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

第1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公益性;营利性;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08-03

一、社会企业的界定

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组织创新形态,在中国还是新事物。“社会企业是什么”在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不一。剖析和厘定“社会企业是什么”对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一)社会企业概念的梳理

英国贸工部(DTI)认为:社会企业是具有某些社会目标的企业,盈利主要按照它们的社会目标再投入其业务本身或所在社区,而非为企业股东和所有人赚取最大利润。突出社会企业的非营利性、营利性、目的。其中,利润是手段,实现社会目标是目的。

美国罗伯特流浪者经济发展基金会(RFHEDF)界定:社会企业成立的目的是对低收入群体创造经济发展机会,但同时必须满足财政收入的底线。既突出社会使命,又强调资源获取并不局限于慈善捐赠和公共部门拨款,也包括市场销售收入。本文认同这种观点。

中国学者王名和朱晓红从社会企业现象、本质两个维度与公益、市场和文化三个视角以及市场实践、公益创新、政策支持和理想价值四个层次剖析,认为社会企业是一种公益与营利融合的组织创新形态,具有公益性和营利性。这个概念也倾向商业手段,社会导向。

欧洲社会企业研究网络(EMES)提出社会企业的操作化定义应该具备9个要素:一个持续的生产产品或销售服务的活动;高度自主;有显著的经济风险;最低数量的付薪工作者;使社区受益的明确目标;一群公民发起的行动;不是基于资本所有权来进行决策;参与本质,所有受影响的人都参与活动;有限的利润分配。有助于弄清社会企业是什么,但这样界定过于理想化,在实践中没有可操作性。

2010年英国社会企业标志公司(SEM)制订了界定社会企业的6项标准:具有社会和环境目标;具有自己独立的章程和理事会而不是政府、慈善组织或其他机构的一部分或个体经营者;至少有50%的收入来自于市场销售;至少有50%的利润被应用于社会和环境目标;解散时的剩余资产应该被用于社会环境目的,须在章程中体现“资产锁定”原则;能提供外部证据,表明机构正在实现社会环境目标,努力扩大社会影响或减少环境危害。这个概念突出社会企业的非营利性、营利性、营利再投入、资产所有,概括了社会企业的主要特征。2012年,欧盟认可并采用了这一认证标准。可见这个概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社会企业的内涵剖析

第一,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社会企业的核心,是非营利组织的原动力。从社会企业运营的优势来看,社会责任既具有道德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而是人类美好愿望使然,它挑战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在市场的营利中注入道德的血液,重构社会价值,引领时代创新。

第二,获取资源。根据资源依赖原理,任何组织的生存发展都需要与外部环境交换资源,且要持续性地获得组织生存发展的资源。社会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组织获取利润为实现社会使命提供资金支撑,摆脱传统的输血模式,遵守市场的游戏规则,自我造血,实现资源的可持续性。同时,社会企业也不拒绝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取政府、基金会、企业、个人的捐款。多渠道获取资源是社会企业得天独厚的特性。

第三,高度的民主参与。社会企业遵循民主治理的原则,注重多方利益相关者(受益者、员工、捐赠者、志愿者、股东、社会企业家、地方政府等)高度参与,已被各国认可。法国的集体利益合作社协会的员工和受益人必须在董事会中有代表。意大利规定社会企业的工人和受益者应通过信息咨询或参与机制来参与机构决策过程;韩国规定员工或客户应参与决策过程;比利时规定社会目的公司员工有权在工作一年后成为会员。就合作社而言,通常采用“一人一票”制。可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社会企业的决策民主化,有利于加强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促进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也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民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第四,社会企业家。人是生产力中活的因素,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社会企业独特的创新模式也得益于社会企业家。戴维・伯恩斯坦这样界定社会企业家:是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他们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最后要重建一个更好的世界。Dees认为把握机遇、创新实现社会愿望的途径、有效配置资源是社会企业家的三个主要因素。Prubhu认为沟通互动是社会企业家的关键技能,因为社会企业需要在多元利益相关者中建立诚信,需要各方面的力量支持和参与。显然理想、创新、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是社会企业家必备的要素,中国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的实践需要一大批社会精英,倡导引领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

第五,资产处置。社会企业注销后,资产如何分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处置,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资产归社会所有。这与社会企业致力于社会目标相一致。英国规定社区利益公司注销后的资产只能用于社区目的。二是可以分配一定比例资产。波兰规定社会合作社20%的剩余资产可以用来分配。韩国规定社会企业在解散时可以分配最多1/3的资产。三是资产自由处置。法国、希腊、美国等对社会企业的资产处置方式没有具体规定,创办者和管理者可以自由地处置剩余资产。

本文认同第一种情况,认同这种观点有利于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得到政府认可和支持。

(三)社会企业的独特性

1.发展的创新性

社会企业的发展创新性表现为公益创新和商业创新的融合。公益创新突破了非营利组织资源匮乏瓶颈,通过市场竞争,持续获取发展资金,确保公益目标实现。商业创新,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关注企业的社会价值,使非营利组织发展可持续。社会企业的发展创新性有助于非营利组织自我扬弃,加快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落地生根。

2.相对的独立自主

社会企业利用市场竞争手段,赚取商业利润,降低了对政府、企业、基金会、个人捐赠的依赖,赢得了相对独立的生存发展空间,当然也不拒绝其他资金的支持,基本走出非营利组织资金匮乏的困境,灵活自主地达成社会使命。

3.独特的商业模式

社会企业既否定又肯定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行为,创造性地集公益性与营利性于一身,就决定了其商业模式的独特性。国内学者李振勇指出,商业模式是指整合企业内外所有要素,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提品和服务实现客户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系统持续赢利的优化方案。彼得・德鲁克也强调: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社会企业的商业模式值得非营利组织借鉴。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社会企业是非营利组织在实践中对自身的否定和超越,是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其显著的特点就是盈利性(参与市场竞争赚取利润并多渠道获取资源)、非营利性(所得盈余再投入)、社会公益性(致力于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企业的运营模式对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的必然性

当下中国的发展处于转型期,非营利组织发展迅猛,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总的看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在资金获取、组织管理、观念更新、运营模式等方面存在难以逾越的瓶颈,严重制约了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和作用发挥。深入考察我国非营利组织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将有利于促进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的倡导和实践。

(一)非营利组织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愈来愈匮乏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个体经济意识和实践主体性逐渐增强,非营利组织便会越来越多,竞争将会日趋激烈,导致传统资金来源越来越少。同时,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物质资源一般来自政府、基金会、企业和社会个人。然而政府和基金会往往青睐那些有合法身份、与政府利益意图一致、专业能力较强的非营利组织;企业捐赠也只锁定与商业利润相关的非营利组织;也由于一些非营利组织公信力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人捐赠热情。非营利组织面临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挑战。

(二)运营模式简单

一些非营利组织拘泥于自身的公益性、志愿性、非营利性,认为非营利组织绝不能营利,仅是依靠会员的会费、政府和基金会的专项资金、个人的捐献来维持组织运行,发挥社会作用。况且非营利组织之间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非营利组织发挥作用的领域、地域无限扩大;需要资源救援的突发性灾难增多,这种简单的模式完全不能保证社会目标的达成。

(三)发展观念保守

历史“左”的思想、偶发事件、国际形势的影响致使当下对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的认识趋于保守。也由于非营利组织自身的特性,一些非营利组织成员甚至错误认为非营利组织不能也不应该涉及商业利润,依赖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理所当然。社会企业的运营模式对非营利组织的创新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四)专业能力不足

相对来说,中国非营利组织普遍地缺少专业人才,远没有达到资源动员、组织管理、协调互动、危机应对相关的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调查显示非营利组织员工90%以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显然,目前非营利组织的专业能力很难与社会企业的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相称。

(五)缺乏民主参与

调查显示:一些社团的理事会规模庞大却不履行应尽的职责,少数专职管理者控制决策权;一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决策者就是投资人,不是提供服务而是索取高额利润;一些草根组织家族式经营、家长制管理,严重妨碍了非营利组织的健康发展。社会企业的平等参与、民主决策、财务透明对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六)相关法规不健全

我国的现行非营利组织的法规制度主要有《基金会管理条例》、《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这些都是程序性的行政法规,偏重政府权力和非营利组织的义务,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组织、财产关系等规定极少,或多是参照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且法律规范技术细节粗糙,缺乏可操作性。客观上需要制定具有中国国情的、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序的、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专门法规。

三、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的举措

(一)理念的创新

以“三个有利于”创新精神为指导,只要有利于国计民生,有利于社会秩序稳定,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的就给予支持认可。“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推进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积极实践党的十报告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

(二)政策的支持

发挥政府权威主导性,与时俱进,积极制定针对非营利组织和社会企业的顶层设计,在资质认定、权益、义务、内部管理、领域、规模等方面给予具体政策指导,并成立专门机构,统一指导、培训、认证,积极推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三)非营利组织管理专业化

构建完善非营利组织职业化管理机制,倡导公益精神、平等参与、民主决策、绩效考核、财务透明、员工培训相互协调互动,形成市场核心竞争力,多渠道获取资源,实现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发展。

(四)倡导社会企业家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资本也离不开利润,但市场经济的现实中出现了“资本日趋成为特权,利润日趋只为利润”的不良现象,倡导社会企业家精神正是对这种不良现象的净化。社会企业家热衷于市场竞争,赚取利润,更致力于利用商业手段创造更美好的社会,这就是社会企业家精神。倡导社会企业家精神不仅有助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更有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

(五)培训专门人才

专门人才是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得以发展存在的核心要素。要从小培养,应在小学至大学的教育课程中增设有关社会企业的科目和专业,大力倡导和践行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政府还要设立专门机构,用来培训专门人才,指导非营利组织创新发展。

四、结语

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是第三部门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还需要条件和过程,就像是一粒饱满的种子,需要肥沃的土壤、阳光、水分、温度、呵护,才能发芽、扎根、成长。同样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也需要学术界倡导,实务界实践,政府支持,社会认可,公民个人积极参与。非营利组织社会企业化要适应中国国情,既要配合政府治理意愿,又要坚守社会企业的宗旨,体现社会企业的独特优势,引领中国公益,带动第三部门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DTI. Social enterprise:a strategy for success[R].London:Dep-

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2002.

[2]陈吉.社会企业概念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1,(12).

[3]王名,朱晓红.社会企业论纲[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2).

[4]Borzaga, Carol, and Defourny, Jacques, eds.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 p rise [M].London, Routhtledge, 2001.

[5]王世强.“社会企业”概念解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2,(10).

[6]王世强.社会企业的官方定义及其认定标准[J].探索与争鸣,2012,(6).

[7]Dees JG. 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 ship[R].Standf-

ord university,1998,(4).

[8]Prabhu, GN.Social Entrpreneurial Leadership[J].Career Dev-

elopment International1999, 4 (3).

[9]李振勇.商业模式―企业竞争的最高形态[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10]彭劲松,黎友焕.社会企业商业模式研究―以广东残集团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2,(4).

