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财务收支审计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调整思路; 创新方法; 审计
当前,油田内部审计围绕审计工作转型和提升审计层次,对管理效益审计越来越重视,开展的管理效益审计项目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部分审计人员对管理效益审计的认识不足,尚未超越财务收支审计的思路和模式,面对此类审计项目,展不开工作思路,审计方法陈旧,导致此类审计项目的精品不多,审计效果不突出,甚至出现个别审计项目失败等问题。本文围绕如何调整思路和对策,创新方法,特别是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等关键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调整油田管理效益审计的工作思路和对策
企业管理效益审计是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真实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分析、对比、评价,以促进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监督活动。它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审计活动,是未来企业审计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下一步审计工作转型和提升审计层次的需要。顺应这一发展要求,我们油田内审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调整审计工作思路和对策。
(一)准确定位、加强理解,创造和谐的审计环境
目前,油田内审人员正积极树立“内审增值”理念,努力强化服务意识,突出管理效益审计的思路。管理效益审计是监督与服务的有机结合,管理效益审计从财务审计入手,在搞好财务收支的基础上,先披露违纪违规问题,再披露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和方法,提出改进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油田各单位也应转变观念,必须认识到审计行为真正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达到效益最大化,与自身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应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共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沟通与交流,相互理解和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目标明确、注重内控,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管理效益审计的目的是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水平,帮助他们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主要做法是提出改进管理工作的建议;内部控制是企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一种管理控制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工作重点,立足于企业内向服务,对于企业主要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真正服务于被审计单位,充分发挥企业内审贴近经营、熟知管理的优势,扩大视野,将审计视点和分析问题的着眼点从具体经济业务转移到管理过程上来,运用各种分析性审计程序,以定量为基础,加以定性分析,将传统的直观反映审计发现转变为分析评价内部控制,揭示经营管理、内控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注重分析其深层次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提高审计服务质量。
(三)转变思路、准确切入,努力防范审计风险
在过去的审计实践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企业效益审计与传统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相比,不单需要从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转变,更重要的是审计人员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寻找问题的切入点也要转变。一是要从宏观层面去认识和分析审计查出的问题,把审计的着力点放到为推动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上来。二是要善于从全局着眼,从微观入手,有针对性地从完善制度和政策的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发展的问题。同时,管理效益审计必须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为基础,如果会计信息和管理信息失真,管理效益审计的结果可能出现重大偏差,甚至导致审计项目失败,所以审计时要以承诺书形式明确被审计单位责任,要求对方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使管理效益审计结论建立在翔实可靠的审计取证基础上,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四)加强培训、苦练内功,打造一支高素质队伍
搞好管理效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熟悉国际、国内内审发展状况和趋势;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熟悉会计、审计、统计、经济活动分析、工程技术、法律、税务、金融、管理、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类型,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的培训,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使审计人员具备创新能力,发现与财务审计不同的问题,能够以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和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从理论上准备,实践上探索,提高审计人员开展效益审计的工作水平,以更好地开展管理效益审计。内审人员也要跟上潮流,必须加强、勇于实践、认真学习宏观的方针政策、财经、审计、法律、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外,还应了解相关的生产工艺流程,成为具备多方面专业知识的通才。
二、创新油田管理效益审计的技术方法
企业管理效益审计的模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模式不同,其审计方法也必须与管理效益审计的内容、特点相适应,现行经济效益审计方法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审计查证方法、审计分析方法和审计评价方法。下面从管理效益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和后续阶段灵活运用恰当的技术和方法介绍如下。
(一)准备阶段
1.精心组织审前调查。确定审计项目后,要按照审计项目的具体要求,首先做好审前调查工作,尽快使审计人员由外行变为内行,对被审计单位工艺流程要与熟悉业务的权威人士深入座谈了解,必要时通过专家授课等形式快速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由于管理效益审计的特殊性,所需搜集的内容将比其它审计更全面、更复杂。在资料采集的过程中,可使用不同的调查方法,如采用抽样调查、问卷、询问等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历史、现状、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和内部控制制度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2.制订详细的审计方案。由于管理效益审计是一种综合审计,目前尚无统一的审计标准,因此需要编制更具体、细致和目标明确的审计计划及实施方案。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管理效益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不能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的思维上,要跳出财务收支的审计模式。在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加要侧重于审查评价审计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者必须兼顾。
