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

第1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美术欣赏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引言

多媒体技术作为高教美术欣赏教学应用中,教学改革和现代科学技术深入发展的一种产物,它对传统美术欣赏教育弊端的改进有着积极的作用。而随着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价值的不断显现,多媒体技术在现代高教美术欣赏教学方式的改进、学生兴趣的激发、美术教学效率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都展现着重要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对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价值和应用效果的分析,这对美术欣赏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应用优势的展现,以及高教美术欣赏教学质量的提升都有着重大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多媒体技术是以数字化为基础,以计算机为媒介,通过对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加工、传递、存储等综合处理下,所建立的一种相互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1]。而美术欣赏作为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论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在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跨越古今中外、复杂多样的特点。结合多媒体技术和美术欣赏教学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在高教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1)改变了美术欣赏教学的展示手段,在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声像、视听交互界面和交互操作功能下,为学生展现着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使美术作品的展示更加具体、可视;(2)激发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动画、音乐、图像、讲解等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在直观演示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美感吸引力,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学习兴趣;(3)提高美术欣赏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只需在课前做好备课,在课堂上将需要讲解和欣赏的作用以高质量的影像播放出来即可完成教学任务,即省去了教学中的大量讲解,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4)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多媒体技术能够创造出各种丰富情景和意境氛围,结合学生感官上的综合刺激,能够让学生在人机交互界面下灵活操作学习内容,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以及美术欣赏能力的提高。

二、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选择先进的计算机教学软件

从计算机教学软件在美术欣赏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分析,其软件的存在主要有三种方式:(1)教学辅助工具,主要作用在于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常见的美术欣赏教学软件为Word、PowerPoint、Photoshop等,在这些软件中,因美术欣赏教学需要大量相关的图面,并需要对所展示的图片进行各种不同效果的编辑,促使所展现的美术作品更加抽象、逼真、具有观赏性,因此,Photoshop得以广泛应用。(2)教学功能软件的设计,它包含教学和练习两个部分,重在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操作性,其中,教学部分所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进行的分类设计,练习部分所指的是教师将设计好的美术欣赏后的题目,通过软件和端口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作答[2]。(3)教学仿真系统,以仿真为主旨为学生创造强烈的幻觉和真实的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欣赏作品,但是,目前这种软件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尚不成熟,但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较为明显。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产生

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教学课件的制作。通常,课件制作的主体都是对中外美术史比较熟悉的专业教师,他们根据美术史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和逻辑对教材进行创作性的删减和位置重排,在对课程知识体系的科学整合和优化中就制作而成了多媒体课件。在此基础上,美术教师还可以通过自身的思维逻辑,创造性的编排自己搜集、扫描、拍摄到的作品,让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更加丰富。美术欣赏课件的制作中,其是以教学大纲和配套的教学为基础和依据的,但展示的资料不能仅仅局限在配套教材中,而在美术欣赏作品的完善下,教师还需要认真筛选已经搜集的作品,在对一定内容逻辑认真排列和整合的基础上形成新的信息集合体,这就形成了一个美观、整洁的课件。

3.多媒体课件的播放

在课件的播放中,其具体的展现方式为:关闭电灯和窗帘,在降下投影白色幕布后将投影仪打开,随后教师从电脑中将已经制作好的PPT课件打开,这样课程内容就投放在了白色的投影幕布上,然后教师按动键盘和鼠标,在幻灯片的不断变化下,图片和文字也随之延伸和变化,而教师也在此时开始讲述和幻灯片内容相关的美术知识[3]。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所讲解的内容主要为不同时代的美术总体风格、美术风格的变化和发展,以及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风格变化特点等。课件的播放中,随着幻灯片的不断变化,美术欣赏的作品也会随之变化,并从一个时间段向另一个时间段跳跃,进而让教室成为一个不断变化的艺术博物馆,在这个艺术博物馆中,学生沐浴知识,教师激情导演,即使最后幕布最终变黑,内容已经结束,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和画面背后的故事依旧深刻的留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环境,还促进了高教美术欣赏教学的趣味性,更利于学生的接收。但是,多媒体技术毕竟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方式而存在的,在美术欣赏教学的应用中虽然优势众多,但依旧会有一定的缺陷,而在美术欣赏教学未来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要想发挥技术优势,还需要有效规避风险,扬长避短,提升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赵民.多媒体技术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价值分析与有效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04):76-79.

第2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关键词】社会价值体系 课程 黑白 文化自信 教学改革

本论文为2015年度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白形式语言应用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5XK091)。

课程在美术教育学科的谱系里处于下端,其上是美术学、设计学、和教育学、心理学,再上面是美学、哲学、文化学、社会学,而支撑这些的平台则是社会价值体系。就设置的课程而言,应当从上至下,与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方向一致,课程改革的开发设计应当要提升到一定的战略高度,与顶层设计相匹配,关注宏观和理论问题,从研究人们如何创造意义的社会学角度去介入,使新课程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从文化学的角度去介入,从人的认识出发,把课程的建立理解为一个理论统摄的应用,而非一个简单的实践型应用。这样课程定位才能明确、内涵容量扩大,有效覆盖面广,社会兼容性强,对其进行共享的可能性增大,因此也会带来社会价值的新增值。下面以我参与的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的《黑白形式语言》课程开发为例,来呈现我们对于课程的打磨及对于课改的思考,以自己认识提升的三个层次为解读路径,希望大家能够看到我们对于课程所传达的社会价值体系寻找的动因及依据,为新课程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1.深挖课程

《黑白形式语言》课程的黑白概念最初发端于对课题深挖的需要,也是针对在教学当中发现问题的应激反应。西安美术学院造型艺术部的素描第一课是《素描体验》,在实践环节上对素描的构图、形状、色调等造型因素和基本表现技能进行了课题的拆分,目的是让学生对素描学习有较方便的体验之门。经过一个教学循环的实践,发现这种单元训练虽然方便解决技术问题,但是容易造成学生孤立的理解知识点,不利于素描整体观的建立。并且课程当中的环节较多,课题有相互重合的部分。考虑如何把《黑白灰色调》与后面的《正负形》和前面的《形状》整合起来,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有机联系,我们将“色调”这个容量相对较小的课题推至根本,提出了“黑白”这个较大的概念:首先黑白是认识,是对立统一看待问题的方式。它使人认知外部世界的范围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推向一种精神性的境界。其次,黑白是变化的,丰富的。把对色调视觉的感受提升至“墨分五色”的理性高度,让学生理解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应关系。还因为黑白可以与形状产生直接的视觉联系,有时黑白就是以形状的样貌显现的。通过黑白的形状、空间层次表现到多元语言形式的构成,以“黑白”为线将素描的基础训练、造型能力训练和创作表达贯穿起来。这样的梳理不但让知识点的内涵更丰富了,同时也用概念把课程的体系建立起来了。因为黑白概念的确立是从对造型艺术的认识出发,在素描本质上去理解的,并以此辐射了整个素描教学。这次课程的调整中,我们以新概念的建立为突破口,试图向课程的本质探索,于是才有了对新课程设计的观察与思考。

2.设计课程

我们对于《黑白形式语言》课程的设计不仅仅是课程内部发展的需要,也来自外部社会的压力及要求。当今是以视觉文化占主导的时代,视觉的多样化发展也对现实进行着新的建构。在高等美术学院基础教学中,那种由单一的判断标准、单一的价值取向为基准的传统美术教育课程,目前已经无法适应作为视觉文化影响之下的多元化发展的美术教育教学。因此我们针对大量发展的设计类等新专业的需求,从与其专业对接的角度思考,以套餐的设计形式开设了五门课程,通过多口径的形式语言进行对接,同时以视觉素养培养为基础来拓展课程的适用性及有效性。其中黑白作为一种视觉素养,传达理想化的效果与崇高精神的力量的“形而上”意味,以万变不离其宗的艺术价值的本体对应,满足了无论是造型类还是设计类专业的视觉审美需求。再者黑与白那种对立与相互转变的活力,能让人远离浅表的视觉娱乐,借此作出更多的尝试,生成更多的视觉经验,并在转换或提炼中建立语言的自觉性,形成多元的视觉形式语言。无论在素描、中国画、油画、设计、工艺、还是在影视动画中,均可以通过黑白语言形式的不同阐述应对那些被普遍认知的视觉感受。因此作为新的形式语言课程,它的对应性更宽泛,更有开发价值。可以说在黑白形式语言课程设计时,我们已经把课程的意义建构作为我们优先考虑的选项,逐步把从知识、审美价值去寻找课程重建的中心,转化到从社会维度上的价值输入课程体系,在敞开性的构建中去生成重要的课程核心。可这仅仅是新课程建立的基础,如何把课程打造成为精品则需要通过强大的动能输入来培育。

