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下中学历史教师如何实现素质教育,本文从历史教师如何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两个方面来论述 ,以此体现历史教学的特色性和时代性。
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育者,如何做好当前背景下的素质教育呢?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观念更新。那么在新的教改形势下,如何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呢?下面就从几方面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第一、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素质。这是当前背景下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提高历史教师的素质,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如何提高素质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教学工作的落脚点,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要做一位合格的历史教师,就要首先了解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生已经不是单纯的从课堂汲取知识了。电视、杂志、电脑、家长、社会都会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思想;必须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能够站在理论和现实结合的高度观察以往的历史过程,给历史科学以合乎客观实际的评价,揭示历史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揭示历史的规律。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必须具备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学习教育学理论,系统地掌握史学理论,不断吸取当今史学研究理论和成果来充实自己。当然,只有先进和教育教学理念是远远不能做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的。历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历史知识的广度。历史是贯通古今,包罗万象的一门学科。时空跨度大,知识内涵丰富,囊括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各个领域。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造系统等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
2、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何兆武先生在《历史与历史学》中曾经提到:观察历史,我们总需戴上一副眼镜,观念就是那副不可或缺的眼镜。”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不更新思维观念,思想就难以突破边界。我前面已经提到,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的。那么,教师渊博的专业知识、高深的理论修养如何“教”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那就需要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因此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是素质教育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想想看,只有掌握了现代教育理念、并真正在教学中实施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授之予渔”,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初衷。现代科学分工越来越细,但学科之间的联系却越来越紧密,掌握独自一门学科的知识已远远不够用了。同时,现代对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素质要求,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科目学科之间逐渐走向综合性,文科政、史、地的小综合就是典例。因此,教育教学更需要复合型的历史教师。尽可能地学习和了解其它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除了要掌握本门历史知识外,还需要多掌握政治、地理及科技、经济、法律等知识,主动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自然交叉和综合,从而成为复合型历史教师。并且能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引导者、鼓励者、合作者的姿态从教,最终成为一名具有自身教育特色的教师。
3、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积累经验,达到教育教学观念的内化。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是:成长=经验+反思。经验和反思都是在一定场景中发生的,场景的性质决定经验的效果和反思的深刻,决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经验在富有挑战性的场景中才会迅速发生,反思也只能在观念的冲击下才会更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善于总结和反思,提升自己。
第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1、弃旧扬新,改革教法,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操作 。
创新,已经成为近几年中学历史教学领域谈论最多的话题。现在已经有很多历史教师及时更新了观念,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思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汲取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扬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适应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新教法,并大胆进行创新,以创造教育为主轴,带动创造教学的研究与投入。
2、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拓未来的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精选过的教材,使之牢固地掌握创造思维”。中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境具有猎奇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实新材料的同时,要抓住学生的新奇刺激下的活跃力,引导学生转到“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运动轨道上来 。
因此,对于学生的“异端”声音,言之有理的,历史教师就要多鼓励和表扬,千万不可按“常理”一棍子将其打死。对于“异端”的声音要以宽容来对待。一般每份教学资料都会为它上面的题目提供相关的参考答案,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我们教师常常陷入思维定势,人为地将参考答案当成标准答案来向学生讲授,只要学生意见与之相左,一概加以否定,长此以往,教师这种惰性与奴化的思想必然在不知不觉中带出一批不会用脑,只会盲从的学生!这种学生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怎能担起建设祖国的重担?怎能参与国际社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妨多听听“异端”的声音。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历史教学应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拓展历史教学的思路,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特色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Abstract: What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sson teaches is the comprehensive very strong knowledge, regarding guides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 healthy development to have the very vital role.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sson teacher must meet the new situation need, in the idea, the content, the method and the mechanism innovates unceasingly. This article in teacher's role localization and the strategy proposed several points beneficial discussions from the middle school history lesson educational reform.
