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魅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民俗文化资源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作用
(一)民俗文化自身蕴含丰富的旅游资源,地位重要而且不可替代
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各少数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餐饮文化、民族服饰、建筑风格、人文景观、劳作方式、文艺形式、风俗人情、民族工艺等,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替代性等特点成就了其基础性的垄断性地位,形成地区独特的旅游吸引力。
(二)民俗文化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能满足旅游者多种需求
有形的民俗服饰、建筑、工艺品等自然流露出的质朴之美能给游客纯真的审美感受;传统的民族节庆如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的“三月歌圩”等民族活动能够使游客参与互动,满足娱乐需求;到民族聚居地参与体验民俗生活、了解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更能增加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民俗文化资源能促进特色旅游发展,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依托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旅游能使民俗文化资源的挖掘、研究、开发、宣传等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视,有利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扩大地区影响力。同时,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发展也能带动其他产业链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增加财政税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借助民俗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的策略
(一)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挖掘与研究,凸显民俗文化资源魅力
地方政府和旅游经营者都要对弘扬民俗文化引起足够重视,充分发挥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民俗传人、文艺团体、文化研发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鼓励、引导、支持全社会参与对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和研究,加强文化遗产保护,让濒临毁灭、失传的有型的民俗建筑景观得到及时修缮翻建,让无形的民俗文化重放异彩。要对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重点研究,深入挖掘,通过文字、声音、影像、艺术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加大展示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入详实的了解,凸显民俗文化资源的魅力。
(二)不断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重视民俗文化旅游互动
要研究游客心理,通过多种形式让游客满足求知、求新、猎奇、休闲、审美、娱乐等多重需求,让游客眼有所看、耳有所闻、脑有所思、心所有得。民俗文化融入静态的参观游览,更要融入愉悦的互动体验,提高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要加强博物馆、展示厅、陈列室、民俗风情园建设,让特色民俗文化内涵得到完整展示。同时,更要加强旅游项目的娱乐性与互动性,让游客能够以愉悦的心情和放松的心态参与到活动中,让他们通过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与博大精深。
(三)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谨防民俗文化异化同化
“原汁原味”才是民俗文化魅力所在,一旦失去地域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必须加强保护,谨防受到其他思想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而产生异化或同化。旅游地要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对濒临消失、异化的民俗文化的再现,宣传民俗文化的价值所在,增强旅游地居民的自豪感,能理性看待外来影响而不盲目效仿。政府相关部门要为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平台和条件,让民俗文化得到巩固和加强。加大对外宣传,提高游客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减少不必要的误解和不良影响。
(四)加强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融合,创造机会宣传民俗文化
作为文化资源,民俗文化的展示可以突破地域和场地,为民俗文化的宣传、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条件。在民俗文化发源地或民族聚居地,通过民俗旅游专线或主题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文物古迹等有机整合一定能吸引更多游客。另外,还可以将民俗文化与其他旅游项目建设有机整合,在国内外大型旅游景区、重要旅游城市开辟民俗文化旅游专区,将民俗歌舞表演、建筑艺术,餐饮文化、服装展示、特色娱乐项目、民俗工艺品加工等进行综合开发和集中展示,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感受民俗文化魅力。
(五)加强对地方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打造民俗文化旅游精品
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与载体;现阶段民俗文化开发利用有了前所未有良好势头,尤其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保护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政策的实施,以及各种民俗文化艺术节为主的一系列文化活动,为民俗文化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应突出几个方面;制定民俗文化发展规划;加强挖掘与研究的力度,加强创新;保护与开发并重,突出民俗原生态;努力营造民间民俗文化氛围,不断拓展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大民俗文化投入,以投入来促进产出,逐步形成产业,形成产业链。要合理开发利用民俗文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我区民俗文化现状
总体上讲,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程度浅,利用效果低,传播范围小,大部分民俗文化处在自生自灭状态。我区的民俗文化主要表现为婚嫁文化、丧葬文化、礼仪文化、体育文化、民间手工艺等等,还有其它一些独特的习俗与制作工艺。目前,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上呈现出良好势头。
