情感以及行为。通过近两年的高校辅导员工作经验的点滴感悟,我认为,在高校尤其是在高等独立院校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成效,应积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其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亲密接触,用社会大众的主流价值观影响学生,赢得学生的普遍认可,若能如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将结出硕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文化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并发挥潜移默化作用呢?

一、理清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症结

笔者通过大学就读期间、以及担任辅导员近五年的工作经历观察、了解,包括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筑管理学院在内的当前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的主要根源除了受多种文化思潮冲击,传统道德文明遭遇严峻挑战的因素外,还与家庭教育观念错位,缺乏感恩意识培养的因素密不可分。

对于大学生来说,一方面,传统文化讲求知恩图报,追求内敛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商业文明则讲究追求价值、利益最大化,追求人性的特立独行。这种现象,严重冲击并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取向,导致他们忽视甚至遮蔽传统文化中浓厚的感恩教育色彩。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侵入高校校园,人与人的关系呈现出功利化和陌生化的倾向,这给部分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带来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各方面的冲击,部分学生表现出虚荣攀比、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心无感恩之念等让人心寒的一面。当然,家庭教育观念错位,忽视感恩意识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在校大学生基本上都“90”后,这些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相当一部分平时在家中受到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独立意识差,唯我独尊,妄自尊大。加之由于来自高考的压力,很多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升学而往往忽视子女的“德育”教育,导致其在进入高校学习前就存在思想道德方面“隐患”。

二、润物无声,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

要想使感恩理念植根于大学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找准问题根源,对症下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用不知不觉的手段在大学生中开展感恩意识的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体会到感恩文化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简单地讲,感恩就是知恩图报,感谢对自然、社会和他人所给予恩惠和帮助,并懂得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用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唤起人性中最朴实、最简单的人性教育,是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人们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感恩教育,使感恩成为不自觉的思维意识、行为习惯,并成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感恩教育作为高校践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是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要职责的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各种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参加活动中,接受感恩教育,树立正确的感恩意识和价值观。

三、对症下药,用灵活多样、潜移默化的方式推进感恩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恩义、亲情,强调知恩图报。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感恩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诚然,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子女和学生的付出并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但作为学生来讲必须学会并知道感恩,否则,可能将会对学生产生误导,影响其健康成长与发展,造成道德教育的缺失。因为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开展提供深厚的土壤。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的以知恩识恩为基础,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俗己透卸饕馐兜慕逃引导。

一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必要时应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程或讲座,比如:通过组建茶艺表演队来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培养对茶文化的尊重和感恩,并由此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使大学生对感恩更会有良好的感悟。

二是开展感恩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己在道德教育过程的亲身体验避免空洞说教,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极、主动培养健康向上的良好品德。比如:在外期间遇逢中国传统节日,鼓励引导学生必须给家人、给父母打电话;在家期间,要尽力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主动的和父母聊天和汇报学习生活情况等。通过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使大学生自觉知恩报恩,唾弃“知恩不报”或“恩将仇报”的行为,这无形中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三是教育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对师长的教诲应有感恩之意,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呼唤感恩的回归,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在现实社会中,凡是具有爱心的人都是施恩不图报、懂得感恩的人,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重,他们才是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四是以多重引导为手段,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感恩教育架构。学校教育位于感恩教育的主导地位,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这方面,高校辅导员可以借助于学生广泛接触的机会,充分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各种体谅父母的艰辛、感谢老师的教诲以及回报社会等活动,同时,建议学院在制定评选优先的措施时,应注重德、智、体平衡发展,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感恩道德氛围。家庭作为学生道德的重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学会感恩的第一责任人。孩子们不知感恩,责任首先在家长身上。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极大。从感恩教育入手,家长必须要让孩子学会感恩、主动感恩,让他们树立起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复杂工程,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架构,积聚各方能量,发挥综合作用,互相渗透,互相促进,让大学生自觉树立感恩意识,学会感恩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真正领悟到只有心怀感恩,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才能充分感受到爱的博大精髓并薪火相传。