第2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竞争;新业态;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3-0027-0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崭新的数字金融时代已经悄然而至。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功能的融合逐步改变着传统金融生态、业态和模式,并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等金融的“外行人”逐步踏入金融领域,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推进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方式,降低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成本,改变金融的格局与环境。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基于各自的优势融合发展,为金融体系的完备、金融业务的丰富提供了新的思路,为金融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引导创造更加丰富的金融新业态。

一、互联网发展催生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

互联网发展产生了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

1.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物质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技术基础、平台基础和客户基础等。

第一,以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新技术,深刻改变着传统金融模式,推进了金融深化发展,为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支撑。云计算通过分担电脑存储、计算及扩展等功能,提高了用户计算能力和信息服务能力,通过交叉配置服务时间满足服务需求时间分布不同的用户需求,提高服务响应效率。陈甚澍(2012)认为云计算技术能够降低银行业的成本、风险,提升其竞争优势。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等方式创造价值,成为驱动创新、提高生产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谢平(2013)指出,大数据为金融活动参与者的信用评级提供了支撑。在大数据技术运用背景下,互联网金融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违约概率。

第二,互联网平台是一个虚拟的空间,用于匹配参与者双方的需求。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平台基础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数据层,主要是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原始基础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反馈;二是规则层,主要由交易规则、运营规则、管理规则、安全规则等构成;三是应用层,主要是为金融需求者提供集支付、理财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当在模式创新基础上的用户累积数量达到质变之后,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层、规则层和数据层会出现联动创新的局面,呈现出向综合化或横向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第三,互联网的客户基础强调了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互联网的客户基础旨在汇集客户资源,覆盖长尾市场,这要求单个客户边际服务成本足够低和客户数量足够大以实现规模经济。借助于互联网服务渠道能够有效获取大量客户,同时降低单个客户的边际服务成本。二是互联网满足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和便捷化的服务需求。随着市场用户信息的不断透明化,客户需求不断凸显个性化,借助互联网的金融服务能够实现对客户的细分,充分挖掘客户潜在需求,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从客户需求出发提升服务价值。

2.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功能基础

互联网背景下的金融功能基础主要包括支付功能、信息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其中,支付功能是金融的基础设施,信息功能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资源配置是提高配置效率的支撑。

第一,传统支付是对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支付是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技术为支撑,实现债权债务清偿的制度与组织安排。以运营商为主体的模式下,运营商通常将用户手机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通过扣除用户话费进行支付交易。以银行为主体的模式下,银行通过运营商获得通信网络服务,将用户的银行账户与手机账户绑定,通过银行卡账户进行支付。在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体的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与运营商、银行和商家合作,共同完成支付交易,合作方权责明确,有效提高了支付效率。

第二,互联网的信息功能不仅优化了传统金融的“提供价格信息”的功能,而且使“价格信息”的内涵得以丰富。一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加快了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速度,从而使利率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资金的供需状况,引导资金的配置效率,为金融机构带来了价值增长。二是信息的流影樗孀胖Ц痘疃,对这些支付活动蕴含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挖掘,了解客户偏好、信用状况等信息,通过精准营销实现金融机构的价值增长。

第三,互联网在资源配置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一是互联网技术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均能进行科学高效处理,解决传统金融忽视的小微领域的信用评价问题,大大降低交易成本,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二是互联网能够实现跨国界、跨时区和跨领域配置资源,拓展传统金融配置的范围和边界,为风险管理提供广阔的市场和完善的交易工具,可深化金融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动力分析

互联网技术发展形成了金融的物质基础和功能基础,这是金融模式创新的必要前提。从国内实践看,金融抑制、制度变迁和信息不对称为互联网基础上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了环境和空间,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生态。

1.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金融行业更为突出。信息不对称影响了金融交易的效率,并增大了金融交易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不能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不能确定企业的风险与风险成本,导致商业银行只能依据平均风险值来确定企业利率水平。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低风险企业由于借贷成本高于自身预期而退出信贷市场,信贷市场存在更多的是借贷成本低于自身预期的高风险企业。在此背景下,必将推动信贷市场利率上升,同时增加信贷市场的整体风险,从而造成大量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使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

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可被视为一种在信息技术推动下形成的“新金融中介”。互联网技术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使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更加透明和有效,缓解资金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改善资金配置效率。例如,P2P、网络众筹等金融模式的出现,从市场痛点出发,有效弥补了市场空白,推动了金融模式创新发展。

2.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institutional change)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制度变迁是以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突破原有制度的制约,解放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金融业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制度滞后。从金融制度变迁的层面来看,我国原有的金融体系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的金融体系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转变。然而传统金融机构的牌照垄断、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忽视中小微企业等因素使金融体制改革整体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的发展滞后又阻碍了经济发展。

互联网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金融制度变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法律层面,为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国务院及各省部委纷纷出台相关规章,鼓励和引导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在政策层面,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鼓励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在征信层面,互联网金融与征信体系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的征信机构应运而生。

3.金融抑制

对金融进行过度管理会导致金融配置效率低下,甚至金融秩序无序。金融市场资源配置的扭曲导致形成金融抑制,使得金融资源不能发挥作用,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像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目前仍然存在着金融抑制的特征,例如政府规定的存贷款利率、信贷资金流向限制、信贷配额限制、银行开设分支机构限制等。

金融抑制导致了金融服务缺口不断扩大,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土壤,金融抑制下的市场需求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由于金融抑制的存在,大量的金融资源被配置到了政府项目及国有企业等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及一些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足。互联网发展推动了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为金融抑制局面的改变提供了支撑。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行业内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效率的提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降低,对资金需求者的信用和风险等方面进行评价,将分散化的金融资源高度融合,推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方向

依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经济社会属性、产业组织属性和功能属性等角度分析金融模式创新方向,为未来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指导。

1.基于互联网金融经济社会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金融功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向前发展。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价值感知和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的理念向传统金融持续渗透,成为互联网时代金融功能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农业文明背景下,经济具有较强的自给性、区域性和封闭性等特征,此时的金融功能仅是货币功能。工业文明背景下,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一体化特征,生产要素跨地区和跨国界流动,金融功能从支付结算到信贷功能,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信息文明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发展丰富了信息交流的空间和信息价值创造的渠道,信息数据出现了跨时空、跨虚实的交互。经济发展推动金融从服务生产功能向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与价值创造功能转变。

在此背景下,以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模式创新的出现,融合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基因、创新思维和消费方式,创造出不同于传统金融的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改变了现代经济用户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金融消费习惯。这在追求金融活动更加高效便捷的同时,也满足了广泛用户在支付、融资与投资等方面的金融需求。以关注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打上了关注内心、关注精神、关注感受的广义虚拟经济思想烙印,蕴含着社会生活价值重塑的社会经济生态变迁逻辑。

2.基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互联网金融产业属性演进方向表现为互联网系统与金融系统的相互交织和动态演变过程。互联网企业的跨界渗透和传统金融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创新,使原本不交叉的产业领域实现了跨界融合。这一过程不仅包括“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思维向传统金融机构渗透,而且包括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g推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金融模式创新本质上是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之间各种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持续交织、耦合与互动,生成新模式的过程。从互联网金融来看,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技术,以电子化、信息化等方式进行金融交易,并融入以人为本、注重用户体验、满足用户心理价值和提供个性化服务等内容,具有形态虚拟化、运行方式网络化等特征。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需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强调满足用户心理需求,让其因享受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服务而感知价值。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通过对信息数据等无形资源的挖掘和分析,使价值形成方式摆脱了传统有形资源的路径。互联网金融将价值创造与社会需求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以金融民主化、普惠化为特征的产业组织属性和价值创造的演进路径。

3.基于互联网金融功能属性的演进方向分析

以长尾理论为基础,互联网金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降低边际成本。互联网金融的边际效益递增规律使个性化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资金的时间、空间匹配边界和规模得以极大的扩展。互联网背景下的虚拟经济时代,新的金融产品、金融需求、金融服务以及新的交易关系不断出现,冲击并颠覆着传统经济基础上的传统金融模式与功能,使金融模式创新成为必要和可能,并推动了金融模式创新进一步发挥壮大。正如林左鸣(2011)所强调:“正是此类让虚拟价值走上前台的规则变化和观念更新,使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必要并且可能。”

虚拟经济重新定义了金融行业的价值分工和商业模式,让虚拟价值走上前台,利用新思维、新技术对传统金融商业模式和服务功能进行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将金融业态模式和本质功能加以网络化和及时化,是对传统金融功能进行的有益拓展,营造了新的金融生态圈及其价值创造方式。互联网金融精确对接用户的需求盲点,让金融回归普惠和民主化,让服务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满足用户体验。互联网金融模式演进与功能拓展,既取决于互联网技术对金融业的渗透,又取决于现代社会大众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高层次的需求体验。通过金融模式创新与功能拓展,可向用户开放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制定权和所有权,为用户提供具备互联网基因的生活体验和全新的金融消费生态链。

四、互联网发展背景下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与对策

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迎合了我国金融产业发展新趋势,带动了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改变着传统金融生态和模式,不断地促进传统金融的发展模式、运营模式和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1.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互联网企业逐渐开始拓宽业务范围,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网络技术支持,还在不断地创新和探寻新型的业务模式。未来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的路径有两类:一是依赖技术进步而实现的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平台和直销银行等;二是依赖与传统金融合作而实现的综合性平台和智慧银行等。

第一,基于技术进步的金融模式创新。从技术层面来看,移动支付、大数据金融平台和直销银行等将是金融模式创新的新渠道。在移动支付方面,未来支付模式将围绕“金融+生物识别”开展。目前,利用指纹、声波、人脸、虹膜、指静脉等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集中在开户身份核验、缴费支付认证、自助机无卡取现等场景,如招商银行的“ATM刷脸取款”、民生银行的“手机银行指纹支付”以及阿里、腾讯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刷脸付”“声波付”“空付”等。多渠道探索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场景,是未来金融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金融数据平台方面,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平台+数据+金融”。利用大数据金融平台能够实现对用户数据的分析、挖掘,对用户信用进行评价,以及对金融产品进行定价等,推进金融模式深化发展。在直销银行方面,由于没有物理网点,直销银行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比如汇丰银行的直销银行通过互联网渠道、手机银行方式或其他电子渠道提品或服务。

第二,合作基础上的金融模式创新。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合作方式从“大数据+电商平台”向“大数据+综合性平台”转型。商业银行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能够积累大规模的用户,并通过平台规则、互动机制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合作背景下形成的数据、平台和金融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实现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的综合化管理,在此基础上能够为用户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包括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融资担保和财富管理等,实现互利多赢的全新商业模式。未来将形成三大模式:一是以浦发银行为代表,关注消费金融和支付功能,利用高效的平台处理终端,构建跨平台、跨币种、跨渠道的支付体系;二是以招商银行为代表,关注创新财富管理服务,构建一个提供资讯、金融产品精选、在线理财顾问的全流程财富管理平台;三是以华夏银行为代表,关注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功能,打造立足于支付结算、现金管理为代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的银企合作模式。

2.金融模式创新的对策

互联网发展与金融模式的创新深化,重塑了金融体系的核心竞争优势。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应深刻认识互联网发展对金融模式创新的重要影响,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探讨促进商业银行创新的对策,为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的金融模式创新提供支持。

第一,借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体现为尊重用户体验、开放包容以及公平普惠等。传统金融企业应借鉴互联网思维,为其金融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参考。重视客户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细微变化,根据用户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设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学习借鉴互联网金融模式,化商业银行内部业务流程,最大化地满足用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

第二,运用互联网技术。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挖掘、整理和分析数据,把握产品发展方向和用户需求偏好,精准设计金融产品和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增强用户体验;线上线下方式相互配合,实现用户获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线下主要是进行获客和增加客户体验,线上主要是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便捷化。

第三,推进服务渠道创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金融服务或金融交易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在此背景下,传统金融企业必须瞄准金融服务趋势,推进服务渠道创新。通过开发各种软件,利用线上银行业务替代线下业务,提高工作效率。比如郑州银行的“简单派”和“鼎融易”,通过自建或整合外部渠道,为其上下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利用广告宣传、新闻媒体和口碑等方式,推广渠道影响力。

第四,激发人才创造力。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潜力是商业银行金融模式创新成功的基础。通过引进具备互联网金融从业经验的人才,依靠技术溢出效应和流动效应,带动创新;通过内部人才培训,实现人才转型,支持创新;通过内部选拔或外部引进的路径培养高端金融人才,支持金融模式创新,加快产品与业务转型。

第五,强化风险管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风险传播速度更快,冲击力度更大,需要对创新风险进行严格管控。要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和管理机制。通过建立风险预警管理体系,将外部数据转化为预警信号,对用户进行有效监管,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平,邹传伟,刘海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核心原则[J].国际金融研究,2014,(8).

[2]陈甚澍.论云计算及其在银行业的运用前景[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3]黄桂田,何石军.结构扭曲与中国货币之谜――基于转型经济金融抑制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1,(7).

[4]张成虎,金虎斌.互联网金融驱动创新机制研究[J].财经论丛:2016,(2).

