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

第1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传统依靠高能耗高投入和对资源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其主体思想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降低单位产出中的碳排放量,低碳经济的提出有其深刻的经济发展背景和文化背景。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特点使其成为了易于采取低碳营销管理的产业领域,有助于引导旅游景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从而引导社会和旅游消费者建立更加环保低碳的生活消费理念,从而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做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旅游经济的结构。低碳经济对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客观上要求在其在发展低碳经济中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把握和思考,即旅游景点的低碳营销管理模式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其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布局,必须立足于打造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来为低碳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旅游景点自身也要加强内部的低碳化管理和面向旅游消费者的低碳营销宣传教育力度。

二、目前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实施,旅游经济走在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前列,诸多旅游景点发展模式得到了低碳发展模式的初步化改造,旅游产值中单位产出中碳排放含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但是毕竟旅游景点发展低碳经济的时间起步相对较晚,归纳总结起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的全面解读,使得旅游景点低碳经济导向的营销管理对于其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贡献程度不高,由于得不到高层次的旅游景点发展战略上的确认,使得其低碳化营销管理的相关机制没有确定下来;第二,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如何设计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解决方案,使得低碳经济营销管理的思维模式得不到坚实的业务支撑,打造循环经济虽然已经成为了不少旅游景点的共识,但其落实下来还存在较大困难;第三,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由于缺乏对于旅游景点管理企业自身内部低碳化营销管理的具体部署,使得内部低碳化管理水平不高,同时面向旅游消费者的低碳营销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措施不够得力。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建议和对策研究

根据低碳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对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作用意义和相应要求的概述,在分析了目前旅游景点低碳经济营销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和要求特别是对我国旅游景点发展低碳经济营销管理案例的综合分析研究,从下面几个方面提出加强和改善低碳化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的具体建议和策略。低碳经济背景下旅游景点的营销管理研究吕琨(黑龙江哈尔滨黑龙江哈尔滨150050)摘要:在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产消费的基本时代背景下,旅游作为我国产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销管理中低碳思维意识和相关措施机制对于提高旅游经济的单位产出中的碳排放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旅游景点低碳营销管理中的问题,即缺乏对于旅游景点发展战略规划和意图的关注和支持,旅游景点中的低碳循环发展模式还尚未得到有效构建,以及旅游景点内部低碳管理和对外宣传的力度措施缺乏力度等,最后提出了旅游景点营销管理中加强和提高低碳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低碳经济;旅游景点;营销管理;研究第一,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加大从旅游景点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布局的宏观思维出发,以此来制定满足其战略发展实施需求的低碳经济营销管理模式,并在相关机制上确立其相应的资源和资金投入。旅游景点进行低碳营销管理模式探索,服从和服务于其战略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基本要求和前提,但同时也必须指出,低碳经济模式和取向能够显著地改善目前旅游景点的盈利模式和运作机制,并为其向高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奠定长远发展机制;第二,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朝着建立循环经济的目标进行,以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旅游景点中循环经济的发展应该面向旅游景点业务的全方位环节,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价值创造环节和价值增值环节的循环式改造将会大大地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服务产出水平,另外对于开拓新的旅游营销模式和渠道模式也是有着重大的作用;第三,旅游景点低碳化营销管理中应该优化旅游景点管理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和相关管理流程,降低内部管理中的碳排放水平和管理的效率,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面向旅游消费者向其宣传低碳环保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在提高其低碳旅游消费理念的基础上增强其低碳旅游环保消费模式的形成,从而最终实现旅游景点的低碳化营销管理的运作,这种产业链条的联动是旅游景点低碳生态模式发展的基础。

第2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4 文献标识码:A

1 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已经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既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又可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各国纷纷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对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全球低碳经济争霸已经全面展开,一场绿色投资的战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悄然展开。

2 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及特点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实践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3 低碳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状况

3.1 英国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全球实施“碳预算”的国家,也是首个把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纳入法律框架的国家。早在2003年,英国就在其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到2005年英国能源战略的主要任务是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8年公布的《气候变化法案》在以往全国二氧化碳排放计划之上,明确地规定了全新的更具法律约束力的全国性排放目标,其核心条款就是2009年4月实施的碳预算体系,该预算中确定,在1990年的基础之上,2050年英国碳排放至少要减少80%。同年7月,英国政府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以及3个配套的计划―《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可再生能源战略》及《低碳交通计划》。此外,英国还通过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气体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一系列经济政策工具的运用,达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目的。英国政府在2010年3月18日了在碳预算体制下的首份碳排放报告,报告称英国2008年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约相当于6亿吨二氧化碳,碳预算目标正稳步实现。

3.2 美国

美国作为世界工业强国,主要通过资金支持、法律支持和出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相关政策等几个方面来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早在2005年8月8日,美国布什政府就颁布了涉及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等11个方面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美国众议院提出了“绿色能源”法案,以确保美国产业的竞争力,推动绿色就业和劳动者转型,并出口低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这些政策法案的实施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009年2月,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以发展新能源为重点的“美国复兴和再投资计划”,计划在3年内投入1500亿美元,使得美国新能源产量与现在的能源产量相比增加1倍。同年2月,美国在能源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2012年起将对排污、排放收费,到2050年将减排83%;以每台补贴7000美元的刺激政策,来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使用等,再度增加用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投资,投资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主要用于发展高效电池、智能电网、碳储存和碳捕获以及可再生能源(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

