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数学导与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中数学;衔接
大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刚刚上高一的学生学习数学时会谈到他们的失落,初中数学成绩一直很好,高一时却总是分数不高,有时连及格也难以保证,因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很多同行也倍感疑惑,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数学成绩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是普遍性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初、高中数学教学上的衔接问题。我从平时的教学中得到了一些启发,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高一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原因
1.教材的原因。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教学要求较低,且课时较充足。因而课容量小,教学进度较慢。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叙述的完整性及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
2.学习方法的原因。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多,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对号入座就可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了围着教师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对规律的归纳总结。缺乏学习主动性,缺乏积极思维,缺乏自学能力,碰到问题完全寄希望于老师的讲解,依赖性较强。学生学习能力的欠缺又在教师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下得已掩盖。到了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问题,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连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3.学生心理的原因。我国现行学制的高一学生一般是十六、七岁,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期向青春后期的过渡期,因而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高一新生来讲,各方面都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等,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使有些学生产生了松口气的想法,入学后紧迫感减弱了。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的确高中数学的抽象性特点增加了学习数学的难度,加之初中的教学方法又不注意知识的建构过程,因而很多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信心和恒心,学习兴趣不能持久,无形中加快了数学成绩的分化。
二、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针对教材,加强学法指导。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应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对于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教师要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方法的更新。高中教师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在新课标下,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学生开拓思路,然后再由学生自己思考、解答。在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在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讲解,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课堂注重练习的功能,练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深化,将内化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主动灵活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体现学生能否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在课内引导学生练重点内容,练系统知识,测易错、易忘、易混淆的东西。力争课内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听课,以提高听课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向老师“刨根问底”,甚至提出“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见解,对于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小小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其次,教学要重视创设数学情境,便于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要创设情境,尽量做到再现数学家的发现过程,在同等情境下让我们的学生去探索,并经过引导达到真正认识、理解。
另外,教学要注意心境的创设,以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高中数学中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让每位学生在一周内都能有1―2次机会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精心编制试题,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能及格,百分之三十高分。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耐心,慎重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种成功感,拓宽心理情境,使学生热爱数学。
二、衔接好教材内容
初高中教材内容相比,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尤其在高一上学期的代数第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且立体几何入门难,学生不易建立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差,同时,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在高中教学中,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
1.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而引入坐标定义法。
2.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如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其实,有不少结论在平面几何中成立的,但到了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成立了。如果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三、衔接好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思维主要停留在形象思维或者是较低级的经验型抽象思维阶段;而高一第一学期到高二第一学期属于理论型抽象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成熟时期,并开始向辩论思维过渡。因此在高中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分析、综合来建立严密的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要有较好的衔接。
1.应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促进思维过渡。例如,在初一代数教学中,要着重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初二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推理的训练,发展形式思维的能力;在初三应通过数形结合和解题思路的探索活动,来发展学生思维的预见性、反省性和独创性,以达到为理论型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准备、打基础的目的。至于高中数学教学,则要进一步注意理论观点对数学思维活动的指导作用,注意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并丰富数学观念系统。
2.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学生掌握好各章节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整理,真正做到“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在复习中要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区别与联系,形成学生的解题思考方法。
四、衔接好学习方法
初中学习的知识,大多是本源性知识、派生性知识,因此初中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而高中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进行有效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成功的源泉。所以,要使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向老师“刨根问底”,甚至提出“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见解,对于他们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任何小小的“闪光点”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其次,教学要重视创设数学情境,便于学生产生感性认识。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应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自然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尝试和探索,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学生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苦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要创设情境,尽量做到再现数学家的发现过程,在同等情境下让我们的学生去探索,并经过引导达到真正认识、理解。
