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

第1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一、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现状

可以看出,学校整体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已超过了5500人,但基础医学的报考人数却逐年减少,2012年已低到68人。目前我校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有1428人,基础医学专业仅110人。极大的影响了基础医学的科学研究与整体建设。经过调剂后,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有所提高(见附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紧缺问题。调剂到基础医学的硕士研究生一大部分是非临床专业的学生,非临床专业生源所占比例呈逐年增多趋势(见图1、图2)。2014年以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居多,这类学生对医学基础课程的了解较少,培养起来较困难。另一方面,调剂过来的学生,大多是成绩稍差的学生,从记忆力、理解力以及外语水平等方面都有体现,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发展速度。

二、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困境解析

李芳芳[2]等认为基础医学招生困难的原因包括学生的自我认知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学生认为基础医学不是医学,就业压力大,社会认同感低于临床医学。社会环境方面表现在国家及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而夏春波[3]等认为基础医学硕士生招生困难主要与学生的专业兴趣、毕业后的工作待遇、就业空间和社会认可有关以及学校引导不足和招生宣传力度不够相关。

(一)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报考生源少的原因。从科学研究及科研成果上与临床医学进行比较,并没有显着优势,使学生对基础医学缺乏信心。从数量上看,从事临床医学的人数量较多,因此发表文章及中标课题的数量不比基础医学少。从质量上看,目前医学研究强调成果转化,强调科学研究对疾病的作用,临床医学更方便与疾病进行联系,更有利于高水平课题的运行。从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上看,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线人员,基础医学的研究生生源底子差,外语水平较低,缺乏留校机会,因此能力和动力都不如临床医学。

(二)基础医学报考生源少,但仍有部分学生接受调剂的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西医综合覆盖面太广,包含内容太多,因此放弃报考基础医学,但有机会调剂到基础医学还是愿意接受的。部分学生认为基础医学的招生困难,生源不满会接受调剂,因此先报别的专业,考不上再调到基础医学。还有的学生,没有考上报考的专业,又没有找到工作,没有其他选择,于是抱着先上研究生再说的想法,同意调剂到基础医学。

(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中,非临床专业来源较多的原因。在非临床专业来源的硕士研究生中,以护理专业和管理专业最多,经座谈了解,护理专业来源的研究生认为攻读基础医学可以改变其社会地位,而且不用值夜班。管理专业来源的研究生大部分因为管理就业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想学点技术让自己有一技之长。

三、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对策

(一)在学校层次加强制定适合基础医学的研究生招生政策。学校及社会应该加强对基础医学教师及研究生的关心与帮助,工作上给予更大发展空间,生活上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制定人生规划,明确奋斗目标,提升教师学生的优越性和幸福感。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西医综合替换成生物综合、预防综合、护理综合及西医综合四选一的形式。以加大可报考基础医学研究生的学生数量。加大本推免的力度,并给与政策倾斜。选择学习成绩较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进行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这样既保证了生源,有提高了生源质量。为了吸引优秀本科生参加基础医学的本推免,承诺其硕士毕业时可免试留校或免试攻读博士研究生。这些政策的实施,将吸引大量的本科优秀学生选择基础医学。就业问题是研究生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决定攻读什么研究生的关键性问题,就业渠道的大小,就业水平的高低,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医学的招生情况。加强对研究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建立就业关系网络,通过以往已经就业的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联系,随访学生工作情况。关心用人单位需求现状,推荐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保证推荐学生的质量,并定期进行随访,使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放心选择、安心录用。

(二)在学科层次调整适合基础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加以改革,在培养模式上要强调灵活性,分类、分层次培养;在课程学习上要强调差异性和综合性,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学习[4]。导师兼任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同时培养基础科研型和临床诊断型研究生。例如,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5]。实验室与医

药公司合作,组建产学共建机构。中俄医学研究中心、北方转化医学研究合作中心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利民科技园区的建立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在这一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 (三)在本科生层面加强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宣传力度。基础医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宣传自己的学科特色与学科优势,将科学研究蕴藏在教学任务之中,达到融会贯通,教研相长的目的。举办学术讲座,邀请优秀的本科生代表参加,并要求他们就所学到的内容为班级同学作学术报告。使本科生形成只有优秀的学生方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印象,从而树立了科学研究的崇高形象。加大知名专家科研事迹在本科学生中的宣传,树立科研专家的“高大上”形象,将科研专家塑造成本科学生追求的目标和崇拜的榜样。从二年级的本科生中选取优秀的学生编入到各科研小组中,一方面可以解决科学研究助手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给学生接触科研,爱上科研的机会。毕业时结合本推免的政策,根据在科研小组中的各方表现,给予推免加分。创办“暑期学校”,吸引校内外的本科生到基础医学研究小组进行参观学习,加大联系。通过“暑期学校”的创办,可以使外校的本科生加深对我校基础医学的了解,对各科研小组研究方向的认识。通过“暑期学校”,可以为外校本科生与我校研究生导师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方便外校本科生掌握报考我校研究生的相关信息与政策。