【参考文献】

第3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创造一定的教育氛围,对受教育者实施的以“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为教育内容的人文教育。感恩教育既是道德教育,也是一种情感教育。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贫困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国家对高职院校用于助学的财政拨款逐年增加,社会上也有不少捐助,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认真落实和完善一系列帮扶政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资助贫困学生是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但现实中,虽然受资助的贫困生中大部分能自立自强,但部分贫困生还是存在着感恩意识缺失的现象,因此,如何利用资助平台进行感恩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高职学生感恩缺失原因

随着高校的扩招,贫困生的比例不断加大,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越来越多,为什么受到社会和学校关爱和帮助的贫困生会出现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和人生目标的迷茫呢?深入分析发现原因有三:一是物质生活的匮乏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和不平衡。贫困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长期处于物质生活匮乏的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胜心理,然而,短期内无法改变生活的现状使得自负心理不断受挫,自卑心理逐渐形成,认为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是出于同情和怜悯,自己接受是迫于无奈,因而在内心很难产生感恩回报的想法。二是家庭和学校的感恩教育不到位。贫困家庭的父母承担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为了抚养儿女成长成才付出了无私的爱;学校及老师对贫困生的帮助不仅在学习上传授给他们知识,在生活上也给予他们极大的关怀和照顾。父母和老师的这种不图回报的付出淡化了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习惯了只知索取,不懂回报。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今市场经济繁荣、人们的消费欲望增长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不利因素,给贫困生带来了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微妙影响,使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变得势利和冷漠。高校情感教育的缺失与滞后,导致贫困生不同程度上存在社会责任感缺乏,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加速了学生感恩意识的荒漠化。

2.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模式标及措施

2.1 关注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由于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在同一所校园读书的学生生活状况有时差异很大,贫困学生长期物质生活匾乏,容易产生自卑、敏感、麻木、冷漠、封闭等种种不良心理。对于种种帮助他们可能会觉得是迫于无奈,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冷漠式的接受”。因此,学校首先要建立完善专业的高校心理健康维护机制,加强贫困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针对个别情况要对其进行心理引导以及做好心理咨询。其次,要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间不互相攀比,提倡勤俭节约,同学间要相互关心,老师要学会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资助者,学会感恩,用精神上的富足、心理上的健康弥补物质上的缺失。

2.2 将感恩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使学生养成相应的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到孤儿院和养老院献爱心、参与暑假社会实践及专业实习服务城乡等活动,把感恩意识转化成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只有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大学生对感恩教育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感恩教育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社会、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把感恩作为全社会所推崇的美德与善行,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营造识恩、感恩、报恩、施恩的良好社会风气。

2.3 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华熏陶学生,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

在中西方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感恩文化,它们对社会关系的调和、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化功能。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孝道,“孝者,百行之本”,意即子女是在父母无私的关爱下长大成人的,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思回报,就是忘恩负义,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高等学校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可以开设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讲座,也可组织学生到宣传中国传统感恩文化的中华孝道园等场所参观,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文化精华熏陶学生,促进学生感恩意识的理性回归。

综上,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素质、思想品质的体现,让学生学会感恩是德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把感恩教育置于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中,让感恩教育与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以适度的感恩意识、正确的感恩方式、正当的施助心态等为主要内容的感恩观.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良好的感恩心态的行成,不断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努力探索从学习到辨识、感悟、践行、建构的感恩培养模式,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主动的感恩情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高校感恩教育应该坚持长期化,感恩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

课题项目: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模式研究,金社字[2012]8号,项目编号:2012YB073。

参考文献:

[1]罗丹.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途径[J].青年科学,2009(11)

第4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正向值;积极作用

如同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1] ”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居的地位毋庸置疑,回顾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很容易就能找到孝的发展痕迹。可以说,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文化也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对于传统孝文化的界定存在诸多说法,笔者在这一问题是较为赞成台湾学者杨国枢的意见,他认为,“传统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农业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的确,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成分。然而,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一定有其优秀成分,同样存在糟粕之处,孝文化也不例外。