1、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近年,我区非常重视民俗文化工作,至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多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全区充分珍视机遇,组织专班,集中力量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现在,第一批确定的与第二批国家公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达17项,建立了非物质文化保护机构,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省、市、县(区)四级保护体系正在形成,这对民俗文化的弘扬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旅游结合、确立地域文化名片
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活动等要有机的结合,在国内各地区、旅游风景区举行的文艺展演,休闲游、观光游中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包装与吸引作用,民俗文化充分融入旅游等经济活动中,丰富旅游内涵,增加地域文化魅力,如西安的长恨歌、苏州的评弹、傣族的泼水节、扬州的青曲、四川的变脸、东北的二人转等等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标识。
3、民俗文化传承活动蓬勃开展
为了加速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实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展演活动,开展原生态歌曲大赛,影响巨大的“青歌赛”也加入原生态组别,在各级各类演出中也突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区在连云港之春、白虎山文化旅游庙会等大型活动上,也积极开展地域性民俗文化的节目演出,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文化。为区域性的民俗文化提供展示平台,在锦屏镇农村相继组建了两支龙狮民俗文化表演团,意在培养新人和挖掘民俗精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民俗表演团与市场挂钩,年收入近50万元,这样的表演形式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这也充分显现出民俗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
4、民俗文化的推广与宣传
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们文化部门的作用,对民俗文化活动进行深度挖掘、收集与整理,并编辑出版相关刊物,拍摄专题片,在电台、电视台相应栏目播出等。同时,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开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会、讨论会等。积极开展各级各类民俗文化项目赛事,意在扩大了民俗文化本身的辐射力。今年4月“江苏省首届舞龙比赛”在我区顺利举行,全省13个市代表队同台竞技,各大媒体均有报道,民俗文化的知晓率与吸引力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及推广的作用。
二、民俗文化开发利用前景不容乐观
1、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整体影响力不足
在本区虽然民俗文化现象中有个别项目有了一定的声势及文化辐射,但是就整体而言,还没有形成合力,各种民俗文化门类不仅各自为阵,而且又均势单力薄,民俗文化的整体影响力不足,对旅游的补充和丰富作用不够。虽然申报项目多,而且也成功申报,但并没有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标识,影响力弱小,影响范围局限,开发利用还处于空白状态。就目前“海州五大宫调”的运作情况来看,影响立还是不够宽泛。
2、基层文化活动氛围不浓
民俗文化植根民间,在民间的氛围不浓。乡镇一级受人员、经费、场所等因素影响,更兼内容陈旧,表演形式俗套,群众参与率不高等等,民俗文化的传承受到很大的威胁,尤其是离开了政府的主导,几乎就无法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在现代交通便捷、传媒发达,信息高速、文化多元的冲击下,民间对民俗文化依恋减少,有的民俗项目已经到岌岌可危的程度。很多民俗文化表演时,除了表演者,几乎无人观看,形成“自演自看”,形单影只的局面。
3、指导机构不健全
虽然有众多的民俗文化项目存在,但是无专业性较强的指导机构,很多民间民俗文化文艺表演团体都处于松散式、放任式的管理状态,缺少有效的组织,活动不多,民俗文化的氛围不浓,影响力自然也难以形成,传播力更谈不上。民俗文化停留在无总结、无提炼、无规范性文字记录的状态,在操作、对外宣传、开发与利用上也无“蓝本”可循,从而没有形成民俗文化的基础数据。
三、影响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因素
1、民间文化人才影响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间文化人才断代现象严重,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民俗文化艺术需要一定的艺术积累,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一方面是年轻人忙于生计,一方面是因现代交通、通讯、生产、生活,民俗文化自身吸引力减弱,同时,农村文化、经济整体性提高,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风俗不盛,后继乏人。
2、挖掘、创新、研究薄弱
大多数民俗文化尤其是民间文艺多年停滞不前,创新不够,就拿“五大宫调”来说,所有唱词都是一辈辈传下来的,没有或较少有新创作的唱词,表演方式老套,表演内容陈旧,道具寒伧,有的内容距现在最近的唱词还是清末民初时创作的。民俗文化的创新迫在眉捷。另外,民俗文化研究不够,开发利用指导性不强。现在,除了正常的文化部门外,还没有从事民俗文化研究的专门机构,民间的组织也没有,从而在民俗文化研究上,也没有形成一定影响的研究成果,大多数只是从爱好出发进行探讨,而又因为没有整合力量,各自为阵,无法形成整体推动。民俗文化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没有成体系的丛书来记载、推广、传承。民俗文化的开发没有动力和方向,没有指导性。
3、政府投入与社会发展不成比例
现阶段,政府尚未在民俗文化上进行大的投入,即使申遗成功,也没有相关的资金投入,投入也远远不够,同时也没有纳入地方财政没有进行单独预算,而各乡镇更是没有。民俗文化是公共文化体系中的内容,必须有投入才有产出,而且很多产出只是社会效益。而在现阶段,要打造一个民俗文化的品牌,单靠民间自发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至少,政府需要营造大的氛围,设定组织机构,指导并帮扶形成文化循环或产业链。
四、如何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一)制定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
要真正达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的留存,避免漫无头绪,使保护与开发、整体与重点实现很好的结合,必须首先制定出地区、地方性的民俗文化开发利用规划,一是广集民智,邀请相关专家、教授、学者及文化策划、经营机构进行座谈,还可以与相关文化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二是搞好结合,在规划中,要达到四个结合:整体与重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原生态保护与创新的结合、长远与短期的结合。三是突出重点,明确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重点,力争形成“全区一品牌”。在民俗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形成整体效应与拉动效应。