第2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基础医学专业主要课程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正常人体形态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生物学实验、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基础医学机能学实验、神经生物学、细胞与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普通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英语、高等数学、医用物理学、化学等。

基础医学专业就业前景 不得不说,基础医学专业的就业面是非常广的,而且薪资待遇也是比较丰厚。但也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创新精神、较好的学习能力以及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如此看来,基础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基础医学专业培养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实验的分析、设计方法和操作技术;

3.具有基础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熟悉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熟悉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并了解临床医学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第3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摘要:输血医学的迅猛发展,日益严峻的血液资源,以及早已吹响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的号角,这些都对临床医生以及临床用血管理提

>> 新形势下医学教学方法改进与医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重视烧伤专业在临床医学生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医学生显微外科技能培训教学模式的探讨 外科临床教学中如何加强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论新形势下医学教学方法改进与医学生能力素质培养 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医学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Sandwich教学法在甲状腺外科长学制医学生临床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医学伦理教学改革与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新医学模式下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和神经外科临床实践的教学体会 临床技能模拟教学在临床医学生外科见习中的作用探讨 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体会 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影响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学习倦怠对比研究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对急救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医学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感悟 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Marton,F.,& Saljo,R. 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s in learning:Outcome and proces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4-11.

作者简介:施志敏(1974-),女,山西太原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输血医学教育。

第4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1.1医疗卫生行业需要更多输血医学专业人员

从1900年Lander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至今,输血医学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自1970年代以来,造血干细胞、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分离技术引入输血、移植和基因治疗,使输血医学逐渐迈向新时代;进入21世纪,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了药用重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输血的血液免疫学效应机制也被进一步阐明,输血医学正在发展成为1门涉及面广泛的学科。近年来,我国对输血安全也越来越重视。自1998年起,国家及最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陆续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等与输血相关的文件,涉及输血安全的法律法规多达数10种,足见国家对加强和规范血站质量管理、确保血液安全的重视和决心。与输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输血安全的重视相适应,我国的输血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省级血液中心、市级中心血站和基层偏远地区中心血库为补充的采供血服务网络,采供血机构服务半径逐步扩大,血液安全水平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医院成立了独立建制的输血科,以四川省为例,2001年时仅有24.56%(24/57)的二、三级医院将输血科定为一级科室[3],而到了2008年,这一比例达到了52.20%(83/159)[4]。由此可见,医疗机构当前也需要更多具备输血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

1.2输血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输血及其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从业前大多未接受专业的学历教育,绝大多数人员来自检验和血液科等其他相关科室,输血医学知识和技能主要来源于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零散而非系统的培训,而医学院校也长期未能形成系统的输血医学教育体系。本世纪初的1项对部分输血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和层次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第1学历为中专者占了80%,最终学历为本科的约为20%,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2%[1];而直到2008年,四川省70家三级医院、89家二级医院输血科共279名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为0,本科学历者也仅为22.22%[4]。同时,临床一线医师对输血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也令人担忧,1项在上世纪末对240名在职医师及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学生的输血基础知识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师在“输血不良反应”、“成分输血”等输血基础知识上回答正确率<50%[5]。缺乏整体设计的现行输血医学教学模式限制了输血医学的整体发展,既影响了临床输血的正确抉择,又影响了临床输血的正确实施和了输血医学的传承和发展[6]。随着输血医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对输血技术专业人员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输血医学教育体系的薄弱与落后、输血人才队伍知识结构不合理与之形成了1个巨大的反差[7];因而急需医学院校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专业素质的高学历输血医学人才。

2开设输血医学高等教育的实践

2.1生源和培养目标

本院自2008年起在检验医学专业本科3年级时增设了“临床输血方向”班,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加考核的形式进入“输血医学方向”学习,培养既具有医学检验技能,又具备专业输血医学技能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

