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型农民培训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育新型农民主要是针对传统农民而言,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最为艰巨和伟大的历史任务,更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重大任务。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力量,也是发展生产的主体。所以中国农村问题、农业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农民,主要的依靠力量也是农民,所以“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及其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事关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因此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应该以培育新型农民为核心来开展相应的内容培育,主要针对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来设计相应的建设内容,是各项内容能够有的放矢,解决农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培育新型农民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的重要目标。以人为本是我国各项工作追求的终极价值。在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中,因为依靠和服务的主体都是农民,因此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是要切实做到实现农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传统农民转化为适应时代需要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我党提出的新型农民概念是对我国农民在新时期的新要求的具体体现,如何真正实现农民向现代转型,根本的途径只有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切实提高农民的各项基本素质,使之实现由内而外的转化,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中在新型农民培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加大农村发展的力度,但是不可否认,我国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在日益丰富的同时,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却相对滞后。相对滞后的农村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培育新型农民的严重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村精神文化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新型农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我国长期以来在农村的文化和教育建设投入相对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存在一系列问题:长期严重缺失、落后简陋、年久失修等等,造成大多数的状态是“名存实亡”。农村文化设施是农民文化生活的物质基础,而农村文化设施的缺失致使农民难以正常展开文化活动,这就难免会影响农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压缩了农民提升自身素质的空间,最终阻碍了新型农民的发展。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下导致新型农民在文化素质上的低下。在我国农村由于地区的差异和历史的原因,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包括文盲在内占到绝大多数。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农民只能成为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缺乏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素质,因此距离新型农民的“有文化”的要求相差甚远。农村专业技能培训机制不健全、机构不完整,致使农民缺乏技术及管理能力,这与新型农民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国农村的技能培训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培训机构数量少,农民数量众多,两者之间形成巨大差额,无法满足农民对科技的需求。培训内容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农民需要实际操作层面的培训,但培训方面却理论知识偏多,实用性差,较难掌握,致使农民不能掌握到培训内容,得不到真正有效的培训。培训形式单一,只有理论授课,实践环节缺失,致使培训最终实用性丧失。
三、通过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人才对于提升中国农村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院校应该担当起培养人才的重担,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大的人力资源引领和智力支持。高职院校是当前作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优质学校类型,其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更强调对专门技能的训练,因此,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训农村专业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需要找准自身的发展位置,明确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各项条件,才可以更好地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帮助农民提升创业技能水平。
1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可以高效地缩短城市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这一要求,对农业、乡村、农民经济的蓬勃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必须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和特点,紧跟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是突破当前农业人才开发难点的重要步骤。高职院校注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是可以提升农村农业文化教育水准、提高农民的学习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存量的累积,帮助农村农民顺利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可以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改善农业劳动者就业质量。通过高职院校的培养,完成传统农业劳动者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使其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具有更强的竞争性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农村市场经济的稳定性。
2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要完善农村人才结构,必须要在政策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培养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团队带动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提高农村农民职业素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2.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体结构不均衡
首先,培育对象选择范围狭窄。高职院校在培养对象的选取上,虽然具有“择优选择”“以点带面”的优点,但是针对广大普通农民所进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却没有普及。长期下去,势必会导致农民发展不均衡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其次,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要求教育对象必须具有相应的农业专业知识基础,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文化素质高低的影响,高职院校完成传统农业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困难重重。最后,培养的对象以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偏多,而在专门技能型及专门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上则严重不足。这种培育结构不均衡的现象,违背了乡村振兴战略中对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需求,会导致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方面的成效不显著。总之,如果缺乏一定的教育经历和文化水平,就很难完成从传统农村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
2.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单一
生产技术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在组织培训工作时的重点培养类型,培训内容虽然能够适应广大农户的需要并被农民接受,但却远不能满足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所必须的社会知识系统。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生态、乡风、治理与生活五方面明确提出了具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乡村振兴战略的五点要求中得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是包括科技、人文、生态建设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构复杂、多元的综合体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特点和目标入手,来组织农民的培育工作。
2.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手段和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养手段与方法都还不灵活,也相对片面,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只对固定的基础课程实施了严格的专业训练,在培养过程中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培训形式上主要以新农村农业领军人物的培训和示范性培养为重心,主要面向农业领军型人物和农村基层领导者开展的核心培训,教学方法上也大多采用讲座、研讨会、参观等单一型方法,但现代新型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和开放式教学方法还没有充分运用在农民培育工作当中,而远程教育,小班课堂和实战训练的教学形式还没有充分普及,这些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进度。
2.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优化
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师资结构也亟需进一步调整。一是培养师资流动性较强,多是兼职的、从学校以外聘请的短期性师资,无法连续固定的时间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培育。同时为适应培养需要,培训师资的能力门槛也逐步下降,部分师资甚至自己也不具备足够的农业实践经验,所掌握的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也达不到正常培养标准,与学员素质之间出现了断崖式差距,使得传统农民培育的效果大打折扣;二是部分师资虽然具备了扎实的农业基础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充分考虑受训学员的现实状况,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无法实现因需施教;三是有着丰厚实践经验的老师,由于从未进行过体系的理论训练,无法形成书面的规范性指导,也无法把丰厚实践经验的理论知识系统地、条理清晰地讲授给学生。