3.合理调配审计资源。时间安排方面,要有充足时间获取证据,进行分析、评价,但又不能过长,否则会增加审计成本。人员配备方面,要有效整合审计资源,由于管理效益审计内容远远超出传统审计的范围,对此审计人员的知识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除了财务会计专业人员以外,还需要工程技术、计算机、管理、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员。
(二)实施阶段
1.注重审计取证的时效性。审计调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是管理效益审计中十分重要的方法。在管理效益审计过程中,审计证据主要包括实物证据、口头证据、书面证据、分析性证据。按照业务流程要经常深入现场,现场取证要注重审计取证的及时性,防止时过境迁,无法取证的局面。例如:我们在一个管理效益审计项目中创造性的制定了《管理效益审计现场检查记录》,检查完,针对存在的问题,让有关人员现场签字,确保了取证工作一步到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运用综合方法测试与分析。要注重审计方法创新,除了运用财务审计的方法外,还要运用其它方法,如经济活动综合分析方法、经济预测方法及现代管理方法等分析、计算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分析其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关系,以考察是否做到了经济、效率和效果,分析经济效益欠佳的原因、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以及改进方案。
3.反复征求审计意见。当审计证据基本收集齐全,并完成测试与分析,应反复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审计结论符合实际,易于操作,为取得审计实效奠定基础。
(三)报告阶段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报告不同于财务审计报告,它的目的不是为了证实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而是为了揭示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的高低及其原因,并做出评价,提出建议或措施。撰写效益审计报告要突出五个特点:
1.体现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重要性。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效益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效益审计中判断是非、衡量和评价效益高低优劣的准绳,是进行效益评价的重要依据。针对每一项问题,可以先指明所依据的审计评价标准,再指出问题所在,进而对比说明得出评价结果。
2.着重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有助于找到问题之症结,进而提出针对性强的审计建议。在报告中应明确某一个审计结果的成因,因为这些成因是形成审计建议的基础。
3.确保审计分析的准确性。针对不同评价内容选用定量分析及定性分析方法描述,尽量引用已获得的指标数据证明结论,对可以定量分析的内容尽量引入指标数据予以说明,而对于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则采取以定性分析为主,结合相关评价指标分析为辅的方法进行描述。
4.增强问题描述的生动性。为说明某一结论,可以引用易于解释和直观生动的表格、分析图表、图片等,如将实际数与标准并列比较,显示其差额或差异率,也可以用更直观的图表法来增进文字、数字的传达能力;此外,还可以使用照片用于说明某些特定问题,便于阅读者理解。
5.注重审计报告的建设性。效益审计的价值在于其建设性,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是效益审计项目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判明原因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从帮助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效益、改进工作的角度提出客观、合理、可行性强的审计建议。
(四)后续阶段
一、加强企业国有资产基础性监管工作
(一)区财政局依据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定位,依法对区管企业财务进行监督;区管企业依法享有财务自,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有效的财务监督和控制。
(二)企业财务月报和年报制度。企业按照要求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关,确保数据准确、完整、真实、可靠,并做到按时上报。
(三)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年检制度。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产权状况以及国有产权占有、变动、注销等情况,于每年4月底前报区财政局进行登记,由区财政局建立产权档案并进行年度检查。
(四)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工作。企业发生改制、分立、合并、破产、清算、产权转让、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股权比例变动、资产拍卖及其他影响国有权益的行为,要对相关企业进行财务审计和国有资产评估,评估结果需报区财政局核准或备案。参与企业改制审计和评估的中介机构一律通过公开招标确定。
(五)企业国有产(股)权交易管理制度。企业转让国有产(股)权,必须进入区财政局指定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信息,按规定的方式和流程进行转让。
(六)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工作。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缴国有资产收益。企业使用留存的国有资产收益,要按规定进行审批。
(七)企业监事会监督检查工作。企业要自觉接受外派监事会的监督检查,支持监事会开展工作,按要求对监事会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区财政局可以根据需要向企业派出或推荐财务总监,对企业财务实施管理和监督。
(八)企业法律保障机制。要建立防范投资风险的出资人的法律保障机制,建立防范经营风险的所出资企业的内部法律保障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经营者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经营管理的能力。企业应设置法律事务机构,配备企业法律顾问。
二、完善企业有关事项的批准、审核和备案制度
(一)企业经济活动涉及以下事项需报区财政局或由其转报区管委批准:
1、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组、股份制改造方案和国有独资企业章程;
2、企业及权属企业(一般指企业下一级子公司,下同)的分立、合并、破产、清算、增减资本金、发行股票及公司债券等重大事项;
3、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在增资扩股中全部或部分放弃国有股认股权,在上市公司配股中全部或部分放弃国有股配股权,或采用增发股票、增持或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定向吸纳其他非国有资本投资入股等方式导致国有股比例变化;
4、所属各级企业整体改制方案和国有产(股)权转让方案;
5、企业的发展战略规划;
6、企业设计外或非主业对外投资项目及主业范围内的重大投资项目;
7、企业对区管企业以外单位提供担保和抵押;
8、企业使用国有资产收益的实施方案;
9、企业法定代表人年度薪酬方案;
10、国家法律法规及区管委规定的其他需批准事项。
(二)企业经济活动涉及以下事项需报区财政局审核:
1、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年度投资计划和融资计划;
2、企业对其他区管企业提供担保和抵押;
3、企业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4、企业的年度工资分配方案,国有参股企业国有产权代表工资收入方案;
5、企业资产损失处置方案。
(三)下列事项应及时向区财政局报告备案:
1、企业制定的财务制度、重要会计核算方法的调整。
2、符合企业主业发展方向的计划内投资项目;
3、企业发生重大亏损或遭受超过5%以上净资产的重大损失;
4、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发生涉及国有资产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5、企业为权属全资、控股企业提供担保和抵押情况;
6、企业法定代表人年度薪酬执行情况及其他负责人的年度薪酬方案,国有产权代表的年度收入执行情况;
7、公司制企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负责人的薪酬方案;
