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化学学科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教学设计 化学价值
化学是一门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它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与人类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由于化学的发展,才有现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但是,人们包括大部分学生一讲到化学或化学物质,马上想到"有毒、有害、爆炸、危险"等字眼,认为化学是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化学物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不了解化学、不合理的使用化学物质引起的,化学也并不是所有环境污染的源头,但是分析、监测、治理环境污染的却离不开化学。化学家不仅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还在努力保护世界。如何在通过化学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对化学的正确认识,提升化学价值?本文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其应用”的教学设计为例,提出新课程背景下提升化学价值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从生活中走进入化学,体现化学的价值;从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化学,体会化学的应用价值。”
一、以往的教学设计分析
《二氧化硫性质及其应用》在新老课程中都是元素化合物中极其重要的一节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初三初步了解二氧化硫性质,知道酸雨与二氧化硫联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硫其它重要性质和作用。以往的教学设计一般是以学生熟悉的酸雨的危害引课,落实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后,介绍二氧化硫的用途。本人对一次市级教研活动中,对上完这节课的学生进行如下的访谈:
问题1、你愿意闻一下二氧化硫的气味吗?
问题2、你认为二氧化硫是有害于人类发展还是有利于人类发展?
问题3、你以后会选择与化学有关的专业吗?为什么?
结果是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闻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有毒;绝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因为大部分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大部分学生认为二氧化硫害处为主,好处不多。当面对这样的访谈结果时,我们不得不反思。这种课堂设计是否还缺了点什么? “课堂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提升化学价值?”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深思。
二、体现化学价值的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提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确定了“从生活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入手,以二氧化硫的用途引课,体现化学价值;在酸雨这一真实情境中主动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运用知识解决酸雨带来的问题,体会化学的价值”的教学设计思路。
2、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新的教学设计实施让我们感受到了与以往的不同:
(1)用大量的生活事实和背景材料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物质对人类生活的价值,并且能引导学生建构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尽量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的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
(2)一改过去孤立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教学,而将二氧化硫的知识置于真实的情境酸雨中,使学生在分析酸雨的过程中轻松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并及时应用二氧化硫知识进行思考和决策,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避免机械孤立地学习和记忆物质的性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化学价值。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以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学习中,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的落实由浅到深,层层推进,并能引导学生自主建立知识网络,有效的巩固新的知识的同时,建构学习元素化合物的方法。
(4)课后就原来的三个问题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愿意闻一下二氧化硫;大部分学生认为二氧化硫对人类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学生的反馈,确认了我们研究是有意义的。但在访谈中还是大部分学生不愿意选择与化学相关的专业。存在的问题说明我们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
三、教学设计的反思与感悟
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化学的价值
课程标准中对元素化合物的处理,突破了传统的物质中心模式,不再追求从结构、性质、存在、制法、用途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物质,而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提倡“从生活中走进入化学,体会化学的价值”。以往的教学设计以学生熟悉的酸雨的危害,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入手。但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有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物质“有毒、有害”的错误认识之嫌。而新的教学设计,从生活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入手,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之后,以二氧化硫的用途引课,让学生体会“处处用得着化学”,这与学生对二氧化硫原有的负面认识形成碰撞,产生火花,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的探究激情被点燃,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新的设计中还特别指出“酸雨――工业革命发展的产物”,化学工作者是酸雨的治理者,正在努力保护环境。整个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化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对改变学生原有的负面认识,提升化学学科的地位有着直接的作用。化学是一门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它给人类带来的贡献是巨大的,长远的、主要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更多的体现化学价值的例子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原有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升化学的价值。
2、创设合适、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化学的价值