[5]李佳.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与融合――基于功能观的讨论[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1).

[6]李敏.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生态体系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上海金融,2015,(12).

[7]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第3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现代管理体系发轫于20世纪初的“泰罗制”与科学管理理论,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这仍然是现代企业管理“大厦”的地基。但互联网时代需要采取怎样的管理模式、原则与模式?如何通过运用互联网思维与精神赋予科学管理以新的生命力?目前还没有太多理论分析或系统总结,要更多地关注、研究、总结来自市场一线优秀互联网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并提炼出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的管理原则、模式与工具。

(一)管理良好的成熟企业为何会失败?成为百年老店的概率将越来越低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电影《日本沉没》。日本的松下、索尼、夏普都曾让我们顶礼膜拜,但是如今却集体塌陷,动辄亏损几十亿美元,不是因为他们管理得不好,其精细化、标准化、流程化、质量管理等方面执行得最彻底,科学管理体系在全球领先,研发投入比重也很高,而是在于对互联网时代创新大方向、大战略缺乏把握,在于只注重硬件的制造,硬件可以做到最精,但是缺乏像苹果这样软性化、人性化的创新元素,没有及时推动管理变革。

摩托罗拉、柯达先后发明了全球首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但没能及时推进数字化的应用,不敢革自己的命,最后却都倒在数字化和互联网门口,令人唏嘘。

诺基亚的CEO说,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发出这样感叹的大企业CEO会越来越多。华为是否会遭遇“滑铁卢”? 任正非特别质问,华为会不会输?如果未来要死,会死在哪里?而华为已达到三千多亿元销售额,正如日中天。

如今观察企业,已经不能只看这家企业的总资产有多大,历史有多悠久,占地有多少,是否有先进的设备,重资产有多重,更要看创新活力与持续发展能力。重“重资产”、轻“轻资产”带来的可能就是重包袱以及转型的难度、高成本。

“创新之父”、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1997年在其名著《创新者的窘境》中首次提出了破坏性技术理论。“要么破坏性创新,要么你被破坏”。破坏性技术刚开始针对边缘客户,低质量、低利润、小市场、高风险、未被证实,但可能某方面更方便、更廉价、更低成本、体验也更好。破坏性技术是相对于延续性技术而言,延续性技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就是,站在主要市场的主流消费者一直以来看重的成熟产品性能的层面来进行技术开发、创新。固守主流客户和主流市场,最终被挤出、淘汰。“新兴企业通过破坏性技术进入小而新、边缘化市场,不断完善性能,扩充边界,改变价值主张,最终进入主流市场”。克里斯坦森通过无数案例得出一个结论:管理良好的成熟企业在破坏性创新面前常常会遭遇惨痛的失败。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著名发展经济学家熊彼特也提出过“创造性毁灭论”

。当时人们为之感到震惊,并没有太多案例印证这个观点。今天不一样,每个月、每一天都有颠覆性创新案例涌现。“新的消费者和产品、新的生产和运输方式、新的市场,以及新的工业组织形式不断创造新行业,同时淘汰旧公司”。“企业家是一种稍纵即逝的形态,你今天是企业家,不意味着未来十几年还是企业家,除非你始终保持不断创新的状态”。

在新经济时代,管理良好的成熟企业,为什么一夜之间会遭遇惨痛的失败?大体可以归结为情形:

1、产业领导者更替很快,过往的竞争优势消失更快。

2、新技术、放松管制、经济民主化带来“去规模化效应”,打破了垄断,降低了产业进入门槛。

3、市场的主动权首次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二流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缺乏生存空间。

4、战略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发展越快,其商业模式也会越早到达极限。

5、新进入者可以以超低成本、免费策略不断侵蚀现有企业的地盘。

6、创造力的工具广泛分布,试验变得容易和低成本。

7、来自底层的大众力量,或潘拷撞阍谧笥揖质疲每个个体都可自我决策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8、失控、不确定性导致有经验的管理者可能不是最合适的管理创新者。

(二)目前的管理范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的管理模式建立在泰罗、韦伯的思维之上,将复杂问题分解成细小、可重复的模块并实施了标准化操作,形成纪律、精准、经济、理性和秩序。但是,这种管理也同时可能将具有创造性与自由精神、有主见的人们禁锢在“半专制组织”内,会扼杀艺术、创意、勇敢与锐气,丧失想象力、开创性和灵活变通的能力。“以效率为中心、以科层为导向”的管理旧范式成为制约互联网时代管理创新步伐的绊脚石。

首先,工业化环境下的科层加大了工人、员工与企业主、老板之间的隔阂,员工只接受上层控制,半孤立的部门工作,缺乏生产过程的系统性观点。科层式管理的发明者韦伯认为,科层制其实就是官僚制。不同部门、职能的划分,分工过窄、过细,使员工失去对最终产品的情感,导致员工过于注重金钱奖励与眼前利益,忽视意愿、激情、使命、价值观。专业化也会一定程度上限制突破性创意产生的跨边界创新行为,员工难以获得专业岗位之外的信息与资源,缺乏创意碰撞的机会。科层等级的扩大、组织的复杂性也阻断了员工应知悉的信息以及员工与员工、顾客、自我管理所需要信息之间的联系,作为最能感受到颠覆者脚步声的市场第一线缺乏像管理者一样应掌握的必需信息,信息被管理者垄断,难以像管理者一样能依据全面、对称的信息进行判断、决策,而管理者对信息的理解、应用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局限。

其次,传统的科学管理以效率为中心,可以让员工更服从、更勤奋、更高效,但不能更创新、更忠诚。自然法则中的进化有的是缓慢式,有的是突变式。企业的进化同样需要通过异质性带来突变。然而传统管理中的标准化在带来一致性、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剔除“变异”,排斥“异己”,阻碍领域之外的新机会、新战略,把进化之路自行切断。

另外,传统管理较注重计划、控制,追求稳定性、精确性,但对无先例、非连续性创新事物缺乏敏感反应,屈从成本、成本、响应成本、闲散成本会导致众多创新机会的错失,决策迟缓,思维凝滞僵硬,时间就是利润,却常常得不到有效开发。互联网时代讲求快速响应,注重解决“现在的事情、明天的事情”,而非五年后的事情。

(三)21世纪的管理变革目标

互联网导致的社会变革将直接改变未来的管理走向,迫切要求企业管理的范式革命和基因重构。21世纪管理变革三大目标:

一是要建立起真正尊重、激发与赞赏人类创造性、想象力、激情与勇气的后现代管理社会;

二是建立起适合人类自身发展规律与本性的公司,在洞悉人性基础上注重用户极致体验,攒足人气,吸揽人才,促动“人气、人性、人才”的“三人行”;

三是管理者负责的传统管理工作会越来越少,其首要任务是担当教练,制造更多的领路人,搭建平台,创造适合创业创新的环境与氛围。

海尔在颠覆自己,致力于让每个人都成为创业者。海尔从家电制造商蜕变为一个平台,孵化众多的创业者与小微企业。海尔在六十多岁的张瑞敏领导下从管理与组织模式上率先展开了自我颠覆,最核心的二点:第一是建立起“人单合一双赢”模式以及零冗员、零库存、零签字的“三个零原则”,第二点是把科层组织变革为3000多个扁平化的自主经营体,让员工成为真正的“创新者”。“我的用户我创造,我的增值我分享”。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成为海尔人的新法则。

(四)创建21世纪新型管理模式的十大切入点

以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企业的管理架构,建立起与互联网精神、思维、理念相对应的后现代管理模式,管理广义化、外部化,去中心化、去严肃化。

1、自我调整:推进组织模式创新,以用户为中心,创建能迅速自我调整的新公司、小公司与各类新型组织,应对企业存在的适应不良与战略惰性。要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第一要务就应推动一批市场化组织和主体的形成,要大胆再造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合伙人、MBO、混合经济、事业部制、自主经营体、工作室、虚拟团队等等,还有随时组建、随时撤并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国别的项目团队,哪种组织形式最能促进创新、最能激发所有人潜能的就可摸索,先进的组织形式与协同化的生态系统才能吸引到最合适的创新人才。阿里巴巴实施“股份制+合伙人”模式,万科明确提出“事业合伙人”计划,海尔集团则通过“人单合一”形成了“平台型+自主经营体”的新型组织模式。传统的公司治理标准与董事会、股东会、监事会、管理层的“金字塔”架构并非唯一或最佳选择。传统的组织架构与对应的激励机制应向更具弹性、灵活性与应变能力的方向变革。

2、选拔“新鲜”人才:人才即资本。尊重新颖、鲜活、异质、奇思、疯狂、多彩等各类元素。新的商业机会、商业模式往往存在于起初看似不可能的地方,甚至于奇才的臆想。扩大人才基因库,注重发现、选拔具有创业创新基因与互联网思维、跨界灵动的人才,重新定义“人才”。

3、全员参与,众筹智慧:让创新成为每位职员的工作,企业企业家化,创意民主化,人人CEO,人人创新。实现全员参与经营,招募公司内外志愿者参与创新决策咨询。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依然有管理者认为只有少数精英员工才具备创新能力,如专职研发人员或管理层,创新只是组织内部的“少数派”。然而经验表明,伟大的创意往往来自于最前线、最接近市场与客户的地方,甚至于不起眼的角色。

4、尊重反面声音:创新者的天性是不断持反对观点,普通员工对管理层的“项目宠儿”可行使反对权。成熟企业往往会被成功的经验所绑架,固守原来的思维模式,对于互联网思维、工具在各行各业的创新型应用沉不下心去倾听,对于“异类”、“反面”的声音常常产生反感情绪,对于边缘化市场或有瑕疵的创新项目往往视而不见或者嗤之以鼻。昨天的“异类”最后会成为今天的“规矩人”。

5、打造共享自治平台:建立社区制与自治团队,创立多元节点模式,个体对个体、团队对团队,单对多,同一层面有多元的节点,不需要中间层的过滤,扩散人与人、内部与外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建立持续、即时反馈机制,信息流向各个方向。腾讯内部通过多个工作室的自治团队进行创新研发,并通过赛马机制胜出优秀项目。

6、边走边看,边干边学:通过快速、低成本、高频率的试验建立起进化优势。倡导微创新、碎片化创新。小规模测试入手,最大化学习新市场。推崇谷歌的“尝试吧”哲学:尝试―学习―再尝试,避免创新中的豪赌。

7、同级管理:打破信息垄断、资源垄断和层级界限,让自下而上、同事间的压力替代传统科层制、等级制中自上而下、来自领导的压力。要淡化传统意义上的“老板”概念,可以“越级对话”,重新定义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关系,提倡合伙人意识。依赖“自然领导”,同级可选举、罢免领导,通过自身的专业权威、市场声望持续获得同事的忠诚而维持权力。领导者也不是指手划脚、评头论足型,而是与基层第一线摸爬滚打,在此基础上具备比其他同事更强的方向感、洞察力、系统观。

8、高度透明:办公室去政治化、去官僚化。建立无秘密、相互高度信任的管理哲学。给员工信息与机会。信息多个方向流动、扩散。员工可查阅其他部门资讯及敏感的经营数据、财务数据、市场营销数据,便于比较、决策,让听得见炮声的人们掌握了足够的信息量与决策权。国内服装品牌电商龙头唯品会的董事长、总裁同在一间办公室的一张桌子上办公。

9、建立“互学易”平台:员工互动机会最大化,沟通成本最小化。增加员工偶遇机会,开辟员工在线论坛,组织跨功能、跨团队的沟通,创造让创意随时随地碰撞的办公氛围。倡导“三人行,皆我师焉”,以及干中学、学中干的理念。让来自第一线的小经验、小创造、小智慧、小案例汇随时集到“互学易”平台,形成讲义、教材与知识管理库,建立企业快速复制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的能力。

10、权力是流动的:要流向不断创造价值的资源。日常工作中少用体现“阶层”、“权力”、“权威”的概念,包括老板、领导、下属、请示、指示等。让小型团队像利润中心运作,高度授权,高度责任。权力将体现于使命、公平、透明、信任、利他、友善等人类精神中最美好的因素。