3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
3.1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
科学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积极先进而科学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的农村农民培育工作具有正面带动的效果,而消极错误的农民培育观对高职院校农民人才培育工作具有负面阻碍的影响。所以,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逐步摸索出符合当前国情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观。首先,扩大培育视角,确立了“大职业培育观”。乡村振兴战略,是包含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等几个领域多方面的全局性战略。将培训范围由单纯的农业生产技术训练,拓展至涵盖了多种内容如:农业生产技术、道德、生态意识、法治观念等具体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标准。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时,必须重新确立强大职业农民培育观念,以更为开阔的视角来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其次,吸引多元化人才,建立合理的人才观。合理人才观影响着高职院校对于人员的培养、考察、引进等多方位的人才管理培育工作。高职院校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候,首先要始终铭记新型职业农民才是乡村振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将所有可能发展的受培养的农民学生都吸收到培养团队当中,以公平的眼光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受教育培养的农民,力争培育出一大批生产经营型、专门技术型与专业服务性新型职业农民,服务于农村建设及农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努力将其打造成新一代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村高新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者。最后,顺应时展趋势,逐步建立了终身教育的培育观。社会网络发展飞速,这就需要广大农民具备更高的文化素养和更多的技术,单靠一种技能很难应对竞争加剧的现代社会。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终身教育的培育观。一方面转变以往农村群众过于重视教育功利性的观点,一方面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了终身学习的价值观。另外,高职院校建立农村长效化教育追踪服务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对象进行培训后的追踪辅导,并通过建设农村信息化服务管理系统,搭建农村线上追踪服务平台,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学员在农村生产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3.2针对不同的农民群体,优化培育内容
为了满足现代化农村发展需要,为新型职业农民所制定的基本培育内容必须全面涵盖农村实际需要,除必要的农业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教育、农村农业管理人员教育、市场动态培训外,还必须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群众文化教育,以及政策与法规培训等基本教学内容。一是培育内容符合农村需要。培育内容覆盖基础技能、核心技能以及适应社会交流的技能。首先,培育内容与农业基本技能相匹配,有助于增强农民对新型农村文化知识和有关政策法规的了解与接受。其次,培育内容必须与农户的核心专业技能相匹配,并针对实际职业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帮助农民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有机融合发展。最后,培育内容与农户的社会交流技能相匹配,涉及新事物新技能如电商和网络技术等,除此以外,作为农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交流能力与团队合作才能也是其中的重要培育内容。二是培育内容必须符合本地资源。因为各个区域的农业产业都有着各种不同特征属性。造成各地农业发展存在独特性的因素,主要是受自然环境条件不同、地域差别和季节变化等自然因素及生产市场、人为因素和农业生产组织结构等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必须对全国各地的农业发展问题开展全方位研究,并加以全面和细致地总结,以创造适应各地农业发展趋势的新思维,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寻求处理农业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并合理运用农业生态资源,提供符合各地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3.3创新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方式是相对单调刻板的,但身处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高职院校在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中要紧跟时代潮流,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教学工具,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积极革新农民培育方法,增加教学灵活度,并充分调动起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例如可把教学地点选定在果园,与此同时利用网络技术,现场连线种植技术比较领先的公司,合作来共同完成远程教育;农户可通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一边在种植地内进行实训任务,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都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对参加培训的兴趣和主动性。
3.4优化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实用化
高职院校应当把握区域农村农业领域发展的相关状况和要求,据此提出培养目标,构建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职业岗位需求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社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的多层次课程体系,同时变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方法。课程设置要坚持实践性原则,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现实的农业需求设计课程,重新取舍教学门类和教学内容,逐步重构课程内容,使课程的设置更加适应地方农业实际发展需求。逐步淘汰过时的技术,有选择地把适应地方农业生活经济发展需求的新技术吸纳到课程当中,并适时调整课程,以保证教学工作时时保持“源头活水”。
3.5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团队建设
农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成效如何,与培训教师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很重要的关系。为保障新型职业农民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新人才引进与激励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首先,梯队培养、外部人才引进教师队伍。通过招聘农业学校的兼职教师,及高学历的涉农专业技术人员,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补充,提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师的质量。其次,加强与本地企业合作,实现共赢。为培养符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和本地公司共同协作,通过让涉农专业教师在基地、对口公司定期进行挂职锻炼,以实现对师资的全面培养。最后,严格考核制度。为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的成效,高职院校应当设置严格的教师考评制度,并定期对教师进行考评。在考评中业绩最优秀的教师将获得在评优、评职称等工作方面的优先权,并期望借此来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知识水平,加强对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基层农村整体素质水平,对进行更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意义重大。高职院校一定要主动担当起这种社会责任和农村教育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优化充实,全面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能力,全力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深入发展,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这一宏伟的战略助力。
参考文献:
[1]康亚华,许文静,尹秋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9(2):89-94.
[2]林靖.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路径建构研究———基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个案[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9):226-227.
一、 制定精准培育政策
以省政府文件印发《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纲要(2015―2020年)》(晋政发〔2015〕6号),明确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为落实省委省政府 “精细培训、精准培育”工作要求, 2016年5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试点指导意见》,在全省选择主导产业突出的8个县,开展以建立职业农民数据库、全产业链培训、分产业分级认定、科技信息服务和财政金融扶持等精准培育试点工作,在试点县精准培育出3000名职业粮农、菜农、果农、牧农、药农,推动当地农业转型升级。
二、精准遴选对象
选对人是精准培育的前提。为精准遴选培育对象,全省组织开展摸底调研,通过村镇+专业协会+培育机构等多渠道推荐,农业、畜牧、农机、果业等产业管理部门筛选,准确锁定培育对象。山西省将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返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带动示范作用突出的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和立志投身农业领域的创业者这四类对象作为重点,坚持培育内容与产业发展同步,依据产业专业选人;坚持培育内容与农民需求相一致,将发展创业意愿强烈的优先列为培育对象;坚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兼顾普通农户相结合,将有潜力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的普通农户也纳入培育范围。精准遴选对象为精准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依据不同类别培育对象,2016年,共组织了省级示范培训50名、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1000人、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24000人。
三、精细组织培训