3.开发课程

课程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课改也在不断完善中。一个课程从无到有的建设相对容易,但是要让课程做精做强,做到具有影响力、引领力,达到被更多人共享的程度,不但要对课程的打磨更到位、还要让课程的包容力更大,这就要求课程定位的目标更高,更具引领的意义。《黑白形式语言》课程从开始到现在已有三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是课程内容仍然在以西方美术造型系统占主导的教学模式之下,中国传统造型教育实践积弱。如何突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西方化的单一模式,将中国传统美术引进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从人类文化的整体角度看待、研究,与西方美术互为参照,提供多元造型观念出发的基础,完善适合当代中国美术高等教育的造型基础教育教学体系,成为我们对课程背景的深层挖掘。我们发现黑与白不仅仅代表着两种极致的颜色,更是与中国的古代哲学、美学紧密相关,背后承载了东方的文化价值观。例如,中国古典哲学里,所谓“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知其白,守其黑,方为天下式”,反映的是中国人认知世界的态度,通过知常达变孕育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例如“墨分五色”背后对应的中国文化观。把中华传统文化视为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从理解课程存在的意义去开启,借助传统资源多元的黑白语言形式,诸如书法、篆刻、画像砖、民间剪纸、皮影等来丰富课程的内容。如果把这些信息通过课程传达给学生,等于在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价值释放了出来,好比激活了自身的文化基因,随着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被传导到我们的认识和行动中,逐步会从文化自觉上升到文化自信,而信心指导行动,从而产生真正的文化自强,形成新的能量辐射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利于文化价值的传播。既然黑白象征一种文化认同的符号,那么黑与白的呈现为何不能从一种民族自信的视角再次出发来确立其新的价值?进一步整合研究,为中国传统美术进入现代美术教育并有效的推进中国美术发展提供切实的实践依据,这也是本课程研究内容的价值。从这点来说,《黑白形式语言》课程改革也成为参与民族文化建设的自觉行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为课程注入文化自信的核心动力,找到与社会发展要求相契合的载体,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启迪,因此具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3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高等美术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培养出绘画“巨匠”,而非绘画“匠人”,表面上仅一字之差,可实际却是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既包含技术更融入思想,而后者则仅仅依靠手上功夫。教育家黄全愈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中说:“绘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也可以是一种扼杀创造、重复他人的一种技能。”油画创作技能固然举足轻重,技法的娴熟程度也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杆,但它只有很好地服务于油画创作思想,才能体现出油画真正的艺术价值与无尽的魅力。我们要勇于成为那个艺术开创者,而不是永远追随别人脚步的“匠人”。玩世写实主义画家方力钧独树一帜,以其个性鲜明的泼皮“光头”形象作品来反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无聊情绪以及泼皮幽默的生存感。同样还有曾梵志的“面具”、岳敏君的“笑脸”、周春芽的“绿狗”、张晓刚的“失忆与记忆”等等。油画作品蕴含的“个性化符号”,能够让人一目了然、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代表着一个时代。画家靳尚谊从美国考察归国后教授油画课程,他作画融入古典,学生便都开始学样,自从他的《塔吉克新娘》问世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油画便形成了一股“古典风”的热潮。

传统油画是写实的,但从整个美术历史进程来看,油画大师一般都不会把写实作为艺术的最终追求。一般会通过抽象或具象的描绘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油画语言风格,建立独有的造型意识与色彩表现。因为本身就客观存在的对象再以纯客观的艺术手法来描绘,必然不会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与美感。同样是哈姆雷特却因为读者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表明个人主观因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作画者把自身对描绘对象的感悟诉诸于油画语言,通过这特有的语言来传达自己作画时独到的感受。马蒂斯认为,绘画应该是自我审美经验的表达,理应具备独创性。现实生活大环境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太多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领域,但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以及对艺术、对生活的理解领悟因人而异。不同的时代背景、个性特征、人生体验等都是影响当时创作感受的因素。而所谓的油画创新也并不是纯粹的观念更新或形式多样,美术应该回到美术本身,超越一切外在形式的内在油画语言具有永恒的价值,油画应该形成自身独立的语言体系和价值体系。

油画个性化语言的培养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当前的美术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欠缺的也恰恰是这一点。对于油画个性化语言表达的研究,成为了当前我国高等美术院校学生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只有不断地拓宽对油画语言的探究,油画独有的表现力才会更加地个性多样,所以,当前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油画个性化语言显得尤为关键。

二、我国如何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加强油画个性化语言

世界各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制都在不断地革新,而我国当前的美术教育格局就显得相对落后一些。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法国成功的转型经验,因为二战前它是世界艺术的中心,然而战后却悄无声息,甚至处于下风。于是法国从高等美术教育入手,改革陈旧的美术教育体系,融合各个学科,革新学生的思维认识、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要想根本改变当前的高等美术教育现状,我们需要开拓思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美术教育体制,培养出21世纪创新型的油画人才。

1.优化课程设置。实践必须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增强高校学生油画理论知识以及相关人文知识的教育,并将油画技能练习与审美情操有机地结合起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油画修养。只有使学生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加深学生的情感认知程度,增强其领悟力与油画表现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油画语言表达能力。

2.构建开放的油画学习环境。树立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营造学术自由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大胆而个性化的油画创造力,最大程度地施展高校学生个人的艺术特色。正如一位法国著名教育家所说的“只有环境和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处于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才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最大化地激发出个人的潜能。

3.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充分关注和尊重高校学生个体的差异,不能同化学生的创作思维,限制学生的油画个性发展。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创作思维,不能够忽视或者扼杀,尊重学生的油画独创性,支持标新立异,才能使学生各展其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油画人才。

三、向吴冠中学习培养自身油画语言个性化的意识

而作为高校学生,我们显然需要良好的高等美术教育体制,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高等美术教育的主体,要从自身因素出发,培养自身油画语言个性化的意识。如果我们自身没有打破传统、追求油画语言个性化的意识,即使身处再完美的教育体制中也无济于事。吴冠中先生在追求油画语言个性化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反对国内部分画家“一招鲜”的做法,因为这并不能称之为艺术,艺术应该是根据每一次对客观对象的感受变化而改变方法。他认为“笔墨等于零”,重申作画感受的表达,在看透笔墨的同时又不能被其束缚住,否则就会影响作画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石涛的“无法而法”以及中国兵法的“兵无常法”,就是这个道理。创作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而作画感受也因此变化无穷。吴冠中先生喜欢梵•高的《向日葵》,因为他的每一朵向日葵都是极其生动的,各自代表着不同性格的人物。在梵高的视野中每个物象都应该如同一场戏剧,充满着冲突与矛盾。同样的,南宋画家牧溪的柿子也是带着不同的“表情”。我们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感受吴冠中先生油画的个性化语言。

1.构图语言。“绘画构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平面分割。”吴冠中强调画面中的主体物要突出,分清主次,形成一个视觉的中心。而且,推崇画远景,因为透视大,视觉效果更强烈,他认为近景面积大、形象空洞。

2.造型语言。将西方的构成理念引入油画创作。充分运用点、线、面和几何形的不同组合来展现作品的形式感与意境,蕴含浓烈的构成意味。单独的一个点、线、面、几何图形并不具备多少艺术性,但是将它们丰富地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并使之统一、和谐,这就是吴冠中油画独到的创造。

3.色彩语言。黑白灰不仅是吴冠中画面构成的关键,也是他色彩语言的核心。他认为“黑白能表现世界的本质,能表现色彩的本质”。另外,他将红、黄、绿的色点或色块作为纯粹的视觉符号,“笔简色少意境深远”。他的作品运用不同几何形构成画面,黑窗、白墙、灰顶融合不同大小的红、黄、绿色块,彰显色彩的单纯之美感,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四、结语