一、传统孝文化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孝文化在其正向值方面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文化的发展,只有首先做到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在历史阶段立足,有资格作为文化来传承。孝,原始意义中包含一层解释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广为流传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在阐述“孝”的这层意义。自然繁衍,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完善,依靠的就是传宗接代。《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声”。天地是万物化生,而男女夫妇之合才有子女,有子女,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子女向其尽孝的对象[2]。另外一点,儒家之孝道,表现出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肯定和对血缘关系的眷恋,自然规律与人类发展的结合就在于对于亲情及血缘的重视,对于生命的尊重从珍爱生命中可以看出其价值所在。再言之,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许多习俗都蕴含了孝的意味,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相结合的尽孝方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与孝有关的礼仪也是多种多样,如生居礼、丧礼、祭礼等[3]。由于“孝”在起源时期对于生命的崇拜,使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然的尊崇与爱,这样的精神贯穿于孝文化的始终,使其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积极作用。

二、传统孝文化是和谐身心的文化

传统孝文化中存在一项重要的内容――感恩。感恩作为孝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孝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恩,对于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方面,孝文化很好的规定了子女要对双亲所尽义务以及常怀感恩之心。子女应该对自己的父母极尽孝道,这在任何时候看来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归根结底,是在要求子女对父母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理上,行动上尊崇孝道,离开感恩之心谈孝道,是空谈和“伪孝”。子女在父母年迈之时,对双亲怀有一颗感恩之情,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我想这也是孝之所以为孝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价值……从报恩之情出发,对一父母尽孝在中国传统孝德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奉养父母、赡养双亲和敬爱父母、尊重长辈。奉养父母、赡养双亲是子女对父母报恩之情的最基本的表现。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子女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4]。只有懂得感恩,爱戴父母双亲,才能使个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进而提升个人高度,实现人生价值。

三、传统孝文化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

孝文化历经千年考验,并且,在转型期的中国,继续发挥其作为道德层面上的积极作用,这一点足以说明孝文化的进步性以及孝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孔子在《论语・学而》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 ”这是对孝文化的精辟论述和极佳阐释。孝文化的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中得到印证。从历朝历代对于“孝”的重视到当代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其中的发展,无不体现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因子,家庭的和谐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和睦是对和谐社会的基本贡献,家庭成员将这种和谐的家庭温馨融入社会,社会也会受到感染,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孝道文化,就是在孝敬老人和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5]。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直以来,儒家文化强调“孝”和“仁”,并把其内涵作为出发点,儒家学说倡导:个人如以爱亲之情推己及人,仁爱的境界就有可能实现。“泛爱众,而亲仁”,在这小小六个字的引导之下,中国人民的性格之中被深深的烙下了爱、敬、守、礼四个方面的特点。追求淡泊宁静,追求心身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家国和谐,始终是中国人内在的心理需求和人生实践。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伦理对塑造国民性格方面确实起到了极大作用。传统孝道经过两千多年的教化和践行,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独特而不可剥离的一部分[5]。其正向值必将伴随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发展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1]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A].谢幼伟.孝兴中国文化[C].青年军出版社,1946:2.

[2]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21.

[3]李秋梅.传统孝道伦理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D].青海师范大学,2008.

[4]武宜俊.中国传统孝德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陈晓丽.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变迁及时代价值[D].兰州商学院,2012.