关键词: 教学改革 教师角色 定位
key word: The educational reform teacher role locates
作者简介:周青山(1981――),男,江苏邳州,中二职称,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学历史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堂多媒体技术。
中学历史课所传授的是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但是综合性很强,对于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使其正确认识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增强中学历史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说服力、感染力,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实新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更充分的发挥中学历史课的特有功能。
一、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教师角色的定位
历史教学如同演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演好这台戏才能高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把自己的思想和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强加给学生,直接代替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这不是中学历史教师应扮演的角色,那么,什么样的角色才是中学历史老师应该扮演的角色呢?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谈几点认识。
(一)教师要扮演好角色――做学生与教科书之间的桥梁
中学生是获取历史知识的主体,教科书是中学历史知识的载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中学生从教科书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中学生走进教科书,与教科书交流,即解决中学生与教科书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引导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
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第一,要提起中学生对教科书的兴趣,否则就是桥搭了中学生也不愿意走。这一点应从减轻中学生阅读教科书时的心理压力,提高中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中学生感受到阅读教科书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去享受阅读历史事件的乐趣。第二,我们要设计好诱饵,充分挖掘教科书中学生发现不了的历史深层次问题,使中学生感到教材不是生硬的知识条块而是思想丰富的知识宝库,有其深刻的历史内涵;要让中学生萌发从教科书中感受到学习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科书的方法,教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
(二)教师要做学生的钥匙――打开学生阅读视野的大门
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是有限的,然而历史知识是无限的,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学生光学会教科书上的知识是不行的,也是不够的,这就是要求中学生不断发展课外阅读,开拓阅读视野,不仅要与党的最新创新理论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学生实际心理情况相结合。中学历史教师要做好打开中学生阅读视野大门的钥匙,就不能整天围着课本转,要给学生介绍合适的有意义的课外阅读材料,让中学生从课堂学习中走向课外学习最后到生活中去学习。
教师要做开拓学生阅读视野的钥匙,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要给中学生阅读自由,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这样有助于中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学历史课的文化内涵。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能越俎代庖。中学历史教师做好学生课外阅读工作,不仅对课堂教学有帮助,而且对中学生自身发展和提高历史素养也是个促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师的这项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教师要做开路先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现代教育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在传统教育上教师在教学中占有支配地位,其思想统治束缚着中学生的思想。教师的话就是真理,不容许学生对自己批判甚至一点点怀疑,这不利于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勇于担负起打破这种传统教育思想束缚的开路先锋。
要培养中学生怀疑、批判精神,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也要超越自我,在教学当中和学生相互学习,敢让中学生向自己挑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有一首学校的打油诗是这样的“现代教师武艺高,个个都会扔飞镖,教学更是有法宝,不是作业就是考,班里纪律真是妙,不能说话不能笑,学生胆敢大声叫,马上把他家长找。”这首学校的打油诗表现了中学生对一些教师的讽刺和批判。因此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是从我做起,做好自我批评,不能因为顾及自己的面子而不让学生去怀疑。
二、如何实现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随着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的发展,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我们都是为了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所以,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摒弃传统思想,别让“八股”式学教影响我们的教学。那么,作为中学历史课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角色的成功转换,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呢?我认为,在国家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把中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良好历史知识学习习惯培养起来,这才是我们中学历史课教师的根本任务。
(一)在增强教学效果方面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中学历史课教学方法单一,是制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造成中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因此,改进中学历史课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改进中学历史课教学方法,首先要充分发挥中学历史课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探索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要大胆的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和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采取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但要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如何认识社会。第二,要充分发挥中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采取民主式的教学方法,尊重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关注每个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够平等得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思考,要使中学历史课努力贴近中学生实际,符合中学生教育教学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特点。要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要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和完善实践性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把实践性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结合起来,引导中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中去,到群众中去,实现“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中学历史课教育教学效果。