第4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一、现行美术教育中“惯性表述”所带来的困惑与迷茫

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艺术现象,总是要同一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而作为具有传播文化、以美术为载体的学校美术教育,无疑应该体现和遵循这一基本美术规律,使之能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需要相适应。客观上讲,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近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仅有近百年历史,且更多的是通过掺杂和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未在真正意义上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术教育理论体系。有鉴于此,更需要以一种多元的、宽容的、多视点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其与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多元文化教育由初始的美国民族教育模式,逐步演化为欧洲大陆国家民族教育的价值取向,最终成为世界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理念”[1](P51)相吻合。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总是热衷于对中西方主流美术理论及其技法的“惯性表述”,而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表现得极为淡漠;没有处理和把握好教育须与一定的社会、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相谐调相适应的规律,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往往持一种“文化普世主义”、“东部地区中心主义”的主流文化视点;[2]以所谓“科学的”、“现代的”、“先进的”美术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去试图改造和取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教材中也无一例外地充满了大量对汉文化艺术传统、都市文化和西方美术文化语境的“惯性表述”。即使有一些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流连于汉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文化艺术,至于有关少数民族美术的内容则是匆匆带过,犹如走马观花。这显然是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精神及现代教育理念不相融合的。美国已故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这样说道:“教材须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有联系,才是人类化的教材。”[3](P25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现状,强调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强调:“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人文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同时还谈到:“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笔者通过对我国西部藏区中小学校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我们正规的美术教科书提供给藏族学生的知识内容大多是远离他们的生活体验,与他们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生活情景不甚相关甚至是毫无关系的。多数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基本上仍是参照和沿袭内地城市的教学模式,而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触及甚少。有的地区也开展了一些诸如“唐卡”技法一类的教学,但提供的教材五花八门,大都是些市面出售的带有晦涩艰深宗教表述、以《画经》理论技法为指导的成人类读物,根本不能提供系统的教学大纲、教学章节、教学重难点分析等教科书本应具备的内容。在这样的“教材”面前,学生们所表现的只能是不知所措。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藏区学校师生对现行美术课程的漠然、困惑和迷茫,甚至产生心理排斥,反映在学校美育教学成效上,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由此,笔者以为,要搞好藏区学校美术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编写和出版适合藏族地区美术教学的教材和相关辅助读物,使藏族学生有机会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有所了解、认识,并从美术的角度去理解、去消化、去掌握。从而在根本上体现学校教育的美育目标,有效地激发民族文化艺术自豪感,以此促进藏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

二、发现和了解藏民族文化艺术审美内涵是藏区美术教育的重点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许多适应自己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文化艺术样式,这些都渗透着他们的文化艺术审美内涵。如何去了解、去发现,是藏区美术教育的重点。身为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的机器,以及充当手工作坊的师傅,而是应该扮演启迪思想、促进理解、激励创新的引导者角色。要帮助学生明辨和讨论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作为教师理所当然也需要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要针对本民族审美内涵、审美精神等方面的讨论,形成一种开放的课堂讨论气氛,这是搞好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对藏民族艺术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时,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象传达民族审美意识,反映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教师还要有打破一些旧传统禁忌的勇气来支持讨论。在多年的藏区美术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自己虽是藏族,但对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也是懵懂少识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使他们能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历史传统、审美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其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实践证明,学生如果放弃自己熟悉的本民族题材而去追求所谓的现代表现,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反过来,在他们选择了自己熟知的民族题材去进行表现时,表现起来就很顺手,脑子里就有很多想法,在作品中也就有很多“话”要说,再结合一些必要的技法支撑,他们最后完成的画面效果,不仅自己满意,而且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此,作为教师应联系学生们在美术创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研究藏民族艺术的文化传统审美内涵,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的习惯,指导学生对藏民族生活地区进行一些基本的调查研究和采风写生活动,从而促进对藏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审美内涵的发现。

三、藏区学校学科建设中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当代背景下开掘与利用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确有大量新的课题可做,在这一方面,藏区地方民族院校有其自身的优势:

一是身处民族地区,有了解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方面的优势,包括对藏区习俗上的感受、融通和言语沟通上的便捷。

二是高校特有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必要的研究人才方面的优势,除了院校自身的专业人员外,从民间到其他文化艺术实践与研究机构,均可以作为学科建设可以整合的重要人才资源加以提取。

三是学术科研成果便于检验与回馈。目前,在藏区的学校教育中,除大学最早开设了藏族美术专业课程外,一些地方性大学也相继开办关于藏民族美术方面的专业,并不断加大对藏族美术学科建设上的科研投入。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对于学科建设中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利用的表述,往往见仁见智,但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指向应该是明晰的,那就是努力探寻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的机缘,并不断获得新的艺术突破。这是民族、地域文化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当代背景下对于民族、地域文化身份的确认。对民族、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诠释,关乎本地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科学传承,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人文品质的魅力,为推动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艺术事业提供学术上的支持与服务。

第5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学;审美素养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高职院校培养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素养的人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在各行各业中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也成为评判人才的标准。传统美术专业培养出的学生,审美素养平均水平明显偏低,不仅不能达到学校的教育目标,也不符合知名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审美素养的教育并不重视,学生对艺术的品味鉴赏能力明显不够。因此,探讨出科学合理的高职美术教学中的审美素养教育方案是大势所趋。

一、审美素养与美术教学概述

美术教学的理念和特征。美术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讲授美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培养其必要的美术技能来满足社会经济需求、文化价值需求以及精神需求。美术教学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需要采取特殊的感知教育方案。在高职美术教学中,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使之感知人文艺术的精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在一定审美素养的基础下,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帮助学生活用专业知识,表现美术在当代的实用性。美术学科作为艺术学科中很重要的科目,对美术素养要求也较高,学生要在生活中、文化交流中认识美术。如果学生在创作中缺乏想象力、自我意识以及情感,那么仅凭专业知识和绘画技巧是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艺术修养高的人,对艺术的感受、体验、评价等都有一定造诣,能够获得艺术的享受。审美素养是人类对于艺术的感受和理解,对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审美素养,那么便很难享受到艺术的趣味与魅力,没有活力与趣味的加持,艺术前进的道路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艺术专业的学生要对艺术理论、艺术创造、艺术鉴赏、艺术发展规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审美素养能够调节和缓解学习过程中的乏味情绪,起到放松心灵的作用,激发学生持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训练他们的创新意识,使之形成独立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开展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对美术教育重要性整体认识不够一些高职院校受传统教育思想和社会就业压力的影响,对于美术教育往往不够重视,没有注意到美学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普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艺术类专业,对美学的教育更是不够重视。因此,学生们就无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是职业技能培养,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所以自然会更注重专业技能为主的学习。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以专业技能的课程教育体系就构成了学生们平时学习的主要内容,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被忽视,开展的美学课程也会减少,这时候,也就不会去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了。

(二)课程体系陈旧,美术教育资源匮乏调查近几年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可知,高职院校依旧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进行学科教育的革新,因此,也就没法彻底解决美术教育教学的难题。除了少部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高职院校的美学教育大多放在公共选修课上。而很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艺术专业,只能把美术教育设置成比专业课更容易被忽视的艺术选修课。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展开的教学更重视专业课的学习,作为艺术选修课的美术教育就更容易被忽视了,以至于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安排都比较少,授课时也只是简单讲一些基础理论。而像美术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这些课程,在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注定不会高,这种形式化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造成消极影响。

(三)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审美意识淡薄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虽然以文理兼招为主,但学生的整体素质偏低。那些对美的认知程度不足、缺少审美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更多地是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注意的是专业技能的实用性,不去注意提高审美素质,导致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受到影响。事实上,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必须要接受美术教育的,个人的综合发展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应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高职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主观能动认知能力现代美术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要以学生兴趣为中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各种手段从互联网、媒体、生活中认识艺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教材和现代科技结合,将知识内容更加有条理且生动地表现出来。如设计一种情境,关联实际的生活并通过当代技术让学生能够融入到情境当中,增加学生的主观感受,使之享受艺术的美感,使他们的审美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慢慢提升,养成正确的审美观。例如,教师在教授婚礼手绘课程时,应首先讲授真实的舞台搭建风格及周围环境装饰,配合多媒体视频教学,让学生自己想象当时的环境,在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绘制和创作,最后一一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让同学们进行线下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设计理念,同时老师对优秀设计作品进行展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进同学之间的关系,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结合语文、历史课程,让学生感受艺术文化和时代背景的关系,然后从美术的角度进行赏析,例如《清明上河图》,老师可指导学生从情感文化和时代背景入手,设计出一个自己的节日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二)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艺术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本身是抽象的,从生活中发现美,将其通过作品抽象地创造出来,人又能从作品中感受到情感,甚至产生一种移情作用。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是当前审美素养培育至关重要的一点。高职美术教学要教育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从生活中培养艺术修养。美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却不易被发现,我们要贴近生活,融入生活,观察生活的点点滴滴,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感觉,发现藏在生活中的艺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著名艺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理解艺术的魅力。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从而培育学生的艺术修养。

(三)要求学生关注细节,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细节决定成败,创作决定未来。高职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作能力和观察细节的能力是重中之重,细节的表现和创造性往往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细节的表现会让作品变得栩栩如生,有创造性的创作会令人耳目一新,会让作品的艺术感完美地展现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静物进行观察,然后进行创作,让学生抓住静物细节进行刻画,如光影、角度、质地等,同时还可加入情感进行创造性表达。然后老师挑选一些强化了不同细节和创造性展现较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对细节刻画多的作品会比较细腻,富有创造性的创作会比较新颖。杰出的作品有的细腻,有的奇怪,细节的表现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好的创作的基础,培养学生对细节的表现,开发学生思维,带领学生从生活中体会到审美素养的自然性和整体性。