8、国有资产收益的使用情况;
9、企业及重要子企业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及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
10、企业认为需要报告备案的其他事项。
三、关于批准、审核和备案事项的办理
(一)以上批准、审核事项由企业以正式文件上报,并附企业决策会议决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相关材料。上报前企业有关负责人要与区财政局分管科室或分管领导就审批、审核事项进行衔接、沟通。
(二)企业上报的批准、审核和备案事项,由区财政局按规定要求及时办理。对批准、审核事项分别出具批复文件、审核意见,对备案事项,如有意见,及时反馈报送单位。
关键词:建筑工程;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建筑工程企业产生的财务风险是由于在经营过程中受到各种内外的影响因素而产生,也是企业经营决策在财务上的总体表现,财务风险的不断增加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财务风险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工程财务风险认为是筹资上的风险,而广义的则指建筑工程在实施中产生的各类因素给工程财务造成的风险,除了筹资上的风险外,还有负债滚动式风险与投资决策上形成的风险,不论是哪一种因素产生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造成财务偏离预期目标,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造成建筑工程的财务风险的原因
1.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缺乏合理性
企业内部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是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措施,但目前由于建筑企业内部制度管理混乱,各级部门之间职权责任分工不明确,资金的使用与控制没有统一的管理,造成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资金流失与浪费较为严重。分工不明确导致财务内部资金缺乏合理性,是造成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例如,某公司对库存材料的周转力不高,但存货却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那么就需要对积货支付一大部分的库存保管费用,而且还要担负货物变质或者承担相应市场价格降低造成的损失。这无形中为公司增加了巨大的财务负担,财务风险也随之增大。
2.企业财务决策经营出现失误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财务控制决策上普遍存在一定的经验决策,决策上的失误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如,公司对固定资源的投资,如果对投资的资源信息缺乏一定的研究论证和分析,对市场价格的变动缺乏合理的论证,而直接通过经验进行决策可能会导致决策失误,无法达到预想的效益目标。若投资发生失误,则无法在预期内将投入资金全部收回,造成的财务影响可能比较严重甚至是致命的打击,也对工程的其他资金流动产生巨大影响。这样的现象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决策失误的不断发生,就导致了企业的负债经营。
3.企业滚动式的负债经营
对于一个建筑公司来讲,财务风险的发生主要来源于公司的滚动式负债经营,公司产生的合理债务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资金费用,利于建筑工程企业降低流动资金,顺利开展工程。但如果负债经营成为滚动式,持续过度则会加大建筑工程企业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工程财务的亏空,甚至会造成工程的停工或破产,严重影响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在施工前期的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
(1)制定工程投资决策要以整个工程利益出发,对整个建筑企业要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对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实施工程要与国家政策相符。根据市场环境的情况来计划筹资方案,同时在不同筹资情况下实现多种规划并存,适应市场的多向变化,降低企业风险。绝不能够出现因决策失误而引发财务风险,管理人员要对可行性方案的科学分析,反复论证,多角度出发,对方案要严格把关,分析透彻,不疏忽于每个细节,时刻考虑工程风险。不能因管理和计划失误而导致工程财务出现风险,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2)要严格管理施工企业的筹资,制定安全筹资的方案,细化筹资各项条款,保证资金安全到位,同时经济适用。把企业自给资金和筹资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安排,分别规划出工程前期、中期、后期的用资方案,计划不同时期所使用的资金比例,让资金在工程施工中处于不断循环的状态,而且合理安排不同时期所拥有的资金,计划各个时期资金使用方案,确保自筹资金和债务资金的到位,满足工程进度的需要。为了工程方案的顺利完成,要加强完善筹资管理,实行计划多种筹资方案,借助市场等多渠道筹资,优化筹资方式,加大所筹资金的使用效率,使工程成本和风险降低。
(3)建筑工程的合同制订签署关系到整个工程风险,以防合同欺诈,出现不利于工程的条款。对出现一些不平等、不合理的条款,包括赔偿、变更的条款要及时协商沟通,管理部门要提前分析和预测工程中所产生的不利因素,详细制订发生风险后的责任,以及赔偿,对合同条款要认真审核,防止工程风险转向自己,引起不必要的合同纠纷,对不合理、不公平的条款协商取缔,不能让不良条款存在于合同中,以免出现合同风险。
2.建筑工程在施工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
首先,为了提高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防止建筑工程内控风险,应积极开展外部审计工作,强化企业监督,将建筑工程企业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利用经济效益的增加,能够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企业内审部门要重视财务收支的工作,使财务工作落实到位,降低风险。完善内部控制的同时要加强内部执行力度,制定评价内部控制的执行方案,研讨控制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确保工程的顺利执行。
其次,要以工程施工中的成本预算做基础,对整个施工的目标进行控制。要最终分解到各个环节,实现一个环节一考核,把责任落实到部门,细化到部门的组和最终的负责人,把权、责、利落实到每个执行人身上,实行奖惩制度,使其不仅局限于增收的环节,更要实施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把安全责任也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树立责任意识、安全意识。保险责任要落到实处,并将保险与工程计量相挂钩,施工单位不仅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投保,而且要为特殊工种购买人身意外险,充分利用各类保险降低和规避不可预见的费用支出。在一些特殊工程中对工程也要投保。如,物质损失保险、第三者责任险等,这样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损失。使整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实现处处有责任,人人有保险,使安全、责任、工程成为一体,实现最高施工效率与最低财务风险。
最后,财务在工程建筑风险中作为最重要的体现部门,对工程的核算和管理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详细预算施工中的成本,对各个环节的资金要进行核算,使财务明细合法。依据各项规章制度,要不断加强预算控制的管理,严格控制审批权,做到建筑工程各个环节有账,各个环节有审批,并有详细报表,来控制与降低建筑工程的财务风险。
3.建筑工程在竣工阶段的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
(1)要加快工程回收款的结算速度,建设项目在工程阶段性完成时,需要及时结算工程款,否则将造成资金供应紧张与周转混乱,业主不能在支付时段内拖延付款,致使工程面临巨大的负债风险。同时若建筑工程在依据图纸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发生变更或者由支付方产生的工程量更加或变更,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时,建筑企业要依据合同进行费用追加结算,尽量减少对工程变更、停工或材料耗费产生的成本,加快工程款的结算速度,避免工程发生严重的财务风险。