互联网时代的管理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场精神、心理上的革命,要求管理者高度崇尚互联网精神、理念,并切实应用到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各个细微环节的改造中,如业务流程、创新项目实施、日常工作语言与可视图文、推广传播手段、绩效评价体系、人才选拔培养等,成为21世纪人类的“骨血”与“细胞”。(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

第4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高等教育;法人化;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G5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3-0079-04

印度尼西亚(以下称“印尼”)高等教育的商业化运营模式不是近期的现象。尽管各大学商业化程度上存在不同,但它们都在按市场运作,即把教育作为商品以收取一定的费用。教育市场化和私立化有助于高等教育现状的改善,营利性突显下的市场化的教育学习环境能促使高等教育更具效率、更富有责任感以及产生更少的官僚惰性。同时营利性的教育机构还有助于国家的税收,使追求卓越不再依赖资金投入的多少,把学生和学生家长的满意感放在教职工的满足感之上等等。正如哈佛大学董事会主席Emeritus Bok 所说的“利用商业模式能使高等教育把注意力集中到不断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市场化和私立化有利于大学把资金投放到那些好的目标上,从而提高从科学发现转化为有用产品过程的机会” [1 ]。

不过,当今印尼高等教育市场化和私立化的程度和范围已超过高等教育自身应该优先发展目标,把追求利益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的同时也弱化和损伤了其学术价值。因此Emeritus Bok又警告追求商业利益“不总是生产有益的结果,他们仅仅出于市场的需要” [1 ]。可以看到,过度商业化降低高校卓越的学术标准,损害了学术的互信共管,也伤害了大学的声誉。

一、印尼高等教育法人化和市场化的演进

1. 早期相关改革政策法规的出台

尽管印尼受到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但高等教育自治改革从未停止过。早在1996年的第3个高等教育长期发展战略时期(1996-2005年)一揽子高教政策改革就已经开始实施,并明确提出改革的第一阶段应达到:1)通过富有活力的模式来应对剧烈的外部环境变化;2)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科关联性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参照的根本依据;3)提升社会的应变能力和促进社会的公平 [2 ]。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之后印尼教育加速了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的自治能力。同时,印尼政府希望重点大学通过自治能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方面被寄予厚望。1999年6月,印尼政府针对高等教育了两条重要的法令(61号令和62号令),61号令涉及对高等教育机构管理的调整,62号令明确提出要把公立大学转变为一个合法实体,即法人。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确定了以 “质量、自治、责任、认证和评价”为核心的高等教育政策改革的5个主题,它被誉为印尼高等教育管理“新的范式”。

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从中央集权逐步走向高校自治

相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如马来西亚和泰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印尼的高校正不断地朝着更大范围的自治方向发展。为了实现“新的范式”,政府挑选了一些著名的公立高校作为改革试点。从2000年至2005年间,大学自治运动改革尽管存在大量的问题但还是取得了重大突破。改革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组织机构调整和民主化的发展。在新的管理结构中,大学不再直接向教育部负责,而是向一个董事会负责,董事会代表着大学的利益相关者;其中的代表有来自政府、参议院学术委员会、学术团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和社会的相关人士。2001年底,万隆技术学院新校长成为第一个不是政府任命而是由董事会选出的印尼公立大学的校长,2002年3月、8月、9月加扎马大学、印度尼西亚大学和万隆农业研究所的负责人都分别由它们的董事会选出,任期5年。通过体制的改革,大学和政府之间关系有了较大的改变,尽管教育部的手中对大学仍有较大的权力,但高等教育机构的改制毕竟已迈出实质的一步。

3. 实行有条件特许入学的学费自律政策

印尼政府实行公立高等学校改制为国有化法人大学法令,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对公立高等学校的资助。该法令被认为是政府在减轻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责任,因而受到人们普遍的批评。在印尼,人们对高水平的高等教育认可度特别高,学生和他们的家庭更偏爱公立高校,从中也可以看出公立高校的质量高于私立高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3.11%的公立高等院校,却有63.70%的高中毕业生申请入学;在2007年,只有27.49%的学生被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公立高等院校只能满足31.97%的学生高等教育需求 [1 ]。这些数据显示,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选择公立大学是一个奢求。因此,公立大学的入学更具严格和竞争性。对于改制为法人化的大多数公立大学来说,学生学费的支付比私立大学高得多。迫于自身经济的压力,法人化的大学诉诸一个确定的百分比入学定额给来自于高收入家庭子女。如在2004年颁布国有法人化大学政策之后,其中一个法人化大学试点单位——万隆技术学院,每年只接受来自政府提供的20%的业务费,其余部分的资金来自研究开发项目(45.5%)和学生的学费(8.3%),这就使得万隆技术学院盘算着如何弥补它的近27%的经费缺口。如同其他法人化大学一样,一个解决方法就是采用给那些没有通过国家入学考试,但能够支付高学费的学生以入学的机会。在万隆技术学院的一个物理技术程系,有10个指标就以每个225万印尼盾的费用提供 [1 ]。学费自律政策印证了高等教育把有形和无形的资本私有化,从而使高等教育产品和机会彻底商品化了。

二、印尼高等教育改革特点

1. 实行国有高等教育机构法人化

1999年6月,印尼政府正式开始运作国民教育多元化政策,其中就包括把4所印尼古老而享有胜名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私立化 [3 ],即把万隆技术学院、印度印西亚大学、加札马达大学和万隆农业研究院等转制为国有法人化,之后其他公立大学也不断加入到这个名单内,其中包括泗水技术学院。但高等教育机构国有法人化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反响,其中有关市场化和法人化的争论点是:1)对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是否公正;2)政府在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显减少;3)是否过度商业化。来自社会上大多数批评及反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机构法人化增加了低收入家庭孩子进入高等教育的经济负担。

四、结 语

印尼是世界上一个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尽管其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来自社会各阶层反对的声音,这些反对的呼声既是被无情的改革计划引起,也有被其他因素(如贫穷等)所促动,但政府还是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改革。

首先,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改革的预期目的是要达到“自治、质量、入学和平”等,特别在自治方面,改革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放权和把更多的自治权还给高等教育机构。

其次,加强了高校质量监控。印尼政府对高校质量改革进行了规划,一是提出高等教育要和学生自身的需求相联系,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理智的、具有责任的公民,并有助于民族的竞争力;二是重新设计和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并把它作为培养高层次人员的孵化器,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三是建立有助于民主的、文明的、广泛的、对公众负责的高等教育体制;四是提出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参与(包括地方政府)的具有包容性的改革计划,从战略高度上把对高等教育新的投资和周期性的预算捆绑在一起。与此同时,高等教育入学和平等的改革旨在建立一个对所有公民提供有各种机会的、完美无缺的教育体系,鼓励并促使有能力的个体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为今后工作生活作准备。

但在现实中,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信心仍然不足。反对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计划实质上是人们担心该政策将阻止大量贫困人群子女进入高等教育的一种表达方式,实际上也是如此。基于教育的“历史的义务”,反对人士要求政府在公共教育中承担应有的责任,认为假如政府让高等教育成为市场的机器,民众特别是穷人承担高等教育的负担将是前所未有的。但实际上,政府并没有经济能力为追求公平、高水平的教学和教育质量买单。因此,印尼的高等教育改革仍处在现代社会发展的十字路口。

参考文献:

[1]Dewi Susanti.Privatisation and Marketis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Indonesia:The Challenge for Equal Access and Academic Values[J].Higher Education,2010,(2):209-218.

[2]黄 斗,张晓鹏,邓芳娇,兰月秋,罗文华,黄炳瑜.东南亚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8,(5):18-29.

[3]Higher Education Finance and Cost-Sharing in Indonesia [EB/OL].http://gse.buffalo.edu/inthigheredfinance/files/Cou ntry_Profiles/Asia/Indonesia.pdf,2011-11-19.

[4]A. R. Welch. Blurred Vision:Public and Private Higher Education in Indonesia[J].Higher Education,2007,(5):665-687.

第5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2014大企业新特点

在新一届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推动下,2014年中国大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增长速度稳定,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升,大企业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显著,服务业所占比重提升,民营企业的社会与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持续推动。从数据来看,中国大企业呈现了以下特点。

第一,大企业保持稳定增长。尽管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发展速度与前几年相比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了13%左右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企业500强的效益、利润与生产率都在稳步提升。其中,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增速远高于人员增速,服务业企业的人均利润贡献远高于制造业企业。

第二,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以中国企业500强为代表的中国大企业群体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大企业群体在营业收入、利润、税收与就业方面的贡献都十分突出。2014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量已经与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大体相当。2014中国企业500强纳税总额相当于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的将近三分之一。2014中国企业500强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总额已经接近于全部国有企业2013年利润的总和。2014中国企业500强总共吸纳了将近一成的全国城镇就业人员。

第三,大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取得积极成效。我们的数据显示,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有制造业企业260家,服务业企业157家。与2013年相比,制造业营业收入占比下降0.5个百分点,服务业营业收入占比上升0.7个百分点。2014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长水平高于2014制造业企业500强3.5个百分点;2014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净利润增速比2014制造业500强高7.4个百分点。

第四,大企业的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大。虽然从创新投入、销售收入和营业收入的比值来看,2014年大企业的创新投入比2013年稍低,但由于创新投入多在制造业,2014年服务业的比值增大,所以从实际来看,中国企业每年在创新方面的投入是以10%以上的速度再增加。

第五,民营大企业地位进一步提升。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00家民营企业入围,民营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占比均比上年有明显增加。民营企业的国际地位也有显著提升,在2014世界500强中已经有10家中国民营企业入围,占中国内地企业入围数量的10.9%。从数量上来说,2014中国企业500强中,民营企业已经占到了40%,越来越接近于国有企业的比重。虽然民营企业的销售收入及利润与国有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考虑到国有企业有六十多年的历史积淀,而民营企业起步较晚,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取得目前的成绩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第六,国际化经营持续推进。2014年中国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持续稳步推进。2014中国500强企业的海外收入、海外资产、海外员工增速都高于企业总体水平,表明大企业海外扩张速度快于国内市场。而近几年发生的海外并购事件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石油公司说明中国企业在整合全球资源方面的能力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总体上看,中国大企业出现了以上积极现象,这是企业积极进取的结果,也是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发展,不断简政放权,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积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精神,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发展的结果。

差距依然存在

从2002年第一届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开始,中国企业联合会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企业“做大、做强、做久”。企业没有规模,就很难掌握话语权,也就很难获得竞争力,因此企业做大很重要。在做大的同时企业要做强,要有核心竞争力,有优势领域,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跟国际企业较量,才能够拥有可持续的能力。虽然中国大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中国大企业在做大、做强、做久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第一,规模差距依然存在。中国大企业在建筑、钢铁等领域,已经接近或超过世界一流企业,但在大部分领域,中国大企业与国际一流企业的差距还很大。

第二,中国大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足。一方面,在健康、医药、互联网等很多领域,尤其在一些需要大规模研发投入、需要对客户进行持续关注研究开发的领域,还没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以商业零售为例,从表面上来看,这是最容易产生世界500强的领域,但目前没有一家中国商业零售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另外一方面,中国品牌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足。尽管近年来,在一些中国企业,如华为、海尔等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真正并没有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能跻身于全球百强品牌的中国品牌。

第三,创新能力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一方面是技术创新不足。很多中国大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但总体来看,中国企业更多的是模仿创新,模仿别人的技术开发产品。除了少数企业有能力进行原始创新之外,大部分企业还比较欠缺创新能力。另外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商业模式、管理方面等其他创新方面与国际企业相比也有很大差距。

从以上差距来看,“做大、做强、做久”依然是中国大企业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以上2014中国大企业呈现出的新特点与中国大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大企业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国家的政策目前仍在引导大企业继续转型,但转型也要讲科学,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一是企业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萎缩,二是资本离开实体经济所产生的隐患。