一是在培训内容上,结合全省特色主导产业,制定了30项培训规范,分类设置培训课程,分专业制定培训标准,分学科确定培训学时,开展精细化培训和后续跟踪服务。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调结构新要求,压减传统作物的培训,增加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训。在提品质上下功夫,更加注重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培训,普遍开设 “三品一标”生产认证规范课程;在去库存上做文章,开展了从生产决策到农产品加工、储运营销等全产业链培训;在促融合上求突破,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培训;在降成本、补短板上出实招,强化了“一控两减三基本”和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的农业生态发展理念培养。二是培训方式上大力推行“菜单式”“订单式”和“帮带式”培训。培训前征求农民的培训意向,建立问题导向的培训需求台账,指导培训机构根据农民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公布培训课程、教师、时间等相关信息,鼓励农民自主选择参训。培训后由农技人员、专家团队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带”,提供后续跟踪服务。让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围绕各地主导产业“一业一课”“一业一校”的培训方式大大提升农民参训积极性和培训效果。2016年,全省60%的培训机构采取 “菜单式”“订单式”培训方式,全省农技推广人员、农业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和乡土专家3000余人在生产一线帮带指导职业农民。三是培训规范管理上,制定《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纲(试行)》和全省统一的《山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建立以学时制为基础的教学制度、培训过程监管制度、培训档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双向考核制度。
[关键词]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现状;对策;玉溪
新型农民的主要特征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基础教育是最基本的新型农民教育形式,侧重培养“有文化”的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是新型农民培养的主要方式,侧重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
为了摸清玉溪市新型教育培训状况,我们以玉溪市开展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机构为调研对象,对其“十一五”期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这些机构是: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市县两级的中等职业学校、市县两级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市县两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市县两级的农机培训中心、市县两级科协的“农函大”、县乡两级的成人职业培训机、部分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社会培训机构。我们认为,这些机构开展的农民教育培训基本可以代表玉溪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总体情况。
一、玉溪市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现状
调研统计果显示:“十一五”期间,玉溪市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累计培养新型农民35.8万人(次)。其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3930人,占1.10%;中等职业教育38578人,占10.77%;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4021人,占3.92%;“农函大”教育培训62657人,占17.50%;“绿色证书”培训45281人占12.65%;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7013人,占35.48%;农机技术培训58191人,占16.25%;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培训8140人,占2.27%;“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23人,占0.06%。(见表1、图1)
1.职业教育得到较好较快发展
“十一五”期间,玉溪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大发展,改善了办学条件和师资队结构,扩大了办学规模,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稳步提升。全市13所职业院校中,有国家改革示范校1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重点职业学校3所,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2所,其余4所为合格中等职业学校。培育了8个省级骨干专业和12个市级骨干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5%以上,中职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4%。“十一五”期间年均招生12225人,比2005年的9090人增3135人,增34.49%;在校生规模33057人,比2005年的20958人增12095人,增57.71%。年均毕业7562人,比2005年的4329人增3233人,增74.68%。在这些学生中,90%以上来自农村,所以,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民(未来农民)学历学识水平,系统提升农民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新型农民培养的重要阵地。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为主力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中央和省级项目资金支持,对需要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性培训,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玉溪市于2004年开始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由于资金有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异军突起,已成为农民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培训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培训农民315526人(次),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7013人,占农民培训总量的40.25%。培训后转移就业119781人,培训转移就业率94.3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农民培训主力。
3.农机技术培训成倍增长
“十一五”期间,针对农用汽车、拖拉机、农田耕整机械等迅猛发展,农机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实际,玉溪市农机技术推广培训站,加强农用拖拉机、农用汽车、农机操作手、农机修理工的培训工作。全市共培训58191人,年均培训11638人。培训人数有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7728人增加到2010年的15471人,增7743人,增长1倍多,年均增长率25%。
4.联合办学增强培训实力
为了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机构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积极作用,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纷纷采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联合开展农民培训,既能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增强实力,又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调动学员主动性,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如农函大与农广校联合开展“绿色证书”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机构与职中、用工企业联合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5.培养规模有待提高
从新型农民培养的年度分布上看,2006年-2008年间,呈明显的上升态势,年增约1万人(次),年增幅16.84%。2008年以后,规模呈微缩平稳状态,年培养规模保持在7.6万人(次)以上,但新型农民培养数量占农民的比例并不高。以2010年为例,全市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共培养新型农民7.61万人(次),仅占全市乡村人口的4.2%、乡村劳动力的7.22%;全市共毕业初中生29133人,其中,12294人(占42.2%)进入普通高中,6222人(占21.36%)进入职中,还有10617人(占36.44%)升不了学,他们基本上是农村学生,是最具备培养为新型农民潜质的新农民(数据来源:《玉溪市统计年鉴2010》)。
二、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多数基层领导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不到位。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重视经济建设、重视项目投入,而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研究不多,形成点子少、办法少。部分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2.农民总体素质偏低
农民的整体素质比其他行业从业员偏低。玉溪市统计局2005年-2010年农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文盲半文盲率为 8.82%-10.22%;小学文化程度为32.22%-36.60%;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在52.02%-55.74%;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 1.63%-3.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8年为例,玉溪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82%,全国6.15%,高于全国2.67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占33.02%,全国25.30%,高于全国7.72个百分点;初中、高中文化程度占55.16%,全国62.42%,低于全国7.26个百分点;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99%,全国4.34%,低于全国1.35个百分点,实际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全国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9》)。
3.经费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形成市、县、乡三级长期、稳定的财政预算投入保障机制,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基本的办学经费得不到保障,培训工作较难开展。目前,多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都是依赖中央和省争取到的项目资金支持进行培训,缺乏统筹规划,缺少鼓励和支持企业、个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投入的政策措施。多数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多年未能进行更新改造,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必要的教学设备不足,办学条件不适应教学需要的现象十分突出。
4.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不适应
在组织培训内容上对农民的所思、所想了解不多,掌握不够,对农民当前需求把握不够准确;在培训课程设置上对实用性注重不足;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性不突出;在培训时间上没有抓住生产季节重点;在培训方式上没有突出示范性;教学方法简单、创新性不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大多数还停留在教室里老师讲,学员听,还沿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法。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不多,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实验、实习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的不多。
5.培训教师、教材不适应
培训教师不适应。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重视不够,部分乡镇成人职业技术校,教师编制长期空缺,没有专职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虽大多都有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但缺乏生产实践经验,教学往往出现从理论到理论的现象,培训内容新颖性不强,有的甚至脱离生产生活实际,教学吸引力不强,农民难于接受;而农业系统的培训师资队伍,虽大多都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但缺乏教学艺术和教学经验,培训授课往往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对农民听课的吸引力不强,培训的效果和质量也难以达到预期。