(二)教师要向创新型教师转变
新的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每一位学生都是接受知识的独立个体,都是教学当中不可分割的参与者。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教学改革的诸多新问题需要中学历史教师学习、研究、创新和总结,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应由一般的“教书匠”向创新型教师发展的转变。作为新时期的中学历史课老师,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满足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应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而解决教师知识缺失的唯一途径和方法就是学习。教师要经常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名师的教育教学经验等。教师要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获得有益经验,促进教育教学的进步发展。
【关键词】超越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超越教育”对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过分强调教育教学的功利目的,只教(学)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把个人的发展局限在应试教育的范围之内,忽视了教育还有其超越性目的,忽视教育自身还有提高和完善人格的任务。中学历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应摒弃功利主义教育,树立“超越教育”理念。
超越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教学过程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强调师生双方的共同作用,特别是着眼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持续性发展。历史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可以说,历史是最具有超越教育开发潜质的课程之一。因此,不管是基于历史学科特殊的人文教育功能,还是基于当前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新目标,或者是我们教育的实质目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超越教育都已是刻不容缓的应悉心探究的重要课题。在教育过程中只要教师注意诱发、激励受教育者,以积极、向上、关爱的心情架起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就能够使学生精神振奋,进而使学生深刻地内化所学的知识及其所蕴涵的情感,不自觉中学会用自己的心去体验学习、体验生活,最终潜移默化地形成自己独特的、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二、“超越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历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树立“超越”意识。重点把握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问题,也就是教师演什么角色。赵亚夫教授说过:最高级的历史课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教师“导”出来的;最优秀的历史教师不是表演家,而是思想家。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结果,在教学方法上大都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结果学生对历史学习很厌倦,在大家印象中非常有趣的历史故成了干巴巴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经过、结果,学生学得无趣,老师也教得无味。而“超越教育”理念中则是把学生看作是虽有许多不足和幼稚,但却具有多方面发展需求和发展可能的人,把学生当作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加强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多方位激励机制,用教师智慧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的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紧密关切学生的人生,把“教学”升华为服务人生的“教育”。
其次,历史教师要善于积累经验。教师应当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必须要多读专业类、心理学、教育学等书籍。 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超越欲望;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师只有德才兼备,集导师、朋友、楷模于一身,才能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第三,历史教师要加强“超越教育”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历史教师有了强烈的超越意识,还要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实践,积极的反思总结,才能逐步得到发展、提高,才能使超越教育真正成为一种教学过程。
三、“超越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不断超越
1.“学贵有疑:激趣、质疑”。
激励学生质疑就是培养学生勤学好问,分析问题的途径。对于怕问的学生激励他们认真听,主动听,积极说,大胆说,怕问的学生回答或提出问题教师应马上给予肯定并表扬,使之增强自信。如“这位内向的同学有动脑筋,这种敢于超越自己的精神值得同学们学习,建议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对于敢问爱问的学生要培养他们会问、善问,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又善于思考评价他人的发言。课上我努力做到善于设疑、启疑、激疑,让学生做到质疑、析疑、辨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将历史结论、性质作为设疑的中心依据,针对学生水平,分层次设计一系列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形式多样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动脑;教师可以用鼓励的目光,信任的微笑,赞许的语言激励学生进取,如:“还有什么不理解的”“你真棒”“没关系,慢慢来” “你今天进步真大!老师感到特别高兴!你能大胆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很好,建议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这样既可以史论相结合,也有利于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积极思考,也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超越性格的发展,并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质疑应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让学生进入无拘无束的状态才能激活思维,畅所欲言,轻松愉快参与课堂学习。
2.“人文关怀:批语、提示语”。
寓超越教育于历史教育教学中,还可以通过作业批语、试卷提示语进行目标激励,精神鼓励,既让每个学生既有目标又有压力努力超越自身,完成任务。(1)针对性;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和不足,明确提出修改的要求、方法,尤其对基础较差的同学,应引导他们做较容易的题目,肯定他们的些许进步,使他们得到满足期望的鼓励。在阶段性检测时,教师要把握好试题的难度系数,要让学生能通过考试感受到自己一次比一次进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要出现“重做”“不及格”字眼,可写:多思考,多看书,争取下次考(做)好;你的卷面(作业)很整洁,但答题格式不规范,希望下一次作业(卷子)一定会比这次好。(2)启发性;比如,你再想想这个句子符合史实吗?(3)激励性表扬: 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不打击,多发现闪光点。(4)试卷提示语: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与其说是考试题,不如说是“超越”自我的舞台,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成功的快乐一定会属于你……评语或试卷提示语宜幽默委婉,即体现师长的恳切又体现“朋友”的真诚,这样学生就会从被迫式学习变为愉快的超越性自主学习、从而有利学生可持续发展。
3.资源共享: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评。
心理学家认为: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学生都渴望成功。进行手抄报、读书笔记展评, 可以从阅读、摘录、分析、绘画、编辑等多方面熏陶学生的思维,便于人人参与,可以资源共享,可以组间(个人)竞赛,各层次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齐心协力为小组(个人)夺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探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信心、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又可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让各层次学生体验成功乐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历史记忆、历史知识的宽广度,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超越教育”教育教学实践几个注意事项