(2)要明确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赔款事项与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工程施工建设中,产生赔偿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工程事项,对建筑工程而言,出现工程索赔问题,要选择合适的赔偿方法来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保证工程在发生意外事项时不影响施工进度以及增加财务风险。公司要依照一定的程序提出索赔请求,通过搜集相关证据使工程自身损失降到最小。发生索赔问题,一定要重视工程索赔,能够减少企业在前期投入资金的损失量,对降低建筑工程财务的风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建筑工程在在其经营、施工的过程中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不仅会遇到筹资上的风险,而且还会面临负债滚动式风险与投资决策的风险,无论是何种因素产生的影响,都会在相应的时段内造成财务偏离预期目标,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直接性的影响。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要加强财务风险的控制与管理,才能促进建筑工程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志成,彭松.工程总包项目财务风险的识别[J].中国市场,2011(36).
[2]秦德伟.关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1(03).
[3]郭子炀.浅谈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J].山东电大学报,2008(08).
荆州市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和轻纺、化工基地,形成机械、轻工、燃化、纺织、电子等门类的工业特色,近年来涌现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
“经济社会的发展凝聚着每位财会工作者的汗水和辛劳,地方财政收人饱含着所有财会工作者的智慧与奉献。”张端方指出,会计是经济和财政工作的基础: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而言,处于管理国家财政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第一线,是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延伸,肩负着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的重任;对于企业会计工作而言,加强生产要素合理配置,需要会计提供真实科学的价值来评估,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需要正确的会计信息来支撑。
张端方指出,会计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经济信息总量中70%为会计信息,从微观经济管理角度看,会计通过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核算,为有关利益主体及时提供必需信息,为单位财务状况评价、投融资决策提供服务;从宏观经济决策看,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层面或各体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会计信息是必须采用和依靠的工具。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会计工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需要其提供的基础信息进行判断。
会计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包括成本控制、库存控制、经济批量控制在内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减少消耗,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会计是财政管理的工具。财政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收入和支出,都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息息相关。从收入角度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企业的经营成果,其中应以税收等形式上缴国家财政的部分,要通过会计核算确定。从支出角度看,财政的每一笔开支都要从会计人员手中经过,支出是否合理合规,都要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
会计工作要在经济管理和决策中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防范化解风险中充分发挥预警作用,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充分发挥推动作用,在维护经济秩序中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因此,推进会计改革,强化会计监管,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推进会计诚信建设,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能有力地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
他指出,会计工作越重要,会计工作者越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富,国无信不强。诚信是会计工作的灵魂,是行业安身之本、立业之基。会计诚信关系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关系着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社会公众利益。会计诚信建设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会计工作者要有独立的人格,要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的执业理念,会汁管理部门要大力推进会计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打造诚信会计,为优化社会信用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会计工作越重要,会计工作者越要加强学习。近年来,国家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创新力度很大,先后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工会会计制度》,新《高校会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也即将颁布;财政改革与管理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以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等政策在不断规范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的投资主体、新的经营模式、新的生产方式不断产生,也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广大会计人员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荆州市会计管理工作在全省创造了可圈可点的亮点。2008年初,荆州市财政局在全市市直单位全面推行会计建账监管工作,联合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监察局印发了《关于在荆州中心城区试行会计建账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建成包括建账单位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纳税信息和监督检查信息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2009年荆州市直共办理建账监管审核单位近2000家,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监管面达到100%,中心城区企业监管面达到近80%。
[关键词] 信息化;出版企业;内控制度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38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061- 02