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经验,将物质性质的学习融入有关的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分析解决活动中,体现其社会应用价值。新的教学设计中,借助酸雨这一熟悉的环境问题为背景,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融入酸雨的起因和形成过程的学习中,并由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在分析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时,落实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让二氧化硫性质的学习融入酸雨这一环境课题中,避免机械孤立地学习和记忆物质的性质。通过对酸雨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含硫的物质在造福人类、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当的使用也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堂课让学生充分体会化学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贯彻STS教育的观点;引导学生从综合的观点去学习和认识有关的物质,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加深对环境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作出思考和决策,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提升学生对化学价值的认识。
3、化学学科知识的落实是提升化学价值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展开,关于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也越来越多。我们在多次听课中发现,有些教学设计的很好,值得同行细细品味,但也发现一些教学设计看似实施新课程,形式丰富多彩,课堂教学时热热闹闹,但是涉及到学生的知识建构时,却蜻蜓点水,草草了事,忽视了基础知识的落实。没有化学学科知识的依托,提升化学价值将成了空谈。新的教学设计中采用问题探究的形式,在酸雨的分析过程中,通过问题的情景设置,层层深入,二氧化硫的性质融入酸雨中得以落实。再通过自主归纳二氧化硫的性质的环节,让学生自主地整理知识的结构体系,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完整地建立知识网络,有效的巩固了新的知识。落实知识技能目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课后学生阶段性检测反馈得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到位的,教学设计是成功的。
4、化学研究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指导是提升化学价值的途径
“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掌握了化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之后,即使他忘记了化学的具体知识,也能用化学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真正领会化学的价值。所以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新的教学设计中在落实二氧化硫还原性的同时,对实验探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进行指导;在自主学氧化硫性质的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以二氧化碳为类比对象)和氧化还原的角度进行归纳,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在二氧化硫功过讨论的环节教学中,让学生懂得了要辩证认识事物,并引导学生建构合理利用化学物质,尽量避免对人类和环境造成的损害的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思想。这样的处理无疑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思想性、更具由教育性。有效地落实化学价值的设计宗旨。
化学课堂是提升化学价值的最佳场所,但化学价值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综合性的任务,它贯穿于化学教育的全过程,是潜移默化逐步深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通过二氧化硫教学设计的研究,使我真正认识到了化学研究的魅力所在,也是我更确信只要我们能有意识的在教学设计中关注化学价值的提高,哪怕一节课就那么几分钟,几年的累积,都将会化学价值提高产生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吴星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1(必修1).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 包朝龙,任志强.新课程理念下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探微[J].化学教育,2008,(4):13-17
[4] 乌晓璐.一次区优质课后的反思[J].化学教育,2009,(2):32-33
WPBL(WedProblemLearning)教学法是指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网络化教学环境支持下,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我们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结合WPBL教学法,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课前提出问题,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完成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2]。通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主线,配合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教学中,利用教室多媒体,通过联系自身及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理解[3]。
2.W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中的教学设计
我们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通过“课前预先-课堂讲解-课堂协助-课后延伸”进行教学设计。
2.1课前预习
生物化学它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活动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的基础生命科学,包含了生物与化学的各种知识,对于刚入学的学生特别是文科类学生可能要比较难理解一些,学生可在课前预先自学完成课程学习及,有疑问可以标注出来,留在课堂进行提问。(1)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学生入学成绩,文理科等情况进行高低搭配,把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2)做好“提出问题”,课前思考题的合理设计很重要。思考题的设计紧紧围绕三方面进行设计:①“教学导入思考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性问题;②“课堂提问思考题”与教学重点有关的课堂提问;③“互动案例”:与本章节相关的供学生讨论互动案例。(3)课前预习的内容除了课本和配套习题外,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通过课程网站提供的微课、教师课件、以及建立的QQ群、微信群等方式进行线上学习;(4)教师可以通过网站平台、QQ群、微信群等与学生互动,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问题”。
2.2课堂讲解
利用教室多媒体,通过可播放PPT课件以及教学短片,以及各种教学模具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节谈论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通过教师讲解“教学导入思考题”进入课程。(2)课堂上对每一章节,特别是重点章节进行讲解后,通过点名提问“课堂提问思考题”,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的记忆与理解。(3)在教学课中,围绕“互动案例”,由各组推荐的1名同学作中心发言,其他学生进行修正和补充。在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和启发作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必要的点评。
2.3课堂协作
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讲解过程中,通过教学互动讨论,学生演示和学生独立讲解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学习。2.4课后延伸教师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与互动,在进行线上答疑的同时,接受学生的教学反馈;学生对未掌握或模糊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提问,并完成配套习题。2.5WPBL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效果的观察主要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从学校生物化学题库中抽取一份试卷让两个班学生作答,通过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在课程结束后,对两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结语
关键词:学科化;规范化;小学科学教学