(二)加强民俗文化挖掘与研究力度
一是整合研究资源,设立研究机构,在研究机构上,要注重建立长效机构,注重形成民俗文化研究的体系,注重充分借鉴,整合社会资源,并实现与市场的对接。二是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普查,由政府安排经费并形成每年的预算,由面到点,由浅入深开发民俗文化普查活动。三是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在普查的基础上,以民俗文化存量、民俗文化人才、民俗文化研究动态为主建立民俗文化数据库,四是着力引进、培养民俗文化研究人才,在队伍建设上要打破人事、编制的桎锢,吸纳民俗文化人才,充实队伍。五是推出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稳定现有的乡镇文化工作队伍,打好基础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在研究中,要着重解决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要让历史性、现实性、文化性、生活性充分结合,保证原意又易于推广。在形成成果方面,可以编印丛书,可以录制光碟,可以开发旅游纪念品,充分发挥传播功能,让研究成果能迅速进入市场与生活。
(三)加强保护、包装与宣传力度,突出原生态
一是加强保障,除了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要以政府的引导入手,规范民俗文化的传播行为,不能过滥地开发,促成民俗文化失去原意,造成湮灭,一定要在开发利用中突出原生态,打原生态牌,保持其民族、地域文化独特魅力。二是强化包装,民俗文化相沿成习,尤其是一些表演艺术上,在道具的运用,造型的设计,道具的添加,地点及时间的选择上,依据旅游文化活动的要求进行包装,以不破坏原生态为前提。不能停滞不前,要依据民俗文化的流动性原则进行创新,要不断创新内容,使民俗文化能贴近现实与生活。
(四)加强民俗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展示平台
一是必须经常性组织活动。开展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各种民间文艺赛事。二是进行民间艺术大师(师、家、传承人等)的评比表彰,适当经费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出台评比办法。三是指导组建各类民俗文化社团活跃氛围,加强交流,挖掘。四是加强民俗文化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民俗文化发展利用的平台,更新、改造相关表演队伍的道具、服装等,将设施完善到城区、乡镇、村、组及民间文艺组织团体中,夯实民俗文化重新“流行”的基础。
(五)整合资源,拓展民俗文化开发利用的衔接点
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并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应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一是要与旅游搞好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旅游的重要卖点与“软风景”,相互映衬,要把文化成为旅游的终极目的与包装手段,由政府出台一定的联系机制。二是与教育相结合,强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效果,达到宣传与培育民俗文化人才的目的。三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让民俗文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乡风文明”的重要载体。四是与“送戏下乡”工程相结合,拓宽层面,服务群众,使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能与当前工作实现有机的衔接,相互补充。
(六)加大对民俗文化资金的投入
一、引言
民俗文化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天津作为一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城,其民俗文化非常繁荣兴盛,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因此,了解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纵贯南北,自古就有鱼盐之利。有利的自然环境促使了天津渔业和盐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些本土民俗。而随着漕运和军事建制的发展,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天津,带来许多外地的民俗。此外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又使天津民俗文化中出现了西方风情。各种民俗事像相互融合就逐渐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民俗文化,奠定了天津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天津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得到整合之后就成为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另外,天津依靠独特的区位优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设施不断完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据统计:从2005到2010年间,天津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6.8%,到2010年天津旅游业总收入为1248亿元;入境游客为166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7.5%;外汇收入为14.2亿美元,年均增长为22.8%;接待中外游客9372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3.5%;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8%,相对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2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发展到1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旅游业已逐步成为天津发展较快的产业和天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另外,截止到2011年,天津共有A级景区59个,其中5A级2个,4A级13个,3A级29个,2A级15个。
三、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天津的民俗文化旅游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具体有:
(一)天津民俗文化品牌不够突出