内部控制是为了维护企业的资产完整,保证会计与其他信息准确及时和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避免各种经营风险,确保员工正确履行职责,贯彻经营决策和实现经营目标,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而针对企业内部各个生产经营要素和各项活动,由企业统一构筑、全体或部分员工实施的组织结构、程序、标准、方法等形成的控制系统。从内部控制概念和信息化的管理理念来看,内部控制的目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并与管理信息化过程相一致。管理信息化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管理基础,提升了企业内部控制效率。从内部牵制到管理控制,再到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无不反映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影响。特别是财务业务实现集成化管理后,庞大的信息资源系统迫切需要内部控制管理,以防范各种经营风险。
1 信息化对内控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管理信息化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特别是财务业务实现了集成化管理,增加了对企业经营风险的管控难度。主要表现在:
(1)信息化优化了业务流程,对内控制度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财务业务信息系统的集成化管理,优化了出版企业业务流程,改变了出版企业原来部门职能条块分割的管理局面,实现了从采购到付款、从销售到收款等各个业务环节流程化作业,真正实现企业资源的共享和统一管理。所有的数据都来自于业务经营过程,内部控制对系统程序的依赖性增加,流程管理日显重要。这种业务流程的转变使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及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公司内部管理和财务监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2)要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实现关键环节的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减少了重复的不增值的环节,许多要凭经验判断的手工控制环节消失了,而系统的职业判断力和自纠功能相对较弱,从而导致信息差错的可能性增加,对出版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出版企业在充分考虑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对业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降低系统风险。
(3)要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建立严格的授权责任体系。根据出版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员工的岗位责任,设置每位员工对系统的操作权限及信息的查询权限。对用户权限进行有效控制,确保业务信息的安全、准确、及时、可靠。通过对不同层次操作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权限划分,保证出版企业的各项业务均是由被批准或被授权的员工执行。如业务数据是一次输人,多次、多方位利用,所以对业务数据的修改与删除就要制定出严格的控制制度,数据修改或删除的信息也必须及时。
2 信息化提升了出版企业内部控制能力
管理信息化是集企业组织业务流程、企业规范、信息技术、实施方案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为实现内控目标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
(1)信息化改善了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企业治理结构、内部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反舞弊机制等方面。信息化改善了出版企业内部环境:第一,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出版企业科学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在信息系统运营过程中,首先解决组织结构中的信息传递问题,再解决业务流程的顺畅与规范问题,最后潜移默化地实现企业的组织结构合理化。第二,管理信息化可以帮助出版企业建立合理的权责分配体系。信息系统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对企业管理中各个角色进行定义和设置,在授权审批、业务经办、业务记录、资产保管、稽核检查等各个环节实现职责分离和相互牵制。第三,集成化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套勾稽关系严密、各职能之间紧密集成、信息共享的系统,加大了舞弊的难度。
(2)信息化有助于出版企业管理层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信息系统有各种分析手段,来分析日常经营中的各种风险。如,通过盈利能力分析、成本变动分析、资金分析等,可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识别财务风险;通过库存分析、应收账款分析、偿债能力、预算执行对比分析等,对潜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信息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结构性分析、趋势性分析等得出参考值,供企业管理层决策参考。
(3)信息化有助于出版企业更好地实施控制措施。控制措施是为确保出版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授权批准、实物控制、职责分离、预算控制、业绩评价、会计系统控制、信息系统控制等。信息系统有一套清晰的职责划分与授权体系,可以很好地做到授权批准控制和职责分离控制。除了预算控制和业绩评价等控制手段外,还可以根据控制目标和控制原则整合流程控制。流程控制通常同业务流程相吻合,主要由控制点组成。根据各控制点,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特别是在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对于保证整个业务活动的控制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信息化有助于出版企业加强信息的收集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系统能对企业已收集到的内外部信息加以更高效的处理。对内部信息,企业可以合理地使用系统拟定相关制度,规范其执行。信息系统通过其授权体系使员工了解自己的职责,通过参与业务流程、完成单据与报告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与他人工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流通和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各种业务在一个统一平台上实现操作和协调,通过在系统内设置内部控制点,能够实现各项控制的程序化、规范化,使信息流在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得到有效的控制与传递,有效地减少了业务部门分割运行时出现的执行偏差现象,提高了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5)信息化加强了出版企业的监控力度。监督检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信息系统可以为出版企业建立持续监控提供客观科学的标准。持续监控建立于单位内部的业务循环中,包括日常的管理监控活动。信息系统对业务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能够进行内外部核对,实时判断是否符合既定的逻辑关系,并随时把异常情况提交给监控部门。业务系统中的生产计划衔接销售部门与生产部门,物料需求计划衔接生产部门与采购仓储部门,资金计划衔接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相互之间的监控以翔实的记录为依据,以科学制订的计划为准绳,可以保证持续有效监控,大大减少部门间监控脱节和某些控制点成为“盲区”的现象。同时管理信息化强化了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利用信息系统强大的信息数据整合处理功能,对企业业务运营进行风险评估,对财务系统工作质量进行独立公正的监督评价,促进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和提升组织价值。
3 信息化推动了出版企业内控制度的建设