培训教材不适应。长期以来,对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重视不够,基础课大多数采用全国统编教材,而专业课因各地生态类型、气候因素、生产条件、生产水平、生产方式、投入情况等千差万别,统编教材不适用。而能够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突出地域特点,针对生产实际、符合农民需求的高质量乡土教材,目前仍缺乏或缺少。
三、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
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长期性的战略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提高参与度。要搞好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意见,注意决策的科学性。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组织相关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选择适当的教育培训地点和符合条件的师资力量,基于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确定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规范教育培训,注意总结工作经验,并使其系统化、制度化和长期化。大规模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必须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当前,各级政府应把培养新型农民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农民。还要加快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立法,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法律保障。
2.强化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教育对提高人的素质有着基础性、根本性、全面性的重要意义。我国的研究表明,每增加1元农村教育投资,可使农业产值增加8.43元,且政府每增加1元的农村教育投入,可减少农户物质费用6.64元。农村教育是农民学科学、学技术,实现职业转化的必要的文化基础。为此,一要坚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好农村中小学,巩固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成果,加快实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鼓励和帮助有条件的农村普及12年制义务教育,并保证农村适龄青少年上得起学、念得起书,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失学不辍学,决不再产生新的文盲、半文盲,从而保证明天的农业主力军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二要完善义务教育的投资制度。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是中央、省、市、县各级政府负责,合理分担,构建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健康稳步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其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特别是中央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保证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有效地改善农村的办学条件,彻底解决农村教育发展欠债和教育经费的问题。三要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教育资源匮乏,知识老化现象严重。因此,要大力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长期实行城乡中小学对口支援,或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确保农村学生享受与城市学生大致相同的教育,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师资,提升农村教师质量。
3.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和保障制
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培训,而首要因素在于资金投入。只有资金充足、切实到位,才能确保农民培训顺利开展。不少农民小农意识严重,教育观念淡漠,经济条件普遍较差,若让农民自己出钱参加培训,即便是对其很有益处,也不可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农民素质又是一个长期事业,仅靠政府增加投入远远不够,因此,保证经费来源至关重要。建议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经费的补贴;同时制定灵活政策,按照投入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民培训市场;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可采取实现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的措施。建议设立类似福利事业的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资金,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并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资金。建立完善的约束、保障机制,做到专款专用,责任到人。
4.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新型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高低,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因此,一是要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知识全面的“多面型”、“双师型”教师队伍;二是要整合资源,统筹好农业高等院校、农业技术部门、科技部门、县乡成人职业技术学校、科协等人才资源优势,组建专兼职教师队伍;三是强化对农民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及知识更新,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民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四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工作,加强培训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和培训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提高培训服务的层次和质量。
加强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工作。要组织农业院校、农业技术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成职教专家,根据我市不同的生态环境、气候类型、生产条件、农民需求,围绕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和“名、特、优、稀、缺”农产品的开发,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编写突出地方特色的乡土农民教育培训教材。
5.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源,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是农业。因此,农业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阶段,其基础作用都要不断加强,且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是在提高农业现代化基础之上实现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出现,迈出了农业现代化最关键的一步。这一群体是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市场规律,具备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一定的经营管理理念,并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新型职业农民不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是希望在市场环境中,用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发挥农业新技术的最大力量。首先,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于农民的看法总夹带着“贫穷落后”思想,农村地区,大多数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没有很好地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业在生产、深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技能,重视农业生产过程,忽视了对农产品加工、营销技能的培训。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内容中有着丰富的理论,但缺乏支撑理论的实践操作。培训老师和新型农民的知识结构体系不同,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农民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并且目前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较少,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得不到根本保障。最后,新型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意识普遍还比较淡薄,对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缺乏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能力,导致农产品销售面狭窄,经济利益缩水。
2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构成
现代农业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根据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管理的社会化农业方式。传统的人畜劳动被现代技术性能优良的农业机器所取代,农业生产过程同加工、销售紧密联系,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放眼于市场大环境,拥有一定的农产品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由战略规划、战略决策、资源整合能力、研发设计能力等组合而成。应用于现代农业则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2.1战略规划———了解市场、学会分析市场
新型职业农民在以市场为主体的大环境下,明确农业未来发展走向。了解农产品从产到销全过程中市场所起的作用,熟悉流程,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多渠道收集信息,调查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上某一农产品目前的供给状况,合理判断,进行正确的预测,降低农产品上市后出现的各种销售风险。
2.2战略决策——摆脱传统观念,做出正确决策
市场多变环境下,规律的发现与自身的决策能力密不可分。农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要通过不断比较、研究才能发现其本质,从而指导自身对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做出正确决策。
2.3资源整合能力———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将生产及人力管理资源不断整合发展
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农民对于掌握金融方面知识的意识比较薄弱,对生产成本没有一个合理的控制且农业生产计划不明确。新型职业农民要通过系统学习了解金融知识,学会控制成本。在农业发展规律下,协调生产与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从种植、培育、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2.4研发设计能力——农产品创新培育模式,向高品质、高产量、低风险方向发展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让农产品市场对产品检验更加严格。农产品的质量从种植到营销中要有全面的质量监控。网络时代,运用农业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平台,对农产品的各个环境实行精准监控。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数据支持,创新培育模式,为农产品的高品质创造条件。