(四)致力于“满足需求”的人文气息的营造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经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层阶梯,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他指出,人的动机和欲望是由低层向高层递进的,越高越接近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而高职院校想要形成良好的人文气息,正需要这种需求作为条件。师生思想观念的一致性、道德准则的共同约定、价值体系的互相认同往往体现一所学校人文气息。高职院校创造了更多人文气息营造的途径,在进行传统课堂教育强化学生审美意识之余,还可以采用校园环境设施建设、传媒宣传等各种途径对学生的审美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校园环境的改进、文化设施的建设,都可以让学生受到隐性课堂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气息的熏陶下强化审美素养。

(五)不拘泥于课堂教学,利用第二课堂形成美术教育的场效应在提倡教育改革的同时,要利用改革的势头,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强化,更要对美术课程统筹安排。首先,教师可以安排适量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进行美术学习,提高审美能力,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培养鉴赏艺术品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地进行美学的学习。其次是要求学校多多开展艺术展演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参观艺术展览的机会,参观展览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也要积极参加相关的比赛,锻炼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把握向他人学习美学知识技巧的机会。这些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校园文化。

第6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目前艺术学院倡导的学院派艺术在文化价值观念上是单一的、欧化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也是单一的。民间艺术学科在中央美院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很快。尤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把民间美术作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文化体系及教学体系率先引入中央美院教学中。美术教育应该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接轨、与西方文化接轨、与民族民间艺术接轨。民间艺术学科在学院教育中的发展,涉及到艺术院校文化与艺术教育体系的扩展与整合。美术学院不仅要教西方的视觉价值体系,也要关注本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在大学艺术教育中的研究,实践、寻找一种符合这种艺术价值文化体系的教学方式。

我们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 ,明确高校就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学习园地,以青年为主体的大学,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传承、创造、发展的主体。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族民间艺术也随之悄悄的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一个民族文化的创造力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基因发展基础上的,其实也是要靠青年群体参与的。所以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审美教育引入高校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研究目标: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和最初形态,作为我国美术传统的主流,作为今天应该重点研究的,主要是指那些“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那些“自然形态”的东西,而不是经过专业工作者“取之”、“用之”后再创作的东西。作为大学教育――一个智能、知识、信息集合的现代基地,不了解本民族的现实、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存在,而只去学习西方文化,那么大学教育为社会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在能力实现上将受到怀疑。不是西方的月亮就比东方的月亮圆。文化既要多元化,更要本土化。只有保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可持续发展,才能在精神上独立、成熟起来。

二、研究视角、途径

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具有持久的审美价值和永恒的魅力,在时间、空间上的一种独一无二的存在,在复制品、批量产品泛滥的今天保持着神圣性、权威性、不可复制性,从而更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研究价值、收藏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的作者(生产者),往往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条件,陶冶不同地域居住者的气质。地产的资源,提供了在那个地区产生特定作品的物质基础。各民族的风格习惯和文化传统,有着各自特殊的爱好方式和心理因素。

1)“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保护与调研”――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象一个大海,每个人来到乡间田野,都会发现许多令人激动的民族民间艺术。随着老一辈艺人无声的故去,许多民间艺术也随之悄然消失。活态的民族民间艺术的消失是永远的,是不可再生的。然而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的现状并不乐观,整个社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不够,缺乏抢救与保护资金,民族民间艺术原生态传承受现代社会冲击大。随着乌江流域民族原生态民俗旅游市场对民族民间艺术遗产无止境、廉价的滥开发,由于对民族民间原生态艺术价值认知肤浅,缺乏文化规划,对原生态文化艺术造成文化误导和原生态破坏。近期形式有所改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也在积极准备民族民间艺术方面的普查抢救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传统特色的村庄和民间工艺、民间艺人进行有计划的考察和采访,文字记录、拍摄照片、录音采访、收集实物资料等同步进行,积累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考察调研、采风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的加以整理、研究,进行个案分析,并写出考察报告。民间工艺文化生态保护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民艺藏品展,目的也是在唤起年轻一代对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认识和兴趣。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意识到民艺在民众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表明传统文化的生态建设是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才能完成的,如同自然生态保护一样,它是全社会的义务。如果能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重视。应该说比仅仅完成一项科研课题更有意义。

2)“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引入高校审美教育――在国家大范围推行基础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院有幸承担了“重庆市中学美术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实施以及在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实践进行了探索,根据重庆市大农村的现状,在“新课标”的精神下,结合地域特色,开发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资源,建设特色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中央美术学院在国内高校率先将民族民间艺术正式、系统引入高等教育。标志着建国以来,真正开始了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把本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引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预示着更多与文化遗产相关新学科的延伸。目前中国民间美术史上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几乎是片空白,地方志上有零星记载。随着电脑广泛应用,许多画家用电脑喷绘取代画笔,我们的学生一上装饰图案、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只会想到用电脑做。提到外出写生只想到广西、陕西、云南丽江,而不想到乌江流域最具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龚滩、龙潭等地。说明我们以往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宣传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教育,本文想通过“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审美价值应用性研究”,如苗族服饰审美功能研究、乌江流域传统建筑审美意识、乌江流域民俗文物审美情趣、乌江流域民族服饰文化符号与文化内涵、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情感”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色彩的现代特征、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蜡染艺术装饰图案美学特征等应用性研究,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艺术引入高等教育,非美术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美术专业学生必修课。我们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让学生了解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辉煌的历史,继承、发扬优良传统,今后他们走到哪里,就可以将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带到哪里。唤起更多的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

三、研究价值

一个民族的发展,基因是不能丢掉的。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才能向上发展。我们相信本项研究形成的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等应用性成果将会唤起人们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关注,我们应在继承对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加强对民族民间艺术的探索,从民族精神、民族艺术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使自己的艺术创作、艺术研究更扎实,更富于中国民族特色!乌江流域民间原生态文化艺术是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也是民风民俗的产物,不仅蕴涵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经验、知识,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真正的艺术魅力。也体现雅拙、粗诳的审美意向只有传承民族民间艺术才能真正自立于中华民族艺术之林,并对世界艺术产生重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勇.《乌江流域民族文化与色彩崇尚研究》.中国美

术出版总社,2004.5

[2]李晓勇.《土家族神秘的图腾崇拜》.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4.5

第7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关键词:色彩情感 表达 激发 价值体系

人类通过自身的视觉体系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在人类早期,图像成为了人类信息获取和交换的主要媒介。而色彩是图像的重要内容,是人人都能读懂的语言,是图像传播最主要的信息群,也是传递信息和表达意图最快捷的方法。对于色彩的潜在影响力,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但仔细研究可表明这些不同的反应具有群体性,例如学前儿童、学龄儿童、少年、青年以及中老年对色彩的认识具有明显的情感差异。

本文针对学前儿童色彩情感认知的特殊性,着力培养学前儿童的色彩情感表达能力。实质上研究色彩即是发掘人的本能,研究学前儿童的色彩情感表达便是发掘人类最初的本能,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学前儿童认识客观世界是从具体感知开始的,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初级阶段。有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各种感知体验中,视觉感知占主导地位,大约有百分之八十的环境信息是由视觉传递给大脑的,而其中色彩感知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色彩中获取的信息为儿童日后进行更高级的信息认知和加工提供了重要基础。

1.树立学前儿童正确的色彩情感意识

色彩对于人类情感具有强烈的激发作用,对于学前儿童色彩的影响力更为明显。学前儿童的美感主要来源于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直接感受。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种具体的生命感知引导学前儿童树立正确色彩情感意识、认识色彩情感中的冷暖、软硬、轻重、远近、积极性和消极性,鼓励学前儿童用色彩大胆的表达内心感受,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让学前儿童认识和体验色彩情感中的冷暖、软硬、轻重、远近、积极性和消极性,对于学前儿童树立正确的色彩情感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1)色彩情感中的冷暖。

色彩情感中的冷暖意识来源于人类最初期对自然环境的具体感知,从远古时期人类就知晓太阳与火是炙热的,能带来温暖抵御严寒、滋养万物,并带来丰沛的食物,因而黄色是暖的、饱满的,是有温度的。因而趋近于黄色的颜色都被人类默认为暖色。而冷色源于人类先古时期对水和冰的认识,冷水、冷冰、蓝色的大海天空,都让人觉察到丝丝入骨的寒意,因而蓝色被人类默认为是冷的颜色即冷色。因此原本只是单纯具有色相性质的色彩被人为的赋予了感情因素成为冷暖色系。人会感到越靠近黄感越热,越靠近蓝感越冷。学前儿童对色彩冷暖的认识如同远古先民一样是源于对日常生活的认识。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利用各种途径如多媒体设备或室外教学方式,引导儿童感受生活中的景色、景物的冷暖色调对比,观察具体冷暖物的色彩变化,让学前儿童通过亲身体会,真实的感受色彩的冷与暖。