3.3 日本

日本各届政府一直在宣传推广节能减排,主导建设低碳社会。从1991年至2001年,日本先后制定了《关于促进利用再生资源的法律、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2010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长期展望》等法案。自2002年以来,日本的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电池产量多年位居世界首位,占据了世界总体产量的半壁江山。2004年,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全球环境研究基金成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同年,日本出台了以燃料电池为重点的“新产业创造战略”,降低日本对石油的依赖程度。2007年6月,日本内阁会议审定通过《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提出“建设国际循环型社会”的战略方针。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了“福田蓝图”,其减排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80%,将日本打造成为世界首个“低碳社会”。 2008年提出《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预计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成本减少一半,同时大力发展风力、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地热等,争取到2020年使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实用化。

3.4 中国

自2007年中国首次明确要发展低碳经济以来,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截止2010年9月底,共批准2685个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预计2010年减排量近5亿吨CO2当量,其中有953个在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成功注册,占全球注册项目的40%。我国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超过9%。国家发改委公布“4万亿”投资清单中,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投资达2100亿。201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在1500万~1700万千瓦之间,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400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约55%,跃居世界第一。低碳技术投资呈增长趋势。中国最近几年用于“绿色行业”风险投资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占总投资的19%。据估计到2020年将达到2680亿美元,其中太阳能产业的开发利用世界领先。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根据政府规划,到2011年,中国将年产50万辆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高度重视和发展低碳技术,把低碳技术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与相关技术产业发展规划。预测中国的风能发电能力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的目标将会提前实现。我国低碳发展将朝四个方向努力,即形成合理的消费模式;选择高效节能的生产消费结构;加快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低碳高效的能源工业,将以煤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改变为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的格局,减排的重点也要从目前工业部门为主转变为工业、建筑和交通并举。

第3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产业 技术创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背景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通过对能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提升、推动区域经济清洁发展、产品的低碳开发的发展模式。当前,人类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之后,面临着诸如地球两极冰川融化、地球温度升高、气候异常等等环境问题,只有改变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才能拯救地球家园。低碳经济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低碳经济引导人类逐渐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并研发高效利用能源的技术,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就能源结构而言,长期以来,我国都是以高碳排放量的煤炭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正在加速推进,加之技术和设备陈旧,我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远高于发达国家,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碳排放形势相当严峻,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将相应发展节能技术、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同时,也会大力开发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将会带动一批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都可以创造很多新的就业机会,从而在整体上拉动经济的增长。世界上很多企业和国家已经尝到了低碳经济带来的甜头,尤其是一些新能源企业。以日本为例,该国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可以预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制约因素

1.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煤炭我国工业经济的主要依靠能源,同一单位煤炭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高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左右。在这一能源结构的制约下,加之这一能源消费状况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改变,这对我国减少减少单位能源排放二氧化碳的数量上造成了严重的困难。

2.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与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有着直接的正关联。我国目前仍旧以粗犷的的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各种能源应用的水平和技术都比较低,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的单位能耗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3.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制造业基地。但是,从整体发展水平而言,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世界产业链和国际分工的低端。随着大量“中国制造”产品走向世界,在客观上推动了国内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和扩张,还给国内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在一些主要的出口贸易产品钟,其在出口的过程中带走了大约13.4%的国内一次能源消耗,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4.4%。

4.技术水平低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我国目前引进先进技术,主要渠道还是商业化的。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挤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美元。这样一个巨额投入,显然对我国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建议

1.在战略上高度重视

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并且向低碳经济类型转换。各级政府应该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当中,落实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好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政府要提供大力的支持和倾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低碳经济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培养和树立公众的环境权意识,促进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

2.培育新型产业

打造生态工业――新型工业化,要体现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使用上。要大力发展再生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大力发展新型再生生态材料,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大力推广新技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和低碳消耗的绿色产业。发展文化创意服务业,能够为社会创造巨大的财富,同时避免能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

3.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选择低碳经济相关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并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进行大力扶持,使低碳经济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对能效较高的产品出口予以大力鼓励,以应对各类环境贸易壁垒。与此同时,要重点关注其他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和企业集中将高碳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作法。

4.优化能源结构,拓展新能源

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对现有能源结构,加快开发新能源,逐步将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降低,继续推进核电、水电设施的建设;加大投资清洁风力发电和高效率的发电机组,积极发展风力发电;积极开发氢能,推进氢燃料电池、氢发动机技术的研究;积极开展生物质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全面展开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明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31)

[2]崔淑娜.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经济师,2010(6)

[3]韩学广.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J].新财经(理论版),2010 (4)

第4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机械制造 低碳技术 加工工艺 切削工艺

一、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在机械制造中运用的必要性及具体内容

1、低碳技术的必要性

如今,我国机械制造行业中普遍存在着高排放、污染严重、材料利用率低、耗能高等问题,这直接阻碍了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与绿色生产的价值理念背道而驰了,与我国提出的有关节能减排放慢的新要求、新标准完全不符合。

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协议都相继颁布,其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尤为突出。我国也会一个资源贫国,即使有的机械产品原材料含量丰富,但是由于存在开采技术上的限制,提高了制造成本,这就需要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化。低碳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大力推广,能实现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低的目标,这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因此,我国的机械制造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生产情况,努力研发出一套科学完善的低碳技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2、低碳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具体内容

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渗透到机械制造加工的每一个环节中,主要包括材料利用、制造生产和运输等。在机械产品的每一个制作环节中,都应该严格执行节能、降耗、减排,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最终符合低碳生产的基本要求。低碳制造基本理论与技术又分成低碳设计、低碳加工、处理废弃物、利用绿色能源等。只要严把每一个关口,才能真正地实现机械制造的低碳生产。

二、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低碳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现有的低碳制造中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要付诸于机械制造的实践中,再通过验证才能证明其的实用性。现总结成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设计