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策略
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针对其培训要讲究策略。地方相关部门首先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要求、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培训环境合理开展培训活动。培训计划要事先拟好,内容的选取要根据培训主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在调查中,了解农民对于经营管理培训方面的期望和需求,总结新兴职业农民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状况,提出新形势下培训的需求与期望。从实际出发,在符合农民的期望下,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培训中。培训形式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变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展出一些新培训模式,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并负责在课后收集培训主体对培训内容的反馈。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想达到一个新高度,需要集经验知识与实践技能于一身,综合素质强的教师团队,除了具备深厚的经营管理能力外,还需要对农业有一定的了解,具备灵活多变的教学能力。最后,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与意识,国家要同步制定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案,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在政策支持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保证农民的主体地位,给农民一定的产业发展空间,鼓励创新。构建新型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地方相关部门整合各种农业培训资源,定期检查农业培训机构,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4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策略选择的保障因素
4.1政策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指导方针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新型农业体系的发展,将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纳入现代农村建设发展的规划中,提出利于农民培训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投入,改善基层农民培训教育条件,鼓励农民根据本地区的发展进行自主创业。
4.2法律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保障
地方政府可以针对区域农业经济出台相关法规,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有法可依,用法律的形式进一步细化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使新型职业农民这一新兴职业逐步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
4.3资金投入是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会导致地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难以开展。资金除了可以运用在农民培训学校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还可以对在新型职业农民中评比出学习突出,并具有一定创新技术的先进分子进行奖励,调动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4.4制度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的标准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引入竞争机制,邀请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定时进行讲座,同时将考核放入农业部门年度总结工作中,让农业部门工作人员更加关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成果,用制度的力量提升双方的效率。
5结语
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新型职业农民的建设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合理有效的策略讲解,并引入竞争机制,构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平台,帮助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理解经营管理,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目的。
作者:姜安心 周桃英 查虹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市农业局
参考文献:
1王乐杰,沈蕾.城镇化视阈下的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模型构建[J].西北人口,2014(3)
2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4)
一、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其基本内涵
培养新型农民就是实现从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即通过教育或培训等形式对传统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其知识、技术和能力的过程。而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客观条件下,针对农村区域的新型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或短期再教育活动的标准样式和规则体系。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某地区社会、经济、资源、文化等特点在新型农民培训活动中的反映;是培训活动过程及其制度、方法的固化和规范。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概念,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培养目的、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内容、培养规则和培养评价等。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各个构成要素优化组合的过程。
二、我国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有关新型农民培养的问题,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新型农民培养的规划,并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分工协作的现象开始形成,培训重点日趋突出,其效果也逐步明显。培养模式日趋多样化,培养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始受到重视。根据培养主体的不同,可以把目前我国新型农民培养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企业参与型、专业机构培训型、示范教育型、学校教育型、媒体传播型等六大类型。
(一)政府主导型。
政府通过人、财、物的投入,通过培训媒介,按一定的培训机制动作,以达到相应培训目标的培训模式。目前,政府主导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是推动各地新型农民培养工作的主要模式,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贡献。各地根据自身实际,逐步加大了农民培训工作力度,先后组织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电波入户工程、科教兴村富民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农民教育培训项目。
(二)企业参与型。
企业培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企业后与企业员工一起接受企业正式或非正式教育的一种培训模式。目前,在政府引导和支持下,不少龙头企业介入新型农民的培养,建立相关的培训机构,成为农民工培训的主要提供者。企业作为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一个独立单元,良好的员工培训是企业保证自身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措施,能为企业带来丰硕的收益,为此,企业会自觉地提高培训过程的运作效率,与此同时,企业没有必要再向员工收取额外的培训费用,而先培训后上岗或边上岗边培训的机制,一方面解决农民接受培训的后顾之忧,降低了培训风险,另一方面也使得农民不必再为工作与学习的冲突而发愁。另外,企业培训员工一般都是针对某个岗位进行的,学习的针对性非常强,但深度可能不够。企业需要的只是特定职位特定技能层面的工作者,“多余的知识”是一种浪费,由于培训成本高,且无承担“额外成本”的动力,导致企业培训普及性差,只能给内部部分员工提供培训计划。鉴于目前有关企业培训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迫于经营压力和追逐利益的心态,不愿意或难以独立承担企业内部农民工培训的任务。
(三)专业机构培训型。
专业机构培训是一种由专门组织机构承办的通过人员培养获取经济利益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针对某一职业或某一类岗位设置,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学习深度。专业机构培训类似于学校教育,有一定的教学标准,但随市场需求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具有一定的变动性,因此可以达到一定程度的普及。营利性的本质特征导致这种培训方式的运作效率比较高,同时,成本、费用也很高,而且必须抽出专门的时间参加培训,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来说,高费用和长时间的投入都是其不能接受和承担的,因此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挫伤。
(四)示范教育型。
示范教育型培养模式是政府、农业院校或者企业通过兴办农业科技园和示范场,树立区域农村科技发展的典型,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形成农业科技培训基地,引导广大新型农民自觉自愿地进行科技学习的一种培养模式。科技示范园(场)里新品种、新技术等一目了然,实例鲜活,学习直观,可以直接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农民易于接受。
相对来说,示范教育是一套从农业推广到示范户再到示范基地的完整运作体系,其公益性很强。作为扶助农民致富的国家项目,不管是资金还是政策等各方面,政府和社会都给予了大量的重视和支持。采用示范的方式,以期达到以点带圈、以线带面的效果。该模式尽管在每个示范户上花费的成本较高,但平均到每个受益的农民身上时,成本是相对较低的。虽然学习支出费用较低,但为了使知识市场化并产生效益,农民必须在后期投入大量成本,如购买原料,租赁土地,雇佣工人等,同时面临市场风险与后期的技术保障风险。由于农民的总体风险比较高,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下降,并且由于缺乏竞争机制,这种培训模式的运作效率也不高。
(五)学校教育型。
学校教育模式是一种普及性的,以提高全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方式,学习实践相当灵活,课程设置多样,且有夜校、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与农民的时间能比较好的匹配。同时,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因特网等途径,学校教育的成本比较低。在当前中国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的涵盖面很广,缺乏针对性,学习深度也不够。农业院校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由于重视学历教育而忽视技能教育,所以实践性比较差,学校教育只能给农民带来很低的预期收益,且费用繁重,使得农民参加教育的积极性很低,社会反映不理想。[1]
(六)媒体传播型。
媒体传播型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传统的电子媒体(广播、电视、音像)和印刷媒体(报纸、杂志),以及现代的网络媒体(局域网、因特网、卫星网)等技术手段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一种模式。
