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二历史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婴儿卤米松治疗分析
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1~2岁婴幼儿,好发于头面部、臀部及四肢屈侧,多见于两颊及前额,影响了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正常发育。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2010年6月~2011年6月应用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婴儿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40天~2岁,均具有典型的红斑、渗液、结痂伴瘙痒临床表现,各病例病变部位多在头面部、肩、颈、胸部,少数可累及四肢。
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皮肤学会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中的必备两项指标即可诊断。1瘙痒;2具备典型表现及年龄特征,婴儿面、颈及肢体屈侧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排除疥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银屑病、鱼鳞病等。
治疗方法:单纯外用卤米松乳膏,每天早晚各1次擦患处,禁用香皂及其他刺激性洗涤剂清洗,以免刺激皮疹。10天1疗程,2岁以下7天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10天后观察疗效。1痊愈:皮损全部消退;2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3好转:皮损消退50%~70%;4无效:皮损消退50%以下。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5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痊愈18例(78.76%);显效3例(13.04%);好转2例(8.70%);总有效率100%。治疗期间1例出现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停药后观察1个月恢复正常。
讨论
湿疹是皮肤科最常见的和多发的瘙痒性皮肤病,尤其是婴幼儿更为多见,多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具行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反应,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皮肤见局部红斑、丘疹、水疱,行分泌物渗出;重者以糜烂瘙痒为主反复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近年发生率逐年增加,1岁内婴儿是湿疹发生率最高人群,且多于生后6个月内起病,部分患儿1岁半后可自愈,但仍有部分患儿迁延至儿童期,发展为特应性皮炎。因皮疹反复发作且瘙痒剧烈,常致婴儿啼哭不安。因此,婴儿湿疹应予积极治疗,预防反复发作。瑞典哥德堡大学对多例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婴儿生后6个月内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者,患过敏性疾病的危险比未使用者增高,其原因是抗生素类药物治疗的同时,也破坏了婴儿肠菌群平衡从而引起免疫失调。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婴儿期湿疹的高发年龄,可能与婴儿肠道菌群建立迟缓或肠道菌群平衡破坏而引发的免疫功能和肠道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有关。所以建议在用外用药物治疗小儿湿疹的同时,积极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以帮助恢复免疫平衡,提高疗效、预防复发。
中医学认为,湿邪是婴儿湿疹的主要病因,而湿邪的产生主要责之于胎中遗热遗毒、饮食失调或外受风湿热邪。中医古籍中虽无湿疹这一病名,但许多文献对于该病症状的描述极为相符,如“浸疮”“肥水疮”“旋耳疮”“奶癣”等。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记载:“敛疮始发头屑间,胎中受热受风缠,干痒白屑湿,热极红晕类火丹”。《外科正宗》记载:“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博,遗热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证治准绳》云:“胎毒疮疥,回禀胎热,或娠母饮食之毒,七情之火”。《诸病源候论》云:“癣病由风邪侵入皮间,变成隐疹,并予儿饮乳,乳汁渍污儿面而生”。婴儿湿疹病变在体表,目前常用的外用药物是糖皮质激素外涂治疗,其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但是,这两类药物长期反复应用于新生儿、婴幼儿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皮肤局部的不良反应如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等也无可避免,对婴儿皮肤损伤大。卤米松乳膏为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对非感染的皮肤病有显著的抗炎作用,经过应用观察,其对婴儿湿疹疗效显著,总有效率100%,不良反应低,仅有1例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在停药后1个月恢复正常。因此,卤米松乳膏尤其适用于治疗婴儿湿疹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低,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华.中药外洗治疗婴儿湿疹240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4):232.
目前哈尔滨市高中教师心理问题导致躯体化的状况
本研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哈尔滨市高中教师分层抽样,选取了省重点、市重点和普通高中教师若干人进行了心理问卷测试,每个层次均是大样本,发放问卷共4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34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87.3%,更好地体现了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典型性与普遍性。
SCL-90总体情况:该普通高中教师群体统计结果表明,SCL-90总分超过160分的人数为100人,占被调查教师的28.7%;总分超过200分(包含200分)的人数为38人,占被调查教师的10.9%。(具体数据见《黑龙江教育・中学》2014年第6期第35页表2。)
普通高中教师与全国常模(87版)相比,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项目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性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化因子与常模有极显著差异,高于全国常模,即教师有明显的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表现。(具体数据见《黑龙江教育・中学》2014年第6期第35页表3。)
通过数据筛选和对表格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SCL-90调查显示哈尔滨市普通高中教师轻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7%,有10.9%的普通高中教师存在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在测量的9个心理因子中,躯体化症状最为严重,大约占到调查群体的8.02%。
案例分析
【案例1】
王老师,男,26岁,是一名年轻教师。最近总感觉胃不舒服。王老师在学生时代就不好好吃饭,挑食,还经常喝冷饮。所以经常会有胃不舒服的症状,他以为是小毛病,自己也没在意。工作后,由于事务繁忙,王老师就把病痛的事放在一边了。就在前不久,他在学校食堂刚吃完饭后吐了,他自己觉得休息一会儿就好了。没想到连续几天都这样,在同事的帮助下,他才到门诊挂了肠胃科,做了检查,结果显示肠胃并没有问题。
王老师觉得既然医生都说没有问题了,他还是没有在意,继续工作。可病痛断断续续地折磨着他,让他实在难以忍受。后经同事介绍做了心理咨询,结果显示,王老师患上了躯体化障碍。
【分析】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当一个人心理长期处于一种过度的紧张焦虑状态时,就会导致身体出现相应的反应。而王老师正是出现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导致的高焦虑所产生的躯体化症状,即我们常说的身心类疾病。躯体化症状特征多种多样且反复出现,有模拟的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反复申述变化不定的躯体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任一部位,他们强调众多的躯体症状,常常到综合性医院寻求治疗,很少主动提出心理问题。常见的症状是:肠胃道感觉(疼痛、打嗝、 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痒、刺痛、烧灼感、麻木感、酸痛等),可伴有明显的焦虑与抑郁情绪。
对于这类病症首先进行放松训练,也可以进行系统脱敏,如果病症较严重可以口服少量药物进行缓解,必要时可配合理疗等物理治疗。
【案例2】
李老师,女,35岁,是一名青年骨干班主任教师。最近总是感觉胸闷、手发麻、心慌,这种症状大约每年都会出现两次,也曾去医院作过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李老师平时工作非常繁忙,心脏本来也不太好,身体有些吃不消,家里还要照顾刚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前不久有一同龄同事患病做了心脏支架手术。
后经丈夫陪同做了非常详细的检查,大夫诊断为由于工作压力大导致的心因性神经功能紊乱,后又经几家大医院诊断都无大碍,确定为心因性躯体化症状。
【分析】心理暗示会在不经意间对一个人身心产生影响,特别是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过大的工作焦虑水平和家庭生活压力之时,就容易对外界做出夸大的反应。而李老师正是由于自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中加之身边同事患病等消极心理因素的暗示,从而导致躯体化症状的出现。这是李老师未意识到的,也是对所焦虑事情或责任的一种逃避。
对于这类病症首先让患者从意识层面有良好的心理认知,几家大医院相同的诊断已经能够消除她大部分的躯体化症状,李老师还要注意平时的放松训练以及进行积极的暗示,多进行自我心理疏导,多参加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
原因分析