机械制造中,模块化的设计是一种比较前沿、先进的方法,按照机械产品不同的功能能把系统分成多个存在差异的模块,再将这些小的模块渐渐优化,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搭配,最终就能得到规格和品种都各不相同的产品。如果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机械产品每一个结构单元,这就会导致能源和机械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机械的维护和运行也会造成严重的阻碍。因此,机械工程师应该根据机械产品中的每个结构的不同功能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模块,并分配各自的任务和职责,然后再对每一个模块合理正确的评估,全面了解机械制造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能耗。此外,还要重点审查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基本理论与技术的实际运用,总结归纳出一些实际经验,为后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的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时做好低碳技术的调整和改革。

2、生态化设计

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时,提出应当将社会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等三个方面共同建设、和谐发展,因此,大部分的机械制造单位就开始着手于转变机械产品的生产理念,由最初的盲目开拓新的机械制造项目和追求机械生产总值转变成在制造机械产品中,要综合考虑到环境资源的成本,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有利保护,引入先进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降低能耗,这样既能提高机械制造的生产成本,又能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在此背景的驱动下,生态化设计的理念就迅速问世,它不但可以满足消费者对机械产品在使用性能方面的要求,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使得多方面的利益共同发展。一般来说,在进行机械产品的制造时,难免会有一些废气、废渣和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这种工业“三废”的肆意排放将会严重的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但是,机械产品生态化设计具有能源利用率较高、技术含量高、污染环境少以及经济效益好的特点,这就能在生产中有效地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并减少了物耗和能耗。在设计机械产品时,要努力发展循环经济,要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和循环利用,尽最大可能地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包括了对机械产品的重量、成本、性能以及配套的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有效控制。它的主要优点就是能够减少资源和原材料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机械生产中的物资能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且还能减轻噪声污染,提高了物资的利用率。例如:德国奥迪汽车公司在生产新型汽车过程中,充分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将钢材的强度和铝合金材料的轻质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汽车的自身重量,还能降低汽车的油耗以及尾气的排放,给公司带了十分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工艺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被消耗,这就给今后的制造业带了担忧和困扰,为了贯彻可持续科学发展观,机械加工企业就要不断地研发低碳节能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以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笔者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归纳总结出下述几点低碳加工工艺技术:

1、低碳机床加工工艺

(1)高速复合机床加工工艺

因为当机床在工作时,其进给速度和切削速度都非常快,而且换刀的时间也比较短,这就能同时符合低碳化、精度高以及效率高的基本要求。只需加工一次就可以获取到质量比较高的加工表面,明显地使加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能符合机械制造中的低投资、大批量和多品种的基本要求。

(2)干加工机床

当机床进行干切削加工时,将会有很多切削热生成,这会直接影响到加工的精度和机床的外形,所以,选择了科学合理的加工手段的机床就可以消除机床的热变形,进而确保机械产品的精确度。其中,对这种类型的机床有着几个要求:第一,在进行机床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彻底的热对称,且还需同时配备冷却系统和热循环系统;第二,要使排屑顺畅,在设计机床时,尽可能地使机床呈V字形、倾斜式或轴式,并且在底座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铁屑是否能顺利排出;第三,在进行床身的盖板设计时,就能使用双层壁结构能起到隔热的效果。

2、低碳切削加工工艺

(1)高速干切削加工工艺

高速干切削可以使加工速度提高、加工时间缩短,并能将在切削时产生的大部分的热量带走,有助于减少使用切削液。其次,这还可以使机械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得到有效提高,减少甚至消除了磨削的现象发生。该切削工艺具有高加工质量、高生产效率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的优点,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是未来机床切削工艺的必然发展趋势,逐步推动着低碳工艺的发展。

(2)风冷却切削工艺

把供给的空气经过除湿器将水分除干后,再接着进入到冷却器中,直到温度最终到达零下30℃,最后通过绝热管从封嘴处把冷风传入到切削位置处。该切削工艺能使切削的温度有效地降低,还能使刀具的使用周期和耐磨性有效提升,不仅仅能提高机械产品的表面加工质量,还能实现零排放,对环境的保护十分有利。

(3)优质表面清洁技术

随着机械产品的用途更加广泛,对产品表面的耐磨性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其优质的表面清洁技术应运而生,即自泳涂装。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是一个水分散体系,不含有任何有机溶剂,节约材料、能源,均匀涂膜,有较强的耐腐蚀性等。该工艺属于绿色生产,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目前,它应用得十分广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先进的刀具技术

要使切削工艺技术能提高,首先就必要提高刀具技术,这就涉及到了刀具的结构和刀具的材料等技术,这能分别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刀具的使用性能,在设计刀具的结构和集合参数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在切削过程中对排屑和断屑的基本要求,如今,刀具三维曲面断屑槽研究和设计制造技术比较成熟,可以有效地控制切屑的流动方向和切屑的折断能力。

四、总结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能源问题是21世纪的主要问题,各种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频发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让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低碳技术的重要性。虽然机械制造行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其生产总值不断攀升,但是低碳技术的应用却十分混乱,一方面由于我国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整体科技水平低下。因此,我国应加强监管力度和研发力度,确保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能有效地运用到机械制造中。

参考文献:

[1]陆明.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应用[J]. 才智. 2011(29).

[2]刘献礼,陈涛. 机械制造中的低碳制造理论与技术[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3]赵志锋. 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湖南农机. 2011(05).

[4]王哲.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2).

[5]李乐心. 我国机械制造业中低碳模式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17).

[6]谭旋. 机械制造企业的低碳制造模式初探[J]. 上海企业. 2010(04).