该模式属于农业远程教育范畴,它克服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了培训资源大范围的共享。具有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内容图文并茂、寓教于乐、易懂易学、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等特点。农民接受培训所需的费用相对低廉,学习时间可自由选择。由于该模式需要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卫星远程通讯、广播电视等先进手段,对物质基础、技术条件和人员配备上要求偏高,所以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应选择在经济、科技、文化较发达的中心地区,以发挥其中心辐射作用,并由政府出钱统一建设市、县、乡、村、户五级网络服务体系。该模式属于全国通用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既可以由国家统一构建面向全国的新型农民远程教育的媒体传播网络,也可以由地方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构建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地方新型农民培训的媒体传播网络。
三、新型农民培养有效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整体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的实施涉及到农业、教育、计划、科技等许多部门。因此,必须注意到模式内部机制及其结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形成最大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也就是既要使各具体机制之间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使之成为功能协调的整体,又要使各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达到最优化的组合,发挥最大的功能与效益。
(二)动态性原则。
新型农民培养模式构建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一系列具体培训机制改善新型农民培训的发展环境,为新型农民培训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条件、思想保障,前进的动力以及有力的技术引导。因此,这些具体机制的运作应该是一种动态的、有机协调的模式,而不能长期保持僵化不变,否则就极易造成新型农民培养的负效应。
(三)实事求是原则。
各地自然条件、农业发展水平、新型农民培养的基础差距很大。因此,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构建不可能是同节奏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确立这一机制建立的进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区别对待。以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各地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建设步伐,促进其健康、合理、有序、高效地发展。
(四)整体布局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
新型农民培养机制的构建是一项联系广泛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系统设计和整体布局的基础上,把握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调动地方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凝聚合力,从而加强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多样化。[2]
四、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
全面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必须创新培训模式,以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要以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管理人才为目标,以经济管理、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务工技能和三产服务技能为重点,对农民进行职业化、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一)对传统农民进行分类培训。
各种培养模式各有所长,调查显示,农民的偏好和文化基础以及经济承受能力等也都是千差万别,所以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坚持分类培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比如对于文化基础较好,学历较高的人群可以选择学校教育,把其培养称为农村经纪人或者带头人;对于基础较差,但传统模仿能力较强的人群,通过示范教育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二)创新培训内容与形式。
坚持贴近产业、贴近农民的理念,面向农村和城镇两个市场,围绕着力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现代农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不断创新培训内容,突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用工岗前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农民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强调适用性,突出技能性,要结合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解决农民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问题。要创新培训方式,采取按需培训、视频教学、信息服务、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科技下乡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方便农民学习,确保培训效果,努力做到真正让农民满意。[3]
(三)重视各种培养模式,多种模式相结合。
一、培育对象遴选确定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和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并遴选好培育对象。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的是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农业部在2014年4月已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是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打造的中职教育方案,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付诸实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财政部已经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级政府也应配套资金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应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为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教育服务活动。
三、认定管理问题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重点环节。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对认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定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考虑得不周密。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有效认定,才能得到确认并据此享受优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认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服务的基本依据,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载体和平台,应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并建立统计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县级政府要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包括思想道德、身体状况、从业经历和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达到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生产力水平和当地实际,分产业确定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专业技能标准、生产规模标准和收入标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务工收入。认定程序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的程序,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公告、个人自愿申报、村委推荐、乡镇审查、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汇总审核,然后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审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认定后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发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于认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承办。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相应权益。要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则保证认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认定制度和工作规程来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认定工作出现徇私和寻求部门利益的倾向。
四、政策扶持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要目标是要培育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从业生力军,实现未来有人务农、能人务农、职业务农。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以,强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及根本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应是全方位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支持教育培养、扶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强化教育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畴,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免费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应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等体系的融合,建立专兼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更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增强农业吸引力、保障农业人才活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条件,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适当集中;要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力度,确保种地能得实惠。三是要积极创设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会保障、服务保障、社会地位保障等。