(2)色彩情感中的软硬与轻重。

色彩的软硬感觉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且与纯度有一定关系。通常我们说明度越高给人的感觉就会越软越轻盈,相对明度越低的则会让人感觉越硬越结实。色彩情感中轻重感的建立与软硬感息息相关,同样也是明度较高的让人感觉较为轻盈,明度较低色彩让人感觉就较重。教育者可以通过色彩演示结合具体实,例如明度低的石头磁铁比明度高的棉花毛线团触摸起来更硬,明度不同的天空和大地轻重感强烈不同。以此来引导学前儿童初步建立起色彩情感的轻重与软硬意识。

(3)色彩情感中的远与近。

远近感即距离感。当两个以上同形同面积的不同色彩,在相同的背景衬托下,可以发现它们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色彩比较中那些给人感觉比实际距离近的色彩叫前进色,比实际距离远的色叫后退色。给人感觉比实际面积大的色彩叫膨胀色,比实际面积小的色彩叫收缩色。这些色彩为什么会引起人们不同的空间和体积感?首先是因为光波的长短不同及晶状体的调节作用不同,所以长波长的暖色有前进感,短波长的冷色有后退感。其次明度高的色彩光量多,色刺激大,高纯度的色彩刺激强,对视网膜的兴奋作用大,并波及周边边缘区域的视觉神经细胞,使之产生夸大或过分的判断。同时其与背景的衬托关系也能产生色彩的进退和缩胀感觉。如在白背景上的灰色与黑色,由于黑色与白背景对比强烈,所以有前进感,而灰色由于与白背景对比弱而有后退感。应用于学前儿童的教学中,可以大量的引入色卡来向其展示色彩情感中的距离属性[1]。

(4)色彩情感中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不同的色彩刺激我们,使之产生出不同的情绪反射。能使人感觉鼓舞的色彩称之为积极性的色彩。能使人消沉感伤的色彩称之为消极性色彩。色相方面:红、橙、黄等暖色,是最令人兴奋的色彩,能产生积极的效应。而蓝、蓝紫、蓝绿等给人的感觉沉静而消极。纯度方面:不论暖色与冷色,高纯度的色彩比低纯度的色彩刺激性强,给人的感觉更为积极。其顺序为高纯度、中纯度、低纯度,暖色则随着纯度的降低而逐渐消沉,最后接近或变为无彩色。这时色彩的明度则起着决定色彩情感积极性和消极性的主要作用。明度方面:同纯度明度不同的色彩,一般为明度高的色彩比明度低的色彩刺激大。低纯度、低明度的色彩是属于沉静的,而无彩色中低明度一带则最为消极。针对这一方面的教学,教育者可以通过习作的方式,让学生分别用积极和消极的颜色描绘自己所经历的开心事物,同时再用这两类色彩描绘自己心中不开心或不喜欢的事物,让其亲身体会两类颜色所带来的不同感觉。教育者还可引导儿童动手用积极的色彩装扮教室、校园和自己娱乐活动的场所,亲身体会色彩所带来的兴奋和愉悦,再用相对沉静的色彩装扮休息环境,感受色彩的轻松与平静,以此培养儿童从不同环境氛围中感受色彩情感的意识,同时也利用这种情感意识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研究了色彩情感中不同的色彩情绪和面貌特征后,如何积极引导学前儿童认识和感知不同的色彩所传递出的不同的情感意识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对色彩情感的正确认识与把握是学习色彩情感的基础阶段,真正的高级阶段是由认识转化为实践。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即在经过了教师的引导和发散后,对色彩所表达的情感形成自身的认知体系,可以充分的使用色彩自由的表达内心感受。

2.教育引导学前儿童形成自我色彩情感表达体系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如何更好地建立学前儿童自身的色彩情感表达体系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学前儿童的大脑是未经开发的,相比成年人大脑中已趋于定型的认知体系,学前儿童的认知体系正在建立,他们对于色彩刺激的敏感性极强,对色彩情感具有强烈的感知性[2],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尝试:

首先是实物教育。学前儿童的思维模式基本还停留在具象思维,因而具象的实物对其思维的影响力是最大也是最具体的。将大量实物或教具引入教学,用具体实例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物体传达出的冷暖、轻重、距离或是积极消极等不同情绪,以便其理解和接受。例如晒太阳、烤火以及烧红的煤块,都能让孩子感受暖色带来的暖意和亲近感。而冬日的雪花、冰凉的水池都会让孩子理解到蓝色和白色带来的寒意。青青的麦苗,发芽的小树都能向孩子传达出生的希望、传达出积极的感情;金黄的玉米让孩子感受丰收的欢愉;五颜六色的花朵多姿多彩的形态让幼儿体会自然的欢愉。这样具体的实物教育能让孩子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更好的理解和感受色彩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其次引导学前儿童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学前儿童身心的特殊性,使得他们趋向于喜好色彩饱满、明度较高的图像。对于这类图像学前儿童的敏感度往往是最高也最容易感兴趣。所以在对美术作品的选择上我们也应较多的选择色彩明快鲜艳的作品。例如梵高、毕加索的艺术作品既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同时也符合儿童对色彩的价值追求。让儿童感受梵高的《星空》中夜色的静谧和梦幻的神秘,在毕加索变幻莫测的色彩作品中感受浪漫神秘的气氛。他们在观察这些大师级的作品时更易于从中体会色彩的丰富情感。

此外应通过具体的绘画练习让学前儿童大胆的利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各种各样的色彩,充分的表达他们内在的情感世界。儿童思维具有跳跃性,这种跳跃性是宝贵的,同时也是需要引导的。因而对于其色彩情感表达的训练应具有引导性,降低限定性和条件性。具体而言应由教师对其创作提出大的主题方向,引导其充分的发挥想象,只要儿童能在其绘画作品中表达出其想表达的情绪,即视为符合要求。对于此类训练不应多加限定,尤其不应形成照猫画虎按图填色的固定模式。例如可以提出“欢乐的节日”、“星空漫步”、“森林舞蹈”等诸如此类的主题性创作。在题目提出后启发孩子联想出多种与题目相关的场景,从想象场景中确定出主题色彩、辅色彩,而后自由发挥,描绘各自脑海中构想出的主题场景,完成自我色彩情绪的宣泄和诉说,形成学前儿童自己的色彩情感观念。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研究的高度认识色彩情感的具体表现,从实践的高度不断摸索合理和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教育过程中不断发散学前儿童的思维,鼓励儿童去想象去创造,开发其智力和认知能力,力求以色彩情感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指导学前儿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在万千大观中表达小小的内在世界,让现实世界由于他们的表达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 范小春.周小瓯.色彩构成[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 王振宁.学前儿童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7.

[3] [韩]金容淑著,武传海,曹婷译,设计中的色彩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4] 赖九斤.儿童美术教育丛书--儿童色彩画教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5] 辛红静.儿童色彩感觉[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0.

第8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研究所硕士班研究生 徐立璇

摘要当代社会已进入了一个高创造力的时代,随着信息传播快速、网络普及与科技之高度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大幅改变,我们需要的不再只是学科知识的能力,更是需要知识的统整、创意与创新,借由学习艺术的过程,可以启发自身的审美意志与美感思维,并培养高度的创造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以2007年至2008年间,台湾数个艺文活动造成一票难求、万人空巷的现象为切入点,探讨其参观人次的大幅提升是否意味着参与艺术的人口的增加并探究如何将这些观众予以维持,由此投射出艺术教育扎根工作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揭示艺术教育与社会脉动结合的必要,以培养学生美感思维、鉴赏能力,透过艺术教育带领其接触艺术,习得美感判断,成为新时代所需的高创造力、高感知的美育人才。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感思维、创造力、视觉艺术、馆校合作

前言

当前,在信息不断扩充、知识负载的速度无限上升的时代,透过艺术教育来培育全人类的创造力与美感已是时代的趋势与潮流;我们不再只能倚靠单一知识的专业来面对这个极速变动的世界,换言之,我们需要高度开发右脑的能力与感性思维,在新时代做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高度自我认同与高感知的个体才可能得以面对这个视觉文化与信息充斥的新世代,并和时代的脚步与时俱进。

本文以上述观念为基础的出发点,希望透过当前台湾目前社会艺文展览等活动的参与现象,来反思艺术教育对于社会的重要性;以下列举2007年到2008年的艺文活动,对其活动人次的参与先进行概略性的介绍:

从2007年2月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的“世界文明瑰宝:大英博物馆250年收藏展”,总计约43万人次参观1,表现亮眼,造成展览期间每天在展览区大排长龙,参观观众必须经过数小时的排队购票与排队入场方能进入展场中;而2008年5月在台湾历史博物馆的“惊艳米勒——田园之美”大展则是在3个多月的展期内,成功击败不景气,缔造逾67万人参观2。另外在表演艺术类,2006年在国家戏剧院上演的“百老汇歌剧·歌剧魅影”票房大卖,另外知名太阳剧团的经典大戏《Alegria》欢跃之旅,即将于2009年年初到台湾进行40场巡回演出,10万多张门票从2008年9月2日中午开卖,10天内就销售一空,创下台湾艺文表演售票新纪录。上述台湾社会艺文活动造成全民大力响应,参与人数一再突破高点,以下是提出几个尚待厘清的问题:

·是否意味着这些参与人口的动机是基于欣赏艺术的观点7·是否也意味着国家成功推动艺文活动的见证7·是否同时意味着艺术教育的落实,使得这些艺文活动成为全民美育活动7·以“米勒”、“大英博物馆”、“百老汇”、“太阳剧团”这些在全世界具有知名度的人物或事件作为口碑,的确得以构成吸引票房的一大利器,但这些观众是否可能再度参与艺文相关活动,还是只是昙花一现7·艺术相关的活动,有好的票房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观众对艺术的参与7·若能使大众的审美能力与美感思维整体提升,使其能够真正地欣赏与了解艺术,并能够自发性地去接触艺术活动,有无可能性?

为理清上述问题,笔者尝试用文献探讨来从三个层面来讨论艺术教育的落实,三个层面分别为:

(一)学校艺术教育推展,(二)美术馆艺术教育推展,(三)馆校合作的发展与可能性。从这三个层面切入,融合各项理论的基础,探讨从艺术教育的基础点上,该如何加强与落实,让艺术的审美、创造力、鉴赏力能够真正根植大众心中。

学校艺术教育的推展教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程,就其本质而言,它是没有特定内容的。各个时代、民族依照其社会、大环境现实的需求,赋予其各式的内容,以期能达成预订的目标。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自难超然独立于社会的价值体系以外。教育思潮的演变往往反映现实的需要。(郭祯祥,2001)以这个观点来看学校艺术教育的推行,必须要能够与时代脉动相结合,艺术教师必须对时代趋势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并将之应用在教学课程中;再者,若是学生发现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能够与其所在的现实生活有所关联与呼应,更能够激发出其对艺术教学的兴趣,加深其投入艺术课程的意愿与动机;在这样的观点下,艺术教师不仅要将现在社会的脉动最全面性的了解,更应将其理解有系统性的运用在其艺术课程中,使其课程有连贯性的概念。

Spring (1998)指出,一个胜任的教师尚应对其所任教的教学环境之制度以及其社会氛围有所认识。

换言之,身为一视觉艺术教师,即需对视觉艺术教育的体系,以及当下社会脉动中的视觉艺术教育思潮能有所了解。而在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应该用更多元的、广泛的概念来涵盖艺术课程,并用以视觉形象为脉络,用更广泛的艺术内容、教材资源来设计与呈现艺术课程;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角色中,已经不再是一个被动接收着的角色,教师必须将学生引导到日常生活中的美感训练与大众文化、视觉文化的环境中,带领学生共同探讨当前视觉文化的种种意涵,并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导学生“如何学习”并建构出主动学习的概念。

基于上述概念,若是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师能够将大环境所需要的能力纳入课程的考虑,并能够用统整且具连贯性的方式进行艺术课程教学,学生在有计划的艺术课程下,能够培养以下的能力:

·提升创造力,增加其创意思考即问题解决能力·习得美感判断,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帮助学生发展自尊并帮助一个学生获得正向的自我概念·艺术透过过去和现在的文明和文化知识提供学生更好的跨文化理解(郭祯祥,2001)若是学校的艺术教育扎根工作做得好,学生可以借由学习艺术课程的过程,获得美感经验、习得美感判断,亦可提升其创造能力;此外,当艺术教师激发出学生对艺术探究的热情后,可以将学生导向主动探究 的学习精神,若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可和当前社会脉动有所结合,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在社会场域中去寻找艺术的踪迹,深化其在艺术课程的学习,无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换言之,教师除在课堂上提供多样的艺术相关知能外,更需要能够去帮助学生搭起课程与生活间的联结与互动,使学生在艺术知能的学习更完整、更有意义。

以上从艺术教育的角度切入,冀望艺术教育能够将美感的培养与对艺术鉴赏的感知能力根植学生心中,启发其对艺术探究的能力并激起其接触艺文的兴趣;以下就社会教育——美术馆的艺术教育的面向来探讨,如何加强美术馆的推广教育,使得观众的维持有更好的效果。

美术馆艺术教育推展在教育的观点上,学校艺术教育与美术馆教育有其不同的特性,美国博物馆界着名文集《新世纪的博物馆(Museum for a New Century)》提醒大家重视博物馆教育的重要性: “若典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CMNC,P.55)博物馆相较于学校而言,它有更白由且开放的情境;学校中的教学通常在既定的程序作息中而博物馆的学习环境则是自由开放的。选择的自由(freedom of choice)是博物馆学习环境的特色。人们在博物馆中的学习通常是自我导向的(self-directed),学校里的学习则常是他人导向(other-directed),另外,观众在博物馆情境中的学习,其效果与影响远超过一般学校知识的传输;博物馆若能充分地发挥其自由选择的学习环境特色,以课程规划的角度来规划展览与教育活动,才更能发挥其教育功能。(刘婉珍,2002)。

《新世纪博物馆》中也提到:博物馆提供了一个学习环境和各种刺激,基本上是不同于学校所能提供的。这些不同的环境和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博物馆刺激想象力、训练观察力和丰富思想,博物馆鼓励欣赏不同的文化……学习到的不仅是新知,而且是对自我、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了解与增进。(CMNC,1984,p.59)所以美术馆与博物馆展览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能够促进观众的审美理解、对自我的了解及对世界的了解,我们应该要谨慎地策划并有计划性地设计与推动相关的教育活动,来促使大众可以透过展览情境或其他教育推广活动的参与来达到展览最大昀实质效益。

在2006年台北市立美术馆观众研究中有提到以下概念: “增加观众参与文化艺术活动意愿的方法,除改变观众对于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态度,扩大观众对于展览活动的心里期待,展览与其教育推广活动一样重要。”对于一个美术馆而言,虽然很多的特质、教育形式、情境等因素都和学校有所差异,但站在文化教育与推广的角度而言,无非是希望观众的观展经验和质量可以达到一个水平并且发挥其教育的功能;而美术馆不仅拥有自由的开放情境,它也是一个艺术家与大众间的桥梁角色,除了教育的功能外,美术馆还兼具了保存、研究、展示等功能,这样的场域对于学习艺术来说,是非常丰沛且有别于学校艺术教育环境的。所以,美术馆展览品的功能除了展示之外,它应该还包含了教育层面的推广、作品意涵的解读与欣赏,使得观众在参观美术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透过观看艺术作品达成心理期待,更可以借由各种方式了解艺术品的文化价值。

博物馆集合很多不同意义的实物,目的在借此诠释其多元价值,令观众从中得到知识和启发,实现文化的多元性。发展文化多元化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人的观念和做法,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应有以下的修养:

·具备文化比较与思考分析的能力·勇于接触各种文化的热忱,并设法接触·了解不同文化的关系特质与价值·熟悉各种文化素材与观众的需要·巧妙运用时空点及设备,并掌握如何营造不同文化氛围的要领且美术馆发展至21世纪不再只是传统、神圣、严肃文化殿堂的单一角色定位与刻板印象,等着观众上门,而是要主动走入小区、学校等角落,让美术馆成为一座容易亲近的、更符合民众需求的,令人主动想前往参观或利用的大众聚会场所。美术馆必须顺应世界潮流变化,其需具备执行力、竞争力与创新的精神。(黄永川等,2005)提升美术馆教育的整体素质,必须要透过专业的美术馆人员对展览内容、观众研究有所了解与研究,不单只能推出各项的展览形态,更重要的是美术馆专业人员对学习者和观众的了解。充分了解学习者的背景,并透过展览与教育活动的策划以实现活动具体的目标:票房对于美术馆而言也许是努力的方向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透过美术馆展览的承办与规划,切实地达到社会艺术教育的功能。