制造业萎缩后果严重

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既包括制造业企业,也包括服务业企业。根据中企联收集的数据,近两年来,服务业企业的比重在加大,制造业企业的比重在缩小。2013年是一个临界点,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低于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并且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业企业的入围门槛持平,2014年,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入围门槛开始下降。数据的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制造业因整体产能过剩而向服务业转型。二是实体经济利润率太低,企业转向服务业寻求利润。这是让我们担心的问题。

制造业萎缩带来的问题非常严重,如果企业不做实体经济,制造业越来越小,服务业也难以拥有竞争力。2011年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已经超过美国,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当前中国提出要向制造业大国、强国迈进,我们担心如果不转变外部政策,进一步扶持制造业与实体经济,中国不仅不能从大国变成强国,而且会从大国变成小国。美国发展到今天,其服务业的比例已经超过60%了,但美国的制造业在全球还是非常有竞争力的,其增加值在全球排名在第二位。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制造业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目前,我们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它的利润率,国家应当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向实体经济回归。当然制造业自身要提高质量,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提高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

警惕资本离开制造业

实体资本离开制造业也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警惕的问题。一边是制造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另一边是服务业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竞争还没那么激烈,于是资本向服务业转移,这是结构转型的积极的表现。但是我认为,不能过于乐观。

如果制造业的竞争力没有降低,制造业在向高端、服务化转型,服务业企业比例的提高,是值得肯定的,但从我们现实调研的结果来看,目前的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在制造业领域的企业,无论是民间资本、国有资本都愿意继续玩实体经济,玩制造业,这就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目前中国的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还可以分出企业制造业、服务业来,但企业越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就会越融合。现在很难说GE是什么类型的公司,原来的硬件制造商IBM,现在也是典型的服务性企业了,这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结果。目前我们之所以坚持区分制造业500强和服务业500强榜单,是因为目前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的进程不够。随着中国企业的转型,也许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就不必再区分两个榜单了。

中国从“九五”计划开始即提出了经济转型问题。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经济转型包括发展目标的转型、发展方式的转型、发展战略思维的转型、制度转型,要从权力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由经济型政府向社会型政府转型。在转型思维之下,以上两个问题要特别引起我们关注。

给政府的建议

在中国500强企业里,国有企业的比例达到了60%,国有企业的产值、利润、资产与所有者权益等指标甚至超过了80%。因此,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非常关键。而体制、机制问题是制约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政府国企市场化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抓住这一轮机遇,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产权多元化,引进非公资本

如何让国有企业焕发生机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此指明了方向“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政策如何落地?我认为可引进非公资本,产权多元化。

很多人认为,目前央企、国有企业大部分已是产权多元化的企业,真正国有独资的企业不多,但实际上,中央企业母公司还是以独资为主。我们建议,下一步改革,要在母公司层面实现股权多元化。前几年,国资委曾在国有企业母公司尚未产权多元化的情况下,引进外部独立董事,希望借助外部独立董事相互制约来解决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问题,但是,没有产权作为纽带,单靠外部独立董事,从我的观察来看,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股权多元化想取得效果,引进非公资本非常重要。引进非公资本一是能解决现在国有企业产权决策机制的问题,二是可以吸收现有的非公资本、民营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强、做大。我认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就是社会企业,产权多元化的企业都是现代企业,不需要人为地把企业划分为国有还是民营,这样有利于国有和民营资本一起把企业做强、做大,在国际上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党管干部与市场化相结合

企业按市场规律运作是最为经济和高效的。我认为,党管干部的原则可以体现在提前干预上,但应该用市场化的办法选出管理层。这样能解决解决国企管理者薪酬偏低甚至倒挂的问题,也能使国企的经营管理更规范。

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也是调动、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可用方法。十八届三中全会鼓励员工持股、经营者持股、团队持股,我认为,激发员工活力,可做一些更加大胆的尝试。虽然,国有企业给经营者、员工持股,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制度来制约。

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政府为企业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政府介入较多的领域,均有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出现,政府介入越多,产能过剩越是严重,解决过剩问题的根本在于政府功能的转型:从市场参与者转变为市场的守夜人。政府从市场中逐步退出,转型为服务型政府是未来政府改革的方向,简政放权正是新一届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正在转型。譬如,上海市今年提要更多地支持“四新”(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企业的发展。这不是简单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而是支持企业在这中间选择新的增长点。

给企业的建议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对于转型升级与自我发展要有科学的理解,根据中国企联连续十多年的观察与研究,我提出两点建议。

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

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企业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式发展,每个企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在自己所属领域找到自己的专长,如海尔做品牌,富士康做代工,最大限度发挥专长,就是升级。此外,在传统领域引进、创造新的模式与技术,也是升级。

在健康的经济体系中,大企业群体与中小企业群体构成一个和谐的企业生态系统。日本和德国在这方面是很好的榜样。某些中小企业在某个领域做精做细,大企业联合中小企业一起发展,在这个领域才能出现真正有竞争力的企业。韩国之所以能产生三星、LG正是有一批高质量的中小企业做支撑。中国也是一样,中国制造要改变国际形象,不是几百家大企业能做到的,是依靠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在每个领域做专、做精,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钮扣做到世界顶尖以后,每个组装起来的产品才能成为顶尖产品,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形象才能改变。

把握时代脉搏

企业的成功,在于其符合时代的需要,并能够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当前的时代,是一个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时代,是现代信息化技术深度嵌入到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取得成功的企业,是因为他们敏锐地观察到了互联网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适时地把握了信息化技术变革带给企业的发展机遇,并对自身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商业模式等及时进行了优化调整,使之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在这个时代,不能及时从工业化思维转向互联网思维的企业家,将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失败者。

当然,技术的进步是永远不会停止的,随着颠覆性的新技术的出现,和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一样,互联网时代也终将成为过去式。在互联网时代取得成功的企业,如果不能在未来新时代继续保持变革的活力,终将会成为时代变迁的陪葬者,那些适应能力更强的新生企业,将成为新时代的成功者。

激励企业家精神

中国有1000多万家企业,即使只有其中一小部分企业管理者称得上是企业家,也是一个数量可观的群体。率领企业从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企业家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

他们具有市场敏锐性,能及时发现和把握市场机会,及时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经营调整;他们具有管控能力,能够严格管控企业,并能确保企业战略有效执行;他们具有战略远见,能准确洞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前做出战略安排;他们具有改革创新精神,懂得借助改革来释放企业发展活力,以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他们具有强大的学习借鉴能力,敢于学习与追赶行业领先者,能适时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能熟练驾驭现代资本市场和应用信息技术工具。

第6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 网民 网络信息消费

虽然在互联网发展上起步较晚,但我国却发挥出后发优势,利用13年左右的时间不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网民数、宽带用户数更跃居全球首位,在我们丰富的汉语言中增加了一个新的词汇――网民。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官方定义,网民是指半年内用过互联网的6周岁及以上中国居民,手机网民则是指半年内有过手机接入互联网行为的网民。我国人口众多,国情独特,我国的网民状况也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情况,下面从几个方面对我国网民现状做出分析。

一、人口众多,增加迅速

据CNNIC最新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100万人,中国网民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19.1%。

网民的数量在短时期内这么大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我国开展9年义务教育,高等院校扩招等措施也密不可分。另外,热点事件也是网络发展不可忽视的催化剂,例如,2008年2月的雪灾,3月的拉萨暴力事件,4月的奥运火炬传递受阻,5月的四川大地震……还有贯穿整个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所有这些事件无一不激发了网民的爱国热情,而这种爱国热情则通过互联网得到爆发和传递。不论是最新新闻报道、抗灾救助、暴力谴责、捐款捐物、抗震物资发放监督,还是对奥运会的志愿奉献与美好祝愿,都在互联网上汇聚成了爱的海洋,在这些事件过程中,互联网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无数非网民带入了网民行列。

一方面,我国拥有世界数量最大的互联网人群,另一方面,不仅从普及率还是商务价值上看,我国互联网发展都呈现“大而不强”的现状,与互联网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从普及率上看,不仅低于全球21.1%的平均水平,比起冰岛的85.4%更是相差甚远,中国的邻国,韩国是71.2%,日本是68.4%,俄罗斯是20.8%。这说明,只有中国的整体经济水平继续发展、居民文化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才能够更快地促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我国的互联网普及状况还说明,中国的互联网处在发展的上升阶段,发展潜力较大,不仅有10多亿潜在互联网人群,即使以现在的网民规模来看,由于以年青群体为主,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一主体的购买能力势必大量增长,中国互联网经济也将得到更大的释放,互联网的价值提升一定有巨大发展空间。

二、上网条件分析

近年来,我国网民的上网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拿业界和网民非常关注的宽带接入状况来说,目前中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仅仅2008年1月到08年7月半年时间就增加了将近5000万宽带用户。而2002年的宽带用户仅为200万,连5%都不到。

从上网地点来看,网民在家上网比例继续持续上升,已经达到74.1%。随着上网条件的继续改善,在家上网的比例总体还呈上升趋势。目前的网吧网民总规模为9918万人,网吧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二大上网地点。

从上网计算机类型看,台式机仍为上网设备的主流,有87.3%的网民使用台式机上网。笔记本电脑和手机分别有30.9%和28.9%的用户。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上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成为我国的一大发展趋势,目前中国的手机上网网民数已达到7305万人。手机上网的发展,使得网民的上网选择更加丰富,手机上网情况的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网民上网条件的变化。但由于中国没有实行3G,手机上网速度很慢,如果下载一段同样大小的视频资料,手机上网费用要比通过电脑上网下载贵上很多倍,速度慢和费用贵阻碍了中国手机上网的发展。中国如能推行无线宽带,降低手机上网资费,居民的上网条件将会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人口状况分析

据调查显示,我国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三分之二。网民这一较为年轻的年龄结构对中国互联网深层应用影响较大,包括消费方式,消费支出,消费内容等,都呈现出与年轻网民特征较为相符、仍以娱乐为主的特点。

网民的受教育程度是许多互联网专家非常感兴趣的,1999年以来,我国的大专及以上网民比例已经从86%降至目前的36.2%。目前高中学历的网民比例最大,占到39%。虽然我国网民的整体受教育程度并不高,但与我国人口总体素质相比较,网民属于其中学历较高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民规模的逐渐扩大,近年来互联网使用正逐步向较低学历人群扩散,网民的学历结构正逐渐向中国总人口的学历结构靠拢,这也是互联网从社会高层次人群向大众化普及的表现。

从网民的性别比例上看,男女性互联网普及率均在上升,但女性互联网普及率上升略快。目前中国男性居民中的互联网普及率为19.9%,女性为18.3%,中国网民逐渐走向性别均衡。

从收入水平来看,我国的网民属于较穷的一个群体,500元以下收入的网民比例占到30.5%,是网民中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消费者占到了70%左右。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网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虽然不高,但消费支出却很高,在家上网的网民家庭月均上网接入费用为77元/月,网吧网民的月均网吧上网费用为44.8元/月,占总收入的约二十分之一。

四、消费心理分析

我国的网民主要利用网络在干什么呢?据统计,目前排名前十位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游戏、博客/个人空间、论坛/BBS和网络购物。

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网络应用,使用率达到84.5%,用户量高达2.14亿人,这是我国网络信息消费独有的特色,其他国家极少出现这样高的使用率。网络音乐是中国网民的重要娱乐方式,也是促进新增网民上网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对中国互联网的推广功不可没,奇怪的是网络音乐领域却没有出现相应的商业模式和获得巨大成功的网络公司,网络音乐蕴藏的商机是整个互联网行业不可忽视的。

我国网民的网络新闻使用率为81.5%,即时通信使用率为77.2%,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71%,搜索引擎使用率为69.2%,电子邮件的使用率为62.6%。这些数字说明,传统的网络信息消费仍占据消费的大部分份额,人们更青睐于利用网络获得即时信息,与外界沟通联系。