2.2师资由于输血医学教育

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尚未建立起1支正规的受过系统输血医学教育与培训的师资队伍,因此只能结合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建设和造就1支学术水平较高、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本院把师资培训作为发展输血医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具体做法包括派遣多名教师在血液中心、输血科等进修学习,聘请有深厚理论基础及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及成都市血液中心专家参与教学工作等。

2.3教材、学分、课时、见习和实习

医学检验本科主要课程设置不变,在此基础上增加输血医学专业课程(表1)。与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在检验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输血方向教学仅对课时作较小调整。生化、微生物、免疫、临床检验等专业课程与检验专业基本无差别,增加输血医学专业课时及学分,输血医学方向学生专业课程总学分及课时分别为61分,课时1220节,高于检验专业学生总学分56分及1015节课时(表2)。见习课除在医院参观、见习外,还安排输血方向学生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成都市血液中心、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等地见习,以拓宽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输血方向专业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输血方向和检验专业学生实习时间均为1年。检验专业学生一年实习时间均在医院,包括临床各科室、输血科及检验科,输血方向学生在血液中心/血站及医院检验科、输血科各实习一段时间,与前者相比,减少在医院临床科室实习时间,而增加了在血液中心/血站的实习,在医院输血科的实习时间也超过检验本科生(表3)。

3开展输血医学赵燕高等教育的思考

本院开展输血医学方向的目的是培养符合当代经济社会需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和输血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能在各级医疗机构、医学类实验室、医院医学检验中心(科)和血液科、血液中心血站,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及输血医学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自2010年第1届输血方向本科生毕业至2013年,输血方向本科毕业生共136人,就业率达到100%,去医院输血科、血液中心/血站工作的约占30%,去医院检验科工作的约占50%,较好地解决了单纯输血方向就业面狭窄的问题。但是在输血医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困难。首先是教材的选用。参与输血医学教学普遍感到缺乏专门的、难度适中、适合大学本科教育的教材,目前所选教材内容与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学部分内容重复,更缺乏专门介绍免疫血清实验技术、血站管理、输血科质量管理等内容;而且教材内容陈旧,跟不上输血医学的快速发展,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输血医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5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预防医学 专业人才 改革 临床专业

三级预防保健网是以县级综合性医院为龙头,以卫生院为枢纽,以村卫生室为网底,结合实施医疗、预防及保健等各项卫生工作措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运转协调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是我国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关键,是落实各项预防保健措施的组织保障[2]。以居民的健康需求为依据,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充实人员,健全政策,提高服务水平等方式不断加强完善三级预防保健网建设,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是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3]。针对我国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需求,我校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临床专业的预防医学教学,使临床专业的学生既能掌握提供医疗服务的基本技能,又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医学。我校针对临床专业医学生开设的预防医学教学具有以下特色:

首先,通过非授课教师出题的方式避免知识点学习盲区。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分为临床医学本科班、临床医学(生殖方向)本科班、临床医学(妇幼保健方向)本科班,我校针对所有临床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预防医学课程,教材选择的是供临床医学使用的全国规划统编教材,教学大纲是针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要求以及临床医学生就业需求制订的。因开设期班不同,授课教师不同,授课水平以及学生接受程度会有所差异。因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可能存在盲区或者漏学的知识点。知识的考核不是要刁难学生,而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考核反馈学习的情况,了解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为了实现均质化培养学生的目的,让所有临床专业学生都能达到培养要求,我们采取了由非授课教师出题的方式,同时对所有临床专业授课期班进行考核,在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监督教师的教学效果。

其次,修改考核形式以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预防医学这门课程是临床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考核方式为考查,因缺少考试的督促,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此外,这门课程需开设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学习结束之后,即在第八学期给临床专业的学生开设预防医学,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预防医学这门课程不是临床专业的专业课程,无需认真学习。而且第八学期也是临床专业学生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和考研的关键时期,学生受就业和考研的双重压力,精力和心思根本没放在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上,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为了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认知程度,我校将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修改榭际钥纬蹋让临床专业的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预防医学基本技能的重要性。临床专业学生对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认知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医-病-药(或手术)”为主的单纯治疗型服务型模式转向为“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服务模式,从个体被动服务转向为主动服务[4];认识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及发展前景。学生的择业不再局限于大城市和大医院,许多学生认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有发展前景。学生认知观念的转变,有利于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有利于三级预防保健网的建设和完善。

再者,开设实验课程,从感官上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果。最初制订的教学大纲中未设置实验课程,学生对比较抽象且难以理解的内容无法当堂消化,及时理解吸收,最终也无法实现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提升教学效果,将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同时增加了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配套执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保障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将实验课程的完成程度也算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此外,在理论授课过程中还增加了课堂讨论环节,在课后增加了课后作业,通过学习小组讨论案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课堂教学的印象,督促学生重视预防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我校加大了对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投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修订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模式,积极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强化临床专业学生掌握预防医学的技能,保障了临床专业学生的培养水平,为临床医学生就业拓宽了道路。

参 考 文 献

[1] 李士雪,刘兴柱,袁长海,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1996,15(7):15-18.