馆校合作的发展与可能性博物馆教育资源的丰沛性,非常适合成为学校课程联结即延伸的场所。对博物馆而言,学校机构因拥有最多观众群,是最适合合作的对象;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的环境、方法和范围上皆有所差异,但在强调博物馆教育功能的今天,欲使博物馆成为重要的学习机构及有效的学习场所,将学校与博物馆形成一个相互合作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博物馆与学校合作的形态在英美教育中,已有相当的发展历史和成效;而馆校双方的合作互动,不但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两者资源的整合,更可以达成教育的双赢目标。美术馆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伙伴的关系,相互截长补短,此是很正确的看法,可是如何互补互助?必须找出补及被补足之间的平衡点,才是美术教育应有的方式。可以借由学校教育来培养喜爱博物馆、运用艺文资源的能力。

以英国为例,“馆校合作”(museum school collaboration)已是国家课程标准中的一部分,所以不论学校还是博物馆,皆有一套发展步骤,一方面学校于师资培育机构中,融入“博物馆利用”的课程,所以英国教师普遍有博物馆学习的知能;另一方面,博物馆学习已是学校艺术课程中的一部分,而且有完整且具体的参考指标,所以课程的规划多能与学校课程相关。而在美国,馆校合作方案亦非常普遍。

在期待艺术教育得以落实下,除了学校和博物馆教育的努力之外,馆校合作亦是可以尝试的方法,将两者无法单独达成的目标予以合作寻求更好的解决之道,彼此相辅相成,重要的是馆方人员和教师都应当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与积极的态度来共同截长补短,将整体艺术教育的质量向上提升。

未来期许与建议在生命洞察方面,美感知觉能使我们对感受到之生命或得洞见(Eisner,1982),且对于各类艺术之探讨事实上能促进精神路径之成长,有助于改进记忆且增进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Miller,2000),此种初级认知(如记忆)与高层认知(如思考、问题解决)能力可因美感教育活动中各类艺术之接触而充分发展,亦及美感教育能增进“真”之探讨。

第9篇:美术教育的价值体系范文

由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冀美版美术教材”)于2002年经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2003年秋季进入实验区使用。截至目前,已在河北省11个市的大部分区(县)及省外部分市(区、县)使用。

2011年,教育部要求美术教材按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行修订和调整,并要求于2012年1月报送修订后的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的共四册教科书。编写和出版人员认真研读“新课标”,不断推敲和雕琢教材内容,以努力打造适用、好用的美术教科书为目标加班加点、勤奋工作,按时报送教育部。在大家的努力下,于2012年4月以较好成绩顺利通过审核。同年末,剩余的十四本教科书也以较好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教材审核,成为美术教材中唯——套(小学和初中)一次性通过的美术教材。

从冀美版美术教材开始实验起,各位编者就十分注意在教材实验中收集有关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编者通过听课、评课、教师座谈、走访学生和家长等形式对教材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找出教材在使用中的优点和不足。十余年来,共听评课1000多节,各种规模的教师座谈230余次,涉及中小学教师900多人,较为深入地了解了教材在使用中的优点、问题和不足。编写组还在河北省范围内组织了冀美版美术教材使用情况调查,设计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分选择和建议两部分,共发放问卷300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800余份,对于教材使用情况有了更为详实和可靠的数据。编写组成员还不断追踪美术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认真学习前沿理论,并理性评估和分析,把有益的部分吸收到教科书修订中。在此基础上,编写组对教科书的优点予以发扬;对教科书中不适用、不好用的内容,则通过深入探讨提出了初步的修订方案。“新课标”颁布后,编写组成员又深入、仔细地研究课程标准,对照标准的总目标、阶段目标、不同领域的目标,以及教学建议和评价要点,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对教材内容再一次进行了梳理,使教材能够最大化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理念和要求。

因此,可以这样说,冀美版美术教材的修订是建立在长期收集、整理、思考各种意见和建议,不断学习提高的基础上的,也是建立在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的。为方便美术教师更好地使用冀美版美术教材,现将教材修订的具体变化介绍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修订原则

在冀美版美术教材修订时,我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循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注意体现时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做到与时俱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和不同地区的生活和文化背景;精选教材内容,注重学生美术学习的知识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在具体修订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在凸显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和人文性,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

冀美版美术教材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艺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表现突出。小学1-12册每册的封二设为民间美术系列专栏,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为欣赏内容,兼顾其他地域性民间美术作品,如布玩具、泥塑、灯彩、编织等,弘扬了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民间美术。初中13-18册每册的封二为世界文化遗产专栏,是从世界文化遗产中选取的中外6个有代表性的专题,并增加了相关图片资料。同时,在教材设置的各课题中,也有大量以民间美术为主题的教学内容,如《小兜肚》《画花样》《蜡染花布》《民间剪纸》《皮影艺术》等,旨在引导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另外,教材还精选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友情或亲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如《花儿朵朵》《大家—起真快乐》《夸妈妈》《巍巍太行》《珍爱艺术品》等。在每册教材的最后增加了中外美术家或著名艺术流派欣赏专题,旨在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中外著名的美术家、作品和艺术流派。

2.艺术性原则

艺术性是美术教材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特性。艺术性原则首先体现在,美术教材所呈现的美术作品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典型性。为此,编写组仔细推敲每一幅作品,力争使教科书上的名家名作更具有典型性和艺术陛,使教科书上的学生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美感。这一原则还体现在美术教科书的版式设计上。美术教科书版式对提高学生审美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科书修订中,编写组将教科书的所有内容进行了重新排版和布局,注重版面的设计质量,力求使教科书版面呈现出层次清晰、清新雅致的特点,使之更具艺术性,而且更符合师生的阅读和理解习惯。

3.科学性原则

一方面,编写组认真研读了“新课标”,深入理解其中的理念、目标、内容、建议、评价等,依据“新课标”对整套教科书的知识框架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在体例结构上做了调整,使教科书体例结构更清晰,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具体而言,整套教科书在体例结构上把握了“两条线”。

(1)明线——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单课课题为载体,以生动有趣的美术活动来引导,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进行美术学习。

(2)暗线——以美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为目的,依据“新课标”提出的“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的性质特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整套教科书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和重新排序,依然采用螺旋上升式的内在规律安排学习内容,修订后的各内容逻辑顺序更强、更合理,更符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是将手绘、色彩、中国画、泥塑等内容在整套书中的内容分布、呈现时间、难易程度都做了统一的调整。在每个课题的呈现上都力求严谨,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脉络清晰。如小学阶段泥工系列共6课,均安排在每个年级的偶数册中(下学期),递进关系是:第2册《玩泥巴》(新增课)、第4册《蚂蚁的巢穴》(原第5册)、第6册《泥捏餐具》(原第2册)、第8册《盘泥条》(原第9册)、第10册《泥板房》、第12册《夸父追日》(原第11册)。

二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编排内容。第一学段以小巧、精致、趣味性强的美术活动为主。第二学段以学生从初步认识、了解、感知向理解和创造过渡为主,美术语言、形式美的规律、中国画、线描写生、电脑美术等内容从这一学段开始介入。第三学段以学生进一步了解、感知和创造为主,重视美术文化的广度和对学生创意思维的训练。第四学段是在小学美术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以介入具一定专业性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全面总结小学阶段知识和提升美术素养为目的,重视内容更贴近学生社会生活及学生创意思维的进一步训练和提升。这一学段安排有《水彩画》《速写》等相对专业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进一步感知和理解视觉文化,加深对美术的认识和了解;还有《图形与联想》《瓶罐巧设计》等,目的是促进学生创意思维的发展。

另一方面,编写组对于教科书中出现的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进行了认真仔细的筛查和考证,力求知识呈现既科学又准确。

4.易操作性原则

在内容的设置以及学生进行美术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工具材料上,教科书都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兼顾城乡差异,美术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可操作性强。

首先,明确了每一课的目标,适度凸显美术本体,使教师对教科书更容易把握,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其次,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修订中,根据调研结果,编写组就学生掌握起来稍显困难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并且提高了内容的适用性,加强了对学习方法、制作技巧的指导,适度调整了教学活动、习惯养成、评价等内容。

5.时代性原则

本套教材从立项、编写、实验到现在已有十多年。期间,文化、经济、科技等都发生了很多变化。编写组坚持与时俱进,在修订过程中,挖掘最新文化、艺术、科学发展成果和重大事件等内容,并吸收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将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载人飞船试验成功、上海世博会等鲜活的内容吸收进来,使教材具有了较强的时代性。

6.创造性原则

美术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本套教材注重运用美术学科特点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材中设计了关于学生图形创意的系列内容,如《图形变身》《图形与联想》《实用三视图》《图形与创意》等课题。这些内容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创意能力和手绘能力的提高。

二、教材特色

教科书首先要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宏观目标,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精神,在此基础上,还要体现自己的特色。因此,打造特色教材也是本次修订的一个重要目标。

特色1:适用和好用

教科书是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因此,让教科书更适用、更好用是第一位的。在修订中,编写组充分考虑河北省美术教学现状、学生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努力使教材更适用、更好用。