【参考文献】

[1]孔子.孝经[M].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2]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

[3]张树骅,宋焕新.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

第5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一、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

1.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

高尚的人格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确立的首要!让大学生:

(1)懂得尊重。要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自尊。以自尊获取他人尊重,是魅力。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生活中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友情。

(2)诚实守信。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道德规范,是立身之本,是高尚人格的根本准则,更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大学生要做到真诚待人、诚信考试、诚信就业。

(3)正直友善。当代大学生应该做到正直善良,拥有博大的胸怀,仁厚宽和的内心,不斤斤计较个人小的得失,对任何事物都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为人处世既心态平和又坚持原则,品行端正,光明磊落,赢得他人的信赖与尊敬。

对人友善就是不苛责外在的世界,只叩问自己的内心。一个人的内心对自己要求多一些,对身边之心的人就会友善。有一颗包容的心,“不怨天,不尤人”,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具有“同情”之心。

(4)谦逊恭谨。谦虚不仅仅是一种品行,一种品质,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作为大学生,不应自高自大,应该善于从一些优秀的人身上发现闪光的品格。

2.培养高尚的情操

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仅要注重外部言行的文明文雅,还要注重点点滴滴的积累,培养内在的高尚志趣和情操,两者内外谐调,相辅相成。

(1)志趣高雅。大学生应志趣高雅。青年时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期,如果能够完善人生,建立科学健康的价值取向,可以受益终生。

(2)人文情怀。人文修养和人文知识是有差别的。一个真正拥有人文情怀而坦率真诚的人,会思考,会审视,会叩问,会内省,一切以“人”为终极关怀。儒学思想重视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来被认出为是提高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传承优秀文化,确立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信念,有理想,学会思考,拥有智慧,这些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1.传统文化主题班会课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十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大学生德育大纲要求,按年级、教育主题等设计入学适应、文明修身、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感恩、诚信等六个传统文化教育系列,结合学生专业,构建班会课程,在班会课堂内外探寻有效的实施途径。

(1)主题:文明修身。目的:了解传统文化中“礼”、“修身明德”等重要思想,从自身做起,传递文明,构建和谐校园。

(2)感恩。主题:心存感恩,成就阳光人生。目的:学生了解认识传统文化中“孝”、“仁”的思想。提高学生传统文化修养,鼓励学生表达感恩之情,学会善待、宽容他人,促进班级建设。

(3)民族精神。主题:任历史的车轮向前,爱国之心永在我心。目的:让学生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中“忠”、“义”的思想,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情感,提高爱国主义觉悟。

2.儒家传统文化系列讲座

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专题知识讲座和文化考察活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1)钱耕森先生讲学。著名哲学家钱耕森先生的题为《大哲张岱年先生一生受用无尽的家风家教》讲座。钱先生以张岱年先生的家风家教为主题,结合社会现实,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主线,对大学生进行了一场自觉、自省、自立、自强的教育。从张岱年先生的学问、人品、学术、性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引导,为学生自立自强人格的形成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打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2)滕文生会长应邀来衡考察。国际儒学联合会会长滕文生先生一行来到衡水,对我市地域文化进行考察。滕会长认为,当今社会中存在有些青少年信仰缺失、价值观偏颇等问题,非常迫切和有必要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儒学文化的熏陶,重树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倡导的价值观。此次考察活动对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问题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3)六小龄童专题讲座。国家一级演员、《西游记》中孙悟空扮演者六小龄童(章金莱)老师应邀作了题为《品读西游文化,共享人生真经》的主题讲座。章金莱老师身上的那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永不言败的“猴王精神”,也深深感染和影响了大学生。

(4)郑万耕教授专题讲座。著名易学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郑万耕教授应邀以“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为题作专场讲座。郑教授以其高广的学术视野、深邃的哲学智慧奉献了一场精美的文化盛宴。

3.专业教师专题讲座

邀请专业教师进行传统文化专题知识讲座。辅导员在班会课程体系中也逐步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这样,班会课程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专题讲座、传统文化活动和班会课程相结合,积极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第6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关键词 : 《弟子规》;传统文化;忍;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修齐治平”,认为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忍”作为修身的内容之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既体现了一个人涵养的高低,又影响到其身心的健康和境遇的顺逆,所以孔子告诫弟子:“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崇尚竞争、追逐个性的今天,人们往往将“忍”简单等同于逆来顺受,认为这是封建愚民思想的产物而加以排斥或批判。这种理解是狭隘和片面的。本文拟从传统文化启蒙经典《弟子规》入手,厘清“忍”的五重境界,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