[2] 焦永明.加强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建设的几点做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42.

第6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在我国,基本上所有以医科大学或医学院命名的高等院校,都以西医为主攻方向。其中有诞生于西学东渐之风中底蕴非凡的老牌名校,有各地医学教育支柱性的头牌,也有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这些院校开设专业众多,就业去向宽泛,科研成果较卓著,年年受考生热捧。如此众多的医科院校,又有何特点呢?

医科院校的五驾马车

特色突出,打造自己的王牌

毋庸置疑,医科院校的最大特色在于医学类专业,但医学类专业又可细分为名目众多的专业或方向。各医科院校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加大了对优势专业的投入力度,使得学校特色更加突出。徐州医学院坐镇历史古城,麻醉学专业同样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现在,它与医学影像学专业成为学校的“镇院之宝”。其实从1993 年起,学校在麻醉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就分别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地处山城的重庆医科大学,其临床医学的实力不容小觑,强势专业――医学检验,在全国范围内罕见对手。重医更在其基础上大力发展传染病学、临床医学,从而形成了“一超两强”的专业发展特征。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广西医科大学打出临床医学加耳鼻喉的主打专业,并围绕这两大特色专业申报新专业,进行学科群建设,在该领域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涉猎广泛,成就医学通才

从专业设置来看,医科类院校的专业门类主要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但从其开设课程来看,这些专业并非孤立的,而是在学习内容上,互有涉猎。因为,没有哪个医生只懂得一门科学。临床医学专业以实践操作为重点,既要有西医知识,又要学习一定的中医内容,以解决实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问题为主要任务。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学习开药方治病的能力。基础医学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既要学习解剖、生物学,又要了解细胞、组织方面的内容,中医、中药的一些知识也需要掌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主要是为各级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卫生行政管理机关、检验局培养人才,处理比较大规模的疾病问题,特别是传染病。预防医学专业的学习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同时,还要处理大量疫情数据,统计学的知识就必不可少了。

潜心习医,做好吃苦准备

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似乎就注定了医生这个职业是份“苦差事”,在医科院校,学生们也差不多要过上几年“苦行僧”的生活。在学校,我们要翻看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医书,背诵一个又一个从未听过的专业名词,做一次又一次在常人看来恐怖异常的实验,毕业后漫长的成长岁月,我们要忍受坐穿冷板凳的煎熬,平复第一次上手术台的紧张,精神和生理上巨大的压力自始至终都会伴随着我们的职业成长。

记得中山大学医学院的一位同学就这样感慨:“中山医里都是学习的狂人!”因此,也才有了“学医最苦,当兵最累”的坊间传言。每每采访医科院校师生,他们总会说:“想当医生?先做好吃苦的准备。”的确,短则五年,长则八载的学医时光,耐不住寂寞的人又怎能熬得住那其间的酸甜苦辣。如果仅是从事医药类的商业活动,那么本科水平便基本足够,但如果是想投身医疗事业,那便要考虑打“持久战”。

实践性强,在学校和医院间成长

在医科院校学习,实验、实习是常常挂在嘴边的词。医学类专业是实践性超强的专业之一,这也使得他们的实践课程比别的专业多出近一倍。医学院校的学生基本从大四开始都要到学校附属医院进行临床课程的学习,有些院校甚至更早;大五时到各附属医院和实习医院进行实习,跟随医院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观摩学习。这时的实习就跟做大夫一样,前期的理论知识全部派上用场,这也要求习医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以医者的妙手仁心为己立命,以科学家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问题。

不要简单地以为医科院校数量众多的附属医院只是为学校创收和给学生提供实训场地而已。实习医院和非直属的附属医院负责培养学生实习,直属的附属医院则负责所属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因此对于医科院校而言,其直属医院等级越高,对学习和研究越有利;数量越多,选择也越多。所以想深造的同学一定要关注直属医院的数量和等级。