1.引言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一般是在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使用有效方式设计和规划各个教学环节,也就是教学设计主要介于教学实践、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之间。通过教学设计与定位,有助于教师、学生充分掌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可见,对小学科学教学进行规划设计,是小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但当下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学科性和非规范化的缺失倾向,因此,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设计正常开展。
2.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学科性和规范化比较缺失
按照当下教学设计模式、最新理论与教学发展趋势,以及过去的教学实践与研究,同时充分结合国内教学实践与教学改革需要,人为地对小学科教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其中包含板书设计、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反思、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等,要具体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方案,但是设计全过程中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2.1科学性
教学设计时,各个要素表述不够清楚,一些知识点、概念混乱、模糊不清,如:教学用具、教学准备、教材准备与教学手段等存在差异。在部分要素具体表述的过程中,尤其是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表述时,容易出现实习作业、谈话法、讲授法等各种不全面、不充分的方式[1]。
2.2随意性
虽然科学教学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作为重要环节,但是在教材分析与学习分析时,教学作用和内容并不明确。一般表现为:教材分析变成教学背景的分析,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置于教学难点前、教学目标制定后,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理解不够全面、深入。
3.促进小学科学教学学科化与规范化的策略
3.1引用探究性的课堂学习
3.1.1动物植物在科学教学的作用
教师概述科学教学内容时,要充分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例如:以多媒体展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具体问题包括:(1)小学科学中动植物分类与属性。(2)小学科学中大气的来源和去向分别是什么?(3)小学科学中有用气体与污染气体取向与来源。(4)为什么大气中各种气体含量多年来基本不变,各种气体之间是怎么保持平衡的?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再进行解答,获取问题的答案。
3.1.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出绿色植物与水循环关系的问题,教师通过展示水循环示意图,让学生对其进行描述,以增进他们对水循环途径的认识。随后进行“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实验目的:观察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发生的过程;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通过哪个部位散失水分。实验步骤:从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中分别选一盆植物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用透明塑料袋罩住植物作为实验组;先用透明塑料将另一盆植物的叶子罩住,然后将两盆植物分别放到阳光下,以便能较快地观察实验现象;最后观察实验现象,对比两组装置中出现的现象,经过讨论和分析得出蒸腾作用是通过叶片散失水分的结论。
3.2重视小学教学的设计实践性
具有良好的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既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得当、教学活动开展与教学环节完整性,又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能否体现出学习的主体,能否体现出学生探究性、自主性与合作性,教师能否掌握会学与学会两个概念。只有教学设计中高度重视小学科学教学的实践,重视教学批判与反思,才可以真正实现教学中学与教双边互动,进而从学生学习状态、交往思维、情感状态与交往思维等了解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真正认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方式与教学内涵,确保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实践性[2]。目前国内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陷入理论性过强、去专业化与非规范性等困境,究其原因,大部分教学设计者过于重视教学成绩,忽视了教学实践性与针对性,加之部分教学设计者没有充分理解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导致小学科学设计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师无法发现一些需要研究分析的问题,也就不能真正理解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弥补。因此,在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需要增加教师实践教学的经验,给小学科学教学创造体验机会,使学生真正置身于教学中。例如:小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关案例与教学视频进行分析,在研习、见习、实习教学实训过程中,确保教学内容倾向小学生的心理,把学科知识转变成学生比较弱容易理解的知识。只有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掌握各种知识,全方面理解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与方式,使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4.结语
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快乐地学习。教学设计的考虑要涉及学生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及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通过进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使小学生可以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理解感受科学这一门学科的奥秘,同时真正理解科学和大自然的关系,进而培养起小学生关心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实现该阶段的科学教育目标。参考文献:
[1]黄晓钰.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中的教学设计[J].读与写(上,下旬),2013,14(09):1-2.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具体操作中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展示目标;紧扣目标,进行教学;围绕目标,论断反馈;进行矫正,落实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大纲是其基本原则,但同时应结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否则会适得其反。教学目标是一个多文化的概念,不仅以传授知识为目标,还要依据大纲和教材,渗透以下内容:各种能力的培养,学习、研究方法的掌握,良好习惯、科学态度、思想品德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教学中不考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的。在初中化学中,有许多探究性实验,如对空气中和人呼吸产生的气体各成份含量的测定,可通过学生的猜想或假设,设计多种可能,然后,分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由学生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科学的探究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优化