一、言语忍,忿自泯——力忍

古人早就认识到言语粗鲁、性格暴躁对于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严重危害,要求人们从“忍”字入手,克己复礼,逐步达到“温良恭俭让”的境界。《弟子规》秉承了这一文化传统,主张在家庭生活和日常起居中培养、锻炼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忍”的修持,首先体现在家庭内部、兄弟之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兄弟之间只有把物质财富看得轻淡一些,在言谈举止上相互谦让,才能和睦相处。进而再按照“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的原则,将这种“忍”的精神迁移到亲戚、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笔者之所以将这种“忍”称为“力忍”,是因为:第一,它的伦理基础是兄弟情谊,无论是财物或言语上的忍让,针对的都是家庭内部成员,一旦超越这个界限,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实行。第二,由于财物分配无法做到绝对公平,忍让的一方往往是表面的“忍”和内心的“怨”同时并存,容易造成心理失衡。这种心虽不满但能努力克制的“忍”,在道德上是高尚的,它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对于忍让的主体来说,又会由于心理失衡导致抑郁、焦虑等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这种“力忍”有待于升华为“忍”的第二重境界。

二、恩欲报,怨欲忘——忘忍

《弟子规》要求人们努力做到“泛爱众,而亲仁”,将家庭内部的谦虚忍让等美德扩充、迁移到整个社会,努力做到“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即在与人交往中不斤斤计较利害得失,感恩他人的荫庇、指导或帮助,忘却自己受到的委屈、侮辱或抱怨。任何人的成长与进步,都离不开国家的荫庇、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和他人的帮助,所以要常怀感恩之心,用自己的知识、技能、财富等回报社会。在生活中遭遇委屈或仇怨时,要懂得自我调适,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努力忘却这些不愉快的经历。用今天心理学的语言描述,就是要经常清理自己的心理垃圾,始终保持感恩和愉悦的心情。

同“力忍”相比,“忘忍”更注重心与行的统一,以更加平和的态度待人处事,有助于维持主体的身心平衡。问题在于,二者都在不自觉中把忍让者本身置于道德的高点,容易忽视对自我的检讨与修正。因此,“忘忍”有必要进一步升华。

三、有则改,无加警——反忍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内视自省,强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待人生的各种境遇,既不怨天,亦不尤人,而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然,能够像曾子那样主动做到“日三省吾身”的,毕竟只是极少数,所以《弟子规》主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缘反躬自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遇到利益分配、言语争执等问题,不仅要保持谦虚、克制的忍让态度,而且要认真思考造成纷争的原因,观察对方的善恶对错,省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把逆境中的牢骚、抱怨和不满等情绪,转化为自我剖析的机缘,升华为自我改进的动力,通过提高自身修养、调整处事方法,可以避免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反忍”在处理方式上属于主动,但在机缘选择上属于被动。若想更好地提升道德修养,就需要进一步升华为:

四、闻誉恐,闻过欣——喜忍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闻过则喜”,把那些勇于批评自己过失的人列为“益者三友”之一。只有积极主动、持续不断地改过自新,才能逐渐完善自身的道德修养,逐渐接近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如佛教的佛、菩萨;儒家的圣人、贤人;道教的真人、仙人等)。《弟子规》作为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更是谆谆告诫人们:“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当有人指责、批评我们的过失时,不仅不要生气、动怒,而且要以喜悦的心情予以接纳,正是这些批评和指责,才使我们更快速、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使我们有机会更好地改正错误、弥补过失,做到“过能改,归于无”。把人生的各种逆缘逆境,都当作帮助自己完善理想人格的绝佳时机,这是“喜忍”精神的精髓所在。

同“力忍”、“忘忍”、“反忍”相比,“喜忍”明显处于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它以欢喜心对待常人眼中的不平、不顺,以悦纳心对待他人的指责与批评,与传统文化倡导的理想人格已经非常接近。同时,“喜忍”和前面三重境界的共同之处在于,其着眼点均在于个体的自身修养,包括他人在内的客观环境,仅是促使或帮助个体提升修养水平的工具而已。因此,这四重境界均局限于“独善其身”之内,若想实现“兼善天下”,还需要升华到“忍”的最高境界。