[7]赵志明.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第5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以人力资源管理在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作为研讨中心,在分析低碳经济概念的基础上,探究了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列举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提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低碳经济中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希望对创新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适应低碳经济的绿色发展实际有所帮助。

关键词:

低碳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绿色发展;转型;理念;路径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就是在能源消耗的过程中降低碳元素的使用量和排放量,这既是转变能源消耗形式,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新型经济。当前可再生资源经济、新能源经济、生物能源经济、氢能源经济都是低碳经济的构成方式,它们动态的特点即通过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应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模式的建立。作为低碳经济的概念引申,我们将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技术高效率创新、制度合理化整合都纳入低碳经济范畴,通过范围和内容的扩大,将社会和经济中转变发展传统理念,促进人类健康发展的模式都看作低碳经济,并将现实的时代看作低碳经济时代。

2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

在解释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定义和概念之前,笔者认为应该先定义绿色管理,这是始终新型的管理思想,是将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观念整合在管理工作实际的先进管理理念,讲求管理的高效率,将管理看作是为社会和经济主动提供服务的思想,通过对生产过程、经营方式的管理转变,更好地适应绿色经济与绿色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统一社会认知、协调管理对象、整合各类资源的新型管理方式。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是在绿色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将社会、企业和员工看作是一个协同而交互的主体,统一社会需求、企业发展和员工要求,以差异性、高效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进员工成长、企业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和新理念。

3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功能

3.1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功能

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讲,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的品质,扩大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特别是在竞争压力、就业压力和发展压力等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调整企业岗位紧张,提高员工个人效能的功能,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协调而综合的发展。

3.2人力资源管理的配置功能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将人才高效率、低成本地吸引和配置到企业适当的岗位,在行业间竞争加剧、企业发展任务迫切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可以更好地识别人才和企业需要相互结合的契合点,将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关键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提高了企业的效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和机遇。

3.3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功能

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平台,企业可以在微观上改变传统的人员管理方式和人才发展模式,起到了转变企业旧有文化、传统管理方式和落后经营模式的作用,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倡导的绩效考评、奖惩机制和薪酬制度更是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经营与管理体系,使企业管理创新与发展的目标得到充分地保障,促使企业更为高效地实现变革目标。

4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内涵

研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必须从企业的基本状况出发,必须结合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展开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低碳经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低碳发展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只有将企业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细胞”进行绿色理念的改造,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更好地为企业高效率运行、人才高水平发展提供可能。二是,低碳经济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前提,只有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才能明确绿色发展的方向,也才能明确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通过人力资源实施的实际职责和具体工作,企业才能绿色生产和低碳运行,完成低碳经济要求的集约化、高效率发展目标。三是,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实现低碳发展的基础,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只有将低碳发展作为方向才能适应社会、政策和自身成长的基本要求,通过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企业制定出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的目标体系,进而建立起低碳、绿色发展的模式和机制,全面构建企业管理的战略系统,为实现低碳发展目标提供了组织、理论基础。

5人力资源管理在低碳经济中实现绿色发展的路径

在经济学界和管理界有句名言———发展的问题需要发展来解决,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困境和难题必须依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自身的变革和发展才能够得到有效解决。作为低碳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发展路径)必须应该从低碳经济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找到对策和方法。

5.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发展理念

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告别传统人事管理中不协同、不和谐的措施和作用,将和谐理念和绿色思想引入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在微观层面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管控细节和要点,将绿色做法和低碳发展措施整合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在宏观层面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将低碳理念和绿色思想作为平台,重新定义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发挥绿色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现低碳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为实现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实际、工作、理论与意识的基础。

5.2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绿色招聘

企业招聘是企业扩大规模,提升人才队伍水平,提高企业效率的重要工作,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低碳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重新定义招聘的实质、内容和过程,使人员能够接受企业低碳发展的理念,充分认清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责任和义务,看清自身对于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价值,同时强化人员低碳、高效发展的理念,严把企业人力资源的“入口”,为企业实施低碳、高效、绿色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基础。

5.3实施人力资源的绿色绩效管理

低碳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要走绿色发展的路径,而绿色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是这一路径的基本形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将生态责任、绿色理念、低碳思想及社会责任等指标纳入到企业员工的日常职责范围内,积极表扬和宣传那些在个人责任范围内履行了企业生态责任及社会责任的员工,同时鼓励那些非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员工,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表扬和激励,这将有利于树立企业员工责任感,最终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5.4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外环境

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企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外部环境的绿色化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来执行,政府应当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利的大环境。在企业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积极宣传“和谐”、“低碳”的绿色发展观。企业应当生产绿色产品、提供环保的服务,通过具体实践来体现其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

6结语

在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大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更加重视个性化和智能化,必须将低碳理念中的绿色发展思想融合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细节与关键中,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性转型,顺应绿色、低碳发展的社会与经济实际,打造低碳经济和绿色理念下管理的转型契机,在加速低碳经济成长的同时,创建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

作者:辛增平 单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第6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 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 低碳施工

0 引言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到影响人类发展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低碳经济”这一全新的理念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了解。市政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形象,但在很多情况下,市政工程的施工所在区域处于商业繁华的地段,这些区域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在这种现状之下,研究如何以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理念为指导,实现城市市政工程的低碳施工不容忽视。

1 关于低碳经济

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被提出之后,国际社会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引导着世界各国开始重视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希望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减少碳的排放量来减缓气候变化、抑制全球变暖,从而建立一种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的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2 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低碳经济作为当前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城市发展经济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满足下列的这些要求:①加强生态友好型经济建设。②发展绿色无污染能源。③实现产业的彻底低碳化。④改变居民社会生活方式,实现低碳化。

3 市政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与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不一