对于确定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和梯度,应当做到以教学大纲为纲,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学要求。首先应统览全章内容,划分单元之后,再回到每节课的内容上,运用整体—部份—整体的分析方法,才能做到每节课相互串联,在教法及知识结构上不脱节。在挖掘教材优点的同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翻阅资料,从中寻找最新的有关背景资料,选择较好的表述方式,好的典型例题,好的演示方法及适宜的辅助练习等,以弥补教材某些方面的不足。例如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的教学中,结合课文的特点,我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得知“海啸”和“飓风”等的形成也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有关,因此,在上课引言时,我采用 幻灯把“海啸”和“飓风”引起的灾难性的场景呈现在同学面前,让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找出他们引起的原因,从而激发同学的求知的众望,再根据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已知的知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相结合,打破书中原有的格局,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该堂课的的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总之,在优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主次详略得当,精讲多练的原则,分表哪些内容教师讲,哪些内容学生讲,哪些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讨论,哪些由师生共同解决等。课堂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使各个教学环节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合理安排,让教师和学生各处其位,协调一致,配合有序,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教学结构的优化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教与学的各种因素,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原则,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及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等,设计好符合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教案。 一节化学课一般包含有新课引入,讲授新课,课堂例题,巩固训练和课堂小结等几个部份。各个环节必须在时间分配上合理安排,在内容上精心设计,才能形成有层次的科学和谐的结构。如新课引入的方法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是每堂课的“开场白”,运用得当,则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可为新课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主要可通过提问讨论法、习题解答法、实验法、猜想法、类比法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其中,提问讨论法在基本概念及基本方法的教学中运用得比较多,习题解答法多用于学生已获得了较多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等物理知识,而新课将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实验法主要用于边讲边实验的授课类型中,可由教师演示或由学生分组去做。除此还有很多的引入方法,在设计上应力求简单明快,起到启发思维的作用。如在讲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时,可让学生回顾初二物理中所学的“分子、原子”的知识,从而在化学教学中进一步体会他们的深层意义。
四、教学手段的优化
众多的教学手段中,教学语言是最基本然而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须十分重视教学语言的训练和运用,口头语言应规范、生动,板书语言应工整美观,体态语言应大方得体。除此之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较为传统的光学投影仪之外,多媒体技术在辅助教学上,可通过微机揉合图、文、声、像为一体,对各种教学信息进行加工,以交互式为手段,为学生创造逼真的物理情境。例如:在初中化学“奇妙的二氧化碳”一节的教学中,二氧化碳气体倒入放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的实验,我们利用录像观察用“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盛有多个燃着的阶梯蜡烛的大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具体生动,印象深刻,效果明显。
五、教学方法的优化
精心设计课堂,注重学习方式。三尺讲台,40分钟,同一教材,效果却大不相同。回顾我们的数学教学,多年来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形成了模式化教学,数学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和机械性的劳动。现在我们在课堂中要精心创设情境,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途径,收集数据、材料;根据所得数据材料探求新知(求出假设);作出共同的结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活力。总结(方法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计算、回答问题、讨论、阅读课本、再做实验等方式)。通过这些活动来巩固提高、指导运用。活动教学论告诉我们,数学既是认知过程,也是活动和实践过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流动为主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可见,一节课的成败关键就在于课堂设计。
在数学教学的活动中,我们还耍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如我在讲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就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先出示两个大小悬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一眼就看出来了。又出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怎么知道大多少呢?学生就用他学过的一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量,紧接着出现两幅图,一幅是长长的梯田,一幅是学校的操场,怎样才能知道梯田和操场的面积呢?我们也这样蹲在地上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厘米地面积去量吗?这就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
第二步:引导发现。那么谁能发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呢?然后要求学生分组把准备好的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学习用的正方形和透明方格纸,以及几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拿出来,找这几个长方形的面积,这就明确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在量和摆的活动中去收集数据。
第三步:根据所得数据材料,探求新知。学生提出了四种求这几个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一是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摆,找长方形的面积,二是用透明方格纸去量,三是用直尺在长方形上画方格,紧接着第四步、第五步引导学生说出各自方法的道理,哪种简便,讨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结论。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借助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并进行枯燥的知识灌输。在方式单一、氛围压抑的情况下,很难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随着教学改革进行,教师要把握教学新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借助现代化的工具来辅助教学,能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中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让他们主动分析数学知识,积极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使学习效率有效提高。