就业多维,但需积累经验

医科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理想似乎很单一,几乎每个学生毕业后都想进入公立的大型医院工作,他们看中的多是大医院的先进条件和更多的专业培训。但事实并不是如此美好。越是大型的公立医院,其人员流动性越小,对人才的吸收就越有限。更为重要的一点,临床类的工作不仅注重能力,而且非常重视实际的操作经验,越是知名的医院自然越看重这一点,这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也是个不利的因素。

虽然大家的就业理想比较单一,但并不意味着专业的就业去向就是唯一的。如果学习基础医学,可以到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科研机构或大型医药企业从事教学、医学研究等工作。如果对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等感兴趣,就可选择预防医学,毕业后选择到医疗预防部门和卫生检验部门从事疾病预防、食品卫生检验和管理等工作。选择了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的同学,就可到各级医院和康复医院从事诊治和科研等工作,也可到医学院校从事教学工作。

就行业而言,任何工作都是跟经验分不开的。在医生这个“越老越吃香”的行当里,二者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要想做医生,新人需要更多的实践锻炼,这个过程也许会比较长。进小医院可能没有大医院那么好的培训条件,但可以有更多接触实际操作的机会,只有自身实力提升了,才有提高外界条件的基础。

医科院校列传

在我国,医科院校的分布极为广泛,作为强国的科学,基本上每个省、每座大中城市都会有一两所医科院校。以北京为例,就有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和首都医科大学等。目前,在我国独立建制的四十多所医科院校中,综合考量诸如学科实力、办学历史、录取分数等各方因素,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档次。

【第一梯队】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

处于第一档次的这三所院校都历史悠久,学科实力和科研实力雄厚,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第一军医大学,现已划归地方政府管理。这三所院校录取分数相对较高。

【院校风采】首都医科大学,浓缩的精华

首都医科大学的学生提及学校时难免有些许抱怨:校园小、校门小,好在教学楼比高中的楼高。但他们也会用“我们不用担心迟到”来自我安慰。的确,在首医大,从学校一头走到另一头只需十分钟,就连学校的操场也是在校外的马路对面。但是,校园小,却丝毫不影响学校品牌和治学水平。

首医大拥有的附属医院遍布北京市,拥有10多所三甲医院。换言之,北京一半多的三甲医院都是首医大附属的,如此庞大和高质量的附属医院体系在全国医科院校中是少有的。同时,学校还拥有多个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2005年,以该校王晓民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立项,该项目联合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十余家实力雄厚的科研单位。首医大的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更是学校王牌专业,神经科学在国内独占鳌头,如此阵势不禁让我们叹服“浓缩才是精华”。

【第二梯队】南京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宁夏医学院、海南医学院等

这一梯队的院校多为省属院校,在省内具有较大威望和影响力。学校特色鲜明,注重产学研结合,毕业生在本地区就业具有较强优势。

【院校风采】南京医科大学

该校在省内知名度和报考热度都愈来愈水涨船高,规模不是很大,但学科在省属高校中全面发展的程度却令人惊叹,许多专业名列前茅。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学校的基础医学位列第九,临床医学位列第十四,口腔医学位列第八、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位列第四,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了认可。

此外,学校的临床医学、临床医学(儿科医学方向)、口腔医学三个七年制专业为本硕连读,第一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河海大学学习基础课。而法医学(医学司法鉴定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卫生法学方向)为双学位班,前四年就读于本校,分别获医学和管理学学士学位;后两年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这两个专业就业也不错,但课程较难,解剖学等某些教材是全英文版本的。

【第三梯队】徐州医学院、郧阳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广州医学院、沈阳医学院、温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泸州医学院、成都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新乡医学院、承德医学院、昆明医学院、长治医学院、赣南医学院、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等

第三梯队的医科院校基本上都是地方属的医学院,其主要职责是为当地培养各种急需的医学人才。虽然这类院校的知名度较之前面两个梯度要低一些,但这并不阻碍他们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

【院校风采】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的“温州模式”

第7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人文素质;口腔医学;教育

1社会需求发生了变化

口腔医学专业在我国发展速度较快,因具有自身独立的课程体系和专业特点,每年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都与临床医学专业分学科进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医师资格认可方式,其通过率也是检验和衡量各医学院校专业知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1]。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要求口腔医生具备较高的人文精神,懂得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还要处理好整个社会的关系。患者到医院后要从生理和心理加以关注,不能只见“病”,不见“人”,不入“心”,留不住患者,达不到治疗效果也不符合现代医学模式。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除了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医德医风和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