一个城市的市政工程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领域和方向,市政工程的低碳工作受到高度重视。但是,从目前现状看来,尽管很多施工企业响应政府政策,强调低碳施工,然而还是存在部分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不一致的问题,严重影响市政工程低碳建设的实现。

3.1 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低碳经济不仅注重节约能源,更注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数据资料显示,建筑能耗在我国能耗总量中所占比重高达28%,未来可能更高。由于市政建设工程施工过程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管理松懈、标准不明、技术较低、规范规程贯彻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过程既不能节约能源,更做不到提高能源利用率。

3.2 工程施工排放含碳量不减 当前城市化推进、建筑业和城市交通是碳排放的三大重点领域。低碳经济十分重视碳排放量的下降,现实则是大多数市政工程施工排放的碳量不降反升。工程施工排碳不仅包括施工区域排碳,还有与施工直接相关的其他的碳排放,例如运输过程排碳、废弃物排碳。由于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标准,也没有做好相关的规划和制定规范,在运输、施工、废弃物处理、设备作业等过程中产生大量多余的碳排放。这些与低碳经济的要求严重不符。

3.3 低碳技术推广效果差 目前,由于我们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新科技的研发能力不足,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基本设施的建设十分缺乏足够的先进、有效的低碳排放技术,严重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在绝大多数市政施工过程中,实际上,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能、高效冷却、水资源再生等低碳低排技术没有得到广泛推广,低碳材料也没有被广泛推广和应用,这就使市政工程不能减少碳排放,也不能使能源被高效利用。

3.4 环境污染破坏依然严重 低碳经济注重减少污染,它通过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统一协调。由于许多市政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来降低污染,也没有相应的防护措施,也没有想方设法做到合理施工,致使市政工程施工造成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3.5 施工者的低碳意识不够 城市建设实现低碳环保,离不开施工者的低碳意识的普及。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施工企业、施工人员、监管人员等具备足够的低碳经济意识,认同低碳施工的意义。然而,目前低碳施工的概念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同时,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依旧影响着施工企业的思维观念,阻碍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管理不足,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到位,这些都深刻影响低碳经济、低碳施工的推行和发展。

4 以低碳经济作为指导,实现市政工程建设低碳化

为了实现低碳经济,减少市政工程建设的碳排放,达到高能低耗、高效低排,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化,需要以工程施工单位作为中心,结合业主、监管单位,统一协作,共同做好下面的工作。

4.1 建设低碳设计理念和企业文化 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建设的主要阶段,因此,从项目设计上按照低碳理念来进行就显得十分重要。在低碳经济的理念指引下,施工企业大力建设低碳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员工形成节约意识和保护环境、降低碳排放的观念,树立低碳建设目标,使企业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低碳色彩,做到在发展建设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中发展建设,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2 采用绿色低碳的施工方式 市政工程施工应该采取绿色施工方式,施工企业应该严格管理,在施工中防止采用耗能较高、效率低下、性能差、污染明显、即将淘汰的设备;避免使用不符合要求、对环境有害的工程材料;采取封闭施工,减少灰尘的污染扩散,降低噪声污染,保持施工工地整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调配、使用各种机械设备,淘汰落后设备,建立机械维修、保养计划,保证设备的性能。

4.3 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制度 精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对环境友好。对于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来说,实施有效的精细管理制度,首先要注重制度创新,通过制定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使项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其次要把精细管理落实到整个施工的过程中。最后还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自动化、机器化、流程化,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

4.4 采取低碳环保的施工技术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市政工程低碳建设的核心。通过运用低碳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轻施工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实际来看,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能、高效冷却、地热系统、水资源再生等核心技术实现低碳建设;应该尽量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减少碳排放,采用新材料和新的工艺,替代旧的材料和工艺;发展新技术,改革传统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利用率;建设市政工程碳排放检测系统,保证及时观察统计碳排放量,方便做出施工技术改进。

4.5 建立健全施工监管体系 完善的施工监管体系有助于帮助提升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提高工程总体质量、推动低碳施工,达到低碳经济的目标。

①要充分地发挥施工工程建设管理机构的监督作用,及时处理和纠正违反建设执行标准的行为,加强监督低碳施工建设的执行力度。

②要充分地发挥业主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监督作用,建立奖惩制度,约束施工单位的行为,引导市政工程建设的低碳施工。

③要充分地发挥监管单位的作用,以低碳经济的理念为指导,确定监管的目标和标准,做到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管工作正规化。

④要充分地发挥施工单位自身的监管作用,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标准,稳步推进市政工程低碳施工。

参考文献:

[1]周红波.低碳施工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经济,2011(2):5-8.

第7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背景;建设;环境保护;工程;价值;分析

低碳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制度改革和工艺创新减小生产生活中的污染排放,减少石油、煤炭的使用,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理念。针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求,需要积极建立环境保护工程,促进污染治理和保护。[1]

1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原因

社会经济发展中,生活生产尤其是工业生产中会耗费大量的石油、煤炭等原料,继而产生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等。现代经济发展要求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要求,因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关于这一要求的提出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进步性和时代文明性。低碳经济是一种生产双赢的表现,旨在通过技术研究核算和设备更新提高社会生产力、降低污染排放。石油、煤炭等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但是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造成温室效应等。从人类长远发展考虑,要做到节能生产和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主要是从生产制造、流通运输和利用回收等环节减少谈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发展低碳经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生产生活是人们主要的活动方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日益增长的人口带来巨大的物质文化需要,因而提高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加剧,碳污染物排放也不断增加。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是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基本目标,重点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核污染等。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有组织、有计划等对特定区域内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并利用专业理论和科学手段集中改善区域环境。随着人们低碳意识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新时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对于出现地区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方面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整改,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改进生产工艺,促进清洁生产。[2]