把多媒体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为教学课堂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教材中的抽象知识进行转化,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促进他们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分数概念和分数表示的意义,在直观生动的图片引导下,学生能快速和理解有关的分数知识,让他们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加快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理解起来有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直观的画面促进学生的理解,降低学习难度。在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情境中,能激发学生极大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分析,构建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加快学习进步,高效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在丰富、生动的情境中,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他们把解决教材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当成了挑战,积极、深入地进行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尝试,摆脱定式思维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在教学“认识分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一个蛋糕,从中间切一刀,把蛋糕分成两半,每一半是整个蛋糕的1/2。在多媒体直观、动态的展示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分数表示的意义。然后教师用出示几个简单的分数,让学生通过画图、折叠、组合等方式来表示这些分数。在多媒体情境中,学生的探究积极性高涨,他们深入分析所学的分数知识,很快掌握了分数的知识,并学会用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对题目的分析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主动思考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为了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让他们通过阅读有效提取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教师给出学生数学题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隐含条件,顺利解决题目。在进行数学阅读时,学生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才能从阅读内容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他们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在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训练不断提高。例如,教师给出题目: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拍皮球,小红拍了20下,明明拍的是小红的2倍,小丽拍的比小红和明明拍的总数少5下,算一算明明、小丽各拍了多少下?三个人一共拍了多少下?在分析题目时,学生通过阅读得出已知条件:小红拍了20下,隐含条件:明明拍的是小红的2倍,小丽拍的比小红和明明拍的总数少5下,得出明明和小丽拍的数。通过阅读训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更有条理,在分析数学题目时能深入挖掘提干内容,把解题需要的信息都找出来,有效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合动手操作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运用直观思维分析问题,在学习抽象的知识时,仅仅依靠直观的思维不能有效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动手操作和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剪一剪、画一画等方式来帮助理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动手操作,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图形,并把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通过直观的操作和思考,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掌握了知识的本质。在数学活动中设计操作环节,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的数学创新思维获得发展,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关键词:思维发展;教学设计;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教学设计”这一环节,促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得到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的任务不再是片面完成知识传授,而是要注重学生思维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整合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性,且探究了优化科学教学设计,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作业评价三个方面着手。
一、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性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理念和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个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简单,且该阶段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期,认真研读教材,精心做好教学设计,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整合教学资源,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如,多媒体课件、网络专题以及教具等,教学设计时更是要遵守“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立足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自身特色,满足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二、优化科学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它对课堂具有导向性、控制性、鼓励性和评价性。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都较为注重教学目标的“导向性”,而忽视教学目标的“控制性”“鼓励性”和“评价性”(下面简称“三性”)。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小学阶段学生的特性决定,“三性”不仅不能忽视,且要将“三性”与“导向性”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全方面发展。教学目标不具有“控制性”,就意味着课堂教学不具有控制性,必定会使课堂教学组织陷入无序的状况中;教学目标不具有“激励性”,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导致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学目标不具有“评价性”,不利于验证学生掌握情况,把握课堂教学情况。以《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三年级上册)一课为例,传统的教学目标设置一般都是围绕教学内容分为:
知识目标:让学生认知具有生命物体的特征,掌握识别生物的标准。
过程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本节内容,增强对自然界的热爱。
优化教学目标,不仅要有知识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还应该有控制目标、激励目标以及评价目标。
控制目标:把握课堂探究活动的流畅性和节奏感,避免课程探究杂乱无序。
激励目标:肯定学生的行为,表扬学生的表现,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评价目标:课堂整体基调教师满意度较高,学生对于知识与教师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对比两个教学目标后发现,优化后的教学目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突出学科的限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行为更具有针对性,兴趣高涨,整个课堂井然有序、生动有趣,学生的探究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