1. 爱心渗透: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品质,是教师必备的修养,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所以,历史教师应当尽力以“爱”为基础在教学中渗透超越教育,以正面引导为主,多用积极的语言,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期望,以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
2. 整体性: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问时要因人而问,所提问题要因人而异”。分层推进,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超越。
3. 渐进性原则:超越教育不是一节课一句话就能够完成的,超越教育目标的实现必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超越教育的目标应有清晰的层次性,每一层次内部又应该细化为哪些内容,应如何操作,都是值得我们历史教师去研究的地方。
4. 适度性:即“在课堂上所讲的历史知识的难易的度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因此,在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必须是量力而行,难度不宜过大,以免学生丧失信心,导致课堂教学沉闷,应以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为佳。同时问题的量也应适度,以免影响进度,导致课堂教学任务难以完成,不能舍本求末。
5. 实用性:高考成绩是检验每个学科教学效果如何的试金石,历史学科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注意教学的实用性。
中学历史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在“超越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历史教学大有可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一切与历史课程有关的素材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一个超越的机会”,使学生一天一个小超越,不断超越自己。还应当以“超越教育”理念来指导和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激情,使我们的教育真正“为人的发展而教育”,使历史课程学习真正成为“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载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任鹏杰等.全国中学历史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23日第6版.
[3]夏玉华.浅谈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有效教学策略.《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标;教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5-0279-03
任何学科的课标都规定着这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及内容框架,并对这门课程提出了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但要做一名优秀的中学历史教师,光研究课标还是不够的,还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所以分析中学历史教材与中学历史课标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一、概念解析
(一)什么是中学历史课标
历史课标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是历史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实施的依据。它规定了历史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框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1]。在中学历史课标中,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学生通过历史课程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而内容目标则按照学生的学习板块和学习的主题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则是用尽可能清晰的,便于理解的以及可操作的具体行为动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渗透。
(二)什么是中学历史教材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历史教材既是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材料,也是学生进行历史学习活动的主要凭借。在很多人眼里会把历史教材与历史教科书对等,认为历史教材就是历史教科书,这只是狭义的历史教材,而中学历史教材的含义所指应该是非常广泛的。新课改下的大教材观认为中学历史教材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种历史教学材料,包括: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中学历史练习册、地图册和填图册等;历史补充读物;历史教学工具书、挂图;历史文物、模型等实物教材;历史学科方面的音像教材[2]。
二、中学历史课标与中学历史教材关系
对于二者的关系,不但是历史教师撰写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也是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要求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
(一)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是以中学历史课标为依据的
历史教材的编写与其他学科不同,历史教学应更注重对学生的三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历史课标对于历史教材的编写要求也体现着这一点,充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所以历史教材的编写者在编写历史教材时应领会历史课标的基本思路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体现出其要求来。可以说历史课标就是历史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而历史教材又是历史课标最主要的载体。历史教材的编写思路、框架、内容不能违背中学历史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另外,历史教材的内容要达到历史课标的基本要求,但同时又不能无限度的提高难度,历史教材的内容编写方式还要有利于改善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
(二)对学生最低限度要求的历史课标有利于教材的多元化
历史课标要适应历史教育的要求,还要适用于绝大多数经过努力就能达到要求的学生,历史课标对学生有着最低限度的要求,这为编写多样化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现在国内普遍使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岳麓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大象出版社等几大类,这就体现了历史课标在最低限度这一基本要求下出现了多样化的教科书。
(三)中学历史课标赋予了教材编写的灵活性
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的发展特点、自然条件等不同,又考虑到本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等因素,每个地区可充分利用该地区的特色丰富课程资源,并开发出既符合历史课程标准又能体现本地区实际、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历史教材,这也叫乡土历史教材。它充分体现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四)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反过来检测了课标的合理性
历史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对历史课标的检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历史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可以检验历史课标是否可行;另一方面,通过使用历史教材可以不断完善历史教材和历史课标。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主要就是通过历史教材,而中学历史老师在使用历史教材时肯定要先懂得如何很好地运用历史教材。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适当的补充教材[3]。因此在学生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中的历史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历史教材和历史课标也会得到补充和改善。