2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方法和价值

2.1能源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工业生产中,人们对煤炭等资源的使用量较大,煤的使用范围广,但是煤炭综合利用和煤污染处理技术尚且有待提高。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以循环经济的形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活生产污染。低碳经济理念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需要研究碳利用技术,节约煤炭资源的使用,明确高效生产和清洁生产的目的。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提高煤炭利用技术,以循环再生的形式实现生产过程的能源再分配。例如在焦化厂需要不进行煤干馏处理,一般是对煤原料进行高温加热,产生获得焦煤等,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煤粉、碳粉等可搜集后再次用于原料加热中,作为二次燃料使用;对于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如甲苯、苯和二甲苯等,可以用于农药、染料、溶剂和洗涤剂等其他合成此材料中。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原材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另一方面则是综合利用煤原料和煤生成物,以废物利用和循环利用的形式促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通过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的改进,促进能源的有效利用,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向提高,这也是现代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3]

2.2发展新能源经济,提高生产效率

工业经济促进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工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能源消耗和污染。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是为了通过技术革新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在建立循环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可以积极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经济生产中,人们习惯利用化石能源进行时生活生产,化石能源属于自然衍生物,化学性质属于碳氢化合物,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种类型的能源燃烧不充分时会产生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和大气健康,是有利有弊的燃料。现代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提升,运用先进的科技技术能够开发和利用其它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这些能源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制取方便,且绿色环保无污染,使用效益高。低碳经济下,要求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因而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代替煤炭发电,也可以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如电动汽车等,减少石油、汽油的使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工业技能和减排,同时要积极开发和应用新能源,全面构建低污染、低能耗和零排放的工业经济体系。[4]

2.3建设公共设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现代社会发展中,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经济,不仅是指在生产领域要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提出低碳环保的要求。我国是人口大国,且人口数量正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人们的出行、饮食等均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以出行来说,私家车的数量不断增加,造成严重的交通拥堵,同时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对大气污染严重,容易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汽车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而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中,政府相关部分需要做好积极引导,鼓励人们低碳出行,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同时倡导文明消费和绿色消费。政府应该加大公共设施投入,如修建地铁,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搭乘公共交通共军,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此外对于私家车的购买和出行,政府需要出台政策予以限制和控制。对于园林绿化、防燥隔音实施的建立,政府也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促进人们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低碳经济的理念贯穿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节约环保的习惯,践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维护环境保护工程假设成果。环保工程建设不仅包括环境污染治理,还要在政府部分的协作下,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经济的生活服务,引导人们环境保护从身边小事做起。[5]

3结束语

现代社会发展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同时需要关注环境保护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要求一致,强调在经济发展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工业污染和社会污染,尤其是要减少、碳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则是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增加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对于已经形成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则需要才有高效、科学的手段跟俊污染类型和污染程度针对性解决,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低碳经济背景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文明进步。[6]

参考文献

[1]王雷.基于低碳经济视域下建设环境保护工程的价值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08):125.

[2]周明军.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现状与推进建议[J].中华建设,2013(11):136-137.

[3]杨洪镅.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7):425-429.

[4]马晓翼.低碳经济与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闫卡.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D].海南大学,2011.

第8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低碳经济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传统工业文明的特点主要是掠夺和征服自然,带来严重的损害和破坏。然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类对人地关系的反馈感知,并积极寻求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此外,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整个社会更多地关注环境质量,为共同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奠定思想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升低碳经济资本效率

发展生态文明不仅反映人们关注环境建设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也主张多样化资源的发展性存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使用。对于一种资源,低碳经济资本投资也应该是有效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强节约意识,最终促进低碳经济的资本利用效率增长。

(三)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低碳经济的竞争力

通过发展生态文明综合战略,注重技术创新将转型为关注绿色因子。一直以来,中国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导致积极有效的竞争力减弱和环境保护趋于不利。结合中央政府的自主创新战略,目前我们需要大力开展低碳技术的自主研究和开发。只有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情况下,中国才能增大低碳经济竞争力的潜力。

(四)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唤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不仅是企业,金融机构也应遵循市场规律,它的职责同样应当是建设生态文明。除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外,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应当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它要求企业和金融机构要实现一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需要增加在低碳经济上的投资,显然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二、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建议

发展中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协调工作,如共同制定开发计划,宣传教育的政策措施和系统安全方案等。此外,积极协调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对实现生态文明的快速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编制《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生态水平对中国的文明建设是必要的,然而,我们认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划和更详细的实施方案的实施是加强巩固生态文明的根本。因此我们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

(二)充分利用媒体的大众传播功能加强生态文明观宣传

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媒体需要把普及生态知识、推广生态文化为己任,成为传播生态文明观的主流平台。首先,媒体需要与环保部门合作,他们可以成立通信联合会议。第二,媒体应当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主要思路和实施步骤,以及达到生态文明基本要求的多种途径。第三,媒体需要扮演生态文明建设信息交换媒介的角色。媒体应该传达政府对建设生态文明的决策和部署,并同时向政府有关部门反馈广大人民的建议。

(三)充分利用社会科学学术组织探讨和研发的能力

生态文明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术组织应该开展生态文明研究。我们建议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大量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并和相关的学术机构积极组织生态文明问题的学术研究。当实施生态文明获得一定成就后,要逐步推广生态文明的成果,鼓励相关机构———学校,企业和社区能够采纳这些成果,这样他们可以起到引导各级管理人员的决策行为,培养大众生态意识的作用。