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教师都反映有躯体不适感。究其原因,这些症状可能与教师长期伏案工作有关,也可能与教师过度压力及紧张焦虑水平有关。过往的研究表明,教师这个职业是高压力职业,容易产生情绪耗竭与职业倦怠。教师的各项躯体不适感及饮食睡眠问题往往是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其实,躯体化的根本原因就是潜意识通过这种症状和反应回避某一事情或责任,也可能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和照顾等,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学校和家长对教师工作的过高期望。
在多元发展的现代社会,社会对教师有着极高的期望,这种社会期待久而久之便自然而然地转化为教师的自我期待,使教师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同时,家长对教师的要求几近苛刻,这也使教师不堪重负。与此同时,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在承担日常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接受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通过各种考试等,身心负担极大。教师既要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又要迎合家长确保升学率的需求,而这两者往往不能统一,使得教师心理矛盾冲突加剧,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教师聘任制的实施,导致了教师多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学校和家长给教师带来的压力会转化为教师工作的高焦虑,如果调整不好就会出现躯体化症状,这是典型的心理问题躯体化的表征。
第二,社会地位和家庭责任的双重压力。
有些教师虽然在从事教师工作,却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缺乏职业自豪感。社会要求教师为人师表,教师常常不得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惧。而职业的神圣感和实际社会地位间的反差,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另外,高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付出劳动很多,但由于文凭、职称、收入等实际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使一些教师感到困惑。这种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回报的矛盾,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冲突。
教师也是家庭中的一员,尤其是女性教师担负了更多的责任,教师超常的工作时间势必造成与家庭责任的矛盾。因此,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得不到合理的释放,家庭的责任又不可回避,这种双重压力会产生部分教师的躯体化,其实,这就是一种内心无意识的回避状态。
第三,教师个体人格特征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与教师个体的人格特质有关。如有的教师过于自卑,不善与人交往,个性刻板,不善调节,等等,使得他们在同样的外部压力下更易产生躯体化问题。
应对策略
我们要认识到心理问题导致躯体化症状是可以疏导和治疗的。由于心理健康状况导致个体身体症状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心理问题,通过积极的心理辅导和治疗,身体症状是可以缓解和消失的。
第一,学校应为教师创设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
除了社会应当给与教师正确的关注与评价之外,学校应定期为教师做心理健康测评。针对教师中较为常见的饮食睡眠、躯体不良症状等,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帮助教师了解“心身疾病”的概念,让教师能够认识、判别自身的心理状况。通过宣传和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正确的压力应对方式。建议开展一系列团体心理活动和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强身健体、减少躯体症状,另一方面也能够较好地缓解一些教师的焦虑抑郁情绪。
第二,掌握放松训练的技巧。
在一个非常放松的环境里仔细体验心理焦虑时身体哪些部位的肌肉变得紧张。再把紧张的肌肉逐渐绷紧,坚持数秒后自动放松。然后双目微闭,缓慢进行深呼吸,重复几次,使心情平静下来。注意吸气的时候要“深”,要“满”,吐气的时候要“慢”,要“匀”。平时经常练习会减少或消除躯体化症状的出现。
第三,掌握系统脱敏的技巧。
系统脱敏是将放松训练和条件反射原理结合运用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基本方法是,在患者出现焦虑或恐怖反应时,同时引起一个与之对抗的肌肉松弛反应(放松训练),以使患者原来的不良反应强度减弱,这种做法又称交互抑制。将交互抑制按等级排列,从弱到强,渐次实施,直到最终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此即系统脱敏。
应用时,要求我们先进行放松训练,待全部放松程序完成后,要患者按假定焦虑等级的第一种情景进行想象,看自己是否会出现紧张。如果感到不紧张,肌群继续呈松弛状态,便可转入下一个情景。假如在某一个情景的想象中感到存在紧张状态,即应在自觉紧张的肌肉部位做一遍放松练习。以此类推,直到每一个情景均不感到紧张为止。
第四,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和积极参与公益心理辅导。
教师的工作比较繁忙,养成经常体育锻炼的习惯是缓解工作压力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增强体质的良好途径。体育锻炼也是对心理状况的一种积极暗示,乐此不疲的体育锻炼会消解心理问题的产生。在积极暗示的作用下,体育锻炼也是对躯体化症状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Abstract: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is a key logistics management course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RP practical teaching, and based on the common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the ERP practical teaching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assump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ERP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关键词: 物流管理;ERP;实践教学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ERP;practical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13-02
0 引言
ERP 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作为一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而将ERP教学引入高职院校,可使高职教育更好的面向市场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 物流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的特点及效果
1.1 ERP实践教学的特点
1.1.1 企业ERP管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企业ERP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内部分为财务管理,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管理等几大相互协调的子系统,这些分工明确的子系统对企业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其宗旨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把客户需求和企业经营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从而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材料设备资源、时间资源等进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1.1.2 ERP实践教学体系具有较强的层次性 企业ERP管理的系统性,决定了ERP实践教学知识体系也应系统地围绕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展示三个层次来展开。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系统的学习之后,学生才开始进入ERP实践教学阶段,最后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形式展示其综合能力。从而通过理论、演练和展示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1.1.3 ERP实践教学有着比较强的仿真性 ERP教学课程是种实践教学课程,ERP课程和一般的实验课从本质上市有区别的。[1]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中的一部分,主要通过实验进行理论知识的验证,而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水平,更加贴近实际。
1.2 ERP实践教学的效果
1.2.1 巩固学生物流管理专业其它课程的知识。ERP实践教学对企业运作的全流程进行模拟实践的功能,通过实践来运用和检验所学的知识。ERP本身可作为教学平台,为相关课程提供支持。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各部分都形成了单独的课程,如市场营销学、生产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ERP平台整合了营销、财务、生产、物流等各个模块的专业知识。学生为了做好整个企业的工作,必须熟悉相关模块的知识内容,并且需要将这些知识内容进行很好的衔接。从而使学生掌握企业运作流程,使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的实际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大有裨益。