三、对于二者关系的处理措施
(一)深入研习中学历史课标
深入解读中学历史课标,并用其指导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使教师从广度和深度上把握v史教学,最终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历史意识并提高认知水平,进而得到全面发展[4]。
(二)在教学过程中钻研中学历史教材
教学过程应依据中学历史课标的要求,了解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拓展和优化教材内容。
1.关注历史知识之间的衔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大多为专题史,某些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被割裂开来,为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联系起来,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如:必修一中和运动两课之间的联系,以及两课与必修二中的关系。给中国人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再加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更加严重的剥削,困苦不堪的人民奋起反抗,最终爆发了由底层农民掀起的运动。而第二次和运动又促进了开展,中国的现代化运动由此而起步了。
历史教师在依据中学历史课标要求的基础上,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各知识点之间清晰的脉络,帮助学生从横向、纵向等方面全方位了解历史,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知识的兴趣,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学会以史为鉴。
2.适当补充历史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知识,通常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教材以外的历史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必修一中一课,在讲述革命失败的原因时,我引用了影视资料《白鹿原》,并通过分析故事中背景和人物的形象、对白和结局,提问并激发学生对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与妥协性的理解。另外,再补充鲁迅的文章《风波》《药》,使学生产生对革命者的英勇献身精神的敬仰,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尊心。
总的来说,中学历史课标与中学历史教材的关系就像树干与树枝的关系,无论树枝有多少个,都会围绕树干延伸,相应地,无论中学历史教材有多少版本,它都必须围绕中学历史课标的要求进行编写。也就是说,教材内容的编写和结构、风格的设计都必须依据和围绕历史课标,并以此作为指导思想。教材只是我们的一种学习工具,是联系课标和教学的纽带。任何版本的教材和教辅资料都跳不出课标的要求。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认真研究历史课标,并立足历史课标大胆使用教材,灵活驾驭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赵克礼.历史教学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在新课程标准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就要求历史教师抓住学科特点,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论从史出,循序渐进,制定多元化目标,采取灵活性、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针对学生实际,结合时势,做到让学生学习史实的同时,就受到相应德育的教育,达到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学目标。
历史是一门以历史史实为基础的学科,它有其本身的知识结构,也有其德育的结构。以史育德,既体现历史教学上的史论统一,又实现了历史在前面发展教育上的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了解熟悉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史为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在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方面
爱国主义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的郑成功,到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为天下人谋福”而献身的林觉民,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都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
在教学中,可以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意识地融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文化史时,可以运用教材中的有关史料,通过资料的展示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的文明,不仅为人类创造了极其灿烂辉煌的文化和科技成就,更向世界展示了其非凡的融合力、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们也可以结合历史教育教学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行国情知识竞赛,组织课外阅读、讨论,观看电影、开展影视评论,编辑历史小报,举行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组织观看影视录像等等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教育活动,可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德育教育,通过实践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树立报效祖国、建设美好未来的远大志向,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二、在维护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情感教育方面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千百年来,我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为民族进步,为消灭民族战争,为维护祖国统一而努力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的代表人物,如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郑成功等等。揭示了历史上民族英雄的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学生民族气节和民族感情有很好的时机。
在祖国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民族大迁徙及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民族间虽有过争斗,但这是短暂的,而民族间的交往是长存的。这里可以通过各民族间交往融合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我国灿烂的古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三、在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培养方面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值得不断探究和完善的问题。本人从教二十多年,始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就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历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对思想品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更是娇生惯养。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许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任何事情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肯吃苦,不尊敬师长,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没有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现代教育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对青少年的德育教学方面还比较薄弱。对青少年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到重要的日程上来。历史教师应该以历史教学为突破口,运用好历史教材的优势,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从中受到感化,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继承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形成正确的荣辱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