2人文素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

2.1制定课程标准完善顶层设计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不断提炼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质目标,将教学行为与工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2.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2.3“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改革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4]。“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而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一线医生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一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临床人文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和人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行,将人文素质融入实训项目。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3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人文素质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研会进行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鼓励教师跨学科进行人文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用教师的学识和人品来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5]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4人文素质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人具有生物学特性,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一直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统一[6]。在口腔医学的教学安排中大力倡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职业人文素质水平和岗位胜任力,以迎合新世纪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2008年口腔医学系成立了“8020”口腔保健协会,旨在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和预防口腔疾病的相关措施,提高人群口腔保健意识、培养大学生口腔健康服务能力,力求通过协会的努力使人类在80岁的时候口腔内还保留有20颗能够行使功能的自然牙。利用暑假及每年爱牙日进行口腔健康知识进校园、为社区老人及幼儿园学龄前儿童进行义诊和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通过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向深度发展。健康所系、性命相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口腔医学的发展,要求口腔医生除了具备高超的医术外还应具备一定人文素质,这也是今后教育不断发展的方向。人文素质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情感和情操;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能仅靠灌输和读书获得,更重要的是经历后的感悟[7]。

参考文献

[1]习正.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9,(6):1085-1086.

[2]胡显章.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M].成都: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30.

[3]洪军,王伟,何成彦.重视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7):991-993.

[4]沈励铭,朱晓卓,徐伟静.对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素质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8):25-26.

[5]何爱华.高校师德建设与德育实效性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1):75-77.

[6]高琴,周昌菊.浅议教师的师德与临床阶段医学生的素质教育[J].实用预防医学,2003,(5):797-798.

第8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问题;应对措施

一、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的问题。目前,我国的临床医学教学普遍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教学主体,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生的学习观念需要遵循教师的思想,这就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是大多数学生无法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融会贯通的使用,学生无法将知识点灵活的运用到实际临床问题当中。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角色就是讲解员,只是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和教材上涉及的知识讲解给学生,因而只要求教师对教材熟练,能够清楚地将教材上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这就算尽到了教师的责任。即使在新课改之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只是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的幽默,能够将问题讲解的深入浅出,使学生爱听。

2.学生学习的问题。临床医学对理论和实践的要求较强,特别是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为严格。医学理论具有广、博、散、乱等特点,因此在记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强记,并且需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慢慢的减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量呈指数增长,对于一名医学生而言,需要记忆的医学知识本身就已经达到了学生自身的极限,此外还需要学习其他的知识,更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教学评价的弊端。事实上,医学教育界对这些问题早已有了深入的认识,但是,我国教育改革以来这些问题一直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的考查制度和评价制度尚未进行改革。现阶段的考试制度仍然是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偶尔出现病例分析题也只占很少的分值,迫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记忆理论知识上。而现阶段的教学评价方法也只是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并未强调学生临床素养的培养。

二、解决临床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1.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的本科生都需要四年的理论学习和见习时间,然后再安排到医院实习一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理论的学习和实践间隔的时间过长,在前期的理论学习中缺乏临床实践,学生很难真正将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在后期的医院实习阶段,许多学生已经忘记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知识储备明显不足。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脱节,学生学习过的理论知识无法熟练地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去。如果学生在学习1至2年的理论知识后,进入临床教学医院进行学习,由具有较高资格的主治医师负责带、教,在临床上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在病例分析中复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原则等等,在讲解临床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积极开展病例分析,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密切的联系学到的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灵活的运用学到的知识。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的询问,然后进行病史汇报,并进行病例讨论,分析诊治原则和疾病的治疗原则。带教老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于那些不利于观摩的或者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可以通过视频教材或者是模型教学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指导学生查阅参考文献和资料。除此之外指导老师还可以适量的安排一些讲座和学术报告,使学生真正的学习到各种医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临床疾病的认识。

2.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质量和层次都有了一个阶段性的提高。在媒体曝光的众多医疗事故中,有很多都是因为医患之间的沟通不到位,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很多以学生都将会成为未来医学界的栋梁,培养以学生的责任心、同情心以及奉献精神是势在必行的。目前,在我国计划生育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上目前我国以学生就业难、投入高、风险高、医患关系差等导致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使学生失去的思想方向,缺乏学习的热情。临床实践是临床医学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过程。医生在临床工作的每一天都会和患者进行大量的沟通,医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临床医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跟患者以及家属沟通,主动学习带教老师日常沟通的技巧,尊重患者的隐私理解患者的感受。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首先要提高医学生的沟通意识,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沟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与患者沟通。

三、结束语

我国的临床医学教学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实行以学生为主体,以临床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加强对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成顺,高茹菲,吴小翎.加强医学生在见习阶段医德教育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0,(11).