天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很高的现代化成就,但是与其在国内外的拥有的知名度及吸引力是不相称的。其与北京只有120km,但是与北京的民俗文化品牌相比无论是知名度还是规模都相差太远,造成旅游形象遮蔽,严重制约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城市环境较差影响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资源的认识已经更加深化,城市环境的好坏、知名度以及魅力的大小,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天津的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世界人口排名是第16位,市区人口密度非常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污染严重以及城市绿化面积不足也严重困扰着天津城的发展,其城市环境亟需改善,居民素质也有待提高,这些对于天津的旅游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
(三)天津优势民俗文化资源未能得到开发
天津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几十年来,天津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同时并没有把这些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起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不利于民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四、促进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针对以上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存在问题,下面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的几点应对措施,具体有:
(一)整合民俗文化资源,准确定位
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以及现代化的国际港口大都市,天津有着独特的区域优势,而且加上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多元文化的汇聚地,这就是天津市最好的总体旅游形象。这不仅体现了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又突出了都市景观与人文魅力。
(二)加强城市改造与精神文明建设
确立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与城市改造建设相统一,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保持市容市貌整洁,展示天津独有的精神风貌,确立硬件建设一体化的意识,突出特色旅游文化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培育地区信用,开展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活动。
(三)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旅游内涵
针对天津优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足的情况,应该成立专门的研究调查小组,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这些资源,以促进优势资源的开发,大力提升民俗文化旅游的附加值,提高天津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
五、结束语
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现状
1.1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承面临的形势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承历久而弥坚。但是,近代进来,受到西方文明经济文化的冲击十分巨大。建国以后,在漫长的时间里,又面临严峻的国内及国际形势,文化传承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文化传统开始复苏,但是又面临高速的经济发展导致的拜金主义、唯利主义思潮的冲击,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与广大乡村地区的逐渐凋零,也使得民俗文化自然存在的土壤被破坏。
1.2 当代民俗文化保存传播的主要形式
当前,民俗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播主要依靠以下几种形式: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民俗文化旅游。民俗博物馆强调民俗风物的保存保护、利用展示与组织特色活动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播,常常利用传统文物古建等为依托,如福建闽西的土楼民俗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往往以至今还存在的社会群落为依托,他们还居住在古来的村落中,按照古老的习俗与生态在生存,这往往也是民俗旅游的一种主要形式。
民俗文化旅游则涵盖面极广,而且往往与地域的自然生态景观旅游相结合。以产业化的民俗旅游业来看,大多数都是以民俗文化村、民俗文化古建等为主要依托开展活动。
2 民俗博物馆文化保护传播与发展旅游的相互关系
当前的民俗博物馆,事实上有两大类,一类是依托文物的传统博物馆,一类是功利性极强的“人造民俗馆”。前者是当前的主体,但是其往往在旅游策划上下的功夫不足,缺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运营上往往是低调地等待参观者上门。而在民俗风物展示中,往往也以单调的文物及风物展示为主,缺乏如同生态博物馆那样的“接地气”,使得民俗展示成为了一种抽象的概念,使得参观者无法深刻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人造民俗博物馆,在底蕴上有很大欠缺,开业时由于宣传与人们的好奇心理,往往能火爆一段时间,之后则客源不断流失,甚至难以生存。传统民俗博物馆,还要担负较重的文物保护工作,在旅游经营上,所下的精力往往不足,旅游活动组织时往往缺乏内涵,甚至只是以文物撑场面,但毕竟不是个个都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无法将内涵展示出来,终也只会流失客源,导致经费短缺。而依赖政府,毕竟不是长久的发展之道。
因此,发展旅游、自力更生、生存并求发展,要与落实保护、展示底蕴、提高内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处理文物保护与开拓市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
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世界上民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为民俗文化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传统精神、文化内涵能全面提高文学作品的底蕴。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主要集中在居行民俗、礼节民俗、生活民俗、乡土民俗等几个方面,在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作为诺贝尔奖的获奖者,莫言是我国文坛上为数不多的成功者,而莫言的作品中就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可以说民俗文化是帮助莫言登上文坛的重要力量。莫言用他独特的文字语言描述,将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莫言的众多作品均得到了东西方的共同认可,如《红高粱》、《生死疲劳》、《丰乳肥臀》等,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他独特的精神向往及民俗文化内涵。