首先,整套教科书在符合“新课标”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呈现的原则对内容进行筛选,努力做到使之既能适合专职美术教师使用,又能方便兼职美术教师使用。

其次,教科书中的每一课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目标,把原来隐含的美术本体予以适度显现,方便教师把握教学要点和目标。如通过主体课文、课业中的方法指导或提示、设置问题、学习目标(初中)、应知应会的美术名词术语(初中)、学生活动等内容来呈现,更易于教师把握每课的要点,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美术教学。

在河北省现阶段的学校教学中,教学以班级教学为主,美术专用教室相对较少,学生工具材料的准备也不理想。因此,本次教科书修订力求使之更适应学校教学,在对教科书内容的确定、教材配套资源准备、教学具准备、学生工具材料使用和教学组织等方面都立足现状。在教学内容上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尽量选取教师好教、易教的内容;在教学呈现上,尽量关注兼职教师,便于其把握;在配套资源建设上,力求给教师准备更多的资源,以方便其教学;在学生工具材料准备上,尽量设计以学生身边容易找到的普通纸张或废旧材料为媒材的教学内容,以方便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特色2:重视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

课堂美术教学虽然不是培养艺术家,但是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手绘能力,从而无论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是对于学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套教材重视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在教材中适当加大了相关内容的比重,并尽量通过各种有趣的美术任务或活动来促进学生该项能力的提高。

如小学阶段的《十个太阳》,是让学生画出若干个不同的太阳拟人形象,以提高手绘能力;而《画纸传传传》,是让每个学生轮流完成作品的一个部分,进行绘画接力,以培养学生手绘的兴趣。又如,《男孩女孩》是引导学生观察和表现男孩和女孩的外貌差异。六七岁的儿童喜欢画“人物”,但大部分儿童笔下的人物,往往形象雷同,缺乏对描绘对象的细节表现,也多为简笔画。在这个阶段,如果能恰当引导学生的观察,就能够使他们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生动。再如,小学中高年级的《图画故事》《从家到学校》《听音乐画画》《鞋底上的花纹》《用线造房子》《用线条画感觉》《好玩的玩具》《脚的经历》《绘画日记》《生动的角落》《我的课余生活》《探索铅笔的魅力》等课,都从各不相同的角度促进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初中阶段也有《用绘画介绍自己》《用线条表现》等相关内容,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不断学习和实践,手绘能力会得到提高。希望使用冀美版美术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关注学生手绘能力的提高,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有特色地发展。

特色3: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发展

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是美术学习的重要价值,本套教科书的修订在本着向美术本体适度回归的同时,依然十分重视美术的教育价值。尤其在新时期及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的发展也是本套教材的特色之一。

在教科书编写中,我们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发展的重视的。

1.增加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课题。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是需要不断学习、实践和训练才能获得发展和提高的。因此,本套教科书适度增加了相关课题的容量,如小学中低年级的《拼音字母变化多》《灵巧的手》《小兔的奇遇》等,以及鼓励学生发现不同寻常的视角,并表现不同寻常视角的美感的《从不同的视角表现》。高年级的《巧置换》是把事物的某组成部分或角色等进行置换,或在保留原有图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将事物的一部分用其类似的形状来替换,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意能力很有价值。此外还有《纸箱板的妙用》《图片蒙太奇》,以及初中阶段的《图形与联想》《想象与创意》等课题的设置,均是基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意能力的目的。

2.在每个课题中,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能够促进学生思考的内容。教科书设置了“学习提示”(小学阶段)和“思考”(初中阶段)栏目。如六年级第12册《光的艺术》中的“学习提示”为:“除了课本提供的方法,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展现‘光的艺术’?”再如八年级第16册《绘画的构图》中的“思考”为:“你对画面上物体的排列有何感觉?”“这种构图本来是我们在一般情况下要避免使用的,画家为什么要这样构图?”“这是否意味着作品主题决定着构图的形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其最终目的仍然是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三、具体修订内容

(一)梳理了整体结构

通过梳理,整套教材的逻辑性更强,不仅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科本体的逻辑性也得到了加强。

具体修订如下:

1.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和逻辑关系调整了有关课程内容的位置。对整套教科书的所有内容进行了大排队,重新编排到各册中。

2.根据整套教科书的内容逻辑要求,对个别内容进行了简化、扩充或调整。如原来某些要求既画又做的内容被简化为或画或做。要求的单—性,更利于目标的达成,也更便于教师操作。如《建筑之美》改为《欣赏建筑之美》,提出了建筑欣赏的方法,方便学生学习后运用欣赏方法,举一反三,提高审美能力。

3.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了某些技能性内容(如形式美的规律、水彩画、速写,中国藤类植物、树木、山水的画法,服饰色彩等),并放在合适的位置。

4.删去了某些不适用、操作有难度,或者在整个逻辑顺序中不甚合适的内容,如《虚心有节——竹》《流动之美》等。

(二)调整了整本教科书的呈现方式

具体修订如下:

1.小学的第1至第12册和中学的第13至第16册,每册的页码由原来的40页增加到现在的48页;第17册和第18册,每册教科书由原来的40页调整到现在的32页。整套教科书的页码既符合教育部新的要求,也符合学校教学的实际。

2.扉页后的第一页和第二页的一小半(通页的一大半)进行了整体设计。

小学阶段,这部分内容是民间美术(图1至图3),主图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副图是相关内容的图片。如第1册为布老虎,第2册为泥玩具,等等。

初中阶段是“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图4至图6),奇数册为中国的,偶数册为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一共有6个专题。如第13册为避暑山庄及其周围的寺庙,第14册为孟菲斯及其墓地和金字塔,等等。

3.第二页的另一半是目录,从第三页开_始为正文部分。

4.教材最后一页和封三的一小部分(通页的一大半)进行了整体设计。

小学阶段是“中外美术家介绍”,奇数册介绍的是中国美术家(图7、图8),偶数册则介绍的外国美术家(图9);一共12人。

初中阶段,奇数册为“中国画家介绍”(图10、图11),每册介绍2人,一共介绍了6位画家,均为中国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画家;偶数册为“外国美术流派”(图12),每册介绍1个流派,一共介绍2个主要流派。值得一提的是,第18册为“中西方美术发展年代对照简表”,以时间为线索,展现不同阶段的代表艺术家和作品,让学生对中外美术发展的主要线索有一个了解。

5.封三的另一半,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设计了便于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学生用的《评价与签名》。

(三)调整了每课的呈现方式

具体修订如下:

1.小学阶段的版式上进行了梳理,对于必要的方法和步骤给予了相对固定的位置,便于教师和学生把握;初中阶段教材变化大,主体课文置于课序和课题下,和小学阶段一致。重新梳理了文字,使文本更突出学科知识和重点,更精致,并且更易于教师和学生把握该课核心内容。

2.初中阶段在主体课文后,增加了“学习目标”和“应当知道的名词术语”两个栏目,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清楚该课的教学目标,把握该课的重点,从而更好地达成目标。

3.根据学习的进程,增设了一些能够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

4.修改了部分课题名称,使其更准确、更科学。

5.更换了部分不典型的作品图片,现在的图片选择更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经典、更具有典型性,从而更能够说明问题。

四、围绕教科书,做好相关资源的全面建设

冀美版美术教科书服务于广大教师和学生,方便教师用好教科书,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是编写教材的宗旨之一。因此,冀美版教材以教科书为主体,力争做好相关资源的全面建设。围绕教科书,根据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的美术教师兼职现象、学校美术配套资源匮乏、美术教师工作量大等实际情况,本套教材还编写了《美术教师教学用书》,设计制作了《美术教学配套资源光盘》,并配套建设了“美术教学资源网”和“河北美术教研群”等网络互动平台。

《美术教师教学用书》围绕教科书设置“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活动”“教学建议”,以及图文并茂的“教学资料”等板块。“教学建议”中,不再提供现成的教学过程或案例,而是按照教学的大体流程,提供各环节的一些类似自选超市性质的可能的或是好的做法,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的办法,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思考,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硬件建设发展很快,现已基本实现了班班通,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微机和多媒体教室。《美术教学配套资源光盘》以教科书中的每课为单位,配合教科书和教师用书的内容为美术教师提供了与该课有关的更丰富、容量更大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视频和音频资料等资源。文字资料较之教师用书更具有拓展性和丰富性,便于教师补充更大量和更全面的知识,从而在自身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开展有效教学。配套资源光盘中的所有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均可供教师下载,用于设计课件或直接用于教学。该光盘的建设始于2005年,本次也随着教科书的修订进行了修订。该光盘的开发和推广受到使用冀美版美术教材的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认为适用、实用且好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知识素养,更节约了教师寻找资源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效果和质量。