1.2.2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分析能力。ERP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决定了学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但在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体制下,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在ERP实践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因为某种原因遇到一些问题,如财务管理中涉及到如折旧、贴现等等概念,学生必须学会去查找相关的书籍来理解并解决问题,从而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2.3 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现代社会要求每一个人要有团队意识,ERP实践教学可以明显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在教学中,把整个企业分为采购管理、生产管理、订单管理、财务管理、研发、市场开拓等等模块,因此所有学生必须形成一个团队协调地工作,否则就不能完成企业的当年的任务,并且会在与其它小组的竞争中落败。[2]
2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ERP实践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ERP 具有科技含量高、知识更新快、交叉学科多、应用范围广、服务性强等特点,ERP的实施与应用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因此,ERP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适应社会对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然而,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2.1 ERP实践教学的仿真性难以替代真实的企业经营。ERP实践教学虽然具有较强的仿真性并能使学生对企业运营过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其与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仍相距甚远。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ERP软件开发公司在进行市场竞争规则和企业运营规则的设置时是尽量使模拟企业的竞争过程显得简单和理想化,但与此同时也就背离了真实的企业竞争环境。如订单的获取仅仅依靠广告投放、只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没有成本等,这些简化的规则虽然可以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模拟竞争的要求,也有利于教学的展开,但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对常态的企业环境的误解,不能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性获得感性认识。[3]
2.2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衔接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ERP实践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基础课程与ERP实践教学要求的基础知识存在着衔接问题,ERP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基本熟悉企业运营流程,掌握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并了解ERP操作后,才能进行,但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对于ERP系统中所包含的供应链管理模块、销售管理模块、主生产模块、设备管理模块、BOM模块、车间控制模块、采购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客户关系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成本管理模块、财务管理模块等各个模块理论知识并没有开设完全,或者是一些课程开设得比较晚,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缺失使学生难以完整理解企业经营的全貌和企业资源的整体流动。
2.3 物流专业教师专业知识构成及企业实践经历欠缺问题 ERP实践教学横跨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专业的知识,ERP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学的师资队伍必须是既掌握管理科学,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人才,而且最好有在企业工作或实践的经历,对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要熟练掌握和驾驭与ERP联系紧密的相关课程如采购管理、仓储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各多门不同专业的知识,以及要深谙企业实际的各项生产运作及经营管理情况,对于大多数长期主要从事物流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来说确实有着不小的难度。
2.4 实践教学评价系统的不足,难以客观评价实训效果 评价系统的不足指在模拟经营过程中,对模拟企业的各个组成成员表现评价的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ERP教学中基本上都是以整个小组的成绩代替每个成员的成绩,以一次或有限的数次模拟经营成绩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反映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混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也有悖于学生能力评定的客观性。
3 构建高职院校ERP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设想
3.1 构建高职院校ERP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先明确该体系的目标。
3.1.1 ERP实践教学体系目标 首先通过让学生对企业各个职能岗位的模拟,熟悉ERP系统的功能,明晰不同类型业务的处理流程,及企业环境中每个岗位的责、权、利。其次,使学生了解和认识ERP软件,掌握具体软件的操作方法,并在操作中结合此前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领会ERP这种较前沿的管理思想和技术。[4]
3.1.2 ERP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首先构造几种类型的模拟仿真企业。可以通过深入各种类型企业调研,如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流通企业等等,收集整理相应的企业概况、所在行业情况以及企业运作流程等ERP实践教学业务数据资料。其次,根据以上资料设计出相配套的符合ERP实践教学要求又相对独立的多个仿真企业流程环境,如企业经营所涉及的因素:企业物流运作的规则、企业财务管理、资金流控制运作的规则、企业生产、采购、销售和库存管理规则、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对手、未末发展趋分析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职责等。最后编制相应的实验指导书,使学生能以各种企业类型的业务流程为连接线,将各个业务部门、各个职能要求、生产运作方法、管理技巧进行串联,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一个企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深刻理解企业经营的本质,如资本、资产、损益的流程、企业资产与负债和权益的结构等等,发现优胜企业与失败企业的关键差异,从而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
3.2 加强ERP沙盘模拟课程体系建设,如教学计划的安排、与传统课程内容的衔接、与之配套的系列课程的开发等。[5]
3.3 鼓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学习并应用ERP软件开展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ERP教学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就有必要要求教师对ERP教学方式具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要求其能够利用好ERP教学,将ERP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水平,在对本职科目进行深造的同时,要有目的性的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同时,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一些便利的措施进行综合能力的提升。首先,要鼓励专业教师进行ERP教学的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了解ERP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并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ERP教学过程,吸取其教学的成熟经验;其次,要坚持校企合作,并为专业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实践创造条件,通过对企业中ERP的应用案例进行了解和分析,充实和完善教师对ERP实践教学所需要的教学资源。[6]
3.4 改变实践教学评价系统,在ERP仿真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实践教学效果进行合理的评价,可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保证教学的质量,该模拟实践应该以“ERP对抗结果+个别表现+理论测试”的综合形式作为考核评价方式。首先,通过企业对抗模拟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整个小组的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可将这些小组进行一个整体的分档,如优秀、良好、中等、合格及不合格等,其次,教师应仔细观察每个学生在对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和系统思考合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并结合各个小组的对抗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最后,通过一些理论考试题来检验学生对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相关专业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综合以上三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较为客观的反映每个学生的实训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阿曼.ERP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信息,2010,(36):97.