纵观中国现当代文学,民俗文化各局千秋,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文学是读者经验的产物,而文本则具备互动性及不确定性,对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进行分析,也可以看做是对文学作品的一种阐释,因此,在文学作品中,应该加强对民俗文化的重视力度,以此加深对文本阅读的理解、感受。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的体现
(一)莫言作品中的l土乡情民俗文化体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莫言的《红高粱》被广大读者评委“我最爱的作品”,《红高粱》中“真刀、真枪、真性情”的语言进攻性,使其刚发表不就,就广受欢迎,面对挑剔的发行商,《红高粱》还能大受欢迎,不仅仅在于人物形象的生动塑造,还在于民俗文化的生动表达。在《红高粱》中充满了浓郁的“乡土乡情”,民俗文化的丰富性使得国内外读者叹为观止,如姑娘坐花轿出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花轿”是特有的婚礼用轿,正所谓“上错花轿,嫁错郎”,这主要是描述对礼俗、民俗的忠诚,《红高粱》中“花轿”的设置,将乡土乡情的民俗文化形象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同时酿酒、饮酒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乡土乡情,作品中血气方刚的少年对新时代、新思想充满了向往,憧憬着无拘无束的生活,由此大碗喝酒,可以说在中国人心理,酒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读者之所以感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力压群敌、以一敌百的气势,就是跟喝酒有很大的关系。在《红高粱》中,作者强调酒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读者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味道,《红高粱》中对民俗文化乡土乡情的深刻描述,使得作品的民俗色彩、政治色彩更加丰富。
(二)实作品中的礼仪民俗文化体现
对于文学作品,在传递某种价值观时,就需要设定这种价值观 特有的礼仪性,实的《白鹿原》就是一部民俗文化十分浓厚的作品,《白鹿原》充分描述及定位了礼仪民俗,特别是在描述长子白孝文、长女白灵的诞生礼时,更是将礼仪之道描述的活灵活现。在实的作品中,集中将“有礼志士”的宽广情怀和“礼仪”引起的民族气节展现出来,凡事礼当先,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公共规则,礼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对我国而言,治国安邦的关键就是礼。实在作品中,用礼对生命进行了诠释,整个作品中,始终贯穿着礼的存在,因此,《白鹿原》被海外读者评为最具中国味道的文学作品。
(三)莫言作品忠、勇、毅精神民俗文化体现
在莫言的作品中,读者可以寻找到一种中国人独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于中华民族固有的性情、心态,可以说莫言的作品中具有十分强烈的视觉感官效果,同时每一个感觉刺激后面都有一个不清不楚的内涵,而这个内涵会对读者的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就是民族文化中蕴含的精神。毫无疑问,《红高粱》是一部充满了励志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展现中国忠、勇、毅精神的作品,作品通过对青年余占鳌的成长进行描述,以此让人明白一个“忠、勇、毅”的道理。年少轻狂,为一时之快,做出很多啥事,多年闯荡后,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但是国人的身份却没有改变,面对外辱,余占鳌意识到,丢什么也不能丢了民族气节,这也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品格。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与民俗文化是一个不可分离的部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民俗文化的体现是升华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作品底蕴的最好方式,也是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独特魅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东茹.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体现[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23):123-124.
改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世界的主旋律,幼儿教育也不例外。纵观我国幼教的改革,经历了上个世纪末期彷徨、盲从的迷茫阶段,到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的良性发展时期,再到新世纪彰显个性,不断创新的改革创新时期,至今终于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及多元化的局面。如:方案教学、主题教学以及整合课程的不断兴起……为了打造适合我园实际的活动,真正促进我园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立足本土,结合毕节试验区现状,在贵州省教委的大力支持和倡导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的精神,进行了一系列把毕节试验区民俗文化资源充分引用到幼儿教育中的尝试。
知道了民俗文化的相习传承的特点,我们再来看一看毕节试验区的地域特点:
毕节试验区位于黔西北,曾经一度十分落后和贫穷,乘着改革的春风,沐浴着二十余年试验区改革的甘霖,毕节无论是经济还是城市的建设以及人民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毕节试验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杂居区,生活着汉族、彝族、苗族、回族、仡佬族、布依族、白族等三十多个民族,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极富魅力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有着十分丰富的取之不竭的民俗文化可以挖掘和利用。
在实践中,我园首先适当地引用本土民俗文化中在世界上已经享有盛誉、十分绮丽的成果。如:苗族的十字绣、布依族的蜡染、水族的扎染、民间剪纸等进行艺术教育,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较好地锻炼了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增加了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浓厚兴趣;运用民族服饰、民间制作工艺进行教学,如制陶工艺、仿竹编工艺、仿银饰制作等取材方便,贴近生活,使幼儿乐此不疲的同时对这些民间工艺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起到了传承民间文化的较好作用。