为切实保证管理信息系统顺利运行,出版企业需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以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只有从操作规范、岗位职责、问题管理、系统变更、运行考核等方面不断细化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层层传递,逐级管理,全员遵守,才能实现信息系统运行的上下一致。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充实和更新企业传统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手段,有效地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3.1 财务管理制度
①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牵制和稽核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②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会计核算管理办法、会计报表编制说明。③财产管理制度:支票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应收款项管理制度、存货管理制度、长期投资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担保管理制度、财产清查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办法。④报告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统计分析制度、内部审计制度。
3.2 业务管理制度
①岗位职责:岗位责任制度、业务凭据流转规程。②选题编务管理:选题申报认证制度、图书编校质量审读制度、稿费支付制度、样书管理制度。③出版管理:成本控制制度、图书印制管理制度、图书分类管理制度、书号管理制度、图书再版和修订管理制度。④发行管理:图书定价制度、图书提印制度、信用政策、退回图书管理制度。⑤质量管理:印刷质量管理制度、出版损失追究制度。⑥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制度。⑦行政管理:合同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薪酬福利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假日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3.3 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
①全面预算管理制度。②绩效考核:岗位薪酬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3.4 决策管理制度
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制度、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决策制度、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定期会议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海林,续慧泓.财务管理信息化[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基础。经济信息总量中,其中的70%为会计信息。随着荆州市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在支持科学决策、引导资源分配、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合理分配等方面具有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网尽揽”的建账监管
会计工作更是财政工作的基础。财政部门最重要的工作是收入和支出,两者均离不开会计,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有关。从收入角度而言,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企业经营成果,这些成果以税收等形式上缴国家财政,要通过会计核算来确定,若核算出现差错,必然会影响财政收入,充分证明了会计工作对财政收入的重要性。
2007年,湖北省政府颁布《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管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全省各地、市、州财政部门依法对所辖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实行监督管理即建账监管。2008年初,荆州市财政局联合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民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监察局印发了《关于在荆州中心城区试行会计建账监管工作的实施方案》,首先在全市市直单位全面推行会计建账监管工作,建成包括建账单位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纳税信息和监督检查信息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荆州市会计网的右上侧,是该市建账监管信息系统的人口。荆州市会计管理局局长严汝龙轻点鼠标进入系统页面,首先进行包括单位名称与单位性质在内的用户注册,登录之后填写建账监管审核表、财务指标表、纳税情况表。据他介绍,2009年荆州市直共办理建账监管审核单位近2000家,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监管面达到100%,中心城区企业监管面达到近80%。
荆州市开展建账监管工作,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清晰的解释和说明。以往,荆州市直政府部门通过政府采购招标选定的定点汽车维修供应商,由于没有规范会计核算,社会上担忧这些厂家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会计核算不完整,极有可能导致维修零部件质次价高,对财政资金造成浪费;也是因为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报表不完善,维修厂商和监管部门难以给予社会满意的解释和说明。荆州市会计管理局在深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以会计建账监管为切入点,通过规范维修厂家会计基础工作,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联合监管部门对政府采购送修车辆实行单车核算的管理办法,使得每台送修车辆更换配件数量、规格型号、生产厂商、进货渠道、价格、维修工时、收费标准一目了然。
目前,该市已初步构建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单位积极参加的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会计建账监管体系。这项工作推动了各单位会计建账工作,以往从工商部门的口径显示,该市近一半注册资本在3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没有规范建账,而今工商部门在办理企业年检时,统一要求企业提供财政部门审核备案的会计报表,解决此类单位长期无账的问题。规范了单位的会计核算,过去部分单位“包包账”、“流水账”现象非常多见,而今通过建账审核过程中的指导服务,会计管理部门借助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记账机构记账,提高了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遏制了假账和几套账。
“推进建账监管不是‘为管而管’,再坚持5~6年,这项‘一网揽尽’的工作所起到的深远作用就更加显现出来。”严汝龙告诉记者,就每家企业而言,通过每个会计年度在信息系统上报的财务指标、纳税情况等企业运营的核心衡量标准,将提供具有持续性、可比性的数据,纵向比较分析可知企业的运营状况、会计工作规范程度,乃至会计人员诚信建设。就地方经济而言,可在监管覆盖面较大的前提下,通过被审核企业的总量、规模、行业分布,摸清全市经济家底,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借鉴。“那时,会计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的作用就得到具体体现。”严汝龙微笑着说。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短板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处于管理国家财政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第一线,是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延伸,肩负着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的重任。2010年,荆州市会计管理局着手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财政资金安全、保障财政各项改革与管理政策贯彻落实。