2.优化教学过程
科学学科具有直观性、生活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探究活动”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力求具有生活性,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陌生感,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优化教学过程,笔者较多的是采用展示丰富内容、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层面开展科学探究等方式进行。
多维展示教学内容:教材设计的内容非常有限,仅仅依靠教材内容施教,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会让学生觉得内容零散。教师可以通过实验、网络图片和实物教具等丰富教学内容,从而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如,在学习《校园里的植物》(三年级上册)时,笔者将课前制作的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看到许多植物图片,在视觉上先给予学生冲击,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将科教片的一段或者一部分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明白植物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展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不同植物之间的对比,使学生明白植物之间的不同和相同之处,然后带领学生在校园中实地观察,整个过程中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还会促使学生养成分析、概括、观察的良好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创设生活情境模式: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做到“课堂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学生更热爱生活。如,教学《常见的材料》(三年级上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日常运用的实物拿到课堂上,然后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成员,将自己小组的实物进行简单的讲述,而且要指出该物体的材料。对于有异议的实物,进行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探究,让学生明确事物的性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促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思维得到发展。
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探究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完成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和发展。如,在学习《土壤里有什么》(三年级下册)时,教师可以将课堂移到学校的操场上,将学生分为任务不同的几个小组:有负责搜索土壤中的植物、有负责搜索土壤中的动物,而且要求各个小组对发现的生物特点进行观察和记录,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将小组的成果汇报一下。整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够放任,而是要及时引导,促使探究活动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3.优化作业评价
小学科学的作业与小学语文、数学等课程有许多不同,典型的特点就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促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更要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优化作业评价,具体来讲就是:坚持多元化和个性化,肯定学生的独特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闪光点,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作业设计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且这个问题需要运用课堂教学知识加以解决,但又不能够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探究,这样以来学生作业的过程,就是自身思维的发展过程。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片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仅不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还会禁锢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作业评价,促使课堂教学设计得到优化,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思维个性,保护学生的闪光点,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禹卿.为小学《科学》课程设计效果良好的实验[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关键词: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向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构建高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成为我们每位化学教师执着探索的课题。要实现化学课堂的高效率,就要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一讲到底”的旧貌,必须更新观念,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老师的指导为辅。精心备课,师生互动,激活课堂气氛,加强实验,重视探究,激发兴趣,精心编制导学案。每节课分散难点,精选重点,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思辨性、创新性、连贯性的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从而使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一、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教学时要善于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如生活展现、实验演示、表演体会及利用电脑、实物投影、电视、录像等多媒体进行图画展现、音乐渲染等,这样可以将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学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例如在讲解酸碱指示剂与碱的反应时,可穿插这样一个化学小魔术:首先在一张白纸上用石灰水画上几朵花,表演时,让学生观察晾干的白纸,看不出纸上有花,然后用毛笔醮取酚酞,轻轻涂在白纸上时,几朵鲜艳的大红花呈现出来。一条简单的性质:酚酞遇石灰水(是一种碱)变红色,致使学生兴奋不已,惊叹化学的奇妙。酸碱指示剂的知识传授后,教师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完成,即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0%的NaOH溶液,5%的H2SO4溶液,5%的紫色石蕊溶液。试设计《“雨”落叶出红花开》这一趣味实验。学生们兴趣很浓,纷纷动手设计实验,使课堂的气氛十分热烈,并且都掌握了知识,教学效果很好。又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先播放一段“死狗洞”的录像,学生觉得很有趣,教师就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录像里的情景,然后学生自己总结出二氧化碳的性质。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学科特点,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生动直观有效,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也能使课堂呈现出创新活力和勃勃生机。例如:在绪言课中可给学生做一组化学魔术:将两瓶“白酒”(碳酸钠酚酞)混合后就变成了“红酒”,“红酒”中加了另一种“白酒”(稀盐酸),“红酒”立即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把“汽水”中产生的气体再通入另一种“白酒”中(石灰水),“白酒”又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精神饱满,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课后可以让部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钻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要在四十五分钟课堂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能轻松接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有极其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理解吃透教材、掌握学生。