我国的网络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另一不同之处是网络游戏的使用。2008年6月的网民使用率为58.3%,用户规模达到1.47亿人,而美国同期的网络游戏使用率仅为35%。在我国18岁以下的网民中,有73.7%的人都玩过网络游戏。有收入,但收入在500元以下的人群玩网络游戏的最多,比例为68.1%。另外,学历越低,玩网络游戏的比例越高,硕士及以上学历网民玩网络游戏的比例为38.6%,初中以下学历网民玩网络游戏的比例达到了71%。可以说,低年龄、低收入和低学历是网络游戏用户的三个突出特点,他们在网络游戏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许多人影响了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网民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我国这么多网民沉湎与网络游戏,从侧面说明中国的网民还不成熟。

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炒股/基金、网络求职和网络教育是互联网作为网民实用性工具的重要体现,但我国的使用人数都不多。直到2008年,网络购物才第一次跻身十大网络应用之列。最新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网购人数是1.2亿人。今年第二季度网络购物交易额占据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5%,历史性突破1%。不过,比较国外的发展状况,2007年美国的网购市场在其零售市场的比例为3.72%,英国是4.5%,韩国则高达8.65%。从这方面看,中国的网络购物还存在极大的增量空间,也蕴藏着极大的商机,中国应着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网上银行用户增长率较快,目前的用户量超过了4000万人,网络求职的增长幅度较大,目前的使用率为14.9%,用户量达到2184万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教育的使用率近几年来持续增长,现为18.5%,用户量达到4669万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网络学习,充实自己,这也是网民上网心理日趋成熟的表现。

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的网民是一个规模超级巨大,发展潜力不可估量,虽然素质不太高,但热情高涨的群体。他们或许还不太成熟,缺乏理性,会走一些弯路,但可以十分肯定的是,他们在信息时代来临之际,站在时代的前列。他们不仅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更以每一个人的微薄之力汇聚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了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第7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系统多样性;多维度;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University Rankings)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存在的针对各类高等院校的排名体系。自《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于1983年最早推出美国最佳大学年度排行榜后,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和公布大学排名。至今,大学排名已成为高等教育全球化的现象,成为服务于公共政策和教育资源分配的重要工具,也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重要的外部监督形式。本着“客观,公正,科学,透明”的原则,传统大学排名系统被不断修正和完善,新型大学排名系统也不断创新。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欧盟委员会委托“高等教育与研究绩效评估联盟”团队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开发的多面向、多层次,以使用者为本的透明化大学排名系统:“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U-Multirank))此系统于2014年5月13日正式启动,其采用多元化的评估体系,针对大学不同学科类型优势分门别类进行打分,被誉为全球最“民主化”的大学排名。在大学排名的“指导理念、概念框架、指标设计和排名呈现方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为全球大学排名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范式,赢得了世界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梳理世界大学排名的三个主导体系,对比分析欧盟“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系统(U-Multirank)的优越性。强调在系统多样性理念下构建多维度大学排名体系的意义,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客观公正”和“多样性”大学排名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现有世界大学排名的主导体系及问题

(一)世界大学排名三个主导体系

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三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界大学排名项目,即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简称U.S.News);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简称THE);德国的 “卓越排名”体系(简称CHE)。纵观三个主导体系可以发现,不仅其排名分类指标具有一定的相似点,其存在的缺陷也颇为相似。

1.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本科院校排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以下简称《美新》)排名,主要依据卡内基分类法,根据7项一级评估指标(包括“本科学术声誉”指标,“新生录取竞争性”指标,“教师资源”指标,“毕业率及新生保持率”,“经费资源”指标,“校友捐赠”指标,“毕业率改进绩效”)和16项二级指标,对同一类型高校进行排名。《美新》本科院校排行榜的评估体系并不完美,因其在发展中频繁变动评估指标而深受指责。高校管理者认为,评估指标的变动致使其所在学校名次在短期内频繁上升或下降,在其教育质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因为纯粹的评估指标变化而引起的排名变动对学校而言是不公平的。

2.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QS大学排名体系

2004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THE)与“国际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S),推出了“THE-QS世界大学排名”。作为一家商业性质的高等教育资讯机构,QS公司通过全球大学声誉调查获取学术同行评议和雇主评议数据,高校和第三方提供的统计资料获取师生数量方面数据,以及“艾斯维尔”(Elsevier)文献计量数据库获取的论文及引用率方面数据,针对“声誉”“师资与生源”“论文被引用情况”以及“网络影响力”四个统计指标对高校进行排名,为国际择校生提供大学质量方面的信息。

3. 德国CHE“卓越排名”体系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CHE)由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德国校长会议”在1994 年共同发起建立,是一个非营利性有限公司。其大学排名分为四种:大学排名、研究排名、卓越排名以及就业能力评级。卓越排名出现时间虽不算早,但却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欧盟委员会拟在2013 年推出的“欧标”世界大学排行榜“大学多维排名”在评价方式和指标上与其多有相似之处。卓越排名的评价范围涵盖欧洲所有国家,其目标群体是欧盟各国即将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本科生、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德国社会组织及全体社会成员。运用四个维度的数十个指标,集中评价大学的教学和学术质量。

(二)世界大学排名体系存在的问题

1.商业模式排名的利益趋向

无论哪国主导的世界排名体系,都是以本国高校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商业机制运作,经由媒体报刊来发行其排名。这或多或少与高等教育体系“客观公正”的原则相违背,典型的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曾通过“卖”排行榜而一度走出其发行量的低谷期。这种把“排名”作为一件“商品”来销售的商业行为,必定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如果每一年评测结果不发生变化,则《美新》排行的销量就会下降。因此,有学者尖锐的指出,《美新》为销量而调整评估指标的行为属于一种“商业游戏”,根本不具备对高等院校排名的资格。

2.单一旨趣排名的宏观失效

显然,单以“研究”为旨趣的大学排名忽视了社会主体对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求,与大学系统“多样性”的内在逻辑相违背。大学排名本意旨在客观上向社会提供有关大学体系中有用的可比信息,为学术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导向便利。但传统的大学排名误导了人们对教育质量概念的认识,认为排名在前的一定比靠后的好。这种以单一位序排名的系统忽略了大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和使命的多样性。如“THE-QS世界大学排名”所谓的“综合评价”事实上只对不同意义的指标得分进行了主观的加权汇总,其得出的排名本身便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

(三)用“系统多样性”理念指导大学排名的重要性

系统多样性(Diversity)是社会发展和组织管理的概念,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促进个人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组织环境”,使组织成员不因其某些特性或因不代表社会主流而被排斥在组织系统之外。系统多样性的分类思想很大程度上源于这种理念,大学分类正是基于这种多样性评价的基础。单一的评价机制使得大学狭窄于科研,单以“科研”作为排名导向,忽视了社会各主体需求的多元化。用系统多样性的理念去评价大学及其活动符合大学系统多样性的内在逻辑,使排名与分类的评价在系统多样性理念下更为客观。

从大学职能上看,不同大学培养人才的类型面向是多元化的,不同大学从事的社会服务对象和方式也是多元化的,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联使大学功能呈现复杂多样性。高等教育扩张之后,高等学校的分类是必然要求。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上看,建立分工有序、和谐健康的大学体系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分类本身并不是高教发展的目的,通过分类实现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才是重点。

二、欧盟“多维度”大学排名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创新

(一)理论缘起:系统多样性理念

从现行的大学排名体系来看,美国大学多居榜首,多数欧洲大学排名不够理想,同时还受到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挑战。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欧盟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升和规模扩张,欧盟急需一个新的大学排名系统来维护欧洲的多样性特色,以满足欧洲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元化。因欧洲各国在语言、文化、历史和高等教育制度上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在差异性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一直是欧盟的主要任务。

针对单一维度的科研评价的排名,欧盟各国尝试积极开发高等教育多元化的评价模式。在系统多样性理念的指导下,欧盟专门成立了“大学基础研究评价专家组” 以“世界一流大学系统”为宗旨,负责开发多维度的欧洲排名系统,即“U-Multirank”多维度大学排名系统。

(二)指标体系与设计原则

1.多维立体的模型结构

多维度大学排名的概念框架是一个多维立体的模型结构,把大学职能及其履行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考量,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上融合了“大学职能、大学发展取向、职能的履行过程、用户的需要以及大学所处的环境”五个视角。其中,大学职能中除了最常见的研究维度,还包含“教学、知识传播、国际化取向和地区参与”。大学职能的履行过程包含“赋能(投入和过程)和绩效(产出和影响)” 两大方面。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现有的大学排名大多选择与赋能阶段相关的数据,如:预算、教职工、学生、设施等。而多维度大学排名不仅重视对投入的评价,更重视产出的绩效评价,如:学生成绩、毕业生能力、科研成果的影响等因素。

2.全面具体的指标体系

多维度大学排名指标体系构建在“相关性、效度、信度、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评价指标的选择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对“绩效指标”的重视。与大多数大学排名系统所使用的“输入”和“过程”指标不同, 多维度大学排名更重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或项目) 的绩效,采用了大量的“绩效”指标。二是“院校排名”和“领域排名”分别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这种区别性设计是在基于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尽可能体现两种排名的差异,以便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使用诉求。三是所有评价指标均经过研究验证,因此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和可比较性。

3.客观公正的设计原则

首先,多维度大学排名的设计者认为,不存在完全绝对的“客观性排名”,优秀是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异质的,因此没有最好一说。高等教育机构中,各专业学科和学系的表现存在很多不同,在分配位次时,偶然因素的波动和数据表面的差别不能成为影响其名次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深入的分析,提供一个多维度的排名,而不是小心谨慎的将所有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加总,得出一个总的排名或按顺次加冕一个“获胜者”。其次,从排名的设计主体上看,多维度大学排名体系 “U-Multirank”是由作为第三方的教育机构“荷兰特文特大学高等教育政策中心”和“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实施的,这就保证了欧洲分类在维度选择上的相对客观性与公正性。

(三)创新排名呈现:个性化排名方式

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系统摒弃了传统大学排名“单一顺次”排名的缺点,在维度选择上使用多目标群体设计,本着“以使用者为本”的理念,借鉴网页“菜单式排名”特点,并融入与使用者互动等元素,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排名方式。

特色一:“菜单式”在线排名。其排名在线方式吸纳了利益相关者对分类和排名的不同诉求,为不同的使用者群体提供不同的“指标菜单”, 如“学生菜单”、“政策制定者菜单”、“院校菜单” 等。体现了排名系统互动式的趋向,承认了目标群体之间偏好的异质性,体现了“多样性”的需求内涵。

特色二:“指示灯”呈现模式。多维度大学排名呈现的另一个特点是采用了“指示灯”模式来代表大学的绩效,如图所示:

“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 的“指示灯” 呈现模式图

这种“指示灯”式的排名,摒弃了传统名次排名的方式,选择更具包容性的“优劣评价”方式,用不同颜色的圆点代表绩效的优劣,绿色圆圈代表“优秀”,黄色代表“ 中等”,红色代表“较差”。这种形式无疑把使用者的注意力从由结果导向的“名次”转移到了更加注重评价内容的范畴上来,这种对大学多元优势的全面性展示方式,有利于形成更为公正和真实的大学评价。

三、多维度大学排名体系对中国大学排名的借鉴

(一)宏观政策的需要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领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是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学界的共同追求。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日趋复杂化,面对大学排名评估标准多样性、受众主体多元化等现状,我国迫切需要一个科学系统的大学评价体系对高校进行科学的分类,以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和高效率,发挥社会引导和公众服务的作用。

(二)社会革新的需求

与欧盟开发的“U-Multirank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系统”相比,我国现有的大学排名系统大多采用单一的评价标准且不具有较高国际声望。如: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的“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校友会版的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与相对成熟的大学排名体系相比,中国的大学分类和排名体系尚不完善。于此同时,我国传统的大学分类与排名体系已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且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系统多样性发展的要求,也产生了诸多值得怀疑的集中性政策。如近期引起教育学界热议的“985/211工程”存废之争,证明了原有的中国大学分类和排名体系急需科学转型,传统的排名理念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认知习惯,取消排名是不现实的,教育行政部门与教育学界应该适度引导,使排名成为引导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和高等教育机构特色化发展的推动力。

(三)借鉴的可能性

欧洲多维度大学排名体系多维度的框架理念,全面具体的指标体系,客观公正的设计原则,和创新的人性化呈现方式,无疑向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分类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完善的新思路。世界先进的领航体系要求我们用更合理科学的多样性理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分类和排名进行反观和学习,通过研究科学的大学排名体系指标,思考本国大学和教育机构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改进,缩短与一流指标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部分排名系统已经朝着“多元化多维度”的排名分类体系发展,目前较具世界影响力的典型代表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2003年上海交大 “ARWU排名系统”的开发为例,上海交通大学除了学科排名外还设有“领域排名”,还有兼具多样化区域特色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这些都可视为是对原有单一排名的认真修正。由此可见,我国具有对高等教育机构科学分类和排名的数据技术支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高教机构,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我国大学,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机构评价发展的进程中,有关多样性与多维度的大学排名分类理念都非常值得借鉴和采用。

[参考文献]

[1] 李函颖.《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本科院校排行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11).