五、善相劝,德皆建——慈忍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里,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对立统一的,加强自身修养本身就是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重要内容。因此,“忍”的最高境界也必定是超越于“独善其身”之上的。《弟子规》告诉我们,在遭遇他人的指责、批评或诋毁时,如果经过内视自省,发现确实错在对方而不是自己,就要本着慈悲、怜悯的胸怀,真诚地帮助对方认识和改正错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劝谏的态度要谦和宽厚,“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善巧方便地帮对方指出错误。第二,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等原则问题的前提下,要为对方的过失或错误严格保密,做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给对方改过向善的机会。第三,要以正面激励为主,做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通过肯定其优点与长处激发其向善之心,防止“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慈忍”要求我们感激恩人、原谅仇人,帮助苦人、救济穷人,调伏狂人、教导愚人,鼓励善人、感化恶人,警策懒人、唤醒迷人。这既是“忍”的最高境界,又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爱众”、“亲仁”的精神追求。

参考书目:

[1]《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2]《论语·学而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7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 感恩教育; 重要性

成功学家安东尼说过: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感恩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已越来越引起各级学校的重视。在中小学教学中,应充分发掘传统文化感恩教育的有关资源,对初中生进行感恩教育。

一、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1.感恩教育的内涵。所谓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也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的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感恩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2.对中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感恩教育有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德育在任何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都处于首要地位,在中学也不例外,感恩教育能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感恩教育还能够促使中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从感恩中学做人,在感恩中学做事。加强中学生感恩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知恩图报的态度,有助于促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达到学校德育教育目标,最终达到构建和谐校园。

二、感恩教育的内容

1.珍惜自己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等,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自己的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艾滋病,还有形形的犯罪。

2.勇于承担责任。感恩教育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感念父母之恩,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不让父母为自己的成长过分担心;感念祖国之恩,就要报效祖国,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作贡献,在祖国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威胁时,要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

3.学会和谐相处。感念自然之恩,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感念社会之恩,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和不同阶层的人相处,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感恩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必须做好“感恩”的榜样。教师不仅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教育元素,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在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进行感恩教育。同时也要求教师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对中学生来说,“感恩”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仅仅从书本上学到,还应该从周围的环境去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好“感恩”榜样。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2.感恩教育要融入到日常教学中。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面对众多学生感恩之心的如此“迟钝”,甚至没有这种“本能”,作为教育者,要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营造出一种感恩教育的氛围。感恩教育的生活实践有多种表现形式。既可以是为你的感恩对象做一件事情。如教学生亲自做一些感恩卡片,学会唱一些感恩的歌曲,在特定的时间献给特定的人,或是在特定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令其感动的小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把别人为其做过的比较感动的事情写成周记或作文。在班上宣读。还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去做、去体会,与家长、老师进行换位后做一做家长与老师的事情,从而感知父母、老师对自己的恩情。另外,可以让学生讲述他自己对感恩的认识,讲让他非常感动的事情,讲让他受到恩情的感受及其自己报恩行为的体会和感想。

3.感恩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现代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这是合情合理的。教育者关心学生,学生才会将心里话说出来。马克思说:“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感恩教育要求教育者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就是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不仅是思想上的交流,而且是情感上的交流,双方互相尊重,感情才相通,内心深处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会真正地接受感恩教育。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接受感恩教育的熏陶,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真正提高感恩教育效果,促进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96.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

[3]刘金珠.青少年感恩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2005

第8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关键词:感恩;感恩教育;高校感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44-01