在中考的压力之下,许多教师、家长和学生所看重的仍然是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是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成绩,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这样不仅使历史教学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
1.在历史教学中,仍然是注重学生的历史成绩,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的作用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分数在历史教学中仍然具有主要地位。一切教学为了考试服务。只要学生成绩好,其它方面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教师在教学时,只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让学生对历史知识点进行机械记忆,以取得好成绩。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德育教育被忽视,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也有着制约作用。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仍然是成绩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秀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就是差学生。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其它方面优秀的品质,学生得不到正确的评价,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和现代教育所提倡的教学观点是相违背的。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之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教师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德育教学内容
历史学习包括丰富的内容,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教师在课前要深入研究历史教材,从中挖掘出对学生品质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结合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古代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形成“ 以德治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形成民族荣辱感。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还可以穿插一些历史小故事、介绍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狱中忍辱负重,坚韧顽强,谱下历史巨作《史记》;张骞不惧路途的遥远与劳累,勇于开拓,出使西域;李时珍用毕生的经历,尝遍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等等。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从中受到鼓舞。
2.树立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深化思想教育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众多的杰出人物,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的选择正面的人物,对其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介绍与点评,指出积极学习榜样的哪些方面。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呼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等等,都是当代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联系现实生活,历史人物的榜样作用,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自己又能从中学到什么?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应该是综合教育。在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德育教育也不容忽视。初中历史教师要发挥出学科教学的优势,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
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思想,找准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朱汉国.初中历史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朱汉国.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2007年.
[3]沈宏.浅谈中学历史教学[J] .吉林教育.2010年.
关键词: 中学历史课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情感教育
中学历史课在强调历史知识的传授的同时,特别注重情感的培养。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背景下,情感目标被分解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被赋予了十分丰富的内涵[1]。在心理学的理论中,情感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2]态度就是指影响个人对特定对象做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它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向成分。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确立学生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
目前,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关系的论述所见甚微。统而言之,可以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均属于情感领域或布卢姆教育目标中所说的情意领域,是近年来兴起的情感教育的关注对象。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对现实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态度是一种相对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的情感倾向,而价值观则是在情感信念和情感态度基础上形成的高级社会情感。由此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体现的是情感教育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其关系是递进式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情感教育的完整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统一关系。当然就中学教学实际而言,需将情感教育寓于认知过程当中。情感对认知的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余林认为:情感影响认知的选择性,情感提高认知的积极性,情感促进认知优化,情感促进认知深化,情感有利于认知内化,情感增进认知传递。因此应将情感教育纳入中学教学的重要环节[4]。
就研究现状来看,中学历史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在对历史的德育(道德情感教育)功能上还比较薄弱。虽然布鲁姆将情感目标分为注意、反应、价值倾向、组织、性格化五个层次,使情感目标更为具体而易于理解,但在我国的教育现状中,由于长期以来很少关注情感教育目标,这种分类目标并未真正被广大师生所理解、接受和应用。即使个别教师把握了这种情感教育目标的分类,也仍然缺乏明确的评定标准和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实质性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因而,需要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情感教育目标及其评价方法。基于此,我将就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作简单的探讨。
在心理学中,心理过程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组成,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既能深化学生对人类历史的了解与认识,又能在情感的激励下进行意志行动,从而很好地完成传授历史知识、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教学任务。情感培养研究一直都处于薄弱环节,现在的研究主要在于建立合适的情感目标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具体的培养方法和策略。