[2]肖红,张运,苗金燕.高校物流管理专业ERP教学研究与实践[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10(5):107-109.
[3]刘峥,朱丽.高职院校经管类课程ERP实践教学初探[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124-126.
[4]沈国勤,张玉才.经管类专业ERP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嘉兴学院学报,2005,17(4):133-135.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蓄水至最高水位;变形观测;监测分析
0.概述
王二河水库工程位于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募役乡。该工程是我省“九五”期间拟开工建设的重点水利工程,具有灌溉、发电、提高下游梯级电站保证出力及调节黄果树瀑布景观等综合效益,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103.00m,总库容9950万m3,总投资为2.84亿元。工程枢纽主要由主坝枢纽、防洪副坝、排洪隧洞、坝后电站四大部分组成。工程于1999年12月30日举行开工典礼,2000年4月6日主体工程正式动工,2001年10月28日导流发电放水隧洞通过初验达到过水条件,2001年11月4日大坝顺利截流,2004年3月通过蓄水安全鉴定,2004年10月通过蓄水阶段验收,同年11月正式下闸蓄水试运行。
2007年7月30日凌晨5:00至下午14:00,王二河水库集雨区域内普降大到暴雨(募役乡降雨量为186mm,朵卜陇乡为157mm),7月30日11:30至7月31日10:30库水位由1100.6m上升到1103.37 m(正常蓄水位为1103.00m),水库管理所根据水位上涨情况逐渐开闸泄洪,确保了库区和下游特别是募乡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洪效益明显。
1.变形观测工作内容
2007年8月21日至8月31日,王二河水库管理所与安顺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王二河水库的主坝与副坝进行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此次观测为“7.30”大暴雨后对大坝(副坝)的首次观测,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王二河水库的主坝和副坝进行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观测,并检查枢纽区水准点的稳定性。因观测时间距“7.30”水库最高水位时有20余天,高水位对大坝(副坝)的变形已趋于稳定,故本次观测对大坝(副坝)的变形分析具有科学性。为消除系统误差对周期观测结果的影响,本次使用的技术依据和作业方法均与2007年4月观测时相同。这次观测时的平均气温主坝为22℃,平均水库水位均为1095.70m。
2.观测成果及分析
2.1 观测成果
本次的观测值及初始值和2007年4月的观测值列于下列各表中,进行比较计算各观测点的位移量,以作为主坝的位移分析依据。(详见附件各表)
2.2 观测精度
垂直位移观测:按《工程测量规范》中要求,往返观测不符值的允许误差为±1.98 mm,实测最大往返观测不符值为±1.5 mm。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的二等精度要求每公里偶然中误差为±1.0 mm,实测最大中误差为±0.97mm;往返观测不符值的允许值为±2.1 mm,实测最大往返不符值为±1.5 mm。
水平位移观测:允许测回差为±3 mm,实测最大测回差为1.53 mm。
各项观测误差均小于规范规定的允许限差,精度达到的要求,各种观测数据有效,可作大坝外部变形分析的依据。
2.3 位移分析
2.3.1 主坝
水平位移:在1084.50m马道的各观测值与初始值比较,均有向下游位移现象,最大位移点为P8,累计位移约为3.32 mm左右,累计位移最大点为P1点9.58mm。坝顶的观测值与初始值及4月份的观测值比较,趋向于上游位移,但总移仍向下游,可视为观测误差,对主坝的稳定不会有影响,目前主坝是稳定的。
垂直位移:在1084.50m马道与初始值及4月份的观测值比较,均有下沉现象,下沉量最大在1.1mm,最大的(S4)累计下沉量为11.87mm左右。坝顶(高程为1106.7m)也有下沉现象,最大的S13观测点间隔下沉量为0.7 mm左右。同时该点也为最大累计沉降点,累计沉降为16.84mm。这也符合土石坝沉降的一般分布规律,河床段大于岸坡段。目前主坝是稳定的。
2.3.2 副坝
水平位移:右岸山坡(松林)的观测点T2和T5的观测值与4月份观测值比较,相差不大,说明山坡是稳定的。在1090.5 m的马道与4月份观测值比较,均有向上游位移的现象,量级较小。最大位移点为L1,间隔位移为2.02mm的向上位移,与初始值比较,左坝段(岸坡漏水)向下游位移量较大(10.57mm左右),其中含由于使用不同仪器、人员观测带来的观测误差。在坝顶(高程为1106.4m)与4月份观测值比较变化很小(最大为L5),属于正常的位移,对副坝的稳定不会有影响,目前副坝是稳定的。
垂直位移:在1090.5m马道与4月份的观测值及初始值比较,均有下沉现象,左岸累计下沉量为21.20mm,在坝顶下沉现象更大些,大坝的中间(SL6、SL7)分别累计下沉量为59.4mm和68.88mm,但从间隔位移来看,坝体还再向下沉。从坝体的分布看来,河床段的沉降最大,左坝段大于右坝段,这可能是由于左坝段漏水现象发生的原因所致。
3.结束语
王二河水库自2004年11月份蓄水以来,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其间共进行七次(初始值观测除外)外部变形观测。通过对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
(1)水库蓄水一年以来,坝体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从变形的量级来看,副坝大于主坝的变形量。沉降变形大于水平位移。河床中部变形大于岸坡变形。
病历资料
例1:患者,男,30岁。被子弹击中腹部2小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血压90/70mmHg。右上腹部右腰部子弹进出口流鲜血,有腹膜刺激。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而剖腹探查,发现十二指肠第二段侧壁和结肠肝区各有一个直径3cm的破口,腹腔被肠内容物污染,腹膜后血肿。作扩创止血、破口修补、盲肠造瘘和弹道、腹腔引流术。术后伤口有多渗血,持续高热,以升压药维持血压,第4天死亡。
例2:患者,男,36岁。上腹部被撞击后腹痛半小时入院。体检:神志清楚,血压120/80mmHg。上腹部压痛、肌紧张,腹膜穿刺4次(右、左下腹)均阴性。留下观察16小时,腹痛加剧,疑有消化道破裂而剖腹探查。发现十二指肠第一段前壁破裂,肝下间有脓性液200~300ml清创后作十二指肠破口部分修补并置T管减压引流,加腹部引流术。术后无尿、休克,于术后第1天死亡。
例3:患者,男,8岁。墙倒塌压腹部半小时入院。体检:神志模糊,呼吸困难,血压70/30mmHg。腹胀,腹腔穿刺获不凝血液,以内出血剖腹探查。腹腔内积血800ml,十二指肠第四段离断,肠系膜上动脉破裂,右横膈破裂。修补动脉与横隔止血,十二指肠断离处清创吻合术、胸腹腔引流。同时输血补液和升压药,术后第2天死亡。
例4:患者,男,48岁,上腹撞击后腹痛20小时入县医院。以及性腹膜炎剖腹探查,见十二指肠第四段断裂伤,清创后作断端吻合和腹腔引流术,术后第4天再次出现急性腹膜炎,再次剖腹探查。见吻合口完全断离,复行断端吻合术,吻合口内置皮管减压,加空肠造瘘,腹腔多处引流。术后1个月拔管,但瘘口不愈,转如本院。检查为十二指肠瘘,腹内残余脓肿,低蛋白血症(血蛋白10g/L)经治疗无效死亡。
例5:患者,男,25岁,上腹部撞压后腹痛10小时入县医院。疑内脏损伤剖腹探查,见腹腔内少量淡血性液体,右侧腹膜后血肿,未见有脏器损伤而关腹。术后第3天患者吐血和解黑便,对症处理无好转,于第8天转入本院,疑有上消化道损伤再次剖腹探查,发现腹膜后血肿已继发感染(为脓性物),而胃、小肠、肝胰未见损伤,遂在右腰部做切开引流脓肿,推断上消化道出血是应激溃疡所致。可在术后第3天发现脓肿引流管内有较多胆汁流出,经用稀钡为造影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第二段后壁穿孔。为改善营养而作空肠造瘘术,术后全身情况稍好转,但十二指肠穿孔出每日流出消化液2000~3000ml,形成瘘又不能自愈,约1个多月后做十二指肠“系室化”手术,术后发生葡萄球菌性败血症,与第7天死亡。
例6:患者,男,36岁。上腹部被重磅击伤,因腹痛即去县医院就诊,以肾挫伤观察23小时,发现腹膜炎方剖腹探查。见腹腔内少量脓性液,十二指肠第2断后侧壁破裂3~4cm,作破口处肠修补并置导尿管做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术后第4天转入我院。经检查发现导尿管从十二指肠破口出脱出,形成右肝下间隙脓肿(十二指肠瘘)。遂延长原导尿管腹壁出口,置入双套管通畅引流,另左侧剖腹作空肠营养性造瘘,上消化道持续胃肠减压。为更治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术后第5天死于败血症。
讨 论
自1998年以来收治较重十二指肠损伤(肠壁挫伤、浆膜撕裂伤除外)20例,死亡3例,病死率15%。因进5年重视了十二指肠损伤处理,改进了收治5例均痊愈。以上6例死亡病例,分析死亡原因,客观上有的是伤情重(如例3),年龄小,十二指肠为断离的严重损伤,合并隔膜破裂、大血管破裂、抢救和手术并无不当,是严重的创伤性休克难以逆转。而其他5例,虽伤情也较重,最后都因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直接致死,在诊断和处理上均有失误之处。这些失误则是发生致死并发症的主要诱因。