严汝龙递给记者一本刚刚编订完成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培训资料》,在这套90多页实务内容包括部门预算编制简介、政府采购法制度改革和发展、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与监督检查等五项专题。“由于政府体制改革、机构合并与精简以及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体系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严汝龙向记者介绍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精简,首先从隶属于后勤部门的会计人员中开始,造成由其他岗位、略通账务的人员兼职,形成无证上岗的现象。此外,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岗位为该单位所管辖领域范畴内的业务,会计人员无形中被边缘化,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转行到‘核心、骨干’岗位上,造成会计队伍的萎缩和削弱。”
此次,荆州市会计管理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管理的工作目标是,规范会计人员任用行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会计建账监管办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证财政改革与管理各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会计人员学习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切实增强会计人员依法理财、诚信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开展这项工作的具体措施有,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任职情况进行调查,登记财务负责人的任职资格和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组织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不符合任职条件的财务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限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对不能按期取得任职资格的建议所在单位将其调离岗位;做好财务负责人任职资格审查,今后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任用财务负责人必须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任职资格,并填写《拟任财务负责人登记表》,征询财政部门的意见。举办财务负责人专题培训班,针对新出台的财政改革与管理政策,学习会计法规及会计基础规范、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及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与管理政策,帮助财务负责人充分理解财政政策,熟悉操作流程,提高其业务水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荆州市财政部门还通过经验交流会、现
场观摩会、研讨会等形式,建立市直财务负责人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共同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严格执行财政收支政策以及科学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方法,以期提高各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该市财政局制定了考核评分体系,分会计基础工作、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执行、财政改革与管理政策贯彻执行、职业道德、奖励项目五大类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的考核评价,五大类之中细分为不同分项,其中的部门预算编制及执行、非税收入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容易出现的薄弱点。
“在举办类似培训的过程中,也是对我们自身的培训。作为会计管理工作者,我们也在思考自身定位,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工作,还要主动紧跟财政工作的需要,发挥会计工作全方位覆盖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特点,体现会计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严汝龙告诉记者。
荆州市近年来会计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领导重视。荆州市委书记应代明明确要求通过建账监管等会计管理工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荆州市财政局局长张端方则向记者表示,近年来,荆州市财政局党组始终把会计管理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点工作,做到会计工作在全局中工作中有位置、在党组会上有专题研究、在业务室配合和支持上有措施、在经费和干部安排上有保障,确保会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他希望会计管理工作立足本职、围绕中心,始终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财政改革与管理工作、服务社会公众,继续推进会计改革、强化会计监督、优化会计服务,在推行会计建账监管方面取得新成效、在会计人员管理工作方面取得新突破,在会计服务领域进行新的探索,使荆州会计管理工作在社会有影响、在全省有地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改革作出贡献。
亮点掠影
荆州市行政区划还包括松滋市、石首市、公安县等地区,各地会计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做出了各具特色的亮点和成绩。
公安县:攻坚村级会计工作
农村财务问题是全国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公安县经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反复研究,实行了“村级财务与村级资金,由服务机构委托管理”的模式。该县农村历经上世纪80年代集中办公的村账村管、1990-1997年的村账站审、1998年后的村账站管、2003年农村财务“双代管”试点、2006年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五个阶段。截止目前,公安县实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的乡镇16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100%,涉及行政村326个,占总村数的100%,另有部分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中介组织的财务也实行了会计委托服务。全县乡镇服务机构代管村级资金近2000万元,共处理村级出纳手中的“包包账"6480笔,金额达到626万元,化解村级债务1.5亿元,化债率达到38%。
公安县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具体实施方法是在各乡镇财政所设“乡镇农村财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一条龙”窗口服务,中心统一设主任、副主任、总会计、总出纳、记账会计、审核会计6个工作岗位,所长兼任中心主任。统一实行农村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全县各中心统一配置电脑,统一使用农业部审定的软件,由公安县会计管理局信息中心到乡镇统一安装和调试,对村级会计记账统一采取电算化。统一会计核算,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itN度》的规定设置了总账和明细账,并遵照新会计制度的规定和程序统一进行了会计核算,各行政村设现金流水账、银行存款账、往来登记簿、固定资产登记簿、农户资金任务结账登记簿、劳动用工登记簿”;中心设总分类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林木资产明细账、财务收入明细账、财务支出明细账、库存物资明细账、往来明细账。