其次,选择富于民族风格的音乐素材进行教学,如彝族歌曲《阿西里西》《彝家敬酒歌》以及苗族飞歌、侗族大歌的学习,特别是通过欣赏我区少数民族舞蹈“撒麻舞”“衣角舞”“撮泰吉”……尤其是欣赏获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舞蹈“滚山珠”以及我毕节试验区音乐工作者糅合各民族音乐素材制作的大型集体舞《乌蒙欢歌》,还有家喻户晓的歌曲《我爱家乡杜鹃红》《桂花开放幸福来》等音乐素材的有机接触,让幼儿感受淳朴的民风和少数民族勤劳、朴质、热情、善良的性格特点,在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中使幼儿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提高审美能力,传承了民族音乐这一奇葩,有利于幼儿形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再次,对毕节试验区古朴、丰富的文学资源的利用,如童谣、民谣等有选择性地经过加工、整理、改编开展活动,在耳熟能详的民俗文学作品中使幼儿从多层面对文学艺术进行了解和欣赏学习,较好地把民间文学资源送上幼儿教育的大雅之堂,有利于它们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让幼儿在最贴近生活的活动中轻松学习。
民间传统游戏的挖掘运用,如:边念童谣边跳橡皮筋《赶快上山吧》《小皮球,向家游》等。如活动中引用游戏“东南西北”让幼儿较好地认识方位同时感受民间民俗文化的谐趣。户外游戏《鸡蛋糕》等能让幼儿学习一个接一个地走或停、《洋马儿》,《搭桌子》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木头人》《画大字》等游戏能让孩子听指令行动或者造型,既可训练幼儿走、跑的动作,又可以培养自律性和秩序感;踢毽子、转陀螺、滚铁环、等民间传统游戏的有机嵌入,给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蕴的条件。
开展民俗文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准确地甄别和取舍,(如对于民间童谣中不合适部分的取舍、民间风俗中收取高昂彩礼的习俗、苗族抢亲的习俗等都是必须摒弃的)这样的学习将会更加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课程能力。
总之,利用本土资源进行教育实践,使活动更加贴近生活,增加了幼儿主动学习的浓厚兴趣,植根于自然教育资源的沃土,促进幼儿全面、综合、多样、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在各民族的瑰丽文化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还能较好地传承和发展民俗文化,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培养乐观、自豪、自信、自律的良好性格。
正所谓: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教育。在幼儿园大胆开展民俗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将民俗文化和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机结合是大有裨益、行之有效的。植根于民俗文化的沃土才才能探索具有独特魅力的幼儿教育发展之路,促进幼儿综合、全面和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贵州省适应性发展课程》2010.3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10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
[关键词] 万寿宫 民俗文化 保护 开发 思考
万寿宫民俗是由江西民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世代传承的生活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具有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一个可供挖掘的文化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一、万寿宫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万寿宫民俗文化是以万寿宫为载体的江西本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万寿宫是一个蜚声中外的道教圣地,在海内外有1300多座。万寿宫和中国其他道观一样,供奉着道教神仙,只不过万寿宫供奉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许逊。历代江西人一直把许真君作为江西地方保护神,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把真君带在身边,并在当地修建万寿宫供奉真君,期盼着真君为他们带来好运。万寿宫民俗文化随着各地万寿宫的建立,也就逐渐与当地文化交融在一起,进行交流与发展。千百年以来,江西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了饱含浓郁的江西地方特色的万寿宫民俗,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万寿宫民俗文化的特点
笔者认为,万寿宫民俗文化与中国其他民俗事象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万寿宫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无法替代,由其产生的万寿宫民俗文化也是如此。万寿宫民俗文化是江西人在祭祀许真君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活”文化。“活”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人们祭祀的对象―许真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真实人物;一是万寿宫民俗活动的产生缘于许真君崇拜,人们都亲身参与其中。这种文化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万寿宫民俗文化属于区域文化,它的根基在于民间对许真君的崇拜和敬仰,应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万寿宫民俗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民间故事、祭祀活动、民间习俗等。另一方面,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在江西各地遗留着与万寿宫、许真君有关的地名和遗址,如慈母渡、君子巷、西山万寿宫等遗址,这些都是江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
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整理与经济开发的思考
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是江西人的根,是江西非常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根本就在于增加万寿宫造血功能,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与适度经济开发。
第一,把保护、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民俗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失必是一种历史的遗憾,无法恢复。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将促进江西民俗事物的保护和民间艺术的挖掘。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整理,应由当地政府牵头,广泛动员从事民俗、历史、文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专业人员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本着保护特色民俗文化的原则,把抢救、保护、研究、整理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来抓。