[关键词] 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高血压;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 R54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1(a)-011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benner pury and metoprolol tartrate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lderly essential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randomly, forty-one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benner pury therapy, and the study group were givenbenner pury and metoprolol tartrate therapy. Clinical effect, blood pressure chang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92.6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75.61%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 After treatment,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0.05), which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enner Pury and metoprolol tartrate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rimary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heart failure is significant, and can reduce level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ignificantly.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enner Pury; Metoprolol tartrate;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Heart failure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内科疾病,近年来人们饮食习惯变化和老年人口增加,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有资料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s有50%患有高血压[2]。心力衰竭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也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3]。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以药物治疗为主,贝那普利是常用药物之一,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治疗作用,为进一步探讨应用价值更高的治疗方式,该研究采用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方式和单使用贝那普利方式分别对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1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者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方便选取8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选入标准:①年龄≥60岁患者;②原发性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140 mmHg;③对治疗中所使用的贝那普利、酒石酸美托洛尔药物无过敏反应患者;④能够谨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患者。排除标准:①对酒石酸美托洛尔、贝那普利药物无法耐受者;②有交流障碍患者;③有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患者;④患有肝脏、心脏等重大器官疾病患者;⑤心功能分级在Ⅲ级以上者。研究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62~80岁,平均(73.56±5.14)岁;病程2~15年,平均(7.26±2.43)年。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62~82岁,平均(73.97±5.52)岁;病程2~14年,平均(7.14±2.17)年。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生产批号:20100602)治疗。口服,1次/d,10 mg/次。研究组:给予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贝那普利用法用量与对照组一致,另加酒石酸美托洛尔(生产批号:20100905,规格25 mg),口服,2次/d,100 mg/次。两组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及评价指标
①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效果。参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评价标准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至正常水平,或下降幅度≥10 mmHg,6 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心功能改善≥2级。有效:患者舒张压或收缩压下降幅度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n(%)]描述、χ2检验临床效果等计数资料,用(x±s)描述、t检验舒张压、收缩压、LVEDD、HR、LVEF等计量资料,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3 讨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通常病程较长,进展缓慢,其发病机制为心脏负荷长期受到加重,容易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浆儿茶酚胺增高,从而引起心室重构,心肌细胞凋亡,进而出现心力衰竭[4-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常使用的贝那普利药物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作用,患者服用后可以帮助其改善肝脏中血管素的消解,从而起到降压、舒缓血管的作用[6]。但单独使用贝那普利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有治疗作用,但效果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对于心衰的治疗作用微弱。
酒石酸美托洛尔是β受体阻滞剂,其半衰期长达20 h,该药在降压方面药理机制为:①通过阻滞心脏β受体,起到降低心输出量、抑制心肌收缩作用。②对中枢神经和外周交感神经突触前膜β受体实施阻滞,能够优先抑制和减少儿茶酚胺与肾上腺素的释放与分泌,达到降压的目的。③抑制肾素分泌,降低血压[7]。此外,酒石酸美托洛尔在抑制心力衰竭方面有以下药理机制:①降低周围循环阻力,可明显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脏负荷。②将儿茶酚胺水平降低,可保护心肌细胞。③将心室率减慢,从而可以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提高心肌收缩力。④增加心肌电稳定性,从而改善心功能,进而对心力衰竭的发展起到控制和延缓作用[8]。酒石酸美托洛尔和内那普利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减慢患者心率,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血压。该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5.61%,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学者袁丹[5]在研究中表明,采用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治疗后SBP(121.6±13.3)mmHg,DBP(79.7±9.1)mmHg,明显低于贝那普利组治疗后血压值[SBP(140.1±17.0)mmHg和DBP(88.1±9.3)mmHg],同时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360.5±69.6)m也显著长于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组(328.4±68.2)m,应用价值较高。其与该研究结果相符。进一步提示采用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较单使用贝那普利更佳,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水平。
综上所述,采用贝那普利配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涛,唐遇春,彭睿.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4,33(33):155-156.