另外,教学要注意心境的创设,以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职业高中数学中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进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接受,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让每位学生在一周内都能有1-2 次机会在课堂上回答教师的问题,精心编制试题,保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能及格,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人能得高分。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耐心,慎重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一种成功感,拓宽心理情境,使学生热爱数学。
二、搞好初中和职业高中数学教材衔接
1、找准衔接点。数学知识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运用联系的观点提示新知,使学生不仅能顺利接受新知,而且能够认识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职业高中高一数学知识大多是在初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而从初中知识(衔接点)出发,提出新问题,可以研究得到新知识,比如函数的定义的讲解,可从初中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加以回顾,再运用映射的观念给这些函数以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函数重新定义,使新定义的出现水到渠成,易于理解,同时比较新、旧定义,发现原有定义的局限性,又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新知得以掌握和巩固。
2、做好教材“衔接点”的处理工作。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时,应先详细复次函数的有关内容,然后把二次函数、二次不等式、二次方程联系起来进行解决,而一元二次不等式又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在数学教材中几乎处处可见。
另外,二次函数不但是初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龙头”函数,弄清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对以后的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三角函数图象的研究起到“半两拨千斤”的功效。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衔接点),无须作为新知识。例如函数的概念,在初中给出了用“变量”描述的经验型的定义,而在职业高中则从“映射”的高度给出一个理论型的定义。但后者并不摈弃前者,而是把前者为何做对比,有待深入认识和研究。
三、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处理教学内容时多举实例,增强教材趣味性、直观性;多用教具演示,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空间想象能力;加强定义、概念之间的类比,逐步提高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性;对易混淆的概念(定理)对比学习;对公式、定理各字母的含义、适用范围、特例等作补充说明等来帮助学习,这些学习方法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亲身实践后,才能成为学生自身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对于知识的结构性、整体性和问题的归类方法的选用要为学生作好充分的引导。如为了说明φ与{φ}的区别,可以类比空箱子放入空房子,房子不空。把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之间关系的相对性,联系到数学中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相对性,可以使抽象的教材“活”起来,同时使学生逐步接受科学性和逻辑性都较强的职业高中教材。
2、在课堂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给学生讨论发言的机会,加之教师适时点拔,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使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甚至于上黑板的方式,让学生暴露思维中的错误观点。
四、衔接好学习方法
初中学习的知识,大多是本源性知识、派生性知识,因此初中学习基本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而职业高中的学习基本采用“已知理性认识——新的理性认识——实践”的方法。
1、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有:勤学好问习惯、上课专心听讲习惯、作笔记的习惯、及时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书写规范工整的习惯等。只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度过这个衔接阶段。
2、教给基本方法。怎样观察与思考、怎样理解与分析、怎样综合与应用,是职业高中教学的难点所在,掌握学习方法是攻破这个难点的措施之一。如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类比推理法、假设法、实验辅助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总结归纳的学习方法,将学与问、学与练、学与思、学与用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中职数学 有效教学 数学新课标 创新 课堂作业
一、研究背景
笔者在2013学年开学初对本校新高一学生就完成数学课堂作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存在不能有效完成课堂作业、敷衍了事的现象,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1)课堂作业的形式过于单一,多以书面的形式为主,很少考虑中职生强形象性思维而弱抽象思维的特点;(2)课堂作业内容过于单调,多以课本和数学练习册为主,很少兼顾到知识的实践性和所学专业的需求;(3)课堂作业统一要求、统一数量,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下足了功夫,教学效果却鲜有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发挥课堂作业应有的作用。课堂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作业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和后续的学习成效。由此可见,创新课堂作业,挖掘课堂作业最大功能,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创新数学课堂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数学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课堂作业正是学生掌握知识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作业的解答可以反映出每个学生的思维轨迹,便于教师及时地反馈教学成效,调整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同时,老师对于课堂作业的解答和书写过程的指导,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而落实数学新课标中的基本理念。
三、创新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理念
根据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数学新课标的理念,创新课堂作业的设计要做到少而精,从单一重复的练习向形象性、多层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独创性的方向转变,确保学生有独立完成课堂作业的时间,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四、创新数学课堂作业的实践
基于对《中职数学新课标》的认识并结合中职生的特点,针对课堂作业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创新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的几点策略:
(一)切合学生思维,借形象理解概念
概念是数学的基石。数学概念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不少数学概念都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或者说不容易深刻理解和掌握。概念有内涵和外延,学生只有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才能正确地掌握概念并灵活运用。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学生概念的形成过程,尽量将概念形象化,这样才能真正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最佳教学目的。
【案例1】“函数”这个概念很抽象,大部分学生学完之后仍不知所云。在函数概念讲解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把求函数值和定义域作为课堂作业(如已知函数f(x)=x-1,求该函数的定义域及f(2),f(0),f()的值),学生只会照搬例题,没能真正理解函数概念,不知道如何构造函数。只要题目稍有变动,学生便无从下手,这就给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很难再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教师可从概念的外延着手,设计如下课堂作业:1.判断下列各图表确定的对应法则,是不是变量x取值集合上的一个函数,不构成函数的请找出原因。
X 3 4 5
Y 6 8 1
X
Y
(4)
X 3 4 5
Y 1 1 1
(5)
X 3 3 4
Y 1 2 3
(6)
2.让学生根据上述习题自己构造一个函数的例子。
3.已知函数f(x)=x-1,求其定义域及f(-2),f(0),f()的值。
以上作业,与学生的思维特点相接轨,将概念形象化,使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较深刻的认识。整个学习的过程也不再只是一个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创造的过程。
(二)联系实际问题,以案例体现实用
生活有多广,数学学习就有多广,数学课堂作业也应如此。教师应尽量把课堂作业的设计与学生兴趣爱好、生活背景和所学的专业相联系,使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中感受数学,切实体会数学的实用性。教师可先从课堂作业着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案例2】在学习了排列组合之后,教师可设计一些排列组合在生活中运用的题目作为课堂作业。如肯德基一直是学生钟爱的食品,教师可设计一个KFC配餐问题让学生来完成。
饮料类 可乐,美禄,九珍果汁 3种
鸡翅类 香辣鸡翅,奥尔良鸡翅 2种
汉堡类 烤鸡腿堡,嫩牛五方,鸡肉卷 3种
让学生计算下:
(1)从饮料类,鸡翅类,汉堡类各挑选一种食品,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餐方法?