第二,正确处理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我们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能只顾一味开发、索取,而忽视了对它的保护,应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持续开发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万寿宫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各地仍然残存不少万寿宫,但很多都未得到有效保护,甚至岌岌可危。万寿宫是宝贵的宗教旅游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保护工作尤为重要。保护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与南昌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一方面,万寿宫在全省、全国乃至于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瞻仰真君仙容和观赏、游玩,促进南昌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开发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其文化价值,还可以通过参与旅游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更加有利于保护。
第三,对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经济开发的思考。万寿宫不但是江西宝贵的文物资源,而且也是南昌独一无二宗教旅游资源。万寿宫民俗文化完全可以和当地旅游经济开发结合起来,将万寿宫民俗文化通过适合游客心理、游客需求和旅游审美的形式显现出来,达到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繁荣和发展的目的。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市场经济理念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我们要抓住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南昌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机遇,确立经营万寿宫民俗文化的思路,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机制,像经营城市一样经营好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二是深入挖掘万寿宫民俗文化特色,精心打造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品牌。万寿宫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净明道文化、民俗文化、陶瓷文化、客家文化以及革命文化等内容。我们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原则,把万寿宫民俗文化打造成赋有地方特色,独具魅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精品。三是把万寿宫民俗文化资源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进行合理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万寿宫民俗文化是儒释道结合的文化,关于万寿宫民俗文化的人文景点非常多,完全可以打造一条万寿宫民俗文化专题精品线路;有关万寿宫、许真君的传说、故事很多,内容精彩,会吸引许多游客。四是坚持以人才为根本,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政府要适时出台一些政策措施,留住江西本地现有的从事万寿宫民俗研究的人才,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提高各方面待遇。同时,加强对万寿宫民俗旅游文化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开发,这是实现万寿宫民俗文化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清光绪:逍遥山万寿宫志[M]
关键词:兰州 城市民俗旅游 品牌 战略
近几年,各地竞相实施民俗旅游品牌战略。为了顺应品牌时代的发展要求,本文拟对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品牌战略进行探讨,以期为兰州城市民俗旅游品牌形成和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尽绵薄之力,为民俗旅游早日成为兰州新的支柱产业之一做出贡献。
一、打造“黄河之都”民俗旅游品牌
兰州地处黄河上游,是全国惟一的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也是西部著名的山水名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漫步兰州,黄河民俗文化随处可见,黄河母亲雕塑、中山铁桥、黄河水车、羊皮筏子是兰州黄河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精巧雅致、风情浓郁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更是彰显了黄河民俗文化的魅力和神韵,乘羊皮筏子游览黄河胜景已成为兰州民俗旅游中颇受游客欢迎的项目。
正如兰州市制定完成的《兰州•黄河文化开发规划》(草案)中所说,拟大力发展黄河文化,在未来10年里将兰州打造成黄河之都。兰州黄河文化开发的范围初步考虑以兰州市区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延伸。在兰州市区内,以金城关文化风情园为中心,以百里黄河风情线为主线,向南北两山辐射,形成以点带线,线面结合的发展局势。依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重发展的需求,以黄河文化为主题,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塑造一批有典型意义的人文景观。
在打造黄河文化时,还将兼顾黄河上、中、下游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人文始祖文化、彩陶文化、津渡文化等。到2015年,兰州将成为最彰显黄河文化魅力的城市。黄河文化的重要内涵得到多种形式展现,建成以黄河文化为内容的主题公园、专题博物馆、黄河文化创意园区以及若干标志性建筑与雕塑,将黄河风情线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著名文化旅游线路。到2020年,使兰州成为黄河文化特征鲜明的黄河之都。
二、打造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旅游品牌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金城关和金城古渡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郑本法主任认为“丝绸之路游”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旅游产品”,兰州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甘肃的省会城市和中国大西北的交通枢纽,就有必要选址创建丝绸之路博物馆,营造丝绸之路文化氛围,使其在甘肃旅游中心的战略定位名副其实。