[2] 邱建喜.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l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5,36(7):1373-1374.
[3] 宋梅.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1):151-152.
[4] 李敏,杨梅先.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6):47-48.
[5] 袁丹.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122-123.
[6] 张梅,史洁.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J]. 北方药学,2015,12(6):36-37.
[7] 陈雪莲,温西浩,靳艳玲.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6):113-114.
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习潜能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
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
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习工作。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和普通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历史教学大纲》和2003年《考试说明》进行教学。使用人教社2003版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下册(选修)为教材。以人教社新版《世界近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下册为教参。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针对性要强。根据新形势下的考试要求,教学中应重视对知识系统和线索的梳理,重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加深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内容
《世界近现代史》下册提供了自一战后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历史发展史实,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和学生的情况自行调整,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提倡教师尝试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积极启发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教学安排
1.每周2课时,本学期共21周,约42课时。
2.4月下旬前要复习完世界近现代史下册的前三章。期中安排区统一测试。
一、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充满信心全力冲A
“小高考”毕竟也是高考,同行们调侃高二理科历史地位比高三还要重要,因为冲到A就可实现高考加分。而在江苏高考多一分总分全省排名就上几千名。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冲A的氛围,指导学生有冲A意识、目标和信心,激励学生要有“我就是为A而生”的勇气与豪迈感。学生的学习潜能无限,但要靠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智慧去唤醒、激发、点燃他们的无限潜能,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明确奋斗目标。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二、抓纲抱本夯实基础,做到记忆准确、理解到位
信心源自实力,只有知识基础扎实到位才有可能实现心中目标。“小高考”历史试卷说白了就是活材料、死知识。对基础知识要做到“死去活来”。在“小高考”冲刺阶段,3本书、25个单元,平均每天按考点要复习一个单元,还要对前一个单元进行滚动式复习,与遗忘作斗争。这么多知识如何读?每一单元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来进行。第一个“总”即从整体上驾驭知识单元,形成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分”即对任何一个知识点,按照“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的认知规律边读边思,从微观上落实具体知识点。读书时特别要注意阶段特征、时空概念、关键词句,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并把不熟的知识点标注在考点上,下次复习再拿出来读,千万不能熟的依然熟,不熟的永远都不熟。最后的“总”即再次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并形成对本单元的规律性认识。冲刺阶段的20多天里,我们每节课都要检查基础知识落实的效果,并把它称为“地毯式”扫雷。这是备考成功的关键。
三、科学训练,尤其注重材料解析题的训练,提升解题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历史“小高考”中还有10%左右的分数在书外,要求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它侧重检查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及方法等,例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以及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等。除了课堂上教师要对以上史学观点、方法进行渗透外,还要通过典型题目训练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冲刺阶段,学生不能只做选择题、判断题,后面3道大题一定要做,而且要认真做,因为这3道平均每道只能扣1分,分析、归纳、结合材料提炼、上升认识等能力均在此体现。如果不做,这些能力就得不到训练。
高考于我国而言已不是一场简单的考试,而是已成为国民生活的一件大事,高考制度是关系到我国整个教育系统乃至社会、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制度。 现行高考的“基本框架”,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学校高考工作情况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高考工作情况总结范文一20__年是我省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一年高考,我校在区教育局领导下,在校长的正确指挥下,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校全体高三师生共同努力,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回顾高20__年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更新观念,追求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
一、我们的准备-------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学生方面:本届学生总数216人,分为
5个班,其中理科3个班126人,文科2个班85人。本届学生是铁路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后的第二届学生,当年招生线上线下学生各有一半,人数虽然初具规模,但尖子生寥寥无几。高考归属地报名后,在我校参加高考报名的学生有145人,其中理工类考生81人,文史类考生64人,艺术(文)类考生5人,艺术(理)类考生1人,体育(理)类考生3人,回外县区报名的学生有81人。根据检测成绩,本届学生中没有较突出的学业优秀生,中下层人数较多,但学生普遍学习认真,班风良好,不遵守纪律的现象较少
2.教师方面:本届高三任课教师17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3人。
除两人是第一次担任高三教学工作以外,其余都有多次担任高三教学工作的经历。任课教师工作认真,责任心强,团队精神好。
3.高考奋斗目标:
①人数目标:36+30即理科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要达到36人,文科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要达到30人。高考归属地报名后高考奋斗目标修正为理科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要达到17人,文科二本以上上线人数要达到18人。
②学科目标:学科目标是人数目标的1.5倍。
二、我们的工作-------关注过程,重在落实:
1.学校领导很重视高三工作,抓得早、动得快。
20__年_月5日在假期补课期间第一次召开了新高三年级会,在会上分析了学生在高二时的学情,提出了新高三的包抓措施,宣布新一届高三工作正式启动。并成立了复课领导小组,封校长任组长,副组长有杨少君、李中兴、吕宗乐,组员有曹平慧、张红丽、郑革功、赵红英、李艳。明确职责,分工负责,使高三复课工作在各个时期进展的都比较顺利。
2.教导处对区、市所组织的大型考试能及时、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能及时洞察各科成绩的变化趋势,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对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给予指出。
实行“希望生薄弱学科无提高问责制”,在每次质量分析会上,各学科任课教师要总结所包抓的希望生和边缘生的成绩变化情况及成功与失败原因,并提出今后的奋斗目标。