[2]翟金国,费孔军,杨洪峰,陈敏,张秋梅.精神医学专业临床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3).

[3]奚春睿,赵青,欧炯光.口腔医学课程体系的分析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S2).

第9篇:临床医学的就业方向范文

中图分类号:R6;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82―03

医学生后期临床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性很强。要培养医德医风好、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动手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后期临床教学是重要环节,它关系到能否顺利完成医学生向医生的过渡,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高质量临床实用型外科人才。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和扩招、医疗环境的改变、就业压力的增加等等……传统的后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成长的需求,甚至阻碍了实习医师的学习和业务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后期临床教学工作。现就外科学后期临床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如下。

1 蕴教书育人于临床教学之中

现代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层次和服务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务人才,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我院培养人才的需求。但目前存在许多临床教师忽视“教书育人”的现象。特别反映在年轻教师身上,在教学过程中只满足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其言谈举止无不包含着育人的内容,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主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临床理论课学习,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临床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把对学生进行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教材融化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讲清学习临床课的目标及意义,向学生介绍历史上许多名医――扁鹊、华佗、林巧稚等,不仅有精湛的医术,而且具有高尚的医德,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奉献精神。吾师刘家奇教授说过:“医生有德无术,尤如菩萨观音;有术无德,婉若妖魔鬼怪”。他告诫后人,要成就为“名医”,必须“德艺双馨,敬业奉献”!

在教学中要把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外科学》中讲到外科感染治疗时。可结合医学模式的转变,阐述外科感染的发生、发展、转归与生物――心理――社会的关系。强调整体治疗及医护质量与服务态度的重要性。结合所学内容,列举一些临床上因医护人员自身因素造成一些触目惊心的医疗事故,如某医院的外科医师,由于粗心大意,在行阑尾手术时,误将患者的子宫附件当作阑尾切除而引起医疗事故,或手术一味求快,不注意阑尾残端的处理而出现严重并发症导致医疗纠纷等等。同时要教育学生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的关系,要有爱心,要尊重师长,关心他人,尊重科学,维护医学的客观规律,实事求是,捍卫科学这片净土。

2 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消除现行模式弊端

教学手段与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我院所奉行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体现,陈旧的不科学的教学思想观念不革除,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要获得大范围进展是不可能的。长期以来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须更新教学手段。

2.1 PBL教学模式在普通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核心在于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问题为基础、学员为主体、教员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以塑造学生的独立性,培养创新力,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该模式教给学生的根本是方法.所谓“授人以渔”,目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医学生见习阶段是由纯粹的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过渡的学习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使学员尽快将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综合应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提高独立思考、自行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带教教员应着重解决的问题。具体方法如下:教学查房外科临床见习一般为10~12人一组.在每一小组到科室报到时,先简单介绍在普通外科见习的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对学员提出具体要求,使学员大体了解本科室见习所涉及的疾病和需要掌握的内容,然后选择较典型临床病例,如直肠癌、胃癌、急性阑尾炎、肠梗阻、腹股沟疝等,以查房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目前治疗情况,对引流管、胃肠减压器、心电监护、深静脉营养管等临床用品作直观介绍,使学员形成感性认识。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就所见习的疾病和临床现象提出问题供学员思考讨论,学员也可提出问题,根据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见习的临床患者进行小组讨论,允许学员再次深入病房向患者询问病史、查体,但不许翻阅病案。带教教员引导讨论的方向,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但不直接答疑,而是引导学员如何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所遇到的问题,将讨论引向深入,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教员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结合临床给予明确答复,指出不足,提出意见,并将临床治疗过程予以梳理,给学生以较为清晰的诊断、治疗全貌。如烧伤的PBL举例:提出问题:什么是烧伤?烧伤常见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烧伤的伤情判断?如何进行治疗。提供学生学习、查找资料、进行思考的线索:如烧伤诊疗基本原则,如何进行烧伤现场急救?烧伤怎样进行创面处理?烧伤出现休克、脏器功能不全如何进行救治?……引导考生讨论的要点:如何判断患者的烧伤面积、深度,怎样补液?烧伤后机体应激反应与基础医学的联系;烧伤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发生机理;烧伤创面修复机制及烧伤湿性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等等。最后进行小结:用简短的文字,全面小结概念、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后等内容。