目前普遍采用布鲁姆的情感分类的方法,但这种分类方法在实际运用于中国的特殊环境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就有必要建立一套适合中国特殊环境的情感分类标准,并将之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促进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和完善。夏键根据心理学和历史学的存在的共通性方面提出了下面的分类表。
上表只是对情感进行了分类,在历史情感教学中要考虑的情感要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教学资源中蕴含的显性或隐形情感),作为历史课情感教学来说,要关注史实本身具有的情感教育因素和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性格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情感分类,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发展的不同阶段、知识水平、心理要求制定情感的分层目标。这里夏键根据布鲁姆的情感分类目标,结合我国国情和历史教学特定把它分为接受、确信和性格化(道德观、理智感、审美感)。[5]
情感教育的分类还只属于中观目标,将其运用到具体历史教学中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就目前的情感教育研究来说,还主要在于情感教育的实际操作层面,我们可将其称之为微观目标。情感教育的分类目标对微观层面的情感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具体来讲,“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教师通过展示波澜壮阔、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讲述动听的历史故事,阐述深刻精辟的哲理,促使学生产生兴趣、燃起激情、激发联想,在认识历史知识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在长期的学习、理解和认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丰富、净化和升华情感的历史过程”。[6]因此,情感教育是复杂的、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具体可采用如下方式。
1.以情感染学生。历史教师讲课要有强烈的感彩,应该通过自己的表情、神态、动作及形象化的语言,用真情实感、喜怒哀乐强烈地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使学生有相应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移情的作用,通过移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从而在历史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沟通他们同历史任务的情感交流。
2.创设历史情境。情感的产生总是与一定的情景有关。鲜明、形象、通真的情景最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历史教师要善于创设特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当时的历史情景之中,激感上的波澜,丰富想象。历史教学情景包括:(1)实物情景:遗骨、遗址、工具、文字、货币、艺术品、图片等,甚至可以把学生带到重要的历史遗迹或历史遗址进行实地教学。(2)历史情景的再现。(3)表演情景。让学生表演课本上不同的历史人物,产生切身的体会。
3.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一定要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史为今用,这样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方能畅通无阻。
4.重视言传身教作用。历史教学中情感交流是师生之间共同进行的,但关键的一方是教师。调节情感,创造意境主要靠教师。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播情感信息的最直接的工具,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和钻研。声音的清晰,语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随着教师语态变化或欢快,或悲壮,或高亢,或低沉,陶醉于特定的语言环境感受教师的语言美,使师生间产生共鸣,在愉悦中接受知识。
5.典型历史人物的影响。历史教育中的形象可分为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和场面形象三类,而人物形象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和独到的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学习如何做人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7]
6.设置“问题情境”,升华学生感情。教师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鼓励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或需要解决的悬念大胆地提出,后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在释疑解难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8]
7.指导学生撰写关于历史的小论文,在实践中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8.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在合作互动中开展情感价值观教育。由于中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形象思维活跃,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不仅愿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还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出来,引起师生的关注和激励。开展辩论会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空间舞台,在辩论与课前的准备活动中,他们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有了更深刻的情感体验。[9]
9.变换讲授角度增加“情”的落差。如用正反面的例子突出正面形象,贬抑反面形象。
10.历史教师进行情感教育,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掌握情感教育,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寓情于史、寓情于理的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情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历史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提高教学素养,在知识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高尚情感道德与正确的价值观的合格公民。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6.
[2]蔡敏.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情感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4,(3).
[3]赵德成.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4]余林主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M].教育出版社课程与教材研究,http://省略/xiaoyu/jiaoshi/xueshu/fuxi/201008/t20100818_679779.htm.
[5]夏键.中学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研究与实验[J].历史教学,1993,(11).
[6]施和金,朱昌颐.历史教育学新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9.
[7]王会志.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J].科学教育,2003,(3).
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
一、实施学科创新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具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决定了其教学方法的选用和教学的效果。历史学科教育要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我认为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基础和关键。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从教学理念上作到以下几点:
1、变史实教育为学史教育。历史学科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都是历史上所发生的各种事件。教师如果不注意把握,往往就将整个历史教学变成历史事实的教育。这样一来教授给学生的就只是一些枯燥的历史史实。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2、化死记硬背为理解接受。中学历史学科的教育,少不了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事实。但在这个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去熟记这些历史知识呢?