3.教导处能严格复课过程管理,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能及时反馈给老师,对成绩突出的能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能及时指出。
4.学校领导能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定时评课,对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给予指出。
上学期校长、书记听课都过百节,本学期几乎每天在高三教室里都能看见校长和书记的身影。学校领导听完课后,立刻检查教案,并在教案上签字。
5.学校注重高三研讨和高考信息的搜集。
学校能组织部分高三教师参加省教科所举办的高考研讨会,参会老师能把研讨会上所获得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在校其他高三老师,形成资源共享;学校根据本学期试卷讲评比较多的特点,在市二检后开展了一次“试卷讲评示范周”活动,学校指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先进教学理念的雷永长、李艳、王焕丽老师在4月17~19日给高三老师上了三天的试卷讲评示范课 ,高三老师都能够积极地听课品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6.高三老师能坚持“抓差扶优工作”,能经常找边缘生进行谈话,并能做出记录,能及时了解边缘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7.学校组织老师认真研讨大纲、考试说明,认真研究近五年的高考题和实行了新课改省的高考题,特别是宁夏和海南省高考题,把握高考命题方向。
坚持三周考练,考题以剪贴的组合题为主,教导处严格把关,考完后老师能及时进行讲评。
8.校心理咨询室长期开展“欢迎来欣馨园坐坐”活动,针对高三学生学习生活上压力大,思想紧张,情绪不稳定的特点,进行个性心理疏导,并且每年_月底5月初对高三学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
9.学校承担了语文、数学、英语三项国家级教科研项目,语文研究的课题为《新时期中学语文学习方法的变革》,数学研究的课题为《“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英语研究的课题为《运用形成性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一项市级数学科研项目,研究的课题为《“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一项区级教科研项目,研究的课题为“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实施方案,高三老师都能积极参加到教科研活动中去,并在教科研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我们的收获------合作竞争,全面提升
高三年级是拼搏而团结的年级,一年来老师们勤勤恳恳 ,倾心投入,踏实工作,尽管竞争压力大,工作强度大,但我们知道“人心齐,泰山移” ,和谐团结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每位教师都深刻的体会到:团结协作是一个集体取得成功的法宝。高三年级组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团队精神,增强团结协作意识,鼓足干劲,齐心协力,一心一意搞教学。
每位高三年级教师都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许多老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不计报酬,经常利用晚自习、下课和星期日时间找学生谈心补课,与学生打成一片,帮助学困生和希望生、边缘生义务辅导。凡此感人的事,举不胜举。在学生思想方面更是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人人都是班主任。在教学中他们强调团结协作,以大局为重,较好地保证了高考战略总体目标的完成。
回想我们高三所走过的路,虽然一路艰辛,一路拼搏,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好多方面距党和人民的要求及家长的期望还差的很远。我们坚信;有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科学指挥,有全体宝铁一中教职工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我校教育教学一定会迈上新台阶。
学校高考工作情况总结范文二本学期在教育局、教务处、教研处等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下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本着以“考纲、考点、考题”为导向,以教材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教学程序为手段,全面梳理主干知识,侧重于“夯实基础,构建网络”。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的原则,进行了三个轮次的复习以及高考最后冲刺的备考工作。这一学期全组所有历史教师精诚合作,齐心协力,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全组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在课堂效率上下功夫,深挖巩固提高及应试环节,共同奋斗,确保了__届高考我校再一次创造辉煌。
一、备考方向及备考思路总结:
通过对__年各地区15套高考试题的分析得出我们历史组的三轮备考工作的方向性非常正确,复习也非常具有针对性,尤其是我们在二轮复习中在通史复习的基本前提下,穿插了老教材的相关内容,2104高考无论是新课标一新课标二还是其它地区的高考试题基本侧重了这样一种脉络,例如:两套新课标的41题,题目设计新颖,是对不同时期版本的的教材目录进行删减、整合,这就涉及到我们老教材的内容;又如:我们在二轮复习采取了通史阶段特征的复习方法,浙江卷的38、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对外恰恰是考察了阶段特征;我们在复习中侧重了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以及马歇尔计划的复习。在__高考中有三个省区的主观题都有涉及世界市场的全球化;两个省区涉及马歇尔计划;在热点复习中,我们认为__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强调中法关系的发展,浙江卷的39题考察就是中法关系的发展演变;拿破仑的评价;总之我们__年高考备考的思路是非常适应高考要求的。
二、各阶段的安排
我们的备考复习安排为三个轮次一个冲刺四个阶段。
1、一轮复习基本按照教材顺序进行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通过“低起点、小梯度、高密度,构建科学有效的学科体系。
”帮助学生从高考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历史知识,并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通过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讨论、总结,完成了知识目标的掌握。通过学科基础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考纲上所要求的各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基本养成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和能力,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完成了能力目标的培养。
2、二轮复习采取通史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近代、现代;
世界古代、近代、现代几段历史进行宏观、系统的把握,按照“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整合教学资源,概括、拓展、升华教材,,集中力量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明确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征,掌握各个单元及各专题的知识结构,在这过程中,穿插补充了一些人民版教材没有设计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构建主干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认识、理解和评析材料,注意会用历史的语言叙述历史规律和历史过程,同时注意解题的规范性。促使学生自己形成把握历史问题的能力。
3、注重三轮复习和冲刺阶段的辅导
在三轮复习中除了按照年级的安排进行九轮正式考试再加上考前的保温训练,总计10套模拟试题。学校就、会提供4套试题,我们自己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历史专题组织5-6套试题,但因学校安排的试题也可能有不适合之处,需要历史组的老师们每人搜集整理一套试题,这样可以发挥大家智慧,使我们的备考更加具有针对性,除了组织的十次模拟考试外进行了两个重要的内容:
一是自主性回归(考前主干知识强化)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归教材;督促学生对错题、重点题型重新研究整理,适时组织重做或变形重做;速记内容,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抢记,除主干知识外。还要加强对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记忆,组织教师编写记忆提纲,知道学生利用早晚自习和边角时间加强记忆,保证重点知识方法记得住、想得起、用得上、用得准,提高准备性。;每轮次都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矫正,总结反思,针对训练暴漏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8.注重针对辅导