2.2 运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渗透式”教学法

基础医学对医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培养一名高级临床医生,必须把基础医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为临床医学解决问题。一个临床医生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就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在医疗工作中有所创新,有所造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基础医学同临床医学的联系。基础教师和临床教师都必须认识到学科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加强交流、彼此沟通,若能定期召开各科教师教学心得座谈会,不同学科的老师在一起畅所欲言.对提高教学质量会有极大帮助。以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为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外科学都讲,在生物化学课中,应自觉地联系临床,使学生认识到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如此广泛的联系,并且十分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对临床各种疾病的诊疗都非常重要,他们就会认真学习。到外科临床再提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时,学生就能进一步全面系统地认识这个问题,达到基础与临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目的,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2.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加直观性教育

临床上疾病的许多表现和操作技能,即使用文字描述得非常准确和具体,但学生如果见不到真实、具体的表现和详细

的操作过程,就可能对即使是非常平常的体征也难于识别,操作过程也只能凭空联想,难于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直观的教学手段,诸如挂图、幻灯、录像、模型教具,特别是规范的电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电视录像、视听教材等教学手段。使学生体验到“百闻不如一见”之效果,尽可能将正常形态与异常体征、操作技能、步骤等直观的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电化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诸多局限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变原生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为形象生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许多的不足,明显降低了讲解和学习难度。

2.4 调整考核重点,注重能力评价

临床实习阶段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临床技能进行全面训练的最佳时间,同时也是学生容易放松自我要求,教学上难于管理的薄弱阶段,加之过去考核以理论为主,技能成绩比例较少,使学生感到毕业前只要好好复习理论,就可以顺利通过毕业考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导向,使学生在实习中忽视了临床技能训练。为此,应采用临床综合技能考试细则评分标准,实行毕业临床出科考试制度,注重“三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和熟悉急腹症、气胸、烧伤等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预防,掌握清创缝合术、换药术、腹腔穿刺术等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操作,掌握创伤性休克、气胸、烧伤、刀刺伤等急症抢救的原则和方法,为毕业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要高度重视外科手术操作基本功训练,“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练功必须痴迷,才能技良。执着基本功训练是对外科专业的强烈追求和高度敬业精神的体现。必须下定决心,明确目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注意方法,做到台下练,台上用,心里想。经过1~2年认真训练、锻炼,才能在大脑建立牢固的条件反射,形成动作定型。练一熟一巧三步曲是长功得功的规律。“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些高难度的技巧要经过千万次的训练,在手术台上才能达到运用自如。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搞好后期临床教学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环境的影响,学生价值观发生改变。学生自主择业、考研等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不惜时间寻找好的工作单位或把精力放在考研升学上,影响临床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在教学安排上,考研的前期准备与后期临床教学在时间上冲突,大部分学生就开始准备考研,考研的学生把精力用在复习功课上,放在理论课的学习掌握上。就业的压力也使部分同学早早就奔波于意向单位与实习医院。这使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机会减少,所掌握的理论不能与实践相结合。有的学生整天不去实习,而是留在学校里复习考研,有的学生则跟教师玩起了游击战,应付教师查岗;或直接向带教老师说情……,说明考研对后期临床教学冲击较大。

3.1 加强思想教育

正确引导学生考研就业,首先要正确认识就业、考研都是于人于校于国家都有利的事,应当正确引导,并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信息,多部门配合,多途径解决,尽量缓解就业与学习压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实习与择业、考研的关系。可通过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和临床实习期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认清择业、考研与实习之间的联系。

3.2 严格出科考试,把好质量关

严格对实习学生进行出科前临床专业技术和基础知识的考核,使实习学生在临床上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能够为掌握临床技能的操作技术,而认真对待临床实习。通过以上临床教育,才能使学生能真正认识和体会到临床实习的重要作用。

3.3 加强临床实习的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临床实习、临床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销假制度。严格对违规、违章学生的教育、处罚制度。使学生在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约束下.做到严格要求自己,安心进行临床实习。

4 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4.1 提高教师队伍专业业务素质

后期临床理论课是临床实践的基础,因此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基础,高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同时也反映出高校对学生的重视。临床医院存在着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临床教师队伍未掌握临床医学教育的技能及手段,教师队伍的驾驭语言水平、外语能力、所掌握知识的广度及深度均不足,又正值教师队伍新老交替之际等问题。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师资梯队刻不容缓。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是通过科研、临床和教学的实践来实施,其中对学科带头人要重点加以培养,采取脱产培养与在职培养相结合,短期培训和长期培养相结合。建立一个培养、引进、使用、管理人才的长效机制,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