一、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感恩教育必然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别,同教育的定义一样,感恩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教育首先是一种认知教育,即要将外在的感恩观念等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将这一观念转化为自身迸发的感恩情感直至上升为感恩信念,从而使学生产生感恩行为。感恩教育也是一种品德教育,感恩本身就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很显然就是要使学生因感恩信念产生感恩道德行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教育,相对智力培养教育而言,感恩教育是情商教育。以情感动人,以情感化人,不断的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感恩意识,使学生智商和情商同步和谐发展。

二、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西方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涌入使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高校感恩教育现状,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十分重要。

1.感恩教育课下执行力较差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生感恩教育也随之得到了深入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大多还只停留在课本,灌输给学生认知和情感意识,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指导实践缺依然是空白。感恩教育目前只停留在概念、内涵的分析,而实际的案例分析,针对当今大学生感恩理念的定位确寥寥无几。

2.过多重视基础科技知识培养而忽视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校现在大多还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各个专业科技知识的培养上面,对于思政教育,德育教育都放在了教育的次要位置,有感恩教育课程设置的高校也多把这样的课程放在了选修的位置,没有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就是在开班会时候提一提,不出问题就忽视感恩课程的重要性。这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现象,使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缺失成为隐患,我国的感恩文化、感恩传统在大学生身上慢慢消失。

3.我国高校感恩教育方式陈旧,专职教师考核制度欠缺

感恩教育从实效性方面来看感恩教育应该是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深入沟通。当前高校的感恩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不强,感恩教育讲授教师多以思政、品德老师为主,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感恩教育,“上来就讲,照本宣科”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束多以让学生写论文为主,学生在课上根本就与教师没有任何交流和互动,教师感受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学生也体会不到教师教授的内容,大学生始终处于“被上课,被讲授”的状态,感恩教育因此大打折扣。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本身在高校就不受重视,感恩教育更可想而知。个别设置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也是以为主,究竟教师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深度,不同层次学生对感恩教育的理解,是否能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这些都放在了考核之外。这让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形同虚设,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三、高校感恩教育对策分析

1.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大学生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一个人只有世界观和价值观达成一致,才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这种思想指导行动。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止停留在学习的表面,要深入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阅读各种经典著作,如《论语》、《弟子规》等,并作读书笔记。在学习之余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感恩团体活动,如下乡帮扶、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感恩的品质才能真正从课本中升华,直观的面对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大学自身爱国、爱校、积极奉献社会的热情。

2.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的感恩言行实际上就是大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尤其是感恩教育专职教师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素质,更会在大学生心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射。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明确自身在感恩教育中的位置,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大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教师的任务更多是在课下,要将课堂搬到课下,和大学生成为朋友,多关心、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是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感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完善高校感恩教育机制、转变高校感恩教育方式

高校要建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学生社团活动,真正将大学生抽象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为。建立高校感恩教育评估体制,高校感恩教育应有相对的反馈教育效果,定期回访家长,回访社团,针对评价高的教师、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于忘恩负义,利己行为予以批评和打击,并将这种评价计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中,激发和规范大学生感恩行为。

参考文献

第9篇: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新生代员工 教育培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的生息繁衍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和培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生代员工思想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加大优秀传统文化对新生代员工思想教育的培训力度,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生代员工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80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员工生活在一个价值主张多元化、追求多样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思潮、物品和理念的涌入,以及非正规教育的渗入、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对新生代年轻人影响深远而广泛,再加上传统文化因鲜有提起而在他们眼前日渐淡出,使得他们在审美观和价值观等方面与前一代人有很大不同。他们习惯于通过各种信息渠道,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感兴趣的各种信息,因此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他们的视野因此更加开阔,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更强,并且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大部分新生代员工成长于特殊的家庭小环境中,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备受家庭呵护和关爱,逐渐习惯更多地关心自我,从家庭和社会中索取,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时尚,享受生活。

二、传统文化在员工思想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1.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思想品位。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历代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追求的最高境界。当新生代员工的思想和品位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时,更应该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应当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生活,更不应该追求安逸,坐享其成。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无疑会对员工的人生观产生积极的启发。