[2] 崔艳丽.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大学学科“卓越排名”的特点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3(1).

[3] 吴伟 邹晓东 范惠明.系统多样性理念下的大学排名与分类:实践与借鉴 [J].中国高教研究,2012(7).

[4] 蒋玉梅 孙志凤.欧盟“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理论创新与方法超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

[5] 刘强 丁瑞常.QS大学排名体系剖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3(3).

[6] 姜力力 田莹 冯建铮.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展趋势比较研究--“U_Multirank”与“THE”比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

[7] 梁卿.欧盟“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2(4).

[8] 邬大光.大学排名与教学评估 [N].中国教育报,2010-9-6.

[9]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2010. U-Map: the European Clas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ttp://u-map.eu/.

[10]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2009. http:///ARWU2009.jsp.

第8篇:商业模式民主化的特点范文

1994年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迅速推广和普及,其技术属性日益鲜明,社会影响日益深刻。与此同时,网络传播的研究在经历了10年的发展之后,骤然成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随着Web2.0、3G技术、宽带技术等各种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融合、网络融合等趋势的明朗,我国网络传播的研究视野也随之更加开阔。

有研究者认为:“2006年是中国互联网步入新阶段后进一步发展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中国网络媒体和网络传播继续展现出空前的活力,蓬勃向前。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进一步朝着理性和规范的方向前行。”[1]

2006年我国网络传播发展呈现新的特征:1.在网络传播技术方面,其宽带化、移动化、互动性等技术特征得到进一步强化;2.在网络内容发展方面呈现出参与性、创造性、视频化等特征;3.在网络传播发展方面热点迭出,博客传播、手机媒体、媒介融合、网络实名制等不断成为社会和研究界所持续关注的焦点,而网络侵权、网络恶搞、网络示丑等现象也成为如何加强互联网管理的争论焦点。经历了2006年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中国网络传播在发展的繁荣中呈现理性的需求,并在发展的繁荣中逐渐迈向规范之路。

然而,我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迅猛,热点现象迭出不穷,网络传播的成就与问题相互交错呈现,也使得网络传播的研究者们疲于进行应对性解释,理论创新不够,知识积淀有限。对网络传播现象的跟踪、阐释较多,以实证的方法对网络传播深层次的研究较少。研究总体上呈现繁荣和活跃,但是其研究分量和研究成果仍显轻微。研究者们对各种热点现象跟踪及时,而具有纵深理论意义的成果不多。在研究方法上,2006年的网络传播研究仍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的方法相比以往有所增长。由于网络传播的全球性特点,我国网络传播的研究者较多的采用“比较”的视角考察网络传播。

下面分为若干问题阐述2006年讨论较为集中的网络传播问题。

1.聚焦web2.0:拓展网络传播技术和应用的新时代

在互联网的Web2.0时代,我国的网络传播发展也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势头。有研究者将web2.0归纳为:一、理论基础:六度分隔理论、公共版权、长尾理论。二、典型应用:blog—博客,wiki—维基,tag—互动标签,SNS—社会网络,RSS—联合组织规范技术。三、实践特征(与web1.0和传播媒介相比较的实践优势):参与性、自组织性、真实性、免费性、开放性、粘性、去中心化、聚合性、创新性、不断更新、信息传播以微内容为基础。

Web2.0为我国呈现了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关于Web2.0,他认为,“这种让全民共同决定和编织传播的内容与形式,让每个个体的知识、热情和智慧都融入其中,让人们在具有最大个性选择的聚合空间内实现共享,这恰恰是新传播时代的价值真谛。他认为Web2.0必然用一种新的形式带给我们一个高效、新鲜而有活力的传播场域,新的传播时代即将到来。”[2]

其他如网络BT、维基百科、Flash新闻等研究,都是在web2.0大的传播技术背景之下展开的。[3]研究者认为,新一代互联网,将使网络的能量再次成倍增长,而Web2.0,则更多的是信息互动传输,即应用方式的新变革,它可能会对网络中人与电脑、人与信息、人与人的关系产生重大的变革推动力。[4]

2006年的Web2.0及其时代的研究及论述,既不是开局之年,也不是终结之年,而是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随着Web2.0各种技术和应用的逐步推广,相关研究还将继续深入。

2.网络新闻传播地位:从边缘到主流

今年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并且评出了三类(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网络新闻专栏)首批13件网络新闻获奖作品。这次评奖标志着网络媒体作为我国重要传媒形态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立,反映了自2000年以来网络媒体快速的发展及其与日俱增的社会影响力的网络传播现实。这个事件引起了研究界的广泛关注。[5]

研究者认为:“网络新闻奖的评选将有利于强化新闻网站对于自己作为独立媒体的角色、地位的认同感,促进网站责任感的加强,促进网站的主动性与创造能力的发挥,使网络新闻的质量进一步提高,网络新闻的原创能力得到挖掘与拓展,这将促进网络新闻业务的进一步繁荣。网络新闻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网络新闻的业务模式、行业标准以及发展走向的一个示范。”网络新闻作品纳入中国新闻奖评奖序列,这件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评奖本身,它表明网络媒体在新闻事业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肯定和确认,是对新闻事业促进和发展。[6]还有研究者参照国际视角研究认为:中国新闻奖首评网络新闻,反映出有关管理部门、行业上下和主办单位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和开放精神。[7]

与此同时,研究者还对建构我国网络新闻的评价体系的课题展开研究。[8]

3.微内容:长尾理论开始发力

在2006年,互联网微内容成为一个新鲜话题。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可以被称作微内容。这些零星散乱的数据众沙成塔,成为网络神奇力量的真正来源。而当一种工具出现以后(如它的第一代产品的代表Google),微内容便羽化为蝶,登上社会发展的大舞台,成为了创造历史的主角。显然,对于“微内容”的聚合、呈现、利用的有效工具的打造终将成为拯救互联网未来的英雄。[9]

还有研究者认为:“微内容是互联网所独有的内容产品,是Web2.0的创新技术使互联网凸现出来,并日益呈现出其作为互联网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潜力。”[10]这个概念从长尾理论的新视角,重新诠释了互联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另有研究者对微内容塑造传媒业形态的力量寄予期望,认为在互联网上,俗称“草根”的“微内容”开始表现出经营性价值,微内容的出现可能会空前改变传媒业的产业形态。[11]

4.博客传播:web2.0时代的传播先锋

2006年对于网络传播媒体的研究中,博客、播客、维客和手机成为最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前三者被称为web2.0时代的三剑客[12],而手机则是因其“影子媒体”的身份而进入了网络传播媒体的研究视野。

今年网络传播的许多研究都和博客这个深深的旋涡密不可分。不管是网络新闻的博客化,还是网络传播的博客化,都将2006年的网络传播深深打上博客的烙印。

研究者认为,博客的普及不仅仅改变了互联网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促成了人类传播模式从大众传播到博客传播的改变。博客的本质就是个人的“虚拟主体”。拥有博客,一个人就有了虚拟和现实的双重主体。随着博客应用不断主流化,基于个人博客的博客传播(典型的大集市模式),可以帮助人类实现“所有人面向所有人”的社会化传播理想。[13]

还有研究者认为,博客现象的兴起为满足个人传播需求提供了新的更为宽容的传播方式。在新信息传播技术条件下,原先无法顺利实现的许多传播需求被不断地激发和满足,并逐渐转换成产业行为,由此再衍生许多大媒体产业的热点现象。[14]研究者通过分析新闻博客对传统新闻媒体报道的补充作用、议题的解构、构建作用、传播格局的突破作用、话语宰制的消解作用的分析,揭示出这一网络传播形态对新闻价值观与媒介格局的影响与改变。[15]也有研究者对于名人博客现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16]

有研究者通过对2004年和2005年的博客研究的考察发现,我国国内的博客研究,主要还是在传播学的基本框架下进行的。研究视野主要是新闻传播这个维度,显得单一而狭窄,而国外的博客研究开始延展到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人种学、符号学等多种研究视角。[17]

5.播客传播:网络传播新焦点

在经历了2005年的“播客”元年之后,2006年的播客话题依旧火热。研究者认为,与当年博客的推广相比,这一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尽管业内目前尚未找到成功的盈利模式,但播客的技术优势仍不容小觑,并且从理论上讲也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研究者认为,未来播客的盈利模式必将是多元化的,并从个人用户收费、在线广告收入、内容出版、无线增值服务、商业应用、资本运作、与传统媒体合作等方面对之作了探讨。[18]

研究者认为,播客具备WEB2.0时代传媒形态的一些典型特征,如自主的信息传播方式,以音视频为主的信息传播内容,与其他传媒形态的交融性等等。从发展轨迹来看,播客的来势甚至比当年的博客更为迅猛,这种新传媒形态值得我们关注。研究者认为,在实际发展中,Podcasting逐渐成为一种互联网上的传播形态。当前传媒形态之间的出现了明显的交叉和融合的趋势,从广义的角度看,一些博客网站中的音频博客和视频博客也属于播客,播客与网络电台、网络电视也有相当的融合。综观中国的播客现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无论从网站数量、播客数量、播客节目的内容、传播方式来看,播客在中国的发展其实还处于刚刚初始阶段。[19]

还有研究者认为,播客与“草根”紧密相连。在一些极力追捧个性化的人们眼中,“播客”比“博客”更加令人激动,因为这是从用笔杆子记录生活到用声音展示生活的革命性跨越。在中国,2006年2月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网络电台和互动社区——银河台网站()全新改版上线,并加入了大量播客自制元素。不仅如此,美国的一些大学已经在积极尝试播客教育了。与此同时,播客极具潜力的商业价值也正在被挖掘。[20]

在博客研究过程中,有的研究者通过大量文献阅读、消化,对欧美博客研究现状及其最新进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与评述,提出了我国当前研究的主要问题域,试图对我国的博客实践、博客传播的公共规约体制的形成以及开展深入、全面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21]

6.维客传播:公共与开放的领地

作为Web2.0时代的新的网络传播方式,2006年的维客传播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认为,“维客”不只是一种技术,一种系统,更是一种开放的工作、交流方式。[22]

有研究者从网络新闻的角度探讨了维客技术的意义,认为wiki技术是一种新的信息和维护技术,具有迅速、便捷、可匿名编辑的特点,而wiki新闻是wiki技术在新闻领域的运用,具有国际性、快速编辑、公开、中立、志愿和自由的特点,是一种群体协作创作,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参与式新闻。但是,wiki新闻目前具有可信性危机和缺乏原创性的缺点。wiki新闻的出现,使公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知情权,是对传统新闻观念的一种突破,而wiki新闻并没有能力替代新闻记者和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把关功能和社会影响仍然是巨大的。[23]

有研究者从网络话语的角度审视维客传播的话语空间。研究者认为,聚焦当下网络传播领域的一些新兴现象——播客、视客及维客,为当下网络话语空间带来的新特质。网络话语空间不断民主化的进程中实际上存在着若干悖论:话语空间日益开放的背后是受众面的日益窄化;技术支持越来越平民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实际操作的精英化倾向;在话语场域的公共性之外是实际话语倾向的私人性。[24]