(2)嫩牛肉方是新推出品种,KFC推出给大家免费试吃,现只须从饮料类,鸡翅类各挑选一种食品,有多少种不同的选餐方法?
这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课堂作业,教师也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一些跟专业挂钩的课堂作业。
【案例3】服导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从事旅行社的基调工作和导游工作,教师可布置这样两题作为课堂作业:
1.写出西湖十景、新十景、新新十景;
2.如果旅行社要设计一条西湖一日游的线路,要求在一天内走5个景点。(1)共有多少种设计方案?(2)游客对一些经典景点的呼声很高,因此要求在设计中必须包含断桥与虎跑,问有多少种设计方案?(3)为了宣传新十景与新新十景,要求在本次设计中每条线路包含2个新十景,1个新新十景,有多少种设计方案?第二题,某旅行社接到一个小团队,其中有女游客6人,男游客4人。客人被安排入住望湖宾馆的5个双标房,其中有2间是临湖房。安排入住的原则是同性入住一个房间。安排房间时有2位女客与一位男客要求一定要住临湖房,问共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这些具有实践性、生活性的课堂作业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与数学相结合,数学与社会相结合。通过这些课堂作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专业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三)根据学生基础,以分层激发动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他们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使每个学生通过做适合自己的作业,能有所收获。
【案例4】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中,针对金融专业学生,教师可酌情设计课堂“作业套餐”:
第一关是基础题,难度较低,方法以直接套公式和模仿为主,一个题目尽量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训练,让学困生也可以“吃得了”;
第二关是提高题,是基础题的变式或一般综合题,让中等生也能“吃得好”;
第三关是发展题,灵活性偏大,综合应用偏强,让学优生也能“吃得饱”。
通过以上层层递进的练习题,使学生掌握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变形和化简求值,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只停留在重复和模仿阶段,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分层设置数学作业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作业情况,灵活地运用课本上的习题,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笔者将课堂作业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必做作业的内容应不低于《中职数学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可源自课本上的“练习题”,或是“例题”的简单变形题,或者是自己编写的“作业套餐”中的第一关和第二关的题目。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把一些跟初中知识相关的题目纳入到课堂作业中;对于学优生,教师则可以把历年高职考的考题或职高竞赛题纳入到课堂作业中。通过分层设计,使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有适合自己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愉快心理体验,以促进其积极思考。
(四)丰富作业形式,以多元提高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若要使学生对作业感兴趣,教师就必须使作业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潜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丰富课堂作业形式,尽量发挥学生的各种潜能。在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可在惯有的选择、填空、解答等常规类作业形式基础上,适当补充制作类、实验类、阅读类、开放类等作业形式,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计算、倾听、实践、思考、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除了常规类作业之外尝试的几种课堂作业形式:
1.制作类作业: 主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多用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因中职生普遍缺乏空间想象能力,教师直接灌输几何体的性质,学生比较难理解。如果让学生通过制作正方体,长方体,墙体,圆柱,圆锥等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自己找寻几何体的性质,学生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案例5】在“认识圆柱”之后,布置了这样的课堂作业:
(1)找一找。找一找生活中圆柱。(2)画一画。纸上画出一个圆柱。
(3)做一做。利用手中的白纸、、圆规、剪刀和胶水制做一个圆柱。
(4)说一说。圆柱的侧面周长和底面半径的关系。如何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体积。