考前最后一个月对推进生的辅导除了应主要侧重心理辅导与心理疏导上。课堂上多鼓励、多肯定千方百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下,多谈心,多交流尤其是对优生中的历史待优生,我们除了面批面改他们的作业外,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走近它们的内心。另外就是建立动态的管理档案,要不断的针对每个待优生的实际及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措施以保证它们的历史成绩有所提高、绝不能成为制约总分的学科。
六、对__年高考备考的几点建议。
1、砸实基础、灵活运用。
强化对主干知识的准确掌握。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就是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准确记忆与理解。并且能够对题目进行灵活的变通,尝试“变一变”“改一改”,对主干知识进行多角度的训练。教学中应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知识的巩固,应该在主干知识的记忆、理解上引导学生多下功夫,教师主要发挥点拨、督促、检查的作用,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平时记得住、考试想得起,用得上。
2、审清设问,明确问题。
强化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无论是练习还是考试,“成也审题,败也审题”,如果审题出现失误或偏差,导致答题方向、角度错误,答得再多也是枉然。所以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重视在网评的条件下,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答案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书写用语要规范。
3、材料教学,紧跟潮流。
在平时的教学、测试中一定要注重搜集新情境的材料,注重新角度、设计新问题,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尽快适应这样的新题型。
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正确性、语言表述的概括性、准确性上下功夫,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平时可以教师设计、或是让学生自主搜集整理部分资料,让他们自己设计问题,进行讲解、分析,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这是现在高考需要的能力
4、强化训练,提升技能。
教学中要注重解题技能的指导。如对材料解析题的分析,最基本的分层训练、缩句训练、角度训练,以及归纳法、演绎法等基本方法的训练应该是我们__届高三备考的重点,也是我们基础年级教学参考的一个方向。注意教科书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尤其是迁移延伸,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校高考工作情况总结范文三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面对高考试卷,回首往日的教学与备考历程,无意中意识到工作中有得也有失,仔细想来有以下几点较值得一提
一、早打基础,构建体系
早到什么时候呢?高一!如何打基础、建体系呢?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线索、基本观点!这原本就是高一、高二应该达到的目标和要求,为什么还要提呢?因为事实上高一、高二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和要求,而这个目标和要求的达到又是高考出成绩的前提和基础。历史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考试必然以基本史实、基本线索、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例如今年高考题的第12题就典型地考察了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基本线索。第36题就典型地考察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外交的基本线索、基本观点。那么高一、高二的时候学生为什么没有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线索、基本观点呢?此事可就说来话长了。首先是思想认识问题。在相当多的班主任和学生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识:历史科只要等到高三背背书就行了,高一、高二根本不用花较多时间去学。在课改之前历史教材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分古今中外几大块如叙述家普一样的编写,学生在高三死记硬背对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线索虽然效果不可能很好,但是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在课改之后的今天教材打乱时空顺序,按模块、分专题进行编写,学生如果平时不好好学,只靠高三搞突击,就连基本史实都掌握不了,就如同在一个大家庭里认不清人、搞不清辈分一样,更不要说基本线索、基本观点了。说到底,学习每一学科都要遵循每一学科的认知规律,学习历史科也不例外,只靠想当然是不行的。其次是学生精力问题。我们的学生总体上是相对差一点的,等到高二文理分科后文科班的学生总体上相对又差一点。文科班的学生能够语、数、英、政、史、地全面发展的很少,只好选择语、数、英重点发展,一般班主任也会这样引导。但实际上结果往往导致学生片面发展,几乎放弃政、史、地的学习。再次是惯例问题。按照惯例政、史、地都是没有作业的,这与理、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有作业当然也就少了一道程序,教学效果又打了折。总之,学生在高一、高二没有掌握基本史实、基本线索、基本观点是因为思想上重视不够,时间和精力上投入不够。因此,希望大家都能从新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历史科准确定位,还历史科应有地位,以便在高一、高二阶段就能打好基础,在高三能有所提高,在高考中能更出成绩。
二、史料教学,培养能力
新课标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突出了史料解读与能力培养: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近两年的《考试说明》也突出了从史料中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考核目标与要求: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今年的历史高考题更是有力说明了史料运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今年的历史高考题无一题不是史料题,从选择题到问答题无一题例外;而学生感觉最难的21题、22题正是通过史料考察能力的题目。我们从教学实践中也能体会到:史料教学确实有利于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和思考,培养能力。所以今后我们要顺应潮流,紧跟大势,积极进行史料教学方法的研究,运用史料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当然,我们目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史料教学还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我们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史料搜集、整理和共享系统,这使得我们有时要用的史料一时找不到。另一方面,我们也缺乏运用史料教学的设备手段,毕竟绝大部时间都不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文字史料尚可口述,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形式的史料就难以很好地展示给学生了。
三、搜集信息,把握方向
大家都知道,每年考前关于高考动向的信息搜集是非常重要的,学校每年也都花较大的代价让高三教师轮流外出参加信息交流从而为我们搜集高考信息提供了条件。我认为在安徽省实行自主命题后搜集高考信息就更加重要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在自主命题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高考信息主要来源于北京,作为安徽省的每一所中学,只要积极参加信息交流,得到的信息几乎是一样的,因而也是公平的。但在自主命题后形势就不一样了,由于自主命题,高考信息主要来源于合肥,合肥市的中学在获得高考信息方面就占有一定的优势,这些中学应该能比我们更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高考信息。所以自主命题后,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地搜集信息,把握高考动向,否则,就要在这方面吃亏。本人在这两年里也切实体会到积极搜集高考信息,对我们备考是大有益处的。例如,今年本人去合肥参加了一次高考信息交流会,主讲人是合肥市教研室的历史学科教研员,她就提到:__年的高考问答题很可能重点考察必修3;不定项组合型选择题(如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是早就淘汰的题型,高考中不会出现。本人在组织复习备考中非常注意这两点,在复习必修3时较多地引导学生以问答题的形式掌握知识点;在全真模试卷(蚌埠卷)中现了不定项组合型选择题,引起了学生的恐慌,本人评讲试卷时明确指出高考中不会出现这种题型。现在对照__年高考试题反思,当时备考确实把握住了大方向。第35题问答题就考察了必修3的内容;整套文综试卷(包括政治和地理)都没有出现不定项组合型选择题。总之,搜集信息,把握方面可以使我们复习更具针对性、有效性,不做或少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