郑本法主任的这一建议号准了发展兰州城市民俗旅游的脉搏,从旅游发展角度来看,金城关就成为打造 “丝绸之路”民俗旅游品牌的理想选址之地。笔者认为可将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和白塔山公园合二为一,打造“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风情园,利用声、光、电、化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再现古“丝绸之路”神韵。利用已经成功举办的“丝绸之路文化节”、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活动和形式,进一步拓展“丝绸之路”民俗文化内容,培育出更多的“丝绸之路”民俗文化精品,打造金城关“丝绸之路”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将娱乐、餐饮、休闲、文化融为一体,以特色民俗旅游带动经济,使更多的民俗文化走向经济发展的前台,为兰州城市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打造具有浓郁穆斯林风情的民俗旅游品牌
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城市,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口达到10多万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达98362人。兰州具有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高大醒目,西关大清真寺、和平清真寺等非常有名,灵明堂拱北是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具有浓郁的伊斯兰特色和典型的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伊斯兰教拱北建筑群。兰州穆斯林的节日、服饰、饮食、歌舞等也很有特色。应依托西关大清真寺、和平清真寺和灵明堂拱北等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与景点,打造具有浓郁穆斯林风情的民俗旅游品牌。通过参观、体验使游客对兰州的穆斯林民俗风情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以此扩大对兰州特色民俗旅游的宣传,提高兰州民俗旅游的鲜明民族特色。
四、打造兰州城市时尚风情旅游品牌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城市的时尚风情已为更多的都市人追逐。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现代化大城市,开发城市民俗旅游应以兰州东部商圈和小西湖商圈为依托,打造兰州城市时尚风情旅游品牌。
以兰州东部小商品批发市场为中心建立的东部商圈已经享誉全国。2010年9月15日,素有“兰州旱码头”之称的小西湖再次扩容升级!一个更加完整、集纳多种业态的小西湖购物链条已经形成。小西湖大唐综合批发市场致力于把小西湖打造成闻名全国的小商品批发商圈。
五、打造兰州安宁桃园风情旅游品牌
兰州安宁仁寿山桃园早在清代就已观花成会,相沿成俗。每年4月下旬桃花盛开之际,桃花艳丽似锦,吸引了无数才子佳人前往游赏。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桃花会,如今改名为“桃花节”,游客除踏青观赏桃花外,还可以参观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在盛夏桃子成熟的季节,安宁举办“蟠桃会”,并进行福寿文化研讨,提升了安宁桃园风情的文化品位,促进兰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应将桃花节、蟠桃会、仁寿山福寿文化联合起来,以“福寿仁和”为主题,打造兰州安宁桃园风情旅游品牌。在春季桃花节开展踏青、赏桃花等春游项目。夏季蟠桃会时,可积极鼓励游客亲自去桃园摘桃品尝、自己动手学做民俗美食,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和积极性。
总之,兰州城市民俗旅游的发展要顺应品牌时代的潮流和趋势,锐意创新,在提升品牌内涵上下足功夫,形成真正的民俗旅游核心品牌,以品牌战略推动兰州特色民俗旅游发展。
参考文献:
[1]《打造黄河之都 兰州拟就10年规划》,《西部商报》[N]2010年9月8日。
[2]郑本法:兰州当创建丝绸之路博物馆[OL].甘肃每日新闻网。
省略/20050518/143/2005518A02481006.htm,2005年5月18日。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庙会
1.太昊陵庙会
太昊陵庙会这个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古老传统民俗,是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三日举办的声势浩大、会期持久的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并主要表达的是中国劳动人民驱邪避灾和祈福的美好愿望。
2.中岳庙会
中岳庙会这个具有较长历史渊源,每年举办在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的地方民俗文化活动,是因古时民间宗教信仰的发展而来,兴起于东汉时期,为祀奉中岳神而设的古老传统民俗文化。
3.地坛庙会
这处于1985年开始举办的古老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是共计举办33届,具有较高艺术品味和鲜明民族特色而享誉海内外的金城恢复最早的描绘,并以地道民俗、传统民间特色而闻名于京城,每届都会吸引游客百万余人次的传统民俗。
4.浚县庙会
浚县庙会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期间举办在河南省浚县的古老传统民俗,也是有着华北第一大古庙会美称,节日期间会上演踩高跷、打花棍、舞狮子等节目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泰山庙会
泰山庙会这个在每年的3月31日至5月7日之间举办的古老传统民俗,是于泰山崇拜和道教在台山兴盛有关,最早起源与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并有着逛东岳庙会、览民间风情的主题。
6.绳金塔庙会
这个在每年的9至10月举办的每年一次的江西省南昌市绳金塔特殊的节日,节日期间绳金塔下的古戏台每天都会上映好戏,绳金塔四周的日用百货、食品小吃、文化旅游一条街均是热闹非凡、令人眼花缭乱。
7.龙华庙会
龙华庙会这个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上海市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是为纪念汉化弥勒,吸引着全国各地善男信女们的华东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民俗盛会,并在龙华古镇上不仅可以参加载歌载舞的欢迎仪式,还可以品尝风味小吃,观看文艺演出。
8.龙潭湖庙会
这个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和文化娱乐于一体,于1984年成功举办的传统民俗文化盛会,也是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主要彰显现代化都市文化休闲区独特魅力,在每年的大年三十到初七举办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9.丰都庙会
丰都庙会这处有着悠久历史、具有独特民间文化习俗、难以替代的观赏价值体验的经典文化旅游资源,也是于1988年首次举办,于2014年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天界地府文化所形成的鬼城文化而闻名于海内外的庙会。
10.广府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