这类操作作性强的作业学生很乐意完成。学生通过自己的找、画、做、说,加深了对圆柱性质的认识,同时为圆锥的性质的掌握做了一定的铺垫。
2.实验类作业:主要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相互配合,动手完成实验和实验报告,共同探究发现数学结论。 在排列组合、等差等比数列、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等等这些内容都可以布置适当的实验类作业。
【案例6】在学习了“指数及其运算性质“、”对数概念“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总结出对数的运算性质。
数学实验报告
班级 小组成员 组长
1、实验要求:自定第一行和第二行中M、N的数值,并根据M和N的数值用计算器算出,,+,- ,*,,,,
,,,填在表中(表略)
2、观察计算结果,提出同一列中计算结果间关系的猜想
3、证明猜想
4、实验心得
各小组纷纷拿起计算器开始计算,并认真地填写了上表。下表是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填写的(笔者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其余略):
30 289 243 55
15 63 81 327
- 0.3010 0.6616 0.4771 0.7742
0.3010 0.6616 0.4771 0.7742
1.1761 2.3541 2.2095 Error
横向数据可以让学生自由填写,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纵向的观察项目中,当M
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趣”中学,“趣”中练,由旧“趣”促新“趣”,使他们对作业的态度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3.阅读类作业: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在中职的课堂中,教师只要选材恰当,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进行总结归纳。加深对概念、性质和定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系统建构。
【案例6】在给出了“正弦定理“之后,教师布置了以下课堂作业:
1、阅读教材上的三道例题(略)
2、回答以下问题:
(1)例2为什么是两解?例3为什么是一解?
(2)按照例2和例3,自编一解和两解各一题。
(3)正弦定理适用于哪些情况?
学生通过阅读,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学会了归纳、概括。
A、不会做 B、内容太单调没意思 C、太简单 D、套套公式而已,没有实用性
7、平时老师经常布置哪些方面的课堂作业?(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8、你对哪些数学课堂作业比较感兴趣?(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9、你觉得数学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意思吗?( )
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
10、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作业?( )(可以多选,也可以补充)
A、图形题 B、游戏题 C、表格题 D、文字题 E、计算题 F、其他
二、问答题
1、你对现行的数学课堂作业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建议?(简答题)
附件2:数学调查问卷(一年后填写)
一、选择题:
1、你现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是怎样的?( )
A、很积极; B、一般; C、没有;D、比较有。
2你喜欢上数学课吗? ( )
A、很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般;D、不喜欢。
3、数学作业你是如何对待的?( )
A、很认真; B、还算认真; C、马虎;D、抄袭。
4、数学作业能提高你对数学的解决能力吗?( )
A、能; B、比较能 ; C、有一点;D、不能。
5、你觉得数学有用吗? ( )
A、很有; B、有点; C、很少有;D、没有。
6、你觉得你不能认真对待数学课堂作业的原因( )(由题3选C和D的学生填)
A、不会做 B、内容太单调没意思 C、太简单 D、套套公式而已,没有实用性
7、平时老师经常布置哪些方面的课堂作业?(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8、你对哪些数学课堂作业比较感兴趣?(可以多选)( )
A、课后习题 B、练习册上的习题 C、课外补充习题
D、动手操作、实践性作业 E、其他方面的作业
9、你觉得数学老师布置的课堂作业有意思吗?( )
A、很有意思 B、比较有意思 C、一般 D、没意思
10、你比较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堂作业?( )(可以多选,也可以补充)
A、图形题 B、游戏题 C、表格题 D、文字题 E、计算题 F、其他
二、问答题:
1、你觉得你学习数学的态度有了怎样的转变?哪些方面有了变化?
2、数学课堂作业对你有哪些帮助?
附件3:学生数学学习情况调查表
本文作者在开学初和一年后对学生作了问卷调查(附表1、附表2),情况统计分析详见如下(下发表格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43份)
(备注:上述图表中,横坐标表示调查问卷中选择题的题号,纵坐标表示A、B选项人数总和所占的百分比。横坐标中1――学习积极性;2――上数学课的兴趣;3――对待作业的态度;4――数学作业的作用;5――数学的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