(四)建立政府企业合作平台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企业合作,还要由政府部门引导。其他社会力量缺乏一定的政治和经济资源,而政府部门则具备这个独特的优势,因此政府部门必然需肩负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作为国民经济的微观结构,企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分子,尽管要追求利润,但在社会责任的驱动下,企业要与政府部门联合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我们提出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平台,使其在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杠杆的作用。

(五)建立生态文明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绿色技术着重介绍环境因素,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环境保护,实现企业价值。没有绿色技术的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产生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建议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下的生态文明,如绿色科技人才系统,投资体系,研发体系,市场体系和资本制度等等。

(六)建立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资本的支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提。然而,虽然绿色金融的概念已经被引入中国,目前的绿色金融服务产品建设仍在起步阶段,要达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相应的金融服务力度仍旧严重不足。为了提高生态文明的资金支持,要建立绿色金融服务系统,包括绿色信贷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系统,分散、发行证券和绿色技术支持的制导系统;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则主要针对绿色节能产业等。

(七)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我们建议将生态文明指标纳入绩效评估系统,根据政府部门的特点,评价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贡献。评估体系包括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具体措施和工作成果等等。要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建立实施惩罚政府部门的严重失职行为的制度,并要奖励那些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部门。总之,建立生态文明指标性能评价系统可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

(八)加强生态文明的立法

第9篇: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湖南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232-02

近年来,全球气候日趋变暖,导致台风、飓风、干旱、洪水、热浪、寒流等极端天气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气候变化可能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应对气候变化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因而发展低碳经济逐渐取得全球各国认同,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最现实的战略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密切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我国中西部的经济大省,湖南有基础、有必要在低碳经济上大力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低碳经济之路,促进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低消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注重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的创新突破,这与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高度契合,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则是湖南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因此,“十二五”期间,湖南要把低碳经济作为抢抓新兴产业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点。

1.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世界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具有明显的不可持续性,人类社会自身的特点决定人类的发展需要可持续的能源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供需日趋紧张,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对能源产地和运输通道的战略竞争日益加剧,以及随之而来的与能源相关的污染与排放等问题,使能源问题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能源问题是促进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因素。国际能源机构指出,要解决世界能源的不可持续性必须开发利用低碳、高效、环保的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消耗,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重要途径。

2.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复杂、最重大的挑战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指出,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燃烧化石能源排放大量CO2等温室气体,如果温室气体继续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可能会超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承受能力,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要遏制气候的灾难性变化,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根本、最现实的举措。

3.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人类要生存就要消费能源,消费能源就不能不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的物质,最主要的危害环境的物质就是CO2,CO2也是造成温室效应和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急速增大,人类消费的能源急剧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带来了全球的温室效应,人类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的生存。人类必须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只有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CDPI%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发展低碳经济。节能节排,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制约湖南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1.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包括湖南在内的中国化石能源的资源禀赋特征是缺油少气富煤炭。受能源禀赋的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的依赖性很强,这一状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改变。2007年,中国原煤产量已超过25亿吨,煤炭消费量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70%以上,对煤的依赖程度为世界之最。煤炭是固体高碳燃料,将其作为主要能源,一方面燃烧效率低、CO2排放系数大,增加温室气体的减排负担;另一方面开采煤炭,破坏了地下水系,引发地质灾害。同时煤炭燃烧还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重金属汞、粉尘和固体废弃物,引发巨大环境代价。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社会,客观上要求我们迅速而大规模发展低碳经济。

2.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发达国家已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带来的传统环境问题已基本解决,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处在国际产业分工的低端,传统产业升级的进程还未完成,环境污染治理刚刚开始,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很难逾越重化工业阶段,而重化工业的能源强度高。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中长期因素是重化工业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当前所处的重化工业阶段还将持续较长时期,这将制约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进程。湖南处于我国的中西部,工业化进程还有长长的路程要走。

3.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湖南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整体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如在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垃圾资源化、生活污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重要领域的一些关键性产品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同时,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先进技术的缺失都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成为湖南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大挑战。

4.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湖南经济粗放式发展,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以低端产品出口和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拉动经济增长,导致能源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建筑物的设计和使用寿命短,部分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不到10年,造成能源和原材料的大量浪费。

5.非理性消费方式。随着湖南经济的发展,商品越来越丰富,同时外部消费主义思潮侵入,居民的非理性消费持续扩张,超前豪华消费正在颠覆着传统的消费观。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节约水、电、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个人消费贪大求洋,餐馆就餐食物大量剩余,高档消费品功能浪费,暴富阶层炫富和斗富比赛持续升温,“月光族”、“负翁族”成时尚;各级各类公共部门,办公场所、车辆、办公用品等的使用也存在极为普遍和严重的浪费现象。

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温室气体的排放与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密切相关,节能就减排了温室气体。麦肯锡的减排成本曲线表明,节能的减排成本最低。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首要任务就是节能。如欧盟提出能效提高20%(折算成能源消费绝对量降低13%)。美国在《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中提出,要制定更高的工业、建筑、照明、家电、交通能效标准,推广建筑能效标识,发展智能交通,实施公共部门节能计划,补贴旧房改造,奖励电力和热能回收,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等,达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目的。世界各国能源效率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其成功经验是一直重视提高能源效率工作(从1974年到2005年能源强度下降了35%),在低碳社会建设中仍坚持将节能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单位产品能耗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的目标。印度第11个五年计划(2007-2012年)提出,到2016~2017年将能源效率比2000年提高20%。