应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并享受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也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五、培育体系建设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央强调,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当前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大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对农民工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才能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一、科学理解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型”不是简单的土地出卖,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其核心是农民转移到城镇,不能有效转移出农村人口,就不能突出农业规模效益,自然就无法实现扩大内需。因此,“新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是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产业化的生态发展新过程,表现为发展观念要更新、管理体制要革新、生产技术和教育模式要创新。二是“转型”,是指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转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是以建设生态文明新型城镇为目的。在“推新转型”生态城镇化建设思路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将农民转移为产业工人――“城镇市民”。综上所述,重新定位城镇化,已成为十以来人们关注和思考的焦点,是在未来规避既往城镇化建设弊端的现实需要,也是追求更有质量的、健康的城镇化道路的积极探索。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继续教育特点
(一)社会对农民工继续教育认识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农民工培训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绝大多数市、县都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学校,开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岗位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二是农民工自己积极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技能学习和培训,提高在城镇生活的竞争力。三是办学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如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建立使用、镇村级农民科技书屋和现代农业示范园不断涌现等。
(二)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化。目前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农业科学技术专项教育培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培训;行业技能培训,如焊接技术、家电技术维修、计算机技能、烹饪技术、车工钳工技术、家政服务等;城镇生活引导性培训,如城市基本生活常识、基本法律常识、权益保护等。继续教育办学形式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其中非学历教育的形式多样,主要有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农民工转岗岗前短期培训、民间师徒培训等。
(三)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且需求继续增长。农民工继续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南部沿海与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等之间,从资金投入、政府管理到教育培训内容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的增大,带来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重大变革,农民工作性质、内容和条件发生较大改变,因此他们非常渴望获得现代农业、加工制造业、信息服务业、旅游产业、交通运输业等多样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满足自己在城市中生存的需要。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宏观管理责任不明确,体制存在障碍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民工的特别需求,政府、公司企业、各地职教中心多个部门都参与了这种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从积极的角度看,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结合自身部门特点和资源,各自开展富有特色的职业培训,为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提供了多种途径。但是,也出现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培训、证书互不认可等问题,造成了培训资源浪费。
(二)经费投入不足、城乡职业教育衔接有待提高
近些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在新型城镇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农民工继续教育培训,更需要经费投入上的有效保障。目前我国针对农民工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情况显然与现实需求有一定差距。国家对教育投入长期不足,而继续教育投入更是其中的短板。城市职业教育往往并不具备大量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现实条件和运作机制。而在农村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短板问题则更为突出,城乡职业教育均无法完全满足这种培训需要。在总体上发展能力不足的背景下,城乡职业教育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距。有数据资料表明,占人口多达70%的农村只得到18%的中央教育经费支持,这造成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2006年至2008年,中职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围绕12.5平方米小幅上下波动,但在2009年陡降至11.7平方米;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在2009年又降到了比2006年还低的水平。因此,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和基本素质培养,而城市较高水平的教育教学手段在农村成人教育中又无法得到及时运用和充分发挥。
(三)教育教学方法亟待改进提高
由于受教育对象在文化程度、学习习惯、时间等方面存在特殊性,农民工继续教育必须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设计和安排进行对应。一是更新农村成人教育理念,应以人为本,把教育和农民工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和农民工个人发展联系起来,使农村成人教育真正成为农民工自己的教育,成为提高人的素质教育。二是教学方法问题。农民工的教育培训面对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中绝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且参差不齐,另外年龄跨度也较大。这类群体的教育培训在方法上与面向学生的教育培训有很大不同,即使是相同专业、相同内容的传授与培养也会有较大差别。另外,农民工社会融合教育也是带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与传统的公民教育和文化教育也会有不同。这些都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三是合理组织教学。农民工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在开设专业、办学灵活性、评价方法等方面与普通高职教育都有很大不同,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民工继续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一)创新管理体制,形成以社区教育学院为主体的培训网络
当前,我国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存在多部门管理的问题,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行政成本增加。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建议大力创新管理体制,为农民工继续教育奠定基础。成立专门以社区教育为中心的社区教育学院,社区教育学院以一个镇或街道居民为对象,以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作为主体领域同时开展社区全面和全员的教育培训。社区教育学院它是义务教育以外的又一重要的办学机构,是推动社区教育的主干基地,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构建农民工终身教育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社区教育学院可由政府牵头综合协调教育、劳动人事、财政、民政、农业等在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资源和职能,乡镇分管领导兼任社区教育学院法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育部门无法有效协调其他部门的弊端。社区教育学院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一是学院自主开展各种教育和技能培训,如中职的学历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挂靠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教学点)、劳动力转移培训,适应性技能培训、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等。二是学院与党政、工会、妇联、企业和农办等开展联合办学,进行岗前培训、科技推广培训、党员干部教育等。三是学院主动引导居(村)委会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我国农民类教育培训资源少、管理不规范的现实背景下,建立社区教育学院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大经费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由于在新型城镇化加速的大背景下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涉及人员规模巨大,而且教育难度较大,既需要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整体扩容,又需要成立新的教育体系,这都需要有明显的办学经费投入。农民工继续教育关乎城镇化发展大局,也可以说是人口红利逐渐消退背景下我国人力资源扩充与储备的关键一环。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主、积极吸引民间投资的经费投入体制,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应在事业发展经费中单独设立农民工教育发展经费。当然,由于农民工教育需要资金庞大,积极引导民间投资进入该领域也十分必要,建议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吸引民间投资。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一项宏观战略,涉及面广,以县级财政为主进行投入,往往会使农民工继续教育投入大打折扣,只有以省级财政为主的投入体制,才能保持连续性,并有效保证投资规模。
(三)适应实际需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出更多应用性和实用性人才
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应以人为本,农民工在教育培训中存在入学水平差距明显、个体接受新知识能力差别显著、工作与学习矛盾、生活与学习矛盾等突出的实际问题。因此,对于接受中等或高等学历教育的农民工应实行宽松弹性学制。对于农民工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应充分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认真制定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培训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找准与市场的对接点。在培训过程中,既注重法律法规、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公民道德规范培训和职业指导,又重点抓技能培训,力求通过培训教会农民工一技之长。为确保培训效果,对于参培学员学习期满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他们进行考核、鉴定,对达到职业技能水平的,颁发毕业(结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送农民工一张外出就业的通行证。