在会计核算规范化的基础上,统一资金管理。村级资金实行专户管理,收人及时存入中心专户,中心总出纳只管存款不管现金,村级报账员手中只有备用金。中心总出纳根据不同的村和银行账户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中心付款不通过现金,补充备用金由出纳根据记账会计审核签字的支出报账单开具结算支票,经总会计验票签章,在银行转账结算。统一运作程序,一旦财务事项发生,经手人要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并注明用途和签名;之后经过民主理财小组集体审核,加盖“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用章。在经过村书记、村主任审签后,签名盖章,由中心审核员依据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对合法票据加盖“同意入账”审计专用章,再由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会计员按照新会计制度规定入账核算,最后各村在财务公开栏上对收支情况进行张榜公布。
公安县的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解决了农村村集体经济乱收、乱发、乱补、乱集、乱摊的问题。保证了政策落实到位、惠农补贴到位、基础设施到位、村级运转到位,通过中心会计服务,对各村的所有收入和各方面下拨的涉农资金支出实行中心直达或报账制,将民政优抚、救济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公益事业支出、村干部工资等直达个人和施工单位。避免了村集体资产流失、账目不清、随意举债,较好地解决了该收不收、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现象的发生,避免了村集体资产流失,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村民的理财行为。各中心定期按要求打印出各村的电子账单,由村干部领回在村里公开栏上张贴公布,让群众了解村每季度财务收支情况、村级企业承包合同签订及兑现情况、现金存款余额、固定资产、债权债务、村级财务家底及村民往来款项等情况,确保了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支出的透明改变了以前乡镇吃村、村吃组、组吃户的现象,各类支出合理归位。
与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密切相关的还有该县在乡镇财务中推行的“零户统管”,对29家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委派会计,对县直160家行政事业单位分别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与记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近年来的会计改革,全县已形成县直财务有“会计委派”、“集中核算”,乡镇、村级财务有“会计委托”的三级立体财务监控体系,财政监督关口前移,初步实现了资金预算、分配、使用、决算的全过程监督。
石首市:探索继续教育新路径
石首市共有2045名会计人员,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3.13%:中专学历占18.83%;高中以下占18.04%;具有高级职称占0.2%;中级职称占9.73%;初级职称占12.18%;无会计职称占77.9%,会计队伍学历结构及专业技术素质结构明显偏低,抓好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教育,搞好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石首市自2004年起,每年下半年选择适当时机,组织4至5天的集中培训。培训的对象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所有人员,无论是否在岗或不在岗,无论是在石首还是在外地工作,无论有无或有何种技术职称,一律按要求参加该市会计局组织的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会计职业道德、企业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规范、财会电算化知识以及与会计业务相关的财经法规知识。2004年是培训的头一年,由石首市会计局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
力较强的同志授课,然而学员学习不够踊跃,听课率不高。自2005年起,每年的培训该市专门聘请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武汉科技大会计学院的教授授课。在培训管理上,每逢培训市会计局均全力以赴,并指定专人负责抓管理,学员每天进行考勤记载,结业进行考试测验并评分存档,学习结束发给结业证,以此作为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的重要依据。
石首市在组织会计继续教育过程中,提高单位领导对此重要性的认识,搞好继续教育工作的保障,解释说明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是单位人才培养的重要工作,特别是企业单位应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谋划,统筹安排,重视人才培养,舍得智力投资,为企业的发展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包括财会人才在内的精英团队。
为了提高继续教育质量,石首市会计管理局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抓好教师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进修或考察,以提高其专业理论水平,更新知识,有的放矢地搞好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实地调研,熟悉了解企业经营实际,及时发现企业会计在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针对性地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传授给会计人员用于实践。
石首市会计管理局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分为高中级和初级及以下两个层次培训。对高中级层次主要侧重于会计预测与决策、分析能力的培训;对初级及以下人员应以基础性实用性知识为主,两个层次的班分开办,在时间安排上可以先后错开。
继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使其知识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的终身教育。该市注重加强对学员的后续管理,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凡参加培训的学员,由会计主管部门建档建卡,以便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同时还及时了解学员学习效果,征求培训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改进培训课程和内容,使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发展与完善。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石首市会计继续教育工作得到了广大会计人员的认可,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提高了会计人员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培养了会计队伍,促进了本地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同时还使会计人员之间、会计人员与会计主管部门、培训单位之间加深了友谊,密切了感情联系。
松滋市:打造创新型、服务型的人性化管理
松滋市会计局将传统型管理转为创新型、服务型的人性化管理,让全市5000多名会计人员感受到“大后方”春风化雨般的温暖。
松滋市是荆州地区唯一设立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县级城市,该市会计从业队伍每年约有200多人参加从业资格与技术职称考试。会计人员的数量增加了,质量如何与之形成正比?松滋市会计局针对本地行政事业单位、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不同规模性质企业的会计工作与会计人员不同要求,量身定制不同的“服务菜单”。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2004年,《小企业会计制度》正式;2005年《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正式实施,2006年,我国全部修订新会计准则共38项。九年时间中,松滋市会计局每年要重新编写继续教育授课教材。结合业界大背景,松滋市会计局按照不同单位的性质、规模、行业,以及会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分门别类,制定不同授课内容。在此期间,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对会计核算、监督工作又提出了针对性、专业性的新要求。松滋市会计局为此特别开办了专业培训班。除了已颁布的刚性法规制度外,松滋市会计局还负责编写一本教材,集中列举了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具体性问题和具体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