2.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加大投资的重点是新能源产业,欧盟承诺:到202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生物燃料占交通能耗的10%。英国致力于发展海上风能、海藻能源,2008年确定了在10年内建成33GW风力发电能力的目标,届时向2500万户家庭供应电力。美国从提升新能源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着手,到2012年,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比例不低于6%,到2020年不低于20%。日本依据国情重启太阳能鼓励政策,2009年把发展太阳能正式列入经济刺激计划。发展中国家也日益重视可再生能源。印度在2003年颁布的电力法案中规定了电力企业负有“可再生方式发电义务”,并配有“入网电价”等措施。巴西是世界上生物燃料发展最快的国家。2008年生物乙醇产量达245亿升,占世界燃料用乙醇总量的37.3%。巴西政府规定,从2008年起全国市场上销售的柴油必须添加2%的生物柴油,到2013年增加到5%。

3.注重技术研发。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技术支撑。2008年3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凉爽地球能源创新技术计划》,提出可大幅度减排CO2的21项技术(天然气高效发电;燃煤高效发电;CCS;新型太阳能发电;先进核电;超导高效输配电;先进道路交通系统;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物质替代燃料制造;新型材料制造;制铁新工艺;节能住宅和高层建筑;新一代高效照明;固定燃料电池;超高效热力泵;节能信息设备和系统;家庭、楼房和一定地域中的能源管理系统;高性能电力存储;电力电子;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除对家庭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补助、向购买清洁柴油车的企业和个人支付补助金外,还在《建筑循环利用法》中规定,改建房屋时有义务循环利用所有建筑材料;以补助金、退税或者与政府机构共同研究的方式促进创新。

4.低碳的生活方式。所谓低碳生活,不是要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而是要改变生活方式。英国运用多种手段积极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比如,要求所有新盖房屋在2016年达到碳的零排放,新建房屋中至少有1/3要有碳足迹减少计划,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伦敦政府强调“不需降低生活品质,只要改变生活方式”。芬兰则强调实实在在的节能行动。芬兰人在生活中有许多节能习惯,如电梯门全部手动,洗手间没有抽取式的擦手纸,用泥炭(一种变质程度不高的煤)发电,用木头做燃料等。离开办公楼时随手关灯,对礼品适度包装。总之,低碳社会带给人们高质量的生活,但不奢侈浪费。

四、应对措施

低碳经济是一个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的核心,节能才能减碳,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最重要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发展可再生能源,进而提高环境质量,为湖南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打好基础。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处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起步阶段,我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必须兼顾传统工业生产能效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开发适合湖南的能源和环境新技术、新工艺、重大装备,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1.建立节能减排的产业结构。资源节约度和环境清洁度是新型工业化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新型工业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调整产业结构,由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变。在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比重偏低。在巩固农业、做强工业的同时,要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推进企业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目前湖南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能源资源紧缺,价格攀升较快。从根本上切实转变粗放、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能源资源利用方式,提高利用率,既是缓解当前资源环境约束矛盾的迫切需求,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所在。

2.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提高终端能效、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消费比例,是城市低碳转型的最直接体现。根据湖南能源资源与结构现状,优化能源结构重点应突出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加大低碳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针对湖南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特点,积极发展开发太阳能、光能、风能、水能、沼气等低碳能源,由此可形成许多新兴产业,并可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推动主要低碳能源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在湖南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二是大力促进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集约、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应用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原煤直接燃烧;应用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减少污染和排放,实现煤炭及煤制品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

3.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CO2最主要的排放源是能源消费。据预算,湖南由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CO2排放量占到全部排放量的85%以上。因此,做好节能工作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基础。湖南作为我国农业大省,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其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跨越的龙头和引擎,是省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低碳能源、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未利用能源、清洁能源比例对湖南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是工业节能。重点实施工业用电设备节电工程、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工程、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等。二是推进建筑节能。引入建筑物能效标准和标识制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改造既有高耗能建筑,鼓励能源服务公司对既有公共建筑进行改造;采用节能施工新技术,减少建筑施工能耗;大力开展节能建筑示范工程、空调和其他家用商用电器节电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等。三是交通节能。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运行效率和出行比重;提高运输装备技术等级,加强道路运输组织管理,加快城市轨道运输和水上运输等低耗能运输方式的发展;推进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型车辆应用,大力发展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

4.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服务业。资源节约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基本要求,低碳能源是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推广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是低碳能源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湖南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如太阳能、光能、风能、水能、沼气等低碳能源,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低碳经济的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重点推进四类产业发展。一是新能源产业。加快核电的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大力发展沼气、风能等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要重点发展薄膜电池,提升技术水平和产业能级;IGCC要以示范工程项目为载体,力争实现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二是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和高性能纯电动汽车,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降低燃料电池汽车成本。三是“绿色金融”业。又称“环境金融”或“可持续性融资”,指通过绿色金融业务,将资源和环境保护变量纳入考量范围,即在投融资行为中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四是环保产业。加快大气污染整治、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重点领域发展,提高电子垃圾、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率。注重环保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对社会资源的引导作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5.倡导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发展低碳型消费是建立低碳发展模式的一条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快速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随之提高,人均能源消费大大增加,因此应倡导科学合理的低碳消费。要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措施,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节能减排、气候变化、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等相关知识和发展理念,倡导良好的出行习惯、节约的消费习惯和节能的用能习惯,引导市民逐步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努力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公用设施、公务活动、住房、汽车及日常生活消费中要大力倡导节约风尚,使每个公民自觉养成节能、节水、节电、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的良好习惯,逐步形成符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赵玉娟.低碳经济的融资特点分析.经济视角・中国纳税人,2010(2)

2.陈金亮.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报告,2010(1)

3.中国低碳之路如何走.中国经济周刊,2010(13)

4.肖林.以低碳经济引领上海发展转型.中国经济报告,2010(1)

5.周宏春.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及启示.中国经济报告,2010(1)

6.张力.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9)

7.杨志.低碳竞争力.南方企业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