五、结束语
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真正融入到社会中确实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农民工教育培训与社会融合教育是其能够真正成为城市人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应该最先考虑的问题,通过继续教育使农民工掌握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失地”的新背景下“成功转业”,开始新的市民生活,这也是继续教育应有的作为。
参考文献:
[1]石伟平,陆俊杰.城镇化市民化进程中我国城乡统筹发展职业教育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53-63
[2]简友光.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成人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5(1):23-25
[3]唐智彬,石伟平.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职业教育的功能、限度与对策[J].职教论坛,2011(13):4-9
[4]孙勇.新型城镇化不能忽略了公民社会建设[N].证券时报,2013-02-01
[5]由建勋,陈留彬.农民工培训的现实困境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60-63
[6]王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主要问题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8-23
[7]覃广泉,林小珊,王展乐.组建社区教育学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区和谐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0(6):132-133
一、调查范围
围绕水稻、柑橘、茶叶产业,在全县分南、中、北三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问卷调查,每片选3个乡,每乡选3个村,每村选10个户,共计问卷调查270户。
二、调查对象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
三、调查方法
(一) 座谈式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目的,精心制作问卷,采取进村开展讲座的形式,将问卷发给调查对象,由调查对象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分析。
(二)访谈式入户调查
主要是深入农户家中,以口头形式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训对象开展相互交流,搜集相关情况。
四、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 年龄构成
从242份有效调研问卷统计看,16~30岁4人,占1.65%;31~40岁30人,占12.4%;41~50岁100人,占41.32%;51~60岁76人,占31.4%;60岁以上32人,占13.23%。
2. 文化程度
统计显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人,占2.07%;中专3人,占1.24%;高中53人,占21.90%;初中118人,占48.76%; 小学及以下63人占26.03%。
3. 从事农业背景
统计显示,从事农业的背景中,复转军人13人,占5.4%;打工返乡38人,占15.7%;大学毕业创业1人,占0.41%;长期务农150人,占61.98%;在职村干部40人,占16.53%。
(二)调查对象生产经营情况
1. 生产规模
水稻种植面积累计2526.1亩,其中,30亩18人,占7.44%;50亩10人,占4.13 %;100亩以上2人,占0.83%。柑橘种植面积累计1637亩,其中,20亩16人,占6.61%;30亩10人,占4.13 %;50亩以上5人,占2.07 %。茶叶累计面积2058亩,其中,10亩38人,占15.7%;30亩15人,占6.2%;50亩5人,占2.07%;100亩以上1人,占0.41 %。
2. 经营模式
199个农户系一家一户独立经营,占82.23%;参加农业合作社40人,占16.53%;股份合作社经营3人,占1.24% 。(见表1)
(三)调查对象收入情况
2012年农业总收入952.02万元,调查对象每亩效益与当地其他农户比较,持平69人,占28.51%;略高110人,占45.45%;超过当地10%以上52人,占21.49%;略低11人,占4.55%。(见表2)
(四)调查对象培训需求
1. 培训意愿
统计显示,被调查对象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较高,有228人愿意参加阳光工程培训,占94.21%;14人不愿意参加,占5.79%。(见表3)
2. 培训类型
统计显示,50人选择创业培训,占21.93%;78人选择职业技能培训,占34.21%;97人选择专项技术培训,占42.54%;3人选择其它培训,占1.32%。(见表4)
3. 培训内容
统计显示,调查对象最喜欢的培训内容是种植技术,其次是农业政策,再次是农机操作技术、农产品营销技术、贮藏加工技术,最后是其他。(见表5)
4. 培训形式
统计显示,农民最喜爱的培训形式是老师现场指导202人次;其次在教室听老师讲课111人次,再次看电视学习61人次、上网学习24人次、听广播学习18人次,其他1人次。(见表6)
5. 培训地点
统计显示, 186人次选择本村培训,120人次选择本乡镇培训,83人次选择县城培训,10人次选择县外培训,10人次选择企业培训,1人次选择其他。(见表7)
6. 最适宜培训季节与时间长短
统计显示,48人选择春季培训,占21.05%;22人选择夏季培训,占9.65%;48人选择秋季培训,占21.05%;110人选择冬季培训,占48.25%。最适宜培训时间长短,62人选择培训一周,占27.19%;20人选择培训半个月,占8.77%;96人选择培训2~3天占42.11%;50人选择培训1天,占21.93%。(见表8)
(五)调查对象从业愿景
统计显示,66人的从业愿望在10年左右,占27.3%;46人的从业愿望在20年左右,占19%;130人愿终身务农,占53.7%。有扩大生产规模愿望151人,占62.4%;没有扩大生产规模愿望91人,占37.6%。(见表9)
(六)调查对象从事生产经营主要困难
1. 生产经营主要困难
统计显示,160人次生产经营中存在技术困难,120人次贷款困难,98人次土地困难,86人次信息困难,18人次其他困难。(见表10)
2. 最希望政府对你发展农业的帮助
从242份题为“最希望政府对你发展农业的帮助”的有效问卷统计数据得知,92人最希望政府为其发展农业生产给予技术服务,占38.02%;76人希望政府为其发展农业生产予以政策支持,31.40占%;74人希望得到项目资金资助,占30.58%(见表11)
五、结论与启示
(一)调研对象综合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需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和农业从业技能,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
从调研情况不难看出,目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的大多是初中及以下文化农民,文化偏低、年龄偏大,不仅缺乏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基本素质,缺乏农业科学技术,更缺乏农业创业谋划能力。新生代农民不愿生活在农村,更不会从事农业生产。这与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很不协调,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谁来经营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因而,急切需要提高农民文化科学素质,提升农民创业能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二)调研对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高,但省里培训任务有限,不能满足农民培训需求,必须加强培训对象遴选,好钢用在刀刃上。
调研的柑橘、茶叶、水稻产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普遍要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占94.21%,而每年省里下达的阳光工程培训指标有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更少,远远不能满足其培训需求。因此,必须对培训对象进行严格遴选,好钢用在刀刃上。应选择有创业基础,有一定社会责任心,培训意愿强烈,想通过学习提高自己职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向年纪较轻、学历较高的农民倾斜,吸收两后生、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为培训对象。
(三)调研对象培训需求的多样化,要求石门县围绕柑橘、茶叶、水稻产业,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参与调研的培训对象由于其从事的产业不同,资源不一,需求也不尽相同,呈现多样化特点,21.93%的选择参加创业培训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4.21%的选择职业技能;42.54%的选择专项技术培训。为此,石门县要以这一培训需求为导向,围绕柑橘、茶叶、水稻三大优势主导产业,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平台,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使阳光工程农业创业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为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服务。
(四)调研对象培训内容、形式、地点、最适宜季节及时间需求,是石门县分产业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出发点,是打造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品牌的原动力。
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原则,石门县应根据农民喜爱的学习内容,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及时调整培训计划,顺应农民培训需求,采取有效培训方式,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水稻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选在冬、春两季,每次一周;茶叶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选在秋、冬两季,每次一周;柑橘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选在冬、春两季,每次一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据成长规律,搞好典型培植。要以提高农民创业素质和农业从业技能为核心,结合农事季节、关键农时对培训学员进行现场指导,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茶园、橘园,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利用培训学员QQ群、培训基地、专家与学员互动网络平台,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全程跟踪服务,形成重实效、可操作、有特色的石门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五)调研对象生产经营中主要困难和最希望政府对其发展农业的帮助主要是政策、技术与贷款,要解决农民所期所盼,必须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政策体系。
本次调研中,培训对象生产经营中的主要困难依次为技术、贷款、土地、信息;最希望政府对其发展农业生产的帮助是给予技术服务,予以政策支持,享受项目资金资助。因而,必须在搞好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的同时,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支持,对积极参加培训并通过资格认定,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资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有一定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从业者,给予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补贴、技术服务、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政策扶持,将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让农民学有动力,干有劲头,致富有盼头,以培养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