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与生活五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果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在教学中针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和启发,从而达到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四、优化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创设教学环境;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档案袋评价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探究式的学习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课堂如何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通过教材培训、听课评课、教研讨论、以及笔者参加的省市区的各种研讨课谈谈自己关于课堂设计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从日常生活或常见的实验现象入手,在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同时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化学,感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初步体现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在《杂化轨道理论简介》一课中,老师给出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四个碳氢键完全一致,此时学生便会质疑:C原子最外层2S轨道有一个成对电子,2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H原子最外层1S轨道有一个成对电子,如何能形成正四面体结构呢?针对学生的困惑,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①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已经知道甲烷分子呈正四面体型,它的4个C-H键的参数完全相同。但是C原子最外层2S轨道有一个成对电子,2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H原子最外层1S轨道有一个成对电子。那么C原子最外层电子如何变化才能与4个H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呢?
②激疑:学生回答出C原子最外层2S轨道上的成对电子中的一个激发跃迁到2P的那个空轨道上去,但即使这样,四个电子能量也不同,那么如何形成完全相同4个C-H键的参数呢?
③引出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④展示部分典型分子式和杂化类型表格,组织学生寻找杂化类型步骤。
二、强化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流程是“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和猜想分组讨论调查和研究得到并介绍自己的成果结论学生能力评定”,这与课改的理念是相同的,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得高分,而是学会如何学习。例如在《原电池》一课中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产生气体,再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气体生成。学生用初中已有的知识可以轻松解释上述现象。再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和电流表串联起来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铜片上产生大量气体,而锌片上几乎无气体产生,同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铜片上会有气泡放出?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呢?电流表指针为什么会偏转?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找到原因和规律。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和药品:铁丝、石墨、铜片、锌片、导线、电流表、四氯化碳、稀硫酸等,让学生讨论思考,设计实验,找到原因及规律。通过实验学生能得出:将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用导线连接起来,在电解质溶液的环境下形成闭合的回路,通过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电流。学生自己探讨形成原电池的条件,并设计其他实验证明该结论。
三、开展档案袋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
评价学生的探究结果,使全体同学一起评价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之间、小组成员之间对探究的成果也进行了小范围交流讨论,对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质疑,对于不同的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探究的问题有了较全面、深刻、独特的见解。教师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例如: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课中,知识性的内容较少,因此根据新课改精神,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究设计量热计。开始学生设计的较简单,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水的温度升高来测量反应热,其他同学看了设计图以后,提出了很多修改意见,于是他们经过讨论研究,吸取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了改进,最终展示的设计成果已经与成品非常接近。教师可以针对上述过程设计如下学生学习评价档案袋:
通过档案袋评价,真实反映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并对探究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其对以后学习的兴趣。这样,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只看结果,而是更看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四、鼓励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会科学家走的路,教师的角色就要转变,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而学生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碰到问题时善于独立思考,富有创见,根据自己的思考提出不同的意见。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各种独创之见、各种标新立异的思考,都能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同样在《原电池》一课中,当教师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起来以后,铜片上产生了气体,学生思考在铜片上产生的气体有可能是什么呢?多数学生可能通过预习认为是氢气以后,就不再思考了。这时教师要适时引导,提出质疑,是否会有其他气体生成的可能,并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这时学生会想到其他气体可能是氧气、二氧化硫,硫化氢等。但是通过讨论发现,若生成氧气,则化合价都升高,所以不可能为氧气。若有二氧化硫、硫化氢则会闻到气味,所以也不可能。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将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验纯后点燃,通过现象证明确实为氢气。通过求异过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到位,思维更加严谨。
[参 考 文 献]
[1]张伟.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19).
[2]王日新,王健.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1(11).
[3]孙加梅.浅谈新课改下的化学课堂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