诚然,让学生记得较多的知识点,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史实,是保证学生学好历史学科的一个必要前提。一般说来,学生对历史史实掌握得越多,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运用的过程中越显得得心应手。但是,如果仅仅是强制性地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历史知识,倒不如通过教师的系统讲解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系统分析,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拉线索、作对比、找相似等各种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的记忆和掌握。这样一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就是系统的、灵活的,可以保证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作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3、从知识灌输到素质培养。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中学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灌输。这样往往造成学生在历史学科考试时能得高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运用历史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二、教师“创造性地教”为学生“创造性地学”提供有力的保障。
教师本人的创造性品质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具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如果教师很有创新意识,不断地在教学活动中和日常交流中表现出这种创造性倾向,就会在无形中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1、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运用的创新意识。历史学科是综合性基础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要求。但它又与其他人文学科有很强的联系和互补性。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学科联系的特点,(还不仅是政治、历史、地理三科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意识和能力。注意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及一段历史发展过程中去发掘与之相关联的内涵与处延知识加以分析,查找资料,讨论佐论。使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不断领悟教师教学目的和新的思路,方法。逐渐养成遇到问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历史教学创新应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讲,文学创作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历史的学习也应走这样的路子,历史教学的功能之一应该是为现实服务的,而不能“就史论史”,钻牛角尖。在教学中注意与现实相联系,就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对学生的后来学习发展无疑会起到推动作用。有学生提到:“19世纪晚期外国的资本输出和现阶段我国引进外资有何区别?”。这是典型的历史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例子。答案既涉及历史的,政治的知识,还联系引经济,法律知识。
三、建立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不是师道尊严的长辈,而是学习的朋友式。爱因斯坦说:“认为探究的乐趣能凭借压制的手段和某种责任感来促成,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理解的师生关系呢?那便是建立“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是依据基本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吸取了传统历史课堂模式的长处,借鉴了许多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包含了目标教学法和自主探究模式),而形成的创新性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它体现了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在这对矛盾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把双方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学,就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共振、互动和合作之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应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教师的教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教为了学,以教带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只有教师的能动作用的充分体现,才能保证“互动式”教学的有序地紧凑地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象,处于“互动式”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要使学生成为有独立行为的人和有自觉的、有意识的人,才能在学习中具有自主性和主动性。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和教学的结果。要落实学生在“我要学习”——“我能学习”——“我会学习”几个环节下功夫。变被动听讲型为主动学习型。从学习的角度看,除了获得信息外,还需要内化为自我的成果,因此,学习过程不仅是视觉和听觉的活动,还需要多动口、动手、动脑,充分调动各种学习器官的功能。变单一性教学方法为多样化教学方法。依据教材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能适应动态教学的需要,也才能真正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中学历史教材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55-01
实施新课标以来,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但同时也因学情不同而存在不少困难。如课标规定宽泛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感到困难;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而对教学活动的展开感到困难;课时相对不足而完成教学任务感到困难等。因此,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与中学历史新课程教材的关系与课程评价,已成为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正确理解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关系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导中学历史教学的法规性文件。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历史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教材观和目标观,从而更好地指导历史教学。
其次,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不再是历史教学的唯一依据,而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课程资源,广大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增、补、删、改,确定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对过程与方法的掌握,还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熏陶的教学内容。要改变那种单纯“教教材”、死抱教材不放的旧观念,要在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用好、用活教材。
二 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堂教学理念与评价
第一,以人为本,是中学历史课改的根本理念。中学历史教学要尊重学生人生历程的发展需要,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人性发展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采取启发式、探究式等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教师来说,不仅要在专业素质方面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把握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能综合地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要明确新课程改革是中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关注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道德水平、身心健康状况、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个性发展等。教师的观念、角色、教学行为、教学策略等都要发生变化,教师应成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动者,组织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营造课堂真实情景的导演。
对学生而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使学生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与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以及环保意识、资源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这就要求中学生养成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的能力,具有基本的职业意识、创业意识,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能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愉悦的氛围下得以良性发展、不断提高。
第二,新课标下的历史课程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要打破评价的思维定势,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深化和实践推进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深化过程与阶段成果不断转化为评价改革的深化过程与重要资源。这就要求建立一个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评价体系。
当前历史教学评价主要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评价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淡化德育教育;评价方法单一;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影响。而正确、公正、全面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学改革,所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评价应该使评价内容、主体、标准、方式多元化,不仅是由专家来进行评价,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教学参与的评价,同时也要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在评价目的上,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以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其学习成绩高低的唯一标准;要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宗旨,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