对于维客传播,也有研究者从其教育功用入手进行探究。维客是博客之后的又一种新的网络工具,它独特的优势必将成为网络教育、特别是网络学习的强有力的手段;同时维客作为Internet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以及其内在的维客精神,也必将对网络教育的学习方式乃至教育理念产生重要影响。[25]

7.公民新闻:展现新的新闻图景

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公共新闻、民生新闻是当前比较相关的几个概念。而在网络传播时代,网络所提供的最大可能的广泛参与性,则成为公民新闻勃兴的关键原因。

有研究者认为,公民新闻是网络时代新闻定义的新突破。“公民新闻”的出现,扩展了传统的新闻学理论中的新闻定义。由于采写新闻不是训练有素的专业记者做的,许多网民在散发新闻时把自己的情感兴趣,不加专业修饰地夹杂在新闻当中,这对新闻定义的主要因素“客观性”提出了挑战。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新闻的受众也越来越依据自己的兴趣形成小众化发展趋势,新闻在公民网上呈现非一律的状态,即呈现个性化、社区化的特征,这对传统的新闻定义的外延给予了新的扩展。现在我们公认的新闻定义建立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将成为互动性最强、受众最广、信息承载量最大的传播媒体,新的传播方式将对新闻定义重新解读。目前,“公民新闻”对新闻定义的影响已初见端倪,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民数量的进一步增多,新的新闻定义必将出现。[26]

研究者认为,“公民新闻”涵盖了包括“博客(blogs)”“维客(wikis)”“播客(podcasting)”以及公民网等多种网络新媒体形式。[27]

还有研究者从公民共享新闻的视角,对公民新闻现象进行解读。他们认为,随着摄像手机、DV、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公民参与意识的日渐增强,公民共享新闻在全球方兴未艾。有的研究者从对比分析的角度,对以公民参与、公民报道、公民传播为特征的公民共享新闻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探讨了公民共享新闻对国内媒介生态建设的意义。[28]

8.奥运网络传播:渐渐火热的传播研究话题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对北京奥运会进行研究渐渐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研究课题。

有研究者从网络传播的受众特点、传播方式和多媒体技术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网络传播是奥运新闻传播的最佳模式。研究者认为,网络传播将改变传统奥运新闻传播方式和奥运新闻传播对电视媒体的依附,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络传播的创新点,在于创建功能强大的奥运官方网站、谋求与国内外网站的广泛合作、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创新与运用。[29]

还有研究者则从奥运会网络传播的历史线索入手,对奥运网络传播的前景进行展望。他们认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网络图像能够轻易地跨越国界相互传递,这对现行奥运会按照地区单独销售电视转播权的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商的利益,国际奥委会对网络转播一直保持“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使得奥运会网络传播发展十分缓慢。搜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意味着互联网公司正式登上了奥运会商业开发的大舞台,奥运会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阻挡。从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状况、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奥运会网络传播的政策环境等方面衡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施网络传播的条件十分优越,北京奥运会网络传播的前景光明。[30]

另有研究者认为,北京奥运传播理念须从传统的线性宣传模式转移到多媒体共融的新传播模式,整合internet、IPTV、博客、播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楼宇电视等多种新媒介形式,树立北京奥运的数字媒体观,建构新媒体·新奥运·新传播的盛大图景。应该借助北京2008年奥运会,建构多媒介互生共赢的北京奥运传播体系。[31]

9.媒介融合:一个和网络传播密切相关的话题

2006年,融合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研究者认为,媒体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各类媒体边缘淡化,并相互渗透融合的现象,而且相当普遍。[32]研究者认为,从多个角度来看,融合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合是为了更好的分,通过融合达到更高层次的多样化,这才是媒介融合的终极目标。“合”与“分”,最终指向一个趋向,那就是,信息企业大联合之后的再分工。[33]新一代电子报纸是报纸与网络融合的新方式。而新一代电子杂志则是超越杂志的新媒体形式。不过,媒介融合还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完全的媒介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4]

还有研究者认为,“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地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35]

对于由媒介融合引发的产业融合,研究者认为,经历了150年的历史进程,电信业和传媒业终于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各自独立的产业状态逐渐发展为大媒体产业。基于产业融合而诞生的大媒体产业是一种具有跨国家、跨产业、跨媒介特点的新型产业生态和产业群。[36]

总体而言,媒介融合、融合新闻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作用。但从宏观层面看,媒介融合仅仅是产业融合的一个层次,现在对于融合的探讨,还停留在业务层面和物理层面,真正对于产业融合未来趋势和具体措施的探讨尚待进一步深入。

10.融合新闻:使新闻回归了新闻者本身

媒介融合为新闻传播业带来的深刻变化,这年倍受关注。研究者认为:“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促使新闻媒介融合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一批学者正致力于研究两个新课题:“融合媒介”(convergencemedia)、“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rnalism),并已经获得了第一批成果。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从2005年开始新设了融合新闻专业,致力于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限于实践发展的进程相对滞后,尚未充分展开,还有待探索和突破。[37]

融合新闻带来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融合新闻’对媒介规制和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二,‘融合新闻’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融合新闻’需要公民具备更高是媒介素养。”[38]融合新闻是一种更接近于新闻本质和新闻最佳形式的新闻,正因为此,融合新闻使得新闻回归了新闻者本身。在业务层面,新闻融合是一个显著的例子。“‘融合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是‘融合媒介’convergencemedia)。”在物理层面,媒介融合成为讨论的焦点。论者认为:其重要含义之一“就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39]而在产业层面,不同产业之间依托网络融合而产生的产业融合则如水下之冰山,潜潜移动。

其他研究者也从理性的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了思考。[40]或从世界杯报道的角度分析了媒介融合的有效应用。[41]

11.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互联网的理性与规范发展之路

在法律层面,网络传播的法律规范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有研究者对近年来的网络侵权案例进行了述评,认为在“法律无法预期网络发展”的时代,司法实务往往走在了立法的前列。不过对于非判例法传统的我国而言,法院并不能确立规则,没有什么能保证判决的一致性。最终借助立法,从而给网络行为以规制,才是给人们生活以预期的稳靠之法。[42]

还有研究者对如何区分直接侵权与间接侵权进行了辨析,同时对如何使用避风港规则进行了介绍。他们认为,利用一种侵权的方式获取盈利,这种商业模式一定是不能长久的。要转变这种经营模式,在短期内可能是痛苦的,但是它却是中国互联网产业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43]

2006年5月10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被国务院第135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予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公布引发了研究者对此的集中诠释。研究者认为,《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立法又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在综合了立法和司法实践大量经验的基础上,较好地解决了网络环境下方方面面的矛盾。《条例》为建立一个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权利,同时也有利于作品广泛传播,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网络环境,确立了操作性很强的法律依据。[44]”

还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但立法相对滞后,使得互联网成为侵权盗版的重灾区,与网络侵权相关的事件不断出现。如何调整好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作品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互联网发展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可以说,《条例》的颁布和实施适逢其时,成为“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发挥网络传播作品的潜能,满足人民群众使用作品的正常要求”的一把尚方宝剑。[45]

12.博客实名制和博客官司:自由和责任的博弈

正在讨论中的议题包括实名制管理的适用范围;各方的权力和义务;登记身份信息的内容;登记真实、准确身份信息的保障措施;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实施的时间安排等。

但是博客实名制却引起了各方的热议。支持方认为实名制将有利于互联网的发展;而反对方认为实名制将损害博客的发展;折中者认为实名制不失为一种好的管理模式,但是要慎重施行。这种争论是现有网络利益格局在现实中的反映和折射。

有研究者认为,伴随Web2.0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新变化,政府面临着“如何管理”的难题,网站面临着“如何赢利”的压力,网民面临着“如何表达”的选择。总之,三者间的关系必然随着互联网的新发展而进一步调适。[46]其实,博客实名制不仅是博客的问题,而是网络实名制或信息传播领域实名制整体管制思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还包括网络、手机、小灵通等信息传播平台和终端工具实行实名制的问题。由于手机短信诈骗日益猖獗,因此2006年手机实名制成为信息产业部规划中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中的一部分。

还有研究者认为,网络实名制的实施,使得网民在发表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时候有所顾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网络道德水平,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用互联网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使社会公共文化得到净化,网络受众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也就间接的将网络的社会责任向前推进了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网络实名制的实施将是媒体与受众社会责任的双重回归。[47]

另外一个和博客密切关联的话题是博客官司。这年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状告中国博客网的“国内博客第一案”引起各方关注。[48]

研究者认为,博客通过服务器的内容,网络服务提供商不可能一一审查、核实。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对他人的言论在博客前进行审查,是一种无法承担的负担,不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研究者同时建议,博客名誉侵权的受害人在寻求法律救济前,可以首先尽量通过网络行使回应权,进行自助救济。最后,博客用户、网络服务提供商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都需要自律,应该以自律换取更大自由。[49]

还有研究者认为,博客问题是网络法律问题的缩影,网络法律问题是现实法律问题在网络世界的影射。坦率而言,我国的法律还没有与社会生活完美地契合。在前所未有的立法忙季,如何在保证立法效率的同时,兼顾法律的适用性,使法律更加符合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社会生活,值得我们深思。[50]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的著名记者安德雷斯·克鲁斯(AndreasKluth)认为,Web2.0将从2007年开始改变主流社会。[51]人们普遍认为,Web2.0是基于所谓的“参与性架构”的新网络。正因为这一点,Web2.0被认为有“生命”的互联网。”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Web2.0浪潮的盎然兴起,为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加宽广活跃的舞台。我们期待着2007年网络传播的新发展。(作者: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付玉辉,中国网通集团综合部高级主管,传播学博士)

注释:

[1]闵大洪.2006中国互联网前行于理性和秩序的轨道[J].传媒,2006(12).

[2]喻国明.关注Web2.0:新传播时代的实践图景[J].新闻与传播,2006(12).

[3]鲁宏,黄鹏,崔政,李丽,谷雨.Web2.0时代的网络传播[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4]李海峰.网络传播技术及应用的新态势[J].新闻记者,2006(08).

[5]江坪.网络新闻喜获最高奖[J].新闻实践,2006(10).

[6]孙光海,谷泉.网络新闻边缘到主流:新闻奖的寓意[J].网络传播,2006(08).

[7]邓炘炘,.中国网络新闻传播跨越重要的临界点——解读中国新闻奖首次评选优秀网络新闻作品[J].新闻与写作,2006(08).

[8]肖珺.建构我国网络新闻评价体系[J].网络传播,2006(08).

[9]喻国明.微内容的聚合与开发:网络媒体内容生产的技术关键[J].网络传播,2006(10).

[10]汤雪梅.微内容对互联网的价值重构[J].国际新闻界,2006(10).

[11]王超.微内容与新媒体业态[J].IT经理世界,2006(19).

[12]饶丽娜.网络三剑客谁主沉浮[J].新闻知识,2006(01).

[13]方兴东,张笑容.大集市模式的博客传播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J].现代传播,2006(03).

[14]付玉辉.试论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与结构转型[J].国际新闻界,2006(03).

[15]陈燕.新闻博客对传统媒体的正向作用[J].当代传播,2006(04)

[16]孔祥武.名人博客的传播学关照[N]中华新闻报,2006.1.4.

[17]周海英.我国博客研究现状的实证分析[J].当代传播,2006(4).

[18]段莉,卢家银.播客:下一个互联网富矿?[J].传媒,2006(3).

[19]刘瑞生.播客:WEB2.0时代的典型传媒形态[N].中华新闻报,2006.7.12.

[20]王鹤.播客:网络世界又一次革命性跨越[J].经济参考报,2006(02).

[21]胡春阳.欧美博客研究评述[J].现代传播,2006(03).

[22]刘琳,廖勇勇.走向共和的维客--维客传播主体特征初探[J].声屏世界,2006(04).

[23]杨志宏.WIKI新闻初探[J].东南传播.,2006,(06)

[24]朱丽丽.从播客、维客等新现象重新审视网络传播的话语空间[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