2.有助于增强员工的智慧与能力。中国传统文化自古至今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人的生命历程,也是我们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就是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和发展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今天的员工在学习各种文化的时候应该汲取的智慧,学习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还要扩大视野,力求文理皆通,学贯中西。学习越多,文化底蕴就会越深厚,犯错误特别是重犯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小,解决问题的智慧、办法也就越多,面对挑战时也会更沉着,更有信心。

3.有助于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中国传统文化中尚德育、尚德风的传统,使道德教育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显著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气节、操守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强调忧国忧民、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强调群体意识与团结和谐的人际观,以及修己安人的思想等,形成了一整套教人如何做人的观念和规范。它尤其强调个人的“内省”和“慎独”,强调启发主体的内在道德功能和自觉性。因此,中国古代贤哲即使是对自然界的新颖见解,结果也总是要导向对人心的启迪,落脚以告诉人们某种社会与人生的哲理。

三、围绕传统文化精髓开展员工思想教育的探索实践

中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博大精深、意境深远,对新生代员工思想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目前,本人所在单位“80后”、“90后”的新生代员工占公司总人数近70%,利用传统文化加强对新生代员工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司积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梳理提炼,并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希望通过大力开展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活动,教会新生代员工如何为人处事和对自己负责,重点引导和塑造员工在尊老爱幼、感恩包容、自强不息和爱岗敬业等方面的优秀品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为员工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指路。

1.提倡尊人敬老,教育员工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事先做人,这是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当前,有很多新生代员工行事过于自我,说话口无遮拦、目无尊长,只因他们还体会不到父母长辈的辛勤付出和苦衷,更不知道尊重他人为何物,可以借用传统文化里的一些至理名言进行引导和教化。传统文化告诉我们“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不尊重老人,他还会善待同事和朋友吗?估计很多人都不屑和这样的人交往共事。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尊老爱幼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通过学习并强调最基本的尊人敬老之礼,让新生代员工们知道了亲情的可贵和敬老的重要,在处理人际问题时要多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无论处于何种状况,“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做人之道,力争少做伤害他人自尊的事。

2.推崇感恩包容,教育员工要知恩图报和有一定的胸怀。由于从小就是家庭生活的中心,新生代员工通常由于被宠爱过度,觉得别人给予的都是理所当然,不知道感恩,不懂得分享,也不会主动去理解包容他人。传统文化教导我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美德,是发自内心对帮助过我们的人心怀感激之情,应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情谊。另外,传统文化中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泛爱众,而亲仁”诠释了人要有宽容和包容的精神,借用传统文化培育新生代员工以包容的心态待人接物,帮助他们消除牢骚满腹、心中充满不满和质疑的思想心态,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相互包容理解的祥和氛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和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和企业文化建设。

3.鼓励积极进取,教育员工要不断学习奋发有为。一个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能体现该企业的士气和竞争力,若大部分员工都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该企业肯定缺乏激情没有生气。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易经・象传》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天体运行无休无止,永远向上的规律,要求人们积极有为、勇于进取。我们企业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极力宣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要告诫和勉励新生代员工们不能安于现状,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规划职业生涯,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争取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4.激励爱岗敬业,教育员工要有把工作做好的责任心。责任心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最基本而又是最重要的素质,体现为积极的工作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而这些却往往是新生代员工所缺乏,需要加强灌输培养的优秀品质。传统文化一向讲求“忠孝节义”的责任心,对国家民族负责是忠,对父母长辈负责是孝,对配偶负责是节,对同事朋友负责是义。当然,由于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忠孝节义”责任心的内涵体现会有所变化,但其精神实质是统一的,就是提倡人们要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因此,我们通过各项活动和会议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进行宣传和强调,鼓励广大员工负起责任,以勤学苦练、踏实工作来实践爱岗敬业,并通过赏勤罚懒、奖励先进等各种激励措施来引导员工负起责任,做好本职工作。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新生代员工的思想教育具有十分具体到位、细致入微的指导作用,通过加大对新生代员工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能让他们及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合理地处理好